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灌溉发展历程

2024-07-24

农业灌溉发展历程(精选10篇)

农业灌溉发展历程 篇1

1引言

农业灌溉方式通常可分为地面灌溉、普通喷灌、微灌三种。地面灌溉包括沟灌、畦灌、漫灌、淹灌等, 这类灌溉方式有一个巨大缺陷:水的利用率较低、耗水量大, 不是一类合理的农业灌溉方式。目前, 普通喷灌技术是在我国农业生产中普遍存在。普通喷灌技术对于水源的利用效率同样低。微灌溉技术包括滴灌、微喷灌、渗灌等方面。微灌溉技术对于水的利用率较高, 节水性能好。

2传统灌溉技术

传统的水灌溉方法:是将水从地表引入田间并借毛细管作用和水的重力来浸润土壤, 也叫重力灌溉。传统的水灌溉方法是最古老, 但同时也是应用最广泛的农业灌溉方式。我们按农业灌溉水湿润土壤方式分为淹灌、畦灌、漫灌、沟灌[1]。

2.1 淹灌

淹灌是将田埂分成许多格田来将土地灌溉, 在灌水时, 保持一定深度的水层在格田内, 同时湿润土壤是借重力作用, 水稻灌溉中应用广泛。

2.2 畦灌

畦灌是将田埂分割成长方形小畦来将土地灌溉。在灌水时, 是将灌溉水引入畦田后, 并在畦田上有很薄的水层形成, 移动方向沿畦长方向, 借重力作用流动, 逐渐湿润土壤。

2.3 漫灌

漫灌是不做任何沟埂在田间, 在灌水时, 在地面任其漫流, 渗入土壤借重力作用, 属于比较粗放的灌溉。但灌水量浪费较大, 均匀性差。

2.4 沟灌

沟灌是在农作物行间挖开灌水沟, 在流动的过程中, 输水沟将水运输到灌水沟后, 湿润土壤主要借毛细管作用。其明显的优点:农作物根部处的土壤结构不会被破坏, 不会导致田面板结, 同时土壤蒸发损失得到减少, 在宽行距的中耕农作物比较适用。

3现代灌溉技术

长期以来, 农业作为我国的用水大户和经济命脉, 由于资金、思想意识、技术等原因, 一直沿用传统的, 浪费的, 落后的大水漫灌。但需水量逐年增加与水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逐渐上升, 在现代节水灌溉模式中, 精确灌水正逐渐取代大水漫灌[2,3]。

现代灌溉科学技术, 有限的水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缓解了因地下水开采过量而引起的地壳下沉的局面, 同时, 结合精确施肥, 有效地改善果树、农作物等的生长条件, 提高果实品质, 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减轻了社会负担。

微喷是利用辐射、旋转、折射式微型喷头将灌溉水喷洒到农作物根、枝、叶等需要灌溉的区域的灌水形式。微喷水的流量小, 工作压力低, 既可提高空气湿度, 又能增加土壤水分, 调节局部农作物小气候, 得到广泛应用。同时, 可以利用部分微喷头的雾化功能, 适用于饲养场降温、扦插育苗等场所。

滴灌是灌溉水通过安装在毛管上的滴头、滴箭、滴灌带等灌水器将灌溉水均匀而又缓慢地滴入作物根区附近土壤中的灌水形式。同时, 由于滴灌的缓慢入渗, 滴水流量小, 扩散利用毛管张力作用, 是目前最为有效的和节水的灌溉方式之一。

局部精确灌水, 有效地提高了水的利用率, 改善土壤结构, 减少了杂草滋生[4], 对水源压力的要求较低。同时通过首部施肥, 可进行精确施肥, 实际真正做到高收益、低投入。

4国外灌溉模式

4.1 美国有良好的灌溉技术研究和技术开发支持条件

为促进灌溉农业技术的发展, 美国采取了如下措施。

4.1.1 研究将原虹吸管引水来灌溉的灌区域更改为滴灌、喷灌等现代灌溉方式的约束条件。

4.1.2 自动控制技术应用于灌溉区域配水调度问题, 其配水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

4.1.3 采用非充分灌溉模式, 非充分灌溉技术可使单位水量的农产品产出提高, 以牺牲适量的土地单位面积的产出为代价。

4.2 法国

法国的水管理是由国家、水协会、地方水管理公司、流域管理委员会等共同管理。为了更好的管理好水务, 近年来, 法国修改了农业法和水法, 水资源管理体系以流域为单位的, 提高了灌溉效率。

5我国农业灌溉的未来发展方向

目前, 我国耕地面积人均数量过小, 然而, 我国农业生产的主要难题是水[5]。农业灌溉技术的发展对于我国农业未来发展十分关键。我国大部分耕地在北方, 降雨不能满足农作物生长需求。如果没有合理的灌溉设施, 以及合理的水资源管理方式, 北方大量的耕地会无法耕种。水土资源分布的极度不均衡使我国农业对灌溉技术十分的依赖。在现代微灌溉技术滴灌、微喷灌、渗灌可有效的解决这个难题, 结合美国, 法国等先进的灌溉水资源管理方式, 合理的在农业灌溉中推广现代灌溉技术, 成为我国农业灌溉未来发展的趋势。

6结论

本文介绍了我国传统的灌溉方式, 以及现代灌溉技术, 分析了目前美国, 法国等先进的灌溉模式以及水资源管理体系, 结合我国耕地的现状, 分析了我国未来农业灌溉发展的方向, 为提高我国耕地的利用效率, 引进先进的水资源管理体系, 合理安装现代灌溉设施, 成为我国农业未来发展的关键。

摘要:本文介绍了农业灌溉的传统方式, 并分析了现代农业的灌溉技术, 结合国外灌溉技术的优势, 探讨我国未来农业灌溉技术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农业灌溉,现代农业,未来发展

参考文献

[1]盛馨, 刘国平.厄立特里亚农业水利灌溉研究及中厄农业灌溉合作的建议[J].现代农业科学, 2009 (11) :59-63.

[2]梅振东, 黄建武.农业灌溉的数字化控制[J].现代电子技术.2007 (07) :68-72.

[3]刘峰.浅谈农业灌溉节水措施[J].科技风.2011 (20) :159-163.

[4]曹立新.计算机技术在温室作物灌溉中的应用[J].计算机与农业, 2001 (02) :26-29.

[5]韩洪云.中国灌溉农业发展———问题与挑战[J].水利经济, 2004 (1) :26-30.

