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热点

2024-08-17

法律热点(共3篇)

法律热点 篇1

摘要:随着近年来我国法制建设的深化,越来越多的群众开始关注法律问题,并且积极地参与法律问题的讨论当中。但与此同时,某些案件的判决结果与民众所认为应当判决的结果产生了分歧,民众对判决结果产生的不满情绪也随之而来。如何引导大众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增强大众对司法机关进行的活动的信任感,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法律意识,感性,道德,公信力

1 法律意识的基本含义

法律意识是人们对于法( 特别是现行法) 和有关法律现象的观点、知识和心理态度的总称。法律意识是一种观念的法律文化,对法的制定实施是非常重要的。它表现为探索法律现象的各种法律学说,对现行法律的评价和解释,人们的法律动机( 法律要求) ,对自己权利、义务的认识( 法律感) ,对法、法律制度了解、掌握、运用的程度( 法律知识) ,以及对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等。[1]

大众法律意识是大众或者社会公众对法律问题的态度与看法,与法律意识相比,具有一定的统一性与一致性,深受社会发展程度和社会舆论的影响,代表了社会大众对各类法律问题的看法,经常体现于大众对各种法律事件的反映与态度上。大众法律意识主要体现为感性的法律感觉与知觉,也体现为理性的法律观点。[2]

近年来,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深化,越来越多的群众开始关注法律问题,并积极参与到了法律问题的讨论当中,公民的法律意识逐步加强。与之前对法律问题持一种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相比,有了显著地进步。大众对法律问题进行独立的思考,对国家司法活动进行所做出的评价,也促进了我国法制建设,并起到了监督作用。

与此同时,由于普通群众没有受过系统的法学教育,在对法律问题进行分析时,容易带有强烈的个人感情因素,在对法律问题形成个人观点时,容易受到自身价值观和以往经历的影响,在分析问题时,将自己的主观情绪带入案件当中。缺乏对法律问题的整体分析,缺乏理性、客观的思考。

2 大众法律意识的特点

2. 1 大众法律意识的突出特点是个人感情色彩严重,缺乏理性的思考

这一特点,在网络领域尤其突出,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言论较之以往更加自由,群众不会过多地考虑表达意愿所引发的后果,将某些问题进行片面解读,甚至刻意歪曲事实真相,对事件进行传播。随着其发表的内容不断地被有同样看法的人转发,很容易引起普通大众的盲目跟风。这类跟风者不论该话题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不加以客观理性的思考就进行评论和转发。使群众抛弃正常的理性思维,认为多数人赞同的,就是正确的。将一个原本平常的社会问题炒作成一个敏感问题。

很能体现出这一特点的一个事件,是2015 年6 月17 日的一则在微博和微信朋友圈中引起疯狂转发的文章。这篇吁求 “人贩子一律死刑”的文章,内容多为以被拐卖儿童母亲声泪俱下的口吻描述孩子被拐卖后,给家庭造成的沉痛打击,孩子被找回后已经摧残的身患绝症,不久于人世。而司法机关不作为,或者在抓捕过程中导致人贩子逃脱,对人贩子定罪量刑和其所犯罪行不相符,仅仅判处10 年有期徒刑。因此呼吁大众进行转发,要求对现行法律作出修改,判处人贩子一律死刑。这一慷慨激昂,痛批我国司法制度存在巨大缺陷的文章被转发了超过百万次,引起网友广泛呼吁人贩子一律死刑。并称我国对拐卖妇女儿童罪定罪量刑过轻,打击力度过小。

很显然,这一言论的发表者没有在事先进行调查和研究,就直接将自己主观的看法发表到互联网上。因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条拐卖妇女、儿童罪的规定拐卖妇女、儿童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 一) 拐卖妇女、儿童集团的首要分子;( 二) 拐卖妇女、儿童三人以上的; ( 三) 奸淫被拐卖的妇女的; ( 四) 诱骗、强迫被拐卖的妇女卖淫或者将被拐卖的妇女卖给他人迫使其卖淫的; ( 五) 以出卖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麻醉方法绑架妇女、儿童的; ( 六) 以出卖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 ( 七) 造成被拐卖的妇女、儿童或者其亲属重伤、死亡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 八) 将妇女、儿童卖往境外的。[3]并且通过互联网中所显示的从2010—2014年我国各级人民法院判决的拐卖妇女儿童的案件中,一共有7719 起案件。一共对12963 名犯罪嫌疑人做出了判决,其中有56. 59% 的犯罪嫌疑人被判处了五年以上有期徒刑至死刑。

