天人合一与文化发展

2024-07-26

天人合一与文化发展(精选12篇)

天人合一与文化发展 篇1

“‘天人合一’代表中国古典哲学的主要基调的思想,是一个非常伟大的、含义异常深远的思想……非常值得发扬光大,它关系到人类发展的前途。”[1]其思想的形成是古人为我们描绘的一个开放的、动态的、联系的宇宙生命系统。“在中国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内涵,可概括为“天人一气”、“天人一理”、“天人一心”三方面内容。作为中国文化的基石,“天人合一”思想已成为中国人认识世界的深层心理结构,深刻地影响着中医学的发展,并对中医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强调人与自然相和谐一致,赋予了中医学整体观念的独特优势。《黄帝内经》就是吸收了这一思想,构建了“天人相应”理论的基本框架,并移植古代天文历法知识、吸收地学研究成果、并采用物候学以象类比的方法,奠定了中医学理论体系坚实的基础,才使其至今仍保持着真理性,因此中医学天人相应理论的发展形成与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演变是相互发展、相互渗透的过程。

1 天人一气奠定了天人相应理论的物质基础

董仲舒继承了先秦的阴阳五行学说,提出“同类相应”、“同类相动”的哲学命题。他认为天地万物都是一“气”所化,在未分化前同属一“气”,分化以后则形成各种品类。[2]中医学正是吸收了这一时期“气”宇宙模式的一元多体”的认知观,受以阴阳五行为构架“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影响,而提出了“人与天地相参应”的原理。《黄帝内经》中处处体现了这种以气为本质。如“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日人。”都说明了人与天地万物有着共同的起源和属性。在“人与天地相参应”这一基本原理的指导下,形成了以“气—阴阳—五行”为基本模式的四时五行脏象体系这个中医脏象理论的精华。显然这一模式是“气—阴阳(天地)一五行—万物”宇宙生成模式在医学领域的翻版,这一模式对中医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天人一气理论为中医天人相应理论奠定了物质基础。

2 天人一理开创了天人相应理论的本源思维

作为古典哲学定型期的宋明理学,对“天人合一”的认识又赋与了新的思想。自觉的儒学复兴意识、高度的抽象思辨水平和谋求哲学形态的精致、体系化是宋明理学的鲜明特征。受此默化,宋以后的医学具备了比较严谨的思维逻辑特征,医学理论趋于系统化,概念范畴的使用日趋一致。宋明理学开启了当时医家们的创新精神和对医学理论研究的重视[3],强调了生命本源的探讨和思考。理学对生命本源与作用的关系的论述内容,如太极、气化、先天后天等观点对后世中医理论产生重要影响[4],也可以说是对天人相应本源的哲学探索。如周敦颐关于“宇宙发生论”的认识,王安石“道气一元论”的自然观,张载“动非自外”的内因论,王廷相的气化说等观点,均从不同的侧面探讨了天人相应的理论构建和应用,对中医天人相应理论的本源进行了探索性思维。

特别是后世医药学家援用了宋明理学中的体用说,以中医天人相应为理论基础,创建了独特的“药象理论”。药象理论认为,药物的功用是由其形、色、味、体、质、所生之地、所成之时等自然特征决定的,如连翘性状象心,故入心经;桔梗色白,故用于治肺。明代医家缪希雍在《神农本草经疏》论述说:“如滑石,石中之得冲气者也。故味甘淡,气寒而无毒。入足太阳膀胱经,亦兼入足阳明,手少阴、太阳、阳明经。用质之药也。滑以利诸窍,通壅滞,下垢腻;甘以和胃气,寒以散积热。甘寒滑利以合其用,是为祛暑散热,利水除湿,消积滞,利下窍之要药。”可见,药象理论通过天人一理的哲学探索对中医药象理论进行了本原探索。这既是受宋明理学体用说影响,也是对宋明理学体用说的发挥和补充。由此可见,天人一理的哲学思想对中医思想的形成起到非常深远的影响。但也有学者提出,受宋明理学的影响中医药学始终沿着一条轨迹发展,没有象西医学那样走上动物实证和器械实验的道路。

3 天人一心拓展了天人相应理论的心性领域

在“天人合一”的基础上,宋儒提出了“天人一心”命题,由此展开了身与心“本体论”探索,但是这种“本体论”思维的来源又是得益于佛道二家[5]。世界卫生组织曾言,困扰二十一世纪人类的疾病将是精神类疾病。英国历史学家汤比恩教授也曾说过“拯救现在社会危机唯有依靠中国的孔孟学说和大乘佛法”。由此可知,文化领域与医学领域正在面临着同样的课题,未来的疾病治疗模式已不是以身体的治疗为主,而是走向了容纳身心与社会于一体的整体模式。通过文化领域的探索,寻求对精神类疾病的治疗研究,目前已成为西方医学、社会学的研究热点。这也是我们现在科学、医学所忽视的重大课题。对精神、情志类疾病的治疗一直是中医学的优势,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因素影响,近百年来这一优势未得到充分的挖掘和运用,实在是憾事。

对精神层面的思考,《内经》云“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灵枢》云:“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复杂的整体,人的心理与外在的环境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人的嗜好、欲望、忧虑和外界的诱惑都能使思想有一定负担而影响健康,因此要尽量排除外界干扰心理的因素,才能达到自身与自然的阴阳协调。而且《内经》进一步论述:“帝曰:何为神?岐伯曰:请言神,神乎神,耳不闻,目明心开而志先,慧然独悟,口弗能言,……昭然独明若风吹云,故曰神。”对这一点,近代著名国学大家南怀瑾先生说“成佛靠智慧,也就是《黄帝内经》这四个字,‘慧然独悟’。智慧开发了,悟到了,就是神的作用。”[6]陆九渊说:盖心,一心也;理,一理也。至当归一,精义无二,此心此理,实不容有二。……此吾之本心也。陆九渊改造孟子“万物皆备于我”,说:“此心此理,我固有之,所谓万物皆备于我”,把“心”与“理”说成我固有,而不是外物给的,就为“心”的独一无二性、至上性作了论证。以此本心为本体,处理“心”和世界的关系时,世界以心为依止。这样,“心”便具有能作为、能生万物的特性。到了最后,“心”是一个不分时代、不分地区、不分人身,囊括“宇宙”、“万物”的唯一精神实体。由此可知,不管是宋明的“天人一心”,内经的“神”还是佛家的“性”,而其实体为一。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和证明,“天人一心”逐步受到现代医学的重视,特别是心理医学的应用。

我们讨论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应理论的关系,旨在树立新的天人观念,进而把认识世界与认识人类自身健康及疾病防治问题紧紧联系起来,完成这种哲学思考方式的现代转换,遏制现代人科技理性的过度膨胀,可以更深入地诠释中医学理念、把握中医学特质,进一步地发展中医学。因此,正确、全面认识天人合一思想与中医理论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我们从宏观的角度来审视中医理论框架的构建,有助于厘清中医学与中国文化的脉络,溯本求源,古为今用,追寻中医学的发展道路,具有深远而现实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季羡林.“天人合一”新解[J].中国气功科学,1996,12(4): 25.

[2]余英时.从价值系统看中国文化的现代意义[M].台北:时报文化出版社,1990:126.

[3]孟庆云.宋明理学对中医学理论的影响[J].中华医史杂志, 2002,32(3):25.

[4]张家玮.宋明理学对命门学说形成的影响[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26(1):48.

[5]陈少峰.宋明理学与道家哲学[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 2001:125.

[6]南怀瑾.小言黄帝内经与生命科学[M].台北:老古文化事业公司,2008:136.

天人合一与文化发展 篇2

我国在1995年下半年开始数字电视信号的卫星传送。9月8日,中央电视台用我国自主研制的高清晰度电视功能样机成功地进行了ATSC标准的数字电视地面广播发射和接收试验。元旦,四川宽带多媒体网台利用DVBC(数字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标准――正交调幅制)标准,开始在网上试播数字电视节目。191月7日,深圳康佳集团公司在美国CFS展示会上,展示了我国第一台ATSC标准的高清晰度电视机。10月1日,中央电视台试播了高清晰度数字电视地面广播。

国家计委不久前发文,同意在北京、上海、深圳三个城市进行数字电视的研究开发及产业化试点。根据国家计委的规划,深圳试点的主要内容是进行数字电视广播实验,研制数字电视专用芯片和推进高清晰度电视的产业化。

天人合一与文化发展 篇3

一、引言

华夏文明组成部分之一的楚文化是一支瑰丽多彩而又独具形象风格的南国文化。它发源于长江中下游和江汉平原,为楚族楚国楚地人民所创造,在缔造和发展统一的中华民族文化的过程中,曾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中国古代文化是多元复合的,它的主体华夏文化是二元耦合的。所谓二元,就方位来说是北方与南方,就流域来说是黄河与长江,就象征性的灵物来说是龙与凤,就学术的主流来说是儒家与道家。春秋战国时期的华夏文化,北方以晋为表率,南方则由楚独领风骚。

楚国哲学的中心问题是天人关系,楚人的哲学世界观是个体本位的天人合一。楚人认为:人的存在,都是一个一个的个体,这个个体,就是他的“自”。人的个体,是自然存在,而有超自然的愿望。人的自然存在,无论在空间上、时间上,都很有限。人有超自然的愿望,要求在空间上、时间上,进入无限。人的血肉之躯,不可能进入无限。人的精神状态,则可能进入无限,就是自觉个体与宇宙合一,也就是自觉天人合一。宇宙无限,若个体自觉与宇宙合一,也就自觉同其无限。个体的精神状态,只能与血肉之躯同存,仍是有限的。但只要一息尚存,便能自觉天人合一,进人无限。一旦自觉这个合一,则这种天人合一之感,不仅比平常客观实在之感,更为实在,而且更为深刻,因为更为自觉。这种天人合一的精神状态,可以使人从一切局限(包括时空局限)解放出来,把个体全部形象释放出来。《庄子》中的“至人”、“神人”、“圣人”、“真歹”,都自觉天人合一,而进入无限。因此,楚建筑文化的最大特点也是体现在它的“天人合一”建筑形象观上,它所展现的是“自然与精神的统一”,本文所探讨的“天人合一”建筑符号观,也正是基于这一基本涵义作为出发点。

