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文化

2024-10-13

偶像文化(通用8篇)

偶像文化 篇1

《美国偶像》是在美国这个流行大众文化聚集并且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广泛影响的土壤上诞生的一档综艺娱乐节目。这档收视率极高、至今经久不衰的老牌综艺节目对美国的影像娱乐产业及世界其他地区的娱乐节目走势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旨在透过对《美国偶像》这档节目的分析, 思考和理解《美国偶像》背后所隐含的文化因素, 探索《美国偶像》存在并且兴盛发展背后的大众文化动因。

《美国偶像》简介

《美国偶像》 (American Idol) 是福克斯广播公司从2002年起主办的美国大众歌手选秀赛, 英国电视节目《流行偶像》 (Pop Idol) 的美国版。该节目人气非常高, 近年的收视率牢牢占据着美国黄金时间段电视节目的榜首。《美国偶像》的制作方是Fremantle Media, 隶属于德国的贝塔斯曼公司。《美国偶像》是发掘新一代美国歌手的比赛, 同时也是歌手迅速成名的好机会。该节目的参赛选手必须是美国公民, 年龄在16至28岁。 (1)

《美国偶像》从2002年开播以来, 一直位列美国尼尔森收视率排行榜的第一名, 是美国电视收视率大战中的王中王。凭借这一长盛不衰的选秀节目, FOX电视在与NBC、CBS、ABC的竞争中不落下风。

《美国偶像》背后的“美国梦”文化

“美国梦”是一种相信只要在美国经过不懈的努力奋斗便能获得更好生活的理想, 亦即人们必须通过自己的勤奋工作、勇气、创意和决心迈向繁荣, 而非依赖于特定的社会阶级和他人的援助。通常这代表了人们在经济上的成功或是企业家的精神。许多欧洲移民都是抱着美国梦的理想前往美国的。尽管有些人批评美国梦过度强调了物质财富在衡量胜利和快乐上扮演的角色, 但许多美国人的确认为, 这种获得成功的机会在世界上其他国家是找不到也并不存在的。因为与其他大多数国家不同的是, 在美国拥有的经济自由相当多, 政府扮演的角色相当有限, 这使得美国的社会流动性极大, 任何人都有可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迈向巅峰。在美国, 美国梦成为一种主流的文化趋向, 无数的青年人受到美国梦文化的熏陶和感染, 怀揣着一个美国梦在事业上打拼。

美国是个多元化的社会, 各种世界观、价值观在这里碰撞、冲突、和谐、统一, 共存共荣。《美国偶像》的火爆因为它迎合了“美国梦”的主流文化, 并且从根本上引领了这种文化的前进。《美国偶像》旨在给平民百姓提供一个自由展现才艺和个性的舞台, 节目真实地还原出平民选手的原生态表现, 本真地呈现出一个个生活中的平常人迅速成为明星的真实状态, 记录他们脱蛹化蝶的神奇过程。众多怀揣着明星梦的少男少女的青涩表演使得节目更有看点, 也更平易近人。人们见证着他们一步步从邻家孩子成长为超级明星的过程, 而非一夜成名的名利和光环。《美国偶像》是一档“造星”节目, 任何觉得自己不同凡响并且才艺出众的人都可以报名参加比赛, 在专业评委和广大观众面前尽情表演。尽管他们或许并没有超人的才华, 也不能适应娱乐圈的生存法则, 但是这个节目给了他们一个圆梦的机会, 他们也可以给自己一个实现梦想的机会。正如《美国偶像》的开场音乐《we will rock you》里唱到的那样:“每一个人都有一个梦想, 梦想登上这个舞台, 成为世界上最出名的人之一, 他能让你的这个梦想成为现实。”

《美国偶像》在给大众提供一个实现“美国梦”的舞台的同时, 这档娱乐类真人秀节目也反映了电视的平民化浪潮。平民化是电视选秀节目的一个重要标签。平民化节目让人们从电视里看到现实生活中的人, 让人们满足了自然、本色、真实这种社会审美心理。人们在观看节目的同时将自己投射到节目的选手身上, 看到选手在比赛中不断奋进, 勇于表现自我, 实践“美国梦”的精神实质。中国观众最熟悉的“美国偶像”或许就是华裔选手孔庆翔。此人其貌不扬, 唱歌走调严重, 舞姿滑稽。但他在节目中却从容淡定, 当“毒舌评委”考威尔尖刻地批评他的表演时, 他率直真诚地表示:“我已经尽力了, 我完全没有遗憾。”不是冠军, 却得到了比冠军更多的掌声和鼓励, 这种成功的奇迹正是对“美国梦”文化的完美诠释。只要你有梦想, 就可以在这个舞台上施展。在这里张扬你的个性, 秀出真正的自我。

《美国偶像》背后的消费文化

“消费文化”是指直接进入文化消费领域、满足人们日常文化需要的产品和活动, 也包括为了直接消费而进行必要的再生产 (复制) 和辅助性创造活动。根据《物的体系》中鲍德里亚的定义, 消费现在既不是物质实践, 也不是现象上的繁荣;既不是取决于我们的衣食和出行, 也不是由我们所见所闻的形象和信息来做界定。消费取决于囊括了上述一切的指意符号系统, 它是见于一个特定话语中的所有物品和信息的真实总体。而英国的社会学家唐·斯莱特的《消费文化与现代性》一书将消费文化同现代性结合。消费文化是在西方现代性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文化再生产主导模式, 它在许多方面都是现代西方文化。它普遍联系着界定西方现代性的那些核心价值、实践和制度, 诸如选择、个人主义和市场关系。消费文化的最大特点是通过市场表达出的一种社会协调, 日常文化和社会资源、生活方式和符号及物质资源的关系。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商业逻辑下的消费文化逐步成为一种主流文化, 电视必然受到消费文化的影响。对于像FOX这样的商业电视台, 收视率就是生命, 高收视率带来丰厚的广告利润和商业资助, 收视率就是商业逻辑的必然结果。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对于西方的电视发展形态曾指出, 20世纪末电视越来越明显地受到商业逻辑的侵蚀, 而商业逻辑对于电视的作用是通过收视率来实现的。所以《美国偶像》的诞生和兴盛就是商业逻辑下围绕受众的文化诉求争夺收视率的表现。《美国偶像》等真人秀娱乐节目没有剧本, 但是有一个开放性的规则, 对于未知剧情的猜测和期待是节目本身一个重要的兴奋点。同时, 大量采用隐蔽拍摄的方法使得观众看到真实的人生, 满足了偷窥的欲望。为了争夺观众, 真人秀节目中加入了更多的刺激元素, 过于表现人性的丑恶成分。比如《美国偶像》中的毒舌评委们, 他们富有挑衅意味的评价刺激着观众的神经, 引起了更多观众的注意, 从而达到提高收视率的目的。

