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面板

2024-06-12

控制面板(精选11篇)

控制面板 篇1

本工程中板梁的数量有20 m中板14块, 20 m边板8块。根据现场条件及本单位的运输、吊装机械设备情况, 选用机械性能较强的汽车式起重机和运输车辆, 进行施工作业, 确保运输、吊装顺利完成。使用25t汽车式起重机2台, 30~40 t拖车2辆, 1 524 m/50 t钢导梁1套, 依据桥梁墩台的标高以及性质来满足桥面板梁的运输以及安装的需要。

1 工程准备工作

根据设计的要求进行吊装作业, 吊索为4点 (两端) 起吊安装。钢丝绳千斤头作为吊索, 长度主要是3~5 m计4根。吊装卡环M42, 8只, 垫木, 15 cm×25 cm×1~2 m, 计20根。加固地耐力钢板10块。其他的主要根据施工的要求进行配置。

1.1 技术准备

1) 组织施工人员熟悉图纸, 了解工程构造, 熟悉梁板、支座的形状, 重量, 数量, 吊点, 绑扎方法及起吊要求等, 认真做好准备工作。

2) 组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进行技术交底为施工提供可靠保证。

3) 组织学习施工技术规范及有关操作规程, 制定本工程的实施计划。

4) 同甲方施工技术人员, 监理好安装标高以及轴线的交接工作, 确保工程质量。

1.2 现场准备

施工人员需要对桥梁墩台表面弹线测量, 对于每一个安装的支座点以及标高都要进行控制, 施工单位对安装梁板的尺寸进行弹线测量, 测量每个安装支座点及标高是否有误差, 以保证安装的尺寸, 并以合同的形式进行复核验收。针对桥台的安装现场, 预制梁板及现场车辆经过的地方, 都要进行平整压实, 以确保车辆运输安全。

2 施工方法

1) 装车:

采用双机抬吊装车, 吊车停车方位, 根据梁板堆放位置, 可停在梁板两端、两侧或一侧一端均需回转起吊装车, 首先将梁板提升到一定高度 (1.5m左右) , 拖车倒进梁板下方, 对好方位, 缓缓下钩, 直到梁板落到拖车上稳固可靠后吊车方可脱钩。

2) 运输:

选用当前国内马力最大、性能最优斯太尔重型牵引车作牵引主车, 与后8轮双桥跑车组合成运梁板专用车, 配备有多年运输大梁经验丰富的驾驶员。梁板装上车后, 前、后用多只手拉葫芦收紧, 使梁板与车辆牢固结合成为一体, 运输过程中要求做到起步平稳、转弯时充分考虑到所运输梁板的长度, 留有足够的转弯半径。行驶中, 尽一切可能避免紧急制动, 平稳有序地将梁板运输到安装桥台前。

3) 安装:

(1) 安装步骤及顺序的说明:

安装时应根据施工单位的施工布置对桥面梁板进行编号。

(2) 组装架设钢导梁。

为确保梁板安装几何尺寸, 该工程钢导梁架设在○4#和○8#井梁板的位置上, 为了防止钢导架受力移位, 在钢导梁两端用4根缆风绳临时固定, 并用手拉葫芦均匀收紧, 确保缆风绳均匀受力。

(3) 梁板的安装顺序:

首先安装桥面中板, ○5#、○6#、○7#, 安装完毕, 拆除全部钢导梁。

(4) 接着拖车上桥, 双机抬吊继续安装○8#—○12#、○4#—○1#桥梁板。

吊车、拖车的停车方向不变, 位置随着桥梁板安装数量而变化停歇直至安装完毕。

4) 安装方法:

安装前必须将桥台两端路基做到位, 压实, 做倒背梁 (挡梁) 高度, 以保证吊车停歇位置, 方可安装。

(1) 用钢导梁架板安装桥板时, 吊车在桥台前就位, 车尾正对桥台。将拖车上梁板的一端吊起, 放到导梁架上的小车下, 由小车上的手拉葫芦将梁板的一端提起, 拖车缓缓向后倒, 直至对面的桥台, 再用吊车将拖车车头上梁板一端吊起, 拖车离开, 吊车将梁板送到安装位置, 吊车和小车上手拉葫芦同时缓慢落钩就位, 同时检查支座位置是否移位, 梁板是否搁实、平稳, 如有偏位、不实移位现象应及时纠正调整, 严格按照放样位置尺寸准确就位。

(2) 采用双机抬吊桥梁板, 必须用导梁架安装4块桥梁板后, 两部吊车各停歇在桥台两边的路基上, 车尾正对桥台, 将装好桥梁板的拖车开上已驾设好的桥面上。吊车各吊起桥梁板一端, 同时合力起吊一定高度, 双机起臂, 回转移位到位置上, 同时缓慢落钩就位, 其它要求同上。

3 板梁吊装质量控制措施

施工前, 了解构件几何尺寸及相应技术参数, 吊装机械起重性能技术参数, 对参与施工人员进行全面交底。组织技术人员熟悉图纸, 并了解工程结构, 桥台制作安装形式、型号, 板块的形状以及重量、数量等, 吊点的位置及吊装要求等。安装施工技术人员协同监理人员办好标高, 做好轴线的交接工作, 以确保工程质量。

桥板运输时, 捆绑要牢固, 中速行驶, 避免紧急刹车, 安装起吊速度应缓慢, 避免造成快速冲击。还要特别注意空心板对放时, 应在空心板梁端头用两点搁放, 不得上下面倒置。检查机械设备和电气设备, 查看是否安全可靠, 确认后方可施工。

施工时应严格控制各特征点标高, 以免出桥、路高程错位。为使每片梁板四个支座均匀受力, 不出现脱空现象, 支座垫石, 采取砂浆找平或用铁板。吊车上桥面吊装时, 四个支脚下必垫大于等于0.9 m2、厚大于12 mm的钢板, 以保证桥板不被压坏。梁板吊装前提前检查好砼试块报告, 达到设计要求才可起吊。吊具吊索满足构件吊装要求, 应有技术参数保证。桥板、装车、运输、吊装必须按施工方案和设计要求进行。桥板搁置位置几何尺寸、桥台上橡胶支座安装的几何尺寸弹线, 由技术员负责弹线放样工作, 吊装时应按照图纸进行复检, 进行安装时不得有误。

当空心板梁的孔道砂浆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时方可对其进行脱底模、移位、堆放、吊装等作业。对于张拉后桥板的锚固区, , 跨中应检查、有关裂缝问题等向有关部门汇报, 并提出解决方案之后, 方可施工。

指挥人员必须用起重吊装的标准信号指挥, 信号必须清晰准确, 应配带明显标志, 统一指挥, 统一信号。

控制面板 篇2

第二步:双击“鼠标”。

第三步:在缺省的“按钮”选项卡中,设置双击鼠标按钮的时间间隔及是否变换鼠标器左右按钮的功能,并可选择是否启用“单击锁定”功能等。

第四步:单击“指针”选项卡,可以选择使用其他类型的鼠标指针。

第五步:单击“移动”选项卡,设置鼠标指针在显示器上移动的速度、指针的定位方式等。

资源管理功能面板三重控制 篇3

1. 键鼠并用的快速控制

右手操作鼠标点击控制

如果上述选项禁用或未配置此策略设置,我们可以选择打开新窗口时功能区的显示方式,随时在资源管理器内通过鼠标开启或折叠功能区面板。只需点击资源管理器窗口右上角小问号左侧的向上箭头图标,即可在开启和关闭功能区之间进行切换(图1)。

左手键盘快捷方式控制

除了使用鼠标控制功能面板的隐现之外,还可以通过键盘快捷键组合的方式来隐藏或开启资源功能面板区域。功能区开关的键盘组合键为Ctrl+F1(图2)。这一组合键在键盘左手操作或鼠标失去作用时会派上用场。

2. 固定习惯的自动控制

无论是用鼠标操作还是键盘,系统均会自动记录并沿用用户最后使用的界面。如果需要将用户的使用习惯固化为一种模式,借助于组策略编辑器,可以实现Windows 10资源管理器功能面板的自动控制。

控制水刀石材地面板间缝隙 篇4

关键词:水刀,石材地面,缝隙,原因

1工程概况

太原邮电综合业务楼为山西省标志性建筑,大楼总面积70 000 m2,共36层,用途为酒店及办公,一层大厅为本工程最华贵的地方,地面采用水刀石材地面拼花。石材采用希腊水晶花、摩卡金、世纪伴侣,加工用水刀切割,水刀拼花面积1 100 m2。

