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物理(共11篇)
文科物理 篇1
一、开设文科物理的意义
物理学是一门研究物质基本运动规律的学科。在自然科学的发展历史中, 物理学的每一次重大的发现和突破都引发了新领域、新方向的发展, 甚至产生新的科学技术, 给人类文明带来新的改变。物理学的发展现在已经延伸到各个学科领域。例如, 生物物理、医学物理、天体物理、复杂网络、信息熵等。然而由于我国教育体制的原因, 文理科分科时间较早, 很多学生在高中就放弃了物理这门课程。因为完全不了解物理学内容, 大多数文科生对物理学敬而远之, 甚至片面地认为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是西方文化发展的产物, 文科生只要学好中国传统文化就好。物理学是关于自然的学问, 生活在这个浩瀚无垠、结构壮观的宇宙中的人类, 每人都有必要认识自然、了解自然[1]。科学无国界之分, 也无群体之分。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高速发展, 国家对高素质、全方位人才的需求增多, 各类文理交叉专业大量涌现。很多金融企业在招聘人才时, 对有理工科背景的大学生更欢迎。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关注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的综合培养, 文科物理的开设可以满足高校综合素质培养的要求。南航金城学院在建院之初就面向经管类、工业设计类学生开设了文科物理。
二、教材的选择
目前各大高校均已开设文科物理课程。不同高校由于学生的基础差异、专业特色不同,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对文科物理的教学内容选择、对学生的要求都不一样。大多数学生主要靠书本自学获取系统知识, 因此选择适当的教材是教授好文科物理的关键。文科物理教材普遍均是以物理学知识体系为主线, 主要分成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几部分[2], 每部分内容穿插物理学发展史和物理学研究方法, 从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的高度把有关的内容组织起来。当前使用较多的文科物理经典教材主要有倪光炯的《物理与文化—————物理思想与人文精神的融合》、赵峥的《物理学与人类文明十六讲》、施大宁的《文化物理》等。其中倪光炯的《物理与文化》适合60学时左右较长学时的学习, 而施大宁的《物理与文化》适合40学时左右的文科物理教学使用。文科生的思维方式不同理科生, 教材的趣味性很重要, 优秀的文科物理教材可以把物理与文化有机结合起来, 从文科生的视角观察分析自然规律。从近几年学生的学习反映情况来看, 金城学院的学生比较适合施大宁的《文化物理》。
三、教学方法探究
文科生的数理基础不同于理科生, 因此文科物理教学方法绝不能照搬理科物理。考虑到文科学生在将来的工作生活中应用物理专业知识的可能性不大, 他们不需要掌握复杂的物理建模[3]。因此, 文科物理知识的重点应该放在基本物理现象的展示及初步规律的探讨上, 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应该注重物理文化的传播, 避免物理定律繁杂的推导。具体注意事项分以下几个方面论述:
1. 教师们在介绍物理知识的过程中可以多结合生活中直观的物理体验, 讲述典型事例的应用。
例如我们在介绍动量定理的时候, 可以通过投掷标枪、逆风行舟的例子在阐述动量定理的应用。在介绍角动量守恒定律时可以播放花样滑冰、猫下落、旋转座椅等相关视频, 电磁学中我们可以引入微波炉、电磁炉工作原理。热学中介绍蒸汽机机、冰箱的物理原理。让学生通过直观形象的事例了解物理显现和物理知识的应用。
2. 文科物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多引入物理学史和物理人文趣事。
很多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均发现, 相比于直接介绍物理原理和公式, 学生更愿意听老师介绍物理学上的逸闻趣事, 通过故事打开话题, 再引入到物理知识上来, 教学效果会有明显提高。例如, 我们在开始学习电磁学时, 不妨先告诉学生电学和磁学的发展历程, 从奥斯特到麦克斯韦, 把关键人物和相关重要突破阐述清楚, 可以和学生聊一聊法拉第的成长奋斗史, 安培的主要贡献, 等等。
3. 物理归根结底是一门实践学科, 理论和实验的结合非常重要。
因此, 文科物理的教学要安排相应的实验内容, 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 调解实验设备, 观察实验结果, 学习相关理论, 比纯理论教学效果要好很多。
4. 近代物理部分, 因理论知识较深, 公式推导较烦琐, 文科物理教师在授课时应该多注重概念的描述, 避免物理模型的计算。
我们可以多介绍近代物理的作用和具体包含的内容、相关物理学家的贡献、近代物理对现在科技的影响等。同时, 物理学科前沿发展的状况也可以引入文科物理课堂。例如, 目前比较热门的引力波, 什么是引力波、如何产生;宇宙的起源, 宇宙大爆炸模型, 宇宙的衍生, 什么是黑洞、暗物质的存在等等, 这些知识的介绍可以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 文科教师自身要非常熟悉并了解物理学科前沿以及当前热门的科学话题, 了解当前科技动态, 并在课堂中能够将复杂的物理问题深入浅出、言简意赅地传授给学生。
5. 教学方式上, 尽量少板书, 多利用多媒体。
文科物理的教学不需要太多的逻辑推理和公式推导, 一些物理现象可以用直观的动画和视频向学生展示。例如, 介绍波动部分的横波纵波概念时候我们可以直接用动画播放, 给学生的印象更深刻、直观。多媒体课件在制作过程中, 应该尽量避免大幅度的文字叙述, 多一些图片, 文字部分可以口头叙述。
另一方面, 文科生的学习方法和思维习惯不同于理工科学生[4], 而目前高校教授文科物理的教师均是理工科出身。这就要求教师正视文科物理与理工物理的差异, 不断充实人文知识, 具备丰厚的文化底蕴, 并做到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融会贯通[5]。在考试方法上, 我们也不能照搬理科物理。现在的学生课堂学习的状况不如以前, 由于手机、电子设备的影响, 很多课程很难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这也是目前很多高校面临的严峻问题。文科物理的教学更应该注重课堂的参与, 而不是通过简单的概念考察, 让学生考试前背一背、看一看就好。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多开展一些讨论课, 让学生自己搜集资料, 参与讨论, 了解相关知识。另外, 每部分内容授课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选题, 让学生以小论文的方式提交作业, 记入最终成绩。
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 由于文科物理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特点, 文科物理的授课教师要求也更高。文科物理教师需要做到文理兼备、知识渊博、深谙人文和科学文化。文科物理教学的核心是培养提高文科类学生的科学素养, 在学好本专业的同时, 通过对自然科学的认识和理解, 能够用科学的思维方法思考和看待自然世界, 建立合理世界观、价值观。文科物理的教学宗旨是通过文理知识的交叉融合, 培养出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
摘要:本文简要分析了高校开设文科物理的意义和必要性, 以及当前文科物理教学情况和教材的选择。最后论述了在文科物理教学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并给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文科物理,教学研究,科学素质
参考文献
[1]施大宁.文化物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2]倪光炯, 王炎森.物理与文化——物理思想与人文精神的融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3]王小力, 李宏荣, 等.文科物理课程的内容设置与教学方法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 2010, (9) :37-39.
[4]罗光.文科物理——文科生易学懂的物理学[J].物理与工程, 2011, 21 (4) :55-57.
[5]赵旺, 陈永红.文科物理的教育实践与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 2011, (7) :6-7.
文科物理 篇2
初闻大二有文科物理这一门课程,我感到些许的忐忑,因为从初中开始,物理就从来不是我擅长的科目,高中时更是几乎荒废了,所以我很担心文科物理是否能顺利通过。不过既然叫“文科”物理,和物理一定有区别。从学姐学长处听说文科物理大多为理论知识,需要多背。背对于我来说虽然不是愉快的过程但至少难不倒我这个文科生。于是我带着疑虑开始了文科物理的学习。
通过一学期文科物理的学习我发现很好地激发我了解自然的兴趣,在某种程度上培养了我的科学文化素养。文科物理过多的理论知识使书本像一本小说一样,文字密密麻麻,但是老师生动的教学让课程变得有趣起来,老师时常会在课上放一些与内容相关的纪实影片,让我这个文科生也对物理渐渐产生了兴趣。
可能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可能永远不会遇到“相对论”或者是“量子力学”的问题。但是,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我们再不能把接受大学教育简单地看作是“岗位培训”,我们也不是“知识的容器”,我们也需要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
显然我通过学习大学物理积累了不少知识,从另一方面认识自然,理解自然界中一些最基本的规律和现象,建立了正确的世界观。
物理学有自己的一套体系,它所涉及的思维方式、哲学思考、美学原则、科学方法,使其成为进行素质教育、方法教育的不可替代的学科。也许它不是为我所学专业服务,但它培养了我思考问题的方法,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有了缜密的思维方式还怕解决不了问题吗?
