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热点

2024-06-10

时代热点(共7篇)

时代热点 篇1

语言与社会发展是依存共生的关系, 在语言内部, 词汇是最富于变化的部分, 是一个开放的并时常更新的系统, 而热点词汇则是其中最为活跃的因素之一。但目前, 虽有诸如《八大热点词汇折射2007年中国经济生活》、《从“两会”热点词汇看发展》等与热点词汇有关的话题频现于媒体上, 但大都还停留在现象陈述、举例的层面, 而对其成因、特点等探讨不多。究其原因, 有两点:第一, 无准确界定, 目前关于热点词汇尚无准确界定标准;第二, 热点词汇与新词语、流行语、搜索关键词、网络语言等概念混用现象严重。

如上所述, 制约热点词汇深入研究的根本原因是概念界定标准, 因此, 本文通过分析热点词汇的特点, 提出界定标准, 为今后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首先, 热点词汇具有深刻的社会属性, 反映着社会的管理理念和价值取向以及社会成员的思维习惯与生活方式。鲁道夫教授在谈到德语语言协会从1972年以来, 每年都要评出影响当年德国社会生活的十大热点词汇时说:“即使关于德国70年代以来的文献全部失散了, 人们也可以从每年选出的热点词汇中勾勒出这段时间的德国历史。”

其次, 热点词汇属语言范畴, 其构成、关注和使用与传播, 具有词汇体系自身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何谓“热点”?《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某时期引人注目的地方或问题”。有观点认为“热点, 广义上可理解为被受众普遍关注的、具有较大传播价值的信息。狭义上, 指新闻热点, 即社会和舆论普遍关注的事件、问题”。“热点之所以‘热’是因为它往往与广大受众的切身利益相关”。举例说明:

(1) “本届‘两会’代表参政议政时, 会出现共同的热点词汇, 择要梳理的‘热点词汇’都是社会关注的焦点、现实难点、政府工作的重点。” (杨桃源:《从“两会”热点词汇看发展》, 《瞭望新闻周刊》2002年)

(2) “盘点2004中国热词, 这些高频率出现的词汇, 其实折射着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变迁, 并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和改变着中国人的思维习惯与生活方式。” (杜斌:《点击2004中国热词》, 新华网, 2004年)

从上例中不难看出:

第一, 不同时期会产生不同的热点词汇, 有的热点词汇也许会贯穿几个不同的时期, 有的热点词汇也许会在一个时期内即告消失, 每个热点词汇的时间痕迹都是清晰可见的。可见, 热点词汇无法和时间分开, 时间性是热点词汇无法摆脱的特性。

第二, 热点问题是热点词汇产生的根基和源泉, 同时, 热点词汇也在语言系统中恰如其分地反映了热点问题。热点词汇会因热点问题出现而产生, 也会因为热点问题的解决而消失。

第三, 热点问题因与社会成员利益相关而引起大众的关注, 因而“关注”是热点词汇热度持续上升的动力, 没有“关注”就无所谓“热”, 也就没有了现在所说的热点词汇。一个普通的词语会因为“关注”而变成热点词汇。同样的, 一个热点词汇也会因为关注度的降低或消失而逐渐脱去热点词汇的外衣。

综上所述, 热点词汇就是在某一时期内, 因某些与社会发展及社会成员利益密切相关的热点问题而产生的, 被高度关注、频繁使用的词语。热点词汇因热点问题而产生, 热点问题在背后给了热点词汇强有力地支撑, 是热点词汇产生和消失的内部动力。因此, 界定热点词汇的标准有三个:时间性、热点问题和关注度。其中, 热点问题是最核心、最关键的, 没有热点问题这一背景, 热点词汇就无从谈起, 也就更谈不上关注度了。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热点词汇产生的原因, 总结出热点词汇的特点, 并据此提出热点词汇界定的标准。

