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做合一【文

2024-08-15

教学做合一【文(精选8篇)

教学做合一【文 篇1

教学做合一① 陶行知

教学做合一是本校的校训,我们学校的基础就是立在这五个字上,再也没有一件事比明了这五个字还重要了。说来倒很奇怪,我在本校从来没有演讲过这个题目,同志们也从没有一个人对这五个字发生过疑问,大家都好像觉得这是我们晓庄的家常便饭,用不着多嘴饶舌了。可是我近来遇了两件事,使我觉得同志中实在还有不明了了校训的意义的。一是看见一位指导员的教学做草案里面把活动分成三方面,叫做教的方面,学的方面,做的方面。这是教学做分家,不是教学做合一。二是看见一位同学在《乡教丛刊》②上发表一篇关于晓庄小学的文章。在这篇文章里,他说:“晓庄小学的课外作业就是农事教学做。”在教学做合一的学校的辞典里并没有“课外作业”。课外作业是生活与课程离婚的宣言,也就是教学做离婚的宣言。今年春天洪深先生创办电影演员养成所,招生广告上有采用“教”“学”“做”办法字样,当时我一见这张广告,就觉得洪先生没有十分了解教学做合一。倘使他真正了解,他必定要写“教学做”办法,决不会写作“教”“学”“做”办法。他的误解和我上述的两个误解是相类的。我接受了两次刺激,觉得非彻底的、原原本本的和大家讨论明白,怕要闹出绝大的误解。思想上发生误解则实行上必定要引起矛盾。所以把这个题目来演讲一次是万不可少的。我自回国以后,看见国内学校里先生只管教,学生只管受教的情形,就认定有改革之必要。这种情形以大学为最坏。导师叫做教授,大家以被称教授为荣。他的方法叫做教授法,他好像拿知识来赈济人的。我当时主张以教学法来代替教授法,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务会议席上辩论二小时,不能通过,我也因此不接受教育专修科主任为名义。八年,③应《时报•教育新思潮》④主干蒋梦麟先生之征,撰《教学做合一》一文,主张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此时苏州师范学校首先赞成采用教学法。继而“五•四”事起,南京高等师范同事无暇坚持,我就把全部课程中之教授法一律改为教学法。这是实现教学合一的起源,后来新学制⑤颁布,我进一步主张: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但是教学做做合一之名尚未出现。前年在南开大学演讲时,我仍用教学做合一之题,张伯苓行政管理拟改为学做合一。我于是豁然费通,直称为教学做合一。去年我撰《中国师范教育建设论》时,即将教学做合一之原理作有系统之叙述。我现在要把最近的思想组织起来作进一步之叙述。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从广义的教育观点看,先生与学生并没有严格的分别。实际上,如果破除成见,六十岁的老翁可以跟六岁的儿童学好些事情。会的教人,不会的跟人学,是我们不知不觉中天天有的现象。因此教学做是合一的。因为一个活动对事说是做,对己说是学,对人说是教。比如种田这件事是要在田里做的,便须在田里学,在田里教。游泳也是如此,游泳是在水里做的事,便须在水里学,在水里教。再进一步说,关于种稻的讲解,不是为讲解而讲解,乃是为种稻而讲解;关于种稻而看书,不是为看书而看书,乃是为种稻而看书;想把种稻教得好,要讲什么话就讲什么话,要看什么书就看什么书。我们不能说种稻是做,看书是学,讲解是教。为种稻而讲解,讲解敢是做,为种稻而看书,看书也是做。这是种稻的教学做合一。一切生活的教学做都要如此,方为一贯。否则教自教,学自学,连做也不是真做了。所以做是学的中心,也就是教的中心。“做”既占如此重要的位置,宝山县立师范学校竟把教学做合一改为做学教合一,这是格外有意思的。十一月二日

(原载1928年1月15日《乡教丛讯》第2卷第1期)

〔注释〕

①本篇是陶行知1927年11月2日在晓庄师范寅会上的演讲词。

②《乡教丛讯》 半月刊,中华教育改进社乡村教育同志会会刊,后与晓庄师范合办。③八年 指民国八年,即1919年。

④《时报•教育新思潮》 即《时报》副刊《世界教育新思潮》专栏,由蒋梦麟主编,陶行知为专栏主要撰搞人之一。

⑤新学制 指1922年北洋政府颁布的学制,又称壬戌学制。

教学做合一【文 篇2

一、要带着问题去“做”

科学本质就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如果科学探究活动毫无目的地去进行, 那么, 这样的活动就不能叫“做”, 而只能称为“玩”。“做”应该是有的放矢, 带着问题去“做”。科学探究活动只有确定明确的目标然后再去实践, 才能让学生从活动中获得有用的科学知识。

如五年级上册《用橡皮筋作动力》一课中, 第二个环节是研究橡皮筋缠绕圈数与小车行驶的距离, 一开始就提出问题“橡皮筋在车轴上缠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的距离有什么关系?”这样学生就有了一个研究的方向, 通过反复多次的实验, 学生发现橡皮筋缠绕的圈数越多, 小车行驶的距离越远。得出这个结论之后, 学生就会有新的疑问“它们之间为什么有这样的关系呢?”引发学生进一步的思考, 为下面的学习内容做了铺垫。

其实, 用橡皮筋驱动小车这一活动学生平时也会玩起, 可能也会在小车上多绕几圈让小车行驶得更远一些, 但是由于孩子只是抱着玩的心态, 没有在玩的时候带着问题去玩, 因此, 他们无法在玩的过程中获得系统、有用的知识。

二、“做”后要善于思考、交流、推测

科学课不仅要求学生能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 进行探究, 更多的是让学生参与实验操作, 合作交流。科学课的教学模式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活动, 对探究结果进行交流讨论得出结论, 有些交流甚至需要全班同时开展。

如五年级上册《种子发芽实验》一课, 这一课分两课时进行, 第一课时的内容是学生讨论种子发芽的条件, 然后小组交流确定自己小组所要研究的问题, 制定小组计划。课后学生针对自己小组的实验计划进行实验, 并对自己的实验现象进行记录。由于各个小组研究的问题可能不相同, 所以, 学生到这里还不能够得出正确、完整的实验结论, 需要经过第二课时的整理分析实验信息, 这个环节学生要和其他做相同实验小组的同学进行交流, 收集相关的实验数据, 能得出所研究问题的结论。最后还要进行全班交流, 才能得出绿豆种子发芽所需的条件是:水、适宜的温度和空气。

