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反梁钢筋施工技术

2024-10-05

基础反梁钢筋施工技术(精选9篇)

基础反梁钢筋施工技术 篇1

建筑工程施工中常用到钢筋混凝土基础, 这对建筑结构整体稳定性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由钢筋和混凝土组合而成的建筑基础在强度、刚度等性能上明显胜过单一的混凝土基础, 因此, 现代房屋工程建筑大多选用采用钢筋混凝土基础形式来保障建筑工程的整体稳定性。鉴于钢筋混凝土基础形式在建筑领域中的广泛应用, 笔者现结合建筑施工实际, 对钢筋混凝土基础的施工工法作详细分析。

1 钢筋混凝土基础施工工艺简介

钢筋混凝土基础在实际施工时可分为好几种形式, 如条形基础、独立基础、板基础等, 不同形式的基础施工工艺不同。本篇文章主要讨论钢筋混凝土基础中独立基础形式的施工工艺, 大致流程如下:混凝土垫层浇筑→弹线→支基础侧模版施工→钢筋绑扎→立柱主筋施工→混凝土浇筑施工。

2 具体的施工工法

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的施工主要分为3个部分, 施工前期准备、施工阶段、施工完毕后的养护阶段。下面对这3部分的具体工法加以介绍。

2.1 前期准备

前期准备是基础施工之前必须要做好的工作, 它决定着基础施工的进度与质量。独立钢筋混凝土基础在施工前期需要做好的准备工作有:

2.1.1 仔细阅读设计施工图纸

施工人要充分领会基础设计者的意图, 要在施工前仔细阅读设计图纸以及施工图纸, 并根据图纸要求来选择和确定下混凝土材料的强度等级, 并提前做好混凝土施工配合比。

2.1.2 把好材料进场关

因为材料是决定基础施工质量的关键, 所以在选择和应用材料之前, 一定要严格控制好材料本身的质量。这一点可以通过控制材料进场来实现。比如钢筋、水泥、混凝土等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前, 工程监理人员要对这些材料的质量进行检验, 检验不合格的材料不允许进入施工现场。

2.1.3 钢筋下料要按照规定的尺寸来执行

另外, 施工中所用到的钢模版在选型时也要结合基础的实际尺寸进行选择, 以免导致模版型号和基础尺寸不相符的现象发生。

2.2 施工阶段

钢筋混凝土基础施工阶段需要严格做好施工质量、施工安全以及施工进度控制。结合独立基础的施工工艺流程来看, 该种形式的钢筋混凝体基础在施工阶段所包括的主要施工内容有:模板安装、钢筋绑扎以及混凝土浇筑, 所以在实际施工时, 只需重点做好这几项内容的施工控制即可。

2.3 模板安装

独立钢筋混凝土基础施工中, 模板的安装重点是侧面板, 基础底层的模板可采用混凝土垫层作基础底模。在安装基础侧模板时, 重点考虑对象是混凝土的流性侧压力, 要掌握好混凝土垫层的浇筑工艺, 以免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出现胀模现象。

钢筋混凝土基础中的独立基础形式在施工时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台阶式施工法, 另一种是非台阶式施工法。前者台阶式施工法在支模时需要施工人员将第二节台阶加起来, 并利用横杆将其支设在第一节台阶的阶面上, 加以固定, 以免第二节台阶发生走位变形;后者非台阶式施工法在应用时则只需要一周模板, 并且在浇筑混凝土时将其拍打成20°~30°的角柱根即可。

2.4 钢筋的绑扎

(1) 钢筋绑扎之前一定要做好钢筋配料, 而配料的前提是精确计算并保证钢筋的下料长度。下料时, 相关技术人员应该充分考虑到钢筋在下料过程中的弯曲、弯折变化。

(2) 如果钢筋的表面存在锈迹、污渍等, 要将其彻底清除干净后再进行绑扎。

(3) 需要注意的是, 在正式绑扎钢筋之前, 技术人员应该按照要求在混凝土垫层上用墨斗弹出墨线, 以确定出板筋之间的间距。只有墨线弹好之后, 才可进行钢筋绑扎操作。

2.5 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也是独立基础施工中的重点, 实际作业时要严格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 混凝土浇筑前, 要对模板和钢筋工程进行验收, 并做好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

(2) 浇筑前, 模内的垃圾要求清理干净。

(3) 基础底部要浇水湿润, 但不要有积水。

(4) 施工中, 要确保配合比准确, 计量认真并控制好混凝土的坍落度。

(5) 台阶式基础施工时, 可按台阶分层一次浇筑完毕 (预制柱的高杯口基础的高台部分应另行分层) , 不允许留设施工缝。每层混凝土要一次卸足, 顺序是先边角后中间, 务必使砂浆充满模板。

2.6 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浇筑完毕之后的2h内, 如果施工环境下的自然温度超过了15℃, 就要采取现场覆盖浇水这一措施来对混凝土进行养护, 以免其质量和性能遭受影响。混凝土养护时需要注意的事项有:

(1) 浇水养护时间要适当。如果施工中用到的水泥是硅酸盐水泥, 养护时间不可少于7天;如果混凝土搅拌、浇筑过程中添加了适量的缓凝型外加剂, 养护时间则必须保持在14天以上。

(2) 如果混凝土在初凝阶段采用了覆盖浇水方法来进行混凝土养护, 那么整个养护过程中的浇水次数应该由混凝土的湿润状态来决定。只要表面湿润度足够, 浇水次数就可适当减少, 反之则要适当增加。

(3) 浇水养护中所选用的水质可以是混凝土拌制水。另外, 当现场环境下的平均气温低于5℃时, 不得浇水。

3 结语

综上所述, 钢筋混凝土基础现已成为国内建筑领域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基础形式,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本篇文章通过对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形式施工技术的分析, 指出了该种基础在实际施工中应该注意的事项, 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与做法, 希望对同行工作有所帮助。

摘要:钢筋混凝土基础是建筑施工中的一种常见的基础形式, 有着良好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随着钢筋混凝土基础在建筑施工中的广泛, 该类基础形式的施工技术也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鉴于此, 本文结合以往施工经验, 对钢筋混凝土基础的施工技术作详细分析, 并得出相关结论供同行参考借鉴。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施工技术,模板,混凝土浇筑

参考文献

[1]陈北春.浅谈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基础施工技术[J].科技创新导报, 2012 (35) .

[2]杨迪, 高文君.浅谈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J].科技创新导报, 2010 (30) .

[3]林国栋.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施工技术的应用[J].企业技术开发, 2011 (16) .

基础反梁钢筋施工技术 篇2

一、施工部署

1、人员准备

根据基础工程量,开挖顺序,结合业主工期要求,本工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施工计划投入劳动力50人,在开工前签订劳务合同组织进场,施工前做好作业人员三级教育、安全技术交底等工作。

2、开挖顺序

根据设计要求和现场实际情况,基础采用大开挖形式,从C轴往A轴进行机械开挖。

3、施工进度计划

测量放线1天完成,土方开挖3天完成,混凝土垫层1天完成,基础柱梁钢筋绑扎4天完成,基础柱梁钢筋混凝土1天完成,土方回填1天完成,-0.400米层梁模板安装2天完成,绑扎钢筋3天完成,混凝土浇筑1天完成,回填土1天。

二、施工准备

1、现场准备

1)基础土方开挖

本工程现场自然地坪标高距基础底约2.9mm,使用一台HD512挖土机后退式进行开挖。2)现场三通一平

现场道路从已修筑完成的规划路引入,现场临时用水、电建设单位已接入场内,场内场地平整工作已完成,满足施工要求。3)场内排水

在基础柱梁施工前,为了保证施工现场场地干爽,在施工期间,必须做好现场排水工作,本工程现场排水已说明,具体做法见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

