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缺失(通用5篇)
金融缺失 篇1
1 我国目前的金融信用缺失表现及危害
金融信用风险是指经济活动中的信贷活动在信贷领域的表现,是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金融机构在信贷经营和管理过程中,实际收益目标与预期收益目标发生背离,有遭受信贷损失的一种可能性或概率的大小。目前在我国,社会整体金融信用情况缺失严重。从信用环境看,企业、社会中介、甚至一些地方政府都存在金融信用缺失问题,其主要缺失表现为:
1.1 企业信用缺失
企业的失信表现为偷税漏税、走私、骗汇、骗取出口退税等违法行为;在上市公司和企业方面,严重的失信表现是伪造财务报表、信息披露造假等严重侵犯中小股东利益的行为。
1.2 法规信用缺失
主要涉及企业与政府的法规信用关系、企业与银行的资金信用关系、企业与企业的商业信用关系以及企业与消费者的商业信誉关系。
1.3 商业信用缺失
企业拖欠银行贷款问题十分严重,银行的坏账比例居高不下,造成巨大的金融风险。在商业信用方面,企业之间相互拖欠,形成大量“三角债”,严重制约和影响企业的效益和权益。
一家金融机构发生的风险所带来的后果,往往超过对其自身的影响。具体的一家金融机构的信用环境恶化会造成资金的逆向流动,降低资本充足率,加大经济、金融的运行成本,有可能对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构成威胁;一旦发生系统风险,金融体系运转失灵,必然会导致全社会经济秩序的混乱,甚至引发严重的政治危机。
2 金融信用缺失的原因
2.1 信用机制和法律法规不健全
市场主体是“经济人”、“理性人”,他们在市场中做出的一切行为均以利益最大化为原则。因此,如果守信能带来利益,而失信会遭受损失的话,他们就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守信,反之亦然。但是目前我国社会规范不成熟,体制安排不合理。一方面对失信的惩罚不严厉,具体表现为失信者被调消职务,至多是被判几年刑,坐几年牢,很少听说因为失信而被判处死刑的,剥夺生死的;另一方面守信的收益不明显,守信的交易成本太高,失信的成本低,收益大,导致守信的市场主体退出市场或者自动放弃守信原则。我们的法制制度没有将前一次的信用和以后每次的交易(得益)联系起来,产生某种因果关系。因此失信的人不必支付高昂的代价,其他人看到失信的好处,自然而然地在利益驱动下也开始放弃守信。
2.2 企业与银行之间的定位错误
一些国有企业认为从国有银行贷款是从国家口袋里拿钱,逃避银行债务成为一种经营手段。企业法制观念淡薄,缺乏信守贷款合同的意识。一般项目贷款合同中明确规定贷款资金的用途,许多企业一旦拿到贷款,就擅自改变贷款用途,从而加大了贷款资金的风险。一些企业还借转制、上市、重组之机,逃废银行债务。企业之间的“三角债”,使银行成为最终的背负者。一些企业法人更替后,把历史欠债冻结起来,竭力拖欠债务,不履行还款义务,造成企业信用行为缺乏连续性。还有一些企业伪造进出口合同单据,骗取银行开具信用证,使银行大量垫款。一些金融机构自身也存在违规自营业务,承保理赔不按合同履约,呆坏款转期挂账,虚构利润等等,都是非信用行为。
2.3 企业与金融机构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是指两个人对同一事物所得的信息不一致。银行业是典型的知识密集型行业,金融产品知识含量较高,一般客户对金融知识知之甚少,金融产品信息在银行工作人员与广大客户之间严重不对称。在金融交易活动中,金融机构获得的信息往往是不充分的,不对称的。银行等金融机构在获取客户信息的过程中往往处于被动地位,这不仅表现在获取决定贷款信息时,还表现在贷款获取后监督贷款人行为时。贷款人为获得贷款可能隐瞒其真实信息,甚至提供虚假信息。
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使信用的性质发生一定程度的扭曲,影响到金融信用的整体状态和效率。随着金融投资渠道多元化,投资工具不断创新,企业和个人的资产资源开始得到多种利用,但是由于金融体系中的分业管理和分业经营的现状,不同投资方式的受理具有较大的限制,造成了金融信息的分割。这样,金融市场中信息不对称的矛盾将越来越突出,急需沟通金融机构与企业、个人之间的桥梁——金融信用的发展和完善。
2.4 银行内部缺少科学的监督制约机制
从银行的角度来看,由于缺乏健全的责任制,审批人员在整个贷款发放过程中,谁都负责,谁都不负责,加之贷款的实际内容有一定的历史延续,因而贷款一旦发生风险,较难分清责任。其次:由于银行执法不严,致使担保流于形式,根据法律规定,向银行贷款必须出具担保,一般采用抵押的担保形式,有的企业为了逃避登记费用,经营提供缺乏费用的抵押合同,银行不进行严格把关,致使抵押无效。
2.5 历史沉淀和制度性约束
随着市场改革加速,企业逐渐脱离国家的庇护,开始独立面对市场风险。但是,长期以来,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一直都是在国家计划调节中生存,人们的经济活动更是建立在执行和完成计划上,而不以信用原则为基础,可以说大多数国民对金融信用缺乏认识,信用观念淡薄,传统诚信观念没有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形成纯粹经济学意义上的商业信用制度,无法满足社会各阶层对信用制度和信用资源的有效需求。
3 金融信用风险的防范对策
3.1 构建社会化信用服务网络体系
3.1.1 完善企业金融资信评估机制
资信评估机构应对借款人偿还银行贷款的历史记录和影响借款人未来偿付能力的各种因素进行全面考察。可根据企业连续三年偿还银行贷款本息的情况,销售利润率、总资产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等盈利指标状况,长期资本化比率、全部资本化比率、负债比率、流动比率等财务指标状况来对企业进行金融诚信资格认定。