2施工要求

1)水刀地面工程在本工程的入口大厅,是本酒店最为富丽的地方,是大楼的重中之重,为保证工程质量达省优目标的实现,为赢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必须确保地面工程质量达到优良标准。

2)该地面工程质量标准要求高,项目部自定板块间缝隙小于0.5 mm,高于验收规范。

3)水刀切割拼花石材地面施工,我单位第一次遇到,没有施工经验。

4)工期紧,问题急需解决。

3现状调查

项目部在2005年3月地面铺贴现场检查中发现:水刀地面缝隙质量较差,且这些缝隙影响整个地面的观感,为此我们对水刀石材地面缝隙进行了仔细检查,共检查缝隙300处,大于0.5 mm的缝隙90处,合格率仅为70%,统计结果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水刀石材地面的主要问题为不同和相同石材接缝处缝隙超标,占到总频数的89%。

4确定目标及可行性分析

1)设立目标值。

在石材之间缝隙是绝对存在的,只是将缝隙宽度控制在符合要求范围内。石材地面缝隙合格率柱状图见图1。

2)可行性分析。

有利因素:

a.我项目部技术能力较强,人员素质较高。

b.有公司技术部门的指导、协助。

c.单位领导比较重视,从人力、物力、财力都给予大力支持。

不利因素:

我单位第一次遇到,没有经验,通过考察学习,可以克服。

因此,我认为:只要大家通过努力,相互配合,一定能实现目标。

5原因分析及要因确认(水刀地面石材缝隙超标)

1)施工作业面大、光线较暗。

2)大理石质地软、水泥种类使用不当、石材地面都有缝隙渗浆、石材板厚不均。

3)操作人员素质差、现场管理不到位。

4)抛光方法不当、铺贴强度不够、石材被踩踏、缝隙处理不到位。

5)石材水刀切割时,电脑排版有误,抛光机数量少。

6造成水刀地面石材缝隙的末端因素

造成水刀地面石材缝隙的末端因素共有13项,我们对这些因素进行要因确认:

1)大理石质地软:材料加工时经常出现崩边,但设计不能改变。

2)水泥种类选择不当:石材板间缝隙渗浆属正常现象。

3)缝隙处理不到位:石材缝隙明显。

4)石材底部有缝隙渗浆:石材渗浆后影响板间缝隙。

5)铺贴强度不够、石材被踩踏:强度未达到时已上人,交底解决。

6)石板厚度不均:板厚不均经常出现错缝,选材解决。

7)石材水刀切割时,电脑排版错误:切割后板材尺寸超差。

8)现场管理不到位:管理的不到位是质量问题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9)操作人员素质差:应知应会检查,达到要求。

10)施工作业面大:整体部署、分块施工,可解决。

11)抛光方法不当:局部抛光影响整体光洁度。

12)光线较暗:增加照明灯可解决。

13)抛光机数量少:适当增加可解决。

7效果检查

1)项目部通过两个月的时间,将发现的问题全部解决。此次活动解决了水刀石材地面铺贴缝隙超标问题,同时我们各级管理人员也认识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立项分析、及时解决的重要性,提高了个人素质,增强责任心。5月28日我们对该地面质量进行了检查,全数检查缝隙1 843处,只有53处超标,并且我们对该缝隙及时进行处理,合格率97.1%,达到预期目标。

2)漂亮的地面受到了建设单位等各方的高度赞扬和好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信誉和社会效益。

8巩固措施及下一步打算

1)通过实践和理论的对照,进一步学习质量管理体系和措施,增强员工的质量意识,遇到问题能及时冷静的分析处理。

2)定期开展各种学习、竞赛和培训活动,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素质。

3)今后打算:控制施工中其他难点重点问题,实现创优。扩大小组队伍,增加活动次数,深入、持久地开展项目部活动,争取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利益。

参考文献

面板堆石坝绕坝渗漏处理控制标准 篇5

根据库水位、地下水位、坝基与坝肩渗流稳定性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面板堆石坝绕坝渗漏处理控制标准及其建立方法,为类似工程问题治理提供借鉴。

1、问题提出

面板堆石坝是国内外水电工程常采用的主流坝型,由于地质条件的隐蔽复杂性和地质勘探的局限性,有些面板坝在蓄水之初就出现了严重的基础性渗漏问题,治理工作比较复杂,投资较大,如何在满足大坝长期安全的条件下,研究制定科学又经济的处理控制标准,对解决工程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某面板堆石坝最大坝高144m,下闸蓄水后即发现坝后渗水异常,蓄水至死水位高程968m时,坝后量水堰流量达1650L/s。通过大量勘探、监测分析,坝体结构安全监测指标均正常,库水主要是沿两岸缓倾角岩层面和陡倾角节理组成的渗漏网络绕帷幕底部、两岸坝肩渗漏。建设单位组织多次国内专家技术咨询,关于渗漏处理的控制标准最终没有定论,国外类似工程问题处理中也没发现明确的渗漏处理控制标准。

2、控制标准的建立思路

将坝基和坝肩的渗流安全性作为控制性要求,通过分析库水位、坝基及坝肩颗粒物质的渗透坡降和坝后渗流量三者之间的相关性,从控制地下渗流液面水位和坝后渗流量2个方面将可能得出绕坝渗漏处理所期望的控制标准。

3、控制标准的建立方法

3.1分析渗流安全性,建立地下水位观测系统。该大坝左岸坝基开挖至基岩,对大坝渗流安全性不起控制性作用。右岸坝基在高程920m~905m中下部岸坡、河床坝基保留有厚层冲积层堆积体,控制着大坝的渗流安全性,坝体填筑时对堆积体采用洞挖碎石料进行反滤保护。堆积体主要组成为粉土、粉砂土夹卵石、孤石、碎石,通过地勘试验,临界渗透坡降为0.75,允许渗透坡降取为0.375。坝址原始河床地貌见图1。

图1 右岸原始地形地貌照片

根据坝基地形条件和渗流路径趋势,在大坝帷幕下游坝肩两岸山体布置地下水位监测系统,监测地下渗流液面分布,见图2。

3.2建立右岸坝肩地下水位与坝后渗流量关系曲线。选取右岸渗流安全薄弱区地下水位监测孔10#孔为例,建立库水位、地下水位及坝后渗流量关系曲线,见图3。从图3看出,三者曲线基本平行上升,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10#监测孔水位和渗流量之间基本保持相对稳定关系,在2015年1月至2015年5月间,大坝左、右两岸进行了4.5万m的帷幕灌浆,期间水位发生降落变化,帷幕施工完成后,两者的相关性重新处于稳定。说明,右岸地下水位变化能够较好地表征坝后渗流量的变化,只要控制地下水位高程满足渗流安全要求,对应的坝后渗流量就是我们所希望的渗流量控制标准。其他代表性监测孔地下水位变化也有类似规律,不再详细说明。

3.3建立右岸坝肩渗流安全薄弱区渗透坡降与坝后渗流量关系曲线。根据右岸坝肩地下水位观测分析,10#孔沿坝轴方向到河床边缘水平距离152.28m,向河床方向渗流平均坡降最大,参见图2。河床坝基平坦宽敞,液面高程随渗流量的变化变幅较小,约为高程881m~882m之间,取中间值881.5m作为右岸坝肩渗流逸出液面高程,由此绘出不同坝后渗流量对应的从10#监测孔向河床方向渗流的平均渗流坡降曲线,见图4。考虑到右岸坝肩堆积体与反滤保护层接触区渗流坡降会显著变陡,根据工程经验,此范围堆积体内渗透坡降暂取为平均渗透坡降的1.5~2.0倍,因此,右岸坝肩平均渗透坡降达到允许渗透坡降0.375时,坝肩边坡底部的实际渗透坡降将接近或达到堆积体的临界渗透坡降值0.75,从工程长期安全运行考虑,是不容许的。因此,要想满足右岸长期渗流稳定性要求,10#孔向河床渗流实际允许平均渗透坡降值应控制在小于0.375/2.0~0.375/1.5之间,即0.19~0.25,取中间值0.22作为控制标准,即控制坝肩实际的渗透坡降值不超过堆积体的允许渗透坡降。由此推算10#监测孔地下水位控制高程为915m(0.22×152.28+881.5=915)。根据允许平均渗透坡降值0.22,图4中对应的坝后量水堰流量控制标准为360L/s。