2、技术准备

1)熟悉施工图纸、地勘资料,了解场地的地下土质,水文地质情况、编制施工方案交公司技术部门和监理审批,并将审批后的方案向施工人员进行书面交底。2)开挖基槽,分析土质、水文等有着情况,如与地勘资料不符,则即时与业主、监理、地勘等相关部门联系,并即时对原施工方案进行修改,编制可行的施工方案。

4)开挖前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全面的安全技术交底。

三、人员准备

1、根据工程需要本着“科学管理、精干高效、机构合理”的原则配备现场管理人员。

2、选择好施工作业队伍、按计划组织劳动力进场。

3、做好新工人入场教育,同时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遵纪守法教育,建立用工台账。

四、材料准备

1、对所需原材料的品种、规格、质量进行采购、检查、验收,并按要求进行送检,检测的单位必须有资质。

2、钢筋由持证材料员和试验员按规定对其进行抽样送检,确保原材料质量符合要求。

四、施工工艺

1、操作工艺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施工工艺流程

基槽清理、验槽→混凝土垫层浇筑、养护→抄平、放线→基础柱梁钢筋绑扎、支模板→相关专业施工(如避雷接地施工)→钢筋、模板质量检查,清理→基础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拆模

2、清理及垫层混凝土浇筑

地基验槽完成后,清理表层浮土及绕动土,不得积水,立即进行垫层混凝土施工,必须振捣密实,表面平整,严禁晾晒基土。

3、钢筋绑扎

垫层浇筑完成达到一定强度后,在其上弹线、支模、铺放钢筋网片。上下部垂直钢筋绑扎牢,将钢筋弯钩朝上,按轴线位置校核后用方木架成井字形,将插筋固定在基础外模板上;底部钢筋网片应用与混凝土保护层同厚度的水泥砂浆或塑料垫块垫塞,以保证位置正确,表面弹线进行钢筋绑扎,钢筋绑扎不允许漏扣,柱插筋除满足冲切要求外,应满足锚固长度的要求。当基础高度在900mm以内时,插筋伸至基础底部的钢筋网上,并在端部做成直弯钩;当基础高度较大时,位于柱子四角的插筋应伸到基础底部,其余的钢筋只须伸至锚固长度即可。插筋伸出基础部分长度应按柱的受力情况及钢筋规格确定。与底板筋连接的柱四角插筋 必须与底板筋成45°绑扎,连接点处必须全部绑扎,距底板5cm处绑扎第一个箍筋,距基础顶5㎝处绑扎最后一道箍筋,作为标高控制筋及定位筋,柱插筋最上部再绑扎一道定位筋,上下箍筋及定位箍筋绑扎完成后将柱插筋调整到位并用井字木架临时固定,然后绑扎剩余箍筋,保证柱插筋不变形走样,两道定位筋在打柱混凝土前必须进行更换。钢筋混凝土条型基础,在T字形与十字形交接处的钢筋沿一个主要受力方向通长放置。

4、模板安装

钢筋绑扎及相关专业施工完成后立即进行模板安装,模板采用组合钢模板或木模,利用钢管或木方加固。锥形基础坡度>30°时,采用斜模板支护,利用螺栓与底板钢筋拉紧,防止上浮,模板上部设透气及振捣孔,坡度≤30°时,利用钢丝网(间距30cm),防止混凝土下坠,上口设井字木控制钢筋位置。不得用重物冲击模板,不准在吊帮的模板上搭设脚手架,保证模板的牢固和严密。

5、清理

清除模板内的木屑、泥土等杂物,木模浇水湿润,堵严板缝及孔洞,清除积水。

6、混凝土搅拌

根据配合比及砂石含水率计算出每盘混凝土材料的用量。认真按配合比用量投料,严格控制用水量,搅拌均匀,搅拌时间不少于90s。

7、混凝土浇筑

浇筑现浇柱下条型基础时,注意柱子插筋位置的正确,防止造成位移和倾斜。在浇筑开始时,先满铺一层5~l0cm厚的混凝土并捣实,使柱子插筋下段和钢筋网片的位置基本固定,然后对称浇筑。条型基础根据高度分段分层连续浇筑,不留施工缝。浇筑时先使混凝土充满模板内边角,然后浇注中间部分,以保证混凝土密实。分层下料,每层厚度为振动棒的有效振动长度。防止由于下料过厚,振捣不实或漏振、吊帮的根部砂浆涌出等原因造成蜂窝、麻面或孔洞。

8、混凝土振捣

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插入的间距不大于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上层振捣棒插入下层3~5cm尽量避免碰撞预埋件、预埋螺栓,防止预埋件移位。

9、混凝土找平

混凝土浇筑后,表面比较大的混凝土,使用平板振捣器振一遍,然后用木杆刮平,再用木抹子搓平。收面前必须校核混凝土表面标高,不符合要求处立即整改。

10、混凝土养护

已浇筑完的混凝土,常温下,应在12h左右覆盖和浇水。一般常温养护不得少于7d,特种混凝土养护不得少于14d。养护设专人检查落实,防止由于养护不及时而造成混凝土表面裂缝。

11、回填土

基础反梁钢筋施工技术 篇3

【关键词】钢筋工程;节省钢材

1.合理利用规范规定,减少不必要的钢筋浪费

工程建设必须要遵守相关规范、标准的规定,“规范”就是是建筑行业的“法”。在钢筋工程中,各个版本系列图集成为我们工作的指南。所以我们应读懂规范,合理地进行下料优化。

1.1锚固长度

(1)注意区分抗震与非抗震构件。筏板、井桩、条形基础梁、L梁、现浇板等为非抗震构件,其鋼筋锚固长度应该按La计算。

(2)梁类构件的锚固长度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计算。系列图集规定了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同时也有一段注释:“当弯锚时,有些部位的锚固长度为≥0.4lae(la)+15d”。于是有些工程的技术管理人员断章取义,认为:我只要锚固长度满足这个条件就可以了,结果往往造成锚固长度不足。在03G101-1中,还规定了框架梁、连梁的纵向受力钢筋必须“伸至(柱)外侧纵筋的内侧后弯钩”,也就是说,受力筋的锚固必须同时满足“≥0.4lae(la)+15d”和水平段“伸至(柱)外侧纵筋的内侧”这两个条件。在这个条件下,有些翻样就会走另一个极端:不管水平段有多长,只要不满足直锚就伸至柱边后弯折15d。在支座长度较小的情况下,这样做没错,但是在某些情况下,这样做也是一种浪费。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混凝土强度C30,支座长度900mm,柱纵筋直径25mm,梁受力筋为直径25mm,其抗震锚固值为37*25=925mm。按照计算,不能满足直锚要求,如果伸至柱外侧纵筋内侧后弯折,其水平段长=支座长900-保护层30-柱纵筋直径25=845mm,弯折=15*25=375,合计锚固长=845+375=1220mm,比直锚长度要多295mm。换算成重量约1.1kg。

规范规定了“伸至柱外侧纵筋的内侧”,但具体距这个外侧纵筋有多远的距离却没有限制,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自柱中心以外至柱纵筋的内边”都属于柱外侧纵筋的内侧。这样,我们可以换一个计算方式,满足三个条件:(1)锚固长度Lae;(2)平直度≥0.4lae(la);(3)弯折15d。计算公式其实很简单:平直段=Lae-15d。还以上例来说:平直段=925-375=550mm,按这个长度,弯折点距离柱外边为295mm,但已经超过柱中心线100mm,既没有增加钢筋用量,又可以满足锚固的相关要求,同时也给另一个方向的钢筋留下了位置。

