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端内钉(PFNA)

2024-05-13

近端内钉(PFNA)(精选4篇)

近端内钉(PFNA) 篇1

随着医疗及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类寿命不断延长。同时由于老年人普遍存在骨质疏松, 使得外伤后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发生率大大提高, 手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目前在医学界已成为共识。内固定物选择上有髓内固定及髓外固定两种, 二者各有优缺点, 究竟哪一种内固定方法更有优势, 尚需进一步观察研究。我院自2008年3月至2012年1月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PFNA) 治疗86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 取得了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收治的86例股骨转子间骨折均为外伤所致。致伤原因:摔伤72例, 交通伤14例。骨折分型:Ⅰ型11例, Ⅱ型20例, Ⅲ型31例, Ⅳ型21例, Ⅴ型3例。发生骨折前有57例患者生活能自理, 29例患者生活需要照顾。入院时合并其它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64例, 肺部疾病28例, 糖尿病19例, 消化系统疾病16例, 泌尿系统疾病8例, 褥疮6例。

1.2 术前准备

患者入院后进行常规检查, 对患者手术耐受力进行评估, 积极治疗内科疾病。患者伤后时间超过3天则需行下肢深静脉血管多普勒彩超检查以排除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有贫血者术前输血使血红蛋白>100g/L, 有原发高血压者给与予降压治疗, 待血压控制在收缩压14.6-21.3KPa, 舒张压10.6-12.6KPa范围内进行手术, 糖尿病患者需空腹血糖控制在8.0mmol/L以下。所有患者术前常规备皮, 术前1h静点抗生素。

1.3 手术方法

患者麻醉采用全身麻醉或椎管内麻醉, 麻醉成功后患者仰卧于骨科牵引床上, 双足绑于足托, 保持患肢内收内旋位牵引复位。C臂X光机透视下证实骨折复位满意, 术区常规消毒后铺单。以大转子为起点向近侧取长约6-8cm纵行切口, 逐层切开, 纵行钝性分开臀中肌, 确定股骨大转子顶点为进针点。经大转子进针点向股骨髓腔插入导针, 沿导针通过保护套筒推动17.0mm空心钻头, 打开股骨皮质。将连接手柄的PFNA主钉插入髓腔, 当预计PFNA螺旋刀片可以插入股骨颈下半部分时停止。安装瞄准臂, 于股骨大转子远侧另取小切口, 将安装钻头套筒和套管针的PFNA螺旋刀片保护套筒经瞄准臂从小切口插入, 通过软组织达股骨外侧皮质, 移除套管针, 经钻头套筒向股骨头颈插入导针, C臂X光机透视, 正位上导针位置应该在股骨颈下半部, 侧位导针位置应该在股骨颈正中, 导针应插入股骨头关节面下5mm。测量导针插入深度, 选择所需长度的螺旋刀片, 移除钻头套筒, 沿导针推动11.0mm空心钻头, 打开股骨外侧皮质, 沿导针推动扩髓器直至限深处。将插入器插入选定的PFNA螺旋刀片, 逆行旋转, 解锁螺旋刀片。沿导针将螺旋刀片经保护套筒插入股骨头颈内, 用锤子轻轻敲击插入器底部直至限深处, PFNA螺旋刀片的正确位置是在关节面下5-10mm。顺时针旋转插入器, 锁定PFNA螺旋刀片。在远端皮肤再取一小切口, 经瞄准臂插入安装好的远端锁定保护套筒至骨皮质。移除套管针, 用4.0mm钻头钻孔, 测深, 扭入选择长度的锁钉。移除瞄准器及插入手柄, 将空心尾帽扭入主钉尾端。冲洗切口, 彻底止血, 留置切口引流管1枚, 逐层缝合切口。包扎, 术毕。

1.4 术后处理

术后患者预防感染及抗凝治疗, 预防卧床并发症。患者术后第1天即可在床上起坐, 进行踝关节背伸及股四头肌舒缩功能锻炼。术后第2天拔出切口引流管后即在CPM机下功能锻炼, 鼓励有能力患者尽可能早期扶双拐离床活动, 患肢不能负重。患者术后四周患肢可部分负重。每个月复查1次X-Ray片, 骨折愈合后可完全负重行走。

1.5 疗效观察及随访

详细记录手术时间, 术中失血情况, 骨折愈合时间, 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等情况。

2 结果

86例患者术后获平均10个月随访, 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 (3.1±0.8) 个月, 手术时间平均为 (83.6±43.4) min, 手术出血量平均为 (318±36.6) m L, 髋关节功能采用Harris评分标准评定:优61例, 良15例, 可8例, 差2例, 优良率88.3%。术后有16例肺部感染, 5例发生心功能不全, 4例出现褥疮, 1例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4例发生切口延迟愈合。术后无髋内翻、股骨干骨折、内固定物断裂并发症。