由此看出,我国刑法中,对拐卖妇女儿童罪的法定最高刑为死刑,打击力度并不小,而非文章中描述的法院只将犯罪嫌疑人判处了十年有期徒刑。这说明我国对拐卖妇女儿童案件是进行严厉打击的。同时,大众所呼吁的将人贩子一律死刑的提议,本身也不符合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中的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大众呼吁的这种不依据犯罪情节轻重就 “一刀切”的适用死刑的方法,我们能体会到大众对拐卖儿童的人贩子的厌恶之情,但这种方法既不能找回已经丢失的孩子,也不能防止拐卖案件的发生。如果人贩子全部执行死刑,将不利于公安机关对受害人的解救,在犯罪情节不论严重与否都将面临死刑的情况下,会激起犯罪嫌疑人 “同归于尽”的心态,对被拐卖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更大的威胁。所以群众这种缺乏理性思考的主观评价方法,虽然解恨,但是对于整体社会的公正性,并没有起到积极的作用。

这一凭借自我推论,断章取义的发表对法律问题的看法的行为,受到公众大量转发以后,形成了公众的一种普遍观念。当人们狂热地质问为何不判处人贩子死刑时,全体民众就逐步丧失了理性的思考能力。这里体现出的正是大众法律意识的主观性。人贩子一律死刑事件中,表现出的是人们对于司法机关的法律行为的不满情绪。由于公安局、法院、检察院是权力机关,让群众始终觉得自己处于法律地位中被管制的地位,处于弱势地位,并且我国也的确曾经存在着程序与实体上的不公正案例,正是这种不信任、不对等的关系,让社会舆论在不自觉的情况下对同是处于弱势地位的被拐卖儿童的父母表示同情,把自己和失去孩子的父母带入到同一情感当中,才产生了没有进行调查,没有进行理性的分析思考就妄加评判的行为中。

2. 2 大众法律意识的另一特点是易受到传统道德观念的影响

纵观我国历史,我国古代的政治体制主要为人治,而非法治。我国古代的正统法律思想以 “三纲五常” “德主刑辅”为主要核心思想,统治者这种强调以道德治理国家的方式,无形中使道德准则凌驾于一国法律之上,这一思想贯穿于我国古代法律体制。并且经过世代传承,在当今社会大众心中也依旧有所体现。使大众心中留下违反了道德秩序也是违反了法律这一错误思想。

某些案例,就可以深刻反映出这种特点。2015 年2 月20 日,广东省广州市的陈老伯不满儿子陈树吸毒,将儿子杀害。陈树因吸毒染上艾滋病,多次盗窃家中钱财,以刀棍威胁父母,提供资金供自己吸毒,否则就烧掉房子。陈老伯认为儿子陈树是 “社会的毒瘤”,自己要为民除害,所以选择 “大义灭亲”,在儿子的汤中加入安眠药,待陈树熟睡后,用扳手猛击陈树,最终用被子闷死陈树。

这一悲剧的产生,和陈老伯心中的传统道德有着直接的联系。大众法律意识受到道德标准的影响。人们容易将法律与道德画上等号,认为凡违反道德的都应当纳入法律的调整范围,如果法律并没有对违反道德的案件进行调整,大众就很有可能选择不正当的行为,代替法律对这种行为做出调整,从而产生违法犯罪行为。虽然我国深入开展了法制建设,但大众心中根深蒂固的以道德观念衡量行为合法与否的方式依然不会在短时间内消除。

2. 3 大众法律意识中的正义观受到习惯法的影响

大众法律意识上的正义观是一种基于习惯法所形成的正义观。是群众在生活中制定的一种契约。例如 “杀人偿命,欠债还钱” “以牙还牙,以眼还眼”,这种大众约定俗成的习惯,通常被用作衡量公平与否的判断标准。

而且当某些案件的判决结果与民众所认为期待的判决存在差异,不符合大众道德观念中的 “杀人偿命,欠债还钱”这一判断标准时,群众就会对法院的判决产生质疑,认为作为正义象征的法院所做出的判决,还没有约定俗成的方式公正。