关键词:热点词汇,界定标准

参考文献

[1].谢宁:《从热点词汇看德国社会》, 《德语学习》, 西安外国语学院, 2005年第1期。

[2].裴文倩:《当代社会流行语研究》, 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5年。

时代热点 篇2

中国经济历经30多年的高速增长,已经跨入一个崭新的“转型时代”。

我们已日益强烈地感受着发展的“倒逼”: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经济再平衡的倒逼,美欧经济正在经历一次“再工业化”的旅程,给中国制造平添了更大的压力;中国经济要素红利流失的倒逼,土地、资源、环境、人口等基本要素的优势已见明显弱化,高端的技术、人才等要素供给尚远远不足;社会公平诉求、民生权利保障的倒逼,新生代农民工的崛起,底层大众更多更公平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期待,催生着全新的发展需求。转型,已是发展的新的主题。

当下的经济增速放缓,恰恰是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型的难得契机。令人欣喜的是,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大刀阔斧,壮士断腕,纷纷行动起来。我们从战略性产业的新兴、低碳型经济的生长、传统产业高新技术化的突破中已经看到,机会之窗正在打开,希望之光正在升腾。

转型的内涵是明晰的:看宏观经济,是从投资主导走向消费拉动;看城市成长,是从规模扩张走向品质提升;看产业发展,是从要素依赖走向创新驱动。同时,转型的理念应当是务实的。尤其对传统产业在转型中的走向,应有清醒的把握。加快发展新兴产业,绝非意味着摒弃传统产业;大力倡扬中国创造,绝非意味着逾越中国制造。

传统产业、中国制造是中国经济成长的动力引擎,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仍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立身之本;中国人口数量庞大,就业压力沉重,绝不能轻言弃守产业链中的低端环节,尤其是传统的中小企业,是激发经济活力、保障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还当为它们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中国创造不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还要深深植根于既有的产业基础,并以现代科技去提升、改造、拓展中国制造。

传统产业不等于落后产业,它是坚实的转型基础,宝贵的转型资源。转型需要的不是放弃传统产业,而是谋求产业新生。比较优势可以转换,中国制造不会终结。只要它与多元拓展的市场需求相契合,只要它与不断推进的业态创新相融合,只要它与引领未来的科技变革相对接,它就依然拥有无限生机。

转型的取向是相通的: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同时,转型的选择应当是多样的。转型不是口号,不是运动。毕竟每一个地区的发展进程不一,资源禀赋不一,人文背景不一,大路朝天,各走一边。这样,转型就转出了发展差异化,转出了核心竞争力。从区域看,有不同模式。苏南经济产业层次高,扩张规模大,体系支撑强,更有条件以上海为龙头率先进军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崛起一条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带;浙江民营

经济活力强,集群成长性好,可以提供传统制造业向现代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经典文本;珠三角的加工贸易,坚持“就地转型”与“就近转移”相结合,首创来料加工企业不停产转型的崭新模式,探索拓内销、创品牌、强研发等转型路径,成为全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先行试点。

从城市看,有不同路径。有苏州、无锡的“经济国际化、城市国际化、人才国际化”的导向,有武汉、长株潭的“两型社会”的试验,也有重庆、成都的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探索。为什么不少地方新兴产业的起步,很快陷入一哄而上、产能过剩的雷区,踏进腾笼换鸟、鸟去笼空的盲区?还得举自己的旗,走自己的路,对接国际领先,张扬本地优势。

从产业看,有不同视角。或坚持产品价值提升:运用新兴技术、先进文化和低碳理念提升产品的科技附加值、文化附加值和生态附加值。或探索产业业态创新:在不同产业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相互融合中,逐步形成更为多样的产业业态,促成整个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合理化。或注重产业空间开拓:引进来,走出去,深度整合两种资源,拓展两个市场。或追求产业生态优化:打造产业体系,优化产业集群,强化产业配套,释放综合竞争优势。转型的空间是广阔的:工业、农业,城市、乡村,企业、政府,都面临发展转型的时代课题。同时,转型的推进应当是系统的。它需要制度改革的跟进,需要人力资本的开发,需要创新能力的培育。

转型的支点在于市场机制的活力。30多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寻找其中的奥妙,政府强势主导有目共睹。但是,转型的深入,恰恰要以政府职能的深刻转换为前提,以市场功能的充分释放为动力,更多地依靠企业家的变革精神,依靠劳动者的素质优化,依靠市场化的倒逼机制。

应当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际,更加尊重市场规律,着力于产业政策的引导、市场制度的建设和高端要素的供给。应当加快推进垄断行业改革,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快资源价格改革,建立技术、融资等公共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在转型中闪转腾挪拓开更为广阔的空间。

