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与检验

2024-06-25

分析与检验(精选12篇)

分析与检验 篇1

锅炉与一般设备相比, 相对特殊, 具体表现在运行环境中, 锅炉主要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运行。由此可知, 在此种条件下开展检验工作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这要求检验人员着手检验工作之前, 需采取适宜的防护措施, 防范危险的出现, 主动沟通相关操作人员, 以此来减少检验时间, 增加检验工作的可靠性。

1 危险源识别

锅炉检验具有专业性, 要求检验人员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 还应拥有丰富经验。同时, 检验人员应明确锅炉的基本特点, 通过实践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经验, 进而完善检验工作, 提升检验成效。目前, 在大部分企业中, 均能看到锅炉设备, 它的应用可保证企业的稳步运行, 然而, 因长期使用, 外加老化, 在锅炉运转过程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隐性故障, 进而带来严重后果。在检验工序中, 我们应重视危险源识别, 参照锅炉检验经验发现, 常见危险源一般为高空坠落、不合理操作、高压和高温等。因危险源类型的不同, 对应的危险程度也存在较大差别, 工业生产过程一般会接触有毒物质, 但因操作不合理所引发的有毒物质外泄是中度危害, 因高温或爆炸产生的危险也是中度危险。由于工业生产活动中的部分气体可燃, 因高温环境的作用, 非常可能出现爆炸事故。在实际操作过程, 需不断增强广大员工自身的安全意识。另外, 因交通事故所引发的危险是重度伤害, 而交通事故属于重大危险源, 并会对员工产生严重伤害。上述危险源一般会带来不同的危害, 因此, 锅炉检验人员一定具备灵敏的危险源辨识力, 一旦发现异常, 立即判断, 找出引发原因, 带领工作人员及时处理, 提出可行措施。

2 锅炉检验方法

旨在通过锅炉的不定期检验来排除安全隐患, 防范安全事故, 一般应用下述检验方法:

在检查过程, 提前做好防护处理, 减少对自身健康的损害;然后, 实施风险评价。要求检验人员参照锅炉运转科学评价, 以此来明确潜在危险, 全面防护, 规避突发事故的发生, 该预防除可有效减少危险出现几率, 也可延长使用年限。对比预防和解决措施发现, 预防措施具有较大价值, 因此, 要求检验人员参照自身的经验, 依照锅炉运转的具体情况, 合理编制风险防控方案。然而, 不允许盲目制定, 保证满足规范标准。各风险防控方案参与方一定要具备深厚的经验, 待明确防控方案后, 需大力落实, 可组建特定部门负责方案执行工作, 在执行过程, 应及时调整方案, 让方案满足锅炉运转。同时, 检验和操作人员需提前沟通, 清楚告知操作人员具体的检查时间, 进而让操作人员充分准备, 有效协调检验人员。对于检验人员除认真检查锅炉外, 还应全面检查环境条件, 让锅炉运行环境符合标准要求, 规避其他危险源。在检查过程通常会利用电气设备, 因此, 务必严格检查电气设备, 防范漏电问题, 全面落实防水处理操作, 应用上述设备时, 一定要参照具体的规范标准。

锅炉检查通常包含安全管理检查和安全技术检验这两项内容。其中安全管理检查是指规范制度的构建、安全责任的履行和人员能力核查, 围绕不合格者开展培训活动, 直到达标。而安全技术检验是指技术的可行性与故障隐患排查。

3 危险源防范对策

3.1 增强安全意识

检验人员应明确安全事故可能带来的危害, 合理分辨危险源, 同时, 采取科学措施全面预防、有效控制。只有让全体检验人员均形成安全意识, 方可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参照规范标准有序践行。

3.2 提升心理素质

锅炉检验通常会出现不同状况和问题, 这要求检验人员一定要具备优良的心理素质, 只有这样, 当遇到突发状况时才会沉着应对。同时, 在确定工作任务后, 全面思考, 编制具体的检验方案, 促进检验工作的稳步开展。

3.3 提高专业性

锅炉检验人员需全面掌握安全生产规范, 明确技术操作标准, 在工作活动中不断丰富实践经验, 切实提高专业性, 大力增强从业资质, 进而及时识别各种危险源, 系统防范、有效处理突发事故, 尽可能降低事故发生几率。

及时自救

检验锅炉时不可避免会出现突发事故, 因此, 一旦出现突发事故, 应立即开展启救工作, 重视人员的生命安全, 并将人员安全维护作为基本自救原则, 有效控制突发事故。另外, 应规范开展自救工作, 不允许盲目、胡乱进行, 应将实际情况及时、完整汇报给责任人。开展急救工作时, 还应充分利用外部资源, 不仅要利用现存的设施设备, 而且应向周边救援人员发出求助请求, 携手努力, 共同应对突发事故。

4 结语

锅炉影响着工厂的生产成效, 且其运行环境存在各种风险。因此, 锅炉检验至关重要, 并对检验人员提出更高的标准, 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 还应拥有丰富经验, 重视危险源识别, 落实危险源后, 有效处理, 切实提升生产活动的稳定性, 为生产财产安全提供重要保障。

摘要:锅炉作为工业生产中的主要设备, 一般用来进行能量转换, 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发挥自身功能, 然而, 此环境条件具有危险性, 非常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是一种常见危险源。为减少事故出现几率, 一定要及时开展安全检验工作。笔者将依据多年经验, 围绕锅炉, 具体研究危险源识别及相关检验问题。

关键词:锅炉,危险源识别,检验方法

参考文献

[1]王楚.锅炉检验过程中多发的危险源识别与检验措施[J].科技创业家, 2013, (17) :230-230.

[2]刘玉芳.锅炉检验过程中多发的危险源识别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5, (11) :184-184.

[3]杜斌.锅炉检验过程中多发的危险源识别和检验分析[J].中国机械, 2014, (15) :151-152.

分析与检验 篇2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2’×41)

1.药品检验工作的基本程序一般包括哪些项。

A、取样、鉴别、检查B、取样、鉴别、检查、含量测定

C、取样、鉴别、检查、含量测定、写出检验报告

D、取样、鉴别、含量测定

2.在国内生产并销售的药品必须符合。

A、国家药品标准B、国际药品标准C、USPD、行业标准

3.药品检验报告书中所填写的药品名称为:。

A、商品名B、法定名C、商品名或法定名D、商标名

4.如遇复验,则复验用样品来源于:。

A、再次去被抽样单位抽取B、原样品的留样

C、到其他地方抽取同厂家D、生产厂家送来的同批号样品

5.检测中发现不合格,则检验人员应:。

A、取第二包装复做B、立即报告药监局

C、通知生产单位D、告诉大家不要买其产品

6.检验完毕剩余的样品如何处理:。

A、为节约起见,可以卖给收购药品的人B、由检验员自己销毁

C、交给专门管理员集中处理D、扔垃圾箱

7.“精密称定”系指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

A、十分之一B、百分之一C、千分之一D、万分之一

8.规定量取10.00ml样品时,应选用10ml的。

A、量筒B、刻度吸管C、移液管D.量瓶

9.中国药典(2005 年版)规定“阴凉处”是指。

A.放在室温避光处B.温度不超过20℃

C.避光、温度不超过20℃D.放在阴暗处温度不超过20℃

10.中国药典(05年版)规定称取药物约0.1 g时,应称取药物的重量为。

A、0.10gB、0.11gC、0.09gD、0.09~0.11g

11.按药典规定,精密标定的滴定液(如盐酸及其浓度)正确表示为。

A、盐酸滴定液(0.102mol/L)B、盐酸滴定液(0.1024mol/L)

C、盐酸滴定液(0.102M/L)D、0.1024M/L盐酸滴定液

12.药品通用名称不得。

A、作为药品商标使用B、列入国家药品标准

C、由企业使用D、作为药品法定名称

13.贮藏项下的规定,系对药品贮存与保管的基本要求,凉暗处系指。

A、25℃B、30℃C、避光并不超过20℃D、10℃

14.温度以摄氏度(℃)表示,微温或温水系指。

A、10~30℃B、2~10℃C、70~80℃D、40~50℃

15.药典规定取用量为“约”若干时,系指取用量不得超过规定量的。

A、±0.1%B、±1%C、±5%D、±10%

16.与“溶质1g(ml)能在溶剂30-不到100ml中溶解”相对应的药品的近似溶解度

是:。

A、微溶B、略溶C、极微溶解D、溶解

17.列入国家药品标准的药品名称为药品的。

A、通用名称B、化学名称C、常用名称D、商品名称

18.中国药典主要由哪几部分内容组成:。

A、正文、含量测定、索引B、凡例、制剂、原料

C、凡例、正文、附录、索引D、前言、正文、附录

19.在药典组成部分中,对药典使用总说明的是。

A、凡例B、品名目次C、正文D、附录

20.现行《中国药典》中滴定液浓度的法定计量单位应表示为

A、NB、mol/LC、MD、mol

21.液体的滴,系指在时,以1.0ml水为20滴进行换算。

A、18℃B、20℃C、25℃D、30℃

22.《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水分测定法中烘干法连续两次干燥、冷却后称重的差异不超过:。

