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骨种植(共3篇)
植骨种植 篇1
临床上患者缺牙区剩余牙槽突的骨质与骨量, 是决定种植能否成功的关键, 当骨量不足时常需种植外科手术来重建牙槽突。从上世纪90年代起, 陆续出现了一系列骨增量方法, 包括游离骨块移植、引导骨再生术 (GBR) 、骨挤压术、牵张成骨术和上颌窦提升术等。然而以上方法亦有其各自缺点, 比如游离骨块移植, 常会引起取骨区并发症, 延长治疗周期以及增加感染风险等[1]。
针对萎缩牙槽突宽度不足, 有学者报道采用骨劈开技术 (ridge splitting/expansion) , 即垂直纵形劈开牙槽突, 使牙槽突唇颊侧骨板向外侧移位, 同期在劈开的骨缝间植入种植体, 这样既免去了二次手术的痛苦, 又尽可能多地保留了唇颊侧骨板骨量, 其愈合后的唇侧丰满度也较为理想。这一方法由Traum在1986年首次提出, 随后经过了学者们的改进和演变, 其主要区别在于骨劈开适应证选择, 是否间隙内植骨和保留骨板骨膜, 纵形辅助劈开切口等[2,3,4,5,6]。纵观国内外文献, 不难发现其手术操作差异性较大, 且诸多细节尚存争议。因为这一技术严重依赖于术者手术操作精细程度, 且受牙槽突骨质和解剖结构所限, 故术中易发生骨板骨折, 且由于术中骨板的创伤, 使种植体周围边缘骨常发生骨吸收, 唇侧牙龈退缩, 美观效果较差, 故该项技术一度发展缓慢且仅能用于后牙区。
这一技术从2004年起已纳入我科种植常规手术当中, 我们对该其进行一些精炼和改良, 例如术中尽可能减小手术创伤, 采用近远中辅助劈开切口和小型骨撑开器等, 并由此提出了“牙槽突骨扩张术”的概念。本文通过评估我科行牙槽突扩张联合GBR植骨同期牙种植患者的种植体存留率及边缘骨吸收情况, 为评价及提高该术式的临床疗效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2005-04~2009-12共有55名患者 (男性35名, 女性20名) , 在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种植科行牙槽突扩张术联合GBR植骨术, 同期植入ITI Straumann软组织水平种植体83颗 (Straumann公司, 瑞士) , 其中上颌73颗, 下颌10颗。种植体种类见表1。患者年龄 (36.3±13.4) 岁 (18~60岁) , 骨愈合时间 (6.9±2.9) 个月 (4.0~20.7个月) , 其后完成二期手术和最终修复。共完成56例修复体, 修复体种类见表1。每名患者均签署种植手术知情同意书, 随访观察截止至2013-07。患者纳入标准如下:种植手术期间身体健康;缺牙区拔牙窝愈合至少3个月;牙槽嵴高度至少10 mm以上, 宽度至少2 mm以上。当患者有严重的唇颊侧倒凹, 皮质骨较厚且没有松质骨, 有不可控的牙周病和糖尿病, 以及有头颈部放疗史和重度吸烟患者 (每天吸烟1盒以上) , 均不在手术纳入标准之内。
1.2 手术及修复
常规消毒铺单, 2%利多卡因和0.5%布比卡因等比例混合局部麻醉。牙槽嵴顶正中或偏腭侧切开黏骨膜, 翻全层黏骨膜瓣暴露牙槽嵴顶, 刮除肉芽。若牙槽嵴顶较锐利, 则用大球钻进行骨面修整, 然后使用小球钻进行定位。用薄骨凿小心敲击式楔入唇腭侧或颊舌侧骨板间, 保证唇颊侧骨板厚度一致且至少大于1mm, 然后在骨劈开区唇颊侧近远中做辅助劈开切口, 连接劈开线呈马蹄形。采用骨凿插入骨板间逐级深入至8~10 mm, 缓慢摆动骨凿使唇颊侧骨板向外移位。为更好地控制唇颊侧骨板骨扩张力量均匀一致, 当在多牙位行骨扩张术时, 辅助采用Extension-Crest器 (Cizeta公司, 意大利) 。逐级备洞后, 植入匹配种植体, 并在骨缝内及唇颊侧植入Bio-Oss骨粉并覆盖BioGide生物胶原膜 (Geistlich公司, 瑞士) 。旋入封闭螺丝或愈合帽, 检查稳定性和方向, 减张拉拢牙龈黏膜, 严密缝合。若发生唇颊侧骨板骨折, 需改变手术方案为常规植骨术, 或骨折骨板用钛钉固定后GBR植骨同期种植。术后1周内应用抗生素, 0.2%洗必泰漱口, 术后7~10 d拆除缝线。种植体无负载埋藏式愈合5~6个月, 其后行二期牙龈修整术, 后牙区更换愈合基台并取模制作最终修复体, 前牙区制作种植过渡义齿, 修整牙龈外型, 3个月后制作最终修复体。最终基台35 Ncm旋紧, 最终固定修复体为贵金属烤瓷冠或全瓷冠进行粘接式或螺丝固位式修复。