转型的力量在于人力资本的提升。人力成本的上涨不是坏事,我们还有人力资本的开发,人口红利的消减不足悲观,我们还有头脑红利的积聚。要紧的是,我们应当放眼更其广大的普通劳动者。

他们同样是技术进步、自主创新的主体,同样承载着中国创造、中国服务的希望,同样蕴藏着推进经济转型、实践科学发展的巨大潜力。我们应当着力于新的比较优势的锻造,着力于更具潜力的蓝领创新,着力于人力资本的积累、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劳动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从而催生出经济持续增长的根本动力。

MID,3G时代的下一个热点? 篇3

过去一年,Netbook(上网本)火了,以iPhone为代表的智能手机也火了。那么,夹在上网本与智慧手机之间的移动互联网设备(Mobile Internet Device,下称MID)是不是也有机会火起来?

很多计算机厂商在关注MID。PC(个人计算机)业在过去的一年可谓极其黯淡,而智慧手机市场已经被苹果的iPhone和RIM的黑莓等牢牢霸占,竞争格外激烈,如果MID市场能够起来,无疑可为其业绩带来一抹亮色。

智能手机很便捷,但上网的体验还是差强人意;手提电脑的上网体验很好,还是不够便捷,轻便如上网本,移动的便利度则还不够。所以,一种能放进口袋,可以随时连上3G,上网体验优于智慧手机的MID还是有市场的。或许,2009年和2010年的市场就属于MID。

MID未来之星?

可以随时无线上网,在网上随时用Skype这样的互联网电话与人通话;有很好的移动性,可以放入口袋;电池的使用时间很长;有全球定位功能,随时知道自己的方位……这便是英特尔理想中的MID。事实上,MID这个概念正是英特尔率先提出来的。

MID是介于智慧手机与最小的上网本之间的产品——上网本的屏幕在7英寸左右,iPhone的屏幕大小为3.5英寸,而MID的屏幕大小为4~6英寸,消费者能将它放进口袋。

智慧手机的缺点是:上网体验不够好,智能手机与智能手机之间互不兼容。上网本则存在移动性不够好,不能满足消费者随时随地上网需求的弱点。英特尔希望,MID可以弥补两者的不足。

研究机构对MID比较看好。ABI研究的最新一份报告称,2008年MID的销售量是1000万台,到2013年可能升至2亿台,市场份额预计高达270亿美元。这一成长速度超过了智能手机——智慧手机在2009年的出货量会增加3.4%。ABI研究甚至预言,消费者将会用MID来替代智慧手机。

PC厂商的另一个机会?

在台式计算机和手提电脑之外找到新的业务亮点,对于PC厂商来说可谓至关重要。

以戴尔计算机为例,戴尔2008财年的第四季度的净利下降了48%,收入也下跌了16%,从160亿美元跌至134亿美元。近几个月来,市场一直盛传,戴尔可能要进军智能手机或MID市场。2008年,PC出现了2001年以来的第二次寒冬,而以iPhone为代表的智慧手机市场却实现了高速增长,无怪乎PC厂商们垂涎三尺。

分析人士倾向于认为,戴尔会进入MID市场,而且其它PC厂商也应该这么做。原因是智慧手机市场的竞争已经非常激烈。这个市场现在由RIM的黑莓和苹果的iPhone主导,而诺基亚、摩托罗拉、Palm等企业都活得不甚容易。

此外,智慧手机还要有一个成熟的软件开发者组成的小区,iPhone的软件开发商提供了2.5万个产品应用,黑莓等智能手机也有一个由软件开发商组成的应用软件网络。戴尔等厂家要进入这个市场,要建立这样的网络至少需要几个月的时间。

MID是个相对空白的市场,戴尔、联想、宏碁、华硕等计算机厂商也有可能将进攻这个目标。

正在走近的MID

英特尔作为MID概念的提出者,也有非常强的动力来推动这一市场。因为用于上网本(Netbook)的芯片Atom一枝独秀,在2008年英特尔第四季度的收入较上季涨了50%,至3亿美元。

英特尔计划在Atom的基础上,改造出用于MID的芯片Moorestown。与上网本的芯片Atom相比,Moorestown需要有更长的运行时间,应该要大大超过6小时,而且冷却功能会更好。

