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的几点体会

2024-10-26

历史教学的几点体会(共12篇)

历史教学的几点体会 篇1

现今,教育已从过去“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全面提高人的创造能力的“以学生为本”的时代。这自然是对长期以来历史教师解惑、授道、答疑单纯职责的置疑。教师理应放下权威真理的架子,尽量减少自己观点对学生的影响与束缚。当前,越来越多的教师重视教学创新,不断创新教学方法,那么怎样发挥学生在历史教学课堂中的主体作用呢?怎样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来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呢?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1,2,3,4,5],我结合《历史课程标准》教学,不断开拓创新,探索初中历史教学,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一、转变观念,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要想保证初中历史在课堂教学上实现创新,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是关键。在众多的非智力因素中,兴趣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感情基础,是入门的向导,是学生探求知识和促进思维发展的动力。教师要在授课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兴趣,可以运用生动的历史语言与情感,创设出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面;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惠州的历史遗物、有关模型等,把历史画面直观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历史的情境画面中,感受历史,开阔思路,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进而达到解历史故事及风土民情的目的,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通过提出问题,设置悬念,学生能集中注意力,激发兴趣。

二、采用倒叙式导入的方法

教师在历史教学中采用倒叙的方式,可以创设浓重的学习气氛,为新课内容作铺垫。例如:在教学《秦汉开拓西域和丝绸之路》一课时,我先请同学们观看“丝绸的图片和丝绸之路的路线”,让学生认识到丝绸之路的作用,使学生重新回到那繁荣的年代。然后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言以渲染气氛:“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我们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丝绸之路只是其中的一个小的片断。我们的丝绸之路是如何开辟的呢?你知道谁是中原和西域交通的开拓者吗?你能想象大漠戈壁中竟然延伸着一条瑰丽的‘丝绸之路’吗?今天我们学习新课《秦汉开拓西域和丝绸之路》。”这样的导入,一开始就制造了浓重的气氛,使学生与教师产生了共鸣,让学生的思维跟着教学的发展而发展,起到了启发的作用。

三、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我们应重视历史问题的推理、解答过程,而不在于问题的结论,这符合历史学科在很多领域尚须完善发展的趋势,符合创新教学所追求的开放性、多维性,否则会把学生限制于教师安排的圈子内,从而阻碍他们创造潜能的发挥,使学生形成思维定势和思维惰性,从而阻止学生向前发展。历史教师没有必要在每一个问题之后都来一个盖棺定论,要给学生留下继续深入的悬念,培养他们不断探索的精神。因此,教师应根据教材挖掘丰富、全面的史实,采用学生为主体的多种教学方式,为每个学生都提供成功的机会,让成功的愉悦转化为创造的原动力,还可以带学生到电教室观看有重大影响的影片,如反映中国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影片《鸦片战争》,反映五四爱国运动的影片《我的一九一九》。通过观看电影,他们可以加深对课本的了解与理解,培养完善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品质,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复杂的电影故事情节,他们学习用辩证的观点来观察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教师可以通过社会调查、课堂讨论、小组合作辩论、撰写历史小论文等来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每每都有新发现来证实自己的能力,从而更加自信。教师要善于捕捉来自学生思维的灵感、智慧的火花,不失时机地将其延伸为思维的过程,拓展为创造能力。如分析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时,学生提出孝文帝总是不迁都,洛阳不推行汉法,那么鲜汉族将会出现怎样的历史局面?评价武则天时,学生有的认为应公正地评价武则天,既有进步性又有消极性的一面;有的认为由于武则天是女的,按照妇女的历史地位,她当上皇帝,违反了当时的社会常规。这说明同学们通过独立思考,学以致用,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

四、引导学生学会记忆

上课时学生既能理解又会做笔记,就有利于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记忆能力。学生通过图片、方位来记忆,可使历史知识形象直观,更容易记忆,记得更扎实。学习历史,不但要理解感受历史,受到教育,而且要掌握记忆历史知识的方法,这就要求学生手脑并用,积极记忆,以收到良好的识记效果。教师首先要教会学生做笔记。教师对学生记笔记要进行具体的指导:一种是摘录板书要点,记下老师讲述的重点,归纳的知识点、关键点,以备复习巩固。另一种是直接在课本上记下一些要点,如当教师讲到某个问题对自己有启发时,或某个问题不懂、或有什么好的想法时,可以在课本上或书上简要地记上几笔或者作波浪线、小三角、直线等符号,留待课后解决;记笔记,老师注意纠正两种错误的记录方法:一是一字不差照抄板书内容,详略、主次不分;二是在书上随便勾画,没有条理,没有固定的标记。其次要帮助学生掌握记忆的技巧。初中学生擅长形象思维,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因此,教师应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实现更好的记忆效果。多项比较,也就是从多个方面对具有某种联系的人物和事件等进行的比较。例如:从成立时间、成立地点、主要领导人三个方面比较第一国际、第二国际和第三国际。记忆历史年代,可编成顺口溜。记忆历史事件,可编成历史故事,可编成舞台剧,也可利用图片记忆历史知识。例如:《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讲到的清朝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让学生头脑中先建立一幅清朝中国领土示意图,注意东北、西北主要东南西南的位置,然后在图上找出各方位的各项措施,并同时记下。

摘要:针对目前中学历史教学情况,本文作者结合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转变观念,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初中历史课堂教学采用倒叙式导入的方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会记忆。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体会,创新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刘友峰.如何提高历史学习兴趣[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7,(09).

[3]韩湘萍.浅谈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J].历史教学问题,2005,(3).

[4]宋春光.历史教学中的导问[J].甘肃教育,2004,(Z2).

[5]齐渝华,石蔷.历史教学课例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历史教学的几点体会 篇2

----以必修一《祖国统一大业》为例

湖北省仙桃中学 熊红荣

目前,关于有效教学的讨论如火如荼。对高中历史教学来说,如何根据学科特点和高中生认知规律,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发展,是历史课程改革的重大课题,也是需要我们所有历史教师认真对待的一个大问题。前些日子,笔者有幸观摩了本校历史首席教师李茂勤同志执教的《祖国统一大业》一课,课后感受颇多,在笔者看来,有效的同时是优秀的历史教学,其精髓在于这样四个方面:对课程资源的优化整合、探究过程的良好实施、课堂导入和课堂小结的精心设计以及对教学反思的关注。下面,笔者以李老师上的这堂课为例,谈谈优化历史课堂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优化整合课程资源:

所谓优化整合课程资源,就是执教者根据教学的需要,对课程资源进行重新排列组合,其目的在于为课堂教学提供行之有效的素材,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笔者认为,整合应遵循两个基本原则:一是整体性,二是问题性。

例如,《祖国统一大业》一课,教材将“祖国统一大业”这个专题分三个子目叙述,即“‘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香港、澳门的回归”“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受篇幅的限制,教材对港澳台问题的由来只字未提,与之相关的一些知识散见于必修一的其它课文中,且并不完整。至于教材上已提及的知识点,有的过于简略,这不利于学生形成对该专题的整体认识,学生难以构建直观的知识网络。因此,李老师对这一课作了如下整合:将全文分为四个板块,补充港澳台问题的由来作为第一板块“问题之源----港澳台问题的由来”,课文第一子目调整为第二板块“统一之策----‘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课文第二子目调整为第三板块“回归之路----香港、澳门的回归”,课文第三子目调整为第四板块“两岸之间----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李老师还把整合后的基础知识和一些补充材料编写成学案,提前印发给学生,以便学生自主预习。进行这样的整合,可以增强知识的整体性和系统性,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腾出课堂上开展探究性教学的时间,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再如,对具体内容“统一之策----‘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李老师将其整合为四点:构想形成的背景、构想形成的过程、构想的内涵和构想的意义。其中,构想形成的背景和构想的意义为李老师所补充,目的是为了学生对“一国两制”的构想能有一个整体性的认识。对“两岸之间----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李老师将其整合为四点----隔绝、暖风、寒流和契机四个方面,以表格方式呈现,还补充了教材上没有的一些内容,让学生对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有了一个整体性的印象。在学生自主落实基础知识之后,李老师 还增设了几个探究式问题(具体分析见后),让学生认识到祖国统一是全体海内外中国人的共同心愿,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认同感,增强早日和平统一祖国的信心和决心。