1.2搭接长度

搭接长度的控制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能够采用焊接的绝不进行搭接。拿剪力墙边缘构件举例,在高层建筑中,剪力墙构造边缘构件纵筋的直径一般在12~18之间,建筑物层高一般为2.9m,如果采用绑扎搭接,下料长度在3.5m~4m之间,市场上常用的钢材长度为9m,这样容易产生1m~2m的料头,造成浪费。

(2)对于板类钢筋,尤其是地下室人防顶板、屋面板等设计规格大于等于12mm,且通长设置的钢筋,尽管图集中显示底筋可以在梁内锚固“5d且至少伸至梁中”,但由于板块的跨度不一定能符合钢材的长度模数,这样配置往往会产生许多料头,从而造成浪费。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能通长配置要通长配置,即使有搭接接头的量也要优于产生料头的情况。

2.混凝土结构构件施工中的构造节约

2.1柱、墙竖向筋

柱墙的竖筋计算也有窍门,如果简单地按层高计算并下料的话,最后将造成一大堆的料头。以一个地下层层高3.6m工程为例:如果下料长度按层高直接计算则为3600mm,一根9m长原料切断两根后余1800mm,这个长度的钢筋很少能再利用上。如图采取长短筋互换、适当提高接头位置的方法,就可以充分利用原材料长度,消灭料头。在标高2.82m~5.72m层高断面接头位置接近上层梁底,如果是框架柱当然不行,但如果是约束边缘构件则可以不受限制。

2.2梁上部贯通筋

梁上部贯通筋接头排布是一件最让翻样头疼的事,接头的位置要符合图集的要求,还要充分利用原料长度。现在的设计为了凸显个性,造型五花八门,轴线开间毫无规律可讲,接头布置难度可想而知。如果仅以跨中错开35d依次来计算接头位置,最终的结果是无法利用原料的模数,造成浪费。因此要掌握以下原则:

⑴每跨应计算出两个尺寸,即可设置接头位置的最大和最小长度,在允许范围内尽量向模数靠近。

⑵同一跨搭接的钢筋不一定需要相同的长度,可以采取长短相错的方式,这样比较容易达到利用原料的目的。

⑶根据图集,接头位置可以自ln/3点向内一个接头长度,利用这一点有时可以满足模数的要求,减少料头。

3.合理设置钢筋接头,充分利用短钢筋料头

钢筋下料,计算的再好也难免产生料头,下一步就是该如何利用料头的问题。以前常常有人将短料头用闪光焊对接起来,用作梁的负弯矩钢筋,负弯矩筋怎么可以有接头呢?这是接头设置上的一个误区,对结构受力有极大的影响。那么,哪些地方可以设置接头呢?

3.1框架梁的下部筋

图集指出,在框架梁净跨的边1/4区段内可以设置接头。现在有一种说法,认为在箍筋加密区内不可以设置接头,这要区分是梁还是柱。框架柱由于它的箍筋加密区高度和楼层以上第一个接头的高度一致,可以说在加密区内不得设置接头,这主要是由于柱在承受地震荷载时受力复杂而决定的。梁的情况不同于柱,梁在支座处设置加密箍筋主要是为了起到抗剪的作用,而对钢筋接头破坏最大的不是剪力,是拉应力。梁下部在支座附近的弯矩最小,因此完全可以设置接头。

3.2各种构造配筋

如构造腰筋,洞口加筋,剪力墙水平筋等。

3.3不承受主体荷载的构件,如填充墙的构造柱、圈梁等

4.利用软件等现代化工具做好翻样工作

时代在进步,一本料单,一个计算器,一把直尺的手工翻样应该同时也是必须迈入“现代化”的门槛,实现翻样电算化。用于钢筋翻样的软件已经日益成熟,可以应对各种复杂的结构。目前各种软件都进入到了实用阶段,从使用效果来看非常不错,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减少了手工翻样容易出现错误的现象,软件中的最大亮点就是它的“优化下料”功能,该功能通过精心设计的“智能筛”系统,将一个构件群乃至整层的钢筋进行分析、归类,按其提供的顺序下料,前一组钢筋余下的料头可以最大限度地用于后一组钢筋。据统计,根据软件提示下料,损耗率可以降到2%以下。如果按一栋高层平均1000t钢筋用量、理论损耗3%计算,可以节省约10t的钢材。

5.结语

探究钢筋混凝土基础施工技术 篇4

在进行基坑浇筑混凝土时, 应该注意独立基础的施工工艺, 其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一、在基坑内浇筑混凝土来垫层, 从而达到一个基础稳定的效果;二、设计师或者施工人员应该掌握好基坑的深度以及浇筑混凝土的位置, 来进行基础探险;三、对基坑进行支护的施工;四、在支护结构上绑上钢筋;五、绑好钢筋之后在中间立柱一根主钢筋, 从而起到稳定的效果;六、再一次浇筑混凝土。

1 施工准备

1.1 仔细阅读图纸, 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做好施工配合比。

1.2 做好材料检测工作, 确保进场的材料如钢筋、水泥等性能符合要求。

1.3 按图纸规定尺寸进行钢筋下料。

1.4 根据基础的尺寸选择不同型号的钢模板。采用木模板的要求做好各种尺寸的模板。

1.5 放线员在浇筑好的基础垫层上弹出基础外边线及台阶线。

2 模板安装

施工中侧面板是主要用于逆差基础的模板, 它可以直接用来当成垫层的底模板来用。在对模板进行支护结构的施工中应该要考虑混凝土的侧压力, 以防在建筑混凝乳的过程中将模板胀破的现象。在一般情况下, 独立基础分为两种方式, 一种是台阶式模板, 另一种是非台阶式。非台阶式只要下面一周模板, 浇筑混凝土时拍成200~300的角柱根。台阶式支模时要把第二节台阶加起来, 用横杆支在一面一阶台面上, 四周固定, 侧面支撑牢固, 防止走位变形。侧面支撑时可支撑在秃笔上, 支撑时要用点半减小压强。台阶式模板要保证各阶台阶的标高, 截面尺寸。

3 绑扎钢筋

3.1 绑扎前要按图纸计算下料长度进行钢筋配料, 下料时要考虑

钢筋因弯曲或弯折产生的变化, 并考虑混凝土保护层、钢筋弯曲、弯折的规定, 计算下料长度。

直钢筋下料长度=构建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

上述钢筋需要搭接的话, 还应增加钢筋搭接长度。

3.2 钢筋表面有锈迹要清除干净, 锈蚀严重的严禁使用。

3.3 绑扎钢筋前在混凝土垫层上弹出墨线, 确定底板筋的间距。

(1) 钢筋网的绑扎。四周两行钢筋交叉点应每点扎牢, 中间部分交叉点相隔交错扎牢, 但必须保证受力钢筋不位移。双向主筋的钢筋网, 则须将全部钢筋相交点扎牢。绑扎时应注意相邻绑扎点的钢丝扣要成八字形, 以免网片歪斜变形。

(2) 基础底板采用双层钢筋网时, 在上层钢筋网下面应设置钢筋撑脚或混凝土撑脚, 以保证钢筋位置正确。

(3) 钢筋的弯钩应朝上, 不要倒向一边;但双层钢筋网的上层钢筋的弯钩应朝下。

(4) 独立柱基础为双向弯曲, 其底面短边的钢筋应放在长边钢筋的上面。

(5) 现浇筑与基础连接用的插筋, 其箍筋应比柱的箍筋缩小一个柱筋直径, 以便连接。钢筋位置一定要固定牢靠, 以免造成柱轴线偏移。

4 浇筑混凝土

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 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步骤:第一, 在基坑混凝土浇筑之前, 应该对建筑材料 (其中包括模板、钢筋等) 进行验收, 并将验收结果记录下来, 等到验收结果经过上级负责人批准之后才可以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工程, 否则可能会引起建筑工程的隐患;第二, 在混凝土浇筑之前, 一定要对模板内部的垃圾、杂质清理干净, 才能进行浇筑;第三, 一定要保证基础施工的底部没有积水, 以免造成建筑的不稳定;第四, 必须要把握好混凝土调配的比例, 从而控制好混凝土的强度;第五、采用台阶式基础施工时, 应该分层级进行混凝土的浇筑, 其中要注意不能留有施工缝;第六, 在采用台阶式浇筑柱基过程中, 一定要防止出现有吊脚现象。