1.3 随访观察
患者复诊拍摄X线根尖片、RVG牙片或全口曲面断层片, 测量种植体近远中边缘骨高度的变化情况。扫描胶片用Digimizer图像测量软件 (Med Calc公司, 比利时) 以种植体长度为基准, 来校正图像放大率, 在种植体近远中分别测量牙槽突顶点至种植体颈缘的距离 (图1) , 再依次将不同时间点的测量数据进行对比。临床复查情况包括种植体及修复体外观和稳固状况, 周围软组织状况, 患者主观感受, 及有无并发症。种植体存留指的是在随访期, 种植体无脱落。
2 结果
55名患者中有2名发生术中骨板骨折, 改为钛钉固定游离骨板联合GBR植骨术同期植入牙种植体 (4颗) , 手术术式成功率为96.4%。其余53名患者的79颗种植体, 均完成骨结合及其上部修复, 负载至少2年。有4名患者6颗种植体在完成修复后即失访, 患者失访率为7.5%。49名回访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 (3.1±2.0) 年 (0.5~7.5年) , 无种植体松动脱落, 种植体8年累计存留率为100% (表2) 。
在修复前未负载的 (6.9±2.9) 个月, 边缘骨吸收 (1.75±0.89) mm。在修复负载后的平均3.1年随访期, 种植体最终边缘骨高度为颈缘下 (2.57±0.71) mm。
在随访期间, 有10例修复体发生修复并发症, 其中螺丝及基台松动5例 (9.3%) , 螺丝松动合并崩瓷2例 (3.7%) , 修复体粘接脱落1例 (1.9%) , 上颌套筒冠覆盖可摘义齿基托折断1例 (1.9%) , 上颌杆卡式覆盖可摘义齿杆卡折断1例 (1.9%) (表3) 。
3 讨论
本文回顾分析了我科从2005~2009年行牙槽突扩张联合GBR植骨牙种植术的55名患者的远期效果, 结果显示该术式具有较高的种植体累计存留率, 随访期间内边缘骨吸收在正常范围内。
牙槽突亦称牙槽嵴, 包括内、外两层由骨密质组成的骨板, 其间夹以骨松质, 牙槽突扩张术正是利用唇颊侧骨板具有一定弹性的特点, 机械性分开而又不发生完全骨折, 因此该术式受限于骨板皮质骨厚度和其内松质骨量。本研究中, 该术式种植体植入位点多位于上颌前牙区 (上颌切牙区和尖牙区) , 共59颗 (71.1%) , 而下颌后牙区 (下颌前磨牙区和磨牙区) 仅4颗 (4.8%) , 这固然与患者前牙缺失发生率高有关, 但也是对该技术的适应证选择所致。此外, 造成骨板骨折的原因除了骨质因素, 还包括严重的唇颊侧倒凹, 本研究中有2名患者拟在上颌切牙区行骨扩张术, 术中发生唇侧骨板骨折, 术式被迫改为钛钉固定游离骨板联合GBR植骨, 同期植入种植体4颗。因此, 对于拟在下颌后牙区骨板密质骨较厚而松质骨量较少, 或者上前牙区有明显唇侧倒凹的患者, 应尤为谨慎。
种植体存留率一直是牙种植体回顾性研究的主要内容。1997年Buser等[7]的研究显示, 8年累计存留率为96.7%, 5年累计存留率为98.2%。本组病例因无种植体脱落, 故该术式8年种植体累计存留率为100%。这一结果虽高于其他研究结果, 但并不可忽视以下因素:其一, 观察时间较短, 目前我科开展该术式仅9年, 修复后观察最长时间7.5年, 而平均随访时间仅3.1年, 故仍需延长随访时间评估远期效果;其二, 7.5%的早期失访率, 及每年新增失访病例, 使结果说服力稍欠, 提高患者随访复诊到位率仍需加强。