3.1.2 金融机构要建立健全内控机制和信用管理制度
信用风险作用于银行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事实上,银行资产上的风险在某种程度上是由于负债上的风险而产生的,如资产负债不对称、总量及结构失衡等。因此银行信用风险隐含地指出了如何进行信贷管理和经营变革,以降低风险负效应,发挥正效应作用,提高金融效率。
3.1.3 建立银行业诚信的经营考核体系
建立诚信体系就要求银行端正经营意识与经营行为,摒弃不合理的以规模、总量为主的考核体系和考核指标,努力消除诱发各种制假造假的因素,要坚持依法经营与稳健经营相结合的原则。
3.1.4 建立个人信用档案机制
个人信用是社会信用的基础,是社会信用的核心。建立个人的信用档案,进行失信惩戒机制和守信增益机制,不仅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更是人们思想观念与社会发展与时俱进的需要。比如,在美国,每个人都有一个社会保障号码,国家专门设置联网电脑记录这些资料,每个人的收入、纳税情况,特别是与银行的交往记录都可以在这里查到。因此,大多数人为了使自己的信用更值钱,都会十分珍惜和维护自己的信用,以免被列入银行的黑名单。
3.2 以法制信用建设为保证,规范金融诚信行为
首先,要加快我国信用立法进程。加快健全信用建设的法律框架,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原则,从维护经济关系的双方正当权益出发,制定有关国家信用、金融信用、商业信用、个人信用的管理政策和法规,明确信用关系的双方确立和解除的原则、条件,信用关系确立后双方应享有的权益和应承担的责任义务,信用关系破裂后责任方对受损方在经济上应给的补偿和法律上应受的惩罚措施,为失信行为的惩戒提供更为完善的法律规范。其次,要进一步完善我国《民法》及相关法律法规中有关债权保护的法律规定,在所有涉及银行债权人利益的债务重组中,应坚持债权人主导的原则,以利于保护债权人利益。对不守信企业除了应受经济处罚外,企业实权人物也要受到法律惩罚和道德谴责。三要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破坏信用秩序的违法犯罪活动。
3.3 以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为重点,重塑企业诚信形象
一要加快产权制度改革,明晰企业特别是国有资产中国家、企业和个人产权和使用权。二要根据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内控机制和财务审计、社会监督机制,使企业的会计核算合法透明,准确地反映企业经济活力及资产、负债、盈亏情况。三要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信用管理机制。如建立自身风险控制制度等。
3.4 以道德文化建设为支撑,增强全民信用意识
法律和道德都是约束人的行为的。社会道德的约束是法律约束的前提和基础,人们只有具有道德约束的品质修养,才能自觉遵守法律的约束。在经济发达法制健全的社会,个人信用在银行的地位甚至比其他抵押物更加重要,就如同一个人的第二张身份证。因此,要深入开展以诚实守信为重要内容的道德文化教育,唤起全民的信用意识,逐步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社会风尚。
参考文献
[1]杨占虹,林月兵.从现实银企关系论信用缺失治理[J].国际金融研究,2002,8.
[2]朱忠明,张淑艳.金融风险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卫功琦.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与监督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5,(12).
[4]师兴无.关于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防范的思考[J].经济师,2006,(1).
[5]郭文义.加强金融信用环境建设的思考,福建金融[J].2002,8.
[6]曹龙骐.货币银行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金融缺失 篇2
中国的上市公司,从技术上说,对金融衍生产品的估值,对如何计算与控制风险,所知不多,因此很容易在赌博心态和前期利益的诱惑下,低估了其潜在风险
公司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存在的漏洞,可能会触发一系列惊人事件。如1995年的巴林银行事件,2004年的中航油事件,2008年的法国兴业银行事件,无不让人扼腕震惊。
2008年金融海啸席卷全球,部分上市公司风险意识不强,加之使用了复杂的金融衍生产品,导致巨大损失,如中信泰富和深南电等。从这些上市公司的深刻教训中,我们可以得出如何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重要启示。
中信泰富杠杆式外汇合约事件
中信泰富在澳大利亚有铁矿项目,为了减轻外汇波动的风险,从2007年起,中信泰富开始对澳元进行对冲。
2008年10月20日傍晚,中信泰富突然宣布投资的杠杆式外汇产品(Accumulator)造成约8.07亿港元的已实现亏损和147亿港元的估计亏损,而且亏损有可能继续扩大。第二天(21日),中信泰富的市值蒸发超过一半,一天之内市值从318.4亿港元,暴跌至不足143亿港元。
按外汇合约规定,当澳元兑美元汇率高于0.87时,中信泰富可以0.87的汇率获得澳元,赚取差价(市价-0.87元);而当澳元兑美元汇率低于0.87,中信泰富也必须以0.87的汇率水平,继续向其对家买入澳元,而且要双倍买入。中信泰富披露,这些合约理论上的最高利润为4.2亿港元,最大亏损为无穷大。 如果该汇率等于0.5,中信泰富的亏损总额将扩大到260亿港元。
