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英语(精选12篇)
疯狂英语 篇1
摘要:就高中生学习英语缺乏明确的英语学习目标、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现状展开讨论, 概述李阳疯狂英语激发高中生的学习兴趣的方法。认为李阳疯狂英语作为一种比较实用的英语学习方式, 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英语教学的弊端。提出在高中英语教学实践过程中借鉴李阳疯狂英语的优点, 采取优化教学理念, 明确教学目标;优化教学方法, 鼓励举一反三;优化教学材料, 贴近学生实际等有效措施的建议。
关键词:李阳疯狂英语,高中,英语教学,学习方式
高中英语教学是义务教育阶段英语教学的延伸, 是基础教育阶段课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对于高中生的学习和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 调动学生学习语言的积极性, 还能够丰富高中生的英语素养, 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就业创造有利条件。但是, 当前高中生学习英语还存在许多弊端, 如学习兴趣不足、学习动机不明确、口语能力差、阅读面窄等, 成为制约高中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需要高中英语教师给予高度重视。
一、高中生学习英语的现状
(一) 缺乏明确的英语学习目标
很多高中生不知道自己学习英语的目的, 大部分学生只把英语当成一门普通的课程, 认为学习英语就是为了应付考试, 英语成绩好则能够在高考中提升总成绩, 考入理想的大学。这些错误认识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率。在实际教学中, 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当所讲的英语内容简单有趣时, 学生的参与热情很高, 能够与教师积极互动;当所讲的内容较为枯燥、复杂时, 学生则表现出厌烦的情绪。还有一些高中生认为自己以后不会从事英语方面的工作, 所以认为英语学不学无所谓。有这样的想法, 学生的学习动力自然不足, 必然会缺乏竞争意识 (谢青2009) 。
(二) 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高中生学习英语常见的问题还表现为学习习惯不正确, 经常出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情况, 尤其是英语“后进生”。一部分学生在初中阶段英语基础相对较弱, 进入高中以后, 适应不了快节奏的教学模式, 一时间摸索不出正确的学习方法, 不能够自觉进行英语预习和复习等, 最终形成恶性循环, 导致英语成绩无法提高, 成为英语“后进生”。还有一部分学生, 当英语成绩下滑后, 就会努力学习, 但成绩稍微有所提高后, 就开始松懈, 没有养成持之以恒的好习惯, 慢慢地也成为英语“后进生”。在教学中, 还有的高中生只会机械地背诵, 虽然付出了很多时间和精力, 但是收到的效果并不好, 而且容易使自己陷入僵局, 越学越感到吃力, 甚至害怕学习英语。
二、李阳疯狂英语有利于激发高中生的学习兴趣
当前, 很多高中生对于学习英语有畏难情绪, 需要高中英语教师创新教学策略, 调动高中生的课堂参与度, 鼓励他们全身心地投入英语学习。许多学校将李阳疯狂英语引入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后, 学生学习英语的现状明显改善, 对英语的抵触情绪大幅降低。因此, 如何将李阳疯狂英语理念与高中英语教学有效结合, 发挥高中英语教师的主导作用, 实现素质教育目标, 就成为高中英语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通过研究疯狂英语, 笔者深刻认识到, 学习语言就要从口语开始, 而不是先教学生语法, 再教表达。就要遵循语言的自然规律, 让高中生在实践中锻炼自我, 突破自我, 又要改变“填鸭式”的教学方式, 尊重高中生的天性和主体地位, 打破高中生“高分低能”和“哑巴英语”的现状 (卫江丽2013) 。
三、借鉴李阳疯狂英语辅助高中英语教学的有效建议
(一) 优化教学理念, 明确教学目标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给高中英语教学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高中英语教师应该注重优化教学理念, 摒弃传统英语教学的弊端, 明确英语教学目标, 遵循高中生的发展规律, 选择有价值的教学内容, 突出英语教学的实效, 让高中生在英语课堂上真正活跃起来。讲授苏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三Unit 3 Back to the past时, 笔者组织学生听课文、阅读课文和问答问题, 对文章进行初步理解, 再通过列表比较和复述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 最后通过讨论深化主题。在词汇教学过程中, 笔者结合李阳疯狂英语中的“说是一切”和“脱口而出”理念, 先带领学生大声朗读, 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 然后对词汇进行拓展, 拓宽学生的英语知识面, 如就词组take over (接管, 接收) 给出例句:After his father retired, he took over the company./I took over her job while she was in New York./Our company was recently taken over by a larger one。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take somebody in (欺骗) , take something in (理解) , take on (呈现) , take off (起飞, 脱下) , take up (占据) , take away (拿走) , take for (把……误认为) 。
(二) 优化教学方法, 鼓励举一反三
高中英语教师必须改变固有的教学方式, 避免应试教育对英语教学产生困扰和误导, 优化教学方式, 做到精讲多练, 要在实践中掌握英语知识, 而不是单纯地依靠死记硬背。同时, 英语教师要鼓励高中生举一反三和活学活用, 发挥自身潜能, 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讲授苏教版高中《英语》必修四Module 4 Unit 1 Reading A dvertising时, 笔者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 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导入, 激发他们的兴趣, 收到了良好的课堂效果;并以播放一则公益广告和一则虚假广告进行对比结尾, 对学生进行了情感和思想教育。笔者在教学中以纯英文开展教学, 一方面增强学生的英语应用意识, 另一方面让学生找到学习英语的氛围。如给学生播放几则广告, 并说:Look at these advertisements.Who are they aimed at?然后让学生自由讨论。笔者提出探究性问题:What’s advertising?有的学生说a form of communication, 有的学生说to persuade potential customers to purchase or to buy a product or service。笔者再提问:How many types of advertising do you know?学生回答:Media, covert advertising, televisioncommercials, infomercials, celebrity advertising, newer media and advertising approaches, 等等。笔者以任务型教学法贯穿整个英语课堂, 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 优化教学材料, 贴近学生实际
当前高中英语教学材料种类较多, 良莠不齐, 需要高中英语教师善于优化教学材料, 注重英语教学材料的实用性和系统性, 使其更贴近高中生的实际。讲授苏教版高一《英语》Module 3 Unit 2 Language时, 为激活学生现有的知识体系, 笔者采用李阳疯狂英语中的“适用性、趣味性、灵活性”理念, 设计了全新的英语教学模式。针对李阳疯狂英语的教科书只停留在句子的层次, 没有大段大段的篇章的情况, 笔者在教学中不仅关注学生对全文的掌握, 更注重学生对文章每句话的理解, 这样有助于高中生掌握英语学习技巧, 培养终身学习意识 (任芳慧2013) 。同时, 笔者围绕单元主题, 提供给学生一个听说训练平台, 帮助他们将思维变成鲜活的、可以使用的语言。本课的设计从日常语言谈起, 逐步讨论了语言的多种形式:有声的、无声的、人类间的、动物间的等, 扩大了学生对语言外延的认识, 进而探讨了信息得以传递的各种途径, 最后将话题缩小到英语语言的学习, 为Reading的导入做了一定的铺垫。
(四) 优化考试体制, 注重全面考查
就高中英语考试模式重笔试轻口语的现状而言, 不利于高中生的全面发展, 优化高中英语考试体制势在必行。在此背景下, 李阳疯狂英语既是一场伟大的变革, 又是一场“复古运动”, 因为它既实现了“说”的突破, 又将最原始的“背诵大法”放到了重要的位置。这对于高中生学习英语非常重要, 尤其是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 特别值得广大英语教师反思与借鉴。因此, 笔者在选择高中英语考试试题时, 通常会经过仔细审核和改进, 设计更加全面的考试材料, 让学生可以通过英语考试掌握知识, 为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高中英语教师必须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和考试方针, 避免让高中生陷入无边无际的试题海洋中。总之, 李阳疯狂英语理念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还有待于完善和提高, 需要广大教师和高中生共同努力, 不断优化教学 (张雪莉2014) 。
(五) 优化课外实践, 提升英语素养
高中英语教学需要注重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的充分整合, 优化课外实践效果, 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英语课外实践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给他们创造展现才华的机会, 还可以让学生在繁重的学习压力下得到身心的放松, 在玩中学, 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英语知识。李阳疯狂英语简洁、高效, 能够迅速被广大英语学习者所接受, 并得到推广, 踏出国门走向世界。为了更好地体验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 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及社交能力, 积累社会实践经验, 笔者组织了一次社会实践活动, 带领学生到种植基地学习种菜和除草, 并听科学种田的报告。期间学生可以向专家提问, 也可以自己亲手实践。回到学校后, 笔者让学生写一篇英语短文, 记录此次活动的内容和自己心得体会等。有的学生写“The workers instructed us to plant vegetables and showed us how to do the weeding”;有的学生写“In a large hall, a professor gave us a talk on modern scientific farming”;有的学生写“From this visit, we learned what we can’t learn in class.I think social activities are meaningful and necessary to us”。
总之, 一名优秀的英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到英语知识, 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懂得如何应对挑战。
参考文献
任芳慧.2013.体验“疯狂英语”, 激发学习动机[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34) .
