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干预

2024-10-13

人工干预(共10篇)

人工干预 篇1

人工气道是经口、鼻或直接经气管置入导管而形成的呼吸通道以辅助病人通气及进行肺部疾病的治疗。临床上常用的人工气道方法有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两种[1]。而脑卒中病人颅内压增高, 常因呕吐物误入呼吸道或吞咽、咳嗽反射障碍以及发生昏迷时易导致呼吸功能障碍、窒息等, 临床上常以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建立急救呼吸通道 (人工气道) , 以解除呼吸道阻塞和进行人工呼吸[2]。人工气道的建立使抢救呼吸道阻塞或呼吸微弱或停止者可快速进行机械通气, 抢救了病人的生命, 但人工气道的建立改变了正常的气体通道, 干冷气体直接吸入会损伤气道黏膜上皮细胞, 影响黏膜黏液的分泌和纤毛运动, 使气道自净能力降低或消失;气道失水增多, 分泌物易变黏稠而形成痰栓阻塞气道;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受破坏, 肺顺应性下降, 引起或加重炎症和缺氧;空气的直接吸入易诱发支气管痉挛或哮喘。人工气道护理不善会出现气管黏膜出血、肺不张、气管食管瘘、呼吸系统感染等并发症。针对以上诸多原因, 现将我科近几年来对脑卒中病人人工气道的护理干预措施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科于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脑卒中病人中有57例建立人工气道, 其中男38例, 女19例;年龄41岁~89岁 (63.0岁±1.8岁) ;有吸烟病史34例, 高血压病史39例, 颅内出血26例, 蛛网膜下隙出血9例, 大面积脑梗死12例, 脑栓塞10例;其中意识深昏迷16例, 浅昏迷22例, 昏睡9例, 嗜睡6例, 清醒4例;气管切开43例, 气管插管14例 (其中有9例改行气管切开) 。所有病人均在不能满足正常通气的情况下给予人工气道建立。

2 护理

2.1 气道湿化

气道湿化的目的在于稀释分泌物以利于吸引或分泌物咳出, 防止分泌物结痂引起气道阻塞, 是提高人工气道护理质量的重要保障[3]。常用的湿化方法: (1) 加热蒸汽加湿加温, 气道内直接滴注加湿、雾化加湿等。加热蒸汽加湿加温一般温度调至32℃~37℃, 可以有效起到呼吸道湿化的作用, 减少诱发支气管痉挛或哮喘, 接近达到正常的呼吸道功能, 适用于机械通气者; (2) 气道内直接滴注加湿, 应用输液泵或者注射泵匀速注入, 上呼吸道细菌移入下呼吸道诱发感染, 但其湿化作用比较肯定; (3) 雾化加湿是利用高速氧气将湿化液变成雾状, 随吸入气体一并吸入呼吸道, 所有病人均适用, 且简便易行, 频次可根据病人气道的湿化效果而定。

湿化液的选择: (1) 加热蒸汽加湿加温需依呼吸机使用说明选择无菌蒸馏水、灭菌注射用水, 持续24h湿化; (2) 气道内直接滴注加湿:可选择生理盐水、灭菌注射用水、0.45%生理盐水 (生理盐水与灭菌用水各用一半) 加入化痰药物[4]。生理盐水进入支气管内蒸发快, 钠离子沉积在肺泡支气管形成高渗状态, 使痰液脱水变稠不易咳出, 甚至形成痰痂、痰栓;0.45%盐水吸入后在气道内再浓缩会使其接近生理盐水对气道无刺激作用;灭菌用水因无渗透压对气道黏膜刺激小。 (3) 1.25%碳酸氢钠 (5%碳酸氢钠∶灭菌用水为1∶3) , 因其为弱碱性, 具有皂化功能, 局部形成弱碱性环境, 可改变呼吸道pH值。使痰痂软化, 痰液变稀薄。

2.2 正确安全有效吸痰

按需吸痰, 掌握严格的吸痰指征:喉部有痰鸣音或听诊肺部有痰鸣音;气管导管内可见分泌物;容量控制模式气道峰压报警;压力控制模式潮气量下降;呼气末二氧化碳 (CO2) 值升高, 血氧饱和度 (SpO2) 值下降。

2.2.1 吸痰管的选择

选择粗细适宜的硅胶一次性吸痰管, 管径大小依人工气道的大小而定, 其外径应小于人工气道1/2内径。

2.2.2 负压的选择

成人-40.0kPa~-53.3kPa, 小儿-20kPa~-40kPa, 在保证吸引通畅的情况下宜选择压力为低限。

2.2.3吸痰的方法

严格执行吸痰操作原则, 采用先雾化吸入-翻身叩背-吸痰的程序, 进行安全有效吸痰。先吸净气管插管内、气管切开气管套管内的痰液, 更换吸痰管再吸气管深处的痰液, 在无负压状态下, 在病人吸气的同时将吸痰管轻轻旋转插入气管, 依病人咳嗽反射、排痰能力确定插入深度, 吸痰时边捻转边轻轻往上提, 忌上下提插, 吸痰过程中应随时观察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变化情况。

2.3 补充液体量

保证机体充足的液体入量, 严格准确记录液体出入量。

2.4 人工气道气囊的管理

常见人工气道气囊有高容积低张力型、低容积高张力型和自充式泡沫套囊。目前我院使用高容积低张力型。

2.4.1 充气技术

人工气道气囊充气可封闭气道, 但过度通气的气囊会使气管黏膜缺血、糜烂甚至坏死。为减少气囊对气管壁的压力, 在充气时我科采用最小漏气技术和最小闭气容积法[5]。 (1) 最小漏气技术:先把套囊注气至听不到气体漏出, 然后以每次0.25mL~0.50mL进行套囊放气, 直到有少量气体漏出为止。其优点为对气管黏膜压力小, 缺点为可出现误吸和机械通气时漏气, 即病人实际吸入的潮气量减少。 (2) 最小闭气容积法:先把套囊注气至无气体漏出, 然后以每次0.25mL~0.50mL进行放气, 听到漏气后向套囊内注气0.25mL~0.5mL, 无漏气即可。气囊压力2 0cmH2O~2 5cmH2O (1cmH2O=0.098kPa) 。

2.4.2 套囊放气

套囊放气尚有许多争议, 因放气时容易造成误吸和影响通气。套囊压迫区的黏膜及毛细血管血流在放气的短时间内难以恢复, 故不推荐常规进行。采用最小漏气技术, 定时监测气囊压力, 可不必常规放气。

2.4.3 气囊滞留物的清除及气流冲击法

采用呼吸力学原理, 在病人吸气末采用简易呼吸器间接给予的大潮气量使肺充分的膨胀、扩张达到饱满, 在病人呼气时, 借助肺脏的弹性回缩力将气囊送入的气体由气管插管与气管内壁之间的腔隙由下向上冲出, 将气囊上的滞留物吹浮上移至咽部, 应由三人同时操作。

2.5 预防感染

保持气管切开口处皮肤及套管的清洁、干燥。消毒每日至少两次, 或敷料有渗出、污染、内套管有异物应随时清洁、消毒。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 口腔护理应每日至少两次, 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口腔护理液。病情允许尽量抬高床头30°~45°防止误吸, 病人鼻饲时取右侧卧位, 半小时内不宜搬动。严格各项无菌操作, 视气管为血管, 严格执行吸痰及其他护理操作规程。严格注意手卫生, 提高医务人员及病人洗手的依从性, 依痰培养药敏试验, 遵医嘱及时给予抗菌药治疗等。空气→循环风消毒, 物体表面500mg/L 84消毒液每日至少两次擦拭, 有污染随时擦拭, 定期空气、物体表现、手消细菌学培养。加强基础护理, 2h翻身、叩背1次, 促进痰液排出。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耐心做好健康教育和疾病知识教育, 加强心理护理, 与病人共同制订护理计划,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让病人信赖, 有安全感和被尊重感[6]。对清醒病人, 因气管切开不能发音, 病人常产生焦虑、恐惧、烦躁等消极心理, 表现为情绪失控, 丧失信心, 不配合治疗, 应警惕病人自行拔管。护士应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方式给予疏导, 提供疾病相关的健康指导, 让其正确理解自己的疾病,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积极配合治疗。

3 讨论

通过积极治疗与有效的护理干预, 该组病人治愈好转48例, 死亡9例。因此, 人工气道的建立能迅速给予有效的人工呼吸, 更方便有效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保证病人呼吸道通畅, 保证有效通气, 挽救病人生命, 且重症脑卒中病人早期开放人工气道可以提高血氧饱和度, 降低机体呼吸功耗, 延缓肺部感染的发生。但给护理工作增加了很多工作量与难度, 要求护士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良好的业务素质、高度的急救意识和应急能力, 并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让病人对护士有依赖感和信任感, 能积极配合各项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病人人工气道护理的方法, 确保使用人工气道病人气道通畅, 以保证人工气道护理的质量。[方法]针对我科2010年1月—2013年1月57例脑卒中病人建立人工气道后进行规范化护理的经验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正确规范的人工气道护理是保证气道通畅, 让病人有效通气的关键, 防止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前提。[结论]人工气道的成功使用, 护理干预至关重要。

关键词:脑卒中,人工气道,气道湿化,护理干预

参考文献

[1]俞森洋.机械通气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0:441.

