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与哀愁

2024-05-26

美丽与哀愁(共10篇)

美丽与哀愁 篇1

摘要:绩效考核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焦点问题, 亦是难点问题。它的运作就像一台精密的仪器, 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造成整体失效。本文拟对国内企业在绩效考核项目启动、体系构建、指标设置以及考核工具选择上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解析, 并针对性地提出若干优化措施, 以期使这一管理工具发挥强大的驱动作用。

关键词:指标体系,目标值,量化指标,考核工具

当今中国经济已进入了全面调整结构和成长模式转型的关键阶段, 在这一背景下, 从紧的经济政策抑制了市场消费、人力成本持续的上涨、原材料价格大幅度的波动、节能环境保护责任的加重、企业融资难、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弱、企业人才短缺等等挑战给中国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这意味着我国企业粗放式成长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 取而代之的是内涵式的增长。经营企业离不开社会大环境, 经济成长的模式在调整, 企业的成长模式势必会发生重大的变化。由此可见未来企业之间的竞争将是模式的竞争, 管理体系的竞争。一个企业只有建立有效的管理体系, 才能掌握未来的成长方式, 绩效管理模式的调整无疑是帮助企业成功实现未来成长转型的强有力工具之一。

但近年来, 绩效管理几乎成了国内企业的雷区。无数企业雄心万丈地启动了绩效管理, 但不同的起点却走向了相同的终点——失败。人们往往被它的“美丽”所吸引与迷恋, 却往往因内功不到位而充满失望与“哀愁”。

一、绩效考核出现的问题解析

绩效考核是企业管理中的焦点问题, 也是难点问题。由于战略管理引入我国的时间还不长, 因此, 相当一部分企业的绩效考核指标的选取缺乏同企业发展战略的关联, 加上对考核工具认知不清, 使得企业绩效考核资源未能得到充分挖掘, 不能真实和全面地度量各工作团队及员工的实际工作绩效。

1、盲目迷恋指标体系

绩效考核的导向性是通过绩效指标来实现的, 绩效指标是绩效考核中的考核要素与考核内容, 即确定的是绩效考核“考什么”的问题。绩效考核要保证实现战略导向, 实际上就是通过绩效指标的设定来反映出导向的。因此管理者认为, 只要构建一个能够评价员工业绩的考核体系, 且不论这个体系是否精准, 总能把员工往正道上引导。反之, 没有这个体系, 企业就会失去控制力。

所以, 每当企业启动绩效管理项目, 总是希望搭建一个尽可能丰富的指标库, 并在考核对象的考核计划中尽可能多地纳入指标, 不断地做加法, 使其成为一个看似完整的“体系”。这些雄心勃勃的行动到后来才被发现是给自己“挖坑”。其一, 一个考核指标代表一类管理成本, 没有强大的后台支持只会让考核者们疲于奔命;其二, 用体系化的指标做考核, 企业必须达到一定的标准化程度。“标准化”一方面意味着企业价值链条的逻辑是稳定的, 每个环节上提取的指标之间具有逻辑联系, 总能相互作用并指向最终的战略目标;另一方面更意味着每个指标都能反映一定环节的运行状态。而企业在“内功”不足的情况下强行做指标体系, 各环节之间的指标不一定具有逻辑联系并指向战略目标, 甚至指标对于各环节也不一定具有指示作用, 这样除了增加管理成本, 还将把员工带向歧途。

2、考核指标被量化绑架

管理大师德鲁克曾说过“管理就是要可衡量”, 可衡量就是“能量化的尽量量化”。一时间为了量化而量化, 甚至把人的行为也要进行量化, 所有一切都以教条和刻板的方式衡量着每个人的绩效, 这真的就管用了吗?