例如黑龙江 “7·24 桦南孕妇谭蓓蓓猎艳杀人案”,谭蓓蓓由于与多名男性保持两性关系,被其夫白云江发现,为弥补自己 “出轨”的不忠行为,答应为其夫白云江找年轻女性实施性行为作为补偿。谭蓓蓓以自己肚子不舒服为由骗取被害人胡伊萱的信任,让被害人胡伊萱送自己回家。并在胡伊萱所饮用的酸奶中加入安眠药,在其昏迷后白云江企图实施强奸行为,但由于胡伊萱在生理期期间,而导致强奸未遂。随后犯罪嫌疑人谭蓓蓓、白云江杀害了胡伊萱。经依法判决,法院判决被告人白云江和谭蓓蓓犯故意杀人罪、强奸罪、抢劫罪,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由于被告人谭蓓蓓在审判的时候怀孕,所以法院决定执行无期徒刑,并处罚金人民币3000 元。判处白云江死刑,并处罚金人民币5000 元。

在该案中,群众在网上呼吁将犯罪嫌疑人谭蓓蓓判处死刑,并发问: 夫妻二人均参与实施杀人行为,为何谭蓓蓓未被判处死刑? 为何不能将被告人死刑立即执行。因为这与大众心中 “杀人偿命,欠债还钱”的思想不相符。在大众的观念中,相较于法院判处被告人何种罪名,大众更加注重的是对于被告人的行为,法院是否判处被告人死刑或是刑期为多少年,关注更多的是实体上的公正。

但是法官在对案件进行判决时,不能像社会大众一样,凭借自己内心的好恶来做出判决。公平和正义不应该建立在一种约定俗成的道德观念之上。法官在保证实体公正的同时,也需要保证程序上的公正。这要求法官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这会和大众心中的正义观产生冲突,但人民法院对案件做出的判决所符合的是社会整体的正义,是坚持罪刑法定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体现。

2. 4 大众法律意识的形成,也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大众法律观念的形成,也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执法者在执法当中,不依照法律对案件进行处理,甚至与其他行政部门相互推卸责任。群众的合法权益收到侵害时,想依靠法律来捍卫自己的权益,却遭遇到执法机关执法不严的打击,严重地影响到大众对法律的信任和尊重。

我们以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 “青岛38 元大虾事件”为例,来剖析执法不严对群众法律意识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在此次事件当中,公安机关的不作为行为令社会大众非常失望。“十一”国庆期间,四川的肖先生一家在青岛 “善德海鲜烧烤”消费时,点了38 元一份的大虾,但在吃完之后,被店主告知,大虾不是38 元一份,而是38 元一只。店家要求肖先生支付1388 的饭费,如果不交钱,店主就要打人。而同时在该餐厅就餐的朱先生一家,也意识到自己被 “宰”了。共同报警,求助于当地派出所。但是当警方到达时,当事人被告知大虾事件是价格纠纷,且前一日该店已经出现过价格纠纷,不在警方的职权范围内,应当找工商部门和物价局进行帮助。但物价局随后声称已经下班,又要求当事人寻求公安机关的帮助。公安机关并未积极对此事进行处理,而是要求游客将天价餐费先支付给店主,等第二日再向物价局进行投诉。当事人肖先生曾无奈地说: “我屈辱地掏出800块钱,只想快速的脱身。”而朱先生则在警方的 “协调下”支付了2000 元的餐费。

该案中,店主为了牟取不法利益,在顾客已经询问大虾是否为每份38 元的情况下,告知顾客的确为按份计算,但在结账时,又告知顾客大虾为每只38 元。在顾客拒绝支付高昂费用的情况下,以暴力方式胁迫顾客支付费用。即店主已经构成敲诈和勒索的行为。而根据我国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诈骗罪的起刑点为人民币3000 元。该案中,肖先生支付了800 元,朱先生支付了2000 元,共2800 元,并且公安机关也明确表示,前一日该店就已经有此类价格纠纷,所以涉案金额有可能已经达到3000 的起刑点,构成刑事犯罪。根据我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的规定,公安机关对刑事案件负有侦查的责任。即使涉案金额不足3000 元,店主的行为也已经违反了 《治安管理处罚法》中的规定,侵犯了当事人的人身财产权利,并具有社会危害性。所以派出所从哪一原因,都对该案具有管辖权。在其他部门不能及时解决纠纷的情况下,作为首先接管案件的部门,本应当积极处理案件,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但是却和其他部门相互推脱责任,有法不依,让当事人只能无奈地支付天价餐费。

