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精神的顿悟

2024-09-12

志愿者精神的顿悟(通用4篇)

志愿者精神的顿悟 篇1

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 (1882年2月2日-1941年1月13日) 被誉为20世纪最重要的作家之一, 他所处的时代正是爱尔兰遭受民族独立运动失败、社会政治力量四分五裂、宗教势力恶性蔓延的动荡局势, 人民处于道德瘫痪的状态。在极力抗争救国未果之后, 乔伊斯无奈选择了离开, 开始了数十年的背井离乡生活。早年在祖国的生活, 为他创作提供了灵感和素材, 他的很多作品都是以爱尔兰或者以家乡都柏林为背景的, 描写了当地的生活和文化, 以此为缩影反映了爱尔兰社会的瘫痪。

乔伊斯的代表作之一《都柏林人》 (Dubliners, 1914) 创作于西方现代主义小说的萌芽期, 为了突破传统的文学创作手法, 其在表现技巧上运用了大量象征主义和自然主义的结合, 同时在故事背景、结构、语体、技巧等方面做到了内在的统一。《都柏林人》另一个告别传统的尝试在于他避开了繁琐的意识流技巧, 而选择了“精神顿悟” (epiphany) 表现人物错综复杂的思想情感[1]。小说常常将主人公的经历、情节的发展带动心理的变化, 在故事结尾时, 又以主人公的豁然开朗揭示出事物的本质, 从而达到自我认识。

作为《都柏林人》中的一篇, 乔伊斯在《死者》中依旧运用“精神顿悟”的技巧, 并结合大量的象征手法渲染故事情节, 一步一步向读者揭露爱尔兰社会的本质, 即瘫痪的阴影笼罩着每个人, 人们精神涣散、生活压抑, 却又无力改变现状, 只能将矛盾的焦点指向死去的人。首先, 故事开篇描写了主人公加布里埃尔应邀参加两位姨妈惯例般的圣诞晚宴, 在这个原本象征复活和生机的时刻, 人们却大谈死亡、故人及沉闷的生活琐事, 这让加布里埃尔倍感压抑。其次, 他与女仆莉莉 (Lily) 及故友艾弗丝小姐的尴尬, 让他慢慢领悟到自己微不足道。再次, 席间他总觉得自己与其他客人没有共同语言而深感孤独和寂寞。最后, 和深爱的妻子回到酒店的交谈, 更摧毁了他的自尊心和虚荣心, 也让他领悟到了婚姻的悲哀。

一、死者

故事通篇贯穿着“死亡”这一主题, 死去的人总是萦绕在人们的记忆中, 甚至生活中, 而活着的人却如同死去的人一般麻木。由此, 乔伊斯笔下的“死者”可以分为三类:真实死去的人, 即将死去的人, 以及虽生犹死的人。

1. 现实意义的死者

小说题目中的死者指的是加布里埃尔妻子格丽塔 (Gretta) 少女时的恋人迈克尔·富里 (Michael, Fury) 。在格丽塔离开盖尔威 (Galway) 之前, 其为了见她一面而得了肺结核, 从此一病不起, 在格丽塔的脑海中, 迈克尔·富里是为了她而死的, 这使她久久不能忘怀。

2. 象征意义上的死者

文章除了题目中表示已经死去的人以外, 在故事的细节中也渗透着“死者”。加布里埃尔两位年迈的姨妈就是即行将至死的人的代表。她们30年前搬入阿雪岛上这栋幽冷屋子, 很少与外界接触, 唯一的接触就是到唱诗班唱歌、教学, 她们过着单调而封闭的生活, 完全不知道外面的新事物, 既不知道“鞋套” (goloshes) 为何物, 又无法理解加布里埃尔在宴席中演讲的内容。同时, 作者对于两位姨妈外貌的描写, 无不体现了死亡的临近, 茱莉亚姨妈 (Aunt Julia) 头发灰白, 面孔松弛, 眼神缓慢及微张的双唇, 构成了她一副不知身在何处也不知要去往哪里的茫然表情;而凯特姨妈 (Aunt Kate) 则满脸褶皱, 脸看上去就像一个干瘪的红苹果, 她的头发“braided in the same old-fashioned way”更刻画出两位老妇人循规蹈矩、了无生气的精神面貌。在加布里埃尔心目中, 两位形容枯槁的老人似乎很快就将离去, 他想象着:“Soon, perhaps, he would be sitting in that drawing-room, dressed in black, his silk hat on his knees.The blinds would be drawn-down and Aunt Kate would sitting beside him, crying and blowing her nose and telling him how Julia had died.”