这一节课的实验如果没有小组交流和全班交流或许也能得出结论, 但是每个组的研究活动就要增加, 要把绿豆发芽可能需要的条件都研究一遍, 另外由于实验数据太少还会导致实验结论不准确等现象, 因此, 交流是探究活动必不可少的部分。

当然, 并不是所有的实验结论都可以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或小组同学交流得出, 可能还需要学生在探究的基础上加以思考甚至加上自己的推测。

如六年级下册《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一课, 把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之后有大量的气泡产生, 说明它们混合之后产生了大量的气体, 那这种气体究竟是什么气体呢?学生不能通过这一实验的相关现象做出正确的判断, 学生思考后发现还需要进一步的验证气体的实验来寻找更多的证据加以判断。通过进一步的研究, 学生发现这种气体在空气中不支持燃烧, 在无法获得更多证据的情况下学生就只能推测这种气体就是二氧化碳。

“做”后要善于思考、交流、推测, 通过“做”我们不仅仅能够获得有用的科学知识, 也能够获得好的学习方法。

三、“做”上学来的知识要应用于实际生活

科学课上学生经历提出问题, 探究活动, 小组交流, 思考总结, 得出结论这一系列的过程之后, 学生也学到了相应的科学知识, 课堂教学目的也达到了, 但是我觉得这并不是科学课的最终目的。科学课的最终目的是能够将所获得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的生活中, 将知识内化, 这才是在“做上学”的最高境界。

比如, 五年级下册《热》一章, 《热是怎样传递的》《传热比赛》《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这三节课的实验内容都来源于我们的现实生活, 用这些活动来进行科学探究更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探究过程也会比较简单轻松。

教学探究活动来源于生活, 那么探究所得的相关结论也能用于我们的生活。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学生看到放在热水中的钢条和木棒时知道钢条会烫手, 喝水的时候希望水能保温时间长一点而有意识地去选择塑料的杯子, 能够想到用毛巾等物品包裹杯子来达到保温的效果, 那么, 我相信学生已经能把自己从“做”上学来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了, 这样的活动才是有效的。

陶行知先生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最终都应该回归生活。科学源于生活, 寓于生活, 用于生活。

我觉得鉴别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的最好的方法就是看他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课堂教学是学生探究科学真理的主要途径, 但不是唯一的途径。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科学现象也不能被束缚在教室这个狭小的空间里, 教室外才是孩子们学科学、用科学大有作为的广阔的天地。

以上是自己对“做上学”的一点粗浅认识。在今后的实践活动中将会以这些科学的理论和指导方法来进行“做上学”的活动。

摘要:教法、学法、做法要三者合一, 学生要从做上学, 首先要带着问题去“做”, 其次“做”后要善于思考、交流、推测, 最后要做到“做”上学来的知识要应用于实际生活。

关键词:做上学,科学,探究活动

参考文献

做中学,学中做,教学做合一 篇3

关键词:教学做合一;教学实践;教学成效;实践反思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他的方法论,贯穿于所有的教育实践活动中。当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中职财会专业的基础课教学,也逐步开展“教学做合一”的实践教学研究。但由于教材、教学安排、学校设施设备等方面的限制,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很难具体开展这样的教学。如何在诸多不利的因素中实现“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活动,笔者以一堂财会课为例进行探究。

一、教学实践

下面以《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一堂课为例,来说明“教学做合一”模式的实施过程。

1.课题目标

首先确立“会计工作岗位设置及回避制度”为探究课题,尝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并达到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企业会计岗位名称;理解会计岗位不相容职务;掌握会计岗位回避制度。

能力目标:发展学生理解、分析、记忆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职业判断能力。

情感目标:增强上进心、团队精神;体验学习乐趣和职业特色;树立法律意识、职业道德观。

2.激趣提问

首先,教师播放节选视频,视频一描述大学生招聘会中某企业招聘的会计岗位;视频二描述某企业出纳人员的贪污挪用公款案件的审理。通过两段视频的演示,使学生对实际工作产生悬念,激发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企业该如何设置会计岗位?有哪些岗位不相容?然后教师提供一项任务书,向学生列出探究的问题:(1)如果你是财务经理,你会如何设置会计工作岗位?(2)至少需要招聘多少人员?(3)如何安排每位人员的会计岗位?(4)如果你的表弟想应聘财务部出纳,公司能否同意?并与学生一起讨论。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选择不同的问题,也可自主提出相关问题。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筛选,确保问题有意义和有价值,且通过努力学生可以解决。教师提供一定数量的学习资料,比如:网络、法规文件等。同时提出评价制度,设立“最佳表现组”“最有成就个人”的活动奖励。

3.合作探究

教师结合学生认知水平,学习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等,对小组成员进行分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确立探究的问题,并进行人员的分工,明确各成员的具体任务。比如:阅读资料,培养阅读习惯、提高解读能力;然后进行组内分享,通过简单交流取长补短。教师需要指导每位小组成员,就学生自己选定的问题分析适时点拨。对于重点内容,辅以图示和案例进行解释,深化学生的理解。

4.分享成果

探究过程,既是教师的教中学,学中教,也是学生的学中做,做中学。活动结束。

首先,各小组汇报探究成果,汇报的内容不仅有成果,还有完成问题的过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等。教师根据小组汇报成果,适时给予分析评价,不仅包括问题的回答精准,也包括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参与度以及小组合作精神。

其次,各个小组推选代表,进行角色模拟,将会计工作场景带入教室,融工作环境于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不仅能充实学生的专业知识,更能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最后,小组间对抗辩论。通过之前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大部分学生掌握了相关的财经知识,但运用能力有待提升。设计小组对抗比赛,挖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及应变能力,提升专业基础知识。

5.总结交流

各小组间对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进行自评、互评。教师根据评价机制,对“会计岗位的设置及回避”的探究活动进行总结。

二、成效分析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这一课程,是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课程之一,是学生考试通过的最大障碍。如何化解学生思想包袱,使学生快乐学习,轻松学习,本人一直思考这样的问题。课后通过与学生谈话,发现利用这种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对实现教学目标,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1.达成教学目标

会计教学中实践“教学做合一”理论,既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财经基本知识与技能,还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使他们学会学习、提高能力、完善人格。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创新。

2.提升学习热情

“教学做合一”的落脚点在“做”,重视通过“做”满足学生的表现欲和发展欲,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对于与普通中学学生心理特征有巨大差异的中职生而言,获得表现机会是实现自身发展的重要前提之一,因为在“做”的过程中,他们实现了真正的自我支配,自我能动性得以充分挖掘,从而大大提升了学习热情。

