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的几点体会(共12篇)
情境教学的几点体会 篇1
情境教学能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具体的身边实例,帮助小学生理解.心理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便于教师因材施教,创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乐于表现自己.笔者在此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就情境教学与心理学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谈几点体会.
一、创设数学情境教学
受学科特点的限制,由各种符号、定理、定义以及看似毫无美感的简单逻辑所构成的小学数学,是非常容易使学生昏昏欲睡的,使他们从心底厌恶数学,试图逃避,甚至放弃学习数学!其实当我们站在这一年龄段的学生角度,就会发现数学的抽象思维很强,但是目前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的抽象思维水平很低,他们不容易理解,从而产生厌恶情绪.因此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根本就是将数学知识放到生活中,引导学生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还原于他们的实际生活中,以此使数学知识具象化,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对于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他们的抽象思维很欠缺,正处于学习书本知识的过渡期.因此需要教师将学习材料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关联,使数学学习成为一个丰富多彩的活动,以此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便于理解和接受新知识.
以“重量单位”的教学内容为例.在课程开始前,教师可以问学生一个有趣的问题:“同学们知道自己有多重吗?”用这个与学生自身直接相关的问题来活跃课堂气氛.然后,教师要随机请不同的学生回答自己的体重,直到他们的答案中出现公斤、斤、千克等的单位差别时为止.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出本堂课所要讲授的内容:重量单位.教师在纠正了学生刚才所回答的××公斤、斤或千克后,就应及时引入千克与公斤、斤的换算公式,并指出课本与日常表达方式的差别.之所以要及时,是因为学生在产生困惑与好奇的心态时,往往是注意力最集中的,此时对各重量单位进行梳理,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点形成深刻印象.
借鉴“否定之否定原理”运用于数学教学过程.前面例子是由生活引向课本知识,基本教学后,可以再将知识引向实际生活,在过程中不断纠正学生出现的问题,以此巩固、深化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并且可以将生活情境模拟成游戏,师生共同完成.如,让学生们每三个人为一小组,要求学生A利用弹簧秤,称出某一类蔬菜的总重量,学生B设定该类蔬菜的总价格,学生C求出每千克、每斤、每公斤的价格.过程中要求学生A、B、C互换角色,并且不断变化蔬菜总价格,求单价.这样一来,不但巩固了学生对重量单位的认识,对弹簧秤的应用并且锻炼了计算能力,同时还加深了他们对身边事物的关切度.有助于自身科学精神与探究意识的养成.
二、心理学应用于数学教学的实践
不同学生的生活环境使其形成不同的性格,或外向或内向,可能伴有自信、自负或自卑等特点,这些复杂的个性特点使得单一的教学方式不能够对所有学生起到有效的作用,若想提高整体教学质量,应用心理学知识对学生因材施教,适当调整课堂教学方式成为必然.
(一)缓解心理压力,创建良好环境
首先需要教师把微笑带进教学,微笑能拉近教师与学生的情感距离,让学生减少紧张感,从心理上获得安全.创造这样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还需要善待学生的个性特点,如学优生的习惯性抢答.课堂上,学优生思维活跃、学习主动,但他们的举动常常会让另一部分学生失去思考、表现的机会.如,在学习“认识圆”一节时,教师会提问“什么决定圆的位置”“什么决定圆的大小”之类的问题,来加深学生对圆的理解.但总有学优生会抢答“圆点”“半径”,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笔者一般会在提问前对所有同学说:“同学们的思维都很好,有的非常想要验证自己的结果,但是我们要学会控制自己,先举手再回答问题,好吗?”这样,既能维护课堂纪律,又能使他们保持积极性.
(二)多鼓励,通过培养学习兴趣来提高教学成绩
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习得性无助的产生,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多发掘每名学生的优点,对他们的优点予以恰当的表扬,对他们的缺点结合优点以建议的方式提出.例如,笔者的某名学生长得非常清秀,但是字写得很乱,经常需要教师们猜他的作业,于是笔者在课下与学生们交流时便趁机指出“××你长得这么漂亮,要是字也能写得这么漂亮,那得多让人羡慕”,后期该学生作业有了很大改观.一句玩笑话,使学生体面地明确了自己的缺点,并乐于修正缺点.
对学生给予恰当的鼓励与表扬,能增强自我效能感.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对学生的进步或者良好的习惯给予表扬和鼓励,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笔者在教学“用方程解应用题”时,告诉同学们:我们目前学过的所有应用题,都可以用方程式解答,如果想要快速掌握这种方法,同学们可以在课下用算术法和方程法两种方法解答.当晚的作业中有一名学生将所有题目用两种方法解答,笔者对此进行表扬,并将其作业当作模范让其他学生学习.这样的做法对培养学生一题多解的解题方法是大有裨益的.
参考文献
[1]赵明.浅析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四川教育,2013(6).
[2]黄慰凤.心理学教学中对学生自我表现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1(23).
[3]李永强张娟娟.心理学教学中的育人策略[J].黑龙江史志,2013(11).
[4]吴雪峰.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探讨[J].科技信息,2011(20).
[5]王新波.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实现教学创新[J].中国校外教育,2014(29).
情境教学的几点体会 篇2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堂教学建议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渐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这段话明确指出:
一、课堂教学中,有必要创设教学情境并要善于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
二、创设教学情境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环境,而且也要关注学生的知识背景;
三、情境的创设要利于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情境的创设已引起普遍重视,特别是在新知识的引入上,尤为重要。这是一种很好的趋势,使数学知识更贴近社会生活与儿童的实际,可以改变枯燥、抽象的数学教学状况,也是现今课程改革的要求。但反思我们当前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思考。
思考一:情境创设能否带有欺骗性? 不久前,我听了一节课。课始,教师与学生谈话。师说:“最近学校将组织一次春游活动,你们愿意吗?”生说:“愿意。”师又说:“校长听说我们班同学数学学的不错,想请大家帮忙设计一份活动方案。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好吗?”…… 本节课学生表现得非常卖力,听课老师也认为教学效果非常好。课后学生紧紧围住教师不停地问教者什么时候去春游,去哪里游玩。教者显得很不自然,不是吱吱唔唔地说不出来,就是不愿谈论这件事。在评析时我问教者是否去春游,教者回答说是为了情境创设的需要才骗学生说去春游。
我愕然:教者的本意是好的,也想让学生学习数学时活动更加活泼,也想让学生了解这是生活中的数学,但学生能接受“欺骗性”的行为吗?从情商的角度来看,这种有明显“欺骗性”的情境创设是不恰当的,它是一种不
尊重学生的体现,不利于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是与“以人为本”的新课程理念相违背的。
思考二:情境创设是否能离开学生的生活实际。在教学新课程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年、月、日”单元中的“认识平年与闰年”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情境:“小明今年十二岁,可是他才过了3个生日.你能猜出他是哪一天过生日吗?”我本想这么简单的问题学生肯定能回答的出来,也能帮我很好地导入新课。然而学生的回答令我十分失望,有的学生说是1月20日,有的学生说是9月1日,还有学生说是12月31日。课后我做了调查,原来学生认为生日应该每年都会过一次,根本不可能十二岁才过3个生日。
新课程强调学生学习的内容是现实的。情境创设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实际,应是学生熟悉的或能理解的。我没有考虑到学生平时生活中所说的生日都是按农历计算的,也没有想到学生根本无法理解小明为什么只过了3个生日。情境创设离不开学生的生活实际,不能脱离生活,也不能背离学生的认知背景,否则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也会影响教学效果。
思考三:情境创设是否离生活越近越好? 在我校校内的一节公开课《找规律》一课,教者创设了杂乱无序选择饮料和点心的环节让学生体会找规律的重要性这一环节。为了创设情境,教者这样教学:师:“如果王华先选牛奶和饼干再选果汁和汉堡会怎样?”生:“身体会不好。”“会拉肚子。”“营养跟不上。”。学生的回答众说纷纭,但无论如何,都点击不到教者心中预设的答案,最后教者只好强行切入:“王华这样选择会不会遗漏呢?”绕了一圈,学生也没能从生活情境中学到应学的数学知识。这一现象的出现,体现了生活情境创设对数学知识学习既有效又干扰的辩证关系。有些时候,我们的老师还津津乐道于这样的“情境”,自以为是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应用能力,其实,-2-
削弱“数学味”,既浪费时间,又窒息学生本该活跃的思维。
我想情境创设“要紧扣所要教学的数学知识或技能,离开了这一点就不是数学课了。”首先,要区分清数学教学生活化不完全等同于生活。在“找规律”,过多的无关信息不仅不利于学生“数学化”能力的培养和数学知识的掌握,而且会模糊学生的思维,失去情境创设的价值。情境创设要有“数学味”,要紧扣数学教学的内容进行设计。