学校开设文科物理课有两种作用,一是通过基础知识的学习,了解自然运行的规律;另一个是思维方法的教学、科学精神的熏陶、创新素质的培养,即科学文化的教学。这是一门软硬结合的课程,从某种程度上讲,科学文化教学的重要性不亚于基础知识的教学。开设文科物理课的目的就是培养文科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客观认识世界的方法,具备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伴随着文艺复兴,欧洲走出了中世纪,科学发展起来了,人类文化中便分出了科学文化,这种文化逐渐区别于早已形成的人文文化。在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为改变我国科技落后的面貌政策导向,我们曾倡导过“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句话虽然在当时曾受到批判,却在实际上鼓励了无数青年发奋地学习科学技术。然而,两种文化的分裂也以一种中国特色的形式表现出来了。
通过学习物理学在研究和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方法、理论与实践、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类比联想和假设试探、理想化方法与模型化方法,培养和提高我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素质。文科物理中不仅蕴含着先进的生产力,同时也蕴含着先进文化,对人类的未来能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我们不用像主修物理,搞科研的人那样每个细节都懂并且量化,但我们也应该对当前物理重大发现有所了解。譬如现代宇宙观,时空观,相对论,物质观,熵,量子论等这些都是我们应该了解的。也许我的理解或“定义”与专业的相比可能很幼稚,可能很片面。但是没关系,这对于我日常生活”卖弄“自己的物理知识,看懂简单的文章足够了。就拿“百慕大三角”的种种离奇事件来说吧,我能看懂有的人猜测的黑洞一说:即那里可能存在一个质量很大的物体,根据万有引力定率,该物体对靠近它的所有物体有很强的引力,致使物体都不能逃脱它的魔爪。几个狐朋狗友聚在一起,当有人提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奇妙的时空观的时候,或者聚在一起看一部科幻大片的时候,你却不知所云,你就会觉得多么的“无知”。当然这似乎有虚荣心在作怪,但这确实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现在人人都追求全面发展,几个非主修物理的人,在喝茶的时候闲聊现代时空观的现象应该不足为奇了。这样的社会比起那些大部分人是聚在一起嚼舌根的社会更令人欣慰。当然一个主修文科性质专业,但在理学方面也有所了解的人才,比起那些只有自己所修专业知识的人来说,视野更开阔,看问题越全面,处理事情的方法更成熟,更具有王者风范。也更容易被周围环境接受,在竞争中占据优势。
这学期的文科物理课程结束了,我也为平时上课不够认真感到惭愧,在以后得学习生活中,我将以严谨的作风对待每一件事情,就像那些伟大科学家对待真理一样。学习用科学的眼光与人文的思想看待问题,逐渐把自己培养成为有知识有能力有素质的“三位一体”的大学生。
体育学院
王锰
12级
高中文科生怎样有效学习物理 篇3
一、必须主动和他们交知心朋友,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真诚相待,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
这部分学生一般都缺乏对成就感的体验,某种程度上都与忽视情意目标有关。我们要特别关注学生情感体验和积累,并通过实践体验,在改变学生的心理态度、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等这些人的发展最深层的指标上有所长进,从而激励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和勇于拼搏的精神,矫正他们的厌学心理,唤醒他们学好物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填平心理上的鸿沟,得到心理平衡,建立起学好物理的信心。在上第一课时,我就明确告诉学生,我们文科班学习的是人文物理,本系列课程模块主要以物理学的核心内容为载体,侧重物理学与社会的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突出物理学的人文特色,注重物理学与日常生活、社会科学以及人文学科的融合。从而让学生知道,现在他们学物理就像学地理、历史一样容易,从而消除他们的畏难心理,提高他们学好物理的自信心。实践表明,效果不错。
二、在教学过程中,严格按照大纲的内容教学,不任意加深、加难教学内容,不加快进度,不人為制造分化
针对这部分学生,自学能力较差,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任务难以落实,可根据课文,每节课给学生适量的阅读时间,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为减少课堂的单调呆板气氛,可采用启发、演示、讨论等多种方法教学,以调动思维,活跃气氛;同时,增强教学的趣味性、艺术性,使学生时时有新发现的感觉,从而对学习物理产生兴趣。我们必须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和学生的独特需要。因为,学生对正在学习的东西感兴趣并觉得富有挑战性,能有效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且能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对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创设引发学生好奇的物理问题情境、时空情境等。例如,在引入新知识时,教师巧设悬念,问而不答,故意留下空白。如在学习“电荷的相互作用”时。同时,还要密切联系生活、生产实际,以一些新奇实例引起学生共鸣,以所学内容与身边的一些具体实例紧密结合,使学生真实的感到所学物理知识确实有用,从而激发兴趣;发挥实验的作用,采用投影模型等先进直观的教学手段,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同时将主要概念、定律、定理等内容通过听写方式让学生记录,既控制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手脑并用和速记能力;可设置一些课堂作业,让学生在限定时间内完成,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速算能力。
三、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
教师在教学中要按学生实际水平制订教学计划,设计教学方案,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给予他们同样的施展才能的机会,使他们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学生的回答与补充以及教师的点拨和总结,使这部分学生都能积极地动脑思考、动手表述,使兴趣由分析问题得到强化,由解决问题得到稳定。鼓励勤学好问,质疑讨论,积极思考。开展质疑讨论是发展智力的一种有效手段,文科生总觉得自己理科成绩差,胆小羞涩,不敢像理科生那样出头露面。他们常迫使自己顺从老师的思路,很少敢反问和参加讨论。故课堂教学中应积极营造轻松、平等的课堂气氛,鼓励积极思考,并有意识地多创造机会让学生多发言,多上台板演;要求学生课后对遇到的困难,及时通过问老师、同学等办法求得解决;为了养成想问题、提问题的习惯,对于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可以当面向老师请教,也可以把问题写在作业本里让老师解答,也可以让他们与同桌就学习中的问题进行讨论,久而久之,就会逐渐变得敢于当面提问了。
(作者单位 河北省辛集市第二中学)
中学物理教学对文科学生的作用 篇4
我国的文科类学生,大学毕业后主要工作去向是:
1、到文职、文秘部门。2、到政府、司法等管理部门。3、到工商、财经、审计等部门。4、到文化、宣传部门。5、到教育部门。6、到社会学研究机构。
针对以上工作对象,我认为“文科大学生”应具备有以下知识结构:
1、扎实的语言、文字基础和功底;
2、丰富的人文、社会学知识;
3、熟练的现代信息技术工具操作能力;
4、科学的思维方法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虽然文科大学生绝大多数将来不可能搞科学研究,主要倾向于服务和管理的行业,但在管理过程中,要处理诸多问题,就要求他们具有严谨的、科学的思维,有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而物理学的知识结构特点是怎样的呢?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世界最基本的结构、最普通的相互作业,最一般的运动规律及所使用的实验手段和思维方法的自然科学。物理学研究的范围:物质结构及物体间相互作用和运动的规律(微观与宏观物体、宇宙星体);基本粒子的寿命,宇宙的寿命;低速现象的物质运动,高速现象的物质运动。物理学是人们对无生命自然界中物质的转变的知识作出的规律的总结。物理学研究的基本手段是实验和实践。物理学知识来源于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不是任何主观臆想,物理学的定义和测量的假设选择,理论的教学展开,理论与实验的比较是与实验定律一致。所以,物理学是一门纯粹的唯物主义学科,且物理学不是形而上学的机械唯物主义,而是属于辩证唯物主义。物理学的理论可以用它自身的科学术语来判断,而不是依赖于其他哲学学派或宗教学派的主张。他通过适当的测量方法和数学技巧从而进一步认知事物的本来性质。物理学发展历程中,不断的反思自己,自我的修正、否定自己,并且提出了否定自己的前提条件和否定自己的应用价值。所以,物理学中的很多定理都是限制在有空间区域或时间区域等条件下的,从不认为某个定律是绝对完美的。物理学以数学为基本工具,其实有许多数学知识、数学方法又是因为物理学而建立的,物理学为数学研究提供了许多的实践对象。物理学为化学、生物、天文、地理、医学等提供了研究方法和手段,他的派生学科已经渗透到整个人类生产、生活所有活动之中。
所以,许多科学家说物理学是整个自然科学的基础。从广泛意义上说,物理学是研究整个自然现象及规律的学问,有时候欧洲人称呼物理学教“自然科学”或“自然辩证法”。的确,物理学的思维方式、方法,它的逻辑性,它的知识结构特点等对认知社会科学知识,思考社会发展规律,分析社会现象等有重要的参考、借鉴作用。
