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数学活动更有效

2024-10-21

怎样让数学活动更有效(共12篇)

怎样让数学活动更有效 篇1

《数学课程标准》中多处强调学生学习数学不仅要习得一些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感悟数学思想和方法,更应从中获得一些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只有触动学生思维的数学活动,才能从中积累相应的活动经验,从而产生深远的影响。

日本数学家米山国藏曾说过:“作为知识的数学,出校门不到两年就可以忘了,唯有深深铭记在头脑中的数学的精神、数学的思路、研究的方法和着眼点等,这些随时随地发生作用,使他们终身受益。”回顾平时的课堂教学,应该说也是很重视学生“做”数学的过程,在“做”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也是能沿着提供的多个小问题去展开有效的研究,但结果往往是学生只记住了结论,而把问题解决的过程、方法或是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忽略了。因此,一旦独立去面对一个新问题,很多学生就感到无从下手。究其原因,教师给予学生的学习任务中的思考力不够,多数学生只是循规蹈矩地按照既定的要求去完成学习任务,而忽略了为何这样去做。如何让数学活动更有效、更能触及学生的心灵,这也是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一、让学生“做”数学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指尖上。”这就要求我们善于用实践的眼光处理教材,把教材内容设计成数学活动,让学生动手“做”数学。

小学生的认识是处于由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动作进行思维,靠直观感知获取知识。鉴于这样的认识,要解决学科性质与学生认识水平的矛盾,教学时,适时组织学生进行操作活动是帮助学生习得知识、技能甚至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途径。纵使这样,相信不同的教师给予学生的活动要求也是不同的,对于学生的思维要求更是千差万别的。

例如,在认识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的“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时,第一堂课上我怕学生一时找不到研究的方向,提供明确的学习任务:准备4厘米、5厘米、6厘米、10厘米小棒各一根,选择其中的三根围一围,观察哪三根可以围成三角形?哪三根不能围成三角形?观察每种情况下最长边与另两条短边之和的关系。根据以上观察比较,你能发现三角形的三条边之间有什么关系?在这样的提示下,大部分学生都能独立完成整个活动过程,并得出相应的结论,不失为一种节约课堂时间的好方法,然而透过这样的操作现象,令我们反思的是:这样的活动过程,学生的思维究竟能提高多少?学生对于为何要研究“最长边与另两短边之和的关系”,这一问题又有何思考?这才是整个操作过程中的重中之重。

据于这样的认识,我在第二堂课中,让学生准备以上四种长度的小棒,以小组为单位,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研究:从4厘米、5厘米、6厘米、10厘米中任选三根小棒围一围,观察比较,思考为什么有的能围成三角形?有的却不能?组长对各种情况作好相应的记录。结合操作过程,说说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条边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就在这样没有明确方向的前提下开展了活动。由于在学生的生活中接触的都是完整的三角形,因而当用4厘米、5厘米、6厘米三根小棒围成了一个三角形时,学生没有任何发现,可当将第三根换成10厘米时,学生惊讶地发现,不管怎么努力,都无法在10厘米上方用4厘米和5厘米两根小棒撑起一个角,就是无法围成三角形;这就引发学生思考刚才为何能支撑起一个角,观察发现:4厘米和5厘米两根小棒连起来比较长,要想和6厘米的两个端点连接起来,只有将4厘米和5厘米两根小棒支撑起来,形成一个角,也就围成了一个三角形。通过不同的操作、比较,无需教师多语,学生自然而然明确了本次活动的研究方向——两条短边之和与最长边之间的关系。相对于上一个案例中,缺少了第2个指向性明确的要求,课堂上的研究时间多了一些,学生在语言表达上也不是那么严谨、到位,但从中折射出来的思维含量却是第一堂课中无法匹敌的,我想这才是真正的“做数学”,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得到真正的提升。

二、让学生“说”数学

“做”数学可能更多的是指向于操作层面上的,给予学生的直观思维更多一些,而这是远远不够的。让学生“说”数学就可以将这样的直观的、感性的认识上升至理性层面上来。

在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各种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更应理解这样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正所谓“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这样的推导过程必须要让学生主动去说,并且要做到边说边想象动手操作的过程,才能更好地去解决问题。在教学“圆面积计算”时,我们常常要求学生要熟记圆面积的推导过程,因此,就会出现部分学生死记硬背。比如:一个圆和一个长方形的面积相等,圆的半径与长方形的宽相等,都是4厘米。求长方形的长。好多学生都是依据字面意思:先求出圆面积,即为长方形的面积,再除以宽。这样的方法可以看出学生的“说”与“做”是脱节的,圆面积的推导过程也未真正内化,从而也就无法灵活地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因而只有做到“手口统一”,才能有效地促动学生思维的发展。

三、让学生“品”数学

“说”数学,不仅要说“正确”的数学,更应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观点”或“疑惑”,切忌“人云亦云”。因此,在数学活动中让学生去“品一品”,这样,学生的求异思维和批判思维在此才能得以发展。

例如,学生认为,“13×4,16×4与14×3,14×6”这两组题像“双胞胎”兄弟,长得差不多,但计算的结果却不一样。“我刚才是看到了两道题不一样,但我以为两个数字虽然换了位置,可能和加法一样,结果不变,其实这是不对的”;“第二组题,我还以为和第一组题一样,两个积相差10,可实际上相差20”……我示意他们将想法说出来,有些学生就迫不及待地去观察、并再次举例比较,发现:第一组算式里3和4相差1,算到的积十位上也相差1;第二组算式里4和6相差2,积的十位上也相差2;以此类推。可这时又有一个孩子举手说:“我用25×4,24×5,因数4和5只相差1,结果却是相差20”。学生的思维再次被激发。

