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陵区城市

2024-10-21

丘陵区城市(共9篇)

丘陵区城市 篇1

1 工程概况

细河城市段综合整治工程位于细河干流阜新市城市段, 上游从阿金歹公路桥, 下游至城市出口的氟化学总厂, 全段长27.2 km, 是阜新市城市建设和城市防洪重点工程, 本工程从2000年开始, 规划建设橡胶坝6座, 2003~2005年相继建成, 建立城区带状水面, 长6.59 km, 宽155 m, 水面面积90.54 hm2, 蓄水125.76万m3, 成为城市规模最大的美化、靓化工程, 对美化城区、净化城市环境起到很大作用, 2005年获建设部颁发的“人居环境奖”, 自橡胶坝蓄水运行后, 已形成此橡胶坝蓄水带状水面为纽带的城市中心风景区。

细河城市段综合治理工程主要整治河段6.97 km, 清淤清障3 km, 两岸堤防防渗12 km, 修橡胶坝6座, 为确保汛期城市安全并蓄积有限的河道地表径流, 冲排河流泥沙, 充分发挥工程效益, 在汛期对城市段主河槽内的橡胶坝群, 由城市防汛统一指挥, 采取多坝联合调度运行。坝体泄洪标准100年一遇, 相应水深2.84 m, 坝袋面上设计最大溢流水深0.63 m, 相应河流水量标准5年一遇。根据本河段水文特性, 按城市防洪要求, 汛期洪水来临前, 先塌落下游坝袋, 后塌落上游坝袋, 利用洪水冲排库区河流泥沙;待洪水沙峰过后, 先立起上游坝袋, 后立起下游坝袋, 充分蓄积洪水泥沙峰后河道径流。橡胶坝塌坝时间120 min, 充坝时间180 min。

橡胶坝采用充水枕式, 双锚线楔块挤压锚固, 主坝充水水源采用河边水源井浅层地下水。由于工程位于北方半干旱地区, 受区域降水制约, 上游地表径流来水量有限。根据橡胶坝库内水体利用性质和上游流域降水特征, 确定橡胶坝用水设计保证率75%, 为确定橡胶坝库内有稳定的水面, 保持美化城区和净化城市环境的效果, 在干旱年份和枯水期, 利用城区煤矿矿井硫矸排弃水初级处理和城市污废水处理后中水回用, 补充下游橡胶坝库区水体。为减少库区补水费用, 在干旱年份, 枯水期和冬季, 不塌坝排空库区水体;丰水年和丰水期有泄洪要求时, 按城市防洪要求, 及时塌坝泄洪, 但在满足防汛泄洪的条件下, 尽量缩短塌坝泄水持续时间, 以保证库区内有充足的水量。

2 自然条件

细河位于低山丘陵区, 河道平均比降2.13‰, 河宽160~300 m, 细河城市段属季节性河流, 丰枯水流量相差数百倍, 枯水期流量仅为0.17 m3/s, 大水多集中在7、8两月, 平时以排泄城市污废水为主。城区河道现状行洪能力主城区15.7 km河段达到100年一遇洪水标准, 上游11.5 km河段按50年一遇洪水标准设计。

工程区属北温带半干旱大陆季风气候区, 四季变化明显, 春季干旱多风, 夏季高温多雨, 秋季冷凉旱霜, 冬季寒冷少雪。多年平均降水量499.9 mm, 最大年降水量779.7 mm, 最小年降水量291.6 mm, 降水多集中在7、8、9三个月, 占全年降水总量的68.7%, 多年平均气温7.2℃, 7月份平均气温最高25.8℃, 1月份平均气温-12.7℃, 无霜期150 d, 结冻时间为11月上旬至翌年4月上旬, 多年平均风速2.3 m/s, 全年6级以上风日数为39 d, 最大风速为23 m/s, 最大冻土深1.78 m, 年平均水面蒸发量1 786 mm (E601) , 年平均陆面蒸发量391 mm。

细河是大凌河下游左侧一级支流, 属于多泥沙河流, 细河阜新市中心区海洲水文站水文特征, 地表径流集中, 多发生在7~9月份, 洪水汇流历时短, 多年平均径流量1 092万m3, 多年平均输沙量11.3万t, 汛期输沙量为7.07万t, 多年平均输沙率为6.73 kg/m3, 汛期输沙率为8.68 kg/m3, 汛期输沙量占全年的62%, 汛期含沙量是年平均的1.29倍。

细河城市段地层岩性为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及坡积物, 主要为亚粘土、粉土、淤泥质粘土类、碎石等。河床及河漫滩为细砂、中粗砂和砂石层等, 局部夹有淤泥层。主河床橡胶坝基地土自上而下分为3层, 第Ⅰ层为粘土, 上部含有植物根系, 下部含砂, 厚0.8~2.0 m;第Ⅱ层为粗砂, 含少量砾石, 厚度1.2~2.1 m;第Ⅲ层为粗砂, 含砾石, 该层未穿透, 基岩位置为地面以下8~9 m。

3 总体规划

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防洪规划要求, 细河城市段除满足防洪除涝功能要求, 还要有美化城区, 净化城市环境, 为市民提供观赏、休闲、游乐的场所。细河城市段综合整治河道梯级橡胶坝群的布置, 按城区河道的趋势流态, 在保持河道整治线平滑顺畅和河床地质条件满足要求的条件下, 橡胶坝坝址、库区水面与跨河建筑物和两岸市政建筑有机结合。根据河道比降、橡胶坝蓄水水深、计算库区回水长度、确定橡胶坝间距, 使城区河道有连续带状水面。

4 橡胶坝设计

细河城区河道橡胶坝为充水枕式, 主要结构形式有橡胶坝底板、边墩与中墩, 防渗和止水、消能防冲设施、坝袋、锚固结构、充排水系统。

4.1 橡胶坝底板

底板顺水流方向宽度是根据坝袋塌落宽度、上下游建筑物的连接和施工检修要求确定。本工程计算坝袋坍落宽度6.2 m, 预留建筑物连接和施工交通宽度2.4 m, 设计底板宽度为8.6 m。根据基础内埋设充排水管和防冻胀及基础稳定要求, 设计橡胶坝底板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厚1.0 m。为防止泥沙淤积对坝袋的磨损, 底板高出河床0.2 m。

4.2 边墩与中墩

橡胶坝的蓄水宽度是根据设计河宽而定, 细河城区河道橡胶坝在130~165 m之间, 因此, 均选用在河床中设一个中墩, 两侧堤防设边墩, 中墩和边墩为俯斜重力式C25钢筋混凝土结构, 墩厚1.0 m, 墩顶高于橡胶坝1.0 m, 中墩长7.4 m, 半径为0.5 m的半圆形墩头;边墩上下游与堤防内坡衔接, 采用扭面形式, 长5 m, 厚0.3 m的C20混凝土结构。墩墙与坝袋接触面用C20水砂浆抹面。中墩和边墩混凝土抗渗等级大于W6, 抗冻胀等级大于F200。

4.3 防渗止水

(1) 坝基防渗。

为保证橡胶坝稳定, 一般设计时要考虑抗滑和抗倾覆问题, 根据主河床地质条件确定其结构形式。细河城区河道橡胶坝坝基砂砾层厚8~10 m, 采用铺盖上游齿墙下设垂直铺塑防渗墙, 底与基础沙页岩连接, 防渗墙顶部与混凝土铺盖连接, 混凝土铺盖沿水流方向宽5.0 m, 厚0.5 m。

(2) 堤防防渗。

由于橡胶坝库区蓄水后, 库区水位高于堤外地面, 为防止堤防渗漏, 影响堤外建筑物, 橡胶坝库区两侧堤防均设防渗。堤基设垂直铺设防渗, 深度达到基岩层;堤坡铺塑护坡防渗, 铺设高度高出蓄水水面0.5 m。

