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三合一制度(精选10篇)
乡镇三合一制度 篇1
2011年乡镇“三合一”场所安全整治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乡消防安全工作在区消防大队的指导下,在乡党委、政府正确的领导下,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广泛宣传,深入开展“三合一”场所安全整治工作,强化消防隐患排查整改,有效地遏制了重大消防安全生产事故发生。今年以来全乡消防安全生产形势平稳,未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及火灾事故,为构建“平安**”,服务“三大推进”,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一、领导重视,落实责任,确保“三合一”场所整治工作落到实处。
乡领导高度重视“三合一”场所整治工作,今年以来,已召开专题工作会议4次,认真分析辖区消防安全形势,针对薄弱环节,提出切实对策,深入部署“三合一”场所整治工作。乡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在全乡全体人员会议上反复强调消防安全工作,持续保持安全生产高压态势,为进一步搞好辖区的“三合一”场所整治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乡里构建了行政主要负责人负总责,分管领导亲自抓,专兼职安监员具体抓的工作网络。今年2月份,调整配齐了兼职安监员,充实了消防安全队伍的建设,构建了全乡的消防安全工作网络。
2、严格落实消防安全工作目标管理责任。
根据年初与区政府签订的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的要求,制
定了“**乡消防安全目标管理工作职责分解表”,并与辖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各村签定了消防安全责任书20份,切实落实各单位法人代表(业主)作为消防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共同抓好消防安全隐患监控、整改和日常监管的责任落实。
3、建立健全各类台帐。
今年来,乡里通过检查和上门摸底登记,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各类台帐,完善了各项材料的归档工作,尤其完善了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及各娱乐场所、网吧、旅社、幼儿园等特种行业的归档工作,做到心中有数,确保消防安全工作有序进行。同时,消防安全月报表、安全月活动情况、检查报告、事故隐患报告、工作总结等相关资料都能够按要求及时准确地向区消防大队报告。
4、落实节假日安全值班制度。
乡坚持重大节日24小时值班和领导值班制度,并对各村进行巡查,防止脱岗,及时发现和处置各类问题和突发事件,按规定,坚持消防安全信息日报制度。
二、加强宣传,促认识到位,营造良好的消防安全工作氛围。
一是抓政策法规宣传。我乡利用“安全生产月”活动及其他节庆期间的有利时机,紧紧围绕“综合治理,保障平安”主题,大力开展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福建省消防条例》等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教育。通过悬挂宣传标语、发放宣传材料、举办消防安全知识咨询、图片展览等形式,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教育活动,努力提高全社会的消防意识。3月份,以“安全生产月”活动
为契机,乡里在辖区公众聚集场所机关、学校、各村及各生产经营单位相关地点悬挂消防宣传标语13条,在乡、村办公楼张贴《安全生产法》宣传挂图15幅。上半年,共散发各类消防安全宣传材料220份,悬挂宣传画3次24幅,悬挂宣传横幅25条。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辖区群众的安全意识有了明显提高,不少群众积极来电举报、反映消防隐患,辖区重视消防安全工作的思想氛围进一步形成。
二是抓消防安全知识培训。乡里组织辖区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参加业务培训、考试,提高他们的管理能力和从业能力。
三是突出重点,加大隐患排查力度,力促检查整改到位
结合五一黄金周等重大节假日,上半年,乡里共组织开展了3次“拉网式”消防安全大检查、大整治,重点开展了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公众聚集场所、特种设备等专项整治,消除了一批事故隐患,一些深层次的安全隐患和整治难点也取得了一定突破。在检查中做到“五个有”:即检查有登记、查出问题有记录、整改通知有回访、整改时间有期限、整改情况有汇报。今年以来,通过检查和抽查,共发现隐患10处,下发隐患整改书10处,隐患整改10处。
深入开展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安全整治。根据乡政府办公室下发的《“三合一”场所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做到时间、内容、责任、方案、人员五到位,切实加大对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安全专项整治,督促集贸市场、舞厅、学校、卫生院、网吧、老人活动中心配备和更新消防设施、完善消防疏散通道的设置和指示标志;对存在的火灾隐患或违法经营的单位,列为重点对象加以整治。
通过清理整顿,辖区95%以上的生产经营单位都配备了消防器材,修建了消防安全通道、配置了应急灯,基本消除了各类消防安全隐患。下半年未发生一起消防安全事故,为**乡的经济工作保驾护航和创建平安**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通过努力,今年以来我乡的消防安全形势平稳,工作卓有成效,但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有的小企业主消防安全意识仍然比较淡薄。二是占道经营影响消防通道和成为火灾隐患的问题屡整屡犯,不能根除。三是村民的防火意识薄弱,尤其是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在安全用火和防火上缺乏监管。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有重点有针对的加以解决。
乡镇三合一制度 篇2
关键词:议行合一,议会,内阁,政府
一、“议行合一”的含义和由来
“议行合一”的雏形是巴黎公社。在当时是实行直接民主, 由人民群众直接选出86名代表, 组成立法与行政统一的公社委员会。巴黎公社的“议行合一”制和资产阶级的“三权分立”制不同, 它实现了立法权和行政权的统一, 公社是同时兼管行政和立法的工作机关。因此, “议行合一”是与“三权分立”相对而设立的, 是指国家机关重要工作的决议和执行统一进行的制度。其本质不在于国家立法机构和行政机构在机构上是否同一, 而在于权力关系上是否同一。换言之, 在机构上同一是“议行合一”, 在机构上不同一旦只要权力上同一也是“议行合一”。
二、中英“议行合一”制的特点
1、中国“议行合一”制度的特点有:
(一) 人民直接或间接选举的代表机关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二) 国家行政机关和其他国家机关由人民代表机关产生, 各自对国家权力机关负责并受其监督。
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体系中处于最高地位, 不与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分权, 不受它们的制约, 只对人民负责, 受人民监督。
