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教学的几点尝试

2024-10-14

一年级教学的几点尝试(精选12篇)

一年级教学的几点尝试 篇1

一年级是学生英语学习的初始阶段, 学生的兴趣培养就在这关键的一年, 更或者说是第一学期。因此, 我们在这关键时刻不要让学生产生恐惧的心理。我在教学中始终让学生在宽松、娱乐、和谐的学习氛围中进行语言的学习, 为真正体现素质教育的教学现象而努力设计每一节课。

我们中的很多小学英语老师或许都有此感叹:学生所学的英语知识与我们的实际生活似乎联系不上,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根本用不上, 或者根本不用, 只是应付考试而已。而且, 一年级的学生能学会什么, 还不是学了马上就忘了。其实, 对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是有一定的难度, 但是小孩子善于模仿、喜欢参加各种活动, 这也是他们学习英语、能学好英语的有利条件。这一学期我主要在课堂教学中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1 眼见为实, 具体代抽象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用具体的实物来代替我们所学习的内容, 这样学生会觉得更加真实。我在教学过程中准备了各种各样的单词卡片、图片, 水果等, 在课堂中用到什么, 我尽量都准备好。在教每一个新单词时学生都能亲眼看见, 这样也不需要花太多时间去解释它的汉语意思。如:我在My family这一课时, 让学生从家里拿自己家庭成员的照片, 并把全班学生分为三个小组。每组抽出一个学生拿出自己的全家福, 并说明你现在在外国 (加拿大) , 别人听不懂你的中文, 那么怎么用英语来介绍自己的家人呢?我随即教学了用语:Hello!This is.....句型让他们分组练习。学生学习并分组练习, 表演。当然, 此时, 我要求其余学生认真听, 听这一组学生的表演中是否有误, 对于能发现错误的学生给于奖励。如此以来, 学生在课堂表演中正确掌握了有关“家人”问答用语。比一比谁是这堂课中的冠军。孩子们都雀跃起来, 表演得非常好, 课堂的气氛也相当活跃。

2 采用情景法教学

如果想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知识, 这就要不能局限于教材, 不限于传统课堂上的知识传授, 更不能局限于规规矩矩坐着, 认认真真听讲。我们要在课堂上创造真实情景, 让学生在真实环境中习得语言。如:我在教“play with my friend”这节课时, 我利用小学生喜欢玩的特点, 上课拿出一个小篮球, 还有跳绳等。告诉大家这节课老师想带你们一起玩球, 跳绳。学生都跳跃起来, 非常高兴。然后我请一位学生到前面, 我笑着问:“Are you ready?”而且从表情、神态中尽量流露出含义, 但不讲出来。提示学生可以回答:“Yes or No.”然后把球抛给他, 用英语说playcatch, 让学生自己来理会此短语的意思。随着活动继续开展, 把同样的英语用在不同的学生身上, 学生在反复练习接球的过程中, 已不经意地领悟出这个短语的具体含义, 而且都能准确无误的说出英语。再请一位接受能力强的学生代替老师的角色, 然后不断换人, 这样全班就在玩球的过程中逐渐掌握了这个英语。然后用另外的方法学习跳绳等单词。学生在快乐的情景中学会了英语。

3 在欢快的游戏中学习。

爱玩是所有孩子的天性, 更何况是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我就利用这一点, 注意让学生在各种游戏和娱乐中慢慢学习单词, 而不是死记单词。我把要掌握的单词在游戏中通过多听、反复感觉, 从而在脑海里的印象就加深了, 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尽情投入到游戏中, 还可以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和负担, 给学生一个轻松和谐的语言环境, 也使得课堂充满活力。我把击鼓传花表演的游戏利用到英语课堂中, 拿出单词卡片让学生传这张卡片, 音乐停止, 拿到卡片的同学要把单词读出来, 再继续传。直到这个单词大家都会了, 拿出第二张卡片。愉快的游戏会让孩子忘记这是在学习, 从而更轻松地学到知识。

经过这一学年的课堂教学尝试, 我相信一个充满活力、充满快乐的课堂会让学生更愿意学习知识!

一年级教学的几点尝试 篇2

张燕燕

(浙江省杭州开元中学)

摘 要:七年级英语教育是初中阶段英语教育的启蒙阶段,因此,对七年级学生来说,语音学习很重要。从教学班学生语音学习存在的问题着手,分析英语语音教学的现状,进行音标教学、语流教学的尝试,再结合有效的评价方式,对改善学生的语音面貌、提高英语学习的兴趣很有意义。

关键词:语音教学;音标;语调;重音;拼读能力

语音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语音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用英语交流的质量。从对英语学习的作用来看,良好的语音不仅能促进学生听说能力的提高,而且对学生英语学习各方面技能的提高也有很大的帮助!

2009年9月,笔者参加了区语音教学课题,对任教班级94名同学做了有关英语语音学习方面的问卷调查,发出问卷调查表共94张,有效份数94张,从学生对英语语音学习的认识、听读练习的习惯、方式做了调查,结果是有喜有忧,忧大于喜。

笔者通过数据分析,与学生交流、平时观察得出:

1.音标学习基础薄弱

任教班级中14.89%的学生能够完整地读出音标,比例很小。很多学生虽然学过音标,但是对音标的掌握不准确,不扎实,甚至有好多学生还不知道英语中到底有多少个音标。不少学生课外参加过英语培训,但以学科学习为主,语音训练很少。

2.汉语朗读与英语语音学习的混淆

学生习惯用汉语的发音方式来处理英语的发音,习惯把一句话中的每个词都读得响亮、清晰,失去了连读、失爆以及升降调等,听起来很生硬,这给学生语音学习带来了困难。

3.语音学习积极性不高

语音学习需要大量练习,而学生对此兴趣不高,另外,学生在思想上重视单词记忆、语法难点,忽略语音学习的重要性。

英语课程标准中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要求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这些技能的掌握需要语音学习为基础。语音教学内容大体可包括:字母和音位的发音、一般的读音规则、音位组合、音节、重读、语调等内容。同时Go for it!七年级上册教材附录表中语音项目表罗列了语音学习的部分内容:音素、音标—字母与字母组合的读音—朗读技巧。七年级起始阶段,语音教学很重要。为此,笔者首先对七年级英语语音教学进行了整体规划。

教学目标:

1.做好小学与初中的基础衔接教学,补充相应的基础教学材料;

2.完成音标识记与拼读并进行口试;

3.培养学生一定的英语语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音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兴趣是十分重要的。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继而提高语音教学的效果,教学中合理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技巧。

一、扎实有效的音标教学

1.自制音标卡有乐趣

音标是语音学习的基础。笔者所在学校自编了一套音标学习的材料,并且专门安排了一周时间来进行音标教学。学生进入初中阶段,教师就对他们进行“音标—字母—单词”的同步教学。首先要求学生自制音标卡,以便于及时检查学生的掌握程度,同时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音标学习,学生对此很有兴趣。

英语学习,单词是基础,但学生总认为记单词很难。告诉学生根据发音来拼读单词,这个方法很有效。笔者有幸到杭州外语学校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培训,正逢学生音标复习和口试,深深感到音标学习的重要性。如何能在教学的同时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掌握情况,想到了制作音标卡。学生制作音标卡的过程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过程;鼓励学生课后拿出小镜子练习口型。

单个音素学习之前,先帮助学生正确朗读26个字母,进行单个音模仿时,把音素和字母读音相结合,尤其是辅音音素。引导学生做如下读音练习:p/p/、t/t/、k/k/、b/b/、d/d/、g/g/、f/f/、s/s/、v/v/、m/m/、n/n/、r/r/(一个字母和一个音素连在一起读),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字母与音标读音的对应关系。同时,补充字母组合的读音。学习过程中,根据老师的发音找出并高举相应的音标卡片,便于老师及时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同时给予纠正。利用四人小组,请同学们互相发音并找出音标,学生积极性很高。课后通过络传给学生一套音标学习的发音软件,加强读音训练;补充一些英语语句或请同学自编绕口令来加强音标的学习。

I fly a kite in the sky.The kite is flying high in the sky.Mike met Mandy late at night, looking at the sky and eating a pie.2.找规律,巧用词典,巩固拼读能力

结合汉语拼音中声母、韵母的拼读法则,给出单词音标,引导学生进行类似于汉语拼音的拼读,指导学生发现音标与字母在读音、书写上相同、相似和不同之处,使他们在拼读和识别中体会到:国际音标中的元音相当于汉语拼音中的声母,而辅音则相当于汉语拼音中的韵母,一旦学会了国际音标,就可以自己拼读出更多的字母和单词。同时结合开、闭音节和字母组合等基础语音知识,引导学生找规律。一些结构简单、符合读音规则的单音节词学生基本能做到见其形能读、听其音会拼写。在学生具有初步拼读能力之后,及时教会学生查字典。

语音学习中,遇到生词最可靠的方法就是查阅词典。通过查阅词典,能让学生学会拼读单词,提高他们的拼读能力,同时能形成良好的语言输入环境和学习习惯,体验到初学英语的成就感,还可以掌握一些词汇。为发展学生的预习能力和自学能力打下基础。

