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填埋处理

2025-01-02

卫生填埋处理(精选11篇)

卫生填埋处理 篇1

1 渗滤液控制系统要素概述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是我国目前广泛采用的垃圾处理方法。现代意义的垃圾卫生填埋已发展成为底部和四周都密封的结构, 从而防止了渗滤水的流出和地下水的渗入, 并且对垃圾渗滤液进行收集和处理, 有效地保证了环境的安全。在垃圾填埋过程中, 会产生大量的高浓度渗滤液。渗滤液控制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渗滤液水质的控制;二是渗滤液水量的控制。本文重点讨论渗滤液水量控制。

渗滤液的产生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降水的渗入, 包括降雨和降雪, 它是渗滤液产生的主要来源;二是原有垃圾中含有的水分;三是垃圾在降解过程中产生的水分。渗滤液控制系统设计主要包括:防止渗渗滤液扩散、减少产生量、调解+回灌/回喷、完全场内处理。

2 工程简介

新宾镇目前城区人口约7.8万。随着城镇规模的不断扩大, 生活垃圾产生量也不断增加。据统计, 到2009年城镇生活垃圾达100t/d。原有简易垃圾填埋场, 采取露天裸堆, 简易填埋的方式, 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 极易污染周围地下水及下游水体。因此建设新的垃圾卫生填埋场已迫在眉睫。

经过专家论证, 选定蓝旗北沟作为新建垃圾卫生填埋场场址。该场位于新宾镇西8.5km, 场区总面积8.9万m2;设计服务年限为20年。垃圾填埋场分三个功能区:管理区、垃圾填埋区、渗滤液处理区。工程设计主要包括:截污坝、垃圾坝、截洪沟、渗滤液导排系统、气导排系统、地下水、雨水导排系统、渗滤液调节池、回喷/回灌系统、渗滤液处理以及辅助设施等。

3 雨、污分流系统设计

临时或永久性截洪系统重点考虑填埋场场与周围功能区的关系, 合理设置雨水截流系统, 可最大限度地实现清污分流。垃圾卫生填埋场主要设置了场外截洪沟、场内截洪沟和雨水坝截流三种方式。

3.1 永久截洪沟

设置了全场封闭的场外截洪沟, 总长度约1990m。由于本场的服务年限相对较长, 截洪沟过流能力按20年一遇降水设计, 50年一遇降水校核。截洪沟采用毛石加混凝土结构形式。

3.2 场内临时截洪沟

由于区域面积较大, 地势起伏, 分布很多沟壑, 截洪沟无法闭合。因此, 设置了两条独立的临时截洪沟。在一期填埋时, 场内截洪沟起清污分流的作用;在二期填埋时, 可作为辅助渗滤液集排管线。

3.3 雨水坝截流

在汇水面积较大的北部和南部增设两座土坝, 用以拦蓄场区地势较高部分的地表径流。并在地下铺设了管径D1200的钢筋混凝土管道, 当雨水较大时, 直接向场外排水。

4 防渗系统

4.1 水平防渗设计

新宾垃圾填埋场不具备天然防渗的条件, 需进行人工水平防渗设计。基底衬垫系统位于填埋场底部和四周, 来隔离固体废弃物, 以免对填埋场四周地域或地下水造成污染。

我们采用铺设防渗层做法, 在填埋场基底铺设一场粘土压实, 上铺土工布防渗PE膜。

4.2 垂直防渗设计

为防止渗滤液外排污染周围环境, 在垃圾坝下游设置截渗设施, 主要由截污坝以及基岩帷幕灌浆组成。截污坝位于沟谷地段, 两侧岸坡部分采用截渗墙, 截污坝底部基岩均采用帷幕灌浆防渗。

4.2.1截污坝及基岩帷幕灌浆

截污坝为混凝土重力坝, 坝基坐落在基岩上, 坝底标高由现场开挖情况确定。坝高22m;坝轴线长45m。坝体分3个坝段, 每段15m, 坝段之间为双层止水带连接, 并充填沥青油膏。坝体混凝土分区浇筑。基岩灌浆分坝基固结灌浆和水泥帷幕灌浆。坝前设3m宽止水板, 与坝体之间有止水带连接, 止水板上进行水泥帷幕灌浆。灌浆孔分两排, 孔距1.5m, 排距1.0m, 交错布置。

4.3 监控及其他

在截污坝下游设置3口监测井, 定期对整个防渗系统水质进行监测, 如发现有渗漏现象, 可采取补救措施。

5 渗滤液调解池、回灌/回喷系统

5.1 渗滤液调解池设计

渗滤液水质受垃圾成分的影响很大, 有资料表明, 垃圾渗滤液中, 有机物浓度高, COD, BOD指标一般在数万mg/L到数千mg/L之间变化。另外, 水文地质的差异, 雨水时空分配不均匀等, 也影响渗滤液产生量。因此, 设计调解池库容设计为7000m3。主要有三方面作用:第一, 可以均衡垃圾液水量和水质, 有利于后续渗滤液的处理;第二, 利用其表面蒸发作用, 可削减部分渗滤液水量;第三, 考虑到雨季等因素, 足够的库容可防止渗滤液外溢。调解池设计水深5m。岩土堆砌压实, 底部及四周铺设PE防渗膜, 上面浆砌混凝土砌块。

5.2 回灌/回喷系统

回灌/回喷系统能实现渗滤液的循环处理, 进一步降低渗滤液浓度和减少产生量。它是利用填埋场覆盖层土壤净化作用、垃圾层的降解作用及最终覆盖层地表植物吸收作用进行。利用调节池内污水泵将渗滤液提升至配水井或回灌井。回灌井设在垃圾堆体内部, 进入配水井的渗滤液由PE管输送至回灌井。回灌井左右各设计50m×2m×0.5m回灌区, 中间是Φ100mm的PE穿孔配水管, 四周填充级配砾石, 上覆土工布。

另外, 回灌井里的管道上设置三通, 晴天干燥时可以连接水龙带, 在垃圾堆体表面堆筑小型土梗, 形成数片方格, 在方格内喷淋渗滤液, 利用热量蒸发, 有效削减渗滤液水量, 但要采取喷药等措施, 以控制臭味。回灌/回喷系统的设计, 可以有效减少渗滤液的处理规模, 在较大程度上节省渗滤液处理的投资和运行费用。

6 渗滤液处理

在垃圾液处理技术工艺上, 我们采用了碟管式反渗透 (DTRO) 两级垃圾渗滤液处理设备, 浓缩液仍采用回灌处理。实现了垃圾液的无害化处理和排放, 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7 结语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控制系统是垃圾场设计的最重要部分。在选取可靠的防渗措施的前提下, 要把减少渗滤液产生量作为渗滤液控制的首要因素, 同时要加大调解池容积, 对渗滤液进行均质和调峰。这将减少渗滤液处理的负荷, 降低投资和运行费用。

摘要:对新宾镇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工程设计与施工中, 减少垃圾渗滤液的产生和控制进行了工程总结, 论述了垃圾渗滤液处理工程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思路。

关键词: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滤液,控制处理

卫生填埋处理 篇2

论文一方面通过对兴丰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的总体工艺及各处理设施的运行情况和特征研究和探索,总结生化——膜处理组合工艺的优点和不足,结合其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优化措施。另一方面,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对UASB和SBR活性污泥中的群落特征进行研究,阐述在生化处理设施中优势菌群的主要种属。即论文通过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的分析,实现对生化——膜处理工艺的全面认识。

论文从实际工程的工艺出发,有较高的实践参考意义,但是也局限了论文的理论深度。成熟的工艺技术和成熟的研究手段,限定的工艺框架,论文未能提出创新性的成果和结论。如果论文更多的从工艺中的某个细节出发,对特定的现象和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论文会显得更加深刻和具体。

论文一方面从宏观的工艺对处理效果和运行特征进行研究,另一方面从微观上对生化处理设施中的活性污泥群落进行分析,这两个方面的研究对于全面认识该工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无论宏观还是微观的研究,最终应当有一个合适的结合点,对工艺的优化也应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希望作者在以后的研究中深入的将宏观的研究和微观分析有机的结合,对微生物群落与反应器性能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并探索之间的相互关系。

论文对所要研究的问题界定明确,定义准确,调查资料翔实,有理有据,旁征博引,用数字说话,而不是主观推测,用实践证明,而摒弃编造的结论。整篇论文体现了作者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专业知识,研究方法正确,目的明确,结论符合实际,建议切实可行。文章语言流畅、逻辑清晰、结构合理。

卫生填埋 焚烧发电 综合利用 篇3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4.77%,由此产生的大量的生活垃圾每年正以8%左右的速度增长,如何有效处理生活垃圾,考验着城市管理部门的智慧,这也是在世界范围内,城市发展进程中一个难以回避的重大课题。近年来,我国各个城市的地方政府在处理生活垃圾的体系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并且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我们也要认识到,处理生活垃圾耗资巨大,特别是大型垃圾处理设施,需要投入巨额建设资金,加之用地难等问题的困扰,成为地方政府和管理部门的难点。提高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效率和水平,将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由于农业生产的需要,大量农民进城积肥,城市生活垃圾主要用于堆肥或转运到农村用作肥料,因此城市一般没有建设垃圾处理设施。但是进入八十年代,由于农业生产开始大量使用化肥,城市生活垃圾不再用于堆肥,垃圾无处可去,只能堆积在城市周边的低洼地带,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最终引起了地方政府的重视。