为了防止出现吊脚现象, 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措施:

(1) 在第一级混凝土捣固下沉2~3m后, 继续浇筑第二级, 先用铁锹沿第二级模板底圈做成内外坡, 然后再分层浇筑, 外圈边坡的混凝土于第二级振捣过程中自动摊平, 待第二级混凝土浇筑后, 再将第一级混凝土齐模板顶边拍实抹平。

(2) 捣完第一级后拍平表面, 在第二级模板外先压以20cmx10cm的压角混凝土并加以捣实后, 再继续浇筑第二级。待压角混凝土接近初凝时, 将其铲平重新搅拌利用。

(3) 若条件许可, 宜采用柱基流水作业方式, 即顺序先浇第一级, 再回转一次浇第二级。这样对已浇好的第一级有一个下沉的时间。但必须保证每个柱基混凝土在初凝之前连续施工。

(4) 锥式基础, 应注意斜坡部位混凝土的捣周质量, 在振捣器振捣完毕后, 用人工将斜坡表面拍平, 使其符合设计要求。

(5) 现浇筑下基础时, 要特别注意连接钢筋的位置, 防止移位和倾斜, 发现偏差时及时纠正。将轴线标高返到柱基上。检查合格后再拆模。箍工中要放混凝土试块, 试块要送至标准实验室养护。

5 混凝土的养护

当基坑浇筑混凝土完成之后, 在自然条件下等待两个小时之后, 知道混凝土的平均气温在15°C及以上时, 就要对其进行相应的养护, 对其不断覆盖浇水, 使浇筑的混凝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水泥的水热化, 而这就需放达到一定的温度与湿度。

(1) 混凝土浇水养护时间的差异。如果施工人员是采用的是硅酸盐水泥的话, 其浇水养护的时间应该规定在7天以上;如果在水泥中加入了一些减缓凝结的外加剂, 或者有其他材料的掺杂, 通常情况下应该将浇水养护时间规定在14天以上。混凝土浇水养护的时间应该根据材料的不同在决定。

(2) 浇水次数应根据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的状态来决定。

(3) 混凝土的养护用水宜与拌制水相同。

(4) 当平均气温低于5°C时, 不得浇水。

在混凝土养护过程中, 有时也可以采用较为透气的薄膜布来进行养护, 这种方法必须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才可使用。用薄膜布将混凝土表面敞露的部分全部严密地覆盖起来, 保证混凝土在不失水的情况下得到充足的养护。

结束语

混凝土具有原料丰富, 价格低廉, 生产工艺简单的特点, 因而使其用量越来越大。同时混凝土还具有抗压强度高, 耐久性好, 强度等级范围宽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其使用范围十分广泛且品种发展多种多样。

摘要:钢筋混凝土目前是建筑行业中采用的相对比较普遍的形式之一。混凝土作为一种建筑材料, 它具备有强度好、适用性强、方便等特点, 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方面, 建筑材料中钢筋通常与混凝土混合在一起利用, 这样可以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 并且使建筑工程耐久性高。本文主要分析钢筋混凝土材料在建筑中的基本施工, 简述其施工技术。

基础反梁钢筋施工技术 篇5

一、单项选择题来源:

1.锤击沉桩法又称()。

a.强夯桩b.打入桩

c.灌注桩d.夯击桩

2.锤击沉桩法的施工程序中在“确定桩位和沉桩顺序”之后应进行()工作。来源:

a.打桩机就位b.校正桩位

c.吊桩喂桩d.锤击沉桩

3.锤击沉桩法的施工程序中在“打桩机就位”之后应进行()工作。来源:

a.接桩、再锤击沉b.校正桩位

c.吊桩喂桩d.锤击沉桩

4.锤击沉桩法的施工程序中在“吊桩喂桩”之后应进行()工作。

a.打桩机就位b.校正桩位

c.接桩、再锤击沉d.锤击沉桩

5.锤击沉桩法的施工程序中在“校正桩位”之后应进行()工作。来源:

a.打桩机就位b.接桩、再锤击沉

c.吊桩喂桩d.锤击沉桩

6.锤击沉桩法的施工程序中在“锤击沉桩”之后应进行()工作。

a.收锤b.接桩、再锤击沉

c.吊桩喂桩d.送桩

7.锤击沉桩法的施工程序中在“接桩、再锤击沉桩”之后应进行()工作。来源:

a.收锤b.切割桩头

c.吊桩喂桩d.送桩

8.锤击沉桩法的施工程序中在“送桩”之后应进行()工作。

a.收锤b.切割桩头

c.吊桩喂桩d.校正桩位

9.锤击沉桩法的施工程序中在“收锤”之后应进行()工作。

a.送桩b.切割桩头

c.吊桩喂桩d.校正桩位

10.锤击沉桩法打桩时,须经()校正后,再开始沉桩。 来源:

a.水平度b.垂直度

c.稳定d.水平和垂直度

11.锤击沉桩法开始沉桩时应采取()。来源:

a.短距轻击b.短距重击

c.长距轻击d.长距重击

12.锤击沉桩法桩的入土深度的控制,对于承受轴向荷载的(),以标高为主,以贯入度作为参考。

a.灌注桩b.摩擦桩

c.端承桩d.人工挖孔灌注桩

13.桩的入土深度的控制,端承桩则以()为主,以标高作为参考。

a.垂直度b.贯入度

c.强度d.倾角

14.()的接桩方法适用于软弱土层。

a.焊接法接桩b.法兰螺栓接桩法

c.硫磺胶泥浆锚法接桩d.硫磺胶混凝土锚法接桩

15.()的接桩方法适用于适用于各类土层。来源:

a.硫磺胶混凝土锚法接桩b.铆接法接桩

c.硫磺胶泥浆锚法接桩d.焊接法接桩和法兰螺栓法接桩

16.静力压桩的施工一般采取()的方法。 来源:

a.分段压入b.逐段接长

c.分段压入,逐段接长d.逐段压入,分段接长

17.静力压桩的施工程序中在“测量定位”之后应进行()工作。

a.压桩机就位b.静压沉桩

c.吊桩插桩d.桩身对中调直

18.静力压桩的施工程序中在“压桩机就位”之后应进行()工作。

a.测量定位b.静压沉桩

c.吊桩插桩d.桩身对中调直

19.静力压桩的施工程序中在“吊桩插桩”之后应进行()工作。 来源:

a.压桩机就位b.静压沉桩

c.测量定位d.桩身对中调直

20.静力压桩的施工程序中在“桩身对中调直”之后应进行()工作。来源:

a.压桩机就位b.测量定位

c.吊桩插桩d.静压沉桩

21.静力压桩的施工程序中在“静压沉桩”之后应进行()工作。来源:

a.终止压桩b.接桩

c.再静压沉桩d.切割桩头

22.静力压桩的施工程序中在“接桩”之后应进行()工作。

a.终止压桩b.测量定位

c.再静压沉桩d.切割桩头

23.静力压桩的施工程序中在“再静压沉桩”之后应进行()工作。

a.终止压桩b.接桩

c.测量定位d.切割桩头

24.静力压桩的施工程序中在“终止压桩”之后应进行()工作。

a.测量定位b.接桩

c.再静压沉桩d.切割桩头

25.静力压桩法压桩时,先将桩压入土中()m左右后停止,进行矫正桩位。来源:

a.1b.2

c.3d.4

26.静力压桩法压桩时,矫正桩在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的()后,继续把桩压人土层中。

a.垂直度b.贯入度

c.强度d.倾角

27.静力压桩法压桩过程中要认真记录桩入土深度和()的关系。 来源:

a.标高b.倾角

c.垂直度d.压力表读数

二、多项选择题

1.重锤沉桩法正式打桩时宜采用()。

a.重锤低击b.重锤高击

c.高提重打d.低提轻打

e.低提重打

2.重锤沉桩法打桩时还应注意观察()。 来源:

a.打桩入土的速度b.打桩架的高度

c.打桩架的垂直度d.桩锤回弹情况

e.贯人度变化情况

3.预制桩的接桩工艺主要有()。来源:

a.硫磺胶泥浆锚法接桩b.焊接法接桩法

c.铆接接桩法d.灌浆粘接法

e.法兰螺栓接桩法

考点53自测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b2.a3.c4.b5.d6.b7.d8.a9.b10.d11.a12.b13.b14.c15.d16.c

