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游园建设(共5篇)
街头游园建设 篇1
街头游园作为城市公园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利用植物的独有特色形成的既有相对稳定性又有生命力的生活空间, 对城市面貌的改变和城市人工生态系统的平衡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对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也有着非常好的促进作用[1]。街头游园是在城市中分布最广, 最能为广大人民群众经常利用和享受的公共绿地。
1 街头游园的功能
1.1 通过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进而提升城市形象
街头游园绿地通过乔、灌、花、草的合理配置, 不仅可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提升城市绿化品味, 而且还是一个城市地域特色及城市面貌的完美体现, 能够作为城市的名片起到非常好的宣传作用。
1.2 满足游憩、健身要求
城市街头绿地大多小而分散, 往往建在居民小区、人口密集处, 和人们的生活连接紧密, 是人们休憩、悠闲的主要场所。街头绿地给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场所, 通过合理配置健身设施, 还可以成为人们锻炼身体的绝佳场所。
1.3 具有防灾避灾功能
街头游园作为城市公园的扩张和延伸, 具有防震减灾的功能, 是城市中具有防震避灾功能的重要柔性空间。在紧急情况下可以作为城市居民紧急疏散的通道, 对灾害具有一定的隔离作用。
2 街头游园的规划布局
2.1 位置的选择
游园一般选在方便附近居民的位置。哪里的人口比较密集就建在哪里, 最大限度地满足居民的需求。一般沿道路布置, 将绿化空间与城市道路绿化相结合。
2.2 游园平面布置
一是自由式的布局。自由式的布局比较灵活, 可以利用自然地形, 使迂回曲折的道路穿插其中, 有一种自然气息之感。二是规则式布局。绿化树木、园路以及广场可以按照一定的几何图案来布置, 有一个明显的主轴线, 有一种整齐、庄重的感觉。三是混合式的布局。通过自由式和规则式相结合, 体现一种既整齐又灵活的布局, 与周围的道路、建筑协调一致。
2.3 面积规划大小
游园的面积大小应根据实际设置, 留出活动场地。服务半径是衡量游园的利用率的一个重要指标。其服务半径大多为200~300米, 最多不超过500米, 居民步行5~10分钟即可到达。在绿化建设中游园绿地服务半径一定要得到重视[2]。
3 街头游园的设计原则
3.1 因地制宜, 以人为本
街头游园绿化是对自然生态系统的补充和恢复。相关部门应对园中原有的立地条件进行现场调查和分析, 对所选用植物的生长习性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做细致的考虑, 充分听取周围群众的意见, 使居民的需求在选址和设计、建设中得到体现。不能盲目进行街头游园规划设计, 使一些“照扒照搬”和“跟风”的现象出现。
3.2 注重与交通的联系
城市街头游园和城市道路联系紧密, 起到划分城市空间的作用。人们一般希望绿地能够是开放式的, 可以进去活动、健身、休闲。大多数市民选择主入口进出绿地, 可设置一些座椅、小品等, 方便过路行人或周围居民使用。对于交通较复杂的地段, 可升高或者降低入口部分。对比较复杂的地形, 可以根据地形设置挡土墙, 增加绿化的层次。
3.3 与周围环境的结合
随着经济的发展, 绿地的功能以及性质也会跟着周边土地的性质而改变。居住区附近的游园一般为周边居民提供休闲、游憩、健身的场所;商业区附近的街头游园应多设置一些座椅;学校附近应多设置一些片林, 方便家长接送学生。真正做到街头游园建设与周边的环境相结合, 将街头游园建设到群众的心里去。
3.4 合理进行植物搭配
在街头游园建设中, 通过植物与铺装两种形式, 进行空间的划分, 使有限的空间变得无限。在具体的实际中要根据不同服务对象的需求和功能要求进行植物搭配。例如廊架下采用藤木植物遮阴, 活动区采用高大的乔木遮阴;散步、休憩的绿地可采用乔木—草本型的植物配置方式, 以欣赏为主的绿地可采用灌木—草本型或乔灌木搭配型。应基本形成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配置效果, 创造出优美、长效的景色, 最终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3]。
4 小结
街头游园作为城市公园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面积小, 但是点状分布于城市之中, 紧密联系市民的生活, 为市民提供室外最快捷的休闲空间。街头游园的建设必须因地制宜, 根据现状进行合理的安排, 与其他类型的城市绿地配合形成点、线、面互相融合的系统。城市街头游园与人们生活、文化紧密相连, 建设中要注重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 不要盲目效仿, 要使游园兼具观赏性和实用性, 形成人与自然充分亲近的生活空间。
参考文献
[1]陈自新.风景园林植物配置[M].北京:中国建筑工作出版社, 1992:116—118.
[2]杨文悦.依据服务半径理论合理布局上海园林绿地[J].中国园林, 1999 (2) :42—43.