二、楚建筑

楚建筑属于建筑范畴的“干阑文化”是古代中国南方建筑文化的主体,是南方干阑式建筑与源于北方穴居的高台式建筑融合时期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代表。它是以木结构为主的建筑体系,向来注重与自然的高度协同,尊重自然,体现“天人合一”的境界。在艺术性格上特别重视对中和、平易、含蓄而深沉的美的形象追求。在选材上,木材给人以含蓄、深沉的天然之美,它集轻巧、坚韧、易于加工为一身,恰恰与楚国人的文化性格相切合,因此成为楚建筑的首选材料。

楚建筑在建筑类型上丰富多彩,主要包括:宫殿、宗庙、公府、馆榭、地下宫室、离宫、坛、祠、警鼓台、舞台、观景楼阁等。它们的种类和使用功能虽不相同,但始终流露着“天人合一”的思想。这基于与自然高度协同的楚文化精神一一热爱自然、尊重自然,建筑镶嵌在自然中,仿佛是自然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楚国的建筑重视人与自然的融合相亲的文化精神。以其楚楼阁为例,楼阁相当开敞,楼内外空间流通渗透,追求与自然的亲近;造型上运用水平方向的层层屋檐,环绕各层的走廊栏杆,极力削弱体型上的竖高感觉,使之时时回顾大地,仿佛对大地有着无比的眷恋;屋面、屋脊、装饰局部的曲线运用避免了造型的僵硬他冷峻,优美地镶嵌在大自然中,仿佛自己就是天地的一部分,充分体现了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崇敬之情。

楚国的建筑注重与自然高度协同的观念,表现在城市、村镇、陵墓或住宅的选址和布局上,“风水”学说、院落组群分布就是集中体现。楚建筑普遍存在“天人感应之说”、“四神之说”、“阴阳之说”、“五行之说”等建筑意识,这些建筑意识形成了中国古老的风水理论的基础。风水理论,在景观方面,注重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和谐统一;在环境方面,又格外重视人工环境与天然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其宗旨是勘察自然、顺应自然,又节制地利用和改造自然,选择和创造出适合与人的身心健康及其行為需求的最佳建筑环境,使其达到阴阳之和、天人之和、身心之和的完美境界。楚建筑以“问”为单位构成“单体建筑”,再由“单体建筑”围合构成“院落”。而院落组群分布就是以“院落”为基本单位,依照一定的轴线关系、平衡分布原则和具体需要构成整个组群。主要方式是平面上的层层铺开,注重移步换景异和空间层次,体现时间进程中的空间意识,注重含蓄的美的形象和体验。

建筑风格上,楚建筑的屋顶、木构件、飞檐等人性化设计,机智而巧妙的组合所显示的结构美和装饰美本身也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楚建筑的屋顶一般很大,并出现了屋坡的折线“反字”及以后的“举折”的做法。虽然曲度不大,屋角也没有翘起,刚健质朴的气势较浓,但也初步反映了“天人合一”的思想。人字型的屋顶造型,既扩大了室内的空间感,同时有利于排水。类似的还有楚独有的干阑式建筑风格等,这些做法相比同时期的欧洲的平屋顶和中国北方穴居,更具有“人性化”设计和“天人合一”的思想,是古代楚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在承重结构过渡为装饰构件的过程中,无论从技术角度还是从审美角度都将两种功能结合得天衣无缝。终于成为其独特的南国形象。

建筑的装饰上,楚国的艺术家们既看重人与自然的统一,充分表达个性的自由,可是又积极人世,回归到人本的理性现实。以其雕塑为例,在发掘的楚系墓葬中发现如:比细高腿还长一倍的长脖子乌的脑袋上忽然长出了枝权繁生、尖端锐利的成对鹿角来;昂首引吭、展翅欲飞的长颈彩凤偏偏要站到斑斓猛虎的背上去,而自己的背上却生出一对繁枝的鹿角;人首蛇身的补天女;双手擎万均的编钟乐架武士,是力的表现;飞凤、鸣鸾、长蛇、奔鹿,还有鼓胀着肚子的具蛙在进行着一场只有现代人类才可能进行的水陆空交叉的立体大型混战,是人间菩与恶的搏斗……这些作品,对于地下的死者,是欢送他们祝愿他们飞升上天上仙境,对于地上活着的人们,是鼓励他们面对自然、征服自然。多数的雕塑作品是实用器物,把器形制作成许多种动物的形象,施以彩绘,以至浅高浮雕、镂刻等等,莫不表现出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形象,充满着浪漫情调,以供装饰陈设,赏心悦目。

三、结语

值得注意的是,楚建筑始终是“天人合一”与“礼法、宗法制度”的联合体现。“天人合一”追求自然,“礼法、宗法制度”注重等级制和规矩,看似矛盾,但反映在建筑上,两者并没有截然分开。如“台”、“坛”等建筑形制是礼制建筑,但它们在布局上追求的还是“天人合一”的理念,二者并不矛盾。

天人合一与文化发展 篇4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是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思想。“天人合一"思想,意思是说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在它们关系问题的处理上,人类始终要以自然为依托,要尊重规律,尊重自然,融于自然。人来源于自然,最终又回归于大自然。即肯定人与自然的统一,人与自然界不是相对的,具有不可割裂的关系,要按自然规律办事,自然规律求发展。所谓的“合一”指对立的统一,即两方面相互依存的关系。

二、人与自然的关系

据说天地未分之时,称之为混沌,先是老子中的“道生一”后“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有万物之后才有了男女,有了人类。从上述表述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人类的诞生是最晚的。这也说明了人诞生于自然界,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总之,人类生活离不开自然环境。但是,随着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快速更新、便利的交通给人类的活动空间领域不断增大。与此同时,这些便利的背后总能折射出一个问题,即能源、资源消耗成倍增长,环境污染及生态失衡问题日趋严重,自然界的和谐结构遭到极大破坏,人为的自然灾害已经成为直接影响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最大灾害。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涉及地球起源和人类起源。

1、无知妄作,知小谋大

一味违背自然规律的蛮干,竭泽而渔、将会引起海水入侵家园。“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少力而任重,鲜不及矣。”自己的力量不足,技术不过关,不等时势成熟就揠苗助长,必会适得其反。

2、积恶成患,事无远虑

做事不能只看眼前,不考虑长远;只顾局部利益,不顾整体利益;居安而不思危,则必酿成大患。只强调地区局部利益,总体计划就会被肢解,结果造成91年排洪不利。

3、实事求是,实际出发

“天人合一”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要求我们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即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又要按照自然的客观规律办事,做到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具体是说,人要在充分认识自然的基础上,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但同时,还要学会保护我们的自然环境。不能“竭泽而渔”,更不能“饮鸿止渴”,还要做到“生态环境”与“经济效益”相结合,走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唯有这样,人类才会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生存发展,人的生命体才会有依托。

开发自然资源关键还要有“度”。“过”,即过分的夸大了人的作用,偏重认识自然、改造、利用自然,而忽视了对自然的保护。“不及”,即大大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要长远地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所以,人要认识自然,不能仅仅只停留在“战胜”的层面上,并加以适当的改变调整,要用发展的眼光去改造自然而不是破坏自然。

三、人、自然与艺术的关系

“天人合一”的思想决定了自然审美和艺术创作方式的审美追求。高尚的艺术皆来源于大自然,任何艺术创作形式的作品都是在大自然的博大的胸襟中产生发展的。例如我国发现远古时期就有的岩画、壁画等。

1、艺术是对自然的反映

中国古代艺术家们推崇“天人合一”的思想,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实际是艺术和审美产生、发展的基础。同样,“天人合一”的思想,为中国美学追求主客体合一的审美心境和艺术境界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它将人、天、地看作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使心灵与自然环境相互融合,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性。从艺术实践上来看,审美与艺术的产生和发展,与人的社会实践紧密联系。但是,它离不开人的自然感官,也离不开人们赖以生存的外部自然环境。

2、艺术与自然相互融合

自古以来,“天人合一”思想是艺术家们最高的理想追求,能表达出抽象的哲学形象的艺术画面。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是将人与自然万物融为一体。人们对大自然的领悟,把大自然当作是人生的伴侣,在勃勃生机的大自然中慰藉心灵、满足理想。例如:王维在失去官位之后生活在乡间别墅,王蒙因为不满元蒙的统治也是走向大自然,隐居生活。自然山水是他们的精神支柱,在山水中保持平衡。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更多的自然山水艺术作品不断地从这里产生出来,更能生动传神地表达出我们热爱大自然的优秀的民族精神。从整体看,自然、艺术、人物早已融化为一体。

3、三者相互影响

自然对人产生极大影响,自然不但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而且还影响着人们的心胸。中国古代的艺术家和哲学家们喜欢或着习惯在自然中冥想沉思,将自己自觉融入于自然的运动中,感悟自然。因为,他们从自然的属性上可以联想到情感。例如北宋画家郭熙有这样描绘“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欲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这是从四季山景中联想到人的形象,而这种联想的基础就是人的生活、人的情感与大自然的某些特征都有相似之处。不仅如此,大自然也触发艺术家的情思,寄托或者暗示了艺术家的思想感情。

四、结语

艺术所表现出来的是对大自然的热衷确切证明了人、自然、艺术与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我们往往可以从艺术作品中就能体会到蕴含的“天人合一”思想的自然意识。“天人合一”的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艺术创作的思维方式、形象、境界创造等方面都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没有“天人合一”的思想,就很难把握艺术,艺术也将无从谈起。简言之,“天人合一”的思想在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自然和艺术创作所产生的影响是广泛而又深远的。

摘要: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历程中,“天人合一”思想与自然、艺术的关系问题始终是中国艺术家们反复研究的主题。艺术创作是人类文化中的一种精神活动方式,不论它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各方面总能折射出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关键词:天人合一,自然,艺术

参考文献

[1]张岱年著.中国哲学大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2]商宏宽著.周易自然观[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天人合一与文化发展 篇5

【本题型共 0 10 道题】

1.下列哪种理论主要由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突变论等三个部分组成?()

