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汇教学的几点尝试(共12篇)
词汇教学的几点尝试 篇1
摘要:多元教学方法引领学生识记和使用英语词汇,利于其在增强学习潜能和兴趣的基础上获得更多的感悟体验。突出竞赛、生活、小品等运用方法,能使学生在自由构想和主动参与的过程中睁开好奇的双眼,带着浓厚的激情和兴趣主动融入其中。语境指导下的英语单词识记,定会给教学带来新鲜感。
关键词:初中英语,词汇,语境,识记
离开了词汇,整个英语教学便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跳出讲解的单一模式,让学生在生动多彩的学法中主动了解词性、读音、意义、句法特征、搭配及其运用等,获得更多的记忆运用途径。运用好语境,一方面,让英语词汇有了更加生动鲜活的生命,让学生在动态学习的过程中收获知识;另一方面,能使学生在自由运用中产生语感,促进灵活运用生成。
一、PK竞赛记忆法,激发识记动力
根据人的记忆思维发展规律,通过联想生成的方法来引导记忆,利于学生在主动识记中积淀更多的丰富词汇。运用竞赛的方式来引导学生主动强记,能在调动他们记忆思维活力的基础上,提高理解记忆效果,形成更多的丰富识记素材。
创设平等的记忆情境,让学生在主动PK中深化认知,便于他们形成更为牢固的记忆网络体系。如,在译林版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 5Good manners“Reading B Good manners in the UK”的词汇教学中,共有12个单词(短语)需要学生掌握,如excuse,by accident,discussion等,不妨运用短时记忆竞赛的方式要求学生主动进行对抗赛,激活他们主动记忆的潜能动力。可要求学生运用小组内竞赛的方式,建议他们以5分钟为限,通过默读、朗读等方式自由选择背诵,要求学生能够书写相应的单词。
通过PK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主动记忆,更能使英语教学在充满生机活力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环境氛围。教师应根据课时和授课内容,合理划分好相应的记忆任务,帮助学生主动自我识记、理解,给他们更多的运用指导。多给学生竞赛提供相应的指导,鼓励优胜者传授记忆的好方法,帮助其他同学在相互学习切磋中深化理解感知。
二、生活实践尝试法,感悟触类旁通
割裂了词汇与现实生活的关系,让学生在主动触类旁通的过程中理解记忆,能使记忆更有深度和更长久。利用单词与生活的关系,引导学生主动发挥想象,让他们在身临其境的过程中找到记忆的感觉,定能使学生由单纯识记词汇向主动灵活运用转变。
借助生活情境的驱动来指导学生感受情境语境(Context of situation),定会使理解与运用过程达到高度的一致。如,在八年级下册Unit 3Online tours“Reading Around the world in eight hours”的教学中,根据阅读素材是“The main characters about computer”的表达主题,不妨要求学生自带笔记本电脑,让他们就“What are there in your computer?”主动说出相应的部位,如keyboard,mouse,icon等,并鼓励学生就“How to use the computer hardware?”等提出自己的观点,让他们从现实生活中获得更多的记忆素材。借助生活情境驱动来识记单词,让学生在有料可学的过程中形成切身的体验感知。
生活情境运用能使学生在主动尝试中获得更多的思维感知,利于他们在实践中强化运用。关注相应的知识,引导学生就自己熟悉的内容主动拓展延伸,让他们以某个单词为记忆点,形成更多的认知理解范围。多给学生创设与生活相关的情境氛围,让他们都能在主动识记运用中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情景小品法,运用顺畅自如
小品是课程教学的有效途径,能主动展现学生的才能和想象力。运用情景小品的形式来演绎词汇,能使学生在主动识记的过程中找到更多的切入点,帮助他们在灵活运用中对英语产生“好感”。
以单词为模板,让学生在小品再现的过程中找到感觉,有利于他们记忆久远。如,在八年级下册的Unit 6Sunshine for all单元导入的“people who need help”教学中,结合关爱残疾人弱势群体的主题,可引导学生就blind,deaf,volunteer等词汇设计相应的情节,让学生就“What should we do for disabled people?”来主动展现和运用其中的相应词汇短语,帮助他们深化理解。结合情景小品的模式,多给学生更多的自我尝试和主动实践机会,让他们在丰富多彩的形式中主动运用,更利于他们感悟。
教师在教学中,可结合文本的不同内容主动摘录筛选相应的词汇短语,给学生在发挥自己想象力的基础上更多的创造空间,让他们获得更多的思维灵感。重视学生的整体运用过程,引导他们在认真思考和主动尝试的过程中灵活交流,便于他们在积极感知运用的过程中获得不一般的识记与运用。
如前所述,用不同的方法指导学生识记和运用英语词汇,不仅能使教学变得生机盎然,还能够帮助学生在主动归纳整理的过程中找到更多的思维灵感。以情境的真实、生动、活泼来活化教材资源,能使学生在主动尝试和积极运用中增强认知体验,提高综合运用技能。
词汇教学的几点尝试 篇2
词汇教学的几点实用技巧
文/沈 萍
摘 要:在英语教学中,有这样一个现象:大部分不喜欢英语甚至害怕英语学科的学生,并不是一开始就不喜欢英语的,而是课本中大量枯燥难记的单词把他们给难倒了,他们不喜欢也不愿意花很大的气力去背单词,但又想不出别的窍门,慢慢地就越掉越远。最后不得不放弃英语的学习。教学中通过“讲、读、记、查、用”这五步,努力帮助学生学好英语。
关键词:单词;英语;帮助
一、“讲”
高中英语教学大纲中要求学生要掌握3519个单词和400~500个固定搭配和习惯用法。看起来似乎很多,但除掉派生词、合成词和转化词,所剩下的基本词也就很有限了。词汇教学主要包括教授词汇的读音、构词,词义及词类,还要掌握习惯用语和固定搭配。词汇教学要遵循以下三个基本原则。
(1)主次分明,逐层加深。英语教学大纲对每个单元的单词都作了具体的要求,主要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作出不同等级的要求。(2)重语境,忌孤立。讲授单词一定要放在一定的语境中,使学生知道这个词具体怎么用,什么场合用。首先应让学生了解该词在本单元的用法,了解该词最基本的含义。(3)“源于课本,超越课本”。在单词教学中不能完全只教课本上出现的单词,在学好课本教师所教词汇的基础上,要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如《21世纪学生英文报刊》等报刊,方式学习词汇,使学生主动,积极地进行自主学习。
二、“读”
英语教材本身就是最好的阅读资源,其中的每篇文章都是编者精心挑选出的适合学生阅读水平的精华文章,而该课的单词就零零落落地分布在教材当中。大声地朗读课文,对于重要的句型、段落,要求学生能熟练背诵。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每一个单词的含义,掌握单词的发音,并知道如何去运用该单词,从而达到既扎实掌握单词,又深刻理解课文 篇章结构的目的。
三、“记”
教会学生记单词也是有很多技巧和方法可循的`。
1.构词记忆法
构词法是通过分析词根、前缀、后缀、派生、合成等记忆的单词。据统计,在实际应用中可覆盖到70%左右的英语词汇,是较为行之有效的传统记词法。
2.联想记忆法
联想记忆法摆脱了死记硬背,且联想记忆法又分很多种;形象记忆法,教一个单词的同时,联系起与其在单词形式或单词意义上相关的单词;谐音记忆,就是把有些知识按照其他熟悉的同音语言去理解,使之生动、有趣。
四、“查”