街头游园建设 篇2
1.1 观叶类
1.1.1 麦冬。
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 根比较粗, 中间或者近末端常膨大为椭圆形或纺锤状的较小块根, 茎比较短, 叶基一般生成丛状, 苞片为披针形, 先端渐变为尖形, 种子为球形, 花期集中在5—8月, 果期8—9月。麦冬的叶子繁密, 不易露土, 可作为林下地被, 也可作镶边地被。
1.1.2 金边麦冬。
百合科麦冬属变种, 叶缘金黄色。花期集中在夏秋季节, 花葶长0.5 m左右, 通常高出周边叶丛;总状花序为10~15 cm。金边麦冬喜阴湿环境, 忌在阳光下曝晒, 耐寒性较强, 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1.1.3 沿阶草。
百合科草本植物, 根比较纤细, 近末端处具有小块根, 地下走茎比较长。叶基生成丛状, 先端逐渐为尖状, 边缘具有细锯齿。其生长能力强健, 耐阴性较好, 植株比较低矮, 根系比较发达, 能够快速覆盖, 可作小径、台阶等处的镶边材料。
1.1.4 玉簪。
百合科多年生宿根草本花卉, 顶生总状花序, 花为白色, 呈筒状漏斗形, 具有芳香, 花期7—9月。其喜阴湿环境, 不能忍受强光的照射, 喜肥沃、湿润的沙壤土, 能够露地越冬, 地上部分经霜后出现枯萎, 翌春新芽萌发。玉簪是良好的观叶及观花地被, 可作为镶边材料。
1.1.5 景天。
多年生肉质草本, 地下茎比较肥厚, 地上茎簇生、粗壮、直立。叶片轮生或者对生, 呈现倒卵形, 具有肉质波状齿状。伞房花序, 花序径10 cm左右, 淡粉红色, 花期集中在7—9月。其观赏价值较高, 观花效果较好, 可作为镶边材料。
1.2 观花类
1.2.1 石竹。
多年生草本, 全株无毛, 带粉绿色, 高30~40 cm。茎由根颈生出, 直立生长, 上部进行分枝。叶片为披针形, 长3~5 cm, 顶端渐尖, 基部表现稍狭, 全缘有一些细小齿, 中脉比较明显。花期4—5月, 花色有大红、白、红、粉红、紫、粉、黄和蓝等。石竹主要用于花坛、花境及盆栽, 也可用于游园外缘及草坪边缘进行镶边, 还可以大面积成片栽植。
1.2.2 葱兰。
多年生草本植物, 鳞茎为卵形, 直径2~3 cm, 具有明显的颈部, 叶表现为狭线形, 肥厚, 亮绿色, 花期7—9月。喜光植物, 耐半阴及低温环境, 喜欢肥沃、排水良好的生长环境。耐寒性比较强, 在较冷气候条件下短期不会受冻, 但长时间受冻会出现冻死现象。常作为花坛的镶边材料, 也可作为林下地被植物[1]。
1.2.3 萱草。
多年草本植物, 肉质根茎比较短。叶基生, 叶片表现线形, 长30~45 cm, 宽2~3 cm。花茎比叶片高, 上方出现分枝, 小花有两三朵, 散发出芳香味道。花冠表现为漏斗状或钟状, 花期集中在6—8月。萱草的根包括肉质根和须根, 须根大多生长在肉质根上, 肉质根表现为纺锤状。萱草除了适宜在水边种植, 也可以作为镶边植物。
1.2.4 毛杜鹃。
半常绿灌木, 高0.5~1.0 m, 幼枝被平贴的褐色糙伏毛。毛杜鹃比较喜温暖湿润的气候, 耐阴, 不能在阳光下曝晒。其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5~25℃, 喜欢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毛杜鹃的分枝比较稀疏, 花期3—5月, 花较多, 可修剪成形在林下进行布置, 亦可与其他植物搭配作为镶边植物, 也可单独成片种植。
2 应用存在问题及建议
目前, 漯河市街头游园镶边植物花境形成的景观效果不佳, 主要是由于管理水平跟不上导致的。一方面, 缺乏专门的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另一方面, 一些市民的素质不高, 对镶边植物随意进行践踏、采摘, 破坏了整体景观效果。因此, 应加强街头游园植物的养护管理, 对土质较差的地段进行换土或施肥, 对生长过疏或过密的镶边植物及时进行调整, 对植物的残花落叶及时进行清除, 对植物的病虫害及时进行防治等[2], 从而保证镶边植物为漯河市城市绿化带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夏宜平.园林花境景观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9.