图2 大坝下侧地下水位观测孔布置图

图3 库水位、10#监测孔地下水位及坝后渗流量关系曲线图

(注:10#监测孔孔底高程890m,2014年5月初水位抬升前孔内无水。)

图4右岸坝肩10#监测孔向河床方向渗流的平均渗透坡降与坝后渗流量关系曲线图

图5 河床坝基7#~8#渗压计区间平均渗透坡降与坝后渗流量关系曲线图

3.4建立河床坝基渗透稳定薄弱区地下水位与渗流坡降关系曲线。河床中央断面坝基布置有11个渗压计,根据2014年5月~2015年9月的监测成果分析,主要是坝基7#渗压计和8#渗压计之间渗透坡降较大(7#渗压计距离上游帷幕100m,埋设高程974.6m,8#渗压计距离上游帷幕155m,埋设高程974.9m,两者相距55m。),大于上、下游侧各渗压计之间的渗透坡降值,对坝基渗透安全性起到控制性影响。坝基下游9#~11#各渗压计之间的平均渗透坡降值非常小,一般小于0.1。因此,建立7#~8#坝基渗压计区间坝基平均渗透坡降与坝后渗流量变化关系曲线见图5。通过分析,河床坝基渗流液面曲线变化一般比较平缓,两渗压计7#~8#之间平均渗透坡降值远小于右岸坝肩向河床渗流的渗透坡降值,最大值出现在2014年5月中旬库水位抬升至高程968.5m时期(防渗治理措施尚未实施),为0.27。河床坝基对大坝的渗流安全性方面不起控制性作用。

3.5绕坝渗漏处理控制标准的确定。根据第3.3和第3.4节分析结果,右岸坝肩渗流稳定性成为绕坝渗流处理控制的关键性因素,因此,在满足右岸坝肩渗流安全薄弱区长期运行要求的前提下,绕坝渗漏处理控制初步标准可以确定为:(1)坝后渗流量不应超过360L/s;(2)10#监测孔地下水位不应超过高程915m。

3.6绕坝渗漏处理控制标准的讨论

根据得出的绕坝渗漏控制初步标准,目前工程已完成了左、右岸新增帷幕灌浆,正常蓄水位下,右岸坝肩10#监测孔地下水位已降至高程915.05m,满足处理控制标准的要求,满足大坝长期运行安全要求,也说明,右岸增加布置的防渗帷幕工程量是经济合适的。但是,目前正常蓄水位下坝后渗流量仍有580L/s,超过分析得出的坝后渗流量控制标准360L/s。主要原因是,左岸渗漏量也较大,左岸坝肩目前计划再增加2万m的帷幕灌浆处理,预计能达到控制标准的要求。综上所述,总体认为,按照本研究得出的绕坝渗漏处理控制标准以及控制标准的建立方法基本可行。将渗流安全薄弱区地下水位做为绕坝渗漏处理的控制标准相对容易实现,且准确可靠,应作为优先控制标准;坝后渗流量一般同时受到左、右两岸渗流的影响,将渗流安全薄弱区的渗透坡降与坝后渗流量直接联系,给出确定的坝后渗流量作为绕坝渗漏处理的控制标准相对较难,在工程中一般需要充分分析大坝左、右岸和河床的地质情况和渗流稳定性,才能较准确地制定坝后渗流量的控制标准。

4、结语

面板堆石坝绕坝渗漏问题的处理目前没有统一的控制标准,本文探讨性提出采用地下渗流监测孔液面水位和坝后渗流量两个控制指标作为绕坝渗漏处理的控制指标,并提出了建立控制标准的初步方法,希望对类似工程问题的解决提供借鉴和指导作用。

(作者单位:中电投集团云南国际电力投资有限公司)

作者简介

新型液晶面板成本控制研究 篇6

作为新型显示技术TFT-LCD, 目前广泛应用在手机、平板、显示器、笔记本与液晶电视等领域, 目前TFT-LCD面板市场主要有韩国、台湾地区、大陆以及日本的多家厂商参与竞争, 以韩国三星电子与LG等为主的竞争格局已经不在, 2004年后以京东方、华鑫光电为代表的液晶面板制造企业蓬勃发展, 液晶面板市场呈现出群雄并起的局面, 如何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求得一席之地并发展壮大自己, 是目前面板制造企业在战略与战术上需要思考的重大问题。

企业生存与发展要靠好的产品并且是能够给企业带来盈利的产品, 一条液晶面板世代线或者说一个工厂必须要有好的产品组合才能给公司带来盈利。好的产品且带来盈利的产品, 其实在逻辑上很简单, 一是要有较好的市场价格与销量, 二是技术与方案上可行, 三就是成本合理且可控, 文章拟从战术的角度结合具体产品来谈谈液晶面板产品的成本预估与控制。

1 文献回顾

王宝全 (2009) 通过对F公司液晶模组导入项目的成本管理进行研究, 具体为将项目成本管理的方法应用在液晶模组导入项目所需要的人工成本, 厂房成本、设备成本以及动力成本和系统成本之中, 全面系统的掌控整个项目的成本支出状况, 并在项目进行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改善, 严格控制项目成本, 将项目成本支出控制在预算之内, 并最大限度减少项目成本支出, 以实现项目导入效益的最大化[1]。谢建中 (2013) 以作业成本法为基础, 采用直接人工消耗的资源进行分类, 并根据作业成本法作业认定的规则, 应用5W1H方法设定各资源对应的作业对F公司进行资源分析与作业认定;从成本对象出发, 将作业与资源, 紧密联结进行资源动因分析及作业动因分析。在此基础上, 通过成本与资源对应分析, 资源与作业中心对应分析和客户及产品与作业中心对应分析, 设计出作业成本法下F公司制造成本核算方法、流程及实施步骤[2]。以上两篇文章均关注于变动成本、固定付现费用、固定非付现费用、其他费用成本的核算与控制方法, 而对于产品原材料成本缺乏具体的核算与控制方法, 这也是面板行业进行产品成本控制重中之重的核心工作, 同时也是本文主要论述的内容。

2 TFT-LCD产品成本核算与预估

液晶面板制作工艺复杂, 主要包含Array (阵列) 、CF (彩膜) 、Cell (成盒) 、Module (模组) 四大工序, 涉及到的原材料有Glass (玻璃基板) 、Gas (气体) 、Target (靶材) 、Chemical (化学品) 、Mech.-Optical (机械光学) 、Circuit (电路) 、Packing (包装) 等几大类数十种材料, 但根据所涉及工艺与材料特性基本可以将以上材料归为以下两种, 并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进行成本预估。

2.1 通用材料类成本的核算与预估

通用材料主要包括指的是Panel (Array、Cell、CF) 前三大工序所涉及到的BOM材料, 这些材料的选型几乎是不随机型与尺寸的变化而变化。Array工序涉及材料通用性最强, 主要包括Glass、Target、Gas、Chemicals四种材料, CF与Cell工序涉及材料通用性次之, 这两个工序主要都是化学品, 其中Cell段的LC (液晶) 、PI (配向膜) 、Sealant (封框胶) 与CF段的Resin (色阻胶类) 等材料部品选型会随着机种的不同或者终端客户对于视角或者色域等规格要求变化而变化, 但由于种类不多, 基本也可归于通用类材料。

TFT-LCD产品成本包含Panel部分与Module部分, Panel部分成本主要就是通用材料的成本, 这里可以通过建立简单的模型来动态地追踪Panel部分成本, 主要还是基于BOM (成本) =Price (美金单价) ×Unit Usage (单耗) 这个根本法则来进行的, 单价与单耗是输入的数据源, BOM为输出的结果, 一般Panel材料都是美元或者日元报价比较多, 也有少数人民币报价, 我们可以通过控制汇率 (日元/美元汇率、人民币/美元汇率) 以及原始币种报价两个变量来得到单价这个输入数据, 可以以季度或月度或材料议价周期为频率, 定时更新汇率、原始币种报价、单耗三个输入数据, 持续跟踪一个产品的Panel部分成本, 公式如下:

Panel BOM (成本) =Price (美金单价=原始币种报价×汇率) ×Unit Usage (单耗)