2、英国的政府制度是责任内阁制, 但是凭借英国的内阁与
议会的特殊关系, 英国的政治体制也被有些学者和专家称为“议行合一”体制。我就是从这个方面来分析英国的政治体制的。英国“议行合一”制度的特点:
(一) 内阁由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责。
表现在:内阁首脑由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领袖充任, 即内阁必须取得议会多数人的支持;内阁首脑和有关大臣要定期向议会报告工作, 接受议员提出的质询, 并在议会通过的由国王发布的法律上签名以表示向议会负责。当议会对内阁通过不信任案时, 内阁应该集体辞职, 或请求国王下令解散议会, 重新选举。
(二) 内阁成员与议会成员具有兼容性。
内阁成员产生于议会中占有多数席位的政党领袖, 说明内阁成员不仅是政府成员, 同时也是议员, 二者是互相兼容的。
三、中英“议行合一”制度的异同
1、不同点。中英“议行合一”制度的不同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 形成的路径不同。
英国的“议行合一”是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基础上形成的, 并且依据的是不成文宪法的理论基础。与此不同的是, 中国的“议行合一”制度是在借鉴和运用马克思提出的关于“议行合一”理念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起初在巴黎公社进行过尝试, 后来被列宁运用到建设苏维埃政权之中, 直到我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开始使用该种制度, “议行合一”制是适合我国国情并且完全不同于西方国家政府所实行的三权分立原则的。
(二) 政府的权力和作用不同。
在英国的内阁制政府制度下, 内阁是整个国家行政管理机构的枢纽, 是中央行政机构的顶点, 根据英国学者约翰格林伍德和戴维威尔逊的看法, 内阁拥有决策, 行政控制, 协调和划分权限的比较宏观、战略性质的权力。于此不同的是, 中国政府的职权则相对缺乏宏观性, 战略性。
(三) 目标取向不同。
英国的政府是资产阶级政党统治的政府, 是以掌握政权为目的的。马克思说过:“那些争夺统治权而相继更替的政党, 都把这个庞大国家建筑物的夺得视为自己胜利的主要战利品。”所以, 资产阶级就把掌握这个庞大的国家建筑物作为自己的最终目的, 是自私的行为。而与此相反的是, 我国的“议行合一”制是依据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理论基础而执行的, 中国共产党所建立和领导的人民政府, 把实现人类最美好的社会制度作为自己活动的目标取向。人民政府的建立只是为了让人们过上富裕的幸福生活, 能够接受最好的教育等等。
2、相同点
(一) 政府与议会的关系相同。
英国内阁制政府制度下的政府及其首脑, 必须定期向议会汇报工作, 答复议会的质询, 就自己执行的政策向议会负连带责任, 政府要接受议会的监督并对议会负责。与此相同的是, 在中国, 政府也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产生, 也要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汇报工作, 此外还要接受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即不管在中国还是英国都是政府对议会负责, 并要接受议会的监督。
(二) 议行人员构成相同。
英国的议会成员不一定是内阁成员, 但是内阁成员一定要是议会成员, 只有议会中的多数党或数党联盟才能称为内阁。在中国,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 它拥有立法权, 并且由它产生政府。此外, 人大代表同时也可以是政府成员。政府必须向人民代表大会负责。
四、小结
通过对中英两国“议行合一”制度的比较分析, 可以发现两者之间既有区别有存在联系。在我国, 一向都是各行政机关产生于权力机关, 行政机关的权力通过权力机关的赋予而产生, 并且受权力机关的监督和约束, 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夸大了我国权力机关的权力, 从而可能造成权力机关滥用权力、行政机关办事不力的现象。所以, 我们必须借鉴英国的政府对议会负责, 同时议会也要一定程度上接受政府的监督的经验来改变我国权力机关与行政机关目前的关系局面, 通过建立我国行政机关和权力机关之间的权力制衡机制来规范和促进我国各项制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2]吴爱民.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
乡镇三合一制度 篇3
2016年6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的通知》(国办发〔2016〕53号),要求在全面实施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的基础上,再整合社会保险登记证和统计登记证,10月1日起实现“五证合一、一照一码”,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实现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进一步为企业提供便利化服务。
“五证”问题的由来
上述“五证”上的五种标识码都是标识码。从其产生背景看,编码都是有关部门面向机构赋予的唯一识别码,有的编码附带有区域码、机构类别,除此之外,编码并未承载其他含义。
五码的出现和应用均在九十年代电子政务建设早期,在对信息资源进行管理时,必须为管理、服务对象进行编码,以对其进行标识。由于赋码时缺乏统一规划,又分别制定了上述证书和代码的管理办法或规章,致使各部门分别赋码,自成体系,其中任何一个部门又都无力去协调其他部门统一编码,只能通过高层的批示和督办后“三证”、“五证”才得以合一。从中可以看出电子政务规划和应用中经常遇到的信息共享程度低、业务协同难等典型问题的症结所在。
行政管理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的难点
部门间的业务协同并不是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后才出现的,在传统管理时期同样存在部门间的协同问题。例如,八十年代曾有审批需要几十个部门盖章的报道,当时人们主要从体制、管理模式上找原因,而不会从信息技术应用、信息系统等方面找原因。当前,政府部门的信息化应用已经较为深入,客观上具备了即时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的技术可能性,故而开始从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的角度查找问题,这也是社会和公众对政府管理和服务方式创新的新要求和期待。
顶层设计仍是电子政务的最大困难
谁来设计?人们常说信息化工程是一把手工程,其中一层含义是指一把手可以调动本部门的一切资源,可以通过信息化改造现有的业务管理模式和流程,其另一层含义则是指规划时要站在部门一把手的角度去分析和处理问题。只有站在部门一把手的角度去全面规划本部门的业务,才能厘清各项业务的关系,明确业务间的联系和边界,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才有可能实现。
怎么设计?信息化工程虽然是一把手工程,但一把手不可能全程参与项目规划和方案设计,也不能苛求一把手能够全面掌握各项业务的内容、边界、关系。这就需要设计人员能够从全局角度去梳理、分析现有业务,整合提炼出科学的管理模型。