比如,在力学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定律(牛顿第二定律)”中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就是一对矛盾,它们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时存在,同时消失。阿基米德定律中,物体排开水的重量就等于其所受浮力大小,说明了你破坏了液体多大的自然平衡,就有多大的力(浮力)来反抗这种破坏。在热学里,热力学第二定律——热量只能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也暗示了一个社会现象——自然要求由“不平衡”(相差太大)向着“平衡”(没有差别)而发展为最终目的,为讲“共产主义”的实现提供了自然科学依据。位移、速度、加速度三个描述运动的物理学概念中,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快慢是速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快慢是加速度。这里面也包含有哲学和社会学道理:有位移不等于有速度,也不等于有加速度。有加速度不等于有位移,也不等于有速度。但有加速度将来会有速度,有速度将来会有位移,同时还需要有一个正确的方向。对于人类社会学,它映衬出:贫困的人或地区或国家,如果有正确的方向和动力,就会有正确的加速度,有正确的加速度就会有正确的速度,就会产生很大的位移——发生很大的效果,这个地区就有希望富强起来。但是,强大的动力产生强大的加速度,并不会立即就有很好、很大的效果,还需要时间。就是一个人的学习也是这样,只要有正确的方向和强劲的动力,经过一定的时间,就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再如,电学里的物理道理。本来,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和电子就带正、负电荷),即:物体本身就带有大量电荷。那为什么电能使“电灯”发光、使“电炉”发热、使“喇叭”发声讲话、使“荧屏”出图像呢?是因为,虽然物体里有无数的电荷,但这些电荷没有按人为的规律运动,物体只有在人为给定的一定的客观条件下(如:电压和电路条件),电荷(电子、离子)按一定规律运动起来,和构成物质的分子、原子发生作用,物体才能发生上述效应。这里面虽然有很复杂的物理知识,但他也映射出一个社会学道理:到处都存在着的一些无价值的东西,当他们杂乱地、无规则时,对人类社会确是无价值,但当人们对它正确进行梳理,使“他们”按照其一定的、符合科学规律和符合人们主观愿望的去运动、去发展,就可以成为其对人类有价值的东西。
另外,近代物理学认为,经典物理学只适用于宏观和低速运动的物体,对于微观和高速(接近光速)运动的物体不适用,从而建立了量子力学。我想,物理学作为一门十分严密的科学,都有其适用条件,都可以自我批判。那也提醒很多社会学科:为什么不自我批评,不断发展和完善呢?物理学的科学态度也是值得不少社会学科借鉴的。
高二文科物理一轮复习教学案05 篇5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考点八: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内容
,牛顿第一定律又叫__________。例1.(07年)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伽利略“理想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 B.不受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故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毫无意义 C.牛顿第一定律表明,物体只有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才具有惯性
D.牛顿第一定律表明,物体只有在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才具有惯性
例2.(10年)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称为惯性。下列有关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乘坐汽车时系好安全带可减小惯性 C.宇宙飞船在太空中也有惯性
B.运动员跑得越快惯性越大 D.汽车在刹车时才有惯性
考点九: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控制变量法:加速度a和质量m、受力F都有关系。研究它们的关系时,先保
持
不变,测量物体在 的力的作用下的加速度,分析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物体所受的力
,测量不同
的物体在该力作用下的加速度,分析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例3.(09年)“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实验装置如题25—1图所示。(1)为减小实验误差,盘和砝码的质量应比小车的质量
(选填“小”或“大”)得多。
(2)题25—2图为某同学在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他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s。为了由v-t图象求出小车的加速度,他量出相邻两计数点间的距离,分别求出打各计数点时小车的速度。其中打计数点3时小车的速度为
m/s。
例4.(08年)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
(1)为了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应保持
不变;为了直观地判断加速度a与力F 的数量关系,应作出
图象(选填“aF”或“a1”)
F(2)为了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应保持
不变;为了直观地判断加速度a与质量m的数量关系,应作
图象(选填“am”或“a1”)
m考点十一: 牛顿第三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内容
例5.一本书静止放在桌面上,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C.书对桌面的压力就是书的重力,它们是同一性质的力
D.桌面对书的支持力的大小等于书的重力,它们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考点十二:力学单位制
国际单位制中被选为基本量的力学物理量是,对应的基本单位是,例6.(11年)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基本单位是
()A.米
B.千克
C.秒
D.牛顿
考点十: 牛顿第二定律
牛顿第二定律内容
例7.下列关于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F=ma及其变形公式的理解,错误的是()A.物体加速度方向一定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B.由m=F/a可知,物体的质量与其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与其运动的加速度成反比 C.由a=F/m可知,物体的加速度与其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与其质量成反比
D.由m=F/a可知,物体的质量可以通过测量它的加速度和它所受的合外力而求得
例8.(07年)在平直的高速公路上,一辆汽车正以32m/s的速度匀速行驶,因前方出现事故,司机立即刹车,直到汽车停下,已知汽车的质量为1.5×103kg,刹车时汽车所受的阻力为1.2×104N,求:
(1)刹车时汽车的加速度;
(2)从开始刹车到最终停下,汽车运动的时间;(3)从开始刹车到最终停下,汽车前进的距离。
练习1.(08年)关于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们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B.它们的大小不等,方向相同 C.它们的大小不等,方向相反
D.它们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文科物理 篇6
[关键词]文科物理 科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42.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6-0071-02
一、引言
物理学是整个自然学科的基础,更是现代工业技术的源泉。大学物理课程是理工科各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必修基础课。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文理科相互渗透、学科相互交叉是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社会对人才的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作为一所地方工科院校,必然要培养文科类大学生具备相应的自然科学素养。
二、物理学对培养大学生科学素养的独特作用
以培养综合型、有素质、有创新意识人才为目标的高等教育改革一直都在深入进行着,其中一个重要趋势就是尽可能消除文理科的隔阂,在教学中体现技术、科学和人文社科类学科的融合,培养文理兼通的人才。大学物理实验是学生系统学习科学实验设计思想、方法和技术的入门基础课程,是大学生受到系统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训练的开端,是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有利于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以及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也有利于学科的综合发展及形成交叉学科。
从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角度来看,大学物理及物理实验课程具有其他学科不具备的两个特殊作用。第一个特殊作用是扩充学生的知识面。因为物理学是自然学科的基础,涵盖力学、电磁学、热力学、光学、原子物理学等,每一次工业革命,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和社会的变革,现代高新技术,如核能发电、激光技术、纳米技术,等等,都是以物理学的成果为基础的。第二个特殊作用是探究方法的熏陶。在物理学发展历程中,积累了很多科学的思维及研究方法,如类比法、归纳法、实验法、反证法等,物理学的这些思维模式及研究方法已经渗透到经济学、法学等众多文科学科之中,对文科类大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及科学研究能力的积累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由此可见,物理学是非常适合对文科大学生进行科学素养通识教育的学科。
三、我校开设文科物理实验的做法和体会
