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专业

2024-05-09

仪器分析专业(精选12篇)

仪器分析专业 篇1

仪器分析技术是我校药学专业的职业基础必修课程。按照医药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它是以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的学习为基础, 使学生了解相关仪器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掌握所用仪器的基本操作、维护与保养, 具备从事药品检验分析的职业能力。本课程打破以往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 转变为以任务引领型课程为主体的课程模式, 让学生通过完成具体项目来构建相关理论知识, 并注重素质教育, 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团队协作精神和实验室安全意识, 逐步树立药品质量监测意识。笔者从我校已经学完仪器分析技术课的2008级药学专业的学生中随机抽取部分学生, 就其对教学的看法进行了初步调查, 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我校药学专业2008级即G081001班、G081002班的毕业实习学生为调查对象。

1.2 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 随机调查2008级药学专业毕业实习学生。根据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对仪器分析技术课程兴趣的评价 (见表1)

在被调查的学生中, 有71.8%的学生对目前开设的仪器分析技术课很感兴趣, 21.3%的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一般, 还有6.9%的学生学习该课程只是为了拿到学分而对其并不感兴趣。

2.2 对仪器分析技术课程内容的评价 (见表2)

被调查学生中, 42.0%的学生认为目前开设的仪器分析技术课程内容与药学专业密切相关, 35.9%的学生认为该课程内容与药学专业的结合程度尚可, 不需再调整, 而22.1%的学生认为该课程与药学专业结合不紧密, 希望调整其内容。

2.3 对仪器分析技术课程实验与理论学时比例的评价

被调查学生中, 42.7%的学生认为目前开设的仪器分析技术课程实验与理论学时比例合适, 50.4%的学生认为该课程中实验课学时过少, 需要增加实验课学时, 而6.9%的学生则认为该课程中实验课学时过多, 具体见表3。

2.4 对仪器分析技术实验课程课前预习的评价

被调查学生中, 61.1%的学生认为课前预习对完成仪器分析技术实验课程大有帮助;26.7%的学生认为课前预习对完成实验帮助作用一般;而12.2%的学生认为课前预习对完成实验没有作用, 具体见表4。

2.5 对仪器分析技术课程中模拟软件应用的评价

对红外光谱仪、气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等精密仪器模拟软件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是否对实验教学有辅助与指导作用的调查显示:56.5%的学生认为模拟仪器软件与传统实验教学结合使用后, 辅助与指导作用大;28.2%的学生认为模拟软件对仪器操作有一定辅助与指导作用;而15.3%的学生认为模拟软件应用对仪器操作辅助与指导作用少, 具体见表5。

2.6 对仪器分析技术课程考核的评价

针对仪器分析技术考核形式采取与执业资格考试中仪器分析模块中相同的形式, 81.7%的学生表示认同这种考核模式, 13.7%的学生表示无所谓, 只有4.6%的学生不赞同, 具体见表6。

2.7 对学习仪器分析技术课程后收获的调查

在调查中, 31.3%的学生认为学过仪器分析技术这门课后收获很大;46.6%的学生认为收获较大;21.3%的学生认为自己的收获一般;只有0.8%的学生认为没有收获, 具体见表7。

3 讨论

医药类高职高专教育教学中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就是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何将枯燥乏味的理论课程和实际工作岗位紧密联系, 使学生愿意学习, 乐于学习, 学习收获大。调查表明, 随着现代分析技术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仪器分析方法被应用到药物检验分析中来, 学生掌握一些测试方法尤其是大型精密仪器的操作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大部分学生也认识到了学习这门课程的重要性, 而表现出较为浓厚的学习兴趣。此外, 也有少部分学生需要教师加强教育, 提高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习就是为了将来能将所学应用于实际工作, 即所谓“学以致用”, 此次调查结果充分说明这一点, 虽然大部分学生认同课程内容与实际药学工作联系较为紧密, 但也有22.1%的学生认为该课程与药学专业结合不够紧密, 希望调整相关内容。

调查同时表明, 超过半数被调查学生认为实验课前将所需理论知识通过查阅文献或国家标准进行预习对实验的顺利完成大有帮助, 但也有部分学生认为作用一般或没有帮助, 这就需要教师在今后教学中积极引导, 提高学生的认识, 使其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另外, 调查结果也显示, 学生非常欢迎为培养和强化学生的实验技能而采用的虚拟仪器分析软件, 如大型精密仪器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仪器的模拟使用, 学生完成了模拟实验后, 进入实验室可更快、更好地投入实际操作。调查表明, 绝大多数学生认同考核形式采取与执业资格考试中仪器分析模块相同的形式。

仪器分析技术是一门实验学科, 一切用实验研究的科学都不能脱离实践。调查结果也凸显出大部分学生认为应该加大实验课学时比例, 这就要求我们要在今后教学中注意在加强实验操作规范的基础上, 调整教学计划, 增加实验学时, 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动手操作, 同时使实验内容更加符合药学岗位要求, 采取相关执业资格考试的考核模式, 开放实验室, 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德亮, 王岩.浅谈《仪器分析》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J].开封大学学报, 2009, 23 (2) :74~75.

[2]张威, 杨蔚, 姚成.高职药学专业《仪器分析》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医学教育探索, 2005, 4 (4) :243~249.

仪器分析专业 篇2

职导网职业规划师,某名企人力资源总监曾先生表示,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毕业生能在国防及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现代测控系统设计制造、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工作。

二、20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就业前景怎么样?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工资待遇

截止到 12月24日,118620位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毕业生的平均薪资为3936元,其中应届毕业生工资2950元,0-2年工资3649元,以上工资1000元,3-5年工资4626元,6-7年工资7905元,8-10年工资8711元。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招聘要求

仪器分析专业 篇3

摘要:仪器分析课程是生物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涉及知识面广、学科交叉性强、技术性和实践性强,学生较难掌握。本文针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 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的目的和要求,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评价体系以及实践实习等方面探讨了仪器分析课程的改革办法。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生物工程;仪器分析;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H191

仪器分析是以物质的物理和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利用仪器建立起来的一种分析方法[1]。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新技术和新的分析方法不断出现,大量分析仪器应用于各行各业,仪器分析逐渐演化成为一门重要的课程。目前,《仪器分析》是大多数农、林、水利高校及许多综合性大学中生物、资源、环境、食品、化学及医药等相关专业重要的专业必修课,具有涉及知识面广、学科交叉性强、技术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是我国教育部于2010年6月启动的高等教育中长期发展中的一个重大改革项目,其目的旨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据统计,我国90%的本科高等院校都参与实施了“卓越计划”。 “卓越计划”对本科工程型人才培养教育提出了应该具备“四个能力”的要求,即具备扎实的工程专业理论知识,掌握专业发展现状与趋势的能力;具有分析、提出方案并予以解决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技术改造与创新的初步能力;具有信息获取和职业发展学习能力[2]。按照“四个能力”的要求,参与实施“卓越计划”的院校在开设《仪器分析》课程时,不仅限于向学生讲解各类仪器的理论基础、操作方法,更需要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善于利用仪器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笔者结合近年来的教学经验,针对仪器分析课程进行了大量的思考,对教学方法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教学内容的改革

仪器分析课程教学内容由理论课教学和实验课教学构成,理论与实践并重。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重在培养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仪器操作方法,无法适应“卓越计划”提出的要求,亟需调整教学内容,优化课程结构。

1.1 优化课程结构,加入外出实践课时

目前,仪器分析课程教学主要由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理论课程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各种仪器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建立初步印象;实验课程能够帮助学生加深仪器的印象,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对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按照“卓越计划”对培养新世纪创新性人才的要求,仪器分析课程的开展更应该偏重训练学生们的创新能力,仅靠理论和实验教学无法有效地结合实际生产应用,因而应该在课程结构中适当添加外出实践课。可以到相关公司、工厂去开设实践课,课时控制在4个学时左右,通过实践走访和参观,了解仪器分析在生产中的应用。

1.2结合专业就业趋势选择适合的理论教学内容

大多数参与实施“卓越计划”的本科院校的生物专业中都设有生物工程专业。生物工程隶属于工科背景,是为生物技术与工程领域培养从事设计、生产、管理和新技术研究开发的工程技术人才。生物工程专业中多数毕业生选择直接参加工作,而实际生产中“高新尖”的仪器一般很少普及,根据这个趋势特点,仪器分析课程的理论教学内容应该有所调整。重点讲授生产中应用较多的光谱分析和色谱分析基础理论及常见仪器,而将新兴的仪器转入自学内容。这样既能在有限的理论教学时间内保证将光谱和色谱理论知识讲的清楚透彻,又因与使用生产密切相关,促使学生愿意听,勤奋学,保证较高的教学效果。

1.3选择合适的实验内容,重视基础操作训练

根据生物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就业状况,多数直接进入生物公司/工厂,参与销售、管理及技术开发等工作,结合这一特点,着眼于选择生产上常见的仪器设备进行实验设计。经过到企业进行调查走访及统计分析,生产上常见的仪器有紫外分光光度计、气相色谱仪及高效液相色谱仪等,那么进行实验内容安排和选择时,应该更偏重于生产常用仪器的训练。