3.增强团队凝聚力

“教学做合一”不同于传统课堂单一知识传授形式,而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探讨。特别是合作探究环节,学生分组进行学习活动,人人加入讨论、实践、探究的活动中,进行各种抢答、表演比赛,各抒己见,互通有无,团结协作,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4.促进师生和谐

在实施“教学做合一”的课堂上,教师不再是教学内容和活动的主角,而是学生的合作伙伴。学生通过教师精心组织、安排的活动,参与到教学中,学生成为真正的教学主体。在这样的互动活动中,师生关系融洽和谐。“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师生开展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标的前提。它不仅会引起学生对老师的信任与尊重,而且会使学生把对教师的爱迁移到其所授学科上来。

三、实践反思

如何将“教学做合一”灵活运用到中职会计教学中,不仅要求教师具备崇高的师德师风,勇于创新的精神,科学的教育观念,健康的身心素质,终身学习的态度,以及高超的执教能力等。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创新教材

教材的知识点和内容是固定的,教师要顺利开展“教学做合一”的双边活动,需要考虑学生的现有知识、经验和能力水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年龄特点等,对教材内容及框架等,需要经过教师的创新提炼。教材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是课堂教学的着力点,处理得如何决定着教学的成败。教师只有全面深入地分析教材,科学地驾驭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

2.精设环节

“教学做合一”十分强调做的重要性,“做”的精髓是既会动脑又会动手。会计教学中常见的活动有:案例分析、角色模拟、辩论、分组讨论等多方面内容,每个环节都离不开师生互动。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安排好学生实践这个中心环节,时间安排上要保证一半以上的课时。在教学形式上要防止机械式训练或单纯模仿,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亲历设计过程,特别强调学生的全员性和全程性参与。

3.控制评价

“教学做合一”是由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做”的过程中,但由于教师的掌控能力不强,往往会出现因学生过于兴奋,教师难于掌控的局面,这是对教师调控能力的巨大考验。因此,教师应运用评价手段进行调控,不可放任自流,应运用评价手段,规范学习行为,落实活动各个环节。评价应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不仅要对成果进行评价,而且要对学习过程进行评价。

总之,学生只有通过“做”才能把书本上和老师所授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教师只有在教学中实施好“教学做合一”,才能真正地完成教学设定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杨雪特,刘毅.“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的探索与认识[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9).

[2]王颖,俞启定.“教学做合一”“做中学”思想的创新与继承[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3).

教学做合一【文 篇4

扬中市西来桥学校 212221 徐龙

“教学做合一”和“生活与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一起构成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教育做合一”其核心是“做”。陶先生讲过"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①陶先生在《朱瑞琰之问》一文中指出“做必须用器官。做什么事便用什么器官。耳、目、口、鼻、四肢、百体都是要活用的。所以有的事要用耳做,有的事要用眼做,有的事要用脚做,有的事要用手做,有的事用他们三个、五个合起来做。②

在当前深入开展的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首先给我们启示在于真正认识教学活动,认识我们的教学对象——学生。教学“做”字当头,没有学生的参与,行动思考,探索创造就不是真正的教育。陶行知先生说“不做无学,不做无教。不能列入做之教意思的教育,不能引导入做的学校是假学校,不能引导做的书本是假书本。”参加教学 活动不能称之为教学,学生不主动参与的教学是不成功的教学。

以人为本和学习方式的手段是本次课改的显著特征之一,改变原有单一被动惰性的学习方式,建立

主动、合作的学习方式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地理课程标准》中提出,倡导动手实践的探索和合作系统的学习理念,改变地理学习方式。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

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验体会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地理学习能力,鼓励积极探究,了解地理知识的能力价值,形成主动学习态度。

教学过程的本质是活动,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把学生做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处于主动愉快状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使学生在做中学习,在做中发展。

传统的地理教学,存在着教师过多的讲解、分析和说明问题,学生总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缺少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容易养成学习惰性,从而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国家初中地理课程标准和相应的初中地理新教材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指导思想,选择“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地理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引导学生从生活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引导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领会学习内容、在活动中渗透学习主题,让学生在课堂中能真正“动”起来。为此,我在实践中作了如下的尝试。

一、导语激趣,让学生想“动”

心理学研究证明,只有当人们对获得知识本身产生兴趣时,才能引发其认知需要。可见,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原动力。地理课上,如果有一个好的导言,就能抓住学生求知的心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把学生的心紧紧拴住,使他们对所学的新课题、新内容怀着期盼,让他们想“动”。课上导入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故事导入法、热门话题导入法、设置悬念导入法、诗词导入法、影视音响导入法等等。总之,没有固定格式,我们可根据不同内容不同特点选用不同的方式,只要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就行了。

如在讲“利用经纬网定位”时,我这样导入:“在茫茫的大海中,有一艘海轮遇到风暴失去了控制,这时船长命令船员立即发出呼救信号,报告他们出事的详细地点,好让邻近船只及救援人员迅速、准确地赶来救护。请大家想一想,怎样才能报出准确位置呢?”又如讲“日界线”时,我提出这一问题:“有一对在由西向东行驶的海轮上出生的孪生姐弟,结果是早出生的女孩成了晚出生男孩的妹妹,这是为什么?”这样由问题导入,让学生产生强烈求知欲,激发了他们的兴趣,这时我抓住这一时机传授相关的地理知识。再如,在讲“中东”一课时,我先播放两伊战争、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及美英攻打伊拉克的录像剪辑片,再让学生讲自己所了解的当前的中东形势。由于学生每天中午都看新闻,课上同学们的手一下子全举起来了,唯恐自己的“新闻”被别人抢先说了,短短几分钟的新闻发布,不仅营造了宽松的课堂环境,创建平等的师生关系,而且找到了学生的兴奋点。我顺势问上一句:中东局势给大家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同学们异口同声的说出:战争、冲突。我再接着追问:中东地区战争、冲突不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从同学们的表情,我知道他们很想知道其究竟。于是,我就势引导学生去学习有关中东的知识。

二、创设情境,让学生敢“动”

融洽的课堂气氛、和谐的师生情感,使学生能放松地学习,放心地思考,积极地发言,大胆地提问,不用担心教师的指责,也不用担心同学的讥讽。在这种课堂情境下,学生才能真正敢“动”,上课效