农业灌溉发展历程 篇2

2.2 注重实效,因地制宜建设节水灌溉示范项目 始终坚持以农业科技为先导,以政策扶持为动力,根据耕地条件、经营模式、经营规模和农户情况,因地制宜地实施不同的节水灌溉模式。在地理位置优越、群众积极性较高、同一品种农作物种植较为集中的地方重点建设滴灌示范区;在土地实施规模经营、单户经营规模较大的地方推广和应用喷灌技术;在水源条件较好、地势平坦、承包农户较多、经营分散的地方推广管道沟灌和地膜覆盖技术;在农田井旁实施小白龙管灌。在节水灌溉工程的施工中,严把设备关、施工关、技术指导关,确保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一处,成功一处,发挥效益一处。

2.3 采取多种投资方式来大力实施节水灌溉工程 我们以华北某县为例,该县采取项目资助、政府补助、企业及群众自筹的投资方式,大力实施节水灌溉工程,形成了特色农业与水文化相结合、以农业种植为载体、以水为依托的“节水灌溉模式”。 在全县发展农业节水灌溉面积3.8万亩;农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提高到85%以上,在乡镇供水中,全部安装和使用了水表计量管理系统,防止了跑冒滴漏现象的发生,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10 km2,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同时,该县培育 了多种有序的用水管理组织。近几年,该县通过节水示范项目的实施培育了节水灌溉协会、股份制公司、水利合作社、节水灌溉公司等多种形式的基层用水管理组织。这些用水管理组织让更多的农民成为了节水的“主人”,使节水工程真正发挥了效益。 2.4加大节水灌溉资金的投入力度 节水灌溉的建设,投入是关键。

要使节水灌溉技术广泛推广应用,还要有一个好的激励机制,使广大农民在节水灌溉技术中获得收益,使投资者得到回报。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充分运用经济杠杆引导和鼓励各乡镇、村组及农户大力发展节水灌溉为特点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广西某县积极争取国家及省市项目资金及补助资金1 960万元:其中重点县建设项目中央补助资金900万元,自治区财政补助资金1060万元,县财政给予资金补助798万元:县财政对自筹资金修建的高效节水工程,每亩65元的补助;对河水滴灌每个首部系统补助2万元;并对新增河水滴灌乡镇的镇村干部每亩奖励2元;完成任务的乡镇奖励元;完成高效节水工程第一名的乡镇奖励3 000元等补助措施。形成了国家、地方、集体、个人“四个轮子”一起转的投资格局。具体做法是:一是申请国家扶持一点;二是县政府从财政拿一点,项目法人贷一点;三是村组集体筹一点,四是受益农户按灌溉面积自筹一点。

参考文献

[1] 张金红. 大力推进节水灌溉 助推现代农业进程.河北水利 , ,(02):156-158.

[2] 张书彦. 推广农业节水灌溉的探讨.山东水利, ,(Z1):115-118.

[3]平远. 农村急需农业节水灌溉设备.四川水利, 2003,(01):107-110.

[4] 新疆农业节水发展规划.新疆水利, ,(06):156-158.

新疆农业节水灌溉发展模式分析 篇3

关键词:新疆; 高效节水灌溉;模式

基金项目:国家“863”项目——主要粮食作物滴灌关键技术与装备(2011AA100508)

中图分类号:S27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15-51-2

目前,我国水资源年均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是世界上13个最缺水的国家之一。我国现有耕地面积1.2亿公顷,其中606.7万公顷,坡度在2度左右,大部分耕地缺乏足够的水源保证,且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有40%的耕地因缺水严重退化。对于这些地区耕地面积的保持和维护,农产品与经济作物的增产增收,绝大部分依赖于水供给,水资源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和经济发展的“瓶颈”[1]。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我国一直在大力发展农业节水,2014年全国将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300多万亩,将全面推进东北节水增粮、西北节水增效等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

1 新疆农业节水灌溉现状

1.1新疆农业水资源现状

新疆水资源总量832亿立方米,单位面积产水量仅为5万立方米/平方公里,位于全国倒数第三位。目前新疆经济社会用水总量达617亿立方米,开发利用率达74%,超过国家下达新疆2015年515亿立方米的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也超过了国际上干旱区半干旱区水资源利用率不宜超过60%的原则。一方面新疆水资源十分匮乏,另一方面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较低,用水结构不合理,农业灌溉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90%以上,而新疆农业产值占全疆GDP的比重不到20%,形成了巨大的反差[2],发展农业高效节水、提高农业用水利用率成为新疆农业未来发展的重点。

1.2新疆农业高效节水应用现状

新疆干旱少雨、蒸发量大,具有典型的“绿洲经济、灌溉农业”特征,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面积从1999年的87万亩增加到2013年的2470万亩,已占全区灌溉面积的35%,仅2013年就新增农业高效节水灌溉面积320万亩,15年间面积增加了28倍,发展速度很快,引领了全国高效节水灌溉的推广。目前,该技术已从棉花、加工番茄等经济作物向玉米、小麦、水稻及核桃、红枣、葡萄等特色林果业规模化推广应用,牧草浅埋式滴灌也正在逐步推开。到2015年新疆80%以上耕地和果园实现田间高新节水灌溉,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5,到2020年,新疆农业高效节水面积累计达到4300万亩以上。预计在“十二五”末,智能滴灌技术应用面积在新疆也将超过150万亩。

2 新疆各区域节水灌溉的发展模式

目前,通过建成引额济克、引额济乌、南疆阿尔塔什等水利枢纽、南岸干渠等一批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工程,使其成为充足水源的保障[3]。同时,在用水总量不增加的前提下,调整用水比例结构、合理规划,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针对新疆各区域农业发展对灌溉的需求,综合考虑自然地理、干旱缺水程度、灌溉技术水平等情况,把全疆分为4个分区,并提出相应的因地制宜的节水灌溉发展模式、技术措施和农业重点发展方向[4-6]。

2.1 天山北坡及塔额盆地区

本区位于天山北麓、准噶爾盆地南缘、西部、北部、塔额盆地和博乐河谷平原,包括昌吉州、博州、塔城地区、乌鲁木齐市等地州,是新疆粮食和棉花基地,也是最早发展滴灌技术的区域,经济发达、工农业并重,水资源较为短缺,局部地区地下水超采严重,渠道防渗率及灌溉水平均较高,今后应做好已有防渗渠道维护、更新,积极发展滴灌技术;在前山地带粮油作物种植区可适度发展自压喷灌技术,同时应加强部分井灌区的超采治理工作,严格控制开采量,提高滴灌的自动化控制与信息化技术,带动全疆智能滴灌技术推广应用,本区农业主要发展方向应以棉花、枸杞、加工番茄等经济作物,葡萄、蟠桃等园艺作物和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为主。