开展仪器分析实验时,教师不能将注意力仅仅集中在仪器的操作上。因为仪器分析的结果与基础操作的正确性及准确性有关,前处理操作的误差越小,仪器分析数据越准确,因此仪器分析实验应该更加重视基础技能操作,强化基本常识训练[3]。在实验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不少学生在基础技能不扎实,常犯与基础常识有关的错误,导致最终仪器分析的数据出现很大偏差。可以考虑在每个实验开始前,开展一些实验常识的训练,如pH计的使用及校正方法的训练、标准样品准确性配制训练、样品的处理及加标回收试验训练等。另外,对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引导性剖析,如:故障检查及排除、异常数据结果的分析及纠正、显色现象的规律等,帮助学生更加清晰地找到问题的症结。

2、革新教学方法及手段

在当前的教学体制下,大学课堂教学主要还是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效率低下,不仅老师讲得累,学生听的也累,因此,对现有的教学方式进行革新和调整,采取一些教學手段,强化教学效果,提升课堂效率是非常有必要的。

2.1、引入案例分析进行教学

在选择教学手段时,可以将案例分析引入教学当中。将当前生活中出现的热点事件制作成案例,在教学中进行引用可以调动学生的好奇和兴趣,然后深入浅出地讲解解决方案,让学生觉得真实而生动。比如:在讲解色谱分析理论之前,可以引入“塑化剂”、“三聚氰胺”和“瘦肉精”等热点案例,通过对邻苯二甲酸盐、三聚氰胺以及盐酸克伦特罗物理及化学性质分析,继而引出色谱理论介绍,学生更加容易接受[4]。

2.2、采用任务式教学方法

任务式教学法是教师围绕特定的学习内容,事先向学生们提出具体、可操作的任务,用任务的压力促使学生学习,以达到学习和掌握的特定内容的教学方法。成就动机是任务式教学方法的真正动力。教师可以适当地预先布置一定的任务,让学生们以团队的形式完成,可以让学生们在课堂上讲述任务的完成内容及情况。比如:在讲解高效液相色谱仪时,可以实现布置六通阀原理的任务,让学生在课堂上为其他学员讲解六通阀原理,通过这样的任务形式,讲解六通阀的学生对讲授的内容印象肯定很深刻,从而达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也可以在每次课开始前预先布置问题,让学生在听课过程中找到答案,在每次课结束前点名回答。通过任务式教学方法给每名学生布置任务,即便是学生完成的效果不太理想,也比什么都不做要好。endprint

2.3、注重练习式教学法

教、学、练在学习过程中的关系是息息相关的。仪器分析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一门课程,“卓越工程师”计划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因此上好仪器分析课要让学生多加练习,才能增加理解。练习式教学法是通过增加辨识性、推理性的内容让学生加以练习,而能够加深学生认知的一种教学方法,通常在仪器资源不够的情况下开展。

2.4、讨论式教学方法

讨论式教学法是教师通过精心巧妙地设置问题,用探讨问题的方式,创造轻松愉悦的环境,充分調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主动进行自我教育的一种教学方式。讨论式教学法更有利于调动学生们积极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对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在讨论式教学过程中,提问者与讨论者的角色是随时转变的,教师可以提出问题,鼓励学员发表观点,组织和参与相互之间的讨论;也可以由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进行解疑,教师进行补充和总结。

3、改革课程评价体系

针对当前仪器分析课程评价体系上存在的弊端,结合“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目的和要求,对课程考核评价体系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在评价形式方面,采取考勤、课程论文、实验操作、课外作业及课程考试等多种形式;适当增加课程论文、实验操作及课外作业的比重,减少课程考试在评价体系中的比重。充分发挥课程考试培养学生能力的拉动作用,尽可能采用开卷形式,少使用闭卷考试;减少填空题、判断题及选择题等死记硬背内容的比例,增加简单题、论述题的比重,将考试内容由固定的标准答案向无标准答案转变。可以增加实验操作测试,提升实验操作在评价体系中的地位。

4、开展校企合作、校所合作,强化外出实习

利用与校外企业、科研院所的协作机会,调整课程教学计划,利用课程实习环节,组织学生参观校外企业、科研院所实验室,结合工厂现场检测的样品,进行案例分析的,从而弥补校内理论学习的不足;另一方面,可以利用课外实习机会,安排学生到相关企业、环境检测站、质量检验所、进出口检验检疫实验室实习,通过2~3个月的实践训练,熟悉和掌握各类实验仪器和检测方法。

综上所述,“卓越工程师”计划的目的是通过一系列课程的学习,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学习,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运用仪器分析课程的知识完成相关的工作,并能够有所创新,这就是仪器分析课程开设的目的。作为仪器分析课程的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思想的变化、知识前沿问题的变化、仪器设备的更新换代、教学条件的改变、现实生产中的问题,变革原有教条式的教学方式,不断调整,充实教学内容,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吸引学生学习,探索并改进符合生物工程专业仪器分析课程的教学模式,培养出符合“卓越工程师”计划需要培养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蔡向忠,王秀红,李银生. 改革仪器分析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11):168~171.

[2]徐守芳,陆宏志. 以科研促教学:新型分析方法在仪器分析教学中的体现[J]. 化学教育,2014,(2):8~10.

仪器分析专业 篇4

新时期药学专业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改革应从优化教学内容、转变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层次、重视教学实践、提高精准程度和改革课后考核等方面入手,改善当前课程专业特色不突出、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差、实验小组人多不灵活、所得实验结果欠准确等问题,构建专业特色突出、仪器使用高效、学生进步迅速的教学模式,以期将药学专业学生培养成学科理论基础好、实验技能强的高素质人才。

一、药学专业仪器分析实验教学现状与问题

1. 课程专业特点不突出

仪器分析是现代主要分析手段,在化学、材料、生物、药物、食品、环境、地质等领域中均有重要应用,当前仪器分析实验教学使用的教材普适性较强,缺乏专业针对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由于对院校及专业培养目标把握不准,而不能使具体教学内容与药学专业相匹配,难以突出专业特色。

2. 教师讲得多,学生思考得少

仪器分析实验教学中使用的仪器购价昂贵、数量有限、构造复杂,一旦出现故障,除损伤仪器本身品质外,还须专业人员维修,影响学生实验进度。因此在实际操作前,教师会对实验原理、步骤等进行详尽解释,不愿让学生自主进行实验设计和准备,学生思考得少,只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按部就班地执行,对教师形成依赖,难以独立思考形成完整的实验思路和分析流程。

3. 实验小组人数较多

部分高等仪器价格昂贵,实验室内可能只有一台或两台,以实验班级数十人计,若想在规定的实验课程时间内完成实验,势必要增加小组人数,严重影响小组实验的灵活性; 部分实验技能欠缺的学生易依附于同组学生获得实验结果,自身得不到锻炼,难以得到真正提升。

4. 学生实验结果准确性不高

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等仪器既可进行定量实验,又可进行定性分析,灵敏度较高,实验过程不经意的微小偏差都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仪器分析实验课程知识内容多、课时安排少,部分教师对学生实验的要求是掌握简单操作过程,缺少对于实验结果的深入分析,导致学生习惯性忽视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对实验过程的反思,不利于形成严谨的科研态度。

二、新时期药学专业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1. 突出药学专业特点,优化实验教学内容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计划选择适宜教材,在通晓教材的基础上对实验教学内容精挑细选,重在结合药学专业特点,做到主次分明,根据专业领域发展新动态、新趋势、新方法,引入专题实验项目,以学以致用、服务生活为原则,依托现代分析仪器,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查阅文献、设计实验,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

注重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根据药学专业特点从学生日常生活中取材进行仪器分析,如以荧光光度法进行维生素B2片中维生素B2的含量测定、以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可乐饮料中咖啡因的含量测定等,以此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2. 转变课程教学模式,提高仪器使用效率

在仪器设备稀缺的情况下提高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效率,除要加大投入增加仪器数量外,更重要的是通过转变课程教学模式、优化实验教学过程来提高仪器使用效率。在保证课程计划可操作性的情况下,尽量减少实验小组人数,采用轮转方式减少学生使用仪器的等待时间、加强实验结果的比较分析,可安排各小组在同一时间内进行不同实验,完成后进行轮转,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动手操作的机会,以提高仪器使用效率。

3. 构建多层次教学体系,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根据教学目标将仪器分析实验分出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创新性实验等多个层次,构建循序渐进式的教学体系,有计划地提升学生实验技能与科研能力。验证性实验,如高效液相色谱柱效能的测定,将熟悉基本仪器设备、掌握基础操作技能、培养严谨科研态度设定为教学目标,重在操作; 综合性实验,如阿司匹林片中乙酰水杨酸和水杨酸含量的测定,可将多个知识点进行串联,构成多维、有机的技能训练体系,校正仪器、样品制备、方法建立和应用、结果分析和讨论等各步骤均要学生亲自参与设计和完成; 创新性实验,鼓励学生自愿参与,采用导师带领制,使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完成创新型课题。

4. 增加学生实践机会,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由教师准备和发放预习资料,详细介绍仪器原理、操作流程、注意事项等事宜,采用小组成员互相检测的方法来督促学生实验操作前进行认真预习,减少教师在课上的讲解时间,一方面,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另一方面,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进行实践; 增强与社会的联系,与药学相关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定期组织学生到制药厂、医疗机构等参观、实习,增加实践机会和经验。

5. 注重实验准确性与精密性

实验操作过后,要求学生将实验结果及分析上报,内容包括学生对实验过程的反思、对实验结果中异常数据出现的可能原因的推测及依据,并通过增加机动课来指导学生改进实验,找到症结,直到获得理想的实验结果。