还有一类“死者”是那些虽生犹死的人们, 也包括加布里埃尔自己。比如, 女佣莉莉小姐, 正值花样年纪却对生活失去了憧憬, 冷冰冰地道出了残酷的现实“the men that is now is only all palaver and what they can get out of you”。加布里埃尔的表妹玛丽·简 (Mary Jane) 三十年来一直与两位老妇人一起过着墨守成规的保守日子, 作为音乐教师的她, 即使在演奏乐曲时, 也只是机械地运用演奏技巧, 丝毫没有个人情感, 对于加布里埃尔来说, 玛丽·简的演奏更像是一位女祭司在施展咒语, 毫无乐感。此外, 客人弗雷迪·马林斯也是一个值得注意的角色, 由于嗜酒过度, 他的出场就是令人担忧的, “they were dreadfully afraid that Freddy Malins might turn up screwed”。他外表粗犷, 举止粗陋, 厚厚的眼睑、蓬乱的头发, 让他看上去一副没睡醒的样子, 由此折射出了都柏林人民麻木、颓靡的精神状态。席间, 人们谈论的话题不是旧时的歌唱者, 就是梅勒里山修士们:“the monks never spoke, got up at two in the morning and slept in their coffins...That’s the rule of the order.”在这个原本应该充满欢乐气氛和希望的时刻, 人们憧憬着未来又依旧在缅怀过去, 讨论与有关死亡的话题, 更凸显社会环境的中压抑与瘫痪。主人公加布里埃尔更是处于瘫痪的中心, 他拥有体面的工作, 美丽的妻子, 幸福的生活, 这些都让他自视甚高。然而, 因为一首歌曲引发了妻子格丽塔对已故恋人的怀念, 此时, 加布里埃尔才幡然醒悟, 原来自己在婚姻中扮演的是一个荒唐的角色, 在感情上他从未真正拥有过妻子。

二、精神顿悟

在《死者》中, 乔伊斯用现实主义的手法刻画了各种“死”的状态, 他们墨守成规地生活, 冷若冰霜的人际关系及僵死的思想, 无不反映出精神麻木与道德的瘫痪。故事中还使用了场景象征的渲染衬托“死”的背景, 乔伊斯不仅以此反映爱尔兰所处的无奈状态, 更为主人公加布里埃尔的顿悟做了铺垫。

主人公加布里埃尔受过高等教育, 任教于大学, 有一定的社会地位, 他习惯了扮演主角被人尊重的角色;他有着一位美丽优雅的妻子, 家庭幸福美满, 所有这些构筑了他强烈的优越感和权威感, 也使他生活在自我想象的虚幻世界中。然而, 当外来的挑战和刺激一步一步瓦解他的自尊, 解开生活真实面目时, 他实现了自我意识的觉醒, 这样的幡然醒悟并不是一个偶发的感悟, 而是通过三次的打击, 完成他从自我欺骗到自我解脱再到自我顿悟的精神之旅。

第一次是他刚到姨妈家与女佣莉莉之间的冲突。为了表示友好, 加布里埃尔笨拙地找寻话题与莉莉闲聊, 当他像长辈一般说起“I suppose we’ll be going to your wedding one of these fine days with your young man”时, 莉莉无奈苦涩的回答, 让加布里埃尔深感尴尬, 只能尽快“逃离”。“Gabriel had known her when she was a child and used to sit on the lowest step nursing a rag doll”, 虽然加布里埃尔自莉莉孩提时代就认识她, 但此时他却发现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和陌生感。

第二次是与大学同学艾弗丝小姐的跳舞时的对话让他备受挫折。艾弗丝小姐是一位保守的爱尔兰民族主义者, “She did not wear a low-cut bodice and the large brooch whichwas fixed in the front of her collar bore on it an Irish device and motto”, 她直言不讳地评价加布里埃尔是“西不列颠人”, 批评他为《每日快讯》写专栏, 甚至说替他害臊。在羞愧不堪又伤及自尊的情况下, 他想向弗丝小姐解释文学高于政治却又胆怯地退缩了。当艾弗丝小姐邀请他去爱尔兰西部旅行时, 他表现出的对于欧洲文化的崇尚又成了艾弗丝小姐嘲讽的理由, 她咄咄逼人的质问更使得他无地自容。最后晚宴正式开始前, 艾弗丝小姐的匆忙离去, 更是极大地伤了加布里埃尔的自尊。