2.2 东疆吐哈盆地区

本区位于天山南麓东部,北靠天山,南临戈壁沙漠,包括哈密地区、吐鲁番地区,是新疆重要的园艺、瓜果生产基地。本区经济较发达,气候干燥使得水资源严重短缺,地下水超采严重,需全面普及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今后应在做好开源节流、对已有防渗渠道维护、更新的基础上,重点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严格控制地下水的开发。本区农业主要发展方向应针对瓜果、园艺比重大及地下水利用量大的特点,重点推广特色林果业节水灌、设施农业的滴灌技术,在条件适宜的巴里坤——伊吾盆地区适度发展自压喷灌工程,并以发展林、牧业为主。

2.3 塔里木盆地内陆河区

本区位于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西北部、南缘,昆仑山北麓,西为帕米尔高原,包括巴州、阿克苏地区和南疆三地州,水资源较缺短。本区经济相对落后,引水工程简陋、节水设施不配套、渗漏严重和水资源利用率低,是新疆重要的棉花和果林基地,本区应主要发展渠道防渗技术和普及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地形平缓或田面平整度不高的地块应推广精细平整地技术,同时在盐渍化较重的区域加强排水工程与引水工程,本区农业主要发展方向应推广特色林果业滴灌技术,提高果子品质和发展膜下滴灌棉花、辣椒等经济作物。

2.4 北疆河谷国际河流区

本区位于准噶尔盆地东部、西部,包括伊犁州、阿勒泰地区,本区是农、林、牧全面发展的区域,水资源丰富,地形复杂多变,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渠道防渗率低,田间灌溉技术水平较低。本区河谷平原应以渠道防渗和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为主,推广盆、滴灌和标准沟畦灌,同时加强灌溉用水管理,提高灌溉管理水平。本区有以霍尔果斯为主的口岸,可发展外向型农业,以及薰衣草、啤酒花、油料作物为主的特色农业;前山区及低山丘陵带是发展自压喷灌技术,结合坡耕地改造及草场改良建设,可稳步发展林、牧业。

3 结论

新疆是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地区,是我国往西开放的重要门户,也是我国战略资源的重要基地。在全疆各区域发展因地制宜的高效节水灌溉模式和农业重点发展方向的基础上,同时应全面推进总量控制、定额管理,降低农业用水比重,从农业灌溉定额入手量化管理,深入研究农业节水的机理与机制,优化调整种植结构,发展优质高产高效低耗农业,大幅度地减少农业用水量,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和灌水保证率,缓解了灌区缺水矛盾,保障粮食安全;形成农业节水支持工业发展用水,以工业发展反哺农业的良性运行机制,为建设繁荣富强和谐的社会主义新疆提供更加坚实的水资源保障。

参考文献

[1] 李世英.对我国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的几点思考[J].排灌机械.2000,18(1):6-8.

[2] 康绍忠,李水杰.21世纪我国节水农业发展趋势及其对策[J].农业工程学报,1997,13(4) : 1-7.

[3] 钱翌,李君,赵华.新疆节水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发展对策[J].新疆农业科学,2002, 39(2):128-130.

[4] 丁新利.新疆干旱区节水灌溉工程技术发展模式研究[J].灌溉排水学报,2006,25(5):53-56.

[5] 邓依萍,刘涛.新疆节水农业区划及分区对策研究[J].节水灌溉,2008,(10):8-12.

农业节水灌溉促发展建议 篇4

节水农业体系中, 灌溉节水是重要的研究内容, 是充分发挥水资源, 提高灌溉水资源利用率的有效措施。实际研究中, 有效利用农田水资源, 增加单位面积中水资源综合利用率, 是促进农业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文章在分析发展农业节水灌溉重要性的基础上, 就发展农业节水灌溉, 促农业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提供建议, 以供参考和借鉴。

2 发展农业节水灌溉的重要性

2.1 加快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

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 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 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 加快推广先进实用农业节水技术, 可以提高水土资源利用率、农业生产资料利用效率和劳动生产率, 取得节水、节地、节能、节肥、减排、省工等综合效益, 促进农业科学发展。

2.2 有效提升农业抗灾能力

随着灾害性气候的频发, 现代农业发展对水资源的依赖程度尤高, 抗击自然灾害的能力更是着实有限。由此, 现阶段, 加强节水工程建设, 就显得尤为重要。

2.3 有效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

据统计, 国内人均水资源仅2 100m3, 为世界人均水平的28%。人多地少水缺的现状, 世界范围内尤为突出。有资料显示:国内水资源缺失量每年达500亿m3, 有2/3的城市处于缺水的边缘。作为农业大国的我们, 如何解决缺水问题, 将成为制约农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而且, 各发展行业中农业为用水大户, 占全国用水总量的62%, 部分干旱地区用水达90%以上。

2.4 有效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民以食为天, 长久以来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 国家长治久安的头等大事, 就在于稳定地解决国内这几十亿人的吃饭问题。这些年, 国内人口数量大增, 经济发展持续增长, 水资源短缺制约农业发展方面的约束也是越来越大。研究证实:国家想要增加500亿kg粮食的产量, 水资源必须要补给到位。而要想实现这一目的, 节水才是关键。

3 农业节水灌溉促发展建议

3.1 着力发展小型农田水利设施

在农田水资源的综合利用中, 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发展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不仅有效改善本地农田灌溉面积, 而且有效利用自然降水。发展小型农田水利, 注意结合地方实际情况, 尤其是水资源实际, 将水利工程建设与地方水资源有机结合起来, 逐步缓解地方农田用水紧张的局面。比如:地方水资源匮乏的区域, 干旱少雨, 贮水能力有限, 水利工程更是少之又少, 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水资源的利用率。由此, 针对性发展小型水利工程, 将有效改善现代农业的发展。