(3) 止水。

为防止基础不均匀沉降, 结构体冻胀产生位移或伸缩, 影响整体结构稳定, 水下各部分构件之间留有结构缝。为防止接缝漏水, 各构件接缝设橡胶止水带连接。

4.4 消能防冲设施

橡胶坝高度低, 水流出坝能量小, 因此防冲消能设施简单。细河城区河道橡胶坝消能设施有消力池、海漫。根据消能计算, 消力池为C25钢筋混凝土结构, 混凝土的抗渗等级不低于W6, 抗冻胀等级不低于F200, 尾部设排水孔;海漫为铁丝笼装块石结构, 厚1.0 m, 石笼宽1.0 m, 顺水流方向布置。

4.5 坝 袋

根据设计坝高, 坝袋内压水头, 计算设计坝袋径向拉力为28 kN/m, 根据《橡胶坝技术规范》, 选择坝袋型号为JBD2.5-140-2, 对应胶布型号为140140-2, 胶布 (经/纬) 强度为280/280 (kN/m) , 坝袋材料为氯丁橡胶, 锦纶帆布, 两布三胶总厚度为7.8 mm。设计坝高2.5 m, 设计内压比为1.4, 采用双跨布置。

4.6 锚固结构

首先根据细河多泥沙特点和工程规模、施工、维修条件及耐久性要求, 选择锚固结构形式为楔块挤压式锚固, 锚固线布置为双锚固线。计算出坝袋锚固槽净间距, 确定锚固槽形状和尺寸, 上、下游及侧向锚固槽均采用侧壁设凹槽的靴形槽, 深度25 cm, 上、下游锚固槽底宽38 cm, 顶宽31 cm, 压轴采用DI28 mm镀锌钢管。前后楔块均采用C30钢筋混凝土结构, 前楔块长49.5 cm, 缝宽5 mm, 上底宽13 cm, 下底宽9 cm;后楔块长24 cm, 缝宽5 mm, 上底宽15 cm, 下底宽9 cm, 楔块顶部用M20水泥砂浆抹平。坝两端锚固槽底宽23 cm, 顶宽16 cm, 深25 cm, 前后楔块均采用木制结构, 前楔块长49.8 cm, 缝宽2 mm, 上底宽6.5 cm, 下底宽11.5 cm;后楔块长24 cm, 缝宽2 mm, 上底宽9.5 cm, 下底宽4.5 cm。

4.7 充排水系统

根据防汛泄洪和橡胶坝充水水源条件所限, 要求塌坝时间短为120 min, 立坝时间长为180 min。为满足橡胶坝塌坝泄洪时间要求, 橡胶坝充排水均采用动力强充排水方案, 每个坝段单独采用一套供水管路, 设两个进水口。充水与排水共用一套管路系统, 运行时通过阀门切换来实现。每个坝袋内设置水压表测量装置监测坝体内的水压。每座坝设独立充排水泵房一座, 根据充水立坝和塌坝时间, 计算充水和排水流量及压力, 选配充水和排水水泵。设充水水源井1眼, 泵房和水源井均布置在坝轴线堤外附近。

5 堤防设计

橡胶坝库区蓄水后, 库区水面高于对应的堤外两岸地面, 橡胶坝群占河道较长, 堤防渗漏不仅造成库区水量损失, 对堤外建筑物影响也很大, 因此对库区两岸堤防在满足设计防洪标准的高度、宽度和质量要求外, 还必须采取防渗措施。由于库区水较浅, 渗透压力较小, 采用在迎水坡沿堤斜坡铺设防渗膜。防渗膜上部设保护层和反滤层后用预制混凝土块砌护。为防止冻融破坏, 护坡混凝土块抗冻等级应大于F200并在冬季在水位变化区采取防护措施。

6 工程管理运行设计

成立橡胶坝工程 (细河景区) 管理所, 编制40人, 负责对工程进行检查观测, 建立日常的管理登记制度和技术档案。经常进行养护修理, 消除工程缺陷, 维护工程完整, 确保工程安全。掌握气象、水情, 做好防洪、防渗工作。由于橡胶坝上游枯水期来水量少, 很少有坝上溢现象, 坝体起落频次数很少, 非汛期主要是做好安全保卫, 向群众做保护橡胶坝的宣传工作。汛期按城市防洪预案由城市防汛指挥部统一调度运行。

7 存在问题及对策

细河城市河道橡胶坝自建设后, 在城区中心形成了长达7 km, 宽150 m带状水面, 为美化城区改善城市环境起到巨大作用, 提高了城市品位, 细河城市中心段两岸土地明显增值, 对城市经济发展也起到了推动作用。自建后运行以来, 工程运行状态良好, 但也存在许多问题。

(1) 河道淤积。

自橡胶坝群全部蓄水后, 没有发生较大的洪水, 在汛期由于橡胶坝库区蓄滞作用明显, 基本没有塌坝, 洪水中推移质全部淤积在库区内, 特别是最上游第一座橡胶坝回水线区域已淤积0.4 m, 造成库容损失, 河床明显抬高, 直按影响河道行洪能力。

(2) 冻胀损坏严重。

阜新市冬季温度较低, 最低达-24℃, 最大冻深达到1.78 m, 由于橡胶坝库区冬季蓄水, 库区两侧堤防含水量较高, 冻胀量较大, 蓄水位以上堤坡护坡石冻胀大面积向上推移破损, 临近蓄水位较近的景观灯柱和石栏杆基础产生冻拔后倾斜。

(3) 防冲海漫局部沉陷。

由于橡胶坝面小水流溢时, 海漫被小水流淘刷, 局部塌陷, 促使坝面溢流集中冲刷, 形成较大冲刷坑, 影响消力池和坝基稳定安全。

8 处理方案

针对主河槽淤积部位和淤积厚, 主要采取机械清淤和利用洪水冲刷相结合的方法, 对最上游的橡胶坝库区回水位上游段和每座橡胶坝下游海漫以下, 由于河水环流淤积形成较硬的沙埂, 由橡胶坝景区管理部门利用机械清淤;对主河床淤泥则利用大流量洪水冲刷清淤。对橡胶坝库内水位变化区, 在护坡石底部和堤肩部位增加换填体厚度, 并结合严冬季节破冰等措施, 防止护坡石冻胀位移、破损和浏览路建筑物基础冻拔破坏;对海漫淘刷塌陷部位, 增加反滤层和抛石厚度, 使其充填料厚度达到冲刷稳定深度。

参考文献

[1]薛杰军.阜新市细河城市中心段治理工程[R].沈阳: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院, 2001.

[2]SL227-98, 橡胶坝设计规范[S].

[3]孟彩玲.橡胶坝技术在界河铺引水枢纽的成功应用[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7, (7) .

丘陵区城市 篇2

摘要:为了促进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新农村植被建设的健康发展,对该区新农村植被建设进行了调查,发现新农村植被建设过程中存在着3个主要问题.(1)喜欢选择常绿树种,且多以松类、柏类为主,影响了当地以苹果、梨为主的果业发展.(2)模仿城市绿化,热衷于修建广场和草坪,导致田园风光、传统文化等乡村特色消失.(3)树种、草种比较单一,多为外来树种,不能反映区域特色,且树种、草种间搭配不够合理,存在着相克现象.建议新农村植被建设以乡土树种为主,合理搭配树种.突出田园风光和区域特色.Abstract:In order to promote new countryside vegetation construction healthy development in loess hilly and gully regions of northern Shaanxi, an investigation had been done and found 3 main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new countryside vegetation construction. The first problem was evergreen trees usually been chosen at first, and most species were conifer, such as pine, cypress. These evergreen species had adverse effect on the local fruit, such as apple and pear industry development. The second problem was imitated the urban greening, keen to build squares and lawn, caused the pastoral,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others of the village characters disappeared. The third problem was trees and grasses species relatively simple, and most were exotic species, not reflected th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trees and grasses species collocation were not reasonable, there were mutual restraint. The authors proposed that the native vegetations should be main vegetations in the process of new countryside vegetation construction, trees and grasses should be arranged reasonable, and characteristic of countryside and region should be stand out.作 者:白岗栓 李明霞 耿桂俊 惠涛 汪有涛 BAI Gang-shuan LI Ming-xia GENG Gui-jun HUI Tao WANG You-tao 作者单位:白岗栓,BAI Gang-shuan(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陕西,杨陵,712100;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陕西,杨陵,712100)