利用这种芯片,英特尔也可以有机会扩大在智能手机的市场份额。在智能手机市场,英特尔没有优势,iPhone和Palm的芯片都是由ARM设计,并由高通,三星和德州仪器(TI)生产。

10个月之前,英特尔已经联合中国的华旗信息发布了全球首款MID。目前,英特尔已经成立了MID创新联盟,其中包括华硕、宏碁、台湾宏达电(HTC)等。现在的MID价格依然较高,最便宜的也在700美元~800美元,但价格下降会到来。

时代热点 篇4

家长:期待与担忧

申先生:不分文理科, 一年多考, 打破一考定终身, 都是利好政策, 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但文理都考, 会不会加重考生的负担?作为学生家长, 我们很担心。

马女士:新高考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如果能指引孩子们有兴趣地学习, 在高中阶段就能对自己的人生发展有规划、有方向, 让学生离开学校后能剩下更多有用东西, 如良好的学习习惯、阳光的心态、健康的身体等, 这是我们家长最期待的。

细读“纪实报告”和“素质档案”评价项目, 关于“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五个方面, 对于学生考察覆盖面是很广的, 但是每一项都需要相应的奖项“为证”, 例如, 考察思想品德里的项目“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需要荣誉名称、级别、评选单位;考察“身心健康”中“体育技能”需要活动名称、级别、获奖情况来作为载体定等级。每一项评定都需要借助证书来证明, 作为家长, 我们担心这会不会促进教育更加“市场化”, 学生会不会被动参加课外活动, 并且每参加一项课外活动都带着“功利心”, 这样就会“跑偏”, 不但不能减负反而会给学生和家长增压。现在的家长为了孩子最舍得投资, 为了综合等级达到A、B会不惜重金, 这样就会加重家长的负担, 导致学生的课外生活更忙碌, 并且他们不再是为了兴趣, 而是为了一纸证书, 情况不容乐观。

韩先生:改革、完善高考制度, 其重要目标就是捍卫公平、公正, 选拔优秀人才。同时, 也要注意对特长生、“偏科生”、有一技之长的学生的选拔。

这让我想起了钱锺书先生当年报考清华大学的事儿, 钱先生的总分在当时所有的考生中排第二名, 然而他的数学成绩却是零分 (杨绛先生说钱老考了15分, 而不是零分) 。但是, 清华大学竟然录取了钱锺书。如果是今天, 有这种可能性吗?别说清华, 恐怕钱老连个高职院校也上不了。但是, 钱锺书最终成为蜚声中外的教育家、文学家。有人说, 我国的教育失败之处就是“补短教育”, 为了应付高考, 学生的哪门功课差, 就千方百计地恶补哪一门, 结果把优势的、特长的也补差了。而西方教育先进的、发达的国家, 则实行“扬长教育”, 学生差的、厌恶的学科, 学生可以放弃, 然后集中精力去发挥自己的特长。扬长而避短, 术业有专攻, 高精尖的人才自然就会脱颖而出。由此, 中国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就有可能层出不穷。

学校:综合素质评价要求不一样了

包军 (郑州外国语学校) :改革后的高考不再考文科综合和理科综合, 由学业测试成绩替代, 通过在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6科中选择3科成绩计入总分, 但所选的科目需符合不同高校的要求, 这就意味着高校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对科目提出要求。比如, 某大学化学系要求凡报考本专业的考生必须选物理、化学、生物, 考生只能选择这3科的学业水平测试的成绩计入总分。这等于说学生在选择学业水平测试科目的同时, 也要参考高校的要求。

陈亚 (互助路小学锦艺校区) :多年的高考政策, 让教育一步步走向一个用分数铺就的单行道。教育只剩分数, 从幼儿园、小学开始家长便疯狂择校, 孩子无奈地被“助长” (小升初外语选拔达到高考英语水平, 初一学物理, 初二学化学, 以此类推, 不胜枚举) 无论是学校、教师、家长还是孩子都在这条“逆生长”的路上疲惫不堪。随着高考改革进程的发展和深入, 高考必然将撬动基础教育阶段改革。在推进高中阶段综合素质评价的同时, 我们不应该把基础教育阶段排除在外, 教育主管部门应该给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有类似的指导意见。