A.社会控制理论

B.公共治理理论

C.自组织理论

D.社会公平理论

用户答案:[C] 得分:4.00

2.主体功能区中的开发特指()。

A.资源开发

B.农业开发

C.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开发

D.科技开发

用户答案:[C] 得分:4.00

3.总体规划具有()、纲领性、综合性的特征。

A.指导性

B.战略性

C.针对性

D.操作性

用户答案:[B] 得分:4.00

4.在哪个发展规划中,首次尝试将发展规划与空间规划相结合,提出了主体功能区的思想()。

A.“十五”计划

B.“十一五”规划

C.“十二五”规划

D.“十三五”规划

用户答案:[B] 得分:4.00

5.以下属于区域规划的是()。

A.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 年)

B.“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

C.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

D.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

用户答案:[D] 得分:4.00

6.到 2014 年,我国已经编制了()个“五年计(规)划”。

A.10

B.11

C.12

D.13

用户答案:[C] 得分:4.00

7.在我国三级发展规划体系中,最贴近群众,也最具操作性的规划为()。

A.国家级规划

B.省(自治区、直辖市)级规划

C.地市级规划

D.市县级规划

用户答案:[D] 得分:4.00

8.根据十八大两个一百年的战略安排,我国到2020年的总体目标是()。

A.全面解决温饱问题

B.基本建成小康社会

C.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D.基本实现现代化

用户答案:[C] 得分:4.00

9.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

A.发展

B.以人为本

C.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D.统筹兼顾

用户答案:[A] 得分:4.00

10.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层级为()。

A.国家、省、市县

B.省、市县

C.市、县

D.国家、省

用户答案:[D] 得分:4.00

二、多选题

【本题型共 0 10 道题】

1.规划的政策措施通常包括()。

A.体制机制保障

B.法制保障

C.要素保障

D.指标保障

用户答案:[ABC] 得分:4.00

2.发展现状与形势分析应()。

A.内容简明

B.数据可靠

C.任务明确

D.分析权威

用户答案:[ABD] 得分:4.00

3.发展规划成果的形式有()。

A.文本

B.附表

C.图件

D.专题研究

E.编制说明

用户答案:[ABCDE] 得分:4.00

4.主体功能区规划是()在空间开发和布局的基本依据。

A.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B.人口规划

C.区域规划

D.城市设计

E.交通规划

用户答案:[ABCE] 得分:4.00

5.下列属于优化开发区域的主导因素特征指标的是()。

A.拥有一个 100 万人口以上的核心城市

B.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条件较好,其增加值在 GDP 中的比重已呈现上升态势

C.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依然较高

D.人口、城镇和产业的集聚程度比较高

E.因人口、产业集聚而出现较严重的生态环境压力

用户答案:[ABDE] 得分:4.00

6.规划咨询质量管理职责中,下列属于机构负责人的职责有()。

A.负责制定和批准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B.主持管理评审,批准评审计划与评审报告

C.审批规划咨询项目负责人任职资格

D.负责规划咨询项目质量分类管理和成果质量审核及质量抽查

E.组织对客户投诉和不合格项目的分析、评审,督促落实纠正措施

用户答案:[ABC] 得分:4.00

7.刻画了一个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指标是()。

A.可利用土地资源

B.人口集聚度

C.交通优势度

D.自然灾害危险性

E.生态系统脆弱性

用户答案:[BCE] 得分:4.00

8.发展规划的功能主要有哪些。()

A.综合协调功能

B.信息导向功能

C.直接分配资金功能

D.政策指导调节功能

E.引导资源配置功能

用户答案:[ABDE] 得分:4.00

9.在规划编制情况的评估中,对规划内容的深度要求达到()。

A.可监测

B.可评估

C.可分解

D.可考核

用户答案:[ABD] 得分:4.00

10.下列政策属于主体功能区区域政策的是()。

A.财政政策

B.医保政策

C.土地政策

D.人口管理政策

E.人才政策

F.环境保护政策

用户答案:[ACDF] 得分:4.00

三、判断题

【本题型共 5 5 道题】

1.规划指导思想一般是一些套话和大话,在规划中可有可无。

Y.对

N.错

用户答案:[N] 得分:4.00

2.在“十三五”时期,国家正在探索推进省级层面的“三规合一”或“多规合一”。

Y.对

N.错

用户答案:[N] 得分:4.00

3.经济周期指经济运行中周期性出现的经济扩张与经济紧缩交替更迭、循环往复的一种现象。一个经济周期通常由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四个阶段组成。

Y.对

N.错

用户答案:[Y] 得分:4.00

4.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

Y.对

N.错

用户答案:[Y] 得分:4.00

5.政府是规划实施的第一责任主体,负责规划实施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督促,以及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等公益性项目的建设。

Y.对

N.错

用户答案:[Y] 得分:4.00

一、单选题 【本题型共 10 道题】

1.在我国发展规划体系中,以国土空间为对象编制的战略性、基础性、约束性的空间规划为()。

A.总体规划

B.专项规划

C.区域规划

D.主体功能区规划 用户答案:[D]

得分:4.00

2.德尔菲法一种利用函询形式进行的集体思想交流过程,其本质上是一种()的反馈函询法。

A.署名

B.匿名

C.命名 用户答案:[B]

得分:4.00

3.关于主体功能区划分方案的集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国家优化开发区域的下风下水区域,要尽可能保留一定范围的限制开发区域

B.位于优化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下游河段的相邻区域不宜设置重点开发区域

C.考虑对老少边穷区域的政策扶持,有一定数量的重点开发区域可以分布在条件适宜的相对欠发达地区

D.重点开发区域要与国家和省(区、市)粮食生产基地建设布局相协调 用户答案:[C]

得分:4.00

4.总体规划具有()、纲领性、综合性的特征。

A.指导性

B.战略性

C.针对性

D.操作性 用户答案:[B]

得分:4.00

5.根据分层划区法,若某一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较高,目前还处于未开发状态,且属于当地的战略地区,应划分为()。

A.优化开发区域

B.重点开发区域

C.限制开发区域

D.禁止开发区域 用户答案:[B]

得分:4.00

6.2013 年 11 月,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战略部署是()。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全面深化改革

C.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D.全面从严治党 用户答案:[B]

得分:4.00

7.我国第一次组织开展发展规划纲要中期评估工作是哪一年()。

A.2003 年

B.2005 年

C.2006 年

D.2008 年 用户答案:[A]

得分:4.00

8.以农业为主的地区,原则上要确定为()。

A.优化开发区域

B.重点开发区域

C.限制开发区域

D.禁止开发区域 用户答案:[C]

得分:4.00

9.总体规划经中期评估需要调整的,人民政府应当将调整方案提请哪一级人大常委会审查和批准。()

A.上级

B.本级

C.上级和本级

D.上级或本级 用户答案:[B]

得分:4.00

10.到 2014 年,我国已经编制了()个“五年计(规)划”。

A.10

B.11

C.12

D.13 用户答案:[C]

得分:4.00

二、多选题 【本题型共 10 道题】

1.规划咨询质量管理职责中,下列属于机构负责人的职责有()。

A.负责制定和批准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B.主持管理评审,批准评审计划与评审报告

C.审批规划咨询项目负责人任职资格

D.负责规划咨询项目质量分类管理和成果质量审核及质量抽查

E.组织对客户投诉和不合格项目的分析、评审,督促落实纠正措施 用户答案:[ABC]

得分:4.00

2.按开发方式分,主体功能区可以分为()。

A.优化开发区域

B.城市化地区

C.重点开发区域

D.限制开发区域

E.禁止开发区域 用户答案:[ACDE]

得分:4.00

3.发展现状与形势分析应()。

A.内容简明

B.数据可靠

C.任务明确

D.分析权威 用户答案:[ABD]

得分:4.00

4.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教授的“国家竞争优势钻石理论”,主要从下面哪几个方面来分析国家竞争优势的状况。()

A.要素条件

B.需求条件

C.相关及支撑产业

D.公司战略

E.经济政策 用户答案:[ABCD]

得分:4.00

5.发展规划的实施,需要有一批实体化的载体作为支撑,主要有()。

A.重点工程

B.重点园区(基地)

C.科技专项

D.政策文件

E.土地指标 用户答案:[ABC]

得分:4.00

6.关于主体功能区内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既是主体功能区发挥主体功能的重要基础;

B.主体功能区体现适度均衡发展的理念;

C.主体功能区强调主体功能;

D.主体功能区是静态与动态的矛盾统一。

用户答案:[ABC]

得分:0.00

7.党中央对经济形势作出的“三期叠加”的重要判断,请问具体包括哪些方面。()

A.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

B.结构调整阵痛期

C.重要战略机遇期

D.经济保持高速增长期

E.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 用户答案:[ABE]

得分:4.00

8.政府推动规划实施的具体举措有()。

A.推进规划联动

B.下达实施命令

C.落实分解任务

D.明确载体支撑

E.抓好项目带动 用户答案:[ACDE]

得分:4.00

9.总体规划通常包括了经济、政治、()等多个方面的重点任务。

A.文化

B.社会

C.生态文明

D.党的建设 用户答案:[ABC]

得分:4.00

10.发展规划公开征询公众意见的方式,主要有()。

A.专家论证会

B.问卷调查

C.电子邮件、信件等方式反映意见

D.网络投票

E.委托第三方机构采用民意测验 用户答案:[BCDE]

得分:4.00

三、判断题 【本题型共 5 道题】

1.经济周期指经济运行中周期性出现的经济扩张与经济紧缩交替更迭、循环往复的一种现象。一个经济周期通常由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四个阶段组成。

Y.对

N.错 用户答案:[Y]

得分:4.00

2.国家层面主体功能区规划由中央会同省级确定,明确以县级行政区为基本单元的四类主体功能区,空间范围原则上应全覆盖。

Y.对

N.错 用户答案:[N]

得分:4.00

3.当代福利理论演变的核心是重构国家、市场及社会三种力量在福利体系中的功能及角色。

Y.对

N.错 用户答案:[Y]

得分:4.00

4.指数评价法是国土空间综合评价的定性方法, 判别评价法是国土空间综合评价的定量方法。

Y.对

N.错 用户答案:[N]

得分:4.00

5.规划是制定政策的依据和目标,而政策是实现规划的措施和保障。

Y.对

N.错 用户答案:[Y]