3.音标测试,趁热打铁

音标教学最初要告知学生将会有第一次音标口试,时间在12月初,并按比例计入总评成绩。

音标口试包括单个音标的朗读和音标拼读,检测后,给予第二次补测机会,取成绩较好的一次。对音标学习认真、口试成绩优异的同学发奖状表扬。

寒假前,告知学生下学期初将进行第二次音标口试。为了给同学信心,帮助他们获得口试好成绩,两次口试音标拼读内容都作为课本单词表,这样同学们既复习了音标,也复习、预习了单词。基础较弱的同学,如果肯花工夫听听磁带,也能获得理想成绩。由于音标学习扎实,不少同学现在感觉背单词轻松了很多,而且遇到生词的发音基本都可以自己解决。

二、形式多样的语流教学

1.磁带模仿

准确流利地拼读单词和朗读课文,顺利地听懂语音材料,自信地开口,能够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但是仅靠孤立进行某种单项语音教学还不能培养英语语音技能,这是因为音素、音节、单词等不是表达思想的完整单位。思想、信息的交流,要通过句子和更大的语言单位——语段去完成。

课堂教学中,除了不断带领同学们根据音标来认读新单词,用音标卡进行当堂复习外,语段的教学时,以听磁带模仿为主。采用全班跟读、标调、请同学模仿、分角色模仿比赛等形式。以七年级上Unit 4 Where’s my backpack?为例,首先利用书中提供的生词了解篇章的大意;要求碰到生词,先根据发音规律试着读,再找单词音标;初听时,边听边在文中的重音位置、意群停顿处、升降调处做标记;再听时注意标记处的语音、节奏和语调的变化;跟读模仿——反复跟读,以达到从机械模仿到脱口而出;模仿背诵——不看材料,两人一组模仿表演,教师打分,表现突出的给予表扬。斜线句子除了在语调上加强模仿,在语速、句子重音上也特别突出,因此学生在模仿时拿腔拿调,很有趣。这样的模仿比让学生单纯的朗读课文会更有效。

把语音教学用在听力、朗读教学中,从一开始便让学生注意到发音与语境和内容的联系,注意到语音在语流中的变化,能有效提高学生对语音的敏感度,还可以使学生对于一系列发音技巧更加熟悉。通过朗读,自觉地运用这些语音技巧,把视觉形象变为听觉形象,能准确生动地再现书面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师要精选文本,这是一个很花时间和精力的过程。当然,教师自己也要不断充实自己。在区教育局组织的英语培训中,笔者得到了又一次规范的语音学习和练习的机会。每次学习回来,都会与学生一起分享心得和收获,将学习内容整合,与课本后附录中的语音学习部分相结合进行教学,这样既能使学生获得更多的语音知识,也能丰富教师的教学。语音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经常鼓励学生,只要有一点进步,就给予肯定,通过家校通与家长一起分享学生进步,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称赞。

2.唱英文歌

教唱英文歌曲是学习英语的好方法。“连读”可以说是学生相对生疏、难以把握的。因此,使用教唱英文歌曲的方法让学生们把握“连读”。选择歌曲时,根据学生的爱好,七年级上选择一些旋律美丽且简单易学的英文歌曲,比如,You Are My Sunshine,教唱时教师自己首先要充满激情,同时加入动作,肢体夸张,这些都是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七年级下选择一些时尚的内容健康的歌曲。一般过去时是七下较难的语法点,因此通过播放歌曲Yesterday Once More来加强对此内容的学习。教唱时,将歌曲所表达的意境与学生讨论,对歌词中的动词过去时部分挖空,锻炼了听力和单词拼读,鼓励他们课后自己再去搜索相关资料。不少学生爱上了英文歌曲,还常常与老师交流,提供歌曲,大家一起欣赏,感受英语与音乐之美。

3.视听说课

解决了在“连读”时所体现出说话者的情感和态度,又进行了对语调的研究,因为语调能帮助表达喜悦、忧伤、惊异、懊恼、愤怒等不同的情感。为了能够让学生更直观地把握语调,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学生模拟一些有特点的文本。学校开发了校本课程——视听说课,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音是目的之一。以七下Lesson 7为例,文本做了一些处理。课堂上和学生一起夸张的模仿学习,引起兴趣。夸张的语音语调配以搞笑的肢体动作,课堂上充满了欢声笑语,同学们不仅模仿,还会加入一些自编的内容。课后可以自由组合进行练习,下一节课表演,一学期结束评比最佳表演拍档、最佳角色表扬、最有创意奖等奖项。

三、积极有效的评价体制

1.每天抽测

评价是教学实施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能够持续保持英语学习积极性一个重要方面。为此。教师精心设计了一系列评价方式。每天的朗读,前一天告知内容,第二天课堂上检测,成绩优秀可以不参加当天的朗读抽测。课后的朗读——全班47人八个小组,每周按顺序由一位同学做组长,组长由老师检查朗读背诵,其余同学到组长处朗读,并由组长打分,组长打完分后将结果报告老师,同时教师随意抽测检查组内任意同学,通过后,按先后顺序给完成任务的组长加行为规范分。每个学期期中、期末评比朗读先进小组、最有责任心组长,在家长会时颁发奖状并在总评时适当加分。

语音学习贵在平时,因此日常的督促很重要。但是学生人数多,怎样能够更好更有效地调动大部分同学的积极性,想了很多方法。每周由同学轮流做组长检查,这样一来每位同学都有机会检查其他同学,增加了同学互相学习的机会,也能够使教师了解每位同学的语音学习情况,同时也无形中督促了部分语音学习欠佳的同学。家长们说,我们的孩子终于在家听磁带,读英语了,而且很有兴趣,读得很响亮;老师,我儿子现在对英语很喜欢,天天听英文歌,在那还唱得起劲。每天要求学生听读签名,家长们很配合,教师会每天选签名内容认真、有特色的读给同学们听。有一位爸爸这样写道,今天一早孩子在我床边朗读英语,耳朵都很快被震聋了(该同学以前从不听、不读英语),还有一位妈妈写道,小区保安来我家,因为儿子读英语对着窗,太扰民,我很高兴(该同学入学考试英语50分,得6分,现在不仅朗读有进步,成绩也有巨大进步,七下期末全区统测120分,得79分)。

2.录音作业

在寒暑假,为了督促学生较好地保持朗读习惯,布置了录音作业,采用学生互评的方式,让每位学生抽取一盒磁带,磁带上附有这样一张表格,评分同学认真听完磁带后打分,并给出扣分原因,完成后交还给录音同学,由录音同学评批改人态度分,最后由教师登分,并计入期末总评。

有了录音作业,能够有效地督促学生听读。以往录音作业教师一人批改,现在改由每位同学评改一份录音作业,听到同学的声音,大家觉得很有趣,因此评改特别认真,同学间会互相探讨朗读发音问题,多了一次相互学习和交流的机会。

3.规范口试

有了平时的朗读基础,还需要有规范的口试。

七年级上期中考试后,告知学生口试的要求——内容来自平时背诵的课文篇目,满分10分,其中语音语调5分,流利3分,准确2分。口试成绩按比例计入期末总评。经大多数同学的同意,决定采用师评和同学评相结合的方法,每组选一位评委加上教师,共7人参与评分,评委自己口试时不参与评分,去掉最高和最低分后的总分,除以评委人数就是每位学生的最后得分。

七年级下的口试增加了难度,要求当场回答主持同学提问,问题来自背诵课文。请三位同学轮流来主持口试,并提前对每篇文章写一些问题,较难的三个,简单的三个。评委在全班范围内选拔,尽量避免已参与过评委工作的同学,让更多的同学担任评委工作。在口试过程中,允许部分同学朗读,适当扣分。口试结束后,同学提出想重新测试,讨论后同意。取两次成绩高的一次为最后得分。

口试中,很多情形令人难忘。有的学生英语基础并不好,但是很努力地准备口试。特别是有一位男生,英语成绩一直落后,他是整个口试过程中最后一位同学。该男生一直很内向,他抽到的那篇课文又很长,老师问他是否要换一篇,他摇摇头,当他读完后,全班同学都为他鼓掌。现在他的英语学习成绩虽然不佳,但是能够坚持听读,并且努力完成英语学习任务。

四、效果

1.学生语音面貌明显改善

语音教学一段时间,再次对英语语音学习进行了调查,结果81.72%的学生能坚持每天听录音,比入学调查时的58.51%提高了23个百分点;90.32%的学生喜欢模仿英语的语音语调。课前,学生盼着老师播放好听的英语歌,其中不少还是学生推荐的。同学间会互相提醒,你的那段英语准备好没?学生英语学习态度发生了转变。学生说:“现在英语课很有趣,老师,待会儿一定要叫我们组表演。”2009年10月,两个任教班级都参加了区英语语音教学展示活动,获得听课老师的好评。暑假,学生去国外游学,回来后,教师问他们交流有没有问题,学生们都高兴地说,基本都能交流,老师,我们一定会更努力地学英语。

2.学生学习成绩明显提高

实践表明,语音教学能够引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英语学习成绩。尤其是男生,男孩子胆子大,喜欢在课堂上表演,但同时在英语学习上不如女孩子肯花工夫。为此,教师抓住契机,对同学的表演给予充分肯定,尤其是语音语调进步明显,还特意打电话或发家校通告知家长,使学生充满自豪感。以学生小叶和小裘为例:

两位学生进入中学后,小叶能够坚持每天听读,小裘在模仿朗读方面特别有兴趣,惟妙惟肖的语音语调常常让同学们记忆深刻。语音学习方面的努力,潜移默化,成绩也有了进步。

3.教师教学观念明显转变

语音教学是英语教学重要部分,能够很好地促进英语教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自身的素质也在不断提高,为了能够将给学生做榜样,教师自己每天都要听读、模仿,师生互动。

五、反思

要想取得持续良好的英语教学效果,就要依托扎实的语音知识。如果语音知识掌握不好,就给今后的学习埋下隐患。在七年级不明显,但迟早要表现出来。学生如果需要自己复习,又不能正确地读出来,做不到以单词的读音来帮助拼写单词,久而久之就会落下,一旦放弃,由于心理优势受到挫折,很难再树立起信心。这就是为什么英语的补习收效甚微的原因。语音知识不能代替别的英语知识,但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

教学中,笔者认为在初中的英语教学中如果注重了语音知识的教学,也就注重了英语的基础。根基坚固了,英语也就不难学了,反之,则会增加学习难度。语音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循序渐进,反复练习。作为一名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发音习惯,培养学生的独立拼读能力和良好的语音语调,为学生打下良好的英语学习基础。

参考文献:

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的几点尝试 篇3

关键词 识字教学 兴趣 生活 观察 想象

《语文课程标准》对1~2年级学生的识字要求是“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其中800个会写”。识字历来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难点,因为识字是读、写的基础。如何改革识字教学,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主动地识字,尽快满足低年级学生读写的需要?是众多低年级教师的不懈追求。下面谈谈我在识字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一、激发兴趣,在情境中识字

游戏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经常跟孩子们做游戏,在游戏中激发他们的思维和兴趣。如给生字找朋友、打牌游戏、开火车识字、摘果子游戏、走迷宫、“抓特务”,送生字小宝宝回家……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有时我还鼓励、引导孩子们自己来给生字编编谜语,讲讲故事。孩子们的情绪很高涨,有的孩子们编的谜语也相当出色。

我在教学“鲜”字时问:“想一想,小朋友你们能用什么方法学习‘鲜’字?”一个孩子说:“我用加偏旁的方法学习,把海洋的洋的三点水换成鱼字旁就可以了。”另一个孩子说:“我用结构分析法学习‘鲜’字,左边一个鱼,右边一个羊,合起来就是‘鲜’字。”这时,另一个孩子迫不及待地高举着手说:“老师,我给这个字编了一个故事。”我一愣,但很快微笑着说:“那你就讲讲你的故事吧!”这个孩子绘声绘色地说:“有一天,小猫送了一条鱼给小羊。小羊用这条鱼做汤喝。鱼汤做好后,小羊发现鱼汤的味道很鲜!”听了他的发言,我和孩子们都送给他热烈的掌声。这掌声是对这个孩子独特思维的最好鼓励和赞赏。

二、联系实际,在生活中识字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知的语言要素作为主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生活处处有语文:汉字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關,无处不在,所以识字并不是独立的语文教学环节,如果只局限于课堂上,只局限于书本上,那是远远不够的。生活处处有文字:校园内(墙上的标语、地图、黑板报、宣传栏等),社会中(广告牌、街道名、各种商品的包装、说明、报纸、杂志、电视广告、字幕等)。教师要鼓励学生多问问、多读读、多认认、多记记;要引导学生从小树立大语文观,在生活中多渠道识字,在开放中识字,不断扩大识字量。

三、引导观察,在归类中识字

汉字的造字法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几种。教学时,如果能够帮助学生进行适当的归类,既可以提高识记效果,又可以让学生举一反三。例如:苏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4》,要认识的“螳、螂、蚂、蚁、”都是形声字,都带有“虫”。教学时,我就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它们的异同,从而使学生得出结论:“这些生字都带有‘虫’,都跟昆虫有关系”。同时进行拓展,让学生想一想还认识哪些字带有‘虫’的字。这样,学生不仅认识了本课的生字,还拓宽了识字面。又如;在苏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8》中要认识的字 “清、蜻、晴”。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学生的回答很出彩。有的学生说:“这几个生字都带有‘青’字,带‘三点水’的是‘清’。带‘虫’的是‘蜻’,带‘日’的是‘晴’。”有的学生说:“有‘水’才能清洁。因为‘蜻’与昆虫有关。有太阳才是‘晴天’。”

四、给字配“画”,在想象中识字

图画是一种直观的视觉刺激,能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言简意赅、形象生动,给人以极大的想象空间。低年级儿童对图画的兴趣浓于文字,在生字字形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给生字配上图画。如:教学“扔、举、拍、扫、洗、刷”几个生字时,学生运用想象,给生字配上身体动画,让字形在脑海里如动画般流出来,让一个个静止的生字都活起来,初步培养他们的识字能力。如在教“雨”时,我就根据小学生对这个字的理解,在黑板上把这个字生动地画了出来:“雨”字上的一横就代表雷电,一竖跟横折钩就代表一间房子,里面的一竖就是闪电,直穿房子,把房子都打了一个孔,那么房子就漏水了,那里面的四点就是漏进来的雨水。给字配“画”,丰富了学生的想象,使学生生动地识字,有效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的几点尝试 篇4

一、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 让本来枯燥的数学变得更有趣, 只有对数学产生兴趣, 才是学好数学的根本。对于刚升入小学一年级的孩子, 大部分已经接受到了学前教育, 所以说, 他们对数学并不是一无所知。因此, 在上第一节数学课《数一数》时, 我先让学生观察教室, 让他们寻找教室中能看到的数, 例如数人数、桌子等, 又领学生到校园进行参观, 寻找校园中都有哪些数。还让学生说出那些和自己有关的数字, 看谁说得多、说得好, 让学生感觉到数学生永远在自己的身边、自己的生活中充满着数学, 增强学数学的兴趣。

二、创设浓厚的学习氛围和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

创设浓厚的学习氛围和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 是学好数学的保障。爱玩是孩子的天性, 即使是孩子在玩儿, 也能不断地接受新的知识、新鲜的事物, 怎样才能让孩子在玩儿中获得知识呢?针对每课不同的学习内容, 我编排设计了很多不同的游戏、故事。例如, 在上《认识钟表》一课时, 我给孩子拿来钟表, 以游戏的形式演示:1号起床的时间是7:00, 2号将时针和分针拨到该时位置, 让学生变换着来演示。这样, 学生既能准确认识了时间, 又能学会思考, 还能亲自动手。动起手的孩子们显得格外积极, 也逐步地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

三、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观察、思考、解决问题是学生学好数学的重要途径。现在的数学教材中有很多的练习题具有不唯一性的特点, 这就需要我们抓住时机, 鼓励学生养成多动脑、勤思考的好习惯,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刚开始, 当我提到还有不同的答案, 谁能回答时, 很多学生的表情都很茫然, 此时教室里鸦雀无声, 我慢慢提示着, 鼓励大家, 积极思考的学生立刻举起手, 有的能答对, 有的有点偏离, 但明显看出大家都想积极表现自己, 都在努力去思考。我认为表扬大家的效果比不上表扬个人的效果好, 尤其表扬成绩差的学生时, 大家的积极性会更高。这样会使孩子以后敢于发言, 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 问题对于不同分析者来说, 都会存在不同的结论, 培养学生表达自己分析问题结果的能力, 当然说错的教师也要给予纠正。从而让学生学会以不同的角度观察问题、以不同的方式去思考问题、用不同的手段来解决问题, 充分让学生意识到解决同一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四、培养孩子的生活实践能力

让学生懂得学以致用, 都说“知识就是力量”, 只有实践才能发挥知识的作用。许多学生在学校成绩优秀,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却有很多学生不能独立地完成。也就是说, 学了却不知道怎样应用, 数学如果不能与生活有效地联系起来, 那就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所以,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每上一节课, 教师首先应给学生提出一些实践性的问题, 教师教的过程就是引导的过程, 然后让学生将刚学到的知识利用上。这样, 学生亲身体会、练习, 能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例如, 学习了“位置”这一课, 让学生说出自己在教室的位置, 认清前后左右的相对性。认识钱这一方面的知识时, 进行游戏表演, 让学生用自己的零用钱买“本”、或买“笔”等, 让学生知道自己花了多少钱、剩余多少, 买了多少东西等实践性的问题。这样, 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 把数学真正融入到了他们现实生活之中。

总之, 数学来源于生活, 是人们生产实践经验的总结, 教师要让学生知道数学知识是生活实践中必不可缺少的, 是改造自然必要的武器之一, 要教育学生学好数学是为了未来更方便的应用, 以获得更好的生活。

摘要:对于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 “量身定制”是适合低龄儿童的方法, 无论在课堂上还是生活中, 让学生对数学充满足够的好奇心、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才能让学生产生浓厚兴趣并逐步引导他们学好数学。

一年级写字教学的几点体会 篇5

陇县天成镇铁塬小学 米志会 强鳞珑

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写字和写字能力的培养,是第一学段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第一学段的写字要求,突出一个“好”字。要求学生写出一手好字,就要做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同时要求写字姿势“正确”。怎样才能做到“好”呢?下面就谈几点自己在写字教学方面的体会:

一、观察联想,活化字形,感知字形美

写字教学首先要指导学生观察字形,弄清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在指导观察时,如果引导学生对抽象的汉字加以联想,形象化汉字字形,汉字字形就会深深印在学生的脑海中。

《课程标准》中提出: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汉字由抽象的笔画组成。如何让学生对祖国文字的字形产生兴趣,如何让学生对写字感兴趣呢?除了故事、儿歌以外,比喻是个好方法。“撇”像扫把,“捺”像剑。“点”像小雨点。“横”像小扁担……比如“伞”,同学们看像什么呢?有的说像大蘑菇,有的说像大树……想象生动的比喻,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了汉字的形体美,而且对抽象的汉字字形产生兴趣,激发了写字的欲望。

例如:教学“人”,“人”字很简单,一撇一捺,写起来却十分不易。由于不知道运笔方法,学生写出来的“人”字,就像两根支撑起来的小棍子。我引导学生观察课本上的笔画,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看看这“撇”像什么,“捺”像什么,有了生动的视觉感受,有了如此形象的比喻,“人”这个字在孩子的心中已经不再抽象了,而变得生动可感起来。比喻,充分激起学生写字的热情,学生按捺不住,自己尝试着写了起来。

二、比较观察,示范演示,体会书写美

小学生写字往往眼高手低,原因在于,相对某一个人来说,其观察审美能力比较强,但实际动手书写的能力还不够,还没有很好地把观察审美能力转化为书写审美能力。那么,在写字教学中怎样帮助学生提高书写能力呢?

一年级起步阶段,教师要详细指导写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要求每一个字,每一个笔画,都要尽量要求。一横,一竖,一撇、一捺……教师都要笔笔指导到位。教师的范写很重要。在指导学生整体认知之后,教师要在黑板上的田字格中示范,向学生展示写字的全过程。教师要边演示边讲述:这个字是什么结构,第一笔在田字格的哪个部位落笔,每一笔画的名称、运笔方法以及笔顺等,使学生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但是,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仅仅范写还远远不够,由于受到观察能力的限制,学生的临摹并不能一步到位。此时,运用比较的方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较运笔方法:教学“一”,可让学生观察老师正确的运笔之后,再要求学生进行临摹,将学生的不正确的书写和范字比较,在比较中学生看到自己的不足。教学竖,先让学生比较“悬针竖”和“垂露竖”的写法的不同,并加以示范。比较间架结构:教师除了指导汉字的笔画,还应该着重指导汉字的间架结构。例如:教学“皮”,在观察“皮”后,让学生临摹,写出来的“皮”字,五花八门。有的把下面的“又”字写得太短,有的把“又”写的太窄,有的又写得太宽……这时就将他们这些字在黑板上“公开亮相”,和书上的范字进行比较,并逐一帮助他们找到“病因”,指出“治病良方”。比较之后的书写,效果令人满意。教师要指导学生认真观察,仔细领会,悉心模仿笔画运笔,熟练掌握笔顺规则,体会汉字的造型美。

三、严格训练,培养习惯,发展个性美

1、练字要严格要求。《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中明确提出:“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正确的写字姿势,不仅有利于把字写端正,而且有利于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有利于保护学生的视力。从小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可以终身受益。写字前,教师指导学生削好铅笔,放好作业本,端正坐姿,指导执笔方法。练习时,教师巡视,时时提醒学生,时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姿势和方法。书写时,教师要适时巡回指导,随时提醒学生每个字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运笔方法,与上一个笔画的间距,其长短如何,整个字的结构特点,及各部分的比例,做到防患于未然。教师在课堂上要反复指导,学生在练习中要认真书写,循序渐进,逐步形成写字能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2、训练要有度,要注重学生的发展。小学生手指的小肌肉群不够发达,学习兴趣也难以持久。过多的书写不仅对孩子的身 体发育有害,还会影响学生写字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要坚持一个“少”字,保证一个“好”字。每课的字,每个写2--3个,自己觉得写得好的,可以少写几个,自己觉得写得不满意的,就可以多写几个。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好”。我们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给学生选择作业的权利。作业虽然不像以前那样整齐划一,但所有学生在写字方面的发展却是一样的。

四、激励评价,鼓励进取,展开竞赛

我们教师应该让孩子充分展示自己的成功,为孩子创造展示自己的机会。课堂上,可采用板演、用实物投影仪等手段展示学生作业。课后,在教室办学生作业专栏,将他们的作品上墙“公开发表”,比比谁上榜次数多。这样学生就可以经常了解自己的进步情况,了解自己在班中的位置,而且时常能听听同学们的建议。这样的竞赛虽无物质鼓励,但学生依旧兴趣盎然,有时因没有上榜,会嘀咕半天,眼中流露出的尽是悔恨,这些足以证明每个学生都有可贵的上进心。一个学期的写字教学,效果十分明显。学生不再感到写字是负担,真正感受到写字的乐趣。看到他们的进步,心中便又增添了无穷的力量和信心。

一年级教学的几点尝试 篇6

关键词低年级语文阅读

阅读是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作为课堂阅读活动主导者、组织者的老师,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营造出轻松、活跃、民主、和谐的环境气氛,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创造性地参与探究学习的兴趣。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要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开始,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初步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让学生产生阅读兴趣

学生只有对阅读产生了兴趣,才能学好语文。怎样才能使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呢?这在很大程度上要靠老师创设的教学情境、采取的各种措施,进行引导,制造悬念和问题。低年级的语文教材贴近儿童生活,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和认知规律。因此,在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联系教材特点和学生心理,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聆听美的声音、欣赏美的画面、感受美的形象,激发学生的表现欲,鼓励学生个性化的体验和表达方式,使阅读成为赏心悦目的享受,成为学生自我表现的舞台。其次,情境表演是儿童最受欢迎的表现形式。小学低年级的课文大多是声情并茂的文章,用表演的形式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化抽象为形象,化难为易,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让学生融入情感体验

体验性学习是一种在全新教育理念指导下的,符合学生心理认知、成长规律的学习方式。小学语文体验性学习,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广泛接触语言材料,亲身实践,感悟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而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和思维特点,决定了他们的体验活动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创设各种教学活动来引导他们用限、耳、手、脑等感官去体验,从中获得种种发现,继而进行各种思维活动,最后形成自己独特体验的一个自由发展空间。

那么,如何在小学低年级语文的阅读教学中实施体验性学习呢?首先要联系生活。语文的外延是生活,教语文不应局限在课本上,而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来领悟语言文字的深刻含义,引导他们从生活中体验。因此,作为教师在平时应鼓励学生丰富生活实践、扩大生活视野,在阅读中要紧密联系生活,唤起学生体验。其次在情景中唤起学生情感体验。阅读教学中,教师声情并茂的语言、精美的挂图、巧妙的问题、多媒体动画等都是创设情境的有利资源,教师要根据不同的课文,选择不同的方法来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体验。

如阅读关于夏天的文章,可运用多媒体播放夏天的音乐:雷声、雨声、蛙鸣、知了叫……让学生闭上眼睛,竖起耳朵仔细听,然后教师声情并茂地描述:夏天是位热情的小姐姐,她穿着绚丽多彩的衣裳,来到人间,她飞过高山,山峰变得更苍翠;她飞过小河,河水流得更欢;她飞过树梢,知了唱起欢乐的歌。让我们变成夏天的草木虫鱼,一起去感受夏天的情怀吧!这样用画面再现情境、用音乐渲染情境、用语言描绘情境,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真切体验,达到景与情的统一、情与景的交融,既唤起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又放飞了学生的丰富想象。

三、让学生具备阅读能力

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读”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朗读和默读则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方法。在低年级,以读代讲更显得突出,因为许多语言具有模糊性,往往只能意会,不能言传。《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学生能把一句、一段乃至全篇课文,读得正确、流利,读出适当的语气、语调,就不仅是读懂了,而且准确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只有坚持在读中去组织、引导、启发,才能较好完成低年级的教学任务。

此外,《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而作为起始阶段的阅读教学,培养语感尤为重要。范读是最好的朗读指导,范读可以是教师读,也可以听录音或请优秀学生读。可根据不同教学阶段的不同要求,选择不同类型的课文范读。此外,熟读成诵也是加深体验,培养语感的有效途径。一篇文章,若能读出抑扬顿挫、神情语调来,就表明他们受到了感染。为此,要让学生充分读书,在语言文字中多走几个来回,多角度、多层面地触摸语言、揣摩语言,将无声的文字化为有声的言语。因此,教师备课一定要先备“读”,备课时先要一句句、一段段地揣摩它们的意思和表达的思想感情,然后确定读每句、每段的感情、语气、语调和语速等。教学过程中,只要让学生与教学中各个相关因素高度、和谐地相融,才能激发学生主动、投入地读,在读中深入感悟,受到美的熏陶。

从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看小学尤其低年级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弱,朗读能够更为有效地刺激他们的语言直觉。由此可见,语感主要在听、读的实践中形成,朗读则是培养和提高语感的重要途径。正是从这个角度讲的,阅读教学应少讲多读。