在具体工作中,许多信息系统的建设是由业务部门提出,需求分析和功能规划也常常由几位业务工作人员承担,具有较强的主观色彩,有时连本单位内部的信息资源共享都未能全面规划。通过这种方式建设的信息系统将既定的业务管理模式固化下来,在某种情况下可能加剧了日常工作中业已形成的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业务管理模式。
跨部门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需要有力的外部推动
从行政管理角度看,各部门按照职能分工履行职能,每个部门都是较为封闭的系统,与外部的联系较少,纵向的业务联系远比横向的业务联系多。横向间的业务沟通协调主要靠成立协调小组、联席会议等进行业务沟通。即使在一个部门系统的内部,其内设业务部门间的业务联系也呈现纵强横弱的状况。
从信息共享和交换的角度看,部门间业务联系少必然导致信息的沟通缺乏快捷的方式和渠道。部门间共享信息资源必须在部门间达成一致才能实现,如果两个部门对这一问题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未能达成一致,或者二者通过信息共享和交换获取的信息的质量、数量不对等,都会导致有关工作无法有效开展。另外,共享和协同的效果也会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部门负责人、具体工作人员的理解和认识程度、工作风格等都会对共享的程度、效果等造成影响。如果其中涉及部门利益、行政权力、责任分担等问题,则会使这一问题更加复杂。
从信息系统开发的角度看,不同部门的信息系统开发时间、应用程度不同,信息系统的开发工具、技术体系、部署方式都有差异,导致信息共享和数据交换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定的技术困难。
跨部门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的有关建议
由于电子政务建设的主导权是政府机构,近年来在规范内部管理、增强履职能力方面取得了很大成效,但在公共服务方面还有欠缺,原因之一就是跨部门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推进力度不大。
强有力的行政管理和推动
在目前的行政管理体制下,即使对于部门内部的具体业务,方案的设计也应从全局的视角来规划,与外部门有业务联系和交集的业务,需要更高一层级的部门来协调和规划。应该正是基于这一认识,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规划是由国家发改委会同中办、国办、中编办、工信部、财政部等部门组织编制。由更高层级的部门组织进行规划可以跳出部门的小圈子,从全局的视野去梳理、分析、整合业务,厘清业务间的数据联系,建立有效的信息交换、比对、更新方式,从而为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奠定基础。
2015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五次会议研究了《关于建立居民身份证异地受理挂失申报和丢失招领制度的意见》,要求发挥公安机关人口服务管理信息化优势,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让信息多跑路”是指部门间的信息共享、交换、比对、更新等业务交互方式。中央深改组研究身份证管理这一具体事务性工作,说明跨部门、跨地域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问题已经得到了高层的关注,相信今后涉及民生、社会管理、公共安全等领域的政务信息系统规划设计和应用将会更多地考虑部门间、区域间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问题,真正实现“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项目规划和建设时需明确共享的信息和业务协同方式
“三证合一”是在总理的亲自过问和督办下才得以实现,这是一项显而易见需要整合的业务。各部门在日常管理中重复采集了多少信息?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供电、燃气、自来水、有线电视、宽带等编码是否可以整合为统一号码?企业日常经营、公众日常生活中提交了多少材料?政务事项中有多少可以整合、精简?如果借鉴近期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梳理的作法,在政务信息系统规划时梳理出各项业务与其他部门的边界、可提供其他部门共享的信息及需从其他部门共享的信息,同时明确信息交换的标准,则会较容易实现部门间的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
严格的绩效考核
由政府办公厅或编制管理部门、发展改革等具有宏观管理的部门负责部门间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的组织协调,对跨部门跨地域的政务信息系统建设方案进行论证和审核,协调解决项目建设和应用中的具体问题。同时建立严格的绩效考核制度,对部门间业务协同情况、信息共享的范围和质量等进行考核,从而推进部门间的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提高政务效能和公共服务水平。
(作者单位: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信息中心)
链接
三合煤矿职工澡堂管理制度 篇4
为加强职工澡堂管理,提高澡堂服务质量,按照煤炭企业管理标准化,根据我矿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管理范围
外宾澡堂、男职工澡堂。
二、外宾澡堂管理
1、外宾澡堂必须保证二十四小时有人值班,工作期间不准擅自离岗,以便随时接待外宾或单位领导下井、更衣、洗澡。
2、澡堂内要保持清洁卫生、下井物品(衣、鞋、帽等)要建卡造册,按规定摆放整齐,上井后,要对换下的工作衣物等及时洗晒并消毒。
3、澡堂管理人员对笨范围内的所有物品,要妥善保管使用,禁止以个人名义向外转借。如造成丢失,按价赔偿。如工作服、胶靴、矿帽等物品确实不能再使用,可向分管领导申请,交旧领新。
4、给领导配备的物品,应妥善保管,澡堂工作人员不得私自送人或让自己亲朋使用,违者将下岗、待岗。
5、澡堂管理人员服务应主动、热情、周到。
三、职工澡堂管理
1、淋浴用水水质应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
2、水温:淋浴水温应保持在37—40℃;池水水温夏季28—33℃;冬季38—43℃。
3、浴池内外应彻底清洗,消毒,池水要及时更换,每日至少要保证补充2次新水。
4、澡堂内夏季应保持通风,冬季室内温度应保持在18℃以上。
5、严禁在浴池内刷鞋、洗衣服,不准在池内用肥皂或浴液洗涤,坚持先淋后浴的原则,违者罚款50元/次。
6、更衣柜严禁放易燃、易爆物品,澡堂后严禁酒后闹事。违者罚款20元。
7、看管好公共设施,注重服务质量,礼貌待人,当管理人员要经常巡回检查,应妥善保管个人财务,严禁工作人员弄虚作假,监守自盗,或刁难,敲诈职工,如有发现罚管理人员200元。
四、更衣箱管理、1、凡在澡堂使用更衣箱的职工,更衣后必须落锁,否则一切丢失物品由本人负责。
2、禁止将贵重物品,如现金、手机等放入更衣箱或吊篮内,违者后果自负。
3、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私自更换、转借他人或强占更衣箱,违者罚款100元。
璧山县丁家煤业有限公司三合煤矿
乡镇三合一制度 篇5
一照一码”
推进“三证合一”和“一照一码”,正是今年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中最难啃的“硬骨头”。所谓“三证合一”,就是将企业依次申请的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三证合为一证,提高市场准入效率;“一照一码”则是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通过“一口受理、并联审批、信息共享、结果互认”,实现由一个部门核发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