天人合一与文化发展 篇6

尤其从大洋彼岸回到此岸,我在首都机场一下飞机,那一刻真的像从一个阳光明媚的天上,一下子撞到雾霾缭绕的地上,鲜明的对比,巨大的心理落差,不由心里咯噔一下:回到祖国的怀抱,哦。

驱车在机场高速路和进城的公路上,一开始没太在意几个衣衫褴褛的乞丐,他们也不顾车辆冲撞冒冒失失地在马路中间穿行,一开始我还为他们担心,但突然令我刺眼不舒服,那一刻觉得那扮相一副可怜兮兮但不能令人同情,他们几乎是一个个车窗挨着敲着,老一套的“行行好吧”、“可怜可怜我吧”的说词,一点创新的词汇也没有,一副无赖行当,且那眼光里透一种类似“仇视”的寒光,令人有点胆寒。

京城马路上行乞的这一幕,让我想起在美国奥兰多遭遇的一个可乐的场景:一个高大的黑人,穿得并不是很脏,看见我们一行人走过,跟我们有礼貌地打招呼,一边用手比划着胸前的十字架,一边口里念叨着:“God is hungry!God is hungry!(上帝饿了!上帝饿了!)”令人忍俊不禁,哦,“上帝饿了!”也许“上帝”刚刚失业,也许“上帝”已流浪多年,没人知道,但一点也不令人讨厌,仿佛“上帝”的他自己真是个“行为艺术家”,好像一点不怕给奥巴马总统丢人一样。你不得不给他布施一点美元。

一前一后,所见所闻,单就乞丐的这一比对,这边都输了很多,其他的所见所闻暂且搁下不谈。这一“上帝饿了!”让我想起国人津津乐道的“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是老祖宗的智慧,这些年满世界满媒体都唠叨滥了,这一最早由大哲大智的庄子阐述的思想,后通过汉代思想家、阴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思想体系,意指一切的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天人之际,合二为一”。但是,中国这一压箱底的智慧,被一些人拿出来耍宝,始终未能推陈出新,且被拔高为所谓时代口号,给“高高挂起”,下场就是“水污染”,“人浮肿”,“鸟飞绝”,“文脉断”,“喇叭咽”。

而在大洋彼岸……不管是在华盛顿白宫广场前悠闲自如的游人,还是在迪斯尼乐园充满童趣的现代创意空间;不管是奥兰多河塘的成群结队的野鸟自由翱翔,还是在迈阿密海边如入无人之境的松鼠灵动;海鸥与人平等地嬉戏争食,海豚与海鸥零距离亲密地接触,一派伊甸园的景象,似乎印证那句“上帝与美国人民同在”。

还记得,在新泽西朋友的千亩农庄里逗留的几日,长夜里璀璨星空的星座仿佛触手可及,令我想起幼时刻骨铭心的记忆。

尤其在美国迈阿密国际当代艺术博览会,那一双双单纯透亮的眼睛,看着太和空间展位上的一幅幅作品,那个投入,那个痴迷,那个看到精彩处发自肺腑的“ Very good, very good ! ”的赞叹,真的令人开心,他们不见得每个人都是从事艺术工作的专业观众,但他们没有漠然地说什么“看不懂”,也没有问这个画家有没有名气、来头,他们只是对眼前的作品由衷赞美,仿佛他们非常懂得艺术家的笔墨,仿佛那一刻他们与艺术家“灵肉合一”。

迈阿密归来,赶上春节休假在家,不免胡思乱想、一番感慨,老祖宗教训得好,“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我们在很多方面确实有很多差距,纵观当今艺术界,“山寨”、“克隆”、“程式化”的笔墨泛滥,鲜见有彰显民族尊严艺术个性的创新作品,而在野、在江湖的体制外优秀的艺术家不能得到政策呵护,甚至被排挤打压,令人汗颜,何时我们的艺术能享受艺术的待遇,我们的艺术家能享受艺术家待遇,而不是光看名头和所谓桂冠;何时我们能把我们老祖宗“天人合一”的智慧通过“上帝饿了”的形式呈现给世界,让中华民族的艺术真正屹立在世界之林,那我们民族的文艺复兴也就为时不远了。

天人合一与文化发展 篇7

一、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类型的明确定位

社会中对于人才有一个明确的区分,这种区分根据人才对理论和技术的掌握程度来划分。首先是理论型,这种人才对理论体系的东西掌握很深,但是自身并没有一些技能。其次是工程型,这种人是对于理论掌握一些皮毛,但是具有很高的技能水平。再次是技术型,这种人对理论基础掌握相对较好,但是对技能掌握一般。最后是技能型人才,这种人对理论掌握一般,但是对于技能的掌握程度要比技术型高,因此,技能型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所要培养的类型,这种类型的人既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又有相当高的技能,是未来一线发展中所需要的人。

二、贴近市场是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需求

为了让学生走出校门之后能够更快地融入社会中去,学校的课程体系需要改革,而这个改革需要考虑到市场对高职学校学生的要求,市场需要什么样的高职类学生,那么学校就向着那个方面改革课程体系,学校应该通过一些方式方法对市场对高职类学生的需求进行调查,找到培养学生的方向,结合市场中的要求以及自身的发展状况和一些外在的环境和资源对课程体系和内容进行改革,为学生提供一个具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提前适应工作的环境。只有走进市场,才会发现市场中对高职人才的需求情况,这样才能够对高职教育课程体系进行改革,所以说贴近市场是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需求。

三、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性要求

高等职业学校是为社会培养一群具有高技术和高管理的人才,这些人才在结束学校中的课程之后就可以上岗工作,所以高等职业教育学校中的课程应该与学生毕业之后的岗位相贴近,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在学校学习的东西有价值,同时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技术训练,在学生掌握理论基础知识之后,也要进行实际的技能训练,这样才能够培养学生对技能的养成,保证入岗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学校可以开展专业的技能培训班,引进一些企业的相关岗位人员来对学生进行培训,也可以开展学校与相关企业联合办学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通过让一些已经具有熟练的技术的学生进入企业中,做一些顶岗工作,锻炼学生对技术的实际应用能力,使学生熟练掌握并且运用技术,这也方便学生在未来更容易适应企业与学校的对接。高职学生在毕业时会获得与其学历相符的学历证书,但是我们必须要认识到,获得学历证书并不是最重要的,毕业生必须要同时具备与其学历相适应的职业能力与技术水平。与高等教育相比,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主要方向是应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能够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与义务。目前,工学结合是职业院校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手段,充分体现了“教、学、做合一”的需求,更好地凸显了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本质。

总之,高等职业教育学校的未来发展离不开工学结合的教学方式,因为国家已经不止一次地在一些报告和条例中指出高等职业教育要实行工学结合的方法。可见,国家对工学结合教学的重视。这也就表明了国家要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方式加以指导。这也可以看出,高等职业教育学校未来要改革的方向,高等职业教育学校要将“教学做合一”的思想融入教学中,实现真正的工学结合式教育,这也是新一届国家领导人们的决策,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来新一届领导人们对未来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视程度,也是对高等教育为社会输出符合市场要求的人才的重视,不仅重视对高等职业学校中的学生在文化理论方面的教育,更注重对他们技术实用性的培养,为学生的未来发展铺好路。

参考文献

[1]扈文杰.“教学做合一”教学模式让德育课堂充满活力[J].河南教育(职成教版),2016(10).

天人合一与文化发展 篇8

关键词:天人合一,图书馆,文化

大学图书馆文化是关于大学图书馆观念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物态文化等的复杂综合体, 它是一个大学的办学理念、办学指导思想、学校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等的体现。大学图书馆文化的研究对象是以人为中心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生态文化, 其研究对象突出了以人为中心, 讲究天人合一。

大学图书馆是以大学生和老师为核心的有着人与人、人与书 (电子书) 、人与环境交流的广阔空间。比如大学图书馆文化的导向功能、凝聚功能、规范功能、传播功能、激励功能、塑造功能、创新功能等。“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最初是由庄子提出, 被汉代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思想体系, 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天人合一”视阈下的大学图书馆文化建设就是要从天与人统一、天道与人道统一、天性与人性统一等三方面来考量图书馆文化建设。

1. 大学图书馆文化建设要讲究天与人统一

进入图书馆, 充斥眼帘的是幽静的环境、丰赡的书海与求知若渴的人。大学图书馆就是我们所熟知的“自然”, 学生或者教师就是“自然”的一部分。庄子说:“有人, 天也;有天, 亦天也。”“天地与我并生, 万物与我为一。”庄子所说的就是人与天的统一, 也就是人与自然的融合。“天人合一”的思想首当其冲的就是强调以人为本, 人与自然的和谐, 其终极目的是为了“人”的发展。因此, 人的发展, 尤其是只有个人道德自我完善了, 才能与天合一。要做到大学图书馆个人道德的完善, 需要强调两点, 一是自我的实践与发展, 一是物我的相融与推动。

1.1 要强调大学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人本自我。

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自我之实现是他们为了满足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让图书馆工作人员自己设定目标, 然后通过自身的实践和自身的努力来实现自身的价值。这种自身价值的实现和他们工作人员的人格体系下的利益观、公平观、平等观、自由观等构建的道德结构会深深地影响图书馆作为自然环境中的人的人际关系和价值观念。同时, 要强调大学图书馆的主体是学生和教师。图书馆工作人员是客体, 学生和教师是主体, 他们之间不是排斥的关系, 而是一种互为主客的关系。只有实现人与人的和谐, 才能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从而真正达到天人合一。

1.2 要强调大学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物我统一。

对于大学图书馆的物我统一也就是指图书馆客观存在的物与生活在其中的人的主观和客观的统一。走进图书馆, 你所看到、想到、谈到的物, 都要给人以激励和精神慰藉, 由实到虚, 由虚到物, 由物到人, 从而达到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评述的那样一种境界, 即“有我之境, 以我观物, 故物皆着我之色彩。”从而让进入图书馆的师生在图书馆文化环境的耳濡目染之下, 各自的主观情感直接流露出来, 生活在其中的人的思想或性格也在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并悄悄发生变化。正如北齐的颜之推《颜氏家训·慕贤》曰:“潜移暗化, 自然似之。”

