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基础钢筋(共12篇)
建筑基础钢筋 篇1
建筑基础钢筋施工是整个建筑施工过程的基础,建筑基础钢筋施工质量关系到整个建筑施工过程的质量安全和稳定。然而,我国的建筑基础钢筋施工过程中仍然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建筑基础钢筋施工过程中采购的钢筋质量不合格、施工现场钢筋的存储不规范和施工过程中监督检查工作不全面等。下文就我国建筑基础钢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防治措施与技术进行了具体的论述。
1 建筑基础钢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
1.1 建筑基础钢筋施工过程中采购的钢筋质量不合格
在建筑基础钢筋施工过程中,钢筋的质量是决定建筑物质量的关键,优质的钢筋建造的建筑物在各个方面的性能都能达到国家标准。劣质的钢筋,其自身存在容易被折断、不易被焊接和机械性能比较差等一系列缺点。因此,由劣质钢筋建造的建筑物在日后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一系列的安全问题。国家制定了一些标准来规范建筑施工过程中人们对钢筋的使用。然而,一些施工单位为了谋求更大的利益,采购一些不符合标准的钢筋,这就使得建筑基础钢筋施工过程中出现钢筋质量不合格的现象。
1.2 建筑基础钢筋施工过程中钢筋的存储不规范
对于运送到施工现场的钢筋,需要施工人员按照要求进行存储。然而,许多施工人员并没有按照要求对施工现场的钢筋进行存储,这就会造成钢筋被腐蚀、被污染等一系列问题的产生。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被污染的钢筋不能被使用,但是一些施工单位为了节约成本,仍然使用被污染的钢筋,这就给整个施工过程带来了巨大的质量问题。
1.3 建筑基础钢筋施工过程中监督检查工作不全面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不合格的现象,比如:在施工现场大批钢筋中可能存在一些质量不合格的钢筋、在钢筋安装和连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操作失误的地方等等。因此,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监督和检查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可是一些施工单位可能因为人手不够等原因,忽略了施工过程中的监督检查工作,这就使得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建筑安全问题难以得到保障。
2 建筑基础钢筋施工过程中常见质量问题的防治措施与技术
上文已经对建筑基础钢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建筑基础钢筋施工过程中主要存在三方面的问题:建筑基础钢筋施工过程中采购的钢筋质量不合格、施工现场钢筋的存储不规范和施工过程中监督检查工作不全面。下文将对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与技术进行具体的分析。
2.1 保证建筑基础钢筋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钢筋的质量
确保建筑基础钢筋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钢筋材料的质量才能保证整个建筑施工过程的安全,因此,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一定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采购质量达标的钢筋材料。施工单位在采购钢筋的过程中必须做好以下几点:第一,施工单位应该专门成立质量审核小组,在购买钢筋材料的过程中,审核小组要全对所购买的钢筋材料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查。在众多钢筋品牌中,审核小组应该选择口碑好、销售量高的钢筋品牌,与此同时,此品牌的生产厂家必须具备相关的合格证书。第二,钢筋材料具有许多不同的规格,施工单位在采购钢筋材料前,必须进行精确的计算,选择符合施工建设要求的钢筋,避免因为购买不符合规格的钢筋材料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的发生;第三,施工单位在采购钢筋材料时,应该与钢筋生产厂家签订符合国家规定的合同,在日后的建筑施工过程中,如果出现什么问题,施工单位可以根据合同跟钢筋材料生产厂家进行沟通协商。
2.2 重视建筑基础钢筋施工前的钢筋技术准备工作
在建筑基础钢筋施工前,首先,施工单位应该集合施工工程中的总工程师、劳务人员、技术人员、钢筋工工长和质检人员等召开一次会议,保证每一个工作人员都能够全面了解此次施工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确保每个工作人员都能够在工作中履行自己的职责;其次,施工单位应该组织相关的施工前培训。对一些文化水平有限的施工人员,施工单位应该对他们进行一些必要的安全知识教育,以避免施工过程中发生一些不必要的问题,保证施工过程可以顺利进行;最后,工程设计人员应该向施工负责人详细介绍设计图的有关内容,保证设计图在施工过程中得以有效利用。
2.3 重视建筑基础钢筋施工过程中梁板的焊接工作
梁板的焊接工作是建筑基础钢筋施工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我国对梁板焊接工艺有以下几个规定:首先,不同的建筑施工过程对焊接的工艺要求也不同,施工单位在进行焊接前要根据自身建筑施工过程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焊接方式,确定焊接的直径。为了使焊好的钢筋能够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在焊接过程中,施工人员一定要保证主筋的完整和平滑,这样可以有效的降低焊接工艺对主筋的伤害,确保钢筋能够紧密结合;其次,接头对于整个焊接过程来说至关重要,一个好的接头可以有效提高钢筋的承载力。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可以把接头设置在受力小的区域内,这样就可以使整个钢筋受力均匀,与此同时,几个接头不能连接在一起,彼此必须相互交错,这样才能实现增多受力的功效。
2.4 明确建筑基础钢筋施工过程中止水板位置的选择
在建筑基础钢筋施工过程中止水板位置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当钢筋材料处在止水板两侧时,施工人员应该按照标准将钢筋材料留出一定的长度。在楼梯的钢筋柱应该注意地板锚固的坚固性,施工人员应该严格按照设计,在数量和位置上都要达到相关标准,保证地板锚固的坚固性;在剪力墙的龙骨箍筋上,施工人员同样需要严格按照设计,保证墙柱区域的可靠性与正确性。
3 结论
质量是建筑施工的关键,建筑基础钢筋施工是建筑施工过程的关键,质量不达标的建筑基础钢筋施工过程将会影响建筑物日后的使用功能,缩短建筑物的使用寿命,给我们带来一系列的人身安全问题。因此,在建筑基础钢筋施工过程中,我们要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防治措施与技术,从而促进我国建筑基础钢筋行业的发展,促进我国建筑行业施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摘要: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我国对建筑物的需求量日益增多,对建筑的质量要求也日益提高,我国的建筑行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建筑基础钢筋施工的质量决定了整个建筑施工过程的质量,因此,高质量的建筑基础钢筋施工过程才能建造出高质量的建筑物。然而,我国的建筑基础钢筋施工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就我国建筑基础钢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防治措施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关键词:建筑基础,钢筋施工,防治措施
参考文献
[1]黄俊,张瑜.关于建筑基础钢筋施工的质量防治措施及其技术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4(18):59.
[2]张国旗.建筑基础钢筋施工常见质量防治措施与技术[J].科技与企业,2014(4):221,222.
[3]毛萍.基于建筑工程钢筋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与防治措施[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技,2015(8):1068.
建筑基础钢筋 篇2
操作工艺:
1、将基础垫层清扫干净,用石笔和墨斗在上面弹放钢筋位置线。
2、将钢筋位置线布放基础钢筋。
3、绑扎钢筋。四周两行钢筋交叉点每点绑扎牢。中间部分交叉点可相隔交错扎牢,但必须保证受力钢筋不位移。双向主筋的钢筋网,则需将全部钢筋相交点扎牢。相邻绑扎点的钢丝扣成八字形,以免网片歪斜变形。
4、基础底板采用双层钢筋网时,在上层钢筋网下面应设置钢筋撑脚或混凝土撑脚,以保证钢筋位置正确,钢筋撑脚下应垫在下片钢筋网上。见图:
钢筋撑脚的形式和尺寸如图,图一所示类型撑脚每隔1m放置1个。其直径选用:当板厚h≦300mm时为8~10mm;当板厚h=300~500,时为12~14mm。当板厚h>500mm时,选用图二所示撑脚,钢筋直径为16~18mm。沿短向通长布置,间距以能保证钢筋位置为准。
5、钢筋的弯钩应朝上,不要倒向一边:双层钢筋网的上层钢筋弯钩应朝下。
6、独立柱基础底板钢筋为双向弯曲,其底面短向的钢筋应放在长向钢筋的上面。
7、现浇柱与基础连接用的插筋,其箍筋尺寸应比柱的箍筋尺寸小一个柱筋直径,以便连接。箍筋的位置一定要绑扎固定牢靠,以免造成柱轴线偏移。
8、基础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40mm,当无垫层时,不应小于70mm。
9、钢筋的连接:
1受力钢筋的接头宜布置在受力较小处。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2若采用绑扎搭接接头,则接头相邻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接头宜相互错开。钢○筋绑扎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1.3倍搭接长度。凡搭接接头中点位于该区段的搭接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位于同一区段内的受拉钢筋搭接接头百分率为25%;
3当钢筋的直径d>28mm时,不宜采用绑扎接头; ○4纵向受力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或焊接接头时,连接区段的长度为35d(d○为纵向受力钢筋的较大值)且不小于500mm。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规定,当设计无规定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在受拉区不宜大于50%;
