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种植

2024-08-21

人工种植(共10篇)

人工种植 篇1

1 生长发育习性

重楼喜欢生活在海拔500~3000m左右,气候湿润,雨量适当的林下蔽荫处。一般种子萌发、根生长发育和顶芽萌发的适宜温度为18~20℃,出苗为20℃,地上部植株生长为16~20℃,地下部根茎生长为14~18℃。重楼生长要求蔽荫的环境,光照较强会使叶片枯萎。一般种子萌发和幼苗阶段要求遮荫较好,而成熟前二年要适当减少遮荫增加光照,有利于次生代谢物和干物质的积累。土壤含水量过低,易造成茎叶失水,根系干枯而死,而过高则易发生病虫害,根茎腐烂。重楼宜生长在透水性好的微酸性腐殖土或红壤土中,粘重、易积水和板结的土壤不宜种植。

一般滇中、滇东和滇东北、滇西和滇西北滇重楼较为适宜,而滇南则以南重楼较为适宜。

2 种植方法

2.1 选地整地

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林下空地或坡地、旱地,土质为富含腐殖质的腐殖土或酸性红壤土,作为重楼种植基地。重楼为多年生浅根作物,生长缓慢,根系少但较长,一般移栽第一年要将地深翻,有利于根系生长。在冬季选择晴天,田块较干时翻耕,翻耕25cm左右,翻耕时将土块打碎并捡去石块、杂草。翻晒一两天后每公顷施入30~35t腐熟的农家肥作积肥,平整作畦。畦面宽120cm,沟宽30cm,沟深25cm,沟泥待下种后打碎铺在畦面上,沟要畅通,利于排水。

2.2育苗

2.1.1种子繁殖

(1)苗床

种子苗床要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土质为富含有机质、蔽荫较好(透光率20%)的林下空地或坡地,旱地则要搭3~4层遮荫网。选择晴天,田块较干时翻耕,翻耕15cm左右,翻耕时将土块碾碎,并捡去石块和杂草,平整作畦。畦面宽120cm,沟宽30cm,沟深25cm,沟要畅通,利于排水。

(2)选种和种子处理

选饱满,成熟,无病害、霉变和损伤的千粒重为40~70g的重楼种子,将其与干净的细砂以2∶1混合,搓擦除去外种皮,洗净,并用500倍的多菌灵浸种1小时,用玻璃瓶装好埋入湿砂中,20℃处理4个月后,等重楼种子生根后播种,在催芽期间一定要注意温度,湿度的控制。

(3)播种育苗

处理过的种子可进行点播和条播,也可进行散播。播入腐殖土和细砂(2∶1)中,种子上要覆盖1.5~2cm薄土层,再盖一层细碎草以保水分,这样既利于小苗出土,又利于子叶脱壳保证出苗率。在此期间要保持苗床湿润、荫蔽的环境;避免土壤的板结、干燥和过度日照。一般3~4个月出苗。

2.2.2 切割繁殖

在冬季,将无病害、形态正常的重楼地下茎按两个节(约2cm)切割,不能过短否则出苗过细或不出苗,伤口用草木灰处理。带顶芽的切块可直接到大田栽种。不带顶芽的切块按株行距为7×7cm栽种,种植后覆盖碎草或腐殖土保湿(土壤湿度为65%),并保持荫蔽环境。

2.3 移栽

种子苗在出苗3年后移栽,株行距为15×20cm。带顶芽的切块按株行距为15×20cm栽种,不带顶芽的切块,在第二年冬天不定芽已经形成时挖出,按株行距为20×30cm栽种。移栽后覆盖碎草或腐殖土保湿,保持荫蔽环境。移栽时间宜在冬季,地上茎倒苗后,根茎休眠时,移栽过程中注意保护顶芽和须根不受损伤。

3 田间管理

3.1 中耕除草

由于重楼根系较浅,而且在秋冬季萌发新根,在中耕时必须注意,在9~10月前后地下茎生长初期,用小锄头轻轻中耕,不能过深,以免伤害地下茎。中耕除草时要结合培土,并结合施用冬肥。立春前后苗逐渐长出,发现有杂草应及时进行人工拔除,除草要注意不能伤及幼苗和地下根茎,以免影响重楼生长。

3.2 排水灌水

田块四周应开好排水沟,以利排水。排水沟深度应在35cm以上,基本达到雨停水干。滇重楼生长忌积水,土壤含水量不宜过大。在地上茎出苗前不宜浇水,否则易烂根。而出苗后则不能缺水,因此,在雨季来临之前,要及时浇水。而雨季来临之时,要注意排水。

3.3 施肥

3.3.1 基肥

每公顷施入30~35t腐熟的农家肥作基肥。

3.3.2 冬肥

一般在1 1月下旬至1 2月上旬进行,首先在表土轻轻中耕一次后,选晴天,每公顷施复合肥150~250kg。然后在上面覆盖厩肥30t,再在上面覆盖一些细泥土。

3.3.3 春肥

在苗出齐后施腐熟的农家肥1~2次,每次15~20t,其后用叶面肥喷施2次,立春前后,幼苗穿出表土,苗高3cm左右时,要及时追肥。

3.4 摘顶

在营养生长结束之时,对不留种的植株摘除子房,但要保留萼片可进行光合作用,以保证有机物质向根茎转移,另外重楼在新苗萌发出来以后将老的黄叶摘除,减少营养消耗。

人工种植 篇2

2、跟肉类产品炖着吃,此法为传统虫草宴吃法,结合不同的肉类品种,功效有一定的差别,缺点是不适合每日坚持长期食用。

3、使用研磨机将冬虫夏草磨成粉,装进胶囊盒中随身携带,每日定时服用。此法在卫生方面有隐患,若不是每日定期服用,不推荐使用。

高原藏药材人工种植初见成效 篇3

“这是绿绒(音)。”西藏雄巴拉曲神水藏药厂的濒危藏药材种植基地工作人员,端起一盆看似不起眼的绿色植物告诉记者。

之所以如此珍视且保护这小盆藏药材的成长,他说是因为“它曾被藏医药界认为已经灭绝了,如今千辛万苦从野外找到苗子,居然还成活了,看来培植成功的希望很大。”

西藏雄巴拉曲神水藏药厂的濒危藏药材种植基地现有面积100余亩,种了红花、藏木香等10多个藏药材品种。藏药厂董事长才旺平措谈及下一步计划时说:“我们基地10多个藏药材品种已经全部种植成活,将来要向附近的农牧区推广,让更多农牧民也参与到种植藏药材的行列中来。”