在此情况下,为解决已初露端倪的“垃圾围城”问题,各地政府开始兴建垃圾处理设施,用于集中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如今,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卫生填埋,一种是焚烧发电,并逐渐形成了以卫生填埋为主、以垃圾焚烧发电为辅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框架。从实际情况来看,经济发达的城市和大型、超大型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标准要求很高,基本上要达到无害化处理的水平。而经济欠发达的城市和中小型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标准普遍偏低,无害化处理率也较低。

二、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存在的问题

尽管近年来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体系发展较快,但是与发达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和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归纳起来,我国目前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城市生活垃圾没有全部进行无害化处理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十二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到2015年,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生活垃圾要全部实现无害化处理,设市城市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要达到90%以上。可以说,经过各地的多年努力,许多城市都建立起了生活垃圾填埋或焚烧的处理体系。但是由于大型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费用大,一些城市限于财力,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水平不高,达不到无害化处理标准,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大约在79%。

(二)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填埋比例过大

据统计,2013年,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为17238.6万吨,填埋处理约占垃圾总量的72%,焚烧发电处理的生活垃圾占垃圾总量的26.8%,其他处理方式不到2%。1986年,深圳市建成了我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垃圾焚烧发电厂,迄今为止,全国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垃圾焚烧发电厂达到166座。但是由于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一次性投资大,项目周边居民反对强烈,短期内还难以成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主要模式。

(三)填埋处理没有完全达到卫生标准

目前,我国还有部分城市生活垃圾没有进行卫生填埋,只是在简易的垃圾处理厂进行简单的填埋处理。据统计,2013年全国约有1844.6万吨的城市生活垃圾没有进行卫生填埋处理,约占填埋总量的15%,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率仅为85%。总体来说,目前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还比较单一,主要以填埋为主,将近72%的生活垃圾被填掉,综合利用率较低,远没达到发达国家资源化利用的水平。

三、制约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原因分析

三十多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和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经历了从简单填埋到卫生填埋,再到焚烧发电资源再利用的过程,最终实现城市生活垃圾完全无害化处理和资源有效利用还需做大量工作。这其中,破解一系列制约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发展的难题是关键。

(一)体制方面

经过近年来的几次机构改革和职能调整,城市生活垃圾管理体制已逐步理顺,但是城市和城市区街的情况不同,关系不畅的问题仍然存在。例如,广州市生活垃圾由市城管部门统一进行集中处理,但是各区发展不平衡,有的区街管理机构不健全,制度不完善,管理力量相对薄弱,管理水平也不高,这些问题都会直接影响生活垃圾的处理。有的区管理体制和财政体制相对独立,需要自行建设垃圾处理设施,但是由于财力有限,建设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无论是卫生填埋场还是焚烧发电厂)需要投资数亿元,这里还不包括每年数千万元的维修费用,靠一个区的财力是根本无法承担的。

(二)资金方面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需要巨额资金投入。在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资金基本上由当地财政承担,处理每吨垃圾需要几十元至数百元不等的费用。2002年,广州市政府投资6.8亿元人民币,建成广州市兴丰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2006年,广州市政府又投资7.25亿元人民币,建成广州市垃圾焚烧发电一厂;2013年建成的第二座垃圾焚烧发电厂,投资高达近10亿元人民币。据统计,近年来广州市投入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的资金已经高达80亿元人民币,如此沉重的垃圾处理和设施建设费用,对一个城市的政府来说确实是沉重的负担,制约了垃圾处理工作的发展进程。

(三)处理技术相对落后

垃圾卫生填埋场和焚烧发电厂采用的都是科技含量比较高的设施。我国城市生活垃圾规范化处理起步较晚,高标准的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和管理技术力量相对薄弱,经验也很少,大都依靠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广州市兴丰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和垃圾焚烧发电厂均采用了国际上先进的通用模式O&M(运营-维护),进行建设和管理。兴丰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主要引进德国技术和材料进行建设,垃圾焚烧发电一厂是国内第一个采用中温次高压参数的垃圾焚烧发电厂,关键技术和设备主要从德国引进和采购。由于采用国际先进技术和设备,造成国产化水平较低,大型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费用很高,耗资巨大。

四、建议与对策

如何有效解决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难题,特别是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中资金不足和投融资缓慢的问题,必须对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投融资和建设管理模式进行市场化、企业化改革。政府部门要由目前的建设和管理模式,转变为对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规划和运行监管,制定相应的补贴标准和费用标准。企业根据政府制定的标准,可以灵活地选择融资渠道,进行项目融资,既可以有效缓解政府的资金压力,又能通过良性的资金运作滚动发展,增强环卫和环保产业的经济实力,逐步形成以焚烧发电方式为主、资源化综合利用、良性循环发展的格局,推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当然,由于受城市生活垃圾成分的复杂性等因素影响,一个城市不可能采取一种方式,就能完全解决垃圾处理的所有问题,但是前提是必须采取以一种方式为主、其他方式为辅的综合处理模式。

(一)卫生填埋方式的建议

目前,生活垃圾填埋仍是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我国各城市普遍采用的处理方式。卫生填埋是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不可缺少的方式,在垃圾处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垃圾焚烧设施建设的过程中,城市生活垃圾主要还是依靠卫生填埋处理,即使实现了以焚烧为主后,垃圾焚烧产生的10%-20%的灰渣仍需要进行填埋处理。垃圾焚烧发电设施全部建成满足需要后,焚烧设备需要定期进行检修维护,这期间仍需要填埋场替代处理垃圾。特别是随着垃圾分类的不断推进和深化,有些垃圾不适合焚烧,也不适合其他综合处理方式,只能进行填埋处理。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垃圾卫生填埋场的建设,提高垃圾卫生填埋场的管理水平,培育管理人才,提高管理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二)焚烧发电方式的建议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起步晚,欠账多,垃圾焚烧发电作为今后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主要发展方式,因此要大力发展垃圾焚烧发电处理事业,加快设施建设速度,扩大焚烧处理规模,使垃圾日处理的总规模与垃圾日产的总量相匹配,如此才能变被动为主动,改变垃圾处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局面,使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迈入正常运行的轨道。

一般来说,一个城市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日处理能力应当等于或适当大于垃圾的日产量,这样才能使生活垃圾处理处于正常状态。垃圾焚烧处理可以节约大量的土地资源,卫生填埋则浪费了大量的土地资源。根据对比分析,垃圾焚烧处理比卫生填埋处理可节约处理费用约三分之一。可以肯定,垃圾焚烧处理是减少垃圾处理资金,减轻政府财政压力最有效的途径。近年来,美国政府大力推进垃圾焚烧处理,相较卫生填埋的比例明显上升,并且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比较好地解决了垃圾处理问题。

(三)综合处理方式的建议

城市生活垃圾除了进行填埋和焚烧处理,综合处理利用的方式将使垃圾处理更加科学化,满足实际需要和提高效益。

1.垃圾分类处理的意义

目前,世界上垃圾分类处理在欧洲推广最好的国家是德国,亚洲是日本。在垃圾处理的问题上,业界普遍持有一个观点: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垃圾分类处理对于垃圾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和回收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是垃圾处理发展的最终方向。目前,我国各城市都纷纷开展了垃圾分类工作。随着城市垃圾处理事业的发展,各类垃圾的处理措施和政策法规正在得到进一步完善,公众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必将使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进一步深化,促使垃圾资源各得其所,变废为宝,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减少资源浪费。

2.加快餐厨等垃圾综合处理利用

生活垃圾成分复杂,有些成分既不适合焚烧也不适合填埋,如餐厨垃圾、金属、塑料等;玻璃、砖瓦等不适合焚烧但可以填埋,对于既不适合焚烧也不适合填埋的生活垃圾,需要进行分类回收和综合处理利用。目前,居民家庭产生的厨余垃圾基本上混入了生活垃圾,餐饮业产生的餐厨垃圾的一部分也混入了生活垃圾,进入生活垃圾收运系统,此外还有一部分餐厨垃圾被违法收运者收集,用于饲喂生猪或提炼“潲水油”。用未经严格处理的餐厨垃圾喂养生猪致使生猪感染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病菌,食用这种猪肉后可造成人体感染口蹄疫、肝炎等。厨余垃圾在油脂酸败的过程中会产生复杂的有机物,经高温熬煮后被分解成苯、芘、荼、蒽及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等有毒、有害和强致癌物,长期食用“潲水油”会破坏人体白血球和消化道黏膜,引起食物中毒或导致各种疾病,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为提高垃圾处理效率,防止污染链不断延续,各城市应加快立法,加快餐厨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步伐,将餐厨垃圾和厨余垃圾从生活垃圾中分离出来。

卫生填埋处理 篇4

关键词:填埋场,不良地质,灌浆

1 工程概况

娄底市城市卫生填埋场位于双峰县蛇形山镇,属于山谷型卫生填埋场,场址为剥蚀、溶蚀丘陵地貌。地质资料显示该填埋场场区存在石灰岩溶洞、断层和采空区等不良地质,分布见表1。

1.1 地形地貌

填埋场场区海拔标高140.00 m~210.00 m,最大相对高差70 m,地形坡度一般为10°~25°。场地中间地势较高,标高为200 m~210 m。填埋场长约450 m,平均宽度约150 m,库底标高140 m~142 m,北高南低,基本无植被覆盖。场区西侧山地为经济林区,植被覆盖率约100%,其余山地平均植被覆盖率约25%。

1.2 工程地质条件

填埋场场区位于涟源盆地洪山殿复式向斜内,场区分布的岩土层主要是第四系和石炭系的地层,区域断层F6从场地东北部通过,距离场地约1.5 km,走向北东,倾向北西,为平移逆断层。主要的次级褶皱有三个背斜,两个向斜,走向近东西,背斜轴部为石蹬子组(C1s)灰岩,向斜轴部为测水组下段(C1c1)含煤地层。