湖北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学为主,覆盖工、文、理、艺、经济、管、法和教育等八大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大学。学校创建于1952年,1984年由原湖北轻工业学院和原湖北农业机械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而成,被省委省政府定位为“在湖北省高教体系中起龙头示范作用的、水平较高的骨干大学”。2012年成为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肩负着为国家培养具有坚实的工科背景的各类建设人才的重任。
2012年秋季,我校提出了 “72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1”即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通过学院、学校选拔,着力培养10%比例的优秀人才; “2”即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学生在自主进行双学位、辅修专业学习的同时,学校要有目的性地设计一些专业供学生选择和学习,比如“统计+金融”、“电气+机械”等,让学生毕业时具备一专多能,成为多面手; “7”即创新创业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将70%的学生培养成为具有扎实的工科背景的应用型人才。不管是哪一类人才培养,都离不开科学素质的提升和动手能力的提高。为此,我们于2012年春季开始,在文科类学生中开设了“物理与艺术”理论课及“大学物理实验”课程。考虑到文科学生特点:物理理论知识相对薄弱,思维方式是靠直觉、灵感、顿悟。
2012年3月,我校第一次以公共选修课的形式开设“文科大学物理”课程。经过反复比较,我们选择了高教出版社出版的倪光炯、王炎森先生编写的《文科物理——物理思想与人文精神的融合》作为教材,适当加入一些专题讲座素材。第一次讲座适逢日本大地震一周年,我有意安排《核能及安全利用》作为讲座内容,比较详尽地讲解了核能利用的基本原理、核能利用的高效性及安全性,并讲解了几例典型的核安全事故,吸引了近200名学生。在讲授狭义相对论内容时,我首先告诉学生:相对论并不神秘,其实就是运动的相对性,只不过是在高速运动的领域。接着有意地用一、二、三、四点加以归纳(一就是谈论高速领域运动的相对性这个中心,二就是爱因斯坦的两个假设,三就是洛伦兹坐标、时间、速度三个变换公式,四就是相对论的四个效应),这样学生记忆起来就非常方便。在32个学时的讲座中,适时加入《纳米技术》、《飞行器与航天技术》、《激光技术》等八个专题讲座。并把课件及相关视频资料放在校园网上共享,让学生们下载学习。这些课程很受文科学生的欢迎。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文科学生扩大了知识面,提高了思维能力。
物理学是整个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发展的基础,它以实验为基础,而演示实验是最直观有效、形象生动的实验教学形式。通过物理演示实验,学生能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掌握物理规律、培养实验技巧、提高创新能力。物理的创新成果都源自于实验。因此,物理演示实验教学应成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
2012年秋季,我们第一次开设了“文科物理实验”课程,由于没有相应的教学模式可以照搬,我们采取边实践、边总结的办法,以选修课的形式面向全校文科类学生开设。
我校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是校级重点课程,大学物理实验室已经建设成为湖北省高校实验示范中心,可开设29个基础物理实验、10个近代物理实验、5个设计性实验。
最初我们开设的是实验原理相对简单、实验方法比较直观、生活中会应用到又能体现物理思想和规律的典型实验,例如液体表面张力实验、多普勒效应测量声速实验等。当文科学生通过细铁丝挂起一幕水帘时,欣喜地看到液体表面存在的张力;当他们从实验中观测到声源与观测者之间有相对运动时,测到的频率会发生变化,马上联想到高速公路上测量超速的问题。原来,我们的身边处处都有物理知识。
经过一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又把一些经典的近代物理实验加入进来,让文科类学生感受物理学发展中的一些典型史料,进一步提高文科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他们的物理精神和科学思想。例如密立根油滴实验,虽然该实验验证的是电荷的不连续性,涉及量子物理理论的范畴,但是该实验原理简单易懂、操作方便。当学生们看到油滴的运动就好像夜幕中一颗颗亮闪闪的星星时,非常兴奋。我们在课前向学生介绍:密立根油滴实验被美国《物理学》杂志评为20世纪十大最美物理实验第3名。做完实验,不少学生感叹:原来最美丽的实验并非是原理最深奥、仪器最复杂的实验,只要实验设计思想巧妙且探究出了一般人不容易挖掘出来的物理规律,就是最美丽的实验。再如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这个实验属于示范性实验,教师一边进行实验示范一边讲解这个实验最初的目的。当了解到这个实验是1883年,美国物理学家迈克尔逊和莫雷为寻找“以太”的漂移而设计的,前后花了38年时间,可是最后却否定了“以太”的存在,从而奠定了狭义相对论的实验基础,学生们都不由发出感叹。通过对物理学史、物理学方法论的渗透介绍,对文科学生进行实事求是、严谨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热爱科学、尊重科学的科学精神的教育,他们都认为通过该实验的学习,能够充分体会到物理实验科学家的钻研精神以及科学实验的思想之美,充分认识到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科学思维的重要性。
四、结束语
我校自2012年开设“物理与艺术”、“文科物理实验”以来,受到了广大文科生的欢迎,说明它们是富有生命力的课程。文科大学生人数众多,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对文科物理实验的教学实践探索。通过对文科物理的学习可开阔文科学生观察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眼界,促进文科学生加强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融合,提升文科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文理兼通的复合型人才。此外,学生们在学习物理学知识中了解一些影响历史进程、推动社会发展的物理学家的生平及趣事,促使他们把物理学与经济学、金融、营销、文学等学科联系起来。把物理学与这些学科融合起来,有利于将实验课程开展得更加合理、更具规范性,使实验更具有自主性和探索性,进而培养文科学生的理性思维和实践能力,促进文科学生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 蒋逢春,艾宝勤.浅谈开设文科物理课程的实践及意义[J].教育与职业,2007(3).
[2] 张淳民.大学物理[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3] 倪光炯,王炎森,钱景华,等编著.改变世界的物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责任编辑:覃侣冰]
[收稿时间]2014-12-29
[基金项目]地方高校文科大学生科学素质提升的探索与实践;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2014年立项课题(课题编号:2014B066)。
文科物理 篇7
一般来讲, 物理知识分为经典物理和前沿物理 (即现代物理) 两大部分, 这两大部分知识各有其独特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思路[1]。经典物理学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控制逻辑, 体现的是“知识即工具”这一理念;而前沿科学研究特别是纯科学研究体现的是对前人的质疑与超越[2]。但长期以来, 物理教学尤其中学物理教学中, 往往忽略了前沿物理, 这导致了物理教育的“片断化”, 物理教育成了物理“断代史”的教育, 使学生只知物理学的昨天, 不知物理学的今天, 也不见物理学的明天;而且造成了学生对物理学的许多错误认识, 比如认为物理学对科技的贡献只属于过去, 物理学科已经趋于完备、已经没有什么发展的余地等等[3]。
二、在大学文科物理课堂上进行前沿物理教学的方式
文科学生基础差, 底子薄, 对物理有一定的畏惧心理。那么如何在文科物理课堂上进行前沿物理教学呢?具体方式如下:
1. 结合物理学。
物理学史可分为古代物理学时期 (从远古—16世纪中叶) 、经典物理学时期 (16世纪中叶—19世纪末) 和现代物理学革命时期 (20世纪—现在) , 现代物理学革命时期又分为三个阶段, 即第一阶段 (1905—1931年) :相对论和量子概念的创建和应用阶段;第二阶段 (1932—1954年) :亚原子物理学阶段;第三阶段 (1955年至今) :亚核物理学即宇宙物理学阶段。例如电磁学历史, 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 由于坚信电磁之间的联系与统一, 对物理实验有浓厚的兴趣, 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 而发现了电流磁效应。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和奥斯特一样也深信各种“自然力的统一性”, 并追求这种统一, 经过十余年的艰苦努力, 终于找出了电磁感应定律。在法拉第工作的基础上, 麦克斯韦建立了电磁场理论, 并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 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的第三次大综合。电磁波的发现轰动了整个物理学界, 全世界许多实验室投入了对电磁波性质及其应用的研究。在赫兹宣布他的发现后不到六年, 意大利的马可尼与俄罗斯的波波夫分别实现了无线电波远距离传播, 并很快投入实际应用。无线电报、无线电广播、无线电话、传真、电视以及雷达等无线电技术像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 近几十年来, 又实现了遥控、遥感、遥测、卫星通信等, 从此人们进入了信息化时代[4]。
2. 结合现代生活。