《美国偶像》不断制造着平民偶像, 一个个偶像的出现成为人们消费的对象。“孔庆翔效应”使得走音王子可以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平民英雄。无论在外貌气质还是专业能力上, 他都与传统的明星偶像格格不入, 是“反偶像”的代表。他们刚出道时往往不引人注意, 通过媒体的大肆炒作和娱乐化包装打造进入公众的视野。消费成为西方当代社会的一种新的神话, 正如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中所言:“消费是个神话, 也就是说它是当代社会关于自身的一种言说, 是我们进行自我表达的方式。”《美国偶像》这个节目就是在不断地制造偶像、不断地给予受众消费的产品, 在这个过程中实现参与者与受众的自我表达。

平民选秀节目的本意是与民同乐, 大众娱乐大众, 平民偶像的出现其实只是附属的产品。而文化工业生产背景下的媒体又充分利用了这些民选的偶像成为供他们消费的符号。现代传媒具有速成的“造神”功能。所有的视觉形象包括身段、外形、发型、时装都具有偶像性。当无数观众拿着这些明星的玩偶、海报陶醉在他们的唱片所带来的欢乐的同时, 受众也为他们的偶像符号埋了单, 消了费。

《美国偶像》背后的草根文化

草根文化就是基层民众的文化, 是与权力集团相对的, 草根文化与精英文化相对, 是生于民间, 长于民间, 没有经过加工改造, 蕴涵着丰富生活共识的原生态的平民大众文化。草根势力最大的特点就是生命力旺盛, 任凭这种文化生长于活跃的社会土壤之中, 宽容、多元、开放是这种土壤的成分。这里大众的含义是民有、民享, 为民所喜闻乐见。大众不是泛指普通民众, 而是用来指民众的绝大部分, 它的对立面是富人阶级、特权阶级和受到良好教育的阶级。所以这里的大众是与精英相对应的。大众文化指大众的文化或劳工阶级的文化。雷蒙·威廉斯认为, 大众文化不是因为大众, 而是因为其他人而得其身份认同, 它仍然带有两个旧的含义:低等次的作品 (如大众文学、大众出版上以区别于高品位的出版机构) ;刻意炮制出来以博取欢心的作品 (如有别于民主新闻的大众新闻, 或大众娱乐) 。近年来事实上是大众为自身所定义的大众文化, 作为文化经常是替代了过去民间文化占有的地位, 但它亦有种重要的现代意识。 (2)

《美国偶像》产生的平民偶像彰显了草根文化的属性。首先是民主性。《美国偶像》的比赛规则就是不论外貌, 不论地域, 不限身份, 只要是年龄符合的美国公民都可以参加。每个人经过“海选”和逐级比赛淘汰对手, 这种机制契合现代社会两大基本的社会文化心理即机会均等和优者获胜。在比赛中, 各个选手的起点是公平的, 评委也是具有公信力的业界一流人士。最后的冠军由民众投票产生。电视选秀节目把原来属于媒介、属于少数人的选择权和话语权让渡给了观众。观众就像选出总统一样选出自己的“美国偶像”。许多粉丝自发组织活动为自己喜欢的选手拉选票, 架势就如同美国大选。人人都可以参赛, 人人都可以投票, 虽然免不了商业操作, 但是相比以往的精英比赛, 这种比赛更加亲民。当娱乐的权利掌握在普通民众的手里时, 这种文化才能更加深入人心。其次是真实性。《美国偶像》的参赛者都是普普通通而又充满个性的青年人。他们的欢乐、泪水都是来自于生活中原原本本人的本能。观众摒弃那种过于包装, 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明星”, 而喜欢质朴、天然的“民星”。最后, 就是草根文化的大众性。大众性是草根文化之本。《美国偶像》节目的定位就是社会上的草根阶层, 而不是为了仰仗精英知识分子的审美趣味来进行节目编排设计。精英文化是对文化的抽象、提升, 草根文化就是对文化本来意义的回归, 是保持文化鲜活生机的最根本的源泉。

符合草根们的审美趣味的《美国偶像》使得人数众多的草根阶级成为它最忠实的受众。这也意味着平民草根文化在社会文化层面上不断增加发言权和话语权, 为原本无法享受文化参与权的大众提供了参与空间, 打破以往只有上流社会才拥有的文化专享特权, 为处于生存压力下的大众允诺了文化的解放, 提供了一个世俗化的万众同乐世界。 (3)

结语

《美国偶像》作为一档选秀类的综艺节目, 到了2010年已经开办九季。这档节目经久不衰的原因就在于其扎根于美国的本土文化, 以文化为标杆来制作。背后的美国梦文化、消费文化和草根文化给予节目以原动力, 也是保持长久收视奇迹的根本因素。

随着《美国偶像》的收视长虹, 在世界各地都出现了一些节目模仿。在中国出现了《超级女声》、《快乐男声》等, 但是这些节目往往和低俗、媚俗产生联系。究其根本原因还在于这些节目没有进行深入的本土化改造, 对于国外优秀节目盲目地不加思考地复制, 最终流于形式, 无法从根本上深入人心, 打动受众。所以, 如何认识诸如《美国偶像》这样的节目背后的文化因素, 如何与中国本土文化相结合, 如何从文化动因上入手去制作优秀的电视节目是值得思考和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①王磊:《电影》, 《〈美国偶像〉的长盛和〈越狱〉的失败——美国流行娱乐文化之动因》, 2007 (06) 。