17.a18.c19.d20.d21.b22.c23.a

24.d25.a26.a27.d

基础反梁钢筋施工技术 篇6

1 建筑基础钢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

1.1 建筑基础钢筋施工过程中采购的钢筋质量不合格

在建筑基础钢筋施工过程中,钢筋的质量是决定建筑物质量的关键,优质的钢筋建造的建筑物在各个方面的性能都能达到国家标准。劣质的钢筋,其自身存在容易被折断、不易被焊接和机械性能比较差等一系列缺点。因此,由劣质钢筋建造的建筑物在日后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一系列的安全问题。国家制定了一些标准来规范建筑施工过程中人们对钢筋的使用。然而,一些施工单位为了谋求更大的利益,采购一些不符合标准的钢筋,这就使得建筑基础钢筋施工过程中出现钢筋质量不合格的现象。

1.2 建筑基础钢筋施工过程中钢筋的存储不规范

对于运送到施工现场的钢筋,需要施工人员按照要求进行存储。然而,许多施工人员并没有按照要求对施工现场的钢筋进行存储,这就会造成钢筋被腐蚀、被污染等一系列问题的产生。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被污染的钢筋不能被使用,但是一些施工单位为了节约成本,仍然使用被污染的钢筋,这就给整个施工过程带来了巨大的质量问题。

1.3 建筑基础钢筋施工过程中监督检查工作不全面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不合格的现象,比如:在施工现场大批钢筋中可能存在一些质量不合格的钢筋、在钢筋安装和连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操作失误的地方等等。因此,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监督和检查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可是一些施工单位可能因为人手不够等原因,忽略了施工过程中的监督检查工作,这就使得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建筑安全问题难以得到保障。

2 建筑基础钢筋施工过程中常见质量问题的防治措施与技术

上文已经对建筑基础钢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建筑基础钢筋施工过程中主要存在三方面的问题:建筑基础钢筋施工过程中采购的钢筋质量不合格、施工现场钢筋的存储不规范和施工过程中监督检查工作不全面。下文将对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与技术进行具体的分析。

2.1 保证建筑基础钢筋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钢筋的质量

确保建筑基础钢筋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钢筋材料的质量才能保证整个建筑施工过程的安全,因此,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一定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采购质量达标的钢筋材料。施工单位在采购钢筋的过程中必须做好以下几点:第一,施工单位应该专门成立质量审核小组,在购买钢筋材料的过程中,审核小组要全对所购买的钢筋材料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查。在众多钢筋品牌中,审核小组应该选择口碑好、销售量高的钢筋品牌,与此同时,此品牌的生产厂家必须具备相关的合格证书。第二,钢筋材料具有许多不同的规格,施工单位在采购钢筋材料前,必须进行精确的计算,选择符合施工建设要求的钢筋,避免因为购买不符合规格的钢筋材料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的发生;第三,施工单位在采购钢筋材料时,应该与钢筋生产厂家签订符合国家规定的合同,在日后的建筑施工过程中,如果出现什么问题,施工单位可以根据合同跟钢筋材料生产厂家进行沟通协商。

2.2 重视建筑基础钢筋施工前的钢筋技术准备工作

在建筑基础钢筋施工前,首先,施工单位应该集合施工工程中的总工程师、劳务人员、技术人员、钢筋工工长和质检人员等召开一次会议,保证每一个工作人员都能够全面了解此次施工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确保每个工作人员都能够在工作中履行自己的职责;其次,施工单位应该组织相关的施工前培训。对一些文化水平有限的施工人员,施工单位应该对他们进行一些必要的安全知识教育,以避免施工过程中发生一些不必要的问题,保证施工过程可以顺利进行;最后,工程设计人员应该向施工负责人详细介绍设计图的有关内容,保证设计图在施工过程中得以有效利用。

2.3 重视建筑基础钢筋施工过程中梁板的焊接工作

梁板的焊接工作是建筑基础钢筋施工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我国对梁板焊接工艺有以下几个规定:首先,不同的建筑施工过程对焊接的工艺要求也不同,施工单位在进行焊接前要根据自身建筑施工过程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焊接方式,确定焊接的直径。为了使焊好的钢筋能够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在焊接过程中,施工人员一定要保证主筋的完整和平滑,这样可以有效的降低焊接工艺对主筋的伤害,确保钢筋能够紧密结合;其次,接头对于整个焊接过程来说至关重要,一个好的接头可以有效提高钢筋的承载力。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可以把接头设置在受力小的区域内,这样就可以使整个钢筋受力均匀,与此同时,几个接头不能连接在一起,彼此必须相互交错,这样才能实现增多受力的功效。

2.4 明确建筑基础钢筋施工过程中止水板位置的选择

在建筑基础钢筋施工过程中止水板位置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当钢筋材料处在止水板两侧时,施工人员应该按照标准将钢筋材料留出一定的长度。在楼梯的钢筋柱应该注意地板锚固的坚固性,施工人员应该严格按照设计,在数量和位置上都要达到相关标准,保证地板锚固的坚固性;在剪力墙的龙骨箍筋上,施工人员同样需要严格按照设计,保证墙柱区域的可靠性与正确性。

3 结论

质量是建筑施工的关键,建筑基础钢筋施工是建筑施工过程的关键,质量不达标的建筑基础钢筋施工过程将会影响建筑物日后的使用功能,缩短建筑物的使用寿命,给我们带来一系列的人身安全问题。因此,在建筑基础钢筋施工过程中,我们要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防治措施与技术,从而促进我国建筑基础钢筋行业的发展,促进我国建筑行业施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摘要: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我国对建筑物的需求量日益增多,对建筑的质量要求也日益提高,我国的建筑行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建筑基础钢筋施工的质量决定了整个建筑施工过程的质量,因此,高质量的建筑基础钢筋施工过程才能建造出高质量的建筑物。然而,我国的建筑基础钢筋施工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就我国建筑基础钢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防治措施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关键词:建筑基础,钢筋施工,防治措施

参考文献

[1]黄俊,张瑜.关于建筑基础钢筋施工的质量防治措施及其技术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4(18):59.

[2]张国旗.建筑基础钢筋施工常见质量防治措施与技术[J].科技与企业,2014(4):221,222.