街头游园建设 篇3
街头游园绿地的功能是装饰街景、美化城市, 提高城市环境质量, 并为游人及附近居民提供休闲场所。它是城市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零碎空间, 最小的仅几个平方米, 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 街头小游园、小景点、小绿地及小水面, 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各国城市建设中。街头游园绿地得到了蓬勃的发展, 然而街头游园绿地相应的休闲生活内容和活力的缺乏已经同增长的绿地数量形成了矛盾, 很多街头游园绿地只是城市绿化的一部分, 用途单一, 人们的使用率不高, 缺少相应的活力。另外, 随着社会的进步, 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变化, 社会风俗、社会需求的变化等也随之改变, 影响到了街头游园绿地景观形式和风格。人们对街头游园绿地的使用提出了更高的设计要求, 以绿化为主的街头游园绿地的景观设计已经远不能满足人们的情感需求。在城市街头游园绿地的建设研究过程中, 倡导以人为本的景观设计方法, 要求它能摆脱景观设计的平面化、缺乏人性化等这些缺点, 它提倡切实从人的感受和需求出发, 营造宜人舒适的城市公共空间。结合各个城市的不同人文及历史特色, 实现城区绿化基础设施建设中以人为本, 探求人与环境和环境与社会增长的最佳结合的方式, 创造出具有明显特色的景观空间。
如今在城市建设中, 寸土寸金, 各种用地矛盾十分尖锐、突出, 即使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用于绿化的规划用地往往以各种理由被其它功能所占据, 严重地影响了城市的绿化率。如果能重视市区街头游园绿地的建设, 充分利用城市规划及建设的边角地带来增加绿化用地及绿量, 可以提高绿化覆盖率。其次, 街头游园绿地处于街头或道路旁, 其配置的植物可以与行道树、分车带的植物构成多道屏障, 能有效地吸收或阻隔机动车带来的噪音、废气及尘埃, 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 市区的私家车日益增多, 给街道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仅靠两行行道树及分车带窄小的绿化带, 已不能产生很好的效果。若能重视街头游园绿地建设, 与街道树、分隔绿带连成一片, 扩大街道的绿化面积, 可以有效地阻隔、吸收废气、尘埃等, 净化环境。第三, 街头游园绿地分布在每条街道, 我们可在绿地上配置多姿多彩的植物景观、小巧精致的园林小品, 配合行道树衬托、装饰临街建筑物, 使之与建筑物交相辉映, 并随着季节的变化而产生变化万千的街道景观, 把园林美景展现在街头, 可以静谧园林环境, 收到闹中取静的艺术效果, 从而较好地满足人们日常活动和休息的需要。
在城市街头游园绿地建设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比如在城市街头绿地的建设中, 存在片面追求高档、豪华, 以人工取代天然, 缺乏自然感觉的现象。如大面积的硬质铺装, 大面积的草坪, 多构筑物与小品, 不尊重当地的气候及风土人情。设计思路形式单一, 盲目模仿, 照搬照抄。前几年建设的街头休息绿地多采用规则式或混合式布局, 而近几年自然式布局逐渐增多, 但一些地方街头绿地设计形式没有多大改变。许多绿地缺少风格及地方特色, 缺乏文化底蕴, 显示不出文化之根, 与历史联系甚少。许多设计师对某种风格、某种时尚的学习只求其形而不求其神。设计与施工脱节, 不注重成本节约, 由于目前园林行业管理的不规范, 施工、监理水平较差, 不少设计师又不喜欢下工地, 缺乏与施工人员联系沟通, 很难体现设计师原来的设计意图。有的街头园林绿地设计过分地考虑视觉上的宏观、尊贵、气派及堂皇的形式美, 而没有考虑工程投资及日后养护管理的承受力。
所以在建设过程中我们要采取一定的对策, 比如掌握城市街头绿地设计的基本原则, 在规划设计之前, 要查勘现场, 掌握第一手资料, 以便充分利用现状, 至于城市绿地的开敞与否, 要视其面积的大小、人流、交通情况而定, 根据目前园林发展的形势和人们对精神文化的要求, 应尽量布置开敞式或半开敞式, 以利于防灾及容纳日益增多的游人量。对地形较复杂的地段, 应尽量避免大动土方, 可随高就低布置成挡土墙形式或台地式, 增加绿化的层次, 既能因地制宜, 且投资少, 效果好。就小的方面来说, 街头绿地分布于城市各处, 有的位于居住区附近;有的位于商业街旁;有的则处在名胜古迹附近。我们要根据不同的环境设计出不同风格类型的街头绿地:例如在居住区附近就要考虑居民的日常生活与娱乐, 设计需要接近生活;商业街旁边的绿地则应该与商业街的商业氛围融为一体;名胜古迹附近的街头绿地就需要与古迹的古朴典雅相呼应, 不同的环境特点决定街头绿地的风格特点。城市街头绿地多位于道路一侧, 人们喜爱绿地, 即使没有充裕的时间到绿地休息, 也宁愿在来去的行程中, 绕道穿越, 以增加接触大自然的机会, 既考虑到优越的地理位置, 又考虑人们喜爱大自然的心理因素, 在发挥其组织交通的作用的同时, 又为人们提供了娱乐场所。现代园林是一项巨大的自然与社会相结合、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生态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系统工程。我们要传承中国传统园林艺术表现手法, 运用有生命的各种景观植物和山水、小品以及建筑等进行艺术的配置和组合, 使某些街头空间形成一个适于人们生产、生活和需要艺术文化享受的环境。