二、认真实施探究过程:

知识发展的推动力来自不断涌现的新问题。探究式学习能使学生始终处于能动的、自觉学习的主体地位。历史教师可以通过学案补充一些材料,设置不同难度的问题,把学生学习的过程化解为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根据材料提取有效信息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让其养成“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例如,在《祖国统一大业》一课中,李老师把全课的基础知识教给学生自主学习,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完成学案上的空格,再与学案上的答案相对照。接着,他把学生分成四组,开展分组合作探究活动,要求学生根据学案上提供的几段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每组分别探究一个问题,推选一人整理全组探究的成果。

李老师设置了以下四个问题:(1)民国时期政府曾几度试图收回香港主权,最后都不了了之,相反改革开放后香港、澳门却得以成功收回,这是为什么?(2)港澳已经回归,而台湾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这是为什么?(3)是不是台湾问题就解决不了了?(4)本课知识的学习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经营我们自己的成功人生有何启迪?

在探究过程中,李老师对各组汇报的探究成果进行认真点评,强调回答要有史实依据,要“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还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用规范的学科用语作出小结。这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兴趣,促进学生终身学习意识的增强和能力的提高。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李老师关于第四个问题的教学片断,看看他是怎样进行探究式教学的。

师:下面请四组的同学说一说,本课知识的学习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经营我们自己的成功人生有何启迪?

生1: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越强,它在国际关系中的主动权或者话语权就越大。对一个人来讲,只要有本领,有实力,就会拥有成功的事业。

师:港澳回归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中国综合国力增强了,台湾问题还未解决就是因为中国综合国力还不是特别强大,经营成功的人生也要靠实力说话。可见,我们要不断增强自身的实力,这是民族复兴和人生成功之本。(教师板书:要不断增强自身的实力----复兴成功之本)

生2:实现祖国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师:也就是说,我们一定要顺应时代潮流。李登辉、陈水扁之流大唱“台独”论调,结果被时代所抛弃。经营人生也是如此,不顺应当前改革开放的潮流,不学无术,或因循守旧,就不会有幸福的人生。可见,我们要顺应时代潮流,这是民族复兴和人生成功之基。(教师板书:要顺应时代潮流----复兴成功之基)

生3:我们要始终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不动摇。

师:除了始终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这个底线以外,为了早日解决港澳问题,我们在谈判中还做到了具体策略的灵活性,适当的作了一些让步。经营人生也是如此,既要有做人的底线,有时也要适当考虑一下他人的利益,做到“外圆内方”,这样才会做出大事业。可见,我们要讲求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这是民族复兴和人生成功之法。(教师板书:要讲求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复兴成功之法)

生4: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是曲折的,我们要有克服困难和障碍的心理准备。人的一生中,也会遇到许多困难和障碍,我们要迎难而上。

师:解决港澳问题的谈判不是一帆风顺的,特别是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海峡两岸的统一也面临许多挑战。经营人生也是如此,要在不断战胜困难的过程中享受成功的快乐。可见,我们要善于克服重重困难,这是民族复兴和人生成功之坎。(教师板书:要善于克服重重困难----复兴成功之坎)

三、精心设计课堂导入和课堂小结:

巧妙的导入能起到先声夺人的功效。课堂导入语要切合教材内容实际,是学生易于接受或熟识的,时间不宜过长,要有利于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例如,在《祖国统一大业》一课中,李老师以建国后随着西藏的和平解放,祖国大陆实现基本统一的话题导入,设置了几个问题:当时,在祖国统一问题上仍有哪些问题未得到解决?这些问题是怎么产生的呢?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在统一大业上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呢?是通过什么方式解决的呢?这些问题,构成几个悬念,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激起了学生学习本课知识的积极性。

精彩的小结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课堂小结要做到知识要点化、概括化,便于学生对一节课所学知识有一个宏观的整体的认识。有时,还可把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强化人文精神的培养。例如,在《祖国统一大业》一课中,李老师把全课知识总结为这样几个字:“一国”(“一个中国”的原则);“两制”(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三地”(香港、澳门、台湾);“四方”(中国、英国、葡萄牙、美国)。最后,李老师指出:实现祖国统一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是全体海内外中国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我们坚信,在一定时期之后,在海峡两岸以及海外爱国人士的共同努力下,台湾必将与祖国大陆实现和平统一。这样处理,利于学生记忆,使其在头脑中形成“知识树”的印象,且利于在潜移默化中完善学生的精神境界。

四、注重教学反思:

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借助一定的研究方法,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得失,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科学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

教学反思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从时间上看,教学反思包括教学前反思、教学中反思和教学后反思。教学前反思是一种超前反思,指的是在课前教学设计过程中反思教学设计的合理性。教学中反思和教学后反思是一种反应性反思,指的是在课堂中或授课结束后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反思教学过程的合理性。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要注重教学反思,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课堂结构,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

对于本课,教学反思应解决以下问题:(1)教学三维目标的制定是否符合执教者所在班级的实际情况?(2)课堂导入的方式是否能产生悬念并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3)对课程资源的整合是否增强了知识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并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4)设置的探究性问题的难度是否适合学生实际?问题设置的顺序是否符合逻辑?等等。

对初中历史教学实践的几点体会 篇3

关键词:初中;历史;实践

一、活学历史,培养学生的历史情感

作为历史教师,要善于发现,善于寻找历史与现实的内在联系。例如,我们在讲解宋代文化史的时候,可以将历史和现实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由于在两宋时期北方人大量南迁,经济重心由黄河流域逐步向長江流域转移。因此,北方人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俗也影响着南方人。在两宋之前,南方人的饮食习惯主要以稻米为主,由于北方人的大量南迁,一些南方人也开始辅以面食为主食,人口的迁移不仅会带动经济的发展,也会影响生活习惯。现如今,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迁移也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身边所发生的变化足以证明这一点,各地小吃琳琅满目,我们的饮食习惯是否也在悄悄地发生变化。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对比,使学生了解到历史的发展与现实社会发展的必然联系,了解一些生活习惯也是历史的传承,通过学习历史,使学生感悟到历史发展有许多的相似性,以此来激活学生的思维,升华学生的智慧。

二、趣味引导,创设问题情境

1.趣味引导,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我们在讲解新课时,要重视课程的导入环节,这是教学的关键,趣味引导,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例如,我们在学习《人类的起源》一课时,可以采用趣味引导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关于人类的起源,有许多神话故事,教师可以先从神话故事讲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将中西文化中的神话故事进行对比,以此来引导学生的疑问。通过趣味引导,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当中来,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学习效率。

2.讲述历史故事,创设问题情境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讲述历史故事,要在故事中画龙点睛、点到为止,目的是吸引学生的视线,关注教学重点和主要教学内容。例如,我们在讲述秦汉文化时,提到医圣和《伤寒杂病论》的时候,一些学生就会想到扁鹊或者华佗。由于三国演义等一些文学典故的影响,神医华佗和扁鹊在学生思想中的印象非常深刻。为了让学生记住医圣张仲景,我在课堂中引入了医圣张仲景与饺子的故事,由于饺子是生活中大家比较熟悉的主食,学生都想知道饺子的由来,这样主动学习意识被调动了起来。这种故事引导记忆法,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了学生的记忆。