A、0.3mgB、0.2mgC、0.5mgD、1mg

23.原料药含量百分数如未规定上限,系指不超过。

A、100.1%B、101.0%C、100.0%D、110.1%

24.在中国药典中,通用的测定方法收载在。

A、目录部分B、凡例部分C、正文部分D、附录部分

25.某厂进了一批原料,共16件,应抽取样的量为

A、3件B、5件C、8件D、16件

26.一般鉴别试验中,列有四项试验方法时。

A、只需任选其中一项作为依据B、应逐项进行试验,方能证实

C、选取其中两项进行试验作为依据D、选取其中三项进行试验作为依据

27.三氯化铁反应鉴别游离酚羟基时应在下列哪一条件下进行

A、强酸性B、弱酸性C、强碱性D、弱碱性

28.鉴别水杨酸及其盐类,最常用的试剂是

A、碘化钾B、碘化汞钾C、三氯化铁D、硫酸亚铁

29.巴比妥类药物在吡啶溶液中与铜离子作用,生成的络合物颜色通常为

A、红色B、紫色C、黄色D、兰绿色

30.药物的鉴别试验是证明。

A、未知药物的真伪B、已知药物的真伪

C、药物的稳定性D、药物的纯度

31.具有芳伯氨基或潜在芳伯氨基的药物,常采用进行鉴别。

A、重氮化-偶合反应B、FeCl3反应

C、费休氏法D、碘化反应

32.苯巴比妥在一定条件下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A、溶液一直保持澄清B、刚开始产生白色浑浊,后期浑浊消失

C、刚开始澄清,后期产生白色浑浊

D、刚开始就产生白色浑浊且浑浊不消失

33.亚硝酸钠试液和碱性β-萘酚试液用于鉴别药物。

A、阿司匹林B、苯巴比妥C、磺胺D、水杨酸

34.对乙酰氨基酚与FeCl3试液反应显紫色是因为其结构中具有官能团。

A、直接与苯环连接的—OHB、直接与苯环连接的—NH2

C、直接与苯环连接的—COOHD、直接与苯环连接的—CONH2

35.某药物与吡啶和硫酸铜试液反应显紫色是因为其结构中具有官能团。

A、—OHB、—COOHC、-CONHCONHCO-D、—CONH2

36.旋光度读数应重复次,取其平均值,按规定公式计算结果。

A、2B、3C、4D、5

37.取葡萄糖10.00g,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0mL,于20℃用2dm测定管,测得溶液的旋光度为+10.5°,其比旋度为:。

A、52.5°B、-26.2°C、–52.7°D、+52.5°

38.旋光度测定法可检测的药物是。

A、具立体结构的药物B、结构中含手性碳药物

C、含共轭结构的药物D、结构中含氮原子药物

39.比旋度符号[α]tD中的D是指。

A、供试品溶液的稀释体积B、钠光谱的D谱体

C、氘的符号D、以上都不是

40.熔点是。

A、液体药物的物理性质

B、不加供试品的情况下,按样品测定方法,同法操作

C、用对照品代替样品同法操作

D、用作药物的鉴别,也可反映药物的纯度

41.比旋度是指。

A、在一定条件下,偏振光透过长1dm,且含1g/mL旋光物质的溶液时的旋光度

B、在一定条件下,偏振光透过长1cm,且含1g/mL旋光物质的溶液时的旋光度

C、在一定条件下,偏振光透过长1dm,且含1%旋光物质的溶液时的旋光度

D、在一定条件下,偏振光透过长1mm,且含1mg/mL旋光物质的溶液时的旋光度

二.判断题:(每题2分,2’×4)

1.《中国药典》2005年版试验中规定“按干燥品计算”时,除另有规定外,赢取经干燥的供试品进行试验。()

2.《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外观性状是对药品色泽和外表感官的描述。()

3.0.3040的有效数字为4位。()

4.药典的“凡例”中的有关规定不具有法定的约束力。()

三.填空题:(每空1分,1’×10)

1.试验用水,除另有规定外,均系指。酸碱度检查所用的水,均系指的水。

2.试验时的温度未注明者,系指在下进行;温度高低对试验结果有显著影响者,除

另有规定外,应以为准。

3.对药物的质量要求,主要考察药品的性和性。

食品分析与检验教学教改初探 篇3

关键词 食品分析与检验 教学 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食品分析与检验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综合应用无机化学、分析化学、食品生物化学和仪器分析等多门学科的课程。该课程的主要特点是应用性强、综合性强、技术性高、涉及面广。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当前的社会与食品环境,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实需要;必须要结合实际需求加快对该门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及时修订教学大纲;增加实验操作课;增加现场实践操作换技能;高度重视实验课课程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1 当前食品分析与检验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传统教学模式下,食品分析与检测这门课程主要采用理论教学方法为主,教师讲授、学生聆听,学生实际操作以常规实验为主,缺少大型仪器检测技术实验课程;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以及独立分析实验结果能力还很有限。食品分析与检验课程在实践教学环节还存在明显的不足,对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缺乏系统性的认识,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和职业素养;对学生操作的不规范、不细心,很多实验课程教师也不愿意主动指出来;这样做的直接后果就是学生对待科学实验、科学研究不够细腻,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能力。

2 食品分析与检验教学教改具体措施分析

2.1 食品分析与检验教学教改的课程设计理念

由于该门课程是一门注重实践性、理论性的课程,在新教改过程中,必须要突出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通过理论学习与实验操作充分掌握化学、物理以及生物化学等学科之间的融合与贯通,将掌握到的基本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技能相结合。具体来讲,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以培养合格的本专业人才为根本目标,作为课程选择与设计的出发点。在教改中,注意将专业理论知识和技术应用能力、主动积极学习能力、创新发展能力和较高的职业素养作为基本的培养目标。二是根据该门课程实际特点,在设计教学大纲与制定教学计划中,重点做好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重点突出学生能力建设。 三是依托与学校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的企业,建立学企实习操作平台,根据企业生产特点、实际需要,将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理论知识充分做到与生产实践相结合。

2.2 食品分析与检验教学教改的教学方法改革

教学方法的改革直接关系到学生成长、成才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升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适应社会生产奠定坚实基础。

具体教学方法改革如下:一是在该门课程中加强学生实际操作指导,通过严格训练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在传统理论讲授为主的基础上,加大实验课程的比重,在指导学生进行试验操作的过程中,教师要改变过去“一边站”的态度,要始终站在学生中间进行巡回指导,对学生操作中出现的不规范、不正确的方法进行及时指导,解决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与理论知识结合不紧密的情况。教师对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要严格把关,鼓励学生运用理论知识经过多次反复强化训练,提升实际操作技能,掌握实际操作要领。二是在理论课程教学中要加大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力度。传统教学方式下,就是教师在讲台讲授,学生坐在下面听课,学习效果、课堂生动性都会受到明显影响。在教改后,在理论课程讲授过程中要加大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运用视频、音效效果对食品安全生产的过程、对当今食品安全出现问题、对理论方程推导等进行生动的展示,不仅仅能够节省教师上课板书时间,而且还能够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枯燥、乏味的理论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活泼。三是在注重学校学习与校外生产相结合。当学生在学校学习完一段课程之后,可以组织学生到建立实习关系的生产企业进行一线参观学习,甚至进行实践生产操作。在学生实习或假期期间,可以安排学生到有关实习单位,增加学生在一线生产的经历,同时又可以增加巩固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实际工作能力。

2.3 食品分析与检验教学教改的教学内容改革

一是加大学生大型仪器实验课程比重。随着现代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检测手段的更新,在课改中必须要加大学生对大型仪器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增加实验课程比重;能够适应当前检测技术的需要,是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必然要求。在每学期,至少要增加两周的涉及大型仪器检测综合实验课程,安排学生深入实验室,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灵活结合,做到活学活用;加大校企合作力度与广度,尽量让学生参与到企业食品检验与分析的实验室中,与企业单位工作人员一起对食品质量进行检验与分析,向一线检验实验师学习。

二是将学生学校学习与职业资格鉴定相结合。食品分析与检验专业培养的学生毕业后直接到企业生产一线参与生产实践,毕业后顺利就业的前提和基础是要考取相应的职业资格。因此,学校在平时加强对学生理论学习、实践学习的过程中,将职业资格鉴定与教学内容相结合,把职业资格考试与鉴定的课程纳入到食品分析与鉴定的教学过程中,丰富新课改的教学内容;通过教学实践,可以把相应食品工种技能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和考核,按照国家颁布的食品分析与检测职业资格要求制定模拟性的鉴定标准,提高学生考取相关职业资质的积极性。课程内容中,将《食品检验工国家职业标准》作为学生平时考试和实验操作的一个考量标准,为学生提前获取职业资格证书提供练兵场所和机会;将学生学校学习与职业资格鉴定相结合,一方面可以极大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另一方面又能够为今后学生顺利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之,食品分析与检验这门课程教学质量的好与坏,其最主要的衡量标准就是学生对食品检验分析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对实验结果的独立判断能力;该门课程在整个食品专业学习与教学中处于重要的地位;加快该门课程教学改革,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熟练的操作技能,使培养的学生能够尽快地投入到实际应用中去,为今后在工作岗位上建功立业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学是为培养人才服务的;食品检验与分析这门课程要积极适应新形势的变化,通过课改,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进行积极改革,以培养具备扎实理论功底、熟练操作技能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韩艳丽,李静,贾君.高职高专院校《食品分析与检验技术》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10(2):82—84.

