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质量监督与检验专业自荐信

2024-09-17

产品质量监督与检验专业自荐信(共8篇)

产品质量监督与检验专业自荐信 篇1

尊敬的领导:

您好!

真诚地感谢您们在百忙之中抽空阅览我的自荐信,为一位满腔热情的求职学生开启一扇希望之门,同时向您们辛勤的工作致以深深的敬意。

我是保定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产品质量监督与检验专业2014届即将毕业的学生xiexiebang。在此毕业之际,我希望得到贵单位的栽培和赏识,为了发挥自己的才能,特向贵单位推荐自己。

光阴似箭,在中专生活中,我坚持以学业为重,深钻细研,精益求精,把主要精力放在专业理论的学习和实践上,通过长期的努力,现已扎实地掌握了本专业的理论和技术,如:无机、有机、化学分析、仪器分析、工业分析、食品检验、微生物学、分离与富集、化工基础、涂料(化妆品)检验、质量管理、环保概论……在学习中我形成了严谨的学习态度,严密的思维方式,取得了优秀的学习成绩,赢得了老师的赞扬和肯定!在2012年2月-3月,我接受了长达一个多月的魔鬼训练。每学期都获得奖学金。此外,我喜欢交友谈心,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2013.8-2014.4在海南中xxxxxxx有限公司当过质检学徒三个月,并胜任质检员职位,具有一定的技术能力和工作经验。勤奋是真实的内涵,在假期间我还充分利用所学的知识与社会实践,把自己砺炼成一个对目标不舍不弃,乐观向上,更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及有较好的承受能力、适应能力的从业人员。

剑鸣厘中,期之以声。如果我能喜获您们的赏识,我一定会全力以赴为贵单位添砖加瓦,竭尽绵薄之力,在各方英才的领导和帮助下,为公司的再度发展和腾飞推波助澜。

您求贤若渴,我期待伯乐,给我一个机会,还您一个惊喜,感谢您的关注,期待您的回复。谢谢!

最后,祝领导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祝贵单位事业欣欣向荣,业绩蒸蒸日上!

此致

敬礼!

自荐人:

医学检验专业应届生自荐信 篇2

医学检验专业应届生自荐信、在求职中自荐信是为了更方便招聘单位了解到自已,自荐信一定要按应聘职位写详细以下提供一篇医学检验专业自荐信为写作模板。

尊敬的领导:

您好!

首先,感谢你在百忙之中展阅我的自荐信,我是广西桂东卫生学校医学检验专业即将毕业的一名学生。

我在一个严谨求实、作风优良的卫校集体中学习和生活,在老师们的严格要求及个人的努力下,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同时努力培养素质和提高能力,积极参加并组织院校的多项大型活动,从而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也很好的培养了自己的交际能力。经过两年多专业课程的`学习和一年的临床实践,已具备了较为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临床经验,整体素质有了很大的有提高。我锐意进取、乐于助人的作风和表现赢得了领导、老师和同学们的信任和赞誉。在实习期间提高了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树立严谨、踏实的工作态度,以细心、、耐心、责任心对待标本,因此获得主任的高度好评,也使我对未来更加充满信心。(本文信息来源于大学生个人简历网请注明)

尽管在众多应聘者中,我不一定是最优秀的,但是我仍然很有自信,因为我会用行动来证实这一切。我热爱检验事业,殷切期盼能够在您的领导下为这一光荣事业添砖加瓦,并在工作中不断学习、进步。相信我!我会尽心尽责,尽我所能,让贵医院满意,让患者满意。

最后,请接受我最诚挚的谢意!

此致

敬礼

产品质量监督与检验专业自荐信 篇3

《进出口肉类产品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 已经 2010年 3月 10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 现予公布, 自 2011年 6月 1日起施行。

局 长

二 〇 一一年一月四日

进出口肉类产品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进出口肉类产品检验检疫及监督管理,保障进出口肉类产 品质量安全,防止动物疫情传入传出国境,保护农牧业生产安全和人类健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 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 及 其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国务院关于加 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进出口肉类产品的检验检疫及监督管理。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肉类产品是指动物屠体的任何可供人类食用部分,包 括胴体、脏器、副产品以及以上述产品为原料的制品,不包括罐头产品。第四条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主管全国 进出口肉类产品检验检疫及监督管理工作。

国家质检总局设在各地的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以下简称检验检疫机构 负责所辖区域进出口肉类产品检验检疫及监督管理。

第五条 检验检疫机构依法对进出口肉类产品进行检验检疫及监督抽查, 对进出口肉类产品生产加工企业(以下简称生产企业、收货人、发货人根据 监管需要实施信用管理及分类管理制度。

第六条 进出口肉类产品生产企业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有关标准从 事生产经营活动, 对社会和公众负责, 保证肉类产品质量安全, 接受社会监督, 承担社会责任。

第二章 进口检验检疫

第七条 进口肉类产品应当符合中国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食品安全国家 标准的要求,以及中国与输出国家或者地区签订的相关协议、议定书、备忘录 等规定的检验检疫要求以及贸易合同注明的检疫要求。

进口尚无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肉类产品, 收货人应当向检验检疫机构提交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出具的许可证明文件。

第八条 国家质检总局根据中国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要求、国内外肉类产品疫情疫病和有毒有害物质风险分析结果,结合对拟向中 国出口肉类产品国家或者地区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评估情况, 制定并 公布中国进口肉类产品的检验检疫要求;或者与拟向中国出口肉类产品国家或 者地区签订检验检疫协定,确定检验检疫要求和相关证书。

第九条 国家质检总局对向中国境内出口肉类产品的出口商或者代理商实 施备案管理,并定期公布已经备案的出口商、代理商名单。

进口肉类产品境外生产企业的注册管理按照国家质检总局相关规定执行。第十条 检验检疫机构对进口肉类产品收货人实施备案管理。已经实施备 案管理的收货人,方可办理肉类产品进口手续。

第十一条 进口肉类产品收货人应当建立肉类产品进口和销售记录制度。记录应当真实,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

第十二条 国家质检总局对进口肉类产品实行检疫审批制度。进口肉类产 品的收货人应当在签订贸易合同前办理检疫审批手续, 取得进境动植物检疫许 可证。

国家质检总局根据需要,按照有关规定,可以派员到输出国家或者地区进 行进口肉类产品预检。

第十三条 进口肉类产品应当从国家质检总局指定的口岸进口。

进口口岸的检验检疫机构应当具备进口肉类产品现场查验和实验室检验 检疫的设备设施和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

进口肉类产品应当存储在检验检疫机构认可并报国家质检总局备案的存 储冷库或者其他场所。肉类产品进口口岸应当具备与进口肉类产品数量相适应 的存储冷库。存储冷库应当符合进口肉类产品存储冷库检验检疫要求。第十四条 进口鲜冻肉类产品包装应当符合下列要求:(一内外包装使用无毒、无害的材料,完好无破损;(二内外包装上应当标明产地国、品名、生产企业注册号、生产批号;(三 外包装上应当以中文标明规格、产地(具体到州/省/市、目的地、生产日期、保质期、储存温度等内容,目的地应当标明为中华人民共和国, 加 施输出国家或者地区官方检验检疫标识。

第十五条 肉类产品进口前或者进口时,收货人或者其代理人应当持进口 动植物检疫许可证、输出国家或者地区官方出具的相关证书正本原件、贸易合 同、提单、装箱单、发票等单证向进口口岸检验检疫机构报检。

进口肉类产品随附的输出国家或者地区官方检验检疫证书, 应当符合国家 质检总局对该证书的要求。

第十六条 检验检疫机构对收货人或者其代理人提交的相关单证进行审 核,符合要求的,受理报检,并对检疫审批数量进行核销,出具入境货物通关 证明。

第十七条 装运进口肉类产品的运输工具和集装箱,应当在进口口岸检验 检疫机构的监督下实施防疫消毒处理。未经检验检疫机构许可,进口肉类产品 不得卸离运输工具和集装箱。

第十八条 进口口岸检验检疫机构依照规定对进口肉类产品实施现场检验 检疫,现场检验检疫包括以下内容:(一检查运输工具是否清洁卫生、有无异味,控温设备设施运作是否正 常,温度记录是否符合要求;(二 核对货证是否相符, 包括集装箱号码和铅封号、货物的品名、数(重 量、输出国家或者地区、生产企业名称或者注册号、生产日期、包装、唛头、输出国家或者地区官方证书编号、标志或者封识等信息;(三查验包装是否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要求;(四预包装肉类产品的标签是否符合要求;(五对鲜冻肉类产品还应当检查新鲜程度、中心温度是否符合要求、是 否有病变以及肉眼可见的寄生虫包囊、生活害虫、异物及其他异常情况,必要 时进行蒸煮试验。