2.2 非通用材料、外协费用的核算与预估

Module段材料主要包括Mech.-Optical类 (含BLU背光源、POL偏光片、Packing包装材料) 以及Circuit类 (Driver-IC驱动IC、PCBA印刷电路贴装) 二大类材料, 影响这部分材料成本的因素复杂多变, 主要包括机种尺寸、开发方案对于外观、材质、形状、规格的要求、终端客户对于材料材质、规格以及供应商的指定等等, 所以这部分材料的成本预估要特殊对待, 有的需要特别根据图纸进行供应商询价。

首先是BLU部分, BLU包含众多二级部品材料, 包括灯条、膜片类、铁塑件、胶带类, 除此之外还要考虑管销研、人工、运费等成本, 所以这部分成本如果没有具体开发方案或者图纸的话, 可以凭经验进行预估, 灯条的成本构成主要为 (单颗LED成本×颗数+SMT基材成本+单颗SMT费用×颗数) , 铁塑件成本也可以通过 (单位材料成本×重量或尺寸+加工费) 用来进行预估, 膜片类、胶带类可以通过单位面积原材料成本×尺寸面积来进行折算, 考虑管销研、人工、运费部分可以根据以往经验进行预估, 如有具体图纸可进行供应商询价, 用预估成本加以印证, 以确定成本合理性。

POL部分比较简单, 除超大尺寸和特殊材质需要进行供应商询价外, 其它常规尺寸都可以用单位面积原材价格×尺寸面积加预估余量来进行成本预估。

电路部分主要是驱动IC与PCBA成本, PCBA部分主要包括PCB (印刷电路板) 与电子料, PCB可以通过用 (单位面积原材价格×尺寸面积) 来进行预估, 其它电子料可以根据已有的量产材料报价来加总预估, 驱动IC可以通过单Channel (通道) 成本×通道数来进行预估, 如遇到异形PCB板或者特殊规格电子料, 则需要通过供应商询价来进行成本确认。

Packing (包装材料) 与外协代工费用可以通过以往经验根据相同尺寸或者相近尺寸产品的包装成本来进行折算可得, 如果特殊的设计方案, 则需要根据具体图纸与工序进行供应商询价确定成本。

2.3 产品成本构成

以上四大工序材料成本预估出来以后, 将其加总可以形成某个尺寸产品的成本, 再可以根据公司制定的BOM成本年降幅的经营目标, 推算出未来几个季度或者几年的BOM成本为企业企划产品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3 TFT-LCD产品成本控制

而现实经常遇到的情况是, 根据目前所能达到的成本来计算某款产品的盈利性并不理想, 而从战略考虑又必须企划开发这款产品, 这时我们可以按照如下途径来实现成本控制。

首先对产品要有清晰的定位, 一条产线要有自己主打的产品来填充产能, 盈利等级可以适当降低, 也要有高盈利性的产品来进行辅助, 从而为产线带来收益。某款产品的盈利性预期一旦确定, 可以按照需要达到的盈利性等级通过企业经营法则 (边际收益=售价-变动成本) 来反推这款产品在某个时间点的BOM成本目标, 这个成本目标也就是对相关部门提出的要求, 一般来说包括两部分, 一方面是设计方案与工艺流程优化, 一方面是供应链的成本降低。

供应链部门按照这个要求的成本目标, 再根据各段BOM材料占整个产品成本的占比, 结合目前所能达到的成本, 来推算各段材料在相应的时间点需要进行议价的降幅, 来指导供应链对外部门进行供应商议价。

如进行议价后相应时间点的产品成本仍然达不到期望的收益性等级, 那么同时需要主导召开相应组织 (市场、供应链、开发等) 的检讨会议, 讨论可行性的成本降低开发方案与工艺优化方案, 供应链也可以对于开发方案中的部品规格、供应商选择提出成本降低建议, 并与开发部门达成共识, 形成更新的开发方案并对成本再次进行预估, 如成本仍然不理想, 则重新进入上述的检讨循环, 直到形成达成收益性目标的低成本开发方案或工艺优化方案。

4 结语

文章介绍了目前国际液晶面板行业概况与激烈竞争的局面, 说明了成本控制的重要性, 回顾了业界进行成本控制的项目管理方法与基于作业成本法的电子制造业成本核算方法与不足之处, 在此之上系统介绍了液晶面板原材料部品的成本核算方法以及产品原材料成本构成, 以及成本控制途径即根据盈利性目标制定的几种成本降低途径, 从而实现液晶面板产品成本的有效控制。

摘要:从战术的角度结合具体产品介绍了液晶面板产品成本控制的重要性, 分析了产品成本的结构与各部品的核算与预估方法, 并结合产品收益性提出了有效的成本控制实施途径。

关键词:液晶面板,产品成本核算与预估,产品成本控制

参考文献

[1]王宝全.F公司液晶模组导入项目的成本管理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商学院, 2013.

砼面板堆石坝施工质量控制 篇7

关键词:砼板堆石坝,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1 概述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 应遵守DL/T5128-2001《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工技术》、DL/T5110-2000《水电水利工程摸板施工规范》、DL/T5144-2001《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5115-2000《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接缝止水技术规范》和现行有关国家及行业标准。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工程在施工前, 首先要求施工单位根据合同文件, 施工图纸及有关规程规范,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措施, 在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后, 作为组织施工的依据。并根据工程规模、进度和质量要求, 结合工程特点以及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 督促施工单位选择适宜的施工机械, 形成配套作业, 以提高机械化施工水平, 同时能够加强机械设备的管理和维修, 使其保持良好的状态。施工过程中, 监督并指导施工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各级技术责任制, 推行全面质量管理, 建立独立的专职质量检查机构, 以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的顺利进行。

根据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工程建设的施工特点,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 监理工程师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质量控制工作; (1) 坝基与岸坡处理; (2) 料场质量控制; (3) 坝体填筑质量控制; (4) 趾扳和面板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

2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2.1 坝基与岸坡处理的质量控制

坝基与岸坡处理属于隐蔽工程, 直接影响大坝的安全, 一旦发生事故, 难以补救, 因此, 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认真施工。首先, 应根据设计要求, 在充分研究工程所在地的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后, 制定有关技术措施, 尤其对缺少或遗漏的部分, 应会同设计单位进行补充地质勘探和实验。

2.1.1 质量检查主要项目和技术要求

(1) 地质钻孔、深坑、竖井、平洞等应逐一检查, 按设计要求进行处理。 (2) 坝基部位;草皮、树根、乱石、坟墓及各种建筑物等要全部开挖清除, 符合设计要求;按设计要求清除砂砾石覆盖层, 或完成砂砾石表层处理;岩基处理符合设计要求。 (3) 岩坡部位;开挖坡度和表面清理符合设计要求;开挖坡面稳定, 无松动岩快、危石及孤石;凹坑、反坡已按设计要求处理。 (4) 趾板基础;开挖断面尺寸、深度及底部标高符合设计要求, 无欠挖;断层、裂隙、破碎带, 软弱夹层已按设计要求处理;在浇注混凝土范围内, 渗水水源切断, 无积水、明流, 岩面清洁;灌浆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及有关规定。

2.1.2 检查数量与方法

(1) 坝区地质钻孔、深坑、竖井、平洞应逐个进行检查。 (2) 岸坡开挖清理按50~100m方格网进行检查, 必要时可局部加密。 (3) 坝基砂砾石层开挖清理按50~100m方格网进行检查, 在每个角点取样测干密度和颗粒级配。地质情况复杂的坝基, 应加密布点。 (4) 岩石开挖的检测点数, 200m2以内不少于10个, 200m2以上每增加20m2增加一点, 局部凹凸部位面积在0.5m2以上者应增加检测点。 (5) 趾板基础处理的检查数量, 按长度不少于每米1个, 做好地质编录。

2.1.3 质量监督要点

(1) 坝基及岸坡开挖清理验收记录。 (2) 防渗体与岩基及岸坡结合区开挖验收记录。 (3) 坝基及岸坡地质构造处理验收记录。 (4) 坝基及岸坡渗水处理验收记录。 (5) 单项验收报告, 评定意见。

2.2 料场质量控制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因其对坝体填筑料的质量和填筑强度要求高, 因此, 核查坝体填筑料的质量和料场的储量是否满足大坝施工质量及进度要求, 是面板堆石坝施工的一项重要工作。