6. 改革课后考核模式

优化实验课程考核机制,改革课后考核模式,改变传统考核以实验报告为主的形式,提高实验成绩评测的公平性。仪器分析实验课程注重实践操作,但不能排除学生动手能力存在差异的客观事实,因此考核过程中要充分考量学生课上表现出来的实验态度、操作技能、实验结果处理能力,结合实验预习、实验报告、考试成绩等项目,可设置笔试之外的口试及附加项实验考试,以提高学生实验主动性。

三、结语

药学专业开设仪器分析实验课程,是对国家素质教育号召的积极响应。根据当前课程进行现状开展教学改革,是新时期提高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水平、提升学生科研与创新能力的必然要求。只有厘清专业学习要求、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着力改善现存问题,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促进学生形成严谨的科研态度和良好的科研习惯,使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成为药学专业学生走好专业之路、打造职业前程的强大助力。

摘要:随着药学领域科研工作和生产实践同仪器分析的关系日益紧密,作为一门实验课程,仪器分析实验在药学专业学习中的重要性越发突出。就药学专业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改革进行探析,在简要分析药学专业仪器分析实验教学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新时期该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的路径与方法,旨在改善教学现状、提高教学质量,以促进药学专业学生全面、深入掌握各种分析仪器及分析手段,逐步提高专业素质。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专业概论 篇5

其实,选择测控技术与仪器这个专业时,我对它一无所知,我本来选择的是建筑设计,可是在阴差阳错之中我“被选择”了这个专业。周围的同学对此也是一知半解。想来,学院开设这个课程,着实是用心良苦,希望我们在学习专业课程之前,先对自己的专业有个概括的了解。

专业的具体现状: 根据相关资料了解到,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是一门研究信息的获取和处理,以及对相关要素进行控制的理论与技术;是电子、光学、精密机械、计算机、信息与控制技术多学科互相渗透而形成的一门高新技术密集型综合学科。

测控技术与仪器的操作过程是将自动化系统上的信号加以采集、整理、处理、而后进行显示或者发出控制信号的过程。目前由计算机和工作站作为结点的网络也就相当于现代仪器的网络,因此计算机已成为现代测控系统的中坚。

以下几点是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技术研究状况(1)以自然基准溯源和传递,同时在不同量程实现国际比对。

(2)高精度。目前半导体工艺的典型线宽为0.25μm,并正向0.18μm过渡,如果定

位要求占线宽的1/3,那么就要求10nm量级的精度,而且晶片尺寸还在增大,达到300mm。这就意味着测量定位系统的精度要优于3×10的-8次方,相应的激光稳频精度应该是10的-9次方数量级。

(3)高速度。目前加工机械的速度已经提高到1m/sec以上。

(4)高灵敏,高分辨,小型化。如将光谱仪集成到一块电路板上。

(5)标准化。通讯接口过去常用GPIB,RS232,目前已逐步被高性能标准的USB、IEEE1394和VXI所代替。现在,技术领先者设法控制技术标准,参与标准制订是仪器开发的基础研究工作之一。

未来趋势

1.发展方向与学科前沿。

(1)配合数控设备的技术创新。数控设备的主要误差来源可分为几何误差和热误差。

对于重复出现的系统误差,可采用软件修正;对于随机误差较大的情况,要采用 1

实时修正方法。对于热误差,一般要通过温度测量进行修正。中国机床行业市场萎缩同时又大量进口国外设备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这方面的技术没有得到推广应用。为此,我国需要自主开发高速多通道激光干涉仪。

(2)运行和制造过程的监控和在线检测技术。综合运用图像、频谱、光谱、光纤以及

其它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原理的传感器具有非接触、高灵敏度、高柔性、应用范围广的优点。在这个领域综合创新的天地十分广阔,如振动、粗糙度、污染物、含水量、加工尺寸及相互位置等。

(3)配合信息产业和生产科学的技术创新 为了在开放环境下求得生存空间,没有自

主创新技术是没有出路的。因此应该根据有专利权、有技术含量、有市场等原则选择一些项目予以支持。根据当前发展现状,信息、生命医学、环保、农业等领域需要的产品应给予优先支持。

2.优先领域

(1)纳米溯源技术和系统。

(2)介入安装和制造的坐标跟踪测量系统。应用范围:航空航天行业对此已经提出

迫切要求,这是今后坐标测量机发展的关键技术。新型并行机构机床的鉴定,飞机装配型架的鉴定,大型设备安装,用于生物芯片精密机器人校准等。

(3)非接触测头以及各种扫描探针显微镜。目前接触式测头已完全被国外所垄断,非接触测头还没有发展成熟,我们有参与竞争的机遇。

(4)计算机辅助测量理论。信号处理系统的标准化、模块化、兼容和集成。我国需要

根据已有基础,发展特长,有利于克服重复研究。

(5)新器件,新材料。新的突破点可能出现在新光源、新型高频探测器。目前干涉仪

实际上是起着混频器的作用,适应探测器的不足(如果探测器的响应果真能超过光频,干涉仪也就没有用了)。如果探测器的性能得到显著提高,对于通讯也是很大的突破。

(6)半导体激光器计量特性的研究和创新。半导体激光器用于计量需要解决很多问

题,但如果解决了诸多问题以后,半导体激光系统比气体激光系统更复杂,就不会有竞争力。有些问题在物理层面上也没有完全解决。例如半导体激光器如果能形成双频,无疑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特性,如果既能扫频又有两个相近的频率扫描,就会成为一种新的无导轨测量工具。

我校测控专业的所处的现状和发展机遇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在广东只有我校和广东工业大学两所大学开设,两校该专业的就业历史均甚为辉煌。周围各省开设本专业的高校也不多,就业环境良好,但是开设本专业的学校有增多的趋势,就业压力增大。

从我校来看,我校测控专业的师资力量雄厚,实验器材设备齐全,研究成果颇丰,这是个好的环境。但是我校的学生在专业素质上相比起其他高校就有压力了,这是个严峻的问题。

从整个广东来看,社会对这个专业的需求甚大,但是要求高,要求学习能力极强。根据国家今年已经开始执行的“十二五”规划,要求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和提高我国产业竞争力研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措施研究与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对策研究。这是个好机遇,广东省及全国大范围调整产业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必然对技术的要求提出新的要求,同时,政府在政策方面一定会对技术创新提供支持与帮助。

个人就业意向

根据我的家庭情况和学习现状,想到外省与本专业相关的企业就业学习。

给学校的建议

学校要切实落实测控专业的培养目标,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优化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目前我校测控专业的课程安排有着明显的缺陷与不合理性,加强测控专业的专业实践环节和工程训练,这方面我校还需要改善。

结束语

总之,既然选择了这个专业就要坚持走下去,除了坚持努力,别无选择。这门课程的性质决定了它给予我们的知识是蜻蜓点水。我们要以无限的好奇去探索这门课程背后更深奥的知识,这不仅仅是一门课程,是一项可以改变人类的技术。热切期盼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的测控专业能给我们带来美好未来。

【参考文献】

1.刘美,廖晓文,黄瑞龙,田志波 《关于我校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人才的培养和思考》[期刊论文]-世界华商经济年鉴•高校教育研究 2008,5

2.崔惠柳,潘盛辉 《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专业--测控技术与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200

43.Mr.Louis Frenzel,《Synthetic Instrumentation No Longer A Test Case 》

仪器分析专业 篇6

关键词:汽车专业 教学仪器 管理

一、技工院校汽车专业教学仪器的使用现状

在目前汽车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形势下,很多学校都开设了汽车类专业,为了达到好的汽车专业教学效果,学校购买了很多汽车专业先进仪器和设备。但由于技工学校学生好动手、不爱听讲,在操作诸如汽车故障诊断仪、发动机综合检测仪等精密度设备时不能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导致设备仪器损毁严重。同时因为这类精密设备仪器难以修复,又导致长期闲置。

因为汽车专业学生人数众多,而汽车专业教学仪器的数量却有限,长期使用,导致设备大部分已经老化、磨损,甚至残破,却没有得到专业人员定期的维修保养。比如有些专业仪器在实训教学过程中会被反复进行拆装使用,例如电脑四轮定位仪、点火波形分析仪、尾气分析仪等等。这些设备内部零件精密且复杂,经过学生反复组装拆卸,外部虽然看不出有损毁,可内部的一些传感器或零件却早已是磨损严重,信号失灵。另外像汽车电气电路、汽车空调等相关设备,原本良好的线路或管路,在经过数轮教师、学生试验操作之后,同样也是缺管少线,给设备再次教学使用造成了困难。

汽车专业仪器设备的管理责任不明确也是汽车专业教学仪器损耗严重、提前贬值的一个重要的原因。由于仪器设备情况的好坏与教师和学生之间基本没有太大关系,因此在对仪器设备的管理及使用过程中不节制,所以导致仪器设备加速损坏。而学校设置的管理人员也往往对仪器不了解,管理责任不明确,对损坏设备没有及时的维修保养,任由其闲置。