李明霞,LI Ming-xia(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陕西,杨陵,712100)

耿桂俊,GENG Gui-jun(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陕西,杨陵,712100)

惠涛,汪有涛,HUI Tao,WANG You-tao(陕西省安塞县,延河流域世行贷款项目办公室,陕西,安塞,717400)

丘陵区城市 篇3

关键词:黄脊竹蝗,监测调查,生物学特性,综合防治,安徽宣城,宣州区,丘陵林区

黄脊竹蝗 (Ceracris kiangsu) 俗称竹蝗、蝗虫, 属蝗科 (Locustidae) , 直翅目 (Orthoptera) , 是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竹类植物的主要食叶害虫之一, 其危害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黄脊竹蝗目前知道的寄主植物就有25种, 它们最喜食毛竹 (Phyllostachys heterocyla cv pubescens) , 其次为害刚竹、水竹等, 也为害水稻、玉米等禾本植物。黄脊竹蝗大发生时, 可以将毛竹竹叶全部吃光, 致使竹林大面积枯死, 新竹竹叶被吃即枯死, 毛竹林就如同被火烧一样, 第2年毛竹林就很少出笋了, 竹林也随之逐渐衰败, 被害毛竹枯死, 竹腔内有积水, 遭成纤维腐败, 竹杆也基本没有使用价值, 从而造成整个竹林毁灭。同20世纪相比, 宣州区黄脊竹蝗的危害面积同比有所下降, 但仍有部分乡镇时有发生, 如黄渡乡, 如果不及时采取得力有效的措施控制, 就有可能暴发成灾。因此, 根据宣州区林业发展近况, 总结出有效的竹蝗防治措施, 从而控制黄脊竹蝗的大面积暴发, 使毛竹林的受灾损失减少到最小。

宣州区最近几年年平均气温高, 部分地区干燥少雨, 给竹蝗的大面积发生提供了的条件, 2010年在宣州区黄渡乡有13.33 hm2以上竹林已遭到竹蝗严重危害。针对竹蝗的发生, 对竹蝗发生区进行了连续监测和调查, 为做好林业有害生物虫情监测预测预报及防治巩固好基础。为了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掌握虫情以选择防治最佳时机, 必须做好对竹蝗不同时期的监测调查工作及采用综合防治技术。

1 竹蝗虫情的监测

通过笔者的观察竹蝗主要发生区黄渡乡乌边行政村汤村组, 发现竹蝗2010年8月为害该区竹林, 并向附近几个行政村竹林区扩散。发生面积为18.80 hm2左右。

1.1 卵期的监测调查

竹蝗产卵地的识别, 竹蝗卵产于土壤中, 入土深3.3 cm左右。竹蝗卵少数产于山麓的, 多产于土质较松、坐北向阳、杂草较少的竹林区山腰或山沟斜坡上。产卵地还与当年该地区的林间小气候有关, 如8月中下旬以晴日与南风为主, 则竹蝗北向产卵的比率将增加。识别集中产卵地有如下几个特征:一是一般在毛竹竹梢叶片被害的, 有红头芜青幼虫活动的地方有卵存在。二是产卵场地能看到竹蝗成虫头壳、前胸背板和后足等遗骸。三是黄脊竹蝗卵一般产在背北向阳、大竹和杂草较少的山腹或两山之间的山谷斜坡或小路两旁。四是地面小竹、杂草被害严重地方可能有卵块存在。卵块上端有一胶质硬化黑色圆盘形盖, 如果被雨水冲过, 常能暴露于土层的表面。五是产卵地林分立竹下层枝盘竹叶被害明显, 呈倒扣锅状。产卵地一般面积较宽, 卵块密度较大[1]。六是竹蝗迁飞交尾的地方易产卵。

1.2 竹蝗若虫期的监测与生物学观察

1.2.1 竹蝗若虫发生范围监测。

竹蝗若虫监测调查时间为5月上旬至6月上旬。1龄若虫 (跳蝻) 出土后2~3 h便可沿竹杆爬往顶梢部, 24 h后即可取食。1~3龄若虫喜在毛竹顶梢、枝梢部取食。若有以下症状便可确定竹蝗若虫发生区及范围大小。一是竹林附近区域地上, 杂草灌木叶片上, 地面上有大量若虫的粪便。二是毛竹顶梢部叶片被取食严重, 竹冠上层表现出黄色或赭色, 较其他健康的毛竹有显著差异。三是5月上旬至6月上旬每天14:00—16:00, 竹林地面有正出土的竹蝗若虫 (跳蝻) 。

1.2.2 竹蝗若虫期监测。

竹蝗若虫出土后, 首先群聚于植物上, 24 h后才开始取食小竹或其他禾本科植物的叶片, 叶片被咬噬出许多缺刻。1龄末或2龄初若虫就开始在大竹上群集为害, 3龄若虫以后则分散取食为害。一般在每天5:00—8:00及18:00—22:00取食, 4龄至成虫开始交尾前, 取食为害叶片数量最大。当它们集中取食竹梢时, 竹梢呈枯黄色, 很远就能看到。

1.3 竹蝗成虫期的监测与生物学观察

竹蝗成虫也具有迁飞取食的特点。当进入7月, 日最高温度大于35℃时, 竹蝗成虫常于8:00下竹迁移至阴处蛰伏待17:00后气温降低时又上竹取食叶片, 夜里基本不活动。竹蝗若虫羽化时多选择每天在5:00—20:00, 其中8:00—10:00为羽化高峰。成蝗羽化后群聚取食迁飞, 在性器官未成熟前, 喜欢短距离飞翔。

竹蝗群常于晴天或炎热天聚集迁飞。从羽化至雌雄性器官发育成熟需19~21 d。性器官发育成熟后, 竹蝗雌雄成虫即进行交尾, 一般以每天5:00—7:00或17:00—21:00为高峰期, 成虫交尾后需经过12~22 d才开始产卵, 产卵时期多在每天2:00—6:00即日出前。

2 生物学特性

属不完全变态发育昆虫, 只经过卵、若虫 (也称为跳蝻) 、成虫3个虫期, 在宣州区每年发生1代, 以卵在土层中越冬, 越冬卵于5月上旬开始孵化, 而5月中下旬为孵化盛期, 至6月底孵化完毕。1龄若虫主要发生于5月中旬, 2龄若虫发生于5月下旬, 3龄发生于6月上旬, 4龄发生于6月中旬, 5龄发生于6月中下旬。成虫在7月上中旬开始羽化, 7月下旬即开始交尾, 8月初为交尾盛期, 8月上旬开始下一代产卵, 8月中旬为竹蝗产卵高峰期, 成虫的产卵期可延续至10月初。据相关报道, 成虫交尾后需经过一段时间才开始产卵, 最长需时22 d, 最短12 d, 平均16 d。即将开始产卵的成虫, 食量减少, 且仅取食竹梢部分叶片。竹蝗雄成虫交尾后即死亡, 雌成虫产卵结束后也逐渐死亡。

若虫孵出后, 一般群聚于竹林下部小竹或禾本科杂草上, 以叶片为食, 若是晴天, 24~48 h即开始上大竹为害。竹蝗若虫上大竹后开始时集中在竹梢末端取食, 若虫3龄后逐渐分散取食。竹蝗若虫羽化为成虫也具有群聚性, 有嗜好咸味的习性。成虫在性器官成熟前喜欢群聚飞翔, 一般在阴雨天不飞翔, 迁飞在晴天进行。