一年级教学的几点尝试 篇7

的,只有在这个时候打好了基础,以后的作文才会有保障,才会有坚实的基础。怎样培养二年级学生的写话能力,让他们轻松走入写话世界呢?下面是我对二年级写话教学的尝试和体会。

一、简单入手,循序渐进

1. 造句写话

根据一个词写一句话,要求把话说完整。以扩句的形式,逐渐训练学生写话,由浅入深,逐步提高。如课后练习中有用“终于”造句的要求。我在指导学生完成造句练习时,首先通过课文理解词义,梅兰芳不是一下子就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而是经过勤学苦练才达到的,有一个过程,然后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身边的人和物,或是自己,经过什么过程才学会了干什么,这样学生就能轻松自如地用“终于”造句了。其次提供一种句式,让学生仔细阅读理解,填写同种句式。如:读“小狗是动物。”填写()是()。还有就是补充句子练习:如:我想%%%%。等多种形式与说话练习结合起来,让学生学得愉快,学得扎实。

2. 模仿写话

我们的阅读教材都是一篇篇精美典范的习作例文,形象地描写,准确地表达,恰当地遣词造句,都为学生学习语言、运用语言提供了最有力的帮助和引领。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模仿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很多时候,学习就是从模仿开始的,写话也一样。因此在教学中,我尽力抓住有特点的课文,引导学生模仿写话。如:学习了《给盲婆婆的蝈蝈》一文,让学生仿第三小节的写法,进行拓展练习:蝈蝈的歌声还会把盲婆婆带到哪儿,让盲婆婆看到怎样美丽的景象?用诗歌的形式写下来。学完《水乡歌》后,我引导学生发现生活的环境,仿造课文诗歌的形式,写一写《学校歌》、《城市歌》、《农村歌》等,这样,从句到段,一路走来,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习得了方法,提高了写话能力。

3. 看图写话

课文教材图文并茂,书中情境图更是别具匠心,充满童趣,它大大激发了儿童学习的兴趣及注意力,是学生学习课文的好帮手。同时我还发觉它也是培养学生看图写话的好材料。看图写话的前提是观察,低年级教师要告诉学生观察的方法,让学生学会仔细地观察。面对一幅图画,我首先教会学生懂得怎样按一定顺序来观察图画,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由远到近等观察方法,分辨出图中所描绘事物的表情、神态、动作,并能根据观察作出一定的判断。比如:判断季节,判断人物关系等。让学生在观察好的基础上,在内心有一定积累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把每句话说清楚,这样学生就会言之有物了,而不是天马行空地乱说一通,说好了,说充分了,就可以让学生动手写。如在《找秋天》教学中,我先引导学生一句一句地说出图意:天气、动物、植物、人们等有哪些变化,再让学生将句子按一定的顺序,组成一段通顺的话。另外注意激发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尽量把想象到的也写出来。

4. 观察写话

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作文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低年级学生缺乏生活经验,观察能力欠缺,所以必须选取生活中他们感兴趣,又比较熟悉的事物指导观察,大自然美丽而神奇,有潺潺的流水,碧绿的小草,欢快的鸟鸣,新吐丝的柳芽,缤纷的花朵,风霜雨雪……这一切都为孩子们的写话提供了素材。我总是适时地带领孩子去观察,先讲清观察的顺序和方法,让孩子们动用一切感官去观察,发现事物的特点,然后引导学生进行交流,最后再写下来,这样一段一段富有童趣的语言便跃然纸上。比如:春天来了,我带领孩子们去公园和农田走一走,看一看,瞧瞧柳丝发生了什么变化,桃花的新芽和小花苞是什么样子,和嫩绿的小草握握手,听听春风的问候,活动结束后,交流发现,孩子们说得非常生动有趣,然后让孩子们把观察到的按一定的顺序写下来。除了观察大自然外,我还让孩子们观察身边的人,观察身边人的特点。如:观察身边的人,从自己的老师开始,自己的老师长什么样,说话、讲课有怎样的特点,怎么对待学生,与自己朝夕相处的爸爸妈妈等人和事,慢慢地,孩子们喜欢观察周围的生活,并愿意讲给大家听,观察越来越细致,表达也越来越有条理。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促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观察习惯,又训练了学生的写话能力。

5. 拓展写话

低年级的孩子天真可爱,爱幻想,想象力丰富。童话、故事、寓言有较强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孩子们特别感兴趣。根据孩子的这一特点,我引导学生想象写话,如:改编,续编童话、寓言故事。二年教材中有很多课文都可作为学生写话训练的素材。如围绕《青蛙看海》中“它们到达山顶看到大海会说些什么,会想些什么呢?”这个问题让学生拓展想象。读了《龟兔赛跑》以后,让学生想一想,兔子不服气,重新比赛,会是怎样的情况,自己写一篇新的《龟兔赛跑》。教完课文《狼和小羊》后,引导学生想象狼扑向小羊后,结果会怎样?在丰富的想象交流中,我乘机鼓励学生将结果写成几句完整的话。

二、日积月累,坚持练写

学生只有多写多练积累词语,才能把句子写好。我要求学生将每天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哪怕只能写一句完整的话也行,要求无错别字,句子通顺,比如考试考好了,你想说些什么,教师节来了,你想对老师说点什么;学校帮学生打针,让学生写一写当时的情景和体会,等等。刚开始写时不限制字数,简单记一件事,就鼓励、肯定,让学生真正感到写话并不难。只要坚持天天写,天天反思,写话水平就一定能提高。

三、重视评改,体验快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动力,是成功的秘诀。我对学生写话的评价多采用鼓励性的语言,以赞赏的眼光来看学生的写话。尽量找出他们的优点,即使就只有一个词语用得好,也大力鼓励,对写得有进步的孩子大力表扬,奖励大拇指。我常用鼓励的语气激发每个孩子大胆说话。对于学生每天写的好的语段,我一般都利用晨会课将优秀的作品放在我班的“我是小作家”栏目中展示、表扬,并作范文读给大家听,激励其他孩子写的欲望,对差的学生以鼓励。有时也鼓励学生自读写话,增加他们的成功感,激发学生的写话兴趣。

一年级教学的几点尝试 篇8

实践证明, 巧妙运用字理的识字教学, 不但形象生动,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加深了感性认识, 培养了理性思维,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具体作法如下:

一在直观形象上明字理, 提高识字效率

利用图片、多媒体演示和体态模仿等进行具体形象的教学方法, 符合儿童形象思维占优势的学习特点, 有利于儿童建立清晰、明确的概念。将这种方法用在辨析易混字形的字理时, 优点显著, 可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加深对汉字构形理据的理解, 牢记汉字的正确字形。

1. 识字教学应当跟图画紧密结合起来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文中提出:“识字教学应当跟图画紧密结合起来。”低年级学生尚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在会意字、象形字的教学中, 可以先根据字义画出形象逼真的图画、符号, 再让学生根据这些图画、符号来认识、理解生字。识字教学中的绘图法还可以利用学生对绘画的兴趣, 引导、鼓励他们自己画出图画, 进而探索出符号, 再启发他们将识字与自己的画画结合起来, 把汉字画出来并加以说明。让学生在有趣的绘图活动中掌握识字方法, 让学生成为识字教学的“主人”。

2. 让识字教学演变成“小电影”

多媒体教学可将呆板的方块字演变成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使汉字的形和义的关系显而易见, 一目了然。如教学象形字“日、月”, 可运用多媒体出示一个光芒四射的太阳, 弯如镰刀的月亮, 慢慢演变成象形字, 再逐渐变成简化字。如“鱼”的教学, 先用多媒体出示彩色鱼的图片, 激发学生的兴趣, 集中注意了解鱼的形状, 再出示黑白色图片, 用粗线勾勒出鱼的外形, 然后出示鱼的象形字, 使学生了解到“鱼”是根据鱼的形状变来的, 最后出现对汉字“鱼”的分析 (鱼头、鱼身、鱼尾) , 在理解字义的基础上强化字形。又如教学“鸟”, 先出示一张头上有彩色翎毛的小鸟的投影片, 这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出示鸟的象形字, 使学生了解“鸟”字是根据鸟的形状演变而来的。最后出示楷体“鸟”字, 并对其进行分析 (翎毛、鸟头、眼睛、身子、尾巴、爪) , 在理解了字义的基础上强化字形。学完“鸟”字, 我把“鸟”的一点擦去, 问:“如果鸟没有了眼睛会怎样?”“什么也看不见。”“对, 眼前就会乌黑一片。‘鸟’字去掉点就是‘乌黑’的‘乌’字。”“乌鸦全身羽毛乌黑, 连眼睛也看不出来了, 所以‘乌鸦’的‘乌’字与‘乌黑’的‘乌’是同一个字。”这样既学习了“鸟”, 又认识了“乌”, 并形义结合的区分了“鸟”与“乌”这两个易混淆的形近字。利用多媒体教学, 按照图形——古体汉字——楷体汉字的演变顺序, 将汉字的演变过程演示给学生, 让学生由具体的图画一步一步地过渡到抽象的汉字, 把理解汉字字形的难度分解降低。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 课堂气氛活跃。

