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发展论文

2024-09-28

文科发展论文(精选12篇)

文科发展论文 篇1

近年来,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以及发展文科(哲学社会科学)专业的重要性得到了医药院校的普遍重视。一大批医药院校在不长的时间内完成了由单科院校向多科性大学的转型,使这些学校的文科有了长足的发展。然而,由于历史和现实等种种原因,医药类院校的文科专业发展水平不高,总体上比较弱小,制约着医药院校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如何建设高水平文科专业是建设一流医科大学,提升医科院校国际国内影响力、竞争力的重要课题。本文拟结合当前我国医药类院校发展文科专业的经验以及现实情况,对医药院校如何办好文科专业谈几点认识。

1医药院校特色文科专业设置现状

目前,我国公办独立招生的医药类院校共80所[1],仅有7所学校无文科专业,73所学校设有文科专业。根据高考填报志愿参考系统网站各院校2011年上半年更新的资料显示,各院校文科本科专业设置从1个到10个不等,而又以设置2到4个文科本科专业的学校的比例最高(见表1)。

医药院校开设的文科专业涉及管理学、文学、法学、教育学、经济学等五大学科门类;共有公共事业管理、英语、社会体育、保险、经济学等32个相关或相近文科本科专业(见表2)。

就当前我国医药类院校发展文科专业的经验以及现实情况来看,医科类院校大多结合本校的文科师资、社会需要等现实情况,发展与医学交叉的特色文科专业。如医学与体育结合而设置的运动康复与健康、运动人体科学等教育学类专业;医学与管理交叉而设置的卫生信息管理、药物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卫生方向)等管理类专业[2]。而毕业生主要就业去向则定位为医疗卫生单位、医学院校、医药企业、卫生行政部门及相关行业从事行政、管理及技术服务的专门人才。

2医药院校发展文科专业的定位与取向

已有学者撰文指出,多科性是国内一流医科大学的基本要求[3]。特色文科专业的设置,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医科类院校发展的必然选择。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需要,二是学科发展的必然要求。从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需要来看,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代替了陈旧的生物医学模式,医疗服务从生理扩展到心理,从病人扩展到健康人,从医院扩展到社会,要求医学生不仅要具有专业知识技能,而且还应有较高的人文素质[4]。办好特色文科专业有助于医科类高校人文氛围的形成,在医药院校内发挥辐射和影响作用,有利于提高医药院校医学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同时,医药专业学有余力并有兴趣的学生,可以辅修某些文科专业,拿医药专业和人文类专业双学位[5]。通过文科专业的学习,使医药专业学生更多地关注人的心理世界、精神世界和文化世界,引导他们去思考人生的价值,目的和意义,学会在今后的医疗工作中应如何善待病人,开阔思维,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

从学科发展的必然要求来看,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的相互渗透、交叉和结合,产生社会需要的交叉学科是社会发展的新趋势。医科与文科的相互渗透、交叉和结合,是互利双赢的事情,也是社会高度综合化,社会需求精细化、多元化的客观要求。近年来,一些学校在探索培养医、文结合的复合型人才过程中,已经积累了可资借鉴的经验。比如新乡医学院“医体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学生具备医疗处方和体疗处方的双向处方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也产生了两个有利于,即有利于促进高等医学院体育教育的改革和有利于社会体育和社会医学共同发展[6]。从“单科性”向“多科性”转变是医学高等院校发展的必由之路[7]。医事法学、医学英语、卫生事业管理、运动人体管理、医疗保险实务等医、文交叉的特色文科专业的开设,既满足了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同时也推进了医学科学的教育与研究。从以上两个方面,我们甚至可以说,对于医药院校,“没有一流的人文社会科学,就培养不出一流的医药专业人才”。

3医药院校发展文科专业的路径及策略

当前我国医科类院校文科专业的发展还处在探索阶段,要发展好文科专业,并发挥文科专业对医药专业的积极影响,需要及时总结发展经验,理清发展思路,为文科专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内外部条件。在思想上,医药院校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定地推进文科专业的发展,促进文科专业建设上水平。但是,又不能盲目地追求学科齐全、形式完备与规模扩张,要量力而行,按需而为,分步骤发展。第一步,依托强大的医药学背景优势,设立社会急需的,医、文交叉的文科专业。在这一阶段,文科专业旨在丰富和扩大医药学教育的内涵,还处在为医药专业服务的次要地位。第二步,促进文科专业上水平,齐全文科专业门类,并形成一批得到社会的认可、具有医药院校特色和优势的文科专业。在这一阶段,文科专业的独立性、话语权在医药院校逐渐增强。第三步,文科专业的学科体系更加完整,文科专业水平达到与医药专业相当的程度。在这一阶段,医、文实现着同一水平的渗透与对话,医、文相长、比肩发展的局面呈现。

医药院校在发展文科专业的过程中,不能贪大图全,要“有所为,有所不为”。第一,要继续坚持医、文学科交叉的特色文科发展策略。事实上,与医交叉、渗透,设置特色文科专业,是医药院校多科性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共通性经验。如文科专业设置较多的泰山医学院,将其从单科医学院校发展为多科性院校的办学特色之一提炼为“以医学科学为主体,医工结合为特色、医学科学向相关学科渗透的人才培养模式。”[8]医药院校的优势在于拥有比较强大的医学学科基础,依托医药专业创办相关文科专业,是其他类院校所没有的优势。近年来,医学教育改革迈出了较大的步伐,少数医药院校并入综合性大学,没有实施合并的医科类院校绝大部分(73/80=91%)设立了文科类专业。医药院校已出现了一批医、文兼通的专家学者,部分学校的文科类专业已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并在医药院校发挥出了自身的影响力。这些都为医、文交叉的新兴文科专业进一步提升水平在师资力量、科研基础等方面提供了现实可能性。而对于某些特色不明显,社会认可度不高的文科专业,医科院校要及时根据社会需求采取调整方向、收缩招生规模等措施。

第二,要注重文科专业人才培养的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学科交叉的专业特征,要求培养的人才具有多种知识和多面的能力。管理、语言、体育、经济和法学等学科与医药学科交叉所设立的各种特色文科专业,其培养的人才需要懂得两门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新领域、跨学科的新兴专业特色,要求学生们具有综合运用多门知识,解决新问题的创新思维。同时,由于较缺乏对口专业的研究生教育,医科类院校培养的文科类人才毕业后从事理论研究的较少,因此学生的应用型特征较其他专业更强。学生知识上的宽口径与较强的能力要求,突出人才培养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特征,是医药院校特色文科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特征。要从社会需求、学科发展和学校建设、专业定位等诸方面,研究医药院校的文科如何做到以医文结合为基础,体现文科特色[9]。只有把握社会需求,培养出适销对路的人才,医药院校的文科专业才会有持续发展的生命力。

4医药院校发展文科专业的障碍

目前,国内大多数高等医药院校是以医药专业为主体,兼及文、理、工等多学科类型的学校。依托医学发展起来的其他学科,在发展的初级阶段上处于服务和依附医学专业的次要地位。薄弱的基础和次要的地位,使医药院校的文科类专业在发展中存在诸多内外部的障碍。这些障碍主要包括:

4.1 医学专业的抑制效应

医学专业对文科专业的发展存在抑制和促进的双重效应。一方面,文科专业需要借助医学专业的力量体现自己的特色,增强与其他类院校文科专业竞争的能力;另一方面,医学专业的强势又阻碍着文科专业的发展。这里重点谈谈不利于文科专业发展的一面。医药院校确立的是“以医为主”的发展思路,在传统和氛围上都可能有“重医轻文”的倾向[7]。学校必然集中有限的人财物优先发展医药专业,文科专业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医药学科的发展。在经费投入、师资培养与引进、学科建设、研究平台的设立等各方面,医学专业均得到政策倾斜。文科与医学专业处在不平等的发展地位上,处于强势地位的医学专业抑制着文科专业的发展。而上级主管部门,在文科专业硕博士点的设置、基地建设、科研项目评审等方面,也会偏向其他文科专业较强的院校。内外部不利的发展环境,使医药院校的文科专业发展处境艰难。因此,树立医、文平等发展的观念,适度扶持弱势专业,对医药院校文科专业的健康发展十分必要。

4.2 文科专业人才引进困难

师资队伍是制约文科专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也是医药院校文科专业能否上水平的决定性因素。长期以来,由于医药院校专业性强,人文底蕴薄弱,文科师资队伍的总体质量不高。近年来,随着文科专业的迅速发展,文科师资队伍的建设亟需加强。但是,由于缺乏文科专业的硕、博士点,不能为文科人才提供更高的发展平台,医药院校对高级文科人才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在与综合类、师范类、政法类、外语类等院校争夺文科人才的竞争中,医药类院校处于相对的劣势。当前,医药院校的文科人才心理不稳,存在不同程度的流失现象。再加上文科专业人才的自我培养能力与引进力度无法与医学专业人才相比,医药院校文科人才匮乏现象显得愈加严重。因此,如何提供优厚条件,为文科人才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增强对文科人才的吸引力,进而拥有一支高水平的文科师资队伍,成为医药院校推进发展文科专业发展的头等要事。

4.3 旧有制度、管理模式的弊端

虽然已是多科性院校,但医药院校的相关制度、管理模式还没有适应形势及时进行调整。长期以来,医药院校形成的一套适应医学专业的管理制度和模式,在某些方面对文科专业的发展极为不利。文科专业有自己的特殊性,在评价标准、科研考核、激励机制等方面不能采取与医药学科完全一致的方式方法[7]。医药院校的管理者以医学专家为主体,学校的话语权、裁判权、监督检查权等大多掌握在医学专业管理者手中,文科的诉求和特殊性得不到体现,文科教师的积极性和潜能难以充分发挥。倾听文科教师的心声,消除医、文之间的隔阂,在校级领导层,以及教务处、人事处、科研处等要害管理部门配备文科专业人才担任中高级管理者,制定符合多专业发展、多种标准的管理制度,是当前多科性医药院校推进文科专业发展应该思考的问题。

当前,医药院校发展特色文科专业已经取得了相当的成绩,为文科专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坚定信念,创新思维,实现发展文科专业从自发到自觉的过程转变,一定能够实现医学、人文教育的融合,与共赢发展,医药院校建设一流大学的目标必定会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1]http://gkcx.eol.cn/schoolInfoSearch/yike/yike 1.htm.

[2]王莉,吴砂.医学院校特色文科人才培养研究[J].医学与社会,2008(6):57-58.

[3]文历阳.国内一流医科大学的基本要求[J].医学教育探索,2004(2):2-5.

[4]唐雪梅,王明真,刘东梅.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医学人文精神培养探索[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1(4):293-294.

[5]梁耀元,柳亮,莫书荣等.医学院校双学位本科教育的可行性分析——基于专业设置的角度[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0(7):473-474.

[6]傅兰英,杨晓林,凌文杰等.“医体结合”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可行性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1):96-99.

[7]韦波.医学院校发展相关学科的理论探讨与战略思考[J].医学教育探索,2009(8):893-896.

[8]李国庆.继承创新发挥优势建设特色鲜明的多科性大学[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8):33-34.

[9]洪亦卿.以医为主,以法为主,抑或医法并重——反思医学院校医事法学和卫生法学专业的定位[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0(9):76-78.