2001年,澳元兑美元在0.47低位,自2006年初至2008年中,澳元兑美金从0.75到0.95之间节节攀升。中信泰富签订合约时,澳元仍在上升通道中,看似有逼近1整数关口之势,按当时的预测来看,中信泰富几乎是“稳赚不赔”。然而,澳洲无法避免金融海啸的波及,澳洲央行不得不降息以刺激经济,加上大宗商品价格回落,澳元对美元汇率几乎直线下跌,2008年10月已跌至0.66美元,中信泰富的噩梦不期而至。以中信泰富的实力,应当不乏金融专才为其估算这个风险。不幸的是,著名的蓝筹公司却轻率地接受这些收益与风险完全不匹配的外汇合约,让股民蒙受横腰折断的股价损失。据其披露的信息,董事局主席和总经理对此项重大合约居然不知情。公司的风险管理暴露了严重问题。
从中信泰富2008年9月7日发现澳元合约出现亏损到2008年10月20日才正式对外宣布期间,有抛售中信泰富股票的卖盘数量异常大增,引发市场对中信泰富涉嫌内幕交易的猜疑。目前证监会已对中信泰富的17名董事展开正式调查。
深南电与高盛的油价对赌案例
深南电与高盛子公司杰润对赌的是石油Accumulator。第一段合约有效期为2008年3月3日至12月31日,当浮动价高于63.5 美元/桶时,深南电每月可获30万美元的收益;当浮动价低于63.5美元/桶且高于62美元/桶时,深南电每月可得(浮动价-62美元/桶)×20万桶的收益;而当浮动价低于62美元/桶时,深南电每月则需向杰润公司支付与(62 美元/桶-浮动价)×40万桶等额的美元。杰润公司赌的则是油价的下跌,若未来浮动价跌入62美元/桶下方时,每下跌1美元,杰润公司则将多获利40万美元。由于对赌的前7个月油价一直没有跌破62美元/桶,杰润公司已累计支付了210万美元。2008年12月油价在45美元波动,简单计算而知,仅仅一个月时间,深南电就亏掉7个月的全部所得。
海外套期保值投机损失惨重
全球金融市场对衍生产品缺乏监管。以次贷衍生品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也触发了中资企业在外汇和石油衍生品上的巨额损失。
在中信泰富外汇合约引致亏损最为瞩目的同时,同样受澳元下跌拖累,2008年10月,中国中铁损失近20亿元,中国铁建损失3.2亿元。里昂证券2008年10月22日发表报告指出,由外汇衍生工具所引发的新一轮风暴中,估计香港有27家上市公司受累,当中包括多家H股及红筹股,如湖南有色、中国传动、粤海投资及平安保险等。
另外有报道指,内地也有不少公司因参与欧元利率掉期等结构性理财产品而蒙受损失。2008年10月,碧桂园公告称因掉期合约将最多亏损2.5亿港元;中国高速传动公告所持有的股份掉期最大损失11.13亿,正磋商提前终止合约;中国国航的航油套保,截止2008年10月31日的公允价值损失高达31亿元,11月份已发生实际赔付588万美元;而东航套保的公允价值损失,也已经扩大至62亿元。在国内航空公司折戟之际,中国远洋亦宣告在金融衍生产品投资的失利。2008年12月16日,中国远洋公告称,因运价大幅下跌,截至2008年12月12日,该公司所属干散货船公司持有的远期运费协议FFA(远期运费协议)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合计为53.8亿元人民币,与已交割收益14.3亿元相抵后,尚有39.5亿元的浮亏。早在三年前就已经开始涉足FFA交易的中国远洋,在过去两年赚得的利润还不到2008年一年亏损额的一半。
除了国航、东航、深南电等上市公司在石油的套期保值上失利外,涉及期铜保值的特变电工、宝胜股份、江西铜业等在内的上市公司遭受损失的风险在增大。虽然上述公司没有像中信泰富和深南电般豪赌,但其暴露出的风险管理漏洞值得我们反思。
通过风险管理委员会推动公司内部的双向风险信息传递
中信泰富主席和总经理事前对澳元外汇合约这一重大风险事项不知情,说明其内部风险信息的反馈渠道严重不畅,而风险信息的及时传递对控制企业风险至关重要。
目前,上市公司内部的风险信息一般是通过管理层办公会讨论、业务单元的汇报等形式来传递的,往往是零散的、局部的、非系统性的,而并未对各种营运、财务和监管等风险进行系统识别、传递和管理,所以,现有的识别风险的组织架构须进一步整合,从而在上市公司内真正建立起由管理总部延伸至各运营子公司的、针对各种风险的跟踪、预警和危机处理系统。
从长期来看,在条件成熟时,上市公司可考虑董事会下设风险管理委员会,形成由风险管理委员会制定风险管理目标并传达给各运营单位,再由各运营单位上报各种风险因素给风险管理委员会的双向沟通机制。通过这一双向的风险信息反馈机制,从而使公司自上而下对风险管理目标和具体业务风险有充分的沟通和反馈,并达成认识上的一致和执行上的配合,最终从整体上控制风险。
加强风险管理的制度控制
对集团内的各种风险,设立明确的风险管理目标,实施系统的风险评估程序并提出各种风险应对策略,从而形成风险管理制度。如以高级管理层牵头,定期回顾和检讨各营运单位的经营风险因素、财务风险因素和合规性风险等。
在风险管理制度中,尤其要规定以下三点:
一、对金融衍生产品的投资,就非专业金融投资公司来说,应严格局限在生产经营实际需要的限度内,切忌在实际需要之外进行投机。而此次中信泰富和深南电均大大超出实际业务需要,投资外汇或石油期权合约产品,酿成巨大损失,其教训值得深思。
二、对重大风险投资,制定系统的决策过程,明确决策程序、决策层级和决策权限,避免使重大的风险投资决策由个别人说了算。南航2009年1月4日发布消息,去年在其他航空公司进行套期保值出现大幅亏损时,南航开展的这项业务逆市净赚628万美元。南航相关人士透露,近年来,南航一直在做航油的“套期保值”,但数量不是很大。2007年年中的时候,当时的南航集团公司总经理刘绍勇去土耳其参加国际航空协会的大会时,已经对航油“套期保值”的风险有所察觉,从土耳其回来后,决定不再做相关业务。这位人士表示,当时刘绍勇认为这项业务风险极大,业务的推出不是以燃油的实际供求关系为出发点的,机构炒作的嫌疑很大。到2007年9月的时候,南航以前签署的燃油套保合约或到期,或自动中止,避免了以后的一场风险,反而赚了628万美元。这让人庆幸之余,也不禁心生疑窦:如果当时的总经理刘绍勇没有参加国际航空协会的大会,如果不是刘绍勇而是其他人,南航还能否有此先知先觉?企业的重大风险投资决策,不应集中于一人身上,而应按照既定的决策程序和严谨的系统论证,才能避免一时获利,而最终失利。