二、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基础中,不宜采用焊接接头;当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时,不应大于50%。
10、基础浇筑前,把基础面上预留墙柱插筋扶正理顺,保证插筋位置准确。
11、承台钢筋绑扎前,一定要保证桩基伸出钢筋到承台的锚固长度。
剪力墙钢筋绑扎施工工艺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外板内模、外砖内模、全现浇等结构形式的剪力墙钢筋绑扎。工程施工应以设计图纸和有关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为依据。
一、材料要求
根据设计要求,工程所用钢筋种类、规格必须符合要求,并经检验合格。钢筋及半成品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钢筋绑扎用的铁丝可采用20~22号铁丝(火烧丝)或镀锌铁丝(铅丝),其中22号铁丝只用于绑扎直径12mm以下的钢筋。
二、主要机具
钢筋钩子、撬棍、钢筋扳子、绑扎架、钢丝刷子、钢筋运输车、石笔、墨斗、尺子等。
三、作业条件
4.3.1检查钢筋的出场合格证,按规定进行复试,并经检验合格后方能使用,网片应有加工合格证并经现场检验合格,加工成型钢筋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钢筋无老锈及油污。
4.3.2钢筋或点焊网片应按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中指定位置堆放、网片立放时,应有支架,平放时,应垫平,垫木应上下对正,吊装时,应使用网片架。4.3.3钢筋外表面如有铁锈时,应在绑扎前清除干净,锈蚀严重的钢筋不得使用。4.3.4外砖内模工程必须先砌完外墙。4.3.5绑扎钢筋地点已清理干净。
4.3.6墙身、洞口位置线已弹好,预留钢筋处的松散混凝土已剔凿干净。4.3.7当钢筋的品种、级别或规格需作变更时,应办理设计变更文件。4.3.8熟悉图纸,做好技术交底。
四、施工操作工艺 4.4.1工艺流程
弹墙体线→剔凿墙体混凝土浮浆→修理预留搭接筋→绑纵向筋→绑横筋→绑拉筋或支撑筋。4.4.2操作工艺
1.将预留钢筋调直理顺,并将表面砂浆等杂物清理干净。先立2~4根纵向筋,并划好横筋分挡标志,然后于下部及齐胸处绑两根定位水平筋,并在横筋上划好分挡标志,然后绑其余纵向筋,最后绑其余横筋。如剪力墙中有暗柱、暗梁时,应先绑暗梁暗柱再绑周围横筋。
2.剪力墙钢筋绑扎完后,把垫块或垫圈固定好确保钢筋保护层的厚度。3.剪力墙的纵向钢筋每段钢筋长度不宜超过4m(钢筋的直径≦12mm)或6m(直径>12mm),水平段每段长度不宜超过8m,以利绑扎。
4.剪力墙的钢筋网绑扎。全部钢筋的相交点都要扎牢,绑扎时相邻绑扎点的铁丝扣成八字形,以免网片歪斜变形。
5.为控制墙体钢筋保护层厚度,可参考采用比墙体竖向钢筋大一型号钢筋梯子凳措施,在原位替代墙体钢筋,间距1500mm左右。见梯子凳详图:
6.剪力墙水平分布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2L(L为钢筋锚固长度)。同排水平分布钢筋的搭接接头之间及上、下相邻水平分布钢筋的搭接接头之间沿水平方向的净间距不宜小于500mm。若搭接采用焊接,应符合《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的规定。
7.剪力墙竖向分布钢筋可在同一高度搭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2L。
8.剪力墙分布钢筋的锚固:剪力墙水平分布钢筋应伸至墙端,并向内水平弯折10d后截断,其中d为水平分布钢筋直径。
当剪力墙分布钢筋端部有翼墙或转角墙时,内墙两侧的水平分布钢筋和外墙内侧的水平分布钢筋应伸至翼墙或转角墙外边,并分别向两侧水平弯折后截断,其水平弯折长度不宜小于15d。在转角墙处,外墙外侧的水平分布钢筋应在墙端外角处弯入翼墙,并与翼墙外侧水平分布钢筋搭接。搭接长度为1.2L。
带边框的剪力墙,其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宜分别贯穿柱、梁或锚固在柱、梁内。
9.剪力墙洞口连接应沿全长配置箍筋,箍筋直径不宜小于6mm,间距不宜大于150mm。在顶层洞口连接纵向钢筋伸入墙内的锚固长度范围内,应设置间距不大于150mm的箍筋,箍筋直径与该连梁跨内箍筋直径相同。同时,门窗洞边的竖向钢筋应按受拉钢筋锚固在顶层连梁高度范围内。
10.混凝土浇筑前,对伸出的墙体钢筋进行修整,并绑一道临时横筋固定伸出筋的间距(甩筋的间距)。墙体混凝土浇筑时派专人看管钢筋,发现有偏移,应立即对伸出的钢筋(甩筋)进行修整。
建筑基础钢筋 篇3
关键词:建筑工程 混凝土 施工技术 质量 控制
中图分类号:TU7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2)12(b)-0-01
混凝土施工就是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进行钢筋制作绑扎、模板摆放和固定、用符合质量要求的原材料、按规定的配比进行拌制、运输、浇筑、养护等,同时,对各个环节都是严格的把关,不容疏忽。由于现在社会消耗的趋势逐步增大,建筑也对建筑材料更是不断的追求完美,在这种情况下,高性能混凝土作为普通混凝土的替代品,成为混凝土材料中最为突出的。新材料与新技术手段的应用,为土建工程的施工提供了可靠的保障,而求还能节省资金与造价,提高施工单位的收益,具有很强的价值。在混凝土施工中,要保证每一部分工程的施工质量,并将各个分工很好的结合起来,共同将建筑工程施工顺利完成[1]。钢筋与混凝土的配合使用可提高构件的强度和作用性能。钢筋混凝土基础可分为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板基础等。下面分别介绍。
1 建筑工程中独立基础施工技术
独立基础即框架或框支结构中框架或框支柱的柱下独立基础。其施工工艺流程:浇筑混凝土垫层基础弹线支基础侧模板绑钢筋立柱主筋浇筑混凝土。
(1)施工准备:仔细阅读图纸,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做好施工配合比,根据基础的尺寸选择不同型号的钢模板。采用木模板的要制作好各种尺寸的模板,放线员在浇筑好的基础垫层上弹出基础外边线及台阶线。(2)模板安装:逆差基础的模板主要是侧模板,可以用垫层直接当作底模。在支模板时要考虑混凝土流性的侧压力,防止浇筑混凝土时产生胀模现象。(3)绑扎钢筋:绑扎前要按图纸计算下料长度进行钢筋配料,下料时要考虑钢筋因弯曲或弯折产生的变化,并考虑混凝土保护层、钢筋弯曲、弯折的规定,计算下料长度。(4)浇筑混凝土:混凝土浇筑前要对模板工程和钢筋工程进行验收,并做好隐蔽工程验收记录,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浇筑前模内的垃圾要清理干净,基础底部要浇水润湿,但不要有积水,施工中要确保配合比准确,计量认真并控制好混凝土的坍落度。(5)模板拆除:侧模的混凝土强度应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坏。(6)混凝土的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毕后2 h在自然条件下平均气温高于15 ℃,就要进行覆盖浇水养护,使混凝土在一定时间内保证水泥水化作用所需要的适当湿度和温度条件,混凝土的浇水养护时间,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不得少于7 d;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矿物掺合料或有抗渗性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小于14 d;当采用其他品种水泥时,混凝土的养护应根据所采用水泥的状态来决定。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采用不透水和气的薄膜(如塑料薄膜布)养护。用薄膜将混凝土表面展露的严实并完好无损的包裹起来,在混凝土不缺失水的情况下得到更好地养护。
2 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技术措施
条形基础的钢筋模板工程与独立基础的施工工艺基本相同,但混凝土浇筑方面施工方法略有不同。
(1)浇筑:根据混凝土基础顶面的标高在两侧木模上弹出标高线;如果采用原槽土模时,应在基槽两侧的土壁上交错打入长10 cm左右的标杆,并露出2~3 cm,标杆面与基础顶面标高平,标杆之间的距离约3 m左右。(2)分层连续浇筑:根据基础深度宜分段分层连续筑混凝土,一般不留施工缝。各段各层间应相互衔接,每段间浇筑长度控制在2~3 m距离,做到逐段逐层呈阶梯形向前推进。
3 板式筏板钢筋混凝土基础
(1)板式基础:板式基础的特点是板厚,有的可达1 m。浇筑时作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要考虑施工措施。施工放线时应注意的是:在大面积垫层浇筑平整后,放线工作主要把柱子的位置要准确放出。放完后经复验无误才能绑扎。柱子框线要明显,若设置后浇带的,也要把后浇带的线放出并有明显标志。
(2)钢筋绑扎:一般均为上下两层钢筋,每层都有纵横两个方向的上下皮钢筋。应根据图纸上的方向规格准确绑扎,并要进行认真核查做好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架空上下两层要相当数量的撑铁,撑铁规格应不小于20 mm。柱子插筋位置要准确,事后要核查。
(3)模板安装:主要考虑随深度增加所产生的混凝土侧压力逐渐增大,要做好侧模支护工作和整体加固防止出现胀模现象。
(4)混凝土浇筑:清理模板内的杂物,浇水润湿。由于基础厚且面积大可按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是由于体积大,水化热热量大,而造成内部升温很高,容易由于内外温差过大造成混凝土裂缝。浇筑时要采取分层浇筑的措施,以便随时散发水泥水化热。大体积混凝土基础的整体性要求高,一般要求混凝土连续浇筑,一气呵成。施工工艺上应做到分层浇筑、分层夯实,但又必须保证上下层混凝土在初凝之前结合好,不致形成施工缝。在特殊的情况下可以留有基础后浇带,即在大体积混凝土基础中预留有一条后浇的施工缝,将整块大体积混凝土分成两块或若干块浇筑,待所浇筑的混凝土经一段时间的养护干缩后,再在预留的后浇带中浇筑补偿收缩混凝土,使分块的混凝土连成一个整体。基础后浇带的浇筑,考虑到补偿收缩混凝土的膨胀效应,当后浇带的直径长度大于50 m时,混凝土要分两次浇筑,时间间隔为5~7 d,要求混凝土振捣密实,防止漏振,也避免过振。混凝土浇筑后,在硬化前1~2 h,应及时抹压,以防沉降裂缝的产生。浇筑方案应根据整体性要求、结构大小、钢筋疏密、混凝土供应等全体情况,选用适合的方式。后浇带一般是大体积混凝土纵向长度50 m时在中间人为设置的施工缝。该部分的宽度由设计确定,一般宽为80~100 cm,深度等于大体积混凝土的厚度。该部分分开的两段中的钢筋按图纸连续而不断开,支模时,要将横向钢筋先不绑,纵向钢筋割断若干根开洞使人能进入后浇带内支模操作,待两边混凝土浇完后,拆除模板并按设计规定的间隔时间到可浇灌时,将后洗带内清理干净,并浇水湿润,焊好开洞的钢筋,绑好该部分横向钢筋,即可浇灌混凝土。
4 结语
混凝土技术的创新和发展,能够推动现代建筑行业的积极发展,是现代建筑工程中最重要的、核心的施工技术,在今后,我们应对混凝土作进一步的研究与发展,为我国的建筑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陈慧琳.浅谈混凝土基础施工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2):150-150.
