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仪器分析(通用12篇)
现代仪器分析 篇1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技术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不断提高,为此地方普通本科高校的转型发展势在必行。这些高校必须从偏重培养知识型、学术研究型人才体系向培养具有专业应用理论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并在实际生产中可以解决具体问题的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体系转型[1,2],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进行教学改革以适应这一需求。现代仪器分析是一门综合性和前沿性的学科,涉及到化学,物理,生物,电子,计算机,数学等多个学科,能为我们解决自然科学各领域中的关键问题提供详尽的信息参考[3,4,5]。这些现代仪器分析方法已经广泛地应用于科学技术和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服务于我们的生活和生产,因此现代仪器分析已成为众多高校中相关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重要课程之一。在全国普通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我们就现代仪器分析如何进行教学改革提出几点设想,以帮助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提高其实践能力。
1 现代仪器分析教学的现状分析
现代仪器分析是我校化学相关专业高年级学生的专业选修课程,主要学习现代仪器分析的基本原理,操作技能及其在相关领域中的应用,使学生能够灵活地应用各种分析方法对不同对象进行定量、定性及结构分析,并进一步了解当今仪器发展前沿。该课程是对仪器分析课程的进一步拓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为其以后工作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结合这几年课堂教学的心得,我们分析了现代仪器分析教学的现状。目前没有非常合适的现代仪器分析教材,现有的教材大多内容相对陈旧,跟不上科学与学科的发展,大多内容是学生在仪器分析课程上学过的内容,这样会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材内容过分重视理论内容,没有相应的实验操作配套。教学方法与方式陈旧,单纯依靠教师的讲解,课堂气氛单调乏味,学生互动少,学生听课的积极性不足。另外课程考评方式单一,不能全面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针对以上情况,笔者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和学生现状,结合现代仪器分析的进展提出了该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些设想,使教学内容更具实用性和前沿性: 改进了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课程教学更能够面向学生未来的实践需求; 改善了考核方式,更全面的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并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我们希望通过该课程的教学改革,能够发挥本课程在学科课程体系中应有的作用,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 现代仪器分析教学改革设想
2. 1 教学内容的改革
一是现有教材内容的改革。现代仪器分析是一门反映科技发展前沿的科学,其内容是不断更新变化的,因此没有合适的教材使用,我们可以自编教材。在编写教材过程中,要查阅大量书籍与文献,了解现代仪器分析发展前沿,去除仪器分析课程中学习过的内容,适当增加一些现代仪器分析发展的最新成就,特别是要增加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在一些现时热点问题中的具体应用,如: 疾病检测,环境保护,能源问题和食品安全等问题。这样既可以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也可以让学生了解到现代仪器分析发展前沿,意识到现代仪器分析对我们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
二是增加现代仪器分析实验内容。现代仪器分析是一门与实验联系非常紧密的课程,若只注重理论学习,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仍然不够深入,只有实验与理论的紧密结合才能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根据学校实际,适当增加现代仪器分析实验内容,有助于让学生更好地学习现代仪器分析。
2. 2 教学方法的改革
一是改革教学方式。我们可以灵活地使用各种教学模式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比如翻转课堂、课外调研法和问题讨论法等,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参与到教学当中,真正地学习知识、锻炼技能,培养其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外,对于一些简单的课程内容,可以让学生直接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让他们亲身体验备课和讲授的乐趣,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是理论知识与实验相结合。实验可以巩固和加深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也能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对于不同的现代仪器分析方法,可以采用不同的实验方法。充分利用学校的分析测试中心,让学生真正地接触这些现代分析仪器,学习这些仪器的原理,操作及应用,如果条件允许可以把课堂搬进实验室,在实验室里讲解相应的仪器分析方法。而对于学校没有的仪器,可通过视频资料让学生了解和学习这些现代仪器分析的原理及应用,另外我们可以与大型企业,质检机构等单位建立校外实践基地,让学生现场观摩和亲身感受现代仪器分析在我们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三是采用多位专业教师协作授课的方式。现代仪器分析涉及的仪器较多,授课教师可能会对某些现代仪器分析存在知识缺陷,为了弥补这一点,可以采用多位专业教师协作授课方式,各个专业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授课,这样可以很好的弥补一些教师专业缺陷,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
四是利用多元化的现代教学手段进行教学。由于普通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堂模式很难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我们可以采用现代教学手段进行授课,采用多媒体教学,在课堂中插播一些与课堂内容相关的小视频来吸引学习的注意力。课后,可以利用微课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可以利用现代聊天工具如QQ群,微信群对每一次课程的内容进行大讨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
2. 3 课程考评方式的改革
我们可以采用多元化的课程考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综合性评价,如课堂提问、师生互动、课后作业、开卷考试、课程论文和课程汇报等方式。
在平时成绩考核中,课堂提问和师生互动是主要的考核模式,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对每一个学生进行评分,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性和积极性,还提高了学生积极思考问题、踊跃发言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学生就会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既学到了知识,也锻炼了表达能力。我们还可以通过课后作业考核模式考察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可根据学生上交作业的质量进行评分。这种方式提高学生查阅资料和写作能力的同时还验收了教学效果,并为下节课程学习做好提前预习,使学生能更快、更好地吸收课堂内容。另外这门课程的考试不再采用传统的闭卷考试,而是采用开卷考试或课程论文及课程汇报等方式。在试卷中要多出一些开放性的问答题,让学生灵活运用学到的知识和各种技能来给出最合适的答案。这不仅可以减轻学生压力,避免了死记硬背的毛病,还能让学生灵活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在课程论文和课程汇报的考核方式下,可以让学生根据本课程学习的内容,就某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进行阐述,并根据学生的作答情况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课程结束后,综合学生课堂回答问题的情况、讨论参与情况、课后作业情况、实验课情况和试卷分数或者课程论文和课程汇报分数给出最后的总分作为结业标准。其中课堂讨论和回答问题共占15% ,课后作业占20% ,实验占15% ,试卷成绩占40% ,学生的出勤情况占10% 。与传统的考评方式相比,这种考评方式更能全面考评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应用技能和创新意识。
3 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仪器分析是一门与科技发展紧密相关的课程,课程内容必须不断更新适应时代的发展,同时该课程实践性较强,在授课过程中不断加强现代仪器分析在实际中的应用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的改革,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他们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强化现代仪器分析教学改革,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具有深厚专业技术知识、较强实践能力和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技术人才。
摘要:以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为背景,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水平出发,探讨现代仪器分析课程教学当前面临的教学内容及方法陈旧、考评方式单一、缺乏规范性教材等问题,并从三个方面提出现代仪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设想:丰富教学内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灵活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综合考评方式,全面评价教学效果。拟为进一步提高地方高校化学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转型高校,现代仪器分析,教学改革,设想
参考文献
[1]曲殿彬,赵玉石.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问题与应对[J].中国高等教育,2014(12):25-28.
[2]陈永斌.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之困境与策略[J].中国高教研究,2014(11):38-42.
[3]张洪亮,邹蕊,汪尚兵.现代仪器分析课程的教学改革[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1(1):116-117.
[4]邓建新.《现代仪器分析》课程教学方法探索[J].南方医学教育,2013(3):17-19.
[5]李郤里.现代仪器分析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探索[J].河南化工,2014,31(12):55-57.