二、技工学校汽车专业教学仪器的使用及管理

首先,要提高教师和学生的职业素养,树立对仪器设备的保护意识。要保证汽车专业仪器在教学使用过程中尽量减少损坏,关键是要提高仪器使用人员的职业素养,做到用好仪器、护好仪器。使用前要了解专业仪器的基本的规格型号、性能、用途,还应该熟悉仪器仪器保养及维护。汽车专业教师在使用和维护仪器的过程中,应以身作则,带动学生,使学生知道要认真使用并关心爱护教学用仪器,及时发现和解决出现的问题,做到正确操作,及时保养。

其次、要根据汽车运用与维修类相关专业仪器设备配备要求和学校实际情况,恰当地配置汽车专业教学仪器。在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提出的汽车运用与维修类相关专业仪器设备配备要求中规定了高、中等职业院校汽车运用与维修类相关专业教学和培训用仪器设备配备的分类、要求等内容。因此,各汽车专业教学设备及仪器的配置不能简单地只追求高端、先进,应该参考专业的教学内容,结合学校场地面积及学生人数等实际情况合理的配置。同时还应了解仪器的使用期限和运行周期、是否易发生故障、技术参数是否稳定等方面的指标,只要所配置汽车专业仪器能达到专业技能教学实践要求和保证操作的安全性即可。

再次,要加强对学生的操作方法和操作规范教育。在汽车专业设备使用前,教师要对学生进行严格的操作方法培训和操作规范教育,规范学生的行为。同时也要言传身教,使用时注意维护教学仪器,保证教学仪器设备的整洁。在没有得到教师的操作示范和允许情况下,学生不可以私自动用汽车专业教学仪器设备。学生在上课需要使用某个专业教学设备仪器时要提前申请,得到相关教师批准后才能按照规定操作使用。

然后,要重视对汽车专业仪器设备的维护和检测工作。只有更好地了解所用的仪器设备,对仪器设备实行定期维护保养和计量检定,才能使汽车专业仪器设备的性能充分保证,并把仪器设备的功能应用自如,这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实践教学安全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必须按照保养要求和维护规范对设备进行维护,这样才能更好地延长设备的使用期限。

最后,建立完善贵重仪器设备管理制度,规范仪器使用管理。运用切实有效的贵重仪器设备管理制度,能使仪器设备的前期组装、中期应用、后期维护保养等工作进行得更顺利。完善的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包括了仪器从购置、应用、维护、检测及后期出现问题后的二次改造、再利用到最后报废等等环节,每一个环节都要有专门的登记规定,记录设备各种资料及使用和维护记录的档案,对每个使用和维护环节产生的变动做到记录在案,只有这样,当仪器出现问题时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

三、小结

汽车专用仪器设备的正确使用和及时的维护,可以使专业设备使用得更高效更长久,才能保证汽车专业正常教学的质量。因此,要想提高汽车教学效果和学生实际操作水平,只有根据实际,合理配备教学仪器设备,运用科学规范的管理规定对之进行管理,严格按规程执行使用、维护、保养及检测等工作,汽车专业仪器设备才会发挥出其应该发挥的重要作用。

仪器分析专业 篇7

1 突出药学专业特点,优化实验教学内容

仪器分析课程内容包括光学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色谱分析法、波谱分析法等,综合性强、涉及面十分广阔。在有限的课时内,教师应针对药学专业的实际需要精选教学内容,突出药学特色,有主有次,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目的[3]。笔者认为,医药院校药学专业的仪器分析课程,其最根本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利用现代仪器从事药物的质量研究等相关工作,教学目标和重点都应与化学、化工、材料等其他领域的仪器分析课程有所不同。

首先,就目前而言,药学领域广泛使用的分析方法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色谱法等,其中,色谱分离分析法的应用最为广泛,而且一般医药高校都已配备相应仪器,如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薄层扫描仪等,因此,实验教学内容可突出其主导地位,适当增加其实验项目或学时。这样一方面可充分利用现有的设备资源,另一方面也可满足药学专业本科生日后实际工作的需要,而仪器尚未普及的方法,如核磁共振、质谱法、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等,可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设置为选做或创新性实验,以扩宽学生的知识层面为目的。再者,根据现代分析仪器的发展趋势,大中型分析仪器日益普及,越来越占据重要地位,因而中小型仪器的实验内容可适当缩减,如电化学分析法。另外,药学专业强调的是分析仪器在药物成分分析检测中的应用,应着重突出其实用技能。鉴于此,我们在实验教学中针对与实用相关的问题重点讲解,如仪器对不同成分类型药物的选择性、优缺点、仪器的操作技能、分析方法的建立与优化等,而分析仪器的原理、构造等内容则相应弱化。这样,讲解内容与实际应用密切联系,避免了抽象的基础理论的重复堆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转变开课模式,提高仪器使用效率

实验设备是实验教学的硬件保证,然而教学所需的仪器设备往往价格昂贵,在很多院校都属稀缺资源。在当前仪器设备及配套场地等比较紧张的大环境下,为改善教学效果,一方面离不开进一步的投入,另一方面也得充分利用现有的设备和场地,提高仪器使用率。目前,仪器分析实验多采用大班式实验教学,数十名学生聚集在少数几台仪器前,在数小时内完成指定操作,特别是贵重仪器的实验教学,有些环节甚至直接由实验教师操作,以致学生对仪器看得见却摸不着,对学习兴趣产生负面效应[4]。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尝试转变了开课模式,采取循环式小组实验[5]。首先,结合学校可以利用的资源,以及实验本身的特点合理安排,在可实施的范围内尽量使每个实验小组的人数降到最少,这样不仅增大了每个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而且提高仪器了的利用率。其次,将同类型的不同实验同时开设轮转进行,比如将气相色谱、高效液相、毛细管电泳等各种色谱分析实验同时开设,各小组分别进行不同的实验,完成后再轮转,这样一方面可节省时间提高效率,避免了一组学生实验多数学生等待的情况,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生对同类型实验的分析比较,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3 开放式教学,构建多层次实验教学体系

目前,仪器分析实验多为一些验证性实验,实验方法和步骤都是事先设定好,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处于被动地位,仅是按照实验步骤一步步机械地完成即可,缺乏自己动脑去研究设计实验方案的阶段,因此,所学到的仪器分析理论知识与实践并未真正融合,不能达到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而且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抄讲义、互相抄袭实验数据的现象屡见不鲜[6]。对此,我们将整个实验体系划分为四个层次: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性及创新性实验,其中前三个层次为药学本科生必做实验。

验证性实验以操作为主,目的是使学生熟悉基本的仪器设备,规范操作技能,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因此需选择一些方法成熟、应用广泛、技术上具有普遍适用性的项目来作验证,如高效液相色谱柱效能的测定。综合性实验具有一定的系统性,是将相关知识点串联起来的多维的、动态的、有机组合的系列化技能训练。如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阿司匹林片中乙酰水杨酸和水杨酸的含量,包括仪器的校正、样品的制备、方法的建立和验证、方法的应用、结果的分析讨论等各步骤都应让学生全程参与,同时也可采用荧光光度法进行测定,不同方法间横向对比,分析其优缺点和适用性,使学生综合的接受知识。在学时分配上,综合性实验所占比重应较大。在综合性实验的基础上,可拟定1~2项设计性实验,即由教师设定题目,鼓励学生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自行设计实验方案,独立完成实验,获取原始数据。对于同一实验项目,实验方法可不尽相同,教师应强调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至于是否得出满意的实验结果并不十分重要。因为面对自己精心设计出的方案,学生必定会更加认真细致地去完成,即使实验失败,学生也会主动分析原因,探究解决办法。在此过程中,学生可综合利用所学知识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创新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提高。

最高层次的创新性实验针对的是优秀的药学本科生,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选择部分学生参与,面对的仪器一般是本科生难以接触的大型贵重仪器,旨在培养学生的科研热情及创新能力。鉴于许多大型仪器同时也是教师从事药学科研的硬件支持,为了缓解仪器用于教学和科研的时间冲突问题,建议开放教师的科研实验室,以第二课堂的形式,将实验教学融入到相关仪器设备所承担的科研项目中去,在教师的指导下,于本学期内完成一个小课题。这样不仅可在不中断科研进程的情况下使学生获得更多的与仪器接触的机会,又让学生亲身参与了真实的科研工作,拓展了知识广度和深度。在此过程中,鼓励学生申报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即使课程结束,也可进行持续性的研究,这对于创新型药学人才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

4 改革教学方法及考核方法

在以往的仪器分析实验教学中,我们发现传统的教师讲解、学生操作的教学模式收效甚微,因为这样的实验是教师指导下的被动实验,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们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在实验课堂中,教师并非将实验步骤一一灌输给学生,而是采用提问、讨论等互动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启发思维,一步步地让学生了解下一步该如何做,为什么这样做,过程中应该注意些什么,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等;特别是在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中,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尤为必要,要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其次,对于较复杂的系统实验,仅靠口头讲解讨论难以使学生形成深刻的感性认识,然而在实验课堂中由教师现场示范难免占用大量的时间,人为减少了学生操作的时间,特别是在小组循环式的开课模式下,教师对众多小组一一演示也不现实。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事先将教师演示的复杂实验录制成影像资料,实验前放映给学生预习。实践证明,这种预习方式一方面解决了学生实践学时减少,另一方面,多媒体逼真的画面能使学生直观、生动地观察实验,使学生对仪器分析实验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做起实验才会得心应手。

在开课模式、实验内容和教学方法均有所改革的前提下,我们对实验课程的考核方法也做了相应的调整。考核成绩包括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其中平时成绩占30%的比重。以往的平时成绩以实验报告为主要评分依据,报告写得越完美得分越高,这也是导致学生互相抄袭的另一原因。鉴于此,我们制定了评分细则,将分值分解到各个细目中,如实验态度、操作技能、原始数据的记录、数据处理、结果分析与讨论等。对于以培养创新能力为目的的设计性实验,着重考察方案的可行性,实验数据不要求完善精准,即使实验失败,但如果分析讨论部分能给出合理解释,找出失败的原因,亦可得到较高的评分。

5 小结

对于药学专业仪器分析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针对以上几个方面提出了几点建议并进行了初步探索,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当然,教学改革是一项多方面的、长期的任务,我们需要在现有的基础上继续深化改革,不断实践、总结、修正,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药学人才。

摘要:针对高等医药院校药学专业仪器分析实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教学改革探讨,包括教学内容、开课模式、实验体系、教学方法等,旨在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型药学人才。

关键词: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改革,药学专业

参考文献

[1]付志锋,周全.药学专业仪器分析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9,11(1):42-43.