[2]胡红辉, 彭立明.脑卒中患者人工气道内不同管径输氧管氧疗的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 2006 (5) :40-41.

[3]杨雪梅.药物在人工气道护理中的应用[J].亚太传统医药, 2008, 9 (4) :142-144.

[4]邓婉娣.人工气道护理中气道湿化的探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 (6) :58.

[5]张玉香, 高丽云, 张思杰.人工气道患者的护理体会[J].临床误诊误治, 2010 (12) :1201-1202.

[6]程梅, 肖秀英.长期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9, 30 (13) :639-640.

人工干预 篇2

关键词人工流产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避孕生殖健康

人工流产手术存在着各种并发症,对女性的生殖健康带来严重的威胁。在目前解决此问题的最好方法就是减少人工流产和重复流产,从而遏制流产所带来的并发症。为了解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对流产后服务的效果,现进行研究探讨如下。

資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09年2月~2011年3月收治500例行人工流产妇女,无流产禁忌证,年龄16~40岁,平均26.5岁。对所有的行人工流产的妇女进行编号分组,分别为流产后计划服务组和常规流产后处理组,每组250例。

方法:对所有的对象采取同意的问卷进行调查,包括患者的文化程度、年龄以及婚姻状、以往流产的次数以及避孕节育知识等。所有的问卷均由统一培训的妇产科的医生或者护士进行调查。流产后的计划生育服务包括对PAFPS服务人员的培训、对干预组实施PAFPS,包括PAFPS宣教、术后1个月后复诊再次的PAFPS,调查避孕措施的实施情况、定期以及不定期的对避孕节育开展讲座、以及咨询服务等。对照组提供常规的人工流产后的服务。

随访:对所有的对象在年满1年后进行跟踪回访,主要的随访方式为由妇产科的医生和护士电话联系。对所有的研究对象再次使用问卷进行调查,重点对避孕节育知识的知晓情况和避孕措施的落实情况调查。

统计学处理:对所得的数据使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结果

两组对象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年龄职业以及流产史等基本特征无明显差异,所采取的避孕措施比例也基本相似。初始调查干预组和对照组的避孕节育分别为6.05和5.8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PAFPS后干预组和对照组的得分为9.65和6.1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1年后进行了随访,干预组在主动采取避孕措施上要明显的高于对照组,干预组增加的幅度明显比对照组高。在非妊娠的意愿情况比例上干预组一年内再次流产的比率也明显比对照组低,分别为3.5%与1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讨论

有资料显示,实施流产后的计划生育服务能够有效的降低重复流产的比率,增加有效的避孕[1~5]。虽然在我国没有对这种服务全面的展开,但是有资料显示人工流产后的妇女是愿意接受流产后的服务的[6]。很多的潜在服务资源没有被有效的利用,所以人工流产后的计划生育服务是有必要开展的。本次研究中对实施人工流产后的计划生育服务进行了有效的评价,表明流产后的服务有助于妇女对避孕相关的知识进行了解,能够对她们如何提高避孕效果,采取避孕措施以及降低重复流产的发生有重要的意义。在本次调查中发现,人工流产后的两组妇女采取避孕措施的比例都有提高,这也说明流产后的女性会主动的采取避孕措施来避免重复流产。但是干预组的有效避孕比例还是要明显的比对照组高,这也说明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是有效的,人流后妇女有接受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的需要。

人工干预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择2012年2月1日~6月20日期间在岳阳市妇幼保健院妇科门诊确定为“宫内早孕”无人工流产多禁忌证,且已行负压吸引人工流产妇女896人进行调查研究,调查对象均为非意愿妊娠,自愿人流者。

1.2 研究方法

首先由妇科门诊专家集体讨论,根据需要调查内容设置统一的调查表格,然后再由经过培训的妇产科医师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人均收入、人工流产史、剖宫产手术史、本次意外妊娠的原因,同时对避孕节育知识知晓情况、人工流产并发症知晓情况、人工流产避孕方法选择知晓情况等相关计划生育知识知晓情况设计10个问题,回答正确1题记1分,未回答及回答错误计0分,调查前由调查医师现场解说,采取现场发放问卷、现场指导填写、现场收回问卷的形式,以确保填写的准确性与收回率,本次调查现场发放问卷896份,去除信息不全36份,共得860份合格调查表。.

1.3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数据采取SPSS13.0统计学分析软件包进行处理,采用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

860例调查对象中,年龄最小者15刚,最大者62岁,年龄分布如下:<20岁29例(3.4%)、20~29岁466例(54.2%)、30~39岁290例(33.7%)、40~49岁69例(8.0%)、≥50岁6例(0.7%)。婚姻状况:未婚266例(30.9%),已婚594例(69.1%)。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学历405例(47.1%)、中专、高中及大专学历362例(42.1%)、本科以上学历93例(10.8%)。职业分布:农民及无职业流动人口538例(62.6%)、公职行政人员134例(15.6%)、商人及工人149例(17.3%),学生39例(4.5%),学生占未婚人流的14.7%。收入分布:人均月收入1000~2000元者443例(50.3%),2000~3000元者311例(36.2%),3000元以上者116例(13.5%)。人流次数与间隔时间:初次人流228例(26.5%),再次人流632例(73.5%),其中3次及以上者315例占再次人流的49.5%,再次人流距人流时间:半年内84例(13.3%),半年~1年100例(15.8%),1年以上者448例(70.9%)。瘢痕子宫人流情况:瘢痕子宫人流271例(31.5%),非瘢痕子宫人流589例(68.5%)。

2.2 本次非意愿妊娠原因及避孕失败原因

860例调查对象中,未采取避孕措施导致意外妊娠者5 3 9例(62.7%),未采取避孕措施主要原因:无准备下同房235例(43.6%),饶幸心理170例(31.5%),不想避孕及不知道要避孕者41例(7.6%),开始想要孩子但因某些原因后来不要者92例(17.1%),被迫性行为1例(0.2%),采取相应避孕措施而避孕失败者321例(37.3%%),避孕失败原因中不规范使用避孕套148例(46.1%),体外排精及安全期避孕110例(34.3%),不规范使用避孕药(包括漏服或未按规定时间服用)55例(17.1%),带环受孕8例(2.5%)。

2.3 对计划生育与避孕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其因素影响

调查结果表明:对计划生育与避孕相关知识回答得分最高分8分,最低分1分,平均得分(4.9 2±1.0 2),6分及以上者3 1 0例(36.05%)。说明:63.95%的调查对象缺乏计划生育及避孕相关知识,对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计划生育与避孕相关知识得分与文化程度、职业及居住环境、人均收入有关,与年龄及人流次数无关。见表1。

3 讨论

3.1 人工流产现状分析

3.1.1 人工流产人群特征分析

中国人工流产一直保持较高水平,从1995年到目前,我国人工流产总数一直保持在700万~800万左右[1]。根据卫生统计年鉴的数据,2003~2007年我国人工流产总数在800万以内波动,2008年则明显增至917万,流产妇女年龄有年轻化趋势,人工流产高危年龄段为20~29岁,未婚妇女在人工流产人群中将近半数[2]。本研究发现:20~29岁人工流产率达54.2%,未婚人工流产者占30.9%,其中学生占14.7%。从文化程度、职业及经济收入层面上分析:初中及以下者占47.1%;农民及无职流动人口占62.6%,月均收入在2000元下者占50.3%。从人流次数及间隔时间分析:再次人流占73.5%,其中3次及3次以上人流者占再次人流总数的49.5%。同时再次人流中半年内人流者占13.3%,1年内人流占29.1%。瘢痕子宫人流者占31.5%,以上人群特征说明:本地区人流形式严峻,应加强对年轻未婚人群、农村流动人口、低学历、低收入人群及瘢痕子宫高危人流人群等重点人群避孕知识宣教,并将该类人群纳入到女性生殖健康保健的重点人群中监管。