三、重视风险管理决策和执行中的流程控制。很多公司有详尽的规章制度,但执行起来却打了折扣,所以在落实制度执行的过程中,还要强化流程控制,使制度的执行程序化、规范化和日常化,使制度的执行落在实处。
强调内部审计的风险管理职能
部分上市公司设立内部审计部门,传统上隶属于总经理或财务总监,注重于生产经营方面的审计,而由于管理层的观念和人员素质的局限,对风险审计明显重视不足。上市公司的内审部门,应从传统的生产经营审计逐步过渡到风险管理审计,从而履行下述职能:对各业务单元及下属运营子公司的日常营运、合规性及风险管理职能进行常规性内部审计;对重大风险投资决策、执行和效益执行定期审计;对子公司管理层就违背政策程序及逾权行为的监控及回应;要求子公司管理层及时回馈内审报告意见并采取适当行动,及时向公司审计/风险委员会及董事会提交进度汇报;为了使内审部门真正能发挥风险审计的作用,其独立性要受到保证。隶属于管理层的内审组织架构,要逐步归口到审计/风险委员会,使内审部门真正成为审计/风险委员会的常设执行机构,从而实现审计/风险委员会与管理层之间的牵制和平衡。
加强风险管理意识
上市公司对自身的日常经营风险往往都会较好地理解和掌握,但对重大风险投资,尤其是金融衍生产品的投资,对国际金融市场的诡谲云诡,认识不足。
中国的上市公司,从技术上说,对金融衍生产品的估值,对如何计算与控制风险,所知不多,因此很容易在赌博心态和前期利益的诱惑下,低估了其潜在风险,尤其在市场气氛普遍看好的时候。正是这种弱点,使部分上市公司中了国际投机家设计的圈套。
另一方面,国内的部分企业管理者容易被“成功”所累,过分自信或者盲目决策。四年前,同样败于杰润公司手下的“中航油事件”主角陈久霖,事后评论称,失败有必然因素,是指其在公司用人方面和监控方面有失误;有偶然因素,他没料到油价会飙升到当时的最高水平,而公司在保证金上又恰好跟不上。这个偶然因素其实也是必然,国际投机大鳄随时会联合攻击风险暴露的弱者。
这些上市公司风险管理失败的案例,给我们上了虽惨痛却富有启示的一课。
金融缺失 篇3
一、在法律语境下理解“信用”的含义
一般来讲,对“信用”可作两个层次的理解:即狭义的信用和广义的信用。狭义的信用即指经济学含义的信用,一般是指商品货币的信贷关系,是有条件的延期支付的流通形式。广义的信用即社会学意义上的信用,一般是指由于守约重诺而取得的信任。这是最广泛意义上的信用,与社会关系中的信任须臾不可分离。
而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当代社会,信用问题则典型地体现为契约和法律问题。人们相互交往中的失信行为实质上是对市场秩序的破坏,是对国家法律规范的背离,或者说,普遍的缺少信用实质上是调整社会交往关系法律规则的无效或者未被遵守。所以,从法律制度的角度考虑信用问题,则更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首先,市场主体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是市场机制的根本动力,而评价这种行为的唯一标准是法律。只要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不应该用另外的道德标准来评价市场主体的行为。如果割裂信用与法律,将信用问题孤立起来,会使对市场主体行为的评价标准出现多元化或者信号混乱,不利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也不利于树立法治权威。
其次,如果单纯考虑信用问题,很容易就事论事,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将信用缺失的原因完全归责于农户。相反,从法律角度考虑信用问题,可以认识到信用的缺失实际上有着非常深刻的社会、经济原因,它与立法、执法、司法与守法诸环节紧密相关,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解决信用缺失问题,必须从诸多方面同时入手,建立独立法治的权威。没有法治作为支撑,不可能形成公平竞争、诚实经营的市场经济秩序。
二、农村金融信用缺失的成因及应对策略
农村金融信用缺失的成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经济体制、社会结构、价值观念等全面转型的变革时期。由于法律制度的滞后、道德观念的滑坡等造成我国社会处于“失范”状态,市场主体对于游戏规则的背离、社会秩序的破坏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尤其是诚信的缺失导致了人与人之间互不信任的状态。在此社会大环境下,农村金融领域的信用体系也遭到了某种程度的破坏。其次,我国的制度建设相对滞后。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法律体系的不完善等导致市场主体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不惜丧失个人的诚信。按照经济学关于社会个人“经济人”的假设,每个人都是为了追逐自己的社会利益,力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如果没有相应的规范予以约束,毫无疑问,每个人都会不惜一切的去把自己的利益争取达到最大化。另外,金融部门内部普遍缺乏基本的信用管理制度也助长了信用的缺失。在农村信用合作社内部缺少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或人员,从而导致因授信不当使合同不能履行,对贷款企业和农户的履约行为缺乏有效跟踪监督,使违约现象频繁发生。还有不可忽略的信息不对称等原因使信用缺失成为阻碍农村金融顺利发展的严重障碍。