卫江丽.2013.疯狂英语应用于高中英语教学的一点感悟[J].信息教研周刊, (2) .
谢青.2009.李阳疯狂英语在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教学参考, (22) .
张雪莉.2014“.疯狂英语”理念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 (上旬刊) , (7) .
疯狂英语 篇2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越来越趋向国际化发展,英语的使用非常广泛,涉及政治、军事、科技、经济、文化、贸易、交通运输等层面,成为了当今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门工具。
今天非常有幸参加了章荣诚老师的讲座,在老师幽默的讲座中,我受益匪浅,不仅学习到了很多知识,还领悟到了很多人生的道理。
章荣诚老师作为李阳疯狂英语的“十大优秀讲师”之一,他丰富的人生阅历和经验深深的感染着我和每一位同学。章荣诚老师从大学时期便开始进行疯狂英语学习法的推广和教学,在此期间受邀至中南大学等十几所全国重点大学进行疯狂英语突破法的演讲,培训并创造了3000多名大学生、研究生、博士一年讲一口流利英语的神话,成为大学校园里的“奇人”。自加入李阳疯狂英语全国教学总部在李阳老师的统一领导下一直钻研英语口语全民普及工作,曾先后两次到加拿大做访问学习。章老师已直接向100多万英语学习者传授了疯狂英语学习法,几百个句子在英文交谈中千变万化、运用自如。
章老师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开了讲座的序幕。讲座主要围绕学习英语的方法进行,并提出了我们现在学习英语最主要的是缺少一套系统的学习方法;我们要学好英语,就要从第一次能大胆地当众说英语开始,能开口说,能大胆地表达;并且强调学好英语的根本在于“彻底掌握好一篇文章”,对此,章老师总结了自己的经验。章老师给我们的建议是“practise more”,但“practise more”又存在了“how to practise and practise what”的问题,针对此问题,章老师给我们了一些好的意见。对于“how to practise”,章老师给了我们六字箴言——“听录音跟着读”,看似简单的六个字却有讲究,听读的同时我们要深呼吸,调整自己的发音和语调与录音相结合。对于“what practise”,章老师告诉我们,我们应该多背诵文章。但所读的文章要有生词,且读出来要有档次,演讲稿和电影台词是最优选择。章老师又分享了自己学习英语的亲身经验,以及同事肖成彪学习英语的事例,让我们更加了解了英语的学习方法。最后,章老师反复强调熟背文章后最重要的就是坚持,要有毅力,做到了,就可以成功。这让我想起在李国疆副校长的讲座中的一句让我耳目的话:其实成功没有准确的定义,只要尽自己的努力去争取了,以后回想起它不后悔,不失望就是成功。同时,老师也鼓励了我们在大学阶段一定要好好学习,明白什么才是美好的大学生活的主业。不能荒废学业,激励了我们学习的斗志。讲座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告一段落。
疯狂的英语 篇3
外星人讲不讲英语我们目前还不得而知,但在当今的“地球村”里,每一位“村民”都明白:哪一家拒绝了英语,那它便拒绝了“进步”与“发展”;哪一位离开了英语,那他便几乎与“成功”注定无缘。下面的任何一个数字都能证明这一点〔1〕:全世界把英语作为第一语言(the first language)的使用者有三亿五千万人,把英语作为第二语言(the second language)并经常使用的人约有三亿五千万人,把英语作为外语(foreign language)且能流利使用的人约有一亿人; 英语在世界上七十多个国家为官方语言或半官方语言;这些国家总人口达十四亿; 2000年,全世界的英语学习者估计约有十亿人;全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具有不同程度的英语交际能力;全世界三分之二的科学家能读懂英文;全世界四分之三的邮件用英文书写;全世界百分之八十的电子信息用英文存储;全世界网站的百分之七十八为英语网站。
将这些数字看作一个整体,我们只能得出一个结论:英语已成为一门十足的世界语言(world language 或 international language),或者说,一个以地球为疆域的英语帝国已经建立或者正在建立。在人类历史上这个最为庞大的帝国里,英语是“书籍杂志出版、航空、国际贸易、学术会议、科学技术、医疗卫生、外交、体育、国际竞争、流行音乐和广告业的主要语言”〔2〕。中国人认为世间“三百六十行”,其实这位《剑桥英语百科全书》(The Cambridge Encyclopedia of the English Language)的编者在这里已经画蛇添足了,一句“英语是国际竞争的主要语言”也就足以说明英语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成了各行各业的“主要语言”。这一点应该是不言而喻的,因为在今日的“地球村”里,哪一行里不存在“国际竞争”和国际交流?哪一行里能缺少了英语?在哥本哈根港,一位街头乞丐缠住了一位美国人,美国人一边躲闪一边用当地话说:Foerloev, jeg snakker ikke god Dansk(对不起,我的丹麦语讲不好)。乞丐听后用英语说:Its very nice that you learned a little Danish, its not an easy language(您能讲一点丹麦语,真是太好了;丹麦语不好学)。2000年3月,罗马教皇保罗二世(Pope John Paul II)抵达中东,寻访耶稣基督的足迹,面对基督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教徒,他讲的不是拉丁语,不是阿拉伯语,不是希伯来语,也不是他的母语波兰语,而是赫赫有名的英语。经历着全球化浪潮洗礼般的冲刷,宗教这块最后的净土也开始遭到“入侵”之后,有谁还会怀疑英语无孔不入的神奇本领。在你争我抢与国际“接轨”的信息时代,“接轨”首先成了与英语的“接轨”。英语权威词典《牛津英语词典》(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的主编Burchfield如是说:
英语也已经成为一门十足的通用语(lingua franca),受过教育的任何人,如果不懂英语,那他的生活就有了缺憾。贫穷、饥饿和疾病很容易被看成是人生最为残忍且最不可饶恕的缺憾。语言上的缺憾虽然不容易被人注意,但其影响却非常之重大〔3〕。
在Burchfield看来,在当今世界,不会说英语对一个人的影响,和贫穷、饥饿或疾病对人生的摧残并无二致。难怪目前世界上每六个人中就有一个人在学英语。政治家对此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日本原经济企划厅长官寺泽芳男便有一本书,名为《不懂英语国家将亡》;1985年,斯里兰卡国务大臣提议说,亚洲、非洲和太平洋地区的英语教学应该赋予同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同等的地位;1990年,丹麦教育部长宣布英语已经从丹麦人的第一外语发展成为“第二母语”;2000年,日本前首相小渊惠三的个人咨询机构“二十一世纪日本的构想”建议将英语作为日本的“第二官方语言”;韩国总统金大中在一次新年电视讲话中也忠告同胞,如果不掌握网络通用语言,在国际竞争中将没有获胜的机会。
政治家的眼光是政治性的,政治家的目标是任期内的业绩,低失业率、高经济增长率和低通货膨胀率于是成了衡量一国之长领导能力的主要指数甚至惟一标准。“大英帝国已经让位于英语帝国”〔4〕的政治事实在“求实”的政治家的眼里失去了政治意义。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除了千方百计喂肥英语之鸡,让它多多生蛋,谁还有闲暇去想“鸡子”原本是外姓鸡,下蛋之余还会惹是生非。
然而,任何时代任何地方都少不了“另类”的装点,正如全国上下一片蓝色中山装的时代,有人偏偏要穿上喇叭裤,招人说三道四或羡慕不已一样,在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美滋滋地享受英语所带来的种种便利的同时,有些国家已经制定出或者开始制定法律,以消除这些便利背后所潜藏的种种危险。这些国家的一些人把英语视为一种“杀手语言”(killer language),认为英语的“入侵”对本国语言和文化构成莫大的威胁,最终将使整个世界因失去多样性(varieties)而变得一片灰暗。法国是反对“语言入侵”和“文化侵略”的坚强斗士。法国一些学者及政界和文化界人士一直为法语的“异化”深感不安,担心法国青年一代受美国文化和生活方式的“污染”而丢掉优秀的法兰西文化和传统。为保护自己的语言和文化,法国先后成立了“保卫和发展法语高级委员会”、“国际法语理事会”、“技术用语研究委员会”、“丰富法语词语委员会”和“法语评议会”等多个组织机构,1994年颁布了《关于法语的使用法》(即《杜宝法》),将法语的使用纳入法律轨道。现在,法语国家首脑会议定期召开,于1993年的第五届会议上通过了在奥林匹克运动会、国际组织和国际交往中使用法语的决议,于1997年任命前联合国秘书长加利为给非洲国家培养人才的桑戈尔大学的高级委员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几个法语国家和地区合办的五洲卫星电视频道现已覆盖五大洲。冰岛虽然远居地球一角,但也难逃英语的“魔掌”,英语词语“泛滥成灾”,因此几年前也成立了“词语委员会”(Word Committee),负责将英语词汇翻译成冰岛语。按照欧盟规定,各成员国在语言上一律平等,正式会议上各取所需,但小组会上使用英语和法语,另加一门主席国语言。然而,从1999年起,德国发起语言攻势,要求在正式和小组会议上使用德语,并因此抵制了该年7月在芬兰召开的欧盟工业与经济部长会议和文化部长会议。几年前,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就曾批评俄罗斯代表在联合国会议上发言使用英语;最近,普京更是签署命令,禁止在俄语中滥用英语单词,以保护俄语的纯洁性〔5〕。在亚洲的菲律宾和马来西亚,由于历史的原因,英语曾经是学校教育的工作语言,但近年来也因遭国人反对而大力提倡国语。新加坡经济发展让世人瞩目,其成为“四小龙”的功劳簿上少不了“英语”二字。1998年,新加坡《联合早报》为庆祝创刊七十五周年举办了一个名为“跨世纪的对话”的文化盛会,应邀到会的杜维明先生在联席对话会上提到他第一次到新加坡时李光耀资政问他:能够用英语讲儒家伦理吗?〔6〕 当时新加坡的华语运动刚刚开始。可见这位国家领导人的用心所在。最近,新加坡总理吴作栋又发出警告,新加坡华人如果只使用英语而不讲华语,新加坡社会的本质就会改变〔7〕。