3 综合防治技术

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 应准确预测黄脊竹蝗的孵化期, 应用环境协调药剂、人工除治、生物药剂与天敌等措施进行防治。

3.1 竹蝗卵期防治

根据黄脊竹蝗产卵区域做出标志, 然后在翌年3月底前结合竹林抚育或挖冬笋等, 挖出卵块集中处理。除人工挖卵防治外, 还可生物防治或天敌防治, 如在林间施放寄生蜂或红头芜菁取食蝗卵, 从而降低竹蝗的下一代虫口密度。

3.2 竹蝗若虫防治

当大多数1龄若虫出土而未上大竹前, 可在清晨人工捕打竹蝗若虫;或用以3%敌百粉22.5~30.0 kg/hm2对水喷洒;还可以在露水干后用50%马拉硫磷800~1 000倍液喷施防治;或于竹蝗产卵地喷粉球孢白僵菌高孢粉或水剂防治[2,3];或用杀虫净油剂进行超低容量喷雾防治竹蝗若虫。喷药时要注意风速 (超过3 m/s停止作业) 、风向变化;喷粉应在叶面露水未干的早上或雨后进行。

当已有部分成虫出现或若虫已上大竹时, 此时只有施放点燃式烟剂或借助烟雾机施放烟雾剂熏杀, 如将林丹7.50~11.25 kg/hm2制成烟剂。注意放烟时间以清晨为宜, 放烟时风速在1.5 m/s以下;无风阴天可整日放烟。

3.3 竹蝗成虫防治

一是采用诱杀法。用稻草蘸新鲜人粪、尿、适量药剂浸泡一昼夜, 挂于林间, 诱杀成虫[4,5]。二是采取竹腔注药方法。选取5%~20%嫩梢较多的立竹, 在竹杆基部第1~2节处钻孔, 可用5%吡虫啉乳油, 按小竹1~2 m L/株、中竹3~4 m L/株、大竹5~6 m L/株用注射器等注到竹腔, 然后用黏土赌塞洞孔进行防治[6,7,8]。上述用于防治若虫的烟剂或烟雾剂都适应于防治黄脊竹蝗成虫[9,10]。

参考文献

[1]练佑明, 黄向东, 李建华, 等.黄脊竹蝗集中产卵地的识别与测报方法研究[J].林业科技研究, 1995, 11 (1) :6-9.

[2]梁承丰.中国南方主要林木病虫害测报与防治[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3.

[3]高文, 刘军建.黄脊竹蝗的综合防治[J].湖南林业科技, 2010, 30 (2) :28-29.

[4]练佑明, 王溪林, 李建华, 等.黄脊竹蝗诱杀剂配比筛选试验[J].林业科技开发, 2003, 17 (6) :29-30.

[5]练佑明, 王溪林.黄脊竹蝗诱杀剂筛选试验[J].湖南林业科技, 2001, 28 (3) :53-54.

[6]洪宜聪.黄脊竹蝗无公害防治技术[J].林业科技开发, 2013, 27 (4) :114-116.

[7]黄烈燕, 江长彬, 朱启智, 等.崇义县综合防治黄脊竹蝗实践与成效[J].江西林业科技, 2013 (1) :50-52.

[8]余罕浪, 张建强.黄脊竹蝗的生物学特性与综合防治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 2012 (18) :118-119.

[9]高文利, 刘军剑.黄脊竹蝗的综合防治技术[J].湖南林业科技, 2010, 37 (3) :57-58.

丘陵区城市 篇4

[目的]研究黄土丘陵区植被次生演替灌木群落形成过程中土壤养分的变化情况.[方法] 以白羊草群落为对照,选取杠柳、狼牙刺、丁香、虎榛子和柠条5种乡土树种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土壤养分含量,计算灌木群落形成变化过程中的土壤养分指数(Soil Nutrient Index,SNI),分析了各养分因子间的线性相关关系.[结果] 不同灌木初期对土壤养分的适应能力大小顺序为:柠条(0.072)>狼牙刺(0.114)>杠柳(0.163)>丁香(0.172)>虎榛子(0.292).不同植被物种群落土壤SNI值大小顺序为:虎榛子群落(0.979)>狼牙刺群落(0.535)>柠条群落(0.457)>丁香群落(0.341)>杠柳群落(0.333)>白羊草群落(0.145).从不同灌木群落形成过程所产生的.土壤养分改善效应来看,各参试群落相对于白羊草群落土壤养分的增幅分别为:虎榛子(4.740倍)、狼牙刺(2.909倍)、柠条(2.661倍)、杠柳(1.169倍)和丁香(1.168倍).各土壤养分因子间除土壤全磷与有效磷和有效钾的相关性不显著外,其余各土壤养分因子间均表现出极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P<0.01).[结论] 不同灌木种群所需的适宜土壤养分条件和对土壤养分的改善效应存在较大差异;植被次生演替灌丛阶段的土壤养分明显优于草本阶段,植被次生演替过程土壤养分呈逐步改善的趋势.

作 者:戴全厚 刘国彬 张健 张冠华 王玉霞 张超  作者单位:戴全厚(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陕西,杨凌,712100;贵州大学,林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刘国彬,张健(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陕西,杨凌,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山地丘陵区“三农”问题对策分析 篇5

本研究认为中国“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城市化 (城镇化) , 根据中国现有国情, 这将是一个长远的过程, 并可能将自始至终伴随着社会安定问题与生态环境的恶化问题。以往“三农”问题突破口的研究, 要么考虑过远, 要么一直在围绕着经济, 却极少的考虑生态环境的问题。水土保持将可能成为山地丘陵区解决“三农”问题的最佳突破口, 不仅能够发展农业现代化、解放富余劳动力、促进城市化进程, 并且保护了山区农村的生态环境, 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1 “三农”问题

在生态脆弱的山地丘陵区, “贫穷”是“三农”问题解决的最大障碍。农民收入长期得不到提高, 农业资本投入长期不足, 农业技术停滞, 造成了农民教育、技术和经济的“贫穷”, 农民剩有的财富只有土地, 为了解决温饱问题, 提高生活水平, 农民只有扩大开荒面积, 增加劳动力, 提高农业产量。然而, 由于生产技术难以保障, 土地贫瘠, 人口压力大, 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土地愈加贫瘠, 人民只得再次扩大生产面积, 形成“广种薄收”的局面, 导致“贫困-人口压力-水土流失-生态恶化-贫困加剧”的恶性循环。

2 水土保持是中国山地丘陵区“三农”问题的突破口

2.1 水土保持是中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由于中国特殊的自然气候和地理条件, 水土流失十分严重, 特别是人口的迅速增加, 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垦, 草原的超载放牧, 乱砍滥伐, 森林锐减, 以及开发建设过程中乱采滥挖, 对地貌植被的破坏, 人为加剧了水土流失。水土流失导致耕地减少, 生态功能衰退;泥沙淤积江河, 形成小洪水、高水位、多险情的局面, 给防洪保安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水土流失已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国家生态环境安全, 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已成为中国头号环境问题。

2.2 水土保持提高农民收入

水土保持改善生态环境, 从而增加人口环境容量, 使群众有了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条件, 安居乐业有了基本的保障。政府非常重视水土保持工程, 将水土保持项目建设成为“富民工程、生态工程、德政工程”。2006年8月, 水利部对对2003-2005年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进行了竣工验收。项目涉及山西、江西、湖南、重庆、四川、陕西、宁夏7省 (自治区、直辖市) 45个项目区、57个县。3年来, 累计投入6亿多元, 治理水土流失4783平方公里, 治理区年均土壤侵蚀总量减少1227.99万吨, 年粮食总产增长41747.4万公斤, 累计减少贫困人口359877人。