3.运用《百家讲坛》节目内容,创设问题情境

我们在讲三国时期的《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时候,可以借助《百家讲坛》中易中天《品三国》的一些内容,来分析三国时期的曹操、刘备和孙权等历史人物,通过人物分析加深对历史事件的认识,还可以通过电视剧《三国》来增强学生对历史人物的认识以及对历史事件的了解,通过这些我们来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分析两场战役的历史意义。教师还可以运用杜牧的“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来掀起讨论的高潮,历史故事与历史事件有机地整合,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质量

多媒体教学,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视野,利用图像、声音、视频等形式传递历史信息,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多媒体具有灵活多变、信息量大的优势,生动的画面使书本中的历史人物更加形象化、趣味化,复杂的历史事件通过画面的展示,能够让学生的思路更加清晰,记忆更加深刻。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多媒体强大的信息量,便于在讲解过程中进行大幅度的时间跨越,便于更好地归纳和总结。运用多媒体进行历史教学,能够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动”起来,能够更好地挖掘教材内容,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初中历史教学,要提高知识性和趣味性,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情感,让学生真正走进历史,了解历史,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提高教学质量,使初中历史课堂充满活力。

参考文献:

[1]明雪梅.阅读教学要坚持多读精讲.中国校外教育,2010(5):74.

[2]唐胜娟.初中历史有效教学初探.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4).

搞好中学历史教学的几点体会 篇4

一、培养兴趣是搞好历史教学的前提

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首先, 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古人云:“亲其师, 信其道。”由此可见,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非常重要。在教学中, 教师潇洒的教态, 风趣的语言, 甚至教师的长相、风度、穿着打扮、习惯动作都会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对教师的教风、教态、教法、语言等产生了好感, 就会对教师所教的课程产生兴趣, 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否则就会产生厌倦心理。其次, 要因材施教。学生对历史课的认识和兴趣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有兴趣但不求甚解;有的只对历史人物、历史故事有兴趣;有的只对分数有兴趣, 只从考高分出发。我们应根据这些差异, 采取不同的方法, 予以不同的教育, 提高学生的认识和兴趣。再次, 要充分发挥历史学科本身的优势。历史课本取材新颖, 内容丰富, 图文并茂, 特别是有许多很吸引人的历史故事、传奇人物等, 教师在讲课时应充分发挥这些优势, 改变单调乏味的讲述, 变历史知识为有血有肉的、具体的生动画卷。

二、注重讲授方法和教学艺术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亦多术矣, 运用在乎人。”历史课教学必须根据学生年龄的不同, 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的不同, 教学条件和环境不同, 教师本身的素质特长不同, 地理环境不同等, 采取灵活多样、适时对路的教学方法, 每种方法都精心设计、精心准备、精心导演, 达到美、活、实的艺术效果。我根据不同的内容、不同的条件先后采用过参观总结法:参观历史展览、革命胜地、古代建筑, 然后让学生根据我拟定的提纲写出总结;专题讲座法:对重大历史事件采用讲座法;读议法:阅读教材后进行讨论;历史知识竞赛法;比较对比法:将历史上相关联的内容加以比较, 既可学习新的知识, 又可巩固就知识, 起到互补作用, 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和理解;读 (书) 测 (试) 讲 (解) 法:将新课知识点拟成测试题, 上课后让学生一边读书一边答题, 然后我进行要点讲解, 并使之系统化。

三、史情、史理相结合

初中学生对历史课内容有着明显喜憎之情, 他们喜欢爱国英雄的故事、祖国繁荣昌盛更的历史, 不喜欢丧权辱国的人物和事件及一些偏于记忆的地域或时代, 这就是一种情感因素。教师应根据这一情况发挥教材中的爱国主义的内容, 动之以情, 喻之以理, 感染和启迪学生。如讲“唐朝”时, 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明白唐朝是当时世界上的一个强盛的大帝国, 还要使学生理解唐朝繁荣昌盛的政治和经济原因。又如, 讲“东晋和十六国”时, 学生对北伐杰出的代表祖荻非常佩服, 纷纷表示也要向祖荻那样“闻鸡起舞”练好本领, 随时报效祖国。教师可利用学生这种积极情绪选讲一些有意义的历史故事, 使学生在兴奋愉悦中接受教育。

对于学生不喜欢的内容, 教师要善于从思想上、认识上帮助学生全面正确地理解历史, 使学生从历史中吸取教训。在可能的情况下, 教师可举一些古今中外的名人, 利用反面教材进行教育。如讲“五代十国”时, 教师可提问:“对石敬瑭的所作所为我们可得到什么?想到什么?”学生反响强烈, 争着发表见解, 都认为这个人物是个很好的反面教员, 要从他身上吸取教训, 任何情况下都不做民族败类, 都不做有辱人格国格的事情。学生的喜增之情是非常易于显露的, 教师要把握其心理活动, 激发他们奋发向上的民族感情, 使其明确自己的历史责任, 意识到“国家兴亡, 匹夫有责”, 从而奋发向上, 立志成才。

四、充分利用探究式教学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心灵深处, 总有一种把自己当做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的固有需要。”探究学习旨在促进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 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如何在历史课堂上实现探究式学习呢?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1. 创设情境, 巧设问题

苏格拉底说过:“问题是接生婆, 它帮助新思想的诞生。”在新课程的背景下, 要想上一堂鲜活的历史课, 精彩的、开放的问题情境教学是必不可少的, 它可以唤醒学生的求知欲,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如在讲《鸦片战争》时,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组罂粟图、一段《鸦片输入》的视频把学生带入特定的历史情境中, 然后预设问题:林则徐采取过哪些禁烟措施?为什么说领导虎门销烟斗争的林则徐不愧为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这样的情境创设和问题的提出就成为学生主动探究的起点。

2. 互探互究, 解疑释难

互探互究、解疑释难是探究学习的重要环节, 也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核心。从教学角度来看, 该过程是整个教学的主体活动, 可以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探究活动, 也可以是学生独立进行的探究活动。因此, 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发挥学生自身的主动性。从创造角度看, 该过程是学生进行发散思维, 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的主要环节。所以, 教师课前要根据教学内容, 精心编制研究的问题、方法、步骤, 课上要加强指导, 给予学生适当的点拨, 并留给学生充分自主的学习空间。教师还可以根据情况分配任务, 分设若干个学习小组, 让学生分组讨论自己的选题。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以及各种报刊、书籍等来收集资料, 并完成对资料的筛选、归类、分析等过程, 通过梳理、分类、比较综合概括, 最后完成对课题的解答。

五、利用好课余时间

尽管课本上的知识、图书的资料和互联网上的信息量很大, 但毕竟是纸上的、文字的东西为多, 学生能接触到的实物史料较少。因此, 教师应充分利用好课余时间, 结合所学习的内容, 组织学生走出校门, 到博物馆、展览馆、历史遗迹遗址、名人故居等处去阅读历史、感受历史、探究历史, 从而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野, 增强对历史的感性认识, 丰富学生的知识, 锻炼学生的意志, 培育学生的能力。这样不仅有利于历史课的传授, 还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摘要: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 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 而应是知识获得的主动参与者。但长期以来, 历史课堂教学沿袭的是教师台上讲, 学生台下听的灌输式教学方式, 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的地位。再加上受教学条件的限制, 许多历史教师只能进行“满堂灌”式的教学, 使历史课成了死记硬背、枯燥乏味的代名词。固步自封于教材, 枯燥乏味的说教反复摧残着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严重制约着学科的生命。笔者从实际教学出发, 对历史教学做了一些分析。

历史教学的几点体会 篇5

漳平市西园中学 陈文彬

2005年下半年,我校建成了多媒体教学平台。几年来,笔者充分利用这一有利的教学条件,把信息技术与初中历史课程进行整合,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现谈谈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多媒体教学对历史课堂教学的积极作用有:

一、活化教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成为历史课程的新资源„利用多媒体授课,可以使学生更为直接、迅速地了解历史、掌握历史,赋予历史课程新的生命。”(附1)

就是说,图文并茂、形象生动的多媒体教学可以让学生置身于逼真的历史情景之中,成为历史的参与者,使一向抽象的历史课变成为生动有趣的现代化教学演示课,帮助学生感知和理解历史知识。

笔者就曾进行过一个比较教学。在讲授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第10课“五四运动”时,先在一个班级进行常规式教学。一节课下来,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差距,虽然老师讲得头头是道,口若悬河,学生听得却一头雾水。

在认真解读《历史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笔者将另一个班的学生带到多媒体教室上课,并将有关 “五四运动”的教学过程设计成以下步骤:

(1)课前活跃准备:先安排几名团员演唱了共青团团歌,再导入本课:“2008年是五四运动多少周年?五四青年节与中国近代史的哪一个重大事件有关?”(2)师生双边互动:按照“阅读课文~观察图片~思考问题~理解内涵”的教学顺序,教师设计以下教学问题:

①阅读课文导言和第一段小字,设问:这些内容与五四爱国运动有何联系? ②阅读页正文和第二段小字,设问:五四运动中,爱国学生提出了哪些主张?五四爱国运动的性质是什么?有何重要意义?

③上述材料反映了中国人民的什么精神?从这段材料中体现出来的五四精神,你认为是什么?

④五四运动对我们现代社会有何借鉴意义,我们青年学生应如何发扬五四精神?

(3)品尝情趣教学:通过播放陈道明主演的电影《我的1919》中有关五四运动爆发、经过、结束的影片剪辑片段,让学生感受当时“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氛围,加深学生对本课的印象,升华本课学习主题的中心。

这种抓住教材重点、难点,巧用多媒体创设悦耳、悦目、悦心历史的情景,能够活化课本教材,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和认识潜能,能够正确引导学生走进历史、活学历史、感悟历史。

二、激活思维,提高学生探究式学习能力。

信息化平台是教学的载体,课堂教学的主体应该是学生。那么,怎样在信息化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探究式学习能力呢?

三年的实践教学,笔者觉得应做好以下两点:

(1)积极设计知识的再创造过程,使学生养成灵活运用和综合运用历史知识 的习惯。

如今,笔者所在的乡镇已经成为漳平重点发展区域。在激情

澎湃的同时,本人也在思索一个问题:如何把历史教育的社会教育功能与人的发展教育功能结合起来,提高历史教学的人文气息,达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思想情感教育层面目标?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人觉得应该注重学生学习历史方式的突破。2008年中考在复习到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知识点时,由于前后涉及《中国历史》七(上)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七(下)第3课《开元盛世》、第10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等课文,这不是对学生进行乡土人文教学的很好素材吗?

笔者于是找了三则材料,设计了四个问题,依次在大屏幕中放映: 材料一: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西汉《史记》

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南朝《宋书》

材料三:“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请回答:

①以上材料说明江南地区从西汉、南朝到南宋发生怎样变化?这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发生怎样的变化?

②为什么会发生这样变化?这种变化对我国经济产生怎样深远的影响? ③你认为对我们家乡工业园区建设发展有何启示? 在第三问之前,老师播放了一些反映近段时间家乡巨大变化的音像资料和图片,引导学生从历史中回归现实,在现实中重温历史,让历史课堂教学快速延伸到生活实际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爱国、爱家乡的观念。

(2)巧妙利用探索性和讨论性的学习模式,激发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多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和生动的学习资源。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提倡学生学习方式的多元化,在多媒体教学中充分汲取带有乡土气息的养分,如引导学生进行实地观察和调查、课堂讨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历史问题,形成主动学习历史的态度,培养学生的人文主义精神、科学态度、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附2)

初中历史教材为我们进行多媒体教学提供了很多现成的实例。其中,教学活动案例的设计与实施就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如讲述三次工业革命时,本人就对学生说:“在恬静地享受科技革命成果时,走出校园仅仅20米,我们的母亲河——九龙江静静地流淌在我们面前。但是江面上常常会见到绿的植物、黑的水又引起我们的思考,在科技发展的同时人类应该注意些什么?它对于我们这片正在开发的红土地带来什么启示?”

学生的思维很快被激发起来,积极参与老师交给他们的作业:《我给家乡融入海西大开发的一点建议》。他们纷纷走出校园,进行实地考察,采访有关人员,到网上或图书室查阅相关资料。有的同学还用手机或相机现场拍照、录相等形式认真地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任务。

两个星期后,老师与同学代表仔细地汇总了同学们交上来的作业,并以Flash动漫制作的方式,进行形象直观的汇报教学,从而让学生体会到在发展工业化的同时,应该重视生态环境与污染等问题。这种利用多媒体教学创设德育情境,陶冶了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操。

(二)对应用多媒体教学进行历史课堂教学的两个建议:

一是要加强教学资源的共享性。依笔者的经验,应用电子备课至少要经历五个环节:熟悉教材~查阅筛选资料~对资料的进一步筛选~制作课件~整合课件。往往一个星期两节历史课,备课却要好几天。备课时间的过度繁长是制约信息技术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的一个重要因素。

因此笔者倡议同仁们把自身制作好的课件资源拿来共享,建立发挥公共邮箱(如lyspjs67@126.com)、QQ群的作用,相互学习,互相促进,一定会让多媒体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发芽、开花、生根,并牢牢地在龙岩这片红土地上“茁壮成长”。当然在“拿来主义”同时,要注意因地制宜,在充分考虑校情、乡土实际和学生素质的基础上,重新组合与加工,达到真正有利于教与学。

二是应注意教学课件的实用性。采用多媒体教学后,学生确实在课堂上保持了高度的兴奋,激发了学习兴趣。但是在大量的视听冲击面前,过度求新、求快、求刺激,会导致不少学生注意力严重分散,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正如笔者在讲授《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一课添加了影片《我的1919》及《开天辟地》的内容。这些片断播放后,确实以其客观真实性,打破了时空限制,再现了历史场景,学生情绪高涨。但过了几节课学习《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一课时,由于一时间找不到相关的课件影音素材,上课才几分钟,一些学生就开始问:“老师,怎么没有影片看?上课多没意思!”

从学生的反映中,笔者认识到:信息技术只是历史教学中的一个辅教手段,任何素材的引用,课件的制作都要服从于完成课标所规定的教学任务这个大局。因此,教学课件的设计、教学素材的选取应讲究实用性,切不可哗众取宠,片面或过分追求花俏、艳丽,往往会“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正如《历史课程标准》所讲的,课程资源的种类有三部分:一是校内的课程资源,如实验室、图书室以及各种教学实践基地;二是校外的课程资源,包括图书馆、博物馆等广泛的社会资源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三是信息化课程资源,如校内信息技术的开发利用、网络技术、远程教育等。(附3)因此,在充分运用好信息化教学平台的基础上,历史教师应充分发挥各种课程资源,“化腐朽为神奇”,实现课程资源价值的“超水平”发挥。从2006年至2008年,本人就带领部分学生通过开展本乡“苦瓜”、“花生”基地建设调查,拓宽了校内外历史课程资源及其研究成果的分享渠道,尽最大力量和最短时间实现历史课程改革的目标。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以上只是笔者在信息技术应用于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体会和粗浅思考,不足之处望同仁们能帮助指点并斧正。

参考资料:

历史教学的几点体会 篇6

关键词:微课;初中历史教学;学习兴趣;自主学习

微课是“微”时代的产物,具有时间短、目标明确、主题突出等诸多优点,同时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深受学生和教师的喜爱,微课是一种新的课堂教学形式,它的出现必将会带来教育的改革和课堂的高效性。自微课实施以来,本人积极学习探索微课教学模式,2015学年第一学期积极参加了区第二届中小学教师微课竞赛活动,对这一新型教学方式的认识和制作水平进一步提升。