物理现象和规律大部分来自于生活, 又必将服务于生活。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以及现代高科技的前沿问题都与基础物理的研究有关。因此给学生讲解前沿物理知识时应当联系生活实际[3]。例如现代生活中, 一些家用电器包括计算机、电视机、微波炉、电磁炉、手机等都会产生电磁辐射。那么何谓电磁辐射?电磁辐射会产生哪些危害以及如何预防呢?电磁辐射是指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在空间传播的现象。电磁辐射产生的危害如下: (1) 可能会诱发儿童患白血病; (2) 可能会导致儿童智力残缺; (3) 对于成年男子来说, 可能会导致精子质量下降 (4) 对于孕妇来说, 可能会导致胎儿畸形; (5) 可能会导致人体癌细胞增值; (6) 可能会引起人体视力下降, 使人得白内障; (7) 可能会影响人的心脑血管系统[5,6]。预防电磁辐射的方法如下: (1) 电器摆放不要过于集中。在卧室中, 要尽量少放, 甚至不放电器; (2) 电器使用时间不宜过长, 尽量避免同时使用多台电器; (3) 注意人与电器的距离, 能远则远; (4) 尽量缩短使用电剃须刀和吹风机的时间; (5) 长时间在计算机前工作时, 最好穿上防辐射服; (6) 对于电磁辐射较大的家用电器例如微波炉和电磁炉, 可使用防护罩; (7) 要正确使用手机: (1) 手机接通瞬间释放的电磁波容易产生不好的影响, 所以手机响时, 几十秒后再听手机; (2) 在使用手机时, 可以采用手机专用耳机, 实现远距离使用是比较有效的办法; (3) 尽量减少通话时间, 最好左右耳朵轮流听; (4) 休息时不要将手机置于枕头边; (5) 手机不用时最好放在包里, 但不要放在胸前的口袋中, 也不要直接挂在胸前。[5,6]
3. 结合社会热点问题。
社会热点问题包括交通运输、环境污染与保护、能源危机以及新能源等问题。如果将前沿物理知识与社会热点问题相结合, 势必激起学生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 并且能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我们现在的能源结构主要以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为主, 然而化石能源是有限的, 不可再生的, 并且对环境污染严重。在现实世界里, 不可再生的资源绝不会真的完全用尽, 而是随着资源的逐渐枯竭, 它变得越来越难开采, 于是产量下降, 导致市场短缺, 价格上涨。持续短缺和价格上涨最终使这些资源变得如此昂贵, 以至于实际上被淘汰[7]。将来的能源结构将会以风能、水能、太阳能、地热能、生物体能等可再生能源为主, 虽然只有水电和生物体能源对今日的可再生能源有较大的贡献, 但是, 其他可再生能源正在迅速增长, 在将来可能为我们提供更多的能量。每一种能源都有其自身的缺点, 但是一般来说可再生能源的缺点比化石能源或核能少[7]。
三、前沿物理教学后的成效分析
1.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文科学生在高中开始就实行了文理分科, 他们中大部分学生物理基础较差, 有些人曾经惧怕物理、讨厌物理, 针对这一情况, 就要想方设法激发文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内容设置上引入一些生动有趣的前沿物理知识后, 文科学生不再感觉物理枯燥无味, 对物理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有个学生甚至想报考物理方面的硕士研究生, 但是由于文理科不能跨专业报考硕士研究生, 最后放弃了。现在国家教育政策进行改革后, 高中不再实行文理分科, 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将是有利的。
2. 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 形成正确的科学观。
物理前沿知识中有大量说明科学相对性、不确定性的事例, 如果将其渗透于教学中, 能够使学生开阔视野, 启迪他们质疑旧的科学观, 逐渐形成具有现代意蕴的科学观[3]。例如离心运动,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存在一种离心力使物体发生离心运动。学完离心运动之后, 学生明白了根本不存在离心力, 离心运动其实是由于物体具有惯性。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 离心运动同样有利有弊。离心运动有利的一面是:利用离心运动可以做成洗衣机的甩干桶, 将衣服甩干;利用离心运动可以制作小朋友喜欢吃的棉花糖。离心运动的弊端是:在高速公路拐弯处, 如果汽车速度过快就会产生离心运动, 将会造成交通事故;高速旋转的飞轮、砂轮的离心运动将会对周围的人产生很大的危害。
3. 有利于学生学以致用。
学完电磁学知识后, 很多学生告诉我使用手机时多用耳机可以减少电磁辐射。学完离心运动后, 学生能够解释洗衣机的甩干桶利用的是离心运动的原理, 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在拐弯处要放慢速度是为了防止离心运动发生。学完光学知识之后, 学生知道了3D立体电影图像是如何形成的。即用两台摄像机仿照人两只眼睛的不同视角同时拍摄, 在放映时以两台投影机同步放映至同一屏幕上, 供左右眼同时观看, 从而产生立体效果[8]。
4. 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物理学与人文学科的关系。
好的文学能描述出隐藏在人类感情及行为背后, 最深不可测的内心自我 (或他我) 的情操。而一位好的物理学家则会看到隐藏在普天下美妙神奇万物后面的自然界的“自我”, 会看到一个除肉眼能看到的世界之外的一个更为广阔的世界。许多古诗词句中蕴含着一定的物理现象和规律, 例如, 李白在《望天门山》一诗中写道:“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这两句诗中蕴含着相对运动的知识。物理学史就是一部人类的奋斗史, 培根曾经说过:“史书使人明智, 科学使人深刻”, 李约瑟曾经说过:“如果我们不了解过去, 也就没有多少希望掌握未来”。物理学最初就被称为自然哲学, “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 一切物质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这其中就包含着一定的哲学道理[4]。
在大学文科物理课堂上进行前沿物理教学, 可以采取结合物理学史、结合现代生活、结合社会热点问题等方式进行。通过成效分析可以发现:在大学文科物理课堂上进行前沿物理教学后,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学以致用;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 形成合理的科学观;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物理学与人文学科的关系。
摘要:长期以来, 物理教学尤其中学物理教学中, 往往忽略了前沿物理, 这导致了物理教育的“片断化”, 学生只知物理学的昨天, 不知物理学的今天, 也不见物理学的明天。本文结合自己从事文科物理教学的经验, 给出了前沿物理教学的几种方式, 并分析了在文科物理课堂上进行前沿物理教学的成效。
关键词:文科物理,前沿物理,成效分析
参考文献
[1]冯爽, 李富强.新课改中前沿物理知识教学的问题与反思[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8, 3 (3) :34-37.
[2]古乾玉.小议新课程改革中的前沿物理教学[J].新一代, 2011, (1) :93.
[3]欧阳秋云, 李春燕, 齐立红, 姜海丽.前沿物理走进大学文科物理课堂[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2, (14) :103-104.
[4]倪光炯, 王炎森.物理与文化[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5]霍海波.浅谈生活中的电磁污染及防护[J].现代物理知识, 2009, (3) :7–8.
[6]http://wenku.baidu.com/view/bc7a9d5c3b3567ec102d8a35.html.
[7]Art Hobson著, 秦克诚, 刘培森, 周国荣译.物理学的概念与文化素养[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高中物理教学对文科生的引领 篇8
一、重点知识生活化
牛顿运动定律是高中物理的重点内容, 知识体系完整, 逻辑思维缜密, 是关于力与运动关系的基本规律, 体现在生产、生活中的事例比比皆是。为了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 我在课堂上经常以生活知识引入, 如人走路、人推桌子、人骑自行车;电梯、火车、汽车。那些除了实验室常用实验仪器之外的“道具”, 贴近生活, 知识具有实用性, 这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切入点。学生存在学习热情才能激发学习动机。当课堂上提到学生司空见惯的日常生活时, 学生眼中的“亮光”, 学生能聚精会神地听讲, 这是对知识的尊重, 也是站在讲台上的教师最幸福的时刻。
学生对力的分析与生活有了联系, 牛顿第一定律也就会应用了, 也就明白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惯性是物体本身的固有属性, 题目中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静止状态是分析问题时的“美妙”词汇。我以人走路为例说明我的“成就感”:从静止站立在水平路面开始分析受力, “静止”是平衡状态, 首先考虑受力平衡——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由静止开始运动,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除重力、支持力这对平衡力之外, 人受到另外力的作用。这个力的方向与人将要发生的运动方向相同, 施力物体一定是地面, 因为没有其他物体与人接触, 这个力是摩擦力——脚与地面将要发生相对运动产生的静摩擦力。这样的一个简单的事例, 学生就在边动脑、边动脚中去领会牛顿第一定律, 理解人走路时动力是静摩擦力, 方向与人的运动方向相同。
牛顿第二定律, 我们要“啃掉”这根“硬骨头”, 因为它离我们的生活最近, 汽车的启动、火车的出站进站……在反复应用的同时, 理解高中最难理解的矢量:力、位移、速度、加速度。汽车已经走进了家庭日常生活, 学生也会在高考之后纷纷去驾校报名, 汽车的启动离不开物理知识, 这就是教师激励学生学习物理的契机。汽车可以采用两种方式启动: (1) 恒定功率启动。设汽车启动时所受的牵引力为F, 阻力为f, 则功率P=Fv, 由于功率P不变, 速度v不断增大, 则汽车所受的牵引力F将不断减小。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加速度a= (F-f) /m, 若阻力f恒定不变, 则随着牵引力F的减小, 汽车的加速度a减小。因此汽车做的是加速度减小的变加速运动。当汽车的速度达到最大值vm时, 汽车所受的牵引力F最小, 即F=f, 故P=fvm。汽车受平衡力作用, 汽车此后做匀速直线运动。在这个加速过程中, 发动机对汽车做的功可用W=Pt来计算。由于在这个过程中汽车所受的牵引力F在变化, W=Fl无法使用。 (2) 在恒定牵引力F下启动。若阻力f恒定不变, 汽车受到的合力F合=F-f不变,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合=ma可知, 加速度a保持不变, v变大。又由P=Fv可知, F不变, v变大, 汽车的功率P就在变大。当功率达到最大值时, 由于油门本身的限制, P不再增大, 而是保持恒定, 此时汽车的匀加速过程结束, 汽车回到了前一种情况——恒定功率启动。此后F减小, v继续增大, 汽车做加速度减小的变加速运动, 直到达到最大速度v=P/f。在匀加速过程中, 汽车牵引力做功W=Fl, 而这个过程由于功率P在变化, 故无法用W=Pt来求解。教师在以汽车为载体, 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为前提的情况下, 引领学生去思、去想、去领会物理知识的有用和严密。