种植体周围骨吸收是影响种植体稳定性和远期效果尤为重要的因素[8,9]。目前关于种植体垂直骨吸收的研究, 多集中于种植体负载修复后, 骨吸收在负载后第1年最为明显, 此后趋于稳定, 而对于种植体植入到修复负载前这段时间内种植体周围垂直骨吸收的研究很少。本研究结果显示, 牙槽突扩张牙种植术后到修复前这段时间内骨吸收最明显, 为 (1.75±0.89) mm, 而此时X线片观察发现, 骨平面基本达到基台光滑面与涂层交界处附近, 此后骨吸收量趋于稳定, 最终边缘骨高度为颈缘下 (2.57±0.71) mm, 这也符合大多数研究结果[10,11,12,13]。我们认为, 早期吸收规律可能与牙槽突扩张术的手术创伤有关, 而随后的骨吸收情况可能与负重后引起的生物力学骨改建、微生物因素以及上部修复类型等多种因素有关。
关于骨劈开术式的改良一直在进行。Enislidis[14]为保证骨劈开时不发生骨板骨折, 特意在术区磨出一个以牙槽突顶为上缘的梯形骨凹槽, 缝合关闭伤口40d后, 再进行微型翻瓣的骨劈开术, 术后观察6个月, 5位患者的种植体骨愈合良好, 种植体稳定。这一术式虽降低了骨板骨折的风险, 但增加了手术次数, 且临床应用较少。此外, 关于是否预备辅助劈开切口, 意见尚不统一, Coatoam[15]提到了使用骨劈开辅助切口, 能限制其横向劈开范围, 不至于使骨劈开范围不可控并伤及邻牙, 但也有学者提出[16], 如为单牙缺失, 可以不进行限制范围的骨劈开辅助切口。本研究中采用了近远中辅助骨劈开切口, 并且联合应用Extension Crest骨撑开器。Chiapasco[17]在2006年的报道中使用该装置辅助传统骨劈开骨凿来扩增萎缩牙槽突同期植入种植体, 观察1~3年, 种植体累积存留率为97.3%, 这种器械对于撬起的骨板能均匀加力, 相对安全, 且能支撑唇颊侧骨板, 利于种植体备洞过程中唇颊侧骨板骨量的保留。
4 结论
本文回顾我科行牙槽突扩张联合GBR植骨牙种植术的患者, 随访期间内无种植体脱落, 种植体8年累积存留率为100%, 边缘骨吸收主要发生在负重前阶段, 此后趋于稳定。结果显示牙槽突扩张牙种植术远期效果良好, 值得在临床工作中继续进行并推广。
摘要:目的:评价牙槽突扩张联合引导骨再生术 (GBR) 和植骨术同期植入ITI种植体的远期效果。方法:回顾分析对55名患者 (男35名, 女20名) 行牙槽突扩张联合GBR植骨术, 同期植入ITI Straumann种植体83颗的临床效果。结果:患者平均年龄36.3岁 (1860岁) , 平均骨愈合时间6.9个月 (4.020.7个月) 。完成56例修复体, 其中种植单冠28例, 种植联冠8例, 种植单端桥5例, 种植固定桥13例, 种植支持式覆盖义齿2例。修复完成后每年定期随访, 包括临床检查和X线测量, 累计观察期8年。2名患者 (3.6%) 术中发生唇侧骨板骨折。4名患者 (7.5%) 修复后失访。49名患者平均随访时间3.1年 (0.57.5年) , 种植体8年累计存留率为100%。种植体平均边缘骨高度为颈缘下2.57 mm。10例修复体发生修复并发症。结论:针对严重牙槽突宽度骨量不足的患者, 牙槽突扩张联合GBR植骨牙种植术是一种可行的种植方案。
关键词:牙槽突扩张,牙种植体,牙槽突,骨吸收,存留率
植骨种植 篇2
即刻种植由于是在拔除牙的同时进行种植体的植入, 种植体与拔牙窝内壁之间往往存在间隙, 通常的做法是用人工骨粉来充填该间隙。最近的临床以及动物实验表明[5,6], 即使不植骨, 即刻种植后种植体与拔牙窝内壁之间的骨缺损依然会有新骨的生成来充填该间隙。那么即刻种植后不植骨, 新生成的骨是否与种植体发生骨结合呢?植骨与否对种植体周骨结合是否有影响是本实验的研究内容。
1 资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岁龄雄性健康成年Beagle犬6只 (由山东省绿叶天然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提供) , 体重10.50~12.70 kg, 牙齿无缺失, 牙龈健康。Super Line种植体 (3.6 mm×8.0 mm, SLA, Dentium公司, 韩国) ;BioOss骨粉 (直径0.25~1 mm的松质骨颗粒) 及BioGide天然可吸收膜 (盖氏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
