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成像

2024-10-14

心理成像(精选7篇)

心理成像 篇1

脑损伤导致对书面语言理解能力的丧失或受损称为失读症 (alexia) [1]。若保留书写能力, 口语表达和听理解正常, 则为纯失读症 (pure alexia) [2,3]。左半错读 (left hemiparalexia) 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纯失读, 患者往往把词汇左边的字母 (如首字母) 识别错误从而无法正确理解文字材料[4]。本研究采用神经心理学与多模式脑成像方法, 探讨本例患者从经典纯失读向左半错读演变的机制, 以寻求更有效的康复治疗策略和方法。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患者男, 80岁, 右利手, 接受教育16年。3年前因脑梗死后视力下降, 阅读困难1月来我科检查。视野检查提示双眼右侧完全性同向偏盲, 不伴中央凹视野保留 (foveal sparing) 。西方失语症评定量表 (western aphasia battery, WAB, >93.8) 、删除试验[5]和二等分线试验[6] 、简易智力状态量表 (MMSE, 27分) 排除失语症、偏侧空间忽视症 (hemineglect) 和痴呆。磁共振成像 (MRI) 提示左腹侧枕颞内侧梗死灶, 伴左侧胼胝体压部梗死灶, 左梭状回外侧的视觉词形区基本保留[7,8]。

患者无法完成WAB中句子阅读理解任务。字-物/图匹配、听指字均能完成, 但速度缓慢。在波士顿诊断性失语检查法 (Boston diagnostic aphasia examination, BDAE) 的词汇和句子朗读中, 正确率分别为67%和10%。除非常缓慢外还出现汉字错读, 主要是形近字错读, 如:抽→捆、下→不、厅→干、逃→进、捉→提、桔→枯、被→披、告→吉、刑→利等。3年前并没有特征性的汉字左半错读现象。3年后患者家属诉其经常把汉字的左半部件读错。视野检查发现患者仍为右半视野同向偏盲, 但出现右中央凹视野恢复, 约1.5度视角。

1.2 研究方法

1.2.1 神经心理学试验:

(1) 自然视野朗读:

选取左右结构汉字144个, 占3度视角, 每个字呈现8 s, 让患者出声朗读。

(2) 注视中央点速视朗读:

选用60个左右结构汉字, 为排除左右部件笔画数差异, 其中30个汉字的左部件笔画数多于右部件, 30个汉字的右部件笔画数多于左部件。2组汉字部件数、笔画数、字频之间无显著差异 (P>0.05) 。整字占1.5度视角, 在中央凹范围内。让患者始终注视屏幕中央注视点, 该注视点恰位于将出现汉字的左右半部件中点, 从而左右部件分别位于中央凹的左、右半视野内。汉字呈现180 ms, 呈现时注视点消失。让患者朗读所见汉字。

(3) 左右分视野速视朗读:

随机在左右中央凹视野 (1.5度视角以内) 速视 (180 ms) 18个独体字和64个左右结构合体字。字频、部件数、笔画数、规则性在左右视野匹配。让患者朗读。

1.2.2 脑成像试验:

(1) 高分辨率MRI脑结构像:

扫描采用GE 1.5T Signa MRI仪, 使用常规扫描参数进行T1FLAIR、3D-SPGR及弥散张量成像 (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DTI) 扫描。DTI数据采用Volume-one 1.64下的dTV.II.R1软件处理。从矢状面选择胼胝体压部作为感兴趣区, 以显示通过压部的枕大钳纤维破坏情况。

(2) 功能磁共振成像 (functional MRI, fMRI) :

试验设计参照Cohen等[7]报道。选用左右结构的合体汉字, 呈现在左右中央凹视野范围。字表:由80个常见具体名词的左右结构合体字组成。左右视野各40个字。2组字在部件数、笔画数、规则性、总字频上无显著差异。在fMRI试验中, 每个序列由交替出现的任务组块和休息组块组成。在整个序列中, 要求患者始终注视中央“+”注视点, 在任务组块中, 在中央凹左半或右半视野速视呈现 (180 ms) 汉字, 让患者用余光默读, 休息组块时嘱患者仅注视中央“+”。每个刺激由3820 ms的“+”符号和随后180 ms的汉字组成。功能像采用对血氧水平变化敏感的单次激发T2*加权梯度回波-回波平面成像序列记录血氧水平依赖 (blood oxygen level-dependent, BOLD) 信号变化。序列参数为:TR=2000 ms, TE=40 ms, FOV=240 mm×240 mm, matrix=64×64, slice-thickness =5 mm, 无间隔, flip angle=90°, 轴位连续扫描23层, 平面像素:3.75 mm×3.75 mm。扫描方向和位置与解剖像相同。每个序列最前面是20 s的休息, 其后是6个各占40 s的组块, 包括2个休息组块和4个任务组块。每个序列260 s, 共获得130个对BOLD敏感的T2*加权GRE-EPI功能像。前面20 s的10个图像舍去, 以使信号稳定。利用AFNI (analysis of functional neuroImages) [9]软件进行功能像激活的分析。

1.3 统计学处理

用SPSS 11.5统计软件对患者阅读正确率进行卡方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神经心理学试验

2.1.1 自然视野朗读:

144个汉字中, 正确朗读79个 (54.9%) , 错误朗读56个 (38.9%) , 无法朗读9个 (6.3%) 。错误朗读绝大多数是汉字左部件识别错误, 即出现了左半错读现象, 表现在一方面, 左部件识别正确80/144 (55.6%) , 右部件识别正确130/144 (90.3%) , 左部件识别错误显著多于右部件 (P<0.01) 。另一方面, 错读的56个汉字中, 左部件错读55个 (98.2%) , 右部件错读6个 (10.7%) (有5个字的左右部件均读错) 。错读的56个汉字中, 37个 (66%) 汉字读成左部件替换但右部件正确的字, 如“银→根”, “坡→波”, 13个 (23%) 汉字左部件忽略 (omit) 而读成右半部件字, 如“院→完”, “涕→弟”。

2.1.2 注视中央点的速视朗读:

由于2组汉字的朗读正确率没有显著差异 (27%、20%) (P>0.05) , 故合并在一起分析。总朗读正确率14/60 (23%) , 左部件识别错误46/60 (77%) , 右部件识别错误16/60 (27%) , 左部件识别错误显著高于右部件 (P<0.01) 。

2.1.3 左右分视野的速视朗读:

独体字:左视野朗读正确8/18 (44%) , 右视野朗读正确17/18 (94%) , 差异显著 (P<0.01) 。合体字:左视野朗读正确0/64 (0%) , 右视野朗读正确33/64 (52%) , 差异显著 (P<0.001) 。