“青岛38 元大虾”案件,并不是个别案例,它反映出的是我国执法机关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执法不严,有法不依。而这种现象,让群众对法律的信任和尊重降低,也纵容了违法犯罪案件的发生。对于违法者而言,犯罪成本低,违反者在违法后并没有受到执法机关严厉的惩罚,这就让违法者不畏惧法律。对于受害者而言,比无法可依更令大众无奈和失望的是有法不依,当群众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选择法律途径解决问题时,代表法律的名义和形象的执法部门不能秉公执法。随着这种现象的普遍化,严重地打击了群众尊重、信任法律的积极性。这对于大众正确法律意识的形成,起到了消极的作用。

3 树立正确法律意识的建议

3. 1 培养群众以法律规范作为行为标准的意识

在当代法制社会中,道德规范作为精神层面的约束方式,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政治、历史、宗教、地域因素等,无法形成一个统一的、特定的规范。同时也受到个人价值观、经历等影响。所以当大众习惯性的依据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并用来衡量他人的行为时,会出现两种极端的情况。一种是制定过高的道德标准( 高于法律规范)来调整自身行为,并用来衡量他人的行为; 另一种是制定过低的道德标准( 低于法律规范) 来约束自身的行为。这两种标准,都不利于社会公平的促进和保证社会的长治久安。而法律规范是一种实体的,可以将行为划分成: 哪些可以实施,哪些不可以实施的标尺。所以我国应该加强对大众的法制教育,并不是停留于法律条文的宣传,而应该增强群众法制观念的培养。因此对于我国法律建设的深化不仅在于制度上的变革,更在于人们观念上的更新,只有观念更新了,形成正确的法律意识,才能理解法律法规制定的含义,愿意遵守法律,以法律规范作为行为的准则。

3. 2 强调严格执法,加强执法机关公信力

要让群众建立正确的法律意识,就要让群众了解法律、信任法律、敬畏法律,最后遵守法律。而群众愿意遵守法律的前提,是树立起法律的权威性。加强执法机关公信力建设是维护法律权威的根本方法。法律权威强调法律是不能违背的。维护法律权威,必须树立执法部门的公信力。法律的权威不仅在于立法中体现人民的意志,得到人民的拥护,而且在于执法中的严格公正,得到人民群众的信任。没有执法部门严格公正文明执法,法律制定得再完备,也难以在大众心中树立权威性,难以起到规范人们行为,规范社会秩序的作用。法律必须得到执行,才能发挥法律的社会规范作用,切实保障公民的权利,调节社会秩序。只有能产生实际效力的法律才能得到人们的信任,才能被人们所遵守,才能真正的让正确的法律意识植根于大众心中。也才能防止公民因为不信任法律,或者在通过法律途径主张自身权利时,执法机关没有依法办案,而选择不正当自力救济,代替法律对违法者进行惩罚,来实现自己内心中的公正。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法律意识[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37510.htm.

[2]孙春伟,刘华巍.大众法律意识的多重性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1(9).

[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14年修订版[Z].2014.

法律热点 篇2

大连高中中方教务处 政治组 王晖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两会时,生活是我们最大的政治。

2、理解: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和刑事责任年龄、监护的概念。

3、掌握:对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胎儿的权利。过程与方法:

1、引导和培养学生从具体案例材料中,寻找和概括法律争议点的能力。

2、学会从法律视角解释社会热点事件,分析生活中的法律问题。

3、分组合作,团队配合。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提高学生法律意识,增强法治观念。

2、学会用法律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3、培养现代公民参政、议政的意识。

4、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

二、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1、总结两会热点,分析两会20年中国走过的路程和世界的关系。

2、两会和中国人的关系。

3、两会中精彩的历史瞬间----《民法总则》的通过。

新课讲授:

课堂活动:《今天咱也当人大代表》

1、每组通过学案中的案例和社会热点,模拟人大代表向两会提出议案,并发言总结。

2、教师点评

3、归纳总结

4、每组发言后,其他组要提出建议,并集体投票表决,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为通过。(我国民主集中原则的体现)

公民的个人信息

“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将个人信息明确为新的民事权利。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收集、利用、加工、传输个人信息,不得非法提供、公开或者出售个人信息。”