2 主要不良地质

场区内主要不良工程地质有岩溶、采空、断裂带等,结合各分布情况划分为Ⅰ~Ⅶ七个区域。

2.1 岩溶区

场区内岩溶主要分布在Ⅳ,Ⅴ和Ⅵ区,其中第Ⅳ,Ⅴ区为岩溶发育区,第Ⅵ区为岩溶中等发育区。第Ⅳ区岩溶发育,覆盖层以淤泥为主,溶洞顶板较薄,半充填或全充填,充填物为褐黄色软塑状粉质粘土,强度很低。第Ⅴ区岩溶发育,覆盖层以硬塑状粘性土为主,溶洞顶板厚度大而稳定,溶洞全充填,充填物以可塑~软塑状粘性土为主。第Ⅵ区岩溶中等发育,规模较小,部分区域超过封场标高。通过分析,只需对第Ⅳ,Ⅴ区岩溶洞进行处理。

2.2 采空区

场区内采空区主要分布在Ⅰ,Ⅱ,Ⅲ,Ⅶ区,其中第Ⅰ,Ⅲ,Ⅶ区为采空密集区,第Ⅱ区为采空零星分布区。场区范围内煤矿和硫铁矿沿煤层露头井下开采为主,石灰石矿以地表开采为主。

2.3 断裂带

场区断裂构造较发育,但是场区及附近无活动断裂通过。断裂带F1断层切割石蹬子灰岩,未见破碎带,切割测水组泥质砂岩、泥岩、页岩,破碎带泥化成岩,其余断层均未见破碎带。

2.4 废石矿渣

场区采煤及开采、冶炼硫磺矿的历史久远,场区范围内,废石矿渣结构松散,堆填面积约57 400 m2,总量约20万m3。

3 地基处理措施

3.1 岩溶洞

处理岩溶洞关键取决于灌入的水泥浆与残留土体形成的固结体能否完全有效地对溶洞进行充填、置换。为了确保灌浆取得预期的效果,对第Ⅳ,Ⅴ区实施浅层岩溶综合灌浆法。即对填埋场库底影响范围内的溶洞、溶沟、溶槽、土洞等空隙,通过灌浆管把一定压力的水泥浆送入洞室,水泥浆以填充和渗透的方式置换洞室中的土体、水分,并与残留土体形成一个强度高、防水性能好、稳定性能好的结石体,以达到加固溶洞的目的,从而满足垃圾填埋场地基承载力和稳定性的要求。具体处理方法如下:

1)单个溶洞的灌浆孔不少于3个,见表2。

2)灌浆作业中如遇串浆现象,则采用群孔并联灌浆。若串浆孔较多则在其余灌浆孔冒浆之后将其封闭,以控制灌浆压力,避免过大压力造成岩面或土层抬动。

3)实际灌浆过程中,对灌浆压力或灌入突然改变较大处增设钻孔520个,扩大灌浆处理范围。同时对溶洞周边土层作连贯性灌浆,扩大其稳定性范围,确保溶洞区及与溶洞周边土层的有效连贯性及稳定性,达到整体性效果,见表3。

3.2采空区

针对实际情况采用不同处理措施,见表4。

3.3断裂带

1)对于断裂破碎带较宽的区域,在库区清表后,沿断层布1.2m孔距的钻孔,孔径100mm,钻孔深10m,采用高喷帷幕灌浆,高喷灌浆采用摆喷,灌浆材料采用4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

2)对于岩质断裂带,当破碎带沿垂直方向为“V”字形(上宽下窄,在一定深度范围内缝宽变小,断裂带近于闭合)且两侧岩质完整时,先对断裂破碎带缝内的充填物实施掏空、清除,采用素混凝土填充缝隙。然后在库底岩质断面处凿出约1m的支承宽度,采用500mm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带作为库底支承板。

4地基处理效果

采用钻芯法和物探取样对填埋场库底地基灌浆处理工程进行检测。

灌浆检测结果显示以钻孔为中心灌浆区多形成放射状强反射,表层土体有少量水泥固结体,表层土体部分被劈裂,水泥浆沿劈裂缝扩散,检测范围内不存在较大规模空洞,表明场区灌浆前发育较多裂隙,经灌浆后水泥浆基本充满土体中裂隙和孔洞,场地灌浆效果明显。基岩面与表土接触带的钻进不漏水,基岩与水泥胶结牢固,接触带已被填充,且胶结良好,基岩与水泥已经能够共同受力。填埋场地基的灌浆处理是成功、可靠的。

5结语

1)针对填埋场区内不良地质进行分析研究,采用高压水泥灌浆工艺对填埋场区下岩溶洞、采空区进行灌浆处理。按照实验灌浆的选材、配合比,完成了工程施工。2)通过钻芯法和物探取样对灌浆区域进行检测,抽样显示溶洞、采空、断裂带的间隙和孔洞已灌浆充填,说明严格处理岩洞、断裂带所采用的综合灌浆措施是可靠的。3)娄底市城市卫生填埋场2007年10月竣工验收后已正式投产运行,运行效果良好,为类似在岩溶发育的区域工程建设提供了可参考的思路。

参考文献

[1]莫洪东.溶洞灌浆在具体工程中的应用[J].广西地质,2002,15(4):59-61.

[2]范兴发.比例坝生活垃圾填埋场灌浆防渗处理技术[J].水电勘测设计,2004,50(2):27-30.

[3]丁浪平.垃圾填埋场帷幕灌浆防渗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工艺[J].矿业研究与开发,2006,26(3):86-89.

卫生填埋处理 篇5

我国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已开展多年,特别是大中城市较大规模的垃圾填埋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开展相对较好,环评的质量较高。近几年出现亚行贷款的生活垃圾卫生填埋项目,为垃圾卫生填埋场环评工作提供了较好的参考。

对于拟建的垃圾卫生填埋场环境影响评价,可分为施工期和运行期进行。通常包括如下内容:周围自然、社会环境状况的调查与评价;工程分析,包括厂址分析、进场路线分析、工艺分析污染源分析、主要污染物防治措施:填埋场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主要为填埋气、渗滤液对大气环境、水环境影响分析,须以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为基础),污染物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结合环境影响预测分析结果,进行总量控制分析:公众参与;事故风险分析:拟定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论证工程建设的可行性,给出明确环境可行性结论并提出减缓环境影响的建议和措施。

从根本上讲,垃圾填埋场环境影Ⅱ自评价的目的是论述项目建设的环境可行性,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它重点回答与项目决策相关联的几个主要问题填埋场场址是否合理;填埋场设计是否符合清洁生产要求;拟定的环境污染控制方案是否可行;环境影响是否环境可接受,污染物总量控制是否能够满足要求。

二、评价标准选取

垃圾填埋场的选址一般位于距离垃圾源较近,而景观又不敏感的偏僻区域。很多大型城市的规划中早已将垃圾场的选址(或备用选址)列入规划中,并且对环境功能分区,执行标准很容易确定。但在很多中小城市特别是县城以下乡镇,规划中往往未对垃圾填埋场环境功能做出明确的划分,有些垃圾填埋场是在规划完成后才选址,很多县以下城镇根本没有正式规划,这要求环评工作人员确定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时,要对区域环境进行详细的调查,充分了解当地政府对该区域及周边区域土地利用规划的意向,征求当地环保部门意见,然后合理确定评价执行的环境标准,并通过审批环评报告书的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执行。

笔者认为,环评工作人员应在充分理解各环境标准环境功能区划分依据(可参考国家有关环境功能划分标准)、详细进行区域环境调查、规划调查的基础上,协助环保行政部门确定垃圾卫生填埋项目区执行的环境质量标准。对于现行环境质量标准里没有的指标,如H2S、NH3等可参考TJ36-79中的相关标准值。污染物排放标准应该在《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1997)基础上,根据项目工艺特点、污染物特点适当选取其它污染物控制标准作为补充,如《锤式垃圾粉碎机》(CJ/T3051—1995)等。

三、垃圾渗滤液的环境影响评价重点

1.垃圾渗滤液水质、水量及相关问题

在垃圾卫生填埋场建设项目环评中,不可避免要遇到水污染源水质、水量确定的问题。它是水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是工程分析的重要内容。

影响垃圾渗滤液产生的主要因素有:第一,垃圾的组成。垃圾的组成直接影响到渗滤液水质组成,不同地区、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均会带来垃圾成分的变化。因此,垃圾渗滤液水质会随着时间和地域的不同发生变化。第二,垃圾的预处理。在填埋前如果能够将垃圾破碎,可增加填埋场密度,降低垃圾对水的渗透性,增大垃圾的持水能力,增长了垃圾与水的接触时间,加速垃圾降解,这样会使垃圾渗滤液污染物浓度增加。第三,填埋时间。填埋年龄的不同垃圾降解速率不同,会使渗滤液的组分和各组分的浓度发生变化,随着填埋时间的增加渗滤液中污染物浓度会逐渐降低。第四,垃圾的湿度。当垃圾的湿度达到60%以上时有利于垃圾的降解,此时垃圾的降解速率能够达到最大,很多为填埋场采取人工供水方式控制垃圾湿度,但水分过大会会稀释渗滤液,使污染物浓度降低。第五,填埋深度。填埋的深度越大,水分停留时间越长,浸出的污染物浓度越高。填埋场选址地形条件的不同,会导致填埋深度不同。因此,同一种垃圾成分、同一地区不同垃圾场的渗滤液水质也可能出现较大的不同。

