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检验仪器

2024-09-30

分析检验仪器(共12篇)

分析检验仪器 篇1

检验仪器是现代科学仪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检验仪器的种类很多, 应用于各个行业、各个领域。检验仪器是代替人们自身功能无法完成任务的特定检测手段和工具。由于检验仪器是检查、验证被测物质所使用的工具, 所以它自身的准确度是检验仪器最主要的需求指标。往往使用者在选择检验仪器设备时, 由于检验的方法、标准、规范等原因, 从主观意愿上都愿意选择诸如重现性好、精度 (灵敏度) 高、量程范围大的仪器设备, 然而这种主观意愿往往会对检验仪器的设计制造和应用的选择带来误区, 为检验仪器的设计制造增加经济成本和制造难度, 同时忽视了检验仪器在实际应用中对实验误差的影响。

1 检验仪器与实验误差

检验实验室误差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多个方面:检验仪器误差、环境误差、人员误差、方法误差、抽样误差等。这里通过对检验仪器误差进行分析, 明晰检验仪器误差最低时的条件, 对检验仪器的生产制造者和使用者都具有现实意义。检验仪器误差分析见表1。

测试值的相对误差最能反映检验仪器的准确程度, 从公式[ (Xm×S%) ÷X]×100%中可以看出, 当测试点X越接近于Xm时, X处的相对误差也越小, 测试精度越高。这就是为什么在使用这类检验仪器时, 尽可能使测试数值在仪表的量程处附近或大于2/3量程处测量的原因。这也说明检验仪器的重现性、精度 (灵敏度) 、量程等各指标间是相互矛盾和制约的, 一个指标的提升有时会导致另一个指标或者是综合指标的下降, 如果检验仪器设计制造者能够利用质量功能展开 (QFD) 分析、整理、提升、归纳这些需求, 做出正确判断, 就能使客户需求真正转化为产品或服务的具体表现特性, 实现产品的终极目标。

2 检验仪器的质量功能展开 (QFD)

2.1 质量功能展开的定义

质量功能展开QFD (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 是把顾客或市场的要求转化为设计要求、零部件特性、工艺要求、生产要求的多层次演绎分析方法。是为策划设计新产品或服务以及对现有产品或服务再设计而开展的分析过程。QFD是在1983年被引入到美国, 并从此传播到全世界的。QFD的益处是:能缩短设计时间并降低初步取得产品或服务构想的成本;增加满足顾客的呼声的保证;消除高成本的改良和重新设计;识别相冲突的设计要求;客户投诉会减少, 客户满意度会提高, 市场份额增加, 进而获得更高利润。

2.2 检验仪器的质量功能展开

检验仪器的质量功能展开 (QFD) 首先强调检验仪器使用者的需求或希望, 深刻理解这些需求或希望, 才能将其真正转化为产品或服务的具体特性。检验仪器的使用需求分析如下。

2.2.1 常规需求

常规需求是基本项, 是理所当然的质量, 是指满足使用者或标准指定需求的性能项目, 是使用者对检验仪器最为关心的部分。例如:量程、重现性、精度等基本指标。

2.2.2 期望需求

期望需求是必然项, 是必要质量, 是使用者认为不值得一提或没有明确提出的需求项目, 但是会让使用者提升对项目检验仪器的满意度。例如:电源线、仪器的运转速度等。这个未言明的需求如果没有满足, 会引发使用者极大的不满。

2.2.3 意外需求

意外需求是惊喜项, 是魅力质量, 是使用者还没有想到的额外功能, 如果具备的话, 使用者会非常激动, 但是如果无法实现也不会受到使用者责备。例如:检验仪器对指定操作人员的指纹和声波的识别, 就是震撼性的特性。没有这些项, 使用者也不会不满意, 但是如果额外提供了, 使用者的满意度就会急剧上升。

3 用QFD对检验仪器进行实例分析

常规需求是理所当然的质量需求, 期望需求是必要的质量需求, 意外需求是魅力质量需求。对于检验仪器, 常规需求和期望需求通常是必须具备的需求项目, 而意外需求最能体现使用者的感受, 也是设计制造者应追求的目标。今天的意外需求往往成为明天的常规需求或期望需求。

3.1 实例1

对于检验仪器仪表来说, 精度和量程都属于常规需求, 当使用者同时要求这两个需求时, 指标间会产生矛盾。但是如果设计制造者能够把量程分段设计, 采用不同档位不同的量程区间, 就会让使用者非常惊喜, 意外需求得到了满足。

3.2 实例2

对温、湿度环境要求较苛刻的检验仪器, 如果能设计实现必要的参考附件, 即加装温、湿度表, 在满足客户常规需求的同时, 提供一种理念和竭诚服务的思想, 就能实现魅力需求的目标。

3.3 实例3

对防尘、防雨有要求的工作现场的检验仪器, 如果能够设计实现其防护等级的要求 (或者建立防护等级系列) , 并在使用说明上显要的标示出来, 也实现了魅力需求。

4 小结

对检验仪器的设计制造者而言, 随着产品市场化的不断深入, 设计需求的关注点已发生了较大的位移。从原有的只关注产品的单纯质量是否合格 (产品标准要求) , 以及后来的关注产品生产过程的质量保证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 进一步发展为关注市场客户需求 (产品的综合要求) 。

对于检验仪器的使用者, 不仅要深入了解其原理、结构、特色性能, 还应当充分认知检验仪器不是万能的手段和工具。在为检验仪器建立必要的客观环境的基础上, 还要建立其功能展开的软环境。

无论对检验仪器的设计制造者还是其使用者来说, 终极目标都是实现检验仪器的最大价值, 使其更广泛的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服务。

参考文献

[1]何永政.质量检验不确定度与应用数理统计[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 2009.

[2]NancyR.Tague.质量工具箱[M].2版.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7.

分析检验仪器 篇2

摘 要:本次课程主要讲生物药物分析与检验常用的方法,杂质与安全检查,氨基酸、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的分析与检验,酶类药物的分析与检验,脂类药物的分析与检验,核酸类药物的分析与检验,糖类药物的分析与检验,基因工程药物质量控制,生物药物的现代分析方法与检验技术。

关键词:发展前景分析检验方法安全应用

生物药物分析与检验在将来相当长的时间内也仍是研究开发的主要方面,但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日趋成熟,生物技术制药领域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⑴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制取天然来源少和过去难以获得的生物活性物质;⑵应用蛋白质工程技术研制新型蛋白质类药物;⑶大分子物质活性片段的制取和化学修饰;⑷发展大分子药物的新剂型。

生物药物分析与检验的基本任务和作用是:使学生掌握生物药物分析与检验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生物药物基本分析检验方法,培养学生重视生物药物质量的观念,从而不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它的内容主要包括生物药物分析与检验常用的方法,杂质与安全检查,氨基酸、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的分析与检验,酶类药物的分析与检验,脂类药物的分析与检验,核酸类药物的分析与检验,糖类药物的分析与检验,基因工程药物质量控制,生物药物的现代分析方法与检验技术。

生物药物广泛用作医疗用品,特别是在传染病的预防和某些疑难杂症的诊断和治疗上起着其他药物所不能代替的独特作用。随着预防医学和保健医学的发展,生物药物正日益渗入到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大大扩展了其应用范围。(1)、治疗药物 肿瘤、爱滋病、心脑血管疾病等。(2)、预防药物传染性强的疾病,疫苗、菌苗、类毒素。(3)、诊断药物 速度快、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免疫诊断、酶诊断、放射性诊断、基因诊断试剂。(4)、其它 生化试剂、保健品、化妆品、食品、医用材料。

生物药物是指利用生物体、生物组织或器官等成分,综合运用生物学、生物化学等学科的原理与方法制得的天然生物活性物质以及人工合成或半合成的天然物质类似物。主要包括生化药物、生物技术药物和生物制品等。生物药物分析”主要包括对生物药物进行分析的理论和实验技术。而生物药物是指利用生物体、生物组织或器官等成分,综合运用生物学、生物化学等学科的原理与方法制得的天然生物活性物质以及人工合成或半合成的天然物质类似物。主要包括生化药物、生物技术药物和生物制品等。

药物分析工作的基本程序:(1)、样品审查。(2)、取样。(3)、鉴别。(4)、检查。(5)、含量测定。(6)、记录。(7)、检验报告。

酶分析法是一种生物药物分析方法。酶分析法在生物药物分析中的应用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以酶为分析对象,根据需要对生物药物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酶和生物药物样品所含的酶进行酶的含量或酶活力的测定,称为酶分析法;第二,利用酶的特点,以酶作为分析工具或分析试剂,用于测定生物药物样品中用一般化学方法难于俭测的物质,如底物、辅酶、抑制剂和激动剂(活化剂)或辅助因子含量的方法称为酶法分析。

优势:酶是一种专一性强、催化效率高的生物催化剂。酶法分析具有特异性强,干扰少,操作简便,样品和试剂用量少,测定快速精确,灵敏度高等特点

免疫分析法:免疫分析法利用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反应检测各种物质(药物、激

素、蛋白质、微生物等)的分析方法。

应用:在药物分析中,免疫分析法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1)在实验药物动力学和临床药物学中测定生物利用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等生物药剂学中的重要数据,以便了解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解、代谢和排泄情况;(2)在药物的临床检测中,对治疗指数小、超过安全剂量易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或最佳治疗浓度和毒性反应浓度有交叉的药物血液浓度进行监测;(3)在药物生产中从发酵液或细胞培养液中快速测定有效组分的含量,以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在线监测;(4)对药品中是否存在特定的微量有害杂质进行评价。高效液相色谱:以液体为流动相,采用高压输液系统,将具有不同极性的单一溶剂或不同比例的混合溶剂、缓冲液等流动相泵入装有固定相的色谱柱,在柱内各成分被分离后,进入检测器进行检测,从而实现对试样的分析。

