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网作业

2024-12-02

配网作业(精选7篇)

配网作业 篇1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10k V配电网检修、施工、抢修过程中应用带电作业技术成为提高供电可靠性的重要技术手段。近年来, 配网不停电作业技术日渐成熟, 电缆不停电作业等旁路作业技术被广泛应用在配网检修等工作中, 对作业人员技术水平提出新的要求。配网带电作业方式也从单一的绝缘杆作业, 发展为当今的地电位作业和中间电位作业。目前, 国内能够熟练开展绝缘手套作业法、绝缘杆作业法和综合不停电作业法配网带电作业, 国外已有使用绝缘斗臂车, 作业人员运用灵活绝缘杆替代作业人员双手操控工器具和带电体接触, 应用全绝缘带电作业技术, 开展配网绝缘手套作业法的带电作业项目, 结果证明其安全性较高, 而且开发的操作工具灵活耐用。

1 国内外配网带电作业发展现状

1.1 国外配网带电作业发展现状

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带电作业已逐步向机械化、自动化方向发展, 与过去相比, 送电线路的带电作业相对减少, 配电线路的带电作业逐步增多, 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许多地方已形成多回路环网供电, 另一方面是故障率相对减少, 而对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求向完全不停电的方向发展。日本电力部门的目标是:使配电线路的带电作业全面实现机械化。

过去, 以减小停电范围的带电作业法为主, 还不能完全做到不停电检修。为了提高供电可靠性, 现正积极推广完全不停电作业法, 并为此开发了一系列机械化作业工具和设备, 它们包括高压发电机车、低压发电机车、高压电缆旁路车、变压器车、低压不停电切换装置、事故点探查车、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机械手以及各种用于直接带电作业法和间接带电作业法的工具及配套设施。

1.2 国内配网带电作业发展现状

随着配网带电作业的逐步开展, 国内在配网带电作业方面已经形成系列化的作业方法, 并有配套的操作工器具和绝缘遮蔽、防护用具, 形成了一些带电作业技术导则和实施规范, 在常规带电作业项目上积累了一些经验。能够熟练开展绝缘手套作业法、绝缘杆作业法和综合不停电作业法配网带电作业。

国内在“十五”期间, 国家863计划连续用两个项目“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 (2002AA4200110-5) 和“10k V电力线路带电作业机器人” (2005AA420062) 支持了带电作业机器人的研究。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可以替代人工完成作业频率较高的带电断线、带电接线等作业任务, 减轻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 使作业人员与高压电场完全隔离, 最大限度的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在带电作业中的应用将对我国配网线路带电作业方式产生积极的变革作用, 为高压带电作业机器人项目的开发和产品化奠定了理论和试验基础, 积累宝贵的设计和工艺经验。

由于高压带电作业机器人是一个复杂的机械系统, 各部件连接和操作控制精度高, 一旦损坏维修费用高, 国内受技术条件和开发成本的限制, 配网机器人带电作业一直没有推广。

2 配网带电作业工作原理分析

按作业人员的自身电位来划分, 可分为地电位作业、中间电位作业、等电位作业三种方式。地电位作业时人体与带电体的关系是:大地 (杆塔) 人→绝缘工具→带电体。中间电位作业时人体与带电体的关系是:大地 (杆塔) →绝缘体→人体→绝缘工具→带电体。等电位作业时人体与带电体的关系是:带电体 (人体) →绝缘体→大地 (杆塔) 。等电位作业时人体与带电体处于同一电位, 作业时往往要占据设备净空尺寸, 使得带电部位变大, 电场畸变, 设备放电电压降低, 35k V及以下线路和设备不宜采用等电位作业。地电位作业和中间电位作业技术被广泛应用在配网带电作业中。

2.1 地电位作业原理

作业人员位于地面或杆塔上, 人体电位与大地 (杆塔) 保持同一电位, 此时通过人体的电流有两条通道:一是带电体→绝缘操作杆→人体→大地, 构成电阻通道;二是带电体→空气间隙→人体→大地, 构成电容回路, 这两个回路电流都通过人体流入大地 (杆塔) , 经计算通过电阻通道的泄漏电流和通过电容回路的泄漏电流均为微安级, 二者之和远小于人体电流的感知值1m A。以上分析说明, 在应用地电位作业方式时, 只要人体与带电体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且采用绝缘性能良好的工具进行作业, 就足以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

2.2 中间电位作业工作原理

当作业人员站在绝缘梯上或绝缘平台上, 用绝缘杆进行作业即属中间电位作业。此时人体电位是低于导体电位、高于地电位的某一悬浮的中间电位。采用中间电位作业法时, 人体与导线之间构成一个电容C1, 人体与地 (杆塔) 之间构成另一个电容C2, 绝缘杆的电阻为R1, 绝缘平台的绝缘电阻为R2, 作业人员通过两部分绝缘体分别与带电体和接地体隔开, 这两部分绝缘体共同起着限制流经人体电流的作用, 同时组合间隙防止带电体对人体对接地体进行放电, 组合间隙由两段空气间隙组成。一般来说, 只要绝缘操作工具和绝缘平台的绝缘水平满足规定, 两段空气间隙达到规定的作业间隙, 就可将流过人体的电阻电流和电容电流限制到微安级水平。

2.3 配网全绝缘作业技术工作原理

配网全绝缘带电作业时, 作业人员站在绝缘斗臂车绝缘斗内, 使用灵活绝缘杆操作带电作业工器具, 完成带电作业工作, 属于中间电位作业法。采用中间不停电作业法开展配网不停电作业时, 人体与导线之间构成一个电容C1, 使用绝缘斗臂车作业时, 人体与地电位之间构成另一个电容C2, 绝缘杆的电阻为R1, 绝缘斗臂车的绝缘电阻为R2。作业人员通过两部分绝缘体分别与接地体和带电体隔开, 这两部分绝缘体共同起着限制流经人体电流的作用, 防止了带电体通过人体对接地体发生放电。组合间隙由两段空气间隙组成。一般说来, 只要绝缘操作工具和绝缘斗臂车的绝缘水平满足规定, 由C1和C2组成的绝缘体即可将泄漏电流限制到微安级水平, 可保证不停电作业安全性。

3 配网全绝缘带电作业技术前景分析

应用全绝缘技术开展配网带电作业, 创新了不停电作业新方法, 作业人员对绝缘杆进行改造或改进, 形成灵活绝缘杆。灵活绝缘杆需改变操作杆的金属接头结构和改变绝缘杆接续传动结构, 使用操作杆及其配套工具完成作业项目。作业人员在使用绝缘杆时, 操作绝缘杆端部靠近手柄位置旋转或链接机械结构, 通过传动机构控制配套工具在作业对象上操作, 整个绝缘杆起了机械手的作用, 避免作业人员直接和带电体接触, 将有效提高配网带电作业安全性。

3.1 配网全绝缘带电作业技术在常规带电作业项目中应用

配网全绝缘带电作业可以开展《断、接支接线路引线》、《断、接跌落式熔断器引线及更换跌落式熔断器》、《直线改耐张连接》、《断、接电缆终端引线》、《更换直线杆绝缘子及横担》等常规带电作业项目。同时可以开展绝缘斗臂车不能到位情况下, 作业现场较为复杂, 作业难度较高的配网带电作业, 将有效提高配网供电可靠性。

