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让数学学习更有效

2024-10-27

训练让数学学习更有效(精选12篇)

训练让数学学习更有效 篇1

“合作”环节包括生生合作和师生合作两个方面:生生合作包括小组实验、学生组内、组间的交流与表达两个方面, 而师生合作的重点是指教师对学生活动的及时评价与反馈“探究”环节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按照下列程序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 认真完成课堂设计的过程。数学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多元、动态、开放、探究的背景下主动地学习科学知识、获取解决问题的方法, 感悟数学学习的过程, 体会合作学习对个人发展的帮助, 在探究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为营造“情感沟通共鸣、信息反馈流畅、思维生动活泼、创新精神涌动”的最佳教学意境。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认为课堂上学生与学生的合作探究, 老师与学生合作探究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途径。

一、课前准备要充分

学生个体之间有很大的差异性, 所以对于不同的学生老师有不同的对待方式, 也就是在了解学生情况的基础上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具体对待。要熟练地掌握教材, 教材是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 教师只有对教材的高度把握, 对教材相关的知识点做到博学精通, 心中有数, 以及注意对教材内容的前后联系, 这样才能回答和处理学生就教材内容提出的疑问, 也才能就教学情况变换教学方法。要熟悉学生情况, 教师在上课前必须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兴趣爱好、课外阅读等方面的情况, 把握学生的思维动向。对同一个问题, 由于每个学生知识基础和思考的角度不同, 会有不同的看法。这就要求教师要注意把握学生思维的脉搏, 关注学生认识发展的动向。要充分备课, 备课实际上是在脑海里活现上课情景, 既要把讲课的内容、方法、步骤仔细推敲、揣摩, 又要在头脑中装着学生, 形成一个在脑海中上课的过程。例如, 当教师讲到某个地方, 学生会提出什么疑问, 教师如何作答;教师提出某个问题, 学生会怎样回答, 一般有几种答案, 教师怎样引导, 最后该怎样归纳等等。如果在备课过程中多从学生方面考虑, 会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应变能力。

在数学教材中有大量的材料可切入研究性学习的探索。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把握住“遵循大纲、教材, 但又不拘泥于大纲、教材”的原则, 结合生产、生活实际适当地加深、加宽, 选出探究的切入点, 对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进行初步培养。如:在讲负数的概念的引入时, 告诉学生数的发展是由生产与生活的需要推动的, 是科学实际和生产、生活相结合的产物, 然后要学生探讨是不是有什么新的东西?如果有应该是什么?通过问题的层层揭示, 并通过联系所学过的知识来突破难点。这一过程使学生亲历数学研究之中, 是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这一过程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 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启迪学生的思维, 使学生能自然地掌握知识。

二、“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要改变

传统的课堂气氛沉闷, 教师照本宣科“满堂灌”, 课堂无欢声笑语、无思想交锋, 学生思维呆滞, 课堂低率, 甚至无效, 教师常常抱怨学生学不好学不会。“满堂灌”的教学模式, 使中学数学教学陷入了“少、慢、差、费”的困境, 以致形成了一种普遍存在的苦教、厌学的恶性循环。必须改变传统教学方法, 要大力提倡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少一点讲解、分析、提问, 多一些引导、点拨、激励, 彻底改变那种牵着学生走的状况。课堂上要尽可能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 多一点活动余地, 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 多一点体验成功的愉快。为了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可以改变习惯的、固定的课堂模式, 采取班级集中授课、小组合作交流和个别辅导学习相结合的综合模式, 从而使课堂更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 促使学生不断掌握学习方法, 逐步从“学会”到“会学”, 最后达到“好学”的美好境界。这就要求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教师必须指导学生“会”学习, 使他们能主动地、积极地、创造性地学, 教师要摆正自己在教学中的位置, 真心诚意地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 恰当地发挥主导作用, 要努力提高“导”的艺术, 从而在教学中恰到好处地去启发、点拨、设疑、解惑。

三、以问题为中心合作探究

以问题为中心, 围绕科学的并能激发学生思维的问题展开学习, 也是科学探究学习最重要的特征。课堂讨论能诱导学生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提出问题, 相互交流个人看法, 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 通过问题启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 以问题为主线来组织和调控课堂教学, 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促进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展和探究能力的培养。积极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这是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最好途径, 也是学生主体性的最充分发挥。学生能否提出问题, 关键在于教师的启发和诱导。因此, 概念转变的教学要求教师首先要弄清楚学生已有的前科学概念, 并提供具体的、具有说服力的科学事实, 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原有概念的不足, 产生认知上的冲突;然后要引导学生对实际中的问题进行讨论, 通过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讨论, 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改进自己的经验和认识, 转变自己不正确的观点, 实现对科学概念的全面、准确的理解。

数学即生活, 数学来源于生活, 反过来, 数学指导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数学的目的就是解决生活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因此在教学中, 设置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 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学习列代数, 我设置了电话计费来教学。通过学生来生成问题, 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探究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更要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问题。搜索整理学生所提问题, 将其作为探究学习问题, 这是对学生积极思考进行肯定和鼓励, 从而促进学生在学习中提出更多问题的重要途径。例如:学习“何并同类项”时, 学生提出了:4x2y+x3y2-x2y+x-1怎样按X降幂排列?4x2y与-x2y中的X指数相同, 是将系数大的还是将系数小的排列?这个问题的提出说明, 学生在新知和旧知之间产生了矛盾。这时, 教师可引导学生对诸如4x2y与-x2y进行探究讨论。

四、自主探索、合作研究

自主探索、合作研究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和巩固和数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获取数学知识, 训练科学方法, 培育科学素质。自主探索、合作研究是数学课堂教学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即充分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也使学生主体性得到了充分发挥。

由于目前的中学数学自主探索、合作研究多是小组讨论, 学生在讨论中的合作配合是完成讨论的关键之一。合作意识是现代人所必备的基本素质, 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合作的意义在于:首先, 学生围绕问题进行讨论可以激活学生先前的知识储备, 在原有知识背景与当前问题之间生成更多的联系;其次, 讨论可以使学生的思维过程外显化, 学生会经常感受到观点的冲突, 从而可以更好地进行反思和评判;最重要的是给学生创造了一个人人都积极探索、主动参与、独立创新的优化环境, 这实际上是共同建构知识的过程。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时, 引导学生自由地去探索研究, 由于可去研究自己喜欢的物体和自己擅长的方式去探索, 所以学生情绪特别高涨, 小组研究气氛十分活跃。通过量一量、折一折、数一数、剪一剪等不同的探索方法, 闪烁着学生的思维火花, 更体现了教学的开发性。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 而在于激励、呼唤。”在实验探究教学中, 教师的职责应是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 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 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 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 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而不是拿出真理的人, 真正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

训练让数学学习更有效 篇2

摘要:我校把接受能力比其他孩子弱的,有特殊需要的孩子放在一起教学,组成爱心班。这些孩子通常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我们应向他们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而“DIY”教具无疑是个好方法,笔者将从这方面探讨如何让“DIY”把“爱心班”数学课堂变得更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爱心班”数学课堂;DIY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7-073-1