[2]郭嘉伟.浅谈仪器分析实验教学中学员创新能力培养[J].医学教育探索,2010,9(5):690-691.

[3]谢宝平,段文军,田元新,等.高等医学院校仪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西北医学教育,2009,17(1):85-86.

[4]吴育廉,柯行.浅谈仪器分析实验教学的改革[J].教学仪器与实验,2007,23(5):23.

[5]赵成国,秦书芝.浅谈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路和设想[J].科教文汇,2009,(7):47.

仪器分析专业 篇8

化工与环境工程学院卓越班是我校开展“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试点专业。为实施“卓越计划”,推进工程教育改革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对原有的一些课程改革已纳入规划。其中开展化工卓越班仪器分析教学改革的研究,无疑会加速实施“卓越计划”的步伐。近两年来我连续承担了化工卓越班仪器分析教学工作,深深感到为了更好地实施卓越计划,现有的化工卓越班仪器分析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亟待改革。为此做了如下方面的尝试和探索。

一改革理论教学模式

仪器分析化学的全部内容就是吸取当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就(包括化学、物理学、数学、电子学、计算机科学、生物学等学科的最新成就),利用物质的一切可以利用的性质,建立表征测量的新方法和新技术,最大限度地在特定的时间与空间点或期间内获取物质的信息。该课具有学科交叉性、集成创新性的特点,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科学。

我校仪器分析教学现状:仪器分析这门课是给化工学院:化工、环境、高分子、石化专等专业。化学学院:应化、精细、食品等专业大二学生开设的一门基础课,是建立在大一系统学习无机与分析化学课程内容基础上的一门课。课时36学时,其中包含实验课12学时,理论课24学时。

首先,课堂教学上,24学时完成这样一门课的理论教学时间紧任务重,课上没有时间复习已学过的内容,老师在黑板上泛泛的讲授仪器的原理-结构-用途,与实际脱节,枯燥,针对性差,教学效果不好,如果学生课前不做充分预习,根本跟不上教学进度,收效甚微,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方法亟待改革。

1 将教材内容重新组合成四大教学体系

在课堂教学时每个体系按如下规律展开:

分析原——仪器结构—仪器原理一—定性——定量——干扰及其消除方法—分析方法的建立及条件的选择—应用实例。

通过以上内容重新组合强化了教学的规律性,加强了知识的系统性,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易于掌握。

2 强化导学式教学方法,以问题促进学习

课堂上首先提出问题,带着问题展开讲解,做到目的性强、实用性强。设计问题主要包括学习情境设计、学习策略设计、以及自主学习策略设计等。充分体现仪器分析这门课的实用性特点。

如:以信号的产生→测量→鉴别(去伪存真)为主线贯穿分析化学的教学提出问题。

分析化学中的信号有哪些?信号的维度,一维,二维,多维?激励信号与测量信号?信号的分辨率?信号的特征性?信号的灵敏度?

又如:讲色谱分析法时,提出如下问题,让通过学习学生归纳总结。

气态原子或离子(如何获得?);能量(如何提供?);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有何规律?);波长(由什么因素决定?)强度(如何测量?);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

3不断更新教学内容,联系实际,加强实例教学

时代在进步,仪器在更新,原有的教材内容如:仪器的型号、例题等已落后,教师应不断阅读最近的国内外期刊,以掌握学科的发展前沿与动态、趋势,并及时将其传授给学生,向学生介绍仪器分析涌现出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把市场上最新的仪器介绍给学生,同时把每种仪器的发展趋势作介绍,以增加学生的前瞻性意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做到授人以渔,增强学生获取专业知识的兴趣和能力。

在不断更新教学内容的同时适当引入当前社会出现的实例进行教学,让学生尝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分析化学知识的能力,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增加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会用所学到的知识回报社会。

如:请同学查阅文献找出测定三聚氰胺、毒胶囊铬含量的方法、毒大米中镉的检验,石化行业油品中重金属的分析检验等实际问题。

4布置课外查阅文献的作业,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中英文当代分析化学的科技文献、教材片段,配备一定数量的阅读思考题,作为阅读理解课外作业,要求学生完成。如:布置同学查找有关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的文献,写一篇少于1000字的知识介绍,内容包括:(1)蒸发光散射检测器的原理和构造,(2)蒸发光散射检测器的特点,(3)蒸发光散射检测器应用举例。

让同学通过查阅文献了解更多前沿信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二加强实验教学,给卓越班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

1适当增加实验课时

化学学院基础化学教学实验中心经过近几年的建设,用于教学的先进仪器已逐年得到补充和完善,现有:高效液相色谱仪一台、原子吸收仪两台、红外光谱仪一台、气相色谱仪3台,紫外分光光度仪5台及20台可见分光光度仪、20台氟离子测定仪、及数台酸度计等仪器。过去由于授课班级多,每班人数多(近50人),仪器少,只能开设可见分光、气相色谱、紫外分光和氟离子测定这四个仪器相对比较多的基础实验。目前,化工卓越班每届两个班,每班30人左右。具有班级少,学生少的特点。对于新进的先进仪器如:高效液相、原子吸收、红外光谱等具备了开设条件,这些实验仪器先进、应用广泛,对提升和培养学生分析测试技能将会有很大帮助。

2将多媒体教学引入仪器分析实验课

利用多媒体技术可将抽象概念具体化、静态图像动态化、微观模型宏观化,在展示仪器构造、工作原理的教学中大有用武之地。

我们将实验仪器操作拍成教学视频。仪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用模拟系统展示给学生,用图片或动画的形式将实验内容、步骤、注意事项等做成ppt。

实验课上,教师首先用多媒体课件把实验相关内容进行讲解,把仪器的结构及操作方法用视频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学生可以通过视频课件将简单的、枯燥的仪器设备基本结构、操作步骤转化为更直观、深刻的理解,以加速学生的感性认识。

3 增加认知实验环节,将旧仪器拆开,进行结构展示及动手安装

每个实验室都有淘汰的仪器,为了充分利用其价值,我们把旧仪器拆开,把每个部件贴上标签,墙上贴上结构示意图,学生对照结构示意图边看仪器内部结构,使学生能很快的掌握了结构,在此基础上然后再实际操作,以使实验课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4 让同学参与大型仪器管理

基础化学教学与实验中心向东莞理工学院等兄弟院校学习建立了大型仪器三级管理制度,即:确定一名教授或博士负责仪器开发和利用。确定一名实验技术人员负责仪器的管理与使用。确定一名学生做日常维护和协助教师开展综合研究实验及相关的科研工作。

有计划的让部分卓越班学生参与大型仪器调试、管理工作,及协助老师进行科研的工作当老师的科研助理,给学生创造了更多的实践机会。

受聘学生通过参加此活动,熟练地掌握了仪器的基本性能及应用和简单调试,平时还能利用课余时间协助老师开展科研活动,同时也为同学参加一些竞赛或者挑战杯等活动创造了条件。

总之,通过对仪器分析教学模式的改革和探讨,为进一步深入开展“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奠定了基础,同时收获很多感受。

通过改革,使教学形式多样化,包括:认知、实验、讲座、查阅文献写小论文等,加强了自主性和探索性学习环节。使学生感受到仪器分析课给了他们相当大的思考空间,对仪器分析这门课有了新的认识,从最初的嫌麻烦转变到对上这门课的期待。使学生学习由被动到主动。很显然从学习态度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通过改革,加强了动手操作能力,强化学生的工程能力与创新能力,使基础教学与应用要求相联系。努力做到学以致用。

通过改革,培养了学生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和发展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能使他们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学习理念与我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相吻合。

通过课改,使我们的教学具有前瞻意识,能够逐步满足培养能够适应和引领未来工程技术发展方向的工程师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龙小玲,苏庆平,陈文.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9(4):88-90.

[2]周洪波,刘意,何洋.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改革初探v广东化工,2010,37(4):239-240.

[3]朱文彩,许青.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改革探究[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10,139(3):87-89.