因为垃圾渗滤液的水质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受影响的因素颇多,所以在环评中会带来污水处理站进水水质确定的问题,因环评处于建设前,不能通过长期的实测确定水质。因此,环评工程师要注意搜集相关的数据、资料,掌握大量详细资料,了解渗滤液水质变化的内在规律,不能盲目追求效益,照搬国内其他的环评以缩短环评周期,最好平时对当地现有的垃圾场多做一些实测调查、并纪录相关的影响因素变化情况,为今后提高环评工作质量作铺垫。垃圾成分的变化预测可参考与当地发展规划和人口变化趋势相近的其他地区的统计资料,一般经济落后地区这方面条件较为优越。

影响渗滤液产生量的因素诸多,如降雨量、蒸发量、地面流失、入渗、表层覆盖、排水设施等。水量的估算方法有很多,如理论计算法(水量平衡)、经验计算法、经验统计法等。各种方法各有各的优点和缺点,目前不论是环评单位还是设计单位多采用经验公式进行计算,如式4-1等,在环评工作中,应根据现场地形条件、掌握资料忣况选择最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

2.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问题

垃圾渗滤液组成十分复杂。研究表明,生活垃圾渗滤液水质总特征是CODcr、BOD5浓度高,金属含量高,氨氦含量高,微生物影响失调。渗滤液水质对各种有机污染物检出多达几十种,但浓度均较低。个别地区垃圾场渗滤液重金属含量较高。确定评价因子的常规做法是:以SS、CODcr、BOD5、氮氨、大肠菌值作为污水排放的控制因子,预测评价时多数以CODcr、BOD5、氨氮作为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的特征污染物来评价地表水环境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SS,目前在我国松花江水系已经确定了该因子水质标准(《松花江水系环境质量标准》(暂行),如:III级标准标准值为SS<25mg/l),并在该地区垃圾卫生填埋场项目中环境影响评价中列为现状评价。目前河北省尚未制定悬浮物的地方标准,个别地区环评应予适当考虑。

地表水的水质预测应根据“环评技术导则”选取适当的预测模式和预测水质,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正常工况情况,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状况良好,稳定达标排放;二是污水处理站出现运行出现问题,水质超标排放情况下的预测。

营运期评价时段划分为三个阶段:填埋开始至渗滤水质达到稳定的阶段:稳定后至封场阶段:封场后至污染自然消除阶段。三个阶段应根据不同时期的污染特征,确定合理的评价深度,不能随意忽略任何一个阶段。而且,在每一个阶段中,垃圾渗滤液水量、水质也会有一定的变化,分析评价时应在同一时段内取最不利条件下进行。

3.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问题探讨

地下水的环境影响评价与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实际上是相互关联的。因为它们有着共同的污染源——垃圾填埋体,污染物的载体同为垃圾渗滤水,渗滤液导排、防渗工程直接关系着垃圾渗滤液在填埋体内的停留时间和下渗

量,下渗量大导出量就变小,下渗量大、地下水位浅时也就不可避免的造成地下水污染。同时,一般浅层地下水多以地表径流和雨水作为补充,一定程度上地下水来源于地表降水。

但是,地下水的污染与地表水污染不同,地表水的自然净化能力较地下水要强很多,且地表水造成污染后通过控制污染源排放、水体自净会在一段时间后得到较好恢复,而地下水一旦造成污染将是长期的、难恢复的。环境敏感时还可能直接影响人身健康,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与地表水评价相同,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也是在渗滤液水量水质确定后来进行。一方面是渗滤水正常排放时(防渗工程、导排工程设施状态良好,运行正常)的环境影响:另一方面是衬里发生破裂时,渗滤液大量泄漏对环境的影响。垃圾渗滤液对地下水的影响评价,需要基于对区域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渗滤液导排技术方案有充分的了解和正确认识的条件下。这要求环评工作者和环评单位要有大量的知识积累和资料收集,必要时作一些现场实测工作。

四、填埋气的环境影响评价重点

1.填埋气气体成分分析与产气量的估算

目前的垃圾填埋场多为厌氧型,填埋气体是生活垃圾在填埋处理过程中其有机废物经厌氧降解产生的混合气体,填埋气体的产生扩散会引发不少的环境问题,它既是爆炸源,又是一种可引起全球趋暖的温室气体,更是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有害气体。有关研究资料证明,填埋气体的主要成分包括CH4、CO2、H2、N2和O2,还有一些微量气体,如H2S、NH3、庚烷、辛烷、壬烷、己烷、正丁烷、异丁烷、丙酮、苯、硫醇、氯苯、氯乙烯等。

实际上,垃圾填理场中最关心的大气污染物为H2S、NH3等恶臭气体,因此,恶臭气体的含量和产气量是环评中工程分析的重点需要确定内容。典型垃圾填埋气成分如表1所示。

填埋场的垃圾废气产生量和成分与被分解的固体废物种类有关,而且随填埋年限而变化,同时填埋场实际产气量还受到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如垃圾中的含水率、营养成分、pH值、温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现在环评中多采用经验公式法。

2.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

目前,环评中卫生防护距离的确定主要是采用《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T13201-91)中推荐的公式进行计算,计算时要注意级差的选取原则和参数选取,避免错误发生。如果计算结果与《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4)、《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1997)中关于生活垃圾填埋场选址的有关要求(场址周围500m范围内部的不得有人畜居栖点和居民居住区)则按较严格的执行。在复杂地形,如类似承德地区的山区,环评单位应详细分析风向风速与地形对污染物扩散的影响,以及污染源与敏感点的位置关系确定合理的卫生防护距离。

在做好工程分析工作之后,有了产气浓度和产气量,相应污染物的排放量也就确定了,为预测提供了基础数据。而排放方式也是预测的重要根据,目前国内的垃圾场绝大多的填埋气属于面源排放,排放高度与地形有关,要视项目的具体情况而定。预测模型的选取多采用面源模式,同时还应适当考虑局地风场。

3.填埋气的处理、利用

目前填埋气的处理方法有多种,基本分为两类:焚烧处理排空、综合利用。填埋气的综合利用程度与填埋场所在地的经济条件有直接关系,主要的利用方法有不经过净化,直接作燃料供锅炉或工业炉窑使用,脱除CO2后,作为高热值燃料用于发电燃料等;经过脱CO2和H2S的净化处理,达到或接近天然气标准,再经压缩作汽车燃料。

本着清洁生产的原则,对于这种可利用的废气资源,应在环保措施论证中优先考虑综合利用,但也要充分考虑当地的经济技术条件,从目前河北省建设的垃圾卫生填埋场运行情况可以看出,沼气的利用率较低,主要受用户、处理成本及投资的限制。因此,在环评中在优先考虑填埋气综合利用的同时,要充分的论证其经济可行性,避免环评成为空洞的“设想”。

五、如何分析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选址的合理性

在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的环评中,选址合理性是重中之重,因选址不当带来的环境污染往往是无法挽回的,非一般的工程措施能够解决。因此,环评中的选址合理性分析要充分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一般来说,垃圾填埋场选址,需对合理运输距离区域内可能选址地点,进行全面调查和分析确定3个或3个以上的侯选厂址:然后尽心现场踏勘,对场地的地形、地貌、植被、地址、水文、气象、供电、给排水、覆土资源、交通、厂址周围人群情况进行对比分析,预选出2个或2个以上的预选场址:对于选厂址方案进行经济、技术、社会及环境比较,推荐拟定厂址。对拟定场址进行地形测量、初步勘查和初步工艺方案设计,完成选址报告或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申请报告)通过审查确定选址。

六、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对其他的环境影响

卫生填埋处理 篇6

一、生活垃圾卫生填埋的污染源分析

对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进行环境监测, 主要是对填埋场中存在的对环境可能具有污染影响的污染源和污染物进行监测。环境监测的内容主要包括垃圾填埋场区内外环境空气、地下填埋气、渗滤液、地表水、地下水以及土壤, 其中以渗滤液和填埋气体对环境的影响大, 是监测的重点。

(一) 渗滤液

垃圾渗滤液产生有三种来源, 第一种来源于垃圾本身的水分, 第二种来源于存在于生活垃圾中的有机物受到氧化作用发生分解产生的水分;第三种来源于降雨以及进入垃圾填埋场的地下水。通常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在进行兴建的过程中在四周和基底采取了必要的防渗措施, 雨水是不能从填埋场四周和基底进入的, 因此渗滤液的产生量以填埋场表面深入的雨水为主。渗滤液量的计算结果对渗滤液处理的过程中的参数选择具有直接的影响, 也是对渗滤液处理工艺是否正确合理进行判定的重要参考数据。计算垃圾渗滤液的方法以分水量平衡法和经验计算法最为常用, 可根据地区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渗滤液水质组成非常复杂, 其中以金属含量和氨氮的含量较高。即使在同一个生活垃圾填埋场, 在不同的时间或者不同的地点对渗滤液中的同一污染物进行取样, 污染物的含量也会不同。另外污染物的浓度还会随着垃圾填埋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在不同阶段对于渗滤液中污染物浓度的取值要注意具有代表性。

(二) 地下填埋气体

生活垃圾填埋场中的恶垃圾经过氧化作用进行降解, 最终会产生填埋气体, 通过经验统计、理论计算等方法可以得到填埋气体的产生量。填埋其他量是逐年变化的, 受多方面的条件的制约, 要完全的将填埋气体是不可能的, 通常实际收集的填埋气体量为理论上产气量的10%~40%, 计算可取20%~25%的中间值。垃圾厂产生的填埋气体的组成以CH4、N2、CO2为主, 较高的甲烷含量与空气混合使发生爆炸的风险增加, 填埋气体中还含有一定量的H2S、NH3等恶臭气体。可根据填埋气体产生量和成分所占的体积比来进行垃圾场大气污染源强加以确定。mg/m3