一、呈现多样“DIY”,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过:“学习的刺激力量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兴趣是推动人学习的内在动力,当人对某一事物发生强烈的兴趣时,注意力集中,思维积极活跃,最容易接受外界的教育。我发现数学培智教材内容简单,虽然符合了这群特殊孩子的智力状况,但是各类例题比较单一,如果教学时只是单纯地对照教材讲解,学生大多不感兴趣,这就需要老师动脑筋、花心思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数学学习内容中。教学时我想方设法为学生选择多种的、直观形象的教具,把知识形象化,以此吸引学生,带领学生顺利进入数学学习,其中用的最多的是我的“DIY”教具。

比如在特教课堂《初步认识图形》中,我用彩纸做了很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不管哪种图形,都有不同颜色、不同大小,特别是长方形,做了多种形态的。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认一认,最后找出相应的图形。这些色彩鲜艳的“DIY”刺激孩子们的感官系统,有效激发起他们学习的兴趣,他们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学到了相应的知识,课堂效率自然得到很大的提高。

二、有序排列“DIY”,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数学学习的本质,是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把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作为一项数学教学目的,在数学基础知识教学中,加强对概念、法则、定律等过程的教学,这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但是这方面的教学内容比较抽象,对于这类孩子来说,他们大多智力发展缓慢,生活经验缺乏,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学习时比较吃力,我们在对这些孩子的教学时往往只重视“算”,而放弃了一次次抽象思维训练的机会。实践证明,在平时的日常爱心班课堂教学中,我们也可以用“DIY”这一直观形象的教具进行有机组合,让学生经由直观步入抽象,逐步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感知认识是学生理解知识的基础,要想特殊学生理解抽象的知识,必须要以感知认识为基础,他们要比一般的学生更难理解,更需要多次感知认识,逐步提炼,以产生质的飞跃,例如在爱心班课堂《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中,我把138、965、473、476、927、1000、96、97、7001、7010、8790、230、10000这些数同样利用磁性贴制作成可以随意搬动的教具,先让几个学生一起按数位分类,有序地排列后,学生一目了然,根据上一课所学“位数多的数就大,位数少的数就小”,学生很快找到这些数中最大的和最小的数。在进入本课同位数比较时,我还是进行有序地排列,首先找两个三位数两两比较,当时学生找的第一组是138和965,考虑到这些学生的特点,我直接把这两个数放到了数位表下,让学生能直观地看到这两个数每个数位上的数字,引导学生思考比较方法,并小结出:两个三位数比大小,就看最高位上的数,百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接着我引导学生找百位上相同的两个三位数排在下面继续比,以此类推,学生能逐渐跟着老师总结出三位数与三位数比较的方法。第三次再让学生把所列出的三位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对准数位表重新排一排,再次帮助学生有条理地说出比较方法,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三、师生共同“DIY”,发展学生自主意识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探究的过程。数学教学应“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注意开发人的智力潜能,发展学生的集体精神,形成学生的精神力量,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成长”。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就是要为满足学生求知、求参与的心理需要,为培养参与意识和探索创造精神,促进学生主动性发展服务的。我们爱心班课堂上的学生绝大多数是非常被动的接受所学的数学知识的,要让学生学习数学成为一种有意识的行动,就需要有学习数学的动机去激励和推动。我们可以和学生一起来“DIY”,在老师的一步步引导下,让学生从牵着动到自己动起来,真正参与到数学学习中,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增添活力。

让小学语文课的朗读训练更有效率 篇3

朗朗的读书声赋予了课堂以生机和活力,其丰富的表现力和情感穿透力,常常能够激起学生情感的火花,让师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找到一条通道。但课堂是要讲究效率的,一节课40分钟如何合理安排,何时读,读什么,怎样读,是所有语文教师都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一、读的训练应该致力于让学生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汉语言博大精深,富于灵性和张力,尤其是蕴含着丰富内涵、清丽神韵的古诗词,更是以其所特有的节奏和韵律感,充分地诠释着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所以,古诗词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展开想象,通过内容、情感、意境的补白,入情入味地读,在读中品味诗词的情感,在读中品味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文言文也是我国古典文化的瑰宝,与古诗词一样带有鲜明的声韵美,读起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是增强文学积淀、正确认识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两小儿辩日》时,我就有意识地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用文言文展开辩论,从最初的平声静气,到后来的固执、激动,孩子们的声调愈来愈高,情绪也越来越投入,读出了情,读出了味,也读出了趣。现行小学语文课本中还收录着许多文质兼美的现代文,当我们读着文章,品味其中的叠词、短语、排比句式等优美的语言形式时,也只有朗读,才能让学生最充分地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

二、读的训练应该为实现整体教学目标服务

语文教学不能单纯地“为读而读”,只有把读的训练与实现整体教学目标联系起来,才能实现课堂效率的最大化。

1.应该紧扣突出文章中心的关键句指导学生朗读

在教學《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时,我就紧扣“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设置问题:周恩来为什么从小会有这样远大的志向?然后层层剖析:课件展示当时“中华不振”的现状;感受洋人在中国土地上的蛮横;感受巡警助纣为虐的表现;体会人们敢怒不敢言的心情;体会少年周恩来的满腔愤慨;深究少年周恩来的沉思;比较少年周恩来与其他人读书目的的不同。在剖析的过程中一次又一次地引领学生齐读中心句。在这样的反复朗读中,学生的情绪一次比一次饱满,语调一次比一次激昂。这样的读,既梳理了课文的脉络,整体感知了课文内容,又让学生感受到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从而树立起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

2.应该有意识地抓住文中感人的细节描写,通过朗读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情绪,引领学生走入文本,感悟文章的思想内涵

在教学《凡卡》这篇课文时,我就从写信内容的“挨打、挨饿、受冻”部分入手,引导学生抓住动词“揪、拖、捞、戳”等反复地读,体会凡卡所过的非人生活;再和回忆部分的“乡村美景”以及“砍圣诞树”对比读,以“乐”衬“苦”,最后再引读“苦苦哀求爷爷带他回乡下”的部分。这样入情入境地读,就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沙皇统治下俄国社会中穷苦儿童的悲惨命运,也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了当时社会制度的黑暗。

3.应该有意识地选取文本中能够充分表达作者情感的句段,通过朗读引领学生走入作者内心,得到情感熏陶

如,《匆匆》这一课中,第一段的连续四个问句,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逝去无法挽留的无奈和对已逝日子的深深留念。教学中就可以结合前文描绘春景的排比句式,引导学生反复地读。第四段连续的六个问句,也可以在学生学习了第三段的一组排比句,感受到日子怎样在不经意中悄然逝去之后,引导学生反复地读悟。通过这样的读,引领学生走入作者的内心,体味作者真切而细腻的情感,从而让学生懂得时间的宝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

4.应该紧扣能够突出角色形象的句段,引导学生读通读透

如《詹天佑》这一篇文章中,詹天佑在勘测线路时的所说、所做、所想,成功地勾勒了一个爱国工程师的高大形象。教学时我就紧扣前文的四个“哪里”,让学生反复地读詹天佑的“所说”,体会他一丝不苟、高度负责的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接着,紧扣关键词“亲自、不管、始终”学习“所做”部分,在反复地读中詹天佑身先士卒、不辞劳苦的形象便逐渐地丰满起来。“所想”部分,更是有力地表现了詹天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为祖国争气的坚强决心,因而在教学中我把它作为了朗读指导的重中之重:先是在“勘测线路”部分,紧扣“不怕困难”“不怕嘲笑”指导读;接着在教学下文的“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等内容时,通过设疑:詹天佑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怎样克服的?相机引导学生再次反复地读。在这样的读中詹天佑的高大形象便鲜明起来,从而也成功地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作贡献的思想感情。