教师:综合评价怎样做到公正公平

谭新会 (郑州市回民中学) :多元主体参与教育评价的理念如今已发展成为一种主导的评价模式。整个评价程序, 体现了教师评价与学生自我评价的结合, 反映了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和民主化。但问题是作为一种过程性评价, 家长、其他学生、与学生有过直接接触的社会机构要不要作为评价主体参与进来, 对学生作出评价?抑或成立专业的综合素质评价机构, 引入第三方评价, 跟踪评价学生发展的全过程?第三方评价相对于教师评价来说, 更加客观公正, 但是其可信度和实效性又难以保障。这样的多元化评价主体对各个主体的要求较高, 需要经过专业培训并具备相应的评价能力。

此外, 参加有关社团活动是“思想品德”要考察的行为, 但社团活动同时又属于“社会实践”的一部分, 难免会出现操作上的困难。再如, “身心健康”包括“身体机能”和“心理素质”等方面, 但只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作为判断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准, 这明显忽略了心理素质对人的和谐发展的作用。但关于心理素质的评价依据, 目前尚未有详细规定。

李超 (郑州市实验高级中学) :将来学业水平测试和高考挂钩, 怎么选择科目、高考如何参考、分数如何量化、怎样体现学生的个性和特点, 以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目前实行全省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阅卷, 计入高考成绩时全国如何“一碗水端平”等, 这些都需要出台细则来明确。

媒体工作者:教育必须跟上时代

时代热点 篇5

如果说以往谈及“转型”有些许“中国特色”的意味,那么在欧债危机蔓延、世界经济前景黯淡的大背景之下,一场范围更大的经济转型正在这颗星球上上演。面对未来尚不明朗的经济前景,中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而在挑战背后,难能可贵的机遇也在沉睡着„„穷则变,变则通。

海外投资 中国企业跃跃欲试

近日日,据知名会计师事务所安永在香港发表了题为《冲出亚洲:支持追求增长的战略》的报告,报告指出中国内地公司比其他亚洲同行更看好发达国家的增长机会。其中32%受访内地公司认为,西欧有最佳的发展机会,较亚洲区整体水平高出3个百分点。

安永中国海外投资业务部全球主管合伙人周昭媚在记者会上表示,受到欧债危机影响,欧元区资产价格被低估,为中国企业提供了投资机会。此外,西欧国家与中国建交多年,较接受中国企业到当地投资,因此在市场环境方面相对开放,对中国企业较有吸引力。

调查也发现,22%内地企业看好美国或加拿大能为公司带来最好的增长机会;相比之下,仅16%的亚洲区受访者持此看法。

周昭媚表示,中国内地的企业高管将目光投向发达市场,是出于寻求更多的科技和创新的需要。与此相比,拓展发展中市场所带来的益处则主要在于寻找销售增长的潜力。

数据显示,在2005年至2011年间,中国内地对外直接投资增长迅速,年复合增长达到39%,由2005年的仅100亿美元飙升至2011年的约730亿美元。中国企业“走出去”更加多元化和更加成熟,投资的行业由以往集中在资源行业,向各行各业全面铺开。

周昭媚表示,长远来说,内地对外直接投资还将继续增加,香港能在内地企业“走出去”方面扮演一定角色。

安永的本次调查在今年3月和4月间进行,对617名来自中国内地、香港和新加坡等亚洲国家及地区的高管进行问卷调查,涉及公司包括全球性公司和区域性公司。

其实,从已然公开的数据并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据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前七个月,中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17个国家和地区的2407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达到了422亿美元,同比增长了52.8%。

而截至2012年7月末,中国非金融企业的海外投资存量已经达到3643亿美元。值得注意的是,这其中国有大中型企业虽然是海外投资的主力,但非公有制企业、民营企业的投资额也已经占到了投资总存量的三分之一以上。