3 讨论

手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目的是获得良好的复位及坚强的内固定, 早期活动, 避免并发症。PFNA是在PFN的基础上改良而来, 只插入一个PFNA螺旋刀片就完成了抗旋转及成角稳定性。手术减少了1枚防旋钉, 缩短了手术时间。PFNA螺旋刀片打入时不会因钻头钻孔而破坏大量股骨头颈内骨质, 丢失产生的骨屑, 而是将骨质挤压到螺旋刀片的周围, 松质骨被压缩, 能更好的为螺旋刀片提供锚合力。PFNA主钉具有6度外偏角, 方便从股骨大转子顶部插入。相对柔韧的PFNA主钉尖端使插入更方便, 并且避免了局部应力集中而导致股骨干骨折的缺点。在手术操作中我们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1) 选择合适型号的PFNA主钉。如果主钉不能插入, 可以更换小一个型号的主钉, 避免用力敲击导致复位丢失或医源性骨折; (2) 重视术前骨折复位, 良好的复位对手术成功至关重要。术前闭合复位不满意者可在置入螺旋刀片的位置上作皮肤切口5-8cm, 使用复位钳复位, 必要时可用钢丝捆扎固定骨折块, 以利于术中PFNA主钉插入; (3) 确定股骨大转子进针点十分重要, 进针点通常位于股骨大转子顶点或稍外侧。如偏外会导致PFNA主钉插入困难, 甚至股骨大转子外侧皮质劈裂; (4) 术前牵引复位时应保持患肢内收10-15度固定, 以利于术中PFNA主钉插入; (5) 用空心钻头打开股骨大转子进针点骨质时不要过分轴向加压和外偏, 避免骨折块移位; (6) 对不稳定性粉碎性股骨转子间骨折建议选用加长主钉并锁定远端静力锁失败[1,2,3]。

综上所述, 我们认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PFNA) 独特设计有效地提高了临床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 特别是不稳定性粉碎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愈率。PFNA内固定术创伤小, 操作简单, 手术时间短, 失血量少, 固定牢靠, 并发症少, 功能恢复好, 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有效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1]宋烜赫, 杨卫良, 薛冰.三种方法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比较研究[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10, 5:437-441.

[2]唐佩福, 姚琦, 黄鹏.股骨近端髓内钉-螺旋刀片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07, 9:622-624.

[3]邱贵兴, 戴尅戎.骨科手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78.

近端内钉(PFNA)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52例,男22例,女30例,年龄50~89岁,平均64.32岁。其中生活伤49例,高处坠落伤1例,车祸伤2例。粗隆间间骨折按Evans分型:Ⅰ型12例,Ⅱ型17例,Ⅲ型9例,Ⅳ型12例。所有骨折患者均为闭合性非病理性骨折。所有患者入院后4~8d(平均5.5d)行择期手术。入院后均行患侧胫骨结节牵引。同时存在其他系统合并症18例,其中高血压10例,冠心病3例,脑血栓2例,肺气肿1例,糖尿病1例,脑外伤1例。

1.2 手术方法

手术采用全麻或连续硬膜外麻醉,患者仰卧于骨科手术牵引床上,患侧臀部稍垫高,使躯干向健侧斜10°~15°,C型臂X机监视下透视满意后消毒铺巾。取股骨大粗隆上方10cm处为起点,向远端做5cm切口。用手指触摸到大粗隆顶点,进钉点为大粗隆顶点的前1/3和后2/3交界处,用开孔器在进钉点开孔,穿透皮质,放入球形导针。近端扩髓后放入相应大小的PFNA,用手连接器将PFNA插入髓腔。C型臂机透视满意后,安装瞄准器调整前倾角度为15°左右,将螺旋刀片主钉导针打入股骨颈内。导针在正位片上必须位于股骨距水平,侧位片上位于股骨颈头中部。置入螺旋刀片主钉,主钉钉头部必须位于股骨头下0.5~1.0cm左右。然后拧入远端螺钉,再拧入髓内钉近端尾帽。冲洗切口缝合。

1.3 术后处理

患者术后积极处理并存的其他系统疾病,预防性抗感染及抗血栓形成。术后第3天即要求患者在床上做被动屈膝、屈髋运动。术后1周根据骨折类型、术后骨折固定稳定性评估、有无骨质疏松以及术后X线片的情况决定功能锻炼方式和强度。术后3个月内每月随访一次,3个月后每2个月随访一次。随访内容为常规摄片,手术部位有无异常及膝、髋关节活动度等。X线片上有骨痂形成后,允许患肢部分负重;骨性愈合后允许患肢完全负重。见图1、图2。