街头绿地选择树种应符合以下要求:适合当地气候特点, 而且对有害气体应具有一定的抵抗性和净化能力。同时, 卫生上应无不良影响, 生产上应有一定的经济价值。每种乡土园林植物都有自己独有的形态、色彩、风韵、芳香等特色, 因此, 在配置时要根据各种乡土植物的色彩 (芽、叶、花、果) 、姿态 (枝、干、叶、果) 、花果期及时序的变化, 尽量做到植物配置有层次感以及色彩感和时序感, 营造出“春有花、夏有绿、秋有色、冬有姿”的四季有景的园林景观。这些特色又能随季节及植物年龄的变化有所丰富和发展。这样才能改善环境、丰富城市生物多样性, 还能更好地体现当地的城市特色。
街头游园绿地景观设计总体研究思路是以街头游园绿地景观空间形态类型和构成要素的分析研究为主, 运用景观设计等方法, 以人的行为心理为指导, 将各要素有机地组合起来。最后通过景观设计把街头游园绿地景观空间融入到城市景观当中。加强街头游园绿地建设, 能有效增加市区的绿化面积、提高城市的绿化率。园林绿化所创造的环境氛围是充满大自然气息和人性化的, 它更充分地做到了景为人用, 是富有人情味的。做好这个工程的同时, 人们也可以更多地接触到绿色, 看到更多的园林景观, 随时随地地享受到新鲜空气、阳光雨露, 鸟语花香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这些高质量优美的自然环境, 对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健康都产生良好的影响。因此, 做好城市街头游园及绿地是必需的, 也是社会发展的趋势。
参考文献
[1]黄东兵.园林规划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2]杨赉丽.城市园林绿地规划[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杜, 1995
[3]李道增.环境行为学艺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
[4]吕正华, 马青.街道环境景观设计[M].沈阳:辽宁科技出版社, 2000
[5]王珂, 夏健, 杨新海.城市广场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1999
[6]马建业, 城市闲暇环境研究与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
[7]刘骏, 蒲蔚然.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
街头游园建设 篇4
近年来, 中大型城市逐渐意识到了绿化的紧迫性, 开始加强城市景观环境的改善力度, 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建造了一些城市公园、游园、广场等大型绿地, 但缺乏个性化, 盲目投资而且见效慢。面对土地资源十分紧缺的现状, 则需要街头小游园来填补绿化的空缺。城市绿地小游园属于城市公园绿地, 又称街头小游园、袖珍公园、小花园[1], 一般面积较小, 布置较灵活, 形式因地制宜, 具有文化性、区域性[2], 不需要太多的园林小品、假山、园林建筑等来装饰, 以植物种植为主, 可供人们休息、娱乐、饭后散步。对城市街头小游园的规划设计进行研究, 可以创造出更加舒适的都市环境, 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3]。
2 具体功能
城市街头绿地小游园作为公共绿地, 袖珍是其最主要的特征, 但是麻雀虽小, 五脏俱全。绿地小游园是城市中人与自然接触的重要媒介之一, 让居住在混凝土结构楼层中的城市居民“抬头见绿”。
2.1 美化环境, 充实街道景观
小游园在街头巷尾, 美化了周围的环境, 丰富了街道的景观, 对提高城市街道绿地的文化艺术品位有着重要的作用。鉴于城市小游园的性质, 在道路的交叉处、商业街旁、建筑物的角落都可以建设, 使得道路两旁不再是单调的树木, 建筑物夹角处不单是草坪铺植。
2.2 见缝插绿,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在零星分布的地段, 在路的拐角处还是建筑物的角落, 甚至只要有缝的地方都可以进行小游园的规划设计。小游园采用乔木、灌木、草和花进行配置, 形成属于小游园独特的生态小气候, 可以起到防暑降温、吸附粉尘、减弱噪音、净化空气的作用, 使市民在喧嚣的城市中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净土”[4]。
2.3 服务群众, 提供户外活动场所
城市街头小游园可以建在城市的各个角落, 让人们迈出家门便可以感受自然。游园通过设置活动区、休息区等区域, 满足人们的锻炼身体、交流身心、文化欣赏等不同需求。小游园中可设置一些浮雕和文化墙, 向市民们展示城市的历史和精神风貌, 传递社会正能量。
2.4 保护环境, 提高市民生活质量
城市小游园在城市中还可以充当保护伞的角色, 一旦城市中发生地震等自然灾害时, 城市街头小游园可以疏散居民, 也可以成为灾民暂时性的容身之所。而且大量的树木和绿地可以降低火灾等的破坏程度, 可以阻止火势的蔓延。小游园可以降低或减少机动车辆引发的尾气、粉尘、噪音等危害, 给市民提供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
3 设计原则
3.1 以人为本