文科发展论文 篇2

选择文科还是理科,对以后的职业选择有一定的影响,所以这一点高中生一定要慎重。另外,在文理分科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个人的兴趣。

俗话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你学文科还是理科,没有兴趣学习的主动性就不会高,成绩自然也不会很理想,这一点到了高三就会明显的体现出来。

科和理科哪个好:

很多高中生和家长都认为,学理科一定比学文科好,学习文科是没有前途的。这种观点其实是很片面的。文理分科政策施行了这么多年,一定是有它的.合理性的。

所以不存在理科一定比文科好的事情。文理科的选择主要影响的就是未来专业的选择,以后自身的发展情况还是要看高中生自己的努力和机遇。

文科发展论文 篇3

关键词:文科数学;现状分析;教师素养

教师专业化已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需要。而对于高中文科数学这一传统科目下的特殊一面更是需要提高教師的专业化素养去应对高中文科数学这一教学中的难点。

一、高中文科生数学学习的现状

(一)高中文科生数学学习的现状

针对当前的高中文科生数学学习情况,笔者以问卷形式在C市的一所高中进行了调查,以期在小范围内看到高中文科生数学的学习情况。笔者对该校的两个文科班(一个重点班和一个普通班)100位学生学习数学的情况作了一个调查统计,基本情况如下:60%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只是一般;14%的学生对数学一点也不感兴趣。15%的学生认为学习数学没必要。对于学习数学的困难,学生们给出的答案很丰富,笔者发现只有少数几位学生谈到学数学没有太大的困难,但大部分学生给出的答案还是遇到不少的困难。对于你的数学老师教得如何?普通班的学生都用“一般”“还行”“还可以”来形容,也有少数同学对数学老师非常反感。而重点班的大部分学生认为他们的老师教得很好。

在调查结果中,不难看出高中文科数学教学现状中存在着很大的难度,对于高中文科数学教师来说不得不算得上是挑战。

(二)文科数学学习的难点

1.学习心态不正,兴趣低落

很多文科学生对数学天生提不起兴趣,在学习中找不到方法,虽然倾尽全力,却收效甚微。自然而然地对数学产生厌恶、恐惧、自卑心理。

2.综合素质不高

常有人说:“成绩不好报文科。”文科班成了很多学生的避难所,这种趋势导致文科班学生的学习水平参差不齐,整体素质不高。

3.高中文科生数学思维的弊端

①数学思维的肤浅性:一般的学生仅仅停留在表象的概括水平上,不能脱离具体表象而形成抽象的概念。②数学思维的差异性:由于每个学生的数学基础不尽相同,其思维方式也各有特点,因此,不同的学生对于同一数学问题的认识、感受也不会完全相同。③数学思维定势的消极性:由于高中文科生已经积累一些解题经验,很难使其放弃一些陈旧的解题经验,思维陷入僵化状态,不能根据新问题的特点作出灵活的反应,常常阻碍形成更合理有效的思维。

二、实现高中文科数学有效教学对教师专业素养的要求

要进行高质量的数学教学,数学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数学修养,提高对数学教育价值的认识,提高自身的数学水平(优化数学知识结构),提高对数学思想方法的领悟能力。

(一)对教师知识结构的要求

1.深厚的本体性知识。课程改革不仅要求教师扩充数学学科知识,还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数学史、数学文化、数学建模、数学实验等知识。

2.宽厚的条件性知识。要求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的教育理论修养,掌握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重视吸收现代教育观念、新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及教学模式。

3.广博的文化知识。教师要满足学生的研究兴趣,有效地指导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广博的文化知识是必不可少的。

4.丰富的实践性知识。教师要勇于实践,勤于实践,严于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反思,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从而积累丰富的实践知识,提高教学水平,增强教学行为的有效性。

(二)数学教师五大转变

1.教育观念的转变。新课程侧重于“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情景—探究—应用”为主线,在这样一个层面上,让学生获得知识,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2.教师职能要转变。由“师道尊严”转向“陪伴学生的伙伴”,由“单向知识传递”转向“多结合信息交流”。

3.课堂设计要转变。教师要创设出多种多样的新情景、新模式,还要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中注重教学目标的多重性、知识性,要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种教学信息,还要充分运用各种教学资源辅助教学,做到这些,才算是有效地做到课堂设计的转变。

4.教师的知识内存要转变。课改的新理念要求,教师的知识内存由传统教学的学科单一性转向拓宽知识视野,渗透学科间的知识,成为知识的多面手。

5.由“教书匠”向研究者的转变。

(三)数学教师要有创新精神

新课程中要求教师具有创新精神,要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要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教师要善于创设“创新的自由空间”,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园地,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式。

(四)数学课程评价要求定位在依纲不依本

我们一定要做到思维的转变,才能比较好地驾驭新课程,才能更好地让学生巩固“双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达到了既动脑又动手的目的,这是新理念、新课程的要求。

(五)善于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借助电脑生动形象地展示所教内容。如:讲授正弦曲线、余弦曲线的图形、棱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都可以用电脑来演示。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下,要想改变原有的师生关系和高中文科数学教学的现状就必然要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以此来满足新课标对高中文科数学的要求,实现有效的高中文科数学教学。

(作者单位 赵玉娇:北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刘立波:吉林省长春市第十七中学)

文科写作教学的科学发展观 篇4

文科写作教学的终极目的是既要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会学生写文章, 又义不容辞地承担着培养学生的思想情操、审美修养、心理素质以及创造能力、创新品质的重任。

但高校文科写作教学的种种现状却使这个终极目的渐行渐远, 令人深思和警觉。

从教师的层面看, 有的写作教师拘于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手段, 满足于轻车熟路、多年一贯制的教学内容, 不从今天的时代需求考虑, 不区别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发展需要, 他们的写作教学要么重知识灌输, 热衷于让学生背条条框框;要么重视理论研究, 在学术上下工夫;要么重技法传授, 搞“套路”“模式”等新八股。这种以教定学、以考定学的模式, 使教师疲于劳顿, 学生也苦不堪言:“写作知识背得很熟, 而实际写作时却用不上”;“课听懂了, 作文却还是不会写”;‘写作’课成绩很高, 写作水平却很低”。学生越来越丧失写作学习的主动性, 甚至厌倦、拒绝学习写作, 造成写作教学高耗低效。有的教师津津乐道于文学写作教学的绚烂、热闹, 完全无视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写作课堂上, 若举例就是作家创作如何, 若引文就是小说、散文的片段, 若评定学生写作水平就是是否有文采, 是否张扬个性。加之有的教师本身对社会生活缺乏关注缺乏思考, “以其昏昏”难以“使人昭昭”, 于是干脆照本宣科, 拣现成的省事的教。这种导向使普通文体的基础性写作变成了狭义的作家文学创作, 写作教学内容明显偏颇、失衡, 学生的写作能力畸形发展, 难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从学生的层面看, 有的学生厌倦了写作课的条条框框, 只为考试而学写作, 学完写作, 仍不会也不愿意写作;有的学生愿意学写作, 却又对写作心存误解, 认为若有了文学写作的底子, 写作其他文体就轻而易举, 事半功倍。他们沾沾自喜于自己的为“文”专业, 觉得这就是自己的长项。因此, 只要动笔写作, 就习惯地拉开“创作”的架势:凭主观好恶选材, 刻意地描写抒情, 搬弄辞藻, 随意“说开去”, 凡文章必着“小我”之色彩。他们往往苦恼于自己的写作“缺乏文采”, “语言不优美”, “文章不具备个性”, 认为这些就是自己写作的最大障碍 (其实, 他们真正的写作障碍是思维能力差、对社会问题的认识水平低、写作视野狭窄、分析综合能力不强等) 。教师和学生下大气力追求的文学性写作能力, 在现实中却派不上多少用场 (作家不是在教室里教出来的) , 而被忽略、搁置甚至放弃的实用写作却每每使文科学生露怯、尴尬、茫然无措, 文科生的“笔杆子”优势并没有最大化的得到发挥。在公务员申论考试中, 文科考生屡屡出现硬伤, 考场失利, 纷纷落马就是明证。以致研究申论的专家学者频频在《应用写作》刊物上撰文, 告诫考生“力避积习而成的文学化创作倾向及相应语体”, “国家公职机关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溢美、虚饰的语言文字不适宜于申论写作, 申论不能靠使用具有文学色彩的优美文字来创新”, “不要追求华丽辞藻”[1]。

本来写作课是文科的基础课程, 矫正学生的写作观念的偏差, 帮助学生克服写作障碍, 提高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为学生搭建一个通向未来发展的平台, 这是高校文科基础写作教学的应有责任。但现在这个基础平台却出现了偏颇、倾斜、失衡的状况, 学生出校门后与社会需求衔接不上, 暴露出一系列的学非所用、眼高手低、捉襟见肘、本领恐慌等问题, 写作教育的目的落了空。

这不能不说是我们的写作能力培养出了问题。究其根源, 是任课教师没有认识到写作学科自身的特殊性, 将其混同于一般的理论课和技术操作课, 使写作教学迷失了自我, 变成不适应现代社会需要, 更与未来社会发展相悖的有劳无功、可有可无的东西。

要解决这个问题, 写作教学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必须打破多年来传统的写作教学模式, 注重写作能力可持续性发展力的培养, 从教学思想、课程结构、教学方法、成绩评估、非智力因素等方面, 探索一条切实可行、促进学生高效学习的最佳途径。应该说, 科学发展观下的写作教学, 既能满足学生眼前的需求, 又能增强他们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和实力, 从而实现写作教学育人的良性循环。

具体地说, 坚持写作教学的科学发展观, 必须实现以下几个良性对接。

第一, 传授者与接受者的对接。传统的写作教学是写作知识单向传输。教师教、学生学, 教师讲, 学生记, 教师牵着学生走, 学生被动地听教师摆布, 按教师的要求背理论知识, 写命题作文, 接受“写作判官”确定的成绩。在此过程中, 写作教师被看作是写作知识的唯一拥有者, 学生写作学习的程度和效果都取决于教师。而在当今时代, 资讯发达, 信息畅通, 知识日益社会化, 知识更新速度日益加快, 传统写作教学的目的定位———灌输知识, 使其储存知识———已经随着新时代的发展而落伍。今天的写作教师, 必须改变自己的传统角色定位, 变知识的传授者为学生写作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 变“教书匠”为“导演”和“教练”[2], 变“一桶水”为引领“活水”奔流的“源泉发掘者”。写作教学只能从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激活学生写作智慧着眼, 赋予知识以创造的活力, 使其更新、增殖、活化。要像教练那样, 设计好每一个教学训练环节, 要提供优质的训练材料和具有针对性、示范性、及时性及亲近性的写作指导, 使学生乐于通过科学而有趣的训练提高写作能力, 并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引发自身无限的学习潜能导演那样[3], 营造氛围, 创设丰富的写作教学情境, 调动每一个“演员”的积极性, 强化其角色意识, 激发其创造欲望, 在点拨、述要、诱导、释疑中进行方向性的宏观调控, 使学生最终能全心投入, 倾情“演出”。实现了这种师与生的良性对接, 就能让学生由“要我写”转变为“我要写”, 由“为考试而学”转变为“为未来而学”, 由写作学习的“奴隶”转变为写作学习的主人。