现代仪器分析 篇2
一、填空易考知识点
1.仪器分析的分类:光学分析,电化学分析,色谱分析,其他仪器分析。
2.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组成:光源,单色器,样品室接收检测放大系统,显示器或记录器。
常用检测器:光电池,光电管,光电倍增管,光电二极管
3.吸收曲线的特征值及整个吸收曲线的形状是定性鉴别的重要依据。4.定量分析的方法:标准对照法,标准曲线法。
5.标准曲线:配置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以被测组分的空白溶液作参比,测定溶液的标准系列吸光度,以吸光度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吸光度,浓度关系曲线。
6.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特点:(优点)灵敏度高,测量精度好,选择性好,需样量少,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应用广泛。(缺点)由于分析不同的元素需配备该元素的元素灯,因此多元素的同时测定尚有困难;测定难熔元素,和稀土及非金属元素还不能令人满意。7.在一定条件下,被测元素基态原子蒸汽的峰值吸收与试液中待测元素的浓度成正比,固可通过峰值吸收来定量分析。
8.原子化器种类:火焰原子化器,石墨炉原子化器,低温原子化器。9.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组成:空心阴极灯,原子化系统,光学系统,检测与记录系统。
10.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类型:(1)PH玻璃膜电极(2)氟离子选择性电极(3)流动载体膜电极(4)气敏电极。
11.电位分析方法:直接电位法(直接比较法,标准曲线法,标准加入法)电位滴定法。
12.分离度定义:相邻两色谱峰保留时间的差值与两峰基线宽度和之间的比值
13.气象色谱仪组成:载气系统,进样系统,分离系统,检测系统,信号记录或微机数据处理系统,温度控制系统。
14.监测器分类:浓度型检测器(热导池检测器)质量型检测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15.基态:原子通常处于稳定的最低能量状态即基态 激发:当原子受到外界电能,光能或者热能等激发源的激发时,原子核外层电子便跃迁到较高的能级上而处于激发态的过程叫激发。16.紫外光:肉眼看不见的光波(100—380nm)可见光:肉眼可见的光波(380—760nm)
17.锐光源:发射线的半宽度比吸收线的半宽度窄得多的光源(可以实现对峰值的准确测量)
18.参比电极:电位分析中电极电位不随待测溶液离子浓度变化而变化的电极(甘汞电极,银-氯化银电极)
19.指示电极:电极电位随待测液浓度变化的电极(金属基电极,膜电极)
20.固定液的选择:根据“相似相容原理”进行,即固定液的性质和被测组分有某些相似性时,其溶解度就越大,反之则越小。21.固定液选择规律:(1)分离非极性物质,一般选用非极性固定液,试样中各组分按沸点次序先后流出色谱柱,沸点低的先出峰,沸点高的后出峰(2)按极性顺序分离,极性小的先流出色谱柱,极性大的后流出色谱柱。
二、简答题易考知识点 1.发射光谱分析的基本原理:
原子发射光谱法是依据出于激发态的待测元素原子跃迁回到基态时发射的特征谱线对待测元素进行分析的方法
2.电位分析的基本原理:能斯特方程
3.分光光度法:待测物质在一定波长范围或短波长处的光吸收特性和吸收强度对物质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
吸光度法: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比色法,可见分光光度法,紫外分光光度法)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与原子吸收光度法的比较:两者的原理相同,都遵循朗伯比尔定律,均属于吸收光谱分析,但他们吸收光物质的状态不同,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吸收物质是基态原子蒸汽,而紫外分光光度分析中的吸光物质是溶液中的分子,原子吸收光谱是线状光谱,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是带状光谱,这是两种方法的主要区别。朗伯比尔定律:当一束平行单色光通过单一均匀的非散射的吸光物质溶液时,溶液的吸光度与溶液浓度和液层厚度的乘积成正比。浓度单位为g/L时:A=abc 浓度单位为mol/L时:A=ebc
4.极谱分析法原理:利用极汞电极的伏安分析
5.色谱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利用不同物质在两相(固定相和流动相)中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当两相作相对运动时,组分在两相之间进行反复多次的吸附,脱附或溶解,挥发的过程,从而使物质得到完全分离。
现代仪器分析 篇3
现代仪器分析方法在科技考古中的运用主要分为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物质结构分析,主要有质谱分析、原子吸收和发射光谱分析、核磁共振分析、红外和紫外吸收光谱分析等等。其中质谱分析在科技考古中的运用最为广泛,这得益于此方法能准确高效地测定物质结构,并且能进行同位素分析。第二方面是显微分析,用于观测样品在一定微观尺度下的物质排列,以及不同物质在同一样品中的分散状况。主要使用电子扫描显微镜等各种微观尺度不同的显微镜,通过这些显微镜可以观察文物表面及内部的物质分布结构状况和一些有标志意义的微观痕迹。
下面,笔者将简单介绍两种物质结构分析仪器及它们的工作原理。
质谱分析
1.基本原理
质谱分析法是通过对被测样品离子的质荷比的测定来进行分析的一种分析方法。待测化合物分子吸收能量后在离子源的电离室中产生电离,生成分子离子,分子离子由于具有较高的能量,会进一步按化合物自身特有的碎裂规律分裂,生成一系列确定组成的碎片离子,将所有不同质量的离子和各种离子的数量按质荷比记录下来,就得到一张质谱图。由于在相同实验条件下每种化合物都有其确定的质谱图,因此将所得质谱图与已知质谱图对照,就可确定待测化合物。
2.仪器——质谱仪(见图1)
利用运动离子在电场和磁场中偏转原理设计的仪器称为质谱计或质谱仪。前者用电子学方法检测离子,而后者将离子聚焦在照相底板上进行检测。一般的质谱计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见图2)
高真空系统高真空环境是质谱计正常工作的前提条件。高真空系统是用来取得所需真空度的阀泵系统,一般由前级泵(常用机械泵)和油扩散泵或分子涡轮泵等组成。
样品注入系统样品注入系统拥有直接注入、气相色谱、液相色谱、气体扩散四种方法。直接注入是指固体样品通过直接进样杆将样品注入,加热使固体样品转为气体分子。对不纯的样品可经气相或液相色谱预先分离后,通过接口引入。液相色谱—质谱接口有传动带接口、直接液体接口和热喷雾接口。热喷雾接口是最新提出的一种软电离方法,能适用于高极性反相溶剂和低挥发性的样品。样品由极性缓冲溶液以每分钟1~2毫升流速通过一毛细管。控制毛细管温度,使溶液接近出口处时,蒸发成细小的喷射流喷出。微小液滴还保留有残余的正负电荷,并与待测物形成带有电解质或溶剂特征的加合离子而进入质谱仪。
离子源使样品电离产生带电粒子(离子)束的装置(见图3)。应用最广的电离方法是电子轰击法,其他还有化学电离、光致电离、场致电离、激光电离、火花电离、表面电离、X 射线电离、场解吸电离和快原子轰击电离等。其中场解吸和快原子轰击特别适合测定挥发性小和对热不稳定的化合物。
质量分析器将离子束按质荷比进行分离的装置。它的种类有单聚焦、双聚焦、四极矩、飞行时间和摆线等。
收集器经过分析器分离的同质量离子可用照相底板、法拉第筒或电子倍增器收集检测。随着质谱仪的分辨率和灵敏度等性能的大大提高,现在只需要微克级甚至纳克级的样品就能得到一张较满意的质谱图。因此对于微量不纯的化合物,可以利用气相色谱或液相色谱(对极性大的化合物)将化合物分离成单一组分,导入质谱计,录下质谱图,此时质谱计的作用如同一个检测器。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
1.基本原理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使待测元素发射出特征波长的辐射,经过分光,测量其强度而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方法。在高频功率、进样方式等实验条件固定时,样品发射出的特征辐射强度与样品中该元素的浓度(C)成正比。据此,通过测量标准溶液及未知溶液的特征辐射强度,又已知标准溶液浓度,可作标准曲线,求得未知液中待测元素浓度。
2.仪器—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见图4)
(1)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的等离子光源
等离子体喷焰作为发射光谱的光源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①直流等离子体喷焰(direct currut plasmajet,DCP): 弧焰温度高 8000-10000K,稳定性好,精密度接近ICP,装置简单,运行成本低。
②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ICP):ICP的性能优越,已成为最主要的应用方式。
③微波感生等离子体(microwave induced plasma, MIP):温度5000-6000K,激发能量高,可激发许多很难激发的非金属元素如C、N、F、Br、Cl、C、H、O 等,可用于有机物成分分析,但其测定金属元素的灵敏度不如DCP和ICP。
(2)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的结构
ICP是由高频发生器和等离子体炬管组成(见图5)。
① 晶体控制高频发生器。
石英晶体作为振源,经电压和功率放大,产生具有一定频率和功率的高频信号,用来产生和维持等离子体放电。石英晶体固有振荡频率为6.78MHz,二次倍频后为27.120MHz,电压和功率放大后,功率为1-2kW。
② 炬管与雾化器。
三层同心石英玻璃炬管置于高频感应线圈中,等离子体工作气体从管内通过,试样在雾化器中雾化后,由中心管进入火焰;外层Ar从切线方向进入,保护石英管不被烧熔,中层Ar用来点燃等离子体。
(3)原理
当高频发生器接通电源后,高频电流I通过感应线圈产生交变磁场。开始时,管内为Ar气,不导电,需要用高压电火花触发,使气体电离后,在高频交流电场的作用下,带电粒子高速运动、碰撞,形成“雪崩”式放电,产生等离子体气流。在垂直于磁场方向将产生感应电流(涡电流),其电阻很小,电流很大(数百安),产生高温。再将气体加热、电离,在管口形成稳定的等离子体焰炬。
3.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的类型
(1)光电直读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
光电直读是利用光电法直接获得光谱线的强度。光电直读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有两种类型:多道固定狭缝式和单道扫描式。多道固定狭缝式是安装多个狭缝和光电倍增管(多达70个),同时测定多个元素的谱线,一个出射狭缝和一个光电倍增管,可接受一条谱线,构成一个测量通道;单道扫描式则是转动光栅进行扫描,在不同时间检测不同谱线。
(2)全谱直读等离子体光谱仪(见图6)
采用CID阵列检测器,可同时检测165~800nm波长范围内出现的全部谱线。
质谱分析与原子发射光谱分析在科技考古中的应用