分析与检验 篇4

关键词:分析前质量管理,检验医学,临床医学,互动

临床与检验常存在沟通方面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对于检验质量的纠纷和差错的认识, 以及对于检验出错的责任认定都存在异议。研究资料表明, 检验质量之差错主要是出在了检验分析前。医护人员必须要高度重视检验分析前的工作, 建立健全的检验质量管理的全程体系, 以保证检验质量的准确可靠[1]。本文就我国当前检验科的现状, 分析了前检验质量管理的意义及举措, 以期有效促进检验与临床之间的良性互动, 提升整体的医疗质量。

1 分析前检验质量管理

在实验室管理当中, 质量管理是核心。为规范各行业实验室的正常运行, 制定了相关的质量管理及质量保证规格和标准。ISO (9001和9002) 是世界通用的质量管理标准认证总则;在检验与校准实验室技术能力上, ISO/IEC17025是通用的要求, 对于各种实验室的质量管理都是适用的。但医学检验的实验室与其他行业的实验室相比, 存在显著区别[2], 对此, 国际标准化组织在1999年专门组织了世界级的专家们, 制定了ISO/FDIS15189《医学实验室质量管理》的方案, 这个认可方案是一个专门针对于医学检验实验室的方案。

检验过程主要包括众多的横向过程和与之交叉的纵向过程。横向过程总体来说又包括分析前和分析中, 以及分析后这3个阶段, 详细的横向过程是:医师选择正确的项目, 接着开申请单, 再患者准备, 护士采取标本, 再是护士以及卫生员递送标本, 然后实验室接收标本并对标本加以处理, 之后分析测定标本, 并核实检验的结果, 在确认了检验结果后发出检验的报告, 接着在临床中及时反馈信息, 最后就是正确应用报告诊疗。为确保分析前检验质量的准确可靠, 因此要管理好每一道标本采集、运送、检验的程序。

2 分析前检验质量管理中临床科室的作用

2.1 临床医师的作用

临床医师是整个医疗过程中的核心人物, 他负责制定患者的诊疗方案, 且检验项目首先是必须具备一份诊疗医师的检验申请的, 而一份恰当的检验申请在检验质量管理中是十分重要的。由此可见, 临床医师是多么关键和重要。

2.1.1 正确选择检验项目

在临床中, 诊疗医师应该利用最新的临床依据, 以确保采取最合理的医护措施, 当面对一些陌生的临床信息时, 临床医师要通过认真周全的检查, 来重复诊断, 最终确认治疗方案。同时诊疗医师还要明确检验项目背后的意义。

2.1.2 正确采集标本

在正确采集标本中, 需要注意的两个问题, 一是采集标本的时间要合适, 二是采集标本的方法要正确。如在采血液标本中需要注意凝血时间, 以及血浆在不同情况下可以保存多长的时间;而且对于成人与小孩, 在采血时, 抽血时间和抽血量都是有区别的。

2.1.3 工作责任心

若诊疗医师的责任心不强, 可能错填漏填患者的信息, 造成检验结果出错;甚至出现患者的身份名字混淆等。

2.2 临床护士的作用

在检验申请中, 临床护士是执行者, 而护士在标本采集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中, 都有可能会出现纰漏, 最后影响分析前检验质量。如在常见的采集血液标本的过程中, 就可能潜藏着很多不当的操作方法, 如抽血的部位、采血技术、抽血的用具选择不当或者采血量不足等[3]。在采血过程中不得出现气泡, 避免气泡导致fbg与V因子、VII因子的性质发生变化;采血后, 瓶盖是不可以取下的, 否则会导致血液中的CO2丧失掉, 从而导致血液的pH值升高, 凝血系统就会被激活, 血液会马上凝固。

2.3 临床支持中心的作用

临床支持中心的任务是负责收集和运送标本, 临床支持中心的工作效率也会影响到分析前检验质量。在临床支持中心的工作中, 标本不能及时送达, 而很多标本从采集到最后的化验, 间隔时间必须严格控制, 如在室温下, PT和APTT的保持时间在2~4h, 尿常规的标本最长可保持2h, 血糖浓度的标本最多只能放置1h等[4]。临床支持中心工作者缺乏完善的医学知识, 工作中破坏标本, 甚至人为复制标本等, 这种弄虚作假的行为极大地破坏了检验报告的质量。因此, 应建立健全高效的标本运送渠道。

3 举措

分析前检验质量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 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检验质量结果, 检验科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 将问题控制到最小化, 方可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可靠, 提升整体的医疗质量。

3.1 宣传与培训

在临床医护工作中, 很多护士与临床支持中心工作者都只是具备一点基本的医学常识, 有些甚至连基本的医护常识都不具备, 这是我国临床医护工作中的硬性缺陷, 因此, 需要加强对临床医护安全的宣传, 同时医院应该组织对临床医护工作者的专业培训, 以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并且还要加强临床医师、临床护士和临床支持中心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的提升休养。

3.2 健全分析前检验质量管理制度

尽管临床医护工作者都是经过了考核后才准许上岗工作的, 但是不可否定的是, 在临床医师、临床护士和临床支持中心工作者这三者之间, 他们的医学休养差距太大, 而且, 每一项分析前检验质量的工作, 都是由数人合作完成的, 过程中很有可能会出现因沟通信息的欠缺而破坏最后的检验质量的情况。因此, 需要有一套全面完善的检验质量管理制度。

(1) 质控员制度。分析前检验质量管理的工作中, 各科室都必须由专人负责临床业务的质量监控, 而且要及时召开工作总结会议, 加强科室的交流, 同心协力, 不断提升医疗质量。

(2) 建立工作考评细则。在临床检验质量管理中, 也需要建立一套全面的工作质量考评细则, 制定出各项工作的巨细标准, 尤其是在标本采集与标本选择环节中, 对这些细节工作都要有严格的要求与限制标准, 才能做好标本化验前的准备工作[5]。

3.3 建立检验医师制度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 医疗技术取得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飞跃, 很多之前人类束手无策的疾病, 现在都可以完全根治。在医学界的飞速发展中, 检验界同样需要响应学科浪潮, 建立检验医师的制度。当前的卫生部医师的分类之中, 已经设立了检验医师, 并且正在建设检验医师的规范化培训基地。

3.4 信息化建设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 其在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检验和临床中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作为中介来传递信息, 可促进两者之间的信息交流。检验科将把临床患者的信息编入一个信息系统中, 可以方面检验师及时、全面地了解患者病情变化, 有利于检验师及时调整诊疗方案。

参考文献

[1]杨广, 王磊.广东省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成立大会纪要[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9, 7 (8) :2-3.

[2]钱晓娟, 商新梅, 罗秀峰.惟有多渠道沟通才是检验与临床双赢之举[J].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1, 8 (12) :1535..

[3]丛玉隆, 邓新立.实验室ISO15189认可对学科建设的几点启示[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7, 30 (2) :19-25.

[4]万大权, 梅丽春.检验科主动与临床沟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J].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 , 2010, 12 (18) :173.

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简历 篇5

姓 名:xxx

出生年月:1987年4月

毕业院校:福建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学 历:无

联系电话:

性 别:女

政治面貌:无党派人士

专 业:工业分析与检验

手 机:

电子邮件:

教育经历

9月至7月 于福建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就读工业分析与检验,学习成绩优秀

9月至207月 于闽侯第三中学就读高中,成绩优秀

9月至207月 于南通中学就读初中,成绩优秀

1994年9月至207月 于双洲小学就读小学,成绩优秀

获奖情况

本人在学校于年至荣获三等奖学金,于20至荣获二等奖学金

实践经验

2006年至年做过各类促销等活动,去工厂参观

技能水平

本人具有中及分析工证书,计算机一级B证书

熟练掌握工业分析与检验方面的知识,能够使用化学实验方面的各类仪器,进行操作,如: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紫外分光光度计,滴定等

自我评价

本人做事仔细,认真,在实验方面精益求精,学习成绩优秀,有关本专业方面的活动都乐于参加,也曾自行组织过班级的实验,结果良好

本人相信能够很好地胜任有关方面的职位

再论痕迹检验技术与犯罪心理分析 篇6

【摘要】犯罪心理是犯罪者思想、意志、意图及反应等心理因素的总和,是实施犯罪行为的内在动因,犯罪心理分析是刑事侦查的主要技术之一。犯罪痕迹是犯罪行为的直接体现,通过对犯罪痕迹进行系统检验,就能够为犯罪心理分析提供有效地佐证和基础。本文系统论述了痕迹检验技术与犯罪心理分析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如何通过运用痕迹检验技术提高犯罪心理分析水平。

【关键词】痕迹检验 刑事侦查 犯罪心理分析

【中图分类号】D91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1-0014-01

近年来,随着我国《刑事诉讼法》的修订完成以及我国刑事犯罪领域面临的新的发展趋势,各级公安机关在防范和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活动的过程中改变了传统的工作模式,更加注重发挥刑事侦查工作的作用。痕迹检验技术作为刑事侦查技术的重要内容,在新时期打击刑事犯罪工作的实践中发挥出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在刑事侦查工作中,通过对犯罪者犯罪心理分析推定案件发生状况、还原犯罪现场、锁定嫌疑人等是公安机关经常采用的工作方法。犯罪心理是犯罪者实施犯罪的动机、思想、意识、反应、意志和意图等的总和,是犯罪行为实施的内在动因。犯罪心理会驱使犯罪行为,而犯罪行为会遗留痕迹,这样一来,痕迹检验与犯罪心理分析之间就形成了必然联系。

一、痕迹检验技术的含义和作用

1.痕迹检验技术的含义。痕迹检验技术是刑事科学技术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主要含义是应用专门的技术方法,对与犯罪事件有关的人或物留下的反映像所进行的勘验和鉴定,例如对手印、脚印、牙印、枪弹痕迹、工具痕迹、车辆痕迹、整体分离痕迹以及其他特殊痕迹的检验。

按照修订后《刑诉法》对刑事诉讼证据认定的有关规定,口供不再作为认定犯罪嫌疑人犯罪行为的唯一证据类型,物证、书证、证人证言等其他证据类型也将被法院采信。痕迹检验技术通过对犯罪现场各类痕迹进行系统分析、比对,可以为刑事案件侦查提供有价值的线索,也能够将部分痕迹转化成为可供法院采信的证据。

2.痕迹检验技术的主要作用。总结起来,痕迹检验技术主要具有下列几方面重要的作用:

一是可以发现、提取和保存犯罪现场的各类痕迹。对于公安机关的侦查人员来说,在对犯罪现场进行勘察的过程中,通过运用痕迹检验技术,一方面可以有效地对案发现场的各类痕迹进行甄别和归类,迅速找到与案件侦查工作直接相关的痕迹类型。另一方面可以对有价值的痕迹进行有效提取和保存,避免因人为破坏及时间推移等因素给案件侦查工作带来不利影响。

二是确定痕迹是否为特定人所遗留。在刑事侦查工作中,痕迹检验技术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用来确定痕迹是否为特定人所遗留,这部分痕迹主要是指一些生理性痕迹,包括手印、脚印、毛发、血液等等。这些痕迹带有典型的犯罪嫌疑人生理特征,通过对这部分痕迹进行化验、比对和分析,就可以迅速缩小侦查范围,精确锁定犯罪嫌疑人。

三是用来确定痕迹与犯罪行为之间的联系。犯罪现场痕迹的形成是与犯罪嫌疑人、受害人、目击者等的行为和活动具有直接联系的。无论是动态痕迹还是静态痕迹、平面痕迹还是立体痕迹,其都是物体受力后的作用而形成的。

二、如何运用痕迹检验技术提高犯罪心理分析水平

当前,公安机关在运用痕迹检验技术提高犯罪心理分析水平的过程中,集中存在着痕迹检验与心理分析结合不紧密、痕迹检验科学化水平不高、犯罪心理分析逻辑性不强等问题,痕迹检验技术并未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为此,应当采取如下措施:

1.建立痕迹检验与犯罪心理分析之间的沟通渠道。当前,很多地区的公安机关在刑事案件侦查的过程中,痕迹检验与犯罪心理分析分属于不同的业务部门,业务分工的差异导致了痕迹检验与犯罪心理分析之间难以实现资源共享,形成推动案件侦破的合力。负责痕迹检验的业务部门往往将检验结果上交以后就完成了本职任务,而负责犯罪心理分析的部门对犯罪者犯罪动机等的分析则由于缺乏扎实的现场侦查基础,分析结论缺乏科学性和有效性。有时为了寻找到必要的分析资料,还要对犯罪现场进行再次侦查,严重影响到刑事侦查工作效率。

公安机关应当建立内部协同化的工作机制,将痕迹检验与犯罪心理分析共同作为刑事案件侦查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痕迹检验结论作为心理分析的重要基础,负责痕迹检验工作的技术人员也要参与到犯罪心理分析工作中,进而形成合力,提高案件侦查工作效率。

2.培养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针对现阶段痕迹检验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部分专业人士提出改革现有单一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建立犯罪心理痕迹检验学,将痕迹检验与犯罪分析技术进行有效综合,适应新形势下刑事侦查工作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孙德峰.现代痕迹检验技术发展的五大趋势.刑事技术.2001(6)

浅析食品分析与检验的方法 篇7

一感官检验法

通过人的感觉器官对食品的色、香、味、形、口感等质量特征, 以及人们自身对食品的嗜好倾向作出评价, 再运用统计学原理对评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而得出结论的分析检验方法。一般食品感官检验的主要内容和方法有视觉检验、嗅觉检验、味觉检验、听觉检验和触觉检验。

人类最原始的食品检验方法就是感官检验, 并利用其辨别食品的好坏。食品感官检验发展到今天, 既可以单独作为食品检验的一种方法, 也可以结合其他检验方法一起对食品品质进行检验。感官检验简便易行、直观实用, 具有理化检验和微生物检验方法所不可替代的功能。它也是食品消费、食品生产和质量控制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简便的检验方法。如果食品的感官检验不合格, 或者已经发生明显的腐败变质, 则不必再进行营养成分和有害成分的检测, 直接判断为不合格食品。因此, 感官检验必须先期进行。

各类食品感官检验的指标, 在我国的食品卫生标准中都有明确的规定, 可以按照有关的规定进行检验。

二物理检验法

根据食品的物理参数与食品组成成分及其含量之间的关系, 通过测定食品的物理量了解食品的组成成分、含量和食品品质的检测方法。物理检验法快速、准确, 是食品工业生产中常用的检测方法。食品物理检验的一种方法是直接测定某些食品质量指标的物理量, 并以此来判断食品的品质, 如测定罐头的真空度, 饮料中的固体颗粒度, 面包的比体积, 冰激凌的膨胀率, 液体的透明度、黏度和浊度等。食品物理检验的另一种方法是测定某些食品的物理量参数, 如密度、相对密度、折光率、比旋光度等, 并通过其与食品的组成和含量之间的关系, 间接检测食品的组成和含量。

食品的物理检验方法主要有密度和相对密度检验法, 折光率检验法, 比旋光度检验法, 黏度检验法, 液态食品透明度、浊度和色度检验法, 气体压力检验法, 以及固态食品的比体积测定等。

三化学分析法

以食品组成成分的化学性质为基础进行的分析方法, 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部分, 是食品分析与检验中基础的方法。许多样品的预处理和检测都是采用化学方法, 而仪器分析的原理大多数也是建立在化学分析的基础上的。因此, 在仪器分析高度发展的今天, 化学分析法仍然是食品理化检验中最基本的、最重要的分析方法。

化学分析法适于食品的常量分析, 主要包括质量分析法和容量分析法。质量分析法是通过称量食品某种成分的质量, 来确定食品的组成和含量的, 食品中水分、灰分、脂肪、纤维素等成分的测定采用质量分析法;容量分析法也叫滴定分析法, 包括酸碱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配位滴定法和沉淀滴定法, 食品中酸度、蛋白质、脂肪酸价、过氧化值等的测定采用容量分析法。此外, 所有食品分析与检验样品的预处理方法都是采用化学方法来完成的。

四仪器分析法 (物理化学分析法)

根据食品的物理和物理化学性质, 利用精密的分析仪器对食品的组成成分进行分析的方法, 是食品分析与检验方法发展的趋势。食品中微量成分或低浓度的有毒有害物质的分析常采用仪器分析法进行检测。仪器分析方法一般具有灵敏、快速、准确的特点, 但所用仪器设备较昂贵, 分析成本较高。目前, 在我国的食品卫生标准检验方法中, 仪器分析方法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食品分析与检验常用的仪器分析方法有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法、红外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发射光谱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荧光分光光度法、薄层色谱法、电位分析法、库仑分析法、伏安分析法、极谱分析法、离子选择电极法、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法以及气相色谱一质谱、液相色谱一质谱和等离子发射光谱一质谱联用法等。此外, 许多全自动分析仪也已经广泛应用, 如蛋白质自动分析仪、氨基酸分析仪、脂肪测定仪、碳水化合物测定仪和水分测定仪等。

五酶分析法和免疫学分析法 (生物化学分析法)

酶分析法和免疫学分析法是属于生物化学检验范畴的。酶分析法是利用酶作为生物催化剂, 进行定性或定量的分析方法, 它具有高效和专一的特征。在食品分析与检验中, 酶分析法用于复杂的食品样品检验, 该法具有抗干扰能力强, 简便、快速、灵敏等优点, 可用于食品中维生素以及有机磷农药的快速检验。免疫学分析法是利用抗原与抗体之间的特异性结合来进行检测的一种分析方法, 在食品分析与检验中, 可制成免疫亲和柱或试剂盒, 用于食品中霉菌毒素、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

现代食品分析与检验中应用的主要有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简称ELISA) 放射免疫测定 (简称RIA) , 又称放射免疫技术;免疫传感器以及荧光免疫测定技术等生物化学检验方法。

六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特别是在2l世纪, 食品分析与检验采用的各种分离、分析技术和方法得到了不断完善和更新, 许多高灵敏度、高分辨率的分析仪器已经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食品理化检验中。目前, 在保证检测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的前提下, 食品分析与检验正朝着微量、快速、自动化的方向发展。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大量的新技术、新原料和新产品被应用于农业和食品工业中, 食品污染的因素也日趋复杂化, 要保障食品安全就必须对食品及其原料在生产流通的每个环节中都进行监督检测。本文就食品分析与检验的方法进行论述。

关键词:食品分析,检验,方法

参考文献

[1]孙洪斌.食品安全检验新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 (27) .

[2]祁燕凌.浅析当前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应用[J].现代经济信息.2009 (17) .

超导磁体的安全分析与检验建议 篇8

通常按磁体类型对磁共振成像设备进行分类,有常导型、超导型和永磁型三种。磁体的性能直接关系到磁场的强度、均匀性和稳定性,并影响图像质量。常导型磁体用铜、铝线绕成通电螺线管来产生磁场,磁场强度最高可达(0.15~0.3)T。由于常导型磁体的能耗高、场强低和附带的冷却设备复杂等缺点,现在已基本退出了主流市场,只在一些特别的领域(开放式术中磁共振领域)内有一些应用。

永磁型磁共振成像设备的磁体是由两块巨大的磁石组成,磁石用钕、铁、硼等磁性物质制成的磁砖叠加而成,磁场强度最高可达0.5 T。每块磁石的重量数以吨计,0.5 T的永磁型磁共振的磁体的总重量接近40吨。永磁型磁共振成像设备价格便宜,维护成本低,图像质量基本能满足临床需求。但是,它对高端的应用就不能实现了,而且对于珍贵的稀土材料消耗巨大。

超导型磁共振成像设备的磁体复杂,线圈用超导线绕成,磁场强度一般为(1.0~3.0)T,用液氦冷却,利用数百安培的大电流在超导线圈中运行来产生磁场。其优点是较强的主磁场强度,很好的磁场稳定性和均匀性,且匀场区域较大。因其比其它磁共振成像设备具有更高的信噪比、更高的分辨率和更灵活先进的临床应用等特点成为高端医疗诊断设备。在过去我国只能生产永磁型磁共振设备,超导磁共振成像系统完全依靠外资背景的供应商提供。这两年,随着超导磁体生产工艺技术的突破和稀土资源节约意识的增强,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超导型磁共振成像设备开始出现。