学生在错误中去反思、品味,让原本枯燥的计算变得更富有内涵,而学生的思维因一次次的碰撞得以足够的发展,这远比解决几道计算题来得更有价值。

怎样让数学活动更有效 篇2

汽车产业开发区第七小学 张海辉

感谢钟校长给我们青年教师寒假学习买的好书,我读的是《怎样让阅读教学更有效》。这是汪秀梅老师所著。这本书是汪老师以现代文和古诗词两种体裁的课文形式,将自己近几年研究的课堂教学案例,阐述怎样让语文阅读教学更有效。提升教学能力的十种读诵模式:主线贯穿式、课题统领式、自主开放式、读写规范式、目标板块式、传统讲授式、附文助读式、对比参照式、以读代讲式、轻吟浅唱式,其相互独立,也相互交融,且每个模式都列举了课例,用实例说话,深入浅出地阐述各个模式的关键,让读后我益匪浅。

我觉得在我践行“以读为本”“以读代讲”“以读悟情”“以读明义”的阅读教学教学理念时出现了一点偏差,走进了朗读指导的误区,朗读是把书面文字变成有声语言的再创造。情感是灵魂、是动力是有声语言的不竭源泉,而声音外在的表达的形式。好的朗读要做到的:理解作品---具体感受---行之于声-----及于听众。对于语文教师来说,不仅要掌握朗读的基本技巧,渗透指导方法,才能真正促进学生朗读水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有所感悟,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的熏陶。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可见朗读教学部仅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一种主要的手段。因此注重阅读教学中的朗读的指导,是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的环节。但是不能把阅读教学变成单一的朗读技巧的指导,要让朗读为提高有效的阅读教学服务。

我想在这学期的语文课堂的阅读教学中学习王老师的让阅读教学更高效的策略:

一、走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朗读指导的误区。

二、实施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指导的策略:

1、深刻体会文章情感,理解感受,披情入境。

2、准确把握外部技巧:停连、重音、语气、节奏。

3、巧妙的渗透指导方法:理解作品,把握基调。品词析句,巧抓关键。发挥想象,再现情境。示范朗读,引明方向。重点放在中年级的阅读教学的目标的策略。

我想在语文阅读教学的之中读诵模式中,好好学习汪老师的案例和理论,特别是在案例中的引导学生朗读的一些问题,有浅入深,将一篇篇凝聚着作者灵感与思想、悲伤与欢愉的文字与学生分享,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对文字的感受、对世界的感受,并最终促进学生良好的语感的形成。

怎样让数学活动更有效 篇3

一、创设操作情境,激发活动兴趣

有人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是智力的磨刀石。”教学中,我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尽量利用形式多样,灵活多变,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学习创设一种愉快的情境,让学生感到每节课都有新意、都有新鲜感。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一课时,一上课我就让学生玩猜图形的游戏,通过描述和猜平面图形,唤起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与学过的知识,不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也让学生在猜和描述的过程中复习了各种四边形的特征,然后让学生先以猜测的方式,说说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然后再用学具通过找一找、剪一剪、测一测、画一画等一系列的活动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活动中孩子们轻松愉悦地掌握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活动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我发现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也会引起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探索、研究的兴趣。五年级学习体积时,我用一节课的时间上了一节“实践课”。我让孩子们带来橡皮泥,我们搓、捏、揉成各种形状,不同样式,最后发现其实始终还是那一块橡皮泥,无论捏成什么形状,体积是不变的,为日后解决一些锻铸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法。

三、创设生活情境,激发活动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为此,我借助活动,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应的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的教学环境氛围,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例如,教学“体积和体积单位”时,我引导学生在两个盛有相同多水的两个杯子里分别放入大小不同的两个石块,由此观察水面为什么会上升,为什么上升的高度又不同。这一活动的设计,自然地把学生带入新课的学习,质疑到释疑随之迎刃而解,学生轻松地尝到成功的喜悦。

四、以导入设问,讨论活动等方式,激发活动兴趣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唤起学生的记忆表象是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我引导学生走向生活,在实践活动中激活创新思维;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表现自己,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例如学习“圆面积的计算”后,让学生想办法计算校园大树树干的横截面积。有的学生说:“要砍倒大树才能测量半径,知道了半径才能根据圆面积公式S=πr求出横截面积。”另一些学生则提出反对意见:“砍树不是好办法,应该在不砍树的前提下讨论这个问题”。大家就此展开讨论并得出结果:先测量出树干的周长,变换圆周长公式C=2πr便可求出树干的半径,再应用圆面积公式就可求出树干的横截面积。这样,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了新知识,还培养了他们动脑、动手的能力。

五、表扬与鼓励相结合,强化活动内容

教师拥有一种力量——表扬与鼓励。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如果学生发现某一规律时,我就及时给予热情的赞扬和鼓励,并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点、调控。另外,再积极开展学生间的相互评价,使学生始终保持着一种探索、发现、进取的良好心态去参与活动的全过程,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活动效果。比如,前面“为什么体积会不变”这一活动,当学生提出问题时,我并没有置之不理;当学生不知所措时,我及时提出建议;当学生互相交流、积极讨论时,我鼓励学生充分发表意见,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促进思维的发展。

怎样让小学数学课堂更精彩 篇4

探索规律的过程是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在未知世界的游历和探险过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各种出人意料和富有情趣的细节, 吸引学生的好奇心, 促使他们参与课堂教学, 主动思考、乐于思考, 进而产生学习的兴趣。

例如, 在教学100以内的加、减法之后, 一位教师让学生在下图中小正方形的四个角上任意写四个数, 再依次求出相邻两个数的差 (用大数减小数) , 并把得到的结果填在外层正方形的四个角上。像这样一直操作下去, 可以分别添画第三层正方形、第四层正方形……而最终的结果是:一定会出现一个正方形, 它四个角上的数都是0!