二、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环境监测结果分析

本文以重庆长生桥垃圾填埋场为对象进行环境监测, 监测重点在于对垃圾场渗滤液和填埋气体, 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

(一) 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后废水监测结果

监测结果如下表1所示:

(二) 填埋场地下填埋气体现状分析

三、结论及建议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填埋气体主要成分为氧气和氮气, 但是生活垃圾具有产气快、产气量大等特点, 应该对填埋气体的热能进行综合利用并及时对填埋气收集和处理系统进行完善, 增加突发性污染事件的应急措施。垃圾填埋场的防渗系统的建设要符合国家环境部门和建设部门颁发的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按照标准要求对垃圾填埋场的防渗系统进行严格的检查和评判。关于渗滤液的处理存在多种工艺, 但是每种工艺都具有自身的优点和缺点, 这就需要垃圾填埋场根据实际的环境状况和自身的条件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 并在不断的探索中对渗滤液处理工艺逐步的完善。各个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在日常的使用运行中, 要重视对填埋场的渗滤液收集和处理系统进行维护和保养工作, 加强管理, 以保证渗滤液中污染物符合排放的标准, 防止对地下水造成污染。同时加强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环境的跟踪监测, 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保证填埋场的厂区环境符合标准。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城镇居民的大幅度增加, 生活垃圾也越来越多。对于生活垃圾的处理,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是目前最有效的方法。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的环境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垃圾填埋场污染物的排放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受到环保部门的关注。本文对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的环境现状进行分析, 探讨垃圾场的环境监测问题, 对垃圾填埋场的环境现状进行调查和评价。

关键词: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环境,现状,评价

参考文献

[1]赵由才, 龙燕, 张华.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3.

[2]朱青山.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技术与管理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2.

[3]GB16889-2008.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S].

[4]DB44/26-2001.水污染物排放限值[S].

卫生填埋处理 篇7

一、填埋区构建工程

1 总则

土方施工是指填埋场构建过程中的土方开挖、回填、倾倒、处理、湿度调整、铺开和压实等工作。施工单位须按照设计要求提供足够的施工设备, 并按要求达到一定的压实度。开挖、填土外置压实技术及所应用的机械应提交详细的施工方案, 施工过程中须进行质量控制试验以确保施工方法正确, 就有关土方工程的临时工程提出建议书, 并须得到监理工程师核准。整个场地在施工过程中须保持整洁, 所有材料包括临时性工作材料须存放有序。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和废弃物每天须清除不少于一次。施工车辆出场前必须进行清理, 以保证不会将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泥土、碎块等带到附近道路, 离场的每辆车都须经过洗车机清洗;在施工中采用适当的防尘措施, 以防止施工期间产生的灰尘造成污染。场地内的钻孔和探坑须用膨润土和场内土壤回填及压实。回填土壤以及采用的回填和压实方法须事先得到现场监理工程师的批准。在开挖或填土之前, 须清理移走山坑周边表土并放置在指定的表土贮存区内, 以备日后之用。将坑底剩余的淤泥清除, 深度直至天然土层。地基土必须结实, 没有可见的表面水。土中不含有机物 (草木、树干、根、树叶等) 。如在场地地基表面有持续地下水涌出, 整个地基表面须用0.3m厚的碎石覆盖 (最小粒径75mm) 。

2 排水及表面水的管理

应根据图纸建设永久性地表水排水沟及排洪渠。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地表水, 防止积水及泥土流失。有需要时, 施工方须在受施工影响的地方 (包括开挖区和回填区等) 采用预先防止泥土流失的方法, 包括但不限于:沙泥挡、防护堤等。

3 回填

回填应采用自然土壤和经人工处理材料。在回填工作施工时, 须按设计要求进行压实以构成稳定的回填区。材料不得含有任何不符合要求的物质, 回填材料不得含有过多有机质, 不得含有直径大于75mm的垃圾、土块、石块或其它有害物质;在填埋区内, 场内构建地表下200mm之内的填料中不得含有直径大于20mm的有机物、垃圾、土块和石块或其它有害物质。回填层底面须水平放置, 并有系统地进行压实, 直到压实表面平整一致。每层坡度须一致并符合要求, 以便为下一步工作打好基础, 每层松放的厚度不得超过300mm, 然后压实。在重型压实机不能施工的地方 (例如边坡) 应采用手动小型压实机, 每层松放的厚度不超于150mm。施工期间须确保因重型车辆和运输设备而压实的道路有统一的压实度。监督施工单位对任何发现不符合要求的地方重新进行施工。因下雨、曝晒、设备问题或其它任何原因而造成的回填压实度达不到要求时, 须将回填材料挖出晾干或使用其它适合的方法以确保材料的含水量符合要求后重新进行回填压实。

二、填埋场防渗系统工程

本项目防渗系统采用复合防渗层, 由底层往上分别为4800g/㎡GCL膨润土防渗层、1.5mm HDPE双糙面防渗膜层、600g/㎡长丝非织造土工布防渗膜保护层、厚度为200mm碎石排水层 (渗滤液导流层) 、200g/㎡土工滤网 (过滤保护层) 组成。

上述材料的技术指标按施工图要求, 实际选用的材料的性能应优于设计要求的指标, 碎石应清洗干净表面杂质。

防渗层施工的工艺要求:首先, 填埋区应按照构建施工图严格进行施工。防渗施工基底不得有砖石、瓦块及尖刺颗粒硬杂物, 无树根、杂草及可能破坏防渗材料的各种异物, 基础表面不得出现凹凸不平现象, 保证平整, 对场底基础面应进行压实, 并检测压实度符合设计要求。在铺设防渗材料过程中, 应随时对基础面可能出现的异常变化现象进行检查及修补。在铺设过程中, 应确保地表水排放良好, 有效地降低地下水, 以确保基础面不受潮湿的影响。

然后, 施工单位应保证具有足够的焊接设备, 确保连续作业不会由于焊接设备不够而出现中断现象。焊接工作进行前要进行必要的试焊接, 试焊接在防渗材料样品上进行, 确保焊接性能、焊接方法、焊接温度等基本要求无误后才可进行正式焊接, 试焊接样品至少不小于3.7m长, 0.6m宽;对试焊接样品应进行剥离强度及剪切强度的检测, 如结果与材料要求不符, 则须由供货商更换满足要求的新材料。

最后, 防渗系统铺设施工技术要求防渗材料正式铺设施工前要求对场地进行全面检查确认。并应对防渗材料的质量 (含各项技术指标以及表面是否有皱纹、气泡、破损等问题) 进行严格检查, 确认无误方可进行铺设。铺设的每种材料应进行编号, 并根据顺序进行铺设。对材料编号应交监理工程师备案, 以便检测。当出现温度过高、过低、降雨等不利天气时时应停止铺设工作。在施工过程中, 工作人员及现场施工人员应穿对防渗材料无损伤的鞋子, 且不得从事可能损坏防渗材料的活动, 如吸烟等。对铺设好的防渗材料应及时压放对材料无损的重物如砂、土袋以防被风刮起。铺设中如发现基础受损, 应及时进行修补, 经反复压实并由监理工程师验收通过后方可进行铺设。不允许任何车辆直接在防渗材料上通行。在防渗材料铺设及焊接过程中, 监理工程师应对操作程序、铺设、焊接质量进行及时检查, 对明显缺陷或怀疑处, 有权提出检测, 要求施工单位进行修补, 直至检测合格。在铺设过程中, 应尽量将皱纹推平, 对难以推平处, 在征得监理工程师的同意的前提下, 可剪去多余部分, 并对接缝处进行修补。

防渗材料及焊接技术的现场检测, 针刺气压测试:A设备装置, 气泵 (手动或马达驱动) 配备有压力表使压力保持在25~30psi (160k Pa~200k Pa) 、有配件及接头的橡皮管、尖的中空针或其它核准的供压装置。B检测程序, 封住受测试缝的两端, 将针或其它供压设施插入热融焊接所产生的空隙中, 将气泵加压到25~30psi (160k Pa~200k Pa) , 关上阀门, 保持此种压力5分钟, 压力值能保持在15.25cm汞柱以上, 则该接缝通过检查。如果压力外泄超过上述值或不稳定, 则需标出问题区并依技术规范规定修补。压力测试缝的结果应记录在每日进度报告中。

三、渗滤液收集系统工程

渗沥液收集系统是在库区底部防渗系统以上设置收集开孔主管和支管 (HDPE管) 、水平渗滤液碎石导排层。

在库底防渗系统上部碎石排水层设置渗沥液收集系统, 放置穿孔花管, 并采用200g/m土工滤网包裹;收集系统分为收集主管及收集支管, 沿着库区底部主要流向布置。渗沥液收集后引至下游的渗沥液调节池内。

1 材料要求

碎石应采用经过严格筛选的d=20mm~40mm的级配碎石, 碳酸钙的含量 (以重量计) 不超过10%, 碎石应坚实。管材规格为:dn315、dn225。管道开孔的孔洞规格须按照图纸所示尺寸预制或现场钻制。收集管的上游末端须用管帽焊接密封。