但是超导型磁共振系统制造工艺特别复杂,运行环境要求特别高,而且超导磁体本身就存在着一些需要仔细考虑才能避免的安全风险。现行的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仅仅将超导磁体的安全特性放在超导磁共振成像设备内部进行笼统的考虑,并不能非常有效的促进企业对安全措施的实施和管理。本文将分析超导磁体的关键安全风险点,并且讨论基于型式检验时应进行的试验和认证。

图1是超导磁体的结构简图。超导磁体的主要关键部件,是用于产生主磁场的超导线圈和减少磁场外泄的屏蔽线圈,超导线圈和屏蔽线圈都是由超导线材紧密绕制而成,他们连同支架一起浸没在液氦内,工作在接近绝对零度约-270℃的超低温下。整个液氦容器与磁体壁真空隔离,之间有两层冷屏,用于减少热传导。但是随着绝热技术和真空技术的发展,先进的超导磁体已经减少了冷屏。

冷头连接氦气压缩机,氦气压缩机能产生液化挥发出的氦气所需要的低温,可以把它简单地理解为一个超低温制冷机。液氦的挥发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所以需要一组非常复杂和精心设计的阀门来有效的控制氦气的挥发,用来确保整个磁体内部的压力不超过设计压力。

在某些情况下,超导磁体会失超,会在几分钟内产生大约900 m3的气化氦气,这时就需要失超管路和阀门组的高效工作,将这些氦气高速排出。否则,温度极低的氦气将会冻结一切(包括空气),导致重大人员冻伤亡事件,磁体也会在巨大的氦气膨胀压力下发生爆裂等严重事件,所以超导磁体的安全性应予特别关注。

2 超导磁体的安全性

依据GB9706.1-2007标准规定的医疗设备的安全性要求,我们需要应用通标中的如下一些章节考察超导磁体的安全性:第45章—压力容器和受压部件;第三篇—对电击危险的防护。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目前GB9706.1-2007和YY0319-2008对磁体内部的结构应力的考察,以及对于失超时的保护措施试验没有特别的针对性,是原则上的要求。

2.1 失超的安全性

2.1.1 失超的简单过程

所谓失超(quench),就是超导体因某种原因突然失去超导特性而进入正常态的过程。这是一个将电磁能量转换为热能的过程.失超永远是超导磁体的一个严重问题.

超导磁体是在极高的电流密度下工作的,又处于超低温环境,稳定运行过程中会受到各种扰动,包括机械扰动、超导线内的磁通跳跃、电流引线和仪器测控引线等引起的热扰动。当超导线圈受到这些绕动后,磁体内部这些受到扰动的超导线材会失去超导电性,也就是说使原本处于超导状态的这些超导线材有了电阻。该局部电阻的出现,又会使磁体内超导线圈的电流下降、产热增多,从而形成正反馈。可见失超的发生是一个非稳态过程,逆转困难。失超可破坏线圈的绝缘,又可熔化超导体,严重时将破坏整个磁共振成像系统和患者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如果失超所产生的热能在整个磁体内均匀分布,并且合理的加以控制,则它造成的危害并不是很大。但是,一旦失超发生,并局限于局部,则会导致严重后果。

2.1.2 降低非预期失超概率的措施

为了增加超导线圈抵抗热扰动的能力,磁体设计中一般采用附加的稳定方式,来增加超导磁体的可靠性。

总体上超导磁体有全稳定和绝热稳定两种[1],两种方式的主要区别在于超导线材中铜基体的组份的不同。超导线材的种类很多,医疗磁共振成像设备中常用的是基于铌(Nb)钛(Ti)的二元或三元复合合金组成(也有Nb3Sn,NbZr等合金,但不常见),将NbTi嵌在铜基体上。

全稳定方式常用于贮能在(l08~109)J以上的工业电力储能磁体,其超导线材中的铜基体组分较高。在超导线材中加入足够数量的铜或铝等稳定材料,超导状态时电流在铌钛合金内流动,超导体失超时铌钛合金的电阻和铜的电阻接近,铜组份起电流旁路作用,同时也起散热作用。这样电流不会使超导线材大幅升温,超导线材逐渐降温,最终重新回到超导态。即使局部导体失超,失超区也只会缩小,不能传开。这种磁体非常稳定,但造价却很高。医疗的磁共振成像设备中采用较为廉价的绝热稳定式。这种磁体超导线材中的铜组份比上述磁体要少,因而它只能承受小的扰动,其稳定性能要差些,失超的可能性大。

2.1.3 失超的利与弊

超导磁共振成像系统中的磁体的失超大多发生在励磁过程中。处理不好的线圈在线匝之间存在微小空隙,励磁时在电磁力的作用下,这些匝线可能发生突然移动。当励磁过程中线圈整体受到的径向或轴向挤压力,在大到足以导致线圈开裂时,变形能的释放将转化为热能而引发失超,所以励磁时电流要缓慢增加。

实际上励磁过程是磁共振安装过程的一部分,而且往往是在医院里完成的。在本文后面的论述中我们知道,一台1.5 T超导型磁共振成像系统失超时,最大可能在短时间内产生大约900 m3的低温氦气,这些氦气如不及时排除(例如磁共振系统因为未完全安装好导致失超管路未能完全就位达标,或者失超管路阻塞),会冲入医院其他病区,给众多医生病人带来不必要的风险。

超导线圈是浸泡在液氦中工作的。如果磁体低温容器中的液氦液面降到一定限度仍未按规定补充,也会发生失超。所以,液氦液面降低的自动报警系统,励磁电流的控制应该是超导磁体监控的一部分,同时也应该成为认证和检测中的一个方面。

需要指出的是,失超不是只有危害,失超也是磁共振系统的一种重要功能。每一个超导磁共振成像系统都备有一个可以随时启动的失超开关,用于操作者在紧急情况下快速关闭超导磁共振的强磁场,解救患者脱离强磁场。失超是最有效的关闭磁场的方法,一般发生失超后,磁场在20 s内就将降低为0 T,而一般的电流引出法的降低磁场的操作需要几个小时。所以一台超导磁体从生产出来到励磁成功,直到正常使用往往会发生一次甚至多次失超。特别是对于我国生产技术还在提升过程中,磁共振成像系统的失超不是一个小概率事件。

所以我们并不是惧怕失超,我们应该采取措施使得失超的发生不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即使失超发生,整个系统也应都处在完全可控的状态。这就需要进行本文下述一些内容的讨论。

3 压力容器安全

超导磁体在正常工作时,内部压力不大,整个超导磁体更像一个低温容器而不是一个压力容器。一般而言,超导磁体都会装备有一个小于1psi(1psi约为6.9 kPa)的单向阀,用以确保液氦正常挥发,维持磁体内的正常工作压力。由此可见,正常工作的磁体内部虽然是低温容器,但压力不大。但是,一旦磁体失超,超导线圈内部的储能将足以蒸发所有的液氦,这时磁体内部压强大增。

我们可以合理而简单的将超导磁体简化为一个大的螺线管,其存贮的能量可以利用如下一些公式加以简单的定量计算。

其中E是存储在磁体中的能量,L是磁体的电感,I是磁体内的超导电流。

其中n是单位长度磁体线圈的超导线匝数,V是磁体线圈内的体积,μ是磁导力。

其中B是磁场强度。

一般而言,一个典型的1.5 T的超导磁体的电感值为20 H,电流值为600 A。这样我们可以估计出一个1.5 T的超导磁体储存的能量:E=3.6×106J。当然不同的厂家的磁体的近似电感值不一样,但是储能都是在MJ量级。

利用上面的公式可以进行推导:,所以3.0 T的磁体所贮存的能量则可能是1.5 T的磁体的能量的4倍,超过10 MJ。

而液氦的蒸发潜热仅仅为e=2.177×104 J/kg,密度r=0.124 kg/L。这样利用(1)式的结果,一个1.5 T的磁体所储存的能量可以蒸发的液氦为:

可见失超时,线圈的能量迅速泄放所产生的热量,足以使磁体内的数千升液氦在数分钟内剧烈蒸发,一般1 L液氦膨胀到室温下的氦气可以扩大到700升。可见最终的氦气可以达到惊人的900 m3(即:1 333 L×700=933 100 L)作为比较,水的汽化潜热高达2 257 000 J/kg,不难计算出上述磁体的储能只能气化1.6 kg的水,也就只有一个中等可乐瓶的大小。所以氦气某种程度上是容易爆炸的,国际上也有超导磁体爆炸的报道。

由于失超是超导磁共振成像系统可能发生的一种状态,也是允许医生通过启动失超开关来达到一定的紧急避险功能,所以失超状态应该被看成是超导磁体的另一种正常功能的状态。按照GB9706.1-2007中45章的要求,超导磁体应该进行压力试验(水压或者气压试验),其基准压强的选取应参考失超时可能出现的最大压强。一般而言,超导磁体安装有4 psi~26psi的多个爆破片,所以最大的爆破压强可以作为一个最低的基准压力来进行压力容器检验,确保在失超时超导磁体本身不会破裂。

4 机械应力安全

超导磁体线圈本身是一种相对粗短的线圈,在绕组内的磁场不仅有轴向分量,而且有径向分量。轴向磁场产生的电磁力要使线圈向外膨胀,导线材料应该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它的极限强度必须高于线圈绕组内的最大周向应力。通过简单的假设,我们可以采用载流圆导线在磁场中的张力公式来估计超导线材自身张力的大小:

T=RIB≈450 N,其中电流I估计为600 A,磁感应强度B一般为1.5 T,半径R一般估计为0.5 m。但是需要指出的是:一般超导线材的截面积只有不到8 mm2。在如此小的截面积上,在低温下要保证持续450 N的应力。这也是需要认证的重点之一,建议机械应力的安全系数至少达到GB9706.1-2007中第28章中的要求。