第十九条 进口鲜冻肉类产品经现场检验检疫合格后,运往检验检疫机构 指定地点存放。

第二十条 检验检疫机构依照规定对进口肉类产品采样,按照有关标准、监控计划和警示通报等要求进行检验或者监测。

第二十一条 口岸检验检疫机构根据进口肉类产品检验检疫结果作出如下 处理:(一经检验检疫合格的,签发《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准予生产、加工、销售、使用。《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应当注明进口肉类产品的集装 箱号、生产批次号、生产厂家名称和注册号、唛头等追溯信息。

(二经检验检疫不合格的,签发检验检疫处理通知书。有下列情形之一 的,作退回或者销毁处理: 1.无有效进口动植物检疫许可证的;2.无输出国家或者地区官方机构出具的相关证书的;3.未获得注册的生产企业生产的进口肉类产品的;4.涉及人身安全、健康和环境保护项目不合格的。

(三经检验检疫,涉及人身安全、健康和环境保护以外项目不合格的, 可以在检验检疫机构的监督下进行技术处理,合格后,方可销售或者使用。(四需要对外索赔的,签发相关证书。

第二十二条 目的地为内地的进口肉类产品,在香港或者澳门卸离原运输 船只并经港澳陆路运输到内地的、在香港或者澳门码头卸载后到其他港区装船 运住内地的,发货人应当向国家质检总局指定的检验机构申请中转预检。未经 预检或者预检不合格的,不得转运内地。

指定的检验机构应当按照国家质检总局的要求开展预检工作, 合格后另外 加施新的封识并出具证书, 入境口岸检验检疫机构受理报检时应当同时查验该 证书。

第三章 出口检验检疫

第二十三条 出口肉类产品由检验检疫机构进行监督、抽检,海关凭检验 检疫机构签发的通关证明放行。

第二十四条 检验检疫机构按照下列要求对出口肉类产品实施检验检疫:(一输入国家或者地区检验检疫要求;(二中国政府与输入国家或者地区签订的检验检疫协议、议定书、备忘 录等规定的检验检疫要求;

(三中国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质检总局规定的检验检疫要求;(四输入国家或者地区官方关于品质、数量、重量、包装等要求;(五贸易合同注明的检验检疫要求。

第二十五条 检验检疫机构按照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管理规定,对出口 肉类产品的生产企业实施备案管理。

输入国家或者地区对中国出口肉类产品生产企业有注册要求, 需要对外推 荐注册企业的,按照国家质检总局相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六条 出口肉类产品加工用动物应当来自经检验检疫机构备案的饲 养场。

检验检疫机构在风险分析的基础上对备案饲养场进行动物疫病、农兽药残 留、环境污染物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的监测。未经所在地农业行政部门出具检 疫合格证明的或者疫病、农兽药残留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监测不合格的动物不 得用于屠宰、加工出口肉类产品。

第二十七条 出口肉类产品加工用动物备案饲养场或者屠宰场应当为其生 产的每一批出口肉类产品原料出具供货证明。

第二十八条 出口肉类产品生产企业应当按照输入国家或者地区的要求, 对出口肉类产品的原辅料、生产、加工、仓储、运输、出口等全过程建立有效 运行的可追溯的质量安全自控体系。

出口肉类产品生产企业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兽医卫生和食品安全管 理人员。

第二十九条 出口肉类产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原料进货查验记录制度,核 查原料随附的供货证明。进货查验记录应当真实,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

出口肉类产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出厂检验记录制度, 查验出厂肉类产品的 检验合格证和安全状况, 如实记录其肉类产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生产批号、检验合格证号、购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销售日期等内容。肉类产品出厂检验记录应当真实,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

第三十条 出口肉类产品生产企业应当对出口肉类产品加工用原辅料及成 品进行自检,没有自检能力的应当委托有资质的检验机构检验,并出具有效检 验报告。

第三十一条 检验检疫机构应当对出口肉类产品中致病性微生物、农兽药 残留和环境污染物等有毒有害物质在风险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抽样检验, 并对出 口肉类生产加工全过程的质量安全控制体系进行验证和监督。

第三十二条 用于出口肉类产品包装的材料应当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包装 上应当按照输入国家或者地区的要求进行标注, 运输包装上应当注明目的地国 家或者地区。

第三十三条 检验检疫机构根据需要可以向出口肉类产品生产企业派出官 方兽医或者检验检疫人员,对出口肉类产品生产企业进行监督管理。

第三十四条 发货人或者其代理人应当在出口肉类产品启运前,按照国家 质检总局的报检规定向出口肉类产品生产企业所在地检验检疫机构报检。第三十五条 出口肉类产品的运输工具应当有良好的密封性能和制冷设 备,装载方式能有效避免肉类产品受到污染,保证运输过程中所需要的温度条 件,按照规定进行清洗消毒,并做好记录。

发货人应当确保装运货物与报检货物相符,做好装运记录。

第三十六条 检验检疫机构对报检的出口肉类产品的检验报告、装运记录 等进行审核,结合日常监管、监测和抽查检验等情况进行合格评定。符合规定 要求的,签发有关检验检疫证单;不符合规定要求的,签发不合格通知单。第三十七条 检验检疫机构根据需要,可以按照有关规定对检验检疫合格 的出口肉类产品、包装物、运输工具等加施检验检疫标志或者封识。

第三十八条 存放出口肉类产品的中转冷库应当经所在地检验检疫机 构备案并接受监督管理。

出口肉类产品运抵中转冷库时应当向其所在地检验检疫机构申报。中转 冷库所在地检验检疫机构凭生产企业所在地检验检疫机构签发的检验检疫证 单监督出口肉类产品入库。

第三十九条 出口冷冻肉类产品应当在生产加工后六个月内出口,冰鲜肉 类产品应当在生产加工后 72小时内出口。输入国家或者地区另有要求的,按 照其要求办理。

第四十条 用于出口肉类产品加工用的野生动物,应当符合输入国家或者 地区和中国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并经国家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第四章 过境检验检疫

第四十一条 运输肉类产品过境的,应当事先获得国家质检总局批准,按 照指定的口岸和路线过境。承运人或者押运人应当持货运单和输出国家或者地 区出具的证书,在进口时向检验检疫机构报检,由进口口岸检验检疫机构查验 单证。进口口岸检验检疫机构应当通知出口口岸检验检疫机构,出口口岸检验 检疫机构监督过境肉类产品出口。

进口口岸检验检疫机构可以派官方兽医或者其他检验检疫人员监运至出 口口岸。

第四十二条 过境肉类产品运抵进口口岸时,由进口口岸检验检疫机构 对运输工具、装载容器的外表进行消毒。

装载过境肉类产品的运输工具和包装物、装载容器应当完好。经检验检疫 机构检查,发现运输工具或者包装物、装载容器有可能造成途中散漏的,承运 人或者押运人应当按照检验检疫机构的要求,采取密封措施;无法采取密封措 施的,不准过境。

第四十三条 过境肉类产品运抵出口口岸时,出口口岸检验检疫机构应当 确认货物原集装箱、原铅封未被改变。

过境肉类产品过境期间,未经检验检疫机构批准,不得开拆包装或者卸离 运输工具。

第四十四条 过境肉类产品在境内改换包装,按照进口肉类产品检验检疫 规定办理。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四十五条 国家质检总局对进出口肉类产品实行安全监控制度,依据风 险分析和检验检疫实际情况制定重点监控计划, 确定重点监控国家或者地区的 进出口肉类产品种类和检验项目。

检验检疫机构应当根据国家质检总局进出口食品安全风险监控计划, 制定并实施所辖区域内进口肉类产品风险管理的实施方案。

第四十六条 国家质检总局和检验检疫机构对进出口肉类实施风险管理。具体措施,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十七条 国家质检总局和检验检疫机构应当及时向相关部门、机构和 企业通报进出口肉类产品安全风险信息。发现进出口肉类产品安全事故,或者 接到有关进出口肉类产品安全事故的举报,应当立即向卫生、农业行政部门通 报并按照有关规定上报。第四十八条 进出口肉类产品的生产企业、收货人、发货人应当合法生产 和经营。检验检疫机构应当建立进出口肉类产品的收货人、发货人和出口肉类产品 生产企业不良记录制度,对有违法行为并受到行政处罚的,可以将其列入违法 企业名单并对外公布。第四十九条 进口肉类产品存在安全问题,可能或者已经对人体健康和生 命安全造成损害的,收货人应当主动召回并立即向所在地检验检疫机构报告。收货人不主动召回的,检验检疫机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责令召回。出口肉类产品存在安全问题,可能或者已经对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损 害的,出口肉类产品生产企业应当采取措施避免和减少损害的发生,并立即向 所在