第二, 课堂与社会的对接。要摒弃陈腐、落后、呆板、低效的“满堂灌”和单一注入式的教学形态, 把学生从封闭、静止的课堂中解放出来, 从以往“被动”作文的厌烦、无奈的心境中解放出来, 真切、准确地感知社会, 感受生活。如把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现象、问题及其发展变化的内部和外部环境条件, 置于一定的背景中, 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体验感受, 追根溯源去探讨原因, 虚拟角色去寻找和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课堂与社会对接所形成的新鲜的写作态势, 鲜活逼真, 富有挑战性, 学生能很快进入角色, 写作动力明显增加。又如考察学校周边文化环境写调查报告;提供校园典范人物写人物通讯;提供社会现象写社会评论;撰写公益广告词;虚拟情境和角色写讲话稿;提供选定的文艺作品, 组织学生搞书评、影评、画评、报评;举办演讲会、辩论会等。这时的写作才真正成为学生自己有意识、有愿望、主动去表达的过程, 也使学生更深切地体会写作的社会功用, 增强写作学习的紧迫感和自觉性。

第三, 理论与实践的对接。写作学科既不同于理科, 又不同于文科里的文学类、语言类, 它以“会写”文章为最终目的。检验一个学生写作课学得怎样, 不应看其背会了多少写作理论, 而应看其能否运用写作知识完成多种文体的写作, 以适应社会的需求。也就是说, 写作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课堂理论知识的学习不是目的, 学以致用, 在真实的社会生活背景下将写作知识转化为能力并且化为素质, 才是问题的关键。因此, 写作课考试必须建立科学的测试体系, 改变传统的“一张试卷定高低”的做法, 要重视平时的写作训练与实绩, 实行全过程跟踪和综合素质考核, 这样才能全面衡量学生的真实写作成绩。

第四, 实现大学与中学、当下与未来的对接。写作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写作能力发展的循序渐进特征, 建立一套完整严密的教育与训练体系, 体现层次性和可操作性。既不能无视基础, 各阶段反复从零出发, 无休止地进行机械式重复灌输和训练, 那样势必高耗低效, 引人厌烦。又不能急于求成, 一下子对学生提出过高要求, 那样会欲速不达。这里最关键的是教师要有宏观调控意识, 要面向未来, 精心设计写作教学目标, 要“瞻前顾后”, “左顾右盼”, 既要关注学生以往的写作学习轨迹, 又要沟通多学科文化内涵的联系, 还要前瞻社会需求, 不仅要重视每一次训练设计的针对性、时效性, 而且重视各次训练之间的内在联系, 使学生能获取举一反三的“渔”。写作教师还要充分考虑现代写作的多维、开放、动态发展的特点, 引领学生学习写作的新形式、新文体、新手段、新内容, 例如为现代生活必需的电子邮件、网络言论、博客文体、手机短信、各种工作文案等, 都是不同于以往写作课所教内容而又频频应用于社会生活的新品种, 写作教师应当将其及时引入到教学中, 使写作教学注入新鲜活力。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开放的意识, 要有接受新事物的积极进取精神。

总之, 坚持写作教学的科学发展观, 树立“大写作”观念, 就能优化课程结构, 为学生搭建通向未来发展和立足社会、服务社会的阶梯 (而不是孤立静止地看待写作, 为“考”而学、“考”完即止) ;就能使写作教学面向全体学生, 使大多数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写家” (而不是仅仅培养几个写作尖子) ;就能注意智能转化的可操作性与效率性 (而不是空对空地泛讲理论) ;就能使写作教师改变“知识传授型”的传统角色定位, 注重教与学的双向性、前瞻性和有序性 (而不是各行其是的随意点染) ;就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为学生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提供必要的能力保证。

参考文献

[1]汪莉.论申论写作的创新[J].应用写作, 2008, (12) .

[2]董小玉.现代写作教程 (第二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12-17.

文科发展论文 篇5

高中文科生,面对更多的需要记忆性的科目,更深的内容,如何才能用最少的时间、最科学的方法学到最多的东西呢?

首先最重要的是要明确自己要达到什么样的学习目标,然后是怎样去学,如果各科都平均用力,时间又似乎不够;如果只学感兴趣的,总成绩又不太理想。我的做法是:越难学、越枯燥、越薄弱的科目就越要培养起自己的兴趣,越有自信去学。面对薄弱的科目,应该经常鼓励自己,慢慢地培养起兴趣,渐渐提高学习成绩。而对于强项,我觉得应该以保持为前提适当地少放些时间,以平衡强弱科目的成绩。

当然,除了一般的方法外,各科的学习,也有它们各自独特的学习方法。下面就谈谈我的一点学习心得。

语文和英语,由于都是语言学科,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比较多的积累和记忆,而且还要求比较强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高中的语文要求知识面广,勤翻书,勤查字典是非常重要的。比如一般的拼音、成语、错别字辨析,如果只凭直觉胡乱猜测,看了答案就束之高阁,那么练习的效果就几乎等于零,但如果每次练习都能认真地翻查字典,形成了习惯,积累的知识就很丰富了。而英语,在特别注意词汇积累此外,还要善于收集零碎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和记忆。

数学对思维能力的要求最高。我的学习经验就是善思、好问、勤练。在这个过程中,从不会到会,从不懂到懂,从粗心到细致,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因此对待比较有思考性的数学题,应坚持思考,不应浏览一遍题目就断定自己不会,或者是索性不看,空白下来。另外我平时不仅是跟班上的同学也跟老师和理科班的同学一起交流数学的学习方法,使我从中获益匪浅。

地理学习必须重视地图、识图、用图。不论是自然地理还是人文地理,都要重视图的学习和运用,采用图文结合的方法,才能更好地认识、理解和掌握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地理规律和原理,使地理易懂易学、好记好用。同学们学习地理,应该养成读图用图的习惯,培养读图用图的能力,只要胸有成“图”,定能事半功倍。

政治和历史的学习,首先是课前作好预习,初步了解新课的基本内容和思路。要找出书上的核心词、关键语,自己规定一些常用符号如△,☆,━等,可以加上框、线、点、圈、标号、点评、注释符号。然后是专心上课,积极思考听课要紧跟老师的讲课思路,把握老师如何分析重点、难点和疑点问题。老师提出问题,要主动思考,寻找答案。最后课后要及时复习,使知识的漏洞得到及时弥补,使对知识的理解得到升华,实现对知识的再认识,再提高,使思维的深刻性得以发展。

唉,文科生…… 篇6

是的,作为一名文科生,类似的说法我聽得太多了。

在饭馆吃饭算不清账的时候,家里的路由器出现故障的时候,电脑瞬间黑屏的时候,分不清东南西北的时候,说不出芝麻是怎么种出来的时候,冬天汽车的挡风玻璃被雾气覆盖的时候,搞不懂作为清洁用品的小苏打和用来蒸馒头的碱面是不是同一种东西的时候……紧要关头,我总是习惯向别人求助,对方在伸出援手的同时,也会叹一口气:唉,文科生。

是啊,文科生。

我的文科班同学曾经很认真地对我说:“说实话,长这么大,我连飞机为什么能飞起来都不知道,也不好意思问别人。”

她说这话的时候,我扪心自问了一下,这个问题我也不知道如何回答,而且连想也没想过。后来我找不少人咨询,才渐渐了解了一些关于空气动力的知识,当然,也少不了收获一些奚落。一个数学专业的毕业生甚至向我打听:请问在你们文科生的理解中,平行空间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和我们理科生理解的到底一样不一样?

没关系,谁让我是文科生呢!

在大多数人眼里,文科生就是糊涂的代名词,四体不勤,缺乏常识,是需要重点帮扶的对象。他们具有一见到数字就犯晕的“过敏体质”,是一切电子设备的“杀手”,拥有即便看不懂考题,依然能奋笔疾书,把卷子空白处写满的神奇能力。

不过身为文科生,有一个天大的好处:我们心宽啊。你很少见到有人因为被嘲笑是“文科生”而生气,甚至连面红耳赤的争执都罕见。相反,在别人不屑地表示“这你都不知道”的时候,我和小伙伴们通常会送上一个卖萌的笑脸:当然不知道了,我是文科生,怎么会知道这个。

“文科生”三个字就像一副坚硬的铠甲,可以抵挡住一切指责。但它也会让人安于现状,丧失了变得更好的可能性。当一个标签贴在身上,尤其是贴到心里的时候,大多数人都会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并且以此为自己不愿意做的一些事找个冠冕堂皇的借口。

比如我自己,在成为文科生之前,我有看地图和看说明书的习惯。我上过四年的奥数,也曾被物理老师视为可以去参加学科竞赛的重点培养对象。我的生物和化学考过班里的最高分,我在解剖课和实验课上的表现也屡屡被当成样板。我家几乎是第一批拥有386电脑的,在其他同学还在计算机课上对着DOS系统输入命令时,我已经可以在家里电脑的WINDOWS视窗下点击图标了。

我并不是一个无知的人,或者说,我其实有能力成为一个拥有更强能力的人。而这些原本应该存在于我身上的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动手能力和探索能力,真的不应该被“文科生”这个标签消磨掉。

论理工高校文科发展的模式及选择 篇7

一、理工高校文科发展的三种模式

1. 服务通识教育文科依附模式。

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 与专业教育一起构成高等教育的完整内容[1]。通识教育既是大学的一种理念, 也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 其目标是培养“完整的人”, 即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 而不仅仅是某一狭窄专业领域的专精型人才。长期以来, 在中国大多数理工高校, 自计划经济时形成的过度专业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改变。在全社会的功利化与实用化的风潮下, 虽然各个高校的教育目标都被设定为“育人”, 但在现实情况中却更偏重“制器”, “育人”这一口号更多地表现为培养具有某一方面专门技能的“制造工具”。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 在教育部的推动下, 各高校纷纷开设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必修和选修课程, 开展专题讲座、课外阅读和文艺活动, 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建设, 力图将文化素质教育渗透到专业课程中去。尽管如此, 事实上, 一些理工高校文科并没有获得真正的独立, 其存在的合法性理由主要在于为理工人才培养服务。文科发展的目标仍然主要是完善理工科大学生的知识结构, 具体的表现就是文科的设置围绕理工科学生的通识教育来展开, 主要涉及中文、历史、政治等传统的学科, 它们的任务是向理工科学生传授基础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笔者将这种理工高校的文科发展模式称为“服务通识教育文科依附模式”。这种模式中的理工高校文科特别需要摆正自己的位置, 牢牢把握好为理工科通识教育“服务”的定位, 否则不仅很难获得发展, 还很有可能被“扼杀”在摇篮里。

2. 特色文科独立发展模式。

对于一些办学实力较强的理工高校而言, 其发展文科的目的绝非仅仅服务于通识教育, 亦非仅仅只是为了提高学校的人文含量和文化品位, 而是要将其作为一种有特色的精英教育, 旨在推动学校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协调发展。这必然要求文科应逐步摆脱对理工科的依附状态, 迈向独立发展的新阶段。这就表现为人文社会科学成为理工高校向综合性一流大学发展中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将文科的发展与理工科的发展“同等”对待。从现实来看, 适合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文科已经与传统的文科有很大的不同, 现代文科人才也应该是科技与人文相结合的人才。比如管理工程、经济学等学科并不是狭义的传统文科所能涵盖的。显然在这方面, 理工大学有着得天独厚的理工强势专业资源优势。另外, 在服务于经济建设的过程中, 无论是培养社会所需合格人才, 还是研究解决重大社会问题, 理工高校都有着其他类型大学所没有的机会。如果善于利用这些有利条件, 面向社会, 关注国内重大的经济、文化发展动向, 找准自己的定位并突出特色, 完全可以实现文科独特的独立发展。笔者将这种理工高校的文科发展模式称为“特色文科独立发展模式”。