生物检定法:利用某些生物对某些物质(如维生素、氨基酸)的特殊需要,或对某些物质(如激素、植物激素、抗生素、药物等)的特殊反应来定性、定量测定这些物质的方法

生物测定今后的方向是:发展更敏感的短期实验方法和能测定综合因素的方法,并选择适当的方法组成系列检测系统;研究其他生物试验得到的数据如何推演到人;研究外界物质进入机体后如何代谢,进入细胞后起什么作用,如何影响遗传物质,化学结构与毒性有什么关系;探索“三致”的机理等,以为人类战胜癌症、遗传性疾病和衰老提供科学依据。

杂质是指药物中存在的无治疗作用或影响药物的稳定性和疗效,甚至对人健康有害的物质。一般杂质及其检查方法:

(一)、氯化物检查法。

(二)、硫酸盐检查法。

(三)、铁盐检查法。

(四)、重金属检查法。

(五)、其他检查法

氨基酸,多肽,蛋白质和酶类药品检验:氨基酸类药品检验:酸碱滴定法,非水溶液滴定法,定氮法,碘量法或溴量法等。多肽类药品检验:酸碱滴定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效价测定法。

基因工程药物检测:基因工程药物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几项要求:产品的鉴别、纯度、活性、安全性、稳定性和一致性。常用的鉴定方法:电泳方法: SDS-PAGE、等电聚焦、免疫电泳;免疫学方法: 放射免疫(RIA)、酶联免疫(ELISA)

参考文献

[1] 白文玲;毛细管电泳化学发光联用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D].广西师范大学 200

[2]徐景峰.药物分析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56):12-14.[3] 徒永华;基于核酸适配体的纳米荧光生物传感器对蛋白质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06

分析检验仪器 篇3

【关键词】 临床检验;分析质量;参考测量系统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759-02

临床检验有着很重要的实际意义,其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准确性以及可比性对临床治疗有着很大的影响,也是判断治疗效果和检查相关病症的重要手段。目前临床检验使用方法有很多,原理也不一,使用的检测药品也不相同。因此,医院相关实验室所采取的检验方法以及检查原理一般不相同。要想提升临床检验结果的可靠性以及准确性,就需要建立并保证相同检验项目在不同检验方法下所显示的结果具有计量学溯源性,这也就是说将参考系统和常规检验相互联系起来。同时临床检验结果其质量的可靠性以及准确性是保证疾病得到良好控制和治疗的主要保障,也是临床检验参考系统的另外形式的肯定和表现。本文从临床检验参考测量系统以及临床检修分析质量为探讨出发点,分析了相关检验方法与参考物质在临床实际检验中的应用。

1 关于临床检验所涉及的参考测量

参考测量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第一部位为与临床检验有关的实验室,几乎所有临床检验都在该处地点进行;第二部分为参考物质,该部分常常被分为两种物质,一种是校准物质,另外一种是质控物质;最后一部分为参考方法,该部分一般都会对临床检验所使用的检验方法起到一定参考和借鉴作用。

根据ISO17511(2003版)中的相关规定,在执行确切检验项目时所借鉴使用的参考方法被分成一级和二级两种级别,相应的参考物质也分为一级和二级两种级别。不同级别的参考物质,其适用的范围不一,对于一级级别的参考物质,常常为高纯化物;而对于二级级别的参考物质,其常常为基质或者和样品相差不大的参考物质。级别不同的参考方法,其计量学特点也不一,适用范围也不一样,一级级别的参考方法,因为其具有很高的计量学特点使得其常常使用与定值为一级级别的参考物质,一般来说,临床检验常常使用的都是二级参考方法,因此二级级别的参考方法使用更为广泛。

一般来说参考实验室对相关技术有着非常高的标准,只有相关实验室的技术标准满足了相关流程的要求,才能进入参考实验室的行列之中。参考实验室有着国家标准化的检验指标,其可以对测量数据进行有力的对比和分析,从而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相关临床检验分析质量保证的因素分析

要保障临床检验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以及质量,就必须建立一个完成的应用参考系统,相关质量分析标准的统一化,这样检验所表现的分析质量才能得到有效的保证。在一定程度上,单次检验所得出的结果和真值有一定的可比性和相似性,这也就是说检验分析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同时检验结果所表现出的正确度以及精密度又和分析的准确性具有很大的联系。当根据检验值计算出的均值和真值越来越接近时,这就说明正确度越高;而单次检验结果之间若是呈现出一定相似性,那么就说明检验结果具有非常高的精密度。从现实的角度上来看,真值只存在于理论中,因为只有在理论的条件下,才能进行完美的测量,而实际工作中必然存在一定的因素对测量结果造成一定的误差。因此,真值常常被称为约定真值,是人为的,而约定真值一般是都是通过大量的测量和计算才得出。对于系统误差,其解决方式一般是通过参考系统来解决的,在临床分析检验中所造成的问题,常常也是系统误差的问题,所以必须要建立应用参考系统,以保证分析质量。

3 参考方法以及参考物质临床检验分析质量中的应用

建立临床检验参考测量系统是就为保证临床检验结果的可靠性,保证检验分析的质量性。检验结果是否具有可靠性,常常需要参考实际值和一次结果之间的相符率,在某种程度上也与结果的精确性以及准确性有着很大联系。

临床检验分析质量的优良和参考方法有一定联系,参考方法是制定临床检验分析质量检验量值标准化的重要手段,通过和参考物质联合使用,能很好保证分析质量的互通性以及相关基质效应。除此之外,参考方法还具有很强的计量溯源性,这种溯源性是能同时对参考物质以及新鲜样品做出分析,同时还具有一定的判断作用,而参考物质所具有互通性以及基质效益,两者的联合使得临床检验分析质量具有极强的可比性以及相关可靠性,从而对分析质量做出保证。

4 结束语

随着医改的不断推进,相关医疗体系也逐渐变得完善,这种其中临床检验所具有的溯源性也得到很高的重视,但一般医疗企业严重缺乏这方面的经验,因此加强建设临床参考测量系统,对资源的共享有着很重要的实际意义,这也将为临床诊治上提供更为可靠的参考数据和分析数据,有利于相关临床检验分析质量的保证以及可靠性。

参考文献

[1] 张小华.探讨临床检验参考测量系统及其临床检验分析质量保证[J].医药前沿,2012(29):150-151.

[2] 林鸿.试析临床检验参考测量系统及其临床检验分析质量保证[J].北方药学,2011(11):61-63.

分析检验仪器 篇4

关键词:检验分析仪,故障分析,故障排除

针对临床诊断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医学工具, 检验分析仪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之一。检验分析仪通过对血液等体液的分析, 提取检测数据, 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对疾病的诊断、鉴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医学科技和临床研究的快速发展, 为了满足医学临床检验的高精度、高灵敏性以及高速度等方面的要求, 不少的医疗仪器制造商纷纷生产不同类型的检测分析仪。这些仪器中均采用了微处理器进行控制及数据处理, 使得它们具有快速、简单、准确等特征[1]。此外, 这也给检验分析仪维修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求检验分析仪维修人员应该在掌握仪器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的基础上, 对仪器的处理器及接口电路方面也有所理解, 只有这样, 才能及时找出仪器故障并解决问题。1检验分析仪的故障检修方法检验分析仪维修方法的前提是遵循先询问后诊断的顺序, 顺序原则细化如下:先直观后检测;先全局后局部;先传动电路后驱动电路;先仪器外围后仪器芯片等规律[2]。总之, 检验分析仪器故障检修的基本方法是:首先熟悉并理解分析仪的原理, 其次通过维修人员自身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分析仪器的相关电路, 找出可能会出现问题的若干个部位, 再次通过进行分别的故障检测, 找出真正故障部位, 最后根据故障情况, 修理或者更换故障部位。2检验分析仪常见故障的分析与排除2.1检验分析仪MPU故障的分析与排除检验分析仪微处理器 (MPU) 经常会出现的故障现象如下描述。 (1) 显示屏不显示; (2) 显示屏出现跳跃的不规则字符; (3) 检验分析仪器在进行样品测量期间, 几分钟或半小时不等, 又自动重新开始工作。针对上面所述的几种故障现象, 其中第一种有可能与阴极管灯丝电路以及高压阳极等有一定关联性外, 其他两种故障现象应该与微处理仪器相关。对于微处理仪器, 如果是CPU等发生故障, 则应该通过检测Reset信号、Clock信号以及Ready信号三个重要信号进行故障排查, 因为这三个基本信号中任一个存在问题, 均会引起检验分析仪器故障。比如:当Reset信号有问题时, CPU或者MPU就会进入非正常状态, 通常是无法工作或者是死循环, 而仪器的显示屏通常会不显示任何信息或者出现不规则字符的跳跃。2.2检验分析仪样品测量结果有误的故障分析与排除如果所使用的检验分析仪器出现如下故障:采用同一样品进行测量, 结果的重现性却很差;采用标准样品进行测量, 结果却与正常值相差甚远。针对上述现象, 需要进行故障排量的工作就比较大了。首先, 可以考虑检验分析仪器管道中是否存在气泡或者杂物;其次, 可以考虑检验分析仪器的重要电路元件性能是否变坏。如果确定是重要电路元件性能变坏, 则需要专业的电路维修技术人员, 因为重要电路元件结构复杂, 维修人员必须对电路的工作原理十分清楚。在维修中发现电路故障引起测量结果不稳定, 值偏低。此外, 检验分析仪的一些大阻值电阻由于空气湿度过高, 内部产生霉变, 阻值不稳, 性能变坏, 也常是引起测量结果不稳定的原因之一。可采用加热器之类的电器在这些元件上方炽烤, 去潮湿, 过一段时间, 可能将会改善测量结果。其它电路元件引起的测量结果错误, 可根据测量电路原理, 进行具体情况分析。2.3检验分析仪稀释器的故障分析与排除本人在大量维修实践中发现, 检验分析仪中的稀释元件会频繁出现故障, 该故障大部分是由于稀释元件的驱动板存在问题。故障现象表现为:检验分析仪器的注射哭不到位并发生报警。根据本人所维修过的此种仪器故障, 检验分析仪器驱动板中驱动管软击穿或损坏所致概率达90%以上。主要原因可能在于:稀释元件使用频繁, 但其散热性能较差, 特别是稀释元件的驱动管接近底板, 几乎没有什么散热功能。针对这样的故障, 可以考虑采用增大驱动板中驱动管的功率, 这样修复后的稀释元件可以正常使用较长的时间。3总结医疗设备故障分析及维修方法研究是一个较复杂的系统工程, 而本文研究的检验分析仪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分支, 它要求操作者、设备和环境有机统一。检验分析仪的故障不仅与仪器本身有关, 还涉及到仪器的操作者、维修者以及仪器所处的外界环境。因此, 医疗仪器的三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 相互影响的, 只要其中任何一个出现问题, 仪器就会出现故障。总之, 我们在查找检验分析仪故障时, 首先要考虑到环境系统故障, 然后考虑一下操作系统故障, 最后检查仪器系统故障, 只有这样才能减少维修时盲目大拆大卸, 使维修思路误入歧途, 才能使我们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全面的观点一排查故障, 少走弯路。