②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和社会词汇表》, London:Fontana, 1976年版, 第199页。

③郑欣等著:《平民偶像崇拜——电视选秀节目的传播社会学研究》,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7年版, 第64页。

偶像文化 篇2

这绝非是一个偶像作祟的时代,但他们的确值得被敬仰;与浮华的娱乐界不同,商界的偶像们从不依靠帅气的外表,在时间的标杆下,比拼的惟有实力与个性。

上世纪80年代,处于迷茫中的中国企业家开始摸石问路,他们不断地寻找偶像以探究方向,一个标杆,那时也恰似一座丰碑。如今关注钢铁、汽车等工业领域的时期已成过去,显山露水的企业家们更多地集中于装备制造领域,但毫无疑问的是,他们的成长也未离开偶像的力量。

历经多年后,企业早已羽翼丰满,不过每个人都会记得曾经以及现在最令自己敬佩的人。

主持人:今天本栏目的话题将从“企业家的偶像”开始,虽然许多读者均为企业掌门人,不过我相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企业无一例外地都经历过波折,在克服了各种问题后我们才看到今天的企业。我也相信,每个企业家都可以将自己的人生经历写成一本引人入胜的回忆录。但是这些我们今天暂且不谈,就谈谈让自己觉得印象深刻的企业家!

今天出场的两位嘉宾,可谓是“明星企业”的掌门人,一个是低压电器配件中闪亮新星的掌舵者,另一个则已率领企业坐稳了高压变频器行业的第一把交椅,这两位嘉宾便是苏州未来电器的董事长莫建平与利德华福总经理姜继增。欢迎两位!

回归正题,两位不妨说一下各自欣赏的企业家吧!

姜继增:中国的企业家众多,但我比较喜欢华为集团的任正非。

莫建平:如果说要说欣赏的企业家,两个人我自始至终都很钦佩。一个是常熟开关的唐春潮,另一位则是正泰电器的南存辉,我认为他们在胆识以及谋略上还是比较厉害的。

主持人:好,两位已开门见山地道出了自己的观点。

姜总比较欣赏任正非,我们知道华为近些年的发展速度惊人,1988年它成立时,资金也不过才2.4万元人民币,我记得英国《经济学人》对它的评价是:“华为的崛起,是外国跨国公司的灾难。”可见全世界对他的评价都很高,那么姜总您赏识他哪些方面呢?

姜继增:应该说,华为的业绩是他出名的一个方面,但是我更看中任正非对企业战略的把握、对人才的管理以及在市场竞争中表现出来的强势精神。

打个比方,任正非可以把某一专业的毕业生全部招到华为,我们在这儿暂且不谈对这些人的资金与培养,但是通过这样一件事就可以看到他的谋略――两个目的,一方面既满足了华为自身的人才需求,另一方面也令竞争对手得不到“新鲜血液”,无法完成人才的梯队培养,这对技术与市场来说是相当致命的――相当于中断了竞争对手的造血功能。

主持人:这件事是比较狠的,当时虽说大家对此事褒贬不一,但也证明了这件事的轰动效应。

姜继增:还有个事儿也让我印象深刻,那便是他的竞争手段――他可以长期采取较低的产品价格,目的是采用薄利多销的优势在市场竞争中占据高地,不过竞争对手却因此不堪重负,很多企业只能关门大吉。

主持人:啊?你欣赏这种做法?那是在暗示你更倾向于低价竞争?

姜继增:不,我绝不赞同低价竞争!就拿我们行业来说,是一个高技术的行业,可是价格却是一降再降,这对于行业来说是绝非理性的。任正非的这一点我是想说他在竞争中表现出来的狠与准,值得学习!

主持人:原来这样啊!要不然乍一听还真吓一跳。关于高压变频器行业近期在价格上波动我也早有耳闻,不过我更相信“一分钱一分货。”

姜继增:打断一下,插播一点,任正非这个人为人比较低调,不上电视、不接受媒体采访,特别是企业已经做得这么大了以后,还能保持这样的一个心态不容易,这样的企业家也比较少见。

主持人:这个应该可以看做是任正非的特色!哈,我曾听同行抱怨过,采访他的难度要胜于李嘉诚啊!莫总呢,您比较欣赏谁?说来听听。

莫建平:我欣赏的这两个企业家,他们分别是常熟开关董事长唐春潮与正泰集团的董事长南存辉,这两位和我同属一个行业,应该说因为日常有接触所以对他们也有一定了解:唐春潮,代表了中国传统的企业家,有谋略,但很低调,属于稳健型的企业家;而南存辉代表着中国新生代的企业家,眼光独到,敢闯敢干,属于扩张型的,

两个人,截然不同的性格,但都是我欣赏的。

主持人:呵呵,您和这两位交情都不错吧?

莫建平:因为南存辉在温州,接触得稍微得少了一点,不过和唐春潮接触得比较多。虽然自己也在办企业,虽然自己也接触了一些人,但这两个人我觉得无论是在做人,还是做企业,我都很欣赏。

主持人:都说南存辉是典型的温州人,您觉得呢?

莫建平:我认为是这样的。温州人是很聪明,也是很能吃苦的。13岁就当修鞋匠,但是如果他不聪明的话,怎么能从来修鞋的人中找到商机呢?当时因为改革开放,很多人都在跑供销,渐渐地他就产生了创业的冲动,可见这个人多聪明!

主持人:除了聪明之外呢?

莫建平:另外,除了野心之外,还有野心。

应该说,正泰过去主营的就是低压电器,你再看他现在,在太阳能上更是大手笔,输、变、配、用等领域,现在什么都敢干啦!企业规模虽说越做越大,但没有脱离输配电这个领域,所以产业领域多而不乱。

主持人:对,正泰的多元化经营使得其扩张与日俱增,不过这倒让我联想起华为的国际化进程,华为现在应该可以说成是一家跨国型企业,姜总您怎么看它的国际化进程?