一、微课教学有利于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认真学习微课制作并结合历史学科的特点和学情的基础上,我选取了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4课的知识点《马关条约》。在全面分析《甲午中日战争》这一课的教材和课标后,我把《马关条约》的内容作为本节微课的重点,《马关条约》的危害和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作为难点,制作了学习《马关条约》的微课教学视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当学生看到幻灯片自动翻阅,视频中老师的声音在那儿自问自答的情景时,学生的目光紧紧地聚集在大屏幕上,从学生的眼里我感受到了追求新知的渴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被点燃。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姆曾说:“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有了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整堂课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程度出乎我的预

料,自始至终都满怀热情地投入学习、讨论的过程中,师生互动良好,课堂气氛热烈,课堂效率大幅度提高。

二、微课教学有利于转变旧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微课教学推动了初中历史教学方式及学习方式的转变。在传统的历史教学方式中,教师主要在教室中完成讲授任务,传统的学习方式主要是学生在教室中根据教师的讲解获取知识,学生很少发表独到的见解,师生交流对话的机会极少,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鼓励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倡导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方式的创新,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在《马关条约》这一微视频中,我以一段新闻报道视频回顾了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李鸿章赴日本议和的场景,清政府的软弱退让和日本咄咄逼人的嚣张,最终达成了严重损害中国领土主权的《马关条约》的过程,然后一一展开条约的内容,学生根据这段微视频中的视频报道,总结归纳出《马关条约》的四条内容:割三地、赔二亿、开四口、允设厂。通过我的实际教学,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够很好地归纳总结知识点,自主学习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得到较大的锻炼和提升。在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依靠教育信息化来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已经成为大势所趋,教师可以依靠微课短时高效、开放共享的特性来发挥其强大的生命力。微课教学体现了教师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鼓励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极大地推动了初中历史教学方式及学习方式的转变。

三、微课教学有利于整合补充课堂容量,加强知识点的前后联系贯通

初中历史应是趣味性、故事性强的科目,现实是学生对学习历史不感兴趣,一个重要因素与教科书有关,教科书对历史事件内容的叙述是简单枯燥的,各个历史事件之间是断裂的,且与现实生活脱节,学生往往无法很好地去了解一个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通过制作微课,教师可以补充许多相关的信息:可以是文字材料,可以是图片,也可以是影音资料,从而有效地扩充教学内容,更好地还原历史场景,让历史变得丰满立体,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历史虽发生在过去,但和我们的现实生活不无关联。在历史课堂中,联系时政热点问题,更能体现历史学习的现实意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升华,学习历史,以史为鉴,这是对学生一次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弱国无外交,只有国家强大、民族富强,才能更好地捍卫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教师的补充触动了学生的兴奋点,引发了学生探求的欲望、参与的热情,这样的课堂才是高效的课堂、精彩的课堂。

四、微课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适应信息化教育对教师的要求

在制作微课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处理教材、整合相关知识;教师要学会正确使用录音软件,学着用恰当的语速、适度的停顿进行录音;要学着影片的插入、声音的剪辑嫁接;要学着让声音与画面同步等等。比如,在制作《马关条约》这一微课过程中,在参阅教学参考书和网上的相关资料后,将最有价值的信息进行整合。录音的过程更是一波三折,说话稍有停顿或稍有差错就得重录,前前后后录了十几遍总算成功。在录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图片切换的速度与语言的同步,有问题的地方要稍加停顿等。这种新型的信息化教学方式不仅对于教师的教学方式进行了丰富与发展,还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促使教师在微课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地研究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

作为一种新的信息化教学方式,微课的创新意义就在于它构筑了一个张扬个性、展示自我的视觉媒体平台。微课是在教育信息化及新课改背景下的大胆尝试,它短时高效、开放共享、微小却威力无穷的姿态正逐渐显现出其强大生命力,微课不微,见微知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教育需要改革创新,教育工作者也要不断学习充实自己,我们相信,应时代而生的微课一定能为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及素养打开一扇新的学习

之门。

参考文献:

[1]夏忠文.利用微课程促进学科教学的应用研究与反思[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1).

[2]胡铁生.使用微课教学的几点体会与反思[J].佛山教育,2014(4).

历史教学的几点体会 篇7

一、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新课改后我们要从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 树立“沉进去”、“走出去”、“坐下来”、“钻进去”、“放开来”的五种“意识”, 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在合作中发展,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想让学生在接触高中历史时就“一见钟情”, 并主动参与到课堂创设的学习情境中, 教师的引领作用是至关重要的。俗话说:“师傅领进门, 修行在个人”, 可见能否“修得正果”, 教师的领“入门”是关键。

二、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从一定程度上来讲,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高教学质量,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技巧和业务能力, 历史的最大价值就是对现实的人文关怀, 教学作为中介, 力图传达历史的人文内涵, 同样的历史教材, 有的教师都能把一堂课上得情趣横生、高潮迭起, 学生学得生动活泼、积极主动, 有的教师把课堂变得死气沉沉, 课堂失去了生机, 缺乏活力, 这就是教学方法问题。所以, 教师要认真学习, 吃透教材, 深入钻研教材, 分析学生的基本情况, 根据所教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状况分析教材, 缜密思考, 真正摆脱教材的传统模式, 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案, 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例如:在历史教学中针对不同内容采用系统讲授式、启发式、讨论式、提问式、演讲答辩式、开放式、探究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只有教师的教学手段丰富, 教学方法出新, 教学结构严谨, 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创设科学情境, 注重探究引导

高中历史教学不能仅满足于让学生掌握现成的知识, 记住历史结论, 而应注意学生的学习过程, 所以,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要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 善于挖掘历史内容中的生活素材, 找准每个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的“切入口”, 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进行分析推理, 使学生逐步掌握这些学习历史的重要工具, 掌握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思考和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历史地图是用地图语言表现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空间状态的特殊形式, 形象直观而又简洁生动地反映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发生的区域、位置及发展态势, 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不可缺少的工具。这些历史地图使用很方便, 效果也很好, 可以为学生创设生动的、更加接近现实生活的教学情景, 使学生对所要学习的问题产生浓厚兴趣, 促使学生尽快地进入课程学习状态。

结束语:

人们常说:“教学有法, 但无定法, 贵在得法”, 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 我们只有不断探索, 积极开展教学实验, 探索提高教学质量的规律和方法, 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 利用演示教学, 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与不足, 促进学生拓宽思维, 使学生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有效引导学生全面开发和培养各种能力。

摘要:新课程的全面实验和迅速推广为学校、学生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促使不同层次学生都参与到历史教学活动中。促进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产生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 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既掌握知识, 又体会到“历史来源于生活, 又服务于生活”的价值, 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提高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观。这就要求教师实现角色的转变, 合理使用呈现工具、探究工具、交互工具、设计工具, 使学生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逐步培养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从而达到获取知识、解决问题、表达观点、训练技能的目的。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观念,新课程

参考文献

[1]大山.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D].西南师范大学, 2009.

[2]傅英定.创设历史问题情境存在的问题[J].湖南教育:综合版, 2009, (2) .