参考文献

[1]夏钢伟.浅述检验设备的预防性维护[J].浙江临床医学, 2008 (8) :21~23.

仪器分析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掌握液-液分配色谱法及化学键合相色谱法的分离原理,分配系数、固定相的类型和特点 2.熟悉高效液相色谱法的主要类型 3.熟悉高效液相色谱法的主要类型

4.了解各类高效液相色谱法的特点及应用 【教学重点】

液-液分配色谱法及化学键合相色谱法;分离原理;分配系数 【教学难点】

分配系数;分配系数与组分流出顺序的关系 【复习题】

1.气相色谱法有哪几种类型?各类气相色谱法的固定相与流动相的类型是什么? 2.各类气相色谱法的分离原理是什么? 3.分配系数的定义是什么?意义是什么?

【讲授新课】

与气相色谱一样,液相色谱分离系统也由两相——固定相和流动相组成。液相色谱的固定相可以是固定液、吸附剂、化学键合固定相(或在惰性载体表面涂上一层液膜)、离子交换树脂或多孔性凝胶;流动相是各种溶剂。被分离混合物由流动相液体推动进入色谱柱。根据各组分在固定相及流动相中的吸附能力、分配系数、离子交换作用或分子尺寸大小的差异进行分离。色谱分离的实质是样品分子(以下称溶质)与溶剂(即流动相或洗脱液)以及固定相分子间的作用,作用力的大小,决定色谱过程的保留行为。

根据其分离原理不同,高效液相色谱法可分为几种类型:

一. 液-液分配色谱法及化学键合相色谱法

(一)液-液分配色谱法

1.固定相:将液体固定液涂渍在担体上作为固定相。

流动相:液体。

且要求,流动相液体与固定相液体互不相溶。

2.分离原理:溶解——溶解分配平衡过程(组分溶解在固定相中—组分溶解在流动相中),类似于液液萃取机理。

溶质在两相间进行分配时,在固定液中溶解度较小的组分较难进入固定液,在色谱柱中向前迁移速度较快;在固定液中溶解度较大的组分容易进入固定液,在色谱柱中向前迁移速度较慢,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3.分配系数:

当样品中的被测定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达到动态平衡时,可以用分配系数来描述这个分配平衡过程:

其中,(1)分离的顺序决定于分配系数的大小:

固定相对某组分的溶解力大于溶剂对某组分的溶解力,K↑,后流出色谱柱 固定相对某组分的溶解力小于溶剂对某组分的溶解力,K↓,先流出色谱柱

(2)某色谱条件下,两组分分配系数差值为零,则代表两组分在该色谱条件下不能分离。4.分类:

正相液-液色谱法:固定相极性>流动相极性,极性较小组分先出峰,极性较大组分后出峰 适于分离极性较强的物质

反相液-液色谱法:固定相极性<流动相极性

极性较大组分先出峰,极性较小组分后出峰 适于分离非极性至中等极性的物质

(二)化学键合相色谱法:

(1)固定相:将固定液通过化学反应共价键合到担体(硅胶)表面作为固定相。

流动相:液体。

(2)分离原理:同液-液分配色谱法。(3)分配系数:同液-液分配色谱法。(4)分类:同液-液分配色谱法。

(三)液-液分配色谱法与化学键合相色谱法的对比

液-液分配色谱法 化学键合相色谱法 与担体结合方式 涂渍 共价键合

柱效对比 较低 较高

固定液是否流失 是 否

能否进行梯度洗脱 否 能

另外,化学键合固定相表面固定液一般多为单分子层,因此无液坑,液层薄,传质速度快;且有载样量大,化学性能稳定,重现性高,色谱柱寿命长等优点。目前已经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液液分配色谱,成为液相色谱法中使用最广泛的方法。

二.液-固吸附色谱法

1.固定相:液固吸附色谱法的固定相是固体吸附剂。吸附剂是一些多孔的固体颗粒物质,在它的表面通常存在吸附中心点,可以有效地从气体或液体中吸附其中某些成分。流动相:液体

2.分离原理:吸附——吸附竞争平衡过程(组分吸附在固定相上—流动相吸附在固定相上)

流动相中的溶质分子X(流动相)被流动相S带入色谱柱后,在随流动相流动的过程中,发生如下交换反应:

其作用机制是被分离组分(溶质分子X)与流动相(溶剂分子S)争夺吸附剂表面吸附活性中心的结果(竞争吸附)。在这个过程中,交换能力较强的溶质分子会竞争得到更多的吸附中心点,从而在色谱柱中移动较慢,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3.分配系数:

其中,(1)分离的顺序决定于分配系数的大小:

吸附剂对某组分的吸附力越强,K↑,后流出色谱柱 吸附剂对某组分的吸附力越弱,K↓,先流出色谱柱

(2)某色谱条件下,两组分分配系数差值为零,则代表两组分在该色谱条件下不能分离。

4.应用:

液固色谱法适用于分离分子量中等,能溶于有机溶剂的非离子性化合物,此外,液固色谱法对于分离具有不同官能团的结构相似的化合物、异构体有较高的选择性。

三.离子交换色谱法

1.固定相:是一种带电荷的官能团的固定基质,称为离子交换剂。为保证交换剂的电中性,基质上还存在带相反电荷的离子,称为反离子。

目前常用的三大类离子交换剂基质:合成树脂、纤维素、硅胶。流动相:具有一定pH和盐浓度的缓冲溶液

2.分离原理:吸附——吸附竞争平衡过程(反离子吸附在固定相上—组分离子吸附在固定相上)

在离子交换过程中,流动相中存在的被分析离子(M+)与树脂上吸附的反离子(Y-)之间发生竞争吸附,可用下列平衡表示:

阳离子交换: 阴离子交换:

被分离样品中不同离子对交换剂具有不同的亲和力,在发生竞争吸附时,不同的样品离子交换反离子的能力也不同。对交换剂亲和力较强的样品离子,交换反离子的能力较强,从而在色谱柱中迁移速度较慢,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3.分配系数:

以阴离子交换平衡过程为例,分配系数:

其中,(1)分离的顺序决定于分配系数的大小:

溶质中某离子与离子交换剂的相互作用越强,K↑,后流出色谱柱 溶质中某离子与离子交换剂的相互作用越弱,K↓,先流出色谱柱

(2)某色谱条件下,两组分分配系数差值为零,则代表两组分在该色谱条件下不能分离。

4.应用:

离子交换色谱法特别适用于分离离子化合物、有机酸和有机碱等能电力的化合物和能与离子基团相互作用的化合物。它不仅广泛地应用于有机物质,而且广泛地应用于生物物质的分离,如氨基酸、核酸、蛋白质等生物分子,还能用于维生素的混合物、食品防腐剂、血清等的分离。5.分类:

阳离子交换色谱和阴离子交换色谱

【小结】

1. 固定相:

液-液分配色谱法 将液体固定液涂渍在担体上作为固定相

化学键合相色谱法 将固定液通过化学反应共价键合到担体(硅胶)表面作为固定相 液-固吸附色谱法 吸附剂 离子交换色谱法 离子交换剂 2.分离原理

液-液分配色谱法 溶解——溶解分配平衡过程(组分溶解在固定相中—组分溶解在流动相中)化学键合相色谱法 溶解——溶解分配平衡过程(组分溶解在固定相中—组分溶解在流动相中)液-固吸附色谱法 吸附——吸附竞争平衡过程(组分吸附在固定相上—流动相吸附在固定相上)离子交换色谱法 吸附——吸附竞争平衡过程(反离子吸附在固定相上—组分离子吸附在固定相上)3.各种色谱法的分配系数表示方法虽各不相同,但分配系数与组分流出顺序的关系均可表述为,组分K↑,后流出色谱柱;组分K↓,先流出色谱柱。

【作业】

课后习题 2、6、9。

第九节 高效液相色谱法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

1.了解高效液相色谱法在食品检测中的具体应用实例

2.能够通过实例系统地了解之前所学关于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具体内容 3.了解食品高效液相色谱法前处理知识 【教学重点】

外标法定量的运用 【教学难点】

不同定量方法的运用 【复习题】

1.液相色谱法的主要定量方法包括哪几种?