2. 大学图书馆文化建设要讲究天道与人道统一

老子《道德经》七十七章中说道:“天之道, 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 则不然, 损不足以奉有余。”图书馆的文化建设要达到老子所讲的天道与人道的统一, 就要加强图书馆文化技术系统的建设。

2.1 图书馆之观念文化建设。

图书馆文化建设, 首先是观念文化建设。这里的观念就是指图书馆的价值观念、哲学观念与审美观念等, 图书馆的价值观念之中包括的哲学观念、科学观念、情感观念、审美观念以及图书馆的服务宗旨与终极目标等都是围绕图书馆的价值理念来进行的。“价值观念是图书馆文化的精髓, 支配着图书馆员的言行。图书馆价值观念是图书馆人在创造价值过程中确立的, 对客观事物评价和看法趋于一致时, 形成的相对稳定而持久的心理定势和行为取向的总和。”图书馆文化建设只有图书馆的观念先行, 才能达到预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才能减少损失, 减少资源浪费, 最终达到提升人的思想文化素质的目标。

2.2 图书馆之行为文化建设。

图书馆的行为文化是一个图书馆日积月累下来的社会心理、行为习惯、思维方式等的表性文化形态的体现。它可以反映图书馆文化理念的渗透和图书馆人的文化素养、团队精神、关心人与关爱人的程度。图书馆行为文化本身是一个立体交叉式的系统, “从图书馆行为文化的主体来分, 可分为学生行为文化、工作人员行为文化、干部行为文化、工人行为文化等;从图书馆行为文化的性质来分, 可分为政治行为文化、法纪行为文化、道德行为文化、学习行为文化、生活行为文化等;从图书馆行为文化的工作来分, 可分为服务行为文化、管理行为文化等。”[2]图书馆涉及的行为文化纷繁复杂, 但是行为文化必须从点滴抓起, 循序渐进, 最红达到行为文化建设的目标。加强图书馆行为文化的建设, 就是为了塑造图书馆人, 规范图书馆的行为, 消除不正确的阅读行为和管理行为。

2.3 图书馆之制度文化建设。

图书馆的制度文化建设, 是以人为中心的, 既是构成图书馆人的行为规范, 又是图书馆精神的体现。“图书馆制度文化是介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之间的文化集合, 是图书馆在图书馆实践活动中, 对图书馆的本质、行为、功能、意义等规则的制定、实施、完善的确认过程中, 实现规则合理、和谐和统一所形成的人文现象。”[3]图书馆的制度文化, 涉及借阅图书、保存图书、安全防火防盗防损的环境设置等操作规程, 图书馆管理者和借阅人的教育培训制度, 图书馆员工的管理责任制, 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 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作风, 图书馆案例教育制度, 图书馆检查制度建设, 员工的激励制度等。图书馆制度文化“构成图书馆人行为与活动的习惯规则的内容包括图书馆的组织方式、管理方法和各项规章制度, 它是塑造和延伸图书馆文化的坚实手段和有力保证。”[4]目前高校都重在图书馆的基础设施建设, 而忽略了图书馆的制度文化建设, 导致图书馆文化的缺失。因此, 要强加图书馆制度文化建设, 以保障管理过程中有章可循, 有据可依, 有理可讲。

3. 大学图书馆文化建设要讲究天性与人性统一

图书馆文化讲究天道与人道合一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天性与人性合一。天性是自然的, 是客观存在的, 而人性是后天形成的。图书馆的天性是客观的, 不可以改造的, 但是能改造的只有人。人性化管理是新世纪图书馆管理的发展的主要方向和终极目标。对于读者而言, 图书馆的人性化服务“是一种用亲情和爱心为读者提供满意服务, 为读者营造人文氛围所达到的一种理想境界。”[5]图书馆的人性化管理的核心是以读者为本。当然图书馆的人性化管理, 对于读者而言, 比如图书馆的制度要人性化, 图书馆的理念要人性化, 图书馆的管理要人性化, 图书馆的管理者对于员工要人性化等等。在人性化管理中, 要协调好图书馆的形和神、员工的身和心、员工与读者之间的情和理之间的统一。只有图书馆之中的人性达到了至善、至诚、至美、至真, 这样的图书馆才能算作是“天人合一”, 要做到这一点, 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3.1 顺承天性, 崇尚人性, 张扬个性。

大学图书馆是大学生与教师人际交流、获取知识的场所, 是高校校园文化的标志所在。服务于读者的理念要与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办学理念、办学宗旨、校风、学风等相一致。同时应该尊重个性, 每个图书馆的文化性格不同, 生活在其中的人也各不相同, 要求同存异, 达到和而不同。

3.2 精心选择和布置图书馆的环境载体。

图书馆布置的环境物态, 要注意与图书馆的观念、行为文化、校园文化等结合起来。“从环境美学的视角来看, 高校图书馆和谐环境关切的就是人类生活本身, 就是人类生存的诗意化和理想化。因此, 高校图书馆和谐环境理论的真正价值就在于, 它对人类的生活而言, 体现着一种既是物质和技术的、又超越了物质和技术的人文观和审美观, 一种生命层面、情感层面和精神层面的享受观和自由观。”[6]图书馆文化环境的系列建设载体有五类: (1) 图书馆文艺载体, 如文学、历史、军事、法律、艺术、传媒等。 (2) 教育培训载体:图书馆系列教育培训活动。 (3) 各种图书馆活动载体:图书馆人文典型案例宣传会、图书馆知识竞赛、员工和读者互赠图书等活动。 (4) 自然环境物质载体:图书馆文化标识、图书馆系列图片展、名人名言格言、图书展板、图书馆文化标志建设。 (5) 文化实体载体:图书馆文化手册, 成立图书馆文化研究室、图书馆文化研究会、图书馆文化团体, 出版图书馆文化刊物, 设计图书馆文化标志, 售卖图书馆文化纪念品等。

综上所述, 大学图书馆文化建设要讲究天人合一, 要从天与人统一、天道与人道统一、天性与人性统一等三方面来考量图书馆文化建设, 这样图书馆文化建设才能既华又实, 既能活得社会效益, 也能得到经济效益, 既能让读者获取知识, 又能深受熏陶, 人格升华。

参考文献

[1]郑丽娟.论图书馆制度文化的构建.图书馆学研究.2007 (9) :31

天人合一与文化发展 篇9

“天人合一”的观念是基于中国文化的思想传统与中华民族的心理结构所形成的中国传统哲学独特的研究主题。从原始时期到明清时期, 哲学家们虽然各自的立场可能不同、流派不一, 但他们都以不同的思路、角度来阐释与解读“天人合一”, 他们对“天人合一”的诠释和阐发表现出中华民族的智慧与精神追求。

生态伦理学 (Eco-ethics) 亦为环境伦理学 (Environmental ethics) , 是伦理学学科的的应用性分支。现代生态伦理学作为非常年轻的学科, 在生态失衡、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全球性问题越发严重的背景下, 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与研究。

2“天人合一”思想与现代生态伦理学的树立

长期以来, 对于自然的价值与自然的权利的问题争论不下, 症结仍旧在于西方传统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的影响。人类中心主义认为, 人作为关系主体, 赋予客体以价值, 价值是主观的, 自然只具有外在的工具价值。所以传统观点认为, 非人类的存在是为人类服务的, 以工具形式存在, 非人类存在的自然只是人类的附属物, 后来人们认识到, 人类对非人类存在的粗暴的残酷行为可能会指向人类, 为人类自身利益考虑, 赋予了动物一些权利, 但实质目的仍然是为了“人”。非人类中心主义认为, 自然不仅有外在的工具价值, 还具有内在价值, 但是非人类中心主义对自然具有内在价值的论证过程, 也正是对自然具有内在价值的否认过程。对于自然的权利问题, 非人类中心主义关注到人与自然的整体性关系, 要求赋予动物权利, 但是在要求给与动物等非人类存在权利的同时, 又不免贬低了人类的主体性, 或与人类权利相冲突。今天, 即使面对各种生态危机, 争论困境也仍然无法得到解决。

在“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下, 中国古代就形成了极其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首先, 在“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的影响下, 中国传统哲学认为在天人关系中人与自然是处于平等地位的, 追求的是天与人的和谐统一, 强调的是人对自然的尊重与保护。“道大, 天大, 地大, 人亦大。域中有四大, 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人与天地自然平等的是世界中的一部分, 人虽然是社会生活的主体, 不能因为人作为主体而贬低其他存在, 也要尊重保护自然, 又不能因为尊重保护自然而降低人的主体地位, 要达到的境界是以尊重自然规律为前提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 万物与我为一。” (《庄子·齐物论》) 荀子又提出“万物各得其和以生, 各得其养以成。” (《荀子·天论》)

其次, 在“天人合一”思维模式的影响下, 以儒家为代表提出以“仁爱”的态度对待自然, 从儒家“爱有等差”的理论出发, 由己及人、由人及物。人对自然的尊重与关爱也是对人尊重与关爱, 更是对生命的尊重与关爱。《周易·系辞传下》有:“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之间最伟大的道德是爱护生命, 所以人应该爱护自然。孔子说:“知者乐水, 仁者乐山;智者动, 仁者静;智者乐, 仁者寿。”表现出孔子对自然的热爱, 也要求人们以仁爱对待自然。孟子继承发展了孔子的仁爱思想, “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 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 仁民而爱物。”将仁爱思想由亲及民, 由民及物, 要求仁爱思想也要赋予自然物。后来, 儒家思想发展到宋代, 程颐与程颢发展儒家的这种仁爱自然伦理, 对于自然应赋予同情、尊重和爱护的情感, 通过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来体现人在世界之中的价值。再后来, 王守仁更是提出“仁者与天地万物一体”的思想, 表达出人与自然万物更加的紧密联系, 更表达出人泛爱万物的责任。