青铜时代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非凡意义的时代,灿烂的中华文明正是在这一时代逐渐形成并走向辉煌的。
青铜器是最能代表青铜时代文化特征的文化遗存,运用现代仪器分析方法对已发掘出土的青铜器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这是进一步了解和认识青铜时代中国社会的生产、生活、政治以及科技发展状况的必然途径。
青铜,是以铜金属为主要成分,并包含有锡、铅等其他金属成分以及多种微量元素成分的一类合金材料。它熔点比铜金属低很多,但硬度却很大,所以比较容易融化和铸造成形。不同地区出土的青铜器在成分方面差别很大,有的是铜锡合金,有的是铜铅合金,有的则是铜锡铅三者皆有的合金,在微量元素的含量方面也有比较大的差别。这反映出不同地区或是不同历史时期,青铜在合金成分、生产工艺和矿料选择等方面具有不同的特点。对于青铜时代,从自然资源的开采、运输,到冶炼青铜时各种原料成分比例的搭配(及配方),再到青铜器的铸造工艺,以及国家对青铜业的管理方式,都是考古工作者和爱好者们非常关心的问题,也是目前考古学界研究和探讨较多的领域。
目前,研究青铜器的合金成分,主要运用的仪器分析方法就是上面所说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即通过检测青铜样品中各种成分元素发射光谱的不同特征将它们分别检测出来,并通过这些特征光谱的强度来计算出样品所含有的对应元素的浓度,这样就可以得到青铜样品合金成分的数据。
在青铜所含有的诸多成分中,有一种成分具有非常特殊的意义,它就是铅。自然界中铅以204Pb、206Pb、207Pb、208Pb四种同位素的形式而存在,相对丰度分别为1.48%、23.6%、22.6%、52.3%,除204Pb为非放射成因外,其他分别由238U、235U、232Th衰变产生,在研究铅同位素丰度变化时以204Pb作为比较基础,测定其他各同位素与204Pb的比值。与铅同位素相关的科学研究已经开展得十分广泛,在地质科学中用于U-Th-Pb衰变系列的测年及普通含铅矿物(基本不含U、Th)铅同位素组成示踪成岩、成矿物质来源,划分大地构造单元等方面。
铅同位素对于研究青铜文明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不同地区出产的铅矿所处的地质环境不同,所以铅的同位素比例会出现差别,通过对青铜样品中的铅进行同位素分析,就可以推断当时生产青铜所用的铅取自何地,并可以作为研究区域资源开发史的重要资料,也有可能揭示这种资源跨区域流通的历史事实。
现代仪器分析 篇4
现代仪器分析技术是药学各专业的专业必修课, 主要内容为各种仪器的使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可以使学生具备仪器的操作、维护和数据分析等基本技能。鉴于高职学生的培养方向是面向就业岗位, 掌握良好的实际操作技能, 与将来的就业零距离接轨, 毕业后能够直接上岗, 因此, 使高职药学各专业学生熟练地掌握和运用此课程知识就显得十分必要。
现代仪器分析技术这门课程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讲授为主, 学生很少能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没有动手的机会, 对各种分析仪器的掌握仅局限在书本的理论上, 教学效果不甚理想。所以, 我们需要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和思路, 着重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 并使技能与考证相结合。基于此, 现以现代仪器分析技术课程中“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一章为例, 通过项目教学法实施教学过程, 将本课程项目教学具体实施方式[2]介绍如下。
1 下达项目任务
(1) 任务名称: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市场上常见的各种饮料中Vc和铁的含量进行检测; (2) 完成项目的时间:2周; (3) 完成项目的人员:每6~8名学生自主选择组成一个小组, 每组选出一名组长来确定各组员在小组内的分工及小组成员间的合作形式。
2 学生制订项目方案
根据项目要求, 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相关文献资料的检索、整理, 分析和掌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相关内容, 了解目前的研究水平以及发展动态;通过自主学习, 结合所学理论和资料, 对具体的实验内容、条件提出合理建议, 选择或设计合理的方法和流程。当然, 目前绝大多数学生文献检索方面的能力仍处于阅读、简单整理的阶段, 要提高到独立分析阶段还需要加强指导和练习。但这摒弃了传统的现代仪器分析技术教学“以教材为中心、学生被动学习”的模式, 由教师主动“教”变成学生主动“学”。
3 方案评估
根据学生制订的项目方案由教师组织学生一起对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评估, 确定最终的项目实施过程。这样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 并且在评估讨论的过程中增加了教师和学生的互动, 不仅可以让教师发现学生出现的问题并能及时解决, 而且可以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 使其在主动、轻松的环境中获得更多的知识。
4 项目实施方案的确定[3]
根据方案的评估, 我们制订了可行性方案, 通过把大项目分为几个小项目来完成整个项目教学任务。
子项目1:认识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基本构造并熟悉其基本操作。其中包括: (1)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环境要求和管理规范; (2) 熟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基本构造及重要部件, 达到熟练操作; (3) 比色皿配套实验、波长校正。
子项目2:对几种饮料样品中的铁含量进行测定。其中包括: (1)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基础知识; (2)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含量测定方法———标准曲线法。
子项目3:分析测试优化条件的选择。其中包括: (1) 参比溶液的选择; (2) 波长准确度的检查; (3) 透射比正确度的检查; (4) 显色剂和显色条件的选择。
子项目4:对各种饮料样品中的Vc含量进行测定。其中包括: (1)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基础知识; (2) 溶液配制及稀释的方法。
5 项目实施
学生明确项目实施的内容, 并了解自己在小组中的分工, 然后按照已确立的项目实施方案进行操作。在这个阶段中, 教师的指导尤其重要, 对项目实施的步骤, 教师要解释清楚, 相关资料也要及时给出。教师除了要让学生明确完成项目的目的, 还应该适当地辅导学生实验的合理程序。这样, 可以让不同接受能力的学生都能知道该如何完成项目, 避免学生走不必要的弯路。
6 项目结题与考核
在项目完成后, 要及时进行考核并总结。这样学生才能明确自己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以促进进一步学习。现代仪器分析技术项目的总结评估以结题报告的形式呈现, 结题报告要把整个项目从引入到设计、实施、成果的所有过程都呈现出来。具体的考核内容包括: (1) 每位学生要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每个小项目的操作检验报告, 数据测定要标准、处理要正确、结果要准确; (2) 每个小组要做好汇报工作, 内容客观准确、表述清楚; (3) 小组成员能够形成一个良好的团队, 能够正确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7 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效果
通过项目教学方法的实施, 学生不仅能够做到操作规范、态度认真, 具备使用现代仪器对给定样品分析、检测的能力, 具备从事分析检测岗位所必备的知识、能力和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能够对仪器进行维护保养并能对简单故障进行排除, 而且能够增强小组团结合作精神, 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8 实施项目教学法的体会
8.1 教师因素对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有重大影响
教师的角色由传统的教学主导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 由“讲授”转为“参与”。这样能够更好地贴近学生, 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以咨询员、伙伴、朋友等角色出现, 也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氛围更加轻松, 心态更加积极, 这样也便于他们与授课教师的互动, 完全可以实现“发现问题现场解决”。
8.2 学生情况直接影响项目教学法的实施
项目教学法中项目的实施是以学生为中心的, 一定要调动学生参与项目教学的积极性, 如果学生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 项目教学就没有办法进展下去, 教学效果可能还不如传统的教学方法。我们在进行项目教学的同时, 请药厂有经验的检验师来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 使学生能深入了解药品质量的重要意义;另外, 也定期带领学生进入药企, 使他们亲身体验药品的生产和质量检测的全过程。通过这种方式, 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学习兴趣也被大大激发。
采用项目教学法组织教学, 由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的个性和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但容易出现学生两极分化的现象, 特别是在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极易使习惯偷懒的学生“钻空子”, 容易产生依赖思想。
针对这样的问题, 我们开展了“研讨会”的教学模式。即:在学生通过项目教学学习过程中, 教师定期与每个小组展开关于学习过程的座谈, 让每位学生都发表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体会或者是对此课程前沿动态的了解等, 这样便很容易摸清学生的学习状态, 而且通过这种互动式的“研讨会”也消除了个别学生的学习惰性, 让他们由“被动”地参与变为“主动”地参与。这样也基本上可以使全体学生都能从项目教学这种学习方法中受益。
参考文献
[1]罗建新.学习德国项目教学法的理性思考[J].机械管理开发, 2008, 23 (3) :157~160.
[2]王现富.浅谈项目教学法[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 (11) :200.