语言问题从来就不是一个简单的语言问题。前些日子台湾关于是否采用汉语拼音的争论就是绝好的例证;加拿大魁北克省这些年的语言问题也令人深思。英语的迅速国际化更是和意识形态、政治、社会、文化及经济等等问题紧紧捆绑在一起的。为了确保英国英语在国际上的“权威”地位,英国文化委员会(British Council)于1995年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了一项名为English 2000的调查。在该委员会的资助下,David Graddol于1997年出版了《英语的未来?》(The Future of English?)。David Graddol在“概览”(Overview)中一开始便问道:
为什么要担心英语的未来呢?在世界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已经基本消亡,英语现在不是已经成为全球资本主义的第一语言了吗?在世界上,商业和贸易看上去正在日益成为文化和政治的驱动器,英语现在不是已经成为国际商业和贸易的主要语言了吗?就文学作品、电影和电视节目而言,英语拥有的文化资源不是已经超过了其他任何语言了吗?正如《经济学家》(1996年12月21日,第39版)所说,英语不是“已经完全确立了自己世界标准语言的地位,成为全球信息革命的固有组成部分”了吗?〔8〕
David Graddol无疑是英国文化委员会的代言人,而英国文化委员会从建立之初,便承担着传播英国语言,并由此传播英国文化,寻求对英国外交政策的支持和发展对外贸易的重任。1935年,当时的威尔士王子、后来的爱德华八世就曾说过:
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必须是我们的语言……但是我们的目标不能止于传播我们的语言,而是更具有意义的东西。我们的目标在于帮助尽可能多的人欣赏我们文学的荣耀,我们对艺术和科学的贡献,以及我们在政治实践上所取得的杰出成就。要达到这个目的,最理想的办法就是鼓励外国人学习我们的语言〔9〕。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英国文化委员会几十年如一日的追求。英国文化委员会所关心的问题也正是很多英语“进口国”所担心的问题。1992年菲利普森(Robert Phillipson)出版《语言帝国主义》(Linguistic Imperialism),1994年派尼库克(Alastair Pennycook)出版了《英语作为国际语的文化政治》(Cultural Politics of English as an International Language),1999年卡纳伽拉雅(A.S.Canagarajah)又出版了《拒绝语言教学领域的帝国主义》(Resisting Linguistic Imperialism in English Teaching),每一本书的出版都在世界政治文化和英语教学界引起强烈反响。三位作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一些令人深思的问题。关于英语广泛传播和使用的负面影响,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英语媒体主宰全球新闻界,英美“舆论导向”成了“世界新闻导向”。在很大程度上讲,美国有线新闻网(CNN)、美联社(AP)、合众国际社(UPI)和路透社决定着什么是“新闻”,全球公民每天看什么新闻。我们可以想象,当为美国一千三百二十家报社和三千四百家广播电台以及一千家私人用户服务的美联社(AP),为美国本土之外一千零七十九家报纸和二千二百四十六家其他客户以及三十六家国家新闻机构提供资讯的合众国际社(UPI),甚至为世界上一百四十七个国家六千五百家报纸服务的路透社众口一词的时候(譬如说,美国轰炸我驻南使馆、中美撞机事件和“法轮功”事件),我们是相信“事实胜于雄辩”还是“众口铄金”?第二,英语媒体主宰文化娱乐界,致使国际文化交流单向流动。以好莱坞和时代-华纳为代表的美国娱乐界每年给美国带去的收入仅次于其航天工业,它带给世界其他国家的却是似乎无所不摧的美国价值观,一种你永远也无法实现的“美国梦”。我国学者早已注意到:“近几年来的情况说明,我国的文学研究者若要在国内外的学术界引起注意、获得肯定,必得首先放弃本国语言,使用西方的语言,进入西方的话语系统,运用他们的方法,勉为其难地套说中国的情况。”〔10〕跟在别人屁股后面大汗淋漓奔跑的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界,深深感到自己在世界理论大家庭里没有了“话语权”。我们得了“失语症”,可我们自己的医生在哪里呢?第三,英语已成为权利和威望的标志,守卫着社会和经济进步的大门;不懂英语,在很多领域,就被拒之门外。比如说,即使在被认为没有国界的自然科学界,西方的学术“权威”也操纵着明天“流行”什么理论。根据科学引文索引(SCI)的创办者加菲尔德(Eugene Garfield)言,1997年全世界主要刊物共发表科学论文九十二万五千篇,其中百分之九十五是用英语撰写的,而其中讲英语国家的科学家仅占一半。其他国家即使得到了这些论文(当然很多人,比如很多中国学者是根本无法看到的),首先碰到的问题就是翻译。另一方面,为了取得国际声望(譬如获得诺贝尔奖),非英语国家的社会科学家和自然科学家便会千方百计寻求在国际刊物上发表研究成果,而《科学》杂志的主编Floyd E.Bloom却说,看到作者的文章里有语言错误,他便会怀疑该作者在做研究时是否也同样心不在焉〔11〕。第四,英语在世界上的地位也使它成为一名国际门卫,决定着国与国之间的人口流动,特别是人才流动方向,致使很多国家高层次人才外流。我国有人认为,“托福”等考试现在已经成为美国等国家“收割”中国人才的“收割机”〔12〕。第五,英语的传播和使用加剧了农村和城市、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以及社会精英阶层和普通大众之间的不平等,并且,由于Internet的出现和使用,创造了新的信息贫困阶层(the information poor)。第六,英语作为一种“强势语言”,逼迫世界上的其他语言不断地边缘化,直至消亡。世界上的语言正在以二倍于濒危哺乳类动物、四倍于濒危鸟类的速度灭绝。目前世界上的约六千种语言,到2050年将有一半会灭亡或濒于灭亡,到2100年百分之九十将会消失。地球上一种语言的消失,就意味着人类精神领域一座大型图书馆付之一炬,因为人类的物质生存依靠的是生物的多样性,而人类的精神生存必须依赖语言的多样性。在这场人类语言的浩劫中,英语无疑扮演着“语言杀手”的角色。欧洲在逐渐走向统一,货币统一之后,欧洲人开始探讨制定“欧洲宪法”的可能性,但欧洲各国宁愿在欧盟会议上付出高额翻译费用,进行十多种语言间的相互沟通,谁也不敢提及统一语言的可怕事情。相反,欧盟将2001年定为“欧洲语言年” (the European Year of Languages),以提倡语言和文化的多样性。
在英语的“进口国”,英语成了一块烫红薯,扔掉不可,但拿在手里难免烫手。然而,英语的“出口国”也并没有因此而幸灾乐祸,他们同样忧心忡忡:英语还是他们的“私有财产”吗?谁来制定英语的“规范”?如果像语言学家Braj B.Kachru所说的那样,英语的本族使用者“看上去已经失去了完全控制英语标准化的特权”〔13〕,那么他们失去的将不仅仅是语言上的东西,随之丢失的将包括他们的文化和传统,因为谁都知道: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正如世界上的少数民族担心自己的语言的死亡将带走他们的文化,从而让他们永远失去“根基”而四下漂泊一样,英国人、加拿大人、澳大利亚人也同样害怕被他们视为“语言垃圾”的印度英语等的广泛传播会“污染”他们语言的纯正。当然他们更担心美国英语(Americanism)成为谋杀他们“英语”和文化的“刽子手”。
1996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博士生洛克德(Joe Lockard)发表了一篇名为《拒绝网络英语》(Resisting CyberEnglish)的文章,在网上竞相传播,广为引用。该文将英语分为高附加值英语(highvalueadded English)和低附加值英语(lowvalueadded English),因为作者认为“英语是区域性的,网络英语才是全球性的”,而网络英语是“公开支持美国世界权力”(project American world power overtly)的美国货,其他英语(包括英国英语、加拿大英语和澳大利亚英语)在网上是没有创造性的,只有被动接受的权利。
“英语教学工业”(English teaching industry)在每年给英国带去七十亿英镑的有形和无形收入的同时,也解决了成千上万的英国人的就业问题,这一点对经济不景气的英国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英国国内的语言学校(language school)便有几百家,英国文化委员会和海外自愿者服务社(VSO)每年向世界各地派出成千上万的“专家”和“学者”。如果英国英语失去了其“权威性”(其实正在失去),那这种“无烟工业”的损失和影响将远远超过关闭几个煤矿所造成的后果。因此,1995年在English 2000的揭幕仪式上,查尔斯王子也站出来强调:英国英语就是比美国英语好!