3.1.2 非意愿妊娠原因及避孕失败原因分析

从本研究中得知:未采取避孕措施是导致意外妊娠人工流产的主要原因,占64.4%,而这些人群中绝大部分对计划生育与避孕相关知识缺乏,性生活时采取无保护性的饶幸心理和无准备心理导致非意愿妊娠人工流产,严重影响女性身心健康。同时在对避孕失败人流人群调查中发现:避免方式选择错误,如安全期避孕、体外排精避孕,不规范使用避孕药具,如间断使用避孕工具避孕,避孕药漏服及不规范服用,上环避孕不定期复查等,是导致避孕失败的主要原因。因此,如何根据不同个体选择适宜的避孕方式,并告知如何规范科学采取避孕措施,以保证避孕的有效性是降低非意愿人工流产的主要措施。

3.1.3 不同人群人流妇女计划生育与避孕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不同人群对计划生育与避孕相关知识知晓有很大差别,且从总体得分情况分析:63.9%的调查对象缺乏计划生育与避孕相关知识,在这些知识缺乏的人群中,以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低收入无职人员为多,说明关注这些重点人群并加强避孕与计划生育相关知识宣教很有必要。

3.2 降低非意愿人工流产措施探讨

3.2.1 关注重点人群,实施健康促进策略,降低人工流产率

针对未婚人群人工流产率高的特点,把避孕宣教提前到其发生首次性行为之前,并把僵化、笼统的健康教育转化为针对性强且注重个体的咨询与指导的宣教,使未婚人群从首次性行为开始自觉采取避孕措施,进行安全性行为。此外,为适应流动人口居住地不固定,大规模集中服务难以组织的特点,流产和避孕宣传教育服务应进行相应调整,形成人群的特定模式,把宣传教育与生活和工作相结合,改变流动人群的性观念和性行为。同时,协调计划生育和卫生系统合作,通过健康促进策略,即政府运用行政和组织手段广泛动员和协调社会相关部门以及社区、家庭和个人,使其履行各自对群众或自身避孕的责任,加强对低学历、低收入、无职流动人口的监管、加强避孕健康教育、提高避孕意识、落实常规避孕措施,以降低人工流产率。

3.2.2 开展人流术后服务,降低重复人流与高危人流发生

PAC是国际生殖健康和计划生育领域优质服务的主流,包括流产后社区服务、流产后咨询服务、流产后并发症治疗服务、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流产后生殖健康及其他保健综合服务[3]。PAC是提供计划生育咨询和服务的重要机会,甚至很多情况下是妇女与医疗保健机构之间唯一的联系,早期人工流产后,2周内可恢复排卵[4],但很多妇女对这点并不知晓。因此需通过PAC提高流产后即进行有效避孕意识;并改善相关行为,降低重复流产率。建议在妇科门诊、候诊区、手术休息室由固定专家,针对怀孕、避孕方法选择、重复流产危害、流产并发症治疗、生殖道感染等问题提供主动的、持续的、多种形式相结合;家属及男伴具体参与的咨询宣传教育服务,同时培训经验丰富的临床护师或健康教育专员,为广大服务对象提供优质的专业保健服务,使其认识人流术后避孕的重要性与必要性,选择适宜的避孕方法,落实避孕措施,减少重复人流及高危人流发生。

3.2.3 加强对人工流产的监测与研究制定相关策略促进女性生殖健康

人工流产数据的采集标准、渠道及统计方式等均对结果的可靠性有一定影响。因此,需要对人工流产建立规范的监测系统,促进人工流产相关的科研工作。通过科研调查,了解各地人工流产动态变化及其原因。为制订控制人工流产相关干预措施提供依据和保证[5]。通过开展干预性研究,探索不同干预形式,提高常规避孕方法使用率,了解不同人工流产方式的远期安全性,为促进人流女性生殖健康提供保证。

参考文献

[1]程怡民,周猷.中国重复流产和流产后保健的现状[J].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2009,29(5):324-326.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卫生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8:1951-1957.

[3]程怡民,任姗.中国人工流产服务现状问题与对策[J].中国计划生育与妇产科,2011,3(5):5-8.

[4]中华医学会计划生育分会.人工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指南[M].中华妇产科杂志,2011,59(4):319-320.

人工干预 篇4

【关键词】 临床心理护理干预;重复性人工流产护理;作用分析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433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757-02

人工流产是现代临床中解决意外妊娠的有效方式,随着我国人们生活观念的逐渐转变,未婚先孕等现象越来越多,导致人工流产手术的患者也随之增加。人工流产手术有可能导致患者出现人工流产综合征、子宫穿孔、宫颈粘连以及继发性闭经等临床症状的产生,故而患者在进行该项手术的往往都较为焦虑和恐惧[1]。为了进一步减轻患者的痛苦,为了进一步减少重复性人工流产患者并发症的出现,我院特以2009年12月-2012年4月期间共收治的820例重复性人工流产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了较为科学与全面的分析和研究,现将详细的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项研究的研究资料主要为我院2009年12月-2012年4月期间共收治的820例重复性人工流产患者,其年龄为18-4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4.5岁。所有患者的孕周为5-10周之间,平均孕周为7.5周。运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所有的患者分为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由410例重复性人工流产患者组成,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以及病程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的患者运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即可,而治疗组的患者则仔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外加必要的心理干预,其具体的干预措施如下:

在患者手术之前,与患者进行及时的沟通与交流,对其所产生的各种心理问题进行分析与总结。护理人员应该根据患者所表现出来的不同心理状态对其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例如,对于心情较为浮躁与焦虑的患者,护理人员应该运用诚恳的态度接近患者,具有耐心的诱导患者讲出其过分担心的原因,并根据原因为患者寻找出解决的策略。在必要的时候可以让患者的家属陪伴在其周围,以增强其安全感[2]。对于未婚先孕、年龄较小的女性患者,他们内心往往充满了紧张、不安、羞怯以及尴尬的情绪,他们不仅担心手术的效果以及疼痛情况,还担心手术会影响其生育能力,心理压力极大。此时,护理人员可以先取得患者的信任,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在全面的了解其家庭背景情况以患者当前的想法之后,确定正确的心理干预方法,恢复患者的自信。此外,对于已婚的女性而言,他们一方面担心人工流产手术对其身体所造成的伤害,另一方面还因为失去孩子而负有深深的罪恶感。特别是对于已婚的重复进行人工流产的女性患者,他们担心多次的人工流产手术会对其身体造成不良影响。对于此类患者,护理人员则应该运用鼓励性、安慰性的话语多与患者进行交流,对其心理进行安慰,使其拥有平和的心态,慢慢的忘却手术为其带来的伤害[3]。

在患者手术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该陪伴在患者周围,并经常与其进行交流,从而分散患者的注意力,使其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以保障手术的顺利进行。此外,在患者手术之后,还应该对其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包括避孕和节育的相关健康知识、人工流产之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特别要对未婚先孕的女性患者进行健康知识的宣传,包括避孕套的正确使用方式以及未婚先孕的危害性等,鼓励其正确的面对人生、重视自信。

1.3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均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患者无论在临床护理满意度方面还是在患者术中的疼痛度、术后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病率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对比P<0.05,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详细的数据统计情况,详细结果,见表1。

3 讨论

人工流产是现代临床中解决意外怀孕最为有效的方式,对于手术的操作者而言,其只算一个小手术,且手术的安全性高,患者术后的恢复较好。然而,对于患者而言,人工流产手术会为其带来较为沉重的心理负担,严重的甚至会影响患者的再生育能力以及婚后生活[4]。

对重复性人工流产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多与患者进行交流,了解其内心真实的想法,消除其心理的顾虑与压力,能够有效的减轻患者对手术的应激反应的程度,使其在一种放松、安心的情绪中接受手术治疗,对于临床手术效果的保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综上所述,对于重复性人工流产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是十分必要的,值得在临床中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小红,单媛,王艳娜.临床护理心理护理干预对重复人工流产妇女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2,33(5):717-719.

[2] 沈敏娟,童晓娣.舒适护理在未婚先孕女性人工流产围手术期的应用[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1,25(3):91-92.

[3] 刘翠红.丙泊酚联合苏太尼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126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2008,14(12):115.