据悉,该厂已经吸纳了附近的一些农牧民来参与种植藏药材,一个家庭一年能增加5000多元现金收入。

西藏为拯救濒危藏药材,编写了10余种濒危藏药材SOP操作规程,获得发明专利4项,已经确定75种濒危藏药材品种目录。藏医药是世界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医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是藏民族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结晶,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浓厚的民族特色,在发展和不断完善中已走过了3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在疾病的诊断、治疗、用药、制剂等方面,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和门类齐全、内涵丰富的临床医药,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医药界的重视。

代鑫:天麻人工种植的领头羊 篇4

代鑫的孩提时代正值那个风云变幻的年月。蒋家政权撤退大陆的军车没日没夜地从学校后面的川湘公路(今319国道)碾过,尘土遮天,几无宁日。这期间蒋经国还在蒋家组织召开过在大陆的最后一次军事会议……那时的代鑫还不懂这些,只是后来在《残梦》、《黔东南党史》等文史书籍中读到过那一段历史。

代鑫自小便接受着良好的教育, 六十年代时他考上了今天的哈工大, 但最终却与之失之交臂。改革开放后, 代鑫携妻儿子女举家落户绵阳市涪城区,随后他便加入到了当时风起云涌的乡镇企业浪潮中。在当地政府领导下,代鑫主持创办了电子厂、日化厂等多家乡镇企业。用现在的流行话讲,那时的代鑫就是一个资深的“技术宅”, 他热衷于探索未知,痴迷于发明创造。

1988年,当代鑫第一次看到有关虫草人工种植的报道后(资料显示我国是从1986年起开始研究北虫草的人工种植技术,笔者注),他的心便又不安分起来,他想要掌握这门技术。但是,那时信息闭塞,光只看到报道,就是找不到哪里有做成功的企业供考察。代鑫苦寻未果,便求助位于绵阳的西南科技大学。

代鑫从西南科技大学生物系一位教授那里得知,该校也在做虫草人工种植技术方面的研究,但当时的技术水平只能形成虫草子座,培养不出虫草子实体。代鑫犹如被浇一盆冷水,从头凉到脚。不过该教授告诉他,他们正准备立项攻天麻的人工种植,建议代鑫搞天麻试试。

天麻和虫草均是名贵中药材,既然虫草暂时搞不了,那就转向攻天麻。 代鑫接受了该教授的建议。

为攻天麻有性繁殖, 他吃烧红苕吃到吐血

天麻是一种神奇的植物,无根无叶,没有自养能力,它既不能直接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水分和养料,又不能靠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只能靠与其共生的蜜环菌供给养料,生长发育。特殊的植物形态决定了天麻对环境等生长条件的要求非常特殊,人工栽培天麻的关键是培养优良的蜜环菌菌种和菌材。

正值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当时,国内可查阅到的有关的天麻人工种植的技术资料少之又少,唯一的出路只有靠自己摸索。对于前路的艰辛程度,代鑫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抱着病急乱投医的想法,代鑫把求助电话打到了绵阳市科技局。对方告诉他,百里之外的北川县有天麻研究办公室,建议他到北川去考察。代鑫立即赶了过去,到了才知道,该办公室属刚成立的一个新部门,建制都尚未齐全,更别说有什么科研成果了。

天无绝人之路。在这里,代鑫得到一个重要情报,该县小坝乡百花村有人在搞天麻的人工种植,这让代鑫又看到了一线希望。他又辗转到达百花村。

果真如此!曾是“绵阳十大杰出青年”的百花村党支书肖兴强当时正在主导村里的天麻人工种植项目,不过, 也才刚刚起步,没有任何成功经验。

共同的理想把代鑫和肖兴强紧紧连在了一起,两人相见恨晚。代鑫在肖兴强家里一住就是一年多,两人并肩战斗,联手攻关天麻蜜环菌的克隆技术。

他们通过野外采集的蜜环菌提取菌种,再利用试管克隆技术进行提纯、 复壮、转管、扩繁,经过无数次的实验后,终于成功获得了天麻蜜环菌的栽培原种。

有了蜜环菌菌种,再将其制成菌棒、菌材,然后将天麻种麻(白麻或米麻)和菌棒以及基础培养料按相应的技术要求进行种植,天麻的人工种植技术宣告成功了。

上世纪90年代起,人工种植天麻的技术从小坝乡百花村开始向外推广,惠及整个北川县以及周边的平武、 汶川等地方,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然而,代鑫此时完成的,仅只是天麻的无性繁殖课题。随着技术的广泛运用之后,其弊端也日益暴露出来。比如,种麻的缺乏成为了天麻人工种植推广的绊脚石。再比如,长期无性繁殖导致天麻品质的退化也成为那时整个产业发展的瓶颈。要真正实现天麻人工种植产业的迅速发展,天麻有性繁殖的课题成为了代鑫的又一个攻关目标。

用天麻的种子进行繁殖即是有性繁殖。天麻种子像面粉一样细小,肉眼看不清楚,只有用放大镜放大50倍以上才能看清它的形态。成熟的种子随风飘落到适合它生长的环境中,遇共生萌发菌建立了共生关系就能发芽, 发芽后的原球茎分化生长出营养繁殖茎,营养繁殖茎再接蜜环菌就能继续繁殖长大而成天麻。简言之,成熟的天麻种子在适合它生长的环境中,先后与萌发菌、蜜生菌建立共生关系就能发芽生长成一窝天麻。

为了攻克天麻的有性繁殖技术, 代鑫在西南科技大学有关专家的支持和帮助下,在绵阳市下辖的平武县坝子乡黑水沟大队开展了为期两年的科学试验。条件异常艰苦,因为资金短缺,有时候代鑫连吃饭都成了大问题。 偶有乡亲们的资助,多数时候,代鑫不得不靠吃烧红苕度日。这极大的透支了代鑫的身体,最严重的时候甚至出现了重度胃出血,口吐血块……

60岁时被邀援藏,一干就是10年

在之前的蜜环菌人工克隆成功经验基础之上,代鑫在这两年里相继攻克了天麻种子萌发菌的克隆、箭麻的培育、禾麻人工授粉、天麻种子原球茎接种蜜环菌等天麻有性繁殖的一系列关键技术节点。代鑫的天麻有性繁殖技术很快在平武大展拳脚,成为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发展至今,“平武天麻”已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技术的力量,托起了整个平武天麻产业。

有了天麻人工种植的成功经验, 此时代鑫又调头来研究虫草的人工栽培,就有思路了,因为在菌种的克隆技术方面,它们有共通之处。代鑫开始研究北虫草液体菌种、研究人工合成培养基配方,研究工厂化生产技术…… 1995年前后,代鑫的北虫草人工栽培技术喜获成功,并在绵阳一家大型北虫草工厂化生产企业投入使用,创下了第一年便获利百万元的优异成绩, 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随着口碑相传,代鑫在业界的知名度越来越高。接下来的那几年,代鑫一边自己钻研,一边广泛接触各路高手,大家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代鑫的人工虫草栽培技术、天麻人工种植技术以技术转让或合作等形式,走出四川,走进了陕西、河南、重庆、浙江、云南等多地企业。代鑫仍然是“技术宅”, 只是越来越忙了。

2004年的一天,一个陌生来电打破了所有的宁静。

电话那头,对方称是西藏林芝地区农牧局的领导,人已到成都,是通过四川省农科院、绵阳市农科院一层一层往下找才找到代鑫的联系电话,要聘请代鑫前往西藏发展天麻。

这太突然了!