在教师利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学习和记忆单词后,另一项重要的事情便是对学习效果的检测。检测的方法很多,如,常用的有听写单词、单词测验。平时我主要采用“五分钟检测法”,即在每一堂课的前五分钟,每次都事先安排十道与最近所学词汇有关的词汇单选题。这样能高效地对所学词汇,短语进行辨析,加深理解。
五、“用”
学习单词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灵活地运用它们。让单个孤立的词能构成完整的句子,最终构成一篇流畅的文章。我除了让学生用所学的单词造句以及做翻译练习之外,我还经常让学生用刚学的新单词写课文的缩写,或编英语故事。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尽可能多地用所学的新单词编一个故事,单词运用要合乎语境。所编的故事有时候是通过书面形式进行的,有时候是在班上进行即兴口头表达。这样做,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并能提高学生熟练、灵活运用单词的能力。
总之,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词汇教学,注意词汇教学的趣味性和多样化。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独立解析、扩展词汇的能力。
对中学英语词汇教学的几点尝试 篇3
重视词汇教学
词汇量的大小直接影响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学生只有具备了足够的词汇量,才能读懂和听懂,并为说和写奠定基础。有研究表明:高水平的英语写作者都掌握大量的英语词汇。用英语表达时,词汇水平对英语写作有直接影响。还有研究表明:学生掌握词汇量的多少与阅读速度成正比。词汇量越大,阅读中读到的生词越少,阅读速度就越快,理解程度就高,反之亦然。据了解,目前中学英语教学中,词汇教学仍然是个薄弱环节,这种状况与词汇教学在整个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英语词汇教学是个系统工程,具有持续性,中学阶段学生学习的词汇属于基础词汇,使用频率较高,学习英语词汇的任务很重,因此,教师应十分重视中学阶段词汇的教学,帮助学生通过运用正确的方法熟练掌握词汇,为今后的词汇学习打好基础。
利用英语构词法进行词汇教学
许多学生记忆英语词汇时,采用零星的或片段的记忆方法,他们对接触的生词不会分析和比较,遇到生词要么死记,要么找个词汇表硬背。这种被动的记忆方法不能在头脑中留下清晰、可追忆的印象,经过一段时间之后,这些词汇难免在其记忆中模糊、淡化,甚至消失。这种事倍功半的记忆方式还会挫伤学生词汇学习的积极性。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学生不了解英语词汇的构成规律和采用了不恰当的学习策略。如果学生学会如何对英语单词进行分析、归类,找到它们在结构上的内部规律,就能提高其记忆单词的效率。
英语词汇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系统,单词的数量虽然庞大,但构成单词的元素——词根、前缀和后缀等却是有限的。常见的词根约有300多个,常见的前缀、后缀约有100多个,如果能熟练掌握这些单词基本构件,就能很容易突破记忆单词的难关。词根、前缀、后缀是构成单词的三个元素,在构词法上叫词素,词根是主要元素,前、后缀为次要元素。三者是扩大词汇量的三把钥匙。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系统介绍一些关于词根、前缀和后缀的教学内容,同时适当举例,并引导学生举一反三,例如:前缀un-(不、非、表示否定),在教happy/friendly时,前面加上前缀un-,它们就变成了相反的意义等。这样,学生学习新词汇时,就能省时省力,同时还能复习和巩固旧词汇,降低词汇记忆的难度,帮助学生有效地记忆单词。
帮助学生利用词汇扩展的方法记忆单词
在讲授新单词时,教师应经常附带复习相关的词汇,这样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在这里介绍四种词汇扩展的方法:
1.利用关联词群扩展词汇
关联词群(或联想词群)指意义上或形式有关联的一组词,包括意义关联词(chair,table,couch,stool,etc.)和形式关联词(walking,cleaning,sitting,reading,etc)。教师在教一个单词时可以同时介绍其他几个有关联的单词。这种方法可以扩大学生的词汇量,也可以帮助学生复习已学的单词,例如:教学banana一词时,教师可以告诉学生这是一种水果,同时引导他们说出学过的其他水果类的单词如:apple,pear,orange,peach等有关的关联词群。除表示意义关系和形式关系外,关联词群还可以指导与某个话题相关的—些词。例如:travel→(plane,holiday,train,crowd,money,ticket,fun,coach,……)建立了这样的语义网能够帮助学生扩展词汇,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把知识激活。便于更好地理解阅读材料,提高其阅读能力。
2.充分利用同义词和反义词扩展词汇
在讲解新单词时,不妨同时介绍一下该词的同义词或反义词,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词汇的理解和记忆,例如:在教empty一词时,教师可以同时教full;在教angry时,教happy;在教trip时,顺带教travel;教foul时,教succeed等,这样既可扩展学生的词汇量,又可激发学生动脑学习的兴趣。
3.利用语境扩展词汇
在给学生上阅读课或布置课后阅读作业时,教师只需讲解学生理解有困难的单词,其他生词的词义则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上下文的理解去猜测。例如:Japanese students work very hard but many are unhappy.They feel heavy pressures from their parents.Most students ale always told by their parents to study harder and better so that they call have a very wonderful life in the future.假定比例pressures是个生词,但学生联系上下文也不难推断出它的词义是“压力”。再例如conic的词义就有69种之多,孤立的单词并没有实际意义可言,只有把它们放在某个特定的语境中,才具有特定意义。把词汇与语境结合起来进行词汇教学,有助于学生正确区分词与词之间的差异并正确使用它们,还可帮助学生正确识别一些新生词。例如:book一词的基本意义是“书”,但在词典中我们还可以看book多个名词意义,两个动态意义以及三个由“book+介词”构成的短语。因此,要确定book的正确意义,就必须依靠该词所在的语境。如果语境是在电影院门口,—位观众对售票员说:I booked my tickets two weeks ago.就可以很容易地判断出book在这里作动词,意为“订票”。所以,只有把词汇放在语境中,学生才能通过上下文准确理解和掌握词义,进而达到融会贯通。
4.利用词的搭配扩展词汇
英语中一个单词极少孤立存在,常与其他词搭配在一起使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讲解新词的用法,而且要寻找新旧词之间的联系,以达到复习和巩固已学词汇,活学活用新学词汇以及扩大词汇量的目的。例如:学习了help一词之后可说I need some help/My teachers help us/Li Hong helps me with my English.