3.2 鼓励灌区使用抵耗的灌溉方式

通过走访调查, 本地很多地区使用的灌溉方式仍较为传统, 不少地区仍然沿用五千年来常用的垄沟过水、大水漫灌, 如此灌溉水资源利用较低, 多数在50%以下。针对此, 笔者建议地方政府鼓励民众改进灌溉方式, 使用更高效的灌溉技术, 比如:滴灌、喷灌等, 将有效水资源浪费的问题。而灌溉技术中涉及到的灌溉设备, 政府可通过优化水费体制加以鼓励。农户有购买使用低耗水设备的, 可通过水费赊欠、折旧;价格优惠;低息贷款等方式, 加以鼓励。

3.3 逐渐增加农田节水投资力度

现行农田水利工程发展, 投资来源于国家补助、集体出资、农户筹资等三大块。而就目前实际情况而言, 水利工程建设一次性投资大, 国家用于此块的补助资金, 与实际水利工程发展规模尚且存在很大的差距。真正能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发挥作用的, 还是依赖于农户自筹资金。而仅仅靠农户筹资发展节水工程, 毕竟是力量受限的。由此, 建议各级地方政府将农业节水工程纳入工作日程中, 逐渐将其形成一整套完善的制度体系, 从政策、资金、物资等多方面给于扶持, 从而保证农田节水工程的顺利进行, 营造全社会范围内爱水、护水、惜水的良好氛围。

3.4 着重发展中低产田的节水灌溉

选择理想的节水灌溉技术, 因地制宜地发展节水工程, 任何工作的落实切忌盲目, 不要不切实际的盲目引进, 推广不合时宜的“样板工程”。当前, 中低产田的改造正成为今后农业发展的主攻方向, 向中低产田要效益, 提升农田种植效益, 有效扩大节水灌溉效益, 将成为今后发展的重点所在。此外, 针对不同的农田, 应针对性做好防护措施。

3.5 合理规划调整灌区地面水和地下水资源

灌区的地面水利用包括区内拦蓄与区外引水系统.通过分析可以获得多年的可供水资源过程。灌区地下潜水层可视为一个调节水库, 其补给量包括降雨补给, 渠道、排水沟渗漏补给, 区外地下水侧向补给, 区内地下水越层补给以及人工回灌等:其消耗量包括蒸发、出流与开采。两种水源统—调度.可按区域均衡法或地下水非稳定流方法进行均衡分析;在—定的开采布局条件下.以确定合理的开采强度, 或在一定开采强度下确定地表水对地下水的补给量及相应的补给区域.或根据补给方式和开采强度确定区域内开采布局。在冲积平原或河流的中下游, 地下水位较高。外引水源可靠性低时, 当然要发展井灌, 以井补渠;若地下水严重超采, 就要减少用水或统一控制上游引水.修建当地蓄水工程.利用河流水源引

水存蓄或回灌地下水。即使在一个灌区内, 地面水、地下水的动态规律也不同.或者上游井渠结合, 以渠为主, 下游井渠结合, 以井为主。

4 结论

总之, 无论推广怎样的节水灌溉工程。笔者认为, 树立全民的节水灌溉意识, 至关重要。技术环节的落实到位, 更依赖于领导的重视, 群众的支持, 在加上正确合理的技术指导。相信今后的节水灌溉事业必将取得更大的成就。

摘要:农业节水灌溉作用大, 可有效提升农作物产量, 有效减缓地下水资源, 更好地提升农户的节水意识。就发展农业节水灌溉的重要性进行阐述, 系统分析农业节水灌溉促发展的建议, 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农田,灌溉,节水

参考文献

[1]张庆志, 黄令.淮北市发展节水灌溉的措施[J].安徽农学通报, 2007, 13 (7) :14.

[2]闫凌云.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的措施[J].河南农业科学, 2001, (5) :8.

农业灌溉发展历程 篇5

1节水灌溉的现实作用

制定促进节水的政策,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推广节水灌溉,大幅度提高水的利用率,努力扩大农田有效灌溉面积。推广节水灌溉缓解农业用水供需矛盾,增加农业产量、发展农村经济;加快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改善生态环境,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对于促进我国农业灌溉从粗放到集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1解决农业干旱缺水

干旱缺水已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随着人口的增加、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水资源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近年来,我国农业用水在全国总用水量中呈下降趋势,而农业灌溉的规模却在不断扩大。解决农业缺水矛盾的根本出路在于大力普及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和在全国范围内节约农业灌溉用水。

1.2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节水灌溉可以根据作物不同生长期的需水要求,适时、适量地进行科学灌溉,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改善农产品的质量,实现增产和增收。喷灌和微灌具有灌水均匀、土壤不板结、保土保肥、调节田间小气候、提高地温等显著特点。国内外实践表明,喷灌一般比地面灌增产20%~30%,滴灌增产40%。这样大的增产幅度,利用其他的农业增产措施是难以实现的。黑龙江、吉林两省的玉米喷灌一般每公顷产量可达11250kg,好的可达15000kg。

1.3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业生产力

发展节水灌溉可以节省渠道和畦埂的占地,使粮田变成无埂、无渠、无沟的“三无田”,扩大种植面积,提高复种指数,缩短灌溉周期,减少灌溉用水。喷灌和微灌不需要平整土地,大大减轻了农田建设的工作量,节省了灌溉用工,实现了大面积的平播,提高了农机作业效率,做到统一耕作、统一播种、统一灌溉、统一管理、统一施肥、统一收割,提高了农业机械化水平和集约化程度。