记者了解到,福建自贸区已经开始试点实施的“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让企业告别了公章“旅行”和重复提交的书面材料,一表申请、一个窗口受理,就能领到使用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其中,平潭片区的企业只需要1次到办事窗口就可以拿到营业执照,厦门片区实现了平均3个工作日核发执照。
对企业来说,时间就是商机。国家工商总局局长张茅说:“目前,企业注册时间已从改革前的平均26天缩短到了14天。如果实现‘一照一码’,将会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这对于每年1000多万新增市场主体来说,带来的时间价值、就业增加、资金使用效率都将是巨大的。”
截至4月底,全国已有29个省(区、市)开展了“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试点。其中,27个省(区、市)实施“一照三号”,上海、河南实行“三证统发”。江苏宿迁、福建自贸区已率先推行“一照一码”。
目前,各地的改革推进中还面临一些困难和压力,有的地方实现了“三号”改“一码”,但只能在当地实施,其他地方不认可;还有的地方认为相关证、号不能取消。对改革认识不统一和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改革进度。此外,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一照一码”,还存在法律法规、部门规章不统一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表示,这项改革涉及很多政府部门的职责微调和流程再造,当前各地试点措施和技术标准等并不统一,呼吁加强顶层制度设计,相关部门铸造合力、协同创新。
乡镇便民服务制度(乡镇通用) 篇6
(通稿)
一、全员公开承诺制
在全体党政干部和乡直单位负责人中实行公开承诺制,重点承诺为民服务代理的事项及件数,并将承诺的情况集中公开上墙,接受社会监督,形成全员参与的运行机制。
二、首问负责制
在为民服务代理制过程中,谁代理、谁负责,首问谁、谁负责,群众不管找谁办事,谁都要负责解决到底。对群众提出的合理申办事项,工作人员不予代理或久拖不办的,按权责统一原则,由镇纪委、人大督办,并追究其相应的责任。
三、限期办结制
依据群众需要代办的事项,在提交材料齐全的情况下,按照承诺期限办结。
四、一线工作制
坚持每月利用一天时间,组织包村干部、乡直部门负责人集中到村里办公,收集群众需要审办的事项,进行全程代理。
五、效能责任追究制
乡镇三合一制度 篇7
“三规”问题的来源
1.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由政府的发改部门负责编制和管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以下称“发展规划”) , 是对地区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 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由于发展规划涉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 被赋予空前的战略地位和高度, 使其成为统领各专项规划的依据。
2.城乡规划
由政府的建设部门负责的城市总体规划和城镇体系规划 (以下称“城乡规划”) , 是对城乡空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改善人居环境, 其根本目的是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从《城乡规划法》对城乡规划的定义不难看出, 城乡规划的实质就是政府在其管治范围内提供公共物品、建立空间秩序、落实发展规划的重要手段。
3.土地利用规划
由政府的国土部门负责的土地利用规划 (以下称“土地规划”) , 是各级人民政府依法组织对辖区内全部土地的开发、利用、治理、保护在时空上所作的总体安排和布局。其确定的耕地保护底线、占保平衡原则、建设用地范围和指标审批制度, 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最有力手段, 因而成为覆盖范围最广、执行最严格、影响面最大的空间规划。
由于三个规划的内容涉及发展整体部署, 范围覆盖行政管辖地区, 实施采用“政府负责、部门落实”的垂直管理方式, 受编制内容、审批机构、实施过程和监督方式等环节的影响, 容易造成规划内容交叉、标准矛盾、实施分割、沟通不畅等“失衡”或“打架”的现象。“三规共存, 各自表述”的局面, 使相关联的政府部门及下属地方政府不易适从, 降低了规划实施效能。针对规划“打架”的问题, “三规合一”的改革呼声很高:要改变现行“条条”的管理方式, 由单一的部门机构进行各种规划制定和相应立法, 从而为规划编制和实施提供统一的基准平台。为此, 学术界从建立统一国家规划体系、明晰规划边界和内容、统一数据和规范标准、强化规划审批和协调制度等多方面, 对建立“三规合一”规划的编制体系、内容、方法和技术标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我国的一些地方也开始出现把城市总体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合并编制的改革实践。从实践效果来看, 试行的“三规合一”编制方式, 基本都是从技术层面对规划编制手段进行改良, 围绕如何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来开展。由于规划成果的审批和实施触及行政管理权限等体制因素, 在现有的行政架构下, “三规合一”编制的成果面临审批无依据、实施无主体、执行不到位的尴尬局面。
规划失衡的矛盾根源
现行体制下的地方政府部门间权益差异, 是造成“三规失衡”的制度原因。三个规划的编制、审批和实施主体是各级政府。不同级别的政府负责相应级别的规划。在国家层面, 由中央政府统一制定的、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为总体目标、以全国城镇规划为空间支撑、以全国土地利用规划为调控手段的“三大规划”, 基本形成紧密联系、互为协调的规划管理格局。简言之:“发展规划”管目标, “城乡规划”管坐标, “土地规划”管指标。从现象看, 国家层面的“三规”失衡问题并不突出。“三规失衡”的表现主要集中在地方层面:地方政府三个规划的编制、审批和实施, 其过程实际上是相应部门在操作;由于代表的部门权责并不一致, 导致彼此间的协调变得错综复杂, 更因协调机制的缺失, 常使三个规划由协作走向失衡。
1. 首先是部门权益的争夺
失衡首先体现在部门权益的争夺。计划经济下, 各级政府是经济建设的实施主体, 具有综合统筹职能的发改部门制定的发展计划, 是政府各部门发展经济和管理社会的行动纲领, 居绝对统领地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经济建设主体的多元化, 地方政府职能发生变化, 更多通过配置辖区空间资源, 向社会提供有效公共物品, 吸引外部投资, 实现地区经济增长。这就使得原本仅为落实经济发展进行空间布局的城市规划, 成为全面谋划城市发展的公共政策。主管城乡规划的建设部门, 也名不符实地充当起综合协调者的角色。另一方面, 由于土地是经济建设的载体, 土地收益成为地方获得发展的核心动力。地方政府对土地资源的过渡开发, 使得中央政府执行最严厉的土地利用政策和垂直管理体制, 土地部门掌握了项目建设的最终裁决权, “土地规划”成为中央调控地方经济发展的最直接工具。由此可见, 三大规划作用地位的变化, 直接关系到主管部门在政府决策层中的地位。部门为争夺规划的“龙头”地位, 必然导致在规划思想上强调“以我为主”, 规划范围追求全覆盖, 规划内容力图“包罗万象”;“一个部门、一种规划”, 使得三大规划范围相互重叠、内容相互渗透, 彼此衔接常出现问题。