3.2 配网全绝缘带电作业技术在电缆不停电作业中应用

随着配网带电作业技术不断发展, 目前电缆不停电作业等带负荷作业被广泛开展。现有绝缘手套作业法在安装引流线搭头时, 作业人员双手持引流线接头直接安装, 作业过程中作业人员头部等部位和带电体距离较小, 很容易引发安全隐患, 配网全绝缘技术应用将有效改变以上问题, 作业人员通过灵活操作杆控制引流线接头, 作业人员头部等身体部位安全距离大于0.7米。提升配网带电作业安全性。

3.3 配网全绝缘带电作业技术在20k V配电网络中应用

我国部分地区配电网络采用20k V电压等级供电, 受技术条件限制, 20k V带电作业尚在摸索阶段, 绝缘手套作业法作业过程中常会出现作业人员双手麻电现象, 搭接过程放电现象大于10k V带电作业。目前, 少有单位开展20k V电压等级带电作业。采用配网全绝缘带电作业技术时, 作业人员通过操作杆和带电体接触, 作业人员和带电体距离在0.7米以上, 将有效解决20k V配电网络不能带电作业等问题。

4 结束语

配网全绝缘带电作业技术运用绝缘杆替代作业人员双手和带电体接触, 优化绝缘手套作业方法, 推进配网带电作业技术发展, 提升配网带电作业安全性, 拓展配网带电作业新项目, 提升供电可靠性, 具有极大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胡毅.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Z].中国电力出版社, 2012, 01.

[2]胡毅.带电作业工具及安全工具试验方法[Z].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3, 08.

[3]刘振亚.带电作业基础知识[Z].国家电网公司人力资源部中国电力出版社, 2010, 05.

论述配网带电作业安全防范措施 篇2

关键词:10kv配网,带电作业,防范措施

1 配网带电作业安全现状

目前我局配电网共有290多条, 基本为放射式供电, 市区中心大部分线路实现了手拉手供电, 运行状况较好, 其他大部分线路接线复杂, 配电设备密集, 规格不一, 设备健康水平较差。在线路结构上配电线路三相导线多采用三角排列, 同杆高低压或同杆双回, 最多有同杆六回架设等型式。上述配电线路特有的结构造成了大面积开展配网带电作业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危险性, 容易造成作业人员触电伤亡和和心理因素导致的作业疲劳。

2 带电作业工器具管理制度存在的安全隐患

目前, 我局成立配网带电作业中心后指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和办法。目前公司带电作业人员办公地点、工器具存放地点和带电作业车停放地点在3个甚至4个地方, 出入库很不方便, 导致作业人员把常用工器具随车携带, 使作业人员对带电作业工器具管理制度的刚性执行大打折扣。还有部分人员甚至管理人员对带电作业工器具只重视周期性的预防性试验, 忽视日常检查, 现场该做检查的不做检查, 对于小组人员的违章也不予制止。因管理制度执行不严导致工器具不合格, 给配网带电作业带来安全隐患。

3 作业环境引起安全隐患

3.1 作业现场结构复杂, 安全措施不全

10k V配电网带电作业一般都在市区较为繁华地段, 作业环境受周边交通、行人的影响很大, 且市区配电线路结构较为复杂, 设备型号较多, 在作业过程中对这些复杂的因素如不考虑全面, 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 就会给作业人员带来重大的安全隐患。

3.2 作业线路的特殊结构引起的安全隐患

目前有些10k V配电线路上的装置结构特殊, 在带电作业时易引起安全隐患。主要有: (1) 部分耐张杆和分支杆引流跳线接线形式不规范, 易造成带电断、接时带电体之间或与接地体之间短路; (2) 部分柱上断路器安装形式多样, 有双杆联络、双杆分段、单杆联络、单杆分段等, 限制了带电作业项目的拓展; (3) 横担距离、排列形式不规范, 造成对带电体和接地体绝缘遮蔽不到位、不全面; (4) 同杆多回路线路相间距离较小, 绝缘斗臂车不易到达工作位置; (5) 部分设备形式特殊, 与周边其他设施距离较近, 增加了带电作业的难度。

4 作业工器具与外界环境因素影响

4.1 工器具绝缘材料不合格

目前, 国内生产绝缘材料的厂家众多, 良莠不齐, 由于缺乏统一标准的检验手段, 无法确定其质量优劣。还有一部分是公司与厂家联合开发的自制工具, 没有经过型式试验, 仅靠单位内部的试验条件对其进行了部分试验, 也是造成事故的重要隐患。

4.2 绝缘工器具日常检查不到位, 试验方法不当带电作业人员都比较重视绝缘工器具的周期性试验, 但是由于配电带电作业的工具没有统一的形状标准, 有些硬质绝缘遮蔽用具为了适应作业者的习惯和遮蔽对象的特殊形状, 其外形很不规则, 有些用具无法进行正确试验;另外, 作业人员作业前不认真检查工器具, 如正确使用绝缘摇表对绝缘工器具的检查, 总是不按规定使用。

4.3 作业时未按规程要求强行冒险作业

工作人员往往为了完成任务在恶劣天气里作业;另外, 还有在高温下工作, 往往完成一个工作项目要超过2个小时, 工作人员常常超负荷工作, 强度过大, 这也是造成安全隐患的重要原因。

5 工作人员技能因素影响

5.1 虽然目前《安规》中对10k V配电网带电作业的专门条文有待进一步充实, 但其中大部分条文是带电作业者安全的基础, 具有一定的通用性。不严格按《安规》要求进行操作, 必然会导致事故的发生。

5.2 不严格按作业指导书中规定的程序进行操作配网带电作业不同于一般的停电检修作业, 带电作业不但要求操作技能合格, 而且要求操作步骤和动作方式都必须保证严格的程序要求, 只有作业程序严格按照事先编制的操作规范和方案进行才能确保安全。

5.3 电容电流对安全作业的影响

10k V配电网的电压等级较低, 其电容电流往往被作业人员忽视。在进行引流线的断、接操作中, 主线与引流线间的电容电流随着被断、接线路长度的增加而增加, 当线路长度超过一定值时, 主线与引线间极有可能产生电容电弧。因此, 配网带电作业一定要对电容电流的危险性有足够的认识和防范措施。

5.4 作业点周边物体可能引起的安全隐患

带电作业人员在作业中, 往往只将精力集中于作业点的带电体, 而不注意周围的接地体和其他带电体的影响。有时往往因周围带电体、接地体的防护不到位、不完全造成安全隐患。

5.5 作业人员自我保护意识不高引起的安全隐患作业人员自我保护意识不高, 主要表现在休息不当、操作不当和着装不当。

6 防范措施

6.1 建立、健全各种流程和规范

进一步建立、健全配网带电作业的审批流程、操作流程、管理制度和作业规范并严格实施。 (1) 坚持作业现场的事前勘查, 完善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杜绝因为操作流程不合理的作业方式导致事故的发生。 (2) 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后要有强有力的监督手段来督促执行落实到位, 不能将规章制度束之高阁。