代鑫只能说,等和家人商量后再做答复。

家庭会议的结果是,除了代鑫妹夫外,几乎所有人都反对。

家人反对代鑫进藏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是此时的代鑫已经六十岁了,西藏那个神秘的地方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谜,他的身体状况不允许他随意去冒险;另一个原因则是摸不清对方的来头,毕竟连面都没见过,也不知道对方的真实身份。

代鑫本就忐忑,被家人七嘴八舌一说,更六神无主了,迟迟没给对方答复。

成都那头见代鑫没动静,又打了几次催促电话。那天晚上,代鑫鼓起勇气给对方回了个电话。

代鑫在电话里向对方表达了谢意,不过,代鑫说,西藏他就不去了, 他决定在电话里把人工种植天麻的关键技术告诉对方,要对方拿笔记一下,接着代鑫便开始说第一步怎么做、第二步该干嘛……

没想到还没等代鑫讲完,对方就打断了他的话,“我不是要你教我种天麻,我是要把你聘请到林芝地区, 教当地藏族同胞种天麻……”

看来这个事真还没完。代鑫那天晚上一夜没睡,他很了解自己,尽管家人因虑及他身体因素而反对,但是,自己搞了一辈子的技术研究,搞科研就是他的生命,他不是闲得下来的人。

第二天,在妹夫的陪同下,代鑫去了一趟成都,见到了林芝地区的这位领导。对方称早闻代鑫大名,非常诚恳地要聘请代鑫进藏,在林芝地区发展天麻的人工种植。代鑫同意了。

恰逢代鑫六十大寿那天,西藏那边给代鑫定好了机票。代鑫60岁进藏,70岁离开,为藏区服务了整整10年。

十年援藏,老骥伏枥,回渝后再现光热

代鑫在林芝受到了高规格的接待。随后,在林芝地区相关部门领导陪同下,代鑫考察了林芝及下辖的工布江达县、米林县、波密县、察隅县等地,综合评估各项因素后,代鑫将天麻基地定在了波密县扎木镇,由副镇长、全国劳模白马四郎负责配合实施。

早在代鑫进藏前几年,林芝地区为了开发天麻人工种植项目,已经从内地聘请过一大批专家教授进藏支援,但终以失败而告终。代鑫的天麻人工种植项目在扎木镇启动后,有一次,自治区领导来视察, 问代鑫今年能达到多少产量。代鑫十分肯定的回答:500公斤。

话音未落,在座的林芝地区领导立即傻眼了。他认为代鑫这话冒大了,毕竟此前的失败教训还历历在目。几个藏族同事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连忙帮着打圆场, 就连开车的师傅都说:“这里和你们内地不一样啊,汽车发动机有时都会因缺氧而打不着火……” 大家的想法是赶紧帮忙代鑫下台阶,把产量报低一点。但是代鑫心中有数,没领会大家的意思。

当天晚上,林芝地区领导气势汹汹找到代鑫住的宾馆,把代鑫狠狠地“批评”了一顿:“你随口说个500公斤,要是搞不出那么多,你到时可以走人,我往哪里走?你这不是明摆着把我往火上烤吗?……”

代鑫耐心的给领导解释,500公斤不是随口说的,是有严格的依据的。按扎木镇当时的投资规模,要是放在四川,产量远不止这个数。考虑到地区差异,500公斤是一个保守的数字了……

领导还是不信,两人不欢而散。代鑫也没在意,他只确信一点,自己的人工天麻有性繁殖技术是非常成熟的,预期的产量不成问题。

这年收天麻的时候,正值代鑫休假回川过春节。期间他接到白马四郎的电话,对方在电话里告诉他,这年天麻大丰收,产量高达4000多公斤, 藏民们都乐坏了。几天后,代鑫还收到了林芝地区有关部门汇来的4万元奖金。

林芝地区的天麻产业就这样从扎木镇起步,被迅速推广到周边各县, 代鑫也被推到了风口浪尖,经常下到各地去指导工作。代鑫援藏十年,虽没官方技术职称,但一直享受着正处级待遇。为了林芝天麻产业,代鑫先后在波密待了4年,在米林干了2年、 察隅3年、林芝1年。古稀老人,把自己的毕生所学,全部贡献给了美丽的藏区。

2014年10月,结束了十年援藏生涯的代鑫回到了老家重庆。稍作短暂休养后,代鑫又加入了重庆花千树团队。

西藏野生垂穗披碱草人工种植技术 篇5

摘 要 西藏作为我国高寒地区,地理气候环境尤为特殊,高寒缺氧,常年气温低,冻土常年不化,植物生产能力较低,在发展以食草性动物(牦牛、羊等)为主体的畜牧养殖业过程中,始终面临着冬春饲草料短缺问题。而西藏野生垂穗披碱草又是本土较为常见的一种多年生禾本科优质野生草种,具有营养价值丰富,适口性好,种子繁殖力高,抗逆性强,产草量高等优点。实践证明,通过人工栽培和种植,提供良好的水、肥条件,加强田间管理,来获得高产优质的披碱草饲草,是完全可行的和值得普遍推广的重要方法。这对于促进西藏畜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结合多年的教学科研经验,就西藏野生垂穗披碱草人工栽培种植技术进行阐述,旨在为广大农牧区农牧民建设人工草地提供专业技术指导,从而达到增产增收致富的目的。