一般人们进入小游园是为了满足自己休闲、运动和交流的需要, 因此在设计小游园时需要给人们营造一种充满生活气息, 舒适的环境氛围, 做到景为人用, 要与人有互动性。考虑到日照、挡雨、遮阴等自然因素, 要结合植物种植以及小品的布置有效地组织空间, 保持街头小游园环境给人们提供生理和心理的舒适。为了照顾短时间内不方便行走的人, 还要进行无障碍设计, 在道路上设计盲道[5]。
3.2 因地制宜
利用不同地形、地貌, 进行合理的规划布局, 因地制宜地创造出与选地相适应的游园景观, 使游园与街区乃至于整个城市环境协调一致。通过规划建设, 让人能从喧闹嘈杂的城市环境中脱离出来, 同时游园内的景色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 让人有驻足欣赏的想法。
3.3 生态化原则
小游园遵循的生态化原则主要体现在选材方面。进行铺装时, 尽可能地采用渗透性强的材质, 遇到下雨天可以将水储存在地下。选择照明装备多选择利用太阳能、风能的灯具。选择多样化的植物, 一般首要选择乡土树种来建立植物群落, 有利于生物系统完善[6]。小游园中的停车场也应遵循生态化原则, 宜采用彩砖与草坪相间铺植。
3.4 美学原则
小游园进行规划设计时要利用相应的比例和尺度、对称与均衡。通过对尺度的调节, 来营造庄严或温馨的氛围。通过颜色、形状的对比与平衡营造多样和谐的画面。通过这些方式使得小游园整体和谐, 才会使之富有艺术性的美感[6]。
4 设计方法
4.1 选址
小游园主要选择建在人口集中的居住区或者繁华的商业街旁。周围的居民能够在10min之内到达离他们最近的小游园, 进行休憩、娱乐和健身活动。在商业街旁的小游园还可以给人们提供休息的场所, 消除逛街后的疲惫。同时小游园的选址最重要的是给居民带来方便, 但不能破坏城市的总体规划布局, 应是城市规划布局的有益补充和完善。
4.2 入口、边界
入口设计是小游园整个设计中是十分重要的, 它相当于人的脸面, 有美感才会给人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一般的城市小游园有两个出入口, 这两个出入口可以分散人流量, 节假日、双休日效果尤为明显。可以在入口处设计一些独特的标志物, 或者是铺装, 或者孤植或群植比较醒目的树木、植物等[7]。
小游园的面积一般比较小, 要充分利用其边界。一般不采用铁栏杆、墙之类的材料一围了之, 否则会降低游园的亲和力, 使得游园给人感觉较小, 但也不可没有一点阻挡, 这样会让游园内休憩的人们没有静谧感。边界多利用植物如草坪、花镜、绿篱以及攀援植物等形式来弱化, 或者选用不同材料、不同颜色的铺装组合来衔接边界。
4.3 植物
4.3.1 树种选择
为了满足观赏要求, 达到维护和改善环境, 需要对植物进行合理的种植, 以及在静态的空间中, 达到动态效果, 还要做到四季有景, 这就要在树种选择方面有一定的要求, 使得所选树种能与当地气候相适应。一般小游园的树种选择要遵循几个原则:因地制宜, 适地适树;尽量选择乡土树种;选用有地方特色的树种或速生树种[8]。
4.3.2 植物的合理配置
植物的合理配置也是游园设计中的关键步骤, 会直接影响小游园绿化观赏效果。小游园的面积较小, 不能大面积地种植规则的灌木, 不然会显得单调[7]。如果不注重花色、花期、花叶、树型的搭配, 任意栽植, 就会使得整个游园杂乱无章, 景观效果不明显。在植物配置上可以采用观花和观叶树种相结合的配置、不同高度植物的层次配置、根据植物生长的季节性进行配置、木本藤本及草本植物相结合的配置[9], 以营造出移步即景、四季有景的城市街头小游园。
4.4 小广场设计
小广场可以给人们提供活动场地或休憩场所。游园里面设置的小广场不需要太大, 只需供一部分人活动。另外在小广场上可以放置座椅或者健身器材, 用于人们的日常健身、休闲、娱乐。将广场设计在游园的出入口还有人口集散功能。同时要考虑到人们的庇荫需求, 在炎热的夏季通过大树种植或者设置亭廊、花架等营造荫庇空间, 减少阳光的直射。广场的铺装也要很有讲究, 颜色、形状、质地都要与所处环境协调一致, 而不是片面追求高档次的材料。在颜色方面, 不能选取和周围建筑环境不相适应的颜色, 以免广场看起来很不协调。在材质选择方面, 要考虑到便利居民, 最好采用可以吸水的材质, 雨后也可以让居民来到小游园的广场上活动。
4.5 建筑小品
园林建筑的设计应根据小游园的面积大小和功能需求来决定。小品的位置和景点的设计、视点、交通的安排等有关, 合理的位置会使小品发挥最大的价值。受面积限制, 一般小游园中多采用园林小品。小品功能简明、造型别致、体量小巧, 能丰富空间和点缀, 强化景观的作用。建筑小品在布置上可以单独成景, 也可以以组合的形式设置。园林小品要有特色, 突出点缀功能, 同时也要顺其自然, 与环境紧密结合[10], 使得小品与小游园形成一个天衣无缝的整体。如可以设置一些展现历史文化和特色的小品和浮雕, 既满足造景需求又是对城市历史文化的积极展示, 无形中还提升了城市小游园的文化品位。
4.6 水体
在任何一个游园中使用水体都会给人亲近感, 但如何使之更具有美感, 这就要景观设计师能科学地设计水体造型。小游园内水体设计分为规则式水体和自然式水体。规则式水体主要分为河、水池喷水、壁泉、跌水等, 自然式水体有河、湖、溪等都可增添空间的动感。根据各游园的结构来选择适宜的水体形式, 但要注意的是小游园面积较小, 不宜采用大型的水体。
4.7 照明设施
照明设施也是小游园设计必不可少的部分, 有基础照明和补充照明两部分组成。基础照明主要是方便市民夜间进入游园, 具有照明、指示作用。补充照明一般和景观小品搭配起来使用, 具有装饰性作用。这两种照明设施都可以根据各地文化特色, 设计不同的样式[6]。
5 泰州市街头小游园案例分析———福音游园
5.1 背景文化