关注词的搭配是词汇教学的重要环节。学习词的搭配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词汇的理解与记忆,并扩大其词汇量。词的多义性往往通过搭配体现出来,但词语的搭配并非都要死记硬背,而是可以通过探究词的深层含义来加深学生对其不同搭配的理解。例如:black一词最基本的用法是作形容词,意为“黑色的”,如blackboard(黑板),但black还有其他一些意思,如black slaves(黑奴)、black heart(黑心肠)等。由于搭配词语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语义,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设计词汇搭配练习,让学生熟悉词的搭配用法。
“尝试教学法”的几点尝试 篇4
本学期接手五 (1) 班数学, 成绩很差:全班四十二人, 考试时只有三人能达到80分, 十一人可以达到60分。每次都耐心讲解, 严格要求, 可是最终结果是80分以上者只增加一到二人, 60分以上者只增加三、四人, 效果不行。
不如让学生自己先练习一下。这时准备讲小数乘法, 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的区别就在于多了一个小数点。我问:“周帅, 一包辣条多少钱?”周帅站起来答:“五毛。”“用元表示?”“0.5元。”“如果你到小卖部买了三包辣条, 需要多少元?暂时不要回答, 你将它编成一道数学题吧。”“周帅到小卖部买了3包辣条, 每包0.5元, 一共要花多少钱?”“一元五角。”“1.5元。”“老师, 太容易了。”学生忍不住了, 个个大声地说出了答案, 因为他们对此太熟悉了, 这就是他们生活中基本上每天都会做的事。“将它用竖式写在本子上。”绝大部分的学生很快交给我看他们写的横0.5式和竖式3:
并让学生板演后说自己是怎么做的。随后随手写了一个横式:0.7×5= (列竖式计算) 。大部分学生迅速交给我看, 全部正确。又让讨论:0.7×5表示什么?0.7×5怎么算?学生讨论得出:根据二年级的知识7×5表示5个7相加的和, 得到0.7×5表示5个0.7相加的和;五七三十五, 有一位小数, 所以得3.5。时间过得很快, 小组讨论并汇报后, 只剩下十六分钟了。强调了含义:0.7×5可以说表示5个0.7的和, 也可以说表示0.7的5倍是多少。讲解一下点小数点的方法后出示练习, 计算1.62×3;2.65×7;0.34×6三道题。学生练习后批改:42人中30人全部正确, 11人部分正确, 1人不会。错误的结果有 (48.6, 486) (185.5, 1855) (20.4, 204) , 从结果可以看出学生的方法没有问题, 问题在于小数点点错了。根据错误作讲解, 要从积的右边起, 从右往左数出小数位数, 点上小数点。
对照邱学华的“尝试法模式”, 少了重要的一步, 看书自学。学生平时练习时喜欢找答案, 找到后直接抄上, 然后骗取表扬。答案其实是个好东西, 尝试做一做, 做好后与答案对照, 对了说明会做;不对, 仔细观察一下答案, 可以豁然开朗, 明白其中的道理。答案是个好东西, 就看你怎么用, 用得好是宝, 用得不好是祸害。我的学生没有养成好的用“答案”的习惯, 因此会从这方面去培养我的学生, 然后放心大胆地让学生看书。
最满意的一次教学是《解方程》一课。上课伊始, 开门见山, 出示尝试题X+7=12。六分钟后陆续有人交, 到十分钟时看了41人的结果。答案有 (1) X+7=12, X+7-7=12-7, X=5 (2人) ; (2) X+7=12, X=12-7, X=5 (35人) ; (3) X+7=12, X=12+7, X=19 (2人) ; (4) X+7=12, X=12-7, X=4 (1人) ; (5) X+7=12, X=12-7, X=6 (1人) 。其中第一种是书上的, 根据天平原理而来的, 这两个学生提前进行了预习, 已经学会了解此类方程。第二种是老方法, 根据式子中各部分间的关系来解方程,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因数=积÷另一个因数、被除数=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 这六个关系式是解方程的有效方法, 并且在低年级已经学习过诸如5+ () =10、10- () =4、的题型。这也是解方程, 只不过用“ () ”代替“X”且计算过程在大脑中进行。第三种错在关系式弄错了。第四、五种则是计算粗心大意。还是不放心, 让学生看过书后继续讲解。两种方法都讲, 最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用时三十分钟, 可以看出学生们很兴奋, 因为从方法来说全班有39人会了。学生纷纷要求教师再出两题做。让学生讨论, 由于是问题解决后的讨论, 所以允许学生下位, 自由组合, 人数自定, 要求一人说, 组内其他人倾听, 说者要说清为什么这样做。每人都要说, 照轮。好处是:1.每个人有了模仿教师的机会, 因为根据学习金字塔理论, 教会别人的学习效果占90%;2.个别学困生可能老师讲, 他不明白, 同学说, 他就明白了;3.另外他自己也必须要教会他人, 因此别人说时他听得特别认真。由于学生五年级以前没有这样弄过, 不太适应, 花费的时间也多, 结束时又过了五分钟。最后随手编了两题:X-7.5=23.6 3.5X=4.9, 让学生尝试。下课前全班有36人做完给我看, 利用天平原理的有19人, 利用式子各部分间的关系来解决的有17人, 全部正确, 有6人没有完成。
对照邱教授的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中多了一个步骤、少了一个环节, 那就是多了教师讲解后学生的讨论, 少了学生尝试后的讨论。
教师讲解后学生的讨论这个环节非常必要, 因为学生的尝试可能是失败的, 也可能成功, 因此教师的讲解就变得需须。教师的讲解可以让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教师的讲解占用了课堂时间, 因此少了学生尝试后讨论, 所以暂时取消了这一环节。分组并不固定, 采取自由组合, 合得来的几个同学一组, 可以换位置。好处是:学习程度差不多, 说起来也更有劲, 因为是合得来的同学, 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高。不足之处是有时学生会说无关的话, 这需要教师及时阻止和引导。
作文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篇5
滨城区旧镇镇王楼联小刘云峰
小学语文教育专家姚铭恩先生认为:“顾或疑儿童幼稚,不能自动,安能自作?吾则谓儿童确能自动,而确喜自动,对于自力作文,确能倍增兴味,愈形努力者。活泼进取,根于天性,终日游戏,毫无倦容,或舞蹈,或歌笑,无一息之静止,是皆自动力之发表也。施教育者,能度知其自动力之分量,而令之为适当之自动,鲜有不能者。”崔峦先生认为:“小学生作文是练习,是习作,是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用自己的话写下来。怎么想的怎么说的就怎么写,无需做太多的加工润色。小学生作文和艺术创作是两回事,不应拿文学创作的标准去要求、衡量小学生作文,要鼓励学生‘我手写我口,写放胆文’。基于此,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作文教学的基本原则,明确了作文教学的方向。所以,在作文教学中应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
一、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是写作教学的重点。要