6.2 加强管理, 提升设备

加强配网运行管理, 提高新投入设备的标准化, 为实施带电作业项目创造条件。

(1) 进一步加强配电线路运行管理, 整治运行环境和设备, 降低事故率和设备异常。 (2) 对于新投设备, 在设计阶段就要考虑今后开展带电作业的需求, 重点对于客户和业扩工程, 从方案制定到设备选型都要按规程要求, 结合带电作业严格验收标准和程序, 简化线路接线方式, 尽量避免同杆多回路架设, 对于市区线路走廊困难的地方可考虑电缆敷设, 为带电作业的开展提供良好的作业条件。

6.3 正确选用安全防护用具

(1) 根据批准开展的项目及设备的需要对安全防护用具进行选购。选购时必须向销售商了解清楚工具的电气性能、物理特征, 同时针对进口绝缘服及绝缘遮蔽罩等防护用具, 要认真组织接收、验收、检验, 并应按照《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制订企业的管理标准, 进行严格的电气试验及物理特性检查。 (2) 安全防护用具的日常维护保养。作业人员和工具保管员应在每次使用后, 按相关规定对绝缘防护用具进行检查, 及时发现现场的各种金属设备、构件造成的划破或损伤, 预防因绝缘防护损坏而引发事故。 (3) 绝缘遮蔽用具的选用。应根据生产现场所需求的工具型号、尺寸, 对所需的绝缘遮蔽用具利用现有的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来选定厂家的选材、技术管理和工艺要求等, 使生产出来的遮蔽用具在现场作业有针对性。

6.4 加大配网带电作业人员队伍的建设与栽培

(1) 建立长期的带电作业人员培养机制。为适应配网从停电检修维护向不停电作业发展的趋势, 加大公司带电作业人员队伍的建设和栽培。 (2) 建立带电作业人员储备机制。建立带电作业人员储备机制, 实行人员相对固定。 (3) 通过加强技术交流合作和对外交流, 及时了解配电网带电作业的发展趋势和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 进一步提高目前的带电作业科技装备水平。 (4) 加强作业人员的日常培训。日常培训的内容和要求应当根据不同的条件和需求分别制定。如对新人员可培训带电作业基本知识, 绝缘材料性能, 常用工具的构造、规格、性能、用途、使用范围和操作方法以及规程制度等;对于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人员, 应加大实际操作练习和复杂项目操作, 加强作业前的指导书以及事故实例学习等。 (5) 建立激励机制。配网带电作业是一项劳动强度大、危险性较高的作业方式。

7 结语

配网作业 篇3

开展配电网带电作业, 必须保证设备及作业人员的安全, 这是带电作业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带电作业的安全就没有电网的安全, 因此, 带电作业必须把人身安全保障放在首要位置。影响带电作业安全性的因素错综复杂。本文将着重讨论安全影响因素及安全防护措施。

1 配网带电作业基础知识

1.1 带电作业根据人体与带电体之间的关系可分为三类:等电位作业、地电位作业和中间电位作业。

(1) 等电位作业时, 人体直接接触高压带电部分。处在高压电场中的人体, 会有危险电流流过, 危及人身安全, 因而所有进入高电场的工作人员, 都应穿全套合格的屏蔽服, 包括衣裤、鞋袜、帽子和手套等。全套屏蔽服的各部件之间, 须保证电气连接良好, 最远端之间的电阻不能大于20Ω, 使人体外表形成等电位体;

(2) 地电位作业时, 人体处于接地的杆塔或构架上, 通过绝缘工具带电作业, 因而又称绝缘工具法。在不同电压等级电气设备上带电作业时, 必须保持空气间隙的最小距离及绝缘工具的最小长度。在确定安全距离及绝缘长度时, 应考虑系统操作过电压及远方落雷时的雷电过电压;

(3) 中间电位作业系通过绝缘棒等工具进入高压电场中某一区域, 但还未直接接触高压带电体, 是前两种作业的中间状况。因此, 前两种作业时的基本安全要求, 在中间电位作业时均须考虑。中间电位作业具有高技术装备、轻体力易操作、安全可靠等特点, 现阶段国内配网带电作业基本都采用中间电位作业方式。

1.2 带电作业应满足的三个技术条件

(1) 流经人体的电流不超过人体感知水平1m A;

(2) 人体体表场强至少不超过人的感知水平240k V/m;

(3) 保证可能导致对人身放电的空气距离足够大。

1.3 带电作业中, 过电压是对人身安全的威胁主要表现。系统出现过电压时, 可能在三个渠道上同时或部分地威胁着人身安全。

(1) 纯空气渠道。过电压会造成带电体与作业人员间的空气间隙发生放电;

(2) 绝缘工具渠道。过电压通过使用的绝缘工具发生闪络和击穿;

(3) 绝缘子渠道。过电压通过作业人员附近的绝缘子串发生放电。

对应这些威胁的防范措施, 带电作业必须同时满足“安全距离”、“安全有效绝缘长度”的要求。

2 配网带电工作的安全影响因素

2.1 管理制度因素

(1) 有些带电作业班组人员既从事停电检修工作, 又从事高压送电网的带电作业工作。一方面带电作业人员劳动强度大, 不能保证其充分休息, 影响带电作业安全性;另一方面带电作业与停电检修的作业习惯不同, 配电网带电作业与高压送电网带电作业的作业原理、作业手段、作业习惯等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别, 带电作业人员同时承担多种工种的工作任务, 会使作业者在配电网带电作业出现不正确或错误动作而造成危险;

(2) 带电作业工器具管理制度不健全。优质、安全、可靠的带电作业工器具, 尤其是绝缘隔离用具、个人绝缘防护用具是保证配电网带电作业安全的生命线。工器具管理在带电作业中尤为重要。但有些企业对带电作业工器具只重视周期性的预防性试验, 而日常管理的制度不够健全。主要表现在没有专门的工器具管理人员, 带电作业工器具的出入库仅由带电作业操作者自行管理, 没有使用记录, 没有检查记录。而作业者往往由于现场强度作业带来的劳累而疏于日常检查, 给带电作业带来安全隐患;

(3) 带电作业与停电检修班组间的配合问题。目前, 相当多的电力企业很重视带电作业班组的安全管理, 也重视停电检修班组的安全管理, 但往往在带电作业与停电检修的配合上存在管理漏洞。有些施工作业, 应该在带电作业班组做好绝缘遮蔽隔离后, 再由停电检修班组登杆作业。有时停电检修班组为了抢时间, 在带电作业班组未进行绝缘隔离或未完全绝缘隔离的情况下即登杆作业, 而停电检修人员又未经带电作业培训, 出现这种情况是非常危险的。这需要管理职能部门以强制性文件形式约束停电检修人员, 从管理制度上杜绝上述安全隐患。

2.2 作业环境因素

(1) 作业现场复杂无措施。10k V配电网带电作业往往都在城市繁华地段, 其作业环境复杂多样。这些复杂的因素如不考虑采取全面、必要的预防措施, 就会造成作业事故。这要求作业负责人在作业前必须进行现场勘探, 必须事先了解环境情况, 对交通复杂的应增加交通监管人员, 对环境噪音大的, 应增加监护、通讯措施, 对环境污染严重的, 应考虑适当增加安全距离;

(2) 由于10k V配电线路没有统一的标准, 加上环境影响和施工人员的随意性, 有些线路上的装置结构特殊, 增加带电作业的风险。如有较为特殊的作业情况时, 必须在作业前必须进行现场踏勘, 制定相关方案, 否则其安全隐患是显而易见的;