1.2 实验分组与方法
选取6只Beagle犬双侧下颌第一前磨牙至第四前磨牙, 采用半口自身对照, 一侧行即刻种植后不植骨 (A组) , 另一侧行即刻种植+GBR (Guided Bone Regeneration, GBR;即骨缺损区植入Bio-Oss骨粉并在表面覆盖Bio-Gide胶原膜) 术 (B组) (图1) 。
Beagle犬以30 g/L (3%) 戊巴比妥钠按1 ml/kg肌肉注射行全身麻醉后, 将Beagle犬取仰卧位, 常规消毒铺巾。微创拔除犬双侧下颌第一至第四前磨牙 (图2) , 彻底搔刮拔牙窝, 于远中根拔牙窝靠近牙根间隔处, 预备种植窝至深度8 mm, 即刻植入直径3.6mm、长度8 mm Super Line种植体。种植体涂层顶缘与牙槽嵴顶水平平齐, 近中有近远中向约3~4 mm、颊舌向宽约3~4 mm、深度约5~6 mm的骨缺损间隙, 植入扭矩约35 N·cm。安装覆盖螺丝, 缝合 (图3) 。术后1~3 d给予肌肉注射青霉素 (80万U/d) 预防感染。
1.3 观察方法
1.3.1 临床大体观察
术后对实验动物进行复查, 检查其种植术区软组织愈合情况。术后3个月处死动物, 取含种植体的下颌骨标本, 检查种植体有无松动, 种植体螺纹有无暴露, 种植体周围骨缺损愈合情况。
1.3.2 X线观察和种植体周围骨组织的形态学及硬组织切片组织学研究
术后3个月行X线观察并将所取得的含种植体下颌骨标本浸入4%多聚甲醛中固定, 由近远中方向片切含种植体的骨块, 一半进行HE染色, 光镜下观察种植体周围骨组织的形态学变化;另一半制作成厚约20μm的切片, 进行亚甲基蓝-酸性品红染色, 观察种植体与骨组织的骨结合情况, 并采用多功能数字图像分析仪计算种植体骨结合率 (bone-toimplant contact ration, BIC%) 及新骨生成率。
1.4 统计分析
所有数据以±s表示, 在SPSS 13.0统计软件中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One-way ANOVA) , 组间比较行配对t检验, 以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大体观察
6只实验犬术区软组织愈合良好。种植体周骨愈合良好, 无松动脱落。2组骨缺损区均已被新生骨充填, 有些部位新生骨将覆盖螺丝盖住;实验B组骨粉颗粒少量残留。
2.2 X线观察
术后3个月X线观察实验A组中种植体周骨缺损区即使没有植骨亦有新生骨形成;实验B组中种植体周见部分骨粉高密度阻射影 (图4) 。
A:未植骨组;B:Bio-Oss植入组A:Without transplantation;B:With Bio-Oss transplantation
2.3 组织学观察
2.3.1 术后3个月形态组织学观察
A组:缺损区完全被新骨充填, 并可见不同骨改建时期的骨结构界限明显;骨单位明显, 丰富的成骨细胞排列在其周围。在种植体螺纹处形成板层骨 (图5A, 图6A) 。B组:镜下观察可见部分骨粉颗粒, 骨粉周围见新骨生成, 缺损区完全被新骨及骨粉充填, 新骨中可见明显的哈弗系统, 与原骨界限明显 (图5B, 图6B) 。
2.3.2 术后3个月定量组织学分析
单因素方差分析A、B实验组的种植体骨结合率和新骨生成率 (表1) ,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即刻种植后植骨与否对种植体周的骨结合能力的影响无明显差别 (图6) 。
A:未植骨组;B:Bio-Oss植入组A:Without transplantation;B:With Bio-Oss transplantation
A:未植骨组;B:Bio-Oss植入组A:Without transplantation;B:With Bio-Oss transplantation
3 讨论