超导线圈往往由多个亥姆赫兹线圈组成,每一个线圈是由几百匝超导线材绕制而成,在磁场作用下,整个线圈由两端向中间挤压,在线圈各个部分内产生轴向压缩应力。利用电动力学,可以推导出载流圆电流在磁场中的力为[2]:

其中电流I估计为600 A,半径R一般估计为0.5 m,已有研究得知磁场变化率最大时高达,那么每两个线圈之间的轴向吸引力高达数吨之巨。所以超导磁体用来固定亥姆赫兹线圈的限位槽的机械强度也应重点加以考察,建议机械强度的安全系数至少达到GB9706.1-2007中第28章中的要求。

5 电气安全

超导磁体的失超会导致磁体内部出现高压危害。失超后超导磁体内部产生电阻,超导磁体的运行电流一般处在600 A甚至更高,利用欧姆定律可以很容易知道在磁体内正常电阻区可能会产生几百甚至几千伏的电压,这样的电压可能会在磁体内部产生电弧而破坏绝缘。具体而言这些过电压分为以下几种。

(1)最大内电压失超过程中超导磁体内部任意两点之间的最大电压差,有些研究者也称最大内电压为对地电压。该电压对应于磁体工程设计中线圈与骨架之间的绝缘。

(2)层间电压失超过程中磁体内部任意相邻两层之间的最大电压差。该电压对应于磁体工程设计中的层间绝缘。

(3)匝间电压失超过程中磁体内部任意相邻两匝之间的最大电压差。该电压对应于磁体工程设计中的匝间绝缘。

超导磁体对上述的这些电压的耐受力是需要在型式试验中加以验证的,文献[3]提出了耦合磁体失超保护系统的基本要求,并且指出耦合磁体的失超保护系统要保证失超起始点温升不高于350 K,线圈最大内电压低于1 500 V,线圈层间电压低于500 V。这些电压的最高预期值应该成为超导磁体的基本安全性能,参考GB9706.1-2007中关于隔离的要求,测试时应以此为基准电压检验磁体的电介质强度、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

6 超导磁体中的安全失超保护技术

利用电子线路的巧妙设计,可以尽量将失超时的能量快速地均分,避免在局部释放过多能量,这样可以有利于保护磁体,降低风险和危害。一般来说,现在常用的电子电路技术有主动防御型和被动防御型两大类,这些电子电路的技术是超导磁体的关键安全措施。

6.1 电子电路技术保护原理

6.1.1 外接取能电阻保护是一种最简单的失超保护方式,其结构如图2所示。

线圈励磁和正常运行时,S1n到Snn打开,电流不流经取能电阻。当检测到失超发生时,S1n到Snn闭合,电流流经取能电阻,部分磁体储能将释放在该电阻上。这种方式是一种主动防御型方式,有效性依赖于失超探测的灵敏度和开关开合的速度。

6.1.2 次级耦合线圈失超保护结构如图3所示。

磁体I2失超后电流降低便会在次级耦合线圈I1产生感应电流,因而R1能吸收超导磁体的一部分储能,从而降低超导磁体内部的最高温升和内部过电压。特别是次级耦合线圈由于感应电流的产生而温度上升,当次级耦合线圈与超导磁体的线圈绕组有良好的热接触时候,可能会引起与其相邻的附近线圈未失超部分失超,从而加速超导磁体内的失超传播,进一步保护磁体。由于这种方式不依赖于电子开关,所以是一种简单的被动防御型方式。

6.1.3 将上述方法加以改进,可以得到线圈分段保护结构电路,如图4所示。

失超后分段保护为失超磁体电流提供了另外一条支路,失超时产生的电势差分流了磁体的电流,从而降低了磁体温度,保护了超导磁体。当线圈某一段失超时,并联在这一段的外部电阻会使线圈此段电流迅速降低,同时产生的电流用来加热其他线圈,引起其他段线圈失超,从而加速了整个线圈内失超传播过程,保护了超导线圈。这些电阻也可以引发分段线圈内新的失超区,加快线圈内失超传播,保护超导磁体。

7 市场准入前的型式检验的相关建议

上述的一些典型的磁体保护电路还需要在应用中考虑如下一些关键点:

(1)选取合适的移能电阻如果使用了该种电阻,那么应该作为安全关键件在检验中记录相关信息。

(2)保证信号线连接和失超保护电路的可靠性,包括长时间的低温下工作,应选取有相关认证的元器件,并且保护电路应该加以实验。

(3)电子重迭保护,做到每个线圈有两路以上保护信号(利用失超传播的特性,保护系统相邻线圈之间还可以互相监视)。这些信息应该作为重要的安全资料加以保留或提交。

(4)备份保护方案,比如利用冷却流体压力作失超信号,这样可以在电子技术不足以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还能利用热力学技术加以保护。这些信息应该作为重要的安全资料加以保留或提交。

(5)突然停电,或者电池电力不足导致的超导保护电路失效,甚至导致紧急情况下的失超启动开关都不能工作。建议在说明书等重要文件中向磁共振成像系统的用户提示这种风险的存在。

(6)超导开关的错误启动引起的非正常失超,应该在技术上设法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建议在型式检验时,按照单一故障的标准原则加以适当的考虑。

8 失超排气管道的安全措施

超导磁体的失超排气管道的畅通和足够的排气量,是磁体失超时和失超后的安全保证,特别是保证磁体在失超后仍然完好,并通过再次补充液氦和励磁后恢复使用具有极端重要的作用。所以,认证时,应该重点对如下一些关键点加以记录,并考虑备案:

(1)失超排气管道的尺寸,管道长度一般应≤20 m,不得多于2个弯头[4]。

(2)当管道(如果有回收系统,也应包括回气管)穿过RF射频室时,不能形成天线,应该注意互相绝缘。

(3)应该采用合理的风帽结构,防止异物或沉积物的产生。

(4)应安装失超排气管道的自动定时检测系统,可以通过模拟送气并测量气压或流量的方式,定期测量失超排气管道的排气能力。

(5)管道使用的单向阀和爆破片应该有相应的认证。

9 氦气的利用与回收

9.1 氦气应用的广泛性与稀缺性

氦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是最难液化的气体,也是世界上最后一个被液化的气体。其熔点为-272.2 oC,沸点为-268.9oC,属于稀有气体,它在地球上的含量只有一亿分之一。氦在大气中的含量也极少,大约只有百万分之五。氦气在有些地区的天然气中含量却较高,个别甚至高达2%以上.因此目前全世界生产的氦气绝大多数都是从天然气中提取的。氦气是一种惰性气体,不易与别的化学物质发生反应,因此氦气在飞船发射、导弹武器工业、低温超导和半导体生产等方面具有重要用途,是一种极其珍贵的稀缺资源。

中国近年来对氦气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是受制于氦气资源匮乏、提取氦气的成本较高(我国天然气中的氦气含量只有0.2%),现在我国MRI中使用的氦气基本依靠进口。每升液氦的价格大约为200元,一台超导磁共振磁体中有大约1 000升液氦,总价超过20万元。

相比之下,美国的氦气资源十分丰富.地球上80%以上的氦资源分布于美国,美国的天然气中氦气的含量高达7.5%。早在1963年,为了不让作为燃料使用的天然气中的氦气浪费掉,美国政府就推行了一项氦气保存计划.经过多年的开发和保存,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氦气拥有国。世界最大的氦气生产商是美国国家氦气储备公司。

9.2 失超产生的氦气应该回收

超导磁共振成像系统中的氦气是高纯度(99.9%以上)的氦气,价格十分昂贵,液氦价格昂贵是超导磁共振系统运行费用高的主要原因。所以现在世界上对于氦气普遍采用了回收的方式加以利用。回收方式简单地说就是将挥发的氦气收集起来重新加压冷却成液氦。氦气回收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包含收集管路、储气装置和液化装置等。

虽然回收系统复杂,但我们认为随着氦气资源的减少,回收系统不应该仅仅存在于超导磁体制造商的工厂里。一些大型医院里的超导磁共振成像设备很多,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设备的老化,氦气蒸发量也会加大,磁共振设备的氦气会多次填充,失超也会发生,所以建议大型的医院也可以安装统一的氦气回收系统。

1 0 总结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对于高端医疗装备的需求大幅增长,且随着超导技术的日臻完善,我们正在迎来超导磁共振成像设备全面普及使用的时代。现在全国的磁共振系统生产商都已经纷纷转向超导产品,在不久的将来,超导型磁共振系统不再是国外医疗巨头的专利产品,我国自主研发的超导型磁共振系统也将大量投放市场。但是,如果没有针对超导型磁共振系统的特点和超导磁体的风险点,制定出专门的标准架构,将不利于规范超导磁体的生产。虽然,一般而言超导磁体是安全,但是一旦磁体失超,风险和危害都是巨大的。本文立足于现在的标准体系,考虑到失超,分别从压力容器安全,机械应力安全和电气安全几个方面考察,讨论了超导磁体的风险点,同时也从安全失超保护电路的角度讨论了对磁体的保护措施和单一故障下的风险考察点。最后还提出了一直被忽视的失超排气管路的安全检查措施的建议。

参考文献

[1]赵喜平.磁共振成像[M].科学出版社,2004

[2]YY0319-2008:医用电气设备第2部分:医疗诊断用磁共振设备安全专用要求[S].附录BB

[3]M.A.Green,H.Witte.Quench Protection and Power Supply Requirements for the MICE Focusing and Coupling Magnets[R].MICE Note114,2005,May.