让学生愿意写作,热爱写作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形成“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的写作意识,获得在写作的合作和交流中产生的成就感。当学生把写作看作一种需要,作为一种学习的自觉行为,学生的作文就会写好。如进行“介绍我的一位同学”这次作文训练时,我把全班学生的照片都输入电脑。当孩子们看到自己从电脑中出现时,各个兴奋异常,气氛顿时活跃起来。他们都指点着电脑中的同学,互相议论着。这时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让每个孩子说说同学的外貌、爱好、优点或缺点等,教师随时做以指点。小组讨论结束后,提出作文要求:可以写同学,也可以写自己,最重要的是写出来以后,让大家一听就知道写的是谁。孩子们都兴致勃勃地写起来。一节课很快过去了,以前40分钟有不少孩子写不完,现在除一个学困生外,其他学生都完成了。
第二节作文课上,孩子们都争先恐后地读着自己的作文,读完后,又互做评价,补充。由此看出,兴趣对小学生作文是最大的动力因素之一,学生只有对所写的东西感兴趣,才会积极地自觉地去表达。
二、鼓励学生自主写作
写作教学应当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和广阔的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让学生自主拟题,自主选材,自主选用表达方式,自主表达思想感情,自主修改,不把教师的个人意愿强加到学生身上,使他们觉得作文是为老师写的,成为一种负担。如:“写一种水果或蔬菜”这次作文训练,课前布置学生带一种自己最爱吃的水果来校。第二天作文课上孩子们都带来了自己爱吃的水果:苹果、橘子、梨、香蕉„„呵,种类可真多!写之前,先让他们尝一尝水果,然后说说水果的样子、颜色、味道。可以用小组竞赛的方式,激发学生说的欲望,由说促写,在说的同时也理清了思路。作文要求要自由宽泛:可以写任何一种水果;可以用任何表达方式;几句话行,一段也好;可以写水果的样子、味道、颜色,也可以写水果的生长过程。总之要体现出自主写作的原则,让学生写出自己的而不是别人的,更不是大家的感受,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三、作文和学生生活相结合作文内容是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情,是社会生活、学校生活见闻和想象,是社会生活、学校生活的记实,是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因此,作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样,学生在作文中就能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如:一次作文课,我正要告诉学生们这次作文的内容和基本要求。这时,突然,一只不知名的小鸟扑楞楞飞进教室。孩子们都兴奋地站起来,几个男生还大声喊着“捉住它,捉住它„„”看到此情景,我灵机一动,将计就计吧!“咱们把这只小鸟捉住吧!”听到我发布了“命令”,课堂上可就热闹了,孩子们欢快地尖叫着,追着小鸟满教室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把小鸟捉住了。孩子们把小鸟小心翼翼地放在我手上。“大家静一静,都说一说我们该怎样处理这只小鸟呢?”我用征询的语气问孩子们。“这只小鸟真漂亮!”“老师,咱们养着它好吗?”“你看它吓得直哆嗦,真可怜。”“老师,小鸟好像要流泪了„„”最后,孩子们还是决定把它放回大自然。于是,我要求孩子们就这节课上发生的事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孩子们的作文题目丰富多彩:《小鸟回家》、《教室里来了一位小客人》、《小鸟,我的朋友》„„每篇作文都写得真实感人,写出了对小鸟的喜爱之情。确实作文离不开生活,脱离生活的作文只会是满篇假话、空话。
四、鼓励学生进行创新作文
作文是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作文教学中,应当在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等能力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让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从创新的角度看,小学生作文就是一种练笔,让学生明白一点就是:写作就是玩,把玩的经历记下来,就是作文。如:“看图编故事”这项训练目的是激发学生大胆想象,展开联想甚至幻想,使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我首先让孩子们扮演其中的小动物,创设情景,打开他们的思路。引导他们任选几种动物,想象它们之间可能会发生什么事?不要提过高要求,鼓励学生放开手脚,大胆想象。小组里互相演一演,评评表演的像不像,再把自己故事写下来。学生们在玩中完成了作文任务,写得各有特色,各种动物或弱小或强悍,学生的创造思维充分表现出来。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文不是独立存在的,它是在一定社会经验和知识积累的基础上进行的。光靠一周两节作
作文教学的几点尝试 篇6
一、激发兴趣提升写作
作文教学,注重激发学生兴趣一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也是个永远不老的话题。在这点上我想各位老师都在利用各种手段,想尽一切办法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鼓励学生的写作热情。在这里我要谈一下采用改进评分方式和用赏识激励的语言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作用。
回顾作文教学,有一件事给我启发很大。我班有五名男同学学习成绩很不好,除了爱学语文,其他学科都不爱学,原因是,这几个孩子只有在语文学科的作文上才能得高分,才能找回自信。几个同学每次写完作文后都亲自拿着作文争先恐后得让我给判,谁的分少就着急,并下决心下次一定超过别人。中考时,几个人语文学科都取得了出乎意料的好成绩。因此,写作有困难的同学所写的作文得了高分,使他感到自己的付出获得了相应的回报,有了成功感。老师再给予充分的肯定,激励他再次努力去攻破下一个目标,这时的学生总是处在成功的希望中,于是他们就会做出更进一步的努力,以赢得更好的成绩。所以,既然分数在作文中有这样的神奇效应,我们作为老师就不要吝啬分数,要慷慨大方些,让学生的脸上笑容常驻。除了改进评分方式,教师还可以用赏识激励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每个孩子都是尚未开放的花朵,赏识教育能让这些花朵被阳光朗照,被甘霖哺育。一直以来,我在语文教学中注重赏识激励学生,想尽一切办法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让每个学生都尽可能体会到被赏识、被尊重的感觉。我在教学中采用两种方法鼓励学生,一是课堂上真心实意的口头表扬,二是在作文中写鼓励性评语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课上口头表扬多种多样,如:发言积极,声音洪亮,条理清晰,语言组织的好,严谨,仪表大方等等。可以说,什么都是我表扬的理由。课堂是教学时间,表扬的时间不能过长,因此,在作业中写鼓励评语就成了很好的补充方式。评语采用书信交流式,针对不同特点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激励。赞美鼓励的评价是沟通师生的桥梁。也许几年过后,学生对我们教的知识已淡忘,但他们永远会记住我们对他的尊重和欣赏。让我们对孤独的学生说句温暖话,对胆却的学生说句鼓劲话,对自卑的学生说句自信话,对迷茫的学生说句开导话,对懒惰的学生说句鞭策话,对受冷落的学生说句公道话。我相信,赏识的蓝天会更蓝,鼓励过的人生会更精彩。