第三次与妻子格丽塔的冲突最严重。宴会结束在回酒店的路上, 加布里埃尔一直向妻子示好, 回到酒店后渴望享受属于两人的温存。然而, 格丽塔的心不在焉, 引发了加布里埃尔追问, 原来, 由于一首民歌引发了妻子对于已故恋人迈克尔·富里的怀念。当这个深藏在心里多年秘密解开时, 加布里埃尔想以自己的身份和迈克尔·富里的死因来挽回面子, 却得到的回答是“I think he died of me”时, 加布里埃尔感到一种“朦胧的恐惧向他袭来, 在他渴望达到目的的时候, 仿佛有一种难以捉摸的、惩罚性的东西在跟他作对, 并正在那个朦胧的世界里聚集力量来反对他”。他忽然意识到自己在婚姻中不过是个“ludicrous figure”, 荒唐地嫉妒一个死去的人, 意识到妻子对他而言是那么陌生, 其实自己从未真正拥有过妻子, 自己一直坚信的幸福婚姻不过是自我欺骗的假象。

这三次冲突摧毁了加布里埃尔自己设定好的完美幻境, 也让他醍醐灌顶, 感悟到整个社会才是最大的“死者”。人最深的痛苦和绝望就是在认清现实之后却无力改变, 因此他觉得“灵魂已接近了那个住着大批死者的区域”, 自己站在了死者行列中。窗外的大雪模糊了生与死的界限, 活着的人如行尸走肉般的生活着;死去的人却时时被人提及, 就如同生活在他们周围。大雪把死者和生者覆盖在了一起, 冰封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冰封了社会进步的步伐, 也冰封了人们的精神世界。

乔伊斯以《死者》为缩影, 将都柏林、爱尔兰的人情冷漠、社会僵死、道德瘫痪的状态展现在世人眼前, 想以此唤醒人民的意识, 加入到民族解放的斗争中。作为《都柏林人》的压卷之作, 《死者》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它既做到了整部集子在背景、结构及表现技巧上的统一, 又把小说集的主题推向了高潮。

摘要:《都柏林人》是爱尔兰现代小说家詹姆斯·乔伊斯早期的短篇小说集, 作者以十五个发生在家乡都柏林的故事为缩影, 展现了20世纪爱尔兰的政治腐败、社会道德的瘫痪。作为《都柏林人》中的压卷之作, 《死者》不仅使得整部小说在结构上完整, 还把整部小说中心推向了高潮。文章从主题“死者”着手, 逐步剖析主人公加布里埃尔 (Gabriel) 遭受刺激下的心理变化从而达到精神顿悟的过程, 并探讨小说内在隐藏的象征意义和讽刺意义。

关键词:《死者》,瘫痪,精神顿悟

参考文献

[1]李维屏.乔伊斯的美学思想和小说艺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2]James Joyce.Dumblilners[M].New York:Bantam Classic, 2005.P.149-P.192.

[3]詹树魁.乔伊斯《死亡》中的精神感悟和象征寓意[J].外语文学研究, 1998, 第2期:P.89-P.91.

志愿者精神的顿悟 篇2

大家好!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志愿服务展风采,创先争优做贡献。

博动着青春韵律的爱心,在象征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旗帜下,我们汇聚于此,我作为一名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学生代表站在这里,我感到无比激动与自豪。盛大的高三毕业典礼即将到来,我们将迎接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检阅。为此,我们青年志愿者协会在校团委政教处的号召下开展了“志愿服务展风采,创先争优做贡献”活动。

回忆过去,我们的志愿者协会在蓬勃发展:在迎接新生队伍中,志愿者们在人群中和宿舍间奔波穿梭。在运动会上,志愿者保证了活动的顺利进行。在图书馆里,依然有志愿者忙碌的身影。在老人院里,志愿者和各社团社员献上的精彩才艺表演。

今天我们的志愿者穿梭在校园的各个角落,细心捡拾纸屑、烟头等垃圾,积极投身到志愿服务中,以优美整洁的校园环境迎接毕业典礼的召开,展现了忻中学子的良好精神风貌,弘扬了志愿服务精神。“捡起一个纸团,你捡到了一种快乐;丢掉一个烟头,你丢掉了自己的美德。”我们希望这样的话语能够成为忻州一中每一位师生的箴言。我们虔诚地希望所有忻中学子都能以自己诚挚的热情,永远表白对自己形象的尊重和热爱,表白对忻中的尊重和热爱。我们呼唤所有的忻中学子,让我们一起修养自己的美德,拾捡自己的快乐,为我们的忻中献上我们青年团员、青年志愿者的一份真诚。