美国英语的传播势头自然锐不可当,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后盾,以及由此而赋予强劲冲击力的美国文化(如好莱坞电影和流行歌曲),已经远远将一度至高无上的“皇家英语”或“牛津英语”抛在身后。更让英国人担心的是,其他讲英语国家如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也跟他们在争吃这块肥肉。甚至连所谓的“新英语国家”(countries of new Englishes)如印度、尼日利亚和新加坡也已经蠢蠢欲动。最近,印度认为自己“出口”英语的时机已经成熟,打算向越南等国家派出“语言专家和教师”〔14〕。
美国人是不是就高枕无忧呢?事实远远不是这样,英语同样让不少美国人头疼不已。我们知道英语不是美国法定的“官方语言”(official language)。事情便由此而起。1981年,加州已故参议员哈亚卡瓦(S.I.Hayakawa)向美国国会提出了一份宪法修正案。这份修正案的具体内容从未向外界公布,但其中心思想是把英语法定为美国的官方语言,并禁止联邦和各州法令使用其他任何语言。1983年,哈亚卡瓦和密歇根州眼科医生唐顿(John Tanton)成立了一个名为“美国英语”(US English)的组织,该组织的宗旨便是力争使英语成为美国的官方语言。这一做法的影响非同小可,将直接牵涉到美国成千上万移民的生活。目前为止,美国至少已有二十五个州通过了该法令。令很多人不解的是,该法令支持者的中心理由,一是认为英语历来就是他们的“社会黏合剂”(social glue)和“共同纽带”(common bond);二是相信语言多样化会“导致语言冲突、种族对抗和政治分裂”〔15〕。美国人的担心自然是有理由的,不然,美国英语组织也不会有大把大把的美元四处游说。这样的话,我们就不难理解其他国家的担心了。
对全世界任何国家一样,英语是福,也同样是祸。英语的国际化是全球化进程的一个重要方面,谁也无法阻止它。《今日英语》(English Today)主编麦克阿瑟(Tom McArthur)今年5月在为庆祝“欧洲语言年”而举行的一次研讨会上作了一篇名为《世界英语:是福?是祸?》(World English: a Blessing or a Curse?)的演讲。在该文结尾,麦克阿瑟告诫大家,“应尽可能避其弊以用其利”(seek to benefit as fully as possible from the blessing and as far as possible avoid invoking the curse)〔16〕。
英语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已经把英语变成一把双刃剑,在披荆斩棘奋力向前的同时,最好不要弄得自己也遍体鳞伤,甚至连自己的双脚都砍掉。“英语热”在我国持续高温,一浪高过一浪,这无疑是件好事,但我们的头脑却不能发“热”,相反更要保持冷静:英语带来的并非都是福祉,不该让英语带走的还是要想想怎样才能留下,更重要的是,在全球化的浪潮里,有些应该留下的或需要建设的只有凭借英语去实现,譬如说“失语症”的治疗。
注释:
〔1〕这些数字来源于英国文化委员会1995年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的一次名为English 2000的调查,见English Today杂志1997年第1期,第23页。
〔2〕David Crystal, The Cambridge Encyclopedia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7, p.358.
〔3〕Robert Burchfield, The English Languag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5, p.160.
〔4〕Robert Phillipson, Linguistic Imperialis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0, p.1.
〔5〕 斯塔罗杜勃采夫著、刘文飞译:“文字是文化的衣裳。”《环球时报》2001年6月22日。
〔6〕 联合早报编:《第四座桥——跨世纪的文化对话》,新世界出版社1999版,第215页。
〔7〕 史有为:“从英语可能成为日本第二‘公用语’谈起。”《语文建设通讯》2000年第7期,第9页。
〔8〕〔10〕David Graddol, The Future of English?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and Research Press, 1999, p.2、38.
〔9〕转引自Robert Phillipson, Linguistic Imperialis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0, p.138.
〔11〕申慧辉:“总把新桃换旧符……裹夹在高科技、后殖民和文化研究中的人文科学。”载刘海平编:《中美文化的互动与关联》,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版,第288页。
〔12〕Xiao Shi,TOEFL: Americas Reaper of Chinese Talent, Beijing Review, Oct. 2. 2000.该文发表后World Press Review 2001年元月便全文转载.
〔13〕B. B. Kachru, Standards, codifications, and sociolinguistic realism: the English language in the outer circle, in Quirk and Widdowson (eds.), English in the World: Teaching and Learning th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5, p.30.
〔14〕U. Rai, Indian English ready for export, Guardian Weekly, Oct. 25. 2001.
〔15〕R. D. King, Should English be the law? in W. H. Roberts and G. Turgeon(eds.), About Language: a Reader for Writers,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Press, 2000, pp.218~226.
购物也疯狂 篇4
今年的购物季, 开始于8月28日, 将一直持续到11月末。北京市商务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 “2009北京购物季”将在总结前两届购物季经验的基础上, 进一步丰富内容、创新形式, 着重扩大购物季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这次的购物季分为四个阶段展开, 第一阶段推出“献给新婚伴侣的礼物”, 主要是在黄金珠宝、家用电器、汽车消费、婚纱摄影四个系列优惠服务基础上, 增加餐饮、百货、家居建材三个行业的新婚推广活动;第二阶段推出“享受假日消费的愉悦”活动, 主要是组织十多家大型连锁超市和20家老字号企业共1000多个门店参加活动;第三阶段是与北京市建委及家装协会合作, 组织品牌家装企业和建材市场开展设计、订制、购买等的一条龙家装服务;第四阶段开展汽车促销活动, 推动节能环保小排量汽车促销以及汽车及相关商品的销售。同时, 购物季期间还推出餐饮系列促销活动, 如第五届北京国际西餐文化节、京城美食乐翻天等多项主题活动。
节日效应:购物与节日结合
北京的购物季, 从其诞生开始就具备了得天独厚的优势。无论是消费者还是商家的组成, 都为购物季奠定了基础。或许, 以前身处北京和周边的消费者会前往香港, 甚至更远的巴黎、伦敦等购物场所消费, 而现如今, 在北京城就可以买到原本在香港、巴黎这些购物天堂才可以买到的品牌商品。北京城在近年的发展中, 形成了主要的九大商圈, 包括王府井商圈、西单商圈、国贸商圈、朝外商圈、新世界商圈、燕莎商圈、中关村商圈、宣武商圈以及丰台商圈, 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此外, 北京老字号和北京的文化营销也是北京购物季中的一大热点。现代的人越来越注重文化消费, 而现在商场打着文化口号的商品也是日渐增加。这些都成为了北京购物季红红火火的有利因素。“I Love Beijing, I Love Shopping Beijing”, 移动媒体上时时响起这句口号, 也拨动着消费者们蠢蠢欲动的心。