(3) 带电作业必须在良好天气下进行。风力大于5级 (风速大于10.7m/s) 或遇雷 (工作现场能听到雷响或见到闪电为准) , 雨、雪、雾或气温高于+35℃, 低于-5℃, 相对湿度大于80%时, 不应安排带电作业, 这些规定一般带电作业人员能够遵守。可是, 作业现场的天气会可能发生突然的变化, 而一旦发生这种变化往往会给作业人员带来致命的危险。所以作业现场应配置便携式风速仪、湿度仪, 监护人要经常地监视天气的变化, 必须做到防患于未然。

2.3 作业机具因素

(1) 绝缘材料不合格。目前, 我国生产绝缘杆材的厂家众多, 且良莠不齐, 许多用户由于缺乏必要的检验手段, 无法确定其质量优劣, 如选择不当, 误将低劣的绝缘材料用于重要的部位, 造成重大的人身和设备安全事故。因此应购置采用EVA材料, 绝缘性能好, 机械强度适中, 柔软轻便, 穿着舒适的绝缘材料, 每件产品出厂前均经过严格测试;

(2) 绝缘工器具不合格。绝缘工器具除绝缘部分材料性能不满足要求可能造成隐患外, 绝缘工器具的金属头及连接部分的机械强度或制造工艺不合格也会造成事故隐患, 这方面往往易被人们所忽视;

(3) 作业者与监护人的上下通讯不畅通, 如不加强通讯, 则监护人的命令不能及时告知操作人, 其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因此带电作业必须保持上下通讯畅通, 应配置优质的便携式对讲机。

3 安全防护措施

3.1 健全管理制度

(1) 带电作业的从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导则》、《带电作业技术管理制度》等保证带电作业安全的强制性条文。这些规章制度既是从大量血的事故中总结出的经验, 也是电力理论计算得出的结论。忽视了这些规章制度的基本要求, 也就忽视了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的基本保障;

(2) 因带电作业的劳动强度大、作业习惯差别大, 所以应在带电作业员工的应聘上进行严格的筛选。首先由班站所的负责人推荐25岁至30岁年龄段配电检修工, 在参加配网带电作业专业技术考核后, 还要每年必须进行一次《安规》考试, 并有针对性进行体检 (每年复检) 。严格的选拔流程提高了作业队伍素质和技术水平, 才能确保安全可靠的完成带电作业各项任务;

(3) 在带电作业工器具仓库配置专职管理人员, 对带电作业工器具的出入库进行标准化管理。定期对带电作业工器具例行、专项检查如实填写检查记录, 在带电作业工器具出入库时需规范填写使用记录。每次进行带电作业前再对带电作业工器具进行外观检查及绝缘测试, 从而杜绝带电作业工器具“带病”使用;

(4) 带电作业与停电检修班组间进行配合作业时, 由运行单位代表与施工作业总负责人分别对带电作业与停电检修班组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对配合作业的关键部位施工应增设安全员或专职监护人对带电作业与停电检修班组进行监护。

3.2 作业机具的选用

(1) 安全防护用具的选用与维护安全防护用具的选用对配网带电作业安全防护是至关重要的。安全防护用具的维修应特别注意, 大多是脆弱的绝缘保护塑料或橡胶制品, 由于现场使用的各种金属设备、组件可以很容易被刮伤或损坏, 应强调在作业前仔细检查后及时发现问题, 防止绝缘保护事故造成的损害。

(2) 带电作业中的绝缘配合就是按设备所在系统可能出现的各种过电压和设备的耐压强度来选择设备的绝缘水平, 以便把作用于设备引起损坏或影响连续运行的可能性降低到经济和运行上能接受的水平。

3.3 带电作业其他注意事项

(1) 进行带电断、接引线前应确认接入线路侧的变压器、电压互感器已退出运行, 导线的另一端应确认断路器和隔离开关 (刀闸) 已被断开后才进行。

(2) 带电作业操作人与带电体的距离不应该是小于0.4m, 绝缘操作杆的有效长度为不小于0.7m, 有效长度的绝缘绳索不小于0.4m的。带电作业操作人应戴绝缘手套, 应保持正常的活动范围内的任何一个距离不小于0.4m, 对相邻相导线的距离不为0.6m以内。如果你不能满足要求时, 应采取绝缘遮蔽。

(3) 在带电作业过程中如设备突然停电, 设备操作人员应将设备视为带电, 并迅速撤离作业点。工作负责人应尽快与运行人员进行接触, 询问设备运行情况。运行人员在未清楚带电作业现场情况下, 不得对线路进行送电。如需送电, 应通知工作负责人让带电作业操作人离开作业点再进行送电操作。

(4) 在查明线路确无接地、绝缘良好、线路上无人工作且相位确认无误后, 方可进行带电断、接引线。带电接引线时无接通相的导线及带电断引线时已断开相的导线将因感应而带电。为防止电击, 应采取措施后才能触及, 严禁同时接触未接通的或已断开的导线两个断头, 以防人体串通电路。

为确保带电作业工作的安全可靠开展, 必须严格执行带电作业工作中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安全措施, 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配网带电作业安全防护是值得关注的, 这与操作人员的安全问题紧紧联系着。在操作过程中, 相关操作规范进行操作的严格执行程度, 各种防范措施的准备程度, 这些都会成为安全保障衡量的基本标准。作为管理人员则要加强操作管理和相关操作的技术培训, 提升个人作业能力, 将危险止于源头。

参考文献

[1]GB/T18857-2008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导则.

[2]供电企业配电线路带电作业管理标准Q/CSG21105-2010中国南方电网责任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3]胡涛等.输电线路带电作业的安全防护[J].高电压技术.2006 (5) :22~25.

[4]刘顺归.10kV配电网中性点两种接地方式的选择[J].广东电力.1999 (6) :14~15.

电缆不停电作业在沧州配网的应用 篇4

1沧州配网电缆现状

目前沧州城网10k V共计199条线路, 其中电缆线路共计761km, 架空线路538km, 配网线路电缆化率为58.6%, 箱式变电站552台, 环网柜655台。市区大部分线路多为电缆供电至环网柜, 再由环网柜供电至箱式变电站的供电模式, 正好满足了开展电缆不停电作业的条件。

2技术原理

电缆线路不停电作业是以实现不停电或短时停电为目的, 采用带电或短时停电等方式, 对电缆线路设备进行检修的一种作业方式。电缆线路不停电作业包括带电断接空载电缆引线、更换两电缆间环网柜、检修两环网柜间电缆和临时取电向环网柜或箱变供电等作业项目, 是目前配电线路带电作业中技术难度最大、综合协作能力要求最高的项目。

3所需车辆及工器具

为提高供电可靠性, 2012年公司引入了应急旁路箱变车、电缆展放车等特种车辆, 试点开展电缆不停电作业, 拓宽了带电作业项目, 通过不停电、少停电方式, 提高城市配网供电可靠性。移动式箱变车, 与目前使用的欧式箱变等结构相似, 箱变车上配置变压器、高压柜、低压柜及控制室, 设备齐全、配置合理, 具有灵活性与机动性优点。电缆展放车上主要放置了旁路柔性电缆、旁路负荷开关等设备。

4电缆不停电作业实施步骤

下面仅以临时取电给环网柜供电为例说明开展此类项目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和主要作业流程, 本次作业共分为3个工作小组, 分别为带电作业组、电缆作业组、倒闸操作组。