有必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以应对农村金融信用缺失:
第一,营造农户信用的法制环境
广大农户的信用提升与整个社会信用环境有关,更与农户所在地区的信用小环境有着直接关系。农户多集中于县乡政府管辖的区域内,因此,基层县乡政府的信用状况,以及管辖区内的信用环境状况对提升农户信用水平有着直接影响。这包括县乡政府要认真落实权为民所用的思想,切实为“三农”办实事、办好事,说到做到、取信于民,在农户中树立“政府是讲信用的”,是可信赖的政府形象。可以设想一下,如果县乡政府和干部不能成为诚实守信的模范,甚至在许多事情上不讲信用,那么这样的政府公信力就会下降,信用提升也只能纸上谈兵。另外,在县乡及其管辖区域内,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化肥、种子、农药、饲料及其假劣商品,直接损害了农民的切身利益,且有许多没有受到惩治,也严重恶化县乡信用环境,在农户中造成“失信有理”的心理误区。所以,要净化农户及其经济组织所在地信用小环境,成立必要的组织,建立必要制度,让广大农户看到守信受益、失信受罚。
第二,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依法保障信用关系
目前,由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市场化程度还不高,不可能依赖市场自身的发展来形成完善的个人信用制度,也不可能直接通过行政手段来建立农户信用制度,可选择的有效路径是通过立法来逐步引导农户信用制度走上法制化轨道。要尽快制定配套法规,如《金融债权管理条例》、《逃废银行债务行为处罚办法》,建立起有效的制约和惩罚失信行为的法律,推动农户信用制度的建立。同时对信用等级评定、资信评估、咨询机构和规范的公共信息的取得与使用程序等,也需要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使整个社会信用体系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第三,完善我国民法等法律中有关债权保护的法律规定
信用关系中最直接也是最本质的问题,就是债权与债务的关系,保证信用行为,就是要理顺二者间的关系,使债权人的权益不受侵犯和债务人严格履行其偿债义务。在农户的信用活动中,债权—债务契约关系是最主要的,法律的保证作用要求债权——债务关系相关法律应该是完备的。只有在法律对不履行契约的当事人进行严厉制裁,从而使违约者付出高昂的成本时,才可能对潜在的违约行为起到一种威慑警示作用。目前我国尽管已有了《商业银行法》、《担保法》、《票据法》、《公司法》和《破产法》等,但配套实施的法规仍然不健全,并且我国现有的法律体系很多方面不适用于农户经济组织,如《公司法》和《破产法》的调整对象即不包括农户经济组织。因此必须尽快建立《民间信用法》、《诚实借贷法》、《民间产权保护法》和《涉农中小企业担保法》等配套法规。加强对民间信用债权人的保护和对农户信用偿还的强制约束力,对农户经济组织信用体系的建设都是不可缺少的。
第四,加强执法力度,强化信用的法律保障
“徒法不足以自行”,法律的制定只是体现在文件条款中,提供法制基础或依据,使法治有了可能性,而法律执行则使法治具有现实性。在抓紧制定、完善法律的同时,还要加强对现行法律的执行力度,加强执法机关依法办事的执法力度。踏踏实实,有法必依,为农村金融实现“银农”双赢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金融缺失 篇4
1 信用、金融信用、信用制度
信用, 中国古已有之。在我国古代, 君王要“取信于民”, 君子要“言必信, 行必果”, 而作为普通百姓, 《论语》中则告诉我们:“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也”。可见中国文化中对于“信”的推崇。在西方, “信用”是一个纯经济学概念。指商品交易中的延期付款或交货, 以及货币的借贷关系。是以偿还为条件的特殊的价值运动形式。
所谓金融信用, 指的是金融市场参加者的信用。参加者信用是金融市场的基础之一。因为, 金融市场上的交易大都不是“一手交钱, 一手交货”的实物买卖, 而是要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才完成的交易。这就需要有良好的信用基础;否则, 信用基础不好, 金融机构发展的规模越大, 业务量越多, 投资人投入的资金越多时, 金融安全的问题也就越严重。借款人的信用不好, 到期不还本付息, 银行就会产生呆帐, 对存款人来说, 银行的信用也会发生困难。所以, 金融市场的信用不佳, 直接影响着金融机构的安全。
信用制度有关信用和信用事业的各种规定、准则等的总称。包括信用形式的确认, 信用工具的采纳, 信用活动的组织, 信用法规的建立, 信用机构的设置和信用管理体制的建设等内容。
2 我国金融信用缺失的主要原因
2.1 法律政策不健全, 社会信用体系欠缺
我国陆续制定了《民法通则》、《物权法》、《公司法》、《合同法》、《担保法》、《票据法》、《商业银行法》、《企业破产法》、《贷款通则》、《金融违法行为处罚办法》、《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个人存款账户实名制规定》、《关于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试点的指导意见》、《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管理办法 (试行) 》等等, 但始终缺乏针对性政策对金融信用的管理内容、管理目的与以及约束等问题进行专门性的规范, 对于包括政府、企业和个人在内的信用主体的信用行为没有建立起相应的法律准则与约束体系。关于企业、个人信用信息的法律、法规比较零散, 分布在银行、税务、工商、公安、法院等十几个部门, 既不统一, 也不好操作。
2.2 金融信用观念淡薄, 缺乏对失信行为的有效惩戒