胎儿的权利

《民法总则》保护胎儿社会生活其他领域权益

关于胎儿进行遗产继承问题,在现行的《继承法》中已经有相应规定,就是关于胎儿特留份的规定,但此次《民法总则》中有对胎儿的利益确立进行保护的规则。它不仅仅涉及到遗产继承问题,像胎儿接受赠与时,作为胎儿的利益,也能够依照法律规定受到相应保护。

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

现行法律规定,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而民法总则草案将这一标准降低至六周岁,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教师点拨:目前社会各界也有一些不同看法。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年龄底线究竟定在几周岁,仍在讨论中。

如地处偏僻、经济社会欠发达地区的青少年信息接收渠道窄、启蒙教育起步晚,与东中部发达地区特

别是大城市的同龄儿有差异。“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年龄的调整应当充分考虑到地区差异等。

刑事责任年龄和校园暴力

14岁以下儿童犯罪,该如何处置?(讨论)A、法律 B、家庭 C、学校 D、社会 E、国外

教师补充:我国当前,缺少的恰恰就是对“无责犯罪儿童”进行矫治,大多单纯的让监护人监管。而在法律体系较为成熟的其他国家,都有一套完备的社会矫治体系,并辅有人性化的矫治措施。

如何推动促进多部门合力应对校园暴力、切实补齐家庭教育短板,学校相关教育的加强,社会矫正系统的完善。这个任务任重而道远,期待我们的民法典在这方面给予我们更多的法律保护

监护

民法总则草案中提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与近亲属、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有关组织事先协商,以书面形式确定自己的监护人。

教师总结:“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终”,是和谐社会以及良性社会风气形成根源,是现代文明社会的标志。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有老的一天,善待现在的老人,就是善待明天的自己。

小结:

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不仅要关心时政,还要有参政议政的意识,在玩手机的时候,也关注一下如两会这样的热会热点,因为同学将来不管是学商还是学经济亦或是其他学科,都要紧随国家的政策、法规。

董事长曾经说过:“若干年后,一定会有伟人和各行各业的领袖人物从这里走出去,这是枫叶中西教育优化结合的独特体系决定的。”同时我也坚信,若干年后在座的各位中一定会有人成为两会人大代表传递百姓心声。

三、教学反思

本节课作为法律课堂的初体验,意在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的兴趣,意识到学习法律的重要性,知道民法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自觉的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好少年。

“时政新闻”是枫叶政治的特色之一,多年来也一直深受同学们的欢迎。通过此环节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开拓视野、增长见识,提高思辨能力,还能让他们与时俱进,关注社会,激发爱国心。

所以本节课我把法律知识和新闻时政相融合,并结合凯尔教学,通过学生阅读材料,通过两会中的法律热点来传递知识和正能量,让学生模拟人大代表的身份,关注社会热点,关注民生,既能培养学生参政议政的意识,又能让学生用批判继承的精神,分析和研究生活中的法律问题,并能寻找和概括法律的争议点;同时也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政治与生活的关系,通过两会看到了20年中国的巨变,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对法律知识的诠释,远远的超出了我的想象。无论是对案例本身的理解,还是团队合作精彩的演绎,无论是充满激情的演讲,还是充满了人性光辉的提案;无论是对弱势群体的保护,还是对不良少年的教化都给了我太大的惊喜,每一个孩子都是灵性十足的天使,每一个孩子都闪耀着自己光芒,每个孩子看似都各有不同,但都又具备了枫叶学生的特点:阳光开朗的性格、开拓的思维、国际化的视野和快速的行动力,所以我们的课堂怎么能不精彩!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地球。”,那么我想说:给枫叶学生一个平台,他就可以精彩绝伦!这也就更需要教师认真思考,精心设计每一堂课,为学生提供大放异彩的舞台,在这里不仅仅是学生可以自由的飞扬,同样老师们也会收获快乐和职业成就感!