泰州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 在规划设计绿地时以“文化融绿”为理念, 将文化名城和生态名城的打造有机结合起来, 福音游园由此产生。福音游园与泰州市人民医院北院相邻, 与乔园隔街相对, 为占地4 100m2的“L”形区域。泰州市福音游园的建设融入了福音医院的百年历程和泰州古老的市井文化, 也为了纪念人民医院前身福音医院的创始人贝礼士博士。
贝礼士出生于美国密西西比的医学世家, 在Southwestern Presbyterian大学 (现名Rhodes学院) 学医, 后在Vanderbilt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作为基督教的热血青年, 经过了专业的语言训练, 贝礼士一家三人来到泰州进行传教活动。在妻子的帮助下, 1916年开设门诊。他是第一个来泰州的医学传教士, 并作为福音医院的第一任院长新建了泰州的第一家医院。医院刚成立时设施简陋, 药品稀缺, 贝礼士和何伯葵通过向美国寻求慈善捐助, 受到了好多慈善人士的帮助, 医院得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 后变成泰州市人民医院。
5.2 功能分区
城市小游园的使用功能比观赏功能更重要, 因此都区划成各种不同的功能区。一般可分为以下6个区:入口区、门户景观区、水体区、文艺观赏区、活动区、生态停车场[11]。泰州市福音游园处于海陵区八字桥东街和海陵路交叉点为主要入口, 沿着海陵路建造而成。在主入口区, 选择了反映其背景文化的人物雕塑作为景点的开端。靠近路边的一侧是一片植物带, 内侧一条弯曲的小路通往活动区和广场区, 在这边市民可以自由享受时光。游园中间是文艺观赏区, 区内布置了两片彰显福音医院历史文化的景墙。东北端分布着水体区, 水体区以日式的枯山水形式布置。西北端是以一个简单的小景为中心的出入口。不同的分区给市民提供不同的需求。如植物景观区可供市民欣赏春花秋实, 广场区可供市民休息和集会, 活动区可供市民锻炼, 文艺观赏区可供市民学习和传承福音医院的历史文化。另外, 泰州市福音游园还建有生态停车场, 与之前的游园主体构成了“L”形 (图1) 。
5.3 要素分析
5.3.1 出入口
福音游园的其中一个出入口采用竹子、黑松、梅花、景石、白茅、红叶石楠搭配形成了一个层次分明, 色彩丰富的岁寒三友小景观 (图2) , 以此作为中心, 铺装采用灰色的水泥, 使得简单而不单调的小景成为一处亮点, 同时弥补了广场的空旷。另一个出入口是布置了一个福音医院第一任院长贝礼士的雕塑 (图3) , 高大的人物雕塑, 充满着纪念意义, 不需要太多的点缀就可以突显游园的主题。
5.3.2 小广场与建筑小品
以具有泰州市井文化的炸臭干、小炉烧饼、集市卖鱼的雕塑作为圆心, 构造了几个圆形的小广场, 边缘弧形的小坐凳, 给市民提供了休闲集会的场所。地上的铺装采用具有生态意义的长方形的水泥方块, 雨后雨水可以随着缝隙流入地下。雕塑底端采用黑色砖块堆砌起来的两层小舞台, 而人物雕塑则是上面生龙活虎的演员。青铜人物雕塑都是按一比一的比例铸造而成。油炸臭干是泰州的经典小吃, 生臭熟香。雕塑中货架上放了十几块臭干, 小贩用长长的筷子不断地翻滚, 旁边的小女孩则在焦急地等待 (图4) 。卖鱼的雕塑是鱼贩前面放了几条鱼, 旁边放了一杆秤, 一位妇人挎着篮子在跟商贩进行讨价还价 (图5) 。栩栩如生的雕塑, 充满了乡土气息, 再现了泰州的市井文化, 成为泰州一景, 也为广场的设计增添了色彩。游园内侧的景墙是整个游园的主题部分, 有着历史沧桑感的灰色的墙上以照片再配以简单的文字描述了福音医院的历史故事 (图6) , 让年长的市民回忆过去, 年轻的后辈了解历史。
5.3.3 水体
“小桥流水人家”多么惬意的画面, 福音游园内的水体部分就是如此景象, 小小的拱桥横跨在小溪流之上, 市民总是会走到桥上与“水流”来个亲密接触。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福音游园内的水体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水体, 它是仿照日本的枯山水, 采用鹅卵石代替水。这样可以避免以后管理不善导致河水干涸、发臭 (图7) 。
5.3.4 植物
(1) 植物规划原则。尊重现状, 保留原有现状较好的植物 (保留了水杉) ;选择乡土树种, 构建合理的植物群落 (朴树、梅花、银杏) ;选择四季特色植物, 营造四季色彩 (春天垂丝海棠、樱花, 夏天紫薇, 秋天红枫, 冬天南天竹、茶花) ;根据地形, 增加花丘, 增强绿化整体感和流畅度;进行合理科学的搭配。
(2) 植物配置分析。大量选用了适宜泰州环境的植物来进行景观配置, 便于以后管理, 但是并不是植物多就行, 还需要进行合理科学的搭配, 才能使得游园的生态效益最大化。福音游园内对植物配置注重了适应自然、合理利用空间:将常绿树与具有季节性的植物进行搭配种植, 使得四季景观丰富多彩, 也避免了物种的单一性, 形成了园内良好的生态环境。高大的乔木作为骨干树种, 与灌木、地被组合运用, 形成了具有完美的天际线、层次分明的景观。在靠近道路的一边, 采用红花檵木、洒金桃叶珊瑚等灌木形成了天然的屏障。注重色彩配置:利用彩叶植物、观花植物使得整个园林的色彩更加丰富 (图8) , 使得园内春季繁花锦簇、色彩缤纷, 夏季枝繁叶茂、绿荫如盖, 秋季层林尽染、叠翠流金, 冬季冬枝苍劲、美化飘香。
5.4 设计的特色
5.4.1 渗入地方特色文化