3. 一切尽在体态中

七、八岁的孩子好动、好玩、好模仿。

而汉字中有许多字贴近学生生活, 能用简单的肢体语言来表示, 如教学“捉”字时, 可先让学生表演怎样捉虫子, 通过表演明确“捉”实际上包含两个动作, 即手脚并用, 如此“捉”的理解记忆就变得轻而易举了。

二在故事儿歌字谜中析字理, 优化识字效果

1. 寓字理识字于故事之中

儿童的形象思维占优势, 又喜欢听故事。实践证明, 讲故事是进行启蒙教育的好方法。教师可收集一些祖先造字的小故事, 让学生从中理解汉字的由来, 并掌握汉字的字形。教学中还可让学生自由编故事。如教学“拔”字, 一个学生说:“‘拔’字指一个小朋友用手 (扌) 拔萝卜, 拔呀拔, 萝卜长得太嫩了, 结果拔得汁 (丶) 都滴出来了”。这样用简短的小故事, 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又调动他们识字的兴趣。

2. 寓字理识字于儿歌、顺口溜中

儿歌浅显、易懂、活泼、好记, 深受低年级儿童的欢迎, 是低年级学生最感兴趣的文学样式。顺口溜简单易记, 朗朗上口, 识字教学中适当打造儿歌、顺口溜, 可对学生识字、辨字、记字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教学中我们一方面要创编儿歌、顺口溜教学生识字, 另一方面鼓励学生自编儿歌、顺口溜识记生字。如“天晴晴, 水清清, 请你来, 做事情。小朋友, 爱眼睛, 小蜻蜓, 夸你行!”再如学生自编儿歌:“上学去, 背书包;吃饱饭, 不要跑;洗衣服, 用水泡;过新年, 放鞭炮。”在儿歌中, 学生的识字能力与主动识字的愿望都得到了提升。利用顺口溜识记生字, 学生学得轻松, 记得容易, 且通过比较, 留下的印象十分深刻。

3. 寓字理识字于谜语中

把字编成谜语猜一猜, 是学生喜爱的识字方法。在教学中, 可适当引入谜语。让学生通过猜谜来学习和记忆某些生字, 会极大地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如“六”的谜面可记为“两只蚂蚁抬根棍, 一只蚂蚁棍上困。”“非”字可记为:一个猪槽两头通, 六头小猪两边排。“众”字可记为“一个人, 两个人, 一个在前两个跟, 团结起来力量大, 人多谁也不离群。”在教学中我们还可开展字谜比赛, 让学生自编字谜, 然后去猜别人的字谜, 评出编和猜的优胜者。如十月十日——朝, 又在村中——树, 一月长半斤——胖, 一刀将牛角分开——解……尽管学生的字谜很幼稚, 但他们对识字的热情却在活动中高涨起来。

通过巧用字理, 一个个汉字已不再是抽象的符号, 而是一幅幅图画, 甚至还会浮现出动态化的内心视像, 中国汉字深厚的文化内涵也就自然地融入学生的心里。

“尝试教学法”的几点尝试 篇9

本学期接手五 (1) 班数学, 成绩很差:全班四十二人, 考试时只有三人能达到80分, 十一人可以达到60分。每次都耐心讲解, 严格要求, 可是最终结果是80分以上者只增加一到二人, 60分以上者只增加三、四人, 效果不行。

不如让学生自己先练习一下。这时准备讲小数乘法, 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的区别就在于多了一个小数点。我问:“周帅, 一包辣条多少钱?”周帅站起来答:“五毛。”“用元表示?”“0.5元。”“如果你到小卖部买了三包辣条, 需要多少元?暂时不要回答, 你将它编成一道数学题吧。”“周帅到小卖部买了3包辣条, 每包0.5元, 一共要花多少钱?”“一元五角。”“1.5元。”“老师, 太容易了。”学生忍不住了, 个个大声地说出了答案, 因为他们对此太熟悉了, 这就是他们生活中基本上每天都会做的事。“将它用竖式写在本子上。”绝大部分的学生很快交给我看他们写的横0.5式和竖式3:

并让学生板演后说自己是怎么做的。随后随手写了一个横式:0.7×5= (列竖式计算) 。大部分学生迅速交给我看, 全部正确。又让讨论:0.7×5表示什么?0.7×5怎么算?学生讨论得出:根据二年级的知识7×5表示5个7相加的和, 得到0.7×5表示5个0.7相加的和;五七三十五, 有一位小数, 所以得3.5。时间过得很快, 小组讨论并汇报后, 只剩下十六分钟了。强调了含义:0.7×5可以说表示5个0.7的和, 也可以说表示0.7的5倍是多少。讲解一下点小数点的方法后出示练习, 计算1.62×3;2.65×7;0.34×6三道题。学生练习后批改:42人中30人全部正确, 11人部分正确, 1人不会。错误的结果有 (48.6, 486) (185.5, 1855) (20.4, 204) , 从结果可以看出学生的方法没有问题, 问题在于小数点点错了。根据错误作讲解, 要从积的右边起, 从右往左数出小数位数, 点上小数点。

对照邱学华的“尝试法模式”, 少了重要的一步, 看书自学。学生平时练习时喜欢找答案, 找到后直接抄上, 然后骗取表扬。答案其实是个好东西, 尝试做一做, 做好后与答案对照, 对了说明会做;不对, 仔细观察一下答案, 可以豁然开朗, 明白其中的道理。答案是个好东西, 就看你怎么用, 用得好是宝, 用得不好是祸害。我的学生没有养成好的用“答案”的习惯, 因此会从这方面去培养我的学生, 然后放心大胆地让学生看书。

最满意的一次教学是《解方程》一课。上课伊始, 开门见山, 出示尝试题X+7=12。六分钟后陆续有人交, 到十分钟时看了41人的结果。答案有 (1) X+7=12, X+7-7=12-7, X=5 (2人) ; (2) X+7=12, X=12-7, X=5 (35人) ; (3) X+7=12, X=12+7, X=19 (2人) ; (4) X+7=12, X=12-7, X=4 (1人) ; (5) X+7=12, X=12-7, X=6 (1人) 。其中第一种是书上的, 根据天平原理而来的, 这两个学生提前进行了预习, 已经学会了解此类方程。第二种是老方法, 根据式子中各部分间的关系来解方程,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因数=积÷另一个因数、被除数=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 这六个关系式是解方程的有效方法, 并且在低年级已经学习过诸如5+ () =10、10- () =4、的题型。这也是解方程, 只不过用“ () ”代替“X”且计算过程在大脑中进行。第三种错在关系式弄错了。第四、五种则是计算粗心大意。还是不放心, 让学生看过书后继续讲解。两种方法都讲, 最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用时三十分钟, 可以看出学生们很兴奋, 因为从方法来说全班有39人会了。学生纷纷要求教师再出两题做。让学生讨论, 由于是问题解决后的讨论, 所以允许学生下位, 自由组合, 人数自定, 要求一人说, 组内其他人倾听, 说者要说清为什么这样做。每人都要说, 照轮。好处是:1.每个人有了模仿教师的机会, 因为根据学习金字塔理论, 教会别人的学习效果占90%;2.个别学困生可能老师讲, 他不明白, 同学说, 他就明白了;3.另外他自己也必须要教会他人, 因此别人说时他听得特别认真。由于学生五年级以前没有这样弄过, 不太适应, 花费的时间也多, 结束时又过了五分钟。最后随手编了两题:X-7.5=23.6 3.5X=4.9, 让学生尝试。下课前全班有36人做完给我看, 利用天平原理的有19人, 利用式子各部分间的关系来解决的有17人, 全部正确, 有6人没有完成。

对照邱教授的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中多了一个步骤、少了一个环节, 那就是多了教师讲解后学生的讨论, 少了学生尝试后的讨论。

教师讲解后学生的讨论这个环节非常必要, 因为学生的尝试可能是失败的, 也可能成功, 因此教师的讲解就变得需须。教师的讲解可以让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教师的讲解占用了课堂时间, 因此少了学生尝试后讨论, 所以暂时取消了这一环节。分组并不固定, 采取自由组合, 合得来的几个同学一组, 可以换位置。好处是:学习程度差不多, 说起来也更有劲, 因为是合得来的同学, 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高。不足之处是有时学生会说无关的话, 这需要教师及时阻止和引导。

一年级教学的几点尝试 篇10

一、数学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 一方面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另一方面要主动地为学生构建功能良好的数学认知策略, 尽量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知识背景, 让他们通过分析、归纳, 主动地去获得相应的理性知识, 在丰富的知识背景中, 通过自己主动的思维活动去获取新知识。因此, 在教学活动中需要:

(1) 重视数学基础知识, 重视数学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加强数学知识积累、经验积累, 形成数学知识体系。只有牢固掌握基础知识, 并举一反三, 灵活应用, 才能有所创新。

(2) 在教学中注重直观、形象化的训练, 重视整体分析, 提倡块状思维。

(3) 启发学生突破常规, 寻找解题新思路。

(4) 重视猜想这种非逻辑思维的培养, 鼓励学生大胆猜想, 营造一个便于产生直觉的背景或氛围, 形成“问题———思考———猜想———验证”的基本思维模式。对思维对象从整体上考察, 调动自己的知识经验, 通过丰富的想象作出的敏锐而迅速的假设, 猜想或判断。

数学直觉思维是一瞬间的思维火花, 过程短暂, 反应灵敏, 是灵感和顿悟, 是学生长期知识经验积累的一种升华。

二、数学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形象思维, 是一种借助于具体的形象来展开的思维过程。数学形象思维是借用表象来思维的, 因此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形象思维能力, 就必须丰富表象的积累。怎样培养学生初步的形象思维能力呢?