3.1 骨缺损大小的选择
即刻种植后, 种植体与拔牙窝创面骨组织界面的愈合情况是决定其临床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7]。而种植体与拔牙窝内壁之间存在的间隙如何处理, 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意见。Paolantonio等[8]比较了延期种植与即刻种植的临床研究表明, 当即刻种植后周围骨缺损间隙为2 mm时, 不植入任何骨粉及膜, 骨缺损间隙内均有新骨生成, 与延期种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卢丙化等[9]认为当即刻种植后周围有大于1 mm的骨缺损时, 应争取植骨。
吴群等[10]认为在即刻种植后用膜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与不用膜相比, 能增加种植体的直接骨结合率。但Zitzmann等[11]认为用GBR处理的部位骨吸收更明显, 他认为缺损间隙大于2 mm时才考虑用GBR技术。更多的研究也报告了在拔牙窝未使用膜也有足够的骨形成。Botticelli等[12]通过在犬模型上的研究后报道, 不植入骨粉或屏障膜亦能获得很好的新骨形成, 即使是机械造成的较大的缺损间隙 (1.25~2.25 mm宽、5 mm深) , 4个月后同样能被新形成的骨填满。
本实验对比研究了即刻种植后较大骨缺损 (3~4mm) 植骨与否种植体周的骨结合情况, 结果表明, 3个月后, 无论植骨与否, 种植体周的骨缺损间隙均被新骨充填。Wilson等[13]的临床研究亦认为当骨缺损>4mm时, 即使不植骨种植体周亦能产生骨结合。但需指出的是本研究建立的即刻种植动物模型是在近远中向造成骨缺损, 骨缺损区的近中骨壁厚, 在临床中, 即刻种植后往往是唇侧骨壁与种植体间间隙最大, 且唇侧骨壁的厚度不一致, 不同骨壁厚度对即刻种植后不植骨骨缺损间隙成骨量是否有影响?本实验未涉及, 还需进一步的研究。
3.2 新生骨是否与种植体表面产生真正的骨结合
临床检查只能表明即刻种植后种植体周的骨缺损间隙能被新骨充填, 但新生成的骨与种植体表面是否产生了真的骨结合呢?Akimoto等[14]的动物实验研究表明, 在已经愈合的拔牙窝上行种植术, 实验组在种植体冠方6 mm形成不同大小的骨缺损 (骨缺损无骨粉或膜充填) , 对照组种植体周无骨缺损, 12周后种植体周骨间隙处均有新骨充填, 临床检查对照组与实验组种植体均稳定无松动, 但组织学检查发现实验组中即使有新骨生成, 新生成的骨与种植体间并没有产生骨结合, 而是有结缔组织介于两者之间。Carlsson等[15]和Barzilay等[16]研究亦表明当间隙越大时, 种植体-骨结合指数就越小。本实验研究表明, 即刻种植后无论植骨与否, 种植体周均被新骨充填, 且新骨与种植体间产生了良好的骨结合,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骨结合率与新骨生成率无统计学差异。分析原因可能是与早期研究不同, 本实验所使用的是SLA表面处理的种植体。Botticelii等[17]的动物实验研究表明当骨缺损在SLA表面种植体周时会形成骨结合, 而相同骨缺损时新骨与光滑表面的种植体间为结缔组织, 不能产生骨结合。文中指出, 粗糙的SLA种植体表面利于血凝块的稳定, 从而促使它机化、成熟。Persson等[18]对不同种植体表面处理的种植体周围炎治疗效果的实验研究表明, 对种植周围炎造成的骨缺损进行清创术6个月后, 缺损间隙均有新骨充填, 但新骨只与SLA处理表面的种植体发生再次骨结合, 与光滑表面的种植体间基本无骨结合的发生。
4 结论