今年的购物季刚好横跨60年大庆和中国人的传统团圆节日中秋节。8天的长假比法定的春节假期还多一天。人们都喜欢过节, 节日给人们提供一种快乐、祥和、热闹、喜庆、放松和休闲的状态。而现代社会随着商品经济对社会生活全方位的渗透, 节日消费似乎成为了节日中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商家们都看中了节日文化与节日消费的内在关联, 于是像发现金矿一样, 挖空心思地在节日文化上整合资源, 以扩展节日消费。所以, 不管你是否承认, 消费已然成为节日的第一大事。这也是商家们高兴看见的事情。这种消费也势必与文化娱乐联系在一起。节日所培养起来的消费心理是可以说是一种非理智的消费, 或者说是文化型消费。这种消费主要体现在娱乐消费、旅游、时尚、购物等。而此时的购物, 已经不再是单单为了满足日常生活用品的需要, 而更多的是购买享受。节日消费与日常消费在理念上有着微妙的变化。这时, 消费的必须性被快乐性取代, 追求生活品质取代了简单的生活需求。因为节日的缘故, 消费会变得更为大方, 从而使自己的心理得到满足。而且这种节日消费心理随着休闲时光的增多, 生活水平的提高, 消费观念的更新, 将会逐步上升, 并为社会广泛接纳, 成为消费行为的一股新军。我国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从从1995年49.9%下降到2002年37.7%, 这意味着生活质量的提高, 其中所表现出来的一个特点就是人们开始追求精神与文化质量更高的生活和消费。这必将带来产业结构的变革。在国外, 如日本, 娱乐业的产值已经超过汽车工业年产值, 美国声像产品是仅次于航空行业的第二大出口商品, 英国艺术规模将近二百亿, 而在我国也同样呈现了上升的态势, 如上海, 文化产业已成为上海的支柱性产业之一。这些数据都在不断地告诉商家们, 文化、节日消费蕴含着无穷的财富。
所以, 这个购物季的收效必定会让人乍舌。北京市旅游局新闻发言人顾晓园介绍, 国庆期间, 天安门广场日接待游客量超过150万人次, “十一”8天共接待游客超过8 2 0万。而整个北京城共接待海内外游客达1497万人次, 同比增长数为58.9%, 旅游收入53.9亿元, 是历史同期最好的水平。据北京商业信息咨询中心检测, 国庆、中秋8天假期期间, 112家重点流通企业3200多个网点累计实现销售额35.2亿元, 同比增长21.9%。其中, 专业专卖店增长35.2%, 百货店增长24.1%, 超市增长7.7%, 餐饮业增长3.2%。在商场随处可见, 满多少减多少、全场几折几折的字样, 同时主题活动等促销方式成为了主要的促销手段。而连锁超市和老字号企业则趁着中秋节推出了“月圆人团圆”的中秋老字号月饼热卖会, 中秋美食、美酒、海鲜一条街。在电器销售方面, 苏宁电器开展夜市让利活动, 其百余家门店在国庆期间销售累计9.6亿元, 同比上升33.6%。而新品秋装、化妆品、金银珠宝饰品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趁着国庆结婚的人也是多之又多, 这也给北京婚庆市场带来了巨大的活力, 钻石、玉石饰品销售快速升温。以经营金银珠宝首饰为主的菜百公司, 销售额累计增长63.6%。图书、音像制品销售作为文化消费的其中方式之一, 同样成为节日市场热点, 有关建国60周年的书籍、阅兵的光盘以及各种考试用书热销。北京图书大厦10月1—8日累计销售同比上升41.1%。电影院里的红色浪潮一波接着一波。《建国大业》、《风声》、《天安门》等诸多的国庆献礼片, 成为消费者表达爱国热情的一种方式。其上座率基本保持在80%左右, 黄金时段达到9 0%以上。
所有的这些数据, 都在讲述着一点, 国庆、中秋消费是红火的, 非常令人满意。消费者的节日消费热情被极大地调动着。这也间接证明了今年的北京购物季, 至少在国庆期间已经取得了成功。
做北方的购物天堂
谈及北京的购物季, 令人最快联想到的就是香港的购物节。香港购物节从2002年开始举办到现在, 已成为香港发展旅游业的一大品牌。一年一度的购物节, 是香港招揽游客的很好时机。对于内地的消费者来说, 香港是一个购物天堂, 充满了诱惑和魔力。满大街鲜红的finalsale以及免税, 总是能让那些列着长串清单就为血拼而来的消费者心情澎湃。香港之所以成为血拼者的热爱之所, 其关键在于物美价廉。拥有全球最丰富的奢侈品牌、时装、化妆品, 同时有着最便宜的价格。即使近年来, 内地各大一、二线城市, 特别是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 在国际品牌方面已经可以与香港比肩而论, 但是, 香港的魅力依然不减。北京购物季与香港购物节两个名字, 后者还是更能挑起消费者的欲望, 更能让人心动。没有瑞士的湖光山色, 没有普吉岛的碧波白沙, 没有埃及的历史古迹, 弹丸之地的香港凭借“亚洲购物天堂”的美誉, 创造了现代都市零售业的最新传奇。
香港购物节从诞生之日起, 就带上了公共产品的属性, 它宣传推广的是整个香港旅游以及零售业, 所以, 零售业或者说购物只是平台、跳板, 而最终的受益者是整个香港地区的包括交通、旅行社、宾馆、饭店、零售、房地产等等企业。既然是作为公共产品出现, 香港购物节则是由香港政府资助的半官方机构, 是拿政府的钱替政府办事。因此, 名为购物节, 名为零售业, 却是整体的消费盛事。消费者千里迢迢到香港, 购物一定不会是唯一的事务。维多利亚海港、香港海洋公园、迪斯尼乐园、太平山等地, 是不会放过这些难得的消费者的。
香港旅发局的相关负责人曾向媒体介绍说, 每年旅发局都会印发大量购物节宣传手册, 免费派发给到港的游客。此外, 还会在中国内地、中国台湾、东南亚, 以及欧美等主要客源地的电视台, 播放有关香港购物季的宣传片, 吸引游客的目光。利用香港本地的当红明星宣传购物节, 更是主办方的惯用招数。形象阳光、时尚的莫文蔚、吴彦祖等, 都曾应香港旅发局邀请, 担任购物节形象大使。莫文蔚身着由数十个购物袋缝制而成的“购物袋裙”的形象, 至今让很多人印象深刻。在主要客源地举办的各种“购物大赛”, 是近年来宣传购物节的一种新方式。尽管举办一届购物节仅推介费用就接近千万港元, 但为香港带来的是140多亿元的旅游消费。相关调查显示, “香港旅游购物节”对游客、香港市民及业界均有很大吸引力。超过八成的受访游客表示, 会向亲友推荐“香港购物节”这一活动, 并会再次来香港旅游。85%的受访香港市民, 认同该项活动可助推香港旅游业的发展。而且近半数受访的香港商户也表示, 购物节期间, 他们从游客身上赚取的收益比以往有所增加。
香港购物节对于北京购物季来说, 是有值得学习的地方的。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副院长王成荣教授认为, 北京购物季作为一个全新的品牌, 要想跻身于东京、巴黎、香港等世界知名购物节行列, 不仅要打造自己的特色, 也还需要加大宣传推广的力度。加大推广是必要的, 而在营销的内容上, 也显得尤为重要。单从商品上来说, 尤其是对于血拼族在品牌上的嗜好来说, 国内与香港的差距已经不远, 颇具国际水平。那么, 血拼族们就要开始考虑飞一趟香港是否值得, 无论是出于时间还是出于金钱上的考虑, 这都是很现实的问题。那么, 北京的购物季如果成功, 就可以取而代之。大打折扣牌是吸引消费者非常有力的手段之一, 像北京的翠微、当代等许多大商场都有自己的周年庆, 打折力度颇大, 那么, 购物季除了折扣招以外, 还应当思索新的方式。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零售研究中心的李非教授认为, 消费者购买行为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因此购物季的设立在时间上必须顺应消费者的购买习惯。就如北京购物季时间上的设置, 其实也正是看中了国庆长假这个有利的时间。通过长假促进消费、拉动消费也一向是国内惯用的方法。
既然购物季的选择以节日为主, 那么可以通过营造浓郁的浓厚的节日氛围来激发消费者的购物热情。而这也历来是香港购物节的擅长手法。去年的香港缤纷冬日节, 除了位于中环皇后像广场的大型圣诞树每晚定时点亮, 释放出节日气息外, 200辆计程车添加了立体圣诞装饰, 向人们传递着节日的气氛。在各入境口岸, “圣诞老人”亲自在那欢迎游客, 派发缤纷冬日节的有关资料。还有当地的志愿团体组成歌咏团, 在打扮着冬日装饰节的古董电车上报告这一喜讯。所以, 整个城市都笼罩在这种缤纷冬日节的气氛中。消费者的购物热情其实就这样被各种节日的氛围激发出来的。所以, 北京购物季也同样可以通过调动各种方式来增加购物的气氛。那么, 不远的将来或许就有北方的购物天堂与南方购物天堂并驾齐驱之说了。
2008年, 北京购物季举办期间, 10月、11月和12月三个月北京市实现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分别列全年单月销售的前三位, 同比增长超过全年平均水平。至于今年, 虽然购物季还在继续进行中, 但是有理由相信, 其结果肯定也是令人高兴的。
疯狂英语夜 篇5
案例背景
北京申奥成功、中国顺利加入WTO、北京市全民学英语热潮风头正劲„„英语,使金山与李阳走到了一起。翻译软件金山词霸在英语工具软件市场中几乎达到了95%的装机率,拥有超过1000万的庞大用户群。而李阳作为“疯狂英语”的创始人,拥有着独特的号召力:光是在演讲现场和李阳一起疯狂过的英语学习者就超过100万。两个强大品牌的叠加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
成功策略
2001年10月22日晚,在首体现场,金山公司和北青报等多家媒体合作,用自己的产品与在英语学习领域享有盛名的李阳联合,铸造了一个全新内涵的英语学习品牌方案,让两万人同时展开报纸,一起高喊李阳的英语内容,一场在中国IT业历史上第一次有两万人参加的市场活动开始了。
策略效果
由于金山公司采用在产品中附赠活动门票的方法,活动前期就出现了产品销售供不应求的局面,仅在卓越网上的销售就超过4000套,随后,金山词霸2002和金山快译2002在上市后的一周时间里狂销了21万套。
案例点评
耄耋老人的疯狂英语 篇6
本期《专访》,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耄耋老人的疯狂英语世界。
While at university I studied to be an engineer,
in public I'm honored as an English professor,
I show off these works of mine as a 90 microcalligrapher,
based on devotion, thanksgiving and self-existence.