历史教学的几点体会 篇8

一、教师必须具备的“三力”

1. 感召力。

作为教师, 要提高自身的感召力, 首先要身正为范, 做学生的好榜样。当挫折和失败出现时, 老师要表现出强者的风范, 不能沉溺于暂时失败中不能自拔。当成功来临时, 也不能陶醉于成功之中不求上进。其次, 老师要善于总结自身的优、缺点, 吸取经验教训, 树立新的奋斗目标和前进方向, 用汗水浇灌出更加丰硕的成果。只有这样, 教师才能具备较强的感召力。

2. 说服力。

作为教师, 要活跃课堂气氛, 提高课堂效率, 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语言要形象、生动、流畅, 能够吸引学生。另外, 应从学生的感性经验出发, 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 以便于学生理解, 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调动他们浓厚的兴趣, 达到提高课堂效果的目的。与此相反, 抽象、呆板、拖沓的课堂语言则会让学生产生厌倦情绪, 不利于教师历史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因此, 要提高课堂效率, 教师的教学必须具备较强的说服力。

3. 亲和力。

在我国, 有一位叫夏沔尊的教育家讲过:教育如果没有情感, 没有爱, 就像池塘里没有水一样。池塘里没有水, 就无法成为池塘, 教育没有爱, 也就没有教育。俗话说得好,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教师不仅教学生如何学习, 更重要的是教学生如何做人。善良和慈爱是教师的人格魅力所在, 爱学生、信任学生是教师最基本的素质。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巨大的力量, 它能让学生树立起对自己未来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调动他们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让他们有积极向上、努力进取的学习态度。

作为教师, 教好每一个学生是我们的天职, 我们要容得下性格脾气各异、兴趣爱好不同的所有学生。我们不但要成为学生的好老师, 还要成为学生的好朋友。我们不但要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劣、还要关心学生思想品德的好坏, 更要把学生的日常生活、健康状况放在心中。对于那些学习落后, 调皮、捣蛋的学生, 要尊重他们, 采取以引导为主的教学方法帮助他们扬长避短。要贴近学生, 用教师的亲和力感化学生, 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 让学生喜欢你进而喜欢你所教的历史学科。

二、教师必须把握的“五性”

1. 再现历史, 注重生动性。

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 只是教师讲解, 学生听、做笔记。这种教学方式, 学生觉得枯燥无味, 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而教师采用多媒体课件, 通过音乐、图片、视频的有机结合吸引学生的注意。这种直观形象的教学比生动的语言更能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在多媒体课件中, 我时常把我收集和自己制作的幻灯片, 比如:表格、歌曲、视频等, 展现给学生。这样我就可以在有限的历史课堂教学中, 让学生视野开阔, 思维拓展, 知识量大大增加。例如:在讲解《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一课时, 我先播放一首歌曲《春天的故事》, 让学生在优美的歌声中感受到改革开放的重要性。接着, 让学生围绕以下问题展开小组讨论。《春天的故事》部分歌词:一九七九年, 那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神话般崛起这座座城, 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一九九二年, 又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请思考: (1) 歌词中的“一九七九年, 那是一个春天”指的是中国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2) “老人”指谁? (3) “神话般崛起这座座城”指的是哪几个城市? (4) “一九九二年, 又是一个春天”指的是哪一重大事件?学生经过思考、讨论, 不但掌握了丰富的历史知识, 也使学生分析、归纳、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大大提高。因此在教学中如果能恰当地设计和运用有关歌曲、录像等, 再现历史情景, 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深入浅出, 注重难易性。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 有许多难点知识, 如果直接传授给学生, 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 也就失去了对该知识点的学习兴趣。因此, 就必须采用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方法, 学生就容易听懂了。例如, 在讲授《走向整体的世界》这一课中有一个难点概念———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这个概念包含的内容跨度很大。我在上这一课时是通过提问的方法逐步推进的, 步骤如下: (1)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这个概念中, “世界体系”指的是什么?同学答:“世界体系”就是指“整个世界连接为一个整体”。 (2) 在这个整体世界里, 那类国家处于主导地位?同学答:“资本主义国家, 如:美、法、英等”。 (3) 这类国家是怎样让世界连成一体的?同学答:“通过对外殖民扩张, 输出资本, 瓜分世界, 占领殖民地。” (4) 那么, 这类国家占领殖民地又是为了什么?同学们答:“他们是为了倾销廉价的工业品, 掠夺当地宝贵的原料, 最终建立起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5) 根据以上内容, 请你们归纳一下:“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包含哪几个方面的内容?经过上面的分析, 同学们自然而然地归纳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内容包含以下三个方面:即资本主义制度在全球范围的建立;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形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确立。接着, 再分析这三方面内容的形成及原因。最后, 这个难点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只要学生在上课时能认真听老师的讲解, 思维自然就活跃了, 从而提高了听课效率。

3. 论从史出, 突出趣味性。

在高中历史课本中, 有很多总结性的内容, 比如:鸦片战争后,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老师若直接灌输这些结论给学生, 学生就会一头雾水, 听不明白。长此以往, 学生就会厌烦这门课程。所以对历史结论的导出, 老师应引导学生从许多历史材料中去分析、归纳, 使学生有顺其自然的感觉, 而不须死记硬背, 学生的兴趣也就自然被调动起来。我在课堂教学中, 尽量把历史课本中的结论跟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内容结合起来, 抓住学生的思维, 引起学生的注意。比如, 在讲授《春秋战国的纷争》一课时, 我通过讲述“烽火戏诸侯”的故事, 让学生进入西周末年烽火戏诸侯的场景, 了解西周的灭亡, 引入东周的建立, 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通过讲故事, 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就被调动起来, 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4. 启迪教育, 培养自主性。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 我们想要极力屏弃那种“教师口沫横飞, 学生收效甚微”的教学模式, 就应从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上下功夫。高中生在思想观念上和行动上都表现出极强的自主性。他们自尊而又自信, 热衷于彰显自我。不管是在个人生活上, 还是在对社会、对人生的看法上, 都开始有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和主张。他们已不再满足于父母的说教、老师的讲解, 或者是书本上的现成结论。对成年人的意见或建议不轻信、不盲从, 要求有事实的证明和逻辑的说服力, 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并勇于为坚持自己的观点而争论不休。

根据学生的这一阶段特点, 教师可采用设问教学方法, 即:老师把课本的内容变为有一定梯度的问题, 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问教学法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 南宋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说:读书无疑者, 须教有疑。有疑者, 却要无疑。设问教学法是自主学习的关键。例如:在讲解《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一课时, 学生对三民主义的概念、三民主义的内容和评价等问题都基本上能理解。但对“新三民主义”学生却难以理解, 根本无法讨论下去时, 这时教师应该抓住这个契机进行设问:孙中山在什么背景下提出了“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新”在何处?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查找资料解决问题, 帮助学生由被动转为主动学习,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自主性, 从而达到了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5. 因材施教, 注重实效性。

历史课主要任务是提高学生的三种能力:即全面认识历史事物的能力;把握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能力;系统认识历史事物的能力。要提高这些能力就必须有的放矢、关注实效。坐在同一个班级学习的学生是各不相同的, 有的同学学习基础较差;有的同学学习方法不当;有的同学接受新知识较慢;有的同学理性思维不好。这就要求老师兼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 依据他们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比如:我在上课时就比较注重提问的方式、方法。从课本中可以找到的答案的、较简单的问题, 我就让基础较差的学生来回答, 让他们觉得自己也有会的问题, 从而使他们的信心倍增, 也有了学习的兴趣;而对于那些学习程度好的学生, 就把难度大的问题留给他们, 活跃他们的思维。如果提问不具有针对性, 课堂就会死气沉沉, 活跃不起来。由此可见, 要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就必须关注到不同层面的学生, 做到因材施教, 有的放失。

总之, 教师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具备“三力”, 把握“五性”。这样才能更好地展示自身的素质, 设计多种教学方法, 采用多媒体课件, 把过去的历史现象呈现在学生眼前, 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又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使历史课堂活泼、生动, 大大提高了45分钟的教学质量。

以上所谈仅是本人在教学中的一些体会和尝试, 对于如何充分利用好课堂45分钟, 我将不断实践, 继续探索, 使所有的学生在我的历史课堂中都能热情参与, 盆满钵满。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上好每一堂历史课, 是我们历史教师肩负的责任。如何在有限的45分钟内高效率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本人认为, 教师应具备“三力”, 注重把握“五性”。

关键词:历史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意]亚米契斯.爱的教育[M].夏沔尊, 译.广州出版社, 2009.