总之,朗读应该为实现语文课堂的整体教学目标服务,应该肩负起形成语文素养的重任。一个有责任感的教师应该在每节课中精心找准朗读指导的突破口,读在实处,读在要处,读在感人处,从而实现课堂效率的最大化。

让合作学习更有效 篇4

一、独立学习是基础

我们现在倡导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 但并不意味着就要抛弃独立学习。特别是语文课堂上, 在学生没有充分阅读、思考的情况下就进行合作学习, 由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不深入, 认识也不很深刻, 小组合作加工整理的结果与所得就会显得肤浅、片面。学生只有经过独立思考, 有了交流的需要, 合作学习才能有坚实的基础, 这样的合作学习才会有成效。否则, 在学生对问题还没有形成独立见解之前就急于讨论, 由于学生的思维没有完全打开, 很容易被别人的观点同化, 造成人云亦云现象。因此, 对于语文课中的小组合作学习而言, 一定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 以便学生独立思考。学生通过独立学习, 画出了文中的重点词句, 并对不理解处进行质疑, 就能产生查阅资料的动力、争论问题的欲望, 为课堂上的合作学习做好铺垫。

二、合理分工是前提

小组合作的目的是让每个小组成员都从中有所获, 要让学困生“求助有门”, 学优生“教学相长”。课堂上, 可以让学生四人一组合作学习, 四人中, 好中差兼顾, 且每位同学都有自己的编号, 1号同学是这组学习能力较差的同学, 2、3号同学属于中等生, 担任本组记录员, 4号同学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 担任该组组长, 负责安排学习任务, 监督学习进程。一般情况下, 小组合作时由1号同学先发言, 2、3号同学作补充, 4号同学做最后总结。例如, 在检查预习环节, 由1号同学先朗读课文, 他暴露的问题, 由小组内其他同学去帮助纠正, 然后, 大家就他出现错误的句子都去反复读一读。这样一遍下来, 小组内在朗读上基本不存在问题。在交流不理解的字词或提出疑问时, 还是由1号同学开始, 他的问题可能会多些, 每提出一个, 小组内其他同学能帮助解决的, 就及时给予帮助, 不能帮助的, 就作为小组内的问题保留下来。这一遍下来, 小组内就有了需要解决的问题, 此时, 对于部分生词, 小组内采取分工的办法, 每人查一、两个。这样, 本需个人花10分钟才能查完的词语, 由于大家的分工合作, 可能2分钟就解决了, 这就大大节省了时间, 提高了学习的效益。这样的小组学习, 人人目标清楚, 既分工又合作, 教师不用担心哪个学生在小组里无事可做或“唯我独行”了, 效果自然不言而喻。

三、做好示范是关键

仅仅科学地组建了学习小组还不能保证学习的有效, 教学中我发现, 合作学习时, 虽然孩子们很积极主动, 但由于学习不得法, 效率还是不高。因此教给孩子们合作学习的方法很关键, 即给学生的小组合作提供一个活动模板, 这种形式主要用在对于练习性、游戏性、有一定难度的内容而开展的小组活动。虽然是练习性的内容, 由于学生不知如何合作, 怎样进行操作, 需要教师的示范指导。例如, 在分角色朗读课文时, 组织孩子们四人一组进行练习, 但孩子们练习时, 往往就练喜欢的角色, 所接受的训练是单一的。还有的孩子, 因为怕读不好角色, 就单挑旁白来读。积极的孩子、朗读水平较好的孩子就“走进”角色, 朗读水平较弱的就“永远”旁白, 这样会造成恶性循环, 不利于孩子的发展。此时, 教师就要创设情景, 让孩子有平等的训练机会。先请班内朗读好的学生作示范, 有时教师也需要参与其中, 然后要求孩子在组内进行多次的练习, 但每次的角色不要重复, 要轮换角色, 这样才利于孩子们综合发展。

四、正确引领保质量

小组合作学习不能忽略教师的引领作用。首先教师要努力营造良好的合作环境, 要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 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悦。要及时鼓励学生, 让每个孩子都能发表自己的见解。其次教师要积极参与合作, 把自己作为参与者与学生一起讨论、研究, 建立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教师要轮流参与各个小组的活动, 适当进行引领, 积极寻找、创设对话的“话题”与说话的“空间”。在小组讨论、汇报交流时, 教师要提醒学生应注意的问题, 发现偏差要及时纠正。教师的正确引领使学生在合作学习时减少了许多弯路, 提高了合作质量, 实现了合作的有效性。

五、评价激励促提高

评价机制运用得当, 能够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 增强合作学习效果。在实验探索中, 我们注意引导学生把个人之间的竞争提升为小组之间的竞争, 以小组总体成绩作为奖励的依据, 形成了“组内合作, 组间竞争”的良好学习氛围, 实行“堂堂积分、月评优、期末表彰的”激励制度。每节课根据学生的表现评选出“思维敏捷组”、“配合默契组”、“最佳展示组”、“团结协作组”、“口齿伶俐组”等, 教师、学生对各小组课堂上的合作情况进行评价加分, 每月累计评出积分最高的和有进步的小组进行星级奖励, 期末评出得星最多的小组进行适当的物质奖励。科学的评价激励制度有效地促进了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 也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互动, 使学生更认真、更投入地参与学习活动, 形成一种“合作-竞争-合作”的良性循环, 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训练让数学学习更有效 篇5

河源市第三小学 徐爱华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效率的体现,最为有效的方式便是设置大问题。对于小学数学教学而言,因为其本身体现了逻辑性,所以对于学生而言极有可能会在学习上面临困难。为此,教师通过设置问题,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对问题进行讨论,从而更加掌握数学知识。文章中以小学数学低年级小组合作学习探究为例,通过对黄爱华老师课题的探究,总结得出大问题的设置对于提升数学学习效率所体现的作用。

关键词:大问题;小组合作;学习探究;黄爱华

对于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而言,教师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于数学学科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则能够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而小组合作学习的落实,需要通关“问题”这一形式作为引导,教师通过设置大问题,让小学生尽快进入情境,对问题进行讨论,进而得出答案。但是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不足,对小组合作学习效率造成影响。为此,加大对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视,使学生能够面对面进行交流,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大问题”与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探究 1.1 所谓“大问题”

大问题教学是有黄爱华老师提出的一个教学观点,这一教学观念是立足于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而提出,为了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做到以“学”为核心,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关注,为学生提供更大的空间,进而整体呈现出教育大