建筑基础钢筋 篇4
1 钢筋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和具体防治技术分析
1.1 建筑施工中原材料的质量良好
建筑工程要确保建筑施工的质量良好, 首要的环节就是要确保各种施工材料的达标合格, 不会有严重的质量缺陷。在进行施工的前期, 首先要确定出稳定高质量的原材料供应商, 确保供应商的信誉良好, 有相关的营业证书并且有质量保障;其次, 在进行原材料的选材时, 要依据于施工的具体需求来确定, 有针对性的选择, 不能随便盲目的进行, 要对钢筋的尺寸大小有合理的选材分类, 确保其各项条件是符合施工需要的。
1.2 施工初期的准备工作
第一, 施工的管理人员方面。管理人员要对施工前期制定的施工方案进行多次的审核确认, 保证施工方案的合理, 在施工的过程中要严格的按照施工的方案图纸进行施工, 把握各个环节的关键点, 优化施工的工艺, 对施工工人进行科学合理的组织, 还要对施工人员的钢筋专业技术严格化要求, 督促其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 可以熟练安全的进行钢筋的相关施工, 另外, 在钢筋施工的过程中还需要管理者能够及时的检查施工,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可以应对一些紧急的突发事件, 如果施工与方案要求出现偏差, 那么就需要马上进行修正完善。
第二, 技术人员的准备。钢筋在建筑施工中是否可以得到有效的利用,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施工是否有专业的技术人员做指导。对于技术人员来说, 首要的就是要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安全并有充足的量, 在实际的施工实践中不断的创新自身的技术构成, 可以从容的应对出现的一些突发性质量问题。另外, 还要对施工中的各项施工设备和工具进行全面的检查, 确认各个设备是正常安全的, 在进行操作的过程中要依据于自身的技术素质和经验, 两者相结合, 并在施工结束后, 加强时候的监督和完善工作, 保证钢筋的高效安全利用。
1.3 钢筋的具体安装技术
首先要对施工中所需要的各项原材料进行加工处理, 具体的流程要按照施工方案来进行, 加工出的钢筋型号、成品的要求以及数量都要进行多次的对比和检查, 确保符合要求, 对于加工不可避免的出现的误差, 需要尽可能的将其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 进行安装前, 要先确认安装的具体位置以及应该使用的钢筋类型, 安装过程中应当注意把图纸设计和实际情况相结合, 必要时可以做一定的调整变化。通常情况下, 桩基高层的直径一般是50mm, 除非遇到特殊的情况会是100mm以增加荷载。
1.4 对于梁板的焊接施工
对于梁板的焊接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是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在进行这一环节的施工时一定要严格的按照规定进行, 不能随意进行, 对于焊条和焊接工艺以及焊接的具体参数都要依据设计和规范的标准进行, 形成一个良好健全的施工程序。
第一, 焊接的工艺方面。对于这方面首先要依据实际的施工来选择正确的焊接方法、位置以及直径;其次就是在进行焊接时要保证主筋的完整和平滑, 尽可能的使其不会损伤到主筋部位, 被焊接在一起的钢筋相互之间是紧密结合的关系。
第二, 接头的设置。接头的衔接与原有不用衔接的存在很大的差异, 不论是外观还是具体的荷载力, 都有显著的差别, 因此, 在受力的安排上就应该把接头放在受力较小的地方, 这样可以起到对整个钢筋受力进行平均的作用, 另外, 为了有效的增加受力, 钢筋的接头是不能放置在一起的, 一般是需要将其进行错开的。
1.5 施工中的保护
这一环节在施工过程中也是占有重要地位的, 是确保施工人员正常安全操作的基础。一般来说, 大都是采用两重钢筋网来担当基础底板, 同时为了保证上下两层的钢筋网位置是准确合理的, 特别是上层钢筋网。从施工的安全角度出发, 就需要在上层钢筋网安置物体来做支撑, 通常选用的物体不外乎钢筋和混凝土两者, 确定选择后, 采用撑铁板对上层钢筋网进行撑立。
2 建筑基础钢筋施工质量的防治措施
由于建筑施工中经常会需要用到大量的钢筋材料, 因此, 就会不可避免的出现一些或大或小的质量问题, 从工程施工的进度和质量方面来考虑, 就需要在进行施工前做好相应的防范应对措施, 有充足的事前准备, 制定科学的预备方案, 并且在这一过程中还要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确保基础技术的良好。
2.1 施工中积水坑存在的问题
积水坑的上层钢筋网对积水坑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一项部分, 为了确保其选择的位置正确合理, 就要采取一系列相关的防治措施, 进行撑铁的安置, 然后再在上层钢筋网上设置相应的排气孔, 排气孔的位置要选择在它的上口模板位置。
2.2 地下室部位的外墙板钢筋网片的确认以及位置的选择
这一环节需要注意的是它的内层和外层钢筋网片的确定, 两者中外层部分是关键的。通常情况下可以采用具有抗裂性能的钢筋网片, 这种耐用性和实用性都比较良好, 可以有效的杜绝裂开现象的产生, 从而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 对于网片的位置确定, 它的方法是采用塑料卡子设置拉钩, 对于拉钩的方式一般是采用梅花状的形状。
2.3 止水板位置的确定合理
在止水板的两侧部位设置钢筋时要留有一定的长度, 以便于后期切断工作的进行, 而且还要在确保焊缝符合要求的前提下进行预止水板的焊接, 剩下的其他无论是在楼梯的钢筋柱还是剪力墙部位的龙骨箍筋之上都需要严格的按照设计的要求进行, 确保其在位置和数量上和实际的需求相一致, 在建筑中楼梯部位的钢筋设置需要把握的一点就是在底板锚固上, 一定要严加考虑, 确保其有很好的坚实性, 而对于龙骨箍筋的要求则是需要墙柱的位置是正确合理的, 并且它还具有安全可靠的性能。
3 总结
综上所述, 在当前的建筑工程施工中, 随着施工方式和类型的不断增加, 对于钢筋材质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钢筋在整个工程施工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是整个建筑的框架保障, 在对其施工的过程中需要严格的把握各项施工要求, 标准化施工, 对涉及到的各个环节都有专业的技术人员作指导, 加强钢筋施工质量的防治, 进而确保施工的质量良好。
参考文献
[1]张国旗.建筑基础钢筋施工常见质量防治措施与技术[J].科技与企业, 2014 (04) :221-222.
[2]李立丹.建筑基础钢筋施工常见质量防治措施与技术探析[J].门窗, 2013 (10) :302.
基础钢筋验收会议纪要(大筏板) 篇5
1、S-2号楼工程基础筏板钢筋(办公楼部分)
验 收 会 议 纪 要
会议时间:2012年2月23日
会议地点:凯乐桂园现场工程部办公室
参加单位及人员:
建设单位:武汉凯乐宏图房地产有限公司人员:胡工、曾工
监理单位:湖北九州建设项目咨询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人员:彭工、胡工
设计单位: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人员:田工
施工单位:中集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人员:周运诚、罗国塘、宋春风质检单位:武汉市武昌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站人员:熊工
主要内容:
建设单位胡总:
感谢各级领导参加凯乐桂园一期S-
1、S-2号楼办公楼部分基础钢筋验收,我公司严格
按照施工规范要求严格施工,现办公楼基础筏板钢筋已经施工完成。请个单位予以评价。
施工单位周运诚:
我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质量,按设计及验收规范要求施工。钢筋绑扎、钢筋间
距等均按照设计图纸达到要求,经自检自评为合格工程
监理单位彭工:
工程施工至今,工程始终处于受控状态下,工程施工工序均由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基础
钢筋绑扎等各项指标控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监控,钢筋加工及安装过程严格按照监理规划进
行旁站,基础筏板钢筋同意验收。
设计单位:
通过对现场外观及现场的实地勘验,本工程是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工程符合设计及
验收规范要求。同意验收。
质 监 站:此次验收各单位均按照验收规范到场,施工过程符合验收规范、监督程序及强制
性规范要求。
会签栏:
施工单位(签章):监理单位(签章):
建筑钢筋工程施工技术研究 篇6
【关键词】钢筋施工技术;建筑施工
[文章编号]1619-2737(2016)05-20-568
【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quality of buildings. In construction, reinforcement construction is one of important parts;it is an important factor of building quality. Combined with the author's working experience and theory in construction,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reinforcement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n building construction, providing some effective construction methods for reinforcement engineering.
【Key words】Reinforcement construction technology;Building construction
1. 引言
现如今,建筑施工企业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的过程中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在国家规定隐蔽工程强制性要进行验收和实体检测之后,钢筋施工的很多潜在的问题已经被发现并予以解决,但是验收和检测并不能覆盖所有的施工细节,比如国钢筋的加工、包装和检查验收工作等等就可能存在很多被忽视的问题,这些地方要是没有得到良好的监督和管理的话将会造成整个钢筋施工出现差错。要保证钢筋施工质量首先就要在建筑工程中运用好钢筋技术。
2. 影响钢筋工程质量的常见问题
2.1 钢筋材质不达标钢筋材料出现质量问题主要是指钢筋屈服点和极限强度低于建筑施工中钢筋材质的使用标准,比如钢筋断裂和焊接困难,钢筋拉伸试验的伸长率低于要求值,钢筋冷弯试验不能达标以及钢筋的化学成分超出相关的准则。造成以上的这些的情况最根本的因素就是建筑工程使用的钢筋材料质量不符合标准。