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是逐步实现“两改一变” (改广种薄收为少种高产多收, 改单一农业经营为农林牧副业全面发展, 变生态系统恶性循环为良性循环) 的一项有效途径。有机结合生物、工程、农耕三大措施, 山、水、田、林、路统筹规划, 合理布局, 因地制宜, 综合治理, 调整结构, 提高效益, 实现农田增产增收, 经济持续发展。2002-2006年实施的黄河水保生态工程乌兰察布市项目, 共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7018.8hm2。项目区累计治理程度达到54.09%, 林草覆盖率达到39.58%, 减沙效率为47.1%, 保水效率为21.6%, 水资源利用率40%, 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2527元。

2.3 水土保持解放劳动力, 加速城市化进程

中国城市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 城市化的过程, 农民变市民的过程, 就是农村变城市的过程, 亦即农业现代化过程。象中国这样一个拥有8亿农民的发展中大国, 将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 安定人民与酷劣的自然环境作斗争, 战严寒, 修梯田, 积累了丰富的梯田建设经验。截至2006年底, 全区累计建成高标准梯田10.26万hm2, 农村人均0.26hm2, 基本农田达到12万hm2, 累计总投资约6.3亿元 (国家投资1.2亿元, 群众投劳折资和自筹资金5.1亿元) , 投工1.23亿个, 移动土石方6亿m3, 使昔日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变成了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田”, 基本上实现了大旱不减产, 小旱保丰收。梯田建设促进了马铃薯、畜草、劳务三大产业的发展, 农民年人均从马铃薯种植中直接收入1200元, 解放劳动力7.8万人, 年人均实现劳务收入780元。

退耕还林工程是林业重点生态工程中涉及面最广、投资额度最大、政策性最强的一项生态建设工程, 主要是解决重点地区的水土流失问题, 在保证粮食生产的前提下, 力争25°以上坡耕地和严重沙化耕地全部退耕还林。对宁夏南部山区退耕还林还草农户家庭调查显示, 2002年从事种植业的劳动力比刚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2000年减少了13.7%, 从事种植业的劳动力的比重也从原来的80%下降到69%, 农业中减少的劳动力主要流向建筑业, 贸易、餐饮业, 交通运输业等非农行业。1998年以及2003年数据对比, 与退耕前相比, 全县总人口增加了0.76%, 农业人口减少了0.16%, 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中的农业劳动力下降了20.67%, 这说明退耕还林对人口资源的分布产生了明显影响。

参考文献

[1]刘丽明, 赵敏.农业产业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J].湖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2, 29 (5) :42-45.

[2]宋亚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现代化[J].江汉论坛, 2000, (8) :10-12.

[3]朱志军.发展壮大县域经济, 奋力实现中原崛起[J].经济经纬, 2005, (6) :116-118.

延安北部丘陵区谷子品种区域试验 篇6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地位于志丹县杏河乡砂壤地, 坡度为3°。土壤肥力中等以上, 常年施肥水平为土杂肥6 750 kg/hm2, 过磷酸钙225 kg/hm2, 碳氨300 kg/hm2, 供试土壤的p H值为7.8。

供试品种:铁7909、延谷807、730070、晋汾7号、金谷米、长农25号、87—214、86—14等8个品种。

1.2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8个处理, 即每个品种为1个处理, 其中以晋汾7号为对照 (CK) 。3个重复, 小区面积13.4 m2, 采用随机区组排列法[5,6,7,8,9,10,11]。每个区6行, 株行距11 cm×33 cm, 留苗30万株/hm2。

2 结果与分析

2.1 主要性状

金谷米生育期最短, 为118 d;7909和86—14生育期分别为126、128 d;延谷807、晋汾7号、长农25号生育期相近为123~124 d;87—214和730070没有完全成熟, 其生育期不能确定。730070千粒重最高, 为3.90 g;其次是87—214、延谷807, 分别为3.30、3.11 g;铁7909和晋汾7号相近, 分别为2.94、2.97 g;其余品种均在2.65~2.85 g。铁7909、87—214的株高分别为185.10、181.20 cm;延谷807和晋汾7号株高相近, 分别为178.07、176.90 cm, 其余品种在133.17~166.80 cm。730070和延谷807穗长分别为30.90、28.65 cm, 其次是金谷米、铁7909、长农25号、晋汾7号, 穗长分别为24.42、22.43、22.25、21.90 cm。

2.2 产量

就各参试谷子品种的产量结果来看, 延谷807产量为6 769.00 kg/hm2, 居于第1位, 比对照晋汾7号增产10.34%;对照晋汾7号产量为6 134.64 kg/hm2, 居于第2位;长农25号产量为5 597.29 kg/hm2, 居于第3位, 比对照晋汾7号减产8.76%;其余5个品种与对照相比均减产, 其减产幅度在17.52%~28.22% (表1) 。经过方差分析和新复极差法测验, 重复间没有显著差异, 品种间差异达到显著性水平 (表2、表3、表4) 。

2.3 抗逆性

通过田间调查发现, 8个品种中均感染有红叶病, 发病率为1.22%~5.50%, 其中铁7909发病最重, 发病率为5.5%;晋汾7号较轻, 为1.22%。在参试的8个品种中, 除长农25号未感染白发病, 其他品种均不同程度的感染白发病, 发病率为0.61%~5.80%;87—214的发病率最高, 为5.8%。其他病害未见发生。

注:SE= (0.13÷3) 的二次开方为0.21。

同时发现87—214倒伏面积达90%以上, 倒伏最为严重;金谷米和86—14倒伏轻, 达16.5%~23.7%;730070倒伏达50%;其余4个品种均未倒伏, 且生长健壮。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 晋汾7号产量居第2位, 可适当推行和扩大种植;延谷807产量最高, 生育期适中, 适宜在当地推行;其他品种产量不及以上2个品种, 但其综合性状好, 可以继续试验, 进一步证实其各性状的真实性。

参考文献

[1]马国政, 梁小平, 方海军, 等.早地谷子不同栽培方式试验初报[J].甘肃农业科技, 1997 (7) :18-20.

[2]胡汉民.谷子地膜覆盖栽培增产机理及高产技术[J].陕西农业科学, 2007 (7) :39-40.

[3]蒋俊, 王俊鹏, 贾志宽.宁南旱地谷子地膜穴栽培试验初报[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1999, 17 (2) :31-36.

[4]张绪成.旱地地膜谷子不同生育期供水效应研究[J].甘肃农业科技, 1998 (6) :21-22.

[5]李斌, 王康宁, 黄玉锋.谷子品种比较试验研究[J].宁夏农林科技, 2012, 53 (11) :1-4, 6.

[6]穆婷婷, 张福耀, 张晋, 等.晋中市谷子品种比较试验[J].山西农业科学, 2012, 40 (10) :1029-1031.

[7]曹赞丽, 吴立锋, 郭来民, 等.豫西丘陵旱地谷子品种比较试验研究[J].农业科技通讯, 2012 (7) :126-127.

[8]罗河月, 郭冬梅, 陈莉.优质高产谷子品种比较试验[J].河北农业科学, 2011, 15 (10) :39-41.

[9]张弘弼, 高中奎, 金洪安.谷子新品种对比试验[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6 (4) :48.

[10]王敏霞, 李占武, 马彦忠.静宁县谷子新品种比较试验初报[J].甘肃农业科技, 2011 (5) :14-16.