其次,要区分清目的和手段的关系。情境创设只是手段,不是目的,不应对情境本身作过多的具体描述和渲染,以免喧宾夺主,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思考四:情境创设要不要一定的“童趣”? 现在课堂教学中反映生活实际的情境创设较多,反映儿童兴趣的较少。往往把学生当作家庭主妇或设计师、采购员,这样的情境过多,再加上教师的“花絮”也多,学生会产生条件反射,也会萌发厌学情绪。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行为往往受兴趣影响很大,兴趣是促进学生参与学习的前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当学生有了“想学习”的愿望之时,学习才能获得较好的效果。因此,数学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因此,数学情境的创设要采用各种丰富多采的形式,将抽象、枯燥的学习内容用一个个富有情趣的教学情境展现出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进入想学、爱学、乐学、会学的佳境中。
如果我们从成人视角出发把自认为生活化、趣味化的素材予以强加创设或为情境创设而创设,就会使情境创设成为一种摆设;或不能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心理实际需求而笼统地进行情境创设,就会有“作秀”之嫌。
思考五:情境创设需要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吗? 如在教学“相遇问题”应用题,首先媒体出示一幅两人同时从两地相
对行走的情境图,然后演示两人同时从两地相对行走的情景:先闪动两人走过的路程,接着闪动相距的路程,直到变为一点,揭示这种现象就是“相遇”。但我认为,如果这里让学生亲身经历一下,理解会更加深刻。可惜的是,媒体的使用替代了学生的亲身体验,对于学生只能是“隔靴搔痒”。其实,情境创设不只局限于多媒体,语言、实物操作甚至教师的手势、体态,都可以成为一种情境。更重要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情境都适于用媒体。结合教学内容与情境的内在联系创设情境,如果教者教学“相遇问题”的应用题时,能让学生亲身感受什么是“相遇”,让学生“实地”走走或用“物代人走”,学生完全有这个基础,而不是一段媒体“广告”----这就是相遇。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充满着观察、分析、操作、模拟、推断、迁移等探索性和挑战性的举动。教师要积极创设操作情境,让学生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全过程,在操作活动中探索数学知识的奥秘,从而获得基础的数学知识和基本的数学技能。选择恰当地、适合学生发展的情境方式。学生缺乏主观感受的可以多用录像、动画等形式创设实际情境,丰富学生的认识。学生需要动手操作、亲身经历的,决不简单替代,创设操作情境。
初中生物情境教学的几点尝试 篇3
关键词:初中生物;情境教学;尝试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12-0095-02
一、引言
生物教学中,良好的教学情境的设置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良好的情境教学的设置还能够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知识。情境教学的设置对课堂教学的成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一切学习都是有情景性的,作为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时,要努力地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这个环境下去学习生物知识,去掌握生物知识。本文结合具体的实践教学浅析以下几点见解。
二、设置问题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究欲望
兴趣是学习知识的动力。恰当的问题情境的设置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学贵于思,思贵于疑。因此,生物教师要根据教学的目标,有目的地在教学中设置一些疑问,创设问题情境,用问题去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索欲望,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变成分析问题和学习问题的实践活动。
那么,如何才能在课堂伊始就牢牢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呢?这是影响课堂效率高低的关键。例如,在组织学生学习《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这节内容的时候,由于之前学生学过细菌与真菌能够危害动植物和人类健康,使食品腐败变质的相关内容了,因此,在导课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复习旧知识,然后再问学生“它们的存在对人类有没有益处呢?请列举出细菌和真菌对人类有益的实例来,”进行导入新课,这样能够激发起学生很大的兴趣,这个时候学生就会展开互相讨论,有些学生会迫不及待地举手回答教师提出来的问题,比如酿酒、制作面包以及药用等,都是需要利用细菌和真菌的,课堂的气氛也随之活跃起来,学生的思维更加的活跃,为接下来要学习的知识定下良好的基调。
三、创设开放性的问题情境,激励学生大胆进行质疑
生物教学中,开放性问题的设置能够激发学生不拘泥于一点或一条线索,能够让他们从已有知识出发,尽可能地向各个方向扩展,并且从扩散、辐射和求异的思考中,衍生出很多种不同的问题来,根据这些问题再求得多种不同的结果。比如,在引导学生学习“植物的开花”相关内容之前,可以先组织学生欣赏一下我国的十大名花的视频,然后再提问:“欣赏完以上画面后,你们有什么要说或要问的吗?”设置问题,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讨论,很多学生得出的结论是:“花真是太美了!”;有的学生会问:“这些花的花蜜好吃吗?”令人感到意外的是,有些学生则会问:“植物开花的镜头为什么会这么快呢?”这种开放性问题的设置能够快速地激发学生的思维,将其思维快速地活跃起来。
再如,当学生了解了“影响植物开花的因素”相关的知识后,教师可以适时地设置“用你们所学的知识,设计一个方案让菊花在‘五一’节开放”这一任务。为了促使学生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设计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然后再组织学生列举出自己设计的方案,学生们也提出了很多种方案,教师这个时候可以组织学生对这些设计进行必要的分析与讨论,并且从中再选出一个最为可行的方案来,然后再布置学生课后进行相关的实验。这样也能够培养学生独立地进行方案设计,再结合分析、讨论得出最佳的结果,有效地锻炼了他们的思维能力。
四、生活化的情境教学过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对于一节生物课来说,课堂导入只是切入口,重中之重则在教学的过程中传授给学生一些生物知识,也就是说教学过程的成败直接关系到一节课是否能够更好地实现它的教学目标。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才能有效地设计出富有生活化的情境教學呢?这也需要生物教师在授课时,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选择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些案例设置情境教学,这样能够把生物知识以一种更加直观、形象、直接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而且还能够触发他们思维上的共鸣,生活化的情境教学环节的设置,能够激发学生更主动地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于教材中一些比较抽象的生物学知识,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生活化的知识模型,这样也能促使教师的教学思路更加接近学生的学习状态,也有利于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与消化,从而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有效的情境环节的设置还能够激发学生主动地去探索知识,在探索中完成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此外,教学过程中生活化情境的创设,还需要教师能够精心备课,在新课中更多地融入生活化的生物教学资源,以便教师“教”的活动和学生“学”的活动都能够更多地接触现实生活实际,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生物学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这样一来,学生也就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学习生物的价值所在,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在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生物教师要及时、恰当地创设一些情境教学,用一些新的信息来刺激学生已有的认识结构,引发他们的积极思考,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和能力,让学生在牢固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初中阶段的生物课程的基本理论是抽象而深奥的,如果在授课的过程中只将这些抽象的理论传授给学生,没有创设一个具体生动的情境来的话,学生学习起来也会更加的吃力,久之也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因此,作为一名生物老师,在教学的时候,要充分地运用好情境教学这一方法,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化深奥为浅显,化枯燥为生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所以说,情境教学在教学中运用的得当,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美好情感,这样的教学也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理念的倡导下创设教学情境,通过更多的形式让学生在探索中走进生物、了解生物,进而掌握更多的生物知识。
参考文献:
[1]陈海燕.论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必要性[J].教育探索,2005(7):106-107.