4.1主要作业流程

4.1.1操作绝缘斗臂车与定位。带电作业组作业人员将绝缘斗臂车定位于合适的工作位置并装好接地线, 进行空斗试操作, 斗内电工穿戴好安全防护用具, 经带电作业工作负责人检查无误后, 进入工作斗。

4.1.2安装旁路开关及绝缘横担。电缆不停电作业组将旁路开关安装在电杆的适当位置并将开关可靠接地。带电组斗内作业人员将绝缘横担固定在电杆的适当位置。

4.1.3将旁路电缆与旁路开关连接。电缆不停电作业组人员将旁路开关上口的旁路电缆及终端接头连接固定, 协助带电作业组斗内人员将旁路电缆的终端悬挂在绝缘横担上。电缆不停电作业组将旁路开关下口的旁路电缆及终端接头与旁路开关连接固定。

4.1.4对旁路开关设备及旁路电缆进行绝缘电阻测试。电缆不停电作业组使用绝缘电阻测量仪对组装好的旁路作业设备进行绝缘电阻检测。检测完成后, 电缆不停电作业组将旁路电缆分相对地充分放电。

4.1.5倒闸操作组确认待取电的环网柜进线间隔开关与电源侧断开, 对待取电的环网柜进行验电、确认电源确已断开, 并断开环网柜进线间隔开关。

4.1.6旁路电缆与架空线路连接。带电组斗内作业人员经工作负责人同意, 按相位依次将旁路开关上口侧的旁路电缆终端与架空导线连接固定。

4.1.7倒闸操作组断开环网柜接地刀闸, 对负荷开关进行相位核对, 核对正确后倒闸操作组合上待取电环网柜进线间隔开关。并确认环网柜已带电压, 取电工作结束。

4.2现场运行情况

10k V59A4线路西军I线由110k V西郊变电站10k V59A4出线间隔向10k V军民开闭所8511间隔供电。线路运行状况良好, 负荷正常。10k V军民环网柜运行方式如图1。

4.3安全注意事项

4.3.1旁路作业设备使用前应进行外观检查并对组装好的旁路作业设备 (旁路电缆、旁路电缆终端、旁路负荷开关等) 进行绝缘电阻检测, 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旁路开关外壳应可靠接地。

4.3.2敷设旁路电缆时应设围栏, 在路口应采用过街保护盒或架空敷设, 大型车辆通过的路口采用架空敷设方式。旁路电缆运行期间, 应派专人看守、巡视, 防止行人碰触, 防止重型车辆碾压。

4.3.3旁路负荷开关额定通流能力为200A, 作业前需检测确认待检修线路负荷电流小于200A。

4.3.4专责监护人应履行监护职责, 不得兼做其他工作, 要选择便于监护的位置, 监护的范围不得超过一个作业点。

5应用效果

目前沧州配网已实现电缆不停电作业的全覆盖, 具备开展电缆断、接引线, 检修电缆、环网柜, 临时取电给箱变或环网柜供电等三类六项作业项目。2014年沧州公司共计开展电缆不停电作业50次, 减少停电时户数15000时户, 提高供电可靠性0.06%, 大大缩短了用户停电时间, 提高了城市配网供电可靠性和优质服务水平。

结束语

在国网公司大力推广配网不停电作业的背景下, 沧州公司的电缆不停电作业还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在减少线路停电检修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电缆不停电作业的管理、技术措施, 加强作业项目的把控, 实现电缆不停电作业水平的不断提升。

摘要:主要阐述了电缆线路不停电作业的原理、实施步骤和应用情况, 以此来减少线路的停电检修, 提高供电可靠水平。

关键词:电缆不停电,10kV配网,作业项目

参考文献

配网作业 篇5

1.1 杆上绝缘工具间接作业法

杆上绝缘工具间接作业法不受交通和地形条件的限制, 在高空绝缘斗臂车无法到达的杆位均可进行作业, 但机动性、便利性及空中作业范围不及绝缘斗臂车作业。现场管理人员主要监护人体与带电体的安全距离、绝缘工具的最小有效长度及工具的电气绝缘强度和机械强度。

1.2 绝缘平台间、直接作业法

绝缘平台作为相地主绝缘通常以绝缘人字梯、独脚梯、绝缘车的臂和斗等构成。在绝缘平台上可通过绝缘工具用间接法或通过绝缘手套用直接法作业, 但作业之前, 均应采用绝缘用具遮蔽或隔离相邻相带电体。同时, 作业人员应穿戴全套绝缘防护用具, 橡胶绝缘手套外应套上防磨破或刺穿的防护手套。

1.3 绝缘斗臂车直接作业法

绝缘斗臂车升空便利、机动性强、作业范围大、机械强度高、电气绝缘性能好, 已在配网电作业中广泛应用。其绝缘臂用玻璃纤维增强型环氧树脂材料制成, 绝缘斗具有高电气绝缘强度, 与绝缘臂一起组成相对地之间的纵向绝缘, 使整车的泄漏电流<500u A, 当工作时若绝缘斗同时触及两相导线, 应不发生沿面闪络。

2 影响配网带电作业安全因素分析

配网带电作业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 受到制度、环境、机具、人员等多方面的因素, 在此笔者主要基于具体工作实践从机具、环境、人员这三个方面对影响带电作业安全性的因素进行分析。

2.1 机具因素

(1) 绝缘材料不合格。绝缘杆材若选择不当, 误将低劣的绝缘材料用于重要的部位, 就会造成重大的人身和设备安全事故。我国绝缘杆材所采用的绝缘材料除玻璃纤维增强型绝缘杆材符合GB1388-92标准外, 其余材料均有部分指标不合要求, 所以带电作业绝缘杆材的选用必须符合各项标准。

(2) 绝缘工器具不合格。绝缘工器具除绝缘部分材料性能不满足要求可能造成隐患外, 绝缘工器具的金属头及连接部分的机械强度或制造工艺不合格也会造成事故隐患, 这方面往往易被忽视。

(3) 绝缘工器具试验脱周期, 试验方法不当。目前, 大多带电作业班组都比较重视绝缘工器具的周期性试验, 但是由于配电带电作业的工具没有统一的形状标准, 形状上千差万别, 有些硬质绝缘遮蔽用具为了适应操作者的习惯和遮蔽对象的特殊形状, 其外形很不规则, 这给试验电极的制造带来困难, 试验费用也因此增大。由于上述原因, 有些用具无法进行正确试验而使用者也因侥幸心理冒险使用, 后果是很危险的。为了方便试验起见, 笔者认为在直接作业时, 应尽可能选用绝缘毯作为绝缘遮蔽用具。

2.2 环境因素

(1) 施工现场复杂无措施。10k V配电网带电作业往往都在城市繁华地段, 其作业环境复杂多样。比如交通情况、建筑物情况、高低压及通讯线路布置情况, 环境噪音及污染情况等都不一样。这些复杂的因素如不考虑全面, 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 就会造成作业事故。这要求作业者在作业前必须进行现场踏勘, 事先了解环境情况, 对交通复杂的应增加交通监管人员, 对环境噪音大的, 应增加监护、通讯措施, 对环境污染严重的, 应考虑适当增加安全距离。