基础反梁钢筋施工技术 篇7

1 钢筋项目的施工技术

在进行钢筋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 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钢筋的放样, 之后开始的是对钢筋的制作, 然后把钢筋的半成品运输到施工现场, 进行基础垫层, 接下来进行的是弹钢筋定位线以及完成钢筋的绑扎, 最后要做的是钢筋项目施工的验收及隐藏。当完成基础垫层之后, 需要把基础垫层全部清理干净, 钢筋的位置线用墨斗与石笔弹出来;依钢筋的位置线来安放基础钢筋;钢筋的绑扎;监理工程师要和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一起对钢筋项目施工的质量进行验收。最后钢筋工程的施工技术有以下几方面需要注意:

第一, 对钢筋网进行绑扎。假如钢筋网是双向主筋的, 我们就要把钢筋交叉点都扎牢。在进行绑扎时需要我们注意的是, 应该将绑扎点相邻的钢丝扣设置成八字形的, 这主要是为了避免网片出现变形。

第二, 若基础的底板为双层钢筋网, 那么就需要我们在上层钢筋网的下方安装钢筋撑脚, 这主要是为了防止钢筋的位置出现偏差。

第三, 需要让钢筋的弯钩向上, 而不是让其偏向某一边, 需要朝下的只有双层钢筋网中上层钢筋的弯钩。

第四, 如果独立柱的钢筋基础是双向的, 那么久应将长边的钢筋置于短边钢筋的下部。如今建筑行业发展的趋势就是进一步的在施工中对新型建材的运用、对能源的再利用。这既是能源利用方面的重大突破, 同时也是环境保护的要求, 至于高性能的钢筋混凝土, 就基本可以将材料性能、资源节约与环保结合在一起。

2 钢筋混凝土基础施工技术

2.1 独立基础的施工技术

2.1.1 施工前的准备。

要对图纸进行仔细的分析和研读, 要了解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要掌握好施工的配合比, 依基础的尺寸来选取不同型号和类别的钢模。如果使用的是木模板的话, 则需要将不同尺寸的模板都准备好, 然后由放线员在浇筑完成的基础垫层上, 将基础台阶线及外边线都弹出来。

2.1.2 模板的安装。

逆差基础的模板向来都是侧模板, 并且是可以把垫层当作底模的。当开始给模板支架时, 就需要开始考虑因混凝土的流性而产生的侧压力问题, 要尽量防止在浇筑混凝土时发生胀模的情况。

2.1.3 钢筋的绑扎工作。

在开始绑扎前需要先依图纸的要求来计算下料所需的长度, 然后在根据该长度进行钢筋配料, 在下料的过程中还要考虑到钢筋因弯折或弯曲而出现的变化, 并且还应考虑到混凝土在钢筋弯曲、弯折、保护层等方面的相关规定, 最后再进行下料长度的计算。

2.1.4 浇筑混凝土。

在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前, 需要先对钢筋工程与模板工程进行验收, 并做好隐蔽工程的各种验收记录工作, 只有保证全部都验收合格之后, 才能开始混凝土的浇筑施工, 浇筑前应该先将模内清理干净, 同时还要对基础底部进行浇水, 并确保其一直处于润湿状态, 但是不能出现积水, 在正式施工时配合比的准确性一定要有保障, 同时还要将混凝土的坍落度控制好。

2.1.5 模板的拆除工作。侧模混凝土在强度方面, 需要能够确保其自身的棱角以及表面都要不会出现损坏。

2.1.6 混凝土的养护操作。

当完成混凝土的浇筑后, 2个小时内在正常的条件下且气温不小于15℃的情况下, 应该对其实施覆盖性的浇水养护, 保证混凝土能在一段时间内实现水泥水化作用所需, 其进行浇水养护的时间, 无论是碎玉硅酸盐水泥还是普通的硅酸盐水泥都不能少于7天;对添加矿物料或其他外加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天;对其他品种的水泥, 其养护时间应按照水泥自身状态来确定。如果有条件, 可以使用不透水、不透气的薄膜进行养护。将混凝土的表层用薄膜严实的包裹起来, 在其不失水分的状态下获得更好的养护。

2.2 条形基础施工技术

2.2.1 混凝土的浇筑。

在两侧模板上按照混凝土基础的顶面标高将标高线依次弹出来;若用的是原槽土模, 则需在基槽的土壁上交叉钉入10cm长的标杆, 同时应该在表面留出一部分, 要保证标杆面同基础顶面的标高处在持平状态, 标杆的间距约为3m。

2.2.2 连续分层浇筑。

按照基础的深度应该对混凝土进行分段分层的连续性浇筑, 基本不留施工缝。各层各段之间应该是互相衔接的, 每段之间的浇筑长度要在2-3m的范围内, 即逐层逐段阶梯式向前。

2.3 关于板式基础的施工技术

2.3.1 板式基础。

这种基础具有板厚的特点, 其中最厚的部分甚至可达1m。大体积混凝土在浇筑施工的过程中, 需要考虑的是其具体的施工措施。需要注意的是在施工放线过程中:放线工作在平整玩大面积垫层浇筑后, 要确定房主柱子的具体位置。这项施工完成之后要进行反复的检验, 当可以确定没有任何错误后才能开始绑扎。要保证柱子的框线是明显的, 若需要设置后浇带, 则后浇带的线也需要放出并明确标注。

2.3.2 绑扎钢筋。

多数都是上下两层钢筋, 每一层都在纵横两个方向绑扎上下皮钢筋。要按照图纸上规定的要求进行绑扎, 同时要认真的核查隐蔽工程的验收记录。上下两层间要有一定数量的撑铁, 撑铁的规格不能少于20mm。柱子插筋的位置要准, 绑扎完成后要进行核查。

2.3.3 安装模板。

这部分要考虑的是混凝土产生的侧压力会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变大, 要将侧模部分的支护做好, 同时还要对其进行整体的加固, 以免其发生胀模。

2.3.4 混凝土的浇筑。

首先应该清理干净模板中的杂物, 之后浇水润湿。由于其基础厚而且面积大, 这就决定了其可以依大体积混凝土的相关标准来施工。这主要是因为它的特点是体积大而且水化热量大, 这就致使其内部温度过高, 极有可能会出现有温差大而导致的混凝土裂缝。而在进行浇筑时则要使用分层浇筑法, 这主要是为了能及时的将水泥的水化热都散出去。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对基础整体性有很高的要求, 一般都会要求混凝土浇筑时具有连续性。至于施工工艺方面, 则应该进行分层浇筑和夯实, 同时还要确保双层混凝土能在初露前结合, 不会出现施工缝。如果是某些特别的条件下, 则允许在基础上设置后浇带, 操作方法是在大体积的混凝土部分预留出后浇施工缝, 使整块的混凝土可以分成若干块来进行浇筑, 待浇筑的混凝土已经养护干缩后, 再对后浇带进行补偿收缩混凝土的浇筑, 让其连成整体。混凝土浇筑完毕后, 在硬化之前的1-2小时内, 应该及时的进行抹压, 避免出现沉降裂缝。浇筑的方案要按照实际施工要求来进行选则。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 钢筋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属于当代建筑施工技术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部分, 这种施工技术的改革与发展, 能一直推动国内的建筑行业不断向前发展。同时在未来的建筑项目施工的过程中, 我们还应该进一步的研究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 为国内建筑行业的发展出一份力。

参考文献

[1]陈北春.浅谈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基础施工技术[J].科技创新导报, 2012 (12) .[1]陈北春.浅谈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基础施工技术[J].科技创新导报, 2012 (12) .