[1]格局的形式。大问题的提出与数学教学之间有十分紧密的关系。如果教师为学生设置问题,便能够更加顺畅的牵引接下来的流程,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教师所设置的问题,不能局限于某一点,而是要体现整体教学。1.2 在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中设置大问题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主要是以教师为主,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讲解数学知识,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即可。但是这种模式并不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所以在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小组合作学习法被提出并且应用在课堂教学中。为了凸显小组合作学习法的效率与优势,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大问题的方式,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讨论,这样不仅体现了数学学习的目的性,也真正提升了数学教学的效率。但是设置怎样的问题才能让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更加有效,这需要通过实践证明。体现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效率的问题模式 2.1 遵循三点基本原则,设置大问题

为了能够体现问题设置的有效性,需要遵循以下三个基本原则,即“what”“where”“why”,按照什么、哪里、为什么三个要求设置有关于数学的大问题,通过问题的设置,能够让学生掌握数学基本知识,进而在习题解答以及生活中加[2]以运用。以小学一年级《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一课为例,教师在进行此课教学时,如果要设置一个高效率的问题,则要从以上是三个基本原则着手。例如,教师可以提出“同学们,平时小红跟父母一起去水果超市,3个梨和2个哈密瓜,那么小红一共买了多少个水果呢?”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对该问题进行研究。学生分析这一问题时,会从问题中获知多个已知条件,并且了解到上述几个基本要素,这样一来便可以更好的解决问题。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学生可以集合多人智慧,选择一个最为合适的答案,并且在讨论的过程中也增进了同学见的友谊,真正了解这一课的重难点,既认识了1到5的数字,也学习了加减法,从而提升数学教学效率。

2.2 按照大问题教学步骤,实施小组合作

对于大问题教学而言,其实有固定的操作步骤,具体如下:① 建立关系;② 提出问题;③ 小组探究;④ 结果的展示与分享;⑤ 答案总结;⑥ 问题延伸与扩展。所以如果教师要在小组合作学习探究中运用大问题教学,则需要按照以上一个步骤进行操作。以小学数学《认识钟表》一课为例,教师在进行这一课教学时,如果要按照以上几个步骤进行教学,则要先确定师生之间的正确关系,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的学习新知识,其次,提出问题。教师要针对这节课重难点设置问题,例如当分针指向

4、时针指向3是几时、一天有几个9时等,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对问题进行探讨。随后,学生将小组讨论的结果在班级中进行分享,并且与师生进行总结,从而得出最终结论。最后,教师可以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拓展,让学生在掌握这节课知识的基础上,也能学习到一些其他的知识。在这种教学环境下,学生能够更加主动的学习知识,构建大空间。2.3 从大问题教学的特征着手,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探究

教师开展大问题教学,也可以从其基本特征着手,掌握数学的基本知识。其中大问题教学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 以“学”为核心。② 置顶价值观。③ 是飞翔者的教学。④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⑤ 突出再创造教学[3]。教师只有真正掌握大问题教学的特征,并且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才能切实培养学生数学综合素质。例如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长度单位》一课教学时,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先让学生对这节课内容进行预习,并提出自己的疑问,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问题在小组中进行讨论。随后,真正突出数学课堂中“学”的重要性,并且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将所有的长度单位编成一道题,然后各个小组将问题进行交换,通过讨论进行解答。例如小明走一步长50cm,那么这一长度换算成其他单位是多少呢?让学生对这一问题进行讨论,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同时也实现数学课堂质量的提升。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组合作学习探究一方面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另一方面,则有助于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的提升,教师通过设置大问题,在课堂中构建大环境,让学生学习更加深入、有效的掌握数学知识,从而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实现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培养,为今后小学教学改革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参考文献:

让初中数学课堂更有效 篇6

关键词:数学;教材;思维;生活 小老师;质疑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3-169-01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我们的初中数学课堂也在改革的大潮中悄悄的发生着变化,如何让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更有效呢?下面是我多年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些体会:

一、研读教材要点,进行方法整合

首先,熟悉整个教材,研读课标,准确梳理教材的重、难点。教材的重点是指那些在教材中处于核心地位的基础知识。教材中的难点一般是论证方法比较复杂的内容,或那些较抽象、较难理解的教学内容。有的教师往往因缺乏经验,急于求成,不研究课标教材,只是一味溜课本例题,随课本动而动,失去对重点的突出,对难点突破。其次,对于单元重难点的突破方式要整合。对于类似的点,要善于归纳相应的数学学习方法,只引导学生学习一种,其他的学生则会根据总结出的规律去自主学习。例如: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后,教师可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研究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学完一次函数时,可指导学生自主研究二次函数。这样学生就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既巩固了原来的知识,也发现了新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了新的学习方法,为终身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走出例题盲区,增加思维容量

有的教师认为数学重在练习,片面追求例题堆砌的大容量,以牺牲学生的时间和精力为代价,对学生的思维达不到训练的目的,更没有合作探究的可能,成为填鸭式教学。长此以往,不仅事倍功半,还将严重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应走出题量盲区,增加学生的思维训练量。 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必须以增加学生的思维量为根本目的。真正的课堂大容量就是让学生在整个课堂上不停地思考、交流、感悟、总结,不断地有所收获,提高学生的思维容量,多给学生参与体验,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感受、思考所学内容。让学生在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实践的过程中,培养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师应在备课处理教材时必须对教材进行挖掘、梳理、浓缩,从而使课堂教学内容化难为易,以简驭繁,以较小的时间和精力获取较大的学习效益。

三、密切联系生活,激发学生热情

当数学和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如在讲授“平行”这节课时,可以让学生在课下去观察那些是平行线,上课时,学生积极展示自己观察的结果,有的说操场边的电线,有的说两根电杆,有的说操跑道上的跑道线,有的说两棵树之间,有的说体育课的双杠,有的是火车的两根铁轨……教师在学生热烈的展示中,趁机引导学生去归纳“平行”的定义,学生在既愉快又轻松的气氛中学会了“平行”这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了学习的自信心。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处理教材时要活化教材,必须将静止的,抽象、死板的教学内容活起来、动起来,从而增强教学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把相关的一切可入教的生活信息资源变成教学资料,使数学教学更有实效。

四、让学生当老师,主动参与课堂

长期以来,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接受式的学习,严重束缚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数学教学进程中,教师抽出部分教学内容,在老师辅导的前提下,尝试让学生自己当小老师讲解这部分内容给同学听,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首先,做好课前准备。教师根据章节的内容安排合适的学生上来讲课,开始应选一些口语表达较好的学生,随后可以让学生轮流试讲。内容尽量是某一节的个别容易操作的知识点,先让学生感受成功的体验。大部分学生都缺乏上台讲课的经验,心理素质不过关,所以要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更重要的是做好所讲知识的课前的辅导。并且鼓励学生查阅有关资料,补充完善课本的内容,以加深理解。内容讲述过程中,教师可让同学提问,进行提问与解答的互动,这有助于活跃气氛和增强讲课者的底气,加大学生的参与面,调动全体同学的积极性。课堂上要求讲课的学生有意识地为学生设置个别交流的机会,以使学生对问题有更深刻的理解。开展让学生讲课,并不是淡化教师的作用,而是以学生为主的务实举动。教师让学生畅所欲言,尽情表述自己对某知识点的理解与想法,讨论、争论、直至面红耳赤,教师适时、适当地给予解释或分析,反而更能体现教师把握教材、驾驭课堂的能力。