2.2 配筋不足钢筋的荷载能力大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承载能力大小,所以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受力钢筋和构造钢筋的配置就显得十分重要。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配筋不足的情况通常表现为,钢筋材料的种类、数量和配置措施没有按照配筋的设计和规范来进行。这种情况下,出现受力钢筋构造钢筋配筋不足就不足为奇了。这不仅仅影响到工程的结构的质量好坏还会影响到完工之后的建筑物使用寿命长短。
2.3 钢筋错偏差钢筋在构件中的位置偏差是影响施工项目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钢筋在结构中存在位置的偏差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要是超出了可接受的范围的话势必对钢筋结构和构件造成不利的影响,偏差严重带来的影响不仅仅是钢结构和构件的柔韧度和荷载能力下降,还会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严重的情况下将会造成建筑物结构的坍塌。通常情况下我们看见的一些悬挑阳台板、雨篷板出现坍塌的情况主要就是由于钢筋的位置出现偏差造成的,因为将钢筋网的位置放错到阳台板、雨篷板的下方,那么梁、柱主筋的保护层厚度偏差,钢筋间距偏差过大,箍筋间距偏差过大就会导致钢筋结构的承载能力骤降,从而出现倒塌。
3. 建筑施工中的钢筋施工技术
3.1 钢筋加工建筑施工中进行加工制作钢筋的过程中需要按照钢筋施工设计图来进行并认真的检查钢筋的加工表是不是对的上标准值。加工钢筋过程中,钢筋材料的更换需要按照设计图来对钢筋的材料进行核对。
3.1.1 钢筋加工拟在现场进行,配属队伍在进行钢筋材料的加工之前一定更要细读项目经理部审核批准后的钢筋配筋单,保证钢筋材料的配备没有问题,除此之外,还要依据施工现场的布局图来布置钢筋加工场的位置。
3.1.2 建筑施工之中需要将近五十个人左右的专业钢筋加工班组来完成钢筋的加工。加工人员要确保加工的钢筋在尺寸规格方面符合标准。入场生产的原材料以及出厂的钢筋成品都要分门别类的进行堆放和标识,由此保证加工的钢筋在规格上达到设计的要求。
3.1.3 钢筋弯曲成型:
(1)箍筋的末端的弯钩:Ⅰ级钢筋弯钩的弯曲直径>受力钢筋直径且≥箍筋直径的2.5倍,弯钩平直部分的长度≥箍筋直径10倍,弯钩形式为135°。
(2)钢筋的弯钩或弯折:Ⅰ级钢筋末端做180°弯钩,其圆弧弯曲直径D≥2.5d(d为钢筋直径),平直部分长度=10d;Ⅱ级钢筋末端做90°或135°弯折时,弯曲直径D≥4d,平直部分长度按图纸要求确定;弯起钢筋中间部位弯折处的弯曲直径D≥5d。
3.1.4 保护层垫块加工:
对建筑工程的施工的质量进行检测的时候需要对建筑物的墙柱和楼板等地方的保护层垫块进行检查,看它们的厚度有没有达到设计的要求。保护层垫块的厚度是按照具体的施工情况来决定的,比如主次梁和井格梁交叉位置的保护层垫块的厚度就得是主梁保护层的厚度外加其受力钢筋的直径长度。一般来讲,要是垫块的数量或者是厚度达不到不能使得保护层达到要求的话会导致墙柱或者是梁板等出现质量问题,所以需要重新加工强度和精确度都符合标准的垫块。
3.2 钢筋绑扎与安装钢筋的绑扎和安装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首先就是要对钢筋的型号和精确度进行检查,定位筋加工尺寸必须准确。
(1)若是出现了疏漏的话要及时的纠正或者增补。钢筋的质量和数量能不能达到料单料牌的设计要求会直接影响到其绑扎和安装工作的进行。定位筋拆除之后要进行杂物的清理并校对其尺寸的,避免出现超出许可范围内的偏差;其次,在进行钢筋的绑扎的时候要注意将全部的钢筋交错点都用铁扎丝进行绑定,绑扎的结实才能让柱角等关键性的部位具有较好的抗震效果。在绑扎的时候同一水平直线上相邻绑扣呈“八”字型,而且其相邻绑扣露头部分朝向正反交错;在钢筋安装的时候需要仔细的标识所有的钢筋摆放位置线都要用两个或者更多的粉笔点来进行标识,对于插筋在插入的特殊部分要在其两端用红漆标点标识。底板钢筋摆放线,底板上柱、墙、门洞位置线,独立柱插筋位置线,板筋、梁主筋、柱、梁箍筋摆放线等都需要按照具体的要求在准确的位置上进行标识。
(2)除此之外,钢筋下部网片应设置与保护层厚度相当的水泥砂浆垫块或塑料卡,板的上部网片应在短向钢筋两端,沿长向钢筋方向设置钢筋支墩。
3.3 接长钢筋要是钢筋设计图中对于钢筋有接长的要求,那么相关的负责人员就能够使用机械来进行接长的工作,常用的钢筋接长方法是筒管挤压。而且要是需要接长的钢筋是水平筋的话还能够使用别的比如对焊和电弧焊等处理方法,要是竖向筋的话还能够采用电渣压力焊来进行接长。下面将对对焊、电弧焊和电渣焊这三种接长钢筋的处理办法进行分析:
3.3.1 对焊和电弧焊对于水平筋来讲,采用对焊这种方法进行接长是比较常见的,一般来说,除了那种焊接性不是很强,而且焊接参数的适应性相对较窄的钢筋之外都能采用对焊这种方法。在钢筋接长的过程中,要确保焊接不存在质量上的问题就需要在焊接过程中控制好合适的顶锻,尽量让热影响区的拉弯时出现的断裂变小就差不多了。
使用电弧焊来接长钢筋一般有四种接头措施:帮条焊、搭接焊、坡口焊和熔槽。对于一、二等级的钢筋来讲,因为它们与主筋的钢材等级是一样的,要是其直径还和主筋相同的话采用帮条焊这种电弧焊方法是比较恰当的;适合搭接焊的钢筋范围比较广;坡口焊对接方式可以分为坡口平焊对接方式和坡口立焊对接方式。
3.3.2 竖向钢筋的电渣压力焊适合竖向筋的接长处理办法就是电渣压力焊,顾名思义,就是把钢筋用高温熔化之后进行焊接,溶化钢筋则利用电流在流通渣池的时候产生的电阻热,然后在对钢筋施加压力使其焊接。在使用这种方法进行钢筋的焊接需要注意其工艺程序:先安装好焊接钢筋和引弧铁丝球,再用缠绕石棉绳安装焊剂盒,最后装上焊剂之后再通电。“造渣”工作过程中采用40~50V的电压,而在“电渣”的时候电压通常都得降低20V,以产生渣池,当钢筋的端面发生溶化的时候需要及时的断掉电源,焊接完之后还需要进行的工作就是卸除焊剂并拆除焊剂盒和夹具使用焊接的措施来进行钢筋的接长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几点:用于焊接的夹具将需要焊接的钢筋上下钳固住。而上下钢筋在安装的过程中要注意其上下两者的中心线要校对统一,而且在上钢筋抬起的时候要将在其正中位置要放置好引弧铁丝球的时候,确保钢筋和铁丝球的接触无误,以避免出现铁丝球压坏的情况;在安装焊剂盒之前,要在安装焊剂盒的地方的底部先缠绕上石棉绳,再安装焊剂盒,并且在焊剂盒里加满焊剂;电源接通之后要同时将上钢筋上提引燃电弧并启动“造渣延时读数”程序来计算造渣通电的时间;最后就是将钢筋顶压,然后切断电源,卸载焊剂,拆除焊剂盒、石棉绳和各种夹具。
4. 钢筋施工中的机械的连接技术
在钢筋施工中使用机械连接技术的话对于钢筋本身是有要求的,钢筋接长采用该技术的梁钢筋、柱钢筋还有底层柱筋一般都是包括?准18在内或者?准18以上的。该技术中使用套筒钢筋挤压的方式,利用钢筋端头特制的经过套筒挤压而形成的接头。这样的钢筋接长方式是一项新技术,需要由专业人员来进行操控,而且在套筒钢筋挤压工程进行之前要仔细的检查所有的造作器具的质量和规格,此外还得保证工程中使用到的各种信息数据和材料都符合设计的要求。套筒钢筋挤压工作进行之初要进行的准备主要包括几个方面:清理钢筋端头残留的污渍和杂物;检查并试用套筒质量有无问题,观察试用过程中它是不是与钢筋相互匹配;定位并标识钢筋连接端,定位标记来检验钢筋深入套筒中的深度,钢筋深入的长度不应该超过10mm;检查套筒挤压的设备。进行挤压操作时保持挤压机和钢筋的轴线保持垂直的状态,挤压的方向应该是从中间向两边的顺序一边挤压完成再进行另一边的挤压。
5. 结束语
钢筋的施工技术是建筑施工中不能忽视的一项关键性技术。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建筑施工钢筋技术也得到了相应的改进,但是现如今,处于信息技术时代的建筑行业钢筋施工的技术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发展。所以说对于该技术相关的科技研究力度还需要加强。从该项技术的钢筋的施工工艺以及钢筋的机械连接两大主要方面出发加以研究并注重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等将有助于钢筋施工技术在建筑产业起到更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夏芳.试论钢筋施工工艺及要求[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02).
[2] 肖艳立,于晓丽.钢筋施工的质量控制[J].山西建筑,2011(22).
建筑基础钢筋 篇7
结构施工图是建筑工程类专业学生传统的重点与难点, 学生无工程实践经验, 空间想象能力差, 识图初期, 对钢筋感觉尤其困难。
建筑结构中的主要结构构件共五类:板、梁、柱、墙、基础, 建筑结构教材涉及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有三类:钢筋混凝土板、梁、柱。针对这三类构件, 图纸选用有抗震要求的框架结构。本文讲述的是抗震框架结构中板、梁、柱的钢筋设置的一般规律。
钢筋的识图顺序结合两个因素综合考虑:一是施工顺序, 二是钢筋的重要性。
1 板的钢筋设置规律
多跨连续梁、多跨连续板在考虑最大荷载时的弯矩图:
梁、板的中部 (非1/3范围) , 下侧受拉, 上侧受压;支座和支座附近, 上侧受拉, 下侧受压。
钢筋混凝土板内有两个钢筋网片:下网和上网。
1.1 下网有两种钢筋:短向钢筋和长向钢筋。
1.1.1 双向板:短向钢筋和长向钢筋均为受拉钢筋。
设置原因:板中部, 下侧双向受拉。但两个方向拉力大小不同, 短边方向传递的荷载大于长边方向, 因此短边方向的含钢量大于长边方向, 即若两个方向钢筋直径不同, 则短向钢筋直径大于长向钢筋;若两个方向钢筋间距不同, 则短向钢筋间距小于长向钢筋。
所有受弯构件下侧承受拉力作用的纵向受力钢筋, 并没有仅仅设置在受拉区, 而是向前延伸至受压区且将钢筋锚固在受压区, 一般是支座上。
施工时, 短向钢筋在下, 长向钢筋在上, 以保证受荷大的钢筋置于构件最外围。
1.1.2 单向板:短向钢筋为受拉钢筋, 长向钢筋为分布钢筋。
设置原因:单向板下侧单向受拉, 荷载主要沿短边方向传递, 因此受拉钢筋布置在短向, 长向布置分布钢筋。施工时, 短向钢筋在下而长向钢筋在上。
1.2 上网有两种钢筋:负弯矩筋和分布钢筋。
设置原因:板在支座及支座附近, 上侧受拉, 下侧受压, 即承受负弯矩, 此处设置的抵抗拉力作用的钢筋为负弯矩筋, 负弯矩筋垂直于支座设置, 末端90°弯下, 弯钩长度a=板厚-15。分布钢筋垂直于负弯矩筋置于负弯矩筋内侧。如图:
1.3 分布钢筋通常在以下两种情况下设置:
1.3.1 单向板下网沿长边方向设置分布钢筋
1.3.2 单向板、双向板负弯矩筋的分布钢筋。
2 框架梁的钢筋设置规律
2.1 框架梁下网只有一种钢筋:纵向受力钢筋。
设置原因:梁的中部, 下侧受拉, 设置纵向受力钢筋抵抗拉力作用。此钢筋也延伸至受压区且锚固在受压区。抗震框架中, 因地震作用过程中框架梁的反弯位置可能有变化, 因此沿梁的全长上网和下网至少应各配置两根通长纵向钢筋以保证梁的各个部位有适当的承载能力。当然两根“通长”纵向钢筋并不是要求这两根钢筋不能截断, 而是强调沿梁全长上、下网各截面应保证一定数量的配筋。不同直径的钢筋按规范要求可靠连接。