1. 动手操作, 丰富表象

动手操作, 可以使学生的各种感官都参与到学习中来, 从多方面、多角度观察事物。通过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让他们亲自动手剪一剪、摆一摆、画一画、量一量, 从而使学生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 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通过学生联系实际, 使知识扎根于生活, 获取生活经验, 丰富数学表象。即让学生在操作中思维, 在思维中操作, 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表象。

2. 加强直观演示, 丰富表象

任何新鲜事物的出现, 都会引发七年级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 可用图片、教具或电教手段组织教学, 把抽象知识形象化, 让学生充分感知所学的材料, 在头脑中留下鲜明的映像。

总之, 在数学教学中, 要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充分感知, 在头脑中建立清晰的数学表象, 为提高学生的数学直觉识别能力和数学想象能力积累素材。

三、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逻辑思维也称抽象思维, 它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 运用概念、判断和推理等思维形式对客观事物间接地、概括地反映过程。概念、判断是思维的基本形式。逻辑思维能力是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概括、判断、推理的能力, 采用科学的逻辑方法准确而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思维过程的能力。怎样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呢?

1. 合理使用教材

教师在教学中, 不当教材的复印者, 不把教材当做圣经念。如在教学新概念以后, 注意及时引导学生运用概念进行正确判断, 这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能力。数学教材处处体现严密的逻辑性, 但教师千万不能囿于教材的表面, 在加强基础知识的同时, 还需重视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自觉地、有目的地挖掘教材本身的逻辑因素, 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才能不断提高。

2. 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教师对每节课教学的内容一定要条理清晰, 为培养思维的逻辑性服务。如在新授讲解这一大环节中, 可分解为以下几个环节: (1) 创设情境; (2) 导入新课; (3) 讲解重点, 分散难点; (4) 归纳总结。其次, 教师应设计好讲解的方法, 注意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要坚持启发式教育, 有利于学生掌握思维过程。

四、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给学生提供探索发现、尝试错误和猜想检验的机会, 只要教师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善于捕捉学生思维“偏差”的契机, 恰当引导, 有时实验教学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质疑”是开启学生思维之门的钥匙, 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独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进而思考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七年级学生的思维处在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 其思维的基本过程日益完善, 判断推理能力增进, 理解能力有较大的发展, 思维的各种品质 (如思维的指向性、深度和广度、批判性和创造性) 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因此, 教师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可以刺激学生的思维,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使学生的学习更主动、更深刻, 进而能在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迸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因此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鼓励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与反思, 发现问题并勇于提出, 能知其所以然, 产生新思维的火花。

综上所述, 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 无论是概念的形成、规律的总结等, 都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 善于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从而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产生创造性思维, 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一年级拼音教学的几点体会 篇11

拼音教学是一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关系到孩子的识字、阅读,学好拼音是学好语文、说好普通话的基础。虽然只有24个韵母、23个声母、16个整体认读音节,但是对于一年级的孩子而言,难度是相当大的。学生面对这些陌生的拼音符号,学习比较枯燥。要让学生学好拼音,关键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孩子好学乐学的情境。我从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以下几点做法,供大家参考。

一、让拼音插图活起来

教材在拼音教学编排时,都配有一幅精巧的插图。多数插图都直观形象,有的便于孩子记住形,有的便于让孩子记住音。如复韵母 n,配了天安门的图。教学“ n”的音时,我用课件出示了天安门的几张图片,给学生介绍这是天安门,天安门在北京,北京是我国的首都,1949年毛泽东主席就是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天安门上挂有毛主席的像,教学生唱《我爱北京天安门》,把学生带入“天安门”的情境。老师在表达中有意地突出“安”字,让学生在无意之中记住这个音。然后将复韵母 n出示出来,告诉孩子这个韵母的发音就是“安”,孩子们很快就记住了。

二、创编富有情趣的儿歌

创编情趣儿歌,孩子琅琅上口,利于记忆,找到了突破拼音教学的难点方法。如声母b、p、q、d的教学,学生通常分不清楚“形”和“音”,易张冠李戴,把“皮”音拼成“骑”音,把“拔”音拼成“爬”音,后来,我发现孩子们对书中的儿歌特别感兴趣,只教他们一两遍,他们便都能背下来,从中我得到了启发,编了这样一首儿歌:“小女孩,爱听歌,拉开天线听广播,右下半圆b,b,b;春天到,天气好,小朋友,上山坡,p,p,p,举着小旗爬山坡;红气球,黄气球,七彩气球天空游,q,q,q,左上半圆就是q;d,d,d,要记牢,大肚雪人就是d。”孩子们读顺口了,就知道半圆的位置了,也知道各自的发音了。

三、给孩子讲娓娓动听的故事

四、合理利用信息技术

信息化不仅方便了教学,也生动了教学过程。在教学拼音板块时,多媒体课件能发挥出意想不到的效果,降低拼音教学的难点。声母zh、ch、sh、r和整体认读音节zhi、chi、shi、ri的发音练习,学生会弄混淆,不知道谁读长而响,谁读短而轻。为了让孩子形成清晰的记忆,课前,我精心制作了课件,将音、形、义穿插起来,如在教学zhi、chi的四声时,我搜集了织毛衣、植树、手指、黑痣、吃东西、水池、尺子、等图片,孩子结合图就知道是什么读音了,对于发音就简单多了,而且有助于学生的说话练习,如小朋友们在植树,妈妈在给小朋友织毛衣等。而对于整体认读音节和声母的发音,我主要采用的是比较法,让学生反复听音辨析,反复模仿。对于形,我用动态的过程进行展示,在声母的后面来一个朋友i,就变成了整体认读音节。

五、夸赞孩子的优点,激发孩子学习拼音的兴趣

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喜欢得到别人的表扬、夸赞,小孩子表现得更为突出。所以我们要抓住孩子的这一心理,在课堂上要多给予他们表扬,表扬一定要具体,不能盲目抽象,如“你真棒!”“你真行”,这种语言对于学生来说没有示范作用,因为孩子根本不知道他棒在哪里。老师的表扬要画龙点睛,让其他孩子有学习的驱动,如“你读得真准!”“你的声音真洪亮!”“你比老师还读得好!”“你写得真漂亮!大家要向你学习。”等语言。一年级的孩子虽然小,但他们也想极力地表现自己,得到表扬,所以不知不觉中就纠正了其他孩子的一些缺点;如果孩子读得不太好,写得不太好,也要用比较委婉的语言告诉他,让他知道错在哪里,找到努力的方向,纠正错误,如“你能把声音放大一点就好了!”“加把劲,你也会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除了语言,老师还可以用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对孩子给予肯定。

(责任编辑 曾 卉)endprint

中图分类号:G62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6-0087-01

拼音教学是一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关系到孩子的识字、阅读,学好拼音是学好语文、说好普通话的基础。虽然只有24个韵母、23个声母、16个整体认读音节,但是对于一年级的孩子而言,难度是相当大的。学生面对这些陌生的拼音符号,学习比较枯燥。要让学生学好拼音,关键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孩子好学乐学的情境。我从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以下几点做法,供大家参考。

一、让拼音插图活起来

教材在拼音教学编排时,都配有一幅精巧的插图。多数插图都直观形象,有的便于孩子记住形,有的便于让孩子记住音。如复韵母 n,配了天安门的图。教学“ n”的音时,我用课件出示了天安门的几张图片,给学生介绍这是天安门,天安门在北京,北京是我国的首都,1949年毛泽东主席就是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天安门上挂有毛主席的像,教学生唱《我爱北京天安门》,把学生带入“天安门”的情境。老师在表达中有意地突出“安”字,让学生在无意之中记住这个音。然后将复韵母 n出示出来,告诉孩子这个韵母的发音就是“安”,孩子们很快就记住了。

二、创编富有情趣的儿歌

创编情趣儿歌,孩子琅琅上口,利于记忆,找到了突破拼音教学的难点方法。如声母b、p、q、d的教学,学生通常分不清楚“形”和“音”,易张冠李戴,把“皮”音拼成“骑”音,把“拔”音拼成“爬”音,后来,我发现孩子们对书中的儿歌特别感兴趣,只教他们一两遍,他们便都能背下来,从中我得到了启发,编了这样一首儿歌:“小女孩,爱听歌,拉开天线听广播,右下半圆b,b,b;春天到,天气好,小朋友,上山坡,p,p,p,举着小旗爬山坡;红气球,黄气球,七彩气球天空游,q,q,q,左上半圆就是q;d,d,d,要记牢,大肚雪人就是d。”孩子们读顺口了,就知道半圆的位置了,也知道各自的发音了。