人工干预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3月—2014年4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1 200例人工流产孕妇(侧重于流动人口、低学历人群和新婚夫妇)作为研究对象,均无流产禁忌证,年龄17岁~34岁,平均年龄(28.6±2.3)岁。采用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0例,2组孕妇的年龄、教育程度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问卷调查

孕妇入院前均接受统一的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经济状况、流产史、避孕节育知识等。选择有医学专业背景的专业人员为专职调查员,统一培训,合格后展开调查,调查采用一对一、面对面询问的方式进行。

1.3 方法

对照组600例患者接受常规的人工流产后干预,主要包括对流产后产妇咨询的问题给予答复,发放避孕节育、生殖健康宣传册或视频资料。研究组给予全面的计划生育服务干预。

1.3.1 人工流产前

(1)人工流产前,针对调查对象开展面对面“避孕节育知识”问卷调查时,对回答“不知道”、“不清楚”或回答错误的对象进行知识点纠正和讲解,重点讲解子宫外妊娠的风险及重复流产对于生殖健康的危害,掌握正确的避孕节育方法。(2)发挥医院和妇产科门诊平台优势。以妇产科门诊为平台中心,在患者候诊过程中,反复播放生殖健康教育电视宣传。此外,在醒目位置或座位旁边放置可随手翻阅的计划生育服务、避孕节育等宣传资料。(3)情感支持。从调查来看,绝大部分人工流产女性存在焦虑、悲伤、恐惧等心理问题,由于保护隐私或羞于启齿等原因,不愿与他人或医生交流,这不仅会加重心理疾病,恶化病情,引起不必要的并发症;而且也不利于计划生育服务的开展[2]。因此,医护人员在巡诊时要随时观察流产对象的情绪变化,及时给予心理护理指导,使其放松心情,积极面对。

1.3.2 人工流产后

(1)人工流产后对每个干预对象发放避孕节育资料,同时介绍人工流产的副反应和并发症,重点介绍对妇女远期生育能力的影响。免费发放避孕药具,可供免费使用的避孕方法有避孕套、避孕药和宫内节育器。同时对宫内节育器的避孕效果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取器术后避孕方法的选择,终止早期妊娠方法的利弊等进行讲解[3]。(2)利用干预对象住院时间,邀请院内产科专家组织开展计划生育、生殖健康、人工流产等知识讲座。重点针对多次人工流产女性、低龄女性等群体开展优生优育知识、性病防治知识、避孕节育知识等教育。

1.4 效果评价

跟踪随访期为1年,问卷调查内容包括选择避孕方法时主要考虑因素、对生殖健康和避孕方法的知识与态度、流产时接受宣教和咨询服务情况、对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的需求等,重点调查避孕节育知识知晓率、生殖健康及避孕态度等,以满意度作为评价依据,每个评价指标分值区间为0~10分,得分越高,满意度越高。

1.5 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u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干预前后避孕节育知识、生殖健康知识知晓率比较

2组经干预后,避孕节育和生殖健康知识知晓率均出现明显上升(P<0.05),提示干预能对流产女性避孕节育、生殖健康认知起到积极作用。不过研究组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全面的计划生育服务干预具有良好的针对性效果。见表1。

注:u、P为2组组内比较检验值,u1、P1为2组干预后比较检验值。

2.2 2组干预前后避孕节育、避孕(再次妊娠)态度等评分比较

2组干预后避孕节育、避孕态度等指标得分均有所上升(P<0.05),且研究组上升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注:u、P为2组组内比较检验值,u1、P1为2组干预后比较检验值。

3 讨论

国内外大量实践经验表明,流产后实施计划生育服务能提高避孕效果,降低重复流产率[4]。目前,国内许多基层医院并未完全开展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许多基层资料尚没有完全掌握,不过从调查来看人工流产女性流产后接受针对性服务的意愿强烈,因此面向广大基层医院开展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十分有必要。本组资料显示,实施人工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干预的患者避孕节育和生殖健康知识知晓率较干预前显著提高(P<0.05),且上升幅度大于同期给予普遍干预的患者(P<0.05),充分说明流产后开展全面的计划生育服务干预,能促进女性增强避孕和生殖保健知识的认知,进而形成正确的引导,降低重复流产。另外,从认知-行为角度来看,避孕态度,或者说再次妊娠态度是评价干预效果最根本有效的指标[5]。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干预后避孕态度评分较干预前显著上升(P<0.05),说明流产对象关于再次妊娠的态度发生明显转变,形成了积极正确的认知,这对提高流产女性主动避孕率有着潜在的积极意义。

摘要:目的 探讨人工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干预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4年4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1 200例接受人工流产孕妇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于人工流产后给予计划生育服务干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指导。评价比较2组干预前后避孕节育知识知晓率、生殖健康、避孕态度(意愿)等变化的差异。结果2组干预后避孕节育、生殖健康及避孕态度等指标得分均有所上升(P<0.05),且研究组上升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产妇人工流产后给予计划生育服务干预能对育龄女性避孕节育知识、态度及行为产生积极的引导效果。

关键词:人工流产,计划生育服务,避孕节育,生殖健康

参考文献

[1]杨华,张钰.年轻女性重复人工流产生殖健康状况及心理行为调查研究[J].中国综合临床,2010,26(7):684-686.

[2]蔡雅梅,程怡民.中国开展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的必要性[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2):78-79.

[3]柴静,王德斌,洪倩,等.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知识及态度和行为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2010,7(25):65-68.

[4]徐嘉.陈玉霞.杨蕊.计划生育服务干预在东源县人工流产妇女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12):56-57.

人工干预 篇6

1 临床资科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站2010年4月-2010年11月妊娠6~9周要求人工流产的220例受术者, 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110例, 年龄最大44岁, 最小19岁, 平均年龄33岁。心理干预 (试验) 组110例, 年龄最大45岁, 最小19岁, 平均年龄34岁。两组患者术前均按常规进行术前准备及手术。干预组术前、术中、术后实施心理干预。两组均排除高血压及心脑血管疾病等合并症, 两组的年龄、文化程度以及是否有过同类手术史等方面资料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病人的心理特征

1.2.1 普遍的心理特征

调查发现病人术前常有如下心理活动:对手术一是害怕, 二是担心, 怕的是疼痛与死亡, 担心的是是否会出现意外, 是否会有后遗症等[2]。病人普遍表现为精神紧张、恐惧不安、焦虑、担心手术对身体的损害, 影响日后的生育、工作等。

1.2.2 年龄较小且未婚先孕的女性的心理特征

怀孕对于这类病人来说是一种沉重的负担, 除了焦虑、怕疼、恐惧外, 还担心受到家庭和社会的指责和嘲讽而自责、悔恨、羞愧。

1.2.3 有对抗情绪的已婚妇女的心理特征

部分有避孕或节育措施但失败的病人, 存在忿恨、无可奈何、恐惧甚至极度不安的心态;还有部分是违反计划生育政策被动员来做手术的因思想不通而闹情绪, 甚至满腹怒气, 这类病人术中不配合, 经常大哭大闹。

2 心理护理措施和方法

2.1 对照组

按传统方法施行人工流产手术。

2.2 心理干预组

心理干预实施者和时间设计, 由相对固定的手术医生和护士根据受术者的不同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在术前、术中、术后实施心理干预。①术前心理准备:对未婚先孕者, 护士应针对其自卑、羞愧的心理, 选择个体化心理护理方式, 充分保护病人的尊严和隐私权, 以理解、关爱、同情的态度与其沟通, 使她们感到被关心, 被重视, 以提高患者的合作程度和适应能力[3]。对有对抗情绪者要做到耐心、关心, 尽量满足她们提出的合理要求, 用亲切的语言, 关怀的态度宣传计划生育政策, 使之认识到执行计划生育这一重要国策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以简单、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提供有关人流的信息, 对手术过程应详细解释, 介绍人流室的环境、人员及术前准备事项, 向患者讲解放松技巧, 进行自我调节, 使患者逐渐对所要进行的手术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做到坦然、镇静、愉快地接受手术。②术中具体的心理干预:患者进入人流室后对室内的器械、环境感到恐惧不安, 护士用温柔的眼神、轻柔的语言及时接待患者, 协助其取正确的体位, 告诉患者术中对宫颈的牵拉、扩张及对宫壁的负压吸引等刺激会给病人带来一定的痛苦, 护士应嘱其深呼吸, 同时采用暗示转移的方法, 如为病人擦汗、按摩腹部等, 或在患者旁边与其交谈, 分散其注意力, 抚摸患者的头部及面部可对其起到很大的镇静及心理安慰作用。并告知病人积极配合医生, 只要配合医生得当, 就可以缓解术中的痛苦, 否则越紧张越疼痛的道理[4]。另外, 可根据情况结合穴位按压, 如:合谷穴、内关穴等。可减轻痛觉, 使受术者保持安静, 减轻术中反应[5]。③术后心理干预:人流术后护士应主动热情地告诉患者人流手术已经顺利结束, 协助其整理好衣物.扶送入观察室休息, 术后经常巡视患者, 注意她们的心理变化及阴道出血情况, 给予心理情感支持, 耐心讲解术后可能出现的不适及注意事项:常规休息2周, 禁性生活1个月, 保持心情舒畅以免影响子宫收缩;注意保暖, 避免冷水浴、冷饮, 吃富有营养食物;保持会阴清洁, 避免盆浴;若阴道流血量多于月经量或持续不干净应及时复诊;流产后卵巢会很快恢复排卵, 要耐心地给她们讲解常用的避孕方法, 以及发生意外后的紧急补救措施, 以免再次受孕。使她们了解避孕的重要性及人工流产手术对自己生理和心理的损害。