二、注重积累提升写作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使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必须注重积累写作材料。积累写作素材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是让学生留心生活,从生活中发现、积累材料,这是第一手直接的写作材料。它的积累需要我们的鼓励与指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随时记录下来,通过日记、周记形式为自己建立一个真实材料库。二是要求学生加强课内外阅读,积累好词佳句、好的事例,即为自己建立一个语言材料和间接材料库。如果学生有了这两个粮仓,教师再及时给予方法的点拨,学生对作文就不会望而却步了。积累很重要,注重指导学生恰当的运用积累材料更重要。因为我们很快就要迎战中考,在这短暂的复习阶段,更要讲求最大限度的学以致用,我们要指导学生把积累的东西灵活的化用、活用、扩写、仿写等,然后写到自己的文章里。真正把积累的矿藏变成精品,让摘抄积累这一潭死水变成源源活水。对于积累的材料应让学生心中有这样的运用意识:看文题,想名言,联系材料,选择文体,怎样表达。即在下笔之前学生的头脑中应有一个完整的作文框架,之后再一气呵成。
三、强化训练提升写作
俗话说:“熟能生巧。”这就要求我们要重视作文量的训练,量的积累可以促进质的飞跃。我在进行作文训练时,每周要求学生写两次作文,让他们在45分钟内完成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字迹要工整,书面要整洁。要求学生在45分钟内完成一篇高质量的文章,学生肯定认为很苛刻,不愿接受,但我们要给学生讲清,在120分钟的考场上是不允许我们花太多时间思考作文的,我们必须强化训练。学生在多次反复写的过程中,兼之老师、同学有针对性的点评、修改,让每个同学都寻找到自己在进行创作时,优势是什么,弱点是什么,自纠自查到位,在以后创作就能发扬优势,弥补弱势。这是提升学生作文水平的升腾点。另外,在提升学生写作水平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作文个性的张扬,每个学生都是独自的个体,写作上应突出自己的特点和特长。大量练笔是写作的坚实基础,写作技巧指导更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一环。在作文训练时,我们应该有计划、分阶段进行如何审题拟题,怎样确定中心,如何构思切入,怎样选材用材,如何谋篇布局,怎样才能打造语言亮点等作文专题训练。只有作文技巧指导得法,学生的作文之花才能百花齐放、争芳斗艳。总之,千锤百炼最终为了一个目标:“要求每位同学考场作文至少有一个亮点,争夺高分。”
四、评改方式多样化提升写作
作文教学的几点尝试 篇7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欲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不是一蹴而就、唾手可得之易事,平时非下苦功不可。我的具体做法是:
让学生编辑“时文剪报”
作文要关注社会热点,贴近社会生活。很多人一写议论文就是雷锋、居里夫人等例子,似乎除此之外,便没有素材可取,文章自然缺少新意。另外,观点与材料相割裂,议论中难就论点旁征博引,更不能就事提炼,分析论点。这些都是写作中学生们的通病。
我们开展一周编辑一张“时文剪报”活动,要求学生广泛阅读各类报纸杂志,每周至少要推荐一篇文章,且文章要求短小精悍、内容鲜活、体裁多样、思想深刻,有感染力、说服力,能让学生感兴趣。然后由专人负责将这些文章编辑成一张报纸,在课间发给学生,也可在课内发给学生,要求通看全报,然后挑选一篇自己感受最深刻的文章来谈自己的看法,这样就达到读与写结合的目的。这种形式类似口头作文,也需要打腹稿,而且说的时候要面对大家,即时作文。由于文章短,内容精,便于学生在短时间内构思,更便于表达。听的同学,容易整体把握,分析、鉴别。同学之间,各种灵感相互撞击,各种思路互相补充,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兴致很高。课后再要求把自己读过的或听过的东西,经过咀嚼回顾,加入自己的看法或感悟,写成一篇文章。这一活动集阅读、写作、演讲于一体,使学生获益匪浅,大量美文的积累使学生摆脱了“无米下锅”的窘境,有助于学生分析、议论水平的提高。
注重作文评讲,明确学有榜样
作文教学中,评讲课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每次作文评讲,要简明扼要地说明本次作文的具体目的与要求、出题人的意图。讲清应如何审题、立意、选材、谋篇布局等。让学生各自做到胸中有数,找对应点、找吻合处、找差距,对学生习作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突出的个性问题要强调指出,以引起学生的警觉和注意。选出有代表性的优、中、差三种类型的文章,进行评讲、剖析。让学生在比较中鉴别,从中受到启发和领悟。能够取人之长,补已之短。明确认识学有榜样,榜样就在身旁。比如,今年清明节,学校团委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扫墓,在烈士碑前举行新团员入团宣誓活动,事后我便布置了题为《烈士墓前》的作文作业。大多数学生在作文中仅是记叙了这次活动的经过。而有位学生却另辟蹊径,就扫墓中有些学生不讲秩序———争购冷饮,乱扔果皮纸团,嬉戏打闹追逐的不当行为,展开了议论,引发了思考。
文似看山不喜平,最忌模式化。应教育学生要注意观察,善于发现,勇于开拓,敢于创新。
让学生自由练笔、自编文集
自由练笔是指让学生不受任何题材、体裁的限制,自由地去写作。这种方法在于引导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方法之后,如何更好地提高写作兴趣、写作水平。为此,我要求学生在课外准备一个作文集子,就像作家的作品集一样。要求每个学生给自己的文集起个名字,写上序言,而后每周在上面作一篇文章。形式、内容都不限,自由创作。当然,要写真性情。实在写不出来时,可以摘录别人的好文章,然后进行分析,写出自己的看法,可以从任意一个角度去赏评。教师不必精批细改,只需在浏览之后,给学生一些积极的、鼓励性的评语。于是,半年左右,大多数学生就会喜欢上写作,积极主动地去练笔。
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篇8
一、构建和谐课堂
老师的任务是教, 学生的任务是学, 学生想学不想学, 爱学不爱学,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一个负责任肯钻研的老师可以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并取得好成绩。现在的初中学生已经进入了心理成熟期, 能分辨是非, 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做学生的贴心人、好朋友, 让学生觉得师生之间的关系很“铁”, 他会为了这份信任而努力。同时对学生不要那么苛刻, 有时可以“睁只眼闭只眼”, 在课堂上, 我尽量给学生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 有问题可以大胆提问, 想说就说, 让学生感到在课堂上很自由, 我想人只有在心情愉悦的时候学习效果才会更好。