仪器分析专业 篇9

为了提高《仪器分析实验》课程在生物工程专业学习中的教学质量, 调动生物工程专业学生学习《仪器分析实验》课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我们结合省级精品课程《仪器分析及实验》课程建设[1], 围绕生物工程专业综合改革要求[2], 对仪器分析实验课程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探索, 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加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 资源共享、不断改进和完善《仪器分析实验》课程教学条件, 为生物工程专业《仪器分析实验》课程的开设和教学改革提供优质服务平台

我校仪器分析实验室是在中央和地方共建基础实验室的基础上建设起来的, 实验室购置有红外光谱仪、紫外光谱仪、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气质联用仪、热重分析仪、荧光光度计、超临界萃取仪、单晶X射线衍射仪等大型精密仪器。实验室的大型仪器设备为深化我校仪器分析实验课程的改革, 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生物工程专业高质量人才提供了必要的、高水平的实验平台。目前生物工程专业仪器分析实验课程依托于省级示范性实验室创造的条件, 充分利用已有的仪器设备, 采用单元循环方式进行实验, 基本上做到了4人1台 (组) 仪器, 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动手操作机会。我们通过加强仪器设备的管理, 实现实验室多专业资源共享、不断改进和完善实验教学条件, 为仪器分析实验课程的开设提供了优质服务平台, 也为生物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3]奠定了良好的实验实习的基础。

2 根据生物工程专业特色, 选择适合专业培养计划的教学内容教学, 通过精选教学内容、科学安排实验项目, 形成《仪器分析实验》课程为生物工程专业服务的应用性特色

根据生物工程专业建设与社会实际需求, 针对已有《仪器分析》教材与我校现有的仪器设备在教学过程中不配套、不一致以及现有教材的部分教学内容与地方经济建设需求脱节的问题, 我们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删减、重组, 在使用多年的仪器分析自编讲义的基础上组织编写了教材[4], 教材内容中将现代仪器分析与生物工程专业教学内容有机融合, 形成了更具地方院校特色的仪器分析实验课程教材, 提高了生物工程专业仪器分析实验教学质量, 减轻了教与学双方的负担, 并且为进一步加强实践操作训练提供了时间上的保证。

另外, 在对生物工程专业仪器分析实验课程进行教学时, 选择的教学内容要倾向于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的培养要求[5], 课程讲授的重点也不能照搬化学专业的教学内容。为了了解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需要仪器分析实验课程做些什么?我们征求了生物工程专业其它专业课程教师的意见, 他们认为生物工程专业的仪器分析实验课主要是进行活性物质的提取和检测, 生物工程专业仪器分析检测的对象主要是各种生物体中的生物分子, 主要包括蛋白质、脂肪酸、维生素、氨基酸、碳氢化合物、核酸、糖类等物质的检测。建议使用高效液相色谱 (HPLC) 、气相色谱 (GC) 、红外光谱 (FT-IR) 、原子吸收光谱、紫外分光光谱等仪器来重点培养学生利用较为精密的实验仪器对生物产品地行检测、鉴定及分离[6]。

我们对实验教学项目的选择非常注重实用性, 提高教学联系实际的意义。在完成基础实验的同时, 在开放实验中我们尽可能安排一些有实际意义的实验项目, 如测定我校校办工厂生产的“西山清泉”牌饮用水中的钾和钠的含量 (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 、测定永州本地醋中醋酸根离子的含量 (电化学方法) 、测定湖南重庆啤酒国人有限责任公司永州分公司生产的“重庆啤酒”中芳香化合物的含量 (气相色谱方法) 、饮用水中氟含量的测定 (电化学方法) 、奶粉主要营养成分的分析 (红外光谱法) 、复方阿司匹林有效成分的分析 (红外光谱法) 。

总之, 通过精选教学内容、科学安排实验项目, 仪器分析课程将基础实验、提高实验、创新实验彼此相辅相成、循序渐进, 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可以形成仪器分析实验课程为生物工程专业服务的应用性特色。

3 依托省级精品课程, 生物工程专业仪器分析实验课程实施三个层次的教学

按照仪器分析课程“分层次、模块化”的教学设想, 我们将仪器分析实验课程分为基础仪器分析、现代仪器分析和应用分析检测三个层次[7], 我们对生物工程专业的仪器分析实验的教学都安排了前二个层次的基本内容, 在第三层次上设置不同的教学和实验内容模块, 根据生物工程专业的专业特色采用针对性教学, 也就是说第一、第二层次主要是学习仪器分析基础知识和基本仪器操作, 而第三层次则是根据生物工程专业的专业要求, 体现不同的应用特色。

如生物工程专业安排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维葡萄糖中维生素B2的含量、液相气谱法对甘蓝中多菌灵的分析测定等, 此外还在学生的开放实验活动中安排茶油中有害物质的分析检测、永州餐饮用油的卫生质量分析、潇水河水质分析、银杏叶提取物的分析、油茶成份分析[8]、油茶基地土壤肥力分析等。在实践三个层次教学体系时, 课程组教师还特别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融合, 这样学生既学习了仪器分析课程的专业知识, 又提高了社会实践能力。还感觉到仪器分析实验课程在生物工程专业学习中的重要性。

第三层次的实验项目贴近生活, 与健康、环境息息相关, 其中既包括验证性实验项目, 又包括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和兴趣选择实验项目, 自己动手完成整个实验项目, 提高了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和对实验的兴趣。同时同学们也掌握了一门实用技术, 为他们将来进入社会参加工作能快速熟练各项分析技术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4 改变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课程考试考核方法, 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仪器分析实验课程在教学方法上, 摒弃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 推行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在教师的引导下, 在课堂上就与仪器分析教学内容相关的某一问题、某一实验内容或仪器操作展开讨论, 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内容和自己操作仪器完成实验, 教师现场指导并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答,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在实践中促使教学目标由单纯传授知识向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转变。广泛采用讨论式、综合式和开放实验等新的教学方法, 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此外, 还将各种复杂的仪器设备用逼真的图片和多媒体动画进行演示, 帮助学生理解基本原理, 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仪器分析实验课程在在教学手段上, 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 增大教学容量, 丰富表达方式, 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提高教师的授课效率。近年来我们将传统的教学方式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相结合, 经过全体教师几年的努力, 制作完成了《仪器分析》教学多媒体课件, 并用于实验课堂教学中, 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意识,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制作的现代仪器分析课件多次获奖。

仪器分析实验课程改革课程考试考核方法, 更重要的是改革评分方法。仪器分析课程的考试不能仅以理论基础考题为主, 更重要的是掌握实验操作。在改革课程考核方式中我们将仪器分析的教学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 取消一张试卷定成绩的考试方式, 加强学生的实验操作平时成绩的考核成绩记录, 要求老师对学生的每次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都打分, 评分方法采用总成绩等于每次实验操作的平时考核成绩之和, 改革的评分方法有利于解决学生重理论考试, 轻实验操作的陋习。这样做也是培养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 促使学生每次实验都认真进行思考和操作, 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5 结语

生物工程专业的《仪器分析实验》课程教学有其自身的特色, 通过不断调整实验教学内容以适用生物工程专业的发展需要, 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的比例, 精选实验项目、注重实用性等手段, 将会使生物工程专业《仪器分析实验》课程教学效果大大提高。随着《仪器分析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 相信生物工程专业的《仪器分析实验》课程教学效果将会越来越适应社会的需要。

摘要:研究了湖南科技学院生物工程专业仪器分析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主要从加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精选教学内容、科学安排实验项目、形成仪器分析实验课程为生物工程专业服务的应用性特色等方面对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生物工程专业,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袁先友, 袁霖, 肖新生, 等.地方院校《仪器分析》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广州化工, 2011, 38 (4) :242-243.

[2]张敏, 袁志辉, 余响华, 等.生物工程专业综合改革的思考[J].广州化工, 2012, 40 (24) :160-162.

[3]张敏, 李尊华, 刘小文, 等.生物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与实践[J].广州化工, 2013, 41 (17) :171-173.

[4]张敏, 陈建民, 管天球, 等.地方本科院校生物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9, 30 (4) :97-99.

[5]袁先友, 张敏.现代仪器分析与食品质量安全检测[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7.

[6]刘小文, 张敏, 齐成媚, 等.地方本科院校生物工程专业教学改革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 2013 (3) :200-201.

[7]袁先友, 袁霖, 肖新生, 等.理工融合的基础仪器分析、现代仪器分析、应用仪器分析三层次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化工高等教育, 2011 (3) :20-22.