[2]朱小毛,肖霞英.让幽默点缀生物课堂[J].中学生物教学,2006(150).
[3]朝宏伟.初中思想品德情境教学初探.学周刊,2013(2):102.
[4]李吉林:《情景教学实验与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情境教学的几点体会 篇4
一、在知识的引入时,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思维通常总是开始于疑问或者问题, 开始于惊奇或者疑惑。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在教学中我们就得根据教材内容给予一定的内刺激。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 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当学生对学习材料有了兴趣时, 才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教学“小数的性质”时, 我创设了这样一种情境:教师在黑板上写出3个数“3、30、300”, 问:“这3个数相等吗? (不等) 教谁能在这3个数的后面加上适当的单位名称后, 再用等号连接这3个数?”学生面对这样一个问题感到疑惑, 3个大小不等的数加上什么样的单位名称才能用等号连接。此时, 教师不仅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学内容上, 还让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了兴趣。学生积极思考后, 有的说:3米=30分米=300厘米:有的说:3元=30角=300分……教师一一肯定后又问:“谁能加上同一个单位名称后, 将这3个数用等号连接起来?学生回答:3米=3.0米=3.00米……教师又问:“像3、3.0、3.00这样的数大小是否相等呢?为什么?”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下, 学生带着对新知识的强烈渴望和对学习材料的浓厚兴趣, 愉快地参与到新知识的学习活动中去。
二、在知识学习过程中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环境, 体验和理解数学
教学“平行与相交”时, 直线平行与相交两种位置关系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无处不在, 我引导学生观察与分析。教材呈现了鸟瞰城市的照片以及运动场跑道、运动器械的照片, 从中抽象出直线的相交与不相交。在教学时, 不能照本宣科, 而应当引导学生去寻找自己身边的相交与平行现象, 如:观察自己校园中的路径、跑道、器械、铁门、栏杆, 以及教室里的窗户、黑板、墙面、桌椅、学习用品等。当学生初步理解了平行和垂直后, 再让学生去观察生活、寻找同类的现象, 学生的视角才是广泛和主动的, 数学意识能从中得到培养。
学生的社会生活、学校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问题, 有许多是建立数学表象、抽象数学概念的良好基础和素材。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环境体验理解数学, 有利于学生凭借生活经验形成数学概念, 有利于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用数学的视角观察世界。
三、尽力设计“模拟空间”, 使学生体验和理解数学
教学中, 有一些教学内容教材所提供的背景和素材离学生稍远, 或者很难提供现实的情境, 可以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 努力创设一些现实的情境, 甚至可以模拟情境为学生创设有助于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机会。
教学“混合运算”时, 可以模拟一个在小超市里购物的情境, 让学生解决买3本笔记本和一只书包, 一共需多少钱?拿50元, 买2盒彩笔, 应找回多少钱?等问题, 然后通过分析、归纳、交流、反思, 总结出“算式中有乘法和加、减法时应先算乘法”运算法则。由于提供了模拟的现实情境, 学生都有购物的生活经验和体验, 所以理解上一般没什么问题。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时也可以采取类似的办法。
四、充分运用数字活动, 使学生体验和理解数学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 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有利于学生进行主动的观察、试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的数学活动, 是使学生体验和理解数学的好方式。
教学“观察物体”时, 学生在三年级先后观察了由2个、3个、4个同样的正方体拼成的物体的基础上, 继续学习几何体与其三视图之间的相互转换, 教学的难度加大, 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观念。“摆一摆、看一看”是本单元最主要的学习活动, 教师和学生必须准备必要的教具和学具, 要在学生“摆”和“看”的活动中理解三视图与实物的关系。如:已经用了4个同样的正方体摆成一个物体, 提出再增加一个同样的正方体使得正视图不变这样一个具有挑战性、开放性的问题。教学时可以以小组为单位组织活动, 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试验、推理、分析和交流, 寻找规律, 形成体验。由于学生经历了“做”的过程, 有切实的体会, 理解也是深刻的。
五、学写数学日记, 在实际生活情境中思考数学问题
1. 学写数学日记可以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学生要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通过生活中的各种数学问题, 学生认识到数学就在身边, 领悟到数学的魅力, 感受到数学的乐趣, 写数学日记就是记录生活中的无处不在的数学, 学生通过自身的观察、记录, 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从学生写的这两篇日记就可看出。
日记1:星期天我和妈妈去买菜, 妈妈先买了一斤肉要8元, 又买了一斤萝卜要1元, 妈妈一共用去9元, 这些都是数学知识。
日记2:今天老师带我们去公园玩, 公园的门票每张8元, 我们班有42人, 老师问我带350元钱够不够 (不含老师) , 我是这样算的:42×8=336元, 因而我告诉老师, 350元够了。生活中的数学真多!
2. 写数学日记可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生把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的数学知识, 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写在日记上, 读给教师、同学听, 让大家分享他发现、探索的喜悦, 教师也从这一侧面关注、了解学生对数学的情感和态度。如下面这两篇日记, 虽然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都很简单, 但足以看出学生热爱数学。
日记3:今天, 学校组织广播操比赛, 我们一共48个人, 学校要求比赛时只能站四行, 那每一行要站多少人呢?我是体育班委, 最后我让12个同学站一行, 因为48÷4=12, 老师夸我真聪明, 我太喜欢数学啦!
日记4:我们家有14双鞋子, 我们的鞋柜有3层, 妈妈分配我的任务是把14双鞋平均分3层放, 剩下的放地上, 我就在地上放2双, 鞋柜每层4双, 因为14÷3=4…2。我爱学数学, 数学太有趣了!