【讲授新课】

5.动物源食品呋喃唑酮残留量的测定

呋喃唑酮(痢特灵)是一种抗菌效果非常好的广谱抗生素药物,曾被广泛应用于家禽、家畜、水产品中的疾病预防和治疗。近年的研究表明,呋喃唑酮及其代谢物具有致基因突变和致癌性。美国1993年禁止呋喃唑酮作为兽药,欧盟将其列为违禁药品,我国农业部第235号公告中也规定动物性食品中呋喃唑酮检出限为不得检出。

(一)原理:反相色谱法

(二)色谱条件:

固定相:C18柱

流动相:乙腈—磷酸溶液 检测器:Uv-vis检测器 检测波长:367nm 流速:1.0ml/min 进样量:20ul

(三)测定方法: 1.试样前处理:

固体试料破碎→混合→初分离→浓缩→再分离→过滤→供试样液

2.测定方法(外标法):

(1)标准对照品溶液的配制与测定:精密称取呋喃唑酮标准对照品适量,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Cs。在上述色谱条件下得到色谱流出曲线,呋喃唑酮的保留时间在4.5min附近,得到呋喃唑酮峰的峰面积As。

(2)样品溶液测定:试样溶液在上述色谱条件下分离得到试样的色谱流出曲线,得到试样中呋喃唑酮的峰面积Ax。

(3)外标法计算:利用下式即可计算的出样品中的呋喃唑酮含量

二.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保健食品中的黄芪甲苷

黄芪是多年生草本豆科植物,药用历史悠久、广泛。皂苷是黄芪中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而黄芪皂苷以黄芪甲苷为主。黄芪甲苷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抗氧化、促进细胞生长,抑制内毒素等作用。所以在一些保健食品中,黄芪甲苷作为功能性添加剂成分有添加。例如,蜂胶黄芪软胶囊、虫草鸡精口服液。

(一)原理:反相色谱法

(二)色谱条件:

固定相:C18柱 流动相:乙腈—水

检测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检测波长:227nm 流速0.8ml/min 进样量:10ul

(三)测定方法(外标法峰面积标准曲线法): 1.试样前处理:

虫草鸡精口服液试样→浓缩→定容→过柱(大孔吸附树脂)→浓缩→过滤→供试样液 2.测定方法:

(1)标准对照品溶液的配制与测定:精密称取黄芪甲苷标准对照品适量,配制为浓度从低到高的一系列溶液C1……C5(5.0,10.0,20.0,40.0,50.0μg/mL)。在上述色谱条件下依次得到相应色谱流出曲线,并得到峰面积A1……A5。

(2)标准曲线的绘制:以峰面积A对浓度进行线性回归,得线性回归方程,即为标准曲线。

(3)样品溶液测定:在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内,加载供试样液,得到样品色谱流出曲线,测量其中黄芪甲苷对应峰的峰面积。

将样品黄芪甲苷峰的峰面积带入线性回归方程,利用标准曲线法即可算出样品中的黄芪甲苷含量。

三.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进行测定食品中安赛蜜、糖精、苯甲酸、山梨酸和咖啡因

食品添加剂若使用不当,添加过量,就会对人体产生毒副作用。

(一)原理:反相色谱法

(二)色谱条件:

固定相:C18柱

流动相:甲醇—柠檬酸铵 检测器:Uv-vis检测器 检测波长215nm 流速1.0ml/min 进样量20μL 柱温40℃

(三)测定方法: 1.试样前处理:

(1)乳状液体样品(果奶、冰淇淋等):

试样→沉淀蛋白质→过滤、脱气→供试样液

(2)澄清液体样品(汽水、可乐等):

试样→脱气→稀释→过滤→供试样液

(3)固状样品(肉制品、酱脆菜等):

试样→捣碎→加入溶剂→沉淀蛋白质→过滤、脱气→供试样液

2.测定方法(外标法峰高标准曲线法):

(1)标准溶液配制:使用流动相配制安赛蜜、糖精钠、苯甲酸、山梨酸、咖啡因标准溶液(1mg/mL),将各标准液按照安赛蜜、糖精钠、苯甲酸、山梨酸、咖啡因比例依次为5.0、4.0、5.0、5.0、5.0μg/mL混合,得到混合标准溶液。将混合标准溶液用水稀释成6个浓度C1……C6

(2)确定成分峰位置:首先用各自的标准溶液稀释,在色谱条件下进行分析,定性确定每个峰对应的成分。

(3)标准曲线:在上述色谱条件下,6个浓度的混合标准溶液分别得到相应色谱流出曲线,并得到峰高h1……h6。以峰高h对含量进行线性回归,得各种标准物质的线性回归方程,即为标准曲线。

(4)样品溶液测定:在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内,加载供试样液,得到每种样品的色谱流出曲线,测量其中添加剂对应峰的峰高。

将样品添加剂相关峰的峰高带入线性回归方程,利用标准曲线法即可算出样品中各种添加剂的含量。

四.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巧克力中香兰素

香兰素是重要的食用香料之一,是食用调香剂,具有香荚兰豆香气及浓郁的奶香,是食品添加剂行业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原料,广泛运用在各种需要增加奶香气息的调香食品中,香兰素是国家允许添加的食品添加剂,按国标添加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但大剂量食用可导致头痛、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甚至损伤肝肾等。

(一)原理:反相色谱法

(二)色谱条件:

固定相:C18柱 流动相:甲醇—水 检测器:Uv-vis检测器 检测波长:280nm 流速:1.0ml/min 进样量:10μL 柱温:35℃

(三)测定方法: 1.试样前处理:

巧克力样品→加水加温溶解→定容→离心取上层清液→过滤→供试样液

2.测定方法:

外标法峰面积标准曲线法定量

参见实验二.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保健食品中的黄芪甲苷中的标准曲线测定方法

【小结】

1.样品预处理:根据样品状态不同采用不同的预处理方法,再利用相似相溶粗提取要测的成分。2.分析实例中用的是反相色谱,其固定相为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极性小于流动相(乙腈-水;乙腈-磷酸盐;甲醇-水;甲醇-柠檬酸)。且分析的样品都是弱极性、中等极性的样品。3.含量测定:外标法(标准曲线法、峰面积法、峰高法)

【作业】

食品分析与检验的方法分析 篇6

关键词:食品 感官检验 物理分析 化学分析 综合分析

中图分类号:TS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3)16-0019-02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发,严重影响了社会公众群体对食品质量检测部门的认可度。2005年“苏丹红”事件、2008年三鹿奶粉“三聚氰胺”事件以及2013年中秋前夕煌上煌“鸭脖蛆虫”事件给中国食品安全敲响了警钟,加大食品的分析与检验工作力度已经迫在眉睫。食品分析与检验主要是对食品中出现的有害物质进行检测,保证食品在流入市场后不会对公众群体的身心健康产生危害。农兽药、食品添加剂是食品安全检测中常见的问题,因此,需要建立起完善的检测监督体系,提升食品分析与检验部门的工作质量。

1 食品质量感官检验法

感官检验是对食品进行安全分析与检验的基本手段,不需要依赖专业的检验分析设备,多用于一些无法依靠仪器进行检测的食品,主要包括了水果的味道、食品的风味、烟酒与茶叶的气味等。感官检验针对不同的食品特性,有着不同的检验方法。例如水果一般采用味觉检验与视觉检验,烟酒则采用嗅觉检验。部分特殊的食品,还需要进行触觉检验与听觉检验。感官检验有一定的局限性,受到检验人员主观方面的影响较多。感官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不同的食品质量特性均有差别,检验的结果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而且感官检验更多的受到检验人员性格、心理情况、健康情况、生活习惯的影响,无法较为准确的确定食品的质量优劣。

2 食品质量物理检验法

食品质量物理检验法是对食品的物理性质进行检验与分析,主要包括食品的温度、沸点、透明度、折射率、密度等一系列指标。这样可以较为准确的确定食品中某种成分的实际含量,然后对照相关指标范围,分析食品中该成分含量是否在规定范围之内。

物理检验法也是目前食品安全分析与检验主要使用的手段,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例如通过分析食品成分的密度,可以测定糖液中的含糖量,也能准确的分析牛奶是否掺水、是否经过脱脂处理等;分析食品的折光率,能够测定果汁、蜂蜜、糖浆等食品中的固体物质含量,也能较为准确的测定牛乳中的乳糖成分;通过旋光法能够测定饮品中淀粉含量与蔗糖含量等。

3 食品质量化学检验法

食品质量化学检验法主要分为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目前主要使用的是定量分析,针对新型食品的流入才会采用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主要是通过对食品进行测重,确定食品中水分、脂肪、纤维、果胶、灰分等一系列固体成分的质量,并对其中关键成分的质量进行分析,观察其是否在食品安全标准范围内。然后依靠酸碱滴定与氧化还原滴定方法,对食品的酸度、蛋白质、还原糖、维生素D等一系列指标进行测定。

化学检验法通过检验仪器能够精确的确定食品中水分、脂肪、纤维、果胶、蛋白质、维生素D等一系列成分的含量,是食品安全检验的重要手段。例如在检验动植物油脂品质的时候,一般采用常规单位体积质量的测定方法,在特定温度下测定比重瓶中单位体积的液体脂肪重量。在测量过程中,采用Jaulmes比重瓶与Gay-lussac比重瓶进行分别测量,然后对比两次测量的结果,其中误差不能超过5%。