整堂课,更多的关注了学生学习法律的热情和整体参与度,而对课堂知识的深度挖掘还不够,导致了太过“面面俱到”,所以有所“舍”,才会更有所“得”。另外,如果教师在节奏控制上更加张弛有度,对学生活动点评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生成上更凝练,课堂生成便会更好!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附:阅读材料

今天咱也当人大代表

一、公民的个人信息

1700余个漏洞约可泄露个人信息50余亿条

法制网北京1月5日讯 记者王开广 360互联网安全中心今天发布的《2016年中国网站安全漏洞形势分析报告》披露,2015年仅补天平台收录的漏洞中,就有1400余个漏洞可造成个人信息泄露,可泄露信息规模达55.3亿条,2016年又新收录了300余个可造成个人信息泄露的漏洞,约可泄露个人信息50余亿条。

《法制日报》记者注意到,2016年网站信息泄露事件层出不穷,最引人关注的有“京东12G用户数据外泄”、“国家电力APP疑似泄露千万用户信息”事件。同时电信网络诈骗也成为高发的犯罪类型,特别是“山东徐玉玉事件”、“清华教授被骗1700万事件”案件发生后,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

360互联网安全中心相关负责人指出,大量的实际案例和研究表明,网站个人信息泄露已成为网络诈骗助推器。猎网平台诈骗报告显示,有半数以上的诈骗案件与个人信息泄露有关,如机票退改签、购物退款、冒充公检法、冒充熟人、银行卡盗刷等电信网络诈骗都是最典型的利用泄露的信息来行骗,使得受害者防不胜防。

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的《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2016》显示,网民在网购过程中,遭遇“个人信息泄露”的占51%,84%因信息泄露受到骚扰、金钱损失等不良影响,一年因个人信息泄露等遭受的经济损失高达915亿元。

报告举例说,山东徐玉玉案中,犯罪分子在窃取其报考院校、助学金申请等信息后,伪装成教育局工作人员发放助学金进行诈骗,经过警方调查,该信息是由黑客利用安全漏洞侵入了“山东省2016高考网上报名信息系统”网站获取的,且共窃取下载了60多万信息。

360互联网安全中心相关负责人认为,在现如今网络黑产中,交易个人信息成为了整个产业链中重要的一环。大量个人信息泄露,主要由两方面原因所致。一是因为网站存在安全漏洞,被黑客入侵。二是因为网站内部人员非法盗卖。

(徐玉玉之死事件:2016年8月19日,已经被大学录取的山东临沂18岁女孩徐玉玉接到一个陌生电话,被骗走了家人东拼西凑的9900元学费。在与家人去派出所报案回来的路上,女孩心脏骤停,两天后离世。央视评论:从人生巅峰到生命谷底,有时只是一个诈骗电话的距离。)

二、胎儿的权利

材料1:根据我国现行民法通则规定,民事权利始于出生终于死亡,意味着胎儿只有在出生后才有民事权利。

材料2:谢某是位汽车驾驶员,家庭经济状况较好。谢某生育三个儿子,其妻早年去世。2015年5月,谢某的第三个儿子因车祸而死亡,此时,其妻子肖某已怀孕3个月。同年8月,谢某突然发病死亡,安葬完毕之后,其长子与次子将遗留的11万元的现金和一栋价值16万元的楼房进行了分割。肖某得知后,遂向两位大哥提出异议,认为其怀孕胎儿应分得一份遗产。为此,两位大哥反对,认为弟弟已去世,肖某腹中胎儿不具有继承权。故肖某诉至法院,要求保护腹中胎儿的合法权益。

三、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

材料1: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分为三类: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可以独立地实施法律规定自然人有权实施的一切民事行为。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年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此外,年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自然人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是指当事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不完全,在法定范围内,当事人具有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地实施民事行为;但在法定范围之外,其民事行为能力有所欠缺,不能独立地实施民事行为。

在我国,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年满十周岁但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和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还包括对比较重要的民事行为缺乏判断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并且不能预见其行为后果的患痴呆症的人。

无民事行为能力:指完全不具备民事行为能力,原则上不能参加任何民事活动。

在我国,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未满十周岁的儿童和完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还包括痴呆症患者。

材料3: 少女打赏“网红”25万,谁应该负责

近日,家住上海的孙女士发现自己银行卡上25万元血汗钱“不翼而飞”。再三追问,13岁女儿小卞承认自己偷用妈妈手机,打赏给了网络男主播。小卞是主动送礼物给男主播,其间并未发生任何诈骗行为,所以公安机关并未受理此案。你认为这熊孩子的行为是否有效?