时代热点 篇6

1 从思想观念上把网络热点舆情作为日常工作当中的重要内容

目前在政府体系当中, 针对网络这个层面的法律法规还都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 不是十分的健全。这直接导致了网络审查无法可依, 使网络这个虚拟的平台成为了大家负面情绪的集散中心。同时, 网络普及率相对较高, 而其中绝大多数都是三十岁以下的年轻人。这类年轻人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 接受能力较强, 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所以他们在面对各类热点事件时会积极的发表自己的看法, 影响到身边的人。在这个信息传播的过程当中, 由于大家素质的良莠不齐, 再加上居心叵测之人的煽风点火, 使得舆论走向变得难以控制, 更多时候使原本的事情发展到另一个极端的层面, 成为某些人发泄心中不满的工具。而目前多数的流行词汇就是对网络负面新闻的最好总结, 如仇官、仇富、城管大军等等。

2 提高网络热点舆情高发部门的业务水平和能力

在基层政府当中容易被推到舆论制高点的部门, 往往是那些一线的治安管理、交通管理等工作部门。这种情况在治安部门当中尤为严重。治安部门是与群众接触最紧密的部门, 往往全年的工作重点就是深入到群众的日常生活当中。这样的工作环境导致了其处在风口浪尖的地位。在平时日常矛盾纠纷的处理过程中, 如果稍微没有注意到工作的方式方法就会成为网络舆论争相抨击的焦点。有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也会被网络上的“有心人”抓住把柄, 成为舆论的焦点。针对这些容易出问题的部门, 基层政府的基层工作人员一定要克服自己工作中的不满情绪, 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积极思想, 从而以饱满的精神为人民服务。

正确的看待舆论在日常工作中的地位, 坚持把舆论当作基层政府在人民眼中的形象, 积极的将应对舆论的能力作为自身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网络热点的侦查工作, 相关的工作人员一定要慎之又慎。作为基层政府的主要工作, 稍有不慎就会产生网络热点效应, 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所以政府工作人员要注重自己业务能力的提升, 尽全力做到事件的有据可依。如若没有按照规章制度办事, 就会引起网络舆论的关注, 为基层政府的形象抹黑, 甚至影响了党在群众中的形象。正是因为如此, 基层政府的网络部门在日常工作中更要坚定不移的按照规章制度办事, 严格执法, 科学执法。不能因为案情紧张而忽略案件的细节工作, 要切切实实的给人民群众一个交代。“打铁还须自身硬”, 只有这样才能消灭负面舆论产生的源泉, 还大家一个干净的网络环境。

3 从机构和组织上建立健全网络舆情的应对能力

3.1 重视网络舆情的监测

在日常的基层政府管理工作中要把对网络舆论的监督提到一个较重要的位置上来, 要设立专门的部门对网络舆论进行监督。此项举措不仅可以为基层政府树立正面的、积极的形象起到促进作用, 还可以直接提高基层政府的舆论应对能力。在某些涉及到公共安全的重要事件上面, 基层政府的工作能够变得更加快速准确, 能够将负面舆论直接消灭在萌芽状态。

3.2 提高网络舆情的处置能力

网络舆论不可能瞬时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 其产生和消失都需要一定的时间。而这段时间就是相关部门进行形象公关的关键时刻, 如果处理得当, 负面新闻就会被新的信息所取代, 逐渐的消失在群众的视野中。之后, 基层政府可以针对负面新闻中所提到的具体事件, 再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处理。并及时的将处理结果公之于众。而对于那些对基层政府造成极其恶劣影响的捏造舆论事件, 基层政府可以根据相关法律来维护自身的权益, 起到敲山震虎的作用。

3.3 建立健全网络舆情应对机制建设

基层政府可以设置专门的人员对网络当中的舆论进行引导, 形成一支能够为基层政府服务的网络舆论力量。通过这样的措施对网络中歪曲事实真相的舆论进行积极的引导, 使之恢复到正常的轨道之上。基层政府部门要根据网络舆论所提到的热点事件, 第一时间发布权威官方调查, 为群众答疑解惑, 使负面信息丧失传播的土壤, 为基层政府正常的开展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茆红霞.当前网络舆情的应对研究——兼议网络舆情的管理[J].决策与信息 (上旬刊) , 2012 (11) :55-56.

[2]倪荫林, 王淑萍.网络时代的官民关系变迁及其对政治生活的变革要求——基于历史唯物论的考察兼论网络舆情的应对[J].广西社会科学, 2012 (8) :1-4.