毕业典礼,这是一个承载着欢乐与难舍的词汇,欢乐的是我们将见证又一届忻中学子在这里学业有成,即将迈向大学,书写人生的新篇章;难舍的是高三学长将离开母校,三年时光,转瞬即逝,高三学长是毕业典礼的主角,他们将用成绩和精神展现三年的收获,而我们高一高二的同学,则要传承忻中精神,追求卓越,担当责任,弘扬忻中校风。在毕业典礼那一天,我希望我们有整齐的队列,响亮的口号,感人的献词,铿锵的誓词,冲天的豪气,感染每一位来宾和家长,也感染我们每一位同学,一小时十分将是我们完美的展示,迸发出来的是忻中精神的力量。

为此,我向全校同学发出倡议:做文明人,行文明事。协同合作,奉献真诚。践行志愿服务精神,促进文明校园建设。没有必要刻意给青年志愿者划定一个具体的范围和界限,只要有志愿者精神,人人都是志愿者!我们希望忻州一中的每一位同学都是志愿者,亲爱的同学们,携起手来,激扬青春,贡献真情,共同投身于各项志愿服务中去,做出我们青年志愿者应有的贡献。

志愿者精神的顿悟 篇3

1 微妙中见客观

传统小说中作者将自身的爱憎之情与故事中心人物及事件明显贯通,让读者对作者的创作情感一目了然。然而现代作家则含蓄不外露,主张以客观的笔法去书写作品的人物情感,让虚构的人物自身去思想和行动,而作者的创作之情要通过人物形象的微妙塑造以客观性呈现在读者面前,这就是作品的客观性。最终让读者去思考和揣摩小说的创作主题及小说作者真正的创作意图。

乔伊斯在《阿拉比》中,全文没有一处表达他对小说人物和故事事件的评论,通过对全篇文章仔细阅读后,我们最终了解了乔伊斯想要表达的一切。而这些感悟都是通过乔伊斯对平淡微小的事物客观描写完成的。“We walked through the flaring streets,jostled by drunken men and bargaining women,amid the curses of labourers,the shrill litanies of shop-boys who stood on guard by the barrels of pigs’cheeks,the nasal chanting of street-singers,who sang a come-all-you about O’Donovan Rossa,or a ballad about the troubles in our native land.”看吧,街道上的醉汉,讨价还价的主妇,卖力气人的诅咒声,卖肉伙计的叫嚷声,还有几个街头艺人的歌声。寥寥几笔,乔伊斯便把二十世纪初的都柏林的街道、市民、风土人情描写的如此真实生动。作者以微妙的写实手法为我们再现了当时的市井文化,将小说的现实主义特征表达的淋漓尽致。

每天早上,“我”总会把窗帘拉下,留下一寸的缝儿,趴在地板上去观望曼根家的大门。这个小男孩对邻家曼根姐姐产生的爱慕之情时,乔伊斯只是用简单的行为来描写,甚至没用小男孩的心理独白,这种微妙的写实手法却让读者对这位少年初恋时的情态了如指掌。他不敢光明正大地看着他心中的姑娘,怕被她发现,只能透过一寸宽的缝去注视她,他不敢和她有言语交流,害怕自己一张口便会将自己曝光,他只有默默尾随其后。他选择了远远地躲在一边去欣赏自己的心上人,害羞同她讲话,不知道如何向她表达自己那种神魂颠倒的思慕之情,他纯真的性格虽未直接表达,却在这些微妙的行为中得到了体现。然而当他心中的姑娘问他去不去阿拉比集市时,“She asked me was I going to Araby.I forgot whether I answered yes or no.”“我”竟然慌乱得不知怎么对答了,说去还是不去,自己竟然忘了。乔伊斯的微妙创作却表现了青春期少年对待爱情的朦胧情愫,一个对待浪漫爱情抱有的幻想和渴望的大男孩的身影不禁跃然纸上。

通过乔伊斯微妙语言的描绘,我们眼前就会浮现出一个正在成长,怀着对爱情的憧憬的大男孩形象,让我们对这位心向美好爱情的纯真少年产生了怜爱之情。

2 微妙中见顿悟

精神顿悟的运用是《阿拉比》小说的闪亮之笔。这种技巧生动地展现了主人公微妙的心理变化。全篇故事充满了人物错综复杂的感情,但在结尾处,小说的主人公一下子醒悟,看清周围的一切是非,并从中领悟到人生的真谛,这种觉醒便是精神顿悟,顿悟可以理解为被牵制后的自由。与精神顿悟相互作用的应是实际的客观物,即某种现状或某件事情及语言对话来唤醒主人公的情感误区。“阿拉比”正是这个集客观、现实、想象与一体的“顿悟字典”。