[2]中学历史教学参考[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

历史教学的几点体会 篇9

一、饰演历史人物, 要全面了解人物所生活时代的社会特征与历史特点

孔子所处的社会, 是动荡的社会;所处的时代, 是变革的时代。公元前546 年, 即孔子出生后五、六年, 晋、楚两大国在宋国召开了弭兵大会。自此以后, 诸侯间的兼并战争少了, 而各国内部, 尤其是大国内部, 权臣间或者强大氏族间的你吞我杀却多起来了。而鲁国的三大氏族 (季氏、孟氏、仲氏) 的互相兼并现象不严重, 但和鲁国公室冲突却日益扩大, 迫使鲁昭公寄居齐国和晋国, 死在晋国边邑乾侯, 鲁哀公出亡在越国, 死在越国。孔子在耳闻目见的国家大变化的情况下, 想做到“老者安之, 朋友信之, 少者怀之”, 于是在齐鲁之争中, 尽管齐国想得到他, 以共谋天下, 而孔子却一心辅佐鲁定公, 为了家国天下, 孤身一人退齐十万雄兵。然而, 鲁定公虽为鲁国正君, 国内三桓却拥兵自重, 公然蔑视公室, 以致逼迫鲁定公俯首于家臣季孙氏, 鲁国内忧外患之境久久不除, 鲁定公只好听从孔子的建议, 宣布堕三都。然而, 就在孔子承命力堕三都的成败之际, 鲁定公的一个决定, 彻底改变了孔子的一生, 甚至改变了历史的进程。在掌握了这些历史知识后, 就为表现鲁定公的矛盾性格找到了历史依据, 让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更加统一。

二、历史人物的性格诠释, 要考虑人性的复杂性和矛盾

孔子是这部戏的主角, 包括鲁定公在内的其他人都是配角。所谓配角, “亦称‘次要角色’, 是对主人公的形象起到对比、陪衬、铺垫作用的, 或者作为矛盾的对立面而存在的角色。同样可以具有鲜明的性格特征, 是故事和情节发展不可缺少的人物。任何配角和主角的演员在表演艺术上都具有同等的创造性价值。 (1) ”为此, 在表现鲁定公性格的同时, 也要注意和孔子的性格时而一致、时而冲突的矛盾性, 在冲突中显示孔子的智慧, 也要表现鲁定公的无奈。鲁定公对孔子的态度时冷时淡, 忽而座上宾, 忽而远逐之;最初让孔子充满希望, 最后却令他绝望, 孔子或许“哀其不幸, 怒其不争”。在这部戏中, 对鲁定公很难用“好人”或“坏人”来界定, 也很难用“开明”或“糊涂”等来概括其性格, 在这种情况下, 我就必须充分考虑鲁定公“此时此刻”的内心活动, 而不是刻板地将某个性格定型化, 于是人物性格的多样性和人性的复杂性得到展现。

三、饰演古代人物, 在研究、准备、表演角色的过程中, 演员应该始终坚持用心去感受角色

历史人物距离我们的时代和生活久远, 为了能够让我们的表演更加准确地表现人物的生活经历、性格特征、思想风貌、言谈举止以及生活习惯、气质心态等, 演员既要读懂文学剧本, 也要对人物进行历史的、文学的、戏剧的全方位解读, 这种解读既可以缩短演员与角色之间的距离, 使二者融为一体, 又可以满足现代观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审美需求。大连话剧团的《孔子》摒弃了编年体式的呆板叙述, 在现实主义戏剧风格的基础上, 加入了多种浪漫主义时空交错的表现形式, 并且强化了戏剧冲突。该剧采用了多媒体沙画绘制的舞台背景呈现方式, 根据故事情节设置, 适当运用中国古典舞烘托舞台效果与戏剧氛围。

四、用细节雕琢人物

《辞海》解释“细节”为:“文学艺术作品中细腻的描述人物性格、事件发展、社会环境和自然景物的最小组成单位。” (2) 。我在饰演鲁定公时通过细微而逼真的动作、表情和语言, 把人物的身份、性格、精神状态、心理活动等方面都刻画得很生动、很饱满。如鲁定公在遭到季氏逼迫时, 显得手无足措, 向文武大臣求救既丢面子, 也不会达到自己所预想的效果, 只能是自取其辱, 而如何处理孔子, 则令他左右为难, 生怕得到落井下石、不爱惜人才的恶名, 又怕处理不好得罪季氏, 性命难保, 于是走来走去、脚步混乱的细节就表现出他内心的极度矛盾性。

五、结论

饰演古代人物, 演员的表演不能脱离历史背景而进行恣意的“现代解读”, 也不能拘泥于历史环境而不敢进行“现代解读”, 要将“历史的真实”与人物性格的真实结合起来, 进行恰当的“现代解读”。

摘要:在历史剧表演中, 演员既要尽量“还原历史真实”, 也要适当地对人物进行“现代解读”。演员饰演历史人物, 要全面了解人物所生活的社会特征与历史特点;对人物的性格诠释, 要考虑人性的复杂性和矛盾性;在研究、准备、表演角色的过程中, 演员应该始终坚持用心去感觉角色, 用细节雕琢人物。

关键词:孔子,鲁定公,人物塑造,历史还原,时代解读

注释

11彭万荣.表演词典[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5.180.

初中历史教学的几点感悟 篇10

第一:语言关

作为授课教师要注重自已的语言, 讲一堂好的历史课, 必须具备良好的语言素质, 要使语言精炼、有穿透性, 力争做到几句话说出之后即能感染学生,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第二:心理关

不同的学生, 在不同的阶段心理特点是不相同的, 这就要求教师学会把握各时期学生的心理变化, 调整自己的授课风格来适应学生的心理需要, 就能在教学工作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结构关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讲, 学生听, 听后背的教学模式, 这就压制了学生思想的发挥, 也就违背了新课标理念中提出的以学生为主体了, 而以教师为主体了。那么新课标要求下我们应构建读——讲——剖——感——练五环的课堂结构, 下面介绍一下就该课堂结构。

(1) 读:课上在教师的引导下, 要求学生利用8—10分钟阅读教材, 把握历史课本中的主要内容, 也就是通过读书让学生总整体上感知全文。

(2) 讲:在的读书的基础上, 选1—3名学生讲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对学生在讲述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之处, 请其他学生改正;其中, 前两个环节是在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与表达能力, 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现的平台, 真正让学生变成学习知识的主动者而不是被动接受者, 使学生感到我学习我受益, 我参与我快乐。

(3) 剖:剖析中考的考点, 做到教学有针对性, 同时要设置一系列具有探究性的问题,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让学生感到历史知识不再是枯燥、乏味的老古董, 而是有生活乐趣的学科, 让学生在一系列的问题中轻松度过, 对于积极参与回答问题的同学给予鼓励 (赏识教育) , 此环节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巩固知识, 如何运用知识, 为以后的应试做准备。

(4) 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感受所学的知识, 对待知识, 努力有自己的想法, 即把知识生活化。也就是通过学习历史事件, 让学生对历史有所感悟和认识, 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学史可以使人明智, 从而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达到教育者的最终目的——让每一位学生思想健康, 为国家的建设服务。

(5) 练:选择精题当堂训练, 以达到知识的巩固。这就要求教师课下要多做题、选精题, 学生少做题、做精题, 以减轻学生的负担。

最后, 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不仅要多听课, 多评课, 更重要的是要多钻研, 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 形成学科思想, 去引领学生学习。

历史教学的几点做法 篇11

一、努力钻研教材,掌握教材是教好历史课大面积提高历史教学成绩的关键

现行新编中学历史课本若不仔细阅读,就会使人感到中外历史知识杂乱、零碎,难以看出历史的发展顺序。但如果仔细阅读理清历史发展的线索,全面地把握各时期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及该时期的社会状况,在教学中就会游刃有余,有的放矢了。