当学生发现结果真的像老师预言的那样时, 都会惊讶不已, 这就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索的欲望。

二、提升教师课堂教学的感悟能力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 各级各类教研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因此, 教师要利用教学观摩活动提高自己对课堂教学的感悟力。

笔者曾经观摩过《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课, 大家都一致认为这节评价课上得很精彩, 然而在随后的研讨活动中, 却不知道好在哪里。组织者提问让大家豁然开朗:“12-3=9学生操作摆圆片时, 为什么每人面前放一张带有10个方格的长方形纸?”再回忆课堂上学生的操作:学生们都是在方格里摆满圆片, 再在外面放两个圆片, 有的学生是先拿走方格外的两个圆片, 再从10个方格中拿走1个, 即12-2=10, 10-1=9;有的学生是先从10个方格里拿走3个圆片, 再把外面的两个圆片加起来, 即10-3=7, 7+2=9。这时大家恍然大悟:“这张带有10个方格的长方形纸, 像一个‘模子’, 给学生提供了‘平10’或‘破10’的载体。这张长方形纸的作用在于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计算思路。”因此, 教师围绕课堂教学的观摩、研究课堂教学内容, 形成自己对课堂教学的感悟力, 有利于积累丰富的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内容。

三、师生互动:融合审图, 解决问题

面对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的错误, 我们总习惯用“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差, 缺乏举一反三的灵活性”等措辞来解释。究其原因, 不是在于学生而是在于教师的缺位所致。

例如:无锡市安镇实验小学一位老师教学三年级 (下册) 《两位数乘整十数》中的例题的课堂实录:

师:仔细观察图, 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

生:先搬来了9箱, 又搬来了1箱。

师:老师还发现横着一排有2箱, 一共有5个2箱。你还能像老师这样继续发现一些数学信息吗?

生:竖着看, 每排有5箱, 一共有这样的2个5箱。

师: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生:要先算出10箱一共有多少瓶, 用12×10。

师:怎样计算呢?

生1:1×12=12, 10×12=120。

生2:5×12=60, 60×2=120。

生3:9×12=108, 108+12=120。

生4:2×12=24, 24×5=120。

在列式之前先读懂图意, 学生就有可能在情境图的启发下产生多样化的算法。解决实际问题时, 教师往往都比较重视在数量关系上下工夫, 反复引导学生进行抽象的综合分析, 不仅容易造成学生的理解困难, 还会导致学生对题目 (包括情境图) 中的信息缺乏仔细解读的耐心, 形成“不屑一顾”的态度。其实很多情况下, 教师只要善于挖掘图中的数学信息 (特别是隐含条件) , 便能为理解数量关系提供一种直观的凭借, 从而自然地形成解题思路。

课堂上怎样做才能让学习更有效 篇5

课堂教学是落实教学效果的主阵地,在现在的教育制度和授课方式下,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是保证学生提高自身素质的关键。教师怎样做才能保证学生在课堂上有效学习呢?

一、宽松的学习环境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对学生本身来讲,在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只要有积极、主动的参与,其结果就其本身来言就是含有新颖性、独特性的,我们都可以认为是学生的学习和认知的过程。学生积极的参与是学习有效的前提。为了使学生能更好的参与使课堂活跃起来,教师要为学生营造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教师要转换课堂中的角色,从课堂的主人变为导演、教练,从教师的讲授转变为师生共同探究,尽可能把学生的接受式学习转变为探究式学习。学习环境的宽松能使课堂变成学生学习的乐园,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能使学生与教师的交流增多,缩小了差距,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境界。

二、多样的学习形式让学生乐于学习

现代教育观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学习形式的研究,如果学生喜欢教师提供的学习形式,那么他们在听课学习时就比较主动。如果学生对学习形式厌烦、不喜欢或无所谓,那么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比较消极。因此教师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是

比较重要的。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学科与课程间的整合,学生在多媒体技术支持下的学习效率是较高的。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分组学习,学生在讨论、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实现有效的学习。

三、适合学习内容使所有学生都有收获

学生学习的内容应该适应学生身心发展与时代发展的特点,符合大多数学生的实际需要。学生的基础是不一样的,如果严格按照主管部门的要求和进度去完成教学任务,不同的学校和学生存在不同的难度,而且学习效果不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重心,将设计的习题调整到适合自己学生的认知水平,这样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可以调动起来。

四、科学的管理是学习更有序

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针对学生的特点,有序而灵活地组织教学,实施教学计划。学校的课堂教学,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过程,是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与教学要求的实践活动,当然应该井然有序,有周密的设计。

五、包容性评价使学生容易接受

对于学生学习的评价,教师应该坚持发展性评价的原则,强调课堂教学评价应该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创造有利于学习者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课堂氛围服务。发展性评价原则,强调评价的包容性,更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有利于教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教育,让他们有可能在宽松和谐、较少压力的条件下展开学习和教学。

让初中数学课堂更有效 篇6

关键词:数学;教材;思维;生活 小老师;质疑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3-169-01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我们的初中数学课堂也在改革的大潮中悄悄的发生着变化,如何让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更有效呢?下面是我多年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些体会:

一、研读教材要点,进行方法整合

首先,熟悉整个教材,研读课标,准确梳理教材的重、难点。教材的重点是指那些在教材中处于核心地位的基础知识。教材中的难点一般是论证方法比较复杂的内容,或那些较抽象、较难理解的教学内容。有的教师往往因缺乏经验,急于求成,不研究课标教材,只是一味溜课本例题,随课本动而动,失去对重点的突出,对难点突破。其次,对于单元重难点的突破方式要整合。对于类似的点,要善于归纳相应的数学学习方法,只引导学生学习一种,其他的学生则会根据总结出的规律去自主学习。例如: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后,教师可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研究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学完一次函数时,可指导学生自主研究二次函数。这样学生就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既巩固了原来的知识,也发现了新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了新的学习方法,为终身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走出例题盲区,增加思维容量

有的教师认为数学重在练习,片面追求例题堆砌的大容量,以牺牲学生的时间和精力为代价,对学生的思维达不到训练的目的,更没有合作探究的可能,成为填鸭式教学。长此以往,不仅事倍功半,还将严重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应走出题量盲区,增加学生的思维训练量。 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必须以增加学生的思维量为根本目的。真正的课堂大容量就是让学生在整个课堂上不停地思考、交流、感悟、总结,不断地有所收获,提高学生的思维容量,多给学生参与体验,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感受、思考所学内容。让学生在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实践的过程中,培养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师应在备课处理教材时必须对教材进行挖掘、梳理、浓缩,从而使课堂教学内容化难为易,以简驭繁,以较小的时间和精力获取较大的学习效益。

三、密切联系生活,激发学生热情

当数学和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如在讲授“平行”这节课时,可以让学生在课下去观察那些是平行线,上课时,学生积极展示自己观察的结果,有的说操场边的电线,有的说两根电杆,有的说操跑道上的跑道线,有的说两棵树之间,有的说体育课的双杠,有的是火车的两根铁轨……教师在学生热烈的展示中,趁机引导学生去归纳“平行”的定义,学生在既愉快又轻松的气氛中学会了“平行”这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了学习的自信心。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处理教材时要活化教材,必须将静止的,抽象、死板的教学内容活起来、动起来,从而增强教学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把相关的一切可入教的生活信息资源变成教学资料,使数学教学更有实效。

四、让学生当老师,主动参与课堂

长期以来,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接受式的学习,严重束缚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数学教学进程中,教师抽出部分教学内容,在老师辅导的前提下,尝试让学生自己当小老师讲解这部分内容给同学听,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首先,做好课前准备。教师根据章节的内容安排合适的学生上来讲课,开始应选一些口语表达较好的学生,随后可以让学生轮流试讲。内容尽量是某一节的个别容易操作的知识点,先让学生感受成功的体验。大部分学生都缺乏上台讲课的经验,心理素质不过关,所以要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更重要的是做好所讲知识的课前的辅导。并且鼓励学生查阅有关资料,补充完善课本的内容,以加深理解。内容讲述过程中,教师可让同学提问,进行提问与解答的互动,这有助于活跃气氛和增强讲课者的底气,加大学生的参与面,调动全体同学的积极性。课堂上要求讲课的学生有意识地为学生设置个别交流的机会,以使学生对问题有更深刻的理解。开展让学生讲课,并不是淡化教师的作用,而是以学生为主的务实举动。教师让学生畅所欲言,尽情表述自己对某知识点的理解与想法,讨论、争论、直至面红耳赤,教师适时、适当地给予解释或分析,反而更能体现教师把握教材、驾驭课堂的能力。

五、引导学生质疑,培养创新思维

首先,要运用多种手段创设良好的氛围保护好学生的好问和好奇的天性,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其次,要教会学生质疑的方法。质疑点可以是知识的来龙去脉、知识的作用、知识结构,也可以是概念内涵、外延拓展等。质疑思路,一般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在教学时,我们要鼓励学生对任何一个问题都去探索,或提出与众不同的看法,甚至提出其他学生或老师一时也想不到的问题,这是学会质疑的关键。课堂上学生有时质疑的涉及面广,显得多而杂,有的甚至是不沾边的问题。这时老师要组织学生讨论,进行筛选,只要引导得法,学生就能有所发现,逐渐学会质疑。质疑不是一两天,几节课就能学会的,它要我们在平时脚踏实地地去训练,有意识地培养。一是可以通过示范质疑,初期,教师可先取一些较为典型的题目,因势利导,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进行分析,启发学生,是否还可以用其它方法、来解决这一类题目,学生很自然地提出疑问。通过这样的训练,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为学会质疑打好基础,使学生更牢固的掌握知识。二是在养成了质疑习惯后,教学中要留有质疑的空间,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质疑状态,可以有意识的把身边的数学材料引到课堂,给传统的教学内容注入新的活力,引导学生发现一些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在发现中质疑,在探索中质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让数学课堂更有效 篇7

一、课前准备要充分

学生个体之间有很大的差异性, 所以对于不同的学生老师有不同的对待方式, 也就是在了解学生情况的基础上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具体对待。要熟练地掌握教材, 教材是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 教师只有对教材的高度把握, 对教材相关的知识点做到博学精通, 心中有数, 以及注意对教材内容的前后联系, 这样才能回答和处理学生就教材内容提出的疑问, 也才能就教学情况变换教学方法。要熟悉学生情况, 教师在上课前必须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兴趣爱好、课外阅读等方面的情况, 把握学生的思维动向。对同一个问题, 由于每个学生知识基础和思考的角度不同, 会有不同的看法。这就要求教师要注意把握学生思维的脉搏, 关注学生认识发展的动向。要充分备课, 备课实际上是在脑海里活现上课情景, 既要把讲课的内容、方法、步骤仔细推敲、揣摩, 又要在头脑中装着学生, 形成一个在脑海中上课的过程。例如, 当教师讲到某个地方, 学生会提出什么疑问, 教师如何作答;教师提出某个问题, 学生会怎样回答, 一般有几种答案, 教师怎样引导, 最后该怎样归纳等等。如果在备课过程中多从学生方面考虑, 会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应变能力。