1.4 术前、术后资料的评估

术前记录每个患者的年龄、性别、骨折前的行走活动能力以及致伤原因,行走能力以患者能自由行走、需要扶拐、或需要轮椅来分类。术前X线片要包括对侧髋关节,测量对侧股骨近端Singh指数,对骨质疏松的程度进行评价。术后复查X线片,对骨折复位情况、股骨颈螺钉和远端锁钉的位置、骨折术后稳定性进行评估。对髋关节功能恢复的情况采用Harris评分标准。

2 结果

所有的患者均是闭合复位,手术用时为40~210min平均92min;出血量为190~1200mL平均370mL。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术中未发现有医源性股骨干骨折,术后切口无感染及PFNA断裂。患者随访6~18个月,平均11.5个月,共50例得到随访,2例失访,均获得骨性愈合,股骨粗隆间骨折平均术后3.8个月愈合。Singh指数测定结果为:Ⅱ度7例,Ⅲ度22例,Ⅳ度15例,Ⅴ度6例。1例术后骨折延迟愈合伴股骨颈螺钉退出。术后Harris评分优47例,差1例,优良率达98.07%。根据患者的生活、职业及骨折前的行走活动能力,恢复到骨折前的活动能力者47例,轻微受损者2例,有较大影响者1例,治疗满意率94.55%。

3 讨论

3.1 PFNA生物力学优点

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目的是使骨折获得稳定的固定,病人可以尽早离床功能恢复,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对不稳定的粗隆间骨折如何选择理想的内固定物一直存在着争议。目前从生物力学上来说,有两种方法:以DHS为代表的内植物和以Gamma钉为代表的内植物。股骨近端承受大约体重2.5倍应力[2],这就要求所使用的内固定物应有很高的自身稳定性,同时,内固定物在股骨颈内应有很强的把持力,特别是对骨质疏松的老年人,这样内固定物在早期活动和负重时不易失效豁出(cutout)。PFNA是髓内固定,其承受应力的轴心比DHS向内移,抗疲劳能力增大,进而对骨折是否稳定的要求不高,例如复位后内侧小粗隆的完整与否、大粗隆外侧髋螺钉和股骨螺钉进针点骨皮质的完整与否或粉碎骨折等,只要近端主钉钉放置在正确位置,其稳定性可以满足患者早期主动活动和部分负重的需求[3]。

3.2 术中及围手术期处理

股骨粗隆间骨折多发于老年人,患者多数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以及合并一种甚至多种其他系统疾病,这给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由于伤后长期卧床容易产生多种合并症使治疗更为复杂化。从本组治疗看,尽管多数老年患者合并有内科疾患,但经积极的术前治疗,绝大多数能耐受手术,安全度过围手术期。PFNA因手术创伤小、对不稳定性骨折固定牢固、可以早期活动而更适合老年患者。但针对老年骨质疏松,术中应注意股骨颈螺钉长度和位置,股骨颈螺钉应位于股骨颈中下1/3部位,钉尖可达关节面下0.5~1cm,尽量一次拧入完成,以免反复拧入导致钉道扩大松动。术后积极抗骨质疏松治疗,早期开始股四头肌的功能练习及髋、膝关节的被动与主动活动,创造条件尽快使肢体恢复到伤前的功能。

3.3 并发症原因分析及对策

本组有1例出现股骨颈螺钉向外侧退出,认为患者较大,骨质疏松严重,股骨颈内螺钉长度不够有关。固在术中股骨颈螺钉应位于股骨颈中下1/3部位,钉尖可达关节面下0.5~1cm,尽量一次拧入完成,以免反复拧入导致钉道扩大松动。另外,对骨质疏松严重患者,不宜过早负重,应积极抗骨质疏松治疗,观察到骨折有愈合征象后开始部分负重。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PFNA是钛合金产品,有较好的组织相容性和与骨更接近的弹性模量。PFNA具有的很好的力学特性和生物学特性,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1]蔡建国, 高清远, 谢兵, 等.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治疗[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5, 20 (9) :7.

[2]李自强.高龄段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疗效比较[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6, 21 (6) :463.