2.2.1 料场复查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工程如前期勘察工作不足, 可能导致工程开工后, 因坝料质量和数量不能满足工程要求, 致使工程停工或拖延工期, 因此, 进行料场的复查是非常必要的。首先要督促施工单位对勘测设计单位所提供的各料场勘察报告和调查试验资料进行认真核查。复查内容如下: (1) 覆盖层或剥离层厚度、料层的地质变化及夹层的分布情况。 (2) 料源的分布、开采及运输条件。 (3) 料源的水文地质条件与汛期水位的关系。 (4) 料场的开采范围、占地面积、弃料数量以及可用料层厚度和有效储量。 (5) 进行必要的室内和现场实验, 核实坝料的物理力学性质及压实特性。

2.2.2 坝料开采

(1) 对黏性土、砾质土的开采, 应优先选用土质均匀、含水量适当的料场。土层性质变化复杂的料场, 应在开采前进行混合开采的工艺实验, 以保证上坝料符合设计要求。 (2) 对砂砾料的开采, 应将筑坝料场及筛选混凝土骨料和反滤料场统一安排。 (3) 堆石料场应优先选用岩性单一、覆盖和剥离层较少, 开采和运输条件较好, 对当地居民和施工干扰少的料场。 (4) 开采堆石料、过度区料前, 宜根据设计的级配要求进行相应规模的爆破实验。 (5) 层料需要加工、掺配时, 其加工、掺配方法, 应按设计级配要求进行试验确定。 (6) 料场开采过程及结束后, 均应及时对开采区采取措施, 以满足环保、水土保持的要求。

2.2.3 料场质量控制及检验

料场及利用枢纽建筑物开挖石料的质量控制应按设计要求进行, 包括: (1) 规定的料区范围内开采, 料场的草皮、树根、覆盖层及风化层已清楚干净。 (2) 坝料开采、加工方法符合规定。 (3) 坝料级配、含泥量、物理力学性质符合设计要求, 不合格料不得上坝。

2.2.4 质量监督要点

(1) 料场复查成果应符合勘察报告和调查实验资料的要求。坝料储量及物理力学性质应符合设计要求。 (2) 坝料开采程序及方法, 应满足坝体填筑分区及质量要求。 (3) 料场剥离、弃渣堆放与保护, 应满足环保、水保要求。 (4) 检查坝料开采质量检测试验成果及巡查记录。 (5) 坝料加工、制备措施、工艺及检测试验成果。 (6) 运输方式、运输工具、运输道路均应满足坝体分区填筑、质量控制和上坝强度的要求。 (7) 检查坝料质量评定意见。

2.3 坝体填筑质量控制

坝体填筑应在坝基、两岸岸坡处理验收及相应部位的趾板完成后进行。填筑前, 必须进行坝料碾压试验, 优化相应的填筑压实参数。主要有铺料厚度、碾压遍数、加水量等。垫层料、过度料和一定宽度的主堆石料的填筑应平起施工, 同时严格控制筑坝材料的质量, 其岩性、级配和含泥量应符合要求, 不合格坝料严禁上坝。

2.3.1 质量控制及检验

(1) 各填筑部位的坝料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2) 压实机具、质量、振动频率、激振力等符合要求。 (3) 负温下施工, 坝基已压实的砂砾石层无冻结现象, 填筑面上的冰雪已清除干净。 (4) 铺料厚度、碾压遍数、加水量等碾压参数应符合设计要求, 铺料厚度应每层测量, 其误差不宜超过层厚的100%。 (5) 坝料压实检查项目一般为干密度和颗粒级配。施工过程中, 应在坝面采取适当组数的各分区填筑物料, 进行试验室力学性质的复核试验。

2.3.2 质量监督要点

(1) 坝料必须在规定料区范围内开采, 严格进行质量控制, 不合格料不许上坝。填筑过程应严格控制填筑压实参数。 (2) 堆石料岩性、颗粒级配、含泥量、含水量、加水量等检验报告。 (3) 坝体堆石填筑碾压试验报告。 (4) 坝体各区分层填筑、纵横向结合部、与岸坡、混凝土建筑物结合部及边角填筑压实施工记录与检测报告。 (5) 堆石坝体填筑断面尺寸检测记录。

2.4 趾板和面板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

混凝土面板是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体的唯一防渗措施, 因此, 必须严格质量控制及监督。

面板和趾板混凝土上的原材料品种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应有生产厂家的品质检验报告, 并应在有资质的单位进行检验复核。混凝土采用的骨料应符合DL/5144-2001《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的规定。混凝土中宜掺用粉煤灰或其他优质掺合料, 并符合国家标准及DL/T5055-1996《水工混凝土掺用粉煤灰技术规范》的规定。有抗冻要求的混凝土必须使用有引气作用的外加剂, 其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及DL/T5100-1996《水工混凝土外加剂技术规程》的规定。

2.4.1 趾板施工

(1) 位于岩石地基上的混凝土趾板, 均应在地基开挖处理完毕, 并按隐蔽工程要求验收合格后, 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趾板混凝土浇筑, 应在相邻区的垫层、过度层及堆石区填筑前完成。 (2) 位于基岩上的趾板, 除按设计要求设置必要的伸缩缝外, 还可根据施工条件设置施工缝。 (3) 超挖1m以上的趾板地基, 在浇筑趾板前宜先用混凝土填平。 (4) 趾板混凝土在周边缝一侧表面应仔细整平, 用2m直尺检查, 不平整度不超过5mm。 (5) 混凝土浇筑时应及时振捣密实, 并注意止水片 (带) 附近混凝土的密实, 避免止水片 (带) 的变形和变位。

2.4.2 面板施工

(1) 在垫层坡面压实、坡面防护、趾板混凝土浇筑、观测设备等均已完成, 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面板混凝土浇筑。 (2) 面板混凝土宜一次浇筑至坝顶。高度大于70m或设计要求分期施工时, 可根据施工安排分段浇筑。混凝土面板分段施工时其水平缝可按施工缝处理。 (3) 水平缝施工在继续浇筑混凝土之前, 其缝面应经凿毛处理, 清理干净, 缝面用水湿润。铺一薄层高强度砂浆, 面板钢筋应穿过缝面。如发现已浇筑面板与垫层间有脱空现象, 应以低标号、低压缩性砂浆等灌注密实后, 再浇筑面板混凝土, 并保证其良好的结合。 (4) 面板混凝土浇筑, 一般由中间条块向两侧跳仓浇筑。尽量避开高温季节浇筑混凝土。面板混凝土浇筑应严格进行温度控制, 此为防止混凝土裂缝主要措施之一。 (5) 面板混凝土浇筑的滑动模板应满足SL32-1992《水工建筑物滑动模板施工技术规范》的规定。侧模可为木模或组合钢模。 (6) 混凝土入仓必须均匀布料, 每层布料厚度为25~30cm, 并及时振捣。 (7) 脱模后的混凝土表面应及时修整和压面。对接缝两侧各50cm内, 用2m长直尺检查, 不平整度不超过5mm。

2.4.3 裂缝检查及处理

⑴督促施工单位在趾板及面板混凝土浇筑完成、表面覆盖或蓄水前, 对其裂缝情况进行全面检查, 记录裂缝条数、宽度、产状, 是否贯通的情况, 并提供检查报告。⑵根据设计要求, 对宽度大于0.2mm或判定为贯穿性裂缝应逐条进行处理。处理方法可根据具体情况, 选用表面封堵或灌浆, 或两者兼用。

2.4.4 质量监督要点

(1) 趾板基础、垫层、防护层基面清理质量验收记录。 (2) 滑模设计制作及安装、滑模试运行记录。 (3) 止水表面嵌缝材料合格证及检测试验报告。 (4) 止水及伸缩缝的结构施工检查记录。 (5) 混凝土原材料出厂证明及检验试验报告, 砂石骨料品质检测试验报告,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现场抽查和试验报告。 (6) 混凝土浇筑仓面验收、开仓证及施工记录。 (7) 混凝土平仓振捣、滑模提升速度控制及脱模后面板混凝土表面压实抹平质量保证措施。 (8) 混凝土温控、保护、养护实施情况。 (9) 混凝土机口及现场塌落度、温度等检测报告, 混凝土机口及现场取样检测报告。 (10) 面板[趾板]结构尺寸, 表面平整度检测报告, 裂缝及其他缺陷处理报告与处理措施。