现代仪器分析 篇5
“现代仪器分析”是化学、物理学、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交叉渗透、相互关联的综合性学科,是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学科,汇集了众多学科的前言理论和最新成果,具有理论深、实践强、更新快的特点。高等农林院校是培养和输送农业科技人才与传播农业科技知识的摇篮,为我国农业、林业建设培养大批科技和管理人才。为满足农林院校各专业的要求,培养适于农林领域的应用创新型人才,笔者从福建农林大学“现代仪器分析”课程多年的教学经验出发,构筑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对课程体系的构筑与实施进行了探索研究。
1“现代仪器分析”课程分类教学体系的构建
“现代仪器分析”是该校农、林、理、工、生物类等各专业学生后续专业技能的必备需求,对各专业学生的后续课程学习、专业技能提升及就业竞争力增强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是该校农林科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食品科学、环境科学等各专业本科生的基础主干课程之一,是在原有“分析化学”课程中化学分析法的进一步深化。该校各专业学生分析测试样品类型不同,对现代仪器分析技能要求的差异很大,拟从本课程在该校各专业学生后续专业技能需求和执行的实际情况出发,把全校“现代仪器分析”类课程分为A,B,C和双语共4个类别,课程性质定为科类基础课或专业限定选修课,制定不同类别的教学大纲,设计相应的实验课,构筑课程的分类教学体系,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实现各类仪器分析基本原理与相关分析样品仪器操作应用的零对接。
2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实践
“现代仪器分析”作为福建农业大学农、林、理、工、生物类等各专业的科类基础课或专业限定选修课,在教学内容上一定要保证学生掌握光谱分析、色谱分析等一些重要仪器分析的基本原理、操作和应用。对于“现代仪器分析A”课程,理论课40学时,实验课40学时,主要适用于应用化学和材料、化工类的学生,这类课程还要给学生讲解无机质谱、有机质谱及色谱-质谱联用的原理和知识,让学生对物质结构的鉴定有较清晰的思路。“红外”这一章中还要加入官能团结构解析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学完这门课程之后,对现代仪器的分析性能有一个较清晰的了解。对于“现代仪器分析B”课程,理论课32学时,实验课21学时,主要适用于生物类的学生,这类课程除了讲解一些重要仪器分析的基本原理、操作和应用外,还专门讲解样品的前处理技术,让学生对生物样品的处理和对现代仪器分析方法的应用有较清晰的理解。对于“现代仪器分析C”课程,包含了理论和实验2个部分,实验未单独设课。其中,理论32学时,实验16学时,共计48学时,主要适用于农林专业的学生,这类课程的讲解更偏重于在农林样品的分析应用上。对于“现代仪器分析双语”课程,也是理论课32学时,实验课21学时,主要适用于生物科学基地班的学生,除了讲解原理、操作和应用外,还训练学生的英文思维和英文阅读能力,让学生对各类仪器的英文用法、英文术语有所了解,为学生出国深造做准备。
各种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具有内容新、更新快的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专业的需要,跟进仪器分析相关的研究前沿,拓展学生专技的知识面,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自编实验讲义,以就业为导向,使实验课程教学内容贴近就业、贴近热点,反映学生未来工作的实际,与学生未来就业密切关联。教学实践证明,这些与就业相关的教学内容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还提高了学生在就业岗位中的竞争能力。
3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
开设“现代仪器分析”课程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现代仪器分析的基本原理、操作和应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对于人才的需要,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近几年来,笔者在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上进行了改革与实践,结合笔者的科研经历,采用符合学生专业需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1结合教师科研经历,理论课采用模块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现代仪器分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如何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在一起是本门课程的教学难点,对授课教师的实践技能也提出较高的要求。针对本门课程的这一特点,选择学历背景为“分析化学”的教师作为授课教师,采用团队授课教学方法进行本门课程的教学,每位授课教师的授课内容均是其科研的研究方向。例如,选择光谱分析研究方向的教师讲授光谱分析法和相关实验课,选择色谱分析研究方向的教师讲解色谱分析和相关实验课,选择电化学分析研究方向的教师讲授电化学分析法和相关实验课,选择质谱与质谱联用研究方向的教师讲授质谱与质谱联用分析法和相关实验课。让教师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带进课堂,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接触到教材以外的实例,直观地了解各种现代仪器分析技术的应用潜力,加深对抽象性强、不易理解和记忆的现代仪器分析原理的记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结合学生专业需求,实验课采用小班循环授课教学方法,提高学生操作兴趣
“现代仪器分析”实验课是加强学生对仪器分析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课程。该实验课教学的开展分三步走。首先,结合各任课教师的科研方向和学生的专业需求,为学生选定合适的实验内容;其次,申报以学生小组作为负责人的校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发出适宜于该专业学生需求的、可用于实际样品测定的分析方法,写出实验指导书;最后,将指导书编辑成册,加上实验室各种大型仪器的操作指南,编写成实验讲义,在每学期开课前,先指导学生开展预实验,再以小班循环授课的方式开展实验教学。学生通过参与预实验和协助教师指导实验等环节,对样品的前处理和仪器操作有了更清晰的理解,虽然多花了时间,但是学生的实践技能和操作兴趣显著提高。
3.3结合网络教学平台,不断丰富教学材料,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现代仪器分析的技术和手段更新速度非常快,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充分利用中国期刊网及相关的英文网站等网络资源,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动态,认识基础知识应用的实例,知晓自己知识和能力的不足,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另一方面,教师可以依托福建农林大学网络教学平台,不断丰富网络教学资源和教学材料,为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掌握新知识创造条件。教师在网站中放置了内容丰富的教学辅助材料,包括多媒体课件、习题参考答案、试题库、参考书等教学辅助材料,让学生检索相关内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通过福建农林大学网络教学平台,学生可以方便地在网络上看到课程教学大纲、授课课件、授课教案、习题及其参考答案等,以加强学习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利用QQ及时答复学生课程中的疑问;网络课堂的建设和使用,使更多的学生从中受益,解决了教材内容更新慢与学科发展快的矛盾,也充分发挥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4结合学生专业基础,综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学生专业背景不同,学习“现代仪器分析”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差异很大,影响了教学效果。针对这一困难,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紧握知识的主线,合理使用各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对于理论性和概念性较强的部分,以课堂讲授为主,在帮助学生巩固以往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的知识。对于抽象性强、不易理解和记忆的章节,在传统讲授方法的基础上,可以大量使用互动式教学方法和探究式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问题,提高教学效果。例如,讲授光谱分析基本原理时,主要采用传统PPT讲授和Flash动画展示,直观展现仪器分析的基本原理、组成、操作方法及各种干扰;讲授光谱分析技术应用时,主要采用课堂讨论和实例应用,加强与学生专业的关联,并最终通过上述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使用,帮助学生理解仪器的原理、使用和维护。
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在学生的期末总评成绩中,多种考核方法并重使用。首先,在开课的前一学期末,向学校提交考试改革申请表,列出学生综合考核的方面,包括模块考试、课程论文、章节归纳、课后习题、课堂主题PPT汇报、课堂表现、期末考试等环节。其次,在第一次开课时,向学生详细讲述考核细节并严格执行。学生通过综合训练,逐渐形成课前预习、课后练习及课后总结的学习习惯,通过4届学生的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4结语
现代仪器分析 篇6
关键词:分析仪器 考古学 文物鉴定
艺术文物不仅体现着一个国家的历史,更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积淀。中国的艺术品是中华文化的载体,在十几年的发展壮大过程中,在市场规模、影响力和受益群等方面都取得了举世举目的成绩。然而在我国艺术文物市场发展的当下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没有系统的法律法规、赝品横行、交易秩序混乱和信誉度受损等。因此,有效提高文物鉴定的效率和准确度是规范艺术文物市场的重要方面。
一、文物鉴定研究的现状和内容
现代分析仪器的发展,给考古学和文物鉴定提供了更精细的方法,不仅实现了对文物质地、组成、赝品仿制痕迹和工艺过程等信息的高效提取,还使文物鉴定过程变得更便捷。艺术文物市场已走向全球化,现代分析仪器在文物鉴定中的应用已突显出它的优势,必将给未来的艺术文物市场带来新的活力。
1.文物鉴定研究的现状
当前我国现代分析仪器在考古学和文物鉴定中的应用度还不够高,在使用方法和技术分析方面还没有从传统理念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尤其是赝品横行,在没有有效的法律规范和诚信缺失的约束下,又缺少先进的文物鉴定方法,艺术品市场难以实现有序流通。一部分商人为了追求利润,利用各种手段做假古玩字画,仿制手段高超,难以分出真假,给文物鉴定设置了极大的障碍。
2.文物鉴定研究的内容
文物鉴定顾名思义就是使用一些有效的方法来实现对文物真假、历史、材质、应用和价值的辨识。具体包括:真伪分辨、年代历史、材质鉴定、产地名称、价值估测和级别审定等方面。文物鉴定研究的主体:一是可移动文物,即文物藏品、流散或传世文物;二是部分不可移动文物,即文物遗址、遗迹。
二、文物鉴定者的要求
文物鉴定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要求文物鉴定者要有丰富的历史阅历、文理知识、审美能力、地质科学知识、现代知识运用能力、赝品加工工艺知识和现代分析仪器使用能力等。在艺术鉴定全球化的影响下,文物鉴定工作者不仅要具有传统鉴定知识,还要具备现代科学技术鉴定的能力,只有全面掌握文物鉴定方法,才能对文物鉴定做出准确的判断。尤其在应对文物的断代研究时,不仅要分析出赝品仿制过程中所形成的年代混乱迹象和工艺,还要对未明确标记文物本身纪年的文物进行年代辨识。
面对一些传世文物时,也会遇到文物磨损或破裂等现象,造成年代辨识困难,只有具有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的鉴定专家才可以应对各种鉴定问题;在大型文物史迹的鉴定中,如古建筑,经历不同朝代翻新,改建,如何提取各朝代在同一建筑中的信息,是鉴定的难点;在碑文鉴定中,破损和缺字的现象很多,这都需要年代辨识来辅助鉴定。