2. 其次是政府事权的分配
由于我国不同层级政府管治的事权不同, 中央和地方政府制定的“三规”目标有所差异:中央政府侧重全国经济的宏观调控, 以“发展规划”为重点, 配套全国城镇群和国土利用等专项规划作实施保证;地方政府偏重公共物品的提供, 法定化的“城乡规划”超越战略性的“发展规划”, 成为地方政府规划管理的重心。尽管《城乡规划法》规定地方制定的城乡规划要由上级政府审批, 但因公共物品的制定、提供和维护属地方事务, 上级政府仅对城市规模 (包括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 等量化指标进行粗线条的形式审查;另一方面, 时间冗长的城市总体规划审批程序, 使必须得到上级批准的合法规划长期缺位, 地方人大审议通过的规划纲要成为城市建设的直接依据。两者叠加, 等于中央政府默认地方政府拥有城市规划的决策权。
现有的税收制度下, 土地收益是地方政府的主要收入来源:一方面, 地方政府通过提供优质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提高辖区一级土地市场的收益;另一方面, 又以低地价方式对工业进行补贴, 提升引资竞争力, 以期获得持续稳定的税收来源。土地财政成为地方政府的中心工作。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政绩考核的压力下, 为追求地方利益最大化, 地方规划极可能偏离中央的既定目标, 产生利益整体的不一致性。近年来, 中央政府频频出手干预开发区热、房地产热等现象, 就是很好的证明。为了有效控制地方发展的冲动, 提高中央政府对宏观经济的控制能力, 在货币财税、转移支付等传统财政金融政策的基础上, 中央政府出台了最严厉的国土利用管理政策, 通过对土地垂直管理手段, 对地方发展需要的土地开发量, 实行“总量控制、计划供给”, 并建立了自上而下的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制度。
由此可见, 地方政府虽有城市规划的“事实”决策权, 但没有土地使用决策权, 迫使地方层面尴尬地形成“土地规划” (用地指标) 为龙头, “发展规划”和“城乡规划”给予迁就的“倒行”局面, 相当程度地打击了地方的积极性。这个矛盾是中央与地方政府事权划分不匹配造成的。
3. 再次是市场与计划的矛盾
市场经济条件下, 资金、土地、人才和资源等经济要素的配置和流动是通过市场的供求关系来调配实现。市场经济下的地方政府作为经济人, 能否创造需求和满足需求, 最大限度地争取市场要素向辖区集聚, 是地方政府赢得竞争的关键。因此, 其制定的“发展规划”和“城乡规划”, 就是向市场发出需求的要约信号;市场根据信号作出反应, 进行空间要素的流动组合。因此, 创造需求目标的“发展规划”和满足需求建设的“城乡规划”, 在地方层面就有做大、做多的趋势, 以各种可能性来满足市场的竞争和选择要求。另一方面, 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竞争规律, 也给资源要素的配置造成浪费。特别是我国现阶段粗放经营的土地消耗模式, 使得国家的生态环境和人口压力倍增, 粮食安全和水资源安全受到严重威胁。面对市场主导对建设用地无限需求和粗放经营, 中央政府只能采取控制新增建设用地总量来避免土地的过渡开发。由于国土幅员辽阔和地域差异较大, 中央政府无法甄别各地的实际需求, 只能采取简单的确保耕地保有量底线原则, 以“耕地占补平衡”为底线来投放建设用地量, 以满足各地建设发展需求。为了有效杜绝地方政府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违规操作行为, 实际应用中对供地的位置、数量和时间都有刚性的要求, 并制定“事前要上报, 事中不调整, 事后不闲置”等管理措施, 以保证土地使用做到按总量控制、依计划使用、按进度安排。因此, 土地按计划供给的刚性与市场需求的弹性相脱节的矛盾, 是造成地方层面“三规”失衡的最深层原因。
“三规合一”的问题
由此可见, “发展规划”、“城市规划”和“土地规划”的并存, 所产生一系列的协调问题和矛盾冲突的深层原因, 是权益协调机制的缺失。也就是市场经济对已有计划管理模式的冲击, 导致政府间事权重新划分的需求, 最直接表现为部门权益间的争夺。因此, 建立有效和可持续的权益协调机制, 是克服矛盾的关键所在。如果仅从技术和方法上进行“三规合一”, 不涉及部门体制改革和建立协调机制, 就无法消除规划间固有的权益矛盾, 规划实施的可操作性是无法保障的。
1. 趋势上——是否符合客观规律?
在计划经济时代, 政府作为经济建设的主体, 通过制定“五年计划”, 全面安排社会经济的各项活动, 发展计划是唯一的综合规划。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确立, 城市规划的内容由落实经济发展的建设规划, 向调控市场和建立规则的综合性公共政策转变, 并从发展计划的一个专项脱离开来, 独立发展, 自成体系。随着“发展规划”弱化和“城乡规划”地方化, 为抑制市场对土地利用的浪费和保障土地资源安全, 不削弱地方政府管理公共事务的自主性的前提下, 中央政府建立一套以耕地保护为底线、实行占保平衡的计划用地管理模式。主管土地利用规划的国土资源部, 也从建设部和国家计委中独立出来。
回顾分析“三规”的发展历程, 可以发现:“三规”是从“一规”——发展规划中诞生、演变和发展起来的, 是政府为适应市场经济、转变管理职能、改变经济调控手段的变革产物, 是符合当前我国的现实规划管理的格局。“三规”的作用和职能各有分工:“发展规划”管经济发展, “城乡规划”管城镇和乡村建设, “土地规划”管土地使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巨型化和社会分工的专业化, 需要政府提供的管理和服务也要专业化、多样化和效率化, 以便及时、准确地调整市场的局部失衡和满足社会的各类需求。如果实行“三规合一”制度, 很有可能走回全国一盘棋的计划经济管理模式, 这有违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也不利于政府服务效能的提高。
2. 机制上——是否消除权益冲突?
能否顺应市场或发展需要, 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 消除“三规”间的权益冲突, 是衡量“三规合一”成效的标准。其中, 最关键的是对不同层级政府间关于土地使用事权的划分。现在, 某些地方尝试推行“三规合一”的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模式, 其根本的出发点, 就是试图通过新的规划编制手段, 把上级政府掌控的建设用地范围、用地规模和指标的审批权, 纳入地方制定“城乡规划”和“发展规划”的地方事权范围, 以实现地方政府对土地使用的自主支配权, 满足土地财政的需求。
在市场需求的压力下, 如果地方政府完全拥有对土地使用指标制定的主动权, “土地规划”就不再成为限制“发展规划”和“城乡规划”的政策工具, 显然会削弱中央政府对经济宏观调控的管治能力, 容易引发新一轮的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危机;相反, 如果中央政府不愿意放弃对土地使用管理的控制权, “三规合一”的结果, 就会变成地方政府完全丧失对规划的话语权, 政府的管治又将变回计划经济时代的集权管理模式。所以, 从经济平稳发展的角度出发, 如何避免事权分配产生的“一放就乱、一收就死”的管治矛盾, 建立有效的市场与计划对话的土地利用机制, 明确各级政府的事权范围, 化解部门间的权益冲突, 才是“三规合一”得以实现的前提, 而不是实施的结果。因此, 在不同层级间政府事权再划分、管理架构重塑的体制改革尚未开展的前提下, 贸然启动“三规合一”, 不但没有起化解权益矛盾的作用, 还会激化矛盾, 增大改革的难度。
3. 法理上——是否得到法律支撑?