植骨种植 篇3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2011年2月~2012年2月来本院就诊的17例上颌后牙区牙列缺损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其中男10例,女7例;年龄27~58(49.4±6.7)岁;其中5例为单牙缺损,12例为多牙缺损。排除孕产期女性、进行性牙周炎、无法耐受手术者以及其他系统性疾病可影响骨愈合者。倘若患者需拔牙,则应在拔牙后等待3个月,再采取开窗植骨手术处理。
1.2治疗方法术前对牙列做全景拍摄,对上颌窦形态、窦内纵隔以及预种植牙数量做出正确评估,并计算上颌窦底、牙槽嵴顶之间的距离。常规消毒并采取眶下孔阻滞麻醉并局部浸润麻醉方案,于牙槽嵴顶、近远端做一梯形切口,掀起粘骨膜瓣并暴露颊侧骨壁,并取上颌窦前壁以球钻开窗,加压钻磨侧壁,底部少许骨质应予以保留,轻敲后折断。将底壁黏膜分离后再行近远中壁黏膜分离,旋转开窗骨块至植骨区顶。对于后牙区低骨密度可通过骨挤压器来保证其稳定性,按照常规操作护孔并对黏膜组织予以良好保护,将种植体植入。以备用人工骨以及上颌结节自体骨混合植入,在开窗部位覆盖屏障膜后缝合粘骨膜瓣,埋入式愈合。术后常规给予抗感染治疗,10d后即可拆线;另在术后1年时进行二期手术治疗,修复种植体上部结构,评估种植体结合以及骨改建情况。
1.3观察指标术后随访3年,评估不同观察时点的骨吸收情况,记录并发症发生率。分别在1、2、3年时评估患者骨吸收情况,采用游标卡尺测量种植体,并结合复查摄片结果计算牙槽嵴顶和种植体颈间距离(L1)、种植体长度(L2)以及种植时种植体实际全长(L3),计算骨吸收量的公式如下:L1×L2/L3[2]。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字2检验,以<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术后并发症情况患者术后手术部位均存在肿胀现象,采取冰敷处理后逐步消退;其中上颌窦炎1例,修复螺丝松动1例,经针对性处理后均恢复良好。
2.2术后不同时点的骨吸收量对比术后1、2、3年随访发现骨吸收量持续增加,分别为(0.57±0.14)mm、(0.61±0.13)mm、(0.64±0.21)mm(P<0.05)。见附表。
注:与随访1年时相比,*:P<0.05;与随访1、2年时相比,#:P<0.05
3讨论
对于上颌后牙区牙列缺失的临床治疗工作而言,在采取种植体技术的情况下既要对术后种植体短期应用性以及稳定性予以明确,同时还应对远期疗效给予充分关注,并明确掌握治疗方案、技术手段、充填材料以及手法的固有缺陷与有效性[3]。
现阶段临床大多以人工骨、自体骨以及混合骨为主要的植骨材料,其中自体骨可谓是植骨金标准,然而由于自体骨通常取自患者口腔,其对于骨用量以及取骨部位具有较为严格的要求,获取难度较大且容易导致创面扩大;另外自体骨具有较大的吸收量,远期适用性相对较差,同时手术时间较长,有术中或术后较大几率出现并发症[4]。单纯采用人工骨种植,则会受限于其本身活性较自体骨更低的缺点,对于植骨的应用较为不利。临床总结上述两种方式的缺点,而在当前推广了自体骨与人工骨相互结合、混合使用的植骨方式,其既有利于自体骨发挥自身活性,同时又确保了人工骨固有的稳定性以及引导性。诸多临床研究[5,6]表明,自体骨、人工混合骨以及单纯人工骨三者种植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较而言,混合骨种植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与其他两种并无明显差异[7]。然而应注意的是,种植的混合骨随着用牙时间逐步延长,同样会出现骨量流失问题,其可能是混合骨中自体骨占据一定比例,因此具有一定的骨吸收性,久而久之则会因吸收而出现骨量减少;此外,正常用牙导致牙冠磨损,也同样会造成骨量流失[8]。本次研究中,17例上颌后牙区牙列缺损患者均接受上颌窦开窗植骨种植修复术处理,术后1、2、3年随访发现骨吸收量持续增加,分别为(0.57±0.14)mm、(0.61±0.13)mm、(0.64±0.21)mm(P<0.05),与张庆元等[9]研究相符,提示上颌窦开窗植骨种植修复术的远期效果良好。