3 观察内容及评定指标

3.1 观察内容

对两组受术者术前、术后的血压、脉搏测定的同时观察有无恶心、呕吐、心慌、胸闷、面色苍白、出冷汗等人流综合症状。

3.2 评定指标[6]

①术中心率60次/分以下, 或心率下降超过20次/分以上, 具有呕吐、心慌、胸闷、面色苍白、出冷汗中的三项症状者。②术中BP<10.7/8kPa以下并伴有以上三项症状者。

3.3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以P<0.05 为有统计学意义。

4 结果

对照组发生RAAS17例, 发生率为15.0%, 心理干预组发生RAAS6例, 发生率为5.0%, 两组RAAS发生率比较, 经统计学处理, χ2=5.87, P<0.05, 心理干预组RAAS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5 结论

人工流产手术是目前终止妊娠最常见的方法, 虽然是妇科小手术, 但对于病人来说, 不仅是身体上的创伤性刺激, 而且还带来一定的心理冲击, 直接影响手术的进行和引起人工流产综合症的发生, 国内有报道人工流产术中RAAS的自然发生率为13.8%[7], 与本研究对照组RAAS的自然发生率15.0%相近。本研究心理干预组的RAAS发生率为5.0%, 与对照组的RAAS发生率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 (P<0.05) , 说明心理干预对减少人工流产中RAAS的发生有良好效果。人工流产手术操作时所产生的疼痛对正常妇女来说是可以耐受的, 而当受术者处于不良情绪或者极度紧张状态时, 整个机体对外刺激的敏感度增强, 耐痛阈降低, 就极易导致人流综合症的发生, 心理干预在于注重术者与受术者的情感交流, 分散注意力, 达到减轻或缓解受术者的焦虑, 减轻心理压力, 提高对手术的耐受力, 使受术者积极配合医生, 缩短手术时间, 从而减少RAAS发生。人工流产手术实施心理干预既减少了术中RAAS的发生, 又不增加受术者的经济负担和术者的操作, 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服务, 是临床实用、经济、安全、可靠, 简单易行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廖秦平.妇产科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3:546-555.

[2]柴蕊.护理的创新服务[J].中华现代临床护理学杂志, 2007, 2 (5) .

[3]周侠, 申秀云.未婚先孕女性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临床身心疾病杂志, 2007, 13 (2) .

[4]戴晓阳.护理心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5:113.

[5]朱颖, 杨洁, 骆杨.穴位压迫配合心理疗法预防人工流产综合症60例[J].中医研究, 2008 (6) :47-48.

[6]王涉贞.妇产科理论与实践[M], 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 1981, 864-805.

人工干预 篇7

自1963年Chamely首次报道全髋关节置换术成功治疗类风湿性髋关节炎以来,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THR) 被认为是效果非常肯定的治疗方法, 该手术已在世界各地广泛推广应用, 同时也是近十年来矫形外科学中投入较多、发展较快的领域之一, 随着该手术适应范围的扩大如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股骨头缺血坏死、某些髋关节骨折、Peget病性关节炎及系统性红斑狼疮长期服用大量激素引起的股骨头坏死等, 以及人们生活水平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 王裕民等[1]认为, 只要病人全身状况允许, 实施THR的年龄上限可适当放宽至80岁, 年龄下限可在55岁左右, 由于上限年龄的放宽, 而且老年人又常存在全身机能衰退、重要脏器功能损害、髋部肌肉失用性萎缩、肌张力减低、长期悲观失望心理等均可导致并发症发生率上升。因此增强身体免疫力和心理承受性, 提高对THR并发症发生的严重性及治疗护理的认识, 做到预防为主, 及早发现及时处理, 尽量避免增加病人痛苦, 甚至造成严重的并发症至关重要。

1 临床资料

我科2008年1月—2008年12月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31例, 男18例, 女13例;年龄60岁~96岁, 平均78岁;经过护理干预, 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

2 常见并发症及护理干预

2.1 股骨上段骨裂

文献报道发生率为6%~15%[2]。发生原因:①股骨颈截骨时, 骨刀太钝, 用力过大, 造成对侧骨皮质及小粗隆破裂;②股骨上段骨髓腔较细, 扩髓不足, 当人工股骨头柄插入时, 用力捶击, 因用力大而破裂;③柄太粗, 与髓腔不匹配;④病人年龄偏大、骨质疏松、骨皮质薄而至破裂。处理措施:采用病肢牵引, 延长下地及负重时间, 待其愈合。破裂块较大的采用钢丝环扎内固定。术中护理应注意扩髓腔时按柄型号从小到大依次提供, 术后2周保持患肢于外展中立位, 屈髋<60°。在改变体位过程中一定要保持患肢髋部稳定性, 定时按摩小腿、活动关节预防关节僵硬。

2.2 人工全髋关节脱位

人工全髋关节脱位是全髋置换术的早期主要并发症。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的原因很多, 贾维东等[3,4]认为, 引起人工假体脱落的主要原因有:股骨距切除过多, 髋周围软组织剥离, 松解过大或高龄病人髋周软组织松弛等。术后搬运不当或术后患肢体位放置错误, 也是原因之一。人工股骨头和髋臼位置特别是髋臼前倾角不当[5,6]是引起脱位的重要原因。为了防止术后髋关节脱位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手术前改善病人一般情况, 加强心理护理, 制订合理的肌肉锻炼计划, 防止肌肉萎缩, 保证术后有足够的肌肉张力;②改进手术方法, 尽量少切除髋周围软组织, 加强缝合, 以增强术后髋关节的稳定性。后路可适当增加髋臼前倾角, 前路可适当减少髋臼前倾角。③加强手术前后相关知识宣教, 增加病人对THR手术的认识。医护人员要为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对预防脱位起着很好的促进作用。④术后严格实施正确的搬运方法和卧位, 在麻醉消失前搬动病人时, 保持肢体外展15°~30°中立位, 卧床期间行皮牵引或穿中立鞋2周以上, 指导病人早期活动和正确上下床, 教会病人扶拐行走、上下楼梯、如厕的方法, 并告知髋关节脱位的临床表现及教授家庭护理要点。

2.3 严重疼痛

术后疼痛将影响病人早期功能锻炼, 通过护理能使病人的疼痛降到最低。文献报道疼痛原因较多。沈才伟[7]报道严重疼痛原因与人工股骨头过大、松动、移位、颈领部刺激髂腰肌、关节内钙化、感染和金属刺激有关。早期负重也是疼痛原因之一, 一般轻度疼痛可自行缓解, 中重度疼痛较少见, 术后3 d疼痛仍较剧烈者须注意体位的变换和牵引的调整, 保持正确舒适的体位, 抬高患肢, 利于静脉回流, 避免患肢肿胀所致的胀痛, 必要时服镇痛药。于丽荣等[8]报道, 切口冷敷可缩短拔管时间, 并有明显的镇痛效果。另外注意体温变化, 注意伤口有无感染存在。

2.4 感染

在现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 感染的发生率已降至1.0%以下[9], 但由于每年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手术的数目较多, 所以感染的病例也难免。常见的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及革兰阴性杆菌。人工关节置换术后, 无论急性、亚急性慢性感染, 都会产生严重后果, 最终导致假体松动、手术失败。感染的原因主要为无菌操作不严格、手术操作粗暴、止血不彻底、术后引流不畅等。张明学等[10]报道, 改变护理模式、严格遵守规章制度、预防和减少细菌污染以及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预防感染的有效方法。王继光[11]认为, 病人入院后争取1周内进行手术, 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及术后争取病人早期离床活动防止卧床并发症的出现, 也可降低感染发生率。另外, 手术室采取提高空气洁净度, 降低空气细菌含量, 在各个环节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是降低感染率的关键[12]。除采取上述措施外, 在护理中还要做到:①加强消毒隔离制度;②预防继发感染;③严格无菌操作, 各项操作前洗手, 更换各种引流管时注意用2%碘酒与75%乙醇消毒接头部位。

2.5 假体松动

匡光志等[13]认为, 假体松动是人工关节置换失败最常见原因, 也是术后返修术的主要原因。徐卫东等[14]报道, 假体材料选择设计、手术技巧、病人个体差异、体重大小及活动量, 尤其骨水泥及其技术等均对THR术后松动有重要影响。松动的主要原因是骨水泥机械性能差, 假体与骨水泥分离。临床实践证明, 通过提高骨水泥技术, 改进假体材料及设计, 注重手术技巧、个体选择及生物相容性、应用药物治疗等, 松动是可以延期或预防的。在骨水泥的配制过程中, 护士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器械护士应熟知骨水泥的性能, 采用科学准确的操作方法给病人提供最佳作用的粘合剂, 起到固定人工假体的作用。在假体选材中, 年龄偏低的尽量选质量相对好的材料, 测量假体时器械护士应精益求精, 力争做到准确无误。