地检验检疫机构报告。有前二款规定情形的,检验检疫机构应当及时向国家质检总局报告。第五十条 出口肉类产品加工用动物备案饲养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取消 备案:

(一)存放或者使用中国、拟输出国家或者地区禁止使用的药物和其他有 毒有害物质,使用的药物未标明有效成份或者使用含有禁用药物和药物添加 剂,未按照规定在休药期停药的;

(二)提供虚假供货证明、转让或者变相转让备案号的;

(三)隐瞒重大动物疫病或者未及时向检验检疫机构报告的; 11/12

(四)拒不接受检验检疫机构监督管理的;

(五)备案饲养场的名称、法定代表人发生变化后 30 日内未申请变更的;

(六)养殖规模扩大、使用新药或者新饲料或者质量安全体系发生重大变 化后 30 日内未向检验检疫机构报告的;

产品质量监督与检验专业自荐信 篇4

根据国务院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为了进一步明确取消进口旧机电产品装运前检验机构指定,国家质检总局决定在《进口旧机电产品检验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检总局令第171号)第七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二款“国家质检总局不予指定检验机构从事进口旧机电产品装运前检验”。

本决定自2017年4月1日起施行。

《进口旧机电产品检验监督管理办法》根据本决定作相应修改,重新公布。

进口旧机电产品检验监督管理办法

(2017年修正本)

(2015年11月23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71号公布,根据2017年2月27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修改<进口旧机电产品检验监督管理办法>的决定》修订)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进口旧机电产品的检验监督管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及其实施条例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双边或者多边条约、协定和其他具有条约性质的文件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国家允许进口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使用的旧机电产品的检验监督管理。

本办法所称旧机电产品是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机电产品:

(一)已经使用(不含使用前测试、调试的设备),仍具备基本功能和一定使用价值的;

(二)未经使用,但是超过质量保证期(非保修期)的;

(三)未经使用,但是存放时间过长,部件产生明显有形损耗的;

(四)新旧部件混装的;

(五)经过翻新的。

第三条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主管全国进口旧机电产品检验监督管理工作。

国家质检总局设在各地的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以下简称检验检疫部门)负责所辖地区进口旧机电产品检验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 进口旧机电产品应当符合法律法规对安全、卫生、健康、环境保护、防止欺诈、节约能源等方面的规定,以及国家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

第五条 进口旧机电产品应当实施口岸查验、目的地检验以及监督管理。价值较高、涉及人身财产安全、健康、环境保护项目的高风险进口旧机电产品,还需实施装运前检验。需实施装运前检验的进口旧机电产品清单由国家质检总局制定并在国家质检总局网站上公布。

进口旧机电产品的装运前检验结果与口岸查验、目的地检验结果不一致的,以口岸查验、目的地检验结果为准。

第六条 旧机电产品的进口商应当诚实守信,对社会和公众负责,对其进口的旧机电产品承担质量主体责任。

第二章 装运前检验

第七条 需实施装运前检验的进口旧机电产品,其收、发货人或者其代理人应当按照国家质检总局的规定申请检验检疫部门或者委托检验机构实施装运前检验。

国家质检总局不予指定检验机构从事进口旧机电产品装运前检验。

装运前检验应当在货物启运前完成。

第八条 收、发货人或者其代理人申请检验检疫部门实施装运前检验的,检验检疫部门可以根据需要,组织实施或者派出检验人员参加进口旧机电产品装运前检验。

第九条 进口旧机电产品装运前检验应当按照国家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实施。

装运前检验内容包括:

(一)对安全、卫生、健康、环境保护、防止欺诈、能源消耗等项目做出初步评价;

(二)核查产品品名、数量、规格(型号)、新旧、残损情况是否与合同、发票等贸易文件所列相符;

(三)是否包括、夹带禁止进口货物。

第十条 检验机构接受委托实施装运前检验的,应当诚实守信,按照本办法第九条以及国家质检总局的规定实施装运前检验。

第十一条 检验检疫部门或者检验机构应当在完成装运前检验工作后,签发装运前检验证书,并随附装运前检验报告。

检验证书及随附的检验报告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一)检验依据准确、检验情况明晰、检验结果真实;

(二)有统一、可追溯的编号;

(三)检验报告应当包含检验依据、检验对象、现场检验情况、装运前检验机构及授权签字人签名等要求;

(四)检验证书不应含有检验报告中检验结论及处理意见为不符合本办法第四条规定的进口旧机电产品;

(五)检验证书及随附的检验报告文字应当为中文,若出具中外文对照的,以中文为准;

(六)检验证书应当有明确的有效期限,有效期限由签发机构根据进口旧机电产品情况确定,一般为半年或一年。

工程机械的检验报告除满足上述要素外,还应当逐台列明名称、HS编码、规格型号、产地、发动机号/车架号、制造日期(年)、运行时间(小时)、检测报告、维修记录、使用说明书核查情况等内容。

第三章 进口旧机电产品检验 第十二条 进口旧机电产品运抵口岸后,收货人或者其代理人应当持下列资料向检验检疫部门办理报检手续:

(一)合同、发票、装箱单、提单;

(二)需实施装运前检验的,还应当提交检验检疫部门或者检验机构出具的装运前检验证书及随附的检验报告。

第十三条 口岸检验检疫部门受理报检后,应当签发通关证明,并注明“进口旧机电产品”。

第十四条 口岸检验检疫部门对进口旧机电产品实施口岸查验。

实施口岸查验时,应当对报检资料进行逐批核查。必要时,对进口旧机电产品与报检资料是否相符进行现场核查。

口岸查验的其他工作按口岸查验的相关规定执行。第十五条 目的地检验检疫部门对进口旧机电产品实施目的地检验。

第十六条 检验检疫部门对进口旧机电产品的目的地检验内容包括:一致性核查,安全、卫生、环境保护等项目检验。

(一)一致性核查:

1.核查产品是否存在外观及包装的缺陷或者残损; 2.核查产品的品名、规格、型号、数量、产地等货物的实际状况是否与报检资料及装运前检验结果相符;

3.对进口旧机电产品的实际用途实施抽查,重点核查特殊贸易方式进口旧机电产品的实际使用情况是否与申报情况一致。

(二)安全项目检验:

1.检查产品表面缺陷、安全标识和警告标记; 2.检查产品在静止状态下的电气安全和机械安全; 3.检验产品在运行状态下的电气安全和机械安全,以及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三)卫生、环境保护项目检验:

1.检查产品卫生状况,涉及食品安全项目的食品加工机械及家用电器是否符合相关强制性标准;

2.检测产品在运行状态下的噪声、粉尘含量、辐射以及排放物是否符合标准;

3.检验产品是否符合我国能源效率有关限定标准。

(四)对装运前检验发现的不符合项目采取技术和整改措施的有效性进行验证,对装运前检验未覆盖的项目实施检验;必要时对已实施的装运前检验项目实施抽查。

(五)其他项目的检验依照同类机电产品检验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七条 经目的地检验,涉及人身财产安全、健康、环境保护项目不合格的,由检验检疫部门责令收货人销毁,或者出具退货处理通知单并书面告知海关;其他项目不合格的,可以在检验检疫部门的监督下进行技术处理,经重新检验合格的,方可销售或者使用。

经目的地检验不合格的进口旧机电产品,属成套设备及其材料的,签发不准安装使用通知书。经技术处理,并经检验检疫部门重新检验合格的,方可安装使用。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十八条 国家质检总局及检验检疫部门对进口旧机电产品收货人及其代理人、进口商及其代理人、装运前检验机构及相关活动实施监督管理。

第十九条 检验机构应当对其所出具的装运前检验证书及随附的检验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

国家质检总局或者检验检疫部门在进口旧机电产品检验监管工作中,发现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证书及随附的检验报告存在违反本办法第十一条规定,情节严重或引起严重后果的,可以发布警示通报并决定在一定时期内不予认可其出具的检验证书及随附的检验报告,但最长不得超过3年。

第二十条 进口旧机电产品的进口商应当建立产品进口、销售和使用记录制度,如实记录进口旧机电产品的品名、规格、数量、出口商和购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交货日期等内容。记录应当真实,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