仪器分析专业 篇10

关键词:仪器分析,改革,实验教学

《仪器分析》课程是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食品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一门十分重要的专业必修课, 属于实验性课程, 实验、实践教学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如何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各种仪器的基本原理以及操作是现如今该课程的重点。如何利用实验室现有的资源提高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也是我们应该一直关注的问题。

目前该课程实验内容均是演示实验, 这就造成学生对实验原理、实验方法理解不足, 对实验课程印象不深, 不能很快的将所学内容用到实际工作中, 因此, 对仪器分析实验课程进行改革十分必要。

1 实验教材

实验建材是整个实验教学的重点, 一直以来实验教材均使用外校编的, 这与我院的实际情况不符, 我院学生的一些基础实验在食品分析中有涉及, 例如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这些常规仪器在仪器分析实验课程中就不再讲授, 我们院开设的现代仪器分析与食品质量安全综合性大实验中, 要求学生分析花生中的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油脂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的测定、金属元素和农残残留。主要包含分子荧光光谱法、红外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气相色谱、液相色谱、质谱法几部分, 所以集中力量编写了《仪器分析实验讲义》, 对原有实验课内容重新进行了整合、优化, 补充和增加了自主性、综合性、虚拟性实验内容, 使其与实验课教学改革的目标相适应[1]。

在食品检测中目前大量使用的是依据色谱学、光谱学、质谱等理论而开发设计的仪器。因此在教学内容上应以教学大纲为基础, 适当调整教学内容, 做到既“全面”又“重点”突出[2]。

2 实验设备

实验室建设一直是每一个高校的建设重点, 但是由于资金缺乏, 经费不足, 并不能满足所有的实验要求, 特别是一些大型, 昂贵的仪器。所以根据学校的现有的资源, 实行仪器共享, 例如我校农产品加工工程中心设备较多, 进行本科实验时可以实现共用, 这样既满足了学生实验设备不足的情况, 也实现了资源设备多次利用。

3 实验方法

在实验方法方面, 以行动研究法为主, 通过食质2007级本科生的教学实验改革, 与以往的传统实验模式做对比, 逐渐推广, 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 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仪器分析》理论实验课基础上增加了一周的《仪器分析技能训练》, 从查找资料、确定仪器分析项目, 到样品的采集、预处理、净化、到样品的测定全都由学生自己来完成。学生的积极性非常的高, 同时他们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了各种问题, 他们提出了许多有新意的方案, 然后与同学和老师交流。通过实验及训练, 学生很好的掌握了样品的提取与预处理, 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荧光光谱仪等仪器的使用和注意事项, 初步具备了实验方案制定的步骤, 并对现代仪器的原理、结构和操作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

目前我校存在学生人数多, 大型贵重仪器设备相对较少的现象。对大型仪器实验过程中, 一般都是十几个人一组, 由老师给学生演示一下就结束了。通过使用虚拟仪器, 可以实现功能多样化, 通过配置不同的数据采集部件和分析软件, 就可以实现不同的仪器的功能, 大大的提高了设备的使用效率, 降低了仪器设备采购所需的经费。或者建立仪器分析虚拟实验室, 通过计算机软件模拟仪器分析的过程, 通过改变分析的参数, 得到相应的结果输出[3]。例如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过程, 通过调整流动相的流速, 可以得到不同的出峰时间和峰面积。这样, 学生就可以如何进行仪器设备的调试和操作, 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实验的成本。

虚拟仪器是用户在通用计算机平台上, 根据需求定义和设计仪器的测试功能, 使得使用者在操作这台计算机时, 就像是在操作一台测试仪器一样。软件技术的多样和成熟, 使虚拟仪器和虚拟实验室技术在科学研究的教学培训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和关注。提高软件的场景化、网络化和提高交互性成为研究的热点[4]。使用虚拟仪器能够克服传统仪器功能单一的缺陷, 提高仪器的测量精度和测试速度, 节省试验设备的投资和减小设备体积。因此, 在实验教学中采用虚拟仪器有很重要的意义。同时, 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锻炼学生的科研能力。

在现有设备的基础上安排了两个虚拟实验分别是:红外光谱法测定简单有机化合物结构和气质联用测定苯甲醇混合物。

在课程实验的基础上, 安排了仪器分析技能训练, 由于学生多、实验学时少, 一般实验教学前都是由老师将材料备好, 学生只需要直接操作仪器进行分析, 这样做学生不能达到很好的锻炼, 所以又安排了为期一周的《仪器分析技能训练》, 一方面巩固了在实验教学中的实验内容, 另一方面又锻炼了学生们动手操作能力, 整个仪器设备的操作都由学生自己完成, 充分锻炼了学生的自行设计方案、实验设备调试等全方面的能力。

4 实验管理和实验考核

在管理和考核方面引入“6S”管理概念[5], “6S”是指整理 (SEIRE) 、整顿 (SEITON) 、清扫 (SETSO) 、清洁 (SEIKETSO) 、素养 (SHIT-SUKE) 、安全 (SAFETY) 这六个方面, 把这个概念引入实验教学中, 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现代企业理念, 也提高教师实验教学的管理水平, 强化教学效果, 建议可以将“6S”管理概念推广到其他的教学实验实践环节[6]。

在实验考核方面主要包括实验预习报告、样品预处理、实验设备操作、实验原始数据、实验报告五个方面;而仪器分析技能训练作为一门单独的考查课则包括调研报告、样品采集、预处理、设备操作、总结、报告几个方面。

通过实验及训练学生们的收获颇多, 掌握了气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荧光光谱分析仪等实际操作方法。在下一步的实验改革中我将继续探索适合本校本专业学生发展的有效方法, 预计在实验条件成熟情况下, 进行开放性[7]、创新性实验, 实验室对学生开放, 鼓励有能力、有兴趣的学生进实验室, 了解各种仪器的结构、性能, 选择合适的分析条件, 开展课外科技活动。课程的改革任重道远, 我们需要不断的进行创新、不断的改革才能跟得上时代的进步, 才能培养出适合新世纪发展的合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韦寿莲.仪器分析教学改革初探[J].肇庆学院学报, 2003, 24 (5) :78-81.

[2]刘晓宇.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中《仪器分析》教学的探讨[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2) .

[3]杨伯苗, 曹密.教学改革促进大型仪器面向学生全面开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2, 20 (3) :103-105.

[4]张智杰, 孙丽丽, 郑永杰.气相色谱虚拟实验室软件的设计[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 2009, 25 (1) :85-87.

[5]张桂文.“6S”管理在仪器分析实训教学中的应用[J].实践教学.

[6]潘宏刚.“5S/6S”管理在科研生产中的应用[J].河北企业, 2006 (6) .

仪器分析专业 篇11

【关键词】课外项目式教学创新教育评价模式

课外项目式教学是一种研究性教学,是在不影响高校理论教学的前提下。在学生完成本科阶段专业基础课程学习之后,开展的专业性综合项目研究。它可以强化大学生专业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使他们的专业知识及相关技能得到综合应用和拓展。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对2007届学生在其第三学年第二学期时开展了课外项目式教学的实践,取得一些经验和体会。

一、课外项目式教学的实施方法

1.项目题目库的建设

合适的项目题目是项目式教学的基础。好的题目对于项目式教学的开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设计项目题目时,教师通过市场调研。了解企业人才的需求情况,对相关职业或岗位群所需的职业能力进行分析,使项目包涵的内容和技能具有时效性、完整性、典型性、真實性和层次性,其中层次性主要是考虑学生能力的差别。项目题目主要来自以下方面:教师的科研和学生能接触的现实生活;校企联合项目,此类项目可培养学生的务实精神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也为企业培养人才;学生的好想法,此类项目可为学生实现自己的想法提供平台;网络和图书上的相关项目。这类项目往往需进行修改,以避免其不完整性和老化的问题。项目题目库中的内容包括项目名称、项目简介、学习目标、实施设备、必备知识、实施步骤、期望目标、总结和论文方面的要求等。项目题目库的建设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改进的过程。

2.实施步骤

因为项目是在课外进行,所以学生的主动性、自制力和责任性很关键。首先让学生主动报名,教师通过和学生的交谈确定一些对专业感兴趣、非常迫切做项目的学生,然后让他们2~3人为一组。个别有好想法的、有一定基础的学生按其意愿独自为一组。为了考察课外项目式教学的可行性和普及性,所选学生大部分成绩一般。

在确定参与的学生后,进行了选题和开题。在此期间,教师一方面引导学生选题,让学生理解项目的设计内容和目标要求;另一方面引导学生进行文献资料的查阅,因为涉及到方案的新颖性、研究的深入程度及论文的质量等。学生在消化吸收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撰写文献综述。项目组成员经过讨论,共同完成开题报告的撰写,在开题报告中提出可行的设计方案和全面细致的论证。开题答辩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设计方案提出质疑,以促进学生对课题有更深刻的理解。

在项目进行期间,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时和适度地指导,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专业技能。学生的制作状况主要体现为项目阶段性的分析和设计文档。项目组成员在讨论、协作的基础上,每次以小组的形式上交报告,并且一个月组织一次报告会,汇报自己做的工作,学生和教师可以自由提问,由报告者和所在项目组进行回答,同时教师给予一定的评价,这种评价对学生是一种激励。对于一些有争议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通过讨论激发学生运用知识的潜能和积极的思维,集思广益获得较好的解决方法,同时培养学生创新的主观能动性和团队协作精神。为了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教师根据学生的项目内容、专业信息、业界的反馈,组织学生参加学术讲座和学术报告,调动学生创作的积极性。

经过实践发现,项目进行到第二学期结束时,大部分学生已完成了硬件的调试和软件的初步设计。暑假期间,系里提供了仪器和教室让学生进行软硬件联合调试,逐步完善系统a在系统完善后,学生需要撰写项目论文,主要内容包括项目的设计思路与实现方法、不足与改进。在大四第一学期开始一个月后,组织教师进行验收,验收环节主要看学生完成的状况和制作状况,对于关键技术提出问题,根据学生的演示和回答,初步给一个分数。然后组织答辩,各项目组选派代表发言,利用多媒体演示并介绍项目组分工情况、设计思路、实现方法和成果,答辩过程中,组内成员可以对成果进行补充,组外成员和教师可以对成果进行积极地质疑、询问和评价。

最后的工作是指导教师和学生进行总结。学生的总结内容主要是课外项目教学活动对他们的意义。通过总结,使学生找到自己理论及技能上的不足,以及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收获与体会。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然后对讨论结果和项目的整个过程进行归纳总结,指出项目活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比较各组的特点,引导学生相互学习各自的长处。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总结评估中得到提高。