在数学教材中有大量的材料可切入研究性学习的探索。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把握住“遵循大纲、教材, 但又不拘泥于大纲、教材”的原则, 结合生产、生活实际适当地加深、加宽, 选出探究的切入点, 对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进行初步培养。如:在讲负数的概念的引入时, 告诉学生数的发展是由生产与生活的需要推动的, 是科学实际和生产、生活相结合的产物, 然后要学生探讨是不是有什么新的东西?如果有应该是什么?通过问题的层层揭示, 并通过联系所学过的知识来突破难点。这一过程使学生亲历数学研究之中, 是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这一过程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 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启迪学生的思维, 使学生能自然地掌握知识。

二、“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要改变

传统的课堂气氛沉闷, 教师照本宣科“满堂灌”, 课堂无欢声笑语、无思想交锋, 学生思维呆滞, 课堂低率, 甚至无效, 教师常常抱怨学生学不好学不会。“满堂灌”的教学模式, 使中学数学教学陷入了“少、慢、差、费”的困境, 以致形成了一种普遍存在的苦教、厌学的恶性循环。必须改变传统教学方法, 要大力提倡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少一点讲解、分析、提问, 多一些引导、点拨、激励, 彻底改变那种牵着学生走的状况。课堂上要尽可能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 多一点活动余地, 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 多一点体验成功的愉快。为了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可以改变习惯的、固定的课堂模式, 采取班级集中授课、小组合作交流和个别辅导学习相结合的综合模式, 从而使课堂更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 促使学生不断掌握学习方法, 逐步从“学会”到“会学”, 最后达到“好学”的美好境界。这就要求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教师必须指导学生“会”学习, 使他们能主动地、积极地、创造性地学, 教师要摆正自己在教学中的位置, 真心诚意地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 恰当地发挥主导作用, 要努力提高“导”的艺术, 从而在教学中恰到好处地去启发、点拨、设疑、解惑。

三、以问题为中心合作探究

以问题为中心, 围绕科学的并能激发学生思维的问题展开学习, 也是科学探究学习最重要的特征。课堂讨论能诱导学生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提出问题, 相互交流个人看法, 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 通过问题启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 以问题为主线来组织和调控课堂教学, 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促进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展和探究能力的培养。积极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这是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最好途径, 也是学生主体性的最充分发挥。学生能否提出问题, 关键在于教师的启发和诱导。因此, 概念转变的教学要求教师首先要弄清楚学生已有的前科学概念, 并提供具体的、具有说服力的科学事实, 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原有概念的不足, 产生认知上的冲突;然后要引导学生对实际中的问题进行讨论, 通过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讨论, 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改进自己的经验和认识, 转变自己不正确的观点, 实现对科学概念的全面、准确的理解。

数学即生活, 数学来源于生活, 反过来, 数学指导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数学的目的就是解决生活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因此在教学中, 设置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 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学习列代数, 我设置了电话计费来教学。通过学生来生成问题, 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探究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更要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问题。搜索整理学生所提问题, 将其作为探究学习问题, 这是对学生积极思考进行肯定和鼓励, 从而促进学生在学习中提出更多问题的重要途径。例如:学习“何并同类项”时, 学生提出了:4x2y+x3y2-x2y+x-1怎样按X降幂排列?4x2y与-x2y中的X指数相同, 是将系数大的还是将系数小的排列?这个问题的提出说明, 学生在新知和旧知之间产生了矛盾。这时, 教师可引导学生对诸如4x2y与-x2y进行探究讨论。

四、自主探索、合作研究

自主探索、合作研究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和巩固和数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获取数学知识, 训练科学方法, 培育科学素质。自主探索、合作研究是数学课堂教学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即充分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也使学生主体性得到了充分发挥。

由于目前的中学数学自主探索、合作研究多是小组讨论, 学生在讨论中的合作配合是完成讨论的关键之一。合作意识是现代人所必备的基本素质, 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合作的意义在于:首先, 学生围绕问题进行讨论可以激活学生先前的知识储备, 在原有知识背景与当前问题之间生成更多的联系;其次, 讨论可以使学生的思维过程外显化, 学生会经常感受到观点的冲突, 从而可以更好地进行反思和评判;最重要的是给学生创造了一个人人都积极探索、主动参与、独立创新的优化环境, 这实际上是共同建构知识的过程。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时, 引导学生自由地去探索研究, 由于可去研究自己喜欢的物体和自己擅长的方式去探索, 所以学生情绪特别高涨, 小组研究气氛十分活跃。通过量一量、折一折、数一数、剪一剪等不同的探索方法, 闪烁着学生的思维火花, 更体现了教学的开发性。

让数学作业变得更有效 篇8

一、让学生快乐地做作业

新课程十分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提倡学生能积极地参与数学活动。这就要求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尽量把作业的题型、格式推陈出新,唤起学生的新奇感,并设计一些具有一定趣味性和挑战性的习题,让学生一看到这样的作业就来劲,就跃跃欲试,达到寓学于趣的效果。