出身科班工程师,
英语教授无愧时,
九十微书奇于世,
奉献感恩立命志。
这是胡文彬老人对自己的一生所为简单概括的一首小诗,短短的几行字,却引尽了大家无限的遐想与好奇。且不说 “科班工程师”为何会被称为“英语教授”,单是“微书”二字,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就已经够陌生的了。
早在一两年前,这位痴迷于英语的高龄老人就已经成为了杭州市乃至浙江省的一个名人。胡老是浙江杭州市萧山人,出生于上世纪20年代初。老人曾就读于浙江英士大学(后并入浙江大学),学习土木工程,在铁路勘探设计领域获得了许多的褒奖,包括国家测绘局颁发的满三十年荣誉奖,并以主任工程师身份退休,获得国家技术七级工资。
胡老的前半生,都奉献给了与英语几乎毫不相联的铁路事业,谁也不曾料到,老人会在英语世界里找到自己晚年第二个生机盎然的春天。
凭借幼年时期在教会学校学习的功底,加上自身的勤奋和努力,胡老在卸下“工程师”的盔甲后又扮演起“英语教授”的角色。胡老在七十年代还主办过专期的英语培训,学员数以千计;上世纪八十年代,他曾被浙江翻译协会派遣到当时全国最大型的北仑港电厂担任首席英语口译,受到了外国专家的称赞;自此之后,胡老在多所大专院校作英语讲座,在校园中激起了层层的浪花和学习英语的热潮;在2007年的浙江首届口译研讨会上,胡老还发表了“20年口译经验”的专题发言,被誉为“英语老人”、“胡文彬教授”。虽然老人并非科班出身,但其英语造诣却实在令人折服,因此大家都恭敬地称他为“英语教授”。
胡老曾经出版过《美国广播英语》《英语块点图案学习法》以及《少儿歌谣英语》等书,引来了浙江众多媒体的争相报道。但是老人并没有让自己止步于已取得的成绩面前,而是不断地给自己设置更高的目标和更具挑战性的任务。《九十汉英微书》正是老人总结自己多年学习英语的经验,结合中国文化的特点和自己扎实的书法技巧出版的一本“奇书”。这本书的“奇”从书名就可窥一斑:“九十”自然指的是此书作者的年龄,“汉英”指出了此书所涵盖的内容是汉英翻译方面的内容,而“微书”二字,则是全书“奇”之所在。老人在中学期间,曾经临摹过柳公权体书法,柳体要求提笔劲握,内功有神,这样写出的字才能站得住、立得稳。老人认为,书法是我们中华民族数千年文化的精华所在,为此,在双语的书写中,他大大地发挥了自己幼年习字的扎实功底,用毛笔书写对照的中文和英文部分。以老人九十岁的高龄,能够不借用任何视力工具,写出5mm×5mm大小的汉字,怎能不让人惊奇和赞叹!
胡老对人生有着十分豁达的看法。回首自己走过的人生,有时候老人自问“经历过坎坷的一生,磕头碰脑大半生,如今百岁都尽在眼前,该颐养天年了,又何必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地写什么微书呢?”老人的最后一句诗“奉献感恩立命志”,名其志。在尝尽了困苦之后,胡老从古人的良言益语中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探究人生的真谛。人生最珍贵、最快乐的事情,莫过于此。
胡老曾这样描述自己一生的追求“先贤圣哲们曾经这样教导过我们:我们要从知识(knowledge)升华到智慧(wisdom),那才是懂得做人的道理。20世纪世界伟大的98高寿哲学家罗素倡导人生三大激情:对爱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对人类苦难的难以承受的同情。91高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丘吉尔谆谆教诲,要以容忍、多变、镇静来对待世间的纷扰离乱。多少年前先人们留给我们的话语,躺卧在自身颠簸流离的坎坷中,梳理出天、地、人三个层面,和三颗心,即奉献、感恩、立命。”老人说:“我要以无限无量的眼光来处理生死之念。在我的有生之年,我要求我的一思一想,一举一动,无论有人无人,都要问心无愧,自律始终。”
曾任中央二机部翻译、中共杭州市新四军研究会理事的古博渊在给胡老的《九十汉英微书》所作的序中这样写道:胡老经历着第二次生命,在第二次生命中他感受着苦味人生的艰辛、甘甜和真谛。我佩服胡老安贫乐道、服务社会的仁者之心和生命不息、进取不已的大勇精神。
作为一个颜回式的人物(注:《论语•雍也》: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胡老无疑是老骥伏枥,壮心不已,必将青云之志。
《兰亭集序》(节选)
——翻译:胡文彬
夫人之相与,
俯仰一世。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People live together in society
during their life times,
Some of them talk freely within
a room; others, regardless of any
traditional restrictions upon their
careers, seek what they long for.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
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
快然自足,
不知老之将至;
No matter what different kinds of
life styles they have and no matter
how progressive or conservatively
they behave when something joyful
happens to them, even temporarily
they are pleased and satisfied
forgetting that their time is
approaching.
及其所之既倦,
情随事迁,
感慨系之矣。
Tired of being excited with the pleasure,
they sigh at last as the emotions
change with the altering of their
circumstances.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
已为陈迹,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When what they have been delighted
with has become the past experience,
it is inevitable to feel sentimental.
Furthermore, as one's life span,
long or short, is determined by the will
of the Heaven, everyone is doomed
to leave behind their mortal coil.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
Our father has said, 'Life or death
is a matter of great importance. '
How sad it is!
胡老问卷:
1. What is your idea of perfect happiness?
Because we are confronted with clatter and rigidity around us, it seems that there is no perfect happiness.
2. What is the trait you most deplore in yourself?
Being unable to control myself while facing difficulty.
3. What is the trait you most deplore in others?
Dishonesty and selfishness.
4. What is your current state of mind?
Plainly speaking, I always have a good state of mind.
5. On what occasion do you lie?
Do I have to tell the truth before one who tells me a lie?
6. Which living person do you most despise?
A man who has 'A' in his mind but tells others 'B'.
7. What is the quality you most like in a man?
Having the quality of benevolence towards people.
8. When and where were you happiest?
It was a time and place when my efforts were known by the people.
9. If you could change one thing about yourself, what would it be?
Not to be born in war time.
10. If you were to die and come back as a person or a thing, what would it be?
I would follow the words said by Bertrand Russell ' I would gladly live it again if life were offered me. '
11. What is your most treasured possession?
My intellectual property of micro-calligraphic artistic works.
12. Who are your favorite writers?
Confucius, Bertrand Russell, Sir Winston Churchill,
13. Who is your hero of fiction?
Sun Wukong(孙悟空),
14. Which historical figure do you most identify with?
Zhu Geliang(诸葛亮),
15. What is your greatest regret?
If I had not lived in the age of war, I could have done my best.
16. How would you like to die?
To die means to leave the earth forever. A famous American poet 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 said 'dust thou art, to dust returnest. ' (来自尘土,回归尘土). Follow these words to die.
17. What is your motto?
疯狂的广告 篇7
如上话语全是网民对电视剧中插播广告的调侃。电视剧中插播广告让观众十分厌烦。这种情况2012年就不再出现了。201 1年1 1月28日,广电总局正式下令,要求全国各级电视台播出电视剧中,禁止以任何形式插播广告,此项规定将于2012年1月1日起正式执行。此令一出立即引发社会各界的热议。
这是一个“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时代,企业产品只有宣传出去,才能让更多消费者知晓。本着这个原则,近年来,电视广告以独一无二的优势吸引了诸多企业的广告投放,尤其是黄金档的广告竞争更是已达到白热化的程度,电视剧中的广告植入也屡见不鲜,这固然提高了品牌的知名度,但过度直白地宣传也让观众十分不耐烦。
【疯狂的比特币】 篇8
@郭施亮 (财经名博) :当前比特币的潜在风险非常巨大, 受价格巨幅波动等因素的影响, 未来其投机色彩也将会进一步加剧。或许可以用“博傻理论”来描述当前的比特币市场, 即只要存在更高价格的收购者, 未来比特币的市场价格仍会水涨船高。在比特币价格“博傻”的阶段, 就是等着看谁是接“最后一棒”的人。
@莲蓬鬼话 (天涯社区莲蓬鬼话创始人) :比特币无法被复制, 无法造假, 且存量有限。有人说能创造出比特币, 那么也有可能创造出另一种类似的。问题是, 网络上这种事几乎不可能, 你能再创造出另一个QQ帝国么?