2.6 血栓栓塞

深静脉血栓、肺栓塞是常见的严重并发症, 也是最常见的致死原因。其发生率由于预防性使用抗凝药物及早期活动明显降低[14]。术中手术区域静脉管壁损伤, 局部血流减少或淤滞, 局部和全身血液凝固系统功能增强及相应的纤维蛋白溶解系统降低等均可致血栓形成, 从而造成肺栓塞。术中术后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及术后主动活动足部和踝关节, 对改善血流动力学和防止血栓形成有一定的作用, 另嘱病人术后练习深呼吸、有效咳嗽, 鼓励病人摄取足够的水分。护理上需注意观察病人意识、肢体活动及肌力变化, 注意患肢肿胀、疼痛与循环情况, 垫高患肢, 鼓励和指导病人多做患肢主动屈伸运动, 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

2.7 其他并发症

文献报道, 高危、高龄病人由于身体素质差, 环境适应能力和抵抗力低, 行髋关节置换术后有较多并发症[15], 病人活动少, 卧床久, 易出现压疮、呼吸道、泌尿系感染。对于上述并发症, 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定时叩背, 痰不易咳出时做雾化吸入;认真做好会阴部护理, 鼓励多饮水, 以防发生尿路感染;定期变动体位, 加用气垫床, 加强骨突部位护理, 保持床铺清洁、干燥, 以防发生压疮。

3 做好术前护理和术后康复训练

3.1 术前护理

3.1.1 病人准备

①心理护理:护理人员热情迎接病人入院, 介绍其主管医师、护士、同室病友, 熟悉医院环境, 消除病人紧张、恐惧心理, 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 激发病人的信心及希望, 积极配合治疗。②身体平卧或半卧位, 但应防止屈髋屈曲<60°, 患肢外展中立30°, 两腿间放置软枕, 避免患肢内收内旋;③教会下肢功能锻炼方法, 等长收缩训练:踝关节背屈, 腿部肌肉静力收缩运动, 每日5次, 每次10 min;等张收缩练习:做直腿抬高小范围屈膝屈髋活动, 直腿抬高时要求足跟离床20 cm。教会病人术前床上使用便盆, 防止术后不习惯床上排便, 导致尿潴留及便秘。④教会病人做深呼吸运动。

3.1.2 病房准备

加强病房管理, 保持清洁卫生, 室内空气、地面、床单位严格消毒。

3.1.3 工作人员配备

由训练有素、责任心强、技术过硬的护理人员负责, 拟订合理护理计划。

3.2 术后护理

硬膜外麻醉要平卧4 h~6 h, 全身麻醉尚未清醒前, 病人头偏向一侧, 防止口腔内呕吐物或分泌物吸入气管引起吸入性肺炎, 保持呼吸道通畅, 防止舌后坠发生窒息。注意保暖, 避免意外损伤,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防止出血或休克。术后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 维持关节功能, 对于不需要牵引的病人, 保持正确的体位。观察患肢感觉及运动, 避免牵引过紧, 腓骨小头受压, 造成腓总神经损伤。观察引流管的情况, 一旦血肿出现, 并持续性增大, 应及时通知医生, 遵医嘱给予抗感染治疗。更换引流装置时戴无菌手套, 碘伏消毒后更换。抬高患肢, 促进静脉血液回流。鼓励病人做深呼吸运动, 有效咳嗽。

3.3 术后康复护理

床上功能锻炼:手术当天避免过多活动, 术后1 d~2 d指导病人腿部肌肉等长收缩练习, 每日5次, 每次10 min, 帮助病人被动关节活动, 如腿部肌肉的按摩, 踝关节、肘关节的被动活动, 功能锻炼时运动量由小到大, 循序渐进。所有动作均应以患肢外展中立位为前提, 以避免患髋关节内收内旋, 防止假体脱落。术后第2周加强股四头肌的收缩练习及髋关节屈伸能力, 屈髋<45°, 可给予半坐位, 主动屈伸膝关节。术后第3周可做患肢直腿抬高训练, 抬高时足跟离床不小于20 cm, 空中停留5 s~15 s, 每天可练30次~50次, 同时可做蹬车运动20次左右, 屈髋<90°。出院指导:术后3个月避免侧卧, 以平卧、半卧为主, 术后6个月不坐矮凳、不跷二郎腿、不盘腿, 避免坐沙发。6个月内患肢避免内收内旋。1年内避免弯腰拾东西、系鞋带, 避免剧烈运动, 定期手术后康复训练对手术效果有直接影响。同时, 能有效克服病人的依赖心理, 增强其获得美好生活的信心, 促进心理康复。护理主要遵循个体化、渐进性、全面性三大原则, 制订严密的康复训练计划, 训练过程中避免重体力劳动及剧烈活动, 使用拐杖并注意体位, 指导与鼓励病人科学、正确地进行功能锻炼。

4 小结

近年来随着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广泛开展, 其并发症日益显露。在某些基层医院医护人员及其病人对其认识不足, 重视不够, 严重影响手术效果, 给病人带来了不必要的身心痛苦。通过对我科31例病人的护理干预, 没有一例出现并发症, 因此在术前、术中、术后进行必要的护理干预, 做到预防为主, 及早发现、及时处理, 减少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 提高手术疗效尤为重要。

人工干预 篇8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08年1月—2008年12月在我院门诊接受人工流产的40例未婚妊娠者为实验组, 年龄13岁~28岁。入选标准:未婚妊娠、有阅读及书写能力、与他人沟通无障碍、无精神病史、同意参加本项研究。排除标准:有认知与交流障碍、不同意参加本研究。同期选择32例已婚人工流产者为对照组。

1.2 方法

1.2.1 调查方式

以问卷调查形式收集资料。由在门诊接受人工流产术的病人自愿填写调查表。调查前详细介绍问卷内容及表格填写方法, 病人有问题时及时给予解释, 填写完毕当场收回。共发放问卷40份, 回收有效问卷40份, 回收率为100%。

1.2.2 研究工具

包括一般情况调查表与精神症状自评量表 (SCL-90) 。一般情况包括年龄、民族、婚姻、血型、就业情况、职业、文化程度;妇科病史、初潮年龄、月经周期、孕次、产次、初孕年龄、初产年龄、妇科疾病、避孕方式;父母文化程度及收入等。精神症状自评量表包括90个项目, 9个因子 (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 ;分5级评分 (从0级~4级) , 0级为无, 1级为轻度, 2级为中等, 3级为相当重, 4级为严重[2]。

1.2.3 统计学方法

将所得数据输入计算机, 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 讨论

3.1 未婚妊娠人工流产者术前心理状况分析

本组未婚妊娠人工流产者, 自主神经系统不稳定, 均存在较明显的心理应激反应, 她们对于自己未婚先孕感到害羞、自责, 出现早孕反应和身体变化, 害怕被人知道, 随之而来的社会舆论和家庭压力以及对流产过程的恐惧造成心理负担, 常表现为敏感、焦虑、学习及工作效率下降, 不想和他人交谈, 害怕疼痛, 烦躁不安、忧心忡忡。她们想知道手术会给将来带来哪些不良影响, 担心人工流产手术会影响自己体型及以后的生育和婚姻, 也担心医生的手术技术。另外, 医务人员态度冷漠也会使她们自尊心受挫, 自卑感增强, 更加沮丧和消沉。未婚妊娠人工流产者多易哭泣, 常感到孤独、苦闷和过分担忧, 以至于感到前途渺茫, 甚至产生自杀的念头。未婚妊娠人工流产者主要表现为抑郁、焦虑、恐惧等。张亚男等[3]研究调查结果显示, 未婚妊娠者不论采取何种方式终止妊娠均存在较多的心理负担。康尚英等[4]认为, 未婚先孕者受到家庭或社会的指责、嘲讽或医务人员态度冷淡时, 自尊心会受挫, 自卑感增强。刘琳等[2]对122例人工流产者进行SCL-90评定, 显示未婚妊娠人工流产者躯体化、抑郁、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较高。

3.2 护理干预

3.2.1 术前护理干预

用真诚的语言与未婚妊娠人工流产者进行交流, 了解其心理状况, 给予心理开导, 耐心为其讲解手术的必要性、方法及效果, 说明手术时间短、创伤小, 积极配合可避免不适或意外。启发未婚妊娠人工流产者讲述自己的顾虑和心理需要, 对其表现出同情并给予安慰、鼓励, 消除顾虑, 使其具有安全感, 保持情绪稳定, 缓解其术前焦虑, 克服恐惧心理, 使其对要进行的手术有思想准备。