率才会高,也易产生灵感,易激发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如在学习“世界人种的分布”时,如果只是简单地让学生读人种分布示意图,他们可能只是会被动地机械记忆,暂时知道人种分布,但不用多久,这些内容就会忘记。如果设置一定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手、眼、口、脑都动起来,那效果就不一样了。我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事先准备好黄、白、黑三色磁铁,分别代表三色人种。授课时先在磁性黑板上贴上一幅世界政区图,让学生自己看教材读图,然后开展贴图游戏,让三个学生把代表不同人种的磁铁分别贴到地图上该人种相应的分布区,其他同学可及时纠正他们的错误。这样,学生的积极性被大大的调动起来。通过学生反复贴、反复纠正,同学们终于了解了世界人种分布情况;接着我又让学生回答这节教材中有关人种的问题,结果同学们都抢着回答,而且准确率很高。再如在学习“亚洲复杂的气候”时,我让学生设想:我们是游客,如果一月份按“新加坡——北京——雅库茨克”路线旅游,我们的着装会有什么变化?为什么?如果按“哈尔滨——乌兰巴托——阿拉木图”路线旅游,我们会发现地面景观有什么变化?为什么?对这样的设计学生们非常感兴趣,有的独立思考,有的互相讨论,有的请教老师,教师给予启发性的点拨、激励性的评价,轻松解决了教学难点,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三、精心指导,让学生会“动”

新的地理课程标准倡导通过活动带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新教材的显著特点就是安排了大量的“活动内容”,这些活动,除了用于复习巩固课堂知识外,还承担了一部分新知识的教学和能力的培养,因

而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计,灵活指导,让学生确实会“动”起来。

1、会用眼——能读图

地图是地理学的形象语言。要认识和学习身边以外的地理事物,当然离不开形象直观的地图,因而,在地理课堂上要精心指导学生运用好双眼,仔细观察,从图中获取有效的地理信息。如学习“亚洲的地形”,对于初一学生来说是首次接触区域地形图,因而在学习阅读“亚洲的分层设色地形图”前,先向学生交待分层设色的一般原则:(1)黄色一般代表高原、山地,黄色越深海拔越高;(2)绿色一般代表平原,绿色越深海拔越低。在此基础上,先提问:亚洲的什么部位地势最高?海拔大致多少?平原有哪些?大致分布在亚洲的什么部位?然后再引导学生归纳:亚洲地势有何特点?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后,较容易得出: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当学生掌握了分层设色地形图的读法后,再遇到类似的地图,学生就能自己从图中获取有关的信息。如在讲“欧洲西部平原和山地”的地形特征时,学生就能根据教师指导的看图原则,通过观察比较看出欧洲西部地形特点:(1)欧洲西部地形以平原和山地为主;(2)南北两端地势高,中部地势低。很显然,这比直接给予结论要好得多。

2、会动手——制模型、画图表

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也是新课程教学所要求的。我们的地理新教材上就安排了许多要学生动手的活动,作为教师要认真指导学生完成。如我指导学生用乒乓球、铁丝等制作地球仪模型,并且让学生在

模型上标出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本初子午线和180度经线;指导学生用橡皮泥做等高线模型,做出山顶、山谷、山脊、鞍部、陡崖;指导学生画表示气温的曲线图,表降水量的柱状图;指导学生用纸片或线条量出地图上的曲线距离等等。通过让学生动手,既促进了学生对知识难点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再如,学习“地图三要素”一节时,我课上让两位学生用皮尺量出教室的长和宽,并向全班同学报告量的结果。然后师生共同解决几个问题:(1)怎样将教室缩小在一张纸上?(2)怎样标明课桌、讲台等室内用品?(3)怎样表示教室的朝向?课后我再让学生回家画出“家庭平面图”。经过学生的实践活动,地图三要素(比例尺、图例、方向)的概念、表示方法就不难掌握了。

3、会动脑——能理解、会想象

在学习“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的科学依据”时,因为这部分的内容很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我就使用教具引导学生用脑去思考去理解。我将事先准备好的两张大小一样的报纸和白纸重合在一起,接着把这两张纸一同撕开,然后拿着撕开的白纸问学生:怎样来验证这两张撕开的纸曾经是连在一起的?学生回答:看两个半张纸相对应的轮廓是否吻合。这时,我拿出撕开的一半中的报纸和另外一半中的白纸,让学生观察,发现这二者也能完全吻合,但很显然这两半纸不是同一张纸。我接着问:要证明两张纸曾连在一起,相对应的不仅要吻合,还要有什么证据?学生能回答:看撕开的报纸上的文字和行列是否能拼合在一起。我接着又追问:那如果是大陆呢?学生思索后回

答:看地层里同一物种的化石和现存的同一种生物是否能出现在两个大陆的吻合处。通过动脑思考,学生能理解地球上各大洲在很早很早以前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后因大陆漂移才成为今天这样的分布状况。再如在教学生记住“常见的天气符号”时,我不让学生去死背,而是让他们看天气及相应的符号,展开丰富的想象:为什么用这种特定的符号来表示某种特定的天气?同学们大胆想象,议论纷纷,各抒己见。如“晴天,太阳光芒四射”;“阴天有乌云,看不到太阳”;“雷雨时有雷电”;“沙尘暴的‘沙’字拼音的第一个字母是‘S’,且沙尘是随风前进的,所以要加上一箭头”„„在这一想象活动过程中,一方面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机械记忆为理解记忆,另一方面拓展了学生思维空间,丰富了学生的想象。

4、会动口——能表达

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让学生动口的地方是很多的,如当教师提出一问题时,学生要动口回答;小组讨论时,学生要动口发表自己的观点;学习中遇到疑难时要动口向老师和同学请教„„然而真正“会动口”(很流畅很准确表述自己观点)的同学也不是很多的。因此我们要在课堂上注意培养,让学生真正能动口、会动口。我在授课过程中遇到重要地理概念或重要的文字说明时,常让学生像朗诵语文课本一样认真的去读,然后让学生表述出来。在课堂上常让学生用讲故事的形式讲述与地理有关的知识,如在学习澳大利亚“养羊业”的知识时,我让学生根据书上的阅读材料和自己搜集的有关澳大利亚养羊业的资料,让他们准备几分钟,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来讲述你所了解的澳大

利亚养羊业的情况。在一课结束时,我会让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本课所学到的知识。总之,课堂中尽可能地多给学生动口的机会。我认为,这样既能让学生课上认真阅读教材、专心听讲,又能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教学做合一【文 篇5

来源:中国陶行知研究会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陶行知研究会主持召开了“做中学”与中国教育改革研讨会。会上,来自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及部分学生围绕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与正在实施的“做中学”项目进行了探讨。那么,当年来自美国教育家杜威的“做中学”,被陶行知先生加以改进之后所提出的“教学做合一”,与今天从法国引进的“做中学”科学教育项目之间又有些什么关联呢? 