材料4:春节的时候,6岁的妞妞收到了许多压岁钱。妈妈为了让妞妞认识钱币,将压岁钱中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面值的纸币各留了1张,放在妞妞的抽屉里,其余的压岁钱都为妞妞存了起来。妞妞将10元的纸币从抽屉里拿出来买了巧克力。妈妈要她把巧克力退了,而售货员说:“食品售出概不退换。”那么,妞妞独自用压岁钱买的巧克力,商店是否应该给退呢?

四、刑事责任年龄和校园暴力

材料1:刑法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负刑事责任。”

具体规定:

(1)不满14周岁的人,不管实施何种危害社会的行为,都不负刑事责任,即为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

(2)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3)因不满16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材料2:2014年8月12日晚,自贡13岁少女小敏撞倒了3岁的琪琪,以为后者被撞死,遂将琪琪扔到了附近一个粪坑中。13岁的少女,本应是已经懂事的年纪,竟然在撞倒3岁小女孩后,将其扔进粪坑,最终导致小女孩窒息死亡。虽然小敏的行为,已构成涉嫌故意杀人罪,但由于小敏不满14周岁,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事后,警方已责令家属将小敏带回家,由监护人对其严加管教。

材料3: 重庆10岁女孩李蕾公然在电梯口从老人手里掳走11个月大的男婴,百般折磨后就像丢垃圾一样丢弃,直至幼儿从25楼坠楼。之后,她甚至镇定地两次伸手轻抚男婴奶奶吴世芳老人的肩膀。安慰老人说:“不要慌,孩子没事的。

材料4: 美国最终判两名中国留学生终生监禁 搜狐新闻2015-08-19 13:45:42 今年的媒体报道中,各地校园暴力事件频发.未成年人的残忍程度简直令人发指,粗略统计一下,仅今年上半年媒体公开报道的校园暴力事件,竟多达20余起.学生们的暴力手段,已经超出了大家的想像.我们不禁要问:如今的孩子们到底怎么了?群殴、羞辱、性侵、烫烟头,以及中国在美留学生因“吃醋”暴力群殴同伴事件,各种集中爆发的校园暴力事件,让整个社会对未成年人犯罪这个现实困境操碎了心。

上个月发生的中国留学生在美暴力群殴同伴的事件,这起震惊中外的绑架案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受害人刘怡然被扒光衣服、用烟头烫伤乳头,用打火机点燃头发、强迫她趴在地上吃沙子、剃掉她的头发逼她吃等,期间还有人用手机拍下了刘怡然受虐照和裸照.整个折磨过程长达5小时,刘怡然遍体鳞伤,脸部淤青肿胀,双脚无法站稳.最初庭审时3名被告翟芸瑶、张鑫磊和杨玉菡在检察官“绑架罪”和“酷刑罪”指控面前,分别通过自己的辩护律师表达了“不认罪”的态度.但最终,美检方做出判决,两名主犯被判终身监禁,两人累计保释金高达$600万美金,超3600万人民币.媒体称是美国历史上留学生犯案保释金最高记录。

美国媒体称,这宗案件性质之恶劣,手段之残忍,涉案人数之多,所犯罪行为性质之严重,在美国刑事案件中实属罕见.“这些孩子粗暴残忍,既无法治观念,也毫无人性关怀.”更丢人的是,有被告的父母来美后贿赂受害人和证人,想私下金钱摆平,也立即被逮捕关押.据说,两名被告第一次出庭时完全懵掉了,原以为学生打架顶多是被校方教训一顿,连开除学籍都谈不上,没想到在美国很有可能要把牢底坐穿。

五、监护

材料1:监护:是对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进行监督和保护的一种民事法律制度。

材料2: 失能老人4千万,遭遇护工荒无人照料好心塞

失能老人4千万:多地养老院遭遇护工荒,一个护工照顾7个老人,护工以进城务工的农村妇女为主,缺乏护理技能,智能手机不会用……护工短缺、专业护理技能低的背后是我国日益严重的老龄化社会。

截至2015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已经达到了2.2亿,失能半失能老人数量已突破4000万。但承担养老服务主力的民营养老机构却面临护工短缺的尴尬,不仅专业护工缺乏,满足日常照料都人手紧张。专家认为,养老是一门科学,不能粗放管理,如何更好地“养”老人已成为全社会关心的话题。