纵向受力钢筋的锚固规律:
纵向受力钢筋能通则通, 若需断开, 则需断在受压区, 通常断在支座上;纵向受力钢筋的锚固一般情况下能直锚尽量不弯锚。
边支座上:一般为弯锚。锚固长度由两段组成:平直段伸至柱远端纵筋内侧;90°弯钩为15d。
中支座上:一般为直锚。锚固长度:≥la E;≥0.5hc+5d。
2.2 框架梁内上网有两种钢筋:通长钢筋和负弯矩筋。
通长钢筋的设置原因:抗震框架中, 地震作用使框架梁的反弯位置可能有变化。这两根钢筋可以截断, 若需断开, 需断在受压区即跨中1/3处, 钢筋的连接长度为锚固长度而非搭接长度。
负弯矩筋的设置原因:梁的支座及支座附近, 上侧受拉, 下侧受压, 即承受负弯矩, 此处设置负弯矩筋抵抗拉力作用。负弯矩筋的净长度:第一排为净跨/3, 第二排为净跨/4。边支座上一般为弯锚, 锚固平直段≥0.4la E;90°弯钩15d。中支座上关于支座对称放置。
2.3 箍筋:
箍筋沿梁全长设置。以下情况应设置复合箍筋:当b≥400, 且一排内纵向受压钢筋多于三根时;或b≯400, 但一排内纵向受压钢筋多于四根时。箍筋在以下情况下需加密:
2.3.1 梁的两端。
处于三向应力状态下的混凝土, 不仅可提高其抗压承载力, 还可提高其变形能力, 梁两端箍筋加密从构造上对框架梁塑性铰区的受压混凝土提供约束, 并约束纵向受力钢筋, 防止纵向受力钢筋在混凝土保护层剥落后过早压曲, 以保证梁端具有足够的塑性铰转动能力, 即梁端箍筋加密并不只是满足抗剪承载力要求。梁端加密区长度要求:≥1.5hb且≥500。
2.3.2 框架梁上有次梁或有较大集中力处。
此时集中荷载会在梁高范围内或在梁的下部传入, 为防止集中荷载影响区下部混凝土拉脱并弥补间接加载导致斜截面抗剪承载力的降低, 应在集中荷载影响区的范围内设置附加横向钢筋, 宜采用附加箍筋, 也可采用附加吊筋。
2.4 纵向构造钢筋。
当梁的腹板高度hw≥450时, 梁的横截面尺寸较大, 此时混凝土的体积较大, 则可能在梁的侧面产生垂直于梁轴线的收缩裂缝, 故需在梁的两侧面布置纵向构造钢筋以抵抗侧向裂缝。布置要求:在hw范围内梁的两侧面按每a≤200布置一道, 并用拉接筋拉接, 当b≤350时, 拉筋直径为6mm, 当b>350时, 拉筋直径为8mm, 拉筋间距为非加密区箍筋间距的两倍。若梁内需布置抗扭纵筋, 其设置位置同纵向构造钢筋。当梁侧面为纵向构造钢筋时, 其搭接与锚固长度可取为15d;当梁侧面为受扭纵向钢筋时, 其搭接长度为ll或ll E, 锚固长度与方式同框架梁下部纵筋。
3 框架柱的钢筋设置规律:
框架柱内有两种钢筋:纵向受力钢筋和箍筋。
3.1 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区:
满足两个条件:剪力较小处;施工方便处。
纵向受力钢筋在连接区需断成两道, 使钢筋错开连接, 以保证钢筋在受压区的接头百分率≤50%。错开的距离为:≥35d;≥500。
3.2 纵向受力钢筋在框架顶层中节点和端节点的锚固:
当h>la E时, 采用直锚方案, 纵向受力钢筋伸至柱顶;当h不足时, 采用弯锚方案, 纵向受力钢筋伸至柱顶并内弯, 弯钩长度12 d, 满足以下条件也可外弯:柱顶有现浇板;板强度等级≥C20;板厚≥80。
框架顶层端节点处梁、柱主要承担负弯矩, 此位置的主要问题是纵筋的搭接传力问题。当柱混凝土施工缝留设在梁底标高时, 采用梁内搭接方案, ≥65%的柱外侧纵筋伸入梁内与梁纵筋搭接, 当柱外侧纵筋配筋率>1.2%时, 柱纵筋分两批截断, 错开20d;梁宽范围以外的柱外侧纵筋伸至柱内侧, 第一层弯下8d后截断, 第二层可不弯下。若梁、柱纵筋过多, 则节点内钢筋过于拥挤, 不利于浇筑混凝土, 此时采用柱内搭接方案, 搭接长度竖直段≥1.7la E, 当梁上部纵筋配筋率>1.2%时, 梁纵筋分两批截断, 错开20d。
4 结束语
本规律是本人结合多年施工实践及教学经验总结出来的钢筋设置普遍规律, 浅显易懂, 适合建筑工程技术、建筑工程造价、建筑工程管理大专及中专学生识图入门使用, 对钢筋工人掌握一定程度的钢筋设置规律也大有好处。
摘要:本文介绍《建筑结构基础与识图》课程中钢筋混凝土板、梁、柱钢筋设置的基本规律。这些钢筋设置规律, 是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常用的、大多数情况下的普遍规律。建筑结构纷繁复杂, 千变万化, 教学无法涉及到工程中所有情况, 这些基本规律, 对识图入门, 有很大帮助。
关键词:混凝土结构施工图,钢筋混凝土板、梁、柱,钢筋,设置规律
参考文献
[1]03G101-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北京.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出版社.2006.
[2]03G101-4.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北京.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出版社.2008.
[3]杨太生.建筑结构基础与识图.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钢筋混凝土基础梁裂缝浅析 篇8
钢筋混凝土基础梁平面图见图1。
该工程于2007年7月开工,基础混凝土于8月9日开始浇筑,顺序为由南至北依次浇筑。基础施工完毕后开始进行二层板的施工,顺序依旧为由南至北。但在二层板(12)轴~(22)轴的钢筋绑扎完毕,准备进行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发现在(14)轴与(16)轴、(17)轴与(18)轴有两道贯穿?, , 三道轴线的裂缝,且所有裂缝均发生在南北梁上,分布为跨中或1/3处,东半部多,西半部少,裂缝呈V形,先开裂为上部,经过观察,裂缝仍在发展,遂令施工单位停止施工。
该裂缝是监理人员在检查支撑体系时意外发现的,此时二层板①轴~(12)轴已经浇筑完毕,(12)轴~(22)轴钢筋已绑扎完毕未浇筑,整个二层看台板是由下部满堂脚手架支撑,即整个基础梁处于受力非常小或基本不受力(只有自重)的状态,基本可以排除由于强度或外力所致。另外,地质勘探部门在现场又做了几处钎探实验,结果与地质报告完全相符,设计单位通过再次验算基础梁的承载力完全符合要求。
据此分析、判断:此裂缝不影响安全和使用,可以继续施工。这种裂缝产生的原因如下:
首先由于季节变化产生温度变化,引起商品混凝土收缩是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混凝土产生裂缝有多种原因,主要是温度的变化。混凝土在硬化期间水泥放出大量水化热,内部温度不断上升,在表面引起拉应力。后期在降温过程中,又会在混凝土内部出现拉应力,气温的降低也会在混凝土表面引起很大的拉应力。当这些拉应力超出混凝土的抗裂强度时,即会出现裂缝。
混凝土是一种脆性材料,抗拉强度是抗压强度的1/10左右,短期加荷的极限变形只有(0.6~1.0)×104,长期加荷时的极限拉伸变形也只有(1.2~2.0)×104。根据温度应力的形成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1)早期:自浇筑混凝土开始至水泥放热基本结束,一般约30 d,这个阶段的两个特征:a.水泥放出大量的水化热;b.弹性模量的急剧变化。由于弹性模量的变化,这一时期在混凝土内形成残余应力。2)中期:自水泥放热作用基本结束时起至混凝土冷却到稳定温度时止,这个时期,温度应力主要是由于混凝土的冷却及外界气温变化所引起,这些应力与早期形成的残余应力相叠加,在此期间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变化不大。3)晚期:混凝土完全冷却以后的运转时期,温度应力主要是外界气温变化所引起,这些应力与前两种的残余应力相叠加。该工程钢筋混凝土基础梁浇筑于8月,9月份,当时气温很高,水化热不易散发,至11月底,天气骤然变冷,工程施工人员认为基础梁强度已经达到,没有采取任何保暖措施,致使基础梁裸露于干冷环境中,混凝土遇冷收缩,水热化已散失殆尽,即刻出现微裂缝现象。基础梁混凝土强度见表1。
也许有人会问,基础梁中有大量钢筋,为什么没有阻止裂缝的出现,这是因为钢的线膨胀系数与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相差很小,在温度变化时两者间只发生很小的内应力。由于钢的弹性模量为混凝土的7倍~15倍,当混凝土应力达到抗拉强度而开裂时,钢筋的应力将不超过100 kg/cm2~200 kg/cm2。因此,在混凝土中想要利用钢筋来防止细小裂缝的出现很困难,但加筋后结构内的裂缝一般就变得数目多、间距小、宽度与深度较小了,但它对结构的强度和耐久性仍有一定的影响。
其次,由于纵向基础梁跨度较大,刚度较小,横向跨度小、刚度较大(横向基础梁跨度为7.5 m~9 m,纵向基础梁跨度为3 m~5.5 m),致使由于温度变化产生的应力均集中于纵向梁上,这就是为什么纵向梁裂缝多,而横向梁裂缝少的原因。
第三,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不当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是造成混凝土开裂不可忽视的原因。配合比不当指水泥用量过大,水灰比大,含砂率不适当,骨料种类不佳,选用外加剂不当等,这几个因素是互相关联的。有关试验资料显示:用水量不变时,水泥用量每增加10%,混凝土收缩增加5%;水泥用量不变时,用水量每增加10%,混凝土强度降低20%,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力降低10%。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越高,混凝土脆性越大,越易开裂。因此,当水灰比不变时,企图用增加水泥用量来提高混凝土强度是错误的。此时只能增大混凝土的和易性,增大混凝土的收缩变形。混凝土强度是由水灰比控制的,混凝土生产厂家为了保证混凝土强度,尽量减小水灰比,加大水泥用量。同时,为了保证混凝土的和易性,使浇筑更加方便、快捷,混凝土生产厂家不惜加大水泥和水的用量。该工程混凝土试验报告显示,所用商品混凝土强度不仅仅达到了设计要求,而且富余量特别多,大部分超过设计值50%以上。这样做虽然保证了混凝土强度,但水泥和水分较多,在天气变冷时混凝土极易收缩,产生大量裂纹。
对裂缝的处理:在主体完成后,基础回填前进行。裂缝宽度w≤0.3 mm时,采用表面封闭法,利用混凝土表层微细独立裂缝或网状裂纹的毛细作用吸收低粘度且具有良好渗透性的修补液体。对裂缝宽度0.3 mm<w≤1.0 mm时,以一定的压力降低粘度,用高强度的裂缝修补液体注入裂缝腔内。
根据以上分析,此种裂缝收缩完成的时间约1年~2年,裂缝继续发展属于正常现象。
建议:首先,混凝土要有合适的配合比,选择合适的配合比,不仅要满足强度要求、施工要求,还要从防止产生裂缝的需要出发,适当的选择好水灰比,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原则下,尽可能减少水泥用量。另外在今后的混凝土结构施工时,要尽量缩短浇筑时间,减小混凝土浇筑时的温差,加强混凝土保温意识。
参考文献
[1]张猛.浅谈混凝土的温度与裂缝[J].建筑工人,2005(2):20-22.
[2]陈保平.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裂缝分析及防治措施[J/OL].中国期刊网,2005-05-04.
[3]孙文峰.浅谈混凝土裂缝与施工温度的关系[J].建筑科技与管理,2009(7):28-30.