牛顿第三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平抛运动、匀速圆周运动……这些“折磨”人的知识点, 是我们生活中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依据, 是纷繁复杂的物质世界带给我们的“美妙”规律。我们用课堂展示它们的“美妙”, 用它们的“美妙”来启迪学生的智慧, 打开学生的思维,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正是这些知识带领学生去观察公路、铁轨转弯处的倾斜, 带领他们去关注我国的航天事业。
二、抽象知识形象化
场, 看不见, 摸不到。电场、磁场、重力场无一不虚无缥缈。对此, 教师只有通过实验仪器形象化, 才能丰富学生的知识体验。然后, 教师在实验的基础上将类似知识点具象化, 类比于生活中的存在, 展开学生的想象, 引导他们去理解、感悟。由于科技的发展, 各种电子产品的应用也为我们物理学科的电磁场理论打开了一扇可以伸手触摸的窗。这是生活领域, 并且是学生喜欢并熟知的领域, 他们享受着现代科技带给他的欣喜、愉悦、广泛。教师可由此入手逆向引领他们去感受抽象的理论。如, “同学们, 你用手机通话时想起过麦克斯韦吗?咱们现代人生活在古老的“麦克斯韦圈”里, 科学家们的伟大, 科学发展史的艰辛, 在你通话的一分钟里体现着。我们理解这些抽象知识的同时更应该想到我们青年的责任。”
教学, 是为了学而教的, 只有调动了学, 教才有意义。我总是在反思自己——知识不够系统, 应对高考经验不足, 对高中知识领悟不够, 但我也总是自信地认为:由于我对知识的这种状态, 我去努力做到引领学生, 适度宽容和理解学生, 缩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动机上多下工夫, 学生必将会对知识有所感悟。我希望我们所有物理教师的共同努力能够换取物理知识对学生思维的影响, 使他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自然地应用物理思维去正确思考问题, 更希望物理的研究方式和发展历程, 能够感召他们, 能够培育他们具有敢于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具有判断大众传媒有关信息是否科学的意识。
文科物理教学过程中的探索研究 篇9
物理学作为当今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 是许多新技术 (例如核技术、激光技术以及航天技术) 的基础。理工科学生必须学习物理, 那么文科学生是否也要学习物理呢?这一问题将会引出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融合这一深层次的问题。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经历了由合到分, 再由分到合的历史过程, 早期的物理学属于自然哲学的一部分, 到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 各门学科包括物理学开始从哲学中分离出来, 实现了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的分裂。这种分裂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积极的一面是促进了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的大发展;消极的一面是:离开了哲学的科学往往“只见树木, 不见森林”, 离开了科学的哲学, 由于缺乏“营养”, 对群众和社会的影响日益衰微[1]。从时代的发展来看, 21世纪需要文理兼通的人, 因此对文科学生开设文科文理是十分必要的。首先, 开设文科文理可以使文科学生具有一个完备的知识结构。其次, 开设文科文理可以使文科学生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问题。物理与文、史、哲等学科是相辅相成, 融会贯通的。首先, 与文学相关的诗词歌赋中蕴含着物理内涵。例如“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反映了物理学中的相对运动问题;再例如“花气袭人知骤暖, 鹊声穿树喜新晴”, 则与热扩散有关。其次, 物理学史就是一部人类奋斗史……Francis Bacon曾经说过:“史书使人明智, ……科学使人深刻……”最后物理学同哲学之间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 早期的物理学起源于哲学, 而物理学的发展反过来又推动了哲学的发展, 但物理学与哲学的研究领域不同[2]。生活中处处存在着物理现象: (1) 乘坐公交车, 当公交车突然启动或刹车时, 由于惯性人体会发生倾斜。 (2) 在路灯下行走, 当人向着路灯行走时影子会变短;当人远离路灯时影子会变长, 这儿涉及到了光的直线传播。 (3) 站在火车站台的人会发现, 火车呼啸着向站台驶来和远离站台时, 声音有所变化, 这是由于多普勒效应。 (4) 去医院透视, 则可能会用到X射线。 (5) 当使用电脑、手机、电磁炉以及微波炉等时则要考虑电磁辐射。 (6) 太阳无时无刻地向大地辐射电磁波, 太阳辐射为人类提供了热量和光明, 但是太阳黑子的活动也会影响地球上的气候变化甚至干扰地面上的通讯信号。……
二、开设文科物理课程的意义
文科学生的感性思维强于理性思维, 而物理学中的各种方法包括理论与实践、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类比联想与假设试探、理想化模型等方法, 都是培养和提高人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素质最有效的方法[3]。因此开设文科物理课程, 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主要针对以下几点进行讨论:创新能力的培养;观察动手能力的培养;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人格魅力的培养。
1. 创新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挑战权威的创新精神, 比传授学生现成的知识更为重要。例如伽利略就是对亚里士多德的运动理论提出质疑, 通过理想实验否定了物体下落的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错误论断, 为牛顿的经典力学的建立提供了基础;哥白尼就是通过质疑地心说开始提出了日心说, 推翻了统治人们思想几千年的以地心说为核心的错误观点。其实物理学的发展过程就是后人对于前人理论的继承和创新的过程。通过开设文科物理课程, 让学生了解物理学家的研究经历, 可以使他们逐步认识到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从而培养其创新意识和科研方法。
2. 观察动手能力的培养。
物理学是从实验中产生的, 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总是进行科学实验。伽利略的单摆实验和斜面实验为研究力学规律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托马斯杨的双缝干粒子例子性;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和电解定律, 以及欧姆定律的建立, 无一不是通过大量的实验发现的。文科学生经过物理实验这一环节, 可以培养和提高他们的观察动手能力, 并且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对物理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将会逐步提高文科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对他们将来所从事的行业也是有利的。
3. 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
物理现象和规律大部分来自于生活, 又必将服务于生活。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以及现代高科技的前沿问题都与基础物理的研究有关。学习了力学知识, 学生就能够对天上, 地上的各种宏观低速物体的运动有所了解, 并且能够分析交通部门为什么规定坐在汽车前排的人必须系安全带;通过电磁学知识的学习, 使学生可以了解各种通讯工具的工作原理;通过光学知识的学习, 使学生能够分析海市蜃楼是怎么形成的。
4. 人格魅力的培养。
通过课堂讨论物理学家和科学技术专家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品格, 同学们积极参与, 踊跃发言, 他们认为无论是物理学家和科学技术专家, 还是当代大学生都应该具备以下品格:正义, 忠诚, 责任、真善美、淡薄名利等。有了正义, 物理学家和科学技术专家才不会利用手中的技术去危害人类, 而是造福于人类。有了忠诚, 才不会背叛自己的国家和人民,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正是怀着忠于中国的心, 历经千辛万苦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投身于中国的科技事业。正是出于一种责任心, 核技术人员在核电站发电站之前力争确保每一个环节都不会出错。日本福岛核电站核泄漏事故正是疏忽大意、责任心不够造成的。……
三、文科物理课程的内容设置