附: 2017关于两会的议案范文

【案由】:关于将慈城古县城尽快建成4A级景区的建议

【提案者】:XXX

【提案内容】:慈城古县城有千年历史,有9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4个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十个市级和区级重点文保单位,文化底蕴很浓。有5名状元、534名进士,并涌现出许多当代著名人士,如著名京剧大师周信芳、中科院院士谈家桢、国务院参事冯骥才等。慈城还被评为中国第一个慈孝之乡、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目前已经建成县衙、孔庙(文庙)、关圣殿(武庙)、城隍庙、校士馆(考棚)、(慈湖)书院、南有彭山塔、北有慈湖等,正在修建了俞宅、冯宅,还有许多有历史意义的景点,慈城可以讲景点繁多,但是缺少“月亮”光照,这个“月亮”就是4A级景区的名份。有名份跟没有名份大不一样,在宣传力度上,有名份就响亮,没有名份只能王婆卖瓜、自卖自夸,要争创慈城古县城4A级景区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对照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申请评定报告的要求,共1000分,分为8个大项。4A级旅游景区需达到850分,还是有比较大的难度。通过上下共同努力,对照评定要求,争取早日建成4A级景区,建议如下:

一、组建申请4A级景区领导小组……

二、要多次组织自查……

三、加大同省市旅游局沟通……

今天咱也当人大代表

【案由】:(5选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案者】_________________ 【提案内容】:(不少于600字)

法律热点 篇3

2017年5月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见义勇为英雄模范表彰大会,隆重表彰了近两年全国涌现的见义勇为英雄模范和英雄模范集体。此前,河南省政府法制办曾就《河南省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人员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向公众征求意见,规定对见义勇为人员最高可给予10万元以上的奖励。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10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1.9%的受访者认为见义勇为应量力而行,在保证自身安全下进行。73.7%的受访者赞同给予见义勇为者奖励 [综合分析] 古人云:“见义不为,无勇也。”自古以来,弘善抑恶、见义勇为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精神文明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需要涌现更多有勇气与正义感的人在别人需要帮助时能够挺身而出,拔刀相助,传递社会的正能量。

在中华民族延绵几千年的发展进程中,“好心有好报”的理念被绝大多数的中国人所宣扬与信奉,这种社会道德价值观在经历人类社会各个发展阶段的各种价值观的磨砺、碰撞、筛选后,从模糊逐渐走向清晰,从抽象慢慢变得具体,有些更是通过法律法规的形式固化定型。要为“好心有好报”的行为提供法律支撑,其中见义勇为者受奖励就是重要体现。

为防止见义勇为者“流血又流泪”情形的出现,民法总则第183条和184条为见义勇为行为保驾护航。正如新闻中过半数受访者提出见义勇为要量力而行那样,在自身能力确实有限的情况下,盲目地“勇为”可能会事与愿违。就在6月12日,广西平果县就发生8名群众下到储水池抢救晕倒于池内的村民,导致9人全部遇难的悲剧。当然,量力而行并非倡导消极对待见义勇为,此前曝光的“女子遭二次碾轧身亡”的悲剧,有人提出“不敢轻易移动伤者”,也有人怕“引火烧身”,这都是消极对待见义勇为的借口,不值得提倡。或许只要有人站出来警示下后面的车辆,悲剧就可避免,这种见义勇为的能力一般人都具备,更应该提倡。[对策措施] 一要大力弘扬见义勇为精神,努力让见义勇为行为在全社会蔚然成风。积极引导人们树立正确价值取向、培养高度道德自觉,让见义勇为精神深入人心。要加大对见义勇为英雄事迹的宣传力度,充分运用各种宣传媒介和艺术手段,精心刻画见义勇为英雄群像,热情讴歌见义勇为时代精神,不断增强见义勇为的社会感召力。二要关心关爱见义勇为英雄,切实维护见义勇为人员合法权益。不断健全完善见义勇为人员权益保障机制,采取物质补助、政策优待等多种措施,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医疗、就业、教育以及赡养老人、子女入学等实际问题,让见义勇为英雄在政治上有荣誉、生活上有保障,决不让他们“伤身又伤心、流血再流泪”。资料来源:

【法律热点】推荐阅读:

舆论热点05-20

关注热点05-29

时代热点06-10

开发热点06-27

热点经济07-02

热点跟踪08-07

热点扫描08-15

媒体热点08-19

时政热点08-25

时事热点09-10

上一篇:钻削质量下一篇:IP溯源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