2.2 脑成像试验

高分辨率MRI脑结构像如图1所示, MRI结构像显示患者左枕颞腹侧的内侧部梗死灶 (a, b, 细箭头) , 报道中的视觉词形区[7,8]保留 (a, 粗箭头) 。胼胝体压部 (splenium of corpus callosum) 左侧的枕大钳 (major forceps) 延伸处纤维束受累 (c, 细箭头, 已液化, 与左侧脑室融合) 。3D-SPGR像 (图1, d) 显示空间标准化后 (Talairach坐标系) 的冠状面, 标尺交叉处 (粗箭头) 对应于视觉词形区经典位置 (Talairach坐标, x=-43, y=-54, z=-12) , 可见该皮质基本保留。纤维束成像:DTI显示患者的胼胝体压部的枕大钳纤维束几乎完全中断。fMRI成像:如图2所示, 右视野汉字引起左中部梭状回外侧视觉词形区激活 (箭头) , 和经典视觉词形区位置 (x=-43, y=-54, z=-12) 对应, 而左视野汉字没有引起该区任何激活 (箭头) 。

注:细箭头指示左腹侧枕颞内侧梗死灶 (a, b) 和胼胝体压部梗死灶 (c) ;粗箭头指示 (a, d) 对应的视觉词形区保留

注:已空间标准化, 标尺交叉处即粗箭头所示对应于视觉词形区

3 讨论

患者3年前因左枕颞区及胼胝体压部脑梗死, 导致右视野同向偏盲及纯失读[10], 同Geschwind[11]报道的经典纯失读机制类似。患者对汉字的识别错误以形近错读为特点, 如:抽→捆、逃→进、捉→提、被→披、刑→利、碟→砾等, 没有左半错读的特征性表现。3年后发现患者阅读时表现出读错汉字左半部件现象 (如把“银”读成“根”, 把“励”读成“劲”) , 即左半错读。同时右视野偏盲恢复了右中央凹视野。对于患者从经典纯失读到左半错读的演变, 我们提出假说:3年前, 患者左枕颞脑梗死导致右视野完全性同向偏盲, 不伴中央凹保留, 因此无法看到右视野汉字信息。而左视野汉字信息投射到右枕叶视皮质后, 因为胼胝体压部梗死而无法传到左半球视觉词形区进行识别, 导致文字视觉信息同文字加工中枢的联结中断, 出现经典纯失读[11,12]。脑梗死后 (可能几月内) 由于左枕颞皮质功能的部分恢复 [13], 恢复了患者的右中央凹视野 (约1.5°视角) , 足以包含一个常见尺寸 (如3~5号) 汉字。因此, 根据视觉表征的中央凹分割理论[14,15], 患者右中央凹视野的汉字信息 (右部件) 可直接投射到左半球视皮质及视觉词形区通达汉字身份, 而左中央凹视野汉字信息投射到右半球视皮质后, 因为胼胝体压部通路受损或中断无法传到左半球视觉词形区加工, 故出现汉字左半错读。要想证明这个假说, 要满足几个条件, (1) 胼胝体压部通路确实严重受损; (2) 左半球视觉词形区基本保留; (3) 右中央凹视野汉字的整字朗读也会明显好于左中央凹视野; (4) 右中央凹视野的汉字可以激活左半球视觉词形区, 而左中央凹视野汉字无法引起该激活。

3年前后的脑MRI都显示胼胝体压部左侧的梗死灶 (或液化灶) , 而DTI检查更客观地显示了胼胝体压部-枕大钳纤维束通路几乎完全中断。3年前后的MRI结构像, 均显示左中部梭状回外侧的视觉词形区基本保留。除了对自然视野和注视中央点的速视朗读出现左半错读外, 对于分视野速视的左中央凹视野汉字同样出现错读, 对于右中央凹视野的汉字识别显著较好, 即左视野失读[13]。患者对右中央凹视野合体字朗读也不是完全正常, 可能与患者年龄大基础视力下降及汉字呈现过快 (180 ms) 有关。fMRI显示, 右中央凹视野的汉字引起左中部梭状回视觉词形区激活, 而左中央凹视野汉字没有引起该区激活, 类似Cohen等[7]的报道。

以上神经心理学与脑结构像、脑纤维束成像、脑功能像的结果均支持对患者阅读障碍演变假说。

本研究结果一方面有利于解释患者3年前后不同阅读障碍表现 (由经典纯失读演变为汉字左半错读) 的机制, 有利于设计制定基于机制的、针对性的阅读康复训练方案;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丰富正常中国人汉字阅读的神经机制理论。

本研究不足之处在于, 3年前患者脑梗死发病1月后来我科就诊所进行的检查不够充分, 仅用临床上常用的失语症量表进行词句阅读功能的检查, 没有另外设计精细的单个汉字的阅读任务。

4 结论

左枕颞及胼胝体压部损伤可导致完全性右视野偏盲和经典纯失读, 当右 (中央凹) 视野恢复后, 可以出现特征性的汉字左半错读。

心理成像 篇2

1.1 研究对象

2006~2008年经我院超声科检查的16唇腭裂胎儿, 均经产后及引产后证实, 孕妇年龄21~42岁, 孕周18~40周。

1.2 仪器与方法

超声仪器采用GE公司生产的Voluson 730Expert超声诊断仪器, 三维容积探头, 频率RAB4-8L, 频率4.0~8.5MHz。对胎儿唇腭部进行三维表面成像后, 以矢状切面 (主要切面) , 冠状切面, 横断面作为三。维扫查基本平面, 启动三维程序, 选定扫描角度 (一般为55~85) , 并将三维容积数据进行TUI后处理分析。

2 结果

16例胎儿产后及引产后结果:6例单纯唇裂, 9例唇裂合并硬腭裂, 1例唇裂合并软腭裂, 9例唇裂合并硬腭裂有2例仅诊断了唇裂漏诊了硬腭裂, 诊断率77.8%, 1例唇裂合并软腭裂仅诊断了唇裂漏诊了软腭裂。TUI技术结合三维表面成像技术, 检出了所有16例唇裂胎儿, 诊断率100%, 9例唇裂合并硬腭裂有2例仅诊断了唇裂漏诊了硬腭裂, 诊断率77.8%, 1例唇裂合并软腭裂仅诊断了唇裂漏诊了软腭裂。