姜继增:应该说这是我非常看好它的另外一点。

现在来看华为的发展,它成功的每一步恰恰迎合了市场的需求。比如说,我们每个人现在每天都要与外界联系:打电话,谁能少得了程控交换机?上网,谁能少得了路由器?它准确地把握了市场的发展方向,你不得不佩服华为的高明。

现在国内市场饱和了,但华为便开始进行了全球化的进程,现在的很多国家都如同当时的中国一样,全民普及、更新换代,所以华为的目标大多盯在第三世界,而从实际情况来看,应该说这一战略调整也被验证是正确的。

主持人:现在有很多企业立志要成为“中国的ABB、西门子”,不知道这方面我们是否也有自己的偶像?

莫建平:可能现实的情况都不太一样,ABB、施耐德之类的企业是国际知名的成套设备企业,既生产主机,又生产配套产品,配套产品可能会作为其中的一个生产车间,而我们未来电器则专注于为主机厂生产配件,所以也很难达到那样的规模。

主持人:这么说我们企业更希望通过专业化的生产更胜一筹?

莫建平:呵呵,应该可以这么说。比如说我们刚刚研发出来的一款电动操作机构,现在类似伊顿、GE以及LG等国际跨国公司等都做不出来。它的最大性能是动作时间不过0.1秒,而同类产品大概要在0.7秒,效率提高了7倍。另外因为它的动作太快,许多断路器都无法承受,所以其使用寿命也是它的重要指标,目前国际同类产品寿命也不超过1万次,而我们这款正在接受性能检测的产品寿命已经超过了8000次。

主持人:这款听起来性能真的不错,目前上市了吗?市场情况怎么样?

莫建平:目前还没上市,我们估计要在明年。不过已有许多客户盯着这款产品了,呵呵,这也从侧面说明了用户对我们的认可吧。国外同类产品在国外要 3000元,而我们仅仅需要800元,还不到国外的三分之一,这样的“好东西”自然也大家争着要。现在我们正在进行系列化,打算今后三至五年内它都将是我们公司的主打产品。

主持人:可是如果将它作为主打产品的话,我们有没有采取一些保护措施呢?因为你也知道现在低压电器行业的技术含量还并不是很高?

莫建平:主持人提到了一个格外关键的问题――技术。可以说同类产品在国内只有我们一家企业可以做得出来,所以若要想站稳市场,首先就应该进行知识保护。过去由于经验不够丰富,比如其他产品我们仅仅进行了局部的保护,其他人随便改装一下,我们也没有办法,可是现在这款产品我已经申请了十一项国内外的专利保护,别人根本没法复制!

姜继增:我觉得吧,是不是需要一个国际性的企业作为目标,这应要同自身良好地结合起来,就像莫总刚才说得一样,要切合自身的实际才可以。虽然在管理上,也接触过一些知名企业的模式与方法,但是我认为关键还是在于与企业本身想结合。这绝非树立一个目标就可以实现!量身定做才是关键。

偶像的偶像 篇3

偶像比男孩大八岁,七八年以前,男孩见过偶像一次。那时偶像还不是偶像,他随队来男孩的学校踢了一场友谊赛。偶像的球踢得非常好,赛后,男孩邀偶像去家里做客,偶像欣然前往。男孩的父亲为偶像烧了几个菜,又为他烙了一锅香喷喷的牛肉锅贴。父亲的手艺令偶像赞不绝口,那天偶像毫不客气地将锅贴吃得干干净净。

三年后,男孩得知偶像进入了国青队。又过了一年,男孩得知偶像进入了国家队。电视上常常看到偶像踢球,盘带、分球、突破、射门,动作潇洒连贯,一气呵成。偶像终成为男孩的偶像,卧室墙壁上,贴满他的照片。可是男孩从未与偶像联系,因为他没有偶像的联系方式,更因为缺乏勇气,他不敢。

男孩对父亲说,我很想跟我的偶像谈谈。父亲说能否告诉我,你为什么非要见到他?男孩低了头,想了很久,说,我想弄明白,他有没有自己的偶像。

男孩想知道偶像有没有自己的偶像,说白了,男孩是试图弄明白“偶像”与一个人的成长进步,到底有没有关系?是刺激、鼓励,还是令人感觉高不可攀,最终将仅有的一点信心击垮?

整整一个月,父亲为男孩的盘缠日日奔波。下班之后他又去农贸市场做临时装缷工,三个小时下来,可以赚到二十块钱。男孩只有父亲没有母亲,男孩和父亲生活得很苦。

男孩瞧不起他的父亲,或许就像偶像瞧不起自己。男孩在暑假里踏上寻找偶像的旅程,随身携带的饭盒里,还装着父亲为他烙好的牛肉锅贴。男孩在陌生的城市里独自住了十几天,终于如愿以偿见到了偶像。

坐在偶像面前的男孩,紧张并且拘谨。很显然偶像早已将他忘记,偶像看他的眼神,与陌生人无异。男孩不想提及偶像在他的家里吃过一顿饭,他的自尊不允许他这样做。男孩如坐针毡,他想问偶像一个问题便起身告辞。当然,那个问题是,偶像有没有自己的偶像。

当然有哇。偶像说,不过我的偶像,与足球没有任何关系,我甚至不知道他的名字。偶像说,我只记得几年前,我碰到一位给我烙了一锅牛肉锅贴的男人。那个外貌粗犷但长着一双巧手,可以为他的儿子、为一位陌生男孩烙出世界上最美味的牛肉锅贴的男人。他是我迄今为止,最佩服和最崇拜的人。

男孩一愣,片刻,释然。他起身告辞,因为他已经找到了答案。那些坚韧、内心柔软、待人热情,以及身在贫苦之中却仍努力拼搏,从不低头认输的人,那些可以为了家人、亲朋好友,努力尽量完成看似不可能实现的愿望的人,甚至是那些能够从容应对小挫折、小苦难的人,都可能是偶像的最合适注脚。这些人,才是偶像最合适的定义;也只有这些人,才能准确地诠释偶像于成长、于人生的完美含义。