首先, 在长期计划经济中, 大多数人形成了以执行和完成计划为经济活动的基础, 不熟悉信用原则的作用和运行, 金融信用观念淡薄。在经济转轨过程中, 传统的诚信观念无法转化为市场经济中的信用观念, 更无法满足社会各信用主体对信用制度和信用资源的有效需求。其次, 守信成本高, 失信成本低, 缺乏对失信行为的有效惩戒。我国金融政策没有将前一次的信用和以后每次的利益通过因果关系联系起来, 因此, 在“信”与“利”的博弈中, 失信的人不必支付高昂的代价。一部分人会因为只看到失信可以给他们带来短期“利润”, 而忽视信用的价值和长期利益。信用主体作为“经济人”、“理性人”, 在利益最大化为原则驱动下, 根据“格雷欣法则”, 甚至会出现类似“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守信主体退出市场或者放弃守信原则。
2.3 客户信息不完全, 金融信用文化有待加强
在金融交易中, 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取客户信息往往处于被动地位, 贷款人为获得贷款有可能隐瞒真实、有效信息, 甚至提供虚假信息。而目前由于我国尚未建立起健全的信用记录和评估系统, 缺乏社会化的信用信息管理平台, 以及金融行业的分业管理、分类经营等, 使金融信用信息不完整、不对称, 信用的性质发生一定程度的扭曲, 甚至影响到金融信用的整体状态和效率。在经济主体高度流动性的社会里, 不完全的市场经济法则下, 我国金融信用观念还比较缺乏, 金融信用道德还没有形成, 经济主体追逐利益最大化的行为, 缺少信用准则约束, 形成金融信用文化环境任重道远。
2.4 缺少有效监督机制和维权手段
首先, 缺乏健全的责任审批制度。审批人员在整个贷款发放过程中, 谁都负责, 谁都不负责, 加之贷款的实际内容有一定的历史延续, 贷款一旦发生风险, 较难分清责任。其次, 缺乏一套量化的和可操作的风险监控标准, 人为的主观干扰因素过多, 往往造成在贷款决策中的随意性。第三, 金融机构在企业逃废债务时缺少有效维权手段。有的在债权债务诉讼中“胜诉率高、执行率低”。有的因为破产操作不规范导致金融机构风险加大, 以破产为名逃废银行债务的现象突出。
3 金融信用制度完善的几点建议
3.1 加强信用立法, 建立金融信用法律体系
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关于金融信用体系建设的有益经验, 吸取其在信用体系建设过程中的教训, 搭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特点的金融信用体系制度框架, 加快金融信用法律政策的制定和完善, 建立包括信用调查、征集、评价等内容的金融法律体系。
首先, 明确国家信用管理机构和信用中介机构的法律地位, 明确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一般原则, 搭建起信用法律的基本框架。第二, 通过规范信用信息的征集内容、征集程序、征集范围、征集对象、公开程序、公开方式以及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保护, 建立企业资信和个人资信制度, 建立信用主体信用资源数据库。第三, 工商、税务、保险、银行以及公、检、法等相关部门, 在国家信用体系内对包括金融信用在内的信用资源依据职责和权限进行调配、使用, 使信用与信用主体自身实际利益挂钩。信用等级高的主体, 在社会资源及福利上享有更多的优惠和便利, 信用等级低的主体, 则会受到一定的约束和限制。而各部门联动的合力, 则会督促信用主体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自己的信用。第四, 建立相应的失信惩罚机制, 通过利益导向-激励约束机制, 增加失信成本, 形成对唯利是图者的制约, 使金融失信成为人们不敢为或不愿为的行为, 从而在全社会形成一种诚信的良好的氛围。此外, 消费信贷、信用控制、信用卡发行、公司信用等有关政策的结合, 将使我国金融信用政策更加完备, 企业和个人的信用程度更加真实、可靠。
3.2 规范信用中介机构, 管好“信用中的信用”
首先, 中介机构必须是诚信制度的忠实实践者。诚信是中介机构经营活动的基本准则, 是“信用中的信用”, 其在经营活动中必须保持行为的独立性、客观性和公正性, 不得征集或者披露虚假信息, 不得提供虚假的资信报告、信用评级报告。第二, 必须建立完善的、符合金融信用中介机构发展需要的法律, 促进金融信用中介机构的发展。明确金融信用中介机构在金融市场上的地位, 准确界定金融信用中介机构的性质、职能、经营范围、责任、权利和义务。第三, 要加大执法力度, 严厉打击中介机构的失信行为。
3.3 各司其职、多管齐下, 加强行业监督、管理
首先, 做有限政府, 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和宏观政策, 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环境, 增强经济主体的组织程度, 提高社会伦理道德、增进信用以及约束交易关系。第二, 信用中介机构当好”第三只眼”, 以其独立性、专业性特点, 发挥其防范信用风险、维护良好的信用秩序、降低全社会信息成本、引导社会资源合理流向的监督作用。第三, 人民银行开展信用专项整治, 制裁信用失范企业。同时, 建立全社会共享的信用信息系统, 特别是全社会金融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 使失信者失去生存的空间。第四, 商业银行完善内部信贷管理制度和激励约束机制, 从制度上约束信贷人员, 降低信贷资产的“道德风险”, 加强贷后管理, 密切跟踪监测信贷客户的生产经营状况, 做到信息灵通, 反应迅捷, 措施有力。第五, 部门联动, 激励-惩罚相结合, 促进社会信用体系有序互动。
3.4 宣传信用理念, 倡导诚信文化
金融缺失 篇5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制度缺失,矫治对策