3 讨论

先天性唇腭裂时最常见的颜面部畸形, 我国最近统计资料为1.8%[1]。其发生受环境因素及遗传因素共同影响[2], 唇裂发生是多种因素的, 其中包括遗传因素、高龄孕妇、早孕期环境因素等致畸因子作用, 以及早孕期服用药物等, 均可使唇裂发生率增加。唇裂多发生于上唇, 有单侧、双侧和正中裂, 单侧或双侧唇裂是因一侧或双侧上颌突未与同侧的内侧鼻突愈合所致, 上唇正中裂是由于左右内侧鼻突未能在中线愈合或愈合不良所致[3], 腭裂的发生是由于两侧腭突愈合不良所致。

由于颜面部复杂的曲线特征, 传统的二维超声难以获得完整的颜面整体图像, 三维超声表面成像技术的应用, 使这一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超声断层技术 (Tomographic ultrasound imaging, TUI) 是近年来开发研制的新型三维超声显像模式, 利用容积超声原理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多方位断层可实时成像, 能够显示检查部位的一系列平行断面, 类似CT与MRI的显像方式, 可以对静态容积数据进行多方位断层成像, 也可以实时多方位断层成像, 图像方位可以根据X、Y、Z轴任意调节。颜面部正常胎儿在一系列断层平面及三维图像上显示上唇连续, 唇裂胎儿在TUI多幅平行切面中显示上唇连续性中断, 三维表面成像显示直观, 上唇与鼻间可见裂隙。牙槽突裂胎儿显示牙槽突的弧形强回声带连续性中断, 硬腭裂图像为牙槽突后方半椭圆形硬腭出现裂隙, 与牙槽突裂隙延续。双侧唇裂合并腭裂胎儿可在颜面部的多幅平行冠状切面上显示颌骨前突及两侧裂隙。三维表面成像技术能显示颜面部直观图像, TUI技术可以连续显示胎儿颜面部的连续多个断面, 可使唇腭裂病变部位在一系列平行断面一个或几个得以显示, 操作者可以选择最大一幅进行测量, 通过旋转X、Y、Z轴和前后移动切面, 可以观察上唇, 上牙槽, 腭部的连续图像。通过三维重建、旋转、使胎儿局部正面向前, 检查者尤如直接观察胎儿面部一样, 对唇腭裂的诊断尤其唇裂诊断较为实用。唇腭裂畸型儿不但影响其容貌, 而且会因为吞咽、吸乳困难等, 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 从围产医学优生优育的角度来讲, 产前正确诊断出唇腭裂并明确其类型, 对于评价胎儿预后, 指导临床选择妊娠结局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可以根据唇腭裂口的大小及类型情况, 告之临床医师及孕妇以决定分娩方式, 生后手术效果。二维超声只能显示胎儿面部及唇部结构的断面图像, 三维表面成像技术显示胎儿颜面部直观逼真, 上、下口唇缘清晰可见, 唇与鼻结构清晰, 诊断直观形象、准确真实。TUI技术获取容积数据后, 可获得A、B、C3个平面的正交断层图像, A、B、C3个平面可相互旋转, 但始终保持正交关系, 用4Dview程序观察可任意调节层间距0.5~10mm, 平移图像, 对感兴趣区重点观察, 也可以旋转图像, 获取不同方向上断层图像, 还可以放大图像倍数, 仔细分析裂口大小, 判定唇腭裂位置及严重程度, 具有较大优势。

综上所述, 作为一种超声新技术, TUI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显像模式, TUI技术结合三维超声表面成像技术能可以更好的提高唇腭裂的诊断率, 在产前诊断唇腭裂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运用断层超声技术 (TUI) 结合三维表面成像分析唇腭裂的图像特征, 评价胎儿唇腭裂的价值。方法对16例18~40周唇腭裂患者进行三维表面成像后行断层超声扫查, 将采集到的超声图像进行分析。结果16例18~40周唇腭裂胎儿包括6例单纯唇裂, 9例唇裂合并硬腭裂, 1例唇裂合并软腭裂, 应用断层超声成像结合三维超声表面成像诊断胎儿唇裂准确率100%, 9例唇裂合并硬腭裂有2例仅诊断了唇裂漏诊了硬腭裂, 诊断率77.8%, 1例唇裂合并软腭裂仅诊断了唇裂漏诊了软腭裂。结论TUI技术能显示胎儿唇腭部各个切面的断层图像, 三维图像能直观地将胎儿鼻唇部各结构展现在人们面前, 二者结合, 诊断唇腭裂准确度高, 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关键词:断层超声成像,三维表面成像,唇腭裂

参考文献

[1]李胜利.胎儿畸形产前超声诊断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6, 2:445.

[2]蔡爱露, 解丽梅, 竹内久弥, 等.三维超声对正常胎儿唇及唇裂的诊断评价并与传统二维超声诊断对照分析[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01, 17 (3) :218~220.

心理成像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材料

对75例可疑颈、胸、腰(骶)椎或脊髓疾病患者行MR全脊柱成像,其中男49例,女26例,年龄5~81岁,平均47岁。

1.2 设备仪器

采用西门子Avanto 1.5T超导磁共振成像系统,全脊柱成像软件、自动移床技术,脊柱矩阵线圈、头颅矩阵线圈、颈部矩阵线圈。

1.3 检查方法

嘱患者仰卧于检查床上,脊柱自然平伸,极少数严重的病理疼痛患者可在检查前口服或静脉注射镇痛剂;激光定位线位于胸骨角,采用二步法(二步连接技术),取颈胸段、胸腰段等两段;使用体线圈,两个头线圈,即颈胸段打开HE3、4、NE1、2、BO1线圈,胸腰段打开BO2、SP2-5线圈。每个节段T1WI、T2WI序列结束后,自动移床至待扫位置,直至完成全部扫描。常规选用SE序列行颈、胸、腰椎矢状面T1WI、T2WI,必要时加扫T2STIR、增强扫描等特殊序列,以求更好的显示椎体髓质骨信号变化及脊髓内微小病灶。扫描参数:层数为11,层厚3 mm,矩阵512×256,扫描野400 mm×40 mm,2次采集,TR=380 ms,TE=11 ms,TI=130 ms,整个扫描时间约22 min。