检验检疫部门可以对本辖区内进口商的进口、销售和使用记录进行检查。

第二十一条 国家质检总局和检验检疫部门对进口旧机电产品检验监管过程中发现的质量安全问题依照风险预警及快速反应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置。

第二十二条 国家质检总局和检验检疫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履行进口旧机电产品检验监管职责中,对所知悉的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义务。国家质检总局和检验检疫部门履行进口旧机电产品检验监管职责,应当遵守法律,维护国家利益,依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严格执法,接受监督。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三条 擅自销售、使用未报检或者未经检验的进口旧机电产品,由检验检疫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实施条例》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进口旧机电产品货值金额5%以上20%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四条 销售、使用经法定检验、抽查检验或者验证不合格的进口旧机电产品,由检验检疫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实施条例》责令停止销售、使用,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销售、使用的进口旧机电产品,并处违法销售、使用的进口旧机电产品货值金额等值以上3倍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五条 擅自调换检验检疫部门抽取的样品或者检验检疫部门检验合格的进口旧机电产品的,由检验检疫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实施条例》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并处旧机电产品货值金额10%以上50%以下罚款。

第二十六条 进口旧机电产品的收货人、代理报检企业或者报检人员不如实提供进口旧机电产品的真实情况,取得检验检疫部门的有关单证,或者对法定检验的进口旧机电产品不予报检,逃避进口旧机电产品检验的,由检验检疫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实施条例》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进口旧机电产品货值金额5%以上20%以下罚款。

第二十七条 进口国家允许进口的旧机电产品未按照规定进行装运前检验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退货;情节严重的,由检验检疫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实施条例》并处100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八条 伪造、变造、买卖、盗窃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检验检疫部门出具的装运前检验证书及检验报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检验检疫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实施条例》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商品货值金额等值以下罚款。

第二十九条 检验检疫部门工作人员在履行进口旧机电产品检验监管职责中应当秉公执法、忠于职守,不得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违法失职的,依法追究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条 经特殊监管区进口的旧机电产品,按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十一条 进口旧机电产品涉及的动植物检疫和卫生检疫工作,按照进出境动植物检疫和国境卫生检疫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国家煤炭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篇5

煤(焦)炭采制化人员资格培训、煤质管理与技术人员培训

国家煤炭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以下简称国家煤检中心)本体实验室为成立于1954年的原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煤炭分析实验室,1987年获得国家煤炭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授权,是首批建立的22个国家级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之一。

1997年,国家煤检中心通过了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CNAL)认可,是严格按照国际通行质量体系ISO17025运行的公正检验机构,是国内煤(焦)炭检验、煤质仪器鉴定、测试的技术权威机构。

国家煤检中心几十年来一直从事煤炭分析试验及相关标准的制修订工作,是目前国际上为数不多、国内规模最大、最具雄厚技术实力、最有权威的国家煤炭检验机构,是我国煤炭分析方法检测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和国际标准化组织固体矿物燃料技术委员会(ISO/TC27)国内技术归口单位,代表中国参加每两年一次的ISO/TC27标准化会议。我国现行的煤炭质量检验国家标准绝大部分由国家煤检中心制定。

在保持行业领先技术的同时,国家煤检中心为您提供高水平的人员培训服务,致力于提高整体行业的检验能力,为检验提供先进科学的保障。

培训特点

 培训内容全面——覆盖了煤炭检验实验室从煤质基本知识、检验技术、仪器设备使用与检定、检验数据综合审查、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到实验室管理、实验室认可等全部内容,能满足不同煤种、不同用户、不同检验项目以及不同培训层次的要求;

 培训工作权威——作为绝大部分煤炭检验方法国家和煤炭行业标准的制定单位,国家煤检中心具有标准的解释权,培训业务技术最权威;  培训水平高,效果好——派出从事对外培训的都是煤检中心自己多年培养并经专门教学培训的专业科研人员,具有多年煤炭检验方法科研经历和丰富的实际教学经验,坚持有针对性教学、务求实效的培训风格;  强调服务,注重实效——煤检中心强调包括对外培训在内的所有技术服务中的客户第一意识,在服务中真正落实贯彻满足客户需要的要求,并且重视培训的实际效果,让客户感到困惑能解开,水平有提高。

培训业绩 近五年,已成功开办170期培训班次,培训人员7000余名;

 培训经历遍及国内特大型煤炭生产企业如神华集团、兖州、两淮、大同、枣庄等等,国内主要电力集团公司如大唐、国电、国能等,其他如冶金、化工、节能环保检测、商检等;

 经我中心系统培训过的中国大唐电力集团在2008年中电联举办的全国电力系统采制化比武中,取得了团体和个人均第一的好成绩。

谁该参加

 各种煤(焦)生产或洗选企业的煤质管理、检验、生产技术一线人员和采制样相关人员;

 各电厂、焦化厂、钢铁厂、化工厂、水泥厂、建材厂、纸厂、民用供热等燃料检验单位人员;

 各节能中心、燃料质检机构相关人员;  从事煤(焦)贸易的专业人员;

 拟要进行煤(焦)检测实验室认可或资质认证的实验室相关人员。

培训内容

 各种形式、各种项目的煤(焦)炭采制化人员资格培训;

 煤炭实验室认可知识及评定导则、煤炭检验中不确定度评定培训;  煤质管理与技术人员培训;  煤质分析新国家标准宣贯培训;  针对各单位实际情况的培训。

培训形式

 煤(焦)炭采制化人员资格培训采用理论授课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其它人员采用理论授课的方式;  既可来我中心学习;

 我中心可派人到各单位进行培训或考核发证;

 可应各单位的要求到国内其它地方进行培训或考核发证;  培训结束后,安排考试,合格者颁发合格证书。

师资力量

中心部分专家简介: 韩立亭:男,研究员,全国煤炭标准化委员会检测分技术委员会主任,国际标准化组织固体矿物燃料委员会(ISO TC27)专家,长期从事煤炭分析方法、仪器及标准研究,GB 475《商品煤样人工采取方法》、GB/T 19494《煤炭机械化采样》、GB/T 219《煤灰熔融性的测定方法》、GB/T 212《煤的工业分析方法》等多项国家/行业标准的制(修)订者,《商品煤质量抽查和验收方法实施指南》、《煤炭试验方法标准及其说明》、《煤炭机械化采样实施指南》等多本专业书籍的主编或副主编,享誉海内外的专家。

李英华:女,研究员,长期从事煤炭分析方法、仪器及标准研究,GB/T 213《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GB/T 18666《商品煤质量抽查和验收方法》等多项国家/行业标准制(修)订者,《煤质分析应用技术指南》、《商品煤质量抽查和验收方法实施指南》等多本专业书籍的主编或主审,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实验室认可资深评审员,享誉海内外的专家。

张克芮:女,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煤炭分析方法、仪器及标准研究,国际标准化组织固体矿物燃料委员会(ISO TC27)专家,GB/T 216《煤中磷的测定方法》、GB/T 1574《煤灰成分分析方法》等多项国家/行业标准的制(修)订者,《煤质分析应用技术指南》副主编、《煤炭试验方法标准及其说明》总审定,享誉海内外的专家。

李宏图:男,高级工程师,从事煤炭检验标准化研究工作多年,GB/T 211《煤中全水分的测定方法》、GB/T 5449《烟煤罗加指数测定方法》等多项国家国家/行业的制(修)订者,在实验室管理、煤质分析常规项目、商品煤人工采样和煤样制备等方面的科研与教学上颇有造诣。

皮中原:男,高级工程师,硕士,从事煤炭检验标准化研究工作多年,GB/T 213 《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GB/T 19952 《煤炭在线分析仪测量性能评价方法》、GB/T 15459 《煤的抗碎强度测定方法》、GB/T 214 《煤中全硫测定方法》、GB 475 《商品煤样人工采取方法》等多项国家/行业标准的制(修)订者,在实验室管理、煤质分析常规项目、商品煤人工采样和煤样制备等方面的科研与教学上颇有造诣。

邓秀敏:女,高级工程师,技术主管,长期从事煤炭分析方法、仪器及标准研究,GB/T 479 《烟煤胶质层指数测定方法》、GB/T 5450 《烟煤奥阿膨胀计试验》、GB/T 19224 《烟煤相对氧化度测定方法》、GB/T 4632 《煤的最高内在水分测定方法》等多项国家/行业标准的制(修)订者,《煤质分析应用技术指南》、《煤炭试验方法标准及其说明》、《煤炭化验手册》多本专业书籍的编者,在煤质分析多个项目上有独到而深入的研究。