关键词 西藏;野生垂穗披碱草;种植技术;人工草地

中图分类号:S543.9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6)15--02

西藏野生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是青藏高原上较常见的一种多年生禾本科牧草,不仅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良好的适口性,还具有利用临时生境的特性和较高的种子繁殖能力。对土坡的适应幅度广,尤其在海拔3 000 m以上的高寒草原区,生长旺盛,产量较高,再生能力强。在经过扰动的地段,如翻动过的土壤、家畜座圈迹地或由于其他原因使土壤变松的地段,可成为群落建群种,因此一直是青藏高原地区建立人工草地的首选草种[1]。

1 形态特征

西藏野生垂穗披碱草为多年生草本,疏丛型,须根状,根系发达,深可达120 cm。秆直立,形成疏从,3~5节,基部节稍膝曲,高50~80 cm。叶片偏平,长6~8 cm,宽3~5 cm,上面疏生柔毛。穗状花序直立,一般具有23~28个穗节,穗轴中部各节具2枝小穗,而接近顶端及基部的仅具1枝,小穗含3~6个小花,披针形;外稃背部被密短毛,芒长1.2~2.8 cm;内稃脊被纤毛。基盘较大,马蹄型,斜截;凹陷,具长柔毛。小穗轴宿存,棒状,显著上粗下细,被细小纤毛,顶端膨大,凹陷。花药成熟后变黑色。颖果长椭圆形,长4~6 mm,顶端钝圆,具淡黄色茸毛,腹面具宽而深的腹沟,沿沟底有一隆起的深褐色线。胚椭圆形,突起,尖端伸出。千粒质量2.75~3.45 g。

2 生态特性[2]

西藏野生垂穗披碱草,属穗状花序,为多倍体植物,一穗开花的顺序如同一般穗状花序禾草。种子在萌发时首先吸收水分,其吸水率占种子干质量的57%~75%,是该属牧草中吸水较少的一种。种子萌发温度在5~30 ℃,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0~25 ℃。种子后熟期较短,在大田播种条件下,根系均以前期生长较快,后期渐趋缓慢。播种当年苗期生长很慢,春播条件下,播种当年部分枝条可进入花期,但不能结实,至第2年后即可完成整个生育期。一般在西藏、青海等高寒地区,需在4月中下旬-5月中旬返青,7-8月中旬开花,9月中下旬种子成熟。生育期为110~128 d。该草的利用年限最适期为第1、2年,属短期多年生牧草。

3 地理分布

西藏野生垂穗披碱草为禾本科披碱草属中在西藏高原分布较广、较为常见的一种短期型旱中生多年生禾草。野生种在西藏高原广有分布,主要分布于西藏的那曲、阿里、昌都、日喀则、山南和林芝等地的山地河谷草甸草场、高寒草原及中山带草甸草原[3]。

4 生活习性

西藏野生垂穗披碱草为中生疏从型上繁禾草,多生于山地河谷草甸草坡的棕钙土、栗钙土和草甸土上,对土壤适应性较广,抗逆性强,能耐寒耐旱耐贫瘠,能在年降水量为100~300 mm的旱区均能较好生长。但在水肥条件较好的生境下生长快,分蘖能力强,生长特别茂盛。在西藏、青海等海拔3 000~4 500 m的高寒草原,垂穗披碱草常与高山嵩草、针茅、银穗草、高山紫苑、火绒草和萎陵菜属等伴生生长。一般在4月中下旬-5月中旬返青,7-8月中旬抽穗开花,9月中下旬种子成熟。为高寒地区牛、牦牛、羊和马等动物四季喜食牧草,宜在抽穗期刈割,草质较好,开花后刈割则粗纤维增多,品质下降。西藏野生垂穗披碱草最大利用优势就是在高寒地区具有适应性强、产量高和适口性好等特点,是高原牧民所喜爱刈割兼放牧的优良牧草[4,5]。

5 栽培种植技术

西藏野生垂穗披碱草播种前,要对种子进行去杂除尘,杀菌祛毒,筛选籽粒饱满、活性强的籽实作为种用。播前要对种子进行去芒处理。在高寒牧区需在土地解冻后即可播种,宜早不宜迟,最迟不宜超过6下中旬。宜在春(4月中下旬)、秋(10月中下旬)季播种。用作天然草地的补播草种,一般与豆科或其他禾本科牧草混播,这可以使不同品种的牧草在同一土地上资源共享、互补生长,提高产量。播种前需进行机械灭茬、镇压和精细整地,以利于疏松表土、保蓄水分、控制播种深度,保证出苗整齐。初次播种时秋季深耕20~30 cm为宜。翻耕前腐熟积肥。多采用沟垄条播,行距在15~30 cm为宜,667 m2播种量1.5~3.5 kg,播种深度3~5 cm,播后镇压。最适温度为20~25 ℃。出苗后至封垄行前需2~3次中耕除草。

6 田间管理

在高寒牧区,垂穗披碱草种子播种后,要设置围栏保护,避免牲畜、野生动物践踏破坏。播种当年幼苗生长缓慢,易受杂草病虫害危害,可选用适宜的化学除莠剂,并注重病虫害防治。垂穗披碱草地常见病虫害有:禾草冠锈病、飞蝗、蚁蝗、草原毛虫类、秆蝇类、黏虫、蚜虫、地老虎、蓟马、夜蛾和叶蝉类等。

7 收获与利用

西藏野生垂穗披碱草质地较柔软,无刺毛、刚毛、无味,易于调制干草。成熟后茎秆变硬,饲用价值降低[6]。从返青至开花前是牦牛、羊、马的优良饲草。在气候较干旱、土壤瘠薄的情况下1 a适宜刈割1~2次,水肥条件较好的情况下1 a适宜刈割2~3次 。在水肥条件较好的农牧区种植的垂穗披碱草,当年只能进入抽穗期,不能开花结子,一般667 m2产干草在75~195 kg。

刈割的垂穗披碱草可直接鲜喂、调制干草,或与其他牧草切碎混合青贮。用青干草和青贮料作冬春补饲马、牛和羊,可以保膘[7]。若主要作刈割调制干草之用,以营养价值最高的抽穗期刈割为宜。为了不影响越冬,应在霜前1个月结束刈割,留茬以8~10 cm为好,以利再生和越冬。

参考文献

[1]乔安海.青藏高原东部地区垂穗披碱草种子生产技术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5.

[2]苗彦军.西藏高原垂穗披碱草成苗模型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116(35):4729-4730.

[3]宋江湖.施N量与西藏野生垂穗披碱草种子产量及产量因子的相关性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5(5):22-26.

[4]柴凤久,张力军.披碱草的栽培[J].养殖技术顾问,2001(9):36.

[5]秦爱琼,朱勇,马金英.西藏几种地方野生披碱草种质栽培初报[J].草业与畜牧,2012(6):30-31.