在完善我国金融体系与金融制度的进程中, 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的制度性缺陷, 及其对农村金融组织效率的不良影响与相应的改善方法, 值得我们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不断探讨研究;分析农村土地金融、政策性农业保险、政策性开发金融等农村金融领域关键性问题, 并就如何推动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制度创新, 形成具有正外部效应的农村金融发展政策体系, 增强金融制度供给, 弥补因制度缺失所带来的损失。
1土地金融制度缺失的不良影响
1.1土地金融制度缺失制约农村中长期投资的融资需求
在现阶段欠发达地区农村贷款业务中, 中长期投资性项目贷款困难重重, 其重要原因为借款人缺乏合格的抵押物, 多数农户和涉农中小企业都缺乏可抵押的财产和物品。以农户来看, 比较明显的财产是住宅与宅基地, 但其住宅实际造价和重置成本一般不高, 而且由于地处偏远乡村, 难寻买家, 房产缺乏商品特征和流动性, 且实际价值小。至于运输工具、农机等固定资产, 由于多数简陋陈旧、价值较低且估价困难, 估价成本也往往偏高, 最终难以发挥抵押功能。 可见, 土地金融制度的不健全, 是我们农村金融产业组织系统的一个漏洞, 使得农户及涉农组织的中长期投资性项目融资需求受限。
1.2土地金融制度缺失影响农业产业化集约化经营
农村金融中的信贷业务包括两大类:1) 短期周转性并具有较强季节性的小额贷款。此类小贷款中的相当大的部分, 是利用贷款额度与收入预期挂钩的所谓“收入相关贷款”为基本保障, 并在大数法则和分散化的时间过程中实现风险分化;2) 中长期的投资性贷款。此类贷款金额一般较大, 并且信用保证要求高, 一般要以固定资产 (包括土地) 做抵押, 以保证贷款按期偿还。一些国家还将农村金融机构划分为合作金融组织与土地银行两大类, 分别经营上述两类性质不同的贷款;利用土地抵押, 解决农业中长期投资项目的融资问题, 是健全农村金融市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农民及涉农组织可以动用的抵押资源也大多是土地。
我国土地流转问题伴随着农业产业化发展, 以及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加快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 土地所有权的私有化仍然是不可越过的界限, 农户或涉农组织只能拥有土地使用权, 直接影响农业产业化经营。放开土地使用权抵押范围的限制, 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土地金融制度, 以促进农村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有效配置及适度集中, 加速农业产业化发展。
2政策性农业保险体系缺失的不良影响
2.1农业保险体系缺失的现状
现阶段, 我国农业保险制度存在的缺陷, 已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信贷业务正常开展。以贵州为例, 相关部门数据显示: 自然灾害导致贵州省农业产值损失巨大, 近十年来年均损失高达80亿~100多亿元, 损失额占农业年总产值的15%, 2012~2014年仅因“旱涝灾害”造成的农业贷款损失就高达12亿元之多。农业保险业务的严重缺位, 增大了农业生产的经营风险, 导致农村信贷业务的开展也受到严重制约。
2.2商业性农业保险发展滞后的原因
国内外保险业务发展的经验表明, 纯粹商业性农业保险难以独立发展起来。其原因如下:
2.2.1农业产业的弱质性。农业受到自然条件与市场波动的影响, 经营风险明显高于其他产业, 尽管农业保险潜在的需求巨大, 而由于收入的不稳定与生产成本约束, 农户对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却不足的, 农业保险缺乏应有的需求弹性。
2.2.2农业生产的高风险性。农业生产的高风险性, 直接影响了农业保险业务的开展, 纯粹的商业化经营, 会导致农业保险的严重亏损。据相关数据测算, 农业保险的平均赔付率为89.0%, 同时成本费用率高, 导致农业保险经常出现亏损, 严重打击了农业保险经营机构的积极性。
2.2.3农业保险的福利性。农业保险具有准公共产品的性质,有一定的社会福利性。经营者因高风险、高成本导致高费率,需求者因收入不稳定,均存在依赖政府补贴的心理,因而产生有效需求不足;如果农业保险按私人物品在竞争性市场交易,农业的弱质性难以在空间上分散风险;如果增加需求者的保费与再保险成本,又会产生单个经济主体不愿承担超额费用,却又想“搭便车”的问题。
2.2.4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缺位。商业性农业保险必须与政策性农业保险相结合,与农业灾害援助、农业补贴等严格区分,并促使其配合使用。实践证明,如果完全依赖政府,存在监督成本高和信号扭曲问题,如果政策性农业保险缺位,农业保险市场机制将会失灵。
3开发性金融缺失的不良影响
3.1开发性金融发展的现状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 农村开发性金融制度的建立, 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特别是我国新农村建设与新型城镇化, 开发性金融加大了投资力度, 在欠发达地区的交通、 能源、通讯、灌溉、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改善等方面给了大力支持。 然而, 在欠发达地区的农村还没有建立制度性的开发金融。在2010年, 我国涉农信贷业务中的政策性贷款仅为21%, 而其中农业基础设施、综合利用开发等方面的资金投放还不到5%。