3 结语

在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中应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 健全各级技术责任制。质量控制应按国家和行业颁发的有关标准、工程设计、施工图、招投标文件和技术要求进行。质量检查项目与要求, 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质量检验结果, 应及时进行汇总、编录、分析, 并妥善保存。总之, 工程建设质量是保证建筑物及设备运行和运用安全的基本前提, 是实现项目投资价值的根本保障, 是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重要因素。

因此, 控制好工程质量是工程建设者的首要任务是工程控制目标的关键

参考文献

小型银行系统控制面板的实施方案 篇8

银行系统的天性决定了它有一套庞杂的业务系统, 举例而言:日间的online模式和夜晚的batch模式的转换;通过load和unload操作实现数据的备份和恢复;在一天的业务结束之后打印相关的报表。这些不同的业务通常会涉及截然不同的操作领域, 比如说:在模式切换中, 我们需要手动地去改银行系统表中的“营业状态”列值;在备份恢复操作中, 需要手动地设定我们备份恢复的对象及字段;在报表操作中, 需要指定需要打印的报表类型以及打印地址。

当这些作业缺乏一个统一的调度接口时, 工作人员就不得不手动地找到数据库表、作业数据集, 再进行相关的操作。这样不仅会造成时间的浪费, 也可能因为工作人员的事物而造成某些步骤的遗漏, 从而导致不可预期的错误。那么我们是否应该搭建一个集成所有功能接口的控制面板以降低风险并提高效率呢?这个面板应该如何搭建?

1 大型主机特性及相关技术概述

1.1 大型主机的概念及特性

1.1.1 大型主机

大型机是上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计算机系统。它不仅仅是一个硬件上的概念, 也是硬件和专属软件的一个有机整体, 是一套密不可分的封闭系统。经过40年的不断更新, 其稳定性和安全性在所有计算机系统中首屈一指。

1.1.2 大型主机特性

大型主机的性能优势如可用性、可扩展性、安全性、分区和负载能力是其他类型服务器所不及的。对于像金融、电信、交通、能源、政府等行业中对于系统处理能力和安全性稳定性要求都极为苛刻的应用来说, 大型主机是不可替代的。

1.2 相关技术

1.2.1 REXX

Rexx编程语言最初创建于1979年, 是一个层次非常高的脚本语言, 有特别强大的用于文本处理任务的工具。

1.2.2 ISPF以及ISPF面板

ISPF (Interactive System Productivity Facility) 是运行在Z/os上的交互式会话系统, 它模拟了一个IBM 3270终端, 并提供了一个相应的屏幕编辑器。这个终端包括了多个面板, 每个面板都提供菜单以及会话的功能, 我们可以通过它来运行TSO (Time Sharing Option) 上的各种工具。

ISPF面板 (ISPF Panel) 是由ISPF扩展而来的、由用户自己开发的程序接口。通过它我们可以定制自己的会话界面, 并通过与Rexx的交互使用实现特定的功能。

2 银行系统控制面板的部署方案

我们通过Rexx与ISPF Panel搭建起一套控制面板, 它可以帮助用户与各项作业进行交互。该系统分为主面板 (Main Panel) 以及各个子面板 (Child Panel) 。主面板负责在各个子面板间进行调度, 子面板负责各项具体功能的实现。

2.1 主面板的设计

主面板应显示当前数据库所使用的Schema, 并提供各个子面板的程序入口。子功能包括Schema的选择, 各种常用批量任务的调用, 银行系统状态的显示与更改, 等等。

2.2 Schema的选择

该功能主要用于向所有程序传递不同的schema参数, 这样就可以只通过通过一套作业系统便实现在不同数据库之间的调度切换。

当我们选择不同的schema后, 今后通过控制面板调用的所有程序在连接数据库时都会采取选定的schema。

2.3 与常用程序间的连接

该功能可以使用户方便的提交特定的作业, 既包括load、unload等数据库操作, 也包括批量业务的提交。

通过这项功能, 用户不必再手动地去寻找作业所在的数据集, 很大程度上简化了操作, 并且使整个工作显得井然有序, 避免疏漏。

2.4 与数据库的链接

当需要显示或更改银行系统的状态时, 我们必须实时地从系统表中读取相关的字段或者进行相应的写入工作。所以我们必须通过Rexx与数据库进行连接, 并通过特定的变量来接收和传递相关的数值。

我们从系统表中读取出的3个字段是显示在屏幕右方的文字, 3个字段即当前运营模式、当前会计日期、资本化进行状态。屏幕作坊的4个选项供我们对相关状态进行操作, 包括运营模式的切换, 会计日期前进一天, 进行资本化操作。当我们选择了特定的选项时, 它的值会被写入数据库表中相关的字段。

摘要:本文从银行系统的需求出发, 对系统中控制面板的功能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并就该面板的实施搭建进行了多方面的可行性分析。

关键词:银行系统,银行业务,控制面板,大型主机,数据库

参考文献

[1]曾光.基于IBM主机, 实现银行系统解决方案.电脑知识与技术, 2007 (20) .

[2]用REXX编写用于DB2 Universal Database的脚本.ChinaUnix, 2008.

[3]David Mertz, Ph.D.人人可用的REXX, 2008.

[4]Michael Cairns.探索TSO和ISPF, 2007, 7.

[5]SAS interfaceto ISPF and REXX.SAS Institute, 1999.

[6]张坤.中国商业银行主营业务发展方向, 2009.

混凝土面板裂缝控制与优化研究 篇9

关键词:混凝土面板,裂缝控制,优化

1 混凝土面板裂缝控制

1.1 支撑混凝土面板的堆石体质量控制

混凝土面板是浇筑在坡度为1:1.4左右的垫层坡面上的薄板, 面板裂缝受堆石体的位移、沉降影响较大, 特别是地基不均匀沉降或局部填筑密度不够而导致的不均匀沉降影响则更大。为避免裂缝的产生或控制裂缝的发展, 面板混凝土浇筑应在堆石体 (垫层区、过渡区、堆石区) 基本完成施工期的沉降量以后进行, 各种填筑料的填筑密度应不低于设计指标, 垫层坡面的平整度应达到规范要求。

1.2 面板混凝土强度等级设计

面板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及极限拉伸值的大小对面板抗裂性能影响较大, 而混凝土强度等级的高低与抗拉强度及极限拉伸值呈正比例关系。因此, 面板混凝土强度等级, 宜高不宜低, 低坝混凝土标号也应设计成C20为宜。

1.3 面板混凝土原材料控制

混凝土面板除在设计上要合理配筋、分块外, 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是面板裂缝控制的主要措施之一。混凝土原材料的优劣及其配合比的优选, 对面板的抗裂性能影响较大。因此, 必须从面板混凝土原材料选择方面作大量的对比试验研究。

1.3.1 外加剂的选择

通常要在面板混凝土配合比中掺减水剂和引气剂, 用以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不透水性和抗裂性。由于极限拉伸值的增高, 而弹模及千缩率的降低, 抗裂性能w1优于W0。这说明面板混凝土中掺适量优质外加剂对抗裂有利, 但不同品牌的外加剂在面板混凝土中的抗裂性能有较大差别。所以, 在混凝土面板施工以前, 应结合设计、施工对面板混凝土的要求, 选用多个品牌的外加剂进行配合比试验研究, 从中选出满足设计和施工以及对面板抗裂最为有利的外加剂。笔者认为, 不管坝的高低, 面板混凝土均应采用高效减水剂配制。

1.3.2 水泥的选择

面板混凝土应选用于缩小、水化热低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这是大家公认的事实。但有些普通硅酸盐水泥用于面板混凝土浇筑, 对面板的抗裂不太有利。普硅1水泥中硅酸三钙和铝酸三钙含量均高于普硅2水泥, 说明普硅l水泥的水化热高于普硅2水泥。但普硅1水泥掺有12%的矿渣, 此值已接近掺活性混合材料时不得超过15%的国家标准, 普通硅酸盐水泥中掺矿渣较其他活性材料的干缩要大, 这就是用普硅1P.042.5强度等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较用普硅2P.042.5强度等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的面板混凝土干缩大的原因所在。