如:中国近代史当中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资民主义国家先后发动了五次大的侵华战争。即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人民曾掀起三次革命高潮,即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此外,还有一次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挽救民族危机的改革,即戊戌变法。教师理清这段历史发展的线索后,在讲解时,只要按顺序而又重点突出的介绍清楚这些最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这一时期的简况和风貌也就反映出来了。学生们对这一时期的历史知识也就有了较系统的掌握。

二、以较生动的讲述和适当的对比来加深学生对史实的了解和记忆,从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如在讲新航路的开辟这一节当中,我特意联系了中国史中讲述的四大发明和郑和下西洋这些有关史实,并特别强调指出,若没有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的西传,西班牙人达?伽马、意大利人哥伦布、葡萄牙人麦哲伦是很难出海远航的。同时,将郑和下西洋的时间船队规模、人员数目、远航目的等一一对比,这样即加深了学生对这些历史事件及人物的印象,又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从而树立起为中国的繁荣昌盛而发奋读书的远大理想。

三、增强历史教学的趣味性,是提高历史教学成绩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历史教学中,为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在教学之余,广泛阅读了大量的历史刊物及有关资料。在吸取他人的经验基础上,把一些历史知识、历史人物编成顺口溜、快板、谐音短语等,结合历史第二课堂效果显著。

如在讲中国历史第二册中隋朝大运河的开凿一节中,大运河的四段常易混记。我就让学生这样记:永济通济江南河,沟江淮连着运河全长四千里,贯穿五河六省过,北涿南杭洛居中,经济交流贡献大。 又如在鸦片战争中,中国人民抵抗英军侵略的英雄事迹。按教材内容需一千多字,但是让学生以快板的形式来记忆,仅用80余字就可以概括出来,让学生记得既快又准。即:广州抗英林则徐,厦门退敌邓廷桢。虎门天培洒热血,定海总兵全献身。化成血染吴淞口,众军镇江建功勋。宁波黑水杀敌寇,三元人民显英豪。再如黄海海战军舰、管带等易混,可编为如下歌谣记忆:刘邓林方四管带,定致经济舰同来,一号击中部长舰,二号吉野鱼雷翻,三舰将士全殉国,四号奔逃撞已舰,提督汝昌不受伤,此战胜负谁能哉?

四、语言的魅力无穷的力量

在历史教学中,适当的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使学生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会陶冶学生的情操,给学习一种美的享受,从而激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精心设计一节课的导言,在历史教学中可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了好的开端,还要注意在讲课过程中的语言。首先历史教师在接触史料的时候,往往会对历史事实做出评判,这种评判就使历史教学的语言带上了感情色彩。如在讲“火烧圆明园时,大火一直延续了三天,黑色的云团笼罩着北京的上空,久久不散。面对此景中国人民无比悲痛,而外国的强盗们却感到此景奇伟。这样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就这样毁于英法侵略者之手。”这段教师本身真实情感的发泄,使学生受到了正义感、爱国主义的熏陶。又如描述《马关条约》的谈判情形,当时李鸿章卑躬屈膝对伊藤博文说:“台湾,已是阁下的口中之物,何必心急?” 伊藤博文怒目一视,皮笑肉不笑地把嘴一歪说:“肚子饿得很,很不得一口吞下去!”李洪章又是点头,又是拱手。这一段话刻画出侵略者的贪得无厌的面孔和对卖国贼的憎恨,又激起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总之,新编历史教材符合学生实际,符合中国国情。只要我们下功夫研究,确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把握学科的特点和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注入新意识、新观念,体现时代特点,那么历史教学将同其它学科一道,为培养跨世纪建设人才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初中历史教学思想的几点思考 篇12

一、坚持以人为本, 激发学生学史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需落实学生的主体性, 而这是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课堂上学生能否自主参与学习活动是学生能否成为学习的主人的标志。只有学生在情感、思维、动作等方面自主参与了教学活动, 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才能得到发挥。因此, 如何让学生自觉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成为教学活动的一个难点。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要突破这一难点, 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让学生成为历史课堂的主人。

初中生正处于其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 人生观、价值观均尚待养成, 了解、认知历史人物的生平和品格, 可以为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个性提供必要的参考和借鉴。我们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实施教学, 尊重学生的个性需求, 激发并保持学生学史的兴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之者, 好知之者不如乐之者。”通过激发学生学史的兴趣, 促进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和强化, 化非智力因素为智力因素, 使学生产生学习历史的不竭动力。

二、加强学法指导, 使学生学会学史的方法

要想达让学生学好历史的目标, 加强学法的指导是必要的。学法指导不仅是多方面的, 而且要及时。下面归纳几种学法。1.回答问题。每节课都有提问, 学会回答问题是最基本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条理清晰地回答问题的良好习惯。2.列大事年表。学完一个单元, 列大事年表可教会学生抓住重点、理清历史线索的方法。3.设计表格。每个历史时期的文化都异彩纷呈, 头绪繁多, 应培养学生归类整理知识的能力, 教给学生设计表格的方法。4.整理提纲。这是学会学习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重点难点, 对所有的有效信息进行综合提炼, 把重要的知识点整理成简明的提纲, 既能养成归纳概括能力, 又能提高适应能力。5.纵横联系。历史是泛指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 纷纭多变、错综复杂的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之间彼此都不是孤立的, 具有一定的某种必然的联系。正如恩格斯所说:“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虑自然界和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 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 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会纵向贯通, 横向联系, 揭示出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外在关联, 方能认识历史发展的本质及总趋势。6.对比分析。有些历史现象本身并无直接关系, 但通过比较、归纳, 可以得出新的认识, 形成规律性的认识。

三、加强直观教学, 让学生掌握历史脉络

采用直观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感性材料, 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因为从思维特征看, 初中生的形象思维占优势, 采用充盈直观素材的教学, 能让课堂更具活力和吸引力, 有助于学生强化知识联系, 发展历史思维能力。教学的直观形式有实物直观、模型直观和语言直观等。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更为直观教学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如在教学中可以适当运用直观的图片, 适时插入对图的阐述、说明和描述, 图言并茂, 以及集“视、听”为一体的动态录像, 引导学生在感知直观材料的基础上, 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 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最终获得科学理性的知识。

当然, 直观教学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教学目的。在全面理解的基础上, 教师指导学生及时地将认识的材料进行总结归类, 上升到一般的理论, 这是感知过程的最终目标, 只有这样, 初中学生掌握的知识才是系统的、深刻的。

四、加强对传统与现代教学模式的研讨

教学是一种实践, 教学策略和实践环节需要不断发展和创新。随着信息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 社会对教育的培养目标和人才的培养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潮流把广大第一线教师推到了潮头。对此, 一方面要积极参与改革, 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结合校情、学情, 积极致力于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积极探索, 大胆实践, 在实践中总结反思和提高, 探索出符合教学实际的教学方式。另一方面要冷静思辨, 保留和发展传统教学模式的长处, 实现二者的和谐统一。

现代教学技术的发展, 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如文本、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不同类型的信息媒体, 通过综合编排处理, 不仅扩大了学习容量, 节省了时间, 还突破了时空的限制, 再现生动的历史场景、鲜活的历史人物、复杂的历史事件, 为学生提供了大量具体的、直观的感性材料。尤其是多媒体的运用能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 具有传统教学模式不可比拟的优势。但是在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时, 不能对传统的教学手段一概否定。因为传统教学手段有自身的长处, 更有多媒体技术不可替代的优势。教学中应将两种教学手段结合, 适时、适度地运用多媒体技术, 才能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中学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教师, 核心在课堂。因此, 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普及, 不是不需要教师, 而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上一篇:机械加工下一篇:供水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