三、文物鉴定的注意事项
在文物鉴定的过程中,信息提取尤为重要,如材料,质地等组成判定。需要获得文物的光谱信息,组建数据信息,以备分析鉴定使用。
就如同画家在绘画前要对颜料进行选配,某一时期的某个窑口的陶瓷的胎釉成分及釉上彩或釉下彩的成分等。在文物鉴定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文物的完整性,尽量减少采样量和无损分析,做到原位辨识。
四、现代分析仪器在考古和文物鉴定中的应用
当前市场上流通的几类现代分析仪器在文物鉴定中的应用实例。
书画:激光拉曼光谱技术、光谱分析、显微技术等多运用于书画、手稿鉴定中。通过对书画作品纸张、颜料、墨迹、印章、印泥等材质方面的光谱信息。
分析,鉴定其成分,为书画作品的断代等提供可信技术支持,从而起到与经验鉴定相互印证的作用。
青铜器:X荧光光谱分析可分析青铜器的合金成分;古地磁断代、热释光断代技术可测定铜器范土的年代;用X光透视可了解铜器内部的情况(如有无垫片等)和铸造工艺。例如,台北故宫博物院曾利用X光透视,看到了毛公鼎内垫片的放置情况,从而证明毛公鼎是西周晚期宣王时期的重器,绝非赝品。还比如,有一些造假分子对青铜器断裂残损器进行作伪,造假者将残片焊接,或用铜片或者树脂补缺后做旧,以假乱真。对于这种情况,只要用X射线探伤仪器检测就能立见真假。
瓷器:利用热释光释放光热的原理,可以较准确地测出瓷器所存世的实际年代。在瓷器的鉴定上,一些老瓷有种温润滑腻的橘皮纹釉面,现在仿冒者在釉面配料中添加一定的元素,就可产生这种温润滑腻的釉面,通过人眼观察很难分辨,若使用X射线荧光检测釉面,便可以判定是否混有现代添加成分,从而判定真伪。
一些造假者利用射线源对新烧的陶瓷仿制品进行辐照处理,会造成对热释光检测的干扰,企图以假乱真,如采用激光拉曼光谱仪检测,以激光光束为探针进行原位无损检测,可分析玻璃、瓷器釉层的脱玻老化率以判断制作年代,并可以对树脂或仿制品所用的胶粘剂鉴定。曾有人夸耀过景德镇现代青花瓷的造假可以达到乱真的程度,这都是经过作伪专家精心研究分析而造就出来的。在瓷土中硅酸盐的含量,器物的器形、釉色、重量、烧结瓷化的程度和由电脑模写出来的官窑款识都可以做到和真品一致,有些瓷器表面还经过氢氟酸的处理,显得很有旧意,但是,它却无法通过热释光的检测,只要检测它其中的热释光含量,很快就可以正确无误地把它的造假年代测算出来。
玉器:红山时期玉器纹图线条采用单条阴线和粗细不等的较粗凹槽表现,与其他时期有别。较粗凹槽的制作,是先用大小不等的宽边砣具沿阴线凹槽的横向磨琢后,再用粗细不等的条棒带动解玉砂顺着阴线凹槽来拉动摩擦。因此,显微镜下其上的阴线凹槽仍能看到两种方法加工留下的痕迹。若阴线或凹槽内留下粗细相同、距离相等、且平行而直的机电砂轮打磨痕迹,其真实性大打折扣。而夏商玉器钻孔方式有对穿孔,单向打孔及穿孔后修整抛光的规范圆孔,其对穿孔的喇叭形虽较之前期不甚明显,但仍呈喇叭形或漏斗形。通过拉曼光谱检测确定古玉的主体矿物、不同类型斑晶及内含包裹体的组成,这对古玉的鉴定和探讨其矿料来源的地质特征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玉器鉴定专家王荣、冯敏等将拉曼光谱技术应用于薛家岗文化遗址出土古玉的研究中,在确定古玉的主体矿物、不同类型斑晶及内含包裹体的组成等方面取得了好的效果。拉曼光谱也在仿古玉鉴定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不同的温度加热处理的玉石原料呈现出不同的拉曼光谱。还有假翡翠,无论伪造得如何逼真,只要经过查尔斯滤色镜的透视便可知晓真假,天然的真翡翠可以透过镜片,肉眼能清楚地观察到其质。因此无论是珍珠、翡翠,还是玛瑙玉石,都可以通过科学仪器来进行鉴定。即使通过激光注色,物理或化学手段研磨,甚至分子变换排布,在科学仪器面前都会原形毕露。
四、结语
本文系统分析了当下考古学和文物鉴定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将单一的传统文物鉴定方法进行改进,提出复合型文物鉴定方法,将传统鉴定方法与现代分析仪器鉴定方法相结合,以双方的鉴定过程和鉴定结果为依据,去伪存真,以达到对当代艺术文物的精准鉴定。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带动下,现代分析仪器必将以崭新的姿态服务于考古学和艺术文物鉴定过程中,现代科技与传统方法的有效配合,必将给艺术文物鉴定大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胡凌虹,牟智雯.艺术深海探宝秘诀——中国艺术品市场与收藏漫谈[J].上海采风,2009,(08).
现代仪器分析 篇7
食品安全是如今最为重视的问题之一, 食品中农药残留、重金属、非法药剂、兽药残留等有毒物质依旧存在。经过瘦肉精、上海染色馒头、三聚氰胺、塑化剂等众多事件, 食品安全问题再度被大众所重视, 成为广大群众挥之不去的噩梦。面对这些由于缺乏道德和法制观念而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时, 必须严格弥补在食品安全监管上的不足, 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
食品安全检测的特征
样品基质复杂
在社会的日常发展中, 检测样品种类多种多样且来源复杂。检测样品包括生活的方方面面, 如肉类、蔬菜、水产品、水果等。诸多的食品及制品成分中含有众多结构复杂的有机物, 这些东西的存在给检测工作造成极大的困难, 在将所有样品处理完, 复杂的样品成分造成的干扰仍难以去除。检测项目类型和检测成分多
检测项目类型和检测成分多
1.农药残留
当今世界上的化学农药品大约有1500多种, 常见的有有机磷、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酰胺类化合物、取代烃、杂多酸、有机氯、苯酚类化合物和有机硫等近500种, 其中基础使用的就有45种。检测人员常检测的残留成分主要是前4种, 200多项。
2.兽药残留
如今世面上存在的兽药残留主要有生长促进剂类、抗生素类、灭锥虫药类、抗原虫类、驱肠虫药类、镇静剂类和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剂类。依据欧盟97/25/EC指令 (2002版) , 要求检测的兽类残留成分大约有120种, 这其中常见的有甲状腺抑制剂、抗球虫药、氯羟吡啶类、类固醇、二苯乙烯及其衍生物、磺胺类、四环素类、β-内酰胺、头孢霉菌素类、氨基甲酸脂类和二羟基苯甲酸内脂等。
3.重金属污染
经济的快速发展, 使我国重工业、轻工业、交通运输业、旅游业、畜牧业和农业等众多行业迅速发展壮大, 然而同时而来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以至直接影响着人类的健康。如今对人类有威胁的十大污染因素中常见的有汞、铬、砷、铅、镉和镍等。
食品安全检测常用的分析仪器
气相色谱
气相色谱法的提出时间相对较早, 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就已迅猛发展起来, 在当时它集高效、快速于一体, 使食品安全检测技术迅速发展, 并由此延伸出众多的技术手段。食品检测中, 只要把样品置于气相色谱要求的环境下, 即可通过简单的操作技术直接得到已气化的样品, 通过气相色谱法的具体分析, 检测出食品中核酸、糖类、脂肪酸、氨基酸和蛋白质等的准确含量。
液相色谱
液相色谱法的发展也起于二十世纪, 比气相色谱法晚发展20年, 在七十年代, 液相色谱分析法快速占领市场。加之其具有新型固定相、系统严密的高压输液泵和灵敏度极高的检测器等诸多新科技, 使液相色谱法一时间成为市场新宠。近年来科技迅速发展, 使液相色谱分析法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计算机的投入使用, 自动化的数据计算及处理能力, 促进了液相色谱法的推广。由于液相色谱法优于其他色谱法的特性, 使其运用范围不断扩大, 因此, 被运用于食品安全检测方面。
质谱
科学技术的进步, 使质谱技术在食品安全上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 具有重要作用。其中, 气相色谱-质谱结合、气相色谱-质谱/原子光谱结合、临界超流体色谱-电感耦合离子-质谱结合、高效液相色谱-原子光谱/质谱结合、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结合等更是被广泛使用。高科技技术的提出与发展有着和传统技术难以相比的优点, 不仅促进了现代色谱技术对高水平融合复杂的分离能力, 还把质谱所具有的高效性、多选择性和精确性包括灵敏度, 都结合在质谱分析技术中。
原子吸收光谱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是原子吸收光谱高速发展的时期, 如今更是与其他分析技术结合使用, 进一步促进了原子吸收光谱的发展。特别是和流动注射法的结合, 排除了机体反应, 从而增强了灵敏度以及精密度。此外, 与氢化物发生装置的结合, 使Sb、Bi、Ge、Sn、Te、In、Pb和Se八大元素的测定更加精准, 检出限值已低至纳克级别。如今, 原子吸收光谱在食品安全检测、食品毒理学研究、食品营养学方面都有了广泛的使用。
原子荧光光谱
原子荧光光谱在元素运用及对应形态透析方面有着广泛的使用范围, 尤其是与氢化物进行技术结合的部分, 在食品安全种类含量测定方面特别是对其中的As、Bi、Se、Hg和Te等各元素具有相当完整的技术设备。原子荧光光谱法与原子吸收光谱法互补结合, 逐渐广泛地运用于食品安全检测。
食品安全检测建议
(1) 必须严格按照执行标准审查和检查食品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 增强食品生产的标准, 规范生产流程并严格监督生产过程。
(2) 优化食品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成立食品安全事故追责制度, 增强对食品安全事故的惩罚力度。
现代仪器分析 篇8
离子色谱法属于现代高效色谱技术, 根据离子交换原理和化学反应将高电导淋洗液转换为低电导淋洗液, 提高电导器检测被分离离子的敏感度。基于离子色谱法的优点, 离子色谱法广泛用于水污染检测, 具有稳定性和高精密度性特点。
1 材料与方法
1.1水质监测仪器与条件
检测设备:具分离柱、抑制器等离子色谱仪;检测方法:电导检测;定量管:25μl, 流动相:碳酸钠溶液 (0.0024mol/L) 、碳酸氢钠溶液 (0.0031mol/L) ;流速:1.5m L/min。
1.2 样品测定方法
(1) 制备样品溶液。使用玻璃纤维滤筒采用, 采样后撕碎滤筒, 放入锥形瓶 (250m L) 内并加水100m L。锥形瓶口放置玻璃漏斗, 加热至沸腾状态后冷却30min;使用微孔滤膜过滤 (0.45μm) 过滤, 使用清水洗涤4 次锥形瓶及滤筒, 再次使用微孔滤膜过滤洗涤液, 并将两次过滤所得液体p H值调至7~9, 使用水定容至标线。将过滤液体注入离子色谱仪, 在绘制工作曲线相同条件下进行测定。
(2) 制备空白滤筒溶液。使用制备样品溶液相同的滤筒 (2个) , 撕碎后放入锥形瓶内, 采用植被样品溶液相同方法植被空白滤筒溶液, 并计算空白滤筒内硫酸根离子数量。
2 结果
2.1水质监测结果
NO3-1和SO42-工作曲线及两种物质的测定结果分别见表1和表2。
2.2 污染源监测结果
SO42-工作曲线及污染源样品实验结果分别见表3和表4。
3 讨论
3.1离子色谱法用于检测水质的效果分析
离子色谱法主要用于检测降水的水质分析, 常规检测项目较多, 如降水量、p H值、钾离子、硝酸根离子、氯离子、硫酸根离子等, 主要检测内容为阴离子分析。在应用离子色谱仪检测前, 进行阴离子分析通常需要两名或更多工作人员协同操作, 检测过程复杂, 检测工作难度大。应用离子色谱仪后, 仅需1名工作人员即可完成全部检测过程, 并且10min即可得出检测结果。不仅如此, 检测过程不形成有害废液, 对环境不构成污染, 该检测方法具有节能、简便、环保的特点。离子色谱仪在检测阴离子出峰的时间精度极高, 有研究报道离子色谱仪检测F-1、Cl-、NO3-、SO42-的出峰时间分别为4.13min、4.92min、7.11min、12.84min。由于NO3-、SO42-检测更具代表性, 本研究就NO3-、SO42-应用离子色谱仪分析的准确性进行分析。从表1和表2的测定结果看, 离子色谱仪分析NO3-、SO42-的标准曲线线性、截距和斜率均符合标准要求, 分析结果与真值极为接近, 能够满足日常工作需求。并且从操作过程可以看出, 检测过程简便、快捷, 对环境也不构成污染威胁。
3.2 离子色谱法监测污染源的效果分析
由于日常工作分析的水样品不够清洁, 很多分析工作可能涉及污染源样品。对于污染水样品, 污染源不同, 污染产生的中也不同, 并导致水样品的特性差异较多, 因而污染源样品的浓度通常较高, 成分较为复杂。根据污染源样品的特点, 通过离子色谱仪分析污染源样品水质特点, 可对污染源进行有效监测。根据本研究以硫酸雾样品为例, 并根据《空气和废弃检测方法 (》第四版) 中离子色谱法
测定硫酸雾样品的相关内容, 对某污染源企业排放的硫酸雾进行检测, 对硫酸雾样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 离子色谱仪检测硫酸雾样品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均较高, 可在检测污染源中发挥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 离子色谱分析技术具有稳定性好、重现性高以及高密度的有点, 在环境监测中应用广泛, 应用离子色谱法检测污染源前需要对样品进行预处理, 保证分析结果的精确性。
参考文献
[1]叶昭艳, 严辉, 杨燕敏, 等.现代仪器分析在环境无机分析化学中的应用与发展[J].化学工程与装备, 2011, 4:121-122+135.