“三规”职能决定法律地位的差异, 法律地位反过来影响“三规”的实施效能。市场经济下, 经济活动主体多元化, 政府制定的发展目标是对市场活动的一种预期和引导, 它要求具有较大的弹性空间, 让政府可以根据市场发展状况, 灵活地进行目标的调整修正, 及时处理市场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由于“发展规划”调整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具有战略性、动态性和弹性, 难以采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因此, 综合性强的“发展规划”属战略性规划, 法律的强制地位较低。“城乡规划”的管理核心是市场经济下的基于空间利益形成的物权关系。它必须通过建立一套社会公认的空间利用准则, 以契约的形式固定下来, 并辅以法律的强制力来确保遵循。因此, 城市规划是有广泛认可性、约束性和稳定性的公共政策, 具有较高的法律地位。“土地规划”制定的出发点, 是对地方政府使用土地权力的限制, 保障中央政府对宏观经济的调控能力。它通过《土地管理法》和土地规划, 清晰界定各级政府对土地管理的公权范围, 并建立一套强有力的法律监管体系, 来确保用地规划的遵守, 最具有强制的行政效力和严肃的法律地位。
由于“三规”的法律地位不同, “三规合一”方式将面临法律地位难以界定、法律基础缺失的局面。首先, 是对如此编制出来的规划的法律效力的界定:是强制性还是非强制性?无论结果如何, 都会引起需要对现有法律关系的调整, 涉及《城乡规划法》、《土地法》等法律法规的大规模修订。其次, 法律对合并后规划的编制、审批、实施和监督等管理主体的重新设定, 涉及到对现行行政运作体制的大规模改革;最后, 是对与法律相对应的已批准的规划成果的全面调整修编。可见, “三规合一”在目前是缺乏法律基础的, 它的实施是一项涉及面广、关系复杂、程序漫长、难度极大的法律修订工程。因此, 从维护法律运行的严肃性、延续性和稳定性的角度分析, “三规合一”缺乏法律支撑。
4. 体制上——是否有利政府管治?
“三规合一”最显著的特点是实行“一元”的规划, 把规划的编制、审批和实施都纳入一元的管理体系中来, 从形式上消除“三规并存”产生的多头管理带来的规划协调问题。但管理形式的变化没有改变产生矛盾的体制根源。形式和体制的分离, 将引起一系列的管理难题:首先, 单一的规划主管能否提高行政的效能?目前, 我国的行政体制管理, 基本沿用计划经济时期的垂直管理模式, 规划的编制、审批、实施和监督都在条条内完成。三者合一的结果, 必然导致负责规划的部门独大, 容易造成主管部门滥权或管理粗放。事实上, 正是因为原发改部门职能综合、机构庞大, 无法满足市场细化的管理要求, “城乡规划”和“土地规划”才从“发展规划”中分离出来, 形成“三规并存”的局面。其次, 是否还要编制相应的专项规划?如果为避免“一元”的规划管理粗放, 通过增加专项规划来保障规划实施的效能, 将会产生“三规合一”的结果还是“三规并存”的悖论。最后, 谁来充当规划的裁判员?规划的审批层次决定行政的效能。现有的三大规划的行政审批和监管层次, 正是根据各自规划的作用地位和行政效力而有所不同:层次最低的是交由本级人大审查的“发展规划”, 中间等级的是提交上级政府审批的“城乡规划”, “土地规划”审批则因实行中央到地方的自上而下审批方式, 而最具行政效力。正是这种规划审批倒置 (城市、土地等专项规划审批级别高于“发展规划”) , 与法律规定“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要以发展规划为依据”的规划原则相冲突, 才造成“三规”关系复杂、层次混乱的局面。“三规合一”又该如何确定统一的规划审批层次?如果规划审批下放到地方政府, 虽然提高行政效率, 但有损中央政府的调控力度;相反, 由中央政府统一把关, 在增强国家调控力的同时, 也会因管理过长、行政迟缓而影响规划的功效。由此可见, 形式上的“一元”体制, 并未带来行政效能的提高。
5. 实践上——是否具有可操作性?
在实际中, “三规合一”会遇到编制方式、编制内容、编制时间等有待解决的技术性操作问题。第一, 采取何种的规划编制方式:“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是以地方政府为主导的、面向市场的服务型规划;还是以中央政府为主导的、强调计划的控制型规划。毕竟, 规划编制的手段必须规划定位相匹配。第二, 面对“合一”后庞大的规划内容, 会否导致规划编制和审批的时间更加漫长?为确保规划成果的科学性、指导性和严肃性, “三规”编制的工程浩大、涉及面广、内容庞杂、周期漫长等固有特性, 会否因“三规合一”而变本加厉?上级审批部门会否因规划成果内容的增多, 导致审批更加小心奕奕而延误战机?第三, 有效规划的长期缺位, 会否导致规划实施的无所适从?如, 由2005年启动的新一轮全国性国土利用规划, 直到2009年也尚未完成, 期间上报审批的城市总体规划, 就因缺乏“土地规划”作依据而遭搁置。由于编制和审批漫长, 导致“旧的规划不合理, 新的规划不合法”等规划缺位现象十分普遍, 成为困扰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管理的诟病。“三规合一”后, 会否连最具灵活性的五年发展规划, 也因卷入编制审批的漫长等待中, 而失去对经济发展作出及时反应的调控作用?规划管理的长期缺位, 更会危及规划的引导作用, 间接鼓励地方政府习惯采取“摸着石头过河”的方式来管治, 不利于政府管理的法制化进程, 更无法满足“三规合一”——以明确的规划指导社会经济发展的改革初衷。
综上所述, 针对“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和“土地规划”等“打架”现象, 提出以技术手段革新为主的“三规合一”改革尝试, 在尚未建立新的权益协调机制, 规划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缺位的情况下, 由于缺乏相应的机制、体制和法理的支撑, 是不具实践性和操作性的, 是无法解决部门权益冲突、政府事权划分、市场经济与计划管理等深层次的权益矛盾。因此, “三规合一”不是现阶段解决“三大规划”间冲突、失衡的有效手段和途径!