其实不然, 很多工作是无法完全量化和细化的, 凡是涉及到思想的、艺术的、创造的、意识的、人文的都是很难量化的。在企业管理中, 干扰产出结果的因素越多就越无法量化。对于销售人员而言, 市场策略明确, 销售目标清晰, 则销售人员可以用业绩指标量化, 反之则一定混乱。制造业的生产, 相对产出结果比较单一, 业绩考核指标则相对容易量化, 而如果是小单定制的也就不必进行简单的量化考核。针对人事、行政、财务、策划、设计等职位, 产出的结果根据职能不同有不同的结果, 另外有很多影响产出结果的内部人为因素, 如一味对这些职位的绩效进行量化考核, 只能是走入一个死胡同。

管理大师德鲁克说:“如果我们知道目标, 目标管理是有效的。不幸的是, 大多数情况下, 我们并不知道我们的目标。追求考核上的量化指标, 而不是目标的明晰一致, 这是量化管理的误区。”

3、盲目推高目标值

如果选择了合适的考核指标, 为这些指标设置目标值将是又一个难题。国内企业大多没有数据分析的习惯。考核者往往信奉“取其上, 得其中, 取其中, 得其下”的粗暴逻辑, 利用自身地位赋予的超强谈判能力来盲目推高目标值。以为是占了便宜, 其实得不偿失。面对一个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被考核者要么甩手不干, 要么置之不理。苦心设立的考核制度被架空, 不仅失去了组织权威, 而且失去了激励效应。

4、缺乏数据收集处理系统

假设选择了合适的指标, 也确定了合适的目标值, 那么接下来面临的难题则是缺乏数据来支持考核。即使获得了数据, 也还需要考虑如何处理计算成绩效结果的问题。没有一个在工作流中自动生成数据记录并进行分析计算的系统, HR们只能在制度中设置额外的管理措施来采集数据和分析数据, 如此一来, 必然增加考核者个人的成本。最干脆的办法是将指标的评价方式改为“考核者主观评价”。如此一来, 仅凭上级的主观评价就能完成考核, 又何必构建指标体系这样一个花架子?

5、考核工具使用不当

方向对了, 方法不对, 即使愿望再好, 也达不到目的。西方舶来的管理技术就数绩效考核运用最广泛, 且失败率也最高。如现在很多企业都在用的平衡记分卡, 但50%的企业都用错了, 究其原因是很多人把平衡记分卡不是作为一种方法, 而是机械地将其作为一种工具。结果, 近50%的企业采用平衡记分卡做出来的绩效指标都是千篇一律, 无法有针对性地评价不同部门、不同职位的业绩。再如, 有些企业将360°反馈这种用于员工开发的工具拿来做业绩考核, 显然是不合适的。

任何管理技术的产生都是同其社会发展阶段、人文环境相适应的。西方社会重规则, 中国社会重人情。建立在规则基础上的绩效考核方法, 在人情社会怎么能够保证客观公正呢?如果主管对下属有绝对的权力, 让上司主导下属的考核, 又怎么能规避人情对考核的影响?

二、优化绩效考核的若干思考

绩效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管理工具, 更多的是如何将其优化。

1、理清企业的成果价值流

企业设计绩效指标都会遵循一定的标准, 这些标准往往能够反映企业如何看待自身的管理, 以及对企业价值的定位和如何获取价值等。企业或管理人员必须对什么是真正产生绩效成果的行为作出界定, 然后才能进行绩效指标设计, 完善绩效管理的相关工作。

只有对绩效指标进行量化, 才能将其运用于实践。绩效指标最终要落实到相关责任人, 进行绩效指标设计时, 只有充分考虑绩效人员的能力和特点, 实现绩效指标与绩效人员能力的平衡, 才能发挥绩效管理的激励作用。

2、识别价值流中的关键绩效指标

关键成功因素是对公司擅长的、对成功起决定性作用的某个战略要素的定性描述, 它来源于战略目标, 反映战略目标实现的关键价值驱动因素。关键成功因素是制定关键绩效指标的依据。关键成功因素理论判断标准:企业战略目标实现不可或缺的资源;企业期望建立或继续保持的核心竞争力或成功的关键能力等。

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价值驱动因素有很多, 并不是所有的价值驱动因素都是导致战略目标实现的关键因素, 要根据企业内外部环境, 结合理论上的判断标准, 对各种驱动因素进行筛选, 确定哪些因素属于关键因素。

3、考核指标需适时调整

战略从来就不是稳定的, 它的变化比我们想象得要大得多。这是市场环境的多变和内部资源的流动性所决定的。随着公司战略目标以及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发展变化, 已经确定为关键成功因素的, 可能随着环境的变化, 转变为非关键成功因素, 非关键成功因素也可能转变为关键成功因素。因此, 企业要时刻关注内外部环境变化及其对战略目标的影响, 及时分析关键成功因素的适应性问题, 适时作出调整。