[2]邢雅琴.现代仪器分析在环境无机分析化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5, 31:93-95.
《现代仪器与医疗》投稿须知 篇9
栏目设置:
论著、研究报告、综述与专论、研制开发、影像介入、医疗数字化、临床研究、临床研究、质控监管、检验检测、器械评介、管理论坛、技术交流、使用维修、行业报道、信息视窗
撰写要求:
1 稿件要求:稿件应资料可靠、论点明确、数据准确、统计学处理表述规范。稿件需包括文题、作者姓名、单位、中文摘要和关键词以及上述内容英文翻译 (器械评介、技术交流、使用维修栏目可不附英文
2 文题:力求简明、反映文章主题, 字数控制在20字以内, 不设副标题, 不得使用外文缩略语。
3 署名:作者每篇文章应注明各作者姓名, 若作者分属不同单位, 在姓名右上角标记单位序号;各作者单位 (包括单位、所在城市及邮政编号) 按顺序罗列于后。
4 作者简介: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附简介。简介包括:作者姓名, 出生年、学历 (或学位) , 职称 (或职务) , 研究方向: (具体内容) , E-mail:
5 摘要:采用第三人称撰写, 不用我们、作者等主语。
(1) 研究报告、论著、临床研究、医疗数字化、影像介入、检验检测等栏目摘要撰写格式为报道式摘要, 应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等4部分。
(2) 综述与专论、研制开发、器械评介、质控监管等栏目摘要撰写成指示性摘要或报道-指示性摘要。即对文献内容进行某种提示或描述, 只简要介绍文章研究的问题, 或概括性地表述研究的目的。常见样式:提出 (叙述、阐述、研究) ……。应用……方法 (原理、技巧) , 解决 (证明) ……问题。得到……答案。
6 关键词:每篇论文选取关键词3~8个。
7 正文:正文中一、二、三级标题序号分别用:“1……”、“1.1……”、“1.1.1……”。
8 图表:图、表随正文列出, 每幅图、表应附图、表题。表格统一使用三线表。
9 参考文献: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 文中引用处以角码标出。综述不得低于30条, 论著不得低于15条, 其它文章根据内容不少于10条为宜。著录格式执行G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优先发稿:
国家级基金项目文章, 可享受“指定刊期”的特别服务;省部级课题资助项目可“优先发表”。应在文中注明基金 (项目) 名称及基金 (项目) 编号。
投稿注意事项:
用于寄送样刊、发票的投递地址要准确详细 (要含:邮编、省、市、区、门牌号、单位) 。
投稿方式:
登录杂志官网www.moderninstrs.org.cn, 在网站在线稿件系统中注册、按要求操作投稿。
备用投稿信箱:tougao@csimc.com.cn
使用在线投稿查稿系统优点:审理录用速度快, 利用站内消息与责编直接交流, 可见内外审、终审、编排等流程状态, 自行查询是否到账、发票开具、快递单号。
联系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南大街2号成铭大厦B1座 (邮编100035)
《现代仪器》2008年总目次 篇10
核磁共振联用技术在代谢物结构研究中的应用……………………胡增峰黄荣清肖炳坤等(1期1页)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的应用和发展前景…………………………………王君刘嘉(1期6页)
分析测试技术在军用毒剂失能剂中的应用进展…………………王绪明梁爱君袭荣刚等(1期11页)
仪器分析在甲壳素与壳聚糖及其衍生物中的应用…………………………………罗序燕朱传华(2期1页)
检测技术及其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进展……………………………………………王绪明(2期6页)
扫描离子电导显微镜技术及其在纳米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张彦军(3期1页)
毛细管电泳用于金属硫蛋白形态分析最新动态……………………薛洪宝焦艳娜庞国伟等(3期4页)
自然水体中多氯联苯分析方法及迁移转化………………………尚小宴高建培潘学军(4期1页)
胃幽门螺旋杆菌的同位素示踪检测及其影响因素……………………………………………张莹(4期6页)
室内空气中甲醛的快速检测……………………王丽杰蔡丽娟白亚梅等(4期9页)
再论生命科学仪器及应用的最新进展…………………………………………李昌厚(4期13页)
荧光相关光谱的原理、技术及应用………………………许潇李娜李克安(5期1页)
超声技术在心血管疾病诊治及研究中的应用…………………………………张荣利朱天刚(5期6页)
辉光放电光谱仪新进展…………………余兴(5期11页)
氯胺酮及其代谢物的检验方法…………………………………李文君聂鹏(6期1页)
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在中药领域中的应用………………………张丽娟贾俊王海等(6期5页)
智能网络环境监控数据采集传输仪的设计……………………欧阳俊张子凡王淮滨(6期10页)
新技术应用
蛋白质芯片技术标准化平台的建立…………………何大澄肖雪媛戴嵩纬等(1期14页)
二维异核相关实验方法的比较研究……………………欧阳捷李林张巍等(2期10页)
光学三维测量技术与应用………………邵双运(3期10页)
气调库在果蔬保鲜技术的应用研究……………………………逯彦红刘小明(3期14页)
对医用模拟X线机数字化升级的研究……………………傅桂芹王玉成纪光等(3期17页)
DLW一体化水质在线监测系统集成技术及应用……………………顾荷炎林贝贝张智渊(4期16页)
共焦激光眼底造影及其在眼科的应用…………………………………………杨金昭(4期19页)
TXRF法测定聚丙烯材料中有害元素的含量…………………………………………郑清林(4期22页)
连续光源原子吸收光谱仪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贺志庆(4期25页)
碳纳米管修饰电极在电化学中应用……………………杨百勤李靖杜宝中(5期15页)
氧浓度光学检测方法及其新应用………………………………金毕青贾德民(6期13页)
电爆炸方法合成纳米材料研究及表征…………………李伊荇李明辉祝洪洋等(6期18页)
应用新型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FGFR2基因SNP…………………李晓莉姚慧焦振山等(6期22页)
研究报告
电化学预处理碳糊电极直接检测腺嘌呤(A)和单链DNA的含量…………张玲帆左少华赵艳会等(1期19页)
中国成年男子全血及器官组织中稀土元素分布模式…………………解清诸洪达王小燕等(1期23页)
HPLC-MS联用法测定猪肉组织中5种磺胺类药物的残留……………………范莹莹其鲁杨树民(1期27页)
银杏内酯B注射液在生理盐水中的稳定性的研究…………………宋玉乔廖杰陶忠华等(1期31页)
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植物样品中痕量镉的含量………………………………杨景广蔡敏(1期34页)
RP-HPLC测定灯盏花素分散片中灯盏花乙素的含量…………………张晓喻李琪杨必坤等(1期37页)
真皮与血管漫反射光谱的相关性研究……………………陈文亮谷筱玉马真等(1期39页)
毛细管电泳法分离和区分水溶性钢笔墨水……………………强洪王志勇邹洪(1期42页)
地铁和城铁引起地表振动的测试分析……………………张解东徐军雷军等(1期45页)
普鲁士蓝修饰丝网印刷电极的葡萄糖生物传感器…………………左少华张玲帆滕渊洁等(2期13页)
应用流式细胞术对啤酒酵母在含油酸培养基中生长的定量研究………张波陈君卢启威等(2期17页)
荧光胺衍生化液相色谱法检测动物肝脏中10种磺胺残留方法探讨………苏敏李世雨许宝香等(2期21页)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快速测定中药黄芪中的痕量铬…………………焦艳娜任小蓉马红琼等(2期24页)
ICP-MS法测定螺旋藻和茶多酚中微量元素………………………………张萌胡文祥(2期27页)
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SOD活性的电化学研究……………………王炳娟李玲霞邹洪(2期29页)
基于Lab VIEW的Modbus串口通讯协议的实现…………………袁雪陈斌鲁中巍等(2期31页)
基于边缘检测的红外图像二值化算法…………………………………………徐亚明(2期34页)
心音信号的检测与处理…………………郭军涛林森财田晓东等(2期36页)
医用直线加速器电子射野影像系统质量保证方法的研究…………………………………………房爱玲(3期20页)
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加替沙星在小鼠体内的吸收、分布和排泄………张恒军姜国华黄建华等(3期25页)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葡萄酒中的白藜芦醇及其糖苷异构体…………………吴迪穆怡然刘志华等(3期28页)
梯度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甲磺酸帕珠沙星中有关物质………………………………蔡振华蒋庆峰(3期30页)
一种纳米孔洞阵列金膜制备方法……………………李振赵新颖王覃等(3期32页)
基于第二类导体热源的新型恒温器的研究……………………马彩莲李东亮田安祥(3期38页)
半绝缘砷化镓中本征缺陷的光学显微研究……………………刘红艳孙卫忠王娜等(3期38页)
FCM在横纹肌肉瘤细胞周期和DNA倍体分析研究中的应用……………魏熙胤高松源牛瑞芳等(4期29页)
BIOGRAPH 64型PET/CT与ECAT EXACT HR+型PET的性能比较………程午樱朱朝晖欧阳萌等(4期32页)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植物油中的6种儿茶素…………………宋玉乔廖杰赵玉兰等(4期35页)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非索非那定中有关物质…………………………………………夏锦辉(4期38页)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舒胸分散片中人参皂苷Rg1的含量……………………许一平王新功梁伟玲(4期40页)