3.评价模式

参考学生在设计制作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学习态度、基本技能、方法和知识的掌握程度、合作程度、动手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再根据验收和答辩的情况,综合后给出成绩。学生的最后成绩按论文占20%、验收和答辩占50%、平时表现占30%来进行计算。因为本专业是首次开展课外项目式教学的实践,其内容不在培养方案内,因此课外项目式教学的评价体系对学生学分没有影响。但对学生的积极性有影响。台理的评价标准对课外项目式教学的进行和质量提高有促进作用,评价体系的细化还有待完善。

二、课外项目式教学的效果

项目结束后,课题组对参与项目学生的后续课程成绩进行了统计,具体情况如下:《单片机》课程平均分是68.7,参与项目学生的该课程平均分为83.6;《智能仪器》课程平均分为65.8,而参与项目学生的该课程平均分为76.6;毕业设计的平均分为77.5,而参与项目学生的毕业设计平均分为83.5。从以上成绩看出,与其他学生相比,参与课外项目式教学的学生能更好地完成后续课程学习和毕业设计,可见课外项目式教学活动能够极大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从就业状况来看,项目组学生就业质量相对全体学生偏高,经统计90%学生进入所在公司的研发部门。从学生的反馈信息中得知,课外项目式教学持续时间较久,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设计,尝试了研发的过程,培养了专业方面的思维能力和技能,强化和巩固了专业知识体系,同时学生在项目开展中也了解了自己,提高了职业规划的能力和计划能力,项目的成果使学生能体会了设计的成就感和喜悦,培养了自信,在和小组成员的合作中,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

三、结语

从参与课外项目式教学学生的后续课程成绩和就业状况来看,这种教学方式对教学和学生的发展十分有利,值得提倡和实施。此外。课外项目式教学在以下方面还可做进一步改进。

1.已完成项目的成果展示和建库课外项目式教学的成果是具备完整功能的产品,通过展示项目的成果,以达到宣传目的,实现课外项目式教学方法的推广。

学生已完成的项目可以建成库,让后期参与的学生通过阅读、分析项目库。快速获得相关知识。后期参与的学生若有好的想法也可以在此基础上对项目库进行改进。教师在设计项目时应充分考虑项目的连续性和拓展性,鼓励项目完成情况良好的学生引导后期参与学生积极申请校级创新项目和国家级大学生创新项目。

2.和毕业设计相结合

就目前来看,就业应聘、考研、课程重修等因素严重影响了毕业设计的质量,而毕业设计是大学生的最后一个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大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能力的过程。在课外项目式教学过程结束时,个别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未完成项目。此时可根据他们的要求将其作为毕业设计的题目,使学生经过毕业设计期间的设计制作,完善项目,同时取得较好的毕业设计成绩。另外,个别同学要求把自己完成的项目作为毕业设计题目,这样在其他同学进行毕业设计期间,他可以早去公司实习,以更早地适应社会。可见,将课外项目式教学与毕业设计相结合,对教师来说工作量并未增加,而且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毕业设计质量和就业质量。

仪器分析专业 篇12

仪器分析的理论及技术和现代的食品分析检测密切相关, 学生能够掌握仪器分析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和方法是培养目标很重要的一部分, 所以仪器分析课程是食品专业的必修课程[2]。想要学好仪器分析课程, 必须做好仪器分析相关的实验。实验可以让学生加强理解仪器使用的基本原理, 掌握实验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实验结束之后还可以分析处理实验数据, 得到真实可信的实验结果。学生掌握了仪器实验基本原理等知识, 正确使用仪器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 可以为以后学习及科研等打下良好的基础。

1 我校仪器分析实验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1 分析仪器正向着高科技性、操作个人化、智能化发展, 所以使它的价格越来越昂贵。

由于受到教学开支的限制, 我校现仅有部分分光光度计等基本实验教学设备, 无法配置更为高端的设备。现在主要采用的教学方式是先介绍理论部分的知识, 然后去合作单位见习仪器的操作步骤, 学生无法直接进行操作。这样难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实验教学的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都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制约。

1.2 某些实验实际操作费用高昂, 材料损耗较大, 考虑到教学经费的问题学校无法一一开设, 但是这些实验对学生以后的发展是很有需要的。

1.3实验教学教师接触新仪器和高档仪器的机会不少, 没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积极有效从指导教师处获得有效地指导, 无法更为深入地理解仪器设备的运行情况, 无法深入阐述各类试验参数的理论影响和实际作用。

1.4 实验学时数偏少, 无法保证知识与技能的巩固。现行教学计划, 为减轻学生负担, 压缩学时, 本来就不够的实验学时更加显得不充裕。

1.5 实验考试方式具有局限性。

现有实验考试的方式采用以学生去见习之后写的实验报告作评价, 导致一些学生照着书抄写或者抄别的同学的报告。对学生没有压力, 使学生对平时实验够不重视。

1.6 实验用到的很多大型仪器都价格较高, 而且结构很多都是完全封闭的形式, 从外面看不同仪器的差别不明显。

仪器的内部构造学生很难观测到, 导致学生对仪器结构性能的认识比较肤浅[3]。

以上的这些问题都限制我校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 改革传统的实验教学势在必行。在传统的仪器分析实验教学中引入了“仿真教学”可以解决以上问题。我校经费不足以支持大型仪器的具体操作, 有了仿真仪器就可以让学生不直接接触真实仪器, 通过操作软件就可以达到类似的效果, 提高教学质量。

2 开展仪器分析仿真实验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所谓分析仪器的仿真教学就是利用建立分析仪器的数学模型, 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仿真技术和信息技术, 在计算机上建立起一套反应性与真实分析仪器完全相同的虚拟分析系统进行教学[4]。学生通过操作虚拟仪器分析软件, 可以得到与真实仪器类似的丰富的操作经验。仪器分析仿真教学在中的优越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看出:

2.1 增强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效率

仿真模拟环境的直观、可操作性大大的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他们对原本陌生的仪器有一个具象的认识。仿真软件可以提供形象直观、内容丰富、生动逼真的学习环境, 提供图文并茂、动静结合的实验内容, 学生可以同时看到声音、图像、动画等内容, 得到多感官的体验。

2.2 大大降低实验成本, 减轻经费支出

仿真软件在电脑上运行, 只要建设一个仿真实验室, 购买相关仿真软件, 并进行相关的培训, 无需价格昂贵、高精密仪器, 高要求的实验室设备, 成本较低, 可以满足大批量的学生操作实习。还大大降低了实验教学成本, 减少了实验品的消耗, 而且基本不存在环境污染的问题, 对一些因为担心造成环境负担的实验同样可以进行。

2.3 功能强大, 操作方便, 易学易用

仿真软件大大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减轻了教师授课的压力。

在分析仪器仿真系统中教师可以很方便地查看仪器介绍的文字说明、图片、原理演示、动画及录像, 从而将一些难以讲解明白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操作形象逼真地表现出来, 轻松提高教学效果。学生可以直接在计算机上通过仿真软件了解相关仪器的结构、原理, 还可以进行具体的实验模拟操作, 从而掌握了不同仪器的使用方法。

2.4 满足大批量的教学、竞赛需求

分析仪器仿真软件系统可以在普通都电脑上运行, 可以缓解由于学校没有足够数量的仪器无法满足多人同时教学的尴尬, 每个学生都有独立的电脑进行操作, 独立完成具体的操作, 提高教学质量[5]。关于仪器分析使用的高职相关竞赛一直都有举行, 并且有仿真软件操作的比赛部分, 用的仿真软件大多由同一公司提供, 引入仿真软件进行实验教学可让学生在比赛中与其他学生处于同一水平, 平时的学习也可增强学生相关方面的竞争力。

2.5 考核方法的改革

教学中可利用软件提供的平台逐渐完善了考核制度。利用仪器仿真软件的智能评分系统, 教师可以便捷地对学生技能掌握程度进行考核。智能评分系统能检测学生操作情况, 并给出各种形式的成绩单, 以作为考核依据。利用仿真软件自带的题库和标准化试卷, 还可对学生进行“在线评测”。仿真软件可以同时对班级同学进行考核, 所需时大大缩短, 可以进行“随堂考核、随时考核”, 减小了教师工作量, 增强了考核成绩的客观性。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 同时各个院校内的信息网络、电脑设备等硬件条件也在不断改善, 可以预见有较高实际教学作用的教学仪器分析仿真软件一定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可和应用。仿真教学在职业学校的应用, 提高了教学效率, 增强了职业学校的办学能力, 是职业学校发展的助推器。S

摘要:本文以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讨论了仪器分析教学在高职食品专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以及开展仪器分析仿真实验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关键词:仿真软件,高职教育,食品专业,仪器分析

参考文献

[1]冯启明.加强实践教学, 培养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J].高教研究, 2011, 3:47-49.

[2]关海宁, 徐桂英, 刀小琴.仪器分析方法在食品检测分析中的应用[J].中国食物与营养, 2006 (6) :40-42.

[3]于京华, 葛慎光, 魏琴, 罗川南, 朱元娜.仪器分析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理工高教研究, 2008 (2) :137-138.

[4]田文德, 丁辉, 姚飞.分析仪器的计算机仿真[J].现代科学仪器, 2001 (3) :41-49.

上一篇:人性化管理建议下一篇:运输设备制造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