方明(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会长): 

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 1月22日,《光明日报》三版发表了一则关于“教育部‘做中学’科学教育计划启动”的消息。这则消息一开始就说,“强调以动手的方式开展科学教育是国外科学教育发展的方向和趋势。类似‘做中学’的科学教育方式,在美国和法国已分别经历了14年和5年的研究探索,取得了比较成熟的经验。”接着又讲了我国科学教育的不足,即“存在重结果、轻过程;重间接传授、轻亲身体验的偏向,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育部与法国科学院签订合作协议,将法国的‘做中学’科学教育项目引进中国”。

这则消息给人一种感觉,似乎类似“做中学”的科学教育完全是外国的东西,其实不然。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中这类优秀教育遗产很多,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和实践是其中的突出代表。陶行知早在75年前创立的生活教育理论,其方法论就是“教学做合一”。“教学做合一”十分重视“做”在教学中的作用,认为“要想教得好,学得好,就须做得好”;“要在做上教,做上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陶行知进一步强调“师生共同在做上学,在做上教,在做上质疑问难”,进而“师生运用科学方法在做上追求做之所以然”,要在“劳力上劳心”。陶行知所说的“做上教、做上学”也就是“做中教、做中学”的意思。陶行知甚至把是否重视“做”作为衡量教育是否真实的标准。他明确指出:“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乃是实学”。而“不能引导人做之教育,是假教育;不能引导人做之学校是假学校;不能引导人做之书本,是假书本。在假教育、假学校、假书本里自骗骗人的人,是假人--先生是假先生,学生是假学生”。

“做”的实践

陶行知不仅从理论上论证了“做”在教学中的重要意义,而且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突出了“做”的重要作用。早在晓庄时期(1927年开始),陶行知就要求学生参加生产劳动、社会调查和科学实验活动,从“做”中学会做人、学会做事。上个世纪30年代初,陶行知在上海开展“科学下嫁”运动,通过创办自然学园、儿童科学通讯学校等途径,向工农大众、特别是向少年儿童进行科学教育。在此期间,他始终坚持采用“做上教、做上学”的方法,把科学技术知识普及到工农大众和少年儿童中去。他提出了“玩科学把戏”的口号,并亲自到上海的一些小学去,和小学生一起玩科学把戏,以引起儿童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他希望中国的儿童从“做”中学到科学知识,变成科学的孩子,抱着决心去创造一个科学的中国。陶行知实施“做上学”是与时俱进的,到40年代前后办育才学校时期,陶行知对“做”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作用又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他先后在学校中开展过兴学月、创造月、创造年、科学年活动,设立了少年研究生、少年秘书、少年干事等制度,让学生在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中学会治学治事,也就是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学习人生之道。1941年6月,陶行知在《育才二周年前夜》一文中,对探讨的学习方式,提出:“探讨之路有五,即行动、观察、看书、谈论、思考„„”“教师可于一星期前公布探讨纲目,提示参考图书,并指点探讨之路。”再由学生组织实践、观察现状、收集信息、集体讨论、整理成文,“使学生在集体创造上学习创造”。可见当时育才学校进行研究性学习之一斑。育才的许多学生通过“做中学”成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足以证明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论的卓有成效,足以证明早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教育史上就有过非常成功的“做中学”科学教育实践。在学习外国的时候,我们不应该妄自菲薄,不应该忘记我国教育传统,尤其是人民教育传统中一切有用的理论与实践经验。

陈秀云(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副秘书长):

“教学做合一”的来源

1917年,陶行知从国外回来以后,面对的是当时中国封建的、陈腐的教育和一种盲目洋化、照搬照抄的情形。当时他分析概括中国陈腐的教育状况有几句名言:“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当时是一种传统的灌输式的、“填鸭”式的教育,他要从根本上改革那种教育,改变那种教育的方法,因而提出了针对旧教育的生活教育理论。当时,陶行知在中南大学任教育系主任,他提出要把“教授法”改为“教学法”,即“教学合一”。他提出学习不应该是单方面的,也不是灌输的,应该是教与学双方的,学生是主体。但是他的教学法没有被通过,后来,陶先生辞职,开始搞平民教育。他的“教学合一”后来发展为“教学做合一”,在他办的很多学校里推广,并取得很好的成效。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有三大部分: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教学做合一”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当时是从杜威(20世纪初美国著名的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和心理学家)的“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做中学”而来,杜威是把学校作为社会的一个缩影、雏形。陶先生将它“翻了半个筋斗”。他要学国外的东西,但是他不拉洋车,不做“洋车夫”,而是在学习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

“教学做合一”与“做中学”的不同

陶行知先生所提出的“教学做合一”与杜威的“做中学”有这样几个不同之处:首先是培养目标不同。做中学是个方法论,跟它的培养目标是不能分的。杜威是教育无目的,教育即生长,因为要适应当时资产阶级社会的需要。陶行知提出要“做真人,做整个的人”。要自立、自主、自动,做一个整个的人。要有健康的身体、独立的思想、健全的人格和人生必须的知识技能,有优美的和乐的感情。他的很多关于德育的要求对今天仍有很大的现实意义。第二是内容的广泛程度不同。杜威的“做中学”比较狭窄,仅局限在课堂里面,杜威是将社会上的东西搬到学校里来了,像小银行、小商店等,在学校里训练学生完成对社会的学习任务。陶行知是以大自然、大社会做教材,范围更广阔,内容更丰富,通过广泛的社会实践,培养改造社会、建设国家的人才。

第三,杜威的“做中学”没有强调老师在做中教和指导的作用。而陶行知提得很明确,能者为师,“会做的教人,不会做的跟人学”。他提出师生关系是民主的关系,教和学是相互的,老师也可以当学生,学生也可以当老师。60岁的老翁、几岁的小孩子都可以当老师,“在社会的伟大学校里,人人可以做我们的先生,人人可以做我们的同学,人人可以做我们的学生”。曾经有个小孩子给他的文章改动了一个字,改得特别好,他于是拜那个孩子为师。他提出了要师生互学、教学相长、大家进步。包办代替和放任自留这两种倾向都要避免。对我们来说,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不是已经过时了,用这些思想来改进我们今天的教育是大有可为的。

储朝晖(北京师范大学陶行知研究会会长): 