1.4扩大国内需求

发展节水灌溉,需要大量的节水灌溉设备、各种管材及水泥钢筋等建材。对于扩大内需、开拓国内市场、吸纳农村劳动力和带动节水灌溉设备的产业化具有显著的作用。

1.5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当前,我国农业正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现代农业的规模经营模式和健全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要求大幅度提高灌溉劳动生产率,由人工作业变为机械化作业,富裕起来的农民也希望农田灌溉越省事越好。“两高一优”农业和现代化农业不仅注重提高产量,更强调产品品种、内在质量、外观、上市时间等等,对灌溉提出了“精细”的要求。即灌水位置、灌水时间、灌水数量、灌水成分(作物生长所需各种微量元素及营养)等,要求对空气湿度和土壤墒情进行自动监控,科学管理。用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以及其他各种先进灌溉方法和技术,对传统、粗放的灌溉方法进行改造,既可以提高水的有效利用率,又可以提高灌溉效率、灌溉保证率和水分生产率,还可以通过灌溉系统进行施肥和打药,带来种植结构和耕作技术的重大变革,推进农田灌溉现代化和管理科学化,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1.6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人口的增加,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农业用水在社会总用水量中的比重还会下降。新增的`供水量主要用于满足工业、城市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需求。发达国家的农业用水比重一般为总用水量的50%左右。目前,我国农业用水比重已从80%以上下降到70%左右,今后还会继续下降,农业干旱缺水的局面已不可逆转。解决农业缺水的问题将主要依靠建立节水农业和推广节水灌溉。在此情况下,要使灌溉发展适应农业增长的需要,除了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不断提高供水能力外,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大力发展节水灌溉,保护和利用好现有水资源,充分挖掘现有水利设施的潜力,大幅度提高水的利用率。发展节水灌溉可以防止因渠道两侧渗漏和大水漫灌造成的土壤次生盐碱化,还可以减少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和过量引水,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因此,不论从我国水资源状况或人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还是从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实践以及先进国家的发展经验看,解决我国农业干旱缺水和今后可持续发展用水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节水,这是一件具有战略意义的大事。

2节水灌溉发展重点

节水灌溉就是根据作物的需水要求,适时、适量进行灌溉,以较少的灌水量实现较高的产出效益。普及推广节水灌溉技术要从各地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采取各种适用的节水灌溉技术和模式,适合什么技术,就用什么技术,经济条件许可用什么方式,就用什么方式。在推广节水灌溉时,要注意做到开源与节流相结合,工程节水措施与非工程节水措施相结合,大、中、小、微相结合,农业措施与水利措施相结合,建设与管理相结合,软件与硬件相结合,形成各种节水灌溉技术的组装、配套与集成。在资源性缺水的地区,既要大力普及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又要广辟水源,开源与节流并举,有计划、有步骤地兴建调水工程,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一是输水过程中的节水。目前,全国渠系水的利用率只有5%,渠系节水的潜力最大。因此,节水的重点应放在减少渠道输水损失上,通过采取渠道防渗和管道输水等措施,提高渠系水的利用率。二是田间灌水过程中的节水。要积极采用喷灌、滴灌、微喷灌和管道灌溉等节水灌溉技术,减少田间灌水过程中的水量损失,提高田间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输水管道化,防渗衬砌化,大田喷灌化,果树微喷化,大棚滴灌化,管理现代化值得提倡。三是用水管理过程中的节水。要加强节水灌溉制度的研究,根据作物不同生长期的需水要求,适时、适量地灌水。要加强田间用水管理,推行计划用水和科学用水。四是推广应用农业蓄水保墒耕作措施。通过调整农业种植结构,采用地膜覆盖,秸杆还田和抗旱保水剂等措施,充分拦蓄天上水,优化配置地上水,合理开发地下水,保持利用土壤水。

3具体技术措施

农业节水灌溉现状与发展对策探讨 篇6

关键词:农业,节水灌溉,发展

1 概述

我市地处北温带季风气候区, 全省多年平均降雨量676.5mm, 年水面蒸发量1085mm, 干旱指数2.4, 属半干旱半湿润地区。主要种植冬小麦、夏玉米、棉花和花生等农作物, 由于降雨量时空分布不均和降水与作物需水耦合在时间上存在差异, 以及农作物的复种等, 天然降雨不能满足作物正常生长对水分的需求, 农业高产稳产必须依靠灌溉。

我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305.8×108立方, 人均水资源占有量344立方, 二者都不足全国平均数的1/6, 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灌溉用水量是用水大户, 其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70%以上。发展节水灌溉是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的重要途径, 我市在这方面已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随着工业用水、生活用水和生态用水的增加, 以及农业持续发展对灌溉要求的提高, 相应地对农业节水灌溉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节水灌溉取得的成就

我市历来都十分重视发展节水灌溉, 投入大量资金, 发展节水灌溉的面积。近几年来, 围绕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农业综合开发水利骨干项目、节水增效示范项目建设等, 建成了多个不同规模的以节水灌溉技术为支撑的示范园, 初步形成了从输水道灌水, 从工程到管理, 从微观到宏观的立体化、多样化、系统化农业节水格局。

积极引进和消化吸收高新技术, 引进推广使用了国外以及国内知名公司或厂家的几十种节水灌溉设备。结合水利产权制度的改革, 对建立适合市场经济要求和农村特点的“多元化”运行管理机制作了尝试, 有力的促进了管理水平的提高。积极争取中央贴息贷款和国家对重点项目的扶持, 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相应的扶持政策。对财政扶持的节水灌溉项目实行公开招标, 加大了项目实施力度和资金使用效益的提高。同时也制定了一系列鼓励政策, 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 积极鼓励农民发展节水灌溉。

3 面临的形势与存在问题

3.1 面临的形势

水资源严重不足, 工农业生产、生活和生态“三生”争水现象较为突出, 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在总用水量中所占比例虽然不高, 但其对用水保证率要求高, 越是干旱年份或干旱季节, 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挤占农业灌溉用水的现象越突出, 而且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工业用水、生活用水和生态用水将大幅度增加。可供农业灌溉的用水量越来越少。目前的状况是一方面水资源明显不足, 另一方面, 农业灌溉中仍存在着严重的浪费水现象, 水的利用效率不高。随着国家对农村税费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村内所需劳务实行一事一议, 节水灌溉工程资金面临地方筹集和匹配困难难度增大, 且不能向农户指令性摊牌的新形势, 发展节水灌溉如仍沿用过去的工作方式, 工作习惯则难有成效。

3.2 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是节水灌溉新技术、新设备推广力度小, 喷、滴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目前也仅局限用于经济作物, 只是作为示范工程, 有待于在更大范围和更大规模推广。二是灌区和节水灌溉工程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产权关系不明, 管理职责不清, 政事企不分, 监督激励机制缺乏, 管理粗放、调度不灵活等问题。三是受经济利益影响, 水资源相对充足地方的农民对搞节水灌溉积极性不高。四是资金投入不够, 已建灌溉工程维护资金不足、老化失修, 灌溉面积及灌溉效益逐年衰减和降低, 新建节水灌溉工程建设资金短缺, 特别是配套资金往往不到位, 达不到应有的发展规模。五是有些地方在推广先进节水技术过程中不能够因地制宜制定规划, 可行性论证不够, 存在针对性差的问题, 致使有些节水工程不能正常发挥效益。六是节水灌溉工程设备质量参差不齐, 设备不配套, 标准化、系列化程度差, 维修服务跟不上。很多工程设备因质量问题或维护维修不及时等原因, 导致工程使用寿命短, 损坏率高等, 影响了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