浅谈黄土丘陵区造林绿化 篇7

1 黄土丘陵的自然特点

1.1 以深厚的黄土组成特有的黄土丘陵地貌

黄土丘陵地区除突出的一些面积不大的山地外, 大部分地区覆盖着第三纪和第四纪黄土, 一般厚达几十米至百米不等。由于长期的侵蚀, 形成了丘陵、沟壑、塬等不同的地貌类型。

黄土丘陵除水土流失外, 还遭受风蚀危害, 在山西省西北地区, 在水土流失和风蚀的双重侵蚀下, 地貌呈现为黄土缓坡丘陵沟壑, 而且存在土地沙化现象, 有些地方沙化日趋严重。在山西黄河北干流东岸地区, 即晋西一带为黄土丘陵沟壑地貌类型, 水土流失极为严重, 黄土层切割严重, 某些河床已切割至基岩层, 其特点是黄土梁峁连绵, 地形破碎。在山西省西南地区分布的沟壑区, 特点是塬面破碎, 多呈长条状, 而且面积也较小。黄土深后、地形破碎是其主要特点。

1.2 气候干旱, 土地贫瘠

黄土丘陵区属于大陆季风气候区, 北部为中温带, 中南部为暖温带半干旱区, 年平均气温为3℃~14℃, 无霜期110 d~220 d, 年降水量400 mm~500 mm。而从总体上分析, 天然降水稀少, 属于半干旱气候区, 对农业生产和植树造林带来很大困难。由于气候干旱, 自然植被稀少, 因而土壤肥力差, 虽然土层厚但有机质缺乏, 全氮一般含量也只有0.05%左右。而且土壤结构疏松, 毛细管作用强, 土壤水分蒸发量大, 导致土体贫瘠干旱。

1.3 水土流失严重, 而且风沙危害大

由于自然植被稀少、土壤疏松, 年降水量集中 (于雨季) , 再加上陡坡开垦种植现象普遍, 因而水土流失十分严重, 因水土流失形成的土壤侵蚀模数每平方公里达到5 000 t~10 000 t, 最高可达30 000 t。每年输入黄河的泥沙达到16亿t。不仅使黄土丘陵区土壤更加贫瘠, 而且造成黄河下游河床淤积抬高, 水患不断。所以水土流失是导致当地土地贫瘠的重要因素, 也是当地农民贫困的一个主要根源。

2 黄土丘陵区营造防护林的指导思想和方针

2.1 指导思想

黄土丘陵区营造防护林是全国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工程, 它的意义主要在于:其一, 控制水土流失, 治理风沙危害, 改善黄土丘陵区的生态环境, 为治理黄河、改善黄河下游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提供基本保证;其二, 通过对黄土丘陵区生态环境的改善, 促进当地农业生产, 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从根本上支持农民脱贫致富。因此, 黄土丘陵区营造防护林就应该以实现上述目标作为指导思想。早在1997年8月, 江泽民同志和李鹏同志就对于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作出过重要批示, 提出要再造秀美山川。所以, 黄土丘陵区营造防护林的指导思想应是, 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艰苦创业的精神, 动员广大人民和社会各方面的力量, 大抓植树造林, 建设乔、灌、草结合, 以防护林为主体多林种结合, 带、网、片结合的防护林体系;控制水土流失, 改善生态, 美化环境, 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黄土丘陵;促进农业生产, 支持农民脱贫致富, 为治理黄河、制止荒漠化南移做出贡献。

2.2 指导方针

2.2.1 坚持以防护林为主, 多林种结合发展的方针

按照我国“三北”防护林建设提出的“多林种结合, 造、封、管结合, 带、网、片结合, 乔、灌、草结合”的精神, 黄土丘陵区造林必须“多林种结合”。但必须强调“以防护林为主”, 在防护林中以水土保持林为主, 才能保证改善生态环境的需要。

2.2.2 坚持全面造林、重点突出方针

在造林安排上, 应该全面规划, 凡是该绿化而且可以绿化的地方, 都要安排造林, 但在全面造林中要突出重点。从大局上讲, 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风沙危害猖獗的地区, 都应该是造林的重点地区。

2.2.3 坚持造林、封山育林与退耕还林相结合的方针

为了尽快恢复植被, 控制水土流失, 改善生态环境, 必须采取多种方式, 加快植被恢复进程。除积极造林外, 同时还要做好封山育林工作。在黄土丘陵区的一些地方还分布着有散生天然乔木和灌丛的地类, 在造林一时无法进行的情况下, 应先进行封山育林, 再加一些辅助措施, 以加快植被恢复进程。在黄土丘陵区大量地存在着利用价值不高的坡耕地, 这常常是水土流失的最大根源, 因此有计划地实施退耕还林是控制水土流失的一项重要措施。

3 黄土丘陵区造林树种选择

根据黄土丘陵区的自然条件, 造林宜选用耐干旱瘠薄的树种, 在一些水肥条件好的地带, 也可以选用一些速生树种。一般情况下:海拔在1 500m~2 000 m之间的山地, 有华北落叶松、油松、杜松、辽东栎、青杨、白桦、山杏、山桃、沙棘等;海拔在1 000 m~1 500 m之间的丘陵、山地, 有油松、侧柏、杜松、小叶杨、旱柳、毛白杨、臭椿、辽东栎、青杨、北京杨、刺槐、山杏、沙棘、柠条等。海拔在1 000 m以下的盆地和沟川地带, 除可以种植上述大部分树种外, 还可以种植一些经济作物, 如苹果、柿子、仁用杏等。

总之, 黄土丘陵一般较为干旱, 土地也比较贫瘠, 应把油松、侧柏、刺槐、臭椿、沙棘、柠条、酸枣、山杏、山桃等耐干旱树种作为主要造林树种。

4 黄土丘陵区造林应注意的技术问题

4.1 采用抗旱造林技术

1) 选用适用于当地生长的耐干旱造林树种;

2) 利用适宜整地方法, 蓄水保墒;

3) 在植树造林过程中, 选用良种壮苗, 并做好苗木保护工作, 特别是要保护苗木根系不受损伤, 不被风吹日晒, 经常保持湿润;

4) 植苗展根, 埋好踩实;

5) 植苗后穴内浇水, 并用塑膜、草皮、石块等覆盖穴面。

在黄土丘陵区造林中常用的水平阶造林、水平沟造林、鱼鳞坑造林等, 都是将蓄水保土整地工程与植树造林技术结合的抗旱造林技术。其中有一种叫“隔坡水平沟”整地造林技术, 就是在黄土坡面沿等高线方向开挖水平沟, 水平沟之间距离视造林确定的行距而定。在挖水平沟时, 先将表层土挖出放于沟后棱, 再将底层生土挖出堆放于前棱, 最后将放于后棱的表层土回填沟内植树造林。利用水平沟集流水平沟间坡面径流, 提高沟内土壤水分含量, 可以增加抗旱能力。近年提出的一种“径流林业”技术, 是把造林地植树坑穴以外的地表天然降水径流尽量多地集流于植树坑内, 提高坑穴土壤含水量。如“隔坡水平沟”造林, 把水平沟间坡面土壤踩拍紧实, 少渗水水径流, 使坡面上更多的径流截流于水平沟内, 就等于增加了水平沟天然降水量, 可以达到抗旱保墒的预期效果。

4.2 采用有机旱作造林技术

黄土丘陵土壤比较贫瘠, 不利于树木生长发育。因此, 提高土壤肥力也是造林中应该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山西省西南黄土残垣沟壑区推行的一项“有机旱作造林”技术, 可以推广应用。其要点是, 在黄土坡面沿等高线方向挖水平沟, 沟间距离视造林行距需要而定;水平沟深1 m左右, 宽50 cm, 平地可达1 m左右;沟底铺20 cm厚的秸秆、杂草和农家肥, 然后表土回填, 新土筑埂。整好地后, 种植树苗时, 浇水灌根, 培土踏实;栽植后幼树周围地表用地膜覆盖保墒。

4.3 黄土丘陵区造林布局

黄土丘陵区大部分为黄土梁峁丘陵沟壑区。在黄土梁峁周围及以下一段为坡面较缓的坡耕地或梯田, 其下为黄土侵蚀沟, 高塬沟壑区的黄土塬面外沿即与黄土侵蚀沟相接。造林的重点是黄土侵蚀沟及梁峁顶。