4、不为量化而量化

考核结果要客观真实。首先, 做到不为量化而量化。有些企业一味地追求量化, 而不考虑量化后对企业是否有价值。更有的企业老板只在乎考核的结果, 而对过程一无所知、漠不关心, 这样一定做不好绩效考核。其次, 考核结果只针对考核人, 只会影响考核人的薪酬水平。为使考核结果真实地反映工作效果, 需要让考核人对考核结果负责。

5、用软件生成考核数据

在绩效考核过程中, 考核者不停地提炼KPI, 不停地设定目标值, 不停地搜集数据、处理数据……更要面对自己的权威被考核者的质疑。如果能让无主观情感的“机器”来做这些, 结果不是更具公平性吗?其实这是可行的。比如可以设置比较规范的培训业务流程, 并将考核的若干指标纳入ERP系统。由此得出的数据不带任何主观偏见, 无可辩驳。

6、引入内部市场机制

典型的内部市场是把部门甚至个人设置为经营体, 每个部门或个人在组织内提供的服务或递交的半成品都能够获得相应的支付, 价格则由双方议价决定。这种模式的好处在于, 考核不再由管理者进行, 每个接收到半成品或接受到服务的人最有资格进行考核定价。用自己的钱为自己办事, 人们能不认真考核吗?这就是市场的神奇, 用组织内的顶层权威来管, 总有鞭长莫及的地方, 而用底层意志来自由交易, 就能够让理性无所不至。正如经济学家萨依所言:人都是理性的, 在不同的约束条件下, 人的行为是不一样的。在约束人的行为方面, 经济约束是最为持久、最有效的。

7、合理运用考核方法

无论是KPI、MBO, 还是平衡计分卡、360°反馈, 绩效考核模式与方法的选择都是一个权变且灵活的过程。每一种考核模式与方法都反映了一种具体的管理思想和原理, 都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同时, 不同的模式方法又都有自己的局限性与适用条件范围。企业在进行绩效考核的时候, 选择合适的考核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具体采用什么样的方法, 企业不妨结合自身实际和员工层次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利用。

尽管绩效考核过程中充满困惑与挫败感, 但当其被真正执行后为组织带来的强大驱动力仍然让人充满遐想和希望。估计可能产生的问题、吸取他人的经验与教训、拿出相应的对策, 才能减少绩效考核副作用, 真正使绩效考核能达到改进工作与业绩, 全面提升员工的任职能力和企业竞争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穆胜:绩效管理:打开潘多拉的魔盒[J].中外管理, 2013 (12) .

[2]绩效考核, 是怎么变了味的?[J].佑佐人力资源论坛, 2012 (9) .

[3]刘韬:适合的就是最好的——绩效考核模式方法的有效选择[J].多媒体世界, 2003 (5) .

美丽与哀愁 篇2

09级汉语言文学专业

刘永霞

【摘要】:《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内容十分广泛,深刻反映了西周初至春秋中叶社会的各个方面。而反映婚姻爱情生活的诗作,在《诗经》中占有很大比重,且内容丰富,形式活泼,感情真挚。既有反映青年男女相慕相恋、相思相爱的美丽情歌,也有反映婚嫁场面、家庭生活等的婚姻家庭诗。还有表现不幸婚姻和恋爱不自由的哀愁的诗。本文通过写婚姻爱情的美丽与哀愁来展现《诗经》这部古老经典的无限魅力。关键词:《诗经》 婚姻 爱情 美丽 哀愁

正文:

《诗经》共305篇,而其中的相当篇幅都与婚姻爱情有关,尤其是在《国风》中。第一篇《关雎》写一个青年爱上了一个美丽善良的 姑 娘,日思夜想,幻想有一天能与她结为伴侣,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第二篇《葛覃》,写织布女子归宁,回娘家探望父母前的心情,以及写她的勤劳和对父母的孝敬。第三篇《卷耳》是一首征夫怨妇诗,写一位采卷耳的妇女思念远行的丈夫,表达相思之苦。第五篇《螽斯》是一首祝福诗,用螽斯做比,表达多子多福、人丁兴旺的愿望。第六篇《桃夭》是祝贺新婚的诗,祝新娘子“宜其室家”。这些爱情诗都热烈奔放、自然纯朴。但是在诗经时代,青年男女的婚姻爱情也已经受到礼教的束缚,婚姻爱情的不自由以及男子的背信弃义。也造成了充满哀愁的婚姻爱情。