三、给孩子讲娓娓动听的故事

四、合理利用信息技术

信息化不仅方便了教学,也生动了教学过程。在教学拼音板块时,多媒体课件能发挥出意想不到的效果,降低拼音教学的难点。声母zh、ch、sh、r和整体认读音节zhi、chi、shi、ri的发音练习,学生会弄混淆,不知道谁读长而响,谁读短而轻。为了让孩子形成清晰的记忆,课前,我精心制作了课件,将音、形、义穿插起来,如在教学zhi、chi的四声时,我搜集了织毛衣、植树、手指、黑痣、吃东西、水池、尺子、等图片,孩子结合图就知道是什么读音了,对于发音就简单多了,而且有助于学生的说话练习,如小朋友们在植树,妈妈在给小朋友织毛衣等。而对于整体认读音节和声母的发音,我主要采用的是比较法,让学生反复听音辨析,反复模仿。对于形,我用动态的过程进行展示,在声母的后面来一个朋友i,就变成了整体认读音节。

五、夸赞孩子的优点,激发孩子学习拼音的兴趣

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喜欢得到别人的表扬、夸赞,小孩子表现得更为突出。所以我们要抓住孩子的这一心理,在课堂上要多给予他们表扬,表扬一定要具体,不能盲目抽象,如“你真棒!”“你真行”,这种语言对于学生来说没有示范作用,因为孩子根本不知道他棒在哪里。老师的表扬要画龙点睛,让其他孩子有学习的驱动,如“你读得真准!”“你的声音真洪亮!”“你比老师还读得好!”“你写得真漂亮!大家要向你学习。”等语言。一年级的孩子虽然小,但他们也想极力地表现自己,得到表扬,所以不知不觉中就纠正了其他孩子的一些缺点;如果孩子读得不太好,写得不太好,也要用比较委婉的语言告诉他,让他知道错在哪里,找到努力的方向,纠正错误,如“你能把声音放大一点就好了!”“加把劲,你也会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除了语言,老师还可以用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对孩子给予肯定。

(责任编辑 曾 卉)endprint

中图分类号:G62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6-0087-01

拼音教学是一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关系到孩子的识字、阅读,学好拼音是学好语文、说好普通话的基础。虽然只有24个韵母、23个声母、16个整体认读音节,但是对于一年级的孩子而言,难度是相当大的。学生面对这些陌生的拼音符号,学习比较枯燥。要让学生学好拼音,关键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孩子好学乐学的情境。我从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以下几点做法,供大家参考。

一、让拼音插图活起来

教材在拼音教学编排时,都配有一幅精巧的插图。多数插图都直观形象,有的便于孩子记住形,有的便于让孩子记住音。如复韵母 n,配了天安门的图。教学“ n”的音时,我用课件出示了天安门的几张图片,给学生介绍这是天安门,天安门在北京,北京是我国的首都,1949年毛泽东主席就是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天安门上挂有毛主席的像,教学生唱《我爱北京天安门》,把学生带入“天安门”的情境。老师在表达中有意地突出“安”字,让学生在无意之中记住这个音。然后将复韵母 n出示出来,告诉孩子这个韵母的发音就是“安”,孩子们很快就记住了。

二、创编富有情趣的儿歌

创编情趣儿歌,孩子琅琅上口,利于记忆,找到了突破拼音教学的难点方法。如声母b、p、q、d的教学,学生通常分不清楚“形”和“音”,易张冠李戴,把“皮”音拼成“骑”音,把“拔”音拼成“爬”音,后来,我发现孩子们对书中的儿歌特别感兴趣,只教他们一两遍,他们便都能背下来,从中我得到了启发,编了这样一首儿歌:“小女孩,爱听歌,拉开天线听广播,右下半圆b,b,b;春天到,天气好,小朋友,上山坡,p,p,p,举着小旗爬山坡;红气球,黄气球,七彩气球天空游,q,q,q,左上半圆就是q;d,d,d,要记牢,大肚雪人就是d。”孩子们读顺口了,就知道半圆的位置了,也知道各自的发音了。

三、给孩子讲娓娓动听的故事

四、合理利用信息技术

信息化不仅方便了教学,也生动了教学过程。在教学拼音板块时,多媒体课件能发挥出意想不到的效果,降低拼音教学的难点。声母zh、ch、sh、r和整体认读音节zhi、chi、shi、ri的发音练习,学生会弄混淆,不知道谁读长而响,谁读短而轻。为了让孩子形成清晰的记忆,课前,我精心制作了课件,将音、形、义穿插起来,如在教学zhi、chi的四声时,我搜集了织毛衣、植树、手指、黑痣、吃东西、水池、尺子、等图片,孩子结合图就知道是什么读音了,对于发音就简单多了,而且有助于学生的说话练习,如小朋友们在植树,妈妈在给小朋友织毛衣等。而对于整体认读音节和声母的发音,我主要采用的是比较法,让学生反复听音辨析,反复模仿。对于形,我用动态的过程进行展示,在声母的后面来一个朋友i,就变成了整体认读音节。

五、夸赞孩子的优点,激发孩子学习拼音的兴趣

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喜欢得到别人的表扬、夸赞,小孩子表现得更为突出。所以我们要抓住孩子的这一心理,在课堂上要多给予他们表扬,表扬一定要具体,不能盲目抽象,如“你真棒!”“你真行”,这种语言对于学生来说没有示范作用,因为孩子根本不知道他棒在哪里。老师的表扬要画龙点睛,让其他孩子有学习的驱动,如“你读得真准!”“你的声音真洪亮!”“你比老师还读得好!”“你写得真漂亮!大家要向你学习。”等语言。一年级的孩子虽然小,但他们也想极力地表现自己,得到表扬,所以不知不觉中就纠正了其他孩子的一些缺点;如果孩子读得不太好,写得不太好,也要用比较委婉的语言告诉他,让他知道错在哪里,找到努力的方向,纠正错误,如“你能把声音放大一点就好了!”“加把劲,你也会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除了语言,老师还可以用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对孩子给予肯定。

作文教学的几点尝试 篇12

一、促使学生多读,从中积淀好词好句

据说,曾有人向苏轼请教作文之道,苏轼答:“无它术,惟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鲁迅也曾经说过:“文章应该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式方法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也充分说明了多读的重要性,同时也表明读与写的密切关系。学生喜欢课外读物,但往往只是喜欢紧张动人的故事情节,读书时也只是一目十行,囫囵吞枣。并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脑子里没有积累下好词佳句。怎么能写成一篇优秀的作文呢?就像盖房子一样,没有砖瓦,再有本事的能工巧匠也盖不成。教学中我们就应该抓住学生喜欢故事这一心理特点,在学生中展开讲故事比赛,看谁能把故事讲得生动、形象。让学生在玩中积累下写作素材,还可以开展朗诵会、辩论赛等。

二、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积累写作素材

作文离不开观察,观察是获得第一手材料 的主要方 法 , 鲁迅说过 :“写作要静观默察,烂熟于心,然后凝神结想,一挥而就。”没有“袖手于前”的功夫就难以取得“疾书于后”的效果。我竭力引导学生掌握方法学会“看”。教室里,看同学凝神思考、紧锁双眉之神态,或同学讨论问题之情景;操场上,看同学们游戏时开怀大笑的场景,或捂嘴偷笑的神态。花园里,看花草无风时的静态,或风吹时的动态。总之,要随时随处观察,观察要细。这样,在作文时才能有内容可写。观察后,要组织学生把自己所见到的说出来。比一比,看谁说得好,看谁观察细。这样,既积累了写作素材,又提高了同学们的观察兴趣。让学生知道文来源于生活,生活处处是作文。

三、鼓励学生勤写日记,提高写作能力

日记是打开写作之门的钥匙。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在写作实践中潜移默化地领悟。而现行教材中,有些作文内容与学生的生活不贴近,学生写起来困难大,久而久之,对作文产生了厌恶心理,不利于作文水平的提高。相反,日记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写日记就是写自己的生活,写起来就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天长日久,就会对作文产生兴趣。在学生写日记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参加实践。以与学生平等的身份参与日记实践活动,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活跃的日记氛围。

四、由阅读向习作迁移,学习写作方法

叶圣陶说 :“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使学生举一反三,提高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能。”在阅读教学中,要注意以教材为凭借,充分利用和发挥重点课文的示范、引路和辐射作用,指导学生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如,阅读《跳水》一课,我问学生:“这只猴子顽皮吗?”“顽皮。”学生齐声回答。“文中有顽皮这个词?”“没有。”“你们是从哪儿体会出猴子的顽皮的?”这时,学生争先回答 : “钻、龇 牙咧嘴、 摘……”“对”。“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作者正是通过这些动词把一只顽皮的猴子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同学们在作文时也要学习这一点。通过细节描写把事物的特点写出来,比起直接表达效果好。”课下,我又引导学生模仿写一种小动物,把它的特点写出来,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再如,学习《飞夺泸定桥》一课,我让学生总结出这课的写作顺序,再因势利导教给学生如何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作文教学不能独立开来,要在课上、课下、时时、处处渗透,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五、多鼓励,少批评,激发写作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所以给孩子的作文写评语,要以表扬作文的优点为主,大到一篇文章写得好,小到一个词用得好,都要由衷地为学生作文中的优点喝彩。最后,再真诚地提出作文中存在的缺点,如:“你的作文用词生动 , 表达清楚 , 遗憾的是……”此类评语,使学生在肯定、信任自己的同时,又比较容易接受老师提出的意见。

上一篇:心理成像下一篇:农机推广农业机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