[6]陆光平,聂斌.垂穗披碱草利用价值评价[J].草业科学,2002(9):13-15.

[7]尚小生.甘南垂穗披碱草的物种特性及栽培利用技术[J].甘肃农业,2006(12):44-45.

赶黄草的人工种植与收储技术 篇6

泸县石桥镇从2013 年开始引进赶黄草进行人工种植, 现将其种植技术总结如下。

1 育苗

通气湿润育苗是石桥镇摸索种植赶黄草的主要育苗方式, 其特点是在干耕干耙的基础上作秧厢, 上水浸泡, 整平厢面, 达到深沟高墒面, 沟内有水, 墒面湿润, 水气协调, 适应种子发芽、幼苗生长的生理特性, 防止烂种、烂苗。

1.1 选择育苗田

选择交通方便, 地势平坦, 背风向阳, 排灌方便, 便于管理, 靠近移栽田块, 且土质松软, 通透性良好, 杂草少、肥力中等的冬闲田作苗床。

1.2 整地

前作收后翻耕, 耕作不宜太深, 以15~20 cm为宜, 采取浅耕细耙, 耙平、耙透、耙细, 做到精细平整。苗床田施肥, 以有机肥为主, 并充分腐熟, 一般每公顷施1.5~3.0 万kg有机肥, 再加过磷酸钙300~450 kg即可。做到匀施、浅施, 使其在苗期能正常发挥肥效。

1.3 作床

做法是干耕干耙, 水层浅平, 播前泡田, 用钉齿耙将表面耙成泥浆进行粗平, 粗平后挑沟作厢, 厢宽1.3~1.5 m, 沟宽20~30 cm, 沟深15~20 cm, 边沟20~25 cm, 厢长视田块定, 一般不超过15 m。每公顷苗床地播种育苗, 可满足15 hm2左右本田的种植需求。

1.4 播种时间和播种量

播种时间在2 月上中旬或农历春节前后, 用上年8、9月份完熟收割获得的赶黄草种子, 在播种前2~3 d选晴天晾晒筛选后, 选无风晴天播种, 用适量干燥河沙与种子混和均匀撒播到整理好的厢面上, 每公顷苗床用种6.75~9 kg。秧厢床面要掌握在浆口适当、以撒下种子能贴到泥面为宜。

1.5 盖膜

按厢面长度以每隔0.67~1 m的距离插竹片 (竹片宽2 cm, 长1.8~2 m) 形成小拱, 然后盖上育秧膜。四周用沟内泥土压严压实, 避免鼠雀危害、风吹, 以利于保温保苗。

2 苗期管理

从播种到苗高3 cm, 保持床面湿润, 以“晴天满沟水、阴天半沟水和小雨放干水”的标准管好沟中水。如遇大雨, 要立即排水;如遇寒流或气温偏高, 应注意调整棚内苗床温度, 防止烂种、烂芽和烂苗。

在苗高3~5 cm后, 需做好揭膜、除草工作, 并以浅水上厢, 视苗施肥, 保持叶绿苗壮。此期间施肥应以人畜腐熟清粪水、少量尿素或根外叶肥为主。

3 移栽

3.1 整地

耕层深度20~30 cm, 土壤松软, 渗漏适宜。田面平整, 高低不差寸, 寸水不露泥。经过耕地、耙地、平地3 道工序, 并结合整地将腐熟的有机肥耙入田里, 做到田平水浅。

3.2 移栽

赶黄草从出苗到长至5 cm期间, 由于早春温度低及其生长特点和发育规律, 生长较慢, 待长至10 cm一般需要50 d左右。因此, 要到4 月初才陆续进入移栽期。苗高8~15 cm是最佳移栽期。栽插时要做到 “ 浅、 稳、 匀、 直”。“浅”是指插苗深度不超过3.5 cm, 田间水层深度在1 cm左右;“稳”是指秧苗不漂不倒;“匀”是指行、株距均匀, 秧苗大小、高度一致;“直”是指要栽正, 不插斜苗或烟斗苗。 移栽时按株距20 cm、行距20~23.3 cm进行, 确保每公顷植22.5 万株左右。并在每块田中预留施肥、治虫、除草的管理操作道。

4 田间管理

栽后3~5 d及时查苗补苗, 保证苗全、苗匀。在整个生长期都要保持栽插时的浅水状态, 杜绝放养鸭、鹅和其他牲畜践踏。在苗高40 cm左右时, 根据田间苗情长势和田块肥力状况, 于晴天露水干后按每公顷150~300 kg撒施颗粒型复合肥1次, 即可满足其生长需求。在赶黄草封行前, 对影响赶黄草生长的杂草进行人工防除。

5 病虫防治

目前人工种植的赶黄草田间病虫害较少, 也无明显症状表现, 暂不需要进行防治。田间虫害主要有螨类、蚜虫和卷叶螟, 以危害叶、芽为主。如有田间危害, 可每公顷用20%甲氰菊酯300~450 ml防治叶螨;用啶虫脒、福戈等常用高效低毒农药按安全使用剂量防治蚜虫和卷叶螟。

6 收割储存

6.1 收割前的准备

进入8月以后, 人工种植的赶黄草便可以根据市场需要或在赶黄草长到100~150 cm高度时进行收割。收割前10~15 d排水晒田。如气候条件许可, 晒到田面干裂、露白、人在田面能自由走动而不陷泥的程度, 更利于收晒。

6.2 收割

选晴天 (有连晴5 d以上、温度在30 ℃左右的天气更好) , 于露水干后用镰刀贴地平割。边收割边铺晒或迅速移田铺晒。铺晒时, 尽力做到薄晒、匀晒。

6.3 晾晒与储存

一般收割铺晒后2~3 d进行1次翻晒, 待晒至全干 (折断茎杆有清脆声) , 即可用竹篾或其他绳带进行打捆收储。打捆时, 对较长的赶黄草应采用双捆扎, 以利于储藏和运输。储藏应选择在干燥、通风、避雨的场地或房屋内, 进行竖立存 (堆) 放。在未销售前, 注意检查有无霉变情况。如有霉变, 应迅速进行二次翻 (晾) 晒。

野生大黄藤人工种植技术初探 篇7

1 试验方法

1.1种子育苗试验

1.1.1种子准备

采摘、收集颗粒饱满、发育完善、大小基本一致、不携带病虫卵细菌、色泽为老黄色的野生大黄藤种子 (90~110粒鲜种籽/kg) 。控制种子水分12%~13%、温度10℃左右, 并注意通风换气和防止鼠伤、虫咬侵袭污染, 待播种用。