由此, 在“天人合一”思维模式的影响下, 在中国古代就形成了一些非常具有实用价值与现代价值的生态伦理规范。首先, 要求遵循自然规律, 按照天时来安排生产活动。孟子强调, 不违背农作物生长的规律, 那谷物就会丰收。荀子认为,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 人们应了解自然规律, 尊重自然规律进行劳作生产, 那粮食就会源源不绝, 那百姓就会生活富足。其次, 更为重要的是要求人们保护自然资源, 包括土地、水源等。在《尚书·洪范》篇中就有“地者, 成万物也”, 充分肯定了土地资源对于人类的意义。《管子·禁藏》认为, 人的生存要依靠衣保暖与食物充饥, 而食物粮食的生产则全赖于土壤与水资源。所以人们通过生产实践与经验的总结, 认识到土地与水资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在生产实践中根据土地的特点种植不同作物, 根据河流水源特点修筑灌溉设施, 顺应河流特点, 修建防洪堤坝。再次, 要求人们合理利用生物资源, 顺应动植物的自然生长规律, 可持续的利用资源。管仲认为, 山林草木虽然丰富, 景色很美, 但对于这些资源的使用必须有节制, 根据自然规律规定采伐的时间, 如果在禁止时间“有动封山者, 罪死而不赦” (《管子·地数》) 。孟子甚至将保护与合理利用资源与统治者的治国方针联系起来, 如果徭役不妨害农业生产的时令, 粮食就会够吃;用细网过度捕鱼, 那鱼鳖就吃不光;按照季节砍伐树木, 那木材就不竭。粮食鱼鳖吃不尽, 木材用不完, 这样将达到“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 王道之始也” (《孟子·梁惠王上》) 。荀子更全面和准确的提出了“以时禁发”的思想。“污池渊沼川泽, 谨其时禁, 故鱼鳖优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斩伐养长不失其时, 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 (《荀子·王制》) 荀子要求人们依据生物的生长周期来利用生物资源并养护资源。在《吕氏春秋》还有《礼记·月令》等古代文献中都有很多关于生物资源循环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具体生态规范, 对于今天的农业生产、生态恢复、资源利用与环保事业都有着极大的意义。

“思维模式是一个民族审视、思考、认识和理解他们生存于其中的世界的习惯方法, 定式和特定的倾向, 是影响一个民族发展的心理底层结构。”在东方中国“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下, 必然形成与西方不同的生态伦理学。“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以整体观看待世界, 对待人与自然, 整体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 对待自然的价值也是把自然本身的价值与道德联系在一起。在“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下, 对待自然不仅关注其客观存在, 也关注其价值性的一面, 同时关注自然的外在工具价值和内在价值, 主张按照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把自然物间的整体关系和秩序看作价值关系与价值秩序, 主张在自然物的价值关系和价值秩序中, 来把握自然物在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主张一种尊重万物价值, 尊重生命价值和人类价值的伦理态度。这种思维模式下必然有利于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伦理。

摘要:“天人合一”最本质的理论内涵要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人的行动实践应该与自然的发展规律统一, 人的行为实践的伦理道德价值与自然发展规律统一。

关键词:天人合一,思维模式,生态伦理学

参考文献

[1]李培超.论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态伦理思维之间的冲突[J].船山学刊, 2000 (2) .

[2]盛辉.中国传统文化生态伦理思想评析[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 2009 (12) .

天人合一与文化发展 篇10

企业文化是企业信奉并付诸实践的价值理念。企业文化建设实质上就是用科学的思想和先进的理念武装职工队伍,指导企业生产经营,是知与行的有机体。“知”是企业理念,对企业是什么、企业应该是什么、企业将是什么等一系列问题进行科学回答。“行”是实践,是用企业理念指导企业生产经营,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实现企业基业长青的过程。晋煤集团始终坚持企业文化在企业转型跨越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始终坚持把企业理念贯穿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努力打造知行合一的企业文化,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提升企业软实力,为建设极具核心竞争力的新型能源集团提供文化支撑。

1 高度决定视野,登高望远谋跨越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晋煤集团作为省属重点骨干企业,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转型跨越发展,再造一个新山西”战略部署,勇挑重担,奋力赶超,勇当全省转型跨越的排头兵。

坚持站位全局,奋力再造两个新晋煤。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在省委、省政府“转型跨越发展,再造一个新山西”的战略统领下,晋煤集团自觉融入全局,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以煤为基、多元发展,建设极具核心竞争力的新型能源集团”的企业宗旨,“亿吨基地、千亿规模、百年企业、能源旗舰”的企业愿景,“再造两个新晋煤,对标世界500强”的战略目标,明确了企业的发展方向及承担的历史使命,力争到“十二五”末,新增投资1 500亿元,形成1亿吨的原煤产量,100亿立方米的煤层气抽采量,2 000万吨以上的煤化工总氨产量,2 000兆瓦以上的电力装机容量,生产经营总额突破2 000亿元,实现利润200亿元,建设极具核心竞争力的新型能源集团。2011年,集团公司营业收入达到1 253.71亿元,实现利润近60亿元,位列中国企业500强第85位,效益200佳第86位,首次进入中国企业500强前100名,成为山西省最具价值的企业。

坚持与世界500强对标,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成为世界500强企业,承载着党和政府对国有企业的殷切期望,也是全体晋煤人的热切期盼。对标世界500强就是要跳出晋煤看晋煤,立足世界看晋煤,认真学习世界500强企业的管理模式和成长方式,实现经济规模与发展质量效益的同步提升,打造独具晋煤特色的产业链发展模式、技术创新模式和精细管理模式,确保企业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始终处于不败之地。在安全管理上,集团公司积极与杜邦公司对标,学习借鉴先进的安全管理理念,建设本质安全型企业。

坚持走开放合作之路,实现互利共赢。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企业做强做优必须解放思想、开放合作、借力发展。晋煤人加强与国内外知名大企业、大公司的合作与交流,集聚和吸收一切有利于企业发展的要素资源,实现强强联手、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2004年起,集团公司充分利用无烟煤是优质化工原料的资源优势,通过增资扩股、股权受让等方式,先后完成了对江苏、山东、河北、安徽、湖北、浙江等9省(直辖市)13家化工企业的并购重组,有效解决了新建项目存在审批难、投资成本高、建设周期长、化工产品铁路运力紧张等问题。目前,煤化工产业已位列集团公司营业收入第一位,集团公司已成为全国产量最大的煤化工企业集团。在煤层气领域,积极与阳煤集团、焦煤集团、中石化等企业合作,在晋城、阳泉等地累计施工地面煤层气井3 300余口,煤层气抽采量、利用量连续五年领跑全国。近年来,利用“两省一市”经济技术合作考察活动、第六届中博会、第四届能博会等契机,集团公司积极走出去开展引资引智、项目推介、合作洽谈,与中石化、北汽集团等20家企业和地方政府实施战略合作,引资额达到500多亿元。

2 思路决定出路,六业并举促转型

转型发展是资源型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升企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晋煤集团坚持“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的基本方针,依托煤、延伸煤、超越煤,走出一条独具晋煤特色的转型发展之路。

集团公司拥有煤炭和煤层气的资源优势、煤化工的规模优势、煤炭和煤层气开采的技术优势、逐渐成型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优势,特别是50多年发展积累的雄厚人才优势和文化优势。围绕企业战略目标实施,结合企业自身优势,集团公司明确了“固煤、稳肥、增气、扩化、强机、兴电、育新”的发展路径,“做强做大煤炭主业、开放合作相关产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速推进转型跨越”的战略方针,“构建三条产业链,做到五强五优”的基本要求,着力实现由重采煤向重转化的转变;由线性生产方式向循环生产方式的转变;由一元独大向多元支撑的转变;由单打独处向开放合作的转变;由占领资源向占领市场的转变,积极培育独具特色、主业突出、循环发展、高效节约、极具核心竞争力的新型能源集团。2011年,集团公司非煤产业营业收入833.64亿元,占集团公司总收入的74.2%。

以六大产业为依托,优化升级传统产业结构。集团公司通过实施“固煤夯基、稳肥扩化、保安增气、强机发展、特色兴电、育新突破”六大工程,做强做优煤炭、煤化工、煤层气、煤机、电力、新兴产业六大板块。其中,煤炭是基础产业,核心战略地位不可动摇;煤化工是支柱产业,是比较优势,煤化联动是集团公司化解市场风险的坚实屏障;煤层气是重要产业,是转型发展中的亮点,在“气化山西”进程中发挥着领头雁和主力军作用;煤机是新型产业,发展空间广阔、前景良好;电力是特色产业,煤电一体化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途径;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是增强企业发展实力、提升发展水平的战略之举。

以循环发展为路径,走新型工业化路子,实现高碳产业低碳发展。集团公司按照“多联产、全循环、抓高端”的基本理念,强化“煤-气-化、煤-焦-化、煤-气-电”三条产业链建设,构建起了独具晋煤特色的单位“小循环”、园区“中循环”、产业“大循环”、自然资源和生态资源友好和谐的“全循环”经济体系,创立了“以煤为基、产业耦合、绿色生态、循环发展”的循环经济模式,闯出了一条资源型企业转型、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集团公司通过井下低浓度瓦斯发电、建设煤泥、煤矸石综合利用电厂,发展煤矸石建材,矿井水净化复用,建成了寺河矿、成庄矿等多个循环经济示范工业园区。正在加速推进山西晋煤集团100亿立方米煤层气抽采和利用项目、高硫煤洁净利用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古交煤焦化循环经济园区建设。山西晋煤集团100亿立方米煤层气抽采和利用项目被列入省级标杆项目,高硫煤清洁利用循环经济工业园已被列入山西省综改试验“一市两园”项目。

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实现创新驱动发展。集团公司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充分发挥国家级技术中心的作用,以影响企业安全生产和长远发展的关键领域和环节为重点,坚持自主创新与引进吸收相结合,助推企业转型发展。“十一五”以来,集团公司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34项,“煤矿区煤层气立体抽采关键技术与产业化示范”等3项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0余项,拥有专利近200项。在煤机制造方面,研制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最高的7.6米液压支架、二代连掘和掘锚一体化工艺,拥有20余项国内首创及国际领先技术。建成了国内实力最强的山西煤层气工程研发中心,组织起草的《车用压缩煤层气》、《民用煤层气(煤矿瓦斯)》国家标准在全国范围内颁布施行。

3 细节决定成败,科学管理助推发展

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晋煤集团围绕企业战略实施,不断丰富企业文化内涵,以企业理念引领企业管理创新,将企业理念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加快推进企业体制机制创新,提升企业科学管理水平。