(2) 天气情况不满足带电作业条件而强行作业。一般规定:在风速大于5级、湿度大于80%、气温低于0℃、高于8℃时以及雨、雪、雾、雷天气不能进行带电作业, 这些规定一般带电作业人员基本能遵守。但是, “天有不测风云”, 有时现场的天气会发生突变, 而一旦发生这种突变, 可能就给作业者带来致命的危险。为预防这种“不测风云”, 作业现场应配备便携式风速仪、湿度仪, 监护人员要经常性地监视天气变化, 以做到“防患于未然”。

2.3 人的因素

(1) 忽视了电容电流的影响。10k V配电网的电压等级较低, 其电容电流往往被作业者所忽视。经过改造后, 配电网的绝缘化程度提高, 线间距离减少, 单位长度线路的电容电流较以往增加。当进行引流线的断、接操作中, 主线与引流线间的电容电流随着被断、接线路长度的增加而增加, 当线路长度超过一定值时, 主线与引线间极有可能产生电容电弧。此电弧对操作者有以下三方面的影响:一是操作者对电容电流估计不足, 造成心理恐慌而引发二次事故;二是电弧可能击穿、灼烧绝缘手套, 造成危险;三是绝缘服一般为可燃材料, 可能引起绝缘服起火而造成危险。因此配网带电作业不能忽视电容电流的影响。当进行直接作业时, 应在绝缘手套外戴上羊皮手套以防绝缘手套击穿、灼伤, 在拆、搭瞬间, 应用绝缘操作杆或其它工具将引线或主线短接或脱离后再直接操作, 切忌徒手一手搭主线, 同时一手搭引线的操作方式。

(2) 忽视非作业对象的危险。带电作业者在作业中, 往往只将精力集中于操作点的带电体, 而不注意周围的非带电体和其它带电体的影响。有时往往因不注意周围带电体、接地体的防护造成安全隐患。

3 配网带电作业安全防护措施

通过以上分析配网带电作业安全事故的产生是由多方面的因素所造成的, 其中人是主要因素, 这就要求作业人员在熟悉相关规程、掌握相关技巧的基础上学会融会贯通、随机应变, 并不断积累实践工作经验, 同时也要求电力企业完善和改进相关管理制度, 约束和提高配网带电作业人员的实践技能, 在此笔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配网带电作业安全防护进行分析。

3.1 安全防护用具的选用与维护

安全防护用具的选用对配网带电作业安全防护是至关重要的。配网带电作业安全防护用具不仅应具有高电气绝缘强度, 而且应具有良好的防潮性能和服用性能,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便于作业人员的工作。在选用时要对工具的电气性能、物理特征了解清楚。同时针对防护用具, 要认真组织接收、验收、检验, 全部合格后方可使用。

安全防护用具的维护工作应尤其重视, 绝缘防护大都是容易受伤的塑料或橡胶制品, 使用时因现场的各种金属设备、构件, 极易被划破或损伤, 所以应强调在作业前后仔细检查及时发现问题, 预防因绝缘防护损坏而引发事故发生。另外, 由于大多绝缘防护工具具有不透气的特点, 在使用后要立即用干的净手巾擦掉汗水, 避免由于汗水的污秽, 降低绝缘性, 而降低工具的使用寿命。

3.2 制作专用的工器具袋

由于绝缘斗臂车作业空间小, 工器具数量多, 易造成操作混乱, 所以根据带电作业绝缘斗臂车工作斗特点, 制作一个专用工器具袋, 将常用检修工器具统一、牢固放置, 既便于作业人员使用, 又不会再占用操作台和转向臂, 可有效的解决安全问题。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提出以下专用工器具袋制作方法:

(1) 规格1300 mm×550 mm的牛皮一张, 牛皮对折后, 在一侧根据所携带的工器具尺寸大小分别制作插件隔段9个, 零件袋2个。

(2) 另一侧制作长为400 mm, 宽为220mm, 厚度为70 mm的配重袋, 内置1200 g的木块。

(3) 在工器具袋上侧使用了张口约为250 mm, 夹合力2 kg的绝缘毯夹2只, 可将工器具袋固定在工作斗上。

(4) 工器具袋放置位置为工作斗箱壁, 所处高度为750mm。对折挂置后面积为0.35 m2, 垂手可取, 采取分隔段插取, 分类清楚。

3.3 带电作业中的绝缘配合

绝缘配合就是按设备所在系统可能出现的各种过电压和设备的耐压强度来选择设备的绝缘水平, 以便把作用于设备上引起损坏或影响连续运行的可能性降低到经济上和运行上能接受的水平。常用的绝缘配合有惯用法和统计法两种。惯用法主要适用于非自恢复绝缘和220k 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系统;统计法则主要适用于330k 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自恢复绝缘。

3.4 安全作业注意事项

(1) 带电作业应在良好天气下进行。如遇雷电、雪雹、雨雾不得进行带电作业, 风力大于5级时, 一般不宜进行带电作业。若对作业现场情况不熟悉时, 应用事先对现场进行勘察, 根据勘察结果作出能否进行带电作业的判断, 并确定作业方法和所需工具以及应采取的措施。

(2) 带电作业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停用重合闸, 并不得强送电: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的系统中有可能引起相间短路的作业;工作票签发人或工作负责人认为需要停用重合闸的作业。

(3) 在带电作业过程中如设备突然停电, 作业人员应视设备仍然带电。工作负责人应尽快与调度部门联系, 调度部门未与工作负责人取得联系前不得强送电。带电作业期间, 若发生线路跳闸, 不得人工强送。当系统有接地状况时, 不应进行带电作业。

(4) 地电位人员与带电体的距离应不小于0.4m, 绝缘操作杆的有效长度不小于0.7m, 绝缘绳索的有效长度不小于0.4m。等电位人员应戴绝缘手套, 正常活动范围内任何一处应保持对地距离不小于0.4m, 对邻相导线距离不小于0.6m。如不能满足要求, 应采取绝缘措施。

(5) 带电断、接空载线路时, 应确认线路的另一端断路器 (开关) 和隔离开关 (刀闸) 确已断开, 接人线路侧的变压器、电压互感器确已退出运行后, 方可进行。严禁带负荷断、接引线。带电断、接空载线路时, 作业人员应戴护目镜, 并应采取消弧措施。消弧工具的断流能力应与被断、接的空载线路电压等级及电容电流相适应。如使用消弧绳, 则其断、接的空载线路不应大于10km, 作业人员与断点应该保持4m以上的距离。对于空载线路中有电缆的则应检验电容电流, 符合要求方能进行工作。

(6) 在查明线路确无接地、绝缘良好、线路上无人工作且相位确认无误后, 方可进行带电断、接引线。带电接引线时无接通相的导线及带电断引线时, 已断开相的导线将因感应而带电。为防止电击, 应采取措施后才能触及。严禁同时接触未接通的或已断开的导线两个断头, 以防人体串人电路。认准相位, 严格按同相位搭接。

摘要:配网带电作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随着电力行业的发展, 配网带电作业无论是在软方法还是在硬工具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文章在简要阐述配网带电作业方式工作特点的基础上, 分析了配网带电作业安全性问题的影响因素, 并主要结合10kV配网带电作业实际提出了作业安全防护策略, 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配网作业 篇6