3. 写数学日记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因为数学日记是课外完成的, 所以一些费时的或课内无法完成的活动, 可以让学生在课外完成并把自己的活动过程和结果写在日记上, 教师再检查。我在教学“时、分的认识”一课前, 让学生把自己所获得的知识在班上和同学交流, 加上我的点拨, 这节课教师教得轻松, 学生学得愉快。在教学完“量长度”之后, 我让学生回家量自己家人的身高, 记录在日记上, 学生热情高涨,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情境教学的几点体会 篇5
一、由汉字入题
运用汉字入题开篇, 可以分不同的阶段进行。我们首先要做的是, 给学生讲解汉字的发展和演变历程, 汉字的造字和用字方法, 借助《说文解字》这本书, 使得学生能完全理解我国的汉字结构和意义, 以及汉字中体现中国不同时期的主流意识。然后, 用学生的姓氏作为范例, 引导学生关心自己姓氏的由来, 了解自己的家族变迁, 结合《百家姓》这本书, 使得学生能理解家风传承对学生成长成才的时代意义。再次, 以认识生字为例, 跟学生的好奇心理相结合, 和求职欲望相结合, 比较同一汉字的不同字体, 和学生一起进行审美欣赏。
二、由自我入题
从自我角度入题, 教会学生应用开门见山的方法, 从介绍各自的姓名开始, 姓名由谁起的, 名字的寓意是什么, 它寄予了长辈怎样的期望, 教会学生要关爱本身, 关注自己的独特经历和特定感受。进而引导学生运用辐射式思维的方式, 进一步介绍我的兴趣爱好、业余生活, 我的偶像、老师、同学、家人, 我的家庭、我的学校、家乡等等。交流之前, 建议同学将自己准备介绍的内容写成提示性关键词或提纲, 鼓励学生大方地面对同学, 声音尽量做到明朗清晰, 尊重和善待到讲台交流的同学。在交流的过程中, 逐步渗透常见的自我介绍方法, 如释义法、谐音法、联想法、转折法等。
三、由新闻入题
由新闻入题, 可以有效引导学生关注身边事件、热点问题。首先, 可以用讲述新闻事件的方式, 继续练习口语表达中的思维严谨、条理清晰。其次, 可以用分析评论的方式帮助学生具备自己的看法, 有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有积极向上的心态。新闻的评论讲究就事论理、有感而发。对于新闻评论的立意, 力求引导学生做到观点基本正确、基本切合实际, 符合当前法制与政策思想, 既恰如其分, 又合乎情理。例如10月28日10时08分, 重庆市万州区一大巴车在万州长江二桥桥面与小轿车发生碰撞后, 坠入江中。10月29日, 经公安机关走访调查并综合接报警情况, 初步核实失联人员15人 (含公交车驾驶员1人) 。公交车坠江原因公布, 据车内监控视频显示, 系乘客与司机激烈争执互殴致车辆失控。一时间, 全国上下一片哗然, 各种声音不绝于耳。有指责刘某的、有指责公交车司机的, 更有指责乘客的, 而更多的则是来自对公交司机是否存在故意行为的猜疑。课前呈现, 可引导学生关爱生命, 可引导学生学习宽容、忍让、谦恭、谅解、理解……从心理学来讲, 猫踢效应的在于解释一个坏情绪引发的连锁反应, 我们不得不承认有时候一个大的悲剧竟然来自于一件很小的情绪发泄。乘客和司机口舌之争的时候, 似乎那个时候他们的情绪都爆到了极点, 而那个时候的情绪的爆点也许来自生活中的一件小事。
四、由疑问入题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 作为教师, 应当通过对文章的解释, 积极挖掘出文章中所隐藏的相关话题, 务必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口语训练, 使得他们能交际。运用文本中悬念的设置, 例如我们读过的《麦琪的礼物》这篇文章, “德拉数了三遍。数来数去还是一块八毛七分钱, 而第二天就是圣诞节了。”应该教导学生猜想德拉数来数去的意图。课文“留白”, 巧设疑问, 深入理解。在很多文本中, 作者往往为了表现的需要, 常常运用“留白”的艺术, 把一些内容留给读者自己。在教学时, 如果能充分利用好这些“空白”, 让学生展开想象, 对感悟文章主题会有极大的促进, 而在思考和交流中, 自然也提高了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如《项链》一文中, 对项链丢失后的情节发展, 就给读者留有想象的空间。在教学时, 就尝试提出这样的问题:大家试想一下, 如果不按课文中的情节发展, 会有其他的可能性吗?你认为哪种可能更真实?你的合理依据是什么?提出问题后, 由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然后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这样, 不但强化了了学生对文本的内容充分的掌握理解, 还能充分的训练学生口语表达, 使得口语能力大大增强。
情境教学的几点体会 篇6
[关键词]化学教学;情境;探究;创新
自从实施新的化学课程标准以来,“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已经成为每一位化学教师的基本教学理念,引导学生亲自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的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究精神贯穿于整个化学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一定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提高教学质量。本文拟从怎样创设教学情境谈谈自己的尝试和体会。
一、选择学生体验较深的身边化学现象创设教学情境
化学新课程注重体验、重视过程,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在化学教学中,如果教师能适时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一定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使学生萌发主动获取化学知识的欲望,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我在上第一节化学课时,把一张白纸贴在黑板上然后喷上无色液体,白纸上立即显示出“化学”两个红字,这个小实验马上就将学生带入神奇的化学新天地,紧接着“空瓶生烟”、“魔棒点火”等演示实验,激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产生一种认知心理上的冲动,一种渴求知识的欲望油然而生。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的相关实例,学生更是兴趣盎然。学生不但体验到了化学知识的价值,而且对该课的知识记忆牢固、理解深刻,反映了新教材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形成的积极作用。
二、选择实验过程的“异常”现象创设教学情境
实验是创造、发明的手段,是认识的工具。化学实验在形成化学概念、理论的时候,在帮助学生理解化学知识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化学教学中,要注意捕捉“奇特”的实验现象,利用这些异常的实验现象来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对这些异常现象进行探究,从而得到更重要的发现。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指导学生从这些见怪不怪的实验现象中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比如:在做葡萄糖的检验实验中,学生发现在新制的Cu(OH)2中加入几滴葡萄糖溶液加热后,没有预期的红色物质生成,而是生成黑色的沉淀物质。 在这一情境入手,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引发学生对这一现象与哪些因素有关进行猜想,进而设计实验、进行探究,让学生尊重实验事实。
三、选择具有重大影响的事件创设教学情境
具有重大影响的化学事件往往是人们街谈巷议的热点,也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情境来源。以此为背景创设教学情境,贴近生活,联系实际,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把学生置身于真实的情境之中,使学生体会到化学知识的价值和作用,诱发学生浓厚的探究兴趣和学习心向。比如: 利用“假化肥坑农害农的报道”和“不法商贩利用自来水冒充纯净水”等事件。只要教师在教学时合理选择素材,恰当地创设情境,就能调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四、选择学生有争议的问题创设教学情境