黄土侵蚀沟由沟沿、沟坡、沟底组成, 沟又分主沟、支沟、毛沟。为了控制侵蚀沟的发展, 除了在坡面耕地采用水土保持措施外, 造林主要是在沟沿营造护边林带, 在沟口和支沟营造沟头防护林, 支沟底营造防冲林, 包括沟底和坡麓冲积土堆积的坡面。这些地方均可采用乔木或乔灌混交的方式造林。侵蚀沟坡一般比较陡, 有些坡度达到50°~70°人也很难站立, 造林也非常困难。因此, 沟坡应以营造灌丛为主, 如柠条、沙棘、山桃等, 坡面较缓处可营造油松、侧柏等针叶林。比如2007年山西省管涔山林区杏岭子林场在本场黄土梁峁丘陵沟壑区营造了68 hm2油松和柠条混交的防护林就收到了很好的成效。

摘要:本文分析了黄土丘陵区的自然特点, 提出了在黄土丘陵区营造防护林的指导思想和方针, 最后指出了在黄土丘陵区造林的树种选择和有关技术问题。

陇东黄土丘陵区蔬菜生产农事历 篇8

1 蔬菜育苗管理

1.1 茄果类蔬菜育苗

1) 育苗环境的确定。育苗地点选择在日光温室、多层覆盖的塑料大棚、阳畦内进行育苗。

2) 确定播种育苗时间。番茄、茄子、辣椒等属茄果类蔬菜, 大棚茄果类蔬菜栽培, 育苗必须掌握苗龄, 即日历苗龄75~80d, 生理苗龄8~9片真叶, 80%以上现蕾。一般在2月上旬播种育苗, 4月中下旬定植, 6月中旬上市。

3) 浸种催芽。按所需种子数量, 把种子用纱布包成几个小包, 放在55℃温水中浸种10min, 同时要不断搅动。将水温降至30℃左右, 浸种3h。将种包捞出放入1%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20min, 捞出种包用清水反复冲洗数次后, 再放入20~30℃温水中浸泡4~6h, 沥干种包水分, 装入碗或其它容器中, 上盖湿毛巾, 25~30℃下催芽, 催芽时每天用清水投洗。50~70%种子露白后播种。番茄浸种10~12h, 辣椒16~24h, 茄子14h, 中间用手搓洗2~3次, 在20~25℃下催芽, 茄子最好用变温催芽, 即白天24~30℃, 处理16h, 夜间14~15℃, 处理8h, 3~5d即可出芽。

4) 营养土的配制。床土配制:按不同的育苗方式, 营养土配制方法如下:

营养钵及营养土方育苗营养土的配制:园土和腐熟的有机肥按7:3的比例混合, 然后每方混合土中加入过磷酸钙1~2kg, 草木灰15kg, 混合好后过筛。

穴盘营养土的配制:园土、腐熟锯末、炉渣按5:2:1混合, 播前3d拌湿, 含水量60%~70%, 用塑料膜密封杀菌。

营养土消毒:为了预防苗期发生猝倒病、立枯病, 一般每立方营养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敌克松或甲基托布津8~10g配成溶液喷洒搅拌均匀混与营养土中, 用地膜盖严消毒4~5d后再用。

苗床准备:苗床一般宽1.2m, 长5m为宜, 便于操作, 床内营养土厚10cm。搭阴棚, 刮平床面, 用报纸卷10cm×10cm圆柱形纸钵 (或可直接用8cm×8cm或10cm×10cm的塑料钵) , 钵内装2/3容积的营养土, 紧密摆放, 或床面铺塑料膜, 待放育苗盘。播种前半天浇透苗床底水。

5) 播种与出苗前管理。播种:育苗床做成后, 用30℃温水浇透均匀播种, 覆土1cm。架设小拱棚。出苗前管理:由于1月份气温最低, 床土温度更低, 为此提高床土温度最为重要。出苗前床土温度应保持20℃。有条件的进行土壤电热加温, 白天气温保持20~25℃, 夜温18~20℃。出苗前不能再浇水。

6) 幼苗期管理。70%出苗时, 立即撤掉小拱棚, 防止苗木徒长。白天保持25~28℃, 夜间13~15℃, 昼夜温差保持10℃左右, 床土温度保持15℃左右。2片子叶展开, 最易患猝倒病, 立枯病, 为此应防止苗床内积水, 床土湿度不可过高, 保持床土见干见湿即可。苗期发病时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8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防治。

7) 分苗和成苗期管理。2片真叶展开, 及时分苗, 分入8cm×8cm育苗钵内, 辣椒1钵双株, 番茄、茄子均为1株, 床土同上。分苗后, 除浇透底水外, 地温应保持20℃左右。加大温差, 白天25~30℃, 夜间15~18℃, 床土温度15~20℃;土壤保持见干见湿 (最大持水量60%~80%) , 空气相对温度白天60%~70%, 夜间80%~90%;由于此时光照较弱, 应在苗床北侧张挂反光膜;并注意加强苗期肥水管理。

1.2 瓜类育苗

1) 确定播种育苗时间。瓜类包括黄瓜、甜瓜、西瓜、西葫芦等, 日历苗龄45~50d, 生理苗龄4~5片真叶展开。一般在2月上旬播种育苗, 3月下旬~4月上旬定植, 5月下旬上市。

2) 种子消毒与浸种催芽。用55~60℃热水烫种消毒, 冷却到30℃时浸种, 黄瓜、西葫芦、甜瓜浸种8~10h, 西瓜浸种36h, 在25~30℃下催芽。

3) 播种与出苗前管理。营养土配制:为了培育壮苗和增加雌花, 苗床营养土要求养分全面, 氮、磷、钾比例合适, 采用方法是:未种过瓜类的田园土与充分腐熟的有机肥, 适宜比例为3:1, 每立方米营养土中再加入尿素和硫酸钾各0.5kg, 过磷酸钙3kg或磷酸二铵1~1.5kg和草木灰5kg左右, 尿素0.3kg, 如土质粘重可适当加些河沙或炉渣。

营养土消毒及苗床准备:为了预防苗期发生猝倒病、立枯病, 一般每立方营养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敌克松或甲基托布津8~10g配成溶液喷洒搅拌均匀混与营养土中, 用地膜盖严消毒4~5d后再用。苗床一般宽1.2m, 长5m为宜, 便于操作, 床内营养土厚10cm。南瓜可直接培育在营养钵中。营养钵内装营养土至4/5处, 播前从苗床底部浇水, 漫过营养钵1.0cm为宜, 水渗后点播, 每钵一芽。

床土配制同茄果类。催芽后直播于8cm×8cm育苗钵中。出苗前管理同茄果类。

4) 幼苗期管理。瓜类幼苗期, 指两片子叶展平后, 心叶出现前, 这期间最易徒长, 有2/3出苗后, 增加光照时间, 防止徒长, 白天保持25~28℃, 夜间13~14℃, 并且不要浇水, 土温15℃左右。

5) 嫁接育苗。黄瓜、西瓜、甜瓜, 为了提高抗病力和提高产量, 用黑籽南瓜作砧木进行嫁接育苗。

插接法:将黑籽南瓜比瓜苗提前3~4d先播于育苗钵中, 瓜苗播种于苗床, 插接在瓜子叶展平、砧木真叶出现时进行。先切掉砧木生长点和真叶, 用竹针从顶部2/3处插入4mm~5mm深的小孔, 然后把削成楔形的接穗 (切掉瓜苗根系) 插到砧木的孔内, 用嫁接夹固定。

靠接法:将瓜苗比黑籽南瓜提前5~7d播种, 嫁接前三天, 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溶液对嫁接苗喷药。嫁接选晴天进行, 从苗床取不带土瓜苗, 先挖去南瓜真叶和生长点, 用刀片在子叶下1cm处向下斜切一刀, 角度为30~40°, 深度达茎粗的1/3, 切口不能与髓腔相通, 然后在瓜苗子叶下1.5cm处向上斜切一刀, 角度为30°, 深度为茎粗的3/5, 然后把两切口楔合, 瓜苗子叶十字形压到南瓜子叶上, 切口边一定要对齐, 一次楔合好, 避免重复, 用嫁接夹固定, 瓜苗靠在嫁接夹内侧。