3.2.2 术中护理干预

术中未婚妊娠人工流产者出血量增加, 心理紧张, 痛苦加重。要尊重未婚妊娠人工流产者, 不歧视她们, 向其讲明手术的安全性, 多与其沟通, 讲她们感兴趣的话题以分散她们的注意力, 提高疼痛耐受力。指导未婚妊娠人工流产者深呼吸, 以放松腹部肌肉, 使其增强对医护人员的信任、积极配合手术。有条件的医院给予音乐辅助治疗, 减轻或消除未婚妊娠人工流产者焦虑、紧张情绪;还可给予抚触治疗, 以减轻疼痛[5]。

3.2.3 术后护理干预

医护人员在未婚妊娠人工流产者面前要充满自信。对待病人要热情、耐心, 尽量满足其心理需要;对其提出的问题, 给予恰当的解释;鼓励其早锻炼, 早活动;从治疗、饮食及生活护理方面给予指导;认真告知术后注意事项, 如注意合理饮食、休息和活动, 术后4周内禁止性生活;给其讲解常用的避孕方法, 以及发生意外后的紧急补救措施, 避免今后意外妊娠的发生, 使其了解避孕的重要性及人工流产手术对其心理和生理的伤害。

4 小结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 护士不再是医嘱的机械执行者, 而是病人身心健康的全面守护者。做好未婚妊娠人工流产者的心理护理, 对减轻术中及术后病人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未婚妊娠人工流产者的心理状况分析, 针对所存在的问题, 术前、术中、术后给予心理疏导, 能有效减轻或消除未婚妊娠人工流产者心理负担, 促进术后机体早日康复。另外, 有针对性地对未婚流产者进行心理咨询和避孕指导, 可降低未婚妊娠的发生率;加强对未婚女性的性知识教育可预防和减少未婚先孕, 充分保护妇女的身心健康。

关键词:人工流产,未婚,精神症状自评量表,护理干预

参考文献

[1]荆秋荣, 朱爱玲.未婚妊娠妇女人工流产的心理护理[J].全科护理, 2009, 7 (5C) :1364-1365.

[2]刘琳, 崔红.未婚与已婚人流妇女SCI-90评定结果分析[J].性学, 1999, 8 (3) :7-9.

[3]张亚男, 范红斌, 李金平, 等.已婚妇女人工流产心理状态调查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02 (4) :223.

[4]康尚英, 米艳玲, 王振华, 等.对212例未婚先孕人流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 2006, 22 (2) :266-267.

人工干预 篇9

关键词:股骨近端骨折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围手术期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302-02

股骨近端骨折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股骨近端骨折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能够迅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恢复关节功能,并能早期下床活动,是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股骨近端骨折患者的首选方法,但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手术创伤大,术后恢复时间长,易并发多种并发症。因而,做好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定围术期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对我院2011年3月至2012年6月共收治的24例股骨近端骨折患者给予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进行治疗,并对其围手术期给予了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3月至2012年6月共收治的24例股骨近端骨折患者,其中男14例,女10例,年龄60~82岁,平均(71.67±3.05)岁。致伤原因:车祸伤7例,跌伤4例,重物砸伤4例,击打伤3例,撞伤2例,其他伤4例。患者均有不同并发症,高血压5例,慢性支气管炎6例,肺气肿4例,糖尿病5例,其中合并2~3中并发症4例。所有患者均在硬膜外麻醉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进行治疗。

1.2 护理干预方法。

1.2.1 术前护理。

1.2.1.1 心理护理。由于股骨近端骨折患者疼痛症状明显,活动受限严重,且由于患者均为老年人,对手术的治疗效果及风险极度担心,常易患者出现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心理压力较大。因而,护理人员应耐心向患者讲述疾病的相关知识,并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充分了解患者的心理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护理,消除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及治疗的依从性。

1.2.1.2 术前准备。①皮肤准备:手术前1天指导患者全身清洗沐浴,常规备皮,备皮时操作动作应轻缓,避免把皮肤划伤;术前6h禁食禁饮。②术前检查:术前行血常规、尿常規、肝、肾功能及心电图等检查,测量患者的生命体征各指标,如发现异常及时告知医生处理。

1.2.2 术中护理。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面色、意识等生命体征变化,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密切配合医生顺利进行手术,及时将医生所需手术用品按顺序传递给医生,备好抢救药物。

1.2.3 术后护理。

1.2.3.1 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术后24h持续给予患者床边心电监护,严密观察患者各生命体征指标变化情况,并详细记录,常规吸氧,严格控制输注速度,防止急性心力衰竭、肺水肿等并发症的发生。保持引流管通畅,避免其受压、弯曲,同时注意观察引流液性质、量和颜色,如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1.2.3.2 卧位的护理。患者回到病房后,给予去枕平卧位,可在患者两腿之间放一软枕或T形枕,保持患肢外展30°中立位,同时,避免患侧肢体过度屈曲和伸直。

1.2.3.3 预防感染的护理。老年患者身体机能下降,抵抗力较弱,尤其是经历过手术的大创伤之后,其并发感染的可能性大大提高。因而术后护理人员应保持患者伤口清洁及敷料干燥,定期换药,并合理应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以避免感染的发生。

1.2.3.4 术后康复指导。①手术结束患者回到病房后,护理人员可以对患者进行患肢局部肌肉按摩、踝关节被动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②术后第1d局部疼痛许可时,患者可取半卧位,每次0.5h,2~3次/d;护理人员可指导患者行股四头肌及腘绳肌舒缩活动;③术后第3d,伤口愈合良好者即可开始CPM练习,每次0.5h,2~3次/d;④如果患者接受,术后3周,可由康复治疗师进行患侧屈髋、屈膝功能被动锻炼活动。

1.2.4 出院指导。①患者出院时,护理人员应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嘱托患者继续坚持康复锻炼;②指导患者不要进行剧烈运动,减少髋关节的活动,以加速骨折愈合。③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增强抵抗力。④告知患者,如患侧出现肿胀,疼痛增加等症状时应立即来医院就诊。

2 结果

通过对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患者围术期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后,24例患者均恢复良好,术后随访6个月,所有患者均无人工股骨头脱位、腹胀、伤口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术后1~2个月均恢复工作及生活能力,疗效满意。

3 讨论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及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病人越来越多,该手术已成为拯救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的主要方法之一。为更好地预防其术后并发症和意外的发生,术前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在手术进行中极力配合临床医生的的手术工作,传递好手术用品,熟悉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主要环节和手术过程;手术结束后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同时对患者进行卧位护理、功能锻炼、出院指导等护理措施,以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对于股骨近端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给予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对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丽娟.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康复护理的探讨[J].现代医药卫生,2009,25(03):405-406

[2]郝素芳.34例高龄股骨头置换术病人的围术期护理[J].全科护理,2011,01:397-398

[3]刘春妹.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围术期护理[J].临床合理用药,2012,05(1C):146-147

人工干预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本院实施人工流产的患者1200例, 年龄14~51岁, 孕周6~14周;孕妇首次妊娠200例, 第2胎420例, 第3胎及以上580例;已婚妇女760例, 未婚妇女440例。

1.2 方法

1.2.1 人工流产术前准备

术前行常规心电图、血常规、凝血时间, 盆腔B超, 均提示无明显感染, 而无人工流产的禁忌证 (如生殖器官急性炎症, 各种急性传染病或慢性传染性疾病急性发作期, 全身疾病不能胜任手术, 妊娠剧吐酸中毒未纠正, 术前两次体温37.5℃以上) 。患者换好衣服、鞋子、术前排空大小便等待手术。另外护士给无痛人流孕妇打好留置针等待手术。

1.2.2 人工流产的方式

由麻醉医师负责无痛人流麻醉和进行宫颈神经阻滞麻醉, 取5%的利多卡因注射液5 m L于宫颈3及9点各注射2.5 m L, 5 min后开始2种方式的人工流产手术。

1.3 人工流产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析

对初孕妇、未婚先孕者及高龄孕妇进行心理分析, 了解其心理状态。1.3.1初孕患者心理状态大部分初孕妇缺乏相关的医学知识, 加之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造成紧张、恐惧、沟通无效的心理状态。特别是走进手术室很紧张, 手发抖, 手心、脚心出冷汗, 听到手术器械的响声更害怕, 怕手术中疼痛、出血, 术后人工流产不全, 感染, 影响以后生育, 整个人变得不知所措, 出现心慌、心悸、颤抖、语无伦次、尿频和便意感。