激活学生思维的有效途径是引发学生对问题的争议,争议是学生思维参与活动、认知发生冲突的结果,也是科学发明的前提。一堂好的化学课,应该是在不断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中求得问题的解决和思维的优化,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内容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对同一问题或现象的不同认识,结合学生的经验和实验, 培养学生的“求真”意识,揭示产生现象的本质和规律。比如:“奇妙的二氧化碳”一节时,可提出“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有何现象?”大部分学生根据课本知识回答: “ 变浑浊”;少数回答: “先变浑浊,继续通入二氧化碳后又变澄清”。 从而引发学生的猜想与争议,我当场演示,结果符合学生的预料; 又有人质疑:“是不是老师搞鬼?”对此质疑,我表示赞赏,立即取刚才实验的澄清石灰水,请该生重做一遍。这样一来,学生的思维又活跃起来,在探究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五、选择与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有关的资料创设教学情境
环境是人类得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保护环境、坚持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在化学教学中要渗透环境保护教育以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道德意识和环境意识,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自觉性。比如 “设计实验,探究农药、化肥对农作物或水生生物生长的影响”、 “从环保部门了解当地环境污染情况, 参与有关的环境监测活动”等实验都与生活相关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思考,从而进行讨论和探究。
情境教学的几点体会 篇7
关键词:思维,情境,规律,体会
在教学中, 常有这样的情况:两个学习用功程度相同的学生, 学习效果或成绩却大不一样。反复的教育实践证明, 这与他们有没有正确掌握和运用思维规律是大有关系的。
思维活动的趋势往往具有多向性和不确定性。学生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大多是间接的, 客观事物一般无法直接制约学生头脑中相对独立的思维活动, 而思维活动对于学生获得知识又非常重要。一是它能决定学生对知识的选择和取舍;二是它能决定学习的效果。在教学中, 学生们也常反映, 为什么自己对有的现象经常看到却又孰视无睹呢?笔者认为, 这与每个人的思维方式有关, 如牛顿从苹果落地想到了万有引力, 说明牛顿在观察某些现象时, 他已具有了从中得出结论相似或相关的思维构架。所以, 在教学中, 培养学生思维活动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批判性与创造性是很重要的。
下面, 就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活动谈几点体会:
一、创设情境是思维活动的直接动力
心理学实验证明:在认知结构中存在着动力驱动, 反映和操作三个复杂系统。驱动系统的功能是自我意识与自我调节, 形成对客体认识的欲求倾向, 它能激活、唤起并维持认识系统中的另外两个系统, 使其处于工作状态, 并完成对信息的加工。可见, 没有驱动系统的积极工作, 任何知识和能力的形成都是不可能的。驱动系统的动力主要来源于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和好奇。这就需要创设教育情境, 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
1. 活跃课堂气氛。
教师在课堂上不能一味地讲, 而应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 允许他们提出新见解、新思想, 哪怕是奇谈怪论或别出心裁的问题。例如, 在《同类项》这一节的教学中, 笔者创设了一个数学分类思想与生活事例相结合的问题, 让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愿望。 (1) 将桌上的书本全部放到书桌里, 开展一个抽书比赛活动。看谁用最短的时间抽出生物课本 (地理、数学……) (2) 安排学生重新整理自己的书本, 继续进行上次的比赛活动。 (3) 请同学们分析第二次比赛成绩, 谈自己的分类方式, 感受分类思想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4) 列出一些单项式, 让学生自由分组。 (5) 学生讨论分组的正确性, 进一步认识同类项的两大特征。通过这次活动, 不仅活跃了课堂, 而且活跃了学生思维, 使之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认识了同类项。
2. 尊重学生个性。
教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 区分高年级和低年级、智商高和智商低, 基础好和基础差的学生甚至男女学生的差别, 不能把教育和爱都给学习“尖子”, 而应多多关注差生, 消除“教学死角”, 并注重个别学生的气质类型、兴趣爱好等非智力因素。
3. 介绍新知识。
紧扣教材内容介绍有关新领域, 新成果和新现象, 以新激趣, 以趣带学。
4. 运用愉快教学。
教师的课不应成为学生的“催眠术”, 也不能让他们有“背石看戏”之感, 要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在课堂上“唱多角戏”, 学生也可以扮演教师的角色, 如可以通过模拟、试讲、讨论、练习、互助学习等方式进行, 让他们在愉快中“喝”下科学“饮料”, 从而乐学、会学。这种愉快教学方式能有效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善于布疑是思维动力的主要来源
有经验的教师, 在课堂上总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其方法之一就是精心设问。提问要审慎, 要掌握恰当的时机, 并具有适当的难度。如果教师的问引不起学生的思, 那就等于白问。当然, 一堂课若充满了提问, 也不能真正调动学生的思维, 那就成了“注入式”教学, 这是不可取的。那么, 怎样提问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目的呢?
1.提问要抓住时机, 如可在学生思考出现困惑之时, 概念发生混淆时, 也可在导入新课时, 概括总结时, 即因时因地而定。
2.提问的方式可以是教师问学生, 也可以是学生自己提问题。学生提不出问题的地方, 并不一定已经弄明白了, 教师应把问题归纳出来, 加以启发, 引起讨论。
3.提问要有助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提升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体会思维活动所带来的快乐。教育家赞科夫曾举过这样一个事例, 一位教师要求学生用最简便的方法解决7+7+7+4+7+7+7=?这道题目。多数学生的解决方法是:6×7+4, 而其中有位学生却与众不同, 用7×7-3的方法来解决这道题。他赞扬这位学生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 能看到这个式子中不存在的7。无疑, 这位学生的扩散思维能力和聚合思维能力都是很强的, 教师也正是要通过提问发现和培养这种创造性思维。
三、洞察心理是培养学生思维水平的可靠保证
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 洞察其心理。无论对优等生还是差生, 都要尽可能多地为他们提供表现的机会, 为其创造成功的机会。笔者认为, 以下几种做法较为有效:
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课堂上少一些命令, 多一些商讨;少一些灌输, 多一些启发;少一些限制, 多一些民主;少一些驯斥, 多一些感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
2.研究学生心理, 了解他们的知识水平。首先, 要知道学生在掌握新知识时所需的前提知识是否具备, 这些前提知识可能是书本、生产和生活经验;其次, 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否已掌握, 如类比法、归纳法、分析法、综合法、演绎推理法等。
3.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 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 面向全体分类推进, 不搞一刀切, 针对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难度的问题, 把偏离的目标再迁移到正确的目标上来。
4.多给学生以激励。学生在受到挫折, 遇到困难时, 教师要通过一句话、一个亲切的微笑、一个鼓励的眼神, 使之增强获得成功的信心。
对语文情境教学的几点思考 篇8
关键词:课文教学,情境教学,角色扮演,课堂实践