面板混凝土所用水泥除选用硅酸盐水泥外, 应优先选用水化热低且不掺或少掺矿渣活性材料的普通硅酸盐水泥为好。水泥标号的选用宜高不宜低。因在配制相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时, 用高标号比用低标号要少用水泥, 对混凝土减少干缩有利。SL49—94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规范) 规定;面板混凝土用水泥强度等级应不低于32.5。故对有条件的工程, 特别是高坝应尽量选用P.042.5强度等级的水泥或更高强度等级水泥来配制面板混凝土。

1.3.3 掺加优质粉煤灰

优质粉煤灰中含有大量微珠颗粒, 掺入混凝土中能减少水泥的需水量, 除使混凝土面板抗渗性能大幅度提高外, 还可减少干缩。既节约了水泥, 又提高了面板的抗渗性, 从而提高抗裂性能。早期修建的工程在面板混凝土中掺粉煤灰的实例较少, 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 加之粉煤灰收集工艺的提高, 现在在面板混凝土中掺入适量的优质粉煤灰已较为普遍。

1.3.4 关于面板混凝土中掺加膨胀剂及化学纤维

面板与基岩或趾板接触的板块处于约束区, 因面板本身的变形而较易引起开裂。为解决混凝土面板裂缝问题, 在国内的已建工程中已有采用在混凝土产生收缩的同时, 用人为产生等量膨胀的方法, 防止混凝土面板裂缝或降低裂缝程度的尝试。目前这类外加剂品种主要是以钙钒石为膨胀源及以氧化镁为膨胀源的产品, 适用于低中型面板混凝土坝。在面板与基岩或基岩与趾板接触的板块混凝土中掺入适量氧化镁或UEA膨胀剂, 对面板抗裂有利。

聚丙烯、聚乙烯纤维由于抗拉强度均较高, 适量掺入混凝土中能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并降低混凝土干缩而改善其抗裂性能, 现已普遍用于道路工程。水利工程中的防洪堤、灌溉渠以及抗冲磨混凝土也有应用实例。浙江白溪水库就在每立方米面板混凝土中掺入0.9kg聚丙烯纤维的应用实例, 其28d、60d、90d的干缩率分别降低了2.7%、5.5%和7.4%。

2 面板施工的质量控制

2.1 面板施工时段的选择

面板施工时段的选择实际上是面板浇筑时环境温度和湿度的选择。由于模板漏水, 骨料的吸水或者蒸发等使未凝固的面板混凝土脱水, 引起与脱水容积大体相等的收缩, 同时, 这种收缩又受到基础、模板、钢筋等的约束而产生拉应力, 此时, 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几乎为零而易于产生裂缝。由于蒸发速度对塑性收缩裂缝的产生起重要作用, 国外有专家提出产生裂缝的极限蒸发量为1-1.5kg/m2。面板浇筑时环境温度高导致混凝土温度高, 使表面水分急剧蒸发。为减少未凝固混凝土水分过多地蒸发, 防止面板开裂, 面板的最佳施工温度应控制在22℃左右, 湿度应控制在70%以上。

2.2 面板混凝土生产、运输、浇筑的质量控制

除了原材料质量控制和最优的配合比外, 原材料配料准确与否是面板裂缝控制的又一重要环节。骨料入斗允许误差±2%, 加水量允许误差±1%, 施工单位应严格过磅称量原材料。超出误差范围的配料状态下, 生产出的混凝土质量是极不稳定的。因此, 对面板混凝土生产中原材料称量这一环节的质量控制必须加强。任何用途的混凝土都要求拌和均匀, 而面板混凝土则更应强调拌和的均匀性, 以保证其面板有较高的延伸性, 提高抗裂性能。为保证混凝土在运送过程中不致发生分离、漏浆、严重泌水或过多降低坍落度, 就应尽量减少转运次数和时间, 以便生产的混凝土在最短的时间内入仓浇筑。入仓混凝土及时振捣, 以使混凝土密实并紧贴垫层。铺料间隙时间要符合要求, 应无初凝现象, 以免造成施工冷缝而留下产生裂缝隐患。

3 新浇面板混凝土裂缝的控制

面板的养护, 特别是面板的早期养护, 对防止面板裂缝尤为重要。养护好的混凝土面板, 除强度增长较快外, 还可降低因干缩产生裂缝的程度。

养护湿度为70%的混凝土较养护湿度为90%的混凝土所测各龄期干缩大, 其平均值前者是后者的近两倍。从而说明混凝土早期的精心养护对减少混凝土干缩, 防止面板开裂有利。在一些面板坝所在地, 气温骤变时有发生, 有时连续35℃以上高温, 或突降暴雨使气温骤降至20℃左右或更低;白天40℃左右、晚上降至10℃左右 (如新疆乌鲁瓦提面板堆石坝坝址区, 5~7月份最高气温41℃, 日最低气温12℃) , 白天20℃以上, 晚上降至0℃左右就更常见了。在气温骤变的情况下, 面板承受较大的温度梯度, 使面板产生拉应力。

处于水中的面板混凝土较暴露于空气中的面板混凝土胀缩变形小得多。其23℃骤变至0℃时, 前者仅是后者的1/3。0℃骤变至23℃时, 前者小于后者32%。这是试件龄期达300天后的试验数据。可以推断, 混凝土龄期越短, 上述变化将越明显。说明硬化中或硬化后的混凝土面板如果能避免直接暴露于空气中, 对防止裂缝极为有利。

控制面板 篇10

关键词:低成本、高效率、安全、稳定。

前言

大中型黄铜分流器是商用空调重要部件,压缩机出来的冷媒要经过分流器把冷媒平均分配到热交换器上。毛胚件是通过热模锻造机锻制而成,比起黄铜浇铸硬度和机械强度及密封性都有很大提高。

分流器本体上少至2个孔,多的要打近30个孔,不同产品的都有不同的孔数,而且每种孔都有自己的倾斜角度,种类繁多,个别产品上还有尺寸不同的两种孔,加工起来比较费时费力。

1.确立方案

分析工艺后方法有大致下列两种:

1.1.利用加工中心 开通第五轴控制数控分度头打孔,这种方法的好处是什么样的孔都能打,但是费用很高,加工中心和数控分度头及改造费用每台要超过100万元。且加工中心做这样单一的工作有点大材小用了。

1.2.利用专用自动钻床(风电式动力头)打孔,数控分度头控制孔数,加上角度工作台调节(手动)角度。这样做的好处是费用比较小,整个投资能控制在5~6万圆左右,只是要单独做一套自动控制装置控制整台设备自动运行就可以了。

第一种方案费用实在太高,并且由于分流器产量比较多,改造一两台根本不能满足生产需要。经过认真分析考虑再结合自身技术能力决定采取第二种方法。第二种放能完成大部分分流器的工作要求,但是有少数品种一个本体上有两种不同孔径的产品不能打,于是想在下面加一个数控十字工作台。风电式动力头加装双头钻来个实现,打完一个规格的孔再根据程序自动移动到另外一个钻头下打控。整个设备处要求装料卸料外其余都自动完成。这样就需要控制3个轴做运动,一个轴控制数控分度头,两个头控制数控十字滑台。如果利用plc来控制,虽然也可以发送脉冲来控制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但是要控制三个轴还是比较有难度的,而且plc程序编程后要变动的话需要专业人员修改,数控平台归零位,在运行中急停(plc高频脉冲是由硬件发出的,而梯形图程序的工作是循环扫描)都是比较复杂的。大多数型号plc都没有多轴联动功能,要加装昂贵的特殊功能模块才能有类似功能。经济性和工程难度还是比较高的。如果利用数控铣床系统,控制分度头和数控十字平台是没问题的,但是控制风电式动力头的控制就有问题了,这个风电式动力头是靠压缩空气通过两位五通电磁换向阀控制上下,另外还要控制主轴电机的运行。一般来说,只有中高档数控系统(如发那科、西门子、三菱等数控系统)才会有开放式的plc编程模块,才能完成控制这个动力头的工作,但是这类数控系统一般要和生产厂家一起合作才能完成这个工作。费用要比利用plc控制高很多。