二、让学生有选择地做作业

面向全体,就要考虑到每个层面的学生,借助分层练习,使每个学生通过不同程度、不同数量的作业练习在原有基础上各有所获,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这就要求教师多为学生提供层次丰富、形式多样的作业。如以“作业超市”的形式建立作业库,让学生像逛超市一样,根据自己的能力自主选择作业的层次和数量。为学生量身定制作业,把作业的选择权交给学生,使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作业内容和形式。

三、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做作业

生活是一个大课堂,蕴涵着丰富、鲜活的课程资源,远离生活就意味着让学生失去课程的另一半世界。要沟通课堂内外,拓宽学生学习空间,增加学生数学实践的机会。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所以我们的数学作业也应贯穿在大量数学实践中,要让学生少做题,多动手,多实践,多运用,在大量的数学实践中让知识得到升华。

如学习“小数乘法”后,我设计了这样的生活实践题:请你调查菜市场鱼、肉、虾以及部分蔬菜的价格。小明妈妈带了50元钱,买一荤一素,各若干千克,你能根据你调查的菜的价格,帮小明妈妈设计不同的购菜方法吗?以学生的生活题材来布置作业,此作业运用数据多,信息量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梳理能力,数据处理能力,文字概括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强调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现学以致用。

四、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做作业

数学上有许多问题具有探究性,为了培养学生自我探究、发现意识,培养学生再创造能力,借助课外作业设计一些具有探究、发现规律的习题,使学生从传统模仿习题中转化到对知识的研究上来。

这样的作业设计,可以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发现新知识,以培养学生探究的主动性。

有效学习让数学课堂更实在 篇9

一、自编课题, 突破重点

本单元的编排是按照除数是整十数 (直接试商) ———除数是两位数 (把除数看作接近整十数试商但不需要调商) ———除数是两位数 (需要调商) 这样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每一个新知识都与前一知识点紧密联系。教学时我没有把一节课的课题直接呈现给学生, 而采用让学生自编课题的形式。

1.除法竖式。

2.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

3.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4.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

我把它们一一列举出来, 引导第二次阅读例题找出你认为最接近的课题。第一次自学是面, 纵观整个知识, 第二次自学是点, 有目的有针对性。在编课题的活动中, 学生通过自学、比较, 找到了这节课最核心的数学内容, 并且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 不仅有助于突破一节课的重点, 而且有益于培养学生的转化意识。

二、尝试练习, 理解算理

由于教材的编排特点, 这单元的每一项对学生而言只有二分生八分熟, 所以, 在学生找出这二分生的“生”在哪儿就可让学生尝试练习。如:除数是两位数 (不需要调商) , 学生独立练习192÷32往往会出现两种结果:

这时我不急于评判, 而是让学生自己观察, 问题呈现: (1) 这两种解法的共同点在哪儿, 你是怎样想的? (2) 这两种解法的不同点在哪儿, 你是怎样想的?学生找出共同点是:把32看作30来试商, 因为32靠近30。不同点是:一道用6乘32, 一道用6乘30。 (3) 你能提出一个问题反驳他的解法吗?学生畅所欲言, “180是怎么得到的?”“每天看32页, 6天一共看了多少页?”“可以用估算的方法验证这本书应该正好看完, 怎么会剩12页?”用孩子的眼光帮助孩子发现问题, 用孩子的语言帮助孩子解决障碍。原来“30”是我们把32看作30来试商用的, 只是个记号, 目的是帮助我们能更快地试商, 这个记号可以写出来也可以不写, 而每天看32页, 6天一共看6×32=192页。所以, 必须用6乘32得192, 6天正好看完这本书。这个过程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悟”, 在理解算理的过程中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规范语言, 清晰思维

教学不能只满足于“我明白了”“我会计算了”, 还要让学生学会叙述完整的计算过程。思维在脑子中的形成到用规范语言的完整叙述又有了飞跃, 通过简练规范语言的叙述展现了思维的形成过程, 不仅有益于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 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清晰性。

在教学中, 我一般用5个步骤引导学生叙述计算过程, 一定二乘三减四比五抄。如:195÷32先定商是一位数, 商是6, 6写在个位上 (一定) 。6乘32得192 (二乘) 。195-192=3 (三减) 。3比32小 (四比, 没有余数时可省略) 。所以195÷32=6…3 (五抄) 。学习初期我要求学生人人会叙述过程, 而随着熟练计算及学习有了深度以后, 叙述的内容也有所变化了, 如:教学四舍法调商后, 我的叙述重点就有所变化, 67÷24, 把24看作20来试商, 初商是3;3×24得72, 67减72不够减, 说明初商偏大, 把初商3调成2。规范的数学语言使用非常重要, 学生易于养成严谨缜密而清晰的习惯, 而且又能体会到数学文字的精、简、美。

四、拓展练习, 放飞思维

课本上的习题内涵丰富, 如果教师仅限于就题练题, 学生在练习中的体验是肤浅的。因此, 教师要能把握住练习题的特点, 挖掘习题的内在潜力, 拓展练习。例如:在判断商是几位数后拓展“□74÷40, 要使商是两位数, □里可填 () , 要使商是一位数, □里可填 () 。”让孩子更加深对商是几位数的判断。组题练习“147÷20 147÷21 147÷29”后追问, “你发现了什么?”把学生的思维推向了高潮。

五、交流学法, 掌握技巧

孩子中总有许多成人意想不到的思维火花, 在单元复习时一定要留些时间给孩子们交流自己的学法。例如:对“同头无除商八九”“除数折半商四五”等的理解, 有的孩子说, 我发现“同头够除商试一”“折半稍小商试五, 折半稍大商试四”等等。多给学生一些时间, 你将能发现更多的精彩。