在语文教学研究的新局面中,“情境教学”汲取了我国古典诗词“境界学说”的丰富营养,是充分利用形象为学生创设具体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情感,从而引导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和运用语言知识的一种手段。语文课堂情境化教学是公认的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方式,在实际语文课堂教学中也是被频繁运用的方式。纵观各种成功的教学案例,教学中都离不开情境创设这一重要的教学环节。同时,情境教学也成了各种公开课、观摩课的必备环节,是课堂教学的一个评价标准。但是,当情境教学广泛运用于课堂教学时,广大教师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情境教学在实际运用中存在哪些误区?又有什么样的解决方法?我结合教学实际对此问题进行了剖析,以期能对未来的语文课堂教学有所裨益。
一、依据实际创设情境
在情境教学过程中,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和师生双方的局限,会产生不少问题。情境创设本来就是为教学服务的,至少应当注意联系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和教材知识两个方面。但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认为:只要在教学中运用了多媒体,就是情境教学了。实际上,这种做法往往喧宾夺主,偏离了教学主题。例如,有位教师在教《陋室铭》这篇课文时,首先安排学生观看课文的范读短片,但接下来教师并没有引导学生体会文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而是逐字逐句地讲解了课文,完全抛开了范读短片,既浪费了范读短片的时间,又没有引起学生情感的变化。这种教学播放方式,表面上看,是运用了情境教学的方法,但实际上却只是流于形式,收获不到应有的效果。亚里士多德说:“思维从惊讶和问题开始。”课堂情境的创设应基于实际教学情况,服务于课堂,启迪学生思考。因此,课堂情境教学的核心是围绕核心问题而展开的情境。以问题为中心的课程,能够引导学生的思考和实践。教师在设置问题时,既要联系教材内容,又要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找到双方的巧妙连接点,以此切入教学内容。例如,有位教师在讲授《贝多芬传》一课时,在课堂上播放了《命运交响曲》,学生在乐曲中体会着贝多芬的音乐力量,此时教师向学生提问:“贝多芬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创作了这首曲子?其蕴含了贝多芬怎样的精神?”在与学生共同讨论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并继续向学生提问:“贝多芬的人生之路是怎么样的?贝多芬的人格魅力体现在哪些方面?大家又受到了什么启发?”围绕这些问题,学生对文章的内容产生了兴趣,在主动阅读中既解决了问题,又把握了文章的重点内容。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对情境创设的方法很熟悉,但在运用的过程中却不得要领,只是流于表面。针对这种的情况,教师应明确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及情境设置的目的,把教学核心与情境设置巧妙地结合起来,并运用生动的教学语言引导学生思维,这样才能把情境教学落到实处。
二、角色扮演突破时空限制
角色扮演是情境教学的方式之一,这已被广泛地运用于许多学科的教学中,这对于学生感情体会和积极参与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然而,课堂时间和空间都是有限的,简单地模仿课文中的角色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困难, 更别说情境学习理论所要求的复杂的社会情等模拟的学习方式了。一些教师在运用角色扮演方法时会出现一些偏差,结果非但没能让学生领会到文章的内涵,反而产生了反作用。例如,有位教师讲授朱自清的《背影》一课时, 教师亲自模仿文中的父亲,表演父亲爬月台的情景。教师的本意是让学生体会父亲的可敬,但学生却觉得教师在教室里上蹿下跳,仿佛一个小丑。这样的教学不仅浪费了课堂教学时间,还没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事实上,脱离文章的特定情境,仅仅照搬照演一些局部场景,这是比较狭隘的做法,是不能表现其中所蕴含的情感的。教师可运用发散性的教学方式,以课堂情境为原型,并把其延伸至生活情境之中。比如在教学《背影》一课内容时,教师可以选取影视作品中一些能够体现父爱的感人片断,播放给学生观看,使学生在感动之余能更自然地理解文章中父亲爬月台时作者的深切感情。无论是语文学科还是其他学科,尽管教学客体无法改变,但教师却可以利用各种手段创设更宽广的实践环境,让学生突破课堂时空的限制,更好地发掘自身潜能,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三、构建师生互动的氛围
在实际情境教学中,一般都由教师来创设各种情境, 学生只是被动地接收和参与。所谓的聆听、思考、讨论都是独立于教师之外的,有时候会产生教与学相分离的现象。情境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学生形成师生共同参与的课堂实践共同体。教师应引导好教学走向,使情境教学更加完整。只有教师与学生共同沉浸在所创设的情境中,共同思考、相互启发,这才是真正的情境教学,才能真正地生成情境教育。例如,在著名特级教师于永的一节上公开课上,有位腼腆的女生引起了于老师的注意。师: “你想朗读课文吗?”生(摇摇头,小声):“我不想读。”师(微微一愣,弯下腰,微笑着):“没把握?”生(小声):“不敢站。”师(直起身子,微微地吁了一口气):“哦,那你就坐着读,于老师为你撑腰!”(全班学生和听课教师都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师:“让我们的掌声再热烈些!”(在大家的掌声中,小女孩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读完了这一段课文。)师:“不简单,如果再流畅些就更好了,还想读得更好吗?”(小女孩自信地点点头。第二次读得比第一次流畅多了,只可惜读错了一个字,全体师生给予了她热烈的掌声。于老师纠错后又让她读了一遍,这一遍读得流利而有感情。全体师生又一次热烈地鼓掌。)师(微笑着):“现在,你敢不敢读课文了?”生(自信地):“敢!”师(摸着小女孩的头,充满着激情):“敢,就能把书读好;敢,就能把事情做好。相信你在大家的掌声中胆子会越来越大,自信心会越来越强,书会越读越好。”在这个教学案例中, 于永正老师与小女孩一起进入了他所创设的鼓励情境之中,通过师生言语、动作的互动,形成了相互信任的关系, 共同克服了朗读课文时的心理障碍。这一成功案例至少给我们两点启示:情境创设不仅要注重知识的教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教师只有进行角色转变,才能形成课堂实践的共同体。然而,现实中的大部分情境教学都缺失这两个方面,忽略了课堂实践共同体的重要性。
四、创设以情感人的情境
课堂情境化教学的最高境界是对学生知识情感的共同激发。知识教学的重要性毋庸赘言,但情感教学也很重要。著名的情境教学专家李吉林老师曾指出:体验可以来自教师的情绪感染,用艺术途径可以影响学生情感的发生。 教师的情感态度和语言运用会对学生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若教师的形象塑造成功,则师生间比较容易建立起信任的关系,更利于师生的情感交流。教育心理学认为:评价一堂课上得好与坏,除了看知识授予外,情感授予也是重要的方面。例如,一位语文教师在上公开课时,一直站在学生中间讲课,学生小组讨论时,她也积极参与其中,启发和引导学生的讨论。这位教师用亲切的语言和平等的态度,为学生营造了轻松的学习氛围,学生在回答问题时也很自然。在讲到一幅图片时,投影中出现了一双精美的耐克鞋和一双破旧不堪的拖鞋图片,并配上了文字“当你在穿耐克时,非洲的难民们还穿着这样的拖鞋。”这样的情境立刻触动了学生的思维,在强烈的思绪碰撞中也震撼着学生的内心情感。在情境教学中,如果只关注知识教学,而忽略情感教学,这样的教学是低效的,也是片面的。
情境教学的几点体会 篇9
一、直观性情境
直观性情境主要包括实物情境和模拟情境, 它是根据教学需要, 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 利用实物、录像、电影、幻灯、图片、图表、模型、实验以及多媒体等形象手段, 激发学生情感, 把学生引进知识的殿堂, 从而全面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感觉器官, 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在创设直观性教学情境过程中, 首先要结合教学实际, 选择恰当的直观手段, 并在教师的引导下有目的地观察、思考, 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解决观察与思考中的疑难, 从而获得较全面的感性认识, 更深刻地掌握理性知识。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把握事物的本质特征, 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 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其次要适时进行直观演示, 也就是在教学最需要的时候进行。要引导学生在观察思考中产生体验, 促进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真正达到创设形象情境, 渲染课堂气氛, 开拓学生视野, 提高学习能力的目的。