中国当代青春偶像剧的文化解读 篇4

一、青春偶像剧实现了对青年群体的现实观照和精神慰藉

1. 对青年群体生存环境和心理活动的观照。

目前, 国内青春偶像剧大部分以青年人的校园生活、社会生活和工作状态等为主要叙事内容。这正契合了当时许多青年人所处的生存空间———学校、社会和工作环境, 同时也反映了这部分群体的心理动态, 剧中人物形象、命运的设计和情节的发展, 对青年受众群体的生存环境和内心活动进行观照, 使青年受众深深融入到电视剧中, 与其中同自己生活空间相似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 共同体验人生, 从而引发青年受众群体强烈的情感共鸣。

2. 对青年人公共话语空间的观照。

青春偶像剧公共话语空间的设置即人物对话、情节发展场景的设置, 都对年轻人提供观照, 人物关系和对话也经常在这些场所展开, 这使年轻人有种十分贴近自身生活的感觉。

3. 剧中人物的话语形态和表达方式对青年人的观照。

青春偶像剧中台词的设计经常融入当下许多流行的词汇和青年人的表达方式, 人物的表达方式尖锐刻薄、痛快利落、个性鲜明, 这也正契合当下年轻人的话语表达形态和方式。

二、通过剧中人物的塑造, 多维展现青年群体的精神面貌和人物品性

青春偶像剧中, 不仅对人物的外表进行精心的打造, 同时也给予角色不同的人物性格, 这样使角色具备立体化和现实感。编剧通过对主要人物或关键性人物的塑造, 使一部偶像剧中, 尽可能多地涵盖青年群体在现实圈子中, 所能接触到的人物的性格特征。同时, 同一个人物在不同场合, 由于角色的转换, 在核心性格特质的支配下, 人物会展现出不同的性格特征。另外, 青春偶像剧中人物的性格, 如自信、独立、幽默、正义、果敢、善良、激情等等, 都从不同程度上映射现实, 这些恰恰符合年轻一代身上所具备的性格特性, 从而引起青年受众的价值认同。

三、青春偶像剧引导时尚和审美, 受到青年群体的关注

青春偶像剧适应时尚潮流, 与众多国际和国内知名品牌合作, 打造人物形象, 在剧中植入品牌标识, 或直接将产品植入角色的日常使用, 受众在收看青春偶像剧的同时, 消费观念和审美观念都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些品牌的展示, 使青春偶像剧具备了时尚的特性, 也使许多年轻人认为, 剧中人物的穿着打扮、物品的使用就是一种时尚潮流, 这些都会对他们作出购买决策的过程产生影响。这也使当前青春偶像剧的商业性逐渐增强, 相关产业链的利润收入也有很大幅度的增长。

四、青春偶像剧题材和叙事空间的丰富和拓展

题材的丰富也是青春偶像剧如此吸引受众的一个重要因素, 从港台的青春偶像剧到大陆的青春偶像剧, 其题材不再局限于过去单一的恋爱题材, 叙事空间也从过去讲述王子和灰姑娘或公主和穷小子波折的爱情故事的枯燥模式, 拓展到讲述青年人就业与创业、“80后”婚姻、富二代的成长等问题, 这些更符合当下的社会发展潮流, 直击青年人目前的困惑和问题。

五、社会主流价值观在青春偶像剧中得以隐性体现

1. 美好人物品格的刻画

青春偶像剧中常常刻画大量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来体现朋友间的关心和体贴、对长辈的孝顺、对恋人的专一以及对他人的善良和同情, 表达出人性向善的主流价值, 同时也通过对这样角色的塑造, 一方面使剧中人物变得丰富饱满, 另一方面也会博得观众对这样人物的喜爱之情, 甚至是对剧中人物优良品质的学习和发扬。

2. 传统优良品质的表现

青春偶像剧中的人物无论多么出色, 亦或是多么顽劣、或极富个性, 在长辈面前都会显示出长幼有序、谦卑有礼, 即使有时会和长辈发生矛盾冲突, 但剧中人物经过反省、悔悟和社会体验后, 都有不同程度的自我提升。通过对剧中人物行为和心理的刻画, 使电视机前的青年人也能认识到, 无论自己有怎样的前途和社会地位, 对长辈的尊敬和对社会规范的遵守都是作为社会的个体所必须做到的, 这样便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也在一定程度上对青年人起到教育的功能。以上这些优良传统通过日常化的表现, 弱化了其强烈的教育意味, 使年轻人更乐于接受。

3. 与主流价值对立的人物形象设计

青春偶像剧同其他类型剧一样, 会设置所谓的“反面角色”。当然青春偶像剧中的反面角色与其他类型剧是有所不同的, 他们并没有实质上的品质问题, 而是由于性格中的懒惰、傲慢、甚至是自负, 使其自身在情感、学业或事业上一事无成, 也由于自身的妒忌和狭隘, 很难处理好朋友间、家人间甚至同事间的社会关系, 最终得到不好的结果, 使青年人在情节发展中, 对优良和低劣的性格特质有所区分, 并清楚不同的性格特质对其今后发展的不同影响, 这样对受众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

我的偶像-偶像的作文650字 篇5

一谈起偶像,大家就想到了:当红歌星,各种科学家,各路商界名人……可我的偶像,她不是现实中的人物,她是一本小说里的女主角。

这位女主角叫严丽,五宫精致,大大的眸子像要把你吸进去似的。她成绩也名列前茅,是个高中女“学霸”,几乎全校人都追捧她。她有两个小跟班,也是她闺蜜,一个成绩平平,但英语成绩全校第一的,另一个就是典型假小子、“学渣”。

我认她为偶像,是因为她成绩名列前茅,做事认真,是老师的得力助手。

小说第七章,是我印象较为深刻的一章。这一章中,她们的`班主任“好香”老师因紧急会议,把讲数学作业这一重任交给了严丽,严丽也欣然接受。上课铃打响后,她就像一个老师一样,迈着步子走向讲台,厉声地喊着安静,果然符合她名字。她没直接报答案,而是学着老师一样,拿着粉笔在黑板上认认真真,专心致志地分析讲解着每一道题,简直是老师的“缩小版”。讲完一题后,她还会请另外的同学再分析。“好香”老师回来后也不停地夸严丽,可她没有一丝的骄傲。