福音游园是由福音医院而得名的, 建造福音游园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纪念福音医院。整个游园采用自然式的建园手法, 在里面融入了具有泰州地方特色的元素。整个游园的园路是采用水泥砖铺设连接而成, 连接到各个功能分区, 引导人们进行游览、休息、锻炼等活动。为了体现福音医院的文化背景以及泰州市井文化, 在游园中设置了一面景观墙, 墙上展示了福音医院的由来和相关的人物介绍。除此之外, 游园中布置了油炸臭干、升仙桥菜场菜贩以及小炉烧饼的雕塑, 向市民们展现泰州古老文化。
5.4.2 塑造人文景观的环境
在小游园的设计中通过植物造景, 展现出自然的景观, 更重要的是人性化设计, 也就是在园内塑造人文景观。需要在游园内布置一些可以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的设施。福音游园内广场上的坐凳可以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 文化墙和人物雕塑可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人们通过游园加深了对泰州古老文化的认识, 提高了人们与小游园的“互动性”, 增加了福音游园的趣味性。
5.4.3 满足休闲功能
符合泰州市提出的“公园绿地十分钟服务圈”, 让市民出行500m就具有一个一定规模的游园。方便市民进行休闲活动。市民在游园中会觉得舒适、轻松。园内的广场、座椅给市民提供休息和集会。早晨或晚上可以在有园内散步聊天, 生活有滋有味。
6 结论
城市绿地小游园是一个具有景观功能、文化功能和使用功能为一体的公共空间组织, 让人们可以更加轻易地接触到自然环境、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塑造城市景观。最重要的是它是最贴近人们日常生活的绿地形式, 以它的袖珍填满城市的各个角落为人们提供了平时健身、休闲、娱乐的便利场所, 极大地缓解了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压力, 同时城市小游园中还可以融入城市的文化内涵, 就像泰州的福音游园设置了展示城市历史文化的景墙和人物雕塑, 让人们更多地学习和了解自己城市的历史文化。
街头游园建设 篇5
街道小游园是指在城市干道以外红线供行人和居民短时间休息散步或重点艺术装饰街景之用的小块公共绿地, 又称街道休息绿地、街道花园, 也称微型公园。
街道小游园是文明建设和城市绿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必要组成部分。绿化街头景色和创建街头美景, 小游园内的植物种类多样, 各种园林设备齐全, 打破街道的单调和古板, 可以隐蔽外形欠佳的建筑和街景, 使周围的建筑融入游园的绿色空间, 使建筑和游园及街道相互辉映, 相得益彰。生态防护和改善环境, 可减少街道上的噪音, 使周围居民获得安静的环境。它运用植物独特的外形, 色彩丰富构造成一个既有生命活力又有比较稳定性的活动空间为人们提供休息和娱乐的场所, 对城市的生态平衡和大规模的城市改造有很重要的作用, 而且能促进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
游园内部通过良好的园林景观设计, 把艺术与历史文化相结合, 有科普教育和文化宣传的作用。游园内的绿色植物的功能多样, 能调节气温和空气湿度改善周边环境的小气候, 防火抗灾, 还能防风防尘和减少噪音。
2 东风园的绿化现状
2.1 植物的选择种类
在凤凰路东风园内种植了榉树、香樟、柳树、梅花、雪松、红枫、白玉兰、竹子、桂花、女贞、芍药、红花檵木、法国冬青、夹竹桃等植物。
常绿乔木有香樟、榉树、雪松等大冠幅的的乔木, 有夏日遮阴, 保持园内四季常绿的景色;果实类的树木有桃树、枇杷、紫叶李等, 结出果实的季节会增添游园内的趣味性;花灌木有海桐、红花檵木等植物有形有色, 作为园林小品的搭配和植物高低层次的搭配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2.2 园林小品的应用
园中多处运用园林小品, 利用植物的特色有形有色地搭配成园林小品提升了园内的整体美感。其中也有园林建筑小品的运用, 为人们提供休憩的场所, 又可以分隔空间, 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场所, 如图1。炎热的夏季人们在亭内能够舒爽地休憩, 又可以观赏到优美的景色。
园林小品中也可体现文化, 景墙和竹子的搭配恰到好处地体现出泰州的文化, 景墙上的文字介绍, 可让人们更多了解到本地区的文明。
景观石花镜和红枫等植物的搭配, 既说明了园林中不可缺石的重要性, 也能使人产生身临仙境的感觉, 提升人们的幸福感。
2.3 地形的营造
地形是园林景观的骨架, 东风园中巧妙地运用地形的优势, 把园内景色与马路隔开, 形成隐秘的游园空间, 人们追求的“安全感”可以从中体现。地形的平坦起伏也是大自然的体现, 园内的山丘上铺满草坪, 使得它不再是一个光秃秃的土丘。地形上种植多种乔木、果树和绿篱, 增加地形的层次感。
3 存在的问题及注意事项
前几年流行大面积种植草坪, 大家都喜欢大面积种植草坪, 这两年又都大规模种植苗木, 意图能够尽快造成林景, 市场上呈现出苗木供不应求的场景, 可现实中大量种植苗木规划出的绿化效果并不可观, 大规格苗木成活率较低, 草坪养护成本较高, 这不但严重损害了生态效益, 而且大量浪费了绿化资金, 如图2。
大量的面积用来种植草坪, 显得这块区域很空旷, 没有做到合理绿化, 并没有营造出园林绿化的效果, 没有做到良好运用这块土地。