1.1.2崔芽床处理

选择土层深厚、沙质壤土地块, 深耕细作, 作床 (床高15cm, 宽1.5m, 长10m) , 床与床留管理行60㎝, 用10%多菌灵兑水喷雾消毒处理。

1.1.3播种

用10%的多菌灵药液浸种5~10分钟后, 将种籽均匀撒入床面, 600株/m2, 并覆盖0.3~0.5cm细土, 床面加盖小拱棚塑料薄膜。

1.1.4装袋及管理

采用质地疏松、通透性好、腐质质高的壤土加少量锯沫作为营养土, 营养袋宽13cm, 高17cm, 将根长2~5㎝、种子出现新芽的黄藤苗和营养土一起装在营养袋内整齐排在宽1.5m, 长10m平整畦面上, 加盖小拱棚塑料薄膜, 控制棚内温度20~30℃之间, 并适时用喷雾器喷雾保持土壤润而不积水。苗高15~20㎝时, 结合淋水喷施2次磷酸二氢钾。

1.2扦插育苗试验

1.2.1建立扦插床

选择地势平坦, 背风向阳, 土壤疏松肥沃, 排灌方便的沙壤土作苗床, 深耕碎土, 作畦, 畦高15cm, 宽1.5m, 长10m, 床与床间隔60cm管理行, 床面铺5~7cm厚河沙, 用20%敌克松兑水喷雾消毒, 浇透水。

1.2.2扦插条准备

(1) 绿枝条:

一年生、芽眼饱满、枝条充实、节间短、直径3~5mm, 长5~8cm, 每节带1叶, 上端距叶1.5cm处剪平, 下端剪成斜口。

(2) 老化枝条:

多年生、直径5~15mm, 长8~10cm, 上端剪平, 下端剪成斜口 (剪时防止根茎方向颠倒) 。

1.2.3扦插

用5%高锰酸钾药液消毒后, 再用50mg/kg ABT1号生根粉浸泡30~40分钟后, 及时将插条插到苗床, 株行距5cm×10cm, 并注意接穗和土壤密接不留空隙。浇透水, 加盖小拱架塑料薄膜, 每日用喷雾器喷2次水, 保持苗床土壤湿润。

1.2.4装袋及管理

根长到2~4cm, 插条长出新叶进行装袋和管理 (方法同种子育苗) 。

1.3大棚种植试验

1.3.1地块准备

试种地块海拔1 190m, 年平均气温16.2℃, 土层深厚, 沙质黄壤土, 有机质含量中等, 排灌方便, 相隔2m挖深25cm、宽30cm的排水沟。搭建高3.5m钢架塑料大棚。棚用长2.4m、直径8~10cm的木棍作架材, 棍与棍之间株行距为2m×3.5m, 每667m2栽100根, 棍尖端插入土中40cm, 棍桩顶部平面拉成“井”字型铁丝网。

1.3.2定植及管理

采用高30~40cm绿枝扦插苗, 于2003年7月定植, 株行距50cm×60cm, 2000株/667m2, 每株施用0.5kg腐熟的农家肥作底肥。棚内温度夏秋季节控制18~35℃, 冬春季节棚内温度控制5~12℃, 适时除草、浇水, 每年4月和9月各施用腐熟农家肥1次, 每株0.5kg。

1.4生物碱含量测定

委托红河学院采用泠浸法分年度测定人工种植大黄藤生物碱 (即掌叶防已碱、盐酸棕榈碱) 含量。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种子育苗试验

4月9日播种, 45天左右开始出芽, 70天左右长出3~5cm新根, 出芽率98.3%;移植营养袋50天后苗可长出2~4片叶, 平均苗高32cm, 成苗率97.5%。

2.2扦插育苗试验

4月7日扦插, 30天左右枝条开发萌发新根, 50天左右长出5~15cm新根和2~5cm嫩茎;移植营养袋后45天后苗可长出2~4片叶, 平均苗高26.3cm;绿枝插条由于芽眼饱满、细胞活跃、带1片叶有利于光合作用, 促进植株体内物质转化、运输, 扦插成苗率高达94.5%;老枝条细胞老化, 芽眼不明显, 成活率低。

2.3大棚种植试验

采用对角线取样, 每次挖取9株, 分别测定根、茎重量, 测产结果表明:大棚种植5年生大黄藤平均单株产量9.69kg (其中:根4.12kg, 茎5.57kg) , 667m2产量19380kg。

2.4人工种植大黄藤生物碱含量测定

根据生物碱含量测定, 2年生大黄生物碱含量为3.6224%;3年生大黄藤生物碱含量为4.9696%;5年生大黄藤生物碱含量为5.5271%。结果表明:人工种植的5年生大黄藤生物碱含量以根部含量最高, 茎部次之, 且与野生大黄藤生物碱含量无明显差异。

3 结论

通过试验研究, 可初步得到以下结论:野生大黄藤的繁育可通过种子育苗和扦插育苗2种方式, 由于野生种子收集困难, 绿枝扦插成苗率高, 建议采取绿枝扦插育苗方式;人工驯化种植的大黄藤与野生大黄藤药用物质含量无明显差异, 通过大棚种植5年667m2产大黄藤20t左右, 可通过人工种植的方式来发展生物药材大黄藤, 以满足医药业对黄藤素的需求。

摘要:通过对野生大黄藤种子繁育、茎藤扦插试验, 野生大黄藤人工驯化栽培试种、测产及人工种植大黄藤生物碱含量测定等, 探索其人工种植基本技术要点, 为生物药材大黄藤大面积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大黄藤,扦插,种植管理

参考文献

[1]戚育芳, 高丽, 符德欢, 邱斌.大黄藤的研究进展[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05 (3)

种植人工紫花苜蓿草的关键技术 篇8

1 选地

紫花苜蓿属温带植物, 适宜在平坦、排水条件良好、土层深厚、中性或微碱性沙壤或壤土中生长。紫花苜蓿的选地受降水和土壤的影响较大。紫花苜蓿是需水较多的植物, 但由于其直根系发达, 所以成株苜蓿又比较抗旱, 在年降水量500~800mm的地区均能生长良好。年降水量超过1000mm, 则对苜蓿生长不利。紫花苜蓿虽然喜水, 但最忌积水。过多的积水往往造成植株大批死亡, 所以不宜在易积水的低洼地上种植苜蓿。