分析与检验 篇9

关键词:检验分析仪,故障分析,故障排除

针对临床诊断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医学工具, 检验分析仪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之一。检验分析仪通过对血液等体液的分析, 提取检测数据, 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对疾病的诊断、鉴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医学科技和临床研究的快速发展, 为了满足医学临床检验的高精度、高灵敏性以及高速度等方面的要求, 不少的医疗仪器制造商纷纷生产不同类型的检测分析仪。这些仪器中均采用了微处理器进行控制及数据处理, 使得它们具有快速、简单、准确等特征[1]。此外, 这也给检验分析仪维修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求检验分析仪维修人员应该在掌握仪器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的基础上, 对仪器的处理器及接口电路方面也有所理解, 只有这样, 才能及时找出仪器故障并解决问题。1检验分析仪的故障检修方法检验分析仪维修方法的前提是遵循先询问后诊断的顺序, 顺序原则细化如下:先直观后检测;先全局后局部;先传动电路后驱动电路;先仪器外围后仪器芯片等规律[2]。总之, 检验分析仪器故障检修的基本方法是:首先熟悉并理解分析仪的原理, 其次通过维修人员自身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分析仪器的相关电路, 找出可能会出现问题的若干个部位, 再次通过进行分别的故障检测, 找出真正故障部位, 最后根据故障情况, 修理或者更换故障部位。2检验分析仪常见故障的分析与排除2.1检验分析仪MPU故障的分析与排除检验分析仪微处理器 (MPU) 经常会出现的故障现象如下描述。 (1) 显示屏不显示; (2) 显示屏出现跳跃的不规则字符; (3) 检验分析仪器在进行样品测量期间, 几分钟或半小时不等, 又自动重新开始工作。针对上面所述的几种故障现象, 其中第一种有可能与阴极管灯丝电路以及高压阳极等有一定关联性外, 其他两种故障现象应该与微处理仪器相关。对于微处理仪器, 如果是CPU等发生故障, 则应该通过检测Reset信号、Clock信号以及Ready信号三个重要信号进行故障排查, 因为这三个基本信号中任一个存在问题, 均会引起检验分析仪器故障。比如:当Reset信号有问题时, CPU或者MPU就会进入非正常状态, 通常是无法工作或者是死循环, 而仪器的显示屏通常会不显示任何信息或者出现不规则字符的跳跃。2.2检验分析仪样品测量结果有误的故障分析与排除如果所使用的检验分析仪器出现如下故障:采用同一样品进行测量, 结果的重现性却很差;采用标准样品进行测量, 结果却与正常值相差甚远。针对上述现象, 需要进行故障排量的工作就比较大了。首先, 可以考虑检验分析仪器管道中是否存在气泡或者杂物;其次, 可以考虑检验分析仪器的重要电路元件性能是否变坏。如果确定是重要电路元件性能变坏, 则需要专业的电路维修技术人员, 因为重要电路元件结构复杂, 维修人员必须对电路的工作原理十分清楚。在维修中发现电路故障引起测量结果不稳定, 值偏低。此外, 检验分析仪的一些大阻值电阻由于空气湿度过高, 内部产生霉变, 阻值不稳, 性能变坏, 也常是引起测量结果不稳定的原因之一。可采用加热器之类的电器在这些元件上方炽烤, 去潮湿, 过一段时间, 可能将会改善测量结果。其它电路元件引起的测量结果错误, 可根据测量电路原理, 进行具体情况分析。2.3检验分析仪稀释器的故障分析与排除本人在大量维修实践中发现, 检验分析仪中的稀释元件会频繁出现故障, 该故障大部分是由于稀释元件的驱动板存在问题。故障现象表现为:检验分析仪器的注射哭不到位并发生报警。根据本人所维修过的此种仪器故障, 检验分析仪器驱动板中驱动管软击穿或损坏所致概率达90%以上。主要原因可能在于:稀释元件使用频繁, 但其散热性能较差, 特别是稀释元件的驱动管接近底板, 几乎没有什么散热功能。针对这样的故障, 可以考虑采用增大驱动板中驱动管的功率, 这样修复后的稀释元件可以正常使用较长的时间。3总结医疗设备故障分析及维修方法研究是一个较复杂的系统工程, 而本文研究的检验分析仪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分支, 它要求操作者、设备和环境有机统一。检验分析仪的故障不仅与仪器本身有关, 还涉及到仪器的操作者、维修者以及仪器所处的外界环境。因此, 医疗仪器的三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 相互影响的, 只要其中任何一个出现问题, 仪器就会出现故障。总之, 我们在查找检验分析仪故障时, 首先要考虑到环境系统故障, 然后考虑一下操作系统故障, 最后检查仪器系统故障, 只有这样才能减少维修时盲目大拆大卸, 使维修思路误入歧途, 才能使我们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全面的观点一排查故障, 少走弯路。

参考文献

[1]夏钢伟.浅述检验设备的预防性维护[J].浙江临床医学, 2008 (8) :21~23.

分析与检验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临床随机选取本院2014年5月至2015年4月期间110例经诊断为糖尿病入院治疗患者,按双盲法随机分为两组包括实验组和快速组,每组55例。对所用药物无相关禁忌症、明显过敏反应,经检查符合临床糖尿病诊断标准[3],无相关精神病史可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排除肝肾功能不全患者、依从性差者、临床资料不全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者。其中实验组男31例,女性24例,患病时间1~14年,平均时间(6.9±1.4)年,年龄25~71岁,平均年龄(52.3±4.7)岁;快速组男30例,女性25例,患病时间1~15年,平均时间(7.2±1.3)年,年龄27~73岁,平均年龄(52.7±4.5)岁,两组患者临床一般资料差别无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

1.2 方法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根据病情给予相应降糖治疗,口服匹伐他汀钙片(生产批号:国药准字号H20080553商品名称:力清之产品规格:2mg每盒7粒),1次/d,服药剂量为1~2mg,此药由日本Kowa Company,Ltd,Nagoya Factory生产;每日饭后服用参芪降糖胶囊(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10980085商品规格:0.35g),3次/d,剂量为0.7~1.5mg,治疗后根据患者病情相应调整用法用量,此药由河南羚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检测方法:实验组患者入院后、治疗后清晨空腹取静脉血,采用美国贝克曼库尔特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AU680全自动化生化分析仪以及该公司提供试剂检测血糖,用一次性真空管存放血样,对血样进行离心取血清采用通过己糖激酶法进行检测血糖浓度。快速组患者入院后、治疗后,常规消毒无名指指尖并适量抽取指尖末梢血,使用采血笔存放血液,检测时弃去第1滴血,测定流出指尖第2滴血,仪器为罗氏卓越纤巧型血糖仪,将两种检查方式所得患者血糖浓度水平进行比较。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入院时、用药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检测值比较差别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α=0.05为有差异性标准。

2. 结果

两组患者分别采用快速血糖仪、常规生化仪对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情况进行检测,未治疗时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检测差别比较无意义(P>0.05);用药治疗后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两组检测值比较差别无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糖分是人体组织、器官运转不可或缺的物质,其能为机体提供营养、能量,血糖是机体血液中糖分浓度,其浓度高低能有效反映人体组织、器官进行正常活动时能量是否充足,糖分较低则机体营养、能量不足,会出现乏力、疲惫、过度劳累会头晕能症状[4]。血糖过高则会出现高血糖,长期高血糖会引发糖尿病、神经系统功能异常、器官组织衰竭等,因此了解血糖水平对防治疾病均有重要意义,常规生化仪检查是临床检测血糖的金标准,其检测结果准确度高误差小,但其检查较为复杂且耗时对于病情严重患者,易造成治疗诊断不及时延误病情[5]。近些年临床出现快速血糖检测仪,其操作检查能迅速得到结果,对于病情危重患者能有效进行及时抢救,同时为预后检测提供方便,血糖异常者空腹、饭后血糖会出现变化,采用常规仪器检查无法及时了解患者血糖动态变化,不利于治疗方案的完善[6]。快速血糖仪可随时进行血糖浓度检测,临床应用价值高,但有部分人认为快速血糖仪检测结果无法像常规生化仪一样准确,存在一定误差[7]。

本次本院临床对糖尿病患者使用快速血糖仪、常规生化仪对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情况进行检测,发现未治疗时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检测差别比较无意义(P>0.05);用药治疗后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两组检测值比较差别无意义(P>0.05),结果表明快速血糖仪临床检查准确度高,误差小。

综上所述,临床在对患者进行血糖浓度水平检测时,使用快速血糖仪检查结果与使用常规生化仪结果无明显差异,快速血糖仪临床应用价值高、可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金英.刍议临床血糖检验中快速血糖仪与常规生化仪应用的临床意义[J].糖尿病新世界,2015,35(15):87-88.

[2]王华忠.临床血糖检验中快速血糖仪与常规生化仪检验结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24(7):4536.

[3]高士红,张照亮.急诊检验血糖中快速血糖仪和常规生化仪两种方法的临床应用[J].吉林医学,2014,35(32):7232-7232.

[4]周良琼,张志伦,王亚兰,等.末梢血快速血糖仪与生化分析仪测定血糖的比对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17):1939-1941.

[5]刘萍,周良琼,张志伦,等.快速血糖仪与生化分析仪测定血糖的比对分析及其性能评价[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17):1938-1939.

[6]董清松,宋秀宇,林贵兰,等.生化仪与快速血糖仪90例血糖测定结果比对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6):194-195.