1.4 图像后处理

使用Composing软件,分别拼接T1WI、T2WI图像,自动生成全脊柱T1、T2图像。对局部病变可进一步行轴位或任意角度的T1、T2、增强扫描等序列成像。

2 结果

75例均获得满意的全脊柱影像,经拼接处理后的全脊柱矢状面图像可以清楚地观察全段脊柱、脊髓的解剖形态,了解病变部位、大小、形态、边缘、信号等情况。75例中MRI全脊柱成像显示15例正常(见图1a),脊柱病变41例,脊髓(椎管内)病变19例,阳性率为80%。41例脊柱病变包括:10例单发或多发转移瘤(图1(d)),6例骨折(2例多发压缩性骨折,2例伴脊髓压迫),5例椎体血管瘤(3例为多发,见图1(c)),4例先天性脊柱畸形,5例椎体结核,11例脊柱退行性变。19例脊髓(椎管内)病变包括:4例髓内肿瘤(1例室管膜瘤,见图1(b),3例星形细胞瘤),8例髓外硬膜下肿瘤(4例脊膜瘤,3例神经纤维瘤,1例多发神经鞘瘤),4例脊髓空洞(见图1(b)),2例脊髓炎,1例椎管内多发转移瘤。所有结核、肿瘤患者均经手术证实,转移瘤者均查到原发灶或活检证实,炎症经治疗后随访确认。

3 讨论

3.1 成像原理

全景矩阵成像(Total Image Matrix)技术的开发应用是磁共振成像技术的一大进步,它由多个体表线圈依次排列组合而成,并结合了小线圈的优点和大线圈的大视野,既大大增加了扫描野,又能使每个线圈的信号叠加起来,应用后处理程序,获得比单一线圈更好的信噪比和分辨率[2]。Composing软件可实现图像的无缝隙拼接,但其前提条件为扫描参数必须完全一致,才能使脊髓在同一层面完整的显示出来。MR自动移床跟踪扫描技术(MR Total Spine Mobitrak,MTSM)实现了一次定位后利用床的间断移动一次完成全脊柱的扫描成像,避免了多次搬动患者的不便,大大节省了扫描时间。上述技术的联合应用使得MR全脊柱成像不仅实现了大范围(205 cm)全身成像,而且可以得到高分辨率的局部图像,在不必移动患者的情况下,一次完成扫描,并且可进一步行局部病变的常规轴位或任意角度的T1、T2、增强扫描等不同序列成像,提高了病变检出率。与常规分段扫描相比,在不增加患者经济负担的情况下,要进一步缩短全部扫描时间,可实行快速小儿脊柱检查,减少镇静需要;对严重背痛患者可实施快速脊柱检查,提高舒适性;减少运动伪影,提高诊断准确性[3,4]。

3.2 检查中的注意事项

要获得一张良好的全脊柱图像应注意以下几点:(1)扫描体位:患者仰卧于检查床上,将整个脊柱尽量置于检查床的中线上,且身体冠状面与床面平行;(2)在冠状位定位像上制定矢状位扫描序列时,应尽量使扫描中心线通过各组段脊髓中线,避免扫出的正中脊髓图像不在同一层图像上;(3)在选择扫描层数、层厚、层间距以及扫描野时,应三组段默认相同,才能有利于扫描完成后的各组段图像对接完整[2]。

3.3 应用价值

全景矩阵成像(Total Image Matrix)技术的应用为脊柱、脊髓的弥漫性、多发性病变的显示提供了最全面、更直观的影像学依据,对局部病变的定位提供了更精确的影像资料。(1)多发性脊柱、脊髓肿瘤及转移瘤。这类疾病常因随血液运行侵蚀多个椎体或累及数个椎体平面,全脊柱的成像能够全面、直观地评价肿瘤的扩散程度,为临床制定治疗或手术计划提供了重要的依据。(2)脊柱外伤。MRI是脊髓外伤最理想的检查方法,但使用以往的单一体表线圈只能显示一个局限的扫描野,对于没有周围参考平面的某一处脊髓有时很难准确定位,尤其是胸段脊髓,通常要再次拍摄X线平片来参考定位,这就大大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也延缓了时间。对于多发性脊柱骨折的患者,单一的体表线圈更是难以满足需要,而全脊柱相控阵线圈的应用使上述问题迎刃而解,一次完成上至延髓、下达尾骨的全脊柱成像,减少了患者的疼痛,也避免了因多次搬运患者而造成的2次损伤,为手术争取了时间。(3)脊髓空洞症。脊髓空洞症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脊髓病变,病理上以脊髓内空洞形成并有胶质组织构成的腔壁为特征。其病变范围广泛,可下达圆锥,上至延髓,全脊柱矢状面能完整地显示它的全貌,了解病变所侵蚀的范围及所累及到的椎体平面,为此种病变的进行性观察提供了依据。(4)病变较难定位的或脊髓内弥漫性炎症。临床查体往往不能确定扫描范围,全脊柱成像为其提供了寻找病变部位的可能性。(5)脊柱结核。脊柱结核也是以多椎体破坏为特征,有时呈跳跃式播散,MRI是目前唯一能在病变早期发现病灶并确定病变范围的方法[1],全脊柱成像能准确地判断椎体的受累个数,脓肿、肉芽肿的形成以及脊髓受压情况。(6)脊柱退行性病变。它可以完整显示全脊柱的退变程度。(7)常规查体。MRI作为一种无创性的检查,已被人们接受,MRI对脊柱独特的多方位显示能力也使它成为脊柱和脊髓检查的首选[2,3,4,5,7,8]。

总之,MR成像参数多,对软组织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具有更大的优越性。MR全脊柱成像将颈、胸、腰、骶段脊柱及脊髓拼接在一张图像上,同时显示多部位病灶,提高了影像诊断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避免或明显减少了漏诊,对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手术的术式选择、放疗定位等都有很大价值[7,8],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非常值得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研究全景矩阵成像(Total Image Matrix)技术磁共振全脊柱成像在诊断脊柱及脊髓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西门子Avanto 1.5T超导磁共振成像系统,Tim线圈、自动移床及无缝拼接技术,对75例可疑脊柱及脊髓病变者行全脊柱成像,并对病变局部行高分辨力成像。结果:75例均清晰、直观、完整的显示椎管内全段脊髓、全部脊椎及周围韧带的连续全脊柱MR图像,75例中MRI全脊柱成像显示15例正常,41例脊柱病变,19例脊髓病变。结论:全景矩阵成像技术MR全脊柱成像明显缩短了扫描时间,图像质量好,定位、定性准确性高,解决了大范围、高分辨力的脊柱成像难题,对脊柱、脊髓多发性、弥漫性病变的诊断有较大价值。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脊柱,脊髓

参考文献

[1]高元桂,蔡幼铨,蔡祖龙.磁共振成像诊断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3:658.

[2]葛雅丽,郑敏文,张劲松,等.MRI全脊柱移床扫描技术在脊髓及椎体疾病诊断中的应用[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2,18(11):971.

[3]杨勇,贾勤刚,徐常杰,等.MRI全脊柱移床扫描对脊柱疾病的诊断[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4,20(7):614.