2 选种

要取得人工种植紫花苜蓿的成功, 选种是关键。黑龙江省常用的紫花苜蓿品种有肇东苜蓿、敖汉苜蓿、龙牧801苜蓿、龙牧803苜蓿。在我省的大面积草原改良及人工草地建设中使用的紫花苜蓿品种多为敖汉苜蓿, 其它几个品种由于其种子繁殖所限, 基本没有大批量的草种。而敖汉苜蓿适合我省大部分地区种植, 其抗寒、抗旱、耐瘠薄且越冬能力强。

3 整地

紫花苜蓿种子很小, 发芽时顶土能力弱, 而且苗期生长缓慢极易遭受杂草侵害, 所以播种苜蓿之前整地是关键。种植紫花苜蓿的地块最好是种植玉米、小麦、蔬菜类等作物的农田地块。一般在天然草地上种植紫花苜蓿也要保证其土壤细碎、杂草极少、平坦、不低洼, 新开垦的地要先深翻, 翻深在20~25cm, 然后重耙加轻耙2~3遍, 再用旋耕机旋2~3遍;最好是开垦后种1~2年粮食作物, 使土壤充分熟化, 使杂草容易控制, 土壤的水肥气热状况得到改善, 这样才有利于苜蓿草地的建植。

4 播种

播种量的多少决定了单位面积植株的多少, 应从利用目的、土壤状况及种子自身净度的不同而决定播种量。一般采种田亩播量为0.75kg, 采草田为1kg;土壤肥沃的地块苜蓿分枝较少播种量可稍大些, 同时草种净度差的应加大播种量。近年来人工种植苜蓿的面积在逐年加大, 苜蓿种源紧张, 尤其是肇东苜蓿、龙牧801、龙牧803等这些优质品种的繁殖量小, 价格高, 而且买不到, 所以在种植这些品种苜蓿时, 应充分考虑节约用种、精确播种, 播种前进行种子纯净度、发芽率等计算。苜蓿播种量大, 可以使前两年的苜蓿产量提高, 但不会保证以后年份的产量。

播种时期的确定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 适宜的土壤温度为10~25℃, 田间持水量78%~80%, 同时还要考虑降雨、大风及杂草生长时期这些直接影响苜蓿出苗和苗期生长的气候条件。在黑龙江省种植苜蓿一般采用夏播, 在6、7月份播种。因我省春季干旱少雨、气温不稳定, 而夏季气温高、雨水充足, 这时苜蓿的出苗及幼苗生长快, 播种前的整地可以使杂草减少, 但如果结合整地使用除草剂可有效控制苗期杂草, 对苜蓿田的抓苗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夏季播种要注意天气情况, 如播种后遇大雨或暴雨会造成土壤板结, 不利于出苗。

常用的苜蓿种植方式有撒播和条播。因为条播易于机械操作和田间管理所以目前多采用条播, 条播行距一般在13~30cm之间, 种子田的行距要宽一些, 一般为45~70cm。由于苜蓿种子较小, 所以播种不宜太深, 一般以2cm为宜。播种后进行镇压利于土壤保墒。

5 田间管理

穿龙薯蓣人工种植化学灭草技术 篇9

关键词:穿龙薯蓣,灭草技术

穿龙薯蓣 (俗称穿山龙、穿龙骨、穿地龙、地龙骨、山常山、金刚骨等) , 以根茎入药, 具有舒筋活血、祛风止痛、止咳平喘、祛痰、消食、利水等功效。

近年医学研究表明, 穿地龙根茎中含有薯蓣皂苷等多种皂苷成分, 其苷元为合成副肾皮质激素及口服或注射用避孕药的主要原料。近年, 国内各大制药集团 (厂) 用穿地龙开发了许多新药、特药和中成药, 港澳台市场也频频向内地要货, 且数量可观。穿地龙还是我国传统出口商品。但由于我国产量较低, 年供应量不及市场需求的50%, 市场缺口大, 供需矛盾十分尖锐, 成为药材市场上的抢手俏货。

穿地龙主产于我国东北三省、内蒙古、华北、华中、华东、西北、西南等省区, 多为野生, 由于药用价值很高, 用途广泛, 国内外市场需求量大, 加之近几年药农在利益的驱动下, 滥挖滥采, 掘地三尺, 导致野生穿山龙资源已近枯竭, 据不完全统计, 东北野生资源较20世纪90年代下降75%以上, 全国平均下降幅度在50%—65%左右。但由于人工栽培起步晚, 尚未形成规模, 产量较少, 难以满足国内外市场日益增加的需求, 因而拉动价格连年上涨, 且居高不下, 预计后市仍有上行空间, 价格将持续走强。

穿山龙市场蕴藏巨大商机, 市场潜力很大, 开发前景十分广阔。穿山龙适应性强, 不受地区、气候的限制, 种植技术简单, 好管理, 繁殖快, 产量高, 特别适合山区坡地种植。采用种子繁殖的第四年见效, 药界人士称, 我国加入WTO后, 国际市场销售渠道拓宽, 销售范围广大, 市场份额增多。因此, 各地应抓住这个机遇, 以市场为导向, 依据自身条件, 采用GAP规范栽培技术, 积极开发穿地龙, 扩大种植面积, 提高产量和质量, 增加农民收入。

重楼的特征特性及人工种植技术 篇10

关键词:重楼,特征特性,人工种植,草本植物

1 引言

重楼是我国常用的一种中药, 其味道极苦, 特性偏寒, 主要用于治疗咽喉肿痛, 蛇虫叮咬等。重楼又被人们称之为轮叶王孙, 其种类有19种, 大多分布于云南、贵州等地区。虽然目前我国重楼的种类比较多, 但是在品质上却参差不齐。大家熟知的重楼是华重楼和滇重楼。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医疗水平也越来越高, 重楼的医药价值也逐渐被发现, 然而在多年的采挖中, 野生重楼资源已经临近枯竭, 因其需要较长的生长周期, 在这种情形下, 人工培育重楼工作就显得格外重要。当下, 我国虽然开始重视对重楼培育技术的研究, 但是仍然还有待进一步改进和提升。

2 重楼的相关信息

重楼作为中药来治病, 这种历史已经十分久远, 在古籍中也有所记录。我国当前有超过40种的国药准字号成药中都含有重楼, 其作用疗效多, 能治许多疾病, 药用功能强大。重楼运用于不同的药物中会起到不同的作用, 其不同种类的重楼不仅存在着自身的特性, 还具备共性。我国的重楼资源虽然十分丰富, 但是需求也比较大。近年来, 野生的重楼资源已经濒临枯竭, 各类重楼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威胁, 野生资源越来越匮乏。在这种环境下, 重楼人工种植行业产生, 并在这些年间快速发展, 并已培育出更多的优质重楼品种。许多企业也纷纷投资于重楼的人工培养, 这也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成为山区人民提高收入的一种方式。尽管当下我国重楼培育发展得不错, 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其种植规模并不算大, 重楼种苗缺乏有效的田间管理, 对整个市场缺乏监管。因此, 在未来的重楼栽培中, 应当先向大家普及重楼的知识, 提升栽种技术, 加强对种植人员的培训, 以提高重楼栽培的成功率。