我国的文科物理教学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 纵观各高校开设文科物理课程情况, 有些高校有具体的课程名, 有的则没有具体的课程名称。由于可借鉴的文科物理教材几乎没有, 许多高校根据实际情况编写了教材以满足教学需要, 如同济大学的《文明之源一物理学》、东南大学的《物理学概念一文科院系用大学物理教学用书》和《文科物理十五讲》、西安交通大学文科用的《大学物理》, 哈尔滨工程大学的《“触摸”科学体验发现-物理原理展示》等, 这些教材的出现说明了我国文科物理教材的多元化, 也显露出我国文科物理教学还不成熟, 有待进一步完善[4]。怎样开设文科物理课, 从而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仍然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文科学生在高中开始就实行了文理分科, 他们中大部分学生物理基础较差, 有些人曾经惧怕物理、讨厌物理, 针对这一情况, 文科物理课程在内容设置上不能像理科物理课程那么专那么深, 在文科物理教学过程中要尽量避免较难数学公式的推导, 应该多讲授物理的研究方法、物理学史以及物理在日常生活和其他研究领域中的应用, 并且海要有一定的时间进行物理实验课的学习[5]。我们的教学内容可以安排如下: (1) 物理学基本概念的人文涵义, 如物理学发展史和物理学中的世界观、方法论、哲学意义等问题。 (2) 与物理有关的社会问题, 如能源 (太阳能、核能、风能、水能等) 、环境 (环境污染、臭氧空洞、室温效应等) 、武器 (核武器、激光武器等) 等方面的问题。 (3) 高科技和现代化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 (4) 开设形式多样的实验课, 可以给学生观看有趣的物理演示实验;带领学生参观科学实验室, 感受科学家的实验方法;以及学生自己动手实验等。 (5) 安排学生写相关的学习论文, 即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课程的理解, 又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6]。
四、文科物理课程的授课方法
教学名师以及优秀主讲教师的经验告诉我们:任何成功的教学背后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因此要想开设好文科物理课程, 也应当有适合文科物理课程的教学方法。无论使用何种教学方法, 首要的就是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播放一些图文并茂的视频资料, 例如海市蜃楼, 如果只靠黑板和粉笔讲解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线经过密度分布不均匀的大气层折射形成的, 学生将会感觉很枯燥;如果借助于视频资料, 学生仿佛置身于仙境中, 也很容易掌握海市蜃楼的形成原理。再例如激光武器和激光键盘等视频资料的播放, 学生非常惊叹科技如此神奇。 (2)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在课堂上与学生们一起做一些演示实验。 (3)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可以采取案例法教学[3], 例如蝴蝶效应,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气象学家洛伦兹提出过一个著名的混沌理论———“蝴蝶效应”:一只蝴蝶在巴西扇动翅膀, 有可能会在美国的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给文科学生讲解混沌理论可能比较困难, 但是如果将混沌理论———“蝴蝶效应”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例如结合经济、政治、军事以及日常生活讲解, 学生就非常感兴趣, 还容易接受[7]。
五、文科物理的考核方式
文科物理的考核方式与理工科物理的考核方式不同, 理工科物理的考核方式一般是平时作业成绩加期末卷面成绩, 并且分别加权, 平时作业以以及期末考试题以计算题为主;文科物理的考核方式虽然也是平时作业加期末卷面成绩, 但是作业以小论文为主;考试试题以论述题为主。另外还课堂讨论中表现突出的同学成绩为优秀和良好[8]。
通过学生的调查问卷发现, 大多数文科学生对物理有一种畏惧心理, 最初对开设文科物理课程有抵触情绪, 但是随着课程的学习, 慢慢地喜欢上了文科物理。他们发现文学中的诗词歌赋与物理学结合得如此紧密, 物理学还与哲学、历史有联系。物理学的发展史, 也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是一篇震古烁今的壮丽史诗。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物理。
参考文献
[1]倪光炯, 王炎森.物理与文化——物理思想与人文精神的融合[M].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18-19.
[2]王登龙, 丁建文.浅论对文科类大学生开设物理课程的必要性[J].教育教学论坛, 2010, (7) :5.
[3]刘丽妹.开设文科物理课程的初步探索[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8, (11) :25.
[4]杨娟.文科类大学物理课程的设置及教学研究与实践[D].合肥工业大学, 2007.
[5]樊振军, 周惟公, 张自力, 高华.也谈文科物理课的开设[J].中国地质教育, 2008, (6) :25.
[6]李柳青, 曹跃祖, 李福芸, 马涛.关于文科大学物理课程的设想[J].物理与工程, 2006, (12) :30.
[7]苑立波, 孙伟民, 刘志海, 张羽.“触摸”科学体验发现——物理原理展示[M].国防教育出版社, 2009:55.
文科物理 篇10
一、作为文科班的物理老师, 我们必须要主动的和我们的学生交上朋友, 让教师和学生建立和谐的朋友关系, 而不是简单的师生关系, 老师对待每一位学生都要是非常真诚的, 要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 绝对不能歧视任何一个学生, 在上课的时候也不能训斥任何一个学生, 如果学生出现了一些负面情绪, 教师要认真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让学生体会到教师和他们的关系是平等的, 不是高高在上的, 让学生觉得教师是一个容易接触的人。只有这样, 当你进入文科班的时候学生才不会排斥你, 让他们把教师当成是一个可以信任的朋友, 对我们的教学效果是非常有利的, 所以在文科班要想上好物理课,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好的师生关系, 学生才敬教师, 才能有好的学习凤气, 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二、在实施课常教学的整个过程中, 物理教师必须要严格按照新课程考试大纲规定的要求、把所有文科生应该要学习掌握的物理知识教完, 要注意的问题是, 对待文科生不能象对待理科生那样, 文科生的难度要把握, 不让所教的知识超也教学大纲的要求, 更不能够加深教学内容的难度、上课进度要适当放慢点, 把重点讲完, 不要一味的要把所有的知识点都讲完, 有些简单的一句带过就可以了, 在教学的过程中更不能加快教学的进度, 一节课不能讲两节课的知识点, 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频繁的让学生参加物理考试, 这样会制造出人为的分化, 让文科班的学生感觉到他们学习物理都是在同一起跑线上的。在上课的过程中, 因为物理他们毕竟不是高考学科, 对他们要求我们可以适当放松, 有时候他们认为物理课就是副课, 是可听可不听的课程, 所以我们在组织教学的时候, 教学内容要尽量的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这方面上来说, 上文科班可能比上理科班的物理还要更难点, 理科班都会认真听, 文科班, 我们要想办法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可以采用制作课件的方法, 把整个教学过程做成课件, 学生会更有兴趣, 也可以适当增加物理的演示实验, 实验对学生来说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多利用实验吸引他们, 以提高学习物理的效果。
三、在教学课堂上, 我们还应该想办法让学生能够充分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教师在课前备课, 设计教学过程的时候要考虑尽量的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 可以设计多一点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提问的方式, 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 也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 要他们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参与到课常中来。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参与进来了, 他们就会有很多体会, 并且能够提出很多的问题, 教师要能够及时回答学生上课提出的问题, 并听取学生的意见, 让教学不只成为教师教的场所, 也成为学生学的场所。
四、当然教师还要注重学生学习方法上的指导, 加强对学生能力方面的培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要坚持对学生学习方法上要有指导, 让学生不要有死记硬背公式一些习惯, 要让他们在理解公式的意义的前提下记公式, 关键是理解, 物理不是英语单词, 背了公式不会灵活应用是没有用的, 在具体的题目当中完全死套公式的是非常少的, 所有一定要理解, 要能够灵活应用。做题的时候不要一味的追求做的多, 要让学生做一道题目, 这一类的题目都要会做, 要能够举一反三, 要做精的题目。有些学生这题会做了, 过一段时间叫他做同一道题他还不会做, 这样就不行了, 这样就没有真正的把知识学进自己的心里。
五、对文科学生物理教师要尽量的实行“五多一优先”的方法, 这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 具体表现为:上课的时候尽量多的提问, 上课提问的时候学生如果回答不出来要尽量多的鼓励学生, 上课的时候也要尽量多的写扳书, 把重点内容通过板书的方式呈现出来, 课后老师要尽可能多的检查学生的作业, 因为他们可能会有懒散的习惯, 检查作业可以督促他们做作业, 在课后也要尽量多的辅导他们做作业, 有做不来的认真帮助他们, 让他们扫除知识盲点, 教师还要优先批改学生的课堂和课后作业。
六、要评价鼓励学生, 在每次上完课之后, 给学生布置作业, 根据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教师要进行评价, 表扬完成好的并鼓励没有完成作业的, 让他们觉得做完作业是可以得到表扬的, 提高他们对做作业的兴趣, 进而让所有的学生都认真的完成作业, 达到完成教学目标, 提高教学效果的终极目标。
我要据上面的六点在文科班中实施教学, 经过我半个学期的不懈努力, 原来这些谈物理色变的文科学生已基本消除了对物理学习的消极情绪和恐惧心理, 学习物理的兴趣也已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物理成绩也普遍好转。第一次月考合格率达到87%, 优秀率达到40.8%;中段考合格率87.2%, 优秀率达到37.8%。随着学习的深入, 课改的进一步深化, 我们将进一步深刻的领会新课标的精神实质, 根据实际情况, 不断调整教学方法, 因材施教。相信文科学生惧怕学物理, 文科学生综合科中物理成绩差的局面将会得到一定的扭转。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0.