五、引导学生质疑,培养创新思维

首先,要运用多种手段创设良好的氛围保护好学生的好问和好奇的天性,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其次,要教会学生质疑的方法。质疑点可以是知识的来龙去脉、知识的作用、知识结构,也可以是概念内涵、外延拓展等。质疑思路,一般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在教学时,我们要鼓励学生对任何一个问题都去探索,或提出与众不同的看法,甚至提出其他学生或老师一时也想不到的问题,这是学会质疑的关键。课堂上学生有时质疑的涉及面广,显得多而杂,有的甚至是不沾边的问题。这时老师要组织学生讨论,进行筛选,只要引导得法,学生就能有所发现,逐渐学会质疑。质疑不是一两天,几节课就能学会的,它要我们在平时脚踏实地地去训练,有意识地培养。一是可以通过示范质疑,初期,教师可先取一些较为典型的题目,因势利导,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进行分析,启发学生,是否还可以用其它方法、来解决这一类题目,学生很自然地提出疑问。通过这样的训练,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为学会质疑打好基础,使学生更牢固的掌握知识。二是在养成了质疑习惯后,教学中要留有质疑的空间,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质疑状态,可以有意识的把身边的数学材料引到课堂,给传统的教学内容注入新的活力,引导学生发现一些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在发现中质疑,在探索中质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有效学习让数学课堂更实在 篇7

一、自编课题, 突破重点

本单元的编排是按照除数是整十数 (直接试商) ———除数是两位数 (把除数看作接近整十数试商但不需要调商) ———除数是两位数 (需要调商) 这样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每一个新知识都与前一知识点紧密联系。教学时我没有把一节课的课题直接呈现给学生, 而采用让学生自编课题的形式。

1.除法竖式。

2.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

3.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4.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

我把它们一一列举出来, 引导第二次阅读例题找出你认为最接近的课题。第一次自学是面, 纵观整个知识, 第二次自学是点, 有目的有针对性。在编课题的活动中, 学生通过自学、比较, 找到了这节课最核心的数学内容, 并且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 不仅有助于突破一节课的重点, 而且有益于培养学生的转化意识。

二、尝试练习, 理解算理

由于教材的编排特点, 这单元的每一项对学生而言只有二分生八分熟, 所以, 在学生找出这二分生的“生”在哪儿就可让学生尝试练习。如:除数是两位数 (不需要调商) , 学生独立练习192÷32往往会出现两种结果:

这时我不急于评判, 而是让学生自己观察, 问题呈现: (1) 这两种解法的共同点在哪儿, 你是怎样想的? (2) 这两种解法的不同点在哪儿, 你是怎样想的?学生找出共同点是:把32看作30来试商, 因为32靠近30。不同点是:一道用6乘32, 一道用6乘30。 (3) 你能提出一个问题反驳他的解法吗?学生畅所欲言, “180是怎么得到的?”“每天看32页, 6天一共看了多少页?”“可以用估算的方法验证这本书应该正好看完, 怎么会剩12页?”用孩子的眼光帮助孩子发现问题, 用孩子的语言帮助孩子解决障碍。原来“30”是我们把32看作30来试商用的, 只是个记号, 目的是帮助我们能更快地试商, 这个记号可以写出来也可以不写, 而每天看32页, 6天一共看6×32=192页。所以, 必须用6乘32得192, 6天正好看完这本书。这个过程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悟”, 在理解算理的过程中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规范语言, 清晰思维

教学不能只满足于“我明白了”“我会计算了”, 还要让学生学会叙述完整的计算过程。思维在脑子中的形成到用规范语言的完整叙述又有了飞跃, 通过简练规范语言的叙述展现了思维的形成过程, 不仅有益于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 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清晰性。

在教学中, 我一般用5个步骤引导学生叙述计算过程, 一定二乘三减四比五抄。如:195÷32先定商是一位数, 商是6, 6写在个位上 (一定) 。6乘32得192 (二乘) 。195-192=3 (三减) 。3比32小 (四比, 没有余数时可省略) 。所以195÷32=6…3 (五抄) 。学习初期我要求学生人人会叙述过程, 而随着熟练计算及学习有了深度以后, 叙述的内容也有所变化了, 如:教学四舍法调商后, 我的叙述重点就有所变化, 67÷24, 把24看作20来试商, 初商是3;3×24得72, 67减72不够减, 说明初商偏大, 把初商3调成2。规范的数学语言使用非常重要, 学生易于养成严谨缜密而清晰的习惯, 而且又能体会到数学文字的精、简、美。

四、拓展练习, 放飞思维

课本上的习题内涵丰富, 如果教师仅限于就题练题, 学生在练习中的体验是肤浅的。因此, 教师要能把握住练习题的特点, 挖掘习题的内在潜力, 拓展练习。例如:在判断商是几位数后拓展“□74÷40, 要使商是两位数, □里可填 () , 要使商是一位数, □里可填 () 。”让孩子更加深对商是几位数的判断。组题练习“147÷20 147÷21 147÷29”后追问, “你发现了什么?”把学生的思维推向了高潮。

五、交流学法, 掌握技巧

孩子中总有许多成人意想不到的思维火花, 在单元复习时一定要留些时间给孩子们交流自己的学法。例如:对“同头无除商八九”“除数折半商四五”等的理解, 有的孩子说, 我发现“同头够除商试一”“折半稍小商试五, 折半稍大商试四”等等。多给学生一些时间, 你将能发现更多的精彩。

合作学习让数学课堂更有效 篇8

一、合作讨论有利于构建知识之间的联系

数学知识大部分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引申发展的。在教学中, 教师应该善于发现并设法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例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公式”时, 让学生通过学具自己先分一分、摆一摆、拼一拼, 再在小组里说一说, 结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最后通过合作交流使学生初步运用转化的思想推导出三角形面积公式。这样可以使学生明白:原有知识是新知识的基础, 原有知识为新知识所服务, 新知识不仅是原有知识的发展和引申, 而且又是原有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进而沟通了知识与知识之间的网络联系。

二、合作讨论有利于突破教材重难点

教材中的重难点, 一般也是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 这时要通过合作交流让学生主动学习。如:在教学“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 (或少) 百分之几”的应用题时, 学生对单位“1”的判断或数量关系的理解很难掌握。例:星光小学食堂九月份烧煤7吨, 十月份烧煤8吨, 九月份烧煤比十月份烧煤少百分之几?虽然题目数据比较简单, 但学生对数量关系却很难理解, 有的同学列式为: (8-7) ÷8, 也有的同学列式为: (8-7) ÷7, 还有的同学列式为:8÷7。这时我并没有立刻宣布答案, 而是让小组展开讨论:哪个答案正确?为什么这样列式?这样列式的理由是什么?通过生生交流, 画图理解, 让学生突破了教学难点, 弄清了数量关系, 从而得出第一个答案是正确的。

三、合作讨论有利于归纳概念、法则或规律

对于法则、规律、概括概念教学, 教师可组织学生合作交流, 提取学生思维精华, 使学生参与总结过程, 发散学生思维。例如:在教学“乘法的意义”时, 先通过计算7+7+7+7+7和7×5的计算结果来说明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加法计算也可以用乘法计算以后, 组织小组讨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哪种方法计算比较简便?让学生相互交流, 让他们在小组内说出自己的想法, 因为乘法写起来、读起来、算起来都比较简便, 从而水到渠成地概括出乘法的意义。