经过搜索,发现一种面板型运动控制器比较合适这种设备且费用也比较低。改型面板型运动控制器(数控系统)采用高性能32 位CPU,驱动装置可采用细分步进电机或交流伺服电机,配备液晶显示器,全封闭触摸式操作键盘。该系统具有可靠性高,精度高,噪音小,操作方便等特点。该控制器可控制1-3个电机运动,可实现点位、直线插补、圆弧插补的操作。具有简易PLC 功能,输入/输出的设置功能可方便的使用和维修,适用于各类的1-3 轴运动装置。比较适合分流器钻床的要求,一个轴控制分度头,其余两轴控制数控十字平台,它自带的I/O接口正好能控制风电式动力头,完全满足工艺需要。

2.工程细节

首先,电气上按照要求,再参考各元件的功能接线图画出电气原理图。机械上就比较简单了,数控分度头、数控十字平台、风电式动力头都能从市场上可以直接买到,只需把他们组装上去就可以了。该型运动控制器有16路信号输入,8路型号输出可根据要求在参数中自由设定。数控十字滑台采用110两厢四线步进电机驱动,直线滚珠导轨、3205滚珠丝杠做为传动轴,110两厢四线步进电机步距角为1.8度.3205滚珠丝杠每圈传动距离为5MM。

步进电整步距角传动距离为:

这样的精度是能够满足分流器加工要求的,但是为了调试方便和照顾使用者的习惯,必须把运动控制器的运行显示精度调到0.001MM。这就需要用到步进电机驱动器上面的细分功能和运动控制器的电子齿轮了。步进电机驱动器的细分不仅能使步进电机提高精度,更能使步进电机运行平稳、减少噪音。

电子齿轮分子,分母的确定方法:

电机单向转动一周所需的脉冲数 (n) / 电机单向转动一周所移动的距离(以微米为单位) (m)。现在把步进电机驱动器细分设为5000,也就是步进电机每转360度需要5000个脉冲,这样每个脉冲能使丝杆传动0.001MM。根据电子齿轮计算公式得出电子齿轮为1/1。公式:

数控分度头也是用110两相步进电机驱动的,减速比为1/90,细分设为4000。根据公式:

也是1/1,这样也就是说步进电机每个脉冲分度头运动0.001度,运动控制器每发一个脉冲显示增(减)量为0.001。

按照设计方案完成设备安装后,设定I/O点及各个参数联机调试后完全能够达到设计要求及产品需要,并且由于该运动控制器编程是采取填表式编程,所以即使不是专业人员也能根据该机提示很快掌握,调试方便、灵活。为了更大的减少编程工作,可把动力头控制的程序做成子程序,直接调用,节省了程序空间,更方便操人员使用。(具体编程方式可详见该运动控制器说明书)

3.总结

利用该型运动控制器做的分流器数控钻床具有电路简化、系统安全可靠、故障率低,调试简单等优点。比以前用plc做过的几台分流器(未带数控滑台)机床具有投资更小,程序简单,界面友好的优点。

参考文献:

[1] 黄志坚,赵旭东 新型电气伺服控制技术应用案例精选 2010年08月

控制面板 篇11

提到ACP的工作原理, 就得说下ARINC429规范, ARINC429规范, 又称Mark33数字信息传输系统 (DITS---Digital Information Transfer System) , 是专为航空电子系统通讯规定的航空工业标准, 它忽略了不同厂家航电系统接口的复杂性, 为系统互联提供了统一平台。目前, 大多数欧美飞机上数字信息的传输均采用了此标准 (本文以下简称ANINC 429) 。

ACP信息传输是通过一对双绞屏蔽线 (数字数据总线) 从一个端口向系统和设备以串行方式传输数字数据信息的方法。ARINC 429系统规定, 一个数据字有32位, 它们被分为5段, 即:

(1) 标号 (LABEL) :第1~8位, 用于标识传输的参数;

(2) 源/目的识别码 (SDI) :第9~10位。当需要将一些专用字传输到一个多系统的特定系统时, 就可以用SDI来识别字的目的地。SDI也可以根据字内容来判明一个多系统的源系统;

(3) 数据区 (DATA) :第11~28位。将数据进行编码, 以便于传输;

(4) 符号状态位 (SSM) :第29~31位, 用于标识数据字的特性, 如方向、符号等。SSM也可表明数据发生器硬件的状态, 是无效数据还是试验数据;

(5) 奇偶校验位 (PARITY) :第32位。ARINC 429数字信息系统使用的是奇校验。

32位的数据字以脉冲形式发送, 采用了双极归零调制, 发送出去的脉冲有三个电平, 即高电平 (+10V) 、中电平 (0V) 、低电平 (-10V) 。高电平为逻辑1, 低电平为逻辑0, 中电平为发送自身时钟脉冲, 如图1所示。字与字之间以一定间隔 (4位) 分开, 此间隔作为字同步。

当飞行员操作ACP面板时, 此时ACP接收到指令, 发送标号为300的ARINC429数据至AMU (音频管理组件) , AMU处理完毕, 再发送标号为301的ARINC429数据至ACP, 实现各种显示, 呼叫等功能。通常内场维护时, 通过观察标号为300和301的ARINC429数据, 来判断ACP的故障信息。

2 ACP的功能和构造

目前川航空客飞机上用的ACP是由TEAM公司 (现为COBHAM) 生产的。飞行员通过操作其面板上按钮, 来实现信息传输及舱内广播等功能。

ACP是由前面板, 后部接口板, 灯组件面板, 壳体内上下两块电路板构成。图2为ACP的正面及背面图。

(1) 前面板包含以下功能:

1) 发射功能:有8个发射按钮, 分别为VHF1/2/3、HF1/2、INT、CAB及PA。在ACP工作时, 通过按压它们, 会有绿色的灯亮, 表示发射, 再次按压, 灯就熄灭, 表示发射结束;PA发射按钮只有在按压时灯亮, 松开就熄灭。

2) 接收功能:前面板有15个接收旋钮, 按压他们会弹出, 此时表示接收, 旋转可以调节音量大小, 再次按压就归位, 表示接收OFF。

3) CALL显示功能:当有呼叫时候, 会在VHF1/2/3、HF1/2发射按钮下部有闪烁的“CALL”灯指示, 而INT发射按钮下部显示闪烁的“MECH”灯指示, CAB发射按钮下部显示闪烁的“ATT”灯指示。

4) 其他功能:INT/RAD三段开关, 负责客舱内通信或无线电通信控制选择。

VOICE按钮, 被激活后, 会有一个绿色的“ON”等显示。

RESET按钮, 按压可以消除”CALL”灯指示。

图3为ACP前面板示意图。

(2) 后部接口板:包含电源板块, 提供28V直流电压和5V直流照明电压;通过电源板上的四个排线连接上下电路板, 提供数据的传送。

(3) 灯组件面板:包含所有的开关按钮和灯泡, 在前面板的后部。

(4) 上部电路板功能:通过板块上的DC/DC转换组件, 将28V直流转换为±15V/+5V电压, 提供给前面板灯泡和集成块, 同时接收前面板的操作指令, 将数据转换后, 发送至下电路板和AMU组件 (音频管理组件) ;进行灯检测试。图4为上部电路板俯视图。

(5) 下部电路板功能:接收到上电路板429数据, 处理发送回去。同时接收AMU的数据, 并传送给上电路板。图5为下部电路板俯视图。

3 ACP的故障分析

按照维护手册要求, 对ACP进行通电测试, ACP的测试设备如图6 ACP测试台, 此设备为自制设备, 内部安装有ARINC429实时收发板, 用来模拟AMU。通电后的显示如图7, 上面有标号300和301的ARINC429数据显示, 由此判断ACP工作的好坏。

通常ACP在内场常见的故障多是按钮损坏, 或者灯泡故障, 本文重点分析几个不常见的故障, 以供参考。

(1) 当发现VOICE按钮按压时, 429数据传输过去了, 但是“ON”指示灯不亮或者亮度很低。在确认VOICE显示灯泡无故障情况下, 可以判断为VOICE按钮旁边的两个并联的贴片电阻R1, R2 (18欧) 有故障或者虚焊, 更换之或重新焊接处理。

(2) 如果通电后发现ACP不工作, 无429数据输出, 在排除电源无问题后, 可以测试上部电路板的外围适口接配器 (PN:HD6321P) 有无输入输出, 有故障则更换之。

(3) 标号300的ACP状态字中包含了ACP的错误代码, 其含义及对应的数据位如下表所示:当所在的数据位为“1”时, 表示故障。

4 结束语

上一篇:滴阿奇霉素下一篇:公共建筑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