合作学习让数学课堂更有效 篇10

一、合作讨论有利于构建知识之间的联系

数学知识大部分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引申发展的。在教学中, 教师应该善于发现并设法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例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公式”时, 让学生通过学具自己先分一分、摆一摆、拼一拼, 再在小组里说一说, 结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最后通过合作交流使学生初步运用转化的思想推导出三角形面积公式。这样可以使学生明白:原有知识是新知识的基础, 原有知识为新知识所服务, 新知识不仅是原有知识的发展和引申, 而且又是原有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进而沟通了知识与知识之间的网络联系。

二、合作讨论有利于突破教材重难点

教材中的重难点, 一般也是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 这时要通过合作交流让学生主动学习。如:在教学“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 (或少) 百分之几”的应用题时, 学生对单位“1”的判断或数量关系的理解很难掌握。例:星光小学食堂九月份烧煤7吨, 十月份烧煤8吨, 九月份烧煤比十月份烧煤少百分之几?虽然题目数据比较简单, 但学生对数量关系却很难理解, 有的同学列式为: (8-7) ÷8, 也有的同学列式为: (8-7) ÷7, 还有的同学列式为:8÷7。这时我并没有立刻宣布答案, 而是让小组展开讨论:哪个答案正确?为什么这样列式?这样列式的理由是什么?通过生生交流, 画图理解, 让学生突破了教学难点, 弄清了数量关系, 从而得出第一个答案是正确的。

三、合作讨论有利于归纳概念、法则或规律

对于法则、规律、概括概念教学, 教师可组织学生合作交流, 提取学生思维精华, 使学生参与总结过程, 发散学生思维。例如:在教学“乘法的意义”时, 先通过计算7+7+7+7+7和7×5的计算结果来说明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加法计算也可以用乘法计算以后, 组织小组讨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哪种方法计算比较简便?让学生相互交流, 让他们在小组内说出自己的想法, 因为乘法写起来、读起来、算起来都比较简便, 从而水到渠成地概括出乘法的意义。

四、合作讨论有利于解决疑惑

数学课堂教学中, 学生的疑惑和不解是常见的事, 当学生产生疑惑或者产生较大意见分歧时, 可以让学生进行讨论。例如:在教学“圆面积公式推导”时, 学生对“通过切拼把圆变成近似长方形”很难理解, 为什么会是近似的长方形?怎样切拼才能更接近长方形?长方形的长和宽又分别是圆的哪些地方?一系列的问题一直困惑着学生。这时我提示学生利用学具, 通过交流合作演示从而理解推导过程, 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接受所学知识,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如何让数学课堂练习更有效 篇11

一、练习要有目标

学生探究新知后,用于课堂练习的时间较少,所以教师要围绕本课的教学目标,突出重难点,有针对性地设计习题。不同的教学内容有不同的重、难点。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内容,根据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从现状出发,在教学过程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练习设计宁缺毋滥,面面俱到就会失之于重点。

如,在教学“认识分数”一课时,根据教学目标“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我设计了“说一说”“涂一涂”“拿一拿”三个环节。

这三个练习的目标明确,针对性强。“说一说”是让学生根据情境图说出每一份是整体的几分之一;“涂一涂”是让学生用涂色表示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这两个练习虽然形式不一样,但都是把数形结合,加深对教学目标“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的理解。“拿一拿”深化了对“一个整体”的理解,突破了重难点。只有针对某一知识点的目标明确的练习,学生才会学有所得,才能扎实有效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二、练习要有梯度

由于受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及自身因素的影响,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们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要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学生本身接受知识也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思维和接受过程。为此,在设计课堂练习时,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生接受知识的思维过程,由易到难地来设计层次性的作业,使每个学生成为实践的成功者。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过程,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精心设计练习层次,这既是学生能力转化的客观规律所致,又是学生认知规律的反映。

一般课堂练习可以设计成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基础层,为一些基础性的习题,这是学生对知识进行内化的过程。这时我们可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当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来设计。题型可以是验证性练习或专项练习,也可以是对比性练习,要求全部学生必须都要掌握。第二个层次为提升层,增加知识的综合性,这是学生把知识转化成技能的过程。这时我们可以抓住关键,突破难点。题型可以是变式练习或者反馈性练习,即通过一些变式练习让学生明白问题的本质或把学生在练习中的错误拿出来,让学生通过“找一找”“说一说”“辩一辩”的形式有针对性的练习,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知识转化为技能。第三个层次为拓展层,让学生综合地运用已学知识解决一些开放的、有创造性、有思考难度的题目来满足学有余力的学生求知欲望和探究欲望。题型可以设计为开放型练习、一题多变练习,也可设计成课后作业,如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拓展型作业、研究型作业、实践型作业。这一层次作业可以由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自主选择。基础好的学生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基础差的学生也可以在完成基础题型后选择尝试。如果他们做出来了,内心就会充满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做不出来也是一次思维的锻炼。

三、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当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时,学生的心理活动就会处于激活状态,富有满足感和愉悦感,从而积极性高涨,思维活跃,注意力集中,“我要学”的意识增强。这时,学生的被动学习将会转变为主动求知,厌学情绪将会转变为乐学欲望。如,在教学《百分数应用题》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两道练习:①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这副对联中“风”字比全联总字数的( )%。你还能提出哪些类似的问题?②请用百分数表示下列成语:百里挑一( ),半壁江山( ),十拿九稳( ),百发百中( )。这两题都融合了语文知识,在解决数学问题的同时,也学到了古诗和成语的知识,学生的兴趣更为浓厚。