分析与检验 篇11

关键词:锅炉制造;监督检验;焊接质量控制;无损检测;水压试验

中图分类号:TK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13-0083-02

1 概述

锅炉已经广泛运用于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锅炉是在高温、高压的状态下工作,且有爆炸危险的特殊设备。一旦发生事故,后果将十分严重。为保证每一台锅炉产品质量符合《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及相关标准的要求,应对在制造过程中涉及到的关键工序严格控制,防止不合格产品流入下道工序,保证质量。本文将就笔者在锅炉制造监检工作中经常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

2 锅炉监检常见问题分析与探讨

2.1 设计资料审查

锅炉产品的设计文件,需经过国家质检总局核准的鉴定机构的鉴定。设计文件的鉴定是锅炉产品监检的第一个环节,也体现了产品质量从源头抓起的监管思路。而锅炉厂的设计文件经常会遇到如下问题:

一是老旧图纸仍在使用,例如仍有经劳动局审批的图纸用于生产。近年来材料及制造标准都不断地更新,这体现了锅炉制造行业的进步,但是设计部门不能与时俱进,总是停留在过去的设计水平,不但使得锅炉产品落后,而且锅炉投用以后,由于效率低,造成资源的浪费。

二是部分锅炉厂设计文件送审时间严重滞后。在设计文件未经鉴定前就开始制造,这严重违反规程要求。有的生产车间未按照图纸制造,凭借经验,随意性很大,设备的安全存在隐患。

三是设计文件发生更改,未及时下达到车间及厂里的相关部门,车间仍按原设计文件制造,严重地将使得产品作废,或是将错就错,在下面的工序进行补救,尽管无质量隐患,但降低了锅炉效率和产品的安全性。

四是有的小型锅炉厂使用其他厂的锅炉图纸进行制造,但忽略了图纸设计单位的资质,有的没有设计制造资格,应重新对设计文件进行鉴定。

五是锅炉制造过程中,材料代用情况非常多,有的材料多次代用使用。比如压力管座、水位表管座、排污管座等,设计时就已经知道需进行材料代用,却不考虑更换

材料。

笔者认为,设计部门要加强人员素质管理,加强设计创新与鼓励,这样才能使锅炉制造行业有质的进步,否则也只能停留在扩大规模的劳动密集型发展阶段。设计人员要及时完成设计任务且尽快送审,防止设计文件鉴定滞后现象发生。同时,建议设计与生产部门要加强沟通,并且做到相互尊重和理解,确保产品与设计要求一致。

2.2 材料使用问题

按设计及标准要求,正确的选择锅炉的原材料,是保证锅炉安全运行的关键环节,这也是锅炉制造监检的最为重要的一项内容。但锅炉制造企业在这个环节管理往往比较欠缺,经常存在下列问题:

一是材料入库,摆放混乱,没有分区对待,甚至摆放在非材料区;材料随意入库摆放,很容易造成材料使用

错误。

二是材料标记移植不及时,部分管材甚至漏做标记移植。监检人员车间巡检及水压试验时,对锅炉主要部件的材料钢印都有现场记录,但制造厂的出厂资料中,材料的入厂编号却多次与监检人员的现场记录不符,这就体现了制造厂的材料标记移植工作有很大的漏洞。一旦用错材料,将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和巨大的损失。

三是焊材库管理不到位,监检人员车间巡检时,多次发现焊材库管理员不在岗。许多锅炉厂焊材库管理员往往是身兼多职,有的焊材库管理甚至直接委托焊工私自领取焊材,而未进行任何登记;导致焊材领用回收情况不明,有的焊材领出一周后仍在车间存放且继续使用。

四是制造厂有些部件是外协外购的,但外协外购件控制很不到位,比如锻件无质量证明书,有的甚至没有产品制造合格证,当监检人员提出疑问时,他们就想蒙混过关。

对此,笔者认为,应该严格按照材料入库管理程序,进行材料入厂检验,要严格按照法规、标准来验收,并且要做全检验项目。只要是不合格产品坚决不能入库。不能因为赶生产进度,就敷衍了事。材料入库要分待检区、合格区、不合格区,并且严格执行标记移植,确保对材料进行有效追踪。

对焊材库要加强管理,严格控制温湿度,执行焊材的保存、发放、领用、回收制度,并且由专人管理,责任到人。对于外购外协件要做到逐件检查,不合格品绝不能

投产。

2.3 焊接质量控制

锅炉主要受压部件如锅筒、集箱、受热面管子、管道等主要是由焊接完成,因此焊接工作在保证锅炉产品质量上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且,无论是制造厂质检员还是监检机构的监检人员,在检查焊接工作中都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才能对焊接产品质量进行严格把关。以下是焊接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监检人员应特别注意:焊工无证施焊,或者焊工操作项目未覆盖产品(如大小接管不能涵盖);焊接现场焊条、焊丝随意存放,领用后未放入保温桶;焊接接口清理不到位;少量焊接项目缺焊接工艺评定;例如某锅炉厂的产品属分包项目,焊接工艺按照分包方的工艺进行,在自己厂内未进行焊接工艺评定,这严重违反规定要求。

笔者认为以上问题主要是人员素质问题,首先制造厂管理人员素质要提高,做到监督到位,管理到位,制止焊工不规范行为,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其次,焊工素质要提高,焊接工作不能马虎大意,每个工序都要做到位,严格按照焊接工艺卡和相关技术要求进行操作。另外,企业要进行定期例会以强调工作的重要性,对违规行为进行通报批评并进行相应处罚,对工作质量优秀的员工进行奖励,以鼓励大家争先创优。

2.4 无损检测

无损检测在锅炉制造中是保证质量的重要手段,射线和超声波是无损检测的主要手段,其主要目的是查清焊缝内部的质量状况,国内外都把这项检查视为保证质量的重要检查手段,这一点锅炉制造企业也都有充分的认识,但有一些小型锅炉厂对此不够重视,经常会出现以下问题:

一是厂内现有的资料人员太少,虽然检测工作已经做完,但是整理底片及出具报告不及时或是严重滞后,按规程要求监检人员应对射线底片按比例进行抽查,且完成此项工作前不能进入下道工作,但是由于检测报告不能及时出具,影响监检进度。

二是检测比例不符合要求,例如由于存在内部协调问题,一台分汽缸,图纸上写25%探伤,而射线报告写要求探伤比例20%。

三是有的小型锅炉厂为了节约成本,或是无损检测人员偷懒进行造假行为,例如超声波探伤由于缺乏原始证据仅出具报告,有的现场根本没有检测痕迹,但还是有报告。有的射线检测人员实际拍片时对一个位置拍多张片,弄虚作假。

对于无损检测问题,除了要求制造厂加强管理,监检人员也要现场监督,提高检测质量的可靠性,如有发现造假行为应严肃处理。

2.5 水压试验

锅炉产品制成后,锅筒、集箱、受热面管子等受压元件,必须进行耐压试验来检测是否泄露,严格要求水质、水温,且在检定有效期内的两块压力表,严格控制试验压力,保压时间不得有结露、泄露现象。锅炉水压时经常出现如下问题:

一是试验压力出错,由于操作人员一天要进行众多锅炉的耐压试验,试验压力有时会弄错,有时汽包水压试验未按照图纸试验,试验压力错误。所以质检人员和监检人员在水压前都要进行核对,防止出错。

二是水压试验时还有压力表超期未检验,保压时间不够等问题,监检人员也应注意。

3 结语

《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性能监督检验规则》中规定,监检的内容包括对锅炉压力容器制造过程中涉及安全性能的项目进行监检和对受检企业制造质量体系运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在保证质量体系的运转正常的情况下,监检员必须到现场监检A类检验项目,因为锅炉检验项目众多,监检人员不可能做到完全跟踪检验,也不可能代替制造企业的自检,而是在企业自检合格的基础上进行;因此笔者认为,监检工作应抓重点,抓住了重点,也就确保了监检的质量,并且可以使锅炉产品的质量得到有效保障。

作者简介:唐亮萍(1984—),女,湖南益阳人,供职于湖南省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研究院,长沙理工大学在职研究生,研究方向:特种设备制造。

花键有效长的检验与控制分析 篇12

1 观看刀花法

这种方法通过观看花键两侧面和底面滚刀或铣刀的进刀刀痕即刀花, 用直尺测量端面至刀痕终止位置处的距离来作为花键有效长。

该方法用肉眼观看刀痕终止位置, 进刀量的大小将决定刀花的大小, 而刀花的大小又会影响视觉误差的大小, 视觉误差又因人而异, 因此这种方法的波动性较大, 即误差较大。一般都是将最后一个完整刀花作为刀痕终止位置。用该方法确定的有效长要比实际有效长短。故建议用该种方法控制有效长时, 要尽可能按要求值下限控制。

2 直线性测量法

这种方法是通过用百分表测量出花键小径的直线性陡变高处, 用直尺测量端面至直线性陡变高处的距离来作为花键有效长。

这种方法是在检验仪器上用百分表测量出花键小径的直线性陡变高处, 因此其波动性较小, 即误差较小。但在用这种方法测量时会发现, 直线性陡变高处并不是在刀痕终止位置处, 而是要经过一段沉切段X的距离后才是直线性陡变高处, 沉切段X是一个变数, 受加工走刀速度和刀具停留时间的影响。用该种方法确定的有效长要比实际有效长长。故建议用该种方法控制有效长时, 尽可能按要求值中上限控制。

3 花键环规综合测量法

这种方法是将花键环规套入外花键轴上, 让其自然滑落至花键收尾端, 然后用深度游标卡尺测量轴端面至花键环规引导后端面的距离和花键环规厚度 (在测量花键环规厚度时应减去收尾端花键环规引导前端内倒角轴向长度) , 以这两个距离之和作为花键有效长。

该方法是综合测量法, 它比较接近实际使用状态, 花键环规落至花键收尾端的位置, 受花键环规滑落重力、花键环规内孔倒角轴向长度、沉切段X、花键小径配合间隙的影响。用该方法确定的有效长要比实际有效长长。故建议用该方法控制有效长时, 要尽可能按要求值上限控制。

上一篇:悬浮床加氢裂化下一篇:给排水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