教育必须“做”起来

“教学做合一”包含四层意义:一是指教育教学法,即“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教法、学法、做法是应当合一的”;二是教学课程论,认为课程的性质、内容和形式最终都由“做”决定,课程本身必须是“教学做合一”的;三是教育教学原则,是贯穿终身和教育教学全过程以及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的,“教而不做,不能算教;学而不做,不能算学”;四是教育原理,即是说它是对生活或教育固有特性的说明,是一条普遍存在于生活和教育中的规律。

“教学做合一”是一个先进完备的教育理论体系,陶行知特地将其中的“做”定义为“在劳力上劳心”,“用心以制力”,“具有行动、思想、新价值之产生”的特征,可以简要地概括为自主性创造活动。

我们目前的教育还普遍停留在陶行知提出的“教学合一”的层面,要从观念到行动全方位地将现今普遍实行的广种薄收、急功近利的“教学”与“做”不联系的教育,提升到“教学做合一”的层次,或者说教育必须“做”起来,这是解决我们教育问题的关键。这里“做”即是陶行知所定义的自主性创造。

教育必须“做”起来,首先是当前生产力发展对教育目标所提出的新要求所决定的,这个目标就是自主创新主体。当今时代,整个人类生产力的发展已迫切要求教育培养出大批的自主创新者,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也向中国提出了这一要求,教育应对这一要求就必须积极地“做”起来。教育必须“做”起来,也是受教育者对教育的期待。在人们生活水平还处在解决温饱问题的阶段,受教育的主要目的自然是获得一个职业或“饭碗”;温饱问题解决了,人们就想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自主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和模式,想成为一个接近完美的人,成为一个一生充满情趣和幸福的人,这就需要通过自主创新来实现更理想的发展,而自主创新的起点是“做”。

教育必须“做”起来,还是人才成长规律所决定的。古今中外无论是在哪一方面做出巨大成就的大家巨子,都是有大量的亲知作为他成就的根基的,孔子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目前广泛实行的“不做”教育是毁灭人的创造力的教育,要改变现状,教育就必须“做”起来。还可以从个体发展的过程来理解这一规律,不做的教育是难以引发个体体验快乐、产生新的需要的,没有快乐和新的需要就没有发展的动力,也就不会有新的发展,最终必将枯萎下去。现行教育使得不少学生还没走出校门就已经开始枯萎下去了,大面积地产生厌学症,只有做才能不断地使个体体验到无穷的乐趣并产生做的需要,不断地获得新的动力,不断地得到新的发展。

教育必须“做”起来也是教育回归其本质、实现其价值的内在要求。实现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是教育的本质和内在价值所在,也是教育实现其社会价值的根本途径,然而在功利驱动及特定的文化背景中,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成为获取功名利禄的门槛和工具,复制或加速社会既有阶层分化的社会机器,从而出现了重形式而不重内质,重文凭而不重能力的现象,使本原的教育和教育价值遭到严重扭曲。只有注重内质,抛弃附着于教育上的众多浮躁物,真正地“做”起来,教育才有可能回归本真。

实施中“做中学” 

甄奕(教育部“做中学”科学教育中心成员,北京市实验二小教师): 

重点培养科学探究的态度

对于这个项目,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参与面大了,学生可以百分之百地投入。不是学生在那儿听老师讲,看老师做演示,或是看几个同学去做演示,而是每个人都可以亲自动手去做这个实验。第二,实验的时间大大地加长,这学期开始我们有几节课做了一些统计,差不多有一半时间是学生自己在做实验,等于大量时间交给学生自己去探究、去发现,可以使他们印象更深,效果也自然会更好。

我觉得“做中学”项目跟陶行知先生的理论有相通之处,只不过它在科学教育的领域提得更明确一些。它重点培养的是学生科学探究的态度,要求学生要像科学家一样去研究科学,为了发现更多的科学知识去做实验。这对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特别有帮助。

当然,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以前我们自然课的教材,一节课是一个小主题,必须要完成,否则,这节课的教学任务就没有完成,无论学生怎么参与,也不能算是一节好课。但是“做中学”的课程里,简单的一个内容可以分散到一个比较长的周期里,比较宽泛一些。尤其是学生刚开始涉猎自然科学学习的时候,它更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王练(教育部“做中学”科学教育中心成员,北京中华女子学院学前教育管理系副教授): 

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

要在幼儿园开展“做中学”项目,教师培训就特别重要。通过实验,我们感觉到它对教师自身的科学素质和设计课程的能力要求非常高。而过去传统的师范培养教师的体制中,老师所具有的知识结构和基本素质就有一定的缺陷。比如说,幼儿园的老师过去都是中专幼师毕业生,课程学习没有经过高中阶段,所以像数理化这些基础知识接受得比较少。我们学校培养出来的虽是有大专或本科学历的幼儿园老师,但也是文科生,对理科的知识在高中阶段接受得少,大学基本上没有这些内容。

这学期我们学前教育系开设了“做中学”的选修课,因为受课时的限制,只是让学生初步了解“做中学”的理念、教学环境,教他们应该怎样去设计课程。这学期上下来以后,我感觉学生自身的科学素质是个很大的欠缺。以前培养学生我们更侧重于从教法角度,但现在看来是不够的。要让他胜任一个好的幼儿教师,他自身应该具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关键是他要能够将科学知识设计成孩子容易接受的课程,给孩子传授科学知识。这就需要老师提高对科学概念把握的能力,以及他自身的教学技能。因此,我们还必须调整整个课程体系,给学生增加一些科学方面的课等,这都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程。

背景资料 

什么是“做中学”科学教育项目

这是一项由教育部和中国科协共同发起倡导,在幼儿园和小学进行的科学教育改革项目。旨在促进我国幼儿园、小学科学教育发展,实现素质教育目标。

孩子们从幼儿园开始,进行自然科学方面的研究,并在探究的过程中逐渐自己构建知识体系。孩子们的探究过程包括提出问题、给出假设、设计和实施实验、得出结论等步骤,并在教师的帮助下,对探究的整个过程进行记录。要从小培养孩子们的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研究的方法。由教师、教育研究工作者和科技工作者共同参与。吸取了美国“handson”和法国“lamainalalate”等国外先进科学教育改革计划的经验。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之我见 篇6

在当前紧锣密鼓的课改大前提下,地处乡村的我们又当如何作为呢?本人认为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就是最好的引路灯。

陶行知说:活的乡村教育要有活的方法。活的方法就是教学做合一: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教法、学法、做法是应当合一的。