追求学科的全面化和综合化, 还是实行文科专业的“小而精, 少而优”, 这是特色文科独立发展模式下理工高校应做出的战略选择。当然从最根本上讲, 人文社会科学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 学科门类比较齐全是最好、最理想的状态, 特别是文、史、哲等基础性文科的重要性自不待言。但是从发展途径上看, 任何一所理工高校的文科建设, 都必须确立发展重点, 形成自己的特色, 从某几个学科领域突破, 从而带动其他学科的发展。所以对于大多数理工高校来说, 打造“小而精、少而优”的特色文科, 是一种更为理性的选择。

3. 交叉创新一流文科模式。

现代大学的历史使命是生产知识、传授知识、服务社会, 具体体现在:努力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创新型的人才, 不断开拓科学研究新领域, 取得原创性重大科研突破, 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程做出重大贡献。而多学科交叉融合是优势学科的发展点、新兴学科的生长点、重大创新的突破点, 也是人才培养的制高点。大学学科发展的内在规律要求利用多学科之间的相关性、相融性、互补性, 使学科之间知识对流、理论互鉴、模式组合、方法碰撞, 在多学科之间的多向交流中, 促进学科的发展和繁荣。具体而言就是通过文科内部及文、理、工各学科之间广泛、深入、富有成效的交叉、渗透、融合,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科学研究的水平, 创建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一流文科。这种理工高校的文科发展模式就是“交叉创新一流文科模式”。

新世纪, 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交融和结合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理工高校的文科不仅要完成自身的发展, 还要在自身的综合及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方面得到发展。如, 中国海洋大学紧紧依托自身理工科背景和海洋学科的优势, 集中力量, 优先快速发展海洋人文社会科学这一“学科特区”。学校于1996年成立海洋经济与海洋法学研究院, 1997年成立海洋文化研究所, 2001年成立海洋馆教育基地, 2003年整合校内外力量, 成立海洋发展研究中心, 经济学院设立海洋经济专业, 并从环境与水产学科博士点中开设了环境法学、环境管理、渔业经济与管理3个文理交叉的博士培养方向。2004年11月, “985工程”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海洋发展研究院获准建立[2]。

二、理工高校文科发展模式的选择

1. 纵向选择:

不同发展阶段的模式选择。任何学科的发展总是要经历一个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过程, 理工高校的文科发展也是如此, 虽然其快慢可能有所不同, 但都不可能一蹴而就。面对薄弱的基础, 一些理工高校的文科发展在起步阶段非常艰辛, 特别是对于一些发展历史并不悠久的“新兴”理工高校而言, 由于缺乏文科的传统, 就显得更为困难了。曾任原华中理工大学第一任人文学院院长的刘献君教授在谈到理工高校发展文科的实际感触时说:“在理工大学办文科十分艰难, 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难, 主要难在要克服传统的习惯, 改变传统的工作方式, 创建适合文科发展的气氛。以工科为主的学校, 从上到下, 对文科的重要性往往认识不足, 因而不容易引起足够的重视。一套工作方式都是适合工科的, 往往用对工科的要求来规范文科。”[3]这种现象并非个别存在。从理工高校的现实来看, 在文科发展的初期肯定存在着一个依附于理工, 为理工科发展服务的阶段, 这时可以选择“服务通识教育文科依附模式”。其侧重点是发挥文科在理工科学生通识教育、通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对于大多数理工高校而言, 仅仅停留在“服务通识教育文科依附模式”上显然还不够。在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 可以进入到“特色文科独立发展模式”阶段。在这一时期, 理工高校在遵循文科发展一般性规律和原则的同时, 还必须从自身实际出发, 发挥优势、找准定位, 走出一条适合自身条件的特色化文科发展之路。在20世纪80年代, 我国一些理工高校确立了文科发展的阶段性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如, 清华大学明确了“小而精、有特色、高水平”的文科发展指导思想, 等等。

要想将文科发展推进到一流文科水平, 必须走一条交叉之路。因此在经过上述两个阶段之后, 要推动理工高校文科上层次发展可以选择“交叉创新一流文科模式”, 这就必须重视文科与理工科各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结构优化。文科的教师应当积极关心并自觉参与到理工科的发展中去, 在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 在科学工程技术与人文社会发展策略之间寻求一些可能的新的生长点和交叉点, 主动争取达成一种良性的交叉、互渗与互动, 使文科成为理工高校不可缺少的内生性学科, 成为学校的内在的有机组成部分。

2. 横向选择:

不同类型高校的模式选择。除了与不同发展阶段相关联的纵向模式选择之外, 理工高校文科发展模式还要根据不同高校的类型进行横向选择。各学校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 遵循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人文社会科学的改革和发展的原则, 提出既符合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规律, 又符合学校发展实际情况的奋斗目标是非常必要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是高等教育的三大功能, 根据各理工高校在上述三大功能领域的定位不同, 我们可以把理工高校分为三类, 即全国重点理工高校、地方重点理工高校和一般理工高校。全国重点理工高校, 是隶属于教育部的重点建设的理工高校, 一般在全国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地方重点理工高校则是隶属于省 (自治区或直辖市) 一级地方政府的重点建设的理工高校, 一般在所在省区和周边区域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上述两者之外的理工高校可以统称为一般理工高校。

就目前来说, 创建一流大学是全国重点理工高校的特殊使命, 因此这些高校的文科发展可以而且应该选择“交叉创新一流文科模式”。全国重点理工高校在倡导边缘、鼓励交叉、加强应用方面的学科优势比较明显, 完全应该利用这些优势来发展交叉应用型文科, 进而实现重点突破。其具体措施是优先发展那些已经具备一定基础和条件、有可能发展壮大的学科, 同时要重点扶持那些地方经济、科技和文化发展急需且有利于学科布局、结构调整的学科。通过文科与理工科的交叉融合来生长新兴边缘学科, 以交叉占领学科前沿, 实现一些学科超常规发展, 形成一流学科。

地方重点理工高校在学科层次与科研水平上表现为面上的一般性与点上的拔尖性相结合, 在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方面则趋向于“立足地方, 服务区域, 面向全国”的发展定位。因为相对于理工名校来说, 地方重点理工高校可支配的资金明显不足。因此, 地方重点理工高校在文科建设中必须突出重点、有的放矢, 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文科发展战略, 选择适合自己实际的“特色文科独立发展模式”。

文科是一般理工高校发展不可缺少的、具有基础性地位的学科, 这是由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基本关系决定的。通识教育可以将学生培养为既具有突出的专业能力和素质、又通晓人文科学知识、具有高尚的社会道德和强烈的创新意识、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因此通识教育应该贯彻于一般理工高校大学教育的始终。由于一般理工高校的功能和定位与重点理工高校不同, 这样其文科发展会受到更多的限制。但鉴于通识教育在现代人才培养中不可或缺, 而通识教育的完成又必须以一定文科为载体, 所以对于一般理工高校的文科发展而言, 采取“服务通识教育文科依附模式”是比较切实可行的。

当然, 关于发展模式的分析, 主要针对理想状态下理工高校文科一般过程的探讨, 并不能否认有特例的出现。另外, 对每个阶段进行科学定位的选择也不是单一的, 也有交叉渗透的关系, 只不过不同的学校发展目标不同, 所处文科发展阶段不同, 需要有不同的基本定位而已。

摘要:理工高校文科发展有服务通识教育文科依附、特色文科独立发展和交叉创新一流文科三种模式。从纵向看, 理工高校在文科发展的各个阶段应选择不同的模式;从横向看, 不同类型的理工高校的文科发展模式选择也应有所不同。

关键词:理工高校,文科发展,模式,选择

参考文献

[1]李曼丽, 汪永铨.关于“通识教育”概念内涵的讨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1999 (01) .

[2]李耀臻.中国海洋大学高起点发展文科的探索与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5 (11) .

文科发展论文 篇8

一、注重学科融合, 在新兴交叉学科建设中实现高水平发展

地方理工科学校建设文科并非把“文科作为一种学科布局上的点缀, 而真正是为了促进学科的交叉发展、课程结构的综合化, 以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提高教育和科研的质量, 为培养人才和解决复杂的社会工程实践问题提供切实的保障, 因此理工科学校文科建设不能仅囿于文科自身内部的发展, 而是要注重学科间的融合, 可以是不同文科之间的融合, 更可以是理工科与文科之间的融合, 在融合基础上寻找新兴交叉学科。

如麻省理工学院[3]的文科发展策略是:文科的发展不能是漫无边际的, 而要“培植与工程、科学及数学直接相关的文科”。MIT45%的课程是文科, 而这些文科并不是任何一所综合性大学都可以开设的, 它的文科是以其一流的理工科为背景的, 如其开设的生产运行管理、运输后勤管理等新兴学科是与工业生产和工程科学紧密联系的。同时MIT通过组织创新, 即不同研究中心的建立, 使学科的融合达到无法区分文科、理工科的程度。虽然在MIT传统学科边界继续存在、院系结构仍然是学科的基本结构, 但研究中心一类的组织日益成为新的学科生长点的温床, 成为学科交叉和融合的必要条件。

因此地方理工科高校要充分利用校内已有的各类科研机构组织, 包括研究机构、研究中心、研究团队等, 以此为有效载体加强学科间的相互融合, 尤其是与理工学科的融合, 努力打破院系之间、学科之间、学者之间存在的行政、学术和观念壁垒, 实行以问题与项目为导向、机构开放、人员流动、聚散结合为主要特征的研究机构或中心运作模式, 不断磨合、不断碰撞产生新的思路和学科新的生长点, 从而使研究机构真正成为新兴交叉学科产生的发源地。

二、凝练科研方向, 在重点建设的研究领域上实现特色发展

科研方向的选取对于文科的发展, 尤其是提升文科的水平和学术功能是至关重要的。凝练科研方向, 找准研究的切入点, 在重点建设的研究领域上加大投入, 刺激一些相应学科超常规发展, 努力形成品牌、形成特色, 从而进一步带动文科的大面积发展。

文科的发展由于其学科的特性, 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快速发展, 其发展往往需要一定的积累-再学习过程。因此科研方向的选取不可能从“零”开始, 而必然要利用“理工科高校在倡导边缘、鼓励交叉、加强应用方面的学科优势”, 一方面优先发展那些已经具备一定基础和条件, 有可能发展壮大的科研热点要点, 另一方面要重点扶持那些地方经济、科技和文化发展急需且有利学科布局结构调整的科研方向, 还需结合学校的整体发展特色, 选取合适的并可能区别于地方其他高校的科研方向, 同时在研究类型的选取上, 要全面布局, 合理规划。在首届“全国理工科高校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研讨会上, 教育部社政司副司长袁振国指出, 理工科高校的文科发展应该走“基础研究是中坚, 应用研究是先导, 对策研究是特殊增长点”的发展模式。因此研究类型的选取上短期内要以应用研究、对策研究为重点扶持对象, 长期内要鼓励基础研究, 鼓励厚积薄发式研究, 因为任何学科的成长都不可能一蹴而就, 而是要以深厚的基础作支撑。