四、合作讨论有利于解决疑惑

数学课堂教学中, 学生的疑惑和不解是常见的事, 当学生产生疑惑或者产生较大意见分歧时, 可以让学生进行讨论。例如:在教学“圆面积公式推导”时, 学生对“通过切拼把圆变成近似长方形”很难理解, 为什么会是近似的长方形?怎样切拼才能更接近长方形?长方形的长和宽又分别是圆的哪些地方?一系列的问题一直困惑着学生。这时我提示学生利用学具, 通过交流合作演示从而理解推导过程, 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接受所学知识,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让数学作业变得更有效 篇9

一、让学生快乐地做作业

新课程十分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提倡学生能积极地参与数学活动。这就要求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尽量把作业的题型、格式推陈出新,唤起学生的新奇感,并设计一些具有一定趣味性和挑战性的习题,让学生一看到这样的作业就来劲,就跃跃欲试,达到寓学于趣的效果。

二、让学生有选择地做作业

面向全体,就要考虑到每个层面的学生,借助分层练习,使每个学生通过不同程度、不同数量的作业练习在原有基础上各有所获,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这就要求教师多为学生提供层次丰富、形式多样的作业。如以“作业超市”的形式建立作业库,让学生像逛超市一样,根据自己的能力自主选择作业的层次和数量。为学生量身定制作业,把作业的选择权交给学生,使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作业内容和形式。

三、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做作业

生活是一个大课堂,蕴涵着丰富、鲜活的课程资源,远离生活就意味着让学生失去课程的另一半世界。要沟通课堂内外,拓宽学生学习空间,增加学生数学实践的机会。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所以我们的数学作业也应贯穿在大量数学实践中,要让学生少做题,多动手,多实践,多运用,在大量的数学实践中让知识得到升华。

如学习“小数乘法”后,我设计了这样的生活实践题:请你调查菜市场鱼、肉、虾以及部分蔬菜的价格。小明妈妈带了50元钱,买一荤一素,各若干千克,你能根据你调查的菜的价格,帮小明妈妈设计不同的购菜方法吗?以学生的生活题材来布置作业,此作业运用数据多,信息量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梳理能力,数据处理能力,文字概括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强调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现学以致用。

四、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做作业

数学上有许多问题具有探究性,为了培养学生自我探究、发现意识,培养学生再创造能力,借助课外作业设计一些具有探究、发现规律的习题,使学生从传统模仿习题中转化到对知识的研究上来。

这样的作业设计,可以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发现新知识,以培养学生探究的主动性。

倾听,让数学课堂更有效 篇10

如有位教师讲一年级的图画应用题,他出示了一幅图画:有六只小羊,四只头向左,两只头向右,让学生列式计算。

经过片刻思考后,一名男生骄傲地站起来大声地回答:“6-6=0……”教师一愣,继而转向其他学生很严肃地问:“他的解法对吗?”全班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不对!”“那这道题究竟怎样列式才对呢?”教师接着问。一生回答“6-2=4或6-4=2”时,教师的脸上才重新露出了笑容。那个孩子低着头慢慢坐下。课后,我曾问那位男同学,他说:“原来有6只小羊,往左走了4只,向右走了2只,一只都没有剩下,所以用6-6=0。”

多有创新的回答呀,多有灵性的想法呀!可惜,却因为这位教师的“定向”思维,对学生的解题方法听而不究,将学生的创新思维扼杀在“摇篮”之中。

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相互应答的过程。教师与学生沟通的纽带和桥梁是师生之间的相互倾诉和对话。教师的倾听,是理解,更是期待;是尊重,更是接纳。它不仅使教学中的交往丰富而深刻地展开,更让我们听到了孩子们思想抽穗、情感裂变、知识拔节的声音。倾听中,教师的外表是平静的,而脑海里是不平静的,必须在瞬间做出决定:或呵护学生的“童心”,或激活学生的“阳光错误”,或捕捉学生的“奇思妙想”。

一、倾听学生的童心

课堂倾听的根本目的是倾听生命和呼应生命。教师只有蹲下来看儿童世界,以自己未泯的童心相待,发自内心的欣赏学生的成长,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宣泄和释放。

如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我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千分号。一个学生说:“我想百分号有两个圈,千分号应该有三个圈。第三个圈没地方放,就放在斜线上了。”我欣赏地点了点头:“有意思!”一个学生接着说:“我画第一个圈比第二个圈小些,第三个比第二个大一些,颜色也不一样,串起来像个糖葫芦,记忆很方便。”另一个接着说:“我画千分号,斜线方向和别的同学不一样,三个圈在斜线的右边,记忆起来也很方便。三个圈就好象从山坡上滚下来一样,我想从山坡上滚下来一定很爽。”我又一次鼓励了学生:“你们的想象力真丰富。刚才同学们都说出了设计意图,很有道理,非常棒!如果这些作品都采用就不统一了,不统一肯定不方便。人们设计千分号的确是在百分号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圈,这个圈增加在哪里呢?下面,我们来看一下。”

二、倾听学生的“错误”

一节真实的课堂上学生不可能不出现错误,就因为有了这样那样的错误,才使我们的教学环节更加精彩。教师不但可以在倾听学生“错误”的同时及时调整教学环节,还可以利用错误资源“将错就错”,拓宽学生的思维。

如在探究过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十一册第73页例1:一个粮食仓库原有大米1500袋,运走3/5,还剩多少袋?)后,我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有位学生自告奋勇要求上台板演,在对“一根钢条长5/8米,用去一些后还剩1/4,还剩多少米?”解答时,竟然列出了5/8X(1-1/4)的算式。面对这个解答,我真想狠狠地斥责他几句:“就知道照葫芦画瓢,就不能动动脑子想一下?”可转念又一想,这样做只会打击他的积极性,我灵机一动,何不将错就错,来个借“错”发挥,效果岂不更好?于是我若无其事地启发学生说出他的思考方法,并让他列出数量关系式:钢条总米数X剩下的几分之几=剩下的米数。接着,再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仔细审题,逐一分析对比,并画出线段图帮助其明确题中的己知条件、要求的问题。然后,进一步地反问道:“(1-1/4)”是表示剩下的几分之几吗?到底剩下几分之几呀?”学生恍然大悟,立即改正了错误,列出了正确的算式:5/8×1/4,脸上也露出胜利的笑容。

至此,我并没有就此作罢,而是采取“反面纠正法”,进一步问:“如果××同学原来列的式子是一个正确的算式,那么应当怎样改变题目里的条件?”这一问,打开了学生的思维,他们纷纷举手回答“只要把题目里的‘一些后还剩’这些字去掉就可。”“如果不改变题目中的条件,那么应当怎样变换题目里的问题才能符合××同学原来的算式?”这一提问,又是一个悬念,再次点燃了同学们思维的火花,使他们沉浸在解题的欢乐之中:“只要将‘还剩多少米’换成‘用去多少米’就行啦”。

三、倾听学生的“奇思妙想”