3.2开发性金融发展滞后对经济的影响
欠发达地区农村扶贫开发贷款的规模十分有限, 小额扶贫贷款主要是帮助贫困及低收入农户解决维持生产生活的资金困难, 具有福利性质, 不具备开发意义;实行新农村建设推进整体扶贫以来, 虽重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但开发资金仍以平摊为主, 对经济发展作用不大。以贵州为例, 每年村均25万元的扶贫开发资金, 解决不了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开发性金融的缺位, 导致农村公共设施建设存在严重问题:农田需要灌溉的缺口面积有上千万亩之多, 近35%的农村人口还能够安全饮水;近百万人口居住在的生态脆弱和经济基础薄弱的特困地区, 缺乏经济发展活力, 相关配套措施与服务不完善, 导致输电系统、广播电视、信息网络的利用率较低; 近年来农村贫困及低收入人口的发生率和返贫率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农村经济难以发展, 极大地限制农村商业性金融的发展。
4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制度性缺陷的矫治
4.1农村土地金融的补全之策
4.1.1农村土地金融改革的尝试。从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情况观察, 农民已经自发进行着各种土地流转并产生了效益。相关数据表明, 近年来, 贵州省土地流转以转包为主要方式。2012年, 该省凤冈县以茶叶产业化为平台, 通过财政补助政策, 鼓励农村土地的有效流转。湄潭县试行土地抵押担保制度, 推动土地合理流动, 通过土地金融公司经营获取中长期融资, 深受广大农户欢迎。 但制约因素太多, 该土地金融公司的改革难以相继。
4.1.2农村土地金融改革的困境。相关研究表明, 农村土地金融改革主要是缺乏制度安排和法律保证, 尤其是土地流转制度滞后、 管理部门干预不当等因素, 影响了改革的进程。第一,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 使失地农民缺乏必要的生活保障, 客观上制约着土地使用权流转。第二, 土地家庭联产承包制下, 农户生产规模小, 价值评估、变现等土地流转成本较高, 以土地抵押办理信贷业务很不经济。第三, 土地的级差价值、级差收益以及相对应的流动性, 使得欠发达地区较难实施土地融资。
4.1.3农村土地金融发展对策。第一, 构建农村土地流转制度, 形成土地流转合理价格, 统筹考虑土地流转与社会保障。第二, 对不同级差的分散的土地, 以不同方式集中到土地金融机构手中, 经过合理评价或适当整治后实施证券化, 然后集中销售给开发商进行规模开发。第三, 第四, 设置专业土地金融机构经营土地融资, 在业务发展不经济的地区采取委托、外包、批发的形式, 将业务分包给农村合作金融机构, 或各种微小型金融组织去办理。同时, 充分发挥证券化这一土地金融发展的重要机制, 实现农村土地金融业务可持续发展。
4.2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业务开展与运行机制
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试点, 产生了很多好经验, 也存在一些问题, 其中由谁来经办政策性保险业务问题亟待解决。纵观改革试点的经验教训, 建立省级专门农业政策性保险基金管理机构, 亦或委托商业保险公司代理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 是两个可行的选项; 但是, 在欠发达农村地区, 为了减少不必要的经营成本, 和有利于深入农村边缘地带, 取得地缘性的信息优势和交易成本优势, 政策性农业保险体系的构建, 可以采用委托、外包、批发等多种形式, 将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具体业务, 交给各商业性、合作性金融机构的基层营业网点, 或者交给诸如村镇银行等各种微小型金融组织去办理;在节约运营成本的同时, 也充分发挥农村地区各金融机构基层网点地缘优势, 形成农村地区金融发展的合力。
4.3开发性政策金融的运行机制与制度建设
随着新农村建设、新型城镇化与扶贫开发的推进, 国家开发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也配合国家战略调整信贷结构, 拓展政策性开发贷款的业务渠道, 支持农村水利电力、道路通讯等具有公共产品性质的项目以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积极稳妥地加大开发性金融在欠发达地区农村的资金投入, 目前可以考虑构建紧贴农村经济发展的信贷模式:第一, 在合理界定农村地区公共服务产品的前提下, 重点向交通通讯、能源水利、农业品市场以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提供低息、贴息贷款。第二, 对一些必须由财政支出解决, 资金却不能一步到位, 但时效性很强的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可由开发性金融予以支持。第三, 开发性金融的主体理应是农业发展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 其分支机构未能下设的情况下, 业务也可以委托商业性金融机构来办理, 以推动开发性金融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圣平.农地金融化的法律困境及出路[J].中国社会科学, 2014, (8) :147-166.
[2]李凤章.土地抵押融资的法律困境和制度创新[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