@青光楚辞 (网络作家) :货币的意义是什么?一种货币代表的是政府信用和国家经济实力, 超越国家而自由流通的比特币或许会成功。但作为金融创新, 它还没有经受过任何考验, 而且我们无法断定国家会有怎样的态度, 因而投资比特币面临太多不可测的风险。
@豪气直冲天 (普通网友) :比特币勾起了人们逐利的本能, 本质上它是虚拟的, 它依赖于互联网而存在, 可以想象:一顿疯狂的饕餮过后, 必定是满地残渣。比特币的总数是有限的, 但是人们的欲望是无限的。
疯狂的三七 篇9
据商务部去年发布的《2012年中药材重点品种流通分析报告》显示, 三七成为我国2012年29种重要中药材中价格涨幅最高的品种, 平均价格同比上涨了42.4%。此前半年, 原本是销售淡季, 但三七价格还在疯狂飙升, 批发市场上20头 (所谓“头”是指多少个三七重量有500克, 如20头指20个三七有500克, 头数越少说明单个三七的个头越大, 等级越高) 三七每公斤从不到1000元上涨到1200元, 30头三七则从760元涨至近1000元, 个头再小的三七也都涨到了800元/公斤以上。几个月内, 三七的价格连续创出历史新高。
对于三七价格的暴涨, 很多人表示看不懂, 因为在2009年之前, 20头的三七价格每公斤就在八九十元左右, 短短4年时间, 三七价格坐上了“火箭”, 一翻就是十几倍。而红籽 (三七的种子) 的价格涨得愈发离谱, 从2008年每公斤不到10元涨到了现今每公斤1000多元的价格。更为夸张的是挖三七时粘附在三七须根上的泥土也会有人收购, 价格高的时候可以卖到两三块钱一斤, 堪比蔬菜价格, 这在以前简直不可想象。人们不禁要问三七到底怎么了?
三七的疯狂是因干旱还是炒作?
2009年以来, 云南遭遇连续4年干旱, 对于喜好阴凉湿润环境的三七来说这可谓如临大敌, 因此很多人都认为4连旱是造成三七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然而, 栽种过三七的人都知道, 干旱确实会对三七产量造成一定影响, 平时一亩地产干三七可达130至150公斤, 干旱的天气下亩产会下降20%~30%, 同时因干旱等原因导致种植成本上升40%左右, 但这一来一回最多也就会使三七的价格上涨一倍, 离三七翻了10倍的价格相去甚远, 那到底是什么让三七一路疯涨呢?
2000年至2007年是三七价格低谷期, 很多七农辛辛苦苦种出的三七最后连本都收不回来, 七贱伤农让很多七农不再种植三七。但随着三七的药用功效逐渐被世人认可, 全国陆续有1300多家制药企业以三七为主要原料, 生产的产品有药品、保健食品等4大类300多个品种, 对三七的年需求量剧增到700万公斤。但从2007年以来, 产量占全国三七总产量90%以上的文山州三七产量持续下降, 特别是从2009年以来的3年间, 全州年均三七产量仅460万公斤左右, 年均缺口超过200万公斤。严重的供需失衡推高了三七价格。
除了市场需求, 三七种植成本大幅上扬也是三七价格飙升的一个重要原因。首当其冲的便是种苗价格, 2008年之前, 每株苗价格为5分钱, 而去年栽种期已经涨至0.8元, 今年的苗价还在继续攀升。地租方面也是水涨船高, 2009年以前每年200至300元一亩的地租, 现在已涨至2500元。此外, 用工成本也增加了五六倍, 短工2009年每天只要10至15元一人, 现在至少80至100元。技术工人年薪则要3万元以上。还有铺在三七土壤表层的松树叶从2009年前的几分钱一斤飙涨到1块多钱一斤。
三七市场火爆的同时也带火了与三七种植行业相关的产品。以前1800元每吨的遮阳网, 迅速涨到2200元, 而且供不应求。撒种用的小小按板也沾了光, 成本只在几十元一块的也卖到300多元。栽种三七离不开的农药也不甘落后, 纷纷通过推陈出新, 更新换代方式大幅提高价格, 目前大部分农药价格已经翻番。
另外, 由于三七不能在短期内轮种, 文山州内交通方便、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的地区, 适宜种植三七的土地资源十分紧缺, 已经不能满足广大三七种植户的需求, 不少三七种植户只好把目光投向红河、大理、临沧、昆明以及广西一些地区。而与之相应的租地费用、配套的水电路等费用也大幅增加, 这也造成三七种植成本一再攀升。
种植成本上去了, 那销售环节又会有怎样的变化呢?据了解, 目前文山每年三七产量的60%~70%被药厂收购, 其余部分被直接消费。以前在三七价格的低谷期, 80%~90%的利润让药厂拿走了, 随着三七越来越抢手, 60%的利润归到了种植户的手中, 其余的利润则为药厂及零售环节分享。以20头三七为例, 新鲜三七中间商收购价为210元/公斤, 3公斤左右新鲜三七可晒一公斤干三七, 晒好后的三七便可卖到每公斤1000元以上。而部分零售商会继续抬高三七的销售价格, 在昆明市内一家大型连锁药店, 20头三七每公斤售价高达2300元, 30头的也卖到2000元/公斤。从田间到药房, 三七每公斤的价格增加了千元以上。
对于如此疯狂的三七价格, 无孔不入的游资会袖手旁观吗?过去两三年的时间里, 中药材涨价风潮在太子参、金银花、红参、党参、黄芪等药材上轮番上演。巨额利润吸引了众多企业介入了中药材种植。资金过度炒作以及急速扩产使得高价格局难以为继, 许多中药材价格纷纷高台跳水。2012年以来, 太子参的价格从近400元/公斤水平下落至180元/公斤左右, 导致参贱伤农。如今三七成了中药材中的新宠, 而价格飚涨且容易储存, 又使一些不良商家控制货源进行囤货, 企图待价而沽。据调查, 目前长期活跃在文山州三七国际交易中心的流动商贩有数千人, 除了大型药企, 他们就是三七价格的风向标。在交易中心一片人声鼎沸的景象之下, 各种游资也在暗流涌动。不过也有很多商贩表示现在三七的价格已经高得离谱, 手里都没敢太多囤货或者已清仓等待价格的回落。
很明显, 各种因素的合力使得三七的价格像得了“高烧”, 且“高烧”不退反。
几家欢喜几家愁
三七的疯狂让不少种植户从负债累累迅速成为百万富翁甚至千万富翁。文山州马关县的李先生就是其中一位。2001年, 李先生的第一个孩子出生, 还没来得及体味初为人父的喜悦, 就遭遇三七价格“大跳水”, 李先生卖完所有的三七, 还欠下亲戚几万元钱。手里没钱, 又没有其他技能, 孩子嗷嗷待哺, 未来的路该怎么走?李先生把目光投向了自家的住房, 这是他花了全部积蓄刚盖起来不久的新房, 因为是临街商铺还值一些钱。2001年秋, 通过房屋抵押, 他向当地信用社借了10多万元贷款。
李先生把这笔贷款再次投入到种三七上。随后的道路可谓顺风顺水, 李先生不仅偿还了所有的欠债及贷款, 还把家搬到了文山城, 住上了500多平米的别墅, 过上了有车有房的舒心生活。不仅如此, 李先生现在还有两园市值几百万元的三七。
相比于李先生苦尽甘来的境遇, 以三七为主要原料的制药厂就没这么幸运了。国家规定药品价格都是执行最高限价, 厂家不能随意提价, 但很多药品目前执行的价格标准已经是多年前制定的。一边是原材料价格的急剧上涨, 一边却是出厂价的上限管制, 使得这些药厂利润明显下滑, 致使部分严重依赖三七为原料的制药企业出现了停产情况。
据统计, 全国含有三七的国药准字药品323种, 批文3207个, 进入国家基本药物和国家中药保护品种目录20余个, 由于国家医改政策的约束, 三七药品价格只跌不涨, 而三七原料供应又只涨不跌, 造成许多药品几乎无利润可言。
除了药厂, 一些长期服用三七来预防或治疗冠心病、心血管等疾病的消费者直呼:这样的三七价格让人“很受伤”。以前几十元就够吃一个月的三七粉, 现在要好几百块钱, 还得担心买到的是否货真价实。毕竟高价的诱惑会使一些不法商贩铤而走险, 以次充好甚至以假乱真来欺骗消费者。总所周知, 患高血压, 心血管这方面疾病的主要是一些上年纪的人群, 他们也是三七消费的主要群体, 但这部分人普遍收入不高, 如此高昂的三七价格确实给他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不小的困扰。还有许多看中三七保健功效的消费者不得不对其望而却步, 寻找其他替代品。
三七价格暴涨能否会“一涨到底”
“种植三七犹如赌博!运气好遇到三七价涨就发大财, 反之则可能血本无归。”这是不少三七种植户的心声。从1950年至今的60余年里, 三七的价格多次经历“过山车”式的剧烈波动。上世纪80年代, 当时三七价格最高时卖到400元/公斤, 这在当时可谓是天价, 人们看到种植三七利润如此之大, 都开始大量种植, 直到1988年形成种植高峰期之后, 由于三七掺假导致出口受阻, 价格随之一落千丈。重新洗牌后,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 三七生产逐渐从散户小面积种植过渡到资金雄厚的大户种植, 面积少则几十亩, 多则百亩以上, 三七价格到2005年再次达到顶峰。然而好景不长, 2006年后三七价格再次大幅下跌, 跌幅高达50%以上, 让不少辛辛苦苦富起来的农户一夜返贫。
三七价格从2009年至今上涨了十几倍, 再次引发三七的“圈地运动”, 2014年被普遍认为是三七的又一次种植高峰。据统计, 2012年三七种植面积共15.46万余亩, 其中:一年七4.02万余亩, 二年七6.81万余亩, 三年 (及以上) 七4.62万余亩。由此可知, 2012年采挖面积4.62万余亩, 产量6500吨左右;2013年采挖面积6.81万余亩, 产量不低于1万吨;2014年采挖面积预计13万亩左右, 产量不低于2万吨。
对于三七价格明年是否下跌, 业内也有不同观点。一种观点认为, 到2014年, 市场的需求量和种植的供应量会存在严重失衡, 采挖量可能就是需求量的2倍, 供大于求, 必然导致价格大幅下滑。另一种观点认为, 上世纪80年代, 三七价格就卖到过400元/公斤的高价, 以当时收入计算目前的三七价格并不算高。就需求而言, 虽然公认每年三七的需求量在7000吨左右, 但目前全国药厂每年所需三七就超过1万吨, 黑龙江珍宝岛、天力士、白云山和云南白药都是三七原料需求大户, 每年每家用量都在百吨以上。而全国1000多家药厂即使每家每年使用10吨, 也是1万多吨的需求, 此外再加上直接消费以及出口每年又能消耗数千吨, 所以只要有市场, 三七价格就不会跌到哪里去。还有些种植户建议, 一旦出现价格下跌, 政府和管理部门及时采取措施, 三七保存期有10年之久, 可以集中收储, 以免造成七贱伤农。
疯狂动物城 篇10
动物城是个与众不同的城市,这里有着文化迥异的社区。例如,沙漠动物的高档社区撒哈拉广场、北极熊和麋鹿们居住的冰川镇、闷热潮湿的雨林区、那些体型超小的鼠类所聚集的小型啮齿动物镇以及生活着成千上万超萌兔子的兔窝镇。城市中的繁华地段———草原中心———则是一个不同环境各式生物汇集的大熔炉。在这里,无论你是谁,从体型超大的大象到身材细小的鼩鼱,都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可是当菜鸟警官朱迪来到这里时她才发现,原来作为第一个兔子成员,加入这个由高大强壮动物组成的警队,竟然是如此艰辛。一心想要证明自己的她,毫不犹豫地接受了侦破疑案的机会,即使这意味着自己要跟一个油嘴滑舌、诡计多端的狐狸尼克成为搭档。
谈大课间的“疯狂英语”活动 篇11
我们知道单凭课堂几十分钟内创设的英语交流情景,是远远不能满足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要求。如何为学生在英语课堂外创设更多的交流空间来发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呢?