基础反梁钢筋施工技术 篇8

改革开放以来使得我国的建筑业得到了迅速发展,随着现代化城市建设的推进及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高层及小高层建筑、大型商业建筑、市政设置、大型地下地上车库等建设越来越多,耗用大量的钢筋。那么如何做到更易保证这些建筑物基础插筋在墙柱接头处的施工质量,且能增强该建筑物结构的抗震性能并能明显降低这些建筑物基础插筋在墙柱接头处的钢筋耗用量呢?成为广大施工建设技术人员的难题,本人根据多年多个工程的实际施工经验以及现行相关规范规程等技术标准总结出了《基础墙、柱竖向钢筋无接头施工控制》,确保了建筑物基础插筋在墙柱接头处的施工质量,增强了建筑物的抗震性能,保证了结构的使用安全,施工控制高于《GB506666-20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11G101-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的质量要求,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降低了该部位钢筋的消耗量,节约了资源,保护了环境。

1 建筑物基础墙、柱插筋连接的几种传统做法与无接头施工控制在抗震方面的比较

根据目前执行的《GB506666-20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11G101-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等技术标准的规定,抗震结构基础墙、柱插筋的连接可采用如下方法:

1.1 基础墙、柱插筋和上部纵向钢筋采用绑扎搭接连接

基础上部竖向钢筋必须在≥Hn/6、≥hc且不小于500mm的连接区域内进行绑扎搭接连接,搭接长度为L1E,相邻搭接接头错开应≥0.3L1E,在同一截面内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应大于50%,竖向钢筋的插筋安装和基础底板钢筋绑扎几乎同时进行,待基础混凝土浇筑完毕后采用绑扎搭接连接上部纵向钢筋。

1.2 基础墙、柱插筋和上部纵向钢筋采用焊接连接

基础上部竖向钢筋必须在≥Hn/6、≥hc且不小于500mm的焊接连接区域内进行焊接连接,相邻焊接连接接头错开应≥35d且不小于500mm,相邻纵筋交错焊接连接,在同一截面内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应大于50%,竖向钢筋的插筋安装和基础底板钢筋绑扎几乎同时进行,待基础混凝土浇筑完毕后采用焊接连接上部纵向钢筋。

1.3 基础墙、柱插筋和上部纵向钢筋采用机械连接

基础上部竖向钢筋必须在≥Hn/6、≥hc且不小于500mm的机械连接区域内进行机械连接,相邻焊接连接接头错开应≥35d,相邻纵筋交错机械连接,在同一截面内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应大于50%,竖向钢筋的插筋安装和基础底板钢筋绑扎几乎同时进行,待基础混凝土浇筑完毕后采用机械连接上部纵向钢筋。

以上做法详见《11G101-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第58页相关内容。

1.4 基础墙、柱竖向钢筋采用无接头施工

基础上部墙、柱竖向钢筋全部一次做到±0或上一层搭接区域内,该部位钢筋做到无接头施工,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为0。在基础底板钢筋绑扎时完成竖向钢筋定位架体的搭设及加固措施,竖向钢筋根部按施工图纸及规范规程锚入基础底板或基础梁内,上部和定位架体固定牢固(保证位置、间距、垂直度等符合验收标准要求),在基础混凝土浇筑前竖向钢筋已经全部就位且做到±0或上一层搭接区域内,待基础混凝土浇筑完后直接穿插水平钢筋即可绑扎钢筋网。(如图1所示)

2 基础墙、柱竖向钢筋采用无接头施工的必要性

人们至今还清楚的记得四川汶川“5.12”大地震、青海玉树地震、甘肃定西地震对人民生命及财产所造成的危害,党和国家也非常重视建筑行业施工质量及结构的抗震问题,那么怎样更好的保证施工质量、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成为一个有待解决的难题。

基础墙、柱竖向钢筋采用无接头施工,实现了该部位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为0,大大高于《GB506666-20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11G101-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的技术要求,施工质量要求更高、更严格,增强了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做法更有利于保证结构的安全。

基础墙、柱竖向钢筋采用无接头施工做法省去了钢筋接头,降低了钢筋的消耗量,节约资源,符合国家倡导的“绿色环保”要求并加快了施工进度,做到了经济节约。

3 抗震结构基础墙、柱插筋连接的几种做法与无接头施工控制在其他方面的比较(见表1)

4 基础墙、柱竖向钢筋无接头施工控制步骤及要点

4.1 熟悉施工图纸

认真阅读图纸设计说明及具体部位细部结构图,对设计要求、《GB506666-20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11G101-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中的要求结合施工图纸进行剖析,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并指导施工。

4.2 制定无接头施工方案及竖向钢筋加固定位措施

竖向钢筋定位架体的搭设方案及具体节点详见图2。

4.3 确定钢筋加工尺寸、形状要求

钢筋放样应符合设计、《GB506666-20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11G101-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及无连接的要求,签发钢筋加工料单,向加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确保加工尺寸正确。钢筋加工质量标准为:全长净尺寸(±10),弯折位置(±20),其数量、形状、锚固长度、弯起位置均符合以上要求。

4.4 搭设竖向钢筋定位架体

根据基坑四周的实际情况分别组织架体搭设人员认真学习竖向钢筋定位架体的搭设方案及具体节点图,并熟悉措施要点,认真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并分别按照定位架体方案的相应做法分段搭设,确保控制竖筋位置及标高的横向大横杆轴线位置及标高正确,架体搭设稳定性、牢固性。向无接头竖向钢筋提供牢固可靠地的加固架体,并保证竖向钢筋位置及垂直度正确。钢筋定位架体搭设的质量标准为:大横杆标高(±5),大横杆轴线(5),大横杆平直度(±20),架体必须牢固稳定。

4.5 竖向无接头钢筋安装

对钢筋工进行无接头施工技术交底,并对施工过程严格监控,施工严格按照设计、《GB506666-20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11G101-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及无连接的要求进行,确保无接头竖向钢筋的位置、间距、垂直度正确,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且更有利于结构安全。

组织已经接受技术交底的钢筋工按照图纸及无接头施工做法要求进行竖向钢筋定位绑扎,插筋根部用铅丝临时固定在基础梁的主筋上,待插筋位置、间距、垂直度复核无误后在逐个用铅丝固定在基础梁钢筋上,插筋的最上端用铅丝绑扎在钢筋定位架体上部控制竖筋位置及标高的横向大横杆两侧,并确保竖筋的垂直度在4mm以内。竖向钢筋按照质量为:竖筋标高(±5),竖筋轴线(5),竖筋间距(±10),竖筋排距(±5),保护层厚度(±3)。

4.6 竖向无接头钢筋施工质量保证

在插筋根部以上10cm处内外各设置一道通长的临时水平钢筋作为锁口筋,用以保证插筋根部位置和轴线位移,在每个面设置临时内外出入口,防止人为损坏。

竖向无接头钢筋安装完成后应对相关施工人员进行产品保护教育,做好对钢筋工程的产品保护工作,向相关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特别是在混凝土浇筑前对根部钢筋进行固定保护,确保其位置正确,在施工中不得对竖向钢筋进行强力撞击,确定其垂直度竖直,确保混凝土浇筑后的施工质量符合要求且更有利于增强结构安全性能。

4.7 竖向钢筋定位架体改造

基础混凝土浇筑完成并达到拆模强度后,将竖筋上部控制竖筋位置及标高的横向大横杆进行拆除并将固定其位置的小横杆退回到外架位置,以便进行后续钢筋网绑扎和模板施工,保证钢筋网的施工质量。

4.8 基础以上墙、柱钢筋网绑扎

待基础完成拆模、竖向钢筋定位架体改造和解除竖向钢筋根部以上10cm处的临时水平钢筋锁口筋后,穿插墙体水平筋或柱的箍筋,按照墙体及柱钢筋安装质量标准进行控制即可完成基础以上墙、柱钢筋网绑扎。

5 基础墙、柱竖向钢筋无接头施工取得的效果及意义

基础墙、柱竖向钢筋无接头施工不但降低了钢筋的使用量,更有利于结构的安全性,增强了建筑物的抗震性,缩短了工期,节约成本且经济效益明显,遵循了“节约、环保”原则,是对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响应和应用,是展示企业科技创新的窗口。

通过以上施工控制措施的实施,使基础上部竖筋的位置、标高、位移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符合规范要求,剪力墙及附墙柱钢筋绑扎完成后钢筋间距均匀,网眼尺寸正确,整体施工控制有效地保证了施工质量。赢得了建设单位、政府质量安全监督站、工程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的高度评价,为企业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摘要:文章通过建筑物基础墙、柱插筋连接的几种传统做法与无接头施工控制在抗震方面的比较,凸显基础墙、柱竖向钢筋无接头施工在节约钢筋材料、缩短工期等方面的效果,彰显其在建筑施工方面的优越性,这不仅是对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响应和应用,也是展示企业科技创新的窗口。

关键词:基础墙,柱竖向钢筋连接,无接头施工,抗震结构

参考文献

[1]伍丽娟.高强混凝土应用及施工[J].科技信息,2009(25).