4 食品质量物理化学综合检验法

食品质量物理化学综合检验法主要依靠光学分析、电化学分析、色谱分析、质谱分析等手段,测量食品的光学性质与电化学性质,得出食品相关成分的质量或含量。

光学分析法主要用于分析食品中的维生素、蛋白质、氨基酸、碳水化合物、食品添加剂等成分的含量;电化学分析法主要用于分析糖类食品中糖分的含量与食品添加剂成分;质谱分析法主要用于分析食品中维生素、重金属、食品添加剂等成分的含量;色谱分析法是我国近年来研发的新型食品质量检测与分析技术,能够对食品中的氨基酸、维生素、糖分、食品添加剂、农兽药残留、黄曲霉毒素等成分进行精确的测量。

例如在维生素D的含量的确定中,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该制剂项下制备的供试品溶液A,净化用色谱柱系统分离维生素D项下的方法处理,至“用氮气流迅速吹干”后,加入异辛烷2ml溶解,通氮排除空气后,密塞,置90℃水浴中,加热1.5小时后,立即通氮在2分钟内吹干,迅速精密加入正己烷2ml,溶解后,即为供试品溶液C。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量取对照品贮备溶液适量,加异辛烷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维生素D50单位,精密量取2ml置具塞圆底烧瓶中,照供试品溶液制备项下的方法,自“通氮排除空气后”起,依法操作,得对照品溶液。含量测定在上述第一法的色谱条件下,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C,交替精密进样200μl,量取维生素D的峰值,按外标法计算含量。

5 结语

食品分析与检验工作的质量关乎社会公众群体的饮食健康安全。针对我国目前食品安全的现状,需要加大食品分析与检验工作的力度,才能有效保障社会公众群体的饮食健康安全。笔者通过分析上述四种食品分析与检验的方法,以供食品安全检验人员归纳与总结,根据实际的工作需要进行应用。

参考文献

[1]郏征伟,毛秀红,陆继伟,等.食品分析水平测试计划农药残留能力验证中分析方法的选择及其结果评价[J].农药学学报,2011(03).

[2]安红梅,尹建军,张晓磊,等.同时蒸馏萃取技术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1(12).

[3]韩艳丽,李静,贾君.高职高专院校《食品分析与检验技术》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10(02).

分析检验仪器 篇7

1 灰尘

对一般检验仪器, 灰尘导致的故障并不明显, 但对有光学系统的检验仪器, 灰尘将是其致命的“杀手”。血液分析仪的安装使用对空气的净化要求很高, 因为血液分析仪的吸样针都是开放式暴露在外的, 吸样孔与机内相通, 灰尘很容易进入吸样孔直接影响计数, 甚至造成堵孔[1]。F-820属于半自动血球仪, 在使用该仪器1年后, 常发生堵孔现象。为此我们对该仪器作定期除尘。方法是拆下细胞计数器, 用双缩脲试剂浸泡吸样孔半小时, 再以蒸馏水从内向外加压冲洗, 干后安装, 操作清堵程序5次。目前我科使用的ABX Pentra60五分类分析仪, 由于吸样针暴露在外, 再加上计数杯未密封, 常常出现本底检测过高不能通过故障, 通过多方检查发现在吸样针底座下聚集大量灰尘, 在吸样针运行时, 由于振动造成少量灰尘脱落进入计数杯导致本底检测不能通过, 经清除灰尘、定期清洗后排除故障。尿十一项分析仪在使用2年后, 常出现WBC和RBC与镜检结果不符 (除细胞溶解破坏标本以外) , 有时甚至出现无检测结果的现象, 发现光路系统有大量的灰尘, 这些灰尘不仅干扰检测而且影响仪器本身的散热, 经除尘处理后仪器恢复正常。因此对这类仪器, 使用时应注意采取防尘措施, 减少故障发生, 延长仪器寿命, 避免过度浪费。

2 电源

对检验仪器而言电源质量是保证仪器正常运转, 确保检测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 特别是血细胞分析仪和电解质分析仪。当电源电压不稳、电压波动较大时, 血球仪F-820试剂空白调试不能为零, 甚至无法计数。同时ABX血红蛋白检测值为零, 分类异常, 通过仪器检测其检测电压均不在允许范围。所有项目均失控, 检测报告无法完成。排除一切因素后发现供电电源有问题, 经测试电源, 发现电源波动很大, 电压不足180V。后经后勤抢修才恢复了仪器的正常运行。

3 湿度

由于本地区属于多雨潮湿地域, 气温差异较大, 空气中湿度相对较高, 对多数检验仪器来说, 湿度也是致命的“杀手”, 它可造成仪器光学系统出现故障, 滤光片上形成水珠, 甚至发霉, 使滤光片功能失效, 造成仪器自检不能通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在工作一段时间后, 室内质控失控, 排除一切可能故障后发现多数比色杯空白透光度低于2万, 取下比色杯检查, 发现大部分比色杯外均有污渍斑痕, 多为发霉烘干所致, 取下各杯用柔软干纸擦净后仪器恢复正常。

4 温度

温度对部分仪器故障也有较大的关系, 如温度对血球仪WBC分类影响较大。当温度高时, 溶血剂中表面活性剂的活性增大, 对WBC作用相对较强, 导致细胞表面积增大更明显, 相反当温度降低时, WBC体积会变小, 造成分类异常, 分类误差较大[2]。对全自动生化仪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会导致仪器发生故障, 在温度过高或过低时, 仪器会出现相应报警信号。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安装空调, 随时控制温度在18~22℃, 解决了室温过高或过低时导致的仪器故障问题。因此室内温度对检验仪器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室温要控制在仪器要求的范围才能使仪器正常运转。

5 血液标本及水质

全血标本不合格或离心不好是导致仪器管路堵塞故障的主要原因。ABX有次在检测过程中, 所有结果均为零, 并且出现死机现象, 清洗不能正常进行, 打开侧门发现RBC计数杯下电制阀管道前后均为红色血, 拆下管道清除血凝块, 清洗后仪器恢复正常。全自动生化仪电解质部分管道、加样针容易被离心不完全的纤维蛋白粘附聚集, 导致电解质定标不能通过、为此我们定期对管路和加样针用50%次氯酸钠进行浸泡清洗, 减少仪器因标本导致的故障发生。前不久我科使用的全自动生化仪电解质定标能通过, 但检测一个标本后发生内参漂移, 使电解质检测结果为零, 经多方检查保养均不能排除故障, 最后发现水机软处理水质时间超过1周以上, 需要及时加工业盐进行软化处理, 处理后仪器恢复正常。不合格标本与水质不好都会导致仪器发生故障, 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应该加以重视。

6 结语

以上均是本科维护人员的个人经验, 在引进高科技仪器的同时, 加强仪器设备的管理, 定人定时做好仪器的维护, 消除仪器的安全隐患, 从而达到节能增效, 确保检验质量, 延长仪器寿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摘要:检验结果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医师的诊疗, 随着各类先进自动化仪器的广泛使用, 要获得准确的实验数据, 在投放检验仪器后, 应针对仪器培训兼职维护管理人员, 主要负责仪器维护管理及常见故障处理, 随时观察并记录仪器运行及质量控制情况, 保证仪器在零故障的前提下正常运行, 否则对检验结果影响很大, 轻者可使检测结果发生失控, 重者将给医院及病人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造成悲剧及医疗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检验仪器,故障处理,原因分析

参考文献

[1]张家钰.血液分析仪的简易防尘门制作[J].临床检验杂志, 2003, 21 (4) :230.

锅炉检验的常规检验检测方法分析 篇8

1 锅炉检验的重要性

锅炉作为一种承压设备, 在运行过程中, 受压元件会一直受到高温高压的水蒸汽的影响和作用, 加上外部高温火焰辐射以及高热烟气的冲刷, 很可能会出现腐蚀、变形、磨损、泄露等故障和问题, 还可能出现结渣、堵灰等现象, 如果不能及时进行处理, 很可能出现爆管或者爆炸事故, 不仅会造成设备的损坏, 还可能威胁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而通过锅炉的常规检验, 可以将锅炉生产中的危险性降到最低, 确保锅炉生产的安全。

2 锅炉检验的内容

锅炉检验包括了多方面内容, 根据检验的对象不同, 检验的方法也会有所不同, 检验人员还需要根据不同的检验对象来确定检验的手段, 这样才能够保证锅炉检验的科学性。为了不影响正常的生产, 一般来说, 锅炉的检验需要在合适的时间进行, 而检验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2.1 内部检验。

内部检验, 主要是针对锅炉内部设备的检验, 是指在锅炉停炉、放水以及冷却、通风后, 对其进行的的一系列检验工作。检验的内容, 主要是对可能影响锅炉安全运行的因素进行判断, 如是否存在过热、泄露、裂纹、变形、过度磨损等。在检验前, 需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如拆除可能对检验造成影响的给水装置、排污装置、汽水挡板等, 并且准备相应的照明电源。如果锅炉体积较大, 需要搭建脚手架, 则应该安排相应的管理人员进行看护, 以保证检验的安全性。对于发现的问题, 相关技术人员要充分重视起来, 出具相应的检验报告, 并制定科学合理的处理措施, 对于故障较为严重的锅炉, 要根据实际情况, 判断其是否应该停止运行。

2.2 外部检验。

外部检验可以在锅炉的运行过程中进行, 主要是针对锅炉本体以及安全附件等的检验, 如查看手孔处是否存在漏水、漏汽现象, 气阀门以及水阀门是否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安全附件是否灵敏等。同时, 要落实岗位责任制, 切实保证锅炉的安全运行。在充分保证锅炉运行安全性和稳定性的基础上, 通过宏观的检验方法, 对锅炉的运行状态进行判断, 得出相应的结论, 确保锅炉的有效运行。

2.3 水压检验。

从当前的实际发展情况看, 我国对于锅炉的各项参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锅炉的水压设计必须能够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定, 对锅炉内部受压部件的强度以及严密性等进行检验。水压检验的主要内容, 包括压力值的设置、检测环境要求、处理意见等。