[4]李少武,高培毅,张迅,等.脊柱MR成像的最新进展[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1,17(4):384-386.

[5]常英娟,张劲松,赵海涛,等.MR全脊柱相控阵线圈的临床应用及扫描技术[J].放射学实践,2003,19(2):135-137.

[6]宋云龙,张挽时,方红,等.Tim技术MR全脊柱成像方法及其临床应用[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7,15(5):341-343.

[7]Ramachandran M,Tsirikos A,Lee J,et al.Whole-spine magneticreso-nance imaging in patients with neurofibromatosis type 1 andspinal de-formity[J].J Spinal Disord Tech,2004,17(6):483.

心理成像 篇4

基于热声效应的光声成像技术(Photoacoustic Imaging,简称PI)是近年出现的一种新型成像技术,它是以脉冲光作为激励源、声信号作为信息载体,通过对采集到的一组声信号进行图像重建处理而得到组织内部结构信息的一种成像方法。该方法有机地结合光学成像和声学成像的特点,可以提供厘米量级深度上深层组织的高分辨率、高对比度的和低成本的无损断层图像[1],在医学应用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利用光声成像技术进行脑成像研究是医学成像技术的研究热点之一[2]。脑成像在医学方面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尤其在神经内、外科、精神科、小儿科等都有独特的用于诊断和研究的价值。目前,常用的脑成像技术包括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技术(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3]。与上述三种技术相比,光声技术用于脑成像不仅具有无损伤、成本较低的优点,而且还可获得氧化型和还原型血红蛋白的分布特性,提供更加完整的脑部血氧含量水平的分布图像,可以在完全无损伤的情况下对脑的高级功能活动进行观察分析并提供高分辨率和高对比度的脑组织光声图像。

本文的目的是利用光声成像技术实现脑成像,为研究大脑的高级活动提供新的工具。成功搭建一套基于单探头的光声成像实验系统,在此基础上,获得位于10mm模拟样品下血管模拟组织的成像,以及活体白鼠脑部的血管分布图像。

1 光声成像技术基本原理

1.1 光声信号产生

当强度调制的激光照射在介质上,由于介质的吸收效应导致光能量的沉积、温度的增加,瞬时的温度增加导致超声信号的产生,该信号称为光声信号。这种调制光激发超声信号的机理就是光声效应。光声效应并不是一个新发现的现象,早在1880年,A.G.Bell就首先发现光声效应(Photoacoustic effect)[4]。光声效应中,介质中的声场变为有源场,介质中的吸收体都可以看成超声波发生源。在脉冲激光的作用下,介质对能量的吸收最终导致压力的变化,此时,声压P可以表示为[5]

式中,β为热膨胀系数,Cp为定压摩尔热容,I0表示激光脉冲的强度,r和t分别代表位置与时间,η(t)表示脉冲激光的时域函数。

1.2 光声图像重建算法

图像重建算法是光声成像技术的关键技术之一,目前,国际上有很多课题组关注光声成像领域的研究,在光声成像的图像重建算法的领域也作很多深入的研究,Kruger等[6]和Wang等[7,8]提出基于圆扫描或球扫描模式下的逆雷登变换滤波反投影算法;Köstli等[9]提出检测光声信号的二维信息,利用反投影方法得到三维图像的重建算法;Hoelen等[10]利用相控聚焦的概念,将平面扫描模式下测量到的光声信号人为合成扫描线,然后利用扫描线的叠加进行光声成像研究;Paltauf等[11]利用多次叠加的方法进行光声图像重建。

检测器拾取的信号是系统的响应函数与实际光声信号的卷积,因此,图像重建过程需要利用反卷积的方法恢复实际的光声信号,将得到的光声信号反投影就可以获得重建图像。而系统响应函数通常是很难测量的,因此,Da Xing等提出的基于样品及点源光声信号逆卷积的重建方法就体现出优势,重建算法可以表示为[12]

式中,Pd(ω)和Pd(ω)分别是样品光声信号Pd(t)和点源光声信号P0(t)的傅立叶变换,W(ω)是滤波窗函数,r0是点源到检测器之间的距离,k为由点源的吸收及入射激光参数确定的系数。

2 实验和方法

实验系统构造(见图1)。光声信号激励源采用ND:YAG脉冲激光器,输出波长532nm,脉宽10ns,重复频率10Hz。脉冲激光束经过凹透镜扩束、毛玻璃的均匀化后照射在样品上。实验中,照射在样品的激光能量密度严格控制在10mJ/cm2以下[13]。产生的光声信号利用超声检测器进行信号拾取,检测器是一个宽带、高灵敏度的、探头直径为1mm针状水听器(HPM1/1,Precision Acoustics LTD),材料为PVDF,厚度28μm,探头频率范围200kHz~15MHz(±4dB),探测灵敏度为850nV/Pa(@3MHz)。将声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后,通过信号放大后,利用示波器(TDS5104,Tektronix)进行采集,采样频率为250M/S,示波器将采集的信号数字化后存储在计算机中等待进一步的数据处理。扫描模式采用旋转探头或样品的方法进行2π角度范围的数据采集,步进角度由精密步进电机控制。

首先测量图像重建算法中需要的点源光声信号。利用直径为0.07mm,长度约为0.5mm黑色头发丝垂直插入琼脂块中,吸收体近似可以认为是点源吸收体,进行系统的点源光声信号的测量。

a.血管模拟样品的外部视图照片;b.样品的结构特征的照片;c.样品吸收体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然后,采用血管模拟样品验证实验系统的可靠性,并进行系统精度分析。图2a为样品外部视图,实验样品是用5g琼脂粉、100g水和20mL浓度为10%的intralipid溶液加热到70摄氏度后凝结而成。样品是不透明的混浊介质,通过米氏理论计算,样品的光散射系数约是μs=120cm-1。吸收体埋在琼脂块中,埋藏深度为10mm(见图2c)。模拟样品组成(见图2b):中间为一个1.2×7.5mm的长方形吸收体,厚度约为0.5mm,主要成分猪血,用于模拟组织内部的粗大血管;两侧各有一对交叉的黑色头发丝,直径0.07mm,用于模拟组织中的细小血管。实验中,样品旋转一周,测量位置数共200个,即步进角度为1.8°。针状水听器固定在支架上,水平高度与旋转中心保持一致,方向正对着旋转样品台的中心。为提高信噪比,在每个测量位置上均进行64次信号平均。