构建“和谐三规”的建议
立足现有管理体制, 减少规划间的冲突, 强化其协作关系, 形成拉动地方可持续发展的“三驾马车”, 则是构建“三规和谐”的可行思路。
1. 顺势而为, 促进协调发展
根据部门权益的趋利性, 促使“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规划”在自我完善中, 相互借鉴、相互融合。目前, 发改部门针对“发展规划”偏重具体项目的安排和实施, 缺乏对空间布局和中长期规划指导的不足, 推出了主体功能区规划作补充, 试图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的角度, 制定统筹区域中长期发展政策来完善“发展规划”的综合统领作用。建设部门应继续深化滚动编制“近期建设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 使中长期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 与发展规划时序相一致, 真正成为落实“发展规划”的建设纲领。国土资源部在开展新一轮全国土地规划修编时, 也应考虑以地方“发展规划”为依据, 并与城市总体规划布局相协调, 制定中长期具有弹性的土地利用规划, 在管理的基础上体现服务的职能。
2. 垦实基础, 理顺法律关系
首先, 明确三个规划的法律地位。国家层面形成“发展规划”为主导、城镇体系规划和国土资源规划为补充的战略层面规划, 强调规划的引导性、政策性和时效性。地方层面的“发展规划”属战略规划, 发挥弹性引导作用;“城乡规划”和“土地规划”是法定规划, 强调其刚性地位。其次, 补充完善《城乡规划法》、《土地管理法》中关于“三规协调”关系的表述, 在原有强调:“发展规划是城乡规划和土地规划依据”、“城乡规划和土地规划相协调”的基础上, 补充“发展规划也要与城乡规划相协调”、“发展规划和城乡规划所制定的城市建设范围, 应该符合土地利用规划”的条文。在法律层面, 明确“三规”间的平衡协作关系, 保障“三规”协调发展。
3. 明确事权, 完善管理体制
如果把“三规”整体当作一项行政职能, 则“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和“土地规划”就可以看作行政职能的决策、执行、监督三大部分。即:各级政府在制定“发展规划”, 确定本级的社会经济发展总体目标和分目标的“决策”基础上, 通过城市规划落实经济建设和社会管理等建设“执行”内容;中央政府通过“土地规划”来调控各地“发展规划”和“城乡规划”, 上级政府通过土地规划“监督”下级政府的实施行为。为此, 建议结合行政改革, 进一步理顺各级政府的规划行政事权。明确“发展规划”和“城乡规划”属地方事权, 由地方组织编制和实施, 上级政府负责监督;土地规划由中央政府牵头、各级政府负责, 实行垂直管理, 自上而下编制、实施和监督。
4. 分清职能, 明确内容范围
建立“三规并存”的规划编制体系。首先是, 分清“三规”编制的职责。“发展规划”强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导, “城乡规划”侧重对城乡建设的安排, “土地规划”针对耕地资源的保护。然后是, 明确“三规”编制的范畴, 避免规划内容重叠, 减少三者间的矛盾。如, “发展规划”围绕建立社会经济发展总目标和各行各业分目标, “城乡规划”专注建设项目的空间布局和建设时序而不是包揽方方面面内容, “土地规划”则划定用地范围、制定用地总量和供地计划。最后是, 压缩编制规模, 突出重点内容, 缩短编制时间, 提高审批效率。
5. 优化机制, 构建“三规和谐”
乡镇三合一制度 篇8
关键词:会计监督机制;乡镇卫生院;内部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TU755 文献标识码:A
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会计监督制度对于各个企业的健康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在乡镇卫生院中,会计监督制度亦是如此。我国有关部门在乡镇卫生院会计监督制度方面虽然有了一定的研究,但是在实际的乡镇卫生院的发展中,仍旧存在大量的会计监督方面的问题,严重的影响了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方面的发展。因此,在今后的乡镇卫生院发展中,要加强对会计监督制度的重视和研究,同时在不断的研究中逐渐的将对乡镇卫生院会计监督制度的研究纳入到乡镇卫生院领域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从而促进乡镇卫生院的发展和进步。
一.乡镇卫生院会计监督问题分析
1.1 院长负责制引发的财务管理问题
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乡镇卫生院会计监督制度的实施成效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卫生院院长,领导的重视有助于卫生院会计监督机制的有效实施,反之则亦然,甚至造成非常严重的财务控制问题。比如,如果权力集中于院长手中,并且其财务意识、法律意识相对比较淡薄,在利益的驱使下,做出违法乱纪之事,导致卫生院财务管理不受控制,会计信息失真,更为严重的是可能会引发社会问题。
1.2 乡镇卫生院会计核算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就当前国内很多乡镇卫生院的运行实践来看,会计从业人员的基础技能比较差,尤其是会计账簿的管理、档案管理以及各项收费和票据的管理比较混乱,甚至卫生院的住院发票与看病门诊发票的管理漏洞百出;有些乡镇卫生院的会计账目管理形同虚设,只不过是现金流水账而已,卫生院的固定资产、事业基金以及应收应付科目常年没有记录,缺乏凭证。
1.3 会计人员素质和业务技能有待进一步提高
对于乡镇卫生院而言,通常远离都市、靠近郊区或者农村,由于条件的限制,因此其人才相对比较匮乏,甚至有写乡镇卫生院根本就没有专业的会计人员;多数情况下由财务人员来兼职或外聘,由于对该卫生院的实际情况并不了解,因此很难保证乡镇卫生院的会计工作质量。这样的情况在国内各乡镇卫生院均有体现,即便是经济条件较好的一些卫生院,对会计从业人员的资格审查也不严格。
二. 加强乡镇卫生院会计监督制度的对策
2.1建立健全院长任用管理机制
院长负责制有助于卫生院的自主经营,但也带来了诸多问题,因此要完善院长任用管理制度。首先,院长聘任时,卫生管理部门要本着公平、公开的原则进行,选拔政治素质好、业务技能精、有领导管理才能的人员来担任。其次,与院长签订任期责任书,具体规定院长任期内的目标、权限、责任等,完善奖惩制度,定期对院长的工作情况进行考核,卫生部门有权根据考核结果来考察其这一阶段的工作是否合格,不合格的及时采取措施,对在考核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纠正。再次,院长任期结束时,实行离任审计制度,对院长任期内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任期目标是否实现等进行详细的审计,督促院长任期内正确执行各项政策、制度,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和乡镇卫生院的良性发展。
2.2强化会计监督管理工作规范
会计监督工作中会计人员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要强化会计监督管理工作规范,依法整顿会计工作秩序。首先,严格审查会计从业资格,加强对会计从业人员的岗前培训,包括业务培训、法制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等,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强化会计人员的监督意识,杜绝无证上岗。其次,健全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完善会计人员流动机制,避免集权机制制约会计人员的工作。再次,提高会计人员法律意识,提高会计人员解决棘手问题的能力,确保其满足新形势下会计监督工作需求。