孙 刚:男,高级工程师,硕士,从事煤炭检验标准化研究工作多年,GB/T 19227《煤中氮的测定方法》、GB 482《煤层煤样采取方法》、MT/T 1013《煤炭检验中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指南》等多项国家国家/行业的制(修)订者,在煤质分析常规项目、煤炭机械化采样机鉴定、商品煤人工采样和煤样制备等方面的科研与教学上颇有造诣。

王丽华:女,高级工程师,硕士,从事煤炭检验标准化研究工作多年,GB/T 1341《煤的格金低温干馏试验方法》、GB/T 15458《煤的磨损指数试验方法》、MT/T1015《煤的塑性测定—恒力矩基氏塑性仪法》等多项国家/行业标准的制(修)订者,在煤质分析常规项目尤其是煤炭焦化指标测定等方面的科研与教学上有独到而深入的研究。

杨华玉:男,高级工程师,硕士,从事煤炭检验标准化研究工作多年,GB/T 215《煤中各种形态硫的测定方法》等多项国家国家/行业的制(修)订者,连续多年担任CNAS煤炭实验室能力验证计划项目协调人和技术统计专家,在煤质分析常规项目、统计学应用、商品煤人工采样和煤样制备等方面的科研与教学上颇有造诣。

王文亮:男,工程师,硕士,从事煤炭检验标准化研究工作多年,GB/T 15458《煤的磨损指数试验方法》、MT/T《煤的工业分析方法 仪器法》等多项国家国家/行业的制(修)订者,在煤质分析常规项目、商品煤人工采样和煤样制备等方面的科研与教学上颇有造诣。

孔令坡:男,工程师,博士,GB/T 19227《煤中氮的测定方法》等国家/行业标准的制(修)订者,在煤质分析常规项目、商品煤人工采样、煤样制备等方面的科研与教学上有比较深入的研究。

邢秀云:女,工程师,硕士,从事煤炭检验标准化研究工作多年,GB/T 476《煤中碳氢的测定方法》标准的修订者,在煤质分析多个项目尤其是发热量测定方面有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王秋湘:女,工程师,硕士,从事煤炭检验标准化研究和煤炭实验室管理工作多年,全国煤炭标准化委员会检测分技术委员会委员,在实验室管理、煤质分析方面有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

联系我们

地 址: 北京市和平里青年沟东路5号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国家煤检中心,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 010-84262376 84262351 84262767 传 真: 010-84264852 联 系 人:(自动)

林木种苗质量监督检验现状及发展 篇6

摘要:林木种苗是新时期林业生产和生态文明建设最为重要的基础性生产资料,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成效。为确保林木种苗质量,必须重视并加强相关监督和检验工作。本文主要分析当前我国林木种苗质量监督检验现状,深入探讨其发展对策。

关键词:林木种苗;质量;监督检验

林木种苗是现代林业发展的基础,其质量监督和检验工作直接关系到林木产品质量,甚至对整个林业产业发展有重大影响。在市场经济和林权改革日益深入下,林业产业取得了诸多成效。基于此,积极良好的林木种苗质量监督和检验工作的重要性尤为重要。因而,结合当前我国林木种苗质量监督检验现状,探讨相关的发展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林木种苗质量监督和检验现状分析

1.1 现状分析

近年来,国家对林木种苗质量监管工作日益重视,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及标准,比如:《种子法》、《林木种子检验规程》等。同时还制定了林木种苗质量抽检、自检、通报等制度,逐步建立了全国性林木种苗质量抽检制度,有利于我国林木种苗质量监督和检验工作的开展。具体体现在这几方面:

1.1.1 资质认证能力大幅提升。省级林木种苗质检机构日益完善,并有序运作。此外,市县级林木种苗质检机构也完善了人员配备和培训,且逐步建立了完善的内部质控体系,质检仪器设备等硬件逐步健全,整体检验水平得到提升,大幅提升资质认证能力。

1.1.2 飞播种子检验工作有效进行。一方面,加大飞播种子抽检力度。年抽检批次明显增加,比如:云南省在高山送、云南松等种苗的年抽检批次上增加到220余个,大幅提升了种苗代表性。另一方面,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要求严格按照流程进行相关检测,及时出具准确检验报告,同时向省局提交检验报告,未出现对检验结果争议情况。另外,省级检验检测机构重视并加大对实施飞播单位的指导,提出了技术要求及措施,并提出林木种苗质量监管指导意见。

1.1.3 制定林木种苗质检规划。部分省份已把林木种苗质量检验纳入到政府工作计划中。比如:河北省制定了《2011~2015林果质量监督检验体系建设规划》,明确了省内林木种苗质量监督和检验工作的任务、目标等。有效提升了林木种苗质量监督和检验工作作用。

1.2 存在的问题

一是检验能力有待加强。虽然大部分省级检验机构在林木种苗质量检验方面的能力较强,但是对于市县级检验机构而言,只能依靠省级计量认证,尚未具备检验能力和认证资质,以致于有些市县林业管理部门只能对苗木开展质检,而无法检验林木种子质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林木种苗质量检验工作效率。

二是相关经费不足。由于有些地区的市县林业部门未设立林木种苗质量检验专项经费,导致资金不足,有些生产企业的种子加工、贮藏设备及苗木检测方法落后、缺乏必要的种子加工贮藏设备及检验设施,有些县级林业管理部门在林木种子质量上,仅仅依靠上级种苗检验部门或按照技术人员的经验完善鉴别,如此直接影响到种苗质量。

三是供需矛盾日益凸显。近年来,随着林业产业的迅速发展,林木种苗质量检验机构所担负的责任也日益增加,但从当前我国各地区检验机构运行情况看,并未有足够能力去完成日益多样的检验任务,使得检验供需矛盾突出,影响到林木种苗质量检验和监督工作开展。推进林木种苗质量监督检验发展的对策

2.1 制定规划,强化监督检验能力

林业管理部门应积极推进本地区林木种苗质量监督和检验体系改革,严格遵循《种子法》、《关于加强林木种苗工作的意见》等法规政策,落实好本地区林木种苗质量监督和检验机构建设规划,根据林业发展和市场要求,在林木种苗主要产区及苗木市场较大地区做好机构、编制及经费投入等工作,同时加强市、县两级林木种苗质量监督检验机构建设,为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本地区种苗质检机构的完善奠定重要基础,进而提升整体工作能力。

2.2 加强投资,确保经费到位

要落实好国家林业部门制定的《加强林木种苗质量监督管理的规定》等规定,要设立专门机构全面负责本地区的林木种苗质量监督检验工作,并协调相关部门,制定好种苗监督检验方案,同时还应和省财政有效协调,确保监督检验经费投入,市、县级林业管理部门,也需要进一步理顺林木种苗质检机构的职能及投资渠道,确保林木种苗质量监督和检验工作经费投入有保障。

2.3 改善条件,提升工作效率

各地区省级林木种苗质量检验机构,应配备天平室、发芽室、净度分析室、标本室、准备室、生理生化室、水分测定室、苗木检测室等基础机构。而对于市、县级机构也应明确规定。特别是检验室必须要有良好的光照、通风及温室度等环境,同时水、电安全管理必须充分满足种苗检验要求。此外,还应配备满足种苗质量检验检测所需的仪器设备,比如:水势测定仪、软X射线设备、PCR扩增仪等。加大设备投入,改善机构运行条件,确保林木种苗质量检验和监督工作有效开展。

2.4 完善制度,实现制度化发展

应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各级林业管理部门应做好这几方面工作:(1)积极通过多种形式宣传林木种子质量检验相关法律法规,比如:《种子法》、《关于加强林木种苗工作的意见》等法规政策。(2)重视并推进监督检验队伍建设,加大投入,及时充实技术人员,强化业务培训。(3)落实好省级林木种苗质量监督检验制度,可实施重点林业工程选用苗木质量不达标不予验收、拨付款项及兑现相关政策等措施。通过实施法规政策,促进林木种苗质量监督检验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进而实现依法治种。结语

总之,林木种苗是林业发展、绿色生态建设及社会经济建设最为重要的物质基础,而林木种苗质量这些方面有效开展的关键,因此其监督检验工作极为重要。应不断加大投入,完善相关制度,健全机构,提升林木种苗监督和检验工作效率,适应新时期林业发展需要,实现生态、经济及社会效益最大化。