文科物理 篇11
一、文科物理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 20世纪汹涌澎湃的科技革命浪潮已经把人类推到了以科学和技术为主导的21世纪。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 不仅为经济建设提供了强大手段, 而且影响着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许多社会问题和政策问题都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 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正确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都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依据。文科大学生虽然将来从事的专业工作很少涉及科学技术方面的实际内容, 但他们必须接受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的素质教育。我国长期以来在高中阶段是文理分科, 大学按科类设置, 由此造成的文理分家、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长期脱离的局面将在时代的要求下逐渐被打破。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力在解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 (征求意见稿) 时透露, 2020年将改变如今的文理分科。
物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自然科学。高等院校中为文、史、哲、经、管、法、教育、艺术等非理工类学生所开设的以物理学基础为内容的文科物理, 通过物理思想和人文精神的有机融合, 消除了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间的隔阂, 在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 具有其他课程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文科物理的开设现状与存在问题
自20世纪90年代提出创办综合性大学以来, 各类文理交叉学科和相关专业的大量涌现, 文科物理及文科物理教学也随之应运而生。继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之后, 近年来国内很多高校纷纷开设文科物理课程, 实现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初步融合, 对提高非理工科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 也有调查结果表明, 五成多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开设大学文科物理课程。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一) 教学定位不明确
很多高校开设的物理课有别于真正意义上的文科物理, 特别是对选课学生的“专业出身”不作任何区分, 甚至出现理科、工科、文科“一锅炖”的现象。因此, 往往是选课队伍蔚为壮观, 实则是众口“不”调。
(二) 教学素材不当
某些教师认为文科物理仅仅是非物理专业理工科类大学物理的“浓缩”或“稀释”, 基于这种思想的文科物理教学必定缺乏对文科学生这一特殊教学对象的针对性、实用性、时效性。与此同时, 教学中不易突出人文关怀, 难以脱离传统物理教学的内涵和对高等数学的依赖。
究其原因主要是课程开设单位并不根据选课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有的放矢的教学安排, 同时授课教师对教学目的、课程定位和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等问题没有准确把握以及自身对文科物理的认识不足所造成。
三、文科物理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文科物理不同于非物理类的理工科物理。文科物理作为非理工科类学生的素质教育课程, 应坚持以人为本, “授人以渔”的教学理念, 利用物理知识作为载体, 从而充分发挥物理学的社会教育功能和思想文化功能, 而不是简单地为文科学生讲授大学物理课程中的力、热、电、光、原五大理论体系的具体内容和公式计算。该课程的开设旨在通过对物理学基础理论和基本规律的介绍, 向学生传播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 从而提高学生发现、提出、思考、分析、判断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对现代科技, 特别是对21世纪的新科技现状与趋势具有初步的了解, 对他们将来从事的工作有所帮助;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自然科学的美以及科学探索的乐趣, 从而树立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提高终身学习和正确享受科技乐趣的能力。要实现这一目标, 文科物理的教学应当采取以下策略和方法。
(一) 正确引导学生, 放下心理包袱
文科中很多学生就是因为高中阶段害怕物理而选择文科, 在他们心目中物理这门课程深奥难懂, 力不从心, 普遍存在畏惧心理。因此教学中首先就要让学生放下包袱, 让学生明白文科物理不同于初高中阶段的物理, 它是一种素质教育, 是为了帮助大家掌握基本的科学常识和科学的分析方法及思维方式。在教学过程, 教师应尽量不引入物理公式, 回避高等数学为工具的推算, 以清除数学障碍。考试可以采用写小论文、交流学习体会等文科生擅长的方式来进行。
(二) 适应时代发展, 明确课程目的
开设文科物理的目的是为了传授物理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规律, 介绍近代物理的新概念和新发展, 让学生能够了解报刊杂志介绍的科技发展方面的新闻时事。所以课程设置就不需要如同理工科大学物理的体系安排先经典后近代, 而最好采取高屋建瓴, 直接介绍近代物理发展新概念的方式, 深入浅出地讲述物理。引导学生去纵观全局, 享受“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的感觉。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调动其积极性, 把物理学习的过程升华为科技博览欣赏的过程。
(三) 结合专业特点, 强调学以致用
教学内容选择除了要遵循贴近科技前沿, 贴近高新技术, 贴近生活的原则外, 还要尽可能地在学生自身专业和物理学之间建立联系。例如, 在介绍热力学体系时, 可以适当列举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实例, 说明其在人们学习、生活及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可以简单介绍熵与生命以及社会的关系, 引入信息熵的概念;也可以利用热力学第二定律解释改革开放政策等。这些都不需要数学推导, 却可以极大地开拓文科生的眼界, 了解其专业的发展前沿与物理概念的联系。同样, 可以把物理学与绘画、建筑、音乐、诗歌等相联系, 利用声、光、电等技术使文科物理成为欣赏物理学的“艺术殿堂”, 引导学生发掘科学技术中的美及科学思维方法, 从而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
(四) 不断改革探索, 丰富方法手段
在教学方法上, 应根据文科类学生的思维特点, 尽力在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 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 收敛思维与发散思维, 定量思维与半定性半定量思维之间找到结合点, 逐渐把理科思维方法融合到文科思维方式当中。
在教学手段上, 利用图片、影视、实验、动画、多媒体等手段, 激发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从而对物理知识的学习产生兴趣。物理学是实验的科学, 让文科生走进实验室, 或者把简单易操作的实验引入课堂, 学生通过观摩、操作具体实验, 通过动手实践活动增强文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感性认识, 激发他们参与动手实践、探求科学奥秘的兴趣和热情, 从而更有利于文科生的个性发展。
(五) 选择合适素材, 做到因材施教
在我国文科物理课程的建设中, 已先后出现了北京大学赵峥编著的《物理学与人类文明十六讲》、复旦大学倪光炯教授等编著的《文科物理——物理思想与人文精神的融合》等一批文科生使用的大学物理优秀教材。美国A.Hobson教授的《物理学的概念与文化素养》, 也是一本充满人文色彩的物理书。这些教材内容丰富, 涉及面广, 我们应该结合选课对象、本校优势学科特点以及课程时间安排, 来选择教学素材, 做到参考教材但不照搬教材, 从而因材施教。
(六) 提高教师素质, 搞好交流互动
因为文科物理涉及面广, 这就要求授课教师应该具有宽广的知识面, 通达文理, 兼具科学素养和文学修养, 达到“科学与艺术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之境界。因此, 任课教师必须要加强学习, 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同时, 教师必须把握住各个教学环节, 与学生建立新型的“教”与“学”关系, 注意听取学生对课程教学改革的希望、要求、意见和建议, 高度关注授课对象所学专业知识的新进展新动向, 搞好交流互动。
四、结束语
素质教育的工作任重而道远, 文科物理在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任课教师应明确课程目标,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把握科技前沿动态, 认真选择合适素材, 采用有效方法手段, 积极努力改革探索, 及时总结成功经验, 使文科生从物理学的思想、观念和方法中汲取丰富的养分, 让他们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实践能力、创新思维、身体心理和人文审美素质, 全面科学发展, 从而满足新世纪对高素质复合型现代化人才的需求。
摘要:文科物理是高等院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本文分析了文科物理开设的重要性, 总结了文科物理开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教师队伍等方面, 探讨了提高文科物理课程素质教育作用的若干措施。
关键词:文科物理,素质教育,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周远清.素质教育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念[J].中国高教研究, 2008 (7) :1
[2]周远清.21世纪: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高等教育[J].中国大学教学, 2001 (2) :4
[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 (征求意见稿)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0-02/28/content_13069032.htm.
[4]赵凯华.物理教育与科学素质的培养[J].大学物理, 1995, 14 (82) :2
[5]尹国盛.素质教育与师德建设[J].河南大学学报.2002, 18 (4) :66
[6]吕加, 王佳菱.文科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中国科技信息, 2009 (6) :234
[7]彭政.浅谈大学文科物理教学的必要性和教学策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9 (17) :75
[8]刘广生, 杜明荣, 尹国盛, 等.对理工科类非物理专业大学物理教学的探索[J].广西物理, 2010, 31 (4) :52~54
[9]李若平, 郑海务, 尹国盛, 等.将优秀科幻作品融入大学课堂[J].物理与工程, 2011 (3) :52~54
【文科物理】推荐阅读:
文科物理结课论文07-18
高二文科物理教学计划08-02
高二文科班物理教学工作小结08-10
高二文科班物理第一学期期末教学工作总结10-22
文科学07-15
高中文科08-28
文科学院11-01
文科教育11-19
应用文科11-29
文科专业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