看到这,我不禁微微鼓起掌来,对她佩服得五体投地。我和她就是天与地的差距,做事时不专心,更达不到她这么认真,冷静。我十分佩服她,希望成为她那样的女孩。

另一方面就是她遇到什么都镇定自若,从不慌张,能最快地解决问题。那个假小子学渣虽表面上是严丽闺蜜,实际上每天在心里恨严丽八百回,嫉妒她一切。上次趁严丽打扫时,将门关了起来,把严丽锁在教室里,自己便偷笑着走了。得知情况的她,没有任何惊慌,在自己座位上坐了下来,思考着,就地找东西开锁。在短短七分钟之内,她成功打开了门。我又一次惊掉“下巴”,如果是我,早就大呼小叫,哭天喊地,根本没想过开门出去了。

偶像文化 篇6

翻唱邓丽君的歌曲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原版根深蒂固,再加上各种发烧碟的狂轰滥炸,听众很难记住谁翻唱的哪个版本有什么区别,所以翻唱邓丽君的作品已经与音乐本身没有太大关系,更多的还是看专辑企划定位的完整度,就像我开头提的王菲那张《菲靡靡之音》,定位对了,被记住就会变得水到渠成。这张《惜·君》与王菲当年的专辑有异曲同工之妙,就是起了一个很讨巧的名字,也让这位已故的巨星与翻唱者产生了很强的关联性,而且从关联性这个角度来看,刘惜君更直接也更贴切——珍惜邓丽君,这名字让不知道这个女孩子的人都会从内心发出感慨,这名字就是为了纪念邓丽君而起的吧。如此天时地利人和的营造,在歌曲播放之前就已经赢取了市场的关注度和歌迷的认知度。

再说到音乐本身,刘惜君的翻唱并不会让人觉得陌生,也能凸显出个人的特色,在怀旧和激发这两个维度上处理得游刃有余。上了年岁的人要听共鸣,刘惜君天生干净的嗓音立马能把你抓回那个甜歌时代;年轻人想要听到的心意和动听的故事,专辑重新编曲和一些流行元素的融入,让这些可能比90后歌迷年龄都大的歌曲焕然一新,更显青葱。眼下能翻唱歌手的偶像歌手并不少,而且在2012年的11月和12月更出现扎堆现象,目标不同,定位也不同,但从完整度上看,刘惜君致敬邓丽君的翻唱更显统一。好的翻唱,不是毁灭之后重新建造一个完全颠覆的格式,而是在原有的架构上凸显出个人的特质,刘惜君的翻唱恰如其分地体现了这一特质。以歌曲《南海姑娘》来讲,这首恬静的乡村小调,幽幽静静的,就不该有太多浮华造作的炫技,之前有人也翻唱过,但为了凸显新意又是Acappella,又是交响乐的,高级得过了度,反而让人看不到那个坐在海边忧伤的南海姑娘,与歌曲本身已经是背道而驰了。刘惜君的这版《南海姑娘》只是一些简单的器乐编配,轻柔的吉他就足以勾勒出一个海边的风景画,再加上透明干净的嗓音在娓娓道来,仿佛那姑娘就在你旁边,一回首就见得着,而且也想告诉她别太悲伤了,男孩儿会有的。

七嘴八舌聊偶像 篇7

在这个美丽的世界上,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我们总会听到各种各样的故事,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有些人的性格别有一番魅力;有些人聪颖过人;有些人看似平庸,实则有惊人的特长;有些人与我们素不相识甚至早己不在人间,却持久地给人温暖和力量。没错,他们就是传说中的“偶像”。

同学们,在你们心中,可称为“偶像”的人都有谁呢?他(她) 又是如何成为你们的偶像的呢?快来跟笑笑一起聊聊吧!

偶像:夜空中最亮的星

拓跋哥:要说偶像,绝对是乔布斯“乔帮主”啊。虽然斯人已去,但是他的“苹果”让手机这个科技产品几乎变成了“艺术品”,把他当偶像的人可多了。

零下十度:我的偶像应该是J.K.罗琳吧。现在的她家喻户晓,但她也曾经历过许多坎坷,母亲离世、生活穷困潦倒……在经历了这些苦不堪言的挫折之后,她终于写出了“哈利·波特”系列。或许,每个人在成功的路上都会遇到一些挫折,而她的故事告诉我,挫折反而是帮助我们取得成功的最佳捷径。

看看想想:我的偶像时常更新,最新的偶像是“国民男神”宁泽涛…… 47秒84,他成为史上第一位在男子100米自由泳比赛中获得世界金牌的亚洲选手。真是应了那句话:明明可以靠脸,却偏偏要拼才华!

午安周石:我是个入门级的电影爱好者,偶像是周星驰哦。他的夸张逗趣带给大家欢乐,也影响了许多影迷;他的表演背后却又有着深深的孤独……哎,一言难尽的实力派偶像啊!

蓦然回首,偶像却在身旁

枫凌雪:要说偶像,我觉得应该是我的爸爸。爸爸是一家公司的项目经理,平时工作很忙。但是每次周末,他都会想尽办法推掉应酬,在家里专心陪我和妈妈,我们一家三口的感情也特别“腻歪”。爸爸把事业和家庭的关系处理得非常完美,希望我也能跟他一样,更好地平衡学习和生活。

Eric:我喜欢的明星倒是蛮多的,但是偶像应该是自己,哈哈!我觉得自己幽默自信,人缘也很好,希望自己能再接再厉、不断成长!

任我行:我的偶像是我们班的地理老师。除了上课风趣生动之外, 他还经常跟我们分享自己的人生故事。比如说,他自己上大学时就去过许多地方,一边旅行一边学习各地的地质风貌。希望未来的某一天,我也能用脚步丈量全国!

预备超人:我的舅舅平时话很少,在一群人中也不起眼。直到有一次听大人说起,我才知道舅舅已经坚持做志愿者很多年了,特别热心公益。自那以后,我就成了舅舅的“脑残粉”,有这么“炫酷”的舅舅是我的骄傲!