近端内钉(PFNA)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56例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诊断标准。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中男18例,女10例;年龄61~82(73.1±4.6)岁;Evans分型:Ⅰ型1例,Ⅱ型4例,Ⅲ型14例,Ⅳ型5例,Ⅴ型4例。观察组中男22例,女6例;年龄60~88(71.6±4.3)岁;Evans分型:Ⅰ型2例,Ⅱ型4例,Ⅲ型12例,Ⅳ型5例,Ⅴ型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行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患者行硬膜和硬膜外联合麻醉,取仰卧位,作切口于髋关节外侧大转子处,逐层切开至股骨,将血凝块等软组织清除后,完全暴露骨折部位,对骨折移位情况进行查探,并于C臂机透视下对患肢进行牵引复位,确保患肢外展中立位,后采用钢板将患肢贴附于股骨干外侧,先将两枚克氏针穿入钢板顶端的预留孔进行临时固定,沿股骨颈采用螺钉套筒钻3个孔,后依次将3枚长度适宜的股骨颈锁定钉拧入钻孔,牢固固定大粗隆与钢板,最后将剩余的螺钉拧紧。观察组:行股骨近端交锁髓内钉治疗,患者仰卧于牵引床上,伸直、内收患肢,进行牵引复位,于C型臂X线机下透视复位效果满意后,进行常规消毒铺单,经股骨大粗隆外侧入路,于大转子顶点上约5~6cm处作纵切口,约5cm长,分离臀肌纤维直至大粗隆,在确定大粗隆顶部位置后,将导针植入,透视见导针,经骨折线确定位置,扩髓,将适宜长度交锁髓内钉置入,包括髓内钉、主钉等,放置两枚锁钉于骨折远端,经透视满意后,进行置管引流,最后将切口缝合。术后处理:所有患者均在术前半小时给予抗生素治疗,术后给予吸氧、心电监护等护理措施,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测,留置负压,进行1~2d的引流,术后6h给予抗生素治疗,为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应给予低分子肝素钙约5~7d。将引流管拔除后,可指导患者下肢锻炼,促进早期恢复功能,如背伸拓屈踝关节、收缩股四头肌及屈伸足趾等,此外还应锻炼上肢功能。术后2d左右,医务人员可指导患者在下肢康复器上练习髋关节运动、被动屈膝等;1周患者在医生指导下练习部分负重行走,术后随访12个月。

1.3 临床观察指标

统计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及并发症情况。

1.4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髋关节Harris评分标准[4],将髋关节功能分为优、良、中、差。优:总分≥85分,良:70~84分,中:60~69分,差:≤59分。

1.5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时间比较

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手术时间为55.24±10.89min,对照组手术时间为93.26±16.28min,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比较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两组Harris评分比较

按照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标准,观察组在髋关节功能恢复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4 两组并发症比较

患者的术后并发症主要为褥疮、髋外翻、肺栓塞及下肢静脉血栓等。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髋部骨折,指骨折部位在股骨颈基底至小粗隆水平之间,通常骨质疏松的老年人易发生,此外,交通事故或摔倒等都易引起股骨粗隆间骨折[5]。由于老年人伴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性疾病,体质偏差,若采取保守治疗必须长期保持卧床休息,易引起各种并发症,进一步提高了死亡率。通过手术治疗,可借外力将骨折部位及时稳固,使患者能进行早期的下地活动,缩短卧床时间,不仅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还能在最大程度上促进患者患肢恢复功能[6]。对于具有足够耐受能力,且无绝对手术禁忌证的患者,现阶段大部分学者都支持尽早进行手术治疗。而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方法主要有髓内钉与髓外侧方钉板两种。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是临床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传统方法,是由股骨近端解剖结构而设计的,通过锁定接骨板和带锁的螺钉,能形成内固定支架。作为支撑点的钢板具有稳定骨折部位的作用,且不会对股骨周围组织血运造成较大影响。但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所采用的固定方式为偏心固定,缺点为无法克服由于负重而产生的剪切力,故患者在行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后若进行过早的下地负重练习,易引起断钉断板,甚至导致髋内翻或固定失效等[7]。

股骨近端交锁髓内钉治疗具有手术时间短、操作范围小、出血量少及对血运影响小等优势,且由于在髓腔内进行内固定,与锁定钢板治疗相比,能在生物力学上更加有效承担应力,具有较强的抗折弯能力[8]。此外,股骨近端交锁髓内钉PFNA近端不仅有拉力螺钉,还有防旋刀,能将骨折近端旋转有效控制,对局部血运的损伤较小,也不需要将粉碎骨折片精确复位,同时近端的加压螺钉更难有效控制股骨头旋转。采用股骨近端交锁髓内钉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力学性能和固定性能良好,相比钉板系统,更加适用于逆转子骨间骨折。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56例老年性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经股骨近端交锁髓内钉治疗后,其髋关节功能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进一步表明股骨近端交锁髓内钉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综上所述,对老年性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患者行股骨近端交锁髓内钉PFNA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手术简单,手术时间短,创伤小,骨折固定稳定,中远期疗效肯定,是较理想的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方法,促进恢复髋关节功能,改善预后,故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及推广。

参考文献

[1]廖绪强,赵新建,吴锐辉,等.重建带交锁髓内钉治疗同侧股骨近端及骨干多处骨折[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6(1):221-223.