二、狠抓基础知识
刚上初一时班里约有一半的学生对学习数学不感兴趣, 课堂上不积极思考和回答问题, 对于老师布置的作业也是“抄抄”了事, 这让我很头疼, 但我并没有对他们失去信心, 而是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慢慢去接近他们, 说服他们。我告诉他们, 学习就像走路, 只要持之以恒, 不抛弃、不放弃, 是一定能学好的。我想:难题不会, 简单的题目他们也学不会吗?于是我试着从夯实基础知识、强化基础训练入手去实施。并且我想了一个办法:每节课都要当堂进行课堂检测, 老师当堂评改。这样一做, 还真的发现了一些问题, 原来在课下抄作业的同学真是无处逃脱, 没有办法, 只好老老实实地做, 同时也发现, 自己认为比较简单的题目好多学生还真的不会, 也切实体会到了老师的讲和学生的掌握其实是两码事。于是我就坚持每堂必练, 每练必改。这样学生不仅巩固了知识, 而且也增加了学习的信心, 最后效果还真不错, 一个学期下来我所带的班级“三率”均在全区排第一名。
三、体验学有所用
数学来源于生活, 我们身边的许多事情都与数学息息相关。教师应逐渐把枯燥的数学变得有趣、生动、易于理解, 让学生活学、活用, 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使他们乐于探索, 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学习, 成为学习的小主人。
例如, 在讲为什么“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时, 我让学生从在家拉绳子晒被子的事情进行思考;在讲“折扣问题和概率问题”时, 我问学生过年了你去大张超市买东西遇到过打折情形吗?你会计算其中的价格吗?商场里往往买够一定数额的东西, 就可以怎么样, 我还没说, 他们就抢着说可以抽奖, 这样就轻松地引入了问题;在讲解“二次函数”时, 经常会遇到商品调整价格, 销量变化, 而销量也随之变化的问题, 很多学生很迷惑。我就引用了“方便面”问题, 同样的问题经过相应的数据转换就轻松解决了……
四、教学形式多样
为了改变学生在学习上缺少自信、处于被动状态这种状况, 我在教学中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 课堂上让学生通过自己学习先提出问题, 然后尝试着去解决, 有时也组织一些比赛环节, 先让学生讲解, 然后老师再做点评;也可以让优秀生给中等生讲题, 中等生给差生讲解, 这样既锻炼了讲者, 听者也有收获。学生的潜力是不可估量的, 他们往往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方法, 一堂课在设疑、排疑的过程中不知不觉悄然划过。例如, 在讲《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时, 我先将学生分组, 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发现性质, 总结规律, 自己能完成的一定要让学生动手完成。课堂上气氛热烈, 精彩不断, 就连平时公认的“笨学生”也忙活得不得了, 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 成了学习的主人。
长期的教学实践, 使我深深地爱上了数学教学, 爱上了我的学生, 在我的眼里, 他们没有差生, 他们是充满希望的明日之星, 他们会为祖国的建设贡献力量, 他们是祖国的栋梁。只要我们拥有爱, 拥有责任感就一定能有所收获, 让我们在艰辛中快乐着吧!
词汇教学的几点做法 篇9
一、掌握语音基本知识是学习的基础
48个音素掌握不牢,很难掌握每个单词的正确发音。所以教会学生发音,让他们尝试自己读,对记单词非常有帮助。利用字母和字母组合的读音规则,去掌握单词的拼写也是非常有效的。如,在学习shame时,很容易联想到same、name、game、blame等具有相同发音规则的词。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尽快认读新词,又可以复习旧词。
二、介绍新词汇
①利用实物。如:Look,this isa watch.(指着手表)②利用图片。教师课前制作好图片,这样上课节省不少时间还可以保存和反复使用。而学生自己做卡片,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③利用动作或表情。如:headache——I have a headache.Because I have a bad cold.教师用手捂着头,做头痛的样子并指导学生一起模仿。这样可以促进全班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当中,容易引起学习兴趣。④用句子介绍词汇。如:教lazy时,可以说:All of you study hard,but Xiao Ming doesn't study hard.He is very lazy.He gets up late and does nothing all day.这样学生既练习了句子,又准确地领会了单词lazy的意思及其怎样运用。
三、操练和使用新词汇
①重复认读。在学完新单词后,让学生反复跟读。如,跟录音机读,跟教师读,跟优秀的学生读。每天跟读单词10分钟成为一种习惯。②听写练习。记忆单词必须落实到笔头,听说读写要交替进行。让上、中、下三种程度的同学到黑板上听写,其余同学在座位上听写,然后让同学们纠正。③使用新词汇。在操练新词时,把其放在句子中学习要比单纯的识读单词好得多,如:学习market,教师连续提问Do you often go to the market?Do you live near a market?When does your mother go to the market?这样可以克服教学中孤立教词汇,边学习边遗忘的缺陷。同时还能使词汇的意义和用法结合起来,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四、词汇的复习
①归纳法。把一些前缀、后缀一样的词归纳在一起。②阅读复习单词。让学生在阅读中正确理解学过词汇的各种意义,是很有效的一种方法。有些单词是一词多义的,在阅读当中学生还能学到更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进而拓展知识面。③单词竞赛。这是许多教师常用的方法,但词汇的范围不要太大,如一整本书,学生往往会嫌太多而不愿复习,从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如把范围定在两三个单元,学生复习起来会容易一些,效果也更好。竞赛后的评价也是非常重要的,赛前给学生制定目标,如果学生达到了目标,可以免写一次作业,或者把他们的照片贴到表扬栏。
关于概念教学的几点尝试 篇10
一、概念教学的几种方法
1. 形象直观, 引入概念
所谓形象直观地引入概念, 就是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 为学生创设求知的情境, 提出问题, 引入概念;或采用教具、模型、图表、多媒体等手段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在具体的思维情境中, 建立正确、清晰、深刻的表象, 为脱离直观, 达到抽象作准备。