笑笑有话说

双语偶像剧 篇8

本期内容简介:伍和熏坐在校园的树荫下吃Pizza,伍执意将最后一块让给熏。争执中,Pizza落到了伍的衣服上。而留下擦不掉的印记的,不仅有伍的衣服,还有熏充满感动的心。

看到贝贝穿着伍的衣服给建筑模型上色,熏明白了这是贝贝的爱情权利,而自己,连尽义务的资格都没有。

森为熏谱写了一首曲子,借着曲子向熏含蓄地诉说了已经埋在心里很久的爱意。

Chapter 11 "Rights" “权利”

A late summer afternoon, it's calm and peaceful on campus.

Xun and Wu sit in the shade of a tree eating pizza. Both seem happy and relaxed.

Xun (OS): Relations between people are often a kind of duty, but once there is love then they really do have some rights.

Xun and Wu both ①reach out to take the final piece of pizza, stare and then draw back.

Wu: No worries, tasty right! You're the lady. I should let you take it.

Xun (Smiling): You're the man, you need to eat more. Later I hope I will put you to work.

Wu put the pizza in front of Xun, his tone was simple but firm.

Wu: But you are too skinny! Look at how thin your fingers are!

Xun was ②taken aback and moved. As Xun took the pizza, Wu looked at her with something like a look of tenderness or even distraction and sighed puzzled almost.

Wu: Aii...honestly there should be someone to really look after you...

Xun shook, she dropped the pizza on Wu's clothes.

Xun: Sorry! Sorry!

Xun saw that there was a patch of oil on Wu's clothes, and manically started scrubbing it with a handkerchief.

Xun: Aiyah...(unable to get it clean, she was even more apologetic) bollocks, I can't get it out...

Wu: It's nothing. When I get home I'll wash it.

Wu smiled not bothered at all, but this only made Xun more upset

Xun (OS): The final slice of pizza was Wu's heart. So although he said no problem I still felt that I was ③obliged to clean his clothes for him.

The same piece of clothing was already being worn by Beibei.

The scene is Wu's house. Beibei was squatting on the floor colouring in her building model. Paint palettes were piled haphazardly all over the floor. Beibei's clothes were also splattered with paint.

Asang was taking Xun home, at that moment Asang was carefully stepping over a paint palette.

Asang (frowning in protest): Beibei, you've ④made a total mess of the flat again! Your such a "lady"!

Beibei: No problem, Wu will clean it up!

Asang (seeing Beibei's clothes): Uh oh, you're in trouble, that's Wu's favourite T-shirt!

Beibei: I'll get a telling off at worst! Nothing to worry about!

Xun stared at the T-shirt in shock.

Xun (OS): I finally discovere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me and Beibei! Beibei can mess up Wu's flat, wear his t-shirt, and can even make it dirty because she isn't just anybody, she is his girlfriend.

Asang: Wei, I say, why do you always like to wear Wu's clothes? Do you not have any of your own?

Beibei: They're comfy!

Xun drifted off to the time when she was confronted with that oil stain on Wu's clothes and her panic and her guilt and compared it with Beibei's indifference and thought how ridiculous it was.

Xun (OS): Beibei is enjoying her love at the moment along with her rights. Next to her I have no right to do anything for Wu...

Asang (turning to Xun): Ah, Xun, didn't you say you were looking for Wu for something?

Xun had just put her hand into her pocket, and was firmly gripping a bottle of strong washing detergent.

Xun (Forcing herself to laugh nonchalantly): Oh, its nothing...

Xun was upset and a little hurt. She pushed the washing detergent deep, deep into her pocket.

Subtitles: Caprice is a kind of right and it belongs to love.

夏日的午后,校园内宁静而安详。

熏和伍坐在树荫下吃pizza,两人显然都很开心。

熏(旁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多时候是一种义务,可是一旦有了爱情,也往往拥有了更多的权利。

最后一块pizza,熏和伍同时伸出手,一愣后又同时缩回手。

伍:没关系,你吃吧!你是女生嘛,我该让给你的。

熏(微笑):你是男生,应该多吃点。以后还指望你给我当劳力的哦。

伍却将pizza送至熏面前,语气简单却固执。

伍:可是你太瘦了!你看你的手指,那么细!

熏愕然而感动了,而正当熏接过pizza时,伍望着熏,不知是出于怜惜抑或是感叹。

伍:唉……真的应该要有人好好照顾你才对……

熏一震,手中的pizza不由地掉下来,落在伍的衣服上。

熏:对不起!对不起!

熏发现伍衣上多了一块油印,急忙拿面纸慌张擦拭。

熏:唉呀……(擦不干净,更歉疚)糟糕,擦不掉了……

伍:没事,我回家洗洗就好了。

伍满不在乎微笑着,但这却更让熏感到不安。

熏(旁白):最后一块pizza,是伍的心意。所以虽然伍一直说没关系,我却更觉得我有义务要替伍把衣服弄干净。

同样一件衣服,已穿在贝贝身上。

场景是在伍家。贝贝正蹲在地上,替建筑模型上色。颜料杂乱地堆了满地,贝贝身上的衣服,也跟着沾上了五颜六色。

森带着熏回家,此刻,森正小心翼翼地跨过一堆颜料。

森(皱眉抗议):贝贝,你又把家里搞得乱七八糟!原来你是这样一个“淑女”啊!

贝贝:有什么关系,伍会收拾啊!

森(望了贝贝衣服一眼):哇塞,你完蛋了,这可是伍最喜欢的一件T恤耶!

贝贝:大不了挨顿骂口罗!有什么了不起的!

熏怔怔注视着T恤,愕然。

熏(旁白):我终于发现我跟贝贝不一样的地方了!贝贝可以把伍的房子弄乱,可以穿伍的T恤,更可以把T恤弄得更脏,因为她不是别人,她是伍的女朋友。

森:喂,我说,你为什么老爱穿伍的衣服?你自己没有衣服吗??

贝贝:舒服嘛!

熏眼前浮现了在这之前,在面对衣服上的油污时,自己的慌张与歉疚,对照此刻,贝贝的理所当然,无疑成了绝大的讽刺。

熏(旁白):贝贝正在享受她的爱情,和她的权利。然而在她面前的我,却连尽义务的资格,都失去了……

森(回头对熏):咦,熏,你不是说找伍有事吗?