3 重楼的特征特性分析

重楼的种类比较多, 但是在品质和特征上却有所不同。最常见的主要有华重楼和滇重楼。滇重楼的高度在30~90cm之间, 人工种植的高度甚至可以达到120cm。其根茎比较单一, 笔直平滑。叶子的片数在4~10片间, 最多可达到13片。春夏季节的时候, 重楼的轮生叶中将会长出花梗。秋季的时候则会成熟, 出现红色种子。重楼的药用价值在其根茎部分, 形态为圆柱形, 表面不平整有突起。

重楼一般都是种植1年后倒苗, 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 其喜欢阴凉清爽的环境, 水分要充足, 阳光不可直射而应当斜射。重楼的营养生长期相对来说要短一些, 而生殖生长期则要更长一些。其主要生长于山谷、灌木丛旁等地。

4 重楼人工种植技术

4.1 重楼的人工栽培技术

在进行重楼人工栽培的时候, 首先, 要选好种植地区。通常而言, 重楼的种植地块地形要平坦, 或种植于缓坡上, 日照时间不能太长。另外, 在土壤的选择上, 可选择比较疏松的壤土, 或是含有大量腐殖质的土壤, 土壤要求必须达标。若是某地区的土壤过于贫瘠, 则要先改善土壤, 否则不可种植重楼。

其次, 在栽培重楼的时候, 可以利用其根茎部分来进行繁殖, 或是用重楼种子来繁殖。重楼种子繁殖需要更为先进的技术, 否则很难繁殖成功, 栽培周期会比较长。如果是小面积的繁殖不适宜采用种子繁殖方式, 其比较适合一些规模比较大的繁殖。根茎繁殖重楼技术, 则是一种无性繁殖, 通常采用分株繁殖的方式。当秋冬季节来临, 重楼倒苗之后, 便采集一些未受到虫害影响、较为粗壮的重楼根茎来进行砂藏, 要保证砂藏环境的干燥和阴凉。等到第2年的2月下旬和3月初将其取出, 选择一块环境合适的土地作为重楼种植的苗圃, 保持一定的株行距。放置重楼根茎的时候要严格按照要求行事, 重楼芽头应当朝上, 与地面形成40°角, 只有这样摆放才能够避免水位过高时根茎腐烂, 提高重楼根茎繁殖成功率。重楼根茎栽种好了之后, 要用细土铺盖。干旱气候时则要浇一次透水, 并用遮阳网遮挡。完成之后, 则要对其进行实时观察, 根据重楼出苗的情况来决定何时揭膜, 不可忽视对其的管理。2年之后, 通常就能长成多茎重楼, 但还不能够进行分株, 必须等其长到一定高度的时候才能实施分株。

再者, 等到5、6月份种苗繁殖好了之后便可以实施移栽。在进行分株的时候, 应当先将整株重楼都挖起, 然后再开始分株, 又或是扒开泥土, 将子株分离母株, 分批移栽。分株完成之后, 一定要及时地进行移栽, 要尽可能避免过高温度的阳光, 最好于阴天进行, 移栽的时候也要注意每株之间的距离。另外, 还要打出一个深为6、7cm的穴, 舒展好重楼的根茎, 浇水一次。重楼栽培不可直面阳光, 要根据不同的种植环境来采取相应的措施, 若选择林下种植, 则要加盖遮阳网, 以提高隐蔽性;若是露地种植, 则要搭建一个遮阳棚。

除此之外, 还要对重楼苗圃进行有效的管理, 实施高效率的田间管理。在重楼种植第1年的时候, 应当解决好灌排水问题, 并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第1年间可不用施肥, 干旱天气要定时浇水, 雨季的时候则要避免淹水。可保留少许的杂草来促进重楼的生长, 等到第2年的2月份时再将所有杂草去除, 不可触碰到重楼的芽头。然后开始对重楼进行施肥, 把握一定的量, 根据土壤的肥沃程度来决定施肥的主要类别, 以保障重楼的健康生长。

最后, 在栽种重楼的时候, 一定要注重防治病虫害工作, 不可忽视。对于重楼来说, 其会发生立枯病、根腐病等问题, 需要加强管理工作, 一旦发现有病害现象出现, 就要做好消毒工作, 可依照不同的病症对症下药。通常来说, 重楼的虫害现象并不多, 主要有蚜虫、金龟子等虫害。因此, 要对其加以防治。

4.2 重楼的采收加工

重楼生长周期一般在3~4年, 其绝大部分的块茎都存在于表土层, 在采收的时候较为方便。等到秋季倒苗的时候, 可以从侧面来采收重楼, 以保障重楼根茎的完整性。对于一些芽头较好, 但个头稍小的重楼, 则可以进行贮存, 将其作为来年的繁殖种子。采收重楼之后, 则要清洗其根茎部分, 并进行烘干, 将块头比较粗的根茎部分切成片然后烘干作为药物。

5 结语

21世纪是一个全球化时代, 在医疗中西医的引进为人们带来了一定的便利, 中医也随之共同发展。重楼是常见的中药, 在医药方面作用也十分显著, 如何开发和保护重楼资源是当下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为避免重楼资源枯竭, 必须采用人工培育方式, 通过人工的培养来开发重楼资源, 使其应用于医疗中, 充分发挥其医学价值。为此, 则应当普及重楼知识, 了解重楼的相关特征特性, 不断地改进重楼人工种植技术, 保障重楼植物健康的生长, 从而有效地利用重楼资源。

参考文献

[1]段培保.重楼的特征特性及人工种植技术[J].中国农技推广, 2008 (3) :34~35.

[2]张朝阳, 赵庭周.重楼资源再生策略及其关键技术环节探讨[J].中草药, 2009 (2) :319~323.

[3]周芳宇.浅析滇重楼林下种植技术及效益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上旬刊) , 2014 (3) :158~160.

[4]尹芳园, 赵铮, 侯秀丽, 等.人工栽培条件下滇重楼生长发育过程观察[J].江苏农业科学, 2015 (10) :312~316.

[5]杨丽君.景谷县重楼仿野生种植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15 (15) :89~90.

上一篇:中国与亚非六十年下一篇:比较法工程监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