2 施工要求

PE管道在连接之前必须将管道吹扫干净, 不得将任何可能堵塞管道的物质留在管内。管道如果暂时处于开口状态, 应临时用胶带封住, 以避免渣土等杂物进入造成堵塞。由于渗沥液收集系统在防渗系统上部施工, 因此, 必须做好充分的施工保障措施, 防止损坏防渗系统结构, 所有管道穿膜处均需做好密封处理。渗沥液收集管铺设于防渗系统上部, 先铺设过滤机织布, 然后再放管堆石, 并用过滤机织布包裹后, 周边砂石回填。

四、地表水及地下水收集系统工程

1 地表水

在垃圾填埋场环场道路及平台设置排水沟, 收集填埋场的地表水, 最终排入填埋场现有排水沟。施工要求:砌砖应该砂浆饱满, 修建在土质地基上的截洪沟如遇到工程地质条件较差的地段, 要进行处理时。

排水沟开挖应适应外形以减少回填, 排水沟应分段砌筑, 沟底纵坡和沟底标高根据图纸放线后如发现与现场相差较大, 可以根据现场地形进行局部调整, 纵坡大于10%的陡坡段应设置跌水。

2 地下水

地下水收集系统包括库底地下水收集主管、地下水收集支管。该系统设置于库底防渗系统以下0.5m处。在库底防渗系统下部设置地下水收集盲沟, 盲沟内放置开孔HDPE管;盲沟分为主盲沟、次盲沟, 沿着地下水流方向布置。主盲沟尺寸为0.8×1.0m, 沟内填充碎石, 铺设dn315PE穿孔花管并用过滤机织布包裹;次盲沟尺寸为0.8×0.8m, 沟内填充碎石, 铺设dn225PE穿孔花管并用过滤机织布包裹。

结语

上述新建的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的施工过程中, 通过建设、监理单位的层层监督, 落实质量控制措施, 对重要工程部位加强控制, 现已完成施工任务, 办理了工程竣工验收手续, 现已投入使用。该工程被评为广东省市政优良样品工程, 还被广东省、国家评为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一级填埋场。

摘要:笔者结合自身在某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建设过程中积累的经验, 讲述了质量控制要点和过程。

关键词:垃圾填埋场建设,质量控制,系统工程

参考文献

卫生填埋处理 篇8

关键词:垃圾处理,填埋场,全密闭,北京市

为了提高填埋作业水平, 达到北京市政府对垃圾卫生填埋场的考核要求, 最大限度减少臭味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以及响应《关于切实提高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运行管理水平的意见》中的:“切实提高垃圾填埋场作业标准和作业水平, 严格控制作业面积, 推广膜覆盖作业, 每班作业后进行覆盖, 非作业面采用膜全密闭覆盖工艺”等相关要求, 并结合填埋场作业的实际情况, 开展垃圾卫生填埋场全密闭作业工程。北京市各垃圾卫生填埋场目前已完成全密闭作业工程。

1 项目建设必要性

卫生填埋场有必要进一步改进作业工艺, 提高臭气治理的效果, 以满足环保要求。根据填埋场目前的实际情况, 本项目建设必要性主要有以下几点。

1.1 臭气影响周围环境

1.1.1 作业面新鲜垃圾产生的臭气

由于垃圾填埋量和作业面积成正比, 因此必须有效控制每日的作业面积, 减少垃圾暴露面和暴露时间, 才能够避免新鲜垃圾在填埋过程中由于长期暴露产生的臭气。根据北京市市政市容委关于垃圾暴露面积 (平方米) 与垃圾日处理量 (吨) 之比不得大于1∶1的要求, 合理安排作业单元, 将随时覆盖与日覆盖相结合, 同时有效利用工作间歇, 调整工艺模式, 合理安排车辆和人员, 减少垃圾暴露停滞时间, 做到及时、有效地黄土覆盖和临时覆盖。

1.1.2 堆体表面逸散的填埋气

传统的填埋工艺虽然要求随时覆盖与每日覆盖, 但是覆盖的材料大多为黄土, 其密封效果不是很理想, 存在部分填埋气无组织逸散的问题。其主要原因一是填埋区未进行有效密闭和气体表面收集, 填埋气很容易通过堆体表面散发到大气当中;二是随着堆体的不断升高和挤压, 现存收集井的负担越来越重, 甚至部分已失效, 填埋气无法得到有效收集处理。因此, 需要对填埋区增加气体表面收集系统, 同时对膜下气体收集网络进行重新设计, 将膜下聚集的气体及时引入到填埋气收集管网中, 进一步降低填埋气体向外无序散发的几率, 达到有序收集和处理。

1.1.3 污水淤积散发的臭气

由于填埋场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容易出现渗滤液侧渗或局部地下水位过高的现象, 会对填埋场整体环境的维护和填埋作业的开展带来很大的困难。目前填埋场堆体经历不均匀沉降作用, 表面部分区域由于降水或填埋作业的原因, 容易积存污水, 散发大量臭气, 且有碍观瞻。针对这个情况需要对表面积存的污水进行有序排放, 并结合气体表面收集, 敷设表面导排管, 兼填埋气收集导排和渗滤液导流的双重作用, 以解决填埋场渗滤液和表面污水积存的问题。

1.2 满足环保要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的环境意识明显增强, 如果垃圾卫生填埋场周围的居住区距离填埋场太近, 一旦填埋场臭气外泄, 将对周围的居民产生较大的环境影响。因此, 急需通过改变工艺, 加大投入, 提升管理水平, 构建环境友好型填埋场, 消除垃圾填埋场对周边的环境影响。

1.3 符合相关政策的要求

根据北京市市政市容委的要求, 对现有新填埋作业区进行膜覆盖, 并进行膜下气体收集及渗滤液导排, 最大限度杜绝臭气散逸和实现雨污分流, 减少填埋作业对周围环境的污染。此项目有助于消除环卫设施对周边的环境影响, 为填埋场的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环境友好型设施创造必要的条件。

2 主要工程

2.1 新扩容区密闭作业

2.1.1 填埋分区

应对作业单元面积进行严格控制。在库区四周铺设导排盲沟, 库区内铺设分隔盲沟。通过分隔盲沟将库区分隔成若干指定面积的单元网格, 填埋作业过程在指定的单元内进行。将堆体由西向东, 由南向北做1%的坡度, 方便表面雨水导排。同时进行密闭及气体表面收集系统的建设。然后将填埋作业区移至下一库区, 以此类推。该作业方式可较好实现分区作业和库区密闭的要求。

2.1.2 膜上道路

划分填埋区后, 在库区周围兴建膜上道路 (环库围堤) 。在道路内侧设置临时排水沟, 方便堆体及道路表面雨水的导排。同时结合密闭工程, 设置道路下防渗层, 满足作业场臭气整体收集和渗滤液导排需要。

2.1.3 膜上作业

填埋作业工艺采用下推法作业方式。利用膜上道路构建卸料平台, 垃圾卸车后, 由作业机械自上而下推铺并压实。雨季每层垃圾的填埋高度为4 m, 旱季为2 m, 每个填埋单元填满后依次向前面的单元进行填埋作业。交替填埋4次, 达到12 m设计填埋层高度, 充分沉降后约为10 m, 同时进行填埋层的气体表面收集和密闭化覆盖。以此类推, 直至填埋高度达到堆体设计高度, 再进行最终封场操作。

2.1.4 膜下粘土覆盖层

为保证不因膜破损或局部漏气引起收集管道内氧含量过高, 导致火炬无法点燃, 本工程在HDPE覆盖膜下面设置了400 mm的粘土覆盖层。粘土覆盖层的作用一是保护表层膜片不被垃圾堆体内的硬物戳穿;二是使整个全密闭区域平整, 气体收集管线按照铺设要求包含在粘土中, 可有序导出沼气;三是避免因膜破损可能导致的覆盖膜面积水下渗问题。

粘土覆盖层利用推土机进行推平找坡压实, 粘土厚度400 mm, 压实密度0.9 t/m2。粘土覆盖后库区坡度由南向北, 坡度为1%。

2.1.5 锚固及临时排水沟

在新环库区围堤道路内侧设置锚固兼临时排水沟。其结构见图1。

围堤道路内侧锚固兼临时排水沟兼具临时排水及锚固作用, 沟宽600 mm, 深1 000 mm, 其结构层由上至下分别为:

1.5 mm HDPE膜;

400 mm粘土, 压实度0.93 t/m2;

1.5 mm HDPE膜。

2.1.6 HDPE膜覆盖

全密闭作业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是填埋堆体表面除己建设最终覆盖层的区域和作业面外其它表面均需采用HDPE膜进行覆盖, 覆盖膜边缘至少埋入堆体800 mm以上。

二是膜与膜之间以及膜与管道的交叉点应密闭, 同时将膜下存在的气体负压导出进行发电或燃烧处理。

三是所有填埋气收集管均为负压运行。及时修复漏点, 防止爆炸事故发生。

2.2 气体表面收集系统

膜下气体表面导排管分为支管、主管和总管3种, 管径分别为63 mm、90 mm和110 mm。其中库区内的支管和主管与部分总管敷设在HDPE覆盖膜之下, 埋藏在600×800 mm的盲沟中, 采用土工布包裹加花管形式敷设。主要负责收集粘土层上部渗漏或残余的沼气及臭气, 防止因膜破损引起臭气散逸。总管在HDPE膜表面敷设, 其作用是将支管内气体汇集至集气站, 再输送至气体预处理系统进行发电、燃烧处理。

实施分区填埋作业之后, 在敷设HDPE覆盖膜和粘土覆盖层的基础上, 本工程利用库区膜下气体表面导排管和填埋气集气竖井, 构成了完整的填埋气收集系统, 确保填埋气得到高效的收集和导排。