时代热点 篇7

一、2014年xx省公务员考试申论试卷资料分析

2014年××省公务员考试申论试卷所给资料围绕“垃圾问题”展开。共有9则子材料, 每则子材料大意分别为 (一) 对垃圾进行定义、分类:1.生产性垃圾, 主要指建筑垃圾。2.生活性垃圾, 解决“垃圾问题”刻个容缓。 (二) 短命建筑产生大量垃圾。实则是规划缺乏长远性, 加之各地都把大开发、抓项目、大拆大建作为解决就业、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 说透了还是经济结构不合理, 发展观念落后, 发展模式单一。 (三) 以历史文化名城W县为例, 街道到处是垃圾且无人及时处理, 这种现象在全国较为普遍。 (四) 以广州、北京、上海为例, 反映垃圾处理厂选址问题。 (五) 商品过度包装产生大量垃圾, 造成资源浪费, 商品价格惊人。 (六) 商品是否应过度包装的两种观点。 (七) F市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 (八) T市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 (九) 通过解说村民李某、专家冯教授等三人的对话, 说明×镇在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方面的做法。

通过对子材料大意的梳理可以发现, 无论是建筑垃圾, 还是生活垃圾已严重威胁到环境和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因此如何解决“垃圾问题”刻不容缓。节约发展、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观念还远未真正深入人心。也促使人们反观在全球经济疲软的大背景下, 现今的发展模式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带来的种种弊端。因此, 2014年××省公务员考试申论试卷的主题从微观来看是“垃圾问题”, 从宏观来看是发展理念问题。考生在阅读材料, 理解材料主题时一定要做到微观和宏观相结合, 既要看到资料反映问题的表象, 也要看到资料反映问题的本质。

二、问题设计以及作答分析

2014年××省公务员考试申论试卷的问题设计为四问, 从设计的问题来看, 都是历年来国考、省考中多次出现的问法。且作答针对材料的指向性非常明确, 每问都明确要求结合给定资料的某一部分, 这就使考生在通读资科的基础上答题的切入点更为清晰。

第一题属于综合分析比较题, 要求依据“给定资料7~8”提供的信息“分析比较F市、T市生活垃圾收费制度的不同之处”。关于F市T市的生活垃圾收费制度, 材料主要从组织实施、协调、具体征收单位, 收费标准及依据, 执行制度成本, 违反制度惩处规定及措施, 制度执行效果等方面进行罗列。考生作答时就要在字数限定范围问对于F、T市在上述方面的做法进行分析比较。既然是比较两市收费制度的不同之处, 还要对两市收费制度的优劣进行评述, 紧扣材料对两市生活垃圾收费制度不同之处比较如下:

1.生活垃圾收费组织协调、征收单位:F市由城市管理执法局组织协调、区政府配合、市环卫局负责实施;T市由市环保局负责实施。2.收费标准及依据:F市以人数或户为单位, 征收固定垃圾费;T市以日处理垃圾量的多少为单位, 即“随袋征收”垃圾费。3.执行制度成本:F市只对垃圾进行清运, 征收垃圾成本较低;T市垃圾清运需用由市环保局统一监制的垃圾袋盛装, 并对被征收的垃圾进行分类, 可利用的垃圾免费清运, 因此征收垃圾成本较高。4.惩处规定及措施:F市重在对拒不缴纳垃圾处理费的人员和单位, 由市环卫局责令改正并处罚;T市重在对不使用 (或变相使用、私自制造) 专用垃圾袋的行为由市环保局进行处罚。5.制度执行效果:F市垃圾量逐年增长, 垃圾处理费占居民家庭总收入比例逐年上升, 存在随意丢弃垃圾现象, 垃圾费征收率低;T市垃圾量逐年下降, 垃圾处理费占居民家庭总收入支出比例逐年降低, 基本杜绝乱扔乱丢垃圾现象, 垃圾处理费征收率高。综上所述, T市生活垃圾收费制度优于F市。

第二题属概括归纳题, 要求概括“给定资料2~5”中显示的“垃圾难题”。即在现实生活中为何会产生大量垃圾, 处理垃圾问题还存在哪些困难。作答这道题, 首先要归纳“给定资料2~5”中每一则子材料所反映的内容。