2.3财务支出采取会审会签制度
乡镇卫生院应成立理财小组即会审会签小组,定期进行会审会签,从而提高会计监督水平。首先,加大对会计票据、原始凭证的会审力度,确保经济活动的合法合理性,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解决,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其次,对卫生院的重大金额支出,如房屋建设投资、医疗仪器购买等,要经过领导班子充分酝酿、讨论后再做决定。这样能有效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有效落实会审会签制度,切实起到会计监督的
作用。
2.4制订会计人员培训管理计划
加强乡镇卫生院的会计监督制度,还要不断的增强乡镇卫生院中会计从业人员的培训。一方面,要加强会计人员职业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还要重视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在加强会计人员培训的同时,还要鼓励其不断的学习会计方面的相关知识。
结语:综上所述,乡镇卫生院会计监督制度对于乡镇卫生院的发展和进步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就我国目前乡镇卫生院中的会计监督制度来看,存在的问题还有很多,且这些问题都具有一定的严重性,再加之我国乡镇卫生院领域在会计监督制度方面的研究还没有达到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因而为乡镇卫生院中的会计监督制度带来的一定的困扰。因此,在今后的乡镇卫生院发展中,要加强对会计监督制度的重视和研究,并且要从会计监督机制的多个方面进行研究,并且根据乡镇卫生院的运营的特点进行研究,使得会计监督制度能够在更大程度上促进乡镇卫生院的发展和进步,为其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谷冬梅.乡镇卫生院会计监督制度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3(19)
[2]徐京云.乡镇卫生院会计监督制度探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3(06)
乡镇日常值班制度 篇9
为确保机关安全和信息畅通,及时有效应对各种突发事件,保证机关正常的工作秩序,特制定本制度:
1、全乡实行全员轮流值班制度。分五个组,分别为一组周一,二组周二,以此类推,值班人员全天24小时在岗。双休日五个组轮流值班。
2、值班人员主要职责
(1)处理好突发性事件;
(2)确保公共财产安全;
(3)按规定时间开关大门,做好机关安全保卫工作;
(4)完成好领导交办的其他事宜;
(5)星期天、节假日做好电话接听、记录和上传下达;
(6)必须在第二天早8:30以前将会议室、楼道、院内、大门口卫生打扫干净。
3、值班人员晚上8点集体在带班领导办公室签到,由各组带班领导负责,不准替签。第二日将值班签到表交办公室留存。值班每人每天补助10元,一月一汇总,于每月10日前由乡长签字后予以公布。
4、值班人员原则上一律不准请假,确需请假的,除履行请假手续外,还需有带班领导批准,但须找人替班。未履行请假程序的,视为无故不值班,一次罚款20元,从值班补助中扣除,1
每组请假不得多于2人。
5、值班期间,领导或上级部门查岗时无故缺岗漏岗者,除扣除20元值班补助外,并处50元罚款。
6、双休日视工作情况而定,后勤人员和临时工一般不安排双休日,节假日和农忙季节由党政办统一安排值班。
7、未尽事宜按原规定或视情况而定。
乡镇消防安全制度 篇10
各村、各有关单位:
为切实加强全乡“双节”及省“两会”期间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增强抵御火灾综合能力,改变消防工作的薄弱现状,保证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同时为加强农村火灾防控“四个基础”建设工作,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特制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村民防火公约:
(一)防火巡查、检查制度
1、落实逐级消防安全责任制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巡查检查制度。
2、消防工作归口管理职能部门每日对其村、单位进行防火巡查。对单位进行一次防火检查并复查追踪改善
3、检查中发现火灾隐患,检查人员应填写防火检查记录,并按照规定,要求有关人员在记录上签名。
4、检查部门应将检查情况及时通知受检部门,各部门负责人应每日对消防安全检查情况通知到本单位负责人,若发现本单位存在火灾隐患,应及时整改。
5、对检查中发现的火灾隐患未按规定时间及时整改的,根据奖惩制度给予处罚。
(二)安全疏散设施管理制度
1、单位应保持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严禁占用疏散通道,严禁在安全出口或疏散通道上安装栅栏等影响疏散的障碍物。
2、应按规范设置符合国家规定的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和应急照明设施。
3、应保持防火门、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机械排烟送风、火灾事故广播等设施处于正常状态,并定期组织检查、测试、维护和保养。
4、严禁在营业或工作期间将安全出口上锁。
5、严禁在营业或工作期间将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关闭、遮挡或覆盖。
(三)消防控制中心管理制度
1、熟悉并掌握各类消防设施的使用性能,保证扑救火灾过程中操作有序、准确迅速。
2、做好消防值班记录和交接班记录,处理消防报警电话。
3、发现火灾时,迅速按灭火作战预案紧急处理,并拨打119电话通知公安消防部门并报告上级部门。
(四)用电安全管理制度
1、用电安全管理:
(1)严禁随意拉设电线,严禁超负荷用电。(2)电气线路、设备安装应由持证电工负责。(3)各部门下班后,该关闭的电源应予以关闭。(4)禁止私用电热棒、电炉等大功率电器。
(五)XX乡(镇)村民防火公约
按照国家有关消防法律法规和社会道德规范的要求,为把村民家庭的防火工作落实,减少或杜绝火灾事故的发生。特制订本公约,望广大村民群众自觉遵守,并共同监督执行
1、自觉遵守消防法律法规,服从村消防组织的管理,杜绝违法违章行为。
2、积极学习有关消防知识,正确使用消防器材,不挪用、圈占、埋压、损坏消防设施。
3、村民严禁建造违章建筑和堆放可燃杂物,严禁占用、堵塞消防通道、出口。
4、不违章进行装修、贮存、经营、使用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严禁乱倒液化气残液。
5、不得乱拉乱接电气路线,不准用铁丝、铜丝代替保险丝
6、教育儿童不玩火,不燃放烟花爆竹,不玩弄电气设备
7、加强对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的重点监护。
8、如若发现有着火点请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