绿化中落叶树木的种类和常绿树木的种类的比例有很多不协调之处, 常绿树种多于落叶树种。导致园内四季变化不丰富多彩, 美化效果相对来说并不乐观。为了迅速营造景观, 选择的植物没有参照设计规范, 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和景观设计效果, 而且还给以后的养护工作增加了难度, 应该根据当地条件和特有性, 并注意植物材料选择合理的生态特性。
游园内有很多棵乔木没有树池的围栏, 地面上露出高耸的土球严重影响到整体环境的美观, 此处绿化不合理, 如图3。或者由于后期的管理不善引起植物的病状, 影响这一区域的环境美观, 如图4。
4 对策与建议
4.1 街道小游园中植物选择标准
首先选择乡土树种, 适当引进外来树种, 在城市绿化中, 街道小游园分布得最为广泛, 是城市中最为生态的地方, 有的街道小游园已经成为城市中的旅游景点。因此, 必须保持具有地方特色的植被, 优先选择乡土树种, 构造具有乡土特色和城市个性的绿色景观。大量种植乔木增加林荫面积, 绿荫面积不达标是很多城市中存在的绿化问题。小游园内种植乔木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比较有利, 选择乔木的时候, 常绿乔木要占整个绿色植物的1/2左右。常绿乔木可以让人们感觉四季如春, 而落叶乔木古朴, 树形和枝干迷人, 最能体现园林的四季变化, 使小游园四季景色各不相同;同时小游园在设计规划时, 不能选择太多的树种, 多就显得景色很混乱, 达不到效果。2~3种主体树种即可, 3~4种次要树种起辅助作用。同时还要注意保健树种的选择, 既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 又能美化环境, 例如香椿、枇杷、银杏等。
4.2 街道小游园中植物配置原则
植物配置要注重色块搭配, 层次效果分明。运用乔木、灌木、地被等植物搭配营造出高、中、低、地被的植物层次效果, 再进行空间的联系, 使植物搭配的区域更加生动和谐, 还要保持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特点。注意植物搭配的不足之处运用草本花卉进行弥补, 每一座园林都有一个视觉焦点即主景, 应运用山景水景与植物相结合, 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有时主景也是一种文化和思想的体现。
4.3 街道小游园中植物的具体对策
小游园中有主道路和次道路的区别, 供有人休憩的地方要注意种植的树木能够起到遮阴的作用, 主道路两侧也要种植树冠比较大的乔木, 不仅增加绿化面积还有遮阴的效果, 但同时又要注意植物搭配的原则, 层次分明, 起到遮阴效果的同时还要注意整体环境的美观性, 植物要有自己的特色, 提升游园的整体美感。游园内部设有花架、亭、廊、座椅等园林小品, 在选择植物这块要注意。花架周围可种植金银花、紫藤等藤本植物, 亭、廊旁边可植入广玉兰、黑松等常绿树种和连翘、丁香花等灌木进行搭配, 增强建筑物的空间层次感。座椅旁配置遮阴植物, 如栾树、垂柳等落叶乔木, 营造出一种清幽的环境。草坪是园林绿化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草坪的种植面积不宜过大, 同时还要注意后期的养护, 防止大片土壤露出的状况发生。
5 结论
街道游园的绿化设计一定要注意合理地运用植物、园路、园林小品和建筑的搭配, 创造优美环境的同时要把当地人们的文化和生活特点融入到其中, 要有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 不要盲目模仿其他地区的作品。游园的绿化效果要在有限的区域内营造出更大的空间, 达到一步一景、景随步移的效果。游园内优美的环境能够给忙碌的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 观赏优美的环境, 可缓解人们的疲劳, 回归到大自然当中, 形成人与自然亲密接触的生活空间, 这是人们所共同追求的环境, 也是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之处。
摘要:指出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生活水平的质量也不断提高, 优美的绿化环境和方便的娱乐设施、幽静的休闲场所在人们的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如何设计和建造出既造型美观又舒适实用, 可以满足人类生活娱乐要求的小游园备受国内外人士的关注。泰州凤凰路东风园设计考虑到了周围居住居民和周围在校大学生的心里、年龄结构等影响因素, 注重人性化, 努力营造私密舒适而又美观的环境供人们休息娱乐, 以缓解人们的疲劳。
关键词:街道游园,绿化,规划设计,植物配置,地形
参考文献
[1]陈名雄.探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植物造景[J].城市建设, 2009 (24) :38.
[2]陈学似.景观设计的误区[J].中国园林, 2000 (3) :26~28.
[3]严玲璋.努力创造有利于城市生态质量的绿色空间环境[J].中国园林, 1999 (1) :127.
【街头游园建设】推荐阅读:
街头食品07-19
街头音乐08-11
城市街头绿地10-13
街头-随笔日记05-17
城市街头景观绿化06-24
初中作文街头见闻08-25
街头广告调查问卷12-05
独处街头-杂文随笔12-06
国庆见闻--街头游记12-31
街头即景作文600字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