课堂教学,有交流才有价值。学生在阐述其见解时,会不经意带出一些很有探讨价值的“副产品”,这时,学生可能是“无心”的,但教师一定要“有意”,要认真倾听学生的讨论发言,从中捕捉他们的奇思妙想。只要教师有心去倾听,或许,能从这“奇思妙想”中听出动人的旋律,谱写一曲创新之歌。

如在复习圆柱和圆锥的知识时,为了让优等生在复习课上也能得到发展,在复习了一些基础题后,我出示了这样一道题:在一个圆柱形储桶里,把一段半径是5厘米的圆钢全部放入水中,水面就上升9厘米;把圆钢竖起拉出水面8厘米长后,水面就下降4厘米,求圆钢的体积。

我先给了一点时间,让他们独立思考,在草稿纸上写写画画。过了一会儿,我发现大部分孩子还在思考中,可能一些学生都感觉到了难度。

我说:“我发现有人已经有想法了,更多的人还在思考中。那就这样吧,如果你正思考了一半,也请你暂停你的思考,你就把你想了一半儿的思维过程说出来。”

于是,我撇开那些优等生,喊了一个中等的学生,我想看看他们的思维过程。

这个学生给出了“9÷4=2(组)……1(厘米)、2×8=16(厘米)、16+2=18(厘米)”的答案。

他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于是我请他把算式写在黑板上,并说清楚每一步的理由。

他解释道:“9÷4=2(组)……1(厘米),9厘米里有两个4厘米,还余1厘米;2X8=16(厘米)就是有两个8厘米,16+2-18(厘米)。”

我追问:“2是哪里来的?有什么含义”?

他低头答:“8厘米是4厘米的两倍……”(有点说不下去了)

我继续问:“16厘米加两倍是什么意思呢?好像有点行不通了。你先坐下,再想想,课后再跟我说说你的想法。(当生1的想法不在我的预设范围内时,我应该耐心倾听,引导他把思路说清晰,而不是急于打断他,让他坐下再想想,即使他说不下去了,我还可以把这个问题抛给大家,让听懂了他的想法的孩子站起来说说。)谁对此还有想法?”

另一个学生站起来答道:“我是这样想的,3.14X52X8÷4X9,3.14X52求的是圆钢的底面积;再乘8求的是圆钢拉出水面部分的体积,这个体积也就是下降的4厘米的水的体积,再除以4求的是圆柱形水桶的底面积:再乘以9求的是上升的9厘米的水的体积,也就是圆钢的体积。”

他说得非常清晰,我看到一些学生在若有所思地点头,于是我就把这种方法板书下来,又讲解了一遍。

这时,又有学生举手了,他说:“刚才的方法好像是正确的。求的是9厘米是4厘米的倍,(厘米),水面下降4厘米需要把圆钢拉出水面8厘米,要把圆钢全都拉出来,水面就要下降9厘米,这样就能求出圆钢长18厘米,再用圆钢的底面积乘18厘米就求出了圆钢的体积。”

短暂的沉默后,教室立即响起了掌声。(赞扬的掌声表达着学生的心声:我们需要解释自己见解的时间。)

这时,又有学生站起来说:“3.14×52×(8÷4×9),只要把后面8÷4×9加上小括号,就和这种方法一样了。”

我问:“你能给你现在说的这个算式一个合理的解释吗?”

他答道:“8÷4表示水面下降1厘米圆钢应拉出水面2厘米,2×9求的就是圆钢的长,再用底面积乘长就是圆钢的体积。”

掌声又一次响起。这掌声,不仅是对自我的肯定、赞赏,也是对老师让学生自由提出见解的肯定和赞赏。

怎样让数学活动更有效 篇11

日本数学家米山国藏曾说过:“作为知识的数学,出校门不到两年就可以忘了,唯有深深铭记在头脑中的数学的精神、数学的思路、研究的方法和着眼点等,这些随时随地发生作用,使他们终身受益。”回顾平时的课堂教学,应该说也是很重视学生“做”数学的过程,在“做”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也是能沿着提供的多个小问题去展开有效的研究,但结果往往是学生只记住了结论,而把问题解决的过程、方法或是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忽略了。因此,一旦独立去面对一个新问题,很多学生就感到无从下手。究其原因,教师给予学生的学习任务中的思考力不够,多数学生只是循规蹈矩地按照既定的要求去完成学习任务,而忽略了为何这样去做。如何让数学活动更有效、更能触及学生的心灵,这也是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一、让学生“做”数学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指尖上。”这就要求我们善于用实践的眼光处理教材,把教材内容设计成数学活动,让学生动手“做”数学。

小学生的认识是处于由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动作进行思维,靠直观感知获取知识。鉴于这样的认识,要解决学科性质与学生认识水平的矛盾,教学时,适时组织学生进行操作活动是帮助学生习得知识、技能甚至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途径。纵使这样,相信不同的教师给予学生的活动要求也是不同的,对于学生的思维要求更是千差万别的。

例如,在认识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的“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时,第一堂课上我怕学生一时找不到研究的方向,提供明确的学习任务:准备4厘米、5厘米、6厘米、10厘米小棒各一根,选择其中的三根围一围,观察哪三根可以围成三角形?哪三根不能围成三角形?观察每种情况下最长边与另两条短边之和的关系。根据以上观察比较,你能发现三角形的三条边之间有什么关系?在这样的提示下,大部分学生都能独立完成整个活动过程,并得出相应的结论,不失为一种节约课堂时间的好方法,然而透过这样的操作现象,令我们反思的是:这样的活动过程,学生的思维究竟能提高多少?学生对于为何要研究“最长边与另两短边之和的关系”,这一问题又有何思考?这才是整个操作过程中的重中之重。

据于这样的认识,我在第二堂课中,让学生准备以上四种长度的小棒,以小组为单位,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研究:从4厘米、5厘米、6厘米、10厘米中任选三根小棒围一围,观察比较,思考为什么有的能围成三角形?有的却不能?组长对各种情况作好相应的记录。结合操作过程,说说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条边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就在这样没有明确方向的前提下开展了活动。由于在学生的生活中接触的都是完整的三角形,因而当用4厘米、5厘米、6厘米三根小棒围成了一个三角形时,学生没有任何发现,可当将第三根换成10厘米时,学生惊讶地发现,不管怎么努力,都无法在10厘米上方用4厘米和5厘米两根小棒撑起一个角,就是无法围成三角形;这就引发学生思考刚才为何能支撑起一个角,观察发现:4厘米和5厘米两根小棒连起来比较长,要想和6厘米的两个端点连接起来,只有将4厘米和5厘米两根小棒支撑起来,形成一个角,也就围成了一个三角形。通过不同的操作、比较,无需教师多语,学生自然而然明确了本次活动的研究方向———两条短边之和与最长边之间的关系。相对于上一个案例中,缺少了第2个指向性明确的要求,课堂上的研究时间多了一些,学生在语言表达上也不是那么严谨、到位,但从中折射出来的思维含量却是第一堂课中无法匹敌的,我想这才是真正的“做数学”,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得到真正的提升。