论锅炉安装质量控制及监督检验 篇7

锅炉的安装工作作为一种特殊的施工作业,影响锅炉的安装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如果不采取科学的管理,严密的组织和严格的控制、监察,在安装过程中就很容易出现一些影响锅炉正常工作的质量问题,有时还会导致重大的质量事故,严重影响锅炉的安全可靠运行。因此,作为安装锅炉的专业企业,必须在安装技术管理和质量管理中采取一些措施,使锅炉的安装准备和安装的全过程中保证安装的质量。建立和确保安装质量保证体系正常运行可以使企业在安装锅炉的质量得到保证,缩短安装工期,使锅炉能早日投入生产,同时使企业的技术、质量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1 确保质量保证体系正常运转

安装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安装质量保证体系和相应的管理制度、程序文件、工艺标准等,并确保质量保证体系正常运转。质保体系各责任人员明白各自在质保体系中的结构位置,确实履行好质保体系赋予的权限和职责。监督检验时应对受检企业进行一下两方面的评价:一是评价受检单位是否持续满足安装许可的资源条件,包括基本条件和专项条件,质保体系人员、技术人员、专业作业人员、制造场地、焊接场地、射线曝光室和焊接试验室等方面是否满足要求,质保体系质控系统责任人员是否到岗,是否确实履行职责。二是评价受检单位质保体系是否能够持续满足安装许可的体系要求,表现在18个要素能否得到控制,编制的体系文件要求能否得到贯彻落实,各项管理制度是否贯彻执行,岗位责任制落实情况、安装性能能否得到保证、现场管理情况、反馈意见落实情况等方面。笔者多年从事锅炉安装监督检验工作中发现质保体系运转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现场安装组织机构、质量管理机构不完善、未按规定任命相关责任人;

(2)缺少必要的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或管理文件;

(3)相关文件的签字不符合要求;

(4)未认真对分包方进行评价或违规分包;

(5)持证焊工、无损探伤人员项目不符合要求;

(6)承压部件材料(包括焊材)管理混乱等等。

2 锅炉安装现场管理

2.1 锅炉设备进入施工现场后

必须按照供货清单对设备进行逐一的清点、验收清点、验收时必须有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因为只有专业技术人员才能迅速将供货清单中的货品的名称与货品实物对应起来,并清楚地知道设备各部件的安装用途和部位,及早发现设备中存在的缺陷和遗漏项,并及时进行处理。这样可以避免在安装锅炉过程中或安装后才发现设备存在缺陷,造成安装工作的停顿、因出现设备质量问题而影响锅炉的安全可靠运行。

2.2 锅炉进入安装现场后,不可能马上将其安装好投入使用

特别是大型锅炉设备,由于设备的零部件众多,安装工期比较长,锅炉设备的存放时间也相对较长。因此锅炉设备的存放就显得很重要了。如果锅炉设备存放不好,不但设备容易腐蚀生锈,而且给安装工作造成极 烦。如果安装人员在安装过程中稍不注意,那么由于设备乱堆乱放而进入设备内部的泥沙、石头等杂物就有可能留在锅炉内部,而留在锅炉内部的杂物在锅炉运行时,极易造成设备的堵塞、爆破事故,严重影响锅炉安全可靠运行。对于锅炉设备的存放,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这样可以减小锅炉存放期间的腐蚀,避免有杂物进入设备内部的事情发生。

(1)对于锅炉的小件设备,由于设备小、数量多,极易造成使用混乱和丢失。因此在锅炉的小件设备清点,验收完后,将其进行归类整理,按类别堆放于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内,并做好标识,注明用途、图号和材质。

(2)对于锅炉的大件设备,如果无法存放于仓库内,必须露天存放时,必须选择那些平整而稍高,疏水通畅的地坪作为设备堆放场,而不能选择那些低洼积水的地方。堆放时先在地坪上垫上木头,然后将设备堆放于木头上,切勿使设备与地面(特别是泥地)直接接触,保证下雨时雨水排泄的通畅,防止下雨时设备泡在雨水中。如果需堆放较长时间的话,则最好对设备做好防雨措施,这样可以保持设备的干爽与清洁,使设备避免因雨水的浸泡而加快腐蚀速度,从而影响安装的质量和锅炉的使用寿命。

(3)锅炉所有承压部件,在堆放时均需采取措施,将所有外露管口、联箱端口等全部封闭,避免在存放或倒运时泥沙、石头等杂物进入承压设备内部。建立健全设备领用制度,对安装人员需要领用的设备零部件,严格按图纸料表发放,并核对材质是否相符。防止出现设备管理上的混乱。领用时做好记录,为以后追查设备去向留下线索。监督检验机构派驻现场监检人员应对施工企业施工现场进行现场监督检查,

3 施工人员的培训与考核

锅炉的安装作业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工作,作业人员的素质高低,对锅炉的了解程度和作业的熟练程度、作业的能力水平等直接影响到锅炉安装的质量。因此,对于从事锅炉安装作业的所有人员均需经过严格的培训和考核,取得相应工种的上岗证后才能从事锅炉的安装作业。装配工是锅炉安装中的一个重要的工种,装配工素质的高低,对锅炉了解的程度和施工的能力直接影响到锅炉安装质量的好坏。从事锅炉安装工作的装配工,不但要在施工作业上有丰富的经验,还必须通过不断的学习来了解锅炉安装的工艺流程和相关的技术规范、标准,了解锅炉各部件的作用和锅炉的系统流程,这样才能在安装作业中避免不必要的质量事故。因此,作为从事锅炉安装工作的装配工,除了自己要积极主动地学习锅炉安装的有关知识,了解相关的规程、规范外,作为从事锅炉安装的企业,也应该经常组织施工作业人员进行理论方面的培训,经过不断的培训与考核来提高施工作业人员的理论水平和安装作业能力,从而达到不断提高企业锅炉的安装质量的目的。

焊工是锅炉安装中的一个比较特殊的工种,锅炉安装的质量好坏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焊工焊接质量的优劣,而锅炉安装中的焊接工作绝大部分是手工操作焊接 (并且很多时候是全位置焊接),因此焊工的技能是保证焊接质量的必要前提之一,也是保证锅炉安装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保证锅炉的焊接质量,必须对从事锅炉焊接操作的焊工进行技能评定,进行焊工考试。只有按规定经过考试合格并持有合格证书的焊工才能被准许承担相应项目的锅炉焊接工作。为此,质监部门专门制定颁发了锅炉焊工考试规则,规定了焊工应包括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考试的内容和要求。根据不同的焊接方法,被焊件的材料,接头形式,焊接位置及对接头的技术要求等规定了相应的考核标准。

无损检测作业人员是锅炉安装过程的特殊工种,无损检测是判定焊接质量的重要手段,同时无损检测作业要求具有校高的检测、焊接、材料、化学等专业知识, 因此应对无损检测作业人员进行专业的技术培训。为了保证锅炉的无损检测质量,必须对从事无损检测作业人员进行技能评定,进行资格考试。只有按规定经过考试合格并持有合格证书的无损检测作业人员才能被准许承担相应项目的无损检测作业工作。为此,质监部门专门制定颁发了无损检测作业人员考试规则,规定了无损检测作业人员应包括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考试的内容和要求。根据不同的无损检测作业方法规定了相应的考核标准。

对于从事锅炉安装的施工企业,应重视对各专业工种施工人员的培训和考核,不断提高施工人员对锅炉安装工作的认识和了解,不断提高施工人员对锅炉安装作业的质量意识,才能保证锅炉的安装质量。监督检验机构派驻现场监检人员应对施工企业施工人员持证项目及上岗情况、持证人员工作技能进行现场监督抽查、指导。

4 锅炉安装过程的质量管理

在安装过程中对锅炉安装质量的管理是保证锅炉安装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对锅炉的安装过程中,除了常规的对锅炉焊缝进行无损伤来检查焊接质量和安装后对安装项目的检查、验收外,仍需做好以下几点:

(1)由有丰富施工经验和技术水平的专业技术人员按照有关规范和标准制定各个施工项目的施工方案,作业程序和质量标准,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施工程序和方法进行操作;

(2)做好各个施工项目的技术交底工作,让每一个施工人员对所参与施工的项目有较深的了解,熟悉施工项目的施工方法和质量要求;

(3)专业技术人员除了负责安装过程的技术工作,同时应作为安装质量的检查人员,随时检查安装过程的质量情况,解决安装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

(4)建立健全三级检验制度,把质量检验工作切实做到实处。三级检验制度是一个比较成熟和完善的质量检验制度,执行得好将对安装锅炉的质量大有益处, 但由于有些专业人员对三级检验制度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致使三级检验制度往往流于形式,三级检验制度变成了“三级签名”制度,起不到对安装质量的检查和监督作用。因此,把三级检验制度实实在在地建立起来,对于保证锅炉安装质量十分重要的;