在活体白鼠脑部成像实验中,实验采用的白鼠重量约为40g,实验前,小心的将白鼠脑部的毛剃除,而不损伤脑部的表皮与骨骼。利用肌肉注射氯胺酮对小白鼠进行麻醉,麻醉持续时间约30min。白鼠脑袋从水箱的下方伸入,脑袋与水之间有一层厚度为0.3mm的橡胶薄膜,水无法流出箱外。橡胶薄膜和白鼠脑袋之间充满医用超声耦合剂,用于将脑部血管产生的超声信号耦合进入水箱中。将麻醉后的白鼠妥当地固定在支架上,校准检测器的扫描平面,使之与白鼠的脑皮层血管位于同一平面上。整个扫描圆周上测量240组数据,步进角度为1.5°,在单个位置平均次数9次,测量时间共计24min。实验完成,麻醉药效过后,白鼠恢复正常。

3 实验结果和讨论

图3为测量得到的点源响应。图3中的响应曲线具有光声信号的典型N形结构。

图中A和C区域的光声信号分别由左右两组头发产生,中间B区域的是由矩形吸收体产生。

图4为水听器在水平位置(相对于图2c)时测量到的光声信号。图4中可以明显分辨出样品中各吸收体产生的光声信号。A和C是由两组交叉头发丝产生的光声信号,而C是由中间的方形吸收体产生的光声信号。超声在水中以1500m/s匀速进行传播,近似地计算出中间方形吸收体在这个方向上的长度为1.32mm,与实际尺寸1.2mm基本接近。

模拟样品的光声重建图像(见图5),重建图像中头发的细微结构和矩形吸收体的表面轮廓与样品的原始形状和位置都能够很好的吻合,说明实验系统能够有效地进行10mm深层组织下成像。仔细观察重建图像,可发现图像中的吸收体周围存在以吸收体为中心向外扩散的虚像,这是由于超声探头频率响应和光声成像系统的点扩展函数造成的[14]。此外,在光声成像图中,存在伪迹,产生原因是图像重建方法采用的是投影法。

a.光声重建图像,y=3截面上的灰度特性;b.在a中矩形部分的放大图

图6为重建图像中y=-3截面上的灰度特性曲线。实验中采用的黑色头发丝直径为70μm,在其灰度图像中,利用FWHM值来计算成像图中的头发丝直径,得0.1mm。

图7a为白鼠脑部血管分布光声重建图像。实验后,给白鼠注射过量麻醉剂,待白鼠死亡后剥离脑部皮肤的脑部血管照片(见图7b)。光声重建图像结果与实验后的照片吻合很好。成像图中,脑沟上的脑主动脉位置和形状和照片上基本一致,并且,重建图中标注的A、B、C和D这几根主要血管,在照片上都能找到对应的血管,位置、形状都完全吻合。

a.光声重建图像;b.实验后剥离脑皮层后的脑部照片

4 结语

本研究成功获得模拟样品和活体的白鼠脑部血管成像,证明采用光声成像技术进行脑部血管分布成像研究的可行性,以及光声成像系统的可靠性。

但就目前的研究水平而言,利用光声成像技术实现人体脑部的实时成像研究还有很多关键问题尚待解决,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首先,信号的信噪比是影响成像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根据成像部位的吸收特性选择合适波段的激励源,采用调制或锁频的方法提高光声信号的有效拾取是提高信噪比的有效途径;其次,现阶段的重建算法,基本没有考虑脑部的复杂结构,光声信号在这样的复杂结构中传输会产生畸变,因此,必图像重建算法需要加入畸变补偿,从而进一步完善以提高图像质量。此外,针对光声信号的特点开发出专用的多阵列探头也是进行光声实时成像的基本条件之一。

心理成像 篇5

关键词:超早期脑梗死,全脑灌注,多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

在临床脑血管疾病中,超早期脑梗死较常见,患者的发病率也相对较高,一般发病后6h内视为超早期。有资料显示,起病12h内为超早期[1]。因此,在患者发病后6h内做出正确诊断极为关键,将直接影响医师制定治疗方案和评估患者预后情况。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多层CT灌注成像已经能够对人体的脑组织血供进行定量分析和器官微循环功能成像。本文对全脑灌注成像联合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在超早期脑梗死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12月收治的超早期脑梗死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属临床疑似超急性缺血性脑梗死。其中男66例,女54例,年龄30~67(46.23±6.68)岁。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恶心、头痛、四肢及身体感觉麻木。

1.2 方法

均于临床症状出现后6h内进行CTA、全脑灌注成像以及脑部CT检查,1周后进行常规多层螺旋CT复查。具体方法:(1)使用CT扫描仪进行常规扫描,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初步CT扫描结果,判断患者脑部血管灌注层面水平基础,通常选择扫描患者的脑基底节水平层面,对患者大脑前动脉(ACA)、中动脉及后动脉血液供应情况进行全面扫描,然后静脉注射40ml非离子型碘造影剂[2]。对160mm范围内进行连续1min的高速扫描采集,扫描层厚度为0.63mm,并通过脑血管灌注专用图像处理软件处理所采集到的数据[3]。(2)大脑基底节部水平灌注图像,采用ACA输入动脉,流出静脉区域是上矢状窦,获取大脑容积、脑组织局部血流量、血液平均通过时间和血流最高值时间的灌注参数图[4]。(3)采用CTA扫描仪通过头部OM基准线,对颅底部枕骨大孔至颅骨顶部进行扫描,条件是0.625mm的准直器宽度、0.625mm的层间距容积,然后采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部静脉注射100ml造影剂,采集扫描时间由自动跟踪技术自行判断,通过最大强度投影、容积再现与CT仿真血管内窥镜进行三维处理[5]。

1.3 评价方法

将患者脑部血管灌注参数图与普通头颅的CT影像检查进行对比分析,同时结合患者接受治疗并进行复查的情况全面客观分析。CT影像表现为密度较低的是缺血核心部位,其周边是缺血半暗带,大脑双侧半球的相关位置是正常对照范围,结合脑部缺血区域面积大小,通过手动选取相关感兴趣范围,但尽量不要触及脑血管和脑沟[6]。

2 结果

通过常规CT扫描后,32例为疑似脑缺血病变,88例未发现异常;全脑灌注图像显示,与患者临床表现相关的脑缺血部位均出现程度各异的梗死灶,患者大脑容积和脑组织局部血流量减少较多,大脑血流速度降低;通过CTA检查发现,大脑中动脉闭塞18例,大脑中动脉狭窄12例,基底动脉狭窄4例,颈内动脉狭窄8例。