狠抓安全生产不动摇,筑牢转型跨越发展根基。集团公司将安全观由“安全高于一切,一切服从安全”上升到“生命高于一切,一切服从安全”。“安全”到“生命”两字的细微变化,更加体现了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内涵。集团公司每年下发安全一号文件,每季度召开一次安委会扩大会议、每月召开一次安全讲评会,每半年分系统、分专业组织开展一次安全技术会诊,始终把安全放在高于一切、重于一切、先于一切的位置,构建起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下发《“安全红线”管理规定》,把易导致重大恶性事故的行为确定为“安全红线”。对触犯红线的矿级领导干部予以免职;对触犯红线的岗位操作人员给予开除或留用查看处分,成建制外界队伍人员予以辞退,不得在集团公司范围内工作,不断强化广大干部职工的安全意识与责任。推行128条《安全管理强制性若干规定》,规范职工岗位操作行为,实行上标准岗,干标准活,做放心人。对安全绩效进行刚性考核,对失职的管理人员,进行先免职再处理。

狠抓执行力建设,为企业转型跨越发展提供有力保障。集团公司提出了“少说不能办,多说怎么办”的执行观,就是要求凡企业定下来的事情,当天的事当天办,当月的工作当月做,当年的任务当年毕。由人力资源中心牵头,每月对职代会重点分解任务完成情况或进度、会议纪要落实情况进行督办考核,完不成的要说明原因,制定改进措施,并对单位作出相应的扣分或经济处罚,确保各项工作“有部署、有执行、有监督、有反馈、有考核、有兑现”。落实项目法人负责制,按照“一年一循环、一季一讲评、一月一汇总”的要求,严格控制项目工期、质量、投资、安全等指标,加快推动项目的规划、审批和落地。大力推进准军事化管理,以军人的严明纪律培养职工的自觉行为,以军人的严整风纪培养职工的作业习惯,以军人的团结精神培养职工的团队意识,全面提升企业执行力。

狠抓团队建设,为企业转型跨越发展提供人才支撑。集团公司提出了“人人可成才,识人看德才”的成才观,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的观念,不拘一格广纳群贤。集团公司制定并实施“三·四·五·一”人才战略规划,鼓励职工根据岗位特点与自身优势,在“管理序列、专业技术序列、操作序列”中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以全煤技术能手张晨光的名字命名了集团公司首个“大师工作室”,年薪不低于20万元,激发了技术工人岗位成才的积极性。出台了基层高管公开招聘制度,通过岗位竞聘,先后选拔了85名财务总监、总法律顾问和专职董监事等高管人员。

狠抓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为企业转型跨越发展培育优良风气。各级领导干部在企业转型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中坚和骨干作用。集团公司提出了“把工作当事业、视事业如生命”的事业观、“干净干事、干事干净”的廉洁观,“六提倡六反对”的领导干部行为准则,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在企业转型跨越中发挥表率作用。按照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出台了《晋煤集团关于改进文风、会风、工作作风的20条规定》,集团公司领导班子及机关处室向全体员工做出庄严承诺。利用OA系统,设立《昨日要情》专栏,集团公司所有正处级以上干部每天的工作要点要上报昨日要情办公室,经汇总后,网上公示,接受监督。集团机关人员下井查处的问题在OA系统进行公示,杜绝了以往找人替班或只下井、不解决问题的现象。严格执行请销假制度,正处级干部出差请假,要向集团公司正职领导、分管领导请假。对于未请假,无故缺席集团公司重要会议、重大活动的管理人员进行通报。

4 结语

综上所述,“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企业文化来源于实践、高于实践、指导实践。晋煤集团将企业改革发展中的战略思想、创新成果进行总结提炼,上升为集团公司企业文化理念,体现了企业决策层的集体智慧和全体晋煤人的根本利益,丰富了企业文化内涵,成为晋煤人的共同意志和行动纲领。在企业文化引领下,把企业文化渗透到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以文化力激活生产力,提升发展力,推动了企业转型跨越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念怀.战略制胜[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

[2]吴宏彪.核心价值观—建设有灵魂的组织[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

天人合一与文化发展 篇11

中国古代服饰是一种源于古人对天地崇拜而产生的服装形制,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天人合一”理念在服装中物化的表现。尽管中国古代历史上朝代更迭频繁,但不同历史时期的改服制、易服色都显现出“天人合一”的哲学表征,即天是自然的代表,人与天在本质上是相通的,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的观念。但与此同时,古代服饰中宽衣博袖的样式恰恰掩盖了人作为自然生物存在的原始形态,忽略了人的真实存在,这种“天人合一”的着衣模式中还存在着另一种“合而不一”的形式。

关键词:

天人合一 合而不一 古代服饰 哲学表征

中国传统造物思想中“形而上”的哲学理念看上去深奥莫测,《周--易一系辞上》有一句名言:“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中国的“造物”概念首先出现在先秦古籍中,但不是今天从字面上理解的造物,而是天地创造万物的意思。古代思想家们解说,天是造物者,与天相通的圣人是制器者,无所不能的圣人通过观天象、地理和万物得到制器的灵感。古人将“天-人--物”之间的关系描述得十分复杂,其核心大致包含两种观念,一种是天与人存在感应关系,天主宰人,是人们敬畏、侍奉的对象,是赋予人仁义礼智本性的存在。另一种观点认为天就是自然的代表,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因此,中国古代造物思想与古代哲学思想“天人合一”的关系密切。

《周易一系辞下》:“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之乾坤。”《集解》引《九家易》曰:“黄帝以上,羽皮革木,以御寒暑。至乎黄帝,始制衣裳,垂示天下。衣取象乾,居上覆物。裳取象坤,在下含物也。”这些都说的是直到黄帝时代,圣人们效法天地,受乾卦与坤卦的启发,仿其形才出现了衣裳。中国古代服装的基本形制是上衣下裳制和上下连属深衣制,是源于古人对天地的崇拜而产生的一种服装形制,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天人合一”理念在服装中物化的表现。

一.原始宗教的“自然崇拜”

正如孔子所说“天之所生,地之所养,无人为大。”人们从依赖一利用一改造自然的社会实践中获取了更多更好的生存条件,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这一过程中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但古人始终无法找到人类如何产生及丰富物产来源的答案,于是,自然崇拜、天体崇拜的思想应运而生。中国古人对上天的认识是多重的,这些不同的含义往往交叉重叠。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新编》中对“天”的含义进行了概括:主宰之天(至上神);物质之天(天空);命运之天(运气);自然之天(自然);义理之天、道德之天(道德法制)。有时天是风雨雷电、日月星辰的自然之天,有时是能感知帝王德行的人格之天。因此,无论是年成的好坏、天灾的发生,还是朝代的更迭等都取决于上天的安排。所以古人在服装的样式上采用与原型相似的图像或象征性的符号,以达到“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古人认为,凡相互靠拢、近似、聚合者即是同类,甚至不必在“近取”与“远取”中完全选择等同的形象来与天地自然连接,只要功能和行为方式相同,则为同类。

古代服装中的深衣是一种先分裁再缝合,上下连属的服装样式,深衣的袖口宽大,象征天道圆融;领口似矩左右相交,象征地道方正。深衣将“天-人-物”紧密联系在一起,上至君王下至庶民均可穿着,采用十二幅的裁制以应一年中的十二个月,诫以表达顺应自然之天(自然规律)方可避免天灾的发生,获得一年好的收成。《尚书·益稷》曰:予欲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会;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稀绣,以五采彰施于五色,作服汝明。在帝王所穿衣服上绣日、月、星辰以象征宇宙万物;绣山,取其稳重;绣龙,取其应变;绣华虫,取其文丽;绣宗彝,取其忠孝;绣藻,取其洁净;绣火,取其光明;绣粉米,取其滋养;绣黼,取其决断;绣黻,取其明辨。这样的设计以形象事物的相似性、同一性为前提,真实形象地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某些现实关系。

由于古人难以破译大自然中的某些现象,缺乏对自身的认识,相信只有依赖神秘的力量才能化解恐惧与灾难,由此产生了原始巫术和宗教信仰。在着装行为中,由各种祭祀仪式产生特殊的衣冠形式,如《九歌》中十位神灵,个个衣装奢侈,都有长长的衣袖,透露出上古巫衣中长袖的着装特点。这种服装样式有别于日常生活的衣装样式,不仅用于维护其“天通”的权威,也丰富了巫觋祭祀的内涵。

二.“君权天授”的合理性

正如上文所说,古人对天的认识是多重的,他们认为天是决定事情成败的关键,对上天的敬畏也必须借助物化的形式力求与“天道”相应。在商灭了夏、周取代商的朝代更迭中,周王室深感天命可畏,认为天意决定民情,民情叉与王之敬德息息相关。在总结夏商覆灭的经验中,周王朝认为,正是前两者不能敬德才失去天授的权命,同时他们反复强调“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的观念,因此,在周朝的整个社会中构建了一套庞大、繁复的冕服体系,用以承载天人相通的象征意义,有利于维护统治阶级“君权天授”的治国之道。

古代哲学家对“天”的理解各有看法,但都存在一种天人感应的观念,与天相通的除了皇帝别无他人,故称为天子。在中国古代服饰制度中,天子的服饰受“天人合一”思想影响较为深刻,不仅有顺应天道的内涵,更蕴含了天子独尊的特殊含义。天子的服饰、器皿等物品从色彩、形制等方面尽可能地与天地乾坤相应,以显示“天人合一”的重要性。如:冕冠前后有十二旒,大裘冕服纹样采用十二章纹,冕服多为玄衣缥裳以示天地之色,冕板多作长方形,前端略呈圆形,后呈方形,寓意“天圆地方”。这些特殊的服饰既有实用的一面,也有与天地相应非实用一面,体现了王权独尊,反映了用服饰“治天下”的思想,将衣冠政治化以形成尊卑有分、上下有序的社会秩序。

从夏、商到周,服饰制度日臻完善,尊卑有别的观念通过服饰的面料、色彩、纹样及款式引申到一切社会活动中,形成鲜明的上下关系。如君尊臣卑、男尊女卑、父尊子卑、夫尊妻卑等观念显现出真正的“尊者”只有皇帝—人,严格的服饰制度将贵族服饰与平民服饰区分开,同时也用上层社会的服饰制度建立起一个泾渭分明的官场秩序。如宋仁宗天圣七年,赵州兵马监曹、内酒后穿上黄衣,让人高呼万岁,触犯了王法被杖死,这种僭越皇帝服饰特权的行为最终难逃一死。由此可见,皇帝作为天子“唯我独尊”的地位,通过古代服饰制度的双重性得到巩固,成为各个朝代“君权天授”的治国之道。