3 锅炉检验检测的常用方法

从目前的发展来看, 锅炉检验中常用的检验检测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3.1 目测观察法。

目测观察法是指直接利用人的肉眼, 对锅炉的外观进行检查, 找出存在的问题和缺陷, 如磨损、裂纹、变性、腐蚀等。这种方法是锅炉检验中最为简单, 同时也是最为直接的方法, 但是对于检验人员的工作经验要求较高。在观察中, 如果发现锅炉壁板中出现了细小的裂纹, 可以使用砂纸对其进行打磨, 然后取10%左右的硝酸溶液进行浸蚀, 擦拭干净后, 再进行观察。如果怀疑板边锈蚀位置存在缺陷, 可以清除表面的水沟与铁锈, 使用干净的抹布擦拭, 然后利用放大镜观察。

3.2 锤击检测法。

锤击检测法, 是指使用利用重量约为0.5kg的小锤, 敲击锅炉表面, 通过敲击的声音、锤体的振动情况等, 对锅炉的金属缺陷、松动现象以及裂缝等进行判断。小锤应该为一侧圆头, 一侧尖头, 木料手柄。在检测时, 利用小锤敲击锅炉的锅筒和炉胆, 如果敲击声音清脆, 则表示锅炉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如果敲击声音浑浊、迟钝, 则表示锅炉内部可能出现腐蚀;如果敲击声音沉闷, 则说明锅炉内部水垢堆积较为严重, 或者存在夹灰或者夹层的现象, 需要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

3.3 白粉煤油检查法。

在利用锤击法判断出锅炉中存在金属裂缝后, 为了明确裂缝的位置、长度等, 可以利用白粉煤油检查法。在检查之前, 需要利用砂纸或者纱布等, 将裂纹表面擦拭干净, 取10%的硝酸溶液或者硫酸溶液进行侵蚀, 待其自然干燥后, 在表面涂抹一层煤油, 等待约20-30min, 然后将煤油擦拭干净, 在裂纹附近涂抹一层白粉。最后, 利用小锤敲击金属裂纹的位置, 如果裂纹中的煤油透过了白粉, 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裂纹的长度和走向。

3.4 灯光检查法。

灯管检查法主要是沿金属表面, 利用灯光进行照射, 如果存在腐蚀现象, 则灯光下会出现黑色的斑点;如果金属表面存在鼓包现象, 则鼓包位置在灯管下会产生极高的光亮度;如果金属表面存在裂纹, 则在灯光的照射下, 会呈现出一条黑线。因此, 利用这种方法, 可以及时发现集箱、锅筒以及管道中存在的不均匀腐蚀问题, 并对是否存在变形、裂缝等缺陷进行判断, 然后针对检验的结果, 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 做到防患于未然。

3.5 超声波检测。

利用超声波探伤技术, 可以及时发现锅炉表面存在的缺陷, 或者焊缝中是否存在裂纹等。从目前来看, 超声波检测属于一种较为先进的检测方法, 虽然成熟度相对较低, 但是已经得到了实践的验证, 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实际应用中, 为了避免对锅炉的影响, 需要合理选择超声波探伤的时间、方法以及频率等, 假如工件不符合检验的条件, 则需要对其进行相应的调整, 对耦合方法和耦合剂进行合理确定, 提高超声波探伤的灵敏度和精确性, 得出准确的探伤结果。

3.6 磁粉检测技术。

主要是利用磁现象, 对铁磁性材料以及锅炉工件的表面进行缺陷检测, 尤其是在对工件表面的气孔、夹渣、裂纹等, 具有更佳的检测效果。但是, 这种方法不能对工件表面的划伤、针孔式缺陷等进行检测, 也不能对奥氏体不锈钢材料或者非铁磁性材料进行检测。因此, 需要结合锅炉的实际情况, 对检测方法进行合理选择和利用, 做好缺陷的评定, 采取行之有效的处理措施。

结束语

总之, 做好锅炉的检验工作, 不仅直接关系着锅炉的运行安全, 而且可以提高锅炉的热效率, 延长锅炉的使用寿命, 确保企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在实际检测中, 应该对检测方法进行合理选择, 确保锅炉检测的有效进行。

参考文献

[1]邢国良.锅炉检验的重要性、检验基本内容与常用检测方法[J].科技创业家, 2013 (20) :219.

[2]曲渤, 周恒洋, 于业伟.分析锅炉检验的内容以及常用的检测方法[J].企业导报, 2013 (5) :295.

分析检验仪器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9月-2012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送检的672份尿液样本, 其中误差较大的有89份 (13.2%) 。

1.2 方法

对误差较大的89份尿液样本进行第2次检查, 按照标本的临床因素、实验室因素进行分类整理。

2 结果

实验室因素影响的误差44份, 所占比例为49.4%。临床用药因素的误差16份, 所占比率为18.0%。采集尿液的因素13份, 所占比例为14.6%。标本保存的因素有11份, 所占比率为12.4%。标本送检因素有5份, 所占比例为5.6%。实验室因素是影响尿液检验结果的重要因素, 其次是临床用药因素和标本采集因素, 最后才是尿液保存因素和送检因素。

3 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3.1 实验室因素

进入实验室对尿液进行分析的时候, 一般都采用的是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及尿干化学仪等仪器设备, 在使用这两种设备的过程中, 操作步骤、操作手段、尿试条的分析方法都比较重要, 甚至直接关系到尿检的结果。此外设备的性能也会影响到尿检结果的准确性[2]。因此还要利用质量控制液来进行检验。尿试条不能过期, 必须在标签所规定的使用时间内进行使用, 并且还要保存在密封的容器当中, 使用的时候要按照正确的方法来进行操作。如果尿试条在检测过程中没有使用完, 绝对不能再次放进容器内。另外需要注意的是, 尿试条不能直接用手进行接触, 这样会影响到尿检的结果[3]。

3.2 患者临床用药因素

不仅仅是实验室和操作的因素会影响到尿检结果, 患者自身曾经服用过的药物也会对尿检产生影响。而且不同的药物会在患者体内产生不一样的效果, 对患者的血液浓度、新陈代谢产生不一样的影响, 这些都会造成尿检结果的不准确。患者若服用了奎宁或嘧啶类药物, 则会导致尿液呈碱性, 检验下的尿蛋白指标呈阳性;若患者服用了阿司匹林, 则会导致尿液中胆红素显著上升, 对其检验结果造成影响[4]。因此, 通过尿检检测出来的结果与患者实际情况不符, 同时尿检结果也会影响到医生对患者病情的判断和分析。在所有的影响因素中, 患者临床用药排在第二位。

3.3 尿液采集因素

采集尿液的时候需要注意, 必须要采集新鲜的尿液, 尿液如果不新鲜或者是放置了一段时间, 就会被周围环境、空气所影响, 因此出现一些化学和物理方面的变化。在采集了尿液之后, 应该在1 h之内送到实验室保存, 从而避免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对尿液产生一定的影响, 或者细菌大量繁殖。

3.4 尿液保存因素

保存尿液的时候需要注意, 保存的环境温度应该控制在24℃左右, 保存的时间不能够超过1 h, 因为1 h后, 尿液会出现变质, 或者内部因子会发生变化, 比如散出氨味类的物理变化, 而且尿胆原等量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降低。所以, 1.5 h内必须检验结束, 如果2 h内仍然无法结束检验, 则应在尿液中加入防腐剂, 并且冷冻保存, 同时在5 h之内完成检验工作。

3.5 尿液送检因素

尿液在进行送检的时候, 每个装有尿液的容器上都贴着患者的名字、时间、患病情况等, 故实验室工作人员在接收尿样的时候, 要将所有信息与化验单项目进行仔细对照, 确定一致后, 再对容器进行检查, 检查容器是否对尿液存在污染因素。最后不但要检查容器内的尿液量是否能满足检验需求, 还要检查容器上写的时间, 保证采集尿液的时间距离检验的时间不超过2 h, 这样才能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5]。

4 尿检内容

4.1 尿p H值检查

尿多联试纸中间的模块区域有甲基红和澳秦香草酚兰, 这两种呈酸性和碱性, 如果适量的配在一起, 还可以测试出尿液中的蛋白质、尿比重。此外, 如果尿液放置和保存的时间过长, 细菌就会在尿液里繁殖并且增多, 从而影响尿液p H值。尿液的p H正常值范围约为4.8~7.4。正常人尿液多呈弱酸性, p H约为6.5左右[6], 有时呈中性或弱碱性。通过检测尿液中的p H值, 可以看出体内酸碱是否平衡, 肾脏功能是否正常。

4.2 尿酮体测定

尿多联试纸的模块中有亚硝基铁氰化钠, 这种物质能够与尿液中的乙酰乙酸、丙酮发生反应, 另外尿液中的乙酰乙酸、丙酮都具备一定的挥发性, 受到热气的影响, 还会分解成为丙酮。但尿液不能被细菌所污染, 一旦被污染, 尿丙酮就会消失。但尿酮体在人体中堆积得过多, 就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4.3 尿糖测定

尿糖是尿检中很重要的一项, 通过检验尿糖, 可以检验出患者是否患有糖尿病, 如果尿液中含有较多的葡萄糖, 那么有可能患有糖尿病。利用尿多联试纸中的葡萄糖氧化酶来把尿液中的葡萄糖氧化成为葡萄糖醛酸、过氧化氢, 过氧化氢会释放出来, 同时其表面会改变颜色。患者在进行尿检之前如果服用了葡萄糖和维生素C, 就会使尿液中的尿糖升高。