关键词:10kV配网,电力设施,带电作业,安全防护

电力行业的发展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如果没有电的应用,无论科技发展还是经济发展,都会受到极大的限制,甚至是停滞不前。因此,开展配电网带电作业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而在电力行业中直接面向用户的电力基础设施便是10 kV配电网络,保证该项作业的安全是电力行业的核心工作之一。10kV配电网络的安全作业利于现阶段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谐。通过对目前10 kV配电网带电作业各相关环节进行深入分析,寻得该项作业中常见的事故隐患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安全防护措施。

1 配网带电作业的必要性

配网带电作业主要是对带电设备进行安装、改造、检修、测试等方面的工作,从而使电力企业能够提供优质供电服务,满足人们生活,社会经济发展等各方面的需求,同时也提高了电力企业的长期经济效益。但是,配网带电作业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作,涉及领域广泛,受内部与外界等因素的影响,检修工作量大,不利于供电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尤其是10 kV配网带电作业难度较大且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等,因此保证带电作业中的安全性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2 配网带电作业中常见安全事故因素分析

结合带电作业人员在实践中的经验,10 kV配网带电作业中常见安全事故的影响因素包括诸多方面:作业所需器具因素、作业环境因素、作业人员因素和管理制度因素等。配网带电作业所使用的设备过于密集,线路复杂,采用的三相导线之间的空气间隔较小,距离地面的高度较低。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带电作业中绝缘工具常遭遇雨淋、受潮等情况,从而容易引发安全事故。此外,相关工作人员是带电作业的执行者,因此工作人员的素质问题也是需要关注的。工作人员在执行带电作业时不严格按照安全规章制度进行操作,不合理使用防护工具,没有能力解决作业过程中随时出现的状况、问题等,都是发生安全事故的隐患。当工作人员在带电设备附近工作时,周围存在着电场,所以即使作业人员没有与带电体直接进行接触,也会受静电感应身体开始出现不适感,或是作业人员不小心接触到存在着电位差的带电体,会遭遇电流伤害,最严重的就是电击导致死亡。

3 10 kV配网带电作业的施工方法

根据带电作业人员与带电体的相对位置划分,将10 kV配网带电作业主要划分为两种方式,即直接作业和间接作业。

3.1 直接作业

直接作业便于作业人员进行作业操作,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各种有效的防护措施实现与带电体的直接接触,极大地简化了作业操作的流程,提高了检修质量。该方法常被用于10 kV配网带电作业中,作业人员若想直接接触带电体,必须借助高空作业车的绝缘臂或是绝缘梯,身穿绝缘防护用具等才能进行直接作业。其中,绝缘斗臂车作业方法在10 kV配网带电作业中被广泛地应用,因为该项作业方法具有作业范围大、升空便利、机动性强、电气绝缘性能好、机械强度高等优势,给带电作业人员提供了相对较好的绝缘防护,保证了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

3.2 间接作业

作业人员利用绝缘工具接触带电体进行作业的方式便是间接作业,该作业方式主要包括地电位作业和中间电位作业。其中地电位作业的特点是接地体和人体处于同一电位,采取的是大地—人体—绝缘工具—带体的作业方式(如图1所示),所处位置电场强度不高,所以作业人员不需要采取额外的电场保护措施。而中间电位作业的特点是人体位于绝缘梯与带电体之间,采取的是大地—绝缘梯—人体—绝缘工具—带电体的作业方式(如图2所示),从而使得人体电位属于一个悬浮的中间电位,具有高于地电位而低于导体的电位。

在此作业方式中,导线和人体之间相当于一个电容C1,大地和人体之间相当于电容C2,绝缘梯与绝缘工具可被看作电阻R1,R2,这样绝缘工具的绝缘电阻可限制电流从人体中经过,达到防护的作用,如图1、图2所示。

4 10 kV配网带电作业的安全防护措施

4.1 作业机具的选择和维护

作业机具包括工作人员使用的电气作业工具和安全保护工具。电力企业需要为作业人员配备先进的电气作业工具,减轻作业人员的工作量,同时要为其购买优质的安全防护工具。在选择安全防护工具之前,需对工具的各项性能进行深刻的了解,从而避免浪费。尤其是要严格检查国外进口的安全防护工具,检查其是否符合我国的相关规定标准,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使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得到有力的保障。对于安全防护工具的维护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电力企业的安全防护工具容易出现损伤,为了确保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防止危险事故的发生,作业人员在使用之前一定要认真检查用具是否有质量、损坏等问题。

4.2 加强作业现场的管理

因配网带电作业多数是在外进行操作,难免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带电作业最糟糕的是遇到恶劣的天气环境,比如雷电、暴雨、大雾、暴雪、高温、五级及以上大风天气等情况,这时作业人员应立刻停止一切作业,迅速撤离现场到达安全地带,保障自身的生命安全。此外,作业现场的绝缘工具都应经过2 500 V摇表遥测,电源电阻不能低于700Ω(电极间距2 cm),作业人员在进行作业时要处于安全距离的范围。所谓“安全距离”指对地电位不少于0.4 m,对邻相电位不少于0.6 m。如果无法位于安全距离的范围,则需要借助绝缘遮蔽工具对带电体进行绝缘遮蔽来保护自己,作业完成后可拆除绝缘遮蔽用具。

4.3 提高作业人员的素质

部分作业人员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在配电作业中存在操作不当、着装不当、休息不当等问题,并未严格按照《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穿着合适的绝缘防护工具,甚至有些作业人员粗心大意,佩戴金属项链、手链、手机等进行带电作业,这是拿自己的生命做赌注。

还有作业人员没有严格按照电力主管部门的《作业指导书》《作业表单》进行作业,减少作业步骤和安全措施,没有正视作业风险,使得现场作业风险大大增大。

此外,电力企业需定期对作业人员进行培训,以丰富其业务知识和技能,进一步了解流程步骤,熟悉配网带电作业中容易遇到的各类问题,降低作业风险。而对于有工作经验的人员,应加强其实际操作练习,锻炼他们操作复杂电力项目的能力,培养一批精英队伍。

4.4 制订严格的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对于每一个企业或是单位都是必不可少的,无规矩不成方圆,严格的管理制度是所有电力作业顺利开展的前提。作业操作中应加大监督力度,其出发点同样是以人为本的原则,目的就是保障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杜绝在作业中因错误的作业方式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4.5 规范作业步骤和作业流程

每一个企业或是单位都应该规范作业步骤和作业流程,通过规范作业步骤和作业流程等手段,规避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通过此组织措施避免作业过程中因作业方法不当而引发事故。

5 结束语

配网作业 篇7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十二五”信息化规划》的工作要求, 借助于移动作业终端实现现场办公, 一方面通过移动终端方便现场人员及时采集信息, 减少了联合查勘带来的人力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及时将现场作业产生的数据及时登录到系统, 提高数据的正确性和及时性, 为其他业务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便利。

二、系统数据通信

(一) 系统部署图。如图1所示, 系统的数据在传输过程中需要通过无线网络、防火墙、安全接入网关。同时与各类其他业务系统相连, 包括营销系统、生产系统、电力ERP、一体化平台等各类系统, 数据来源广, 传输路径复杂。

(二) 数据通信中出现的问题。系统需要在不同的业务场景、运行状况下, 即时地展现数据, 现有移动终端中的数据大部分是通过在线请求业务系统获取所需的数据信息, 虽然实时性比较高, 但是相对耗时较长, 并且对业务系统依赖较大, 系统未根据特定的功能需要进行数据分类和分级传输。