三.“以德配天”的封建礼教工具

中国古代服饰作为“天人合一”哲学观物化的外在表现,将“天一人一物”三者间建立起某种对应的關系,同时被封建统治阶级用作维护封建礼教的工具,注入了道德教化的内容,其中较为典型的一种形制是深衣。《礼已深衣》说:“古者深衣,盖有制度,以应规、矩、绳、权、衡。短毋见肤,长毋被土。续衽钩边,要缝半下。袼之高下,可以运肘。袂之长短,反诎之及肘。”“袂圜以应规,曲袷如矩以应方”,意指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以示秉公无私。“负绳及踝以应直”指的是上衣背缝与下裳背缝相接直如绳,以示为人方正。

古代服饰形制中采用象形的方式以应“天道”,古人认为天属圆,地属方,天圆地方,因此,古人所戴的冠帽多为圆形,所穿之舄履多为方头。作为首服的冠帽在古代服饰中的地位较为重要,冠是体现古代男子身份的重要饰物,在正式或公开场合披发免冠不是君子之所为,属于不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首服的社会功能远远超过它的实用功能,与国家礼制、个人身份及道德修养等紧密相连。

古代女子服饰则体现了封建礼教对妇德极为苛刻的规定,妇女的举止行为、衣着打扮都遵从“男尊女卑”的道德规范。自周朝起,将妇女服饰的色彩、形制等含义与妇女的节操相提并论,如王后、嫔妃、诸侯夫人穿着的六服,上下连属、上下不异色,一方面应和“天人合一”的服制要求,一方面应和“妇人尚专一”的妇德要求,后妃及诸侯夫人必须对君王、诸侯“从一而终”,即便自己的丈夫死了,也要守节至终。当道学形成气候后,对妇女的约束更为严厉,以限制妇女行动的服饰体现妇德。如女子佩戴的步摇,与晚清民初出现的百褶裙有着相似的作用。步摇除了装饰作用外,还可以测定妇女行走是否符合规矩,百褶裙上的细褶是检测女人仪态是否得体的工具。如女子佩戴步摇行走时晃动厉害即是不雅之举,家教好的女子穿着百褶裙行走只限于轻微的摇颤等,由此可见,妇女服饰中种种清规戒律被注入了封建道德教化的内容,以维护封建礼教的秩序。

四.合而不一的“衣穿人”形式

中国古代服饰的变化与发展经历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自西周起根据夏、商的礼制不断完善了服饰制度,受儒家、道家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服饰成为“天人合一”哲学理念的外在表现。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即表明人与自然的一致与相通。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多次讲到自然与精神的统一,“我们一天天地学会更加正确地理解自然规律,……人们愈会重新地察觉到,而且也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致,而那种把精神和物质、人类和自然、灵魂和肉体对立起来的荒谬的、反自然的观点,也就愈不可能存在了。”中国古代服饰受儒家、道家思想的影响,追求“天人合一”的理想状态,襦衣长裙,大袖翩翩,不显露体形的服装样式掩盖了人作为自然生命最原始的形态,“衣穿人”的服饰观忽略了人的真实存在。建立在维护统治阶级治国之道之上的古代服饰制度,将人的精神与肉体、理性与情感对立起来,否定肉体自然形态的“衣穿人”的样式与“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哲学观相互矛盾,也不符合恩格斯提出的“灵魂与肉体相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在今天,当我们谈及“天人合一”的古代服饰时,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这种着衣模式,其中既有凝聚中国古代美学的含蓄、飘逸与雅致,也有天命不可违的道德礼教约束;既有融于自然,追求天人合一的儒道哲学观,也有压抑人性,合而不一的“衣穿人”形式。“天人合一”的服饰观既带有鲜明的宗教意义,又包含了对人的伦理纲常的束缚,遮蔽人形体的宽衣造型忽略了人的个性,将每一个个体都排列在尊卑有序、贵贱有别的社会活动中。今天当许多服饰研究者对古代“天人合一”的服装造型赞赏有余时,我们也应该用客观的态度来看待这一现象。

五.结语

三网合一技术发展整体趋势分析 篇12

关键词:三网合一,发展,技术

当前信息环境之下, 人们对于信息的需求呈现出多角度多层次的差异化特征, 曾经单纯的通话以及单向视频数据传输服务, 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当前用户对于数据传输的需求。随着互联网的发展, 更为丰富的交互式宽带成为社会需求增长新的着力点,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 唯有打造一致的三网合一环境, 才能在提升用户体验和优化社会经济效益的方向上更进一步。

1三网合一的思路与现状分析

所谓三网合一, 即对于当前社会上既有的, 相互保持独立的传统电信网络、计算机宽带网以及有线电视网展开融合, 实现相互渗透和统一, 最终以一个独立网络的形式, 将多种不同的服务通过一条物理链路呈献给信息消费端。

从技术需求的角度看, 电信网络当前主要承载以音频为主的信号, 而有点电视网络则主要承载音频视频混合单向信号, 这样两种网络所面临的任务, 都可以在计算机宽带互联网环境中得到有效实现。从应用的角度看, 三网合一在用户端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的重要改善, 首先是网络的简化, 曾经三条物理通信线路需要分别进驻用户环境, 现在仅需要一条链路就可以实现。这样的网络环境, 无论是从线路的敷设还是从用户环境的改善方面看, 都有一定积极意义, 并且更为重要的方面在于, 网络的维护工作, 从用户端看有着极大程度的降低。其次, 从经济的角度看, 本身三网合一为将来数据传输的成本优化打造了良好空间, 这种成本的降低必然会反映在用户角度, 成为相关费用的降低。

虽然三网合一从概念层面看可行性良好, 但是要实现三者之间的有效融合, 还需要进一步考察三者的各自特征, 有的放矢才能获取良好效果。首先对于电信网而言, 其本身具有覆盖面广、管理严密的特征, 并且长期以来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网络规划和运营经验。电信网络环境中的用户服务, 绝大部分是端对端的传输建立, 并且以音频作为数据的主要承载形式。通常使用电路交换系统和面向连接的通信协议, 通信期间每个用户都占用一个单独的通信线路或信道。电信网络在通信质量方面的要求较高, 在64kbit/s恒定的带宽之上, 依据用户的距离和时间来对成本进行核算和计费。就目前的发展状况看, 电信网络和互联网呈现出极强的协同性质, 即多种格式数据开始随着智能手机的出现涌现, 因此可以说电信网络开始随着技术的进步自发与互联网实现融合。

从有线电视网的角度看, 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有线电视网, 而在三网合一的过程中, 有线电视网的目标是首先用电缆调制解调器抢占领数据市场, 再逐渐争夺电话业务和点播业务。此种网络普及率高, 接入带宽最宽, 图像质量良好, 并且当前呈现出极强的单向信息流动特征。从物理链路的角度看, 有线电视网具有坚实基础, 但是同轴电缆在短期内还可以作为发展的承载, 随着信息总量的不断提升, 其容量就会呈现出相对于光纤的明显劣势。

最后, 计算机互联网是当前三网合一环境中最具前途的网络。在当前光进铜退的环境下, 首先从物理层面, 计算机网络能够支持其他两个网络在容量方面的融入。从用户基础角度看, 虽然计算机网络起步较晚, 没有另外两个网络那样庞大的客户群体, 但是信息时代之下, 其发展之迅速仍然不容忽视。互联网从技术层面看的突出特征, 在于采用分组交换形式和面向无连接的通信协议, 适于传送数据业务, 带宽不定, 成本基于带宽而非距离与时间。

2基于IP技术的三网融合

从我国的发展状况看, 最为突出的一个特征是在90年代中期, 广播电视网和电信网都想将自身发展成综合业务网, 但是当时的尝试无疑是失败的。如果单纯只是通过将相应的业务延伸到不同的领域, 是无法实现三网之间的有机融合的, 这种融合, 必然还需要在基础层面更深一步的渗透。当前以TCP/IP协议作为基础的互联网于近年取得了迅猛发展, 同时也带动了商业上的成功与扩展。IP网络已经从过去单纯的数据载体, 逐步发展成支持语音、数据、视频等多种信息的多媒体信息和通信平台。IP技术目前已经成为三网合一的最佳技术, 但是IP作为技术基础的特征并不会改变, 其只有在与不同领域中的专用技术实现融合的前提下, 才能实现对于融合后的网络的有力支持。当前在三网融合领域中占据主导地位的IP技术主要有三种, 即IP over ATM、IP over SDH以及IP over WDM。

对于IP over ATM而言, 最为重要的方面就是结合了ATM技术本身速度快、容量大、支持业务能力良好, 以及IP结构简单、易于扩容的特征, 从而实现优势互补。ATM在上世纪90年代登上我国互联网发展的历史舞台, 当时考虑到其能够支持起很好的传输速率, 而ATM技术也因此得以沿用至今, 并且具有极强的生命力。但是采用此种技术, 会导致网络结构相对复杂, 协议开销也因此上升到25%-30%范围。

而就IP over SDH来说, 其价值主要是将IP包通过点到点协议映射进SDH虚容器中, 借以实现对于体系结构的简化, 提升传输效率的目标。此种技术对于路由瓶颈有良好的改善, 并且降低了分组延迟, 整个网络的利用率均有提升。

最后, IP over WDM主要用于在光纤上构建起IP网络, 是面向于未来的一种重要技术, 是将原来时分复用的信道改为波分复用, 让高速路由器设备直接与光纤相连接进行路由交换, 从而实现光纤环境对于IP包的直接支持。IP over WDM所涉及到的设备简单, 效率高,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并且综合光网络本身良好的容量特征, 以及复用技术不断成熟的发展趋势, 必然会成为未来的主流技术。

参考文献

[1]曹文军.浅析我国网络发展方向——“三网融合”[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2, (19) .

上一篇:城市风景的构建下一篇:Linux系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