[2]禹宝庆,马辉,韩凯伟,等.髓内钉内固定系统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应用比较[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2009,3(6):138-139.

[3]王建伟,张长青.股骨近端交锁髓内钉在股骨近端骨折中的应用[J].上海医学,2006,29(8):575-578.

[4]陈大勇,王哲军,饶根云,等.股骨近端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8,23(2):145-146.

[5]刘张冰,廖乐乐.股骨近端交锁髓内钉与动力髁螺钉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J].医学临床研究,2012,29(5):854-856.

[6]戴文德,范少勇.股骨近端交锁髓内钉和股骨近端锁定解剖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4,14(4):9-10.

近端内钉(PFNA)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4月~2012年6月我院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58例, 按Evans-Jensen分型分类, I型5例, II型18例, III型16例, IV型13例, V型6例, 分为A组和B组。其中A组为PFNA组, B组为DHS组。A组25例, 男14例, 女11例, 年龄55~80 (68.3±0.2) 岁;B组33例, 男18例, 女15例, 年龄56~80 (67.6±0.2) 岁, 两组年龄、性别以及骨折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可以用来比较。

1.2 方法

A组:采取硬膜外麻醉的方法进行麻醉, 患者取卧位。牵引复位后在大粗隆顶点向近端做5~7cm的切口, 在大粗隆顶点中央或前外侧插入导针, 然后开孔, 植入PFNA主钉, 在C型臂X线机下调整进针深度。应用瞄准器进行定位, 保持10~15°倾角。并且在C型臂X线机下确认导针正位在股骨头中线偏下, 侧位在股骨头颈正中或偏后一点。沿导针开孔, 并向股骨头颈打入螺旋刀片, 顺时针旋转插入器, 锁定, 锁入远端螺钉, 冲洗、引流以及缝合切口。B组:麻醉和手术体位和A组相同。骨折复位后在髋外侧做纵切口, 向前方提起, 显露骨折。在小粗隆尖水平稍下进针, 保持颈干角135°, 在12~15°前倾角进导针, C型臂X线机下确定导针正位于股骨颈中线偏下, 侧位在股骨颈正中。钻孔、攻丝后拧入拉力螺钉, 装钢板螺丝, 在主钉上方平行于股骨颈轴线处打入一枚抗螺旋钉。然后负压引流, 缝合切口。术后两组患者均给予预防感染、防止血栓以及抗骨质疏松治疗, 积极预防并发症。

1.3 Harris评分

Harris评分包括关节疼痛、功能以及活动范围等项, 总分100分, 分数越高表示关节恢复越好[2]。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一般资料用±s形式表示, 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用t检验, 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A组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均少于B组, 术后一年髋关节Harris评分A组优于B组, 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 。见附表。

3 讨论

本组DHS位髓外固定的方法, 经股骨外侧将头颈部骨小梁和股骨距固定起来, 操作容易, 对于稳定性的骨折效果较好[3]。PFNA是一种髓内固定的方法, 抗折断能力比较强, 而且设计比较合理, 抗旋转作用也比较强, 能明显降低髋内翻的发生率, 治疗不稳定型骨折具有一定的优势。由于粗隆间骨折多发生于老年患者, 且老年患者发生不稳定性骨折的概率较大, 所以PFNA方法效果更佳[4]。研究发现, A组临床效果显著高于B组, A组具有手术切口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以及术后关节恢复好等优点, 充分证明PFNA应用于不稳定粗隆间骨折效果较好。

摘要:选取我院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58例, 分为A组 (n=25) 和B组 (n=33) , A组应用PFNA进行治疗, B组应用DHS, 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A组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均少于B组, 术后一年髋关节Harris评分A组优于B组, 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 。PFNA治疗股骨粗隆骨折优于DHS, 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DHS,PFNA,股骨粗隆间骨折

参考文献

[1]杨通宇, 覃家永, 陆跃宇, 等.DHS和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 (21) :223.

[2]徐志文, 陈有芬, 朱家骏, 等.DHS与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国现代医生, 2011, 05 (1) :97-98.

[3]刘永强, 范金鹏, 高兰芳, 等.PFNA与DHS治疗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分析[J].实用骨科杂志, 2011, 18 (8) :742-744.

上一篇:计算机发展历史下一篇:环境伦理论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