如“旅游与文化产业”的研究, 该研究方向结合了中国古代文学、旅游管理、传播学、设计艺术学、城市规划等相应学科, 以基础研究为基础, 应用和对策研究为重点, 结合浙江省旅游、休闲热点问题系统而深入地对旅游资源开发、旅游区域合作、休闲城市与休闲文化、休闲产业等进行了研究。

三、加强平台建设, 在科研创新能力提升中实现渐进式发展

文科的建设与发展同样也离不开优质科研资源的支撑, 高水平学科创新平台的建设是优质科研资源集聚的重要方式, 更是文科不断发展的动力, 也是科研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的媒介。建设好软硬各类平台, 有效促进学科间、教师间、校内外、国内外的各类交流与合作, 从而渐进式的提升教师个体的科研创新能力, 进而推动整个学科科研创新能力的提高。

首先要争取和建立高层次学科平台。高层次学科平台是学科快速发展的重要载体, 高层次意味着平台中集聚的硬件、软件水平都达到该学科在国内、省内的先进水平, 不仅为教师开展各类创新性研究提供了充足的物质条件, 而且能更好地吸引学科精英、学科大师进平台为我校文科发展做出贡献。要以顶层设计、资源集成、优势互补的原则, 整合校内文科资源, 积极争取申报各类高层次学科平台。

其次依托高层次平台不断提高学科研究水平, 加强对各类高层次项目申报的前期培育和指导。高层次项目是学科研究水平的衡量指标之一, 不仅能提升教师个体的创新研究能力, 也能扩大学科在省内及国内的影响力。由于文科高层次项目与理工科高层次项目在数量和经费支持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 使得交叉研究的一些项目往往倾向于申报理工科高层次项目, 而造成文科高层次项目的流失。因而要坚持以鼓励、扶持为主, 逐步提高承担国家项目和省部重大科研项目的竞争力。

最后是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培养和引进高层次文科人才, 组建一批优秀的创新团队, 不断充实文科发展的实力, 孕育相应的文化传统。“要办成一流的大学, 根本的一点离不开一流的师资”, “大学者, 非大楼之谓也, 乃大师之谓也”。麻省理工学院拥有一个乔姆斯基就足以使其语言学占据世界领先地位, 加州理工学院今天的声誉也正是有了世界上最好的大师和最好的教授的加入。因此高层次文科人才的培养一方面要合理规划已有的师资力量, 在资深教师的引领下鼓励中青年教师在研究、教学的不断积累中快速成长, 围绕高层次项目和研究方向组建一批优秀的创新团队;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各种途径引进大师级的文科人才, 充分发挥其独特的指导和引领作用, 进一步充实文科发展的实力。

四、推进成果延伸, 在服务地方社会经济中实现推动式发展

地方理工科高校的文科建设要着眼于“区域性、地方性、示范性”的要求, 其根本在于文科科研成果的转化上。文科科研由于其复杂性、不确定性、不可复制性等导致其研究成果和结论的功效不易于为外界所认识和直接感知, 因此其要实现服务社会的功能, 必须转变研究取向, 关注现实, 才可能使文科优秀的科研成果转化并应用于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建设的实际中, 不断提高解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能力, 充分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团”的作用, 才能不断推进理论和学科的发展, 从而提高文科科研的持续创新能力。

文科科研成果的转化一方面要借鉴科技成果转化的途径和手段, 结合文科科研的特点, 不断深化与地方政府、区域内企业的合作, 重点在咨询决策管理领域、设计领域、规划领域中寻求突破;另一方面更要利用已有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 将文科科研成果进行推广, 积极探索研究成果的后续管理模式, 加强成果延伸, 推进成果市场化, 在服务地方社会经济的过程中实现文科的推动式发展。

摘要:发展文科实现综合化既是学校实现相应建设目标的需要, 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性拔尖创新人才的需要, 更是提高学校综合竞争力水平的必然要求。地方理工科高校通过学科融合、方向凝练、平台建设和成果延伸等途径不断繁荣和发展文科, 使之达到与学校其他学科的协调发展, 并为学校的整体发展做出积极的和建设性的贡献。

关键词:地方理工科高校,文科建设,建设路径

参考文献

[1]贾岗等.试论理工科院校的文科建设[J].同济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1990.5

[2]郑巧.“没有一流的人文社会学科, 就不可能有一流的综合性大学”——访浙江大学党委书记张曦

文科发展论文 篇9

一、文科物理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 20世纪汹涌澎湃的科技革命浪潮已经把人类推到了以科学和技术为主导的21世纪。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 不仅为经济建设提供了强大手段, 而且影响着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许多社会问题和政策问题都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 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正确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都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依据。文科大学生虽然将来从事的专业工作很少涉及科学技术方面的实际内容, 但他们必须接受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的素质教育。我国长期以来在高中阶段是文理分科, 大学按科类设置, 由此造成的文理分家、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长期脱离的局面将在时代的要求下逐渐被打破。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力在解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 (征求意见稿) 时透露, 2020年将改变如今的文理分科。

物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自然科学。高等院校中为文、史、哲、经、管、法、教育、艺术等非理工类学生所开设的以物理学基础为内容的文科物理, 通过物理思想和人文精神的有机融合, 消除了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间的隔阂, 在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 具有其他课程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文科物理的开设现状与存在问题

自20世纪90年代提出创办综合性大学以来, 各类文理交叉学科和相关专业的大量涌现, 文科物理及文科物理教学也随之应运而生。继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之后, 近年来国内很多高校纷纷开设文科物理课程, 实现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初步融合, 对提高非理工科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 也有调查结果表明, 五成多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开设大学文科物理课程。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一) 教学定位不明确

很多高校开设的物理课有别于真正意义上的文科物理, 特别是对选课学生的“专业出身”不作任何区分, 甚至出现理科、工科、文科“一锅炖”的现象。因此, 往往是选课队伍蔚为壮观, 实则是众口“不”调。

(二) 教学素材不当

某些教师认为文科物理仅仅是非物理专业理工科类大学物理的“浓缩”或“稀释”, 基于这种思想的文科物理教学必定缺乏对文科学生这一特殊教学对象的针对性、实用性、时效性。与此同时, 教学中不易突出人文关怀, 难以脱离传统物理教学的内涵和对高等数学的依赖。

究其原因主要是课程开设单位并不根据选课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有的放矢的教学安排, 同时授课教师对教学目的、课程定位和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等问题没有准确把握以及自身对文科物理的认识不足所造成。

三、文科物理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文科物理不同于非物理类的理工科物理。文科物理作为非理工科类学生的素质教育课程, 应坚持以人为本, “授人以渔”的教学理念, 利用物理知识作为载体, 从而充分发挥物理学的社会教育功能和思想文化功能, 而不是简单地为文科学生讲授大学物理课程中的力、热、电、光、原五大理论体系的具体内容和公式计算。该课程的开设旨在通过对物理学基础理论和基本规律的介绍, 向学生传播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 从而提高学生发现、提出、思考、分析、判断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对现代科技, 特别是对21世纪的新科技现状与趋势具有初步的了解, 对他们将来从事的工作有所帮助;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自然科学的美以及科学探索的乐趣, 从而树立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提高终身学习和正确享受科技乐趣的能力。要实现这一目标, 文科物理的教学应当采取以下策略和方法。

(一) 正确引导学生, 放下心理包袱

文科中很多学生就是因为高中阶段害怕物理而选择文科, 在他们心目中物理这门课程深奥难懂, 力不从心, 普遍存在畏惧心理。因此教学中首先就要让学生放下包袱, 让学生明白文科物理不同于初高中阶段的物理, 它是一种素质教育, 是为了帮助大家掌握基本的科学常识和科学的分析方法及思维方式。在教学过程, 教师应尽量不引入物理公式, 回避高等数学为工具的推算, 以清除数学障碍。考试可以采用写小论文、交流学习体会等文科生擅长的方式来进行。

(二) 适应时代发展, 明确课程目的

开设文科物理的目的是为了传授物理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规律, 介绍近代物理的新概念和新发展, 让学生能够了解报刊杂志介绍的科技发展方面的新闻时事。所以课程设置就不需要如同理工科大学物理的体系安排先经典后近代, 而最好采取高屋建瓴, 直接介绍近代物理发展新概念的方式, 深入浅出地讲述物理。引导学生去纵观全局, 享受“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的感觉。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调动其积极性, 把物理学习的过程升华为科技博览欣赏的过程。

(三) 结合专业特点, 强调学以致用

教学内容选择除了要遵循贴近科技前沿, 贴近高新技术, 贴近生活的原则外, 还要尽可能地在学生自身专业和物理学之间建立联系。例如, 在介绍热力学体系时, 可以适当列举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实例, 说明其在人们学习、生活及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可以简单介绍熵与生命以及社会的关系, 引入信息熵的概念;也可以利用热力学第二定律解释改革开放政策等。这些都不需要数学推导, 却可以极大地开拓文科生的眼界, 了解其专业的发展前沿与物理概念的联系。同样, 可以把物理学与绘画、建筑、音乐、诗歌等相联系, 利用声、光、电等技术使文科物理成为欣赏物理学的“艺术殿堂”, 引导学生发掘科学技术中的美及科学思维方法, 从而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

(四) 不断改革探索, 丰富方法手段

在教学方法上, 应根据文科类学生的思维特点, 尽力在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 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 收敛思维与发散思维, 定量思维与半定性半定量思维之间找到结合点, 逐渐把理科思维方法融合到文科思维方式当中。

在教学手段上, 利用图片、影视、实验、动画、多媒体等手段, 激发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从而对物理知识的学习产生兴趣。物理学是实验的科学, 让文科生走进实验室, 或者把简单易操作的实验引入课堂, 学生通过观摩、操作具体实验, 通过动手实践活动增强文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感性认识, 激发他们参与动手实践、探求科学奥秘的兴趣和热情, 从而更有利于文科生的个性发展。

(五) 选择合适素材, 做到因材施教

在我国文科物理课程的建设中, 已先后出现了北京大学赵峥编著的《物理学与人类文明十六讲》、复旦大学倪光炯教授等编著的《文科物理——物理思想与人文精神的融合》等一批文科生使用的大学物理优秀教材。美国A.Hobson教授的《物理学的概念与文化素养》, 也是一本充满人文色彩的物理书。这些教材内容丰富, 涉及面广, 我们应该结合选课对象、本校优势学科特点以及课程时间安排, 来选择教学素材, 做到参考教材但不照搬教材, 从而因材施教。

(六) 提高教师素质, 搞好交流互动

因为文科物理涉及面广, 这就要求授课教师应该具有宽广的知识面, 通达文理, 兼具科学素养和文学修养, 达到“科学与艺术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之境界。因此, 任课教师必须要加强学习, 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同时, 教师必须把握住各个教学环节, 与学生建立新型的“教”与“学”关系, 注意听取学生对课程教学改革的希望、要求、意见和建议, 高度关注授课对象所学专业知识的新进展新动向, 搞好交流互动。

四、结束语

素质教育的工作任重而道远, 文科物理在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任课教师应明确课程目标,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把握科技前沿动态, 认真选择合适素材, 采用有效方法手段, 积极努力改革探索, 及时总结成功经验, 使文科生从物理学的思想、观念和方法中汲取丰富的养分, 让他们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实践能力、创新思维、身体心理和人文审美素质, 全面科学发展, 从而满足新世纪对高素质复合型现代化人才的需求。

摘要:文科物理是高等院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本文分析了文科物理开设的重要性, 总结了文科物理开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教师队伍等方面, 探讨了提高文科物理课程素质教育作用的若干措施。

关键词:文科物理,素质教育,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周远清.素质教育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念[J].中国高教研究, 2008 (7) :1

[2]周远清.21世纪: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高等教育[J].中国大学教学, 2001 (2) :4

[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 (征求意见稿)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0-02/28/content_13069032.htm.