4 加快发展节水灌溉的措施

4.1 改革现行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对小型灌溉工程采取承包、租赁、拍卖及股股份份合合作作等等形形式式, , 加加大大灌灌区区用用水水者者协协会会、、农农村村供水协会、农民合作社等各种群众组织参与灌溉工程管理经验的总结推广和规范力度。供水单位可采取多种组织形式, 按照《公司法》组建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公司;事业单位实施企业化管理。改革运行机制, 以充分调动与激发用水产参与管理的积极性。

4.2 全面推行农业节水奖惩机制

认真执行上级农业灌溉用水定额标准, 对灌溉超定额用水要加价收费。对节水灌溉工程要根据其节水效果并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给予补偿, 要使农民对节水灌溉的投资获得不低于社会平均投资利润, 利用经济杠杆推动节水灌溉发展。

4.3 多渠道融资, 加大投资力度

改革灌溉工程建设和维护的投资体制, 积极探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农村水利资金高效利用、滚动使用的合理方式, 开辟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合资、独资等各种资金渠道, 实行“多元化”融资, 改变过去灌溉工程建设和维护过分依赖政府的局面。

4.4 进一步搞好节水灌溉规划, 搞好中低产田节水灌溉

农业节水灌溉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篇7

1 我国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现状

灌溉是农业生产中的一个最重要的内容, 是关系到农业丰产丰收的关键。虽然我国节水灌溉技术在不断推广, 但是据有关部门的统计, 目前我国农业节水灌溉面积仅仅占我国农业总体灌溉面积的37%, 这一数据远远赶不上发达国家的水平。而且目前我国在节水灌溉技术中, 只是利用了一些较为简单的节水灌溉技术, 例如喷滴灌、微灌、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渠道防渗等, 至于一些更为先进的灌溉技术在我国依然应用较少, 这远远不能满足我国农业生产的需要, 也不能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

目前, 我国仍然有2/3的有效灌溉面积采用的是落后的灌溉方法, 而且我国还有一半以上的农田得不到有效灌溉, 由此可以看出, 我国节水灌溉在总的农田灌溉中所占的比例是很低的。针对这种情况, 对有关材料和文献进行了研究, 分析了当前我国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现状, 找出了农业节水灌溉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1 缺乏有效的节水制度和法规, 农业用水市场混乱

我国很多地区农田用水比较混乱, 没有形成市场机制, 不利于统一调控。此外, 农田用水上没有形成完善的法规和制度, 使得农田灌溉时水资源浪费严重, 同时相关的节水政策落实不到位, 扶持不够等, 都给节水灌溉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1.2 管理混乱, 不利于节水灌溉的普及推广

很多地方政府在水务管理方面存在很多问题, 有的出现职责不清, 有的出现区域分化不清问题, 还有的出现多头治水的问题, 这些都严重影响了节水灌溉的实施和推广。很多地区依然重建设、轻管理, 致使建设的节水灌溉设施没用多久就废弃, 严重地浪费了资源。

1.3 农民群众的认识程度低, 不具备水资源危机意识

长期以来, 我国农民养成了在农业灌溉中采用漫灌的习惯, 加之他们的节水意识比较弱, 对水资源的了解不多, 没有水危机意识。而节水灌溉使得他们传统的方法被打破, 他们认为节水灌溉不能满足要求, 不能提高粮食产量。节水灌溉要建设相关的设施, 投入较大, 还要舍弃农民自由的种植模式, 改为规模化种植管理, 所以极其抵触。

2 农业节水灌溉的发展趋势

2.1 建设高效的农业节水灌溉体系

对农业节水灌溉工程进行优化建设, 把节水设备、生物因素、化肥农药因素以及农艺因素有机的整合, 科学的安排, 合理搭配, 把水量合理地应用到农作物的关键期, 这样就形成了高效的节水灌溉体系。

2.2 合理利用雨水、地下水进行灌溉

建立完善的蓄水回灌体系, 把拦截的雨水储蓄起来, 有效增加地表水, 丰富地下水, 这样可以有效节约灌溉用水。

2.3 利用再生水灌溉

利用再生水进行灌溉可以有效节水, 但是利用再生水进行灌溉要确保灌溉的安全, 保证农作物在获得灌溉的同时还要保证其生长的安全。为此, 有关部门要加大再生水对农作物生长及品质和环境的影响方面的研究, 制定安全有效的再生水利用的标准, 力求在节水的同时, 做到安全。

2.4 加强灌水设备和量水设备的研制与开发

今后节水灌溉还要向着高科技方向发展, 努力提升节水灌溉设备的性能, 勇于创新, 不断提升设备的实用性, 努力开发更准确、更智能化的节水设备。农业正向着自动化方向发展, 农业节水灌溉也要向着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力求创造出更准确实用的节水灌溉设备, 这样才能节约水源, 提高效率。

2.5 加强作物需水规律和灌溉制度的研究

研究科学的节水灌溉制度, 研究农作物的生长规律和需水规律, 以此为契机, 寻求节水灌溉规律。并根据研究结果和气象条件、农艺以及管理等来制定不同农作物的灌溉标准, 并用先进的手段对灌区实时灌溉预报, 以此来指导灌溉。

2.6 工程节水与非工程节水相结合

综合节水技术是以后农业节水技术发展的方向, 也是很多农业专家研究的热点问题。可以把工程节水和非工程节水两个方面的技术结合起来互相补充、互相配合, 这样就可以既从水源上、又从输送中, 还能在农作物的利用上把整个水源的利用的全过程都涵盖到灌溉节水中, 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提升灌溉节水。

3 结语

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我国农业产量, 而且还能有效节约水资源。所以, 针对当前我国农业节水灌溉的现状, 有关部门要采取积极措施, 使我国农业节水灌溉向着更科学、更先进、更稳定的方向发展, 使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任福新, 鲁艳秋.节水地面灌溉技术及几种新的节水灌溉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8 (10) .

[2]李岩蕾.节水灌溉现状分析和发展措施探讨[J].农业科技与装备, 2010 (04) .