4.4 尿蛋白测定

尿蛋白的测定应该选用化学法, 尿蛋白定量指的是尿液中的蛋白质浓度, 通过检查患者的尿蛋白情况, 可以了解患者的肾脏情况。在进行检验之前, 患者不能剧烈运动, 或是出于高寒、高温的环境中[7]。如果检测出轻度尿蛋白, 那么患者可能患有非活动性肾脏疾病, 如果检测出中度尿蛋白, 那么患者可能患有糖尿病、多发性骨髓瘤、肾硬化等疾病。如果检测出重度尿蛋白, 那么患者可能患有肾小球肾炎、狼疮肾炎。

4.5 尿胆原测定

尿胆原的检测主要用于各种肝脏疾病的诊断, 比如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酒精肝、肝硬化等。如果检测出尿胆原呈阳性, 那么患者很有可能患有上述疾病。检测的尿液必须是新鲜的, 否则尿胆原就会被氧化成尿胆素, 或者呈现出假阴性的结果。

5 讨论

在进行临床诊断和治疗的过程中, 尿液检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它关系到医生对患者病情的判断, 一旦尿检的结果不准确, 就会影响患者的治疗。而尿检结果又涉及到各个方面、各个环节, 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 都会直接的影响到尿检的结果。尿检的结果不准确, 会给临床诊治带来一定的困难, 也会影响到整个治疗的结果和疗效, 使患者对医院自身的医疗水平产生影响[8]。

尿液检查对临床诊断、判断疗效和预后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另外尿液检测的项目不同, 尿液标本的要求和保存方式也有所不同。有些疾病要求采集晨尿, 有些疾病要求采集留取随机尿的中段尿, 还有些疾病需要患者禁食禁水一段时间。采集尿液的时候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女性要禁止在月经期间采集尿液; (2) 肉眼血尿标本不能够进行尿检; (3) 患者在尿检之前, 不能服用药物, 因为一些药物会对尿检结果产生影响。

参考文献

[1]孙丽杰.浅谈尿干化学检验的影响因素[J].基层医学论坛, 2011, 15 (10) :341-342.

[2]杨秀华.尿液干化学检验影响因素分析及质量控制[J].当代医学, 2010, 16 (16) :79-80.

[3]叶晨, 徐苏宁.尿液干化学检验室间质量评价的影响因素[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6, 29 (4) :371-372.

[4]王修银, 朱秀梅, 赖沛炼.尿液常规干化学检验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 2006, 1 (1) :35-37.

[5]黄世若.尿液分析前各因素对检验结果影响的探讨[J].实用医技杂志, 2013, 20 (2) :161-162.

[6]徐芬.两种尿液白细胞分析方法的比较[J].中外医学研究, 2011, 9 (8) :43.

[7]虞红建.尿胆红素对干化学法检测尿胆原的影响探讨[J].中外医学研究, 2012, 10 (29) :57.

分析检验仪器 篇10

关键词:肾脏生化检验,分级检验,血肌酐,尿素氮

生化检验是临床检查中的重要一项, 是多种疾病诊断的重要依据[1], 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发展, 分级检验开始兴起, 并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探讨肾脏生化检验中分级检验的效果, 2014 年5 月-2015 年8 月收治生化检验肾脏分级检验的患者100 例, 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 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4 年5 月-2015 年8 月收治生化检验肾脏分级检验的患者100 例, 作为观察组, 其中男55例, 女45例, 年龄18~71岁, 平均 (43.3±8.3) 岁。同时, 收集同期应用传统检验方法检测的肾脏生化检验的患者100 例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 其中男54 例, 女46 例, 年龄18~72岁, 平均 (43.4±8.1) 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方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有可比性。

方法:观察组行分级检验:检测内容包括血肌酐 (Cr) 、尿素氮 (BUN) 和胱抑素CC (Cys C-CC) , 其中Cys C-CC作为第1级检测项目, 其余2项指标作为第2级检测项目。若有漏诊, 则立即采取分级检测法, 确保所检项目在1 个月内全部完成复检, 且准确无误。对照组利用传统检验法对患者的Cys C-CC、尿BUN和Cr水平进行检测。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采用SPSS16.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患者Cr、BUN和Cys C-CC阳性检出率比较:观察组Cr检出阳性64 例 (64.0% ) , BUN检出阳性60 例 (60.0% ) , Cys C-CC检出阳性13 例 (13.0%) ;对照组Cr检出阳性8 例 (8.0%) , BUN检出阳性5例 (5.0% ) , Cys C-CC检出阳性7 例 (7.0%) , 两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讨论

肾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 近些年来, 肾脏疾病发生率呈上升趋势[2], 临床通常会选择肾脏生化检查, 获取相关依据, 传统检验方法要检验肾小球滤过率、 Cys C-CC、 尿BUN、 Cr等多项指标, 灵敏度和精确度都较高, 但费用昂贵, 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而且一定程度上对医疗资源也是浪费。为解决这一问题,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方法, 即分级检验法, 有顺序地展开检验工作。先从灵敏度较高的项目入手, 若出现问题, 再选择灵敏度相对较低但准确度较高的项目, 可避免医疗资源浪费, 而且能帮助患者节约费用。肾小球滤过率指的是单位时间内肾脏产生的尿液量, 常被作为检验肾脏是否病变的重要指标[3], 血浆流量、通透性和有效过滤压对其影响较大。当滤过率和通透性明显降低时, 很有可能使肾脏发生病变, 此时, 患者体内堆积了大量肌酐毒素。肌酐是肌肉代谢的产物, 一般情况下是相对恒定的。肾脏还有一大作用就是排泄人体尿素[4], 在肾缺血缺水、高分解代谢状态下, 血BUN含量会明显增加, 相反, 则会引起血BUN值下降。Cys C-CC是低分子量非糖基化碱性蛋白质, 可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过膜[5], 在肾曲小管中降解并重复吸收, 无法返回到血液中, 所以是很理想的内源性标志物。本研究将灵敏度最高的胱抑素CC作为第1级项目, 如果灵敏度增长则不用检验其他2项。

本组资料结果显示, 观察组Cr检出阳性64 例 (64.0%) , BUN检出阳性60 例 (60.0% ) , Cys C-CC检出阳性13 例 (13.0% ) ; 对照组Cr检出阳性8 例 (8.0% ) , BUN检出阳性5 例 (5.0% ) , Cys C-CC检出阳性7 例 (7.0%) , 两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由此可见, 分级检验有利于提高肾脏患者的阳性检出率, 为临床及时、准确地提供检验结果, 早期诊断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参考文献

[1]向英.分级检验在肾脏生化检验中的应用[J].求医问药, 2013, 24 (9) :209-210.

[2]Yu F, Wu LH, Tan Y, et al.Tubulointerstitial lesions of patients with lupus nephritis classified by the 2003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Nephrology and Renal Pathology Society system.Kidney Int, 2010, 77 (9) :820-829.

[3]张红芬.肾脏生化分级检验的临床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4, 35 (3) :422-423.

[4]Li SJ, Zhang SH, Chen HP, et al.Mercury-induced membranous nephropathy:clinical and pathological features.Clin J Am Soc Nephrol, 2010, 5 (3) :439-444.

水泥检验的影响因素分析 篇11

关键词:水泥;检验;影响因素

水泥的质量不仅影响建筑结构和施工的质量而且大一点说会影响全国人民的安危。因为无论是在交通还是楼房建筑等过程中大都会应用到水泥作为原材料。为此,水泥质量的相关检验部门有必要对其进行控制和科学的管理,并且时时刻刻都不能有懈怠。在水泥质量检测过程中会有很多像仪器、试验、操作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检验结果不准确,那么,如何克服这些问题并使其充分发挥有用的效果正是本文要分析的关键所在。

一、检验水泥质量的重要性

检验水泥质量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工作之一。因为它与建筑结构的质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为此,相关部门必须及时控制和管理水泥的质量检测工作,根据国家的相关标准认真检验。虽然水泥作为建筑中必不可少的原材料且相关部门也把水泥质量检验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但是就现在来看,在实践检验工作中依然还有很多问题出现,像校正检验仪器、水泥取样和检验中的操作和管理等工作,表面上来看问题不是很大,但是假设相关部门不重视,就会使问题巨大化,甚至会出现建筑工程验收质量不合格的情况。所以,水泥质量检验部门必须及时做好工作总结,然后从中找出有效合理的检验途径,另外,要注重培养检验人员的整体素质,进而改善工作水平。

二、水泥检验的影响因素

(一)检验仪器

水泥质量能否合格,首先要经过检测仪器的检验,因此,检测仪器是否准确和它的好坏,直接会对水泥质量的评定结果产生影响。检测仪器的日常维护、使用和安装同样会对水泥的检测结果产生影响,所以必须及时对检测仪器进行再校准、运行和期间检查工作。像水泥振石台,它的振幅越大强度越高,反之则偏低。所以水泥振石台在使用中一定要时常校准才能够保障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像有的检测单位为了方便考虑,将振石台成型用振石台代替,但是两者之间会有区别存在,如下表2-1中所示即振石台和其对水泥强度检验的对比。

表2-1  振石台和其对水泥强度检验对比

由此可见,检验人员必须做好检测仪器的管理工作,这样才能够保证检测质量和标准,避免意外情况发生。就目前我国发展而言,生产水泥检测仪器的厂家不仅规模小而且相对其他行业较少,所以在选购检测仪器时会出现仪器质量不过关的情况。所以,水泥检测仪器相关的采购部门,在采购产品时应做好供应商的备案并对仪器严格验收。做好供应商的备案工作主要目的是一旦出现问题能够及时找到供应商给予解决,同时也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二)操作手法