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 安排两组活动:第一组是认识物体、一个计量单位的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首先由教师演示平分一块月饼, 每人十二分之一, 然后由学生通过折一折、画一画、说一说的形式, 对学具进行操作, 利用多种感官的协同活动, 充分感知单位“1”、平均分、几分之一、几分之几。第二组是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教师在导语之后, 演示分苹果, 并用精确的语言说明演示过程和每一环节的意义, 然后由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 通过想一想、分一分、说一说的形式, 把六朵红花平均分成三份, 表示一份、两份。进而认识由一些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 尤其是对单位“1”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 为抽象概括分数的意义, 积累了丰富的表象。
2. 抽象概括, 形成概念
概念是从现实世界的具体事物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因此, 我们在数学概念教学中, 必须遵循从具体到抽象的原则, 从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 通过语言来逐步抽象, 概括出数学概念。
记得曾看过这样一节概念教学课———“圆的认识”, 引入圆的概念后, 教师拿一细线栓一白球, 握住线的另一端使白球转动形成圆, 让学生初步感知圆是到一定点为定长的点的集合, 为学习圆的定义概念打下基础。再让学生用一圆形物体放在纸上, 画一个圆, 并剪下来, 将剪下的圆对折、打开, 换方向对折、再打开;折过若干次之后, 让学生观察折痕并进行讨论。学生从讨论中得出:这些折痕相交于圆内一点———即圆心。再让学生量一量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长度, 得到在同一个圆内, 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同样得出所有的直径都相等。这样的教学, 学生一方面知道了借助圆形物体画圆的方法, 另一方面又掌握了圆的特征。
3. 优化练习, 巩固概念
课堂练习时教学中的反馈活动, 是学生对教师输出信息的反应信号。学生通过练习, 不仅可以起到巩固概念、深化概念的作用, 而且通过练习可以学习正确的思维方法, 形成技能技巧。因此, 教师应精心设计练习, 并及时进行讲评、指导, 使概念教学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概念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 注重灵活, 发展思维
运用概念的关键是要灵活, 如果一味地让学生模仿性的运用, 会使思维僵化和懒惰。教师要充分利用变式, 设计新颖灵活的题目, 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解决问题。
例如, 对一年级加减法概念的年段要求是:知道把几部分合并起来用加法, 从整体里去掉一部分用减法。而很多小学生常常是死记应用题结构特征, 凭借常用的关键词语, 如, 一共、剩余、飞走了……来选择算法。针对学生这种运用单一联系代替运算分析的心理, 教师应十分注重应用题叙述的变式。如:妈妈端来一盘桃子, 吃了8个, 还剩5个, 妈妈端来多少桃子?训练学生在审题中排除“吃了”“还剩”等词语造成的错觉, 抓住妈妈端来多少个桃子就是吃了的和还剩的桃子数合并起来这个数量关系, 巩固加法的概念, 同时培养学生灵活的思考能力。
2. 巧妙引领, 突破难点
为了引导学生加深对数学概念中关键词语的识别、选择, 揭示数学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 教师可依据学生不严密的表述作出类推, 出示错误的事例, 巧妙引领学生自觉地纠正、规范数学语言, 突破难点, 从而逐步形成准确的数学概念。
在“三角形的初步认识”的教学中, 为了促使学生加深对“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 叫做三角形”中的“线段”和“围成”的理解, 有位教师在学生直观感知了三角形物体后是这样抽象出三角形的概念的:师“什么叫三角形”?生:“由三条线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画出相应图形;生:“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师再画出相应图形;生:“由三条线段组成的没有缺口的图形是三角形”。“由三条线段首尾相连的图形是三角形”。师边问边示范:“没有缺口”、“首尾相连”可以用一个什么词语来表示呢?那么, 你会说什么是三角形了吗?至此, 学生得出了三角形的正确概念。
这里老师没有和盘托出“线段”、“围成”等关键词语, 而是通过归纳方式巧妙引领学生识错、纠错, 积极参与三角形概念的形成过程, 对“线”和“线段”、“组成”和“围成”等易混淆的词语也揭示得十分深刻, 从而准确地领悟了三角形的内涵。
3. 重视沟通, 形成网络
在教学中, 某一新的概念形成后, 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揭示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分析它们之间的共同本质特征, 把新学的概念及时纳入知识系统, 形成网络。
如, 学习了分数的概念, 要与除法、小数、整数等概念联系, 使学生明确小数是分数的特例, 整数也可以看作为分母是1的分数, 而且可以把它化成任何自然数作分母的分数。使学生进一步明确, 在整数里, 一个数值只能用一个数表示, 而在分数里一个数值可以用若干个不同形式的分数来表示。
中学诗歌教学的几点尝试 篇11
一般情况下,教师都是让学生诵读背诵,然后讲讲大意主旨即可。学生很难留下深刻印象,所以诗歌教学就成了背诵课。而我每回教诗歌看到学生全神贯注的情态、理解与满足的笑脸,我就感到很欣慰。在此,想谈几点诗歌教学的尝试。
1.尝试通过捕捉意象来理解诗歌主旨
理解诗歌其实很容易很简单,在了解背景的情况下,不用教学参考书也能猜出八九成来。首先要理解几个概念。诗歌的主旨是什么?诗言志,歌抒情,诗歌的主旨就是言志抒情。志与情在人认识事物的概念中属于理性的内容。人类认识事物有哪些规律?人类认识事物离不开以下规律:由易到难、由表面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等等。诗歌要表达理性的主旨,必须先要通过感性的(表面的、个别的、具体的)事物,也就是诗歌中的意象(能听到或看到或感受到的形象)。因此,捕捉意象是理解诗歌的第一步。
有的诗歌中的意象以个体出现,例如李贺的《南园》,其中“关山五十州”“凌烟阁”“万户侯”都是意象,学生都能找出来。有的诗歌中的意象能够成一幅图画,例如陶渊明的《饮酒》,第一、三、四句分别构成三幅不同的画面,这些学生也能感受到。现代诗歌也一样,例如臧克家的《有的人》,其中“骑”“ 啊,我多伟大”“俯”“做牛马”是意象,学生都能找出来。
2.尝试通过意象理解作者的志与情
理解诗歌最关键的一步是如何通过意象理解作者的志与情。这个问题也很简单,不过先要有这么个概念:诗歌中的意象意义绝对不是它的本意。一个词一般有它的三重意思,就是词的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这是诗歌之所以含蓄,之所以意蕴深长、耐人寻味的主要原因所在。沿着这个思路引导学生透过意象这个表面的(个别的、具体的、感性的)去推测本质的(一般化的、抽象化的、理性的)情志,也就是让学生去想:在当时的背景下,这个意象的引申意义或比喻意义可能是什么?学生不难根据李贺的《南园》诗中的意象作出如下推测:吴钩——武器,关山五十州——国土,凌烟阁——建功立业,万户侯——国家栋梁之才;作者拿起武器,收复失地,为国立功,做国家栋梁之才。这个主旨就显而易见了。学生也不难根据陶渊明的《饮酒》中的意象图作如下推测:结庐图——僻静,采菊图——悠闲,飞鸟图——自由。再让学生说出“真意”的含义是什么就易如反掌。