探究钢筋混凝土基础施工技术 篇9
在进行基坑浇筑混凝土时, 应该注意独立基础的施工工艺, 其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一、在基坑内浇筑混凝土来垫层, 从而达到一个基础稳定的效果;二、设计师或者施工人员应该掌握好基坑的深度以及浇筑混凝土的位置, 来进行基础探险;三、对基坑进行支护的施工;四、在支护结构上绑上钢筋;五、绑好钢筋之后在中间立柱一根主钢筋, 从而起到稳定的效果;六、再一次浇筑混凝土。
1 施工准备
1.1 仔细阅读图纸, 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做好施工配合比。
1.2 做好材料检测工作, 确保进场的材料如钢筋、水泥等性能符合要求。
1.3 按图纸规定尺寸进行钢筋下料。
1.4 根据基础的尺寸选择不同型号的钢模板。采用木模板的要求做好各种尺寸的模板。
1.5 放线员在浇筑好的基础垫层上弹出基础外边线及台阶线。
2 模板安装
施工中侧面板是主要用于逆差基础的模板, 它可以直接用来当成垫层的底模板来用。在对模板进行支护结构的施工中应该要考虑混凝土的侧压力, 以防在建筑混凝乳的过程中将模板胀破的现象。在一般情况下, 独立基础分为两种方式, 一种是台阶式模板, 另一种是非台阶式。非台阶式只要下面一周模板, 浇筑混凝土时拍成200~300的角柱根。台阶式支模时要把第二节台阶加起来, 用横杆支在一面一阶台面上, 四周固定, 侧面支撑牢固, 防止走位变形。侧面支撑时可支撑在秃笔上, 支撑时要用点半减小压强。台阶式模板要保证各阶台阶的标高, 截面尺寸。
3 绑扎钢筋
3.1 绑扎前要按图纸计算下料长度进行钢筋配料, 下料时要考虑
钢筋因弯曲或弯折产生的变化, 并考虑混凝土保护层、钢筋弯曲、弯折的规定, 计算下料长度。
直钢筋下料长度=构建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
上述钢筋需要搭接的话, 还应增加钢筋搭接长度。
3.2 钢筋表面有锈迹要清除干净, 锈蚀严重的严禁使用。
3.3 绑扎钢筋前在混凝土垫层上弹出墨线, 确定底板筋的间距。
(1) 钢筋网的绑扎。四周两行钢筋交叉点应每点扎牢, 中间部分交叉点相隔交错扎牢, 但必须保证受力钢筋不位移。双向主筋的钢筋网, 则须将全部钢筋相交点扎牢。绑扎时应注意相邻绑扎点的钢丝扣要成八字形, 以免网片歪斜变形。
(2) 基础底板采用双层钢筋网时, 在上层钢筋网下面应设置钢筋撑脚或混凝土撑脚, 以保证钢筋位置正确。
(3) 钢筋的弯钩应朝上, 不要倒向一边;但双层钢筋网的上层钢筋的弯钩应朝下。
(4) 独立柱基础为双向弯曲, 其底面短边的钢筋应放在长边钢筋的上面。
(5) 现浇筑与基础连接用的插筋, 其箍筋应比柱的箍筋缩小一个柱筋直径, 以便连接。钢筋位置一定要固定牢靠, 以免造成柱轴线偏移。
4 浇筑混凝土
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 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步骤:第一, 在基坑混凝土浇筑之前, 应该对建筑材料 (其中包括模板、钢筋等) 进行验收, 并将验收结果记录下来, 等到验收结果经过上级负责人批准之后才可以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工程, 否则可能会引起建筑工程的隐患;第二, 在混凝土浇筑之前, 一定要对模板内部的垃圾、杂质清理干净, 才能进行浇筑;第三, 一定要保证基础施工的底部没有积水, 以免造成建筑的不稳定;第四, 必须要把握好混凝土调配的比例, 从而控制好混凝土的强度;第五、采用台阶式基础施工时, 应该分层级进行混凝土的浇筑, 其中要注意不能留有施工缝;第六, 在采用台阶式浇筑柱基过程中, 一定要防止出现有吊脚现象。
为了防止出现吊脚现象, 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措施:
(1) 在第一级混凝土捣固下沉2~3m后, 继续浇筑第二级, 先用铁锹沿第二级模板底圈做成内外坡, 然后再分层浇筑, 外圈边坡的混凝土于第二级振捣过程中自动摊平, 待第二级混凝土浇筑后, 再将第一级混凝土齐模板顶边拍实抹平。
(2) 捣完第一级后拍平表面, 在第二级模板外先压以20cmx10cm的压角混凝土并加以捣实后, 再继续浇筑第二级。待压角混凝土接近初凝时, 将其铲平重新搅拌利用。
(3) 若条件许可, 宜采用柱基流水作业方式, 即顺序先浇第一级, 再回转一次浇第二级。这样对已浇好的第一级有一个下沉的时间。但必须保证每个柱基混凝土在初凝之前连续施工。
(4) 锥式基础, 应注意斜坡部位混凝土的捣周质量, 在振捣器振捣完毕后, 用人工将斜坡表面拍平, 使其符合设计要求。
(5) 现浇筑下基础时, 要特别注意连接钢筋的位置, 防止移位和倾斜, 发现偏差时及时纠正。将轴线标高返到柱基上。检查合格后再拆模。箍工中要放混凝土试块, 试块要送至标准实验室养护。
5 混凝土的养护
当基坑浇筑混凝土完成之后, 在自然条件下等待两个小时之后, 知道混凝土的平均气温在15°C及以上时, 就要对其进行相应的养护, 对其不断覆盖浇水, 使浇筑的混凝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水泥的水热化, 而这就需放达到一定的温度与湿度。
(1) 混凝土浇水养护时间的差异。如果施工人员是采用的是硅酸盐水泥的话, 其浇水养护的时间应该规定在7天以上;如果在水泥中加入了一些减缓凝结的外加剂, 或者有其他材料的掺杂, 通常情况下应该将浇水养护时间规定在14天以上。混凝土浇水养护的时间应该根据材料的不同在决定。
(2) 浇水次数应根据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的状态来决定。
(3) 混凝土的养护用水宜与拌制水相同。
(4) 当平均气温低于5°C时, 不得浇水。
在混凝土养护过程中, 有时也可以采用较为透气的薄膜布来进行养护, 这种方法必须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才可使用。用薄膜布将混凝土表面敞露的部分全部严密地覆盖起来, 保证混凝土在不失水的情况下得到充足的养护。
结束语
混凝土具有原料丰富, 价格低廉, 生产工艺简单的特点, 因而使其用量越来越大。同时混凝土还具有抗压强度高, 耐久性好, 强度等级范围宽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其使用范围十分广泛且品种发展多种多样。
摘要:钢筋混凝土目前是建筑行业中采用的相对比较普遍的形式之一。混凝土作为一种建筑材料, 它具备有强度好、适用性强、方便等特点, 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方面, 建筑材料中钢筋通常与混凝土混合在一起利用, 这样可以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 并且使建筑工程耐久性高。本文主要分析钢筋混凝土材料在建筑中的基本施工, 简述其施工技术。
建筑基础钢筋 篇10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高炉基础,施工技术
1 工程概况
本工程是位于西北某开发区钢厂内的450m3高炉工程, 高炉基础是整个工程土建施工的一个重点。该基础高度为7.54m, 宽度分别为19.55m和8.7m, 其平面和立面图如图1所示。
该基础工程原设计的施工特点是:要求一次性整体浇筑成形。混凝土工程量较大, 为1080 m3。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单面散热结构截面最小层度在75cm以上, 双面散热结构截面最小层度在100cm以上, 水化热引起混凝土内外最大温差预计可能超过25℃的混凝土结构, 为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显然, 本基础为大体积混凝土结构。需要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 严格按照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要求来控制施工, 以防基础开裂。该工程的施工期正是本地区的夏季高温期, 下午高温达35℃, 如何采取科学、合理的施工措施, 降低混凝土浇筑时产生的水化热, 同时高温天气带来的不利条件, 消除因高温效应产生的温度裂缝, 对混凝土强度的直接影响, 是该工程施工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2 水泥水化热是产生混凝土应力和变形最突出的原因
混凝土结构中, 特别是大体积混凝土构件浇筑后, 混凝土在硬化期间水泥释放大量水化热。混凝土是热的不良导体, 大体积混凝土产生的热量又不易散去。它会使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升高到60℃左右, 有时甚至更高, 使混凝土表面和内部的温差很大。当降温产生非均匀温差时 (如施工中注意不够, 过早拆除模板, 过早除掉保温层, 或受到较快降温的袭击) , 将导致混凝土表面温度急剧变化而产生较大的温度收缩, 此时表面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 将产生很大的拉应力 (内部降温慢, 受自约束而产生压应力) , 而混凝土早期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很低, 因而出现裂缝。但这种温差仅在表面处较大, 离开表面就很快减弱, 因此裂缝仅在接近表面较浅的范围内出现, 经验表明, 在无风的外部环境中, 混凝土表面温度之差≥25℃时, 会产生肉眼可见的温差裂缝。为避免出现温差裂缝,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或可能发生表面与环境温差较大的混凝土工程, 应采取内部测温法, 尽可能采取措施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另一方面要关注混凝土表面温度与环境气温的温差, 当温差太大时, 应采取覆盖保温的方法解决。