每个工作人员进行水泥质量检测时,虽然试验样品和操作的方法一样,但是检测的结果同样会被干扰,因此导致误差出现,然而因此产生的误差是在能够接受的范围之内。但是一旦检测技术人员的某个步骤操作不规范,出现的误差都会扩大化,直接关系到结果的准确度,那么,操作不当会带来哪些影响呢,下面将一一介绍。

第一,我国相关的规定指出,在对水泥进行检测验收时,将同编号检验和抽样检验作为是否合格的判據。除此之外,抽样检验包含两个步骤,一是在水泥发货前进行取样,二是在签封前进行取样。所以,水泥的检测是比较严格的,而且检测过程也需要有人监督,从而保证其质量安全。

第二,由于供应商和生产商的违规行为,在水泥检测时并不按相关的水泥检验标准进行抽检,而导致更严重的后果发生。除此之外,在进行水泥复检时,还会有问题出现,像水泥样品密封不实、水泥的信息资料不全和没有出厂时间等。为此,必须培养一群具有高素质和高技能的工作队伍,避免违规行为的发生。

(三)试验环境

虽然检验仪器和操作手法对水泥检验结果的影响程度较大,但是我们仍需要考虑试验环境的影响。检验人员应参照预先指定的检测需求严格设置检验环境,并有效控制,并全面做好配置监控工作,详细记录设施,进而有效监控影响监控影响水泥检验的环境因素。试验环境中的所有指标严重影响着水泥检验结果,例如在炎热的夏季,空气温度相对较高,检测室中的温度如若超过基准温度,则会降低所测抗折强度结果,由此可知,温度测量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真实的基本条件。为控制室温,水泥机构通常借助空调间接控制室温,然而实践证明,此种控制效果并不理想。

二、影响水泥质量检验的对策分析

(一)严格控制水泥质量检测仪器和设备

相关水泥质量检验部门应该严格要求检测人员在应用检测仪器前对检测仪器或设备进行调整和审查,与此同时,做好检测仪器和设备的相关检验和校准计划,具体可以落实到每年、每月或者是每周,然后按照计划对所有必要设备进行检验和维护工作,进而保证检测仪器和设备能够正常运行。除此之外,尽量保证检测仪器合乎我国相关规定中的标准,那么工作人员才能确保检测数值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同时,在使用检测仪器时,工作人员最好注意观察。例如,检测人员在检验水泥抗拆的过程中,试验构件破坏瞬间杠杆必须处在平衡位置较近的地方,这恰是水泥抗拆试验的关键所在,如果没有一定的业务基础是很难做到的。所以,强化水泥质量检验人员的业务能力,对其进行相关的锻炼和培训工作,是使检验人员能够规范操作和掌握检验流程的重要措施,相关部门也应予以重视。

(二)加强检验监控力度

相关部门应该重视水泥质量检验过程中的监督工作。像在水泥质量检测中对用水量的检测如果不准确,相应的势必会影响水泥的安全性和凝结时间。为此,在用水量这个环节检测中,必须严格控制检测人员的用水量。无论哪个环节出错都会关系到水泥质量检验的结果,相关人员在监督的过程中应该平等重视,严格做好监督工作。

(三)有效保证试验环境

1.温湿度控制

将标定干温湿度计测量的数据作为室内温湿度的主要记录依据,定期标定位于成型室、养护箱等位置的温度计,同时保证数量充足,还应及时、认真填写温湿度控制记录。

2.水泥胶砂试件的养护

利用特定的塑料养护箱开展水泥胶砂试件的养护工作,这可持续维持试件的养护条件。将同种类型的水泥胶砂试件放在同一个养护池中,刚开始先用自来水将养护池装满,然后随时进行加水,保证水位的恒定不变,与此同时不允许在试件的养护期间内将池内的水全部换掉。

(四)全面落实管理评审工作

管理人员应该根据检验部门和监督部门制定的相关工作计划或流程定期进行评审,一方面督促有关部门及时完成工作内容,另一方面则根据实际情况和现状进行合理的革新和调整等工作。那么管理评审工作还应根据相关部门的需求做好他们的培训和沟通等工作。

结束语:

就目前我国的工程建设情况来看,水泥已经成为了我国建筑工程中不可缺少的原材料,而水泥的质量恰恰是评定一个混凝土建筑结构中工程安

全性的决定因素,所以水泥质量检验的相关部门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检验水泥质量时,不仅要依据我国提出的相关规范性标准来操作,还要控制并避免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出现,从而确保检验结果准确无误、安全可靠。

参考文献:

[1]祁会军.浅谈试验室中水泥凝结时间检验的影响因素[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3)

[2]王晓芳,尹广东,白茜,乔建军,王星,郝俊.简析影响水泥检测结果的常见因素[J].商品混凝土.2014(03)

[3]刘惠.水泥检测中的影响因素分析及质量检测[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17)

[4]郭文军,张丰淘.水泥检测中的影响因素分析及质量检测[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20)

分析检验仪器 篇12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检验科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化验的40份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 所有标本均由临床护士送检。

1.2 方法

对上述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 将不合格的标本记录下来。

1.3 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如果P<0.05, 则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40份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中, 不合格的标本有4例, 占总数的10%, 其中有2份不合格标本是由标本采集方法不当引起的, 1份不合格标本是抗凝剂和血量比例不合理引起的, 1份不合格标本是由血液标本保存不当引起的。见表1。

3 讨论

3.1 标本采集方法

首先, 采血者的采血技术。要想让所获得的实验结果准确、可靠, 关键是应该正确采集血液标本。如果采血时缺乏准确的定位针, 针尖在静脉内反复探来探去, 极易导致血液标本溶血、凝血等, 会加大采集的难度[1]。同时, 为了增加血流而对穿刺部位进行直接的挤压也会导致标本溶血。因此, 采血时采血者应该对血管进行认真的选择, 并对穿刺技术进行熟练的掌握, 尽量做到“一针见血”;其次, 采血时间。早晨空腹6~12h后是合理的采血时间。如果空腹时间过长, 人体内一些成分就会过度下降, 同时一些代谢产物也会过度升高。如果空腹时间在16h以上, 人体血清中的蛋白、转铁蛋白等含量就会下降, 同时胆红素会上升;再次, 止血带的使用。通常情况下, 肘正中静脉或贵要静脉是主要的才血部位, 不应该选择太细的静脉, 这样极易导致血量不足[2]。在对止血带进行使用时应该保证压迫时间在1min以内, 这是因为如果止血带结扎时间在2min以上, 大静脉血流就会受阻, 提升毛细血管内的压力, 造成血管内液和组织液交流, 从而使具有较小的相对分子量的物质向组织液逸入;随着压迫时间的延长, 血液成分会在局部组织缺氧的情况下逐渐变大, 从而导致检查结果在正常水平上增高或减低[3];最后, 采血量。血液和抗凝剂的比例决定采血量, 如果血量过多, 血液就无法凝固, 血浆量和凝血因子就会相对增加;而如果血量过少, 血浆量和凝血因子则会相对减少。上述情况均会导致检验结果不准确。

3.2 抗凝剂和血量比例

血液凝固是一系列生化反应, 有多种凝血因子参与, 因此说抗凝剂的作用机制是终止血液凝固某些环节的生化反应。血液标本不同, 所使用的抗凝剂也不同。如含Na+、K+、NH4+的盐类抗凝剂血样不能用来检验Na+、K+、氨及一些含氮化合物;去钙凝血剂不能用来检验多价金属离子;如果抗凝血样含有少量凝块, 就不能用作凝血酶原测定等。血液标本受到抗凝剂的深刻影响, 抗凝剂和血液的比例只有呈恰当的比例才能保证准确的检查结果, 过高或过低都不行。同时, 还应该对溶血和抗凝血凝固进行有效的预防, 这就要求采血人员具有专业的技能[4]。本研究中, 就有1例患者由于采血人员缺乏过硬的技术, 加入的抗凝剂过多而导致检查结果错误。

3.3 血液标本保存

采集完血液标本后, 首先应该及时检测标本。如果不能及时送检, 应该将其在4℃的条件下保存。随着存放时间的延长, 血浆K+会升高, 血糖会降低。有研究表明, 全血标本存放于室温下, 随着时间的延长, 血小板平均容会逐步增高, 和即刻检测相比, 4h后的检测结果差异就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P<0.05) ;同时, 血小板、红细胞、白细胞等也会逐步下降, 和即刻检测相比, 2~5d后的检测结果差异就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P<0.05) [5]。本研究中, 就有1例患者由于血液标本保存不当而导致检查结果错误。保留标本以备检查是国际惯例, 也是实验室的一项重要工作, 更是有关工作人员对标本负责的具体表现。所有生化标本都应该在温度为4℃时长为1周的条件下被良好地保存。

综上所述, 标本采集方法、抗凝剂和血量比例及血液标本保存都会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 临床检验人员应该对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过程中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给予充分的重视, 以将最为可靠准确的依据提供给临床医师。

摘要:目的 分析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过程中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方法 对我院检验科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化验的40份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 重点回顾血液标本采集方法、保存及抗凝剂使用量等方面。结果 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的来源、抗凝剂和血量的比例、标本采集后的送检时间和保存条件等都是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结论 临床检验人员应该对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过程中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给予充分的重视, 以将最为可靠准确的依据提供给临床医师。

关键词: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过程中,检验结果准确性,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孙健, 高霞, 刘迎春.静脉血液标本溶血原因分析及对策[J].吉林医学, 2010, 31 (26) :4601-4602.

[2]任国庆.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分析及质量控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1, 4 (8) :90-91.

[3]金丽茵.末梢血稀释标本放置时间对血细胞分析结果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1, 8 (8) :995.

[4]陈伟平.真空静脉采血法在入托儿童体检中的应用[J].广西医学, 2010, 32 (10) :1287-1288.

上一篇:抗感染药物下一篇:企业文化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