曾记得我在某私立学校教八年级语文的时候,有一次,在学生的作业本的不明显处,我发现了一行字“老师,我不喜欢你!”当时,我很生气:现在的学生怎么了?竟然对老师评头论足了……但理智提醒我,二十多年的教育经验警示我:学生从心底里不能接受我,我必须有所行动了。于是我利用休息时间找到了她,通过耐心细致地沟通,我明白了,她是因为我对她的关注不够而发出了不喜欢我的呼声。这正如陶行知所说: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教学做合一的实质是生活法,亦即教育法,为避去瞎做、瞎学、瞎教,所以陶行知才指出“在劳力上劳心”,以期理论与实践之统一。

还记得在2011年下半年我教八(5)班语文的时候,班上有一个男生,初始接触,感觉不是很好。上课不是睡觉,就是讲话、做小动作。提醒他,也不是很配合,一不小心,又犯了。课后我找到他沟通,老半天也问不出个缘由。一场考试下来,竟然考了8分。旁边有学生告之:“老师,您知足吧,他算给你面子了!在七年级的时候,他哪场不是0分啊?”听了心里一震,想到陶行知所说“在劳力上劳心”,我何不在劳力上多劳心关注他一点呢?结果我发现了他虽调皮,但不失稚气,于是我用小恩小惠拉拢他,让他乐意和我说话了。同时我也明白了他上课想睡觉的原因――每次晚自习回家后他还看电视到12点多。早上又要上早自习,上课不想睡才怪……于是就此我和他的家长进行了沟通,他不再晚睡了,上课也有精神了。至于做小动作、讲话也明显少了。与此同时,我发现了他在书写、绘画方面的优势,及时地给予了鼓励。在我的晓之以理下,他从8分到60多分,体现了陶行知提倡的“教学做合一”的意图之一是改变传统教育,脱离实际弊端,二是为了把学生从视为“字纸篓、死读书、死教书”的教学转到重培养学生能运用“活的知识”有“行动能力、生活力、创造力”的轨道上来。

总而言之,身为中畈中学的教师,当贯彻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做新时代的育人者!

教学做合一【文 篇7

关键词:课堂教学,有效,教学做合一

一、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课堂教学内容的改革

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涵义一方面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 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 这个中心就是“事”, 指实际生活。教学做都要在“必有事焉”上用功。“教学做合一”是主张以实际生活为中心, 指出教育要与生活密切联系, 教学内容和方式要面向社会生活, 实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

(一) 生活中处处有数字。

新的教学大纲在“教学要求”中提出:“使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的确, 数学在我们生活无处不在。从你呱呱落地起, 医生检测的各项健康指标, 如你的身高、体重, 这些都与数和量有关。再如最近疯涨的猪肉价格;关乎国家经济、百姓生活的GPD, GPI和CPI指数都是数学知识。所以我们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社会生活实际出发, 把“教科书”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在“实际生活”这本活教材中引导学生感受数学。教师要充分挖掘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 大胆地对教材进行改革优化, 倡导教材使用的“生活化”。

如教学中常从学生身边实际问题引出新课, 可用“议一议”的栏目形式从实际生活中引出实例。“数怎么不够用了”, “怎么在操场画一个大大的圆呢”, “双色球的中奖概率高吗”, “古老游戏---石头剪刀布公平吗”等等。使学生知道, 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当然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地调整, 使教材变“动”, 变“活”, 变“有效”。

(二) 生活中处处用数学。

教学中从生活实际出发, 把教材内容与“生活现实”有机结合起来, 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把“学”和“用”联系起来, 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增加了学生学好数学的内驱力, 利于激发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学”是为了“用”。

如学习函数后, 可编拟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为学生创造运用数学的环境, 使学生体验学数学和用数学的快乐, 达到培养学生用数学的能力目标。

二、“教学做合一”——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

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涵义另一方面是:教学做是一件事, 不是三件事。陶行知先生说:“我们要在做上教, 在做上学, 在做上教的是先生, 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 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 做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 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 方是实学。不在做上用功夫, 教固不成教, 学也不成学。”可见在课堂教学中, 师生都以“做”为中心, 在“做”上完成教与学的任务, 实现“教学做合一”。

根据“教学做合一”的理论, 在数学教学中, 我以“做”为中心, 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实践。

(一) 以做唤兴。

陶行知先生指出, 唤起兴味, 就肯用全部精神去做事体, 所以“学”和“乐”是不可分离的。而数学知识具有很强的逻辑性、系统性、条理性和抽象性, 容易造成学生畏惧和消极厌学情绪。所以教者的语言要富于启发性, 能激发学生尝试精神和创造性。其次, 让学生“做”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新课导入时, 设计一些实际问题, 让学生动手解决, 让学生在“做”中发现问题, 产生疑惑, 当他们发现现有的知识不足时, 必然会激起对新知识的兴趣和强烈的探索欲望。

(二) 突出主体。

陶行知先生说:“……解放儿童的头脑, 使他们能想;解放儿童的双手, 让孩子有动手机会, 使他们能干;解放儿童的眼晴, 使他们能看;解放儿童的嘴, 使小孩子得到言论自由, 特别是问的自由”。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不能将数学当作一个已经完成的, 现成的形式理论来教, 而要在了解学生现实的基础上, 由学生通过亲身的活动来发现与创造数学, 同时在实现认知的同化过程中, 发展自己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应努力做到:学生经过思考会说的, 绝不代说;学生经过探究能做的, 绝不代做。要创设情境条件引导、鼓励学生去做, 真正放开学生的手脚, 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这样探索才真正成为我们教学的生命线。要坚持“教师是导演, 学生是演员”, “教师静下来, 学生动起来”。彻底改变“教师讲, 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 提出问题让学生想, 设计问题让学生做, 错误原因让学生说, 方法与规律让学生归纳, 教师的作用在于组织、点拨、引导、促进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大胆想象、总结规律,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

(三) 诱思探究。

数学教学中, 习以为常的程序:出题——审题——解答。老师滔滔讲, 学生默默听。这一过程中学生缺少自主探索, 合作学习, 独立获得知识的机会。诱思探究旨在让学生掌握探索思考的方法, 由对知识的认知掌握转化为对问题的探究解决。教师鼓励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把握问题, 大胆猜想和运用直觉寻求解题策略。