3 讨论

CT灌注成像技术显著特点为安全可靠、简单易行、高敏感度和速度,可发现患者脑组织内细微的血液流动状况及其变化,直观辨析是否存在超早期脑缺血病和缺血半暗带,及时指导临床治疗。对于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而言,脑血管CT灌能够明确缺血半暗带的具体区域,进而确定栓塞范围及血管,根据脑组织区域内脑微血管管腔的闭塞程度,判断血管微循环障碍脑组织梗死与否,对临床评估患者的预后意义重大[7]。本研究所选患者经常规CT扫描后,32例为疑似脑缺血病变。行全脑灌注成像显示,120例患者均出现程度各异的梗死灶,患者大脑容积和脑组织局部血流量减少,大脑血流速度降低;CTA检查发现,大脑中动脉闭塞18例,大脑中动脉狭窄12例,基底动脉狭窄4例,颈内动脉狭窄8例。

综上所述,在临床诊断治疗超早期脑梗死患者中采用CTA联合全脑灌注成像能够准确预测缺血半暗带,进而提示患者预后,可为临床诊断超早期大脑梗死、缺血范围及其程度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张亚男,高培毅,张东,等.能谱计算机断层扫描容积螺旋穿梭扫描技术在烟雾病中的初步应用研究[J].中国卒中杂志,2013,8(2):93-99.

[2]郭丰玉.超急性期脑梗死的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与脑卒中评分及预后相关性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6):111-113.

[3]曹芹.CT脑灌注与血管造影在急性脑梗死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29):165-166.

[4]吴振刚.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以及灌注成像在脑梗死前期诊断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31):150-151.

[5]李海艳,周菲,田锋,等.640层螺旋CT脑灌注成像联合头颈部CT血管成像对脑梗死前期诊断的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4,9(35):32-33.

[6]占鸣,徐亦生,陈军法.多排螺旋CT脑灌注成像在超早期脑梗死前期诊断价值探讨[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7):86-88,161.

心理成像 篇6

关键词:腰骶丛,磁共振成像,扩散加权成像,三维多回波合并成像

腰骶丛神经走行迂曲、复杂,神经根和神经鞘较粗长,国内外学者不断探讨研究腰骶丛神经的影像学方法[1,2],MR常规扫描很难完整显示其形态、结构。本文通过比较背景信号抑制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with background body signal suppression,DW BS)[3]序列和三维多回波合并成像(3D multiple echo data imaging combination,3D-MEDIC)序列,初步探讨两种方法对腰骶丛神经的显示价值及其影像学表现。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2011-01~08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腰骶部受检者21例,其中以腰腿痛为主诉的腰骶丛神经病变患者11例,男8例,女3例;年龄31~55岁,平均(42.3±6.5)岁。健康志愿者10例,男5例,女5例;年龄23~35岁,平均(29.1±4.3)岁。所有受检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Avanto 1.5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脊柱相控阵线圈,图像后处理为随机标配工作站(syngo-MR-B17)。受检者取仰卧位,双膝屈曲并膝下加垫,减少腰椎曲度。所有受检者均行腰骶部MR常规扫描,包括矢状位TSE序列T1WI、T2WI以及横断位TSE序列T2WI,然后在常规T2WI正中矢状位与横断位图像上进行冠状位定位,行DW BS和3D-MEDIC序列扫描。层面中心位于L3椎体,层面上下方向与腰椎纵轴保持一致,范围自椎体前缘到棘突的前1/3,覆盖椎间孔周围区域。DW BS序列扫描参数:TR shortest,TE shortest,T1 180ms,层厚3mm,层间距0,矩阵158×158,b值为300s/mm2,视野(FOV)300mm,激励次数(NEX)8。3D-MEDIC序列扫描参数:TR 40ms,TE 17ms,翻转角20°,层厚1.5mm,层间距0,矩阵256×256,FOV 300mm,NEX 1。

1.3 图像后处理

在3D工作站中,分别对DW BS和MEDIC图像进行不同层厚的冠状面最大密度投影(MIP)成像、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充分显示腰骶丛神经影像。由2位影像科副主任医师参照解剖图谱观察腰骶丛神经在DW BS序列和MEDIC序列的影像学表现;分析两种方法显示腰骶丛神经解剖结构的能力。以腰骶丛神经各部分显示情况为判定指标,各部分显示清晰,边缘锐利为优;形态模糊,边缘不清,但仍可辨认为良;显示不清,无法辨认为差。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2.0软件,DW BS和MEDIC序列图像中腰骶丛神经的显示率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腰骶丛神经解剖结构显示

21例受检者在3D-MEDIC序列中均能获得优良图像,其中优19例,良2例。而在DW BS序列中仅11例图像为优,8例显示良好,2例无法显示。21例受检者两侧腰骶丛神经各部分在DW BS和MEDIC冠状位重组图像显示见表1。MEDIC序列显示腰骶丛神经解剖结构形态完整、清楚,明显优于DW BS序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DW BS序列腰骶丛神经的表现

腰骶丛神经在DW BS序列上表现为明显高信号,神经节呈更高信号,背景信号(如脂肪、肌肉及血管等)的抑制效果良好。原始图像可清晰显示脊神经节及节前神经根。通过不同层厚多角度3D-MIP冠状位重建能较好地显示腰骶丛节后神经的形态和走行(图1)。

2.3 3D-MEDIC序列腰骶丛神经的表现

3D-MEDIC序列对腰骶丛神经显示率达100%,腰骶丛各部分显示良好。原始图像能清晰显示腰骶丛神经根和根鞘,对神经节和节后纤维束的细微结构都显示良好。通过不同层厚和不同角度的3D-MIP图像的逐层和旋转观察,可避免椎旁静脉丛、盆腔大血管对神经根鞘的遮挡,能清楚显示神经椎间孔段(神经根)、腰神经节段(神经节)以及节后神经的形态和走行(图2),并且能提供较多的解剖信息,能同时显示突出的髓核与受压神经根的关系(图3)。在正中矢状面上沿椎管前缘行CPR可以同层显示更多的神经根(图4)。利用后处理工作站伪彩技术可使图像更直观、生动(图5)。

3 讨论

3.1 腰骶丛神经的解剖

腰骶丛神经走行迂曲、复杂,是影像学直观显示困难的主要原因。腰丛位于腰大肌的深面,由第12胸神经前支的一部分、第1~3腰神经前支和第4腰神经前支的一部分组成。骶丛位于骨盆腔内,紧贴梨状肌的前面。第4腰神经前支其余部分和第5腰神经前支组成腰骶干,由腰骶干及全部骶、尾神经的前支组成骶丛,呈上宽下窄的三角形,下方在坐骨大孔处合成扁带状坐骨神经起始部。