总而言之,教师只有通过精心的备课、精心设计练习才能使学生扎实有效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技能;才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才能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善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才能真正使数学课堂练习变得更有效。

有效切入让数学课堂更高效 篇12

关键词:数学课堂,有效切入,高效课堂

新课改下,各科教学越来越注重高效课堂的构建。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由于教师不深刻理解切入的重要性,因而切入环节属于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没有充分抓住切入,引领数学课堂走向高效。针对此,为了让低年级数学课堂更高效,数学教师应重新审视切入,并精心设计切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本文主要结合自身丰富的低年级数学教学经验,分析如何找准切入点,有效切入,让低年级数学课堂更高效。

一、以学生兴趣为切入点,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兴趣的激发尤为关键。如果教师从学生视角出发,以学生兴趣为教学切入点,则很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需要数学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特点、兴趣爱好、学习方式等,以设计有效切入。例如,在学习“数一数”这一课时,我以学生喜欢的游乐园场景作为切入。师:同学们,大家都去过游乐场玩吗?游乐场里边是不是有很多种游戏吸引着你们?(出示游乐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的游戏)师:你们看看图片中的小朋友都在玩什么游戏?生1:老师,我看见图片中有一位小朋友在玩旋转木马。生2:有四位小朋友在玩过山车。生3:有两位小朋友在玩跳绳。师:看来小朋友们都观察得很仔细。那我们再看看图片中有多少个旋转木马?有多少辆过山车?有多少根跳绳?生:一个旋转木马,两辆过山车,三根跳绳……师:非常棒。那我们再仔细看看到底有多少根跳绳呢?检查一下你们数对了没有?生(大声说):老师,图片中有四根跳绳。师(点点头):我们以后数数也一样,先看清要数什么,然后再一个一个地数,不能遗漏。

在以上这个案例中,数学教师以学生兴趣作为切入点,切入数学学习。学生在游乐场图片的视觉冲击下,逐渐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如果教师以空洞的、乏味的物体作为学生数数的对象,则很难调动学生兴趣。

二、以生活内容为切入点,科学构建高效数学课堂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帮助学生树立生活与数学紧密联系的观念。因此,数学教师可以以生活内容为切入点,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

(1)设计生活化情境,调动学生参与课堂。为了让数学课堂教学更高效,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是关键。即使教师的活动设计得多好,但无法调动学生参与,也是“空欢喜”一场。而生活化情境与学生生活相关,很容易带领学生入境学习。因此,数学教师可以以生活化情境为切入。例如,在学习“时、分、秒”这一课时,我设计了如下生活化情境。师:小朋友们,你们能告诉老师你们晚上几点上床睡觉吗?(出示实物挂钟,增强直观印象)生1:我每天都是九点钟睡觉的。生2:我每天都是九点半钟睡觉的。师:那你们早上几点钟起床呢?生:七点钟。师:老师心中有个大大的疑问,你们怎么知道这些时间的呢?生3(迫切想主动解决老师的疑问):老师,我每天睡觉和起床都是爸爸妈妈来叫我的,他们告诉我具体的时间。师:那你们想不想自己起床、睡觉,再也不用麻烦自己的亲人呢?如果想,那大家可要认真学习本课的新内容。

数学教师就是以生活情境切入时、分、秒的学习,依据生活情境与学生展开对话交流,逐步引导学生深入探索。在与教师对话过程中,学生学习的欲望不断增强,都表现出想参与课堂学习的愿望。特别是在教师使用语言“大大的疑问”时,学生都睁大了眼睛,并想帮忙解除教师心中的疑问。在此我们可以受到启发,即课堂上,教师还可以以语言作为切入点,不断优化语言,以语言拨动学生情感,调动氛围。

(2)利用生活化手段,提升学生数学体验。在以生活内容作为切入时,教师可以利用生活化手段,提升学生数学体验。例如,在学习“比一比”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铅笔和圆珠笔作为比较对象,引出长短;可以请一名学生上讲台与教师比一比,引出高矮的概念;可以选择篮球和乒乓球作为比较对象,引出大小概念等。这些都是可以直接利用的实物,并为学生所熟悉。学生在直观体验这些内容时,加深对长短、高矮、大小等概念的理解。又如在学习“元、角、分”这一课时,教师可以从生活中找出这些人民币,引进课堂,直接呈现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对人民币的理解。实践证明,以生活化内容为切入,有助于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有助于增强学生生活体验,有助于提升教学实效。

三、以问题设计为切入点,引领学生深入学习数学

问题是最能激活学生思维因素的方式之一。学生的思维一旦被激活,就会有更强的动力深入学习数学知识。因此,数学教师可以以问题设计作为课堂切入,引领学生深入学习数学。例如,在学习“角的初步认识”这一课时,我以问题作为切入,问题设计如下:①你知道什么是角吗?在生活中可以找到吗?②你能用学具做出一个角吗?③你认为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由于是利用问题作为切入,因而问题的设计不宜过难,以免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接收到问题后,开始进行思考,并动手做一做,感知新课学习内容。在做一做中,学生可以发现更多的问题,例如: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短没有关系,无论边多长,角的大小都没有发生变化;有些学生还会发现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大小相关,从而刺激学生更加深入地学习本课内容。在这个案例中可以发现,问题能够引领学生深入学习数学。学生在试图解决问题时,会发现更多新的问题。因此,数学教师可以合理设计问题,切入新课学习。

上一篇:化学教学中的愉快教育下一篇:丘陵区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