低真空SEM影响二次电子图像分辨率的研究…………………………………………周广荣(4期42页)
数字化技术在镍基合金钨元素可见光谱分析中的应用………………………………刘平杨军红(4期45页
FT-NIR光谱法测定烟叶中钙、镁元素…………………王冬丁云生袁杏芬等(5期19页)
红外光谱法与党参及其伪品夜关门的分析与鉴定…………………黄冬兰孙素琴徐永群等(5期22页)
水热法制备板钛矿型Ti O2纳米颗粒及其表征…………………李明辉曲长红李伊荇等(5期26页)
高精度光声成像技术在脑成像中应用……………………苏翼雄王瑞康徐可欣(5期29页)
微流控芯片测定阿司匹林中乙酰水杨酸含量…………………熊开生冯裕钊陈志莉等(5期33页)
植物油中角鲨烯的GC/MS分析……………………廖杰赵玉兰李宁等(5期36页)
微波消解法在制备土壤重金属统一测试溶液中的应用…………………刘善江高利娟姚志东等(6期25页)
巴彦卓尔盟地砷病区深井钻孔岩芯中微量元素的分布…………………………………………杨瑞瑛(6期27页)
一种同时测定酿造酱油多性质的方法研究……………………袁洪福郑胜虎王楠等(6期31页)
应用便携式快速水质检测仪测定废水中的六价铬……………………陈连明马放均李东明(6期36页)
PMMA/Si O2纳米复合材料的断面原子力显微镜分析……………………吴琳琳刘文涛左阳等(6期39页
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染料型黑色签字笔字迹分类的研究……苏霞王燕军姚付军等(6期42页)
基于人类视觉机制的马赫带效应研究…………………………………………李元勇(6期45页)
研制与开发
单颗粒气溶胶实时在线监测飞行时间质谱仪的研制…………………张芳王淑芳郭长娟等(1期49页)
GIC4117 2×1.7MV串列加速器的运行、改进和应用…………………………………………王广甫(1期53页)
样品靶自动定位大气压基体辅助激光解析离子源的研制…………………张芳王淑芳郭长娟等(2期39页)
恒电量智能腐蚀监测系统的研究……………………荣福凤迟洁茹赵永韬(2期43页)
基于C8051F060的多通道全自动流动注射分析仪……………………顾爱平赵萍陈金辉(2期46页)
CYQ系列水质在线监测预处理系统的研制及应用……………………顾荷炎林贝贝张智渊(3期41页)
高速时间-数字转换器设计与实现……………………孙兆林李楠徐欣(3期44页)
基于GPIB总线的任意波形信号发生器自动测试系统设计…………………………………………辛慧(3期47页)
单片机控制的气相色谱热导检测器研究………………………………谢驰刘念(4期48页)
基于虚拟仪器的汽车侧滑检测系统………………………………张重雄周敏(4期50页)
MAT-271质谱计进样控制系统改造…………………龙涛江游杜晓宁等(5期38页)
谐波对电能计量影响的研究……………………阳龙张冯硕向铁元(5期40页)
基于Verilog HDL语言的新型抢答器设计…………………周奇王晓春王立伟等(5期43页)
JA90-750型ICAP光电直读光谱仪的改造…………………魏灵坤胡春华刘志军等(5期47页)
瞬稳静态注射化学发光仪的研制……………………刘炎超李振峰孟磊等(6期48页)
便携式余氯比色计的研制…………………蔡淑珍邓金花吴清平等(6期52页)
仪器评介
10-AU便携式现场荧光仪走航测定水中CDOM……………………陈佳宁马怡飞张勇(1期56页)
一种新颖的气相紫外吸收傅立叶变换水质氨氮在线分析仪………………………………侯传嘉王欣(2期50页)
基于嵌入式系统的多功能食品安全检测仪………………………………张永忠吴舒辞(2期54页)
PORS-15便携式光谱仪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陈家军杨卫国马放均等(2期57页)
液体比色计(LICO 100)的工作原理及应用…………………………………………夏跃雄(3期49页)
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的现状………………………………张林艳戴挺(5期50页)
检测光谱分析仪器的新型标准器——紫外能谱仪简介…………………………………………木拉提(5期54页)
新型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器的研制及评价……………………刘翻孙元社唐涛等(6期55页)
用原子吸收光谱仪的技术方法进行材料分析的应用……………………薛光荣夏敏勇沈志希(6期58页)
使用与维修
功能磁共振成像系统的成像质量控制……………………朱礼涛吴慧刘嘉(1期59页)
美国LECO碳硫测定仪系统分析及故障处理………………梁敏钅监戴学谦张瑞霖等(2期61页)
实验室智能仪器仪表及控制系统维修的新理念与方法……………………李中石梅齐智涛(2期63页)
理学D/max-r C型X射线衍射仪一例故障分析…………………………………………余行美(2期66页)
LASAR在现代仪器自动测试与故障诊断中的应用…………………………………………蒋驰(3期54页)
可见分光光度计的维修及改进…………黄问贵(3期56页)
安捷伦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故障诊断及仪器维护…………………………………………杨泽生(3期58页)
CS-444碳硫测定仪故障处理一例………赵文冲(3期60页)
Multiscan MK3酶标仪的常见故障及处理…………………………………………卢康(4期55页)
电子腹腔镜及超低温冰箱的故障分析与维修……………………王沙维郝乃澜董世娜(4期57页)
毛细管气相色谱柱的使用及常见故障分析…………………………………………王波(5期57页)
岛津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故障剖析与对策…………………………………………姚娟(5期59页)
CST2003智能数字压力校验仪电源适配器原理检修及完善……………………徐涛崔越新付勇等(6期62页)
仪器管理
基于远程状态监测系统的发电企业设备管理模式…………………………………………张铮(1期61页)
基于故障树的汽包水位故障诊断方法…刘润华(3期51页)
安捷伦公司六西格玛推行给中国企业数量方法应用的借鉴…………………………………………秦伟芳(4期52页)
检测实验室仪器设备的购置管理………孟俐利(5期56页)
分析测试
氧化酶光度法葡萄糖定量测量条件探讨…………………李振庆倪一丁海峰等(1期64页)
HPLC法测定郁福来胶囊中芦丁含量……………………林翔刘海峰李晖(1期68页)
纳氏试剂法测定水中氨氮不确定度的评估…………………………赵燕巧利凡·玛汗(1期70页)
总镉在线监测仪和石墨炉原子吸收测镉比对试验…………………王爱华陈任翔何劲松等(1期73页)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的防腐剂……………………何凤云顾卫东朱子丰(2期68页)
气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的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甜蜜素)…………………张静祁静寇登民等(2期71页)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中药防风中的微量元素……………………于喆英辛柏福李洪峰(2期73页)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饮料中5种苯系物…………………李伟常宇文王朝晖等(2期75页)
微波消解-ICP-MS测定无纺布中8种金属元素……………………苏延静郑永章李继东(3期61页)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N,N-二甲基乙酰胺………………………………曹金朋张娜(3期63页)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葡萄酒中的锡…………………………………………王彩霞(3期65页)
微波消解-ICP-OES法测定油样中的铑………………………………谢昕王华(3期66页)
参数设置对原子吸收分析方法的影响…………………………………………刘锟(3期68页)
干灰化法制样-ICP-AES测定食品中铝含量……………………王全林袁伟沈坚等(3期71页)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蜂胶软胶囊中总黄酮含量方法的研究…………………………………………吕国良(3期73页)
紫外能谱仪谱线定值不确定度评定………………………………木拉提李德生(3期75页)
毛细管电泳法同时测定糖果中5种人工合成色素的含量…………………赵新颖贾丽周晓晶等(4期58页)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蔬菜中多种磺酰脲类除草剂的残留量………………金雁姜莉赵颖等(4期61页)
果蔬及其制品中甲胺磷、乙酰甲胺磷、氧化乐果、久效磷残留量检测………潘守奇朱莉萍孙军等(4期64页)
ICP-AES测定高纯铜中多种杂质元素………………………………胡晓江谷福(4期68页)
直接固体进样-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土壤中铅含量……………………汪素萍孙普兵刘文丽(4期70页)
微波消解-双通道原子荧光法同时测砷硒…………………何健陈鑫朱臻怡等(4期72页)
茶水中铜含量分析方法研究……………………马晓贝张丽萍崔丽萍(4期75页)
SPME-GC/MS测定丙烯酸丁酯中苯胺…………………王红卫侯晋张爱平等(5期61页)GC-MS
GC-MS法测定水溶性树脂漆中的甲醛含量……………………李静何秀坤那顺等(5期64页)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直接测定土壤中有效硼的研究……………………陈秋生孟兆芳程奕等(5期66页)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洛沙坦钾药中钾含量………………………………郝茜贾涛(5期69页)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食品中铅…………………………………………黄树贵(5期72页)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小麦芽粉中的氨酪酸…………………………………………刘慧文(5期74页)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中药制剂中薄荷醇和香茅醇……………………雷海燕赵玉兰王黎明(5期76页)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辛伐他汀药中锂残留量………………………………贾涛郝茜(6期64页)