[4]赵凯华.物理教育与科学素质的培养[J].大学物理, 1995, 14 (82) :2

[5]尹国盛.素质教育与师德建设[J].河南大学学报.2002, 18 (4) :66

[6]吕加, 王佳菱.文科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中国科技信息, 2009 (6) :234

[7]彭政.浅谈大学文科物理教学的必要性和教学策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9 (17) :75

[8]刘广生, 杜明荣, 尹国盛, 等.对理工科类非物理专业大学物理教学的探索[J].广西物理, 2010, 31 (4) :52~54

[9]李若平, 郑海务, 尹国盛, 等.将优秀科幻作品融入大学课堂[J].物理与工程, 2011 (3) :52~54

文科研究生成长发展的十个关键词 篇10

一、态度

文科研究生要端正态度, 抱定宗旨, 求学历, 更重学力, 读学位, 更重学问, 对知识、对学问应时时怀有虔诚之心、敬畏之心, 努力对人类智慧宝库、学术殿堂有所创造、有所贡献, 而不能只把学历、学位当作求职谋生的敲门砖。著名学者陈寅恪先生, 留学欧美多年, 为学问而非学位, 精通14种外国语言文字, 能背诵《十三经》全文, 著作等身, 是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之一。而他竟无任何研究生文凭!著名学者黄侃认为:人类的一切学问都应当以正德、利用、厚生为目的, 做学问是“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后世开太平!”[1]

文科研究生应当秉承我国人文学术的优秀传统, 把做事与做人结合起来, 重做事, 更重做人。著名学者蒙文通说过这样的话:“象山言:我这里纵不识一个字, 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又说:人当先理会所以为人, 若不知人之所以为人, 而与之讲学, 是遗其大而言其细, 便是放饮流歠 (chuo) 而问无齿决。不管做哪门学问, 都应体会象山这层意思。一个心术不正的人, 做学问不可能有什么大成就。”[2]攻读研究生固然是强化科研训练、提高学术水平的过程, 但又何尝不是加强道德修养、提升人生境界的过程!

古之学者为己, 今之学者为人。文科研究生要立志在学术上有一番作为, 做出创造性贡献, 就要耐得住寂寞, 经得起诱惑, 甘坐板凳十年冷, 文章不写一句空。要学会对待逆境, 也要学会对待顺境, 不可希冀一夜之间暴得大名, 拥有很多“粉丝”。

作家叶兆言在一本小书里说过一段话, 我想对文科研究生也许有点警示意义。他说, “九层之台, 起于累土;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能干扰学术活动的原因实在太多, 贫穷, 疾病, 动乱, 战争, 学术专制, 流行的风气, 评职称, 获奖, 甚至过高的待遇, 知识分子如果不能正确地对待, 都可能成为学问的毒药。”[3]

二、目标

一个硕士、博士研究生, 经过3-6年的刻苦学习, 应达到什么样的规格和标准?我们国家1980年通过的《学位条例》对此有较为详细的规定 (如表1) 。但我们认为, 一个研究生, 特别是文科研究生, 经过3-6年的训练、培养, 除了达到《学位条例》规定的学术水平标准, 还要达到两个更重要的目标:一个是学术直觉, 一个是学术识见。何谓学术直觉?布鲁纳在其《教育过程》中说得明白:“直觉思维, 预感的训练, 是正式的学术学科和日常生活中创造性思维的很被忽视而又重要的特征。机灵的预测、丰富的假设和大胆迅速地做出的试验性结论, 这些是从事任何一项工作的思想家极其珍贵的财富。”[4]所谓学术识见, 即学术见解、学术眼光, 就是面对纷繁复杂的学术现象能够一语中的、直奔主题, 快速、深刻、准确地把握问题本质的能力与本领。季羡林先生说, 史学家陈寅恪做学问从不用偏僻书, 而能发现人家视而不见的问题, “发古人未发之覆”不靠偏僻的材料, 不靠独家新闻。所用的材料都是大路货, 不只借得到, 而且可以买到, 新旧《唐书》、《资治通鉴》等都可以买到, 并不是他有什么秘本、孤本, 靠的就是他的学术识见!

无独有偶, 法国雕塑艺术大师罗丹也说:“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 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

怎样才能拥有这种学术直觉和学术识见?没有诀窍, 没有捷径, 只有在自己的日常学习生活中用心去读书写作、体会玩味, 日积月累, 自然水到渠成。

三、方法

与本科阶段相比, 硕士、博士研究生更主要地是通过自学获取知识、提高水平, 因此, 逐渐形成适应自己特点的学习方法十分重要。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反复强调, 研究生要在头脑中牢固树立三个意识, 即问题意识、学理意识、方法论意识, 尤其是方法论意识。如果在研究生毕业时不能形成自己独特、有效的学习研究方法, 就个人而言, 不能说是一个成功的学习经历;就学校而言, 就没有完成培养教育的任务。

不同的人, 出身阅历、知识结构、兴趣爱好不同, 其学习研究方法自然各异。对一个人非常有效的方法, 对另一个人可能毫无用处。研究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 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笔者在从事研究生教学时, 经常引导学生通过读书, 特别是读三类书来学习、形成各自的研究方法:一是多读学术大家或著名学者的学术传记, 从中学习他们是如何从事研究活动的;二是多读大家人物谈治学方法与经验的书, 这些书都是成功人士现身说法, 对研究生往往有较直接的启发作用;三是读本学科的经典著作, 从中仔细玩味、体会本学科权威学者是如何运用独特的方法来阐述其学术观点的。实践表明这种做法效果较好。

四、方向

现代社会, 学科发展呈现出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学科不断分化, 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新兴学科、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二是学科高度综合, 不同的学科彼此牵涉与联系。文科研究生从读研期间开始, 就要妥善处理宽与窄、多与少的关系, 既要广泛涉猎, 打好基础, 又要术有专攻, 结合实际, 逐渐形成自己稳定的研究方向。清代大学者王鸣盛有一天对戴震说:我以前很害怕姚鼐, 现在终于不怕了。戴震问:为什么?王鸣盛回答:“彼好多能, 见人一长, 辙思并之。夫专力则精, 杂学则粗, 故不足畏也。”听完戴震的转述, 姚鼐大为惊悚, 当即决定舍弃词学, 专攻文章, 后来果然以建立桐城文派而留名千古[5]。文科研究生理当引以为鉴。

五、读书

虽说研究生阶段都要读书, 但与理工科研究生相比, 文科研究生的学问功夫更多地要体现在读书上。如何读书, 读什么书, 古往今来, 有不少学问大家谈到读书的经验和体会, 概括起来, 方法不过两种, 一是广泛涉猎, 一是熟读经典。

著名史学家陈垣读书有两点经验:一是从目录学入手, 可以知道各书的大概情况。这就是涉猎, 其中有大批的书可“不求甚解”;二是要专门读通一些书, 这就是专精, “要求甚解”。经部如论、孟, 史部如史、汉, 子部如庄、荀, 集部如韩、柳, 清代史学家书如《日知录》、《十驾斋养新录》等, 必须有几部是自己全部过目常翻常阅的书。他说, 一部《论语》才一万三千七百字, 一部《孟子》才三万五千四百字, 都不够一张报纸字多, 可见我们专门读通一些书并不难[6]。

学者蒙文通也说:“做学问必选一典籍为基础而精熟之, 然后再及其他。有此一精熟之典籍作基础, 与无此一精熟之典籍作基础大不一样。无此精熟之典籍作基础, 读书有如做工者之以劳力赚钱, 其所得者究有限。有此精熟之典籍作基础, 则如为商者之有资本, 乃以钱赚钱, 其所得将无限也。”[2]

人们常说:开卷有益。但对研究生而言, 时间宝贵, 而书籍浩如烟海, 以有限之光阴泛舟无限之书海, 既无可能也无必要, 学会选择至关重要。文科研究生要在导师指导下, 以主要的时间和精力读专业经典著作, 但也要不时地留出一些时间广泛浏览、涉猎, 比如看看学科发展 (思想) 史、相关学科的著作、专业刊物、有关报纸等等。读专业经典著作目的是提高学术水平与修养, 浏览杂书是为了扩大知识面, 把握学科发展动态, 甚至是为了休息, 以免孤陋寡闻, 闭目塞听。

六、选题

文科研究生的核心环节和关键问题是选题。选题恰当与否, 直接关系到毕业论文意义大小和质量高低, 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毕业以后学术事业的进一步发展。选题选得好, 就相当于论文做好了一半。

研究生如何选题?我们认为应把握好以下原则:

一是选题要有价值、有意义。毕业论文是研究生阶段学术训练的重要环节, 研究生要花相当的时间和精力来做论文, 如果论文选题没有价值或价值不大, 一则不能受到很好的学术训练, 二则浪费宝贵的时间、精力。研究生选题要有利于经世致用, 有利于国计民生, 有利于世道人心, 有利于学科发展, 没有价值或价值不大的选题, 就不值得做论文。著名学者姚名达当年在清华国学研究院读书时, 曾以《孔子适周究在何年》一文求教导师王国维。王国维如何作答?“先生阅毕, 寻思有顷, 曰:‘考据颇确, 特事小耳’。”[5]

二是选题要新颖。研究生做论文是创造性的工作, 别人做过的或解决了的问题就不适合再做选题。选题要争取做到材料新, 或者方法新, 或者观点新, 而不能老生常谈。如何做到选题新颖?那就要仔细检索, 看某个学科、某个领域、某个问题, 别人是否做过研究?如有研究, 进展到何种程度?要心中有数。现在信息网络技术发达, 做这个工作越来越方便了。

三是选题要注意可行性条件。条件分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两方面。客观条件包括单位的图书资料, 学术氛围, 社会需要, 学术讨论热点等。主观条件包括自身的知识结构, 材料积累情况, 个体思维特点, 自身兴趣爱好等。选题不顾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 即使是很有意义的选题, 也很难顺利进行下去。

四是选题要把握时效性。相对于理工科研究生, 文科研究生要特别注意把握选题的时效性。这种时效性, 一般是指选题要准确把握、贴近一定历史时期国家经济社会需求、思想文化潮流、学术研究热点等。最典型的例子是, 1978年我国社会各方面由于长期受“文化大革命”“左倾”思想影响处于徘徊局面, 人们的思想普遍混乱、迷惘时, 江苏省委党校教师胡福明敏锐地把握到当时人们的思想状况, 及时写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 发表于《光明日报》, 开启了真理标准大讨论的序幕, 思想解放运动逐渐展开。

文科研究生的选题从哪里来?一般来说, 主要来自这样几个方面:读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师友交谈中得到的启发, 导师布置的题目, 学术会议征文, 当前学术研究的热点, 等等。文科研究生要注意从中发现、选择适合自己的选题。

七、资料

诸多人才成长规律研究成果表明, 在理工科领域“天才出少年”, 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者则往往大器晚成。这是由于理工科与人文社科具有不同的学科特点, 人文社科领域更注重学术积累。为此, 学会积累资料是文科研究生的必备功夫。