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与引用 篇8

一、灌溉制度

当作物在各个生育阶段所需的水分都得到充分满足, 即作物生长发育处于最佳水分环境, 配合相应的农业管理技术, 使作物产量达到最高, 这种灌溉制度则称为充分灌溉。所谓的充分灌溉条件下的灌溉制度是指灌溉供水能够充分满足作物各生育阶段的需水量要求而设计制定的灌溉制度。长期以来, 人们就是按充分灌溉制度来规划、设计灌溉工程, 显然不节约水量;供水资源不能充分满足作物各生育阶段的需水量要求, 实施非充分灌溉条件下的灌溉制度, 这种灌溉制度则称为非充分灌溉。目前非充分灌溉理论研究比较薄弱, 应用也不广泛, 主要是由于非充分灌溉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和条件性, 需要在水源、雨情和墒情的监测、传感和信息处理方面具备一定条件及相应管理权限, 把这些技术配套成模式化技术还需要时间。

二、灌水方法

灌水方法即田间配水方法, 就是如何将已送到田间地头的灌溉水均匀地分布到作物根系活动层中去。按灌溉水是通过何种途径进入根系活动层, 灌水方法可分为地面灌溉、喷灌、微灌和滴灌。

1. 地面灌溉。

水是从地表面进入田间并借重力和毛细管作用浸润土壤, 所以称为重力灌水法。地面灌溉是古老的传统的灌水方法, 一般说来它是作为比较是否节水的基点。但是地面灌溉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不断完善, 所以最近也有许多比传统地面灌溉技术更节水的方法。

2. 喷灌。

利用专门设备将有压水送到灌溉地段, 并喷射到空中散成细小的水滴, 象天然降雨一样灌溉。突出的优点是对地形的适应力强, 机械化程度高, 灌水均匀, 灌溉水利用系数高, 尤其适合于透水性强的土壤, 并可调节空气湿度和温度。但基建投资高, 而且受风的影响大。

3. 微灌和滴灌。

利用微灌和滴灌设备组成灌溉系统, 将有压力的水输送到田间, 通过灌水器以微小的流量湿润作物根部附近土壤的一种灌水技术。主要特点是灌溉时只浸润作物周围的土壤, 远离作物根部的行间或棵间的土壤保持干燥, 一般灌溉流量都比全面灌溉小得多。主要优点是:灌水均匀, 节约能量, 灌水流量小, 对土壤和地形的适应力强, 能提高作物的产量, 增加耐盐能力;便于主动控制, 明显节约劳力。比较适合于灌溉宽行作物、果树、葡萄、瓜果等。

三、输水方法

渠道渗漏水量占渠系损失水量的绝大部分, 一般占渠道引水量的20%~40%, 有的灌区高达50%~60%。渠系水量损失不仅降低了渠系水利用系数, 减少了耕地灌溉面积, 浪费水资源, 并且引起地下水位抬升, 招致农田渍害。渠道防渗工程和管道输水可以减少水量损失。

1. 渠道防渗工程。就是杜绝或减少由渠道或渠床而流失的水量的各种工程。有以下突出的优点:

减少渠道渗漏损失, 节省灌溉用水量, 更有效的利用水资源;提高渠床的抗冲能力, 防止渠坡坍塌, 增加渠床的稳定性;减少渠道渗漏对地下水的补给, 有利于控制地下水位和防止土壤盐碱化。

2. 管道输水灌溉。

以管道系统代替田间渠系, 通过低能耗的机泵和管道系统, 将低压水输入田间, 并可用末级软管直接浇地来满足作物需水要求的输水方式。灌溉管道系统有以下几个突出优点:

由于输配水部分 (管网) 大部分或全部埋在地下, 一般可以少占5%~10%耕地, 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并减少了对交通和耕作的影响;在工程完好的情况下, 可以基本没有输水损失 (渗漏损失和蒸发损失) , 节约了用水, 提高了灌溉水利用系数;杂物不易进入管道, 减少了清淤工作量, 也不存在杂草问题。

四、田间辅助措施

1. 塑料薄膜覆盖保墒。

塑料薄膜覆盖栽培技术早期主要用于蔬菜、瓜类和经济作物, 随着超薄膜的出现及其成本的降低, 塑料薄膜覆盖在玉米、冬小麦、薯类等作物得到广泛应用。地膜覆盖的主要优点是, 具有显著抑制田间土壤水分无效蒸发, 集水、保墒、提墒;提高耕作层地温, 改善作物中下部光照条件, 促进作物生长发育, 缩短作物生长期, 避免冷冻灾害;抑制杂草生长等作用。地膜覆盖比秸秆覆盖更具有节水增产的效果。

2. 秸秆覆盖蓄水保墒。

农田覆盖一层秸秆后, 一方面可使农田土壤表面免受风吹日晒和雨滴的直接冲击, 保护土壤表层结构, 提高降水入渗率;另一方面可隔断蒸发表面与下层毛细管的联系, 减弱土壤空气与大气之间的乱流交换强度, 可以起到抑制土壤蒸发的目的。

3. 机械蓄水保墒措施。

农业灌溉发展历程 篇9

在水资源日益匮乏的今天,全球范围的水资源危机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类的安全,世界各国也意识到了水资源问题的严重性,纷纷把节水问题作为重要难题来解决。同时,水资源的严重匮乏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其关乎着农业发展的根基。而水资源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如环境、人口等因素。所以,要想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发展节水灌溉是关键。节水灌溉主要是指用最低限度的用水量获得最大的产量或收益,也就是最大限度地提高单位灌溉水量的农作物产量和产值的灌溉措施[1]。因此,发展节水灌溉是我国农田灌溉的主要发展目标。

2 现阶段农业灌溉出现的问题

2.1 农民对节水灌溉的认知

目前,我国不仅存在着水资源严重浪费的现实情况,而且我国农业节水意识淡薄更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如果想要发展可持续农业,那么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就是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同时,要进一步提高农民的节水意识,把节水意识作为一个重要课题来抓。而由于农民长期以来缺乏节水意识,导致了传统浇灌方式在农民心中根深蒂固。因此,快速增强农民节水意识,是实现节水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2.2 水资源浪费严重

我国人口资源庞大,但人口分布不均匀,经济发展落差比较大。而我国作为一个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国家,又存在水资源供需矛盾,这样的问题出现之后,一开始人们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认为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殆的,没有节约用水的习惯,导致大量的水资源被浪费掉。然而,实际情况是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并不丰富,地域分布也不均衡,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使得来之不易的水资源更加匮乏。爱惜水资源是节水农业的基础,只有从思想上认识到浪费水资源是可耻的行为,在日常生活中处处节水,可持续的农业发展才会实现。