L-半胱氨酸作还原剂测定肉及肉制品中无机砷………………………………陈素军王玉江(6期66页)
毛细管区带电泳法分离四种蛋白质的研究…………………黄莉莉蔡怀鸿洪爱华等(6期68页)
气相NPD检测器测定多效唑残留量………………………………劳燕文杨益林(6期70页)
荧光免疫分析仪对沙门氏菌的检测…………………李宝玲胡立培封会茹等(6期72页)
信息视窗
在线过程分析仪器市场在寻求增长……………………汪正范潘甦民杨娟等(1期77页)
美国分析仪器进出口贸易增长……………………汪正范潘甦民杨旭等(2期77页)
原子力显微镜仍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汪正范潘甦民周如久(3期77页)
有机元素分析仪的发展与市场……………………汪正范潘甦民廖庆玲(4期77页)
2007年分析仪器销售排行榜……………………汪正范潘甦民江炜等(5期77页)
俄罗斯分析仪器市场浅析……………………汪正范潘甦民江炜等(6期74页)
仪器分析课程教学探讨 篇11
【摘要】从仪器分析课程的特点及教学现状出发,探索教学过程中的改革突破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仪器分析 教学现状 改革
【中图分类号】O6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9-0137-01
引言
仪器分析是化学分析的一个分支,是指采用比较复杂或特殊的仪器设备,通过测量物质的某些物理或化学性质的参数及其变化来获取物质的化学组成、成分含量及化学结构等信息的一类方法[1]。仪器分析在工业分析、食品分析、药物分析、油品分析及环境监测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已成为生产和科研中不可或缺的分析手段。目前,《仪器分析》课程已被列为化学化工、食品药品、医药环保等专业的一门必修课。为适应现代仪器分析的发展与教学改革新形势,如何在有限的学时范围内,合理安排仪器分析课程内容,既让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是仪器分析教学工作者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仪器分析》课程教学现状
1.仪器分析与多学科交叉,课程内容较多
仪器的原理方面涉及物理光学、电子、计算机技术等知识[2],学生学习时感觉知识面需求广,难点较多,理解有点困难。每本教材都包括光化学分析、电化学分析、色谱分析、核磁共振分析、质谱分析等项目,各种分析方法之间关联性小,每一种分析方法下又包含不同的仪器,例如光化学分析就包括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发射光谱法、红外吸收光谱法等,不同的仪器原理不同、结构不同。因此,学生需要理解记忆的知识点散而多,在学习过程中容易疲乏枯燥,学习兴趣渐失。
2.理论课程与实训课程进度不同
仪器分析课程分为理论课程和实训课程。在实际授课过程中,一般在同一学期排课。受课时、实训室、教师等因素的影响,实训课程在进行下一项目时,理论课往往刚刚进行到实验技术部分,理论明显落后于实训,这样会使实训教师在基本原理上消耗较长的时间讲解,否则学生一片茫然。
3.实验课程开展有难度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仪器价格逐渐走高。教学单位对一些昂贵的实验仪器,例如气相色谱、液相色谱、原子吸收光谱仪等,拥有量很少,每种只有一台甚至没有。因此在开展实验教学时,不能像有机、无机化学实验那样独立操作,只能两人或多人小组形式进行。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大多会一人操作,其余人旁观,从而使动手能力得不到锻炼。另外,为了防止学生误操作把仪器弄坏,在实验开展之前,实验老师通常先将仪器的参数设好,所以学生接触到的是进入正常运行状态的仪器,甚至实验结束后也搞不清楚仪器开关在哪里,实验结束后学生往往感觉自己什么都没学到。比如有的学生在做完气相色谱的实验后,唯一的印象就是自己拿着微量进样器进了个样品,然后就输出谱图了[3]。
随着分析仪器的更新换代,仪器面貌越来越美观,但对仪器的内部结构都包裹很严。另外,仪器的精密度越来越高,且价格昂贵,不能随意搬动和拆开。在介绍仪器结构时只能无奈的略过。
二、《仪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1.合理整合教学内容
仪器分析课程内容多、课时相对较少,从适应学生将来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应合理选择授课内容,避免面面俱到。由于我院学生的培养目标定位于实际应用型人才,因此我们在讲授内容的选择上有所侧重,不同的专业,教授的内容范围及重点不同。在课时分配中适当加大常用分析方法,如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原子吸收法等的课时比例。目前电化学分析法在各单位使用相对较少,我们就适当减少其在授课中的比例,仅对其进行简介。从注重应用的角度出发,对于教材中的公式推导,除一些重点公式外,一般不作要求,学生只要能灵活应用公式解决问题即可。
2.改进教学方法
在课程教学中,教材中各章的内容虽然看似琐碎,但基本都可以找到一些主线[4]。每章节的教学内容安排都是按照仪器分析方法的原理、仪器的基本结构到定性定量方法、实验技术这一主线进行,然后逐块分层次说明。另外,在不同的章节间可采用比较法进行教学。比如在进行色谱法教学时,色谱定性、定量分析方法是完全相同的。而针对气、液色谱,反映具体仪器结构部件上会有很大差别,比如气相中的流体输送系统由高压载气钢瓶完成输送气体流动相的功能,而液相中则由高压输液泵用于输送液体作为流动相。程序升温和梯度洗脱分别是气相色谱法与高效液相色谱法中提高分离效果的有效手段,可谓目的相同,但实现的方法不同,可以在教学中进行适当的对比。通过教学过程中的一系列比较,将各章节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有助于学生的理解与掌握。
3.合理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将多媒体技术引入仪器分析教学中,可以提高仪器分析的教学效果。在制作课件时,尽量避免大量的文字堆积,这样会使学生无暇听讲、思考,而忙于记录,另一方面会降低学生课堂的兴奋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依靠图片、制作动态视频或某些仪器厂家的维护视频给学生直观认识,或让学生课下自由观看相关视频,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及兴趣。
4.合理配置教学资源
鉴于理论课和实训课的不同步,可以由同一名教师承担。这样既可以使理论课和实训课在知识点的重大难点上互相补充,又可以合理调节理论课和实训课的教学进度。或者整个课程分仪器分项目分教师进行,实行理实一体,项目教学。目前,很多学校都引进了仪器分析仿真平台,弥补了因设备欠缺导致的实验项目无法开展的不足。学生可以在仿真界面按照操作流程进行操作,配备的评分系统可以随时进行操作判定,及时发现错误。但使用仿真系统时仍有不足,毕竟是虚拟实验,学生的安全意识降低,需要教师时刻提醒。
搞好仪器分析课程的教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教师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积极改革,深入研究。仪器分析的研究发展很快,教师应利用业余时间不断查阅国内外书籍及期刊,把化学化工、食品药品、生化环境、石油等领域涉及的仪器分析新动向和新技术不断融合到教学内容中,使仪器分析课程更加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魏培海,曹国庆.仪器分析[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2]杜甫佑,阮贵华,李建平等.以《仪器分析》教学改革为契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 广州化工,2011,39(3):177-178
[3]甄淑君.仪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思考[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8(3):168-170
现代仪器分析 篇12
该书详细介绍了常见医用电子仪器的原理、结构、使用及维护, 对各类医用电子仪器的故障维修思路及方法作了详细介绍, 并给出大量的故障检修实例, 有利于读者系统地学习医用电子仪器的原理, 掌握维修理论及方法, 积累维修经验。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常用医用电子仪器的原理、结构和维修知识, 全书共分七章。第一章概述;第二章生物医学传感器;第三章心电图机;第四章脑电图机;第五章肌电图机;第六章医用参数监护仪;第七章医用电子仪器的电气安全问题。
该书由多年从事医用电子仪器教学与维修工作的专家编写, 原理清楚, 机型先进, 内容丰富, 具有先进、系统、实用的特点。既可以作为大专院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教材, 也可作为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的技术培训教材及参考用书。
该书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 采用国际标准大16开本, 共计328页, 售价45元 (含包装挂号邮寄费) , 欲购者请与本社发行部联系, 地址:天津市河东区万东路106号, 邮编:300161, 电话: (022) 84656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