全密闭工艺主要是采用HDPE膜进行覆盖, 利用HDPE膜防水不透气的优点将填埋堆体内释放出的气体进行集中收集。但是从堆体渗透出的气体温度较高, 遇冷后在全密闭膜内积聚形成的蒸馏水无法及时倒排, 会浸湿坝体, 长期反复积聚的液体渗入坝体内, 严重影响堆体稳定性。

3 结束语

卫生填埋是从简易的垃圾堆放和填埋处理发展起来的, 具有工艺简单、投资较省、运行费用较低、技术可靠等优点。在较长时期内仍将是我国广泛采用的一种垃圾处理方式。但是, 垃圾填埋场在运行过程中及封场后相当长时间内会产生大量填埋释放物 (渗滤液和填埋气体) , 它们对环境的即时和潜在危害很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以及环保意识不断增强, 对填埋场产生的二次污染问题也越来越关注, 特别是臭味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卫生填埋是不产生二次污染的垃圾最终处置方法, 但由于国内垃圾卫生填埋技术发展比较晚, 在填埋工艺和污染控制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谈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设计 篇9

关键词:垃圾渗滤液,重金属,检测

0 引言

目前,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主要处置方法是卫生填埋和焚烧。其中, 卫生填埋方式在我省使用更加广泛, 在填埋阶段以及填埋场封场后期会产生大量垃圾渗滤液, 渗滤液易于渗透进入未经防渗处理的岩土层和表土层, 向周围水体扩散重金属离子等污染物, 然而, 不论自然界自净能力有多大, 势必还有一部分污染物, 尤其是某些难降解重金属, 当超过介质的环境容量之后一定会继续向外迁移。重金属离子浓度高, 垃圾渗滤液中含有的铜、铁、锌、铬、镉、铅等重金属离子浓度是一般生活污水的上百倍, 如何高效经济地检测分析和处理好垃圾渗滤液, 是摆在环境工作者面前的一项严峻任务。目前采用的处理方法如: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对于垃圾渗滤液特别是中晚期垃圾渗滤液的治理都还存在各种缺点, 且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成本都要远高于一般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处理成本。本文进一步采用ICP-AES技术检测并分析重金属的类别与浓度, 并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讨论现行垃圾渗滤液处理新技术。

1 工程概况

以我省某个无害化垃圾处理填埋场为例, 该场距离市区约13 km, 垃圾日处理量为210 t/d~240 t/d, 除运走的一部分, 剩下的都在调节池内进行暂时储存, 池内不大, 容纳渗滤液的量有一定限制, 而且雨天的时候还会溢出敞口设计的池口。要保证所有的渗滤液在处理上都能够达标, 不会再一次受到污染, 对渗滤液进行处理的相关工程是紧急需要的。在对生活相关垃圾进行填埋的场所中, 水的质量和多少有很大的变化且渗滤液受到高浓度的污染。渗滤液中除CODCr, BOD5, NH3-N等污染物指标严重超标外, 还有卤代芳烃、重金属和病毒等污染。所以不妥善的对渗滤液进行处理, 那么会严重的污染到地面以及地下相关水源, 对居民们的健康造成威胁。建立渗滤液相关的处理站不但能对这个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 还能够将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整体质量进行提高。根据当地实际, 该处理厂设计渗滤液处理规模300 m3/d, 并在垃圾场内为渗滤液处理设施预留了空地, 并配备了水电等设施。

2 垃圾渗滤液处理新技术研究

2.1 吸附法

将锯末、活性炭、沸石、废旧报纸加入到厌氧填埋的生活垃圾中, 可吸附垃圾中的污染物质, 对它们的吸附能力比较发现, 锯末和活性炭能够较好地吸附渗滤液中溶解的重金属离子如铜离子、镉离子和铅离子, 从而降低填埋初期渗滤液中的重金属离子浓度。研究结果表明, 锯末对垃圾渗滤液具有减量作用的根本原因在于锯末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在锯末中的成分有一半以上都是由纤维素组成, 它于降解的时候对垃圾层面里所存在的水分进行了消耗, 使得氢从所消耗的相关水分中转变到了甲烷里面, 最终H2O里的氧分子转变到了CO2里面, 至于降解流程里的锯末, 根本就没有水分产生, 反而对垃圾里的一些水分进行了消耗, 对有机物的相关降解进行了协同作用。所以不管是对垃圾的降解进行加速, 还是对渗滤液的相关产量进行减少, 又或者是COD的减少等方面, 站在综合的角度上看, 垃圾相关填料中效果最好的就是锯末且成本比活性炭还要低, 所以用锯末是最合适的。

2.2 交换法

本研究采用鸟粪石结晶法与膨润土组合处理垃圾渗滤液, 主要利用了矿物的结晶效应。鸟粪石结晶由两个阶段组成, 即成核阶段和成长阶段。成核阶段, 组成晶体的各种离子形成晶胚。成长阶段, 组成晶体的离子不断结合到晶胚上, 晶体逐渐长大, 最后达到平衡。垃圾渗滤液经过鸟粪石结晶法与膨润土组合处理后, COD由2 566 mg/L降到245 mg/L, 同时, 代表性重金属Hg由0.305 mg/L降为未检出, 出水可以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矿物法组合处理垃圾渗滤液中COD和重金属, 主要发挥了矿物的结晶效应、表面吸附效应以及离子交换效应, 类似于有机界生物处理方法。此外, 鸟粪石是一种优质氮磷肥料, 理论价格为198美元/t~330美元/t, 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针对中晚期垃圾渗滤液这一水处理难题, 为矿物法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2.3 黏土固化注浆帷幕法

本研究采用仿真渗滤液经过防渗系统后进入地下水系统时重金属污染物浓度的变化规律可以看出, 黏土固化注浆帷幕使重金属污染物在运移过程中, 在水力梯度和浓度梯度作用下发生沉淀、扩散、吸附和转化, 完成对渗滤液的污染控制。在填埋场设计使用的30年内, 对单排孔注浆帷幕 (L=200 cm) , 对铅的阻滞率为97.6%, 对镉的阻滞率为70.4%;若采用双排孔注浆帷幕 (L=300 cm) , 则对铅的阻滞率达到99.9%以上, 对镉的阻滞率为94.5%。由此可知, 黏土固化注浆帷幕具有良好地净化和阻滞重金属污染物的能力。

3 处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 对于北方地区, 由于季节变化的因素, 会对渗滤液产生较大影响, 很多地区常年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我省垃圾处理厂针对这一问题, 在雨季水量较大时, 产生渗滤液的水量也较大, 可以用管道把渗滤液先排入预留池中, 待渗滤液蒸发到较少时, 再进行处理, 进一步节约处理成本。

2) 渗滤液处理费用较高, 较难处理且难以达到排放标准。渗滤液中含有大量的氨氮, 特别是垃圾填埋的后期, 即使采用生物处理工艺也很难满足排放标准, 这样就造成填埋厂面临建设初期投资大, 后期运行成本高的问题, 受到资金的限制在我省难以推广。

4 生活垃圾的综合利用方法

1) 对废纸等纸张的再次利用。节约木材资源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对废纸的回收再利用。纸张上的用量随我国的需求正在逐年增加, 但是目前回收率却不足三成, 对资源造成了严重的浪费。据统计, 1 t的废纸能够变为0.8 t好的纸张, 经由榨糖所得到的废渣依然能够当作原料进行造纸, 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因素而直接被当作垃圾进行处理, 在浪费资源的同时也破坏了环境。

2) 对用垃圾进行发电采取综合性的利用方式。用循环性质的流化床锅炉进行发电是垃圾发电中有着很好效果的一种。外国的很多地方很早就开始采用这种方式进行发电, 我们国家实施之后也有不错的效果, 1亿t=780 k Wh。

3) 把废弃了的塑料进行综合性质的利用。很大一部分被废弃了的塑料都是可以回收并且能够综合性的利用起来。根据大型城市里面每一天所产生的塑料型的垃圾的量进行统计, 再经筛选, 能够回收5成~8成, 可得出每个月的回收量在800 t左右。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 回收的废弃塑料能够制作出更多的衍生产品 (油漆、汽油等燃料油、润滑油等等) , 还能够对一些包装相关用品木材, 或者建材方面的材料进行制作等等。

4) 对废弃金属进行综合性的利用。这一类在城市垃圾里面占的比重不多, 如果是1%, 也就是说1亿t里面至少有100万t是废金属类, 能够用来炼钢, 如此可以节省不少原料和资源, 尤其是采矿中的废弃物, 应该积极的利用起来。

5 结语

经由源头对城市里面所产生的垃圾进行控制, 对包装相关垃圾的生成进行减少, 做到从源头上对生活相关垃圾在量上面进行控制。资源回收再利用的相关体系要完善, 对于回收之后再剩下的垃圾要使用无害化的方法进行彻底处理, 不要造成不必要的污染和破坏。对循环性质的经济相关模式进行运用, 以对城市中的生活垃圾进行有效治理。

参考文献

[1]魏国忠.我国城市垃圾处理近况及应对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上旬刊) , 2010 (9) :31-32.

[2]许强, 曹文平, 王云苏.城市垃圾处理方法及趋势[J].山西建筑, 2012, 38 (22) :229-230.

[3]凌辉, 鲁安怀.矿物法组合处理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研究[J].矿物学报, 2011 (1) :95-101.

[4]林红军, 陆晓峰.膜生物反应器中膜过滤特征及膜污染机理的研究[J].环境科学, 2006 (12) :87-88.