3 裂缝控制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裂缝产生的原因比较复杂, 归纳现浇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温度裂缝产生主要有2种情况:一是在混凝土硬化的初期, 内外温差形成温度梯度, 使混凝土内部产生压应力, 表面产生拉应力, 产生表面裂缝;二是在硬化的中后期, 混凝土逐渐降温和多余水分蒸发引起的体积收缩, 受到边界约束引起的拉应力, 使结构产生贯穿裂缝。表面裂缝相对较小 (<0.1mm) 对结构的影响不大, 一般可以忽略。而贯穿裂缝影响结构的防渗漏性能和耐久性, 施工时就必须采取措施, 严格控制大体积混凝土的开裂。针对以上特点, 从原材料选配、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选择和测温、养护等, 制定一整套综合施工方案, 解决该裂缝问题。
4 分析本工程大体积钢筋混凝土高炉基础施工防治裂缝的措施
综合以上裂缝产生的原因, 找出本工程的主要矛盾进行防治。因本工程混凝土过大, 一次性浇灌会产过高的水化热;此外, 拌和水分过多, 以及施工振捣、养护等都很不易完成等因素, 可能引起混凝土贯穿性破坏性裂缝。表面裂缝对结构的影响不大, 一般可忽略, 而贯穿裂缝影响结构的整体性和耐久性, 施工时就必须采取相应措施, 如分层分块等方法加以克服, 严格控制混凝土发生开裂。针对以上特点, 再从原材料、施工工艺出发, 制定了一整套施工方案, 来解决该问题。
5 施工方案的选定
该设备基础是450 m3高炉炉体的承重基础, 为确保安全, 原设计要求对基础进行整体浇筑。考虑到一次浇筑产生的水化热热量较大, 为改善约束条件, 削减温度应力, 组织有关专家对该方案进行全面论证、修订, 最终确定了“两步法”分层施工方案:
因为该设备基础是承压构件, 主要承受的是炉体传来的压力。基础以放大脚为界分上下两层, 采取两步走的施工方法, 对基础承压能力没有改变。分两步施工:先搞下部基础大脚混凝土灌注, 再作上部墩座施工。两部分的宽高比分别为15:1 (下层) 和1.7:1 (上层) , 两部分的接续, 自大底向上, 相当稳定, 不需要采取过多的支衬;加之基础的钢筋配置数量相对较大, 经配筋验算, 有足够的连结力。故两步施工在理论上是可行的, 且最重要的是两部法施工大大降低了一次浇筑混凝土的体积, 增大了构筑物的有效散热面积, 可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水化热。经过与总包公司和监理协商并报请设计院同意, 批准了该施工方案。
6 施工中的技术控制措施
为了全面有效地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 确保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在施工中采取了以下措施:
6.1 改善混凝土的配合比, 降低水化热, 减少绝热温升
(1) 选用低热水泥, 使用52.5矿渣硅酸盐水泥作混凝土的胶凝材料。因为矿渣水泥为低热水泥, 选用52.5矿渣水泥对降低混凝土水化热有很大作用。且能满足基础混凝土的强度要求。该水泥水化热一般, 但强度较高, 相同等级的混凝土水泥用量减少, 降低混凝土的绝热温升。
(2) 加入缓凝减水剂, 加入缓凝型减水剂KFDN-SP8。该减水剂具有高减水、大流动、提高混凝土早期强度等效果, 减水率为15%~25%, 降低了水化热。减水剂的合理掺加能够有效地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 节约水泥和水的用量, 使水泥水化热的释放速度减慢, 并可使热峰的出现推迟。
(3) 先期对混凝土骨料降温。用深井水均匀冲洗砂、石骨料, 降低砂石骨料的温度。水的比热大, 水的温度降低4℃, 混凝土温度可降低1℃。选择良好级配的粗、细骨料, 严格控制骨料的规格和质量, 降低水泥用量。细骨料采用优质中砂, 含泥量<3%, 泥块含量<1%, 细度模数为2.5~3.1;粗骨料采用5~2.5mm2优质碎石, 含泥量<1%, 泥块含量<0.5%, 砂率为40%。
6.2 温控监测
混凝土浇筑前, 在混凝土核心筒底板的中心位置设置A、B二个测温点, 每个测温点分别埋设一深一浅两根镀锌钢管, 直径为<25, 浅钢管埋深为50mm, 用于测定混凝土的表面温度, 深钢管埋深为3000mm, 用于测定混凝土的中心点温度。混凝土终凝后, 安排专人采用普通水银温度计进行测温, 每2h测1次。制表列出温度监测结果。
6.3 计算混凝土的最高温升
根据当地的气象预测, 当前气温为25~34℃, 分别计算出混凝土拌合物的温度T0、混凝土拌合物的出机温度T1、混凝土拌合物浇筑完成时的温度T2、混凝土的绝热升温Tmax。
7 施工方法
7.1 混凝土的制备
(1) 混凝土拌合设备:用混凝土拌合站进行混凝土拌制。
(2) 混凝土配合比:根据设计要求严格混凝土配合比, 依据现场试验数据确定减水剂的掺入量, 经过多次实验, 减水剂的掺加量以1.3%为宜。制备混凝土时特别要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 在保证混凝土质量的情况下, 要满足泵送混凝土的要求, 故保持混凝土的和易性是整个混凝土制备过程的关键。为确保混凝土的和易性, 经多次比选, 当混凝土的水灰比为0.51, 坍落度为15.3cm时, 在满足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的情况下, 和易性为最佳状态。适量加入泵送剂, 可提高泵送效果, 经实验, 泵送剂掺入量以1%为宜。
(3) 混凝土的输送:混凝土的输送用混凝土输送泵进行输送。混凝土输送泵的使用为连续、快速浇筑混凝土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7.2 模板的使用
第一步基础由于形状复杂、高度较小, 采用普通组合钢模板, 用钢管加固。第二步基础使用大型钢模板, 每块模板高2.0m, 沿周长方向每块长3.41m, 由于采用大型钢模板, 接头明显减少, 使混凝土外表光洁美观, 为建筑物内实外美创造良好条件。
7.3 埋设导热管
在第二步基础施工时, 在混凝土中埋设导热管, 其方法是用Φ80薄壁钢管竖向在混凝土中梅花形布置, 间距为80cm, 使混凝土中热量及时释放, 确保混凝土强度质量。在混凝土浇筑完毕且强度达70%后, 用细石混凝土对钢管进行注浆封堵。
7.4 施工要点
(1) 在混凝土输送前, 要严格控制配合比, 并要求用泵进行试送, 确保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
(2) 在混凝土施工中, 要进行分层浇筑, 每层中先周边后中间对称浇筑, 每层以30cm厚度为宜, 要严格混凝土振捣作业, 做到既不要漏振, 也不要过振、欠振。漏振会影响混凝土的密实度, 过捣, 则会引起混凝土离析。振捣时使用了3台插入式振捣器 (振动棒长53cm) , 振点间距30cm, 振动时间20~30s, 以混凝土表面呈水平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为宜。振动点要均匀排列, 可采用“行列式”或“交错式”, 以免混乱而发生漏振。
(3) 第二步基础施工前, 先将第一步基础顶面凿毛, 用水冲洗干净, 并先浇筑一层2cm厚粘结砂浆, 确保两步基础充分联结。
(4) 加强技术监督, 严格按规范要求施工。混凝土拌合计量设备要认真检查, 试验人员现场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坍落度、减水剂和泵送剂的掺入量, 配备专职技术人员值班, 随时掌握灌注振捣情况, 并严格要求和监督按规范施工。
(5) 严格监控混凝土的内外温度, 将温差控制在25℃以内。当发现温差接近25℃时, 须及时调整保温层的厚度, 或须采用其它措施, 保持温差, 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符合混凝土的温度应力特性记录的数据看出, 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均在24℃以内, 降温速率较慢。
(6) 混凝土浇捣2h后用刮尺将混凝土表面刮平, 用木蟹拍打、振实、打磨。待混凝土收水后, 再次用木蟹抄平, 闭合收水裂缝, 终凝后立即养护。
(7) 混凝土浇筑后及时对裸露表面进行覆盖保温, 认真养护, 避免失水过快, 产生裂缝。
(8) 控制拆模时间: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混凝土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到损坏时, 方可拆除侧模, 拆除侧模后应立即浇水覆盖塑料薄膜养护。
(9) 拆模后依然对混凝土表面温度进行测量, 用保温水养护时, 混凝土表温与实际环境温差控制在15℃以内。
8 结语
该大体积混凝土基础经养护监控30d后进行观察, 未发现任何开裂的情况, 并在之后一年随访中, 情况十分良好。该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建成取得了圆满的效果。
高温自然条件下的大体积混凝土构筑物施工, 是特殊混凝土结构施工, 要减少乃至消除混凝土水化热的温度效应对混凝土抗拉强度的影响, 确有一定的难度。然而, 只要针对具体的工程, 分析构筑的条件, 从施工材料、施工工艺入手, 按大体积混凝土防裂变的原理, 过程施工严把质量关, 确定切实合理的施工方法, 是能够很好地防治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有害裂缝的。该高炉基础施工的经验, 为大体积混凝土构造物的施工, 提供了一条经验, 供同行参考。
参考文献
[1]江正荣.建筑施工工程师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9.
[2]赵志缙.高层建筑施工手册.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1997.
[3]YBJ224291块体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规程.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1991.
[4]王铁梦.工程结构裂缝控制.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7.