(四) 发散思维。

陶行知先生说:“我有八位好朋友, 肯把万事指导我, 你若想问名姓, 名字不同都姓何:何事、何故、何人、何如、何时、何地、何去, 还有一个西洋派, 姓名颠倒叫几何, 若向八贤常请教, 虽是笨人不会错。”深入浅出地告诉了我们思维的灵活性和广泛性。一题多解, 一法多用, 一题多变, 一问多思, 是数学教学中培养发散思维的具体运用。

教学做合一与学生共舞 篇8

关键词:教学做合一;参与性;探究性;与学生共舞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的文章,在上学时期曾经拜读过,如今作为一名站在讲台上的老师,有了更深层次的体会与感悟。特别是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合一理论,主张教学合一,教学不能分离,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一、教学做合一理论初感

陶先生所倡导的教育理论和方法与新课标理念不谋而合,陶先生在《教学合一》中提出“教学合一”是指:“先生的责任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他认为好老师主要是教会学生如何学,并非单纯教书,也非教学生。教学中的两方主要人物:教师和学生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教师起到指导的作用,是引领者。而学生负学习的责任,在教师的引领之下,学会学习。比如,当遇到问题时,教师应该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得到的过程组织好,指导学生,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解决方法找出来。以便学生以后遇到问题时,能够利用这种经验寻找方法来解决问题,而不是只呈现现成的解决方法来帮助学生解决这个问题。也就是说教师教学要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

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教学合一”的前提,教师要与学生共舞。老师需要真正地关心学生,能够成为学生的朋友。为了能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师应当充满热情、充分信任学生和有强烈的责任感来教学,时刻注意学生不同的反应,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教法,学生才能主动去学习,学习兴趣才能被调动起来。如果要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就必须改变老师是主角,学生是配角的教学模式。传统教学只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教师要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让学生保留自己的想法,还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与爱好,对待学生要平等和宽容。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其次,教师要建立融洽的班集体。一个良好的班集体,有助于学生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并能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对于一些难解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在班集体中开展讨论,让学生在轻松环境下,畅所欲言,学生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或将想法整合,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集体创新能力。

二、英语教学中贯彻教学做合一理论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我再谈一下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一)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

语言和生活是密切相关的,语言源于生活,也离不开生活。所以要学好英语这门语言,必须要将英语生活化。因此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非常重要,在家庭和学校文化都可以做到:

1.标牌双语化:教室、教师办公室、厨房、卧室等等,在门口都可以贴上双语标签。如:classroom,teachersoffice,kitchen等。

2.校园环境要有英语气息。教师可以在教室里布置一个英语角,贴上一些国外风光的图片,配上一些英语文字,让学生了解国外的文化,提升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3.英语活动要丰富多彩。在校园内举办英语比赛。比如,开展各种课外活动,可以依据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来组织唱歌比赛、朗读比赛、讲故事比赛、演讲比赛等活动,来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

(二)结合教材,使课堂教学生活化

课堂教学不仅是教授知识,而且是培养人的发展。使课堂生活化,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生活化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不但要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更要根据自己的体验与兴趣,使自己的方法与知识的获取结合起来。例如,译林出版社新出版的英语教科书,较注重课堂活动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例如,8B Unit 5 Good manners讲述的是生活中的良好礼仪习惯。我在这个单元开始之前,偷偷地拍摄了孩子们日常生活及学习的视频,这其中不乏一些好的礼仪习惯和差的习惯。当讲授这个单元时,我给学生看了这段视频。因为是发生在自己身边或是自己身上的事,学生的情绪立马高涨了,我让学生用英语说了视频中某些学生的好习惯和坏习惯,学生回答积极,反应较好。课堂中,学生不仅学会了如何用英语表达关于礼仪习惯的一些用语,还进行了情感教育,使得良好的礼仪习惯能继续保持,坏的习惯能够摒弃。

(三)英语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教学的归宿是学以致用,英语学习也不例外。教师要教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也能很好地运用英语。让学生意识到“英语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离不开英语”,使学生养成每时每刻都吸收运用英语知识的习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英语的兴趣。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论中提出:“教学做合一”是创造。传统教育以“书”为本,它脱离了我们原有的生活和实际,轻视了生活中“做”的重要性,导致的结果是“平日不肯行、不敢行,终了不能行,也就一无所知,如果有所知,也不过是知人之所知,不是我之所谓知”。所以拓展教材的目的在于“教学做合一”,学活的知识,用活的知识要在“做”中体现。

(四)增强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性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教学生学。”“先生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生学的法子。”这就要求学生占主体的地位,老师要寻找“引导学生学”的方法,实现“教学做合一”的教学过程。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指挥”或“导演”就是教师,主要角色就是学生,导演需要让演员倾情投入到角色中去,教师需要努力使学生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去,让每个学生都有参加课堂操练的机会,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要充分地调动起来,发挥他们的潜能,使学生能够体会到主动学习带来的成功和喜悦,使“教师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转变为“教师带着学生走向知识”。

(五)新课程改革倡导探究性学习

英语新课程改革倡导探究式课堂教学,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自我探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科学方式,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讲授时间应当减少,要满足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教师要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学习,在“合作”中增加知识,在“探究”中学会创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充分体现在:让学生自主发现规律,让学生自主寻找方法,让学生自主探究思路,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

(六)积极评价学生,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

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需要被肯定、被表扬,需要体验成功的喜悦。在教学中,能直接影响学生的求知欲、创造意识和创造力产生的就是教师的信任和鼓励。教师应该积极评价学生的学习行为及学习结果等,应以鼓励为主,满足学生对成功的渴望,以便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并非“一刀切”。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并分层次评价指导。优秀学生的评价需要严格与高要求;对学习能力薄弱的学生,教师更应该给予肯定、鼓励的评价,因为他们比较脆弱,需要教师更多的关心与鼓励,增加他们的自信心,获得更多成功的体验。教师以信任和鼓励的态度来肯定学生的发现,理解并尊重学生,给予积极的评价,学生才能更加自信与轻松,创造性思维才能发展,学生才能成为勇于思考、勇于创新的强者。

陶行知先生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穷其一生的精力和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为中国的教育指明了方向,作出了开创性的伟大贡献。作為英语教育工作者,在新课程改革的教育背景下,我们要遵循陶行知先生创造教育的足迹,内化陶先生的思想精髓,以民主、宽容的教学方法,做一个创造潜能的培养者,以创新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在创新教育的田野上与学生“共舞”。

参考文献:

[1]方明.陶行知教育名篇.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2]庄严.浅析鼓励性评价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教育教学论坛,2010.

上一篇:网络违法案件报告和协助查处制度下一篇:铲车转让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