一、婚姻爱情的美丽 《诗经》写出了我国礼制完善之初时的周代男女交往的清纯本色,充满了人文主义精神,肯定了人的个体价值。爱情是人类特有的、最美丽的感情。《诗经》中的爱情婚姻诗,热烈奔放、自然纯朴而又浪漫美丽,处处含着自然的气息。尤其是在《国风》这部分中体现更明显,可以说是情窦初开的男女青年率真、质朴的感情直露,与后世的婚姻爱情题材的诗词相比,这些诗歌带有更纯真的情感和更加质朴的自然情怀。由于诗经时代,我国的礼教制度还不完善,所以青年男女都质朴而又大胆,敢于真实地面对和追求自己的感情,没有后代诗歌中的世故和教条,青年男女都敢于表达自己的感情,所表达的愿望也是真挚而又清新的。

《周南·关雎》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

【1】窕淑女,君子好逑。”这两句诗已经深深吸引了每一位读者的心,将读者带入了一个优美的感情境界。当一个情窦初开的青年男子,面对着悠悠流淌的河水,听着河州上一对雎鸠鸟的鸣叫,看着水流中摇动的荇菜,触景生情,不由得想起了自己心爱的姑娘,心爱的姑娘的身影又浮现在他的眼前,醒时梦中都不能忘怀,也更加增添了痛苦,所以自然而然产生了幻想,幻想与心爱的女子共同享受着和谐欢乐的婚后生活。这是一位饱受相思之苦的男子面对真情实景,流出的最真挚的愿望。“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

【2】哉悠哉,辗转反侧。”道出了这种相思已到了寝食难安的地步,男子对自己真实的感情与愿望丝毫不掩饰,大胆的展现了出来,充满坦诚真挚的感情。展示着人类最美的情感,清新动人。

《诗经》中的爱情,大多大胆而热烈、浪漫而又不失纯净。《郑风·溱洧》中的青年男女在阴历三月上巳节在溱水、洧水边上快乐游春的欢乐场 面。在风和日丽的节日里,青年男女纷纷到溱水、洧水边上游玩,挑选自己的佳偶,并互赠定情物,而且是青年女子邀请男子再去游春。女曰:“观

【3】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可谓是大胆之极,充满和谐、自由、平等。与《周南·关雎》中的青年男子一样,毫不掩饰自己的真实感情,流露着天真、质朴,给人欢乐流畅的感觉。

《诗经》中青年男女对爱情的追求是执着的。面对心爱的人,青年男女们都敢于追求自己的爱情。无论是《邶风·静女》中所写的“静女其姝,【4】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还是在《秦风·蒹葭》中写的“蒹【5】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都写出了青年们对思慕之人的追求和向往之情。无论伊人“在水一方”、“在水之洧”或“在水之涘”,青年都会“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青年男子为了自己心爱的人不畏艰难险阻、苦苦追求,有一种惆怅和悲凉,透着淡淡的哀伤和无奈,所追求之人似乎就近在身边,又无法接近。清代牛运震说“这一篇飘渺文字,极缠绵,极惝俇,纯是情,不是景,纯是窈远,不是悲壮。可思不可【6】言,情趣绝佳。”只要心中有情,不断追求的过程就是一种幸福。

《诗经》中的爱情处处充满着美丽,形式、内容、情景活动,处处散发着愉快与天真的气息。《邶风·静女》和《鄘风·桑中》中写青年男女约会时的场景,纯真而又诚挚、欢快动人。《邶风·静女》把青年男女在一起天真活泼、相互逗趣的情景表现的活灵活现。青年男女性格开朗,感情真挚,十分动人。《鄘风·桑中》中的男子在劳动时思念自己的情人,想着两人约会时的美好和离别时的依依不舍。少男少女纯洁浪漫的初恋情怀表现的极为动人。《卫风·木瓜》和《郑风·蘀兮》则是写青年男女在劳动中结 下姻缘,一是互赠情物,表示相互爱慕;一是邀歌互唱,借以表白心事。《王风·采葛》中的青年唱出“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