卫生填埋处理 篇10

【关键词】煤矸石山;矿山环境;堆存填埋;恢复治理

废弃煤矿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主要体现在对地貌、景观的破坏及煤矸石对矿区环境造成的污染和危害等。采煤形成的煤矸石山,压占、破坏土地,污染环境,有时还会引发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的发生。矸石山自燃、粉尘会对大气造成污染,降水的淋滤作用会造成水体、土壤的污染,有时还会产生辐射污染。

对煤矸石山治理常用的方法是利用煤矸石填平露天矿坑,同时达到处理矸石堆及恢复可利用土地的目的。本文主要论述当在丘陵区无露天矿坑分布的地段,采用土地堆存填埋法进行平整、填埋处理的方法。

1.煤矸石的来源及理化性质

煤矸石的主要来源以露天剥离以及井筒和巷道掘进过程中开凿排出的矸石为主,占总量的45%左右,其次是煤层中夹有的矸石或削下的煤层底板及煤炭洗选过程中排出的矸石,分别占总量的35%及20%。煤矸石等主要化学成分以SiO2为主,含量一般在40~60%之间,少数可达80%以上;Al2O3一般含量15%~30%,其它包括Fe2O3,CaO,MgO,TiO2,P2O5,K2O和Na2O等含量均较低。

SiO2的含量较高使得煤矸石具有一定的硬度,因此可以平整压实后可以覆土作为林地或直接作为建设用地。煤矸石虽具一定硬度,但易风化、潮解,稳定性较差。

2.煤矸石处理的一般原则

煤矸石处理的重要原则就是资源化原则及无害化原则,使生态系统得以恢复和重建,做好“造地复田”为主的综合治理,恢复绿化,使矿区环境向良性转化。

资源化原则一方面指遭受破坏的土地、水域经过治理,能作为合格的自然资源再度具有生态经济价值;另一方面的意思是鼓励煤矸石在其他的工业活动中得以利用。

对矿山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置,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化学或生物方法去毒法,再一种就是物理隔离法,以低渗透性物质隔离矸石山和土壤及地下水的联系,相对阻止矸石中的有害成分向周围环境渗透。

对煤矸石山平整压实处理既要做到废物的贮存稳定化、无害化和资源化,还要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条件、最少的经济投入并对周围环境的污染降到最低限度。

3.堆存填埋工程处理

3.1场地选择及坡向设计

井筒和巷道掘进过程中开凿排出的矸石形成煤矸石山,洗矸厂排出的矸石场地凌乱不堪。煤矸石处理场地以能包括矸石山和排矸场为准,就近选择岭间或者地势相对低洼处的废矿坑,处理煤矸石等同时又可以增加可利用土地。

设计标高一般以原始地形标高、地形坡度为依据,以有利于排水和平整后利用为原则。在丘陵区一般按照斜坡设计。

3.2土方工程量计算

土方工程量计算是此类项目中的重点与难点,土方工程量计算的精度将影响建设工期乃至经济效益。现行的土方工程量计算方法有方格网法、断面法和等高线法。方格网法适用于较平坦的地形,断面法适用于起伏变化大的地形,等高线法适用于各种地形。

计算土方工程量的关键是采用何种方法描述地形、地貌,进行曲面建模。现代大地测量广泛采用DEM 法。DEM 对地形表面进行的处理称为表面重建或表面建模。根据模型三维表达结果,即可计算原始地形体积和设计地形体积。

3.3施工方法与主要事项

首先进行场地初步安排。选择耕植土存放位置,工作人员及设备间,排水设施,临时道路,材料(草种、树苗等)厂。回填平整的一般施工程序为:地基处理→标定整平范围→设置基点→设置方格网,测量标高→挖方,推平→场地碾压→检验→下一层填筑。

在施工过程中,首先应对原地基进行处理。对坑内积水疏排,清除区内杂物,对地下设施工程(如沟渠、管道,电缆线路等)进行各项检查,做好隐蔽记录。对于地面堆放的松散矸石层进行重新压实处理。利用挖掘机和推土机联合,将松散层挖开,重新按层铺设并压实。

地基处理完以后,按设计厚度分层压实并用薄层黏土覆盖,然后再整体压实,最后用薄层黏土覆盖。平整工作可以采用顺流、逆流或者垂直压实、覆土的操作方法。

大块矸石整体移动会引发地基变形,因此,应控制最大块矸石的粒径小于垫层厚度的1/5,大于此粒径的矸石要拣出或者破碎。

煤矸石分层振压,一般分层厚度350~500mm,振压次数为5~8次,直到处理完所有废弃矸石,完成设计任务。

排水设施应修建在矸石堆平场地周边,与非治理区隔开,顺坡就势,达到拦截和排出地表水的目的。

4.结语

对于回填平整场地的选择,既要满足环保要求,又要经济可行。要从工程学、环境学、经济学及法律和社会等方面考虑。首先要确定平整填埋场地位置面积,充分考虑运输距离、土壤与地形条件、气象条件、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环境条件以及场地的最后利用。这均需在填埋场设计和运行时统筹考虑。

根据设计施工标高、挖填区面积、土方量,并考虑各种变动因素(如矸石的松散率、压缩率、沉降量及人为的挖填等)进行调整后,对土方进行综合平衡与调配,以达到环境恢复治理的目的为准。

【参考文献】

[1]高艳玲.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工程实例.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4.

卫生填埋处理 篇11

填埋可分为简单填埋与卫生填埋两种方式。其中, 卫生填埋具有处理量大、安全性高、二次污染性低等优势, 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推广。但是, 卫生填埋也存在诸多污染问题, 填埋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污染物, 如不妥善处理, 也会对周围的水、大气和土壤造成严重污染。

垃圾填埋场首先占用了宝贵的土地资源。在运营过程中又必然产生诸如恶臭、渗滤液等污染因素, 污染土壤、大气及地下水。在封场之后, 由于渗滤液的产生, 将持续对周边环境产生污染。事实上, 城市生活垃圾填埋所引起的环境问题是多方面的。

1占用土地资源

以北京为例, 随着经济发展, 北京已迈入国际特大城市行列, 人口达到1800万, 接踵而来的就是垃圾量的激增。目前, 北京每年填埋垃圾至少需要占用500亩的土地, 现在征用填埋用土地正变得越来越艰难。

2土壤污染

填埋之后, 垃圾中含有的大量电池、塑料、玻璃等物质会直接进入土壤, 对周围土壤环境构成严重污染, 其中废电池污染最为严重。日常使用的电池是靠化学腐蚀作用产生电能的, 而其腐蚀物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污染物, 如镉、汞、锰等。废电池填埋之后, 有毒物质会慢慢从电池中溢出, 进入土壤或水源, 最终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3大气污染

城市生活垃圾中有50-60%的易腐性有机物, 它们能在短短的数小时之内自行降解, 同时散发出硫化氢、氨、苯、丙酮等多种令人厌恶的臭味气体, 污染周围环境。

在填埋场区, 大量垃圾露天堆放, 臭气冲天, 同时由于发酵等作用产生大量甲烷、氨、氮气、硫化物等污染物向大气释放。其中, 仅有机挥发性气体就达100多种, 含有许多致癌、致畸性物质。

4噪音污染

噪音污染主要来源于填埋场车辆及机械工作所产生的噪音。主要包括:垃圾运输车进出的交通噪声;填埋机械发出的工作噪声;渗滤液废水处理站的鼓风机和水泵的噪声等等。

经有关部门测量, 垃圾填埋场的噪音音量在60-90分贝之间。而按照国家标准规定, 住宅区的噪音, 白天不能超过50分贝, 夜间应低于45分贝, 若超过这个标准, 便会对人体产生危害。若长期在80分贝以上噪音环境中生活, 耳聋者的比例可达50%。

5水污染

垃圾填埋对水产生的污染主要来自于垃圾渗滤液。渗滤液是垃圾在堆放、填埋过程中由于发酵、雨水淋刷和地表水、地下水浸泡而渗滤出的污水。

具体来讲, 渗滤液来源于四个方面:一是垃圾本身所带水分;二是垃圾中有机物分解产生的水分;三是进入垃圾填埋场的降水和地下水;四是地表径流。其中, 降水和地下水以及垃圾自身含水是决定渗滤水产生量的主要因素。

渗滤液是一种含有多种污染物的高浓度废水, 主要污染物是难降解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它的产生会对周边地区环境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

6封场后的污染

填埋场在填满垃圾之后, 均会采取封场措施。但是, 填埋在地下的大量垃圾的生物分解过程将会持续很多年, 期间将会产生大量废气和垃圾渗滤液, 继续污染周围环境。最典型的一个例子是位于广州市白云区太和镇大源村的老虎窿填埋场, 该填埋场是广州封场较早的垃圾填埋场, 封场至今已经8年, 但是填埋场流出的垃圾渗滤液仍持续渗出进附近水体, 直接影响了广州江村水厂取水口的水质。

截至目前, 全国正在进行和已封场的垃圾填埋场共935个, 设计库容量23.4亿立方米, 已填埋容量6.6亿立方米。而在这935家垃圾填埋场中, 没有采取防渗措施 (防止垃圾污染土壤和地下水) 的竟然占到了34%, 没有采取雨污分流措施的也达到了39%。有关部分发布的监测结果表明:目前, 全国尚无一家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所排放的污染物全部指标均能达到国家标准。总而言之, 中国垃圾填埋场污染问题相当严重, 已经到了不得不规范和惩治的时刻。

参考文献

上一篇:良好歌唱习惯下一篇:高中化学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