(5)对于已安装完的各个施工项目,及时进行检查和验收,只有上一道工序验收合格以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作业,这样才能保证各个施工项目的安装质量;

(6)严格控制锅炉安装过程中的关键工序,如设备材料的核查、无损检测、通球试验、水压试验、烘煮炉、冲管、试运行、总体验收等,使关键工序的工作能够真实反映锅炉的安装质量情况,不得有造假或随意敷衍了事的现象。对于水压试验、总体验收等重要环节施工企业应提前约请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和监督检验机构派员参加,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和监督检验机构人员应及时参加并现场见证。

5 质量文件、资料的管理

在上述各方面的工作中,都要形成各种文字资料。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它们均属于锅炉安装质量的证明文件。它们的完整性、准确性和有效性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平时就必须做好这些文件的收集、整理和保管工作。监督检验机构派驻现场监检人员应对施工企业施工过程中形成的质量文件、资料进行审查、确认,必要时现场复查确认。

产品质量监督与检验专业自荐信 篇8

第 95 号

《进口医疗器械检验监督管理办法》已经2007年5月30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7年12月1日起施行。

局 长

李长江

二〇〇七年六月十八日

进口医疗器械检验监督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第一条 为加强进口医疗器械检验监督管理,保障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以下简称商检法)及其实施条例和其它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

(一)对医疗器械进口单位实施分类管理;

(二)对进口医疗器械实施检验监管;

(三)对进口医疗器械实施风险预警及快速反应管理。

第三条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主管全国进口医疗器械检验监督管理工作,负责组织收集整理与进口医疗器械相关的风险信息、风险评估并采取风险预警及快速反应措施。

国家质检总局设在各地的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以下简称检验检疫机构)负责所辖地区进口医疗器械检验监督管理工作,负责收集与进口医疗器械相关的风险信息及快速反应措施的具体实施。

第二章 医疗器械进口单位分类监管

第四条 检验检疫机构根据医疗器械进口单位的管理水平、诚信度、进口医疗器械产品的风险等级、质量状况和进口规模,对医疗器械进口单位实施分类监管,具体分为三类。

医疗器械进口单位可以根据条件自愿提出分类管理申请。

第五条 一类进口单位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严格遵守商检法及其实施条例、国家其他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国家质检总局的相关规定,诚信度高,连续5年无不良记录;

(二)具有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获得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具备健全的质量管理制度,包括进口报检、进货验收、仓储保管、质量跟踪和缺陷报告等制度;

(三)具有2名以上经检验检疫机构培训合格的质量管理人员,熟悉相关产品的基本技术、性能和结构,了解我国对进口医疗器械检验监督管理;

(四)代理或者经营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的进口医疗器械产品的,应当获得相应的证明文件;

(五)代理或者经营的进口医疗器械产品质量信誉良好,2年内未发生由于产品质量责任方面的退货、索赔或者其他事故等;

(六)连续从事医疗器械进口业务不少于6年,并能提供相应的证明文件;

(七)近2年每年进口批次不少于30批;

(八)收集并保存有关医疗器械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医疗器械的法规规章及专项规定,建立和保存比较完善的进口医疗器械资料档案,保存期不少于10年;

(九)具备与其进口的医疗器械产品相适应的技术培训和售后服务能力,或者约定由第三方提供技术支持;

(十)具备与进口医疗器械产品范围与规模相适应的、相对独立的经营场所和仓储条件。

第六条 二类进口单位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严格遵守商检法及其实施条例、国家其他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国家质检总局的相关规定,诚信度较高,连续3年无不良记录;

(二)具有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具备健全的质量管理制度,包括进口报检、进货验收、仓储保管、质量跟踪和缺陷报告等制度;

(三)具有1名以上经检验检疫机构培训合格的质量管理人员,熟悉相关产品的基本技术、性能和结构,了解我国对进口医疗器械检验监督管理的人员;

(四)代理或者经营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进口医疗器械产品的,应当获得相应的证明文件;

(五)代理或者经营的进口医疗器械产品质量信誉良好,1年内未发生由于产品质量责任方面的退货、索赔或者其他事故等;

(六)连续从事医疗器械进口业务不少于3年,并能提供相应的证明文件;

(七)近2年每年进口批次不少于10批;

(八)收集并保存有关医疗器械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医疗器械的法规规章及专项规定,建立和保存比较完善的进口医疗器械资料档案,保存期不少于10年;

(九)具备与其进口的医疗器械产品相适应的技术培训和售后服务能力,或者约定由第三方提供技术支持;

(十)具备与进口医疗器械产品范围与规模相适应的、相对独立的经营场所。

第七条 三类进口单位包括:

(一)从事进口医疗器械业务不满3年的进口单位;

(二)从事进口医疗器械业务已满3年,但未提出分类管理申请的进口单位;

(三)提出分类申请,经考核不符合一、二类进口单位条件,未列入一、二类分类管理的进口单位。

第八条 申请一类进口单位或者二类进口单位的医疗器械进口单位(以下简称申请单位),应当向所在地直属检验检疫局提出申请,并提交以下材料:

(一)书面申请书,并有授权人签字和单位盖章;

(二)法人营业执照、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

(三)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质量管理文件;

(四)质量管理人员经检验检疫机构培训合格的证明文件;

(五)近2年每年进口批次的证明材料;

(六)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提供资料真实性的承诺书(自我声明)。

第九条 直属检验检疫局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对申请单位提交的申请的书面审核。申请材料不齐的,应当要求申请单位补正。

申请一类进口单位的,直属检验检疫局应当在完成书面审核后组织现场考核,考核合格的,将考核结果和相关材料报国家质检总局。国家质检总局对符合一类进口单位条件的申请单位进行核准,并定期对外公布一类进口单位名单。

申请二类进口单位的,直属检验检疫局完成书面审核后,可以自行或者委托进口单位所在地检验检疫机构组织现场考核。考核合格的,由直属检验检疫局予以核准并报国家质检总局备案,直属检验检疫局负责定期对外公布二类进口单位名单。

第三章 进口医疗器械风险等级及检验监管

第十条 检验检疫机构按照进口医疗器械的风险等级、进口单位的分类情况,根据国家质检总局的相关规定,对进口医疗器械实施现场检验,以及与后续监督管理(以下简称监督检验)相结合的检验监管模式。

第十一条 国家质检总局根据进口医疗器械的结构特征、使用形式、使用状况、国家医疗器械分类的相关规则以及进口检验管理的需要等,将进口医疗器械产品分为:高风险、较高风险和一般风险三个风险等级。

进口医疗器械产品风险等级目录由国家质检总局确定、调整,并在实施之日前60日公布。

第十二条 符合下列条件的进口医疗器械产品为高风险等级:

(一)植入人体的医疗器械;

(二)介入人体的有源医疗器械;

(三)用于支持、维持生命的医疗器械;

(四)对人体有潜在危险的医学影像设备及能量治疗设备;

(五)产品质量不稳定,多次发生重大质量事故,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必须严格控制的医疗器械。

第十三条 符合下列条件的进口医疗器械产品为较高风险等级:

(一)介入人体的无源医疗器械;

(二)不属于高风险的其他与人体接触的有源医疗器械;

(三)产品质量较不稳定,多次发生质量问题,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必须严格控制的医疗器械。

第十四条 未列入高风险、较高风险等级的进口医疗器械属于一般风险等级。

第十五条 进口高风险医疗器械的,按照以下方式进行检验管理:

(一)一类进口单位进口的,实施现场检验与监督检验相结合的方式,其中年批次现场检验率不低于50%;

(二)二、三类进口单位进口的,实施批批现场检验。

第十六条 进口较高风险医疗器械的,按照以下方式进行检验管理:

(一)一类进口单位进口的,年批次现场检验率不低于30%;

(二)二类进口单位进口的,年批次现场检验率不低于50%;

(三)三类进口单位进口的,实施批批现场检验。

第十七条 进口一般风险医疗器械的,实施现场检验与监督检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检验管理,其中年批次现场检验率分别为:

(一)一类进口单位进口的,年批次现场检验率不低于10%;

(二)二类进口单位进口的,年批次现场检验率不低于30%;