[2]谢利平.钢筋砼剪力墙或柱立筋安装限位装置[P].中国专利:CN203222999U,2013-10-02.

基础反梁钢筋施工技术 篇9

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按其受力情况分为摩擦桩和端承桩。摩擦桩是指作用到桩上的荷载由桩侧摩擦力和桩尖的阻力共同承受。在摩擦桩的施工时重点控制桩的入土深度, 应以标高为主, 而以贯入度作为参考指标。端承桩是指作用到桩上的荷载主要由桩尖阻力承受。在端承桩的施工时应参考桩的入土深度, 以贯入度为主, 而一标高作为参考。

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按其成孔的施工方法和混凝土浇筑的施工方法的不同, 可以分为钻孔灌注桩打拔式灌注桩、以及爆破灌注桩等施工工艺。而以前三种施工工艺较为普遍, 爆扩灌注桩一般较少采用。

1 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施工中主要存在的质量问题

1.1 钻孔过程中孔壁坍塌。

在钻孔过程中孔壁土壤不同程度的塌下。主要形成的原因是提升下落冲锤、掏渣筒以及放钢筋骨架时碰撞护筒和孔壁。护筒周围未用粘土紧密填封。未及时向孔内补充加水, 致使孔内水压降低而塌孔。

1.2 钻孔偏移倾斜。

在钻孔过程中出现孔位偏移或孔身倾斜现象。主要形成原因是壮架不稳定, 钻杆导架不垂直, 钻机磨损, 部件松动。土层软硬不均匀。

1.3 孔底隔层。

孔底残留石渣过厚;孔脚涌进泥浆或者坍壁泥土落在了孔底。主要形成的原因是清孔后泥浆浓度减小, 孔壁坍塌以及孔底涌进泥砂。清渣不干净。浇注混凝土之前, 钢筋骨架等物碰撞孔壁, 致使泥土坍塌孔底。

1.4 夹泥。

在桩身的混凝土内混进泥土形成夹层。主要原因是浇注混凝土时, 孔壁泥土坍塌下落混入混凝土内。

1.5 隔层。

桩中部悬空或有泥水隔断, 特别是以钢筋混凝土桩为多见。主要形成的原因是桩管径小、粗骨料 (石子) 粒径过大, 混凝土和易性差, 拔管速度过快。

1.6 断桩。

水平的或者略有倾斜的裂缝, 一般是贯入整个截面。常常是发生在地面一下1-3M深不同的软土层交接之处。而且多发生于粘性土壤之中, 在砂类土壤以及松土之中很少出现。主要形成原因首先是桩密;混凝土桩的中心距过近。当临桩施打时将土挤压产生水平横向力和隆起的向上拔力。还有拔管时产生的上拔力。都是导致混凝土桩断裂的原因。其次, 土层软硬不同传递水平力的能力大小不等, 对桩产生剪切力。在粘性土打桩时临近地面常有隆起现象, 其间粘性土对上拔力的传递比砂质土的传递能力要大的多。在有, 混凝土终凝后不久, 强度还很弱时受到震动和外力扰动, 桩机的行走、车辆的经过、装卸重物等。这种断裂现象多为斜向对边, 并且裂纹的宽度与外力有关, 近大远小。

1.7 缩径。

部分桩径缩小, 面积达不到要求。这种现象是土壤粘性越大, 土质越软弱, 含水率越高越容易发生。而在含水率小于15%的砂质粘土和砂类土中却很少发生。最经常在饱和的淤泥和淤泥质软土地基中发生。主要形成的原因是含水率高的粘性土在沉桩管时受到强制扰动积压, 产生空隙水压作用。桩管拔出后, 挤向新浇注的塑性混凝土, 当空隙水压力大于由混凝土自重产生的侧向力时, 就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缩径现象。施工操作的原因:抽管过快, 管内混凝土稠度不好、存量过少、出管扩散差都可能造成缩径现象。桩身上下土层条件不同, 混凝土凝固速度不同, 在上下段临界之间就非常容易引起缩径现象。另外, 混凝土桩间距过小, 也非常容易出现缩径现象。

2 钢筋混凝土灌注桩质量问题的防治措施和处理方法

2.1 孔壁坍塌时, 可以在坍塌的一侧用石子投入, 重信开钻, 并分析原因调整泥浆比重和水位高低。造成坚固孔壁后, 再恢复正常施工。清孔时要留意保持泥浆有一定浓度。

2.2 发现钻孔偏移倾斜时, 应该将桩架重新安装牢固, 并对导架进行水平和垂直校正及检修好钻孔设备。如偏斜过大时, 应该添入石子粘土, 重新开钻。遇到基岩倾斜时, 可以投入20~30cm的块石垫于地处, 使表面略平, 用轻锤密打。

2.3 桩底有隔层时, 直接影响到桩的承载力。这是必须要避免的。浇注混凝土之前要做好清孔工作, 应该经常测量孔深, 达到要求后, 应该立即浇注混凝土。施工中应该注意保护孔壁, 避免重物碰撞孔壁。

2.4 浇注混凝土时, 应该经常测量混凝土表面的标高, 如果发现突然增高, 应该检查是否有塌落的现象发生。如果发现有泥土坍塌在桩内混凝土的现象发生时, 应该立即停止浇注混凝土并尽快将泥土清理干净后, 再继续浇注混凝土。

2.5 对于打拔混凝土的灌注桩, 拔管要密锤慢拔, 拔管速度每分钟不宜大于100cm, 在淤泥中不宜大于每分钟80cm。混凝土灌注桩探测发现有隔层现象时, 也可以采用复打法进行处理。

2.6 混凝土灌注桩的桩距一般不应小于3.5倍的桩径。混凝土终凝后不久, 尚未达到一定强度时, 尽量避免震动和外力干扰。这一点应该考虑、制定打桩方安, 确定桩机行走路线时考虑到。有一些土质也可以用跳打法施工, 以减轻对临桩的积压力。有一些条件很差的土质, 例如饱和水的淤泥, 虽然用跳打法仍然不能解决断桩时, 也可以用控制时间的方法施工。断裂的混凝土灌注桩往往在截桩头或挖桩台时被发现;一经发现断桩, 应该将断桩的桩段拔去, 略增大面积, 或者加铁箍接驳, 清理干净后, 用比原设计标号高一级的混凝土重新浇注以补做桩段。

2.7 混凝土灌注桩施工之前就应该研究地质资料, 如果是含水率大的粘土、淤泥、砂粘土等, 就应该在混凝土灌注桩的施工时防止缩径发生, 并且, 应该在施工之前制定好预防措施。在条件允许的可能条件下, 应该先打入空管, 拔出成孔, 在孔内悬入电灯, 认真检查缩孔实况, 测出缩孔标高部位、收缩程度以及观察受到积压影响的情况。在混凝土灌注桩的施工中严格控制拔管速度, 采取慢抽密击或者慢抽密振的施工方法。还要保证管内混凝土必须经常略高于地面, 以便保持有足够的重压力, 使得混凝土出管扩散正常。在施工中还要有专人经常测定混凝土的下落情况, 一经发现问题立即停工及时纠正。

上一篇:冠军模式下一篇:金融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