熏的手正悄悄伸进袋子里,紧紧握着写有“强力洗洁剂”字样的瓶子。

熏(勉强笑笑掩饰):哦,现在没事了……

熏心痛且失落,将洗洁剂深深地,深深地,藏进袋子里。

字幕:任性,是一种权利,专属于爱情。

关键词

tenderness /`tend9nis/n.亲切;柔和

distraction /di`str2kH9n/n.分心;分心的事物

bollocks /`b4l9ks/n. 胡说

squat /skw4t/v.蹲坐;蹲伏

palette /`p2lit/n.调色板;颜料

haphazardly /,h2p`h2z9dli/adv.偶然地;随意地

splatter /`spl2t9/v.结结巴巴地讲

grip /Grip/v.紧抓

nonchalantly /`n4nH9l9ntli/adv.漠不关心地;冷淡地

detergent /di`t8_9nt/n.清洁剂;去垢剂

caprice/k9`pr1s/ n.反复无常;任性

好用句

① reach out 伸出

A:The cat is so cute that I want to reach out my hand to stroke it

这只猫太可爱了,我忍不住想伸手去摸摸它。

B: I feel the same.

我有同感。

② be taken aback 震惊

A: Why did Emma refuse him?

爱玛为什么拒绝了他?

B: She was somewhat taken aback by his directness.

她被他的直率给吓住了。

③ be obliged to do sth. 感到必须做某事

A: I am obliged to take this task.

我感到我必须接过这个任务。

B: You are really responsible.

你真是一个负责任的人。

④ make a mess of doing sth. 把某事做得一塌糊涂

A: Many people make a mess of handling money.

许多人都很不善于理财。

B: Maybe they should talk to a consultant.

或许他们该去咨询一下。

Chapter 12 "Map of the heart" “心之地图”

A sheet of music, with only two lines of score on it, given to Xun by Beibei

Beibei (Laughing happily): Asang wanted to ask you to help him and take a look at this piece he hasn't finished yet.

As Xun stared at the music the sound of a piano rose up.

Xun went off ⑤in search of the music. In the first classroom she found a classmate playing that piece of music. This classmate took down the following part of the music and handed it to Xun and then the sound of a violin began.

Xun went off in search again. In another classroom she encountered another classmate playing the violin. Then this classmate gave her the third part of the music.

In this way Xun followed the music, searching, passing through classrooms and the campus, flute, xylophone, trumpet and many different instruments, collecting sheet after sheet of music. Finally she reached the café.

Xun pushed open the café door and saw Asang take up his clarinet and play the final part of the music. Xun was astonished.

Asang (holding back laughter): Xun, you got here in the end, it seems my piece is finished then.

Xun: ...Why did you want to arrange it like this?

Asang (OS): Why? Because there is so much I cannot open my mouth to say.

Xun helped Asang arrange all the music together, she stared astounded from start to finish.

Asang (OS): Xun, I composed this piece for you, every part every note forms a map of my heart. I am waiting for you at the end of the map, waiting for you to enter my heart.

Xun (Somewhat moved): What a beautiful tune! It has a kind of great hunger, it is sincere and has depth.

Asang: It's because I know you... in my music and also in my heart.

Xun was taken aback, Asang's face displayed ruthless emotion.

Asang: So Xun...(⑥gathering up his courage) would you be willing to perform this piece with me?

Xun was stunned yet again.

Subtitles: You are the key, open the door to my heart, follow the "map of my heart".

一张乐谱,只有两行音符,是贝贝交给熏的。

贝贝(笑得开心):森说想请你帮他看看他还没完成的曲子。

熏一愣,望向乐谱,同时钢琴音乐响起。

熏朝音乐寻去,在第一间教室里发现正以钢琴演奏此段乐谱的一个同学。这个同学将下一段乐谱交给熏,另一段小提琴乐声响起。

熏再度追去,在另一间教室里遇见拉小提琴的另一个同学,然后这个同学再交给熏第三段乐谱。

熏就这样跟随音乐一路寻去,穿过教室与校园,经过长笛、木琴、喇叭等不同乐器的演奏,得到了一张又一张乐谱,最后找到了咖啡厅。

熏推开咖啡厅的门,看见森正以单簧管吹奏出乐曲的最后一段。熏愕然。

森(含笑):熏,你终于来了,看来我的曲子也因此完成了。

熏:……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森(旁白):为什么?因为很多话我说不出口。

熏帮着森将一段段乐谱排列挂起,熏始终怔怔的。

森(旁白):熏,这是我为你谱的曲,一段段的音符拼成了我心里的地图,而我在地图的尽头等待你,等你走进我的心。

熏(有些感动):好美的曲子!里面有种强烈的渴望,是如此的真挚和深切。

森: 那是因为我认识了你……你在我的乐曲中,你也在我的心中。

熏一愣,森脸上有着狼狈的神情。

森: 所以熏……(鼓起勇气)你愿意跟我一起合奏这首曲子吗?

熏再度愣住了。

字幕:你就是钥匙,打开我的心门,通往我“心之地图”。

关键词

clarinet /,kl2ri`net/n. 竖笛;单簧管

compose /k9m`p9uz/v.组成;写作

ruthless /`r6Flis/adj.无情的;残忍的

好用句

⑤ in search of 寻找

A: I spent the last five years of my life in search of Mr. Right

过去5年里我一直在寻找我的白马王子。

B: Have you found him at last?

你最终找到了吗?

⑥ gather up one's courage 鼓起勇气

A: Mike finally gathered up his courage to propose to Mary.

迈克终于鼓起勇气向玛丽求婚了。

B: Did Mary accept his proposal?

那玛丽接受了吗?

下集预告:就为了伍的一句“过两天我打电话给你”,熏痴痴地等着。森在深夜里突然出现在熏的家门口,他和熏一样,夜夜失眠,苦苦等待熏的答案。这天夜里,两颗心同时破碎了。

上一篇:《唐山大地震》的震撼下一篇:销售渠道与企业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