3.尝试在诗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诗歌教学不仅仅是陶冶学生的情操,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能让他们写出的东西有诗情画意,让他们说出的话含蓄、耐人寻味,够得上文明、够得上有水平。如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其中“沉舟”“千帆”“病树”“万木”是意象,都应取它们的比喻意义进行推测理解:沉舟——沉沦不前的人,千帆——众人竞争向上的局面,病树——受挫折萎靡不振,万木——众多的人;这句话揭示了社会上个体与整体之间相反的两个面——你沉沦、萎靡不振,社会却仍然是相互竞争、向前发展的。所以,沉沦与萎靡不振,并不能抵挡社会向前发展的步伐,只能有害于自己的发展,最终被社会所淘汰。作者在诗中回顾了自己的经历和感受,似乎在嗟叹自己,勉励自己,也在劝勉朋友。可引导学生造句:把改革开放比作“千帆”“万木”,把自己比作“沉舟”“病树”。基础好的学生能造出如下类似的句子:如果改革开放是千帆竞渡,我决不会做沉舟;如果改革开放是万木争春,我决不会做病树。
小学习作教学的几点尝试 篇1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这样写道:“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 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基于此, 根据多年的习作教学经验浅谈一下自己对于写作教学的几点见解和主张。
一、培养敏锐的观察能力, 让学生学会在观察的基础上习作
新课标指出:“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 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 积累习作素材。”观察作文是小学生作文教学的基础。我们首先要教会孩子用多种感官去观察。用眼睛看, 用耳朵听, 用鼻子闻, 用嘴巴尝, 用手摸。调动各种感官, 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
记得有一次, 我班的孩子在操场的草丛里捉到了一只蜗牛。孩子们纷纷围观, 好像得到了什么宝贝似的。显然孩子们的兴趣被勾起来了。我灵机一动, 何不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观察呢?想着, 我自然地对学生进行引导, 学生的观察欲更强了。孩子们观察后七嘴八舌地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想。“老师, 蜗牛有两根像天线一样的触角。”“蜗牛身体软软的, 又滑滑的。”“蜗牛身上的贝壳像个小房子, 只要我们轻轻一碰它就躲进去了。你假装不理它, 一会它又会钻出来。记性真不好。”“它爬过的地方留下了长长的黏液。”“老师我还知道蜗牛喜欢吃菜叶呢!”就这样孩子们对蜗牛进行了全方位的观察。这样趣味盎然的观察不仅培养了孩子的观察能力, 而且培养了他们观察的习惯和探索自然的兴趣。这远比写一写你熟悉的小动物有趣得多、生动得多、有价值得多。
就是这样抓住生活中的最好机会, 培养学生多角度地观察体验事情和事物, 恰当的引导、强烈的欲望、细微的观察、深刻的感受自然为学生的习作打下基础, 再加上教师的科学点拨和引导, 学生的习作自然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二、在活动与游戏中学会写作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让游戏和作文交替进行。过去我们就有许多先进的案例。如“贴鼻子”“老鹰捉小鸡”等这些游戏作文大家一直津津乐道。课间带着孩子们在操场上、教室里活动游戏, 课上让孩子们尽情表述出自己的见闻感受, 然后书写文章。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 在参与经历中抒发自己的见闻和感受, 作文变得轻松、愉快。
三、随文练笔, 在课文教学中迁移运用
作文之初, 免不了学习和借鉴。从一些好的案例中学习遣词造句, 或是谋篇布局。我们教材中选用的文章在写法上都有其独到之处, 都可以作为习作的典范而学习。在学完课文后我们就可以让孩子试着进行语言的拓展和训练。
例如, 教学《小摄影师》这一课时, 课文结尾小男孩哭着跳上电车走了。高尔基告诉秘书, 如果小男孩再来, 一定让他进来。学完课文我让孩子们发挥想象续写课文。“第二天小男孩会来吗?他会怎么做?”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会回来, 他会向高尔基道歉的。”“那他们会说些什么呢?”我继续引导着。“他来到高尔基面前深深地鞠了一躬, 说:‘对不起高尔基先生, 昨天耽误您宝贵的时间了。今天我还能为您照相吗?’……”这样人物就鲜活起来了。我继续引导“为了照好照片, 他们会做些什么呢?”“高尔基还会坐在沙发上, 侧着脸对着小男孩微笑。小男孩会……”在说好的基础上, 再把说过的故事一步一步写下来。孩子们的习作精彩纷呈。有《小摄影师后传》, 有《第二天》, 有《小摄影师续》等等。他们大多仿着课文中高尔基和小男孩的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进行续写课文, 而这正是文章的精华所在。
这样的迁移训练, 对孩子来说就是对语言的再运用。而学习语言的最佳方法就是运用, 内化为自己的东西, 从而做好语言的积累和储备。
四、给孩子创设展示习作的空间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 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我们要把习作成功的喜悦植入孩子的心灵。每一节语文课上课之前让孩子们轮流读自己的习作或者日记。孩子们为了第二天能够很好地展示自己的习作, 前一天晚上会下工夫写好自己的习作, 修改好自己的习作, 并把它读熟甚至背诵下来, 内化成自己的语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样一来, 孩子们在习作的书写和修改中, 积累习作经验和素材。树立习作的自信, 从中找到习作的乐趣。
“教无定法, 贵在得法。”作文是思维与语言文字的结合, 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刚接触作文的小学生, 不仅需要我们多些作文教学的策略与方法, 更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耐心, 这样就能为孩子们创造出张扬个性、展示自我的巨大空间。
参考文献
【词汇教学的几点尝试】推荐阅读:
作文教学的几点尝试07-06
阅读教学的几点尝试09-12
一年级教学的几点尝试10-14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作文教学的几点尝试10-27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的几点尝试和研究05-26
谈初中英语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几点尝试06-07
心理词汇与词汇教学07-14
词汇呈现的词汇教学06-07
英语词汇教学05-14
课堂词汇教学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