1.3.2 未婚先孕者心理状态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怕父母、朋友、同学知道, 认为自己道德败坏。作风有问题, 处于自卑, 害羞, 恐惧, 懊悔之中, 她们又需要家人朋友的关怀, 又怕家人朋友知道, 在这种矛盾的心理状态下, 产生极度的恐惧, 常常在这次手术中说, 下次千万不能犯此错误, 责备自己, 对疼痛的恐惧, 比已婚更高, 但表面忍受, 压抑, 强烈的克制自己。处于极度的无奈和无助, 羞愧心理。

1.3.3 高龄多孕妇的心理状态

这类孕妇多数避孕失败或避孕效果不佳。或间隔生育时间太长, 或者围绝经期妇女认为月经紊乱造成怀孕, 心情压抑, 担心身体受不了疼痛和对身体造成伤害。而且害怕多次人流对身心和健康的子宫损害, 手术造成子宫穿孔及身心健康的损害, 加上多次人流手术也给困难家庭造成了经济负担。

1.4 人工流产患者心理护理干预

怀孕期间的妇女在心理、生理、行为方面都会发生相应的改变, 医护人员应该理解、关心、帮助, 特别是人流室的护士更应该了解不同年龄层次孕妇心理特点, 进行有效的沟通, 根据孕妇的基本情况和信息, 对孕妇的心理状况进行综合分析, 作出人工流产的术前、术中、术后的心理护理干预[2]。

1.4.1 术前心理护理干预

了解孕妇的心理状态, 营造温馨的环境, 巧妙运用肢体语言。用真心、诚心热心, 耐心, 尊重的服务理念, 服务于孕妇, 学会倾听避免冷言冷语和刺激性语言, 减轻孕妇的心理负担和压力,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取得孕妇的信任和合作, 消除紧张恐惧心理, 使其积极配合手术。全面了解孕妇所要表达信息, 尽量不要曲解, 认真听取孕妇的表述, 不要打断对方, 不要急于判断, 认真体会孕妇所表达“弦外之音”, 以了解孕妇真实想法和心理感受, 心理反映。消除紧张情绪, 实现“人本服务”[5,6]。为患者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就诊环境, 避免把自己的情绪带到工作中来。巧妙地利用肢体语言, 以诚相待, 有时护士的一个眼神, 一个表情, 一个动作姿态都会影响孕妇的心情。医护人员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孕妇进行沟通, 少用医学语言, 使孕妇尽量放松, 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利用专业技能, 讲解人工流产相关知识, 医生的医德和技术, 医院的抢救设备, 特别是瘢痕子宫妊娠、哺乳期妊娠、畸形子宫妊娠者, 尽量讲解抢救的能力和技术的过硬以及医生尽量把握手术的操作, 希望她们主动配合手术医生和护理人员。相信医生和护士, 对待未婚先孕者, 不要蔑视, 要尊重和理解, 保护隐私, 态度和蔼可亲, 语言语调一致, 而且向她们宣传避孕知识, 告之人流手术对身心造成的伤害, 学会保护自己, 尽量做好避孕措施。多一些关爱和理解, 少一些冷漠、猜疑和对立,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7,8]。

1.4.2 术中的心理护理干预

医务人员尽量尽其所能帮助患者减轻心理负担, 语言交流, 分散孕妇的注意力, 态度要有亲和力, 动作要稳、准、轻、快, 特别不要强刺激子宫, 切忌反复搔刮和吸引, 戴一次性手套检查子宫的位置、大小时, 动作尽量温柔, 尽量找一些轻松愉快的问题与孕妇聊天;在使用窥阴器暴露宫颈时, 嘱咐患者放松, 深呼吸, 用宫颈钳夹宫颈, 扩宫及吸宫时, 孕妇感到牵拉疼、难受, 可以向孕妇解释说明, 尽量配合医生, 让患者有信心、勇气, 安静地配合手术, 使手术顺利完成。对于特别紧张的患者, 护士可以帮助患者摆好体位, 握住患者的手, 给予安慰和鼓励, 深吸气使孕妇心情平静, 配合手术[9]。

1.4.3 术后的心理护理干预

全麻患者注意必须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尽量减少各种诱发因素, 正确处理。确保患者平稳渡过麻醉苏醒期。术后应在观察室床休息1 h, 注意观察腹疼及阴道流血情况, 遵医嘱给予抗炎, 缩宫, 止血治疗, 嘱托受术者保持外阴清洁, 1个月内禁止性生活及盆浴, 预防感染, 术后休息2周, 若有腹疼及阴道流血增多, 随时复诊, 告之受术者手术流产不宜经常实施, 指导夫妇双方采用安全可靠的避孕措施。

1.5 人工流产术后艾灸的应用

取关元、三阴交、足三里穴位艾灸, 达到温养冲任二脉, 健运脾阳, 调理肝脾肾的作用[4]。人流术后每日1次, 连续治疗6 d。

1.6 人工流产术后的避孕宣传指导

(1) 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项目, 部分缺乏避孕知识的已婚育龄妇女, 担心自己意外妊娠, 由于人工流产造成心理阴影, 拒绝进行夫妻间正常的性生活, 影响感情, 作为医务人员应告知避孕措施的选择, 让患者知道适合自己的避孕方法。了解避孕过程中有关的注意事项, 提高避孕成功率[10]。 (2) 走出认为人工流产可以代替避孕的认识误区, 向患者说明尽量少做人工流产术, 手术都有创伤, 如果感染会影响以后怀孕, 甚至有增加宫外孕风险, 积极采取避孕, 降低意外受孕。 (3) 加强避孕知识的宣教, 至于安全期避孕并不安全, 有应急排卵、人工体外排精、机会时间掌握不恰当, 也易受孕, 这种避孕措施存在缺限, 避孕风险大。因此, 应告知患者在无禁忌证的情况下尽量选择宫内节育器等相对安全的避孕措施[11]。 (4) 对于已采取宫内节育器避孕的妇女, 应告知定期复查B超, 如有月经异常, 月经量过多, 腹疼患者应急时去医院就诊, 排除月经异常引起环移位, 下移, 脱落等。

1.7 心理状态评定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 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 , 让患者在人流手术前自评, 根据指导语提示不记名独立完成评定。

1.8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 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情况

人工流产成功率92.1%;人工流产综合征72例 (6.0%) , 子宫穿孔6例 (0.5%) , 人流不全12例 (1.0%) , 感染4例 (0.3%) 。其中52例 (4.3%) , 未婚24例 (2.0%) , 经产妇18例 (1.5%) , 人工流产的并发症为7.8%, 明显低于国内报道的13.5% (P<0.05) 。

2.2 干预前后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比较

1200例患者的SAS、SDS总分均值分别与常模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均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抑郁。心理护理干预后, 患者的恐惧、焦虑、抑郁情绪得到明显缓解, 顺利接受手术。干预前后患者的SAS、SDS总分均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3 讨论

通过护士的行为和语言, 有效改善人工流产患者的焦虑、紧张、恐惧的心态, 给予合理人性化的心理护理, 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 减少了医患矛盾的发生。同时通过对孕妇的耐心解释工作, 尽量满足她们的合理要求, 给予最大的便利, 尊重她们的人格, 让她们知道自己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 把优质服务做到最好, 创造和谐的护患关系, 营造温馨的医疗环境。

大量临床经验显示人工避孕失败主要由宫内节育器避孕失败、口服避孕药失败、避孕套脱落、破裂引起避孕失败、侥幸心理、安全期避孕及体外排精等造成[12]。为此笔者对未婚先孕、下岗、无业, 受教育程度低, 流动人员应采用正确易懂语言进行指导, 少用医学用语, 加强心理疏导, 对避孕药品、用具进行适时讲解, 让其理解, 积极避孕。对青少年进行性知识普及教育, 提高道德水平。未婚青年生殖健康知识的宣教, 不仅是学校的责任, 更是全社会的责任, 应该社会化家庭化, 针对年轻一代, 普遍比上一代发育早而结婚晚的特点, 在工厂、企业、学校, 加强青春期性知识宣教, 和未婚青年生殖健康宣教。全面的了解生殖健康知识, 认识未婚先孕, 终止妊娠的严重后果并发症, 预防减少未婚同居和未婚先孕。

人工流产术后并发症现已成为不孕症的一大重要因素之一。而中医艾灸治疗可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系统, 实现双向良性调节, 达到调整内分泌平衡, 减轻和消除子宫局部炎症和粘连的作用。艾灸是热刺激和药物渗透, 具有温经散寒, 消瘀散结, 防病保健的作用。

【人工干预】推荐阅读:

人工鱼礁07-15

人工感染05-11

人工哺育05-17

人工模拟06-03

人工建筑07-12

人工肛门07-31

人工老化07-31

人工繁殖08-01

人工种植08-21

人工输精08-21

上一篇:千兆以太网设计下一篇:生涯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