小说最后,“Gazing up into the darkness I saw myself as a creature driven and derided by vanity;and my eyes burned with anguish and anger.”作品在这里戛然而止,“我”竟然发现其实自己是个受虚荣支配,被虚荣捉弄的可怜人,他在这里目睹了一切让自己突然长大,眼里流露出痛苦与痛恨的光芒,他此时一下子醒悟了,主人公的精神顿悟带给读者深刻的印象。一直以来充盈在小男孩脑中的“阿拉比”是一个五光十色,充满神秘色彩,象征着美好爱情的圣地。可当他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来到阿拉比集市时,阿拉比的神秘面纱一下子变成了肮脏的现实与丑陋的成人世界。如此鲜明的对比让小男孩顿悟了,原来所有的美好只不过是自己天真的想法。在这之前,他没有看清自身的处境,一心只想着追求浪漫的爱情,而此时,他感到自己被深深嘲弄;但同时他终于释然了自己的初恋情感,解脱了对曼根姐姐的日思夜盼,他自由了。故事微妙的进行至最后,小男孩幻想破灭使他顿悟,他意识到了自己所处的世界的真实面目和自己傻的可怜的幼稚情感。所谓的“阿拉比”并不是乌托邦,它和都柏林的其他场所一样肮脏、世俗、冰冷。乔伊斯运用微妙的精神顿悟来展现人物错综复杂的感情,小男孩的恍然大悟,看清了自己的尴尬境地,并从中看清了这个丑陋的社会和麻木的人际关系。

3 结束语

《阿拉比》中,乔伊斯以微妙隐晦的叙述,展现出一个处于青春期的纯真少年怀着对朦胧爱情的浪漫追求及其幻想被冷酷无情的社会打破的过程。作品呈现了理想与现实两个世界。理想中,少女曼根的形象仿佛是纯洁的圣母,阿拉比集市是一个散发神秘魅力的圣地。而现实世界却是如此肮脏恶心,到处弥漫着世俗市侩的气息。乔伊斯运用微妙的言语将其存在的客观性完美展现,并且以“精神顿悟”作结,使读者豁然开朗。《阿拉比》是现实主义小说中的佳作,乔伊斯以独特的方法展现了当时二十世纪初的都柏林的风土人情,表达出乔伊斯对宗教和爱尔兰民族精神的失望,还有他对金钱和商业文明的痛恨与仇视,从而可以领悟到乔伊斯“于微妙中见真实”的艺术特色。

摘要:詹姆斯·乔伊斯的《阿拉比》描述了一个小男孩对自己朦胧爱情的浪漫追求,在经过漫长又焦急的等待之后,最终爱情之梦以破灭作结。乔伊斯在他的文学作品中采用“精神顿悟”去阐述他的美学艺术,并且他运用自己独特的“微妙写实”手法,展现出《阿拉比》中的作品客观性及主人公的精神顿悟,从而生动的表达了主人公微妙的心理变化,带给人们淡淡的忧郁气息,以此证明了乔伊斯“于微妙中见真实”的创作艺术。

关键词:詹姆斯·乔伊斯,微妙,真实,客观性,精神顿悟

参考文献

[1]王军.英国短篇小说赏析[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9.

[2]侯维瑞.现代英国小说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3]黄源深,周立人.外国文学欣赏与批评[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4]李维屏.论《都柏林人》中的“精神顿悟”[J].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1996(3):69-73.

[5]张之春.《阿拉比》的客观叙事角度及写作手法[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0):168-169.

[6]王克东.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Joyce’s“epiphany”and Woolf’s“Moment of Being”in Woolf’s Novel The Mark on the Wall[J].海外英语,2011(12):251.

[7]刘晓萍,何菲.浅析小说《阿拉比》中的精神顿悟[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74-76.

[8]庄小芬.论詹姆斯·乔伊斯《阿拉比》的“精神顿悟”[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08(6):29-31.

志愿者服务精神 篇4

青年朋友们:

青年志愿者精神是对中华民族团结友爱、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尊老爱幼、尊师重教等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光大。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青年志愿者行动既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汲取营养和力量,同时也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发扬和光大;青年志愿者精神闪烁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光芒。

青年志愿者精神也是对人类文明成果的吸收。“志愿服务”是一个国际性口号,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已有了几十年的历史。无论是战争时期还是在和平时期,志愿者服务事业丝毫没有因为外力的介入而有所停滞。在当代,青年志愿者在很多国家中又有了长足的发展,涉及环境保护、扶弱助残、赈济贫困、救灾抢险、社区建设、公益活动等越来越广泛的领域,志愿者身上所洋溢着的自我牺牲的品格、奉献敬业的境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对社会进步的执着追求,深受人们的推崇和敬佩,也无疑是中国青年志愿者所称颂和效仿的。

上一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下一篇:景观功能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