嫁接后的瓜苗, 要遮光, 防止阳光直射, 架设小拱棚, 保持高温高湿, 一周后靠接法需切掉瓜根, 即可进行成苗期管理。

2 温室叶菜栽培管理

1~2月, 日光节能温室种植的小白菜、水萝卜、茼嵩、生菜、油菜、香菜、芹菜等, 开始陆续采收上市。主要注意中后期温室管理。

2.1 温室温度管理

1月为冬季最冷季节, 应加强温室防寒、保温, 必要时应进行临时加温, 白天保持15~25℃, 夜间10℃左右。除及时拉放, 夜间温室草帘上应覆二膜, 白天揭掉, 晚上拉盖。

2.2 肥水管理

土壤肥沃, 中、后期原则可不必追肥, 如秧苗生长迟缓, 可用0.1~0.2%尿素根外追肥。土壤肥力不足时, 可随灌水追肥, 浇水不宜过多, 以防地温降低影响秧苗生长。根据土壤情况, 每隔7~10d浇一次水, 保持土壤湿润即可。

2.3 改善光照

要及时清除膜面杂物, 保持膜面清洁, 并在室内张挂聚酯反光膜, 可提高光照强度, 并可提高近地面气温。

3 温室果菜定植与定植后管理

3.1 定植方法

1月末2月初, 黄瓜、番茄、茄子、辣椒、豆角、甜瓜、西瓜等, 定植于日光节能温室。采用单垄双行膜下暗灌技术。起0.8m垄面, 0.4m垄间距栽2行, 中间开暗灌沟, 上面扣地膜。黄瓜株距30cm, 茄子、蕃茄、辣椒33cm、甜瓜40 cm、西瓜50 cm、豆角30cm。定值时应施足底肥, 浇透底水。

3.2 定植后管理

定植后需注意防寒保温, 白天2 5℃~2 8℃, 夜间15℃~18℃, 土温15℃以上, 有利加速缓苗。

拉架绑蔓:在温室2m高度用铁丝拉架, 用鱼网线吊蔓, 也可用架条插架。

保花保果:西瓜、甜瓜、西葫芦开花后, 进行人工辅助授粉。番茄、茄子、辣椒, 开花后用防落素处理, 浓度30mg/kg。

整枝:番茄采用单干整枝, 三层花掐尖;厚皮甜瓜11~14节单蔓整枝, 13~14节后留子蔓2~3条, 其余子蔓全部打掉, 25片掐尖。伊丽沙白甜瓜5~6片叶以后茎蔓开始伸长, 不能继续直立生长, 所以当6、7片叶展开时就要绑蔓。绑蔓时要S形弯曲调节植株高度, 使龙头处在南低北高一条斜线上。单蔓整枝主蔓先不摘心, 选留中部12~15节的子蔓作结果预备蔓, 一般留两条子蔓, 每条蔓留一个瓜, 瓜前留2片叶摘心。结果蔓以上再发出的子蔓摘除, 最顶部两个子蔓, 留3~4片叶摘心。主蔓长到25~30节摘心。双蔓整枝在主蔓3~4节, 即3~4片叶展开时摘心, 各叶腋均能发出子蔓, 选留两条子蔓, 引向两根架竿上, 采取与单蔓整枝相同的方法绑蔓。在子蔓的中部11~12节处选留结果蔓, 坐果后果前留1—2片叶摘心。双蔓整枝每一子蔓留一个果, 25~30节摘心。

4塑料大棚建造

丘陵区玉米套种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篇9

一、选用良种关

玉米选用高产优质、抗逆性、抗病性强的优良品种天玉56。大豆选用生育期较短的贡选1号。

二、适期播种关

玉米3月1日至3月5日, 大豆6月上旬播种。

三、地膜肥团育苗关

玉米肥团按每栽一亩地用有机质含量高的表层土400~500kg, 加120~150kg腐熟厩肥、10~15kg过磷酸钙、腐熟水肥150kg混均, 干湿度以手捏成团, 落地即散为止。肥团捏成直径4.5~6cm, 约为鹅蛋大, 放入苗床, 每个肥团播粉咀种子1粒, 适量泼施水肥后, 复土2~3cm, 低拱盖膜, 四周用细土压实封严。

四、玉米盖膜移栽关

1. 规范开厢小麦播种时, 将旱地实行“双三0”规范开厢, 预留玉米种植带。

2. 沟施底肥和底水

玉米移栽前, 在玉米种植带正中挖一条20cm的沟槽 (沟两头筑档水埂) , 按亩施磷肥40~150kg、尿素12~14kg、钾肥15kg、腐熟水肥1500kg作底肥均匀施于沟内, 若土壤干燥, 含水量底, 视其情况加施底水。或在沟内一次性施入“百事达”生物肥等长效缓释肥45~60kg, 后期不再追肥。

3. 小垄双行结合沟施底肥和底水后复土, 做成底宽40~50cm的垄, 垄面土要欠细并呈瓦片型。

4. 待雨盖膜

在春季持续3天~5天累计降雨20毫米或下透雨后, 立即将幅宽50~60cm的超微膜盖在垄面上, 并将四周细泥土压严, 保住降水。

5. 膜际栽苗

将符合要求的玉米壮苗 (3叶) 移栽于盖膜的边际, 每垄栽2行玉米。种植规格为窄行距47~57cm, 窝距40~47cm, 每窝栽2苗。若单株移栽, 窝距20~23cm, 亩植2 800~3 300株左右。

五、规范合理种植大豆关

在“双三0”改制地种植两行玉米的宽行带种植2~3行大豆, 行距34cm, 窝距33cm, 窝留2~3株, 亩植密度6000~9 000株。

六、科学配方施肥关

1. 玉米

(1) 底肥。亩用堆渣500kg, 过磷酸钙40~50kg, 钾肥12kg, 水肥30~40担对碳铵30~35kg打底。 (2) 苗肥。苗期亩施水肥20~25担对碳铵10~12kg, 施后除草松土。 (3) 拨节肥。拨节初期亩施水肥1 500kg对碳铵20~23kg穴施, 施后浅中耕除草培土。 (4) 攻穗肥。大喇叭口期亩用水肥30担对碳铵50~55kg穴施, 施后中耕除草培土。

2. 大豆

大豆采取以磷钾为主、酌施氮肥的方法, 底肥亩施尿素3~4kg, 过磷酸钙30~50kg、氯化钾4~5kg, 播种时穴施, 避免种肥接触;追肥玉米收后视田间苗架长势, 对苗架长势较弱的田块每亩雨后直接撒施4~5kg尿素或对清粪水穴施。

七、病虫防治关

1. 玉米病虫防治

玉米螟虫:在玉米喇叭口期, 用3.6%杀虫双大粒剂, 每株丢2克于玉米心叶内, 也可用90%的晶体敌百虫1000~2000倍喷雾。玉米纹枯病:亩用井岗霉素粉剂25g对水喷雾到玉米苞以下茎杆上, 也可以人工掲病叶。

2. 大豆病虫防治

幼苗期每亩用50%的甲基托布津或65%代森锰锌100g对水50kg茎叶喷雾防治立枯病、根腐病, 盛花期间用50%早基托布津100可对水50kg茎叶喷雾防治霜霉病和炭疽病。苗期亩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5~30g或2.5%来福灵乳油15~20ml对水稀释喷雾防治蚜虫、红蜘蛛、蓟马等害虫, 盛花至结荚鼓粒期注意对豆荚螟、大豆食心虫、大豆蚜虫、红蜘蛛、蝽橡等虫害的防治。

上一篇:怎样让数学活动更有效下一篇:个人成长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