3 解决措施

3.1 加强节水灌溉技术的研究

随着当前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政府加大了对节水灌溉技术的重视程度和投资力度。为了全面推广农田节水灌溉技术,各方共同努力。但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要想全面实现节水灌溉仍存在许多不足。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只有依靠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帮助,节水灌溉技术才能得到更大的发展机会[2]。因此,要想实现我国节水灌溉全覆盖的目标,就必须大力发展灌溉技术。节水灌溉技术的推进也就成为了我国当前的重要任务,只有技术走在前列,才能达到节水的目的。

3.2 提高对节水灌溉的认知

传统农业灌溉方式中,水资源的不合理使用和大量浪费,已经威胁到必要的生产用水和人畜用水,这是涉及全局、影响全社会的一件大事,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和认知。可以通过各种宣传工具和渠道,宣传水资源面临的严峻形势,宣传珍惜用水、节约用水的重大意义,宣传合理用水、科学用水的方法和技术,形成舆论强势,达成社会共识。倡导节约,反对浪费,做到思想上重视,行动上主动,技术上明白,让更多人投身到节水灌溉的推广中[3]。

4 结语

水是农业生产离不开的重要资源,而我国农业长期存在缺水的问题,且我国水资源严重匮乏,特别是目前处于水资源短缺时期,国家应加强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利用科学技术来改善灌溉方法,做到适时适量灌溉,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灌溉成本。同时,实现灌溉水资源的现代化管理,对灌溉水资源进行优化调配和调度,精确、自动化地节水灌溉,合理利用水资源,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水利是农业生产的基础,灌溉对于保障粮食生产稳定具有重要作用。然而我国水资源相对不足,想要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全面实施节水灌溉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途径。基于此,对基层农业节水灌溉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农业,节水灌溉,灌溉技术

参考文献

[1]丰亚丽.浅析农业节水灌溉问题及对策[J].北方水稻,2011(2):79-80.

[2]陈凯书.玛纳斯河流域农业节水灌溉问题分析与建议[J].陕西水利,2011(1):154-155.

农业灌溉发展历程 篇10

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 温室作物越来越普及, 而在温室作物中, 灌溉是唯一的水资源来源, 相对而言, 灌溉用水的消耗量较大。温室属于一个半封闭的生态体系, 同温室外的作物栽培相比, 其湿度较高、风速较弱, 土壤、水分、植物和空气之间形成一个封闭式的循环模式, 从这个角度来看, 研究发展我国设施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同时辅之于控制温度的有效措施, 能够对高湿度的温室环境进行缓冲, 更为精准的控制作物的灌溉用水量, 这对于温室作物生产中精量灌溉和按需灌溉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也能够实现灌溉水利用率与生产率的进一步提升、改善农作物生产的品质、提高农作物的总量。

二、发展我国设施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对策论述

1.传统沟灌方式。传统沟灌的方式通常适用于灌溉设施农业的宽行距作物, 例如西瓜、西葫芦、黄瓜、豆类等蔬菜型作物, 一般是在土壤性质属于中等透水性的土壤上应用沟灌法, 这种方式在应用时表现出来的优点主要有灌溉方便、费用投入低, 基本上只需要投入水费即可, 因此这种方式至今仍旧属于蔬菜生产中应用十分普遍的灌溉方式。

2.畦灌方式。采用畦灌的畦宽通常是蔬菜行距整数倍, 如茄子、黄瓜等宽行距蔬菜作物大多是2倍, 甜椒等中等行距蔬菜作物一般是2-3倍, 莴苣等窄行距蔬菜作物是3-4倍, 其他的密植类型的蔬菜作物的倍数则相关宽松, 没有严格的限制。最佳的畦宽一般在1-1.5m的范围之间, 畦宽需要适应应用的耕作机具的工作幅度。通常的畦长大约为8-10m, 水资源灌溉相对均匀, 另外, 畦埂的底宽设定为25cm, 高度为10-14cm.

3.膜下灌溉方式。膜下灌溉指的是运用地膜覆盖的方式来降低地面的水资源蒸发量的有效措施, 最为普遍的应用就是大棚中的地膜覆盖应用。膜下灌溉的方式更多的应用于早春、冬季、深秋, 主要是为了为农作物生长营造一个温度、湿度都相对适宜的环境, 在采用地膜覆盖时, 通常的都会同时采用膜下滴灌和膜下沟灌两种方式, 有效地控制水温与灌溉水量。

4.滴灌方式。作为一种先进的灌水方式, 滴灌的节水效果相当突出, 我国现今采用的滴灌技术是于1974年从墨西哥引入的, 它的主要运作方式是借助于输水管中的压力将灌溉水转化为水滴的形式直接运输滴入到蔬菜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之中, 极大地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 而膜下滴灌法则是将膜下灌溉同滴灌技术有效结合起来的一种应用方式, 也就是将滴灌管覆盖在膜下然后展开灌溉, 它的主要作用就是能够有效降低设施在运行作用过程中作物棵间的水资源蒸发量, 有效的提升了环境的湿度, 同时因为排湿与灌溉造成的降温严重问题, 使得设施环境中的温度条件、湿度条件、土壤条件都保持有良好的通透性。

5.地下灌溉技术方式。地下灌溉技术主要可以分为两种, 即地埋式滴灌与渗灌技术。地埋式灌溉方式是利用埋于土层当中的滴管管线从而将灌溉水以更为直接的方式运输到农作物根部的土壤当中。渗灌技术则是借助于埋在地表之下的、有众多小孔存在的多孔管或者是微孔管道实现水资源灌溉的均匀, 以相对缓慢的速度逐渐将水资源渗透到作物根部区域的土壤中, 这是充分利用了土壤毛管力而进行的一种湿润土壤的灌溉方式。

6.微喷灌方式。在微喷灌中, 它的喷管是借助于管道系统通过喷头将低压水或者化学药剂转化为微流量低压作用于地面上或者枝叶上的一种灌溉方式。喷灌系统的支管在一般情况下需要同农作物种植的方向保持一致, 然而在连栋式的日光温室当中, 支管则更多的是和大棚整体的长度方向相一致, 当喷灌应用于棚间地块时, 则需要将地块的尺寸考虑在内。

参考文献

[1]王龙.基于农业节水灌溉的现状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5 (26) :235.

上一篇:计算机高新考试下一篇:装置选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