作为一所全寄宿制学校,我们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学校要求老师们设置自己的学科平台,努力把自己的学科融入到大课间(我们的大课间分:上午的大课间和下午的大课间)或利用大课间设置学科活动。因此我们年级英语老师在备课组会议上就商量利用大课间进行“疯狂英语背诵、朗读”活动。我们主要利用上午的大课间,老师们在一起仔细的商讨了活动的每一个环节。
如:时间:周一至周五每天上午大课间广播操后,“疯狂英语”时间为3到4分钟。
地点:在一号教学楼前的广场上。
内容:初步设定为书本上的内容,而且是刚学过的内容,这样学生印象比较深刻,背诵起来较容易,能起到及时复习、及时巩固的作用。或者与书本内容相近的课外文章,若选用课外文章,就选内容不太难、又容易上口的文章,让学生感觉着比较有趣而愿意说。
方式:若是书本内容且又不太难就采用背诵的形势,背诵又分集体背诵、分班背诵、男女生分背等;难的内容就采取朗读的方式,可分集体朗诵、分角色朗诵等;若是课外阅读就有一名学生在上面示范领读,其他学生跟读等。
领读员:每次主席台上由一名或两名同学负责起头或领读,领读的同学有各班轮流推荐,一般推荐英语口语流利、声音响亮、仪态大方的孩子,每个班的领读员负责领读一周,各班依次轮流下去。这些负责领读的孩子站在主席台上,手持无线话筒,充满自信。这项活动真正的对他们起到了锻炼作用。
参与人员:年级的全体学生及英语教师。
大课间有30分钟,在做完广播操后,整个年级在各班带操同学指挥下,大家快速集合、整队,然后有领读员指挥大家背诵、朗读、领读等,我们几位英语老师在旁边观察指导,每位老师负责自己所教两个班的学生,我们主要观察学生的精神面貌、诵读的熟练程度、提醒个别不开口的学生等。我们进行的大课间的“疯狂英语朗读、背诵”活动,这一活动整个年级所有同学参与,集体进行。目的还是为学生创设尽可能多课外开口说英语的机会。在活动中学生熟悉了书本知识,也给了他们大胆开口的机会,特别是对于中等及中等以下程度的學生,在课堂上,他们比较胆怯,但这个活动给他们创设了大胆开口的机会,他们可以大胆的说,而不用害怕出错。实践证明这一活动行之有效,学生对书本内容更加熟练,课外阅读又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学生对英语可以琅琅上口,特别是中等及中等偏下的学生,他们通过锻炼,敢于大胆开口,提高了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促进了他们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疯狂“地沟油” 篇12
地沟油实际上是一个泛指的概念, 是人们在生活中对于各类劣质油的通称。通俗地讲, 可分为以下几类:一是狭义的地沟油, 即将下水道中的油腻漂浮物或者将宾馆、酒楼的剩饭、剩菜 (通称泔水) 打捞出来经过简单加工、提炼出的油;二是劣质猪肉、猪内脏、猪皮加工以及提炼后产出的油;三是用于油炸食品的油使用次数超过规定要求后, 再被重复使用或往其中添加一些新油后重新使用的油。
二、为何屡禁不止?
据了解, 对于饭店里炒菜后的油底、炸东西后的废弃油、垃圾油, 大多数饭店的厨师几乎都是将其随手倒掉。正因为如此, 餐馆饭店旁的“地沟”, 也就是俗称的“下水道”才频频引来“捞油人”的光顾。有资料显示, 目前国内除部分上规模的大饭店在厨房内专门设置接收废弃油的固定不锈钢容器外, 绝大多数饭店没有油水分离设施, 油污径直流入下水道, 然后让人随意捞走, 这就难免其中有人拉去私炼, 而由此产生的巨额利润是地沟油交易“野火烧不尽”的重要原因。
三、“地沟油”危害知多少?
地沟油不仅质量极差、极不卫生, 而且过氧化值、酸值、水分严重超标。据科学试验测定, 地沟油的酸败、羰基价远远超出国家规定的食用油卫生指标。酸败油脂会对机体的细胞色素酶等几种酶系统产生损害作用, 油脂的高度氧化会产生毒素, 能引发多种癌症, 动物长期摄入酸败变质的油脂, 将对身体各器官及功造成巨大伤害。例如, “地沟油”中的“泔水油”含有剧毒的黄曲霉素, 毒性是砒霜的100倍, 是目前发现的最强的化学致癌物质。实验证明, 长期低剂量食用黄曲霉素可以使动物100%患上肝癌, 而且, 在其他部位也可以发生癌症, 如胃腺癌、肾癌、直肠癌及乳腺、卵巢、小肠等部位癌肿。“地沟油”中的毒素流向江河会造成水体营养化, 一旦食用, 会破坏白血球和消化道黏膜, 引起食物中毒, 危害人体健康。“地沟油”另一种类的“炸货油”在高温状态下长期反复使用, 与空气中的氧接触, 发生水解、氧化、聚合等复杂反应, 致使油黏度增加, 色泽加深, 过氧化值升高, 并产生一些挥发物及醛、酮、内酯等有刺激性气味的物质, 这些物质也同样具有致癌作用。据了解, 长期摄入“地沟油”除了有致癌的风险外, 还将出现体重减轻和发育障碍, 腹泻和肠炎, 伴随肝、心和肾肿大以及脂肪肝等病变。
四、如何鉴别“地沟油”?
一看。看透明度, 纯净的植物油呈透明状, 如果透明度下降则可能混入了碱脂、蜡质、杂质等物;看沉淀物, 其主要成分是杂质。
二闻。每种油都有各自独特的气味。可以在手掌上滴一两滴油, 双手合拢磨擦, 发热时仔细闻其气味。有异味的油, 说明质量有问题, 有臭味的很可能就是地沟油;若有矿物油的气味更不能食用。
三尝。用筷子取一滴油, 仔细品尝其味道。口感带酸味的油是不合格产品, 有焦苦味的油已发生酸败, 有异味的油可能是“地沟油”。
四听。取油层底部的油一两滴涂在易燃的纸片上, 点燃并听其响声。燃烧正常无响声的是合格产品;燃烧不正常且发出“吱吱”声音的, 水分超标, 是不合格产品;燃烧时发出“噼叭”爆炸声表明油的含水量严重超标, 有可能是掺假产品, 绝对不能食用。
【疯狂英语】推荐阅读:
英语的疯狂08-05
李阳疯狂英语09-18
李阳疯狂英语激励12-16
疯狂英语高考作文素材07-24
疯狂英语全套发音秘籍09-01
李阳疯狂英语介绍10-10
李阳疯狂英语300句08-10
李阳疯狂英语背单词09-26
李阳疯狂英语经典句型11-20
李阳疯狂英语的方法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