二、趣味性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人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材料的兴趣。”从本质上讲,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蕴涵在知识本身之中的。因此, 我们教师要在深入挖掘化学教材的基础上, 既注重教学手段的多样性, 又要注重教学语言的感染性。在教学手段上, 教师可以采用故事、小品、笑话、谜语、表演、游戏、辩论、趣味实验等多种方式创设情境, 激情引趣, 这种兴趣通常是直接兴趣, 主要是调动情绪, 渲染气氛, 拓展思维。
三、生活性情境
学生所学的许多化学知识与生产实践及生活实际联系紧密, 若将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作为问题, 引入课堂, 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欲望, 使学生想学、要学, 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就要求教师要把握好教学内容与学生认知结构的和谐统一, 创设合理的生活情境。一要挖掘生活素材, 把教材中比较抽象的知识生活化, 打通知识与生活间的无形屏障, 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使抽象的语言形象化, 枯燥的文字生动化, 学生学得兴趣盎然。二要引入一些生活实际问题, 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 当遇到陌生问题时, 认知发生冲突, 产生探究欲望, 也就是对前人经验的总结进行思考、探究, 实现知识的再创造, 从而发展创新思维。三要运用新知设计生活问题, 培养应用能力, 在化学教学中,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学生就不再视学习为负担, 他们在愉快的生活实践中既内化了知识, 发展了能力, 又体验到知识的价值, 增强了学习的自觉性。
情境教学的几点体会 篇10
一、教学中创设的情境必须把目的性和高效性有机结合起来。
创设情境不能想当然, 我们要坚决反对只追求轰动而没有实质意义的做法。从心理需要, 到思维方法的体验, 到相关能力的培养, 都需要在具体情境的创设上用心设计, 从而使学生从自发到自觉地学习,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依据新课标制定的教学要求始终应该是教学的依据。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反复研究课程标准和教学要求, 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教学设计。根据新课程要求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这是高中生物教学的根本理念。教师必须根据这一理念, 初步形成自己的教学框架。那么, 是不是只要明确教育目的就可以实现情境创设的高效呢?我认为, 情境创设高效与否的核心标准在于情境的呈现能否有效唤起学生认识的不平衡感、问题意识、激发认知冲突, 能否吸引学生主动投身于问题的探究思索。
该如何做到目的性与高效性的有机统一呢?我们可以在创设一定情境时围绕教育目的创造一定的“提示语”, 暗含某种常见的观察角度, 这样可以为学生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支持、依据和方向, 把思路顺利地打开, 也给问题的解决减缓坡度, 搭建平台, 使学生在思考时有获贵人相助之感, 进而愿意思考、学会思考、乐于思考。另外, 教学的各情境之间或者情境的各环节之间, 要求和难度要由低到高逐步提升。这些能体现教师对生物知识的运用深度和有效控制与有序推进, 是情境高效性和教育目的实现统一的动力和保障。
二、教学中创设的情境必须将多样性和简约性结合起来。
一方面, 高中生物课程标准要求“提供丰富的现实背景”。这种现实背景可以源于生活, 也可以源于生物学科自身。情境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 如问题情境、活动情境等, 生物学科作为生命学科, 尤其应该与现实相联系, 但绝不是所有的生物学科知识都必须从生活中找素材, 因为生物知识还有自身的规律让学生掌握。另一方面, 生物教师的教学时空是十分有限的, 这些要求我们对情境创设的量特别注意。如果情境过多、过花, 就会使学生感到眼花缭乱、茫然无措。因此, 教学情境应该具有简约性。那么怎样做最好呢?我认为, 只要我们将相关联的生活情境有机串联成连续的情境链, 就可以帮助学生生成教学活动的整体感、协调感、真实感, 这样还可以在结构合理、层层递进的教学中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从而使课堂的多个环节、多样情境变得简约而不简单。
三、教学情境的创设应充分尊重学生, 培养学生课堂参与的兴趣。
学生参与率的高低应该作为衡量一堂课成功与否的标准, 因此我们应该发动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 使他们不仅在学, 在读, 在想, 在说, 而且在实践, 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展多种多样的合作学习活动。在合作学习中, 他们的思想就会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他们的思维就会在兴奋中急速运转, 他们的思想就会在表达中宛如溪流在自然流淌。要让学生说, 让学生动, 就应该按照他们的需求和愿望开展教学。因此, 在课堂上, 教师要尽可能地采用多种方法, 激发学生的兴趣, 尊重他们的想法, 指导他们活动, 使课堂成为学生亲自掌握知识、交流思想、产出智慧的所在, 具体来说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1. 鼓励学生猜想假设、分析问题。
生物猜想是指从已有的生物知识出发, 让思想自由驰骋, 冲破原有的知识圈, 提出新的猜想和假设, 并把这种新思想放到实践中验证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提出假设, 对某事物的实践结果作一种大致的估量与猜想。即使这种猜想不一定正确, 教师对学生的这种行为也不要压抑, 我的做法是:鼓励学生大胆提出假设, 然后利用调查、访问等手段验证自己的假设, 最后得出结论。当同学们交流自己的猜想讨论非常热烈时, 学生的猜想五花八门, 教师应事先估计到学生可能提出的各种猜想, 对有些猜想和假设, 如果学生注意力偏离了主题, 教师就不妨简单地提醒, 使猜想和假设尽可能清晰地表现对现象的解释。同时, 教师要指导学生对众多的猜想和假设进行筛选和整理, 对学生没有提到的因素, 教师要及时进行启发和补充。
2. 应用学具, 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 加强情感体验。
在学习“DNA分子结构和特点”时, 教师先用多媒体课件将DNA分子双螺旋结构发现过程中最重要的几张图片呈现给学生, 和学生一起分析DNA分子模型建构的科学方法, 然后要求各组学生用课前准备的材料搭出一个DNA分子的模型。通过教材了解的过程就是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过程。这样做, 不仅能使学生获得一定的知识, 而且能使学生获取学习知识的方法,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今天的学习是为了明天的创造, 今天的生物学习是为了明天的人生创造。因而, 生物学习要有理想, 要有境界, 要有追求。只有通过构建自主学习的情境平台, 我们才能期待生物课堂呈现“百般红紫斗芳菲”的缤纷烂漫。
参考文献
[1]施建平主编.让学习变得更轻松——最能吸引学生的情境设计.
[2]江苏省高中生物教学课程标准.
[3]人民教育, 2011, (6) .
[4]魏书生.如何做最好的老师.
情境教学的几点体会 篇11
关键词:数学教学;问题情境;教学方式;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6-277-01
一、问题情境要有数学价值,并能与课程目标水乳交融
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D.P.Ausubel)说过:“如果我不得不把所有的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会说,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知道了什么.” 首先,问题的本身要有一定的数学内涵,体现出一定的数学价值.其次,问题要有针对性,与教学的课程目标相辅相成,有“鱼与水”的关联,很容易切中教学目标、切中问题的要害.否则,再好的问题也不会形成好的情境.其次,问题情境要符合数学活动过程的基本特征:层次性.这种层次性通常表现为一系列的“台阶”,而台阶间的潜在距离往往左右学习的效率,距离远学生断了念头;距离近,吊不起胃口.老师要立足于学生实际,把握好问题和要探究知识之间的潜在距离,找准思维训练与教材内容之间的结合点来构建问题.