二、让学生“说”数学

“做”数学可能更多的是指向于操作层面上的,给予学生的直观思维更多一些,而这是远远不够的。让学生“说”数学就可以将这样的直观的、感性的认识上升至理性层面上来。

在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各种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更应理解这样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正所谓“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这样的推导过程必须要让学生主动去说,并且要做到边说边想象动手操作的过程,才能更好地去解决问题。在教学“圆面积计算”时,我们常常要求学生要熟记圆面积的推导过程,因此,就会出现部分学生死记硬背。比如:一个圆和一个长方形的面积相等,圆的半径与长方形的宽相等,都是4厘米。求长方形的长。好多学生都是依据字面意思:先求出圆面积,即为长方形的面积,再除以宽。这样的方法可以看出学生的“说”与“做”是脱节的,圆面积的推导过程也未真正内化,从而也就无法灵活地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因而只有做到“手口统一”,才能有效地促动学生思维的发展。

三、让学生“品”数学

“说”数学,不仅要说“正确”的数学,更应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观点”或“疑惑”,切忌“人云亦云”。因此,在数学活动中让学生去“品一品”,这样,学生的求异思维和批判思维在此才能得以发展。

例如,学生认为,“13×4,16×4与14×3,14×6”这两组题像“双胞胎”兄弟,长得差不多,但计算的结果却不一样。“我刚才是看到了两道题不一样,但我以为两个数字虽然换了位置,可能和加法一样,结果不变,其实这是不对的”;“第二组题,我还以为和第一组题一样,两个积相差10,可实际上相差20”……我示意他们将想法说出来,有些学生就迫不及待地去观察、并再次举例比较,发现:第一组算式里3和4相差1,算到的积十位上也相差1;第二组算式里4和6相差2,积的十位上也相差2;以此类推。可这时又有一个孩子举手说:“我用25×4,24×5,因数4和5只相差1,结果却是相差20”。学生的思维再次被激发。

适时介入,让自主学习更有效 篇12

一、在学生思维遇阻时介入, 点拨起点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概括和反映, 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及内部的规律性。数学思维是对数学对象 (空间形式、数量关系、结构关系等) 的本质属性和内部规律的间接反映, 并按照一般思维规律认识数学内容的理性活动。自主学习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考虑到学生年龄、心理、知识水平的特点, 思维培养是分阶段、有步骤地进行的, 不同教师教法上的差异容易造成学生思维衔接不当。思维惰性、惯性和线性常常会让学生思维受阻, 或者突然卡壳, 自主学习活动往往难以顺利进行, 这时就需要教师及时介入, 在学生受阻点上稍稍点拨, 让他们想自己不敢多想的, 探自己不敢深究的, 特别是在新授的起点上, 如能点拨得当, 将会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打开一条明亮的通道。如在“圆的面积”的教学中, 学生第一次研究曲线图形的面积, 没有任何直接经验, 只有在研究直线图形面积中获得的割补、平移、旋转的方法以及转化的思想作基础。但研究过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都是平面直线图形, 转化后得到的依然是平面直线图形, 学生已经形成了思维惯性, 很难想到圆这样的曲线图形剪拼后能转化成直线图形, 特别是曲线的边带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会让思维在起点处受阻, 此时需要教师就点与线的关系加以点拨, 即直线和曲线同样可以看成是点的集合, 同样可以进行转化, 让学生突破思维阻碍, 明晰自主探究的起点, 并助推学生的思维由曲线向直线转变, 从直觉向想象过渡, 为整节课的伸展奠定基础。

二、在学生思考无序时介入, 突出重点

所谓数学思考, 就是在面临各种现实的问题情境时, 能够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也就是能够自觉应用数学的知识、方法、思想和观念去发现其中的数学现象和数学规律, 并能够运用数学的知识和思想方法去解决问题。数学思考作为一种“过程性目标”, 实际上是让学生经历“做数学”的过程, 也就是让学生经历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由此可见, 数学思考是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核心, 是激发并维持学生自主学习的根本保证。《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思考”也提出了明确目标, 不仅要求学生会思考, 还要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要做到阐述有序首先思考要有序, 在自主学习的课堂上学生们面对问题总能展现不同角度的分析, 不同层次的理解, 但有些思考因果倒置, 法理颠覆, 导致阐述无序, 不利于学生理解。这就需要教师及时介入, 有效梳理, 在有序中明晰思路, 突出重点。如在“小数乘小数”一课的教学中, 学生自主探究算法并非难事, 重点是对算理的理解, 这是掌握算法的前提。特别是如何点小数点的问题, 学生往往感性地认为两个小数一共有几位小数, 积的末尾就应该有几位小数。此时教师可以围绕“小数点为什么这么点”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交流, 先明算理, 在此基础上探寻规律, 总结算法, 这个理序的过程既凸显了教学重点, 也让学生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了理性。

三、在学生对话僵持时介入, 提炼难点

自主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不同的学生对某一知识、问题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和建构, 通过对话交流, 可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丰富、更全面。小学生学习方法比较单一, 学习经验、思维深度与广度还不够, 认识问题有时比较浅薄、片面, 特别是面对难点问题时往往抓不住本质, 弄不清根源, 稍有见地便会沾沾自喜, “一根筋”地坚持己见, 很容易导致课堂对话陷入僵局。如在“轴对称图形”的教学中, 判断一般的平行四边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一个难点, 有些学生认为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还有部分学生通过两次对折发现图形能完全重合, 认为是轴对称图形。两种不同的观点在碰撞, 谁也拿不出有力的证据让对方信服, 对话无法深入。此时需要教师就“如何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提炼出判断的方法:一对折, 二看是否能完全重合。再围绕“对折”提炼要点, 让学生明确“对折”指的是对折一次, 对折一次判断的对象是原来的图形, 对折两次判断的对象则是第一次对折后的图形。两次提炼聚焦了轴对称图形判断方法的要点, 解开了学生对话中的结点, 让难点迎刃而解。因此, 教师要专注于学生的课堂对话, 善于把控对话的起点和终点, 通过有机地介入让自主学习向深处漫溯。

四、在学生动力不足时介入, 弥补盲点

学习动力是指学生渴求获得文化知识, 并着力去认识它探索它的一种倾向, 通常带有浓厚的情感色彩。它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不断向前发展的力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追求的目标。但有了动力并非无所不能, 什么知识都能领会到位, 任何问题都能解决。在小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 经常会出现动力不足的现象, 很多知识的关键点和延伸处学生尽管知道但不一定会想到, 有些问题学生有能力解决, 不一定能及时提取出这种能力去解决, 这就需要教师恰当介入, 通过自然有趣的形式唤醒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思想方法, 促使学生以更清醒的状态分析当前问题、解决当前问题。如在“圆的认识”一课的教学中, 直径与半径的关系学生很容易理解, 往往对“在同一圆内”这一前提有所疏忽, 也许学生是明白的, 只是一时难以专注于此, 需要教师予以唤醒。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对比练习:先根据一个圆半径的长度求这个圆直径的长度, 过渡到已知一个圆半径的长度求另一个圆直径的长度。让学生产生矛盾冲突, 在顿悟中深刻体会“在同一圆内”的重要性, 这样的顿悟不仅弥补了教学盲点, 也让学生在心理的跌宕中重新获得了前行的动力。

上一篇:人文性思想教学理念论文下一篇:禽流感灭活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