(三)三类进口单位进口的,年批次现场检验率不低于50%。

第十八条 根据需要,国家质检总局对高风险的进口医疗器械可以按照对外贸易合同约定,组织实施监造、装运前检验和监装。

第十九条 进口医疗器械进口时,进口医疗器械的收货人或者其代理人(以下简称报检人)应当向报关地检验检疫机构报检,并提供下列材料:

(一)报检规定中要求提供的单证;

(二)属于《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产品目录》内的医疗器械,应当提供中国强制性认证证书;

(三)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批注册的进口医疗器械注册证书;

(四)进口单位为一、二类进口单位的,应当提供检验检疫机构签发的进口单位分类证明文件。

第二十条 口岸检验检疫机构应当对报检材料进行审查,不符合要求的,应当通知报检人;经审查符合要求的,签发《入境货物通关单》,货物办理海关报关手续后,应当及时向检验检疫机构申请检验。

第二十一条 进口医疗器械应当在报检人报检时申报的目的地检验。

对需要结合安装调试实施检验的进口医疗器械,应当在报检时明确使用地,由使用地检验检疫机构实施检验。需要结合安装调试实施检验的进口医疗器械目录由国家质检总局对外公布实施。

对于植入式医疗器械等特殊产品,应当在国家质检总局指定的检验检疫机构实施检验。

第二十二条 检验检疫机构按照国家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对进口医疗器械进行检验;尚未制定国家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的,可以参照国家质检总局指定的国外有关标准进行检验。

第二十三条 检验检疫机构对进口医疗器械实施现场检验和监督检验的内容可以包括:

(一)产品与相关证书一致性的核查;

(二)数量、规格型号、外观的检验;

(三)包装、标签及标志的检验,如使用木质包装的,须实施检疫;

(四)说明书、随机文件资料的核查;

(五)机械、电气、电磁兼容等安全方面的检验;

(六)辐射、噪声、生化等卫生方面的检验;

(七)有毒有害物质排放、残留以及材料等环保方面的检验;

(八)涉及诊断、治疗的医疗器械性能方面的检验;

(九)产品标识、标志以及中文说明书的核查。

第二十四条 检验检疫机构对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进口医疗器械实行入境验证,查验单证,核对证货是否相符,必要时抽取样品送指定实验室,按照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和国家规定的相关标准进行检测。

第二十五条 进口医疗器械经检验未发现不合格的,检验检疫机构应当出具《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

经检验发现不合格的,检验检疫机构应当出具《检验检疫处理通知书》,需要索赔的应当出具检验证书。涉及人身安全、健康、环境保护项目不合格的,或者可以技术处理的项目经技术处理后经检验仍不合格的,由检验检疫机构责令当事人销毁,或者退货并书面告知海关,并上报国家质检总局。

第四章 进口捐赠医疗器械检验监管

第二十六条 进口捐赠的医疗器械应当未经使用,且不得夹带有害环境、公共卫生的物品或者其他违禁物品。

第二十七条 进口捐赠医疗器械禁止夹带列入我国《禁止进口货物目录》的物品。

第二十八条 向中国境内捐赠医疗器械的境外捐赠机构,须由其或者其在中国的代理机构向国家质检总局办理捐赠机构及其捐赠医疗器械的备案。

第二十九条 国家质检总局在必要时可以对进口捐赠的医疗器械组织实施装运前预检验。

第三十条 接受进口捐赠医疗器械的单位或者其代理人应当持相关批准文件向报关地的检验检疫机构报检,向使用地的检验检疫机构申请检验。

检验检疫机构凭有效的相关批准文件接受报检,实施口岸查验,使用地检验。

第三十一条 境外捐赠的医疗器械经检验检疫机构检验合格并出具《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后,受赠人方可使用;经检验不合格的,按照商检法及其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五章 风险预警与快速反应

第三十二条 国家质检总局建立对进口医疗器械的风险预警机制。通过对缺陷进口医疗器械等信息的收集和评估,按照有关规定发布警示信息,并采取相应的风险预警措施及快速反应措施。

第三十三条 检验检疫机构需定期了解辖区内使用的进口医疗器械的质量状况,发现进口医疗器械发生重大质量事故,应及时报告国家质检总局。

第三十四条 进口医疗器械的制造商、进口单位和使用单位在发现其医疗器械中有缺陷的应当向检验检疫机构报告,对检验检疫机构采取的风险预警措施及快速反应措施应当予以配合。

第三十五条 对缺陷进口医疗器械的风险预警措施包括:

(一)向检验检疫机构发布风险警示通报,加强对缺陷产品制造商生产的和进口单位进口的医疗器械的检验监管;

(二)向缺陷产品的制造商、进口单位发布风险警示通告,敦促其及时采取措施,消除风险;

(三)向消费者和使用单位发布风险警示通告,提醒其注意缺陷进口医疗器械的风险和危害;

(四)向国内有关部门、有关国家和地区驻华使馆或者联络处、有关国际组织和机构通报情况,建议其采取必要的措施。

第三十六条 对缺陷进口医疗器械的快速反应措施包括:

(一)建议暂停使用存在缺陷的医疗器械;

(二)调整缺陷进口医疗器械进口单位的分类管理的类别;

(三)停止缺陷医疗器械的进口;

(四)暂停或者撤销缺陷进口医疗器械的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

(五)其他必要的措施。

第六章 监督管理

第三十七条 检验检疫机构每年对一、二类进口单位进行至少一次监督审核,发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对其作降类处理:

(一)进口单位出现不良诚信记录的;

(二)所进口的医疗器械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或者发生重大质量问题的;

(三)经检验检疫机构检验,进口单位年进口批次中出现不合格批次达10%;

(四)进口单位年进口批次未达到要求的;

(五)进口单位有违反法律法规其他行为的。

降类的进口单位必须在12个月后才能申请恢复原来的分类管理类别,且必须经过重新考核、核准、公布。

第三十八条 进口医疗器械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检验检疫机构经本机构负责人批准,可以对进口医疗器械实施查封或者扣押,但海关监管货物除外:

(一)属于禁止进口的;

(二)存在安全卫生缺陷或者可能造成健康隐患、环境污染的;

(三)可能危害医患者生命财产安全,情况紧急的。

第三十九条 国家质检总局负责对检验检疫机构实施进口医疗器械检验监督管理人员资格的培训和考核工作。未经考核合格的人员不得从事进口医疗器械的检验监管工作。

第四十条 用于科研及其他非作用于患者目的的进口旧医疗器械,经国家质检总局及其他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进口。

经原厂再制造的进口医疗器械,其安全及技术性能满足全新医疗器械应满足的要求,并符合国家其他有关规定的,由检验检疫机构进行合格评定后,经国家质检总局批准方可进口。

禁止进口前两款规定以外的其他旧医疗器械。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一条 擅自销售、使用未报检或者未经检验的属于法定检验的进口医疗器械,或者擅自销售、使用应当申请进口验证而未申请的进口医疗器械的,由检验检疫机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商品货值金额5%以上20%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二条 销售、使用经法定检验、抽查检验或者验证不合格的进口医疗器械的,由检验检疫机构责令停止销售、使用,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销售、使用的商品,并处违法销售、使用的商品货值金额等值以上3倍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三条 医疗器械的进口单位进口国家禁止进口的旧医疗器械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退货或者销毁。进口旧医疗器械属机电产品的,情节严重的,由检验检疫机构并处100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四条 检验检疫机构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故意刁难的,徇私舞弊,伪造检验结果的,或者玩忽职守,延误检验出证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章 附

第四十五条 本办法所指的进口医疗器械,是指从境外进入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单独或者组合使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材料或者其他物品,包括所配套使用的软件,其使用旨在对疾病进行预防、诊断、治疗、监护、缓解,对损伤或者残疾进行诊断、治疗、监护、缓解、补偿,对解剖或者生理过程进行研究、替代、调节,对妊娠进行控制等。

本办法所指的缺陷进口医疗器械,是指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的规定的,或者存在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危险的进口医疗器械。

本办法所指的进口单位是指具有法人资格,对外签订并执行进口医疗器械贸易合同或者委托外贸代理进口医疗器械的中国境内企业。

第四十六条 从境外进入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等海关监管区域供使用的医疗器械,以及从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等海关监管区域进入境内其他区域的医疗器械,按照本办法执行。

第四十七条 用于动物的进口医疗器械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四十八条 进口医疗器械中属于锅炉压力容器的,其安全监督检验还应当符合国家质检总局其他相关规定。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口计量器具型式审查目录》内的进口医疗器械,还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计量法律法规的规定。

第四十九条 本办法由国家质检总局负责解释。

上一篇:请别忘记感恩高中作文下一篇:必修四英语课文及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