二、能形成有效的演算和推理,进而产生深刻的数学体验
问题要能够提供某种直观的感性认识,形成有效的演算和推理,进而形成更加理性的新认知.事实上,在数学学习中,感性认识作用尤为重要,因为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行为,往往是先有感性认识,在体验、归纳內化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观念体系.如:在“等比数列的前 和”的教学中,有“国际象棋方格中放麦粒的问题”.此问题,虽然有较高的数学文化价值和趣味性,但是,因为需要计算的数字过大,根本不能形成有效的演算和推理.所需麦子的体积有多少?多重?根本没法想象,就算老师说“能把地球表面铺10cm厚”,也仅仅引起学生的惊诧而已,不能有效的感知数学,对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仍然是“春风不度”,不利于新思维的生成.而改成了“片断2”中的问题情境效果更好。
三、能提炼数学思想方法,揭示数学本质
在创设问题情境阶段,学生作为认知主体感受到问题的存在,但问题的关键是什么?如何解决?用什么方式来解决?特别是问题背后蕴含着什么样的深刻道理?这些在学生的头脑中是一些模糊的印象.所以,问题的提出和解决,都要给学生提供自主想象问题、发现问题的空间,进而确定需要解决的实质性问题.事实上,提出问题是思维活动的出发点,从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并提出相关的更加深刻的数学思想、理论,这是情境教学最重要的目标.正如爱恩斯坦所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后者仅仅是方法和实验过程,而前者则要找到问题的关键和要害”.当然,这种“提出问题”是要拨开问题表面的浮云,重在数学自身的本质及价值的发现.这也是美国对前些年的课改实践进行总结所得到的重要教训:“那些为了建立与文学、历史或科学的联系而肤浅处理数学知识的教材,对学生和数学改革都是有害的”
四、渗透数学文化,提高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
传统的数学教学一贯注重“双基”,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使学生拥有厚实的知识储备,借助大量数学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这种教学优势明显表现在学生基础知识扎实、数学解题能力强、考试成绩好.然而,大量的解题训练也产生了这样一种尴尬:学生在努力学习数学(考试需要)的同时,逐渐的厌恶冷漠数学,甚至远离数学为择业标准.这种二律背判的现象,很大程度上与教师的数学教育价值取向有关:教师给学生展示更多的是科学的数学而非文化的数学.所以,教师有责任向学生展示数学文化的各个侧面,在社会文化的大背景下,去看待数学和理解数学,领略数学审美,透过数学的规则体会理智与自律,经历数学的严谨学会敬业与求真,通过科学与人文相济,发展数学教育应有的育人功能。
重现历史名题的现代数学价值,接受传统数学文化的熏陶。“新课标”明确提出要“寻找数学进步的历史轨迹,激发对于数学创新源动力的认识,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领会数学的美学价值,提高文化素养和创新意识”.如,教学片断2,很多数学名题都是历史的积淀,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名噪一时,给数学打上了浓厚的文化烙印,它们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实上,一个好的问题情境可能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轨迹.如:欧拉(Euler)受“哥尼斯堡七桥问题”的启发发明了“图论”;泊松(Poisson)因为对“三个瓶子分啤酒”问题的研究而痴迷于数学,成为一代数学大师.有些历史名题与课程目标密切相关,如:庄子的“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隐含着深刻的极限思想,将其拓展到二维空间的单位正方形,它们是研究极限、无穷等比数列求和,非常好的问题情境;南北朝《张丘建算经》中“今有女子不善织布,诸日所织的布以同数递减,初日织五尺,末一日织一尺,计织三十日,问共织几何?”与等差数列的密切关系;杨辉三角,贾宪三角图,朱世杰的古法七乘方图,与二项式系数的关系,等等.都是教学中很好的问题情境.打开尘封已久的记忆,重现这些问题的现代数学价值,实际上是揭示数学科学中的人文精神,使学生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这也是数学史和数学文化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
提取科学事件背后的数学现象,树立生活中发现数学的意识。如,教学片断4,充分利用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认识生活的环境与生活”,及时从身边的媒体、新闻事件中创设问题情境,发现其数学价值.
情境教学的几点体会 篇12
但悲剧性作品大都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差较远, 而且中学生的阅历、理解力、想象力和感悟力有一定的局限。所以悲剧性文学作品教学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因此, 教师在悲剧性文学作品教学时要多角度、多种方法为学生营造一个悲剧的情境, 以进行悲剧的情感体验, 从而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悲剧性文学作品的主题, 体会其悲剧美。在此, 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悲剧性作品教学创设情感的几点方法。
一、以读促感
在实际教学中许多语文教师有一个误区, 一提到创设情景就利用多媒体, 用视频、图片、音效来创设悲剧情境。在我看来最重要的也是最常用的创设情境的手段应是借助于教师自身的语言感染, 让学生置身于文字创设的悲剧情境中去感受体会, 这种体会和感悟才能更真切, 更深刻。正所谓“十分文章, 七分读。”“激昂处还它个激昂, 委婉处还它个委婉” (叶圣陶语) 。于漪老师说:“要反复诵读, 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 读出感情, 读出气势, 如出自己之口, 如出自己之心。”如果语文课堂上不仅有教师忘情投入的诵读, 还能配有教师迸发灵感的讲解, 一定会迅速把学生带入情境, 使语文课堂真正充满文学魅力。
二、模拟再现
因为悲剧性作品大都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差较远, 教师还可以通过情景的模拟再现, 强化他们的生活体验, 正所谓“见者真故知者深”。例如, 在教授《孔乙己》时选取文章中的五个片段“酒客取笑”“教我识字”“分茴香豆”“酒客对话”及“最后出场”让学生模拟演绎。在演绎的过程中, 学生深切地体会到了短衣帮的冷酷与麻木, 感受到了孔乙己的可悲。又如教授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文中父子之间的离别之情充满了淡淡的忧伤。但学生与其中人物所处时代的隔膜、生活境遇的迥异, 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对这篇文章的解读。我在讲课时引导学生设想这样两个生活场景:1.一对父子因家庭琐事产生隔阂, 儿子年轻气盛竟然十多年没有主动关心过父亲, 突然接到了父亲的一封信, 信上父亲以一种淡然的口吻说自己“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 作为儿子应有一种怎样的心情?2.一个中年男人自己的母亲去世了, 家里甚至要通过变卖典制才能办葬礼, 而此时自己面临失业的困境。那么当父亲劝自己几近成年的儿子不要悲伤的同时, 他的内心是一种怎样的感受?当学生能感同身受, 体会到作者写作此文时怀着对父亲愧疚、思念的情感, 感受到“父亲”的坚强和对儿子深沉的爱时, 就会被文章的悲情美深深地打动。
三、知人论世
孟子说:“颂其诗, 读其书, 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从创作的角度看, 有些作家正是有过同样的境遇, 或亲身遭遇不幸才创作了不朽的悲剧性文学作品。比如,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范仲淹的《渔家傲》、辛弃疾的《破阵子》、李煜的《虞美人》等。所以有人说:“作者的悲剧命运从根本上决定了其诗歌‘喷玉唾珠”般的感染力和震撼力”。所以在悲剧性诗词作品的教学中, 让学生“知其人”即了解作者生平, “论其世”即熟悉写作的时代背景。才能更深入地理解诗词作者的创作主旨, 才能更全面地把握诗词的内涵。如果是教授某些悲剧性小说、戏剧, 还要让学生了解与作品相关的作家经历、时代背景、创作动机以及作品的社会影响等, 在这样的情境中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例如, 老舍的经典话剧《茶馆》, 初中语文教材只节选了最为精彩的第一幕。要想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幕的主旨, 首先要让学生了解整部戏剧的主旨。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生所学的历史常识“戊戌变法”“洋务运动”等知识来分析其中人物的对话, 感受人物的性格及形象。在这种情境中可以感受到老舍先生刻画的普通人的命运的悲惨, 体会到他对一个不公正的社会的强烈憎恶, 还有那份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渴望。
【情境教学的几点体会】推荐阅读:
情境教学的做法与体会12-03
拼音教学的几点体会10-03
历史教学的几点体会10-26
数学教学的几点体会05-12
声乐教学中的几点体会06-02
新教材教学的几点体会07-05
化学教学中的几点体会08-04
课改教学中的几点体会08-13
历史教学中的几点体会09-09
课堂教学的几点体会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