积累资料不外这样几个方法:一是在书上做记号, 写心得, 即眉批。不动笔墨不读书。陈垣先生就说过:读书时要做到脑勤、手勤、笔勤, 多想、多翻、多写, 遇见有心得或看到什么有价值的资料就写下来, 多动笔可以免得忘记, 时间长了, 就可以积累不少东西。有时把平时零碎心得和感想联系起来, 就逐步形成对某一问题有较系统的看法。收集的资料, 到用的时候, 就可以左右逢源, 非常方便[7]。二是记卡片。历史学家郑天挺先生认为, 要有两万张卡片方可写书、著文。还说, 收集资料如捉贼一般, 稍纵即逝, 不可放过。三是剪报。四是买书。买书包括买新书、淘旧书。研究生要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 适当考虑买些新出的学术经典著作。淘旧书也是积累资料的好办法。有些书可遇而不可求, 在旧书摊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五是利用网络资料。目前我们已迈入信息化时代, 互联网成为人们学习、研究乃至日常生活的基本工具。从互联网上查询资料也相应地成为积累资料的基本方法。

八、论文

文科研究生要有过硬的文字功夫, 写得出高水平的论文。判断一篇论文是不是高水平的论文, 一般要把握这样几个关键:一是立意要高。不为庸俗之文、无聊之作。如前所述, 选题要有价值、有意义。二是标题要新颖、鲜明、独特、简洁。标题怎样才算好?一个简单的标准就是读者一看论文标题, 就马上产生阅读全文的欲望。标题要能抓住人心, 吸引人, 使人产生“一见钟情”不读不快的感觉。三是论文内容紧扣社会现实和学术热点, 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四是要在论文修改上下功夫。很多学问大家都很注意文章修改, 直至不能多一字、不能少一字为止。史学家陈垣先生写了文章总是虚心听取各方面意见, 特别要给三种人看:比自己高明的、与自己平辈的、自己的学生。你看完他写的文章, 若是不提出点意见来, 他会很不高兴[6]。修改文章的一个好办法是, 一篇文章做好后, 把它放在抽屈里“捂”一段时间, 让它“发酵”, 以便进一步修改。五是重视参考文献与注释。文科研究生要特别注意, 引文要注明出处, 争取做到字字有来历。在论文中罗列参考文献和注释要恰到好处, 不可太多, 多了难免让人产生掉书袋的感觉。也不可太少, 太少又使人觉得不严谨。有经验的读者大多有这样的习惯, 就是看论文先看标题和注释。为什么?因为从参考文献中, 可以大致地判断论文的价值与意义, 判断论文作者的学术基础与爱好旨趣, 从中发现作者是不是掌握了新材料。一篇好的论文, 其参考文献与注释往往也是读者进一步查找资料的“地图”“指南针”。所以, 论文后面的参考文献与注释绝不是可有可无的“例行公事”。

九、学风

我们认为, 应在文科研究生中倡导以下几种学风:一是实事求是。“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懂就是懂, 不懂就是不懂, 不要装懂。现在学科门类众多, 对某些学科不了解并不丢人。二是作风踏实。文科研究生要努力学习, 做到不跟风、不媚俗, 不哗众取宠, 不故作惊人之语。要努力关注现实, 联系实际, 与时俱进, 但要切忌追时髦、赶潮流。三是简洁平实。近些年, 有些学者、研究生写文章装腔作势, 吓唬人, 通篇充斥欧化句式, 晦涩难懂, 使人读了不知所云, 似乎人们越读不懂他的文章, 就越显得他有水平。这是一种不健康的文风。文科研究生要努力做到著书撰文简洁、明快。研究中国现实, 解决中国问题, 要勇于形成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文风。

总之, 应教育文科研究生力求做到为人要老实, 研究要踏实, 基础要扎实, 为文要平实, 努力形成一个好的学风。

十、交游

德国学者维泽说:寂寞和交际是知识增长的条件[8]。这话说得十分深刻, 文科研究生应把它立为座右铭, 身体力行。

做学问, 一方面要耐得住寂寞, 能坐冷板凳, 静下心来, 心无旁骛;另一方面, 也要亲近师友, 增广见闻, 正所谓独学而无友, 孤陋而寡闻。

文科研究生如何交游?首先是导师。导师是研究生学术道路的引路人, 导师的学识、人格、为人处世的作风对研究生有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人们公认英国的高等教育传统一是住宿制, 一是导师制。并说好学生都是教授用烟斗熏出来的。北大学者陈平原读博士时, 每天下午与导师王瑶先生晤谈。临毕业时, 王瑶先生对他说:今天我们是师生, 好像距离很大, 可两百年后, 谁还记得这些?都是20世纪中国学者, 都在同一个舞台表演[5]。导师是引渡人, 是指导者, 是良师益友。所以, 研究生选导师要仔细, 导师选学生也要慎重。目前, 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过快, 一个导师要带一二十个研究生, 学生找不见导师, 导师也找不见学生, 实在是不应该的事情。其次是同学。攻读研究生, 首先要向导师请教。但实践表明, 研究生往往从同学、师兄弟那里得到更多教益。杨振宁回忆, 在西南联大读研究生时, 常常与同学在茶馆里、宿舍里激烈争辩, 相互讨论, 这为其后来的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第三是拜访其他专家学者。研究生学习应该不拘门户, 广为拜师, 想方设法向有关专家学习。另外, 文科研究生也要继承我国传统人文学者的传统,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根据自己的情况, 结合学科特点, 利用寒暑假等节假日空闲, 到有关的文化名城、历史故迹、人文遗址去凭吊、瞻仰, 既读有字之书, 又读无字之书, 陶冶文化情怀, 提高学术素养。

参考文献

[1]程千帆, 唐文.量守庐学记[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6:39.

[2]蒙默.蒙文通学记[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6:1, 3, 7.

[3]叶兆言.陈旧人物[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7:88.

[4][美]布鲁纳.教育过程[M].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 1982:33.

[5]陈平原.学术随感录[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6:198, 194, 115.

[6]陈智超.励耘书屋问学记:增订本[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6:2, 5, 183.

[7]张世林.学林春秋:三编[M].北京:朝华出版社, 1999:439.

拯救这个文科生 篇11

高一一整年,我都坐在第一排。因为按照老耿的标准,在班里,无论从学习还是从身高来说,我都属于应该被照顾的那一类。

当时,我觉得自己的存在就是个笑话:物理和化学从没及格过,数学更差,第二学期期中考试,满分150我只得了48。在我们那个平均成绩雄踞年级之首的班里,找不到比这个更让人尴尬的分数了。

那次考试过后,老耿把班里的座位重新调整了一下。Z成了我的新同桌。

Z的到来,颇有些“扶贫”的意思。论成绩,他在班里经常是10名以内。论身高,他更没有坐第一排的资格,如果有篮球赛,他至少也能当个替补队员。老耿这么安排,对我真是仁至义尽了。

我对Z却从来没好感。确切地说,是对班里像Z一样的那群“高分理科生”一向没好感:除了数理化成绩好,你们还有什么?也就是仗着这点能耐。有本事咱比比历史、政治、地理,比比写文章,比比人文素养?可人家根本不在乎,历史考50多分也照样拿奖学金。我一定是来错了地方,在这所学校里,学文科简直成了难以启齿的事,我一向引以为豪的长处在他们眼里似乎一文不值。

那么来吧,无所谓,无论你是来拯救我,还是来嘲弄我,反正我也没打算向你请教,反正我选择学文,离开你们只是时间问题。

但和Z的相处,比我想象的要容易得多。

他作业本封皮上的名字写得细细的,小小的,翻开看,里面的字像蚊子脚。“你下笔这么轻啊?”我问他。“能认得就行了,用那么大的劲儿干嘛,多累啊。”Z漫不经心地说。我看了看自己的右手,才发现整天攥笔的食指已经有些变形了,向中指那边歪着,手指上的肉也挤成了平面……原来,我一直跟自己这么过不去。

偶尔聊起过去的事。我一直念念不忘小学时的奖状、初中时的名次,只恨不幸进入这个重理轻文的环境,仿佛虎落平阳被犬欺……Z不像我那样“情绪激昂”,大多数时间,他都是在听我说,只是后来被我问得紧了,才简单说了几句,但也足够让我消停下来:人家从前可比我牛多了。

慢慢地,我对Z的评价高了起来。他不像我一直以为的那样,只是一个对数字和公式感兴趣的木讷理科生。他带我打乒乓球,虽然球技比我强得多,但就像他写字一样,力量用到了就行,从来不做很强势的进攻。谈到历史文化、名人轶事,他自知不如我,就任由我滔滔不绝,他也听得很投入。我实在佩服他的耐心。

通过Z,我也终于和那些曾刻意保持距离的“高分理科生”走近了一些。他们有的很喜欢玩游戏,但成绩依然牛得让人眼红;有的很懂音乐,能捣鼓几件乐器;有的爱谈军事,跟我这个“半路出家”的军迷一聊起来就没个完……

然后,不知道是在哪一天,我突然缓过劲儿来了:我之前错过了多少乐趣啊!那些我与之顽强对抗的“偏见”和“敌意”,原来只是我的“假想敌”。

在高一剩下的那些日子里,我不断地反思自己过去的种种“作为”,逐渐弄明白了一件事——很多麻烦都是自己制造的。我为自己划出了一块小天地,把自己所有的弱点、不满、恐慌都装了进去,却把努力、理解和包容拒之门外……想想老耿的良苦用心,想想Z的平静宽和,我觉得自己真是一个自扰的庸人。

解开心结之后,一切都转变了。我跟那些原来恨得牙痒痒的“高分理科生”做了朋友,跟他们玩,跟他们学,进步很快。期末考试,我的物理破天荒地拿到了80分(满分100),这还是我所有科目中最低的。折腾了一年,最后总算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这段经历已经成为往事,但它始终提醒我,这世界并不只是我们看到的那样,换一种心态,也许就能收获更美丽的风景。

文科发展论文 篇12

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于2000年被评审确定为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自建设以来, 通过采取加强宏观指导和顶层设计、打造学术精品、加强团队建设、创新体制和机制、培育基地精神等有效措施, 基地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资料信息建设和社会服务等方面都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现将基地的建设措施和所取得的成绩作一总结, 供同仁参考。

1、理清思路, 创新机制, 强化基地建设

1.1 加强宏观指导和顶层设计, 明确基地的发展目标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在高校人文社科创新梯级体系中处于最高端的位置, 是教育部设在高校的国家级科研机构。高校需要把基地作为学校的学术特区, 从学校整体发展的角度来指导和加强对基地的建设与管理, 为基地做好顶层设计, 切实解决基地建设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近几年来, 为加强基地建设, 安徽师范大学成立了以分管校长为组长, 校学术委员会、科研管理部门和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的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领导小组, 统一规划、协调、管理基地的建设工作, 认真研究和落实基地建设中的各项措施, 有效解决制约基地发展的一些关键问题如驻所研究、实体架构和建设经费等。在积极推动基地实体化架构时, 将其列为独立的正处级科研机构, 为基地落实专职科研人员编制, 下达专门任务书, 规定基地要力争产出对外可以代表国家最高水平的标志性成果, 使基地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队;将基地建设纳入学校“十一五”事业整体发展规划之中, 围绕基地建设的中心任务、重大项目以及特色领域进行认真思考, 制定发展战略, 谋划发展思路, 提出发展举措, 制订近期和中长期发展规划。这一系列顶层设计工作为基地走自我拓展、自我造血、自我发展的内涵式道路创造了条件, 也优化了外部环境。