“给定资料2”介绍我国建筑垃圾较多。第一段重点介绍我国的建筑缺乏整体和长远规划, “短命建筑”既浪费资源, 又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 环境污染严重。第二段介绍我国能处理建筑垃圾, 使建筑垃圾循环利用的企业较少。第三段介绍村庄拆迁产生大量建筑垃圾, 垃圾场距拆迁现场路途较远, 致使建筑垃圾被随意倾倒、填埋。“给定资料3”介绍历史文化名城W县环境卫生较差, 道路上、家属院门口垃圾遍地且无人处理, 好多街道没有设置垃圾桶, 造成垃圾被随意倾倒、丢弃。“给定资料4”介绍一些垃圾处理场距离居民生活区太近, 影响居民身心健康。“给定资料5”介绍市场上的茶叶、化妆品等商品注重包装产生大量包装垃圾。

通过对上述资料的归纳可以看出“给定资料2~5”中显示的“垃圾难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城市规划缺乏长远性, 大规模建设成为多地促进发展的主要手段, 致“短命建筑”应运而生且产生大量垃圾。2.我国能消解建筑垃圾, 并对其循环利用的企业较少。致使大量建筑垃圾得不到及时处理。3.垃圾处理厂规划不合理。有的距拆迁现场较远, 造成建筑垃圾被随意倾倒、填埋。有的距居民生活区太近, 对居民日常生活造成影响。4.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卫生监管缺位, 群众环保观念淡薄。5.商品包装国家标准尚未建立。有的商品为迎合非理性消费需求过度包装, 既浪费资源, 又产生垃圾。

第三题是把考生虚拟为×镇负责垃圾分类、处理的工作人员, 结合“给定资料9”。写一份关于垃圾分类、处理经验的提纲。“给定资料9”以解说村民李某、冯教授等三人做节目的文字记录形式, 介绍了各自关于垃圾分类、处理的看法、做法。作答时应对三人的谈话内容进行梳理归纳。把握好虚拟身份, 内容是关于垃圾分类、处理, 经验即成功的、有效的、村民欢迎的、能够顺利实施的做法。提纲严格来说属应用文体范畴。但答题要求明确, 不要求格式, 把×镇在垃圾分类、处理工作方面的做法分门别类、分条列出即可。

第四题写作题要求理解“给定资料6”中的两种观点并结合资料, 联系实际, 自拟标题, 写一篇文章。

“给定资料6”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调查表明, 目前我国包装品废弃物约占城市家庭生活垃圾的10%以上, 其体积构成家庭生活垃圾的30%以上, 但大量的包装物最后都成了垃圾, 有的甚至对环境构成长久压力 (如被丢弃的塑料袋等) 。环保专家毛先生叹道:美丽的代价, 实在是太昂贵了!得不偿失。但也有人认为, 包装是一种经济现象, 有需求就有生产, 况且, 包装也可以拉动经济发展。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中国是个人情社会, 不少人都“想‘面子’多于想‘污染’”, 东西包装得好才能拿得出手。一个好东西包装得不好, 还不如东西差点包装得好点。

显然资料反映的是商品是否应过度包装的问题。一种观点是:过度包装产生大量垃圾, 甚至对环境构成压力, 得不偿失。一种观点是:包装是经济文化现象, 既可拉动经济发展, 又能满足好“面子”的心理需求。从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国策要求出发, 截然不同的两种观点, 是非曲直, 泾渭分明。

文章写作时引论部分先对这两种观点作简要分析, 然后旗帜鲜明地表明观点即中心论点:必须限制过度包装。

本论部分先谈过度包装的危害。过度包装既浪费资源, 又产生大量垃圾, 污染环境。远离大众消费需求的华丽包装只是为了满足“小众”好面子的虚荣心理, 甚至美丽代价的背后暗藏腐败, 得不偿失。靠过度包装拉动经济只是一些商家为满足私利的噱头而已。再从克服虚荣心理, 倡导理性消费;建议出台商品包装国家标准, 规范商家行为;资源循环利用等角度展开分析。重在把道理阐释清楚, 让阅卷者和考生的观点能产生共鸣。这部分一定要联系社会现实, 天价月饼及豪华包装的茶叶、化妆品比比皆是。危害之深, 有目共睹。结论部分把由过度包装产生的垃圾问题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俭以养德”的发展理念联系起来, 升华主题, 收束全文。

上一篇:税收服务民生下一篇:技术状况评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