3.2 DW BS序列的特点及应用

DWI是通过检测人体组织内水分子的扩散运动受限制的方向和程度等信息,间接反映组织微观结构的变化。人体组织中水分子行各向同性扩散运动,而神经束由于神经细胞膜和髓鞘沿着神经轴突的长轴分布并包绕轴突,水分子在平行于神经纤维长轴方向上扩散运动相对自由,在垂直于神经纤维长轴的方向上,水分子的扩散运动明显受限,表现为各向异性扩散运动[4]。正是由于存在扩散运动的差异,背景组织的信号衰减明显大于腰骶丛神经纤维,腰骶丛神经纤维在DW BS上表现为均匀高信号,神经节呈更高信号,背景信号抑制均匀、充分。本组资料在原始图像上可以清晰观察腰骶丛神经节及节前神经根,应用3D-MIP重建,获得多角度的腰骶丛神经图像可以较好地显示腰骶丛神经节后形态和走行,但对周围解剖结构细节显示欠佳。因为DW BS技术剔除了自由水的信号,所以腰骶丛神经根纤细的神经纤维有时难以清楚显示。本组2例受检者在DW BS序列显示效果差,主要是血管搏动伪影、呼吸伪影和磁敏感伪影所致。

3.3 3D-MEDIC序列的特点及应用

3D-MEDIC是多回波合并的GRE序列。在一次小角度射频脉冲激发后,利用读出梯度场的多次切换,采集多个梯度回波(通常为3~6个),这些梯度回波采用同一相位编码,最后这些回波都合并起来填充在K空间的同一条相位编码线上,相当于采集单个回波的梯度回波序列进行了多次重复,信噪比得以较大程度的提高,因此可以增加采集带宽,从而加快了采集速度,提高了空间分辨力,并减少了磁敏感伪影。因此,获得的重T2WI图像能有效抑制血管搏动伪影,具有更高的对比度,在减轻磁敏感伪影的同时,保持较高的空间分辨力[5]。用三维容积采集进行薄层扫描,获得较多数据,提供解剖信息多,不仅增加了神经显示率,也使神经解剖结构更加清晰,能同时显示突出的髓核与受压神经根的关系。所得原始图像经3D-MPR、3D-MIP 8~10mm处理可清晰显示脊神经根的形态,获得良好的神经根节内段、神经节及部分神经节后走行,并能清晰显示椎旁小静脉,在正中矢状面上沿椎管前缘行CPR可以同层显示更多的神经根。本组21例受检者在3D-MEDIC图像上硬膜囊内脑脊液与神经根信号相似,因而硬膜囊内各条脊神经无法分辨,但可清楚显示各神经根离开硬膜囊的起始部位及根鞘。对节前神经、神经节和节后神经纤维束的细微结构显示良好。3D-MEDIC图像对比特征为脂肪、椎体为低信号,椎管硬膜囊、神经根、椎间盘、腰大肌等显示为强度不等的高信号。因此对于观察脊神经根症状疾病,如椎间盘突出、外伤、结核、蛛网膜囊肿、神经根变异等都有长足进步,对揭示神经根病变部位及病因具有独特的优势[6]。本研究结果显示,3D-MEDIC序列在显示腰骶丛神经的解剖结构细节及病变方面优于DW BS序列,其可能原因在于:(1)DW BS技术剔除了自由水的信号,所以腰骶丛神经根纤细的神经纤维有时难以清楚显示[7];(2)3D-MEDIC序列能使用较薄的层厚,可以达到1.5mm,而DW BS序列限于信噪比的因素,层厚往往只能达到3mm;(3)3D-MEDIC序列能有效抑制血管搏动伪影,减轻磁敏感伪影,保持较高的空间分辨力。

总之,3D-MEDIC序列操作简单、技术稳定,能直观清晰地显示腰骶丛神经的解剖结构和走行,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Tilson ER,Strickland GD,Gibson SD.An overview of radi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an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in the diagnosis of lumbar spine pathology.Orthop Nurs,2006,25(6):415-420.

[2]Gasparotti R,Ferraresi S,Pinelli L,et al.Three-dimensional MR myelography of traumatic injuries of the brachial plexus.Am J Neuroradiol,1997,18(9):1733-1742.

[3]Takahara T,Imai Y,Yamashita T,et al.Diffusion weighted whole body imaging with background body signal suppression(DW BS):technical improvement using free breathing,STIR and high resolution3D display.Radiat Med,2004,22(4):275-282.

[4]Skorpil M,Engstrom M,Nordell A.Diffusion-direction dependent-imaging:a novel MRI approach for peripheral nerve imaging.Magn Reson Imaging,2007,25(3):406-411.

[5]杨正汉,冯逢,王霄英,等.磁共振成像技术指南.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149.

[6]王红,王皓,贾文宵,等.MR选择性激励技术(PROSET)在诊断脊神经根病变中的应用.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0,18(1):29-31.

穿墙雷达成像 篇7

出版时间:2014-01-01

ISBN:9787121217906

所属分类:

图书>电子与通信>雷达

《国防电子信息技术丛书:穿墙雷达成像》从墙和建筑材料的电磁属性的研究开始, 讨论了在天线阵元设计和阵列配置中的各种技术, 波束形成的概念和问题, 以及集中和分布式孔径天线阵列的应用。

《国防电子信息技术丛书:穿墙雷达成像》还详细讨论了波形设计, 逆散射方法和基于物理模型的方法, 合成孔径雷达 (SAR) 技术, 冲激雷达, 多层建筑物的机载雷达成像, 目标检测方法, 隐蔽目标检测, 压缩感知 (CS) 方法。最后给出了如何运用微多普勒特征进行人体微动的测量。

《国防电子信息技术丛书:穿墙雷达成像》是一本关于穿墙雷达成像技术的书籍, 共分15章, 涵盖了穿墙雷达所涉及的所有重要方面, 包括墙的衰减和色散, 天线的阵元和阵列, 波束形成技术, 墙后目标成像和定位技术, 常规和新的波形, 穿墙成像中的逆散射方法, 建筑物层析成像技术, 穿墙雷达成像的射线追踪方法, 穿墙成像中的SAR和冲激SAR, 建筑物内部结构描述方法, 穿墙雷达目标检测方法, 穿墙雷达成像中的压缩感知技术, 人体运动的雷达微多普勒特征等。

【心理成像】推荐阅读:

立体成像05-27

分子成像06-04

静脉成像06-11

弥散成像06-11

冠脉成像06-23

激光成像07-04

神经成像07-10

成像效果08-03

成像特征08-20

探测成像08-31

上一篇:责任归属下一篇:一年级教学的几点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