1.2 打造学术精品, 增强基地的核心竞争力

学术精品或标志性成果是基地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 也是基地建设的首要任务。这就要求基地要跟踪学科前沿问题组织重大课题攻关, 力争在基础理论研究上有重大建树, 在解决现实问题上有重大突破, 使自己在全国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中占有一席之地。为达到这一科研目标, 基地充分发挥了学术委员会对科学研究的指导的作用。基地的学术委员会由国内外一流学者组成, 他们对基地的学术指导保证了基地找准方向, 制定科学、可行的研究规划。在重大项目的选题上, 基地密切关注相关研究领域的前沿问题以及现实提出的重大问题, 积极邀请了与项目研究有关的知名学者和实践部门的权威专家参与项目论证会, 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为项目研究予以指导, 为完善和深化课题研究、锻造学术精品打下了良好基础。基地自建设以来一直树立精品意识, 以标志性成果为中心组建科研团队, 群策群力, 协作攻关。以预期的标志性成果为核心凝练研究力量, 定向开展科学研究;通过标志性成果的不断取得形成了核心竞争力。

1.3 加强团队建设, 增强基地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个基地的地位和社会影响主要靠一批又一批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和学术积淀形成, 基地的发展潜力也主要在于人才队伍的创新能力, 一流的人才是建立一流研究中心的重要前提之一。为此, 基地建设始终把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放在突出位置。首先, 选好基地带头人。基地建设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地主任的素质, 其学术功力、人格魅力、组织能力都不可或缺。因此, 基地主任必须具有全局意识、精品意识和战略意识, 重视基地内部的管理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提升管理水平。自基地建设始, 学校就明确了基地主任的责权利, 通过明确的规章制度来增强基地主任的责任心和荣誉感;规范了基地主任的聘任, 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民主程序为基地选聘有学术水平、有责任心、有组织能力的领头人。其次, 打造高水平的研究团队。在继续发挥老一辈专家治学的指导和示范作用的同时, 进一步加强青年学术队伍建设;通过创建高层次的学术平台凝聚人才, 建设一支具有浓厚学术氛围与和谐人际关系的研究创新团队。不断完善聘任制, 实现基地专职和兼职人员的良性流动;加强基地专、兼职人员的沟通与交流, 形成以研究任务为纽带的合作机制。实施国际学术之伴计划, 鼓励和资助基地研究人员到国外著名大学和科研机构或者国际组织访问、留学、开展合作研究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利用各种条件积极引进有国际影响的学者来基地工作或进行合作研究。再次, 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基地充分发挥自身的传统优势, 坚持研究和教学相配合、互补充的思路, 借助教学培育人才, 通过科研训练队伍, 通过高水平项目研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创新能力。

1.4 创新体制和机制, 保障基地的健康发展

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和改革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它客观上要求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管理体制进行全面改革, 建立起新型的符合现代科研规律的新机制、新体制[2]。因此, 深化科研机构改革, 建立健全合理的规章制度和用人制度, 形成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自我激励的运行机制, 才能保证基地建设顺利开展。根据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发展目标的要求, 学校将其建为实体性的、独立建制的重点研究机构, 并由学校单独管理。这种管理体制促进了人才在全校以及更大范围内的流动, 促进了文理渗透、学科交叉, 促进了学校掌握重点研究基地的发展趋势以及正在进行的重大科研项目的进展状况, 促进了经费、职称、分配等政策的倾斜。学校对重点研究基地进行直接的指导和支持, 有利于基地的建设和发展。基地不断加强现代化的科研管理制度建设, 形成了规范化的科研规划制度、评审制度、开题制度、中期报告制度、鉴定结题制度、成果奖励与推广制度, 促进了科研体制机制的变革;基地加强绩效考评制度, 鼓励自主创新, 重视后期资助, 制定并实施了切实有效的科研奖励表彰机制, 形成了促进科研发展的激励机制, 并在注重科研成果数量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科研成果的研究质量和创新能力测评, 真正起到了激励创新、激励潜心研究、激励精品力作;基地不断完善岗位责任制, 明确岗位职责;基地建立了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的体制, 形成了良好的学术氛围, 调动和发挥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基地深化了科研人事制度改革, 由以“事”为中心的人事管理转向以“人”为中心的人才资源开发, 以更开放、更广阔的视野关注科研人员, 优化研究队伍, 为人才流动创造条件, 使学术梯队的管理模式、机制和方法越来越有利于培养、吸引、凝聚国内外优秀人才, 有利于用好现有人才、稳定关键人才、引进顶尖人才、培养未来人才, 促进了科研人员创新潜能的充分发挥和学科资源的优化配置。

1.5 培育基地精神, 为基地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要促进基地成为开放、高效、具有创新和竞争力的一流科研机构, 必须大力培育基地精神。基地精神首先表现为团结协作和艰苦创业精神, 这是基地实现团队合作的高效率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只有团结才能凝聚力量, 才能历练精品;只有多出精品才能体现重点研究基地的存在价值, 才能使基地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3]。要想在学术上有更多创新, 在成果上出更多精品, 还必须有一种艰苦奋斗、甘坐冷板凳的艰苦创业精神。为此, 基地从开始建设就着力培养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够进行重大学术协同攻关的科研团队。基地精神其次表现为求真务实和改革创新精神, 这是基地学术发展的生命力。基地从建设开始就积极鼓励研究人员勇于追求真理、坚持真理, 勇于面对和如实反映历史的真实面目;积极推动重大创新, 主要是思想观念创新、特色理论创新、研究方法创新、人才培养创新和管理能力创新等, 努力摆脱以往文科科学研究的局限和束缚, 力争在精品力作上、在领军人物培养上、在研究模式上实现重大突破。

2、目标明确, 措施得力, 基地建设成绩瞩目

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自建设以来, 按照教育部对省部共建文科重点研究基地建设的要求, 通过创新科研体制, 凝练学科方向, 汇聚学科队伍, 搭建学科平台, 不断向着建成本学科领域的科学研究中心、人才培养中心、学术交流中心和信息资料中心的目标迈进。尤其是近五年, 该中心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主要表现为:

2.1 科学研究成果突出。

打造学术精品是中国诗学研究中心追求的主要目标。该中心通过整合研究力量, 进一步凝练、调整和充实研究方向, 使研究方向与基地团队成员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加协调一致。如今以中国诗学的文献学研究与文艺学研究为主干已形成特色, 处于学术前沿, 在海内外学术界具有相当影响。中心已发表论文300余篇, 其中刊载于《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学遗产》《光明日报·文学遗产》等权威报刊近50篇;出版著作50余种, 其中“李商隐研究系列”为该中心标志性成果, 在国际学术领域享有较高声誉, 成为当代唐诗研究中的亮点;科研成果获国家及省部级奖项21项;承担省部级以上项目24项, 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7项;出版了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学术丛书”及“鉴赏丛书”10余种。通过打造学术精品, 争取多项科研成果获奖, 中心的集体攻关能力、科研质量意识和综合实力都有了显著提高。

2.2 人才培养成效显著。

人才培养是检验一个基地有无成效以及成效大小的重要指标。以中国诗学研究中心为主要依托, 2003年获得的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使基地人才培养的效能得以充分发挥。该中心注重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相结合, 目前已招收博士生31名、硕士生120余名, 并吸收2名项目博士后, 参与中心的国家社科项目研究。目前, 已出站的一名项目博士后的出站报告和其所参与研究的项目均被评为“优秀”;抽查的硕士和博士毕业论文优秀率达100%;硕士和博士毕业生的就业率也达百分之百。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也取得了明显成效。近五年, 中心已培养出两名“安徽省皖江学者特聘教授”;研究成员中45岁以下的有5人晋升教授、7人晋升副教授, 研究团队高级职称人数明显增加, 整体实力显著提高;中青年成员已成为中坚力量, 梯队结构更趋合理。

2.3 学术交流活动频繁。

中国诗学研究中心多渠道加强与国内外同行的联系和交流, 强化中心的辐射作用。通过聘请学者定期讲学、开展项目合作、举办学术会议、招收留学生等方式, 积极争取学校与国内外学术界的支持。该中心先后举办了10余次国际、国内学术研讨会, 共邀请海内外著名学者来中心讲学访问50余人次, 专职研究人员出席海内外学术研讨会和讲学70人次。这些学术活动开拓了中心的学术视野, 提升了中心的学术地位。

2.4 资料信息建设再上台阶。

近五年来, 该中心利用重点学科、博士点和“重点基地”等专项经费, 不断扩大藏书量。先后购进平装古籍5万余册, 如大型古迹丛书《续修四库全书》、文津阁本《四库全书》、《全宋文》、《四部丛刊》等, 使该基地专业藏书增至15万余册, 并编辑出版了《中国新时期诗学论文集目》, 成为中心发展壮大的重要保障。同时, 该中心还开设了“中国诗学网”, 创办了学术年刊《中国诗学研究》和内部刊物《诗窗》等, 成为中心对外开放的窗口和推进、提升学术研究的工作平台。

2.5 社会服务受到好评。

深入广泛的社会服务是基地参与国家建设、发挥专业特长的重要方式, 更是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最佳途径。中国诗学研究中心在开展基础研究、着力于提高学术水平的同时, 还面向地方经济文化建设和社会教育文化需求, 服务地方、服务大众。如应安徽省教育厅、文化厅委托, 为省文化经济建设和旅游业服务, 编写了《诗情画意的安徽》;应人民教育出版社委托, 编写了高中语文选修课本《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该中心还主动为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等社会各界的文化建设提供咨询服务, 承揽各种委托研究课题、合作研究课题及应用研究课题等, 社会服务工作受到了很好的评价。

3、展望未来, 明确差距, 基地建设任重道远

回顾过去, 基地工作在“十五”期间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基地已成为中国诗学研究领域的科学研究中心、人才培养中心、学术交流中心、信息资料中心和科研体制改革的中心, 对高校文科科研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和示范作用, 开放、务实、求新逐渐使文科科研与现代科研接轨, 有力地促进文科科研事业突飞猛进。但基地建设尚处于发展阶段, 与建设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研究基地的目标仍有差距, 与教育部的要求尚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如基地的研究重点和特色需要进一步凝练和凸显, 研究队伍的建设尤其是顶尖学术带头人的培养和稳定有待加强, 标志性、系列性的研究成果有待进一步强化, 基础性学术研究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结合需要更加密切等。随着基地建设的逐步推进和基地人的不懈努力, 基地将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摘要:高校文科重点研究基地建设是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大举措。本文回顾了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建设所采取加强宏观指导和顶层设计、打造学术精品、加强团队建设、创新体制和机制、培育基地精神等有效措施, 总结了基地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资料信息建设和社会服务等方面所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 提出了基地进一步的奋斗目标。

关键词:文科重点研究基地建设,措施,成就

参考文献

[1]顾海良.改革发展创新[J].全球教育展望.2001, (1) :3-6.

[2]刘曙光.文科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复杂的系统工程[J].江西社会科学.2007, (5) :242-246.

上一篇:推广水平下一篇:期货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