由于当前的通信转发环节比较多, 无线网络信号相对不稳定, 易造成网络请求超时现象;并且终端的数据主要来源于业务系统, 当业务系统出现异常时, 移动终端中所对应的功能也就无法正常使用;目前系统的通信通道只有一个, 并且受限于VPN安全客户端, 而VPN安全客户端很不稳定, 经常造成移动终端通信通道的关闭。

(三) 数据分级管理与处理。结合系统对数据进行分类、分级, 将数据类型划分为常量数据、缓存数据和实时数据;对不容易变化的数据常量, 可以通过文件系统直接发布;缓存数据是将实时性较低的数据保存到本地, 并通过空闲时段进行同步传输;召测数据是通过召测系统将用户、变压器等设备的电流电压, 可视化显示出来, 并定时将数据更新同步。

同时已上传的各类数据也进行分类, 分为即时上传数据和空闲上传数据, 即时上传数据是需要即时上传的数据, 这类数据可能影响下一步作业的流程, 如到达现场、位置上报等信息。空闲上传数据是指不需要实时上传的数据, 只在系统空闲时或者网络情况比较好的情况下上传, 这类数据不影响系统的业务流程。

三、数据处理

(一) 常量数据和实时数据的处理。常量数据是指基本不会发生变化的数据, 如组织机构、电压等级、地市编码等这类数据, 写在随终端发布的文件中, 系统可以直接从文件中读取数据, 不需要访问网络或者其它系统;实时数据是指需要实时从后台业务系统中读取的数据, 仍然按照系统原有的方法, 调取相关接口实时处理。

(二) 缓存数据的处理。

1.缓存数据处理总体方案。缓存数据包括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静态数据在服务器启动时自动生成, 以后不再自动检查更新, 由终端手动来检查更新;动态数据包括基础数据和增量数据。基础数据在服务器启动时自动生成;增量数据则定时获取;定期清理垃圾数据。

2.缓存数据分类。如表1所示。

3.缓存方案逻辑结构图。如图2所示, 终端启动应用后, 通过用的部门ID和班组ID获取缓存的数据文件。如果应用牌打开状态, 则每天早晨8点获取增量文件, 如果终端关闭, 则每天第一次启动应用时获取缓存数据文件。

4.静态数据缓存方案。接口服务器启动时, 首先检查是否存在静态数据文件, 如果不存在, 则生成静态数据文件。

5.动态数据缓存方案。服务器启动时或触发定时器时, 将结束时间设置为当前时间。判断上次更新线路数据时间是否存在。

如果上次更新线路数据时间不存在, 设置开始时间为空值, 不作为检索条件。

根据开始时间获取线路的台账数据。如果获取的线路台账数据为空, 处理结束;如果获取的线路台账数据不为空, 以线路ID为单位, 做成线路基础数据文件, 文件名为base.db, 存入serverpath/cache线路ID/目录下。

根据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获取线路下的设备台账数据。如果获取的数据为空, 处理结束;如果获取的设备台账数据不为空, 以线路为单位分组, 将数据加入线路ID对应的基础数据文件base.db。

遍历serverpath/cache目录, 根据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和线路ID获取间隔下的设备台账数据。如果获取的设备台账数据不为空, 以线路为单位分组, 将数据加入线路ID对应的基础数据文件base.db文件中。

开始时间设置为结束时间-30天 (生产环境-365天) 。根据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 获取运行记录数据。

如果获取到的运行记录数据不为空, 以线路ID为单位分组, 生成运行记录基础数据文件。文件名为runningB ase.db, 放入线路基础数据所在的目录。

如果上次更新线路数据时间存在, 设置开始时间为上次更新时间。

根据开始时间获取线路台账的增量数据。如果获取的线路台账数据不为空, 遍历线路台账的增量数据。如果线路状态不等于0、1、4且存在线路ID对应的基础数据文件, 删除线路ID对应的基础数据文件;如果线路状态不等于0、1、4且不存在线路ID对应的基础数据文件, 继续下一个线路;如果线路状态等于0、1、4且存在线路ID对应的基础数据文件, 更新线路ID对应的基础数据文件;如果线路状态等于0、1、4且不存在线路ID对应的基础数据文件, 新建一个线路ID对应的基础数据文件。

根据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获取线路下的间隔台账增量数据。如果获取的间隔台账数据不为空, 遍历获取到的间隔台账增量数据。如果间隔状态不等于0、1、4且存在间隔ID对应的基础数据, 删除间隔ID对应的基础数据;如果间隔状态不等于0、1、4且不存在间隔ID对应的基础数据, 继续下一个间隔;如果间隔状态等于0、1、4且存在间隔ID对应的基础数据, 更新间隔ID对应的基础数据;如果间隔状态等于0、1、4且不存在间隔ID对应的基础数据, 在基础数据文件中增加一条间隔台账基础数据。

遍历serverpath/ache目录, 根据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和线路ID获取间隔下的设备台账增量数据。如果获取的设备台账增量数据不为空, 遍历设备台账增量数据。如果设备状态不等于0、1、4且存在设备ID对应的基础数据, 删除设备ID对应的基础数据;如果设备状态不等于0、1、4且不存在设备ID对应的基础数据, 继续下一个设备;如果设备状态等于0、1、4且存在设备ID对应的基础数据, 更新设备ID对应的基础数据;如果设备状态等于0、1、4且不存在设备ID对应的基础数据, 在基础数据文件中增加一条设备台账基础数据。

获取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 获取运行记录增量数据。如果获取的数据不为空, 遍历运行记录增量数据。如果数据在基础数据中存在, 则更新基础数据文件;如果数据在基础数据中不存在;则在基础数据文件中新增数据。将增量数据以线路ID为单位分组, 做成增量数据文件。

将上次更新时间设置为结束时间。

6.数据清理方案。和获取缓存数据采用同一个定时器, 在获取缓存数据完成以后, 做数据清理;数据清理内容:最近30天 (生产环境365天) 以外的运行记录基础数据和增量文件, 还有被删除的运行记录数据。

7.工单记录异步提交。在原有的填写工单记录直接提交, 返回失败或成功消息的业务处理逻辑基础上, 增加功能菜单显示提交排队任务信息, 信息包括提交记录类型、记录内容 (标题) 、提交时间、提交进度条、操作按钮。对提交工单记录采取异步操作, 将编辑提交的记录进行本地化保存并生成提交队列进行排队提交, 而界面仍可以做其它操作, 不需要用户长时间等待网络处理响应, 在提交任务信息栏中对提交失败的任务进行提示, 用户可以进行干预 (对其进行重新提交或者删除操作) 。

四、结语

互联网应用的不断发展, 给电力的生产也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为了充分利用新兴的技术, 提高工作效率, 我们开发了配网移动抢修作业系统;与开发传统的信息系统不同, 在开发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无线网络的不确定性, 对业务数据分类处理是一个很好的选择;通过这一手段, 可以提升用户体验, 让系统运行得更加流畅。

摘要:配电抢修移动作业系统可以实现抢修作业人员现场接收任务, 对任务详情、现场故障、抢修进度以及单线图、设备台账等信息的现场查询和回单操作, 实现现场无纸化办公, 提高了故障抢修及时性, 提高了工作效率。

上一篇:网上办公下一篇:班主任德育教育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