建筑施工项钢筋造价控制浅析 篇11
关键词:钢筋;造价;建筑施工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8-0074-01
作为建筑“三材”的主材钢筋占土建工程造价的比例可达到32%左右,对整个项目的成本管理的好坏及项目的效益盈亏影响很大。以此在工程项目整个运行过程中做好对钢筋的分项的控制,减低其采购成本,降低其不必要的损耗,会减少大量的项目运行成本,增加企业效益,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一、投标阶段的钢筋预算
以往北京市长期采用的是96概算定额,从事投标的预算人员很少去细算钢筋图纸用量;北京市2001预算定额公布实施后,要求预算人员将钢筋量算出并作为主要的工程造价依据,这样要算出工程钢筋用量,除了精通图纸、设计规范外,对于钢筋实际的加工、现场绑扎也要有比较深入的了解。这就要求公司管理上打破旧的部门条块分割似的组织体系,成立技术、生产、预算为一体的管理部门,取长补短。保证项目的投标预算人员,现场技术施工人员相互配合,知识互用,尽量把钢筋预算误差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防止由于合同预算中钢筋算量不准确给后期的工程施工带来了较大风险,克服并避免工程结算中发生经济纠纷。
二、项目开工前期的宏观管理
一个项目确定中标后,首先应根据项目特征进行宏观控制,编制工程控制目标、工程施工方案等,确定工程管理组织,技术措施。
(一)组织措施。在项目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优选班组、配备优秀的管理人员,要有人员组织机构及明确的职责分工。一个班组及其组织系统的运行好坏,直接会影响着工程的质量、进度和安全及工程成本。
(二)技术措施。一个完美的施工方案不仅要具有实际可操作性、更应考虑其经济性合理性。比如在在施工楼层板时板内支撑方案的选择,如果采用钢筋支撑,每个支撑经济测算下来成本在1.5~2.5元之间,而如果采用塑料支撑方案,每个经济成本可能都不到0.2元。这样在满足结构要求的情况下,施工企业就可以节约大量的施工成本。所以考虑施工工艺优化施工方案显得必不可少。
(三)编制钢筋料表。钢筋料表包括钢筋量、钢筋翻样、钢筋长度的确定以指导钢筋采购及施工。准备钢筋料表是钢筋造价控制环节中最为繁琐、复杂、细致的工作。编制钢筋料表虽然费时费力,但一定要及时编制为施工做好充足准备。如果料表的滞后便不能及时给钢筋的采购供应提供准确的数据,直接导致钢筋的采购工作被延迟,材料采购供应的时间缩短,没有时间进行深入的市场调查,造成采购成本加大;同时由于钢筋的采购供应品种、数量不符合现场施工生产要求。造成了材料浪费或者资金的无效占用。
三、项目施工阶段的实际操作
(一)钢筋采购:钢筋作为“三材”中的“主材”,重中之重,在施工采购中,钢筋无论在量上还是价格上都明显高于其它建筑材料,在项目采购过程中资金投入量比较大,直接影响资金的投入及回收。因此在钢筋采购前必须编制准确钢筋材料采购计划,并贯穿于项目施工的全过程。这对于每个项目来说都必不可少,并需花大力气确保钢筋材料计划编制准确无误。在实际采购过程中钢筋采购数量的确定依据钢筋料表采购,确保大直径钢筋必须准确。钢筋原材计划量=料表量/(1-损耗率)。由于钢筋价格每天都会有浮动,必须采用招标方式选择材料供应商确定每一批钢筋采购的价格。同时在保证钢筋质量的前提下,尽量使更多的材料供应商入围,通过竞争获得最优惠价格。在合同签署时要严密,以防止纠纷产生。
(二)钢筋加工安装:钢筋进进场后钢筋加工场人员和供应商要共同进行点验,所有型号钢筋要分类过磅,点验,确保钢筋质量,型号及重量符合采购要求。有的时候会把供应商会在某捆钢筋中少一两根钢筋,或是把短钢筋插入捆中冒充整支钢筋。若发现负差大于5%,则必须请厂家人员来协商解决。若是钢筋卡尺卡出的尺寸有出入或是钢筋表面质量太差,必须选择退货,防止钢筋瘦身,杜绝以次充好的情况发生。钢筋工程作为一项隐蔽工程,是建筑物主要受力构件,其工程质量具有不可逆转性,造成的损失也是不可估量的。钢筋加工时,必须严格按照要求规范进行加工,以防止返工造成人、材、机的浪费及工程成本的不必要的增加,甚至给工程的结构安全带来隐患。同时加强对原材以及成型加工后钢筋的码放及标识进行监督检查。在此过程中主要是施工规范化,减少施工过程的钢筋损耗,最大的提高钢筋使用率以达到控制工程成本的目的。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一般损耗能控制在2%内。
(三)钢筋回收:建立剩余闲置物料管理制度。在实际钢筋施工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难免会产生一些钢筋废料头。为了强对废料的回收利用对于现场的钢筋料头管理要养成习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建立一定的奖罚制度,互相监督体制,对项目部全员进行成本观念教育,强化个体成本管理意识,实现全员参与的全过程控制。
四、项目竣工阶段的总结
工程竣工后,会同施工现场技术人员,采购人员,造价人员对钢筋工程成本进行核算及对成本分析总结。首先对供应商进行评审,比质量、比价格、比服务、比资金承载能力等综合指标。以便今后施工过程中科学合理地选择合格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保障采购物料的质量,降低采购成本。其次编制可行的与钢筋工程相关限额用料指标:依据项目经验总结钢筋的加工损耗指标、机械的使用指标,钢筋加工中绑扎中套筒及扎丝的平均用量指标。在施工过程中理论与实际结合不断总结发展,指导工程造价控制,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总之工程项目钢筋成本控制与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施工过程中争取做到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面、全过程全员参与的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把好钢筋成本这个经济关口。
建筑基础钢筋 篇12
1 钢筋工程
1.1 加工制作时的控制要领
所有用于工程的钢筋, 进货后必须进行进货检查, 符合要求后再按规定进行抽样检查, 送试验室复试, 经复试合格后, 作好标识, 方准投入使用。
1.1.1 钢筋调直应平直, 无局部弯折, 表面不得有明显擦伤, 抗拉强度不得低于设计要求。
1.1.2将同规格的钢筋根据不同长度长短搭配, 统筹配料, 先断长料, 后断短料, 减少短头, 减少损耗。1.1.3断料时避免用短尺量长料, 防止量料中产生计量误差, 为此可在工作台上标出尺寸刻度线并设置控制断料尺寸用的挡板。1.1.4在切断过程中, 如发现钢筋劈裂, 缩头或严重的弯头等, 必须切除。1.1.5钢筋根据不同的弯曲角度扣除弯曲增加值, 其扣法是从相临两段长度中各扣除一半。
1.2 钢筋连接
本工程基础部分筏板受力钢筋用直螺纹连接, 其它钢筋直径≥14mm的采用闪光对焊连接或机械连接, 剪力墙钢筋采用绑扎搭接, 暗梁采用电弧焊连接, 暗柱钢筋采用电渣压力焊, 直径≤14mm采用绑扎搭接。
1.3 基础钢筋绑扎
基础放线完成后, 依基础配筋图在两向各取一根钢筋划点或在垫层上划线, 定出基础钢筋的位置。钢筋交叉点应每点扎牢, 绑扎时应注意相邻绑扎点的扎丝扣要成“八”字形, 以免网片歪斜变形, 基础钢筋绑扎时, 筏板底层钢筋用50mm厚大理石垫块搁置保护层, 垫块间距1m, 成梅花形布置。为保证上层钢筋的正确位置, 增加稳定性、安全性, 把上层钢筋用Φ22马凳支撑, 搁在底层筋上, 与分布筋点焊牢固。马凳东西方向通长放置, 每隔1.7米设一道, 马凳上通长筋要求标高一致, 即可安装绑扎上层钢筋。用横杆和满铺脚木板组成浇筑混凝土平台。
1.4 墙钢筋绑扎
1.4.1 为方便绑扎及节约材料, 墙的水平钢筋每段长度为9m。
1.4.2墙钢筋网绑扎时, 须将全部钢筋相交点全部绑扎牢, 绑扎时注意相邻绑扎点的绑扎扣, 要成八字型, 以免网片歪斜变形, 钢筋弯钩要朝向砼内。1.4.3按设计要求, 为保证钢筋间距, 钢筋砼墙双排钢筋之间设ф6拉结筋, 双向间距600, 梅花型布置, 拉结筋应与外墙水平筋钩牢。1.4.4为防止在浇筑砼时, 墙筋位移, 在墙配筋外侧搭设双排脚手架, 以保证钢筋不发生位移, 墙上部钢筋两侧用钢架杆通长找直。墙钢筋采用绑扎搭接, 绑扎扣弯向墙的里侧。1.4.5为控制钢筋保护层厚度, 采用30mm厚大理石垫块, 每侧纵横方向间距0.8米。
1.5 钢筋验收
钢筋焊接接头按照部位分层分段进行抽样试验, 钢筋焊接外观检查必须合格, 不合格的割去重焊。钢筋在浇筑混凝土前验收并作好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2 模板工程
2.1 进场模板及要求
竹胶板表面光滑, 无翘曲, 强度、厚度符合要求。支模板用的钢管必须平直严禁弯曲。木楞必须刨平、刨直, 厚度一致。支设模板前将模板表面清理干净, 涂刷隔离剂, 隔离剂应对混凝土及模板无损害作用。
2.2 基础模板
地下室底板侧模采用砖模, 用M7.5水泥砂浆Mu10机制砖砌筑240宽墙, 每隔2m加370砖垛, 内侧、上侧抹灰压光后做防水层, 并以此作为模板, 铺贴完防水后, 再抹25厚防水水泥砂浆。
2.3 地下室墙体模板
2.3.1 地下室墙体采用竹胶板, 底层剪力墙模板对模板及支撑系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要求较高。
2.3.2墙模支设前, 应将基层清理干净, 办好隐检手续。2.3.3为防止剪力墙出现穿裙现象, 底板上翻0.5m的模板不拆除, 剪力墙模板搁置在上翻模板上, 然后加固, 在模板上钻孔, 穿止水对拉螺栓, 对拉止水螺栓为Φ14钢筋制作, 加固采用蝴蝶卡、对拉止水螺栓和架杆加固。外侧模板支撑, 采用钢管和扣件组成斜支撑系统, 一端支撑在竹胶板背面方木楞竖撑上, 另一端支撑在深坑斜坡上, 斜坡上要设垫板扩散支撑力, 模板内侧用Φ12钢筋撑撑住, 确保模板截面尺寸。2.3.4墙模必须拉线找直, 应设足够的拉杆及支撑, 剪力墙施工缝以上模板必须加固牢。
3 混凝土工程
3.1 砼运输
商品混凝土每次进场, 均要对混凝土原材合格证及运输单进行检查。并对混凝土坍落度做测试, 控制在设计范围内。目测混凝土是否离析。如有不合格作退场处理。
3.2 泵车的布置及砼浇筑顺序
筏板及剪力墙布料时采用自两端向中间布料, 筏板在浇筑竖向结构砼时, 分两层浇筑, 45cm一层。混凝土不得直冲模板, 砼出料口离模板内侧不应小于50mm。浇筑水平结构砼时, 不得在同一处连续布料。
筏板浇筑采用自两端向中间浇筑, 在2~3m范围内水平移动布料, 保证在已浇筑完的砼初凝前进行浇筑。筏板外圈四周上翻剪力墙待筏板浇筑完初凝前浇筑, 并从一点开始向两端浇筑, 浇筑时紧靠剪力墙侧模平放300宽竹胶板。防止剪力墙根部与筏板交接处烂根。
3.3 砼浇筑
3.3.1 砼自由下落高度不得超过2米, 当超过2米时必须采取措施, 用串桶或溜管。
浇筑砼应分层进行, 浇筑层高度不大于50cm, 按基础分步进行。使用插入式振捣器要快插慢拔, 插点要均匀排列, 逐点移动, 顺序进行, 不得遗漏, 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5cm, 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3.3.2浇筑砼时钢筋工、木工应配合瓦工现场观察模板、钢筋有无移动、变形情况, 发现问题应立即处理, 并应在已浇筑的砼初凝前修整完好。3.3.3电梯井和集水坑混凝土浇筑时, 应在井口模板上压上重物, 防止模板被浮起。3.3.4泵送砼将近结束时, 计算出还没有浇筑的砼数量, 通知搅拌站操作人员, 将这部分的砼搅拌完毕即可结束泵送工作。3.3.5外墙加强带砼浇筑在14天后, 浇筑前将钢筋上的水泥砂浆保护层清除, 并将加强带处砼接槎部位进行凿毛处理并将松动石子剔除, 然后将加强带部位的建筑垃圾清理干净并在浇筑砼前两天进行浇水湿润24h以上, 然后刷素水泥浆, 浇筑高一级微膨胀砼浇灌并充分振捣, 完成后12h内进行覆盖浇水养护, 养护时间不得小于14天。3.3.6顶板和底板加强带为连续浇筑, 当非加强带混凝土浇筑至离加强带20cm左右时, 为防止非加强带混凝土漏浆到加强带内, 停止浇筑非加强带混凝土, 改为浇筑加强带混凝土, 浇筑完加强带混凝土后, 再继续浇筑非加强带混凝土。3.3.7浇筑上翻剪力墙时, 为防止剪力墙根部烂根, 应先浇筑底板混凝土, 待底板混凝土略微硬化时, 再回头浇筑剪力墙混凝土, 在浇筑时既要保证不出现施工缝, 又要保证剪力墙根部不烂根。
结束语
工程的基础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施工时对关键部位进行重点控制, 在要领上严格把关, 对施工的细微也不放松, 最终达到建筑质量的整体提升。
参考文献
[1]苏中锐.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旁站监理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k2006, 9.[1]苏中锐.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旁站监理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k2006,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