此外,17例患者术后手术部位均存在肿胀现象,采取冰敷处理后逐步消退;其中上颌窦炎1例,修复螺丝松动1例,经针对性处理后均恢复良好,表明上颌窦开窗植骨种植修复术并发症少,安全性高。但应注意的是,使用年限对于植骨种植修复方案仍然具有较大的影响,因此需要临床针对相关植骨材料予以深入研讨和分析,既要确保操作便捷、稳定性良好,又要有效控制骨吸收量,尽量延长种植体使用年限[10]。通过本次手术笔者发现,术前应注意评估患者个体情况,对于长期吸烟或者合并慢性上颌窦炎者而言,其黏膜较为脆弱,因此术中有较大几率出现穿孔问题,临床医师应重视此点,并注意操作手法,防止并发症的出现。
综上所述,在上颌后牙区牙列缺损临床治疗方案中,上颌窦开窗植骨种植修复术效果满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且远期疗效肯定,值得予以推广和使用。
摘要:2011年6月2012年2月期间17例上颌后牙区牙列缺损病例纳入研究对象,均接受上颌窦开窗植骨种植修复术处理,术后随访3年,评估不同观察时点的骨吸收情况,记录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术后手术部位均存在肿胀现象,采取冰敷处理后逐步消退;术后1、2、3年随访发现骨吸收量持续增加,分别为(0.57±0.14)mm、(0.61±0.13)mm、(0.64±0.21)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上颌后牙区牙列缺损临床治疗方案中,上颌窦开窗植骨种植修复术效果满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且远期疗效肯定,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牙列缺损,上颌后牙区,上颌窦,植骨种植,远期疗效
参考文献
[1]葛晓言.牙缺损伴牙颌畸形患者的正畸与修复治疗效果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74-75.
[2]秦建勇,刘道峰,强艳丽,等.ITI Straumann种植体修复牙列缺损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0,50(6):90-91.
[3]普燕.牙重度磨损伴牙列缺损修复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2010,8(1):34-35.
[4]刘怀勤,徐扬,孙香,等.人工种植牙在牙列缺损和修复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美容医学,2014,23(19):1633-1635.
[5]张霞玲.2种不同修复体用于牙周病伴牙列缺损的远期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30):3371-3372.
[6]芮建功,庄春燕,詹颖,等.15例上颌前牙种植的美学临床研究[J].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2010,15(1):29-31.
[7]严国安.口腔进口种植体治疗牙列缺损的临床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2012,23(6):78-79.
[8]张艽,李纲,杨颖,等.牙种植修复牙列缺损185例远期效果临床观察[J].西南国防医药,2013,23(11):1192-1194.
[9]张庆元,刘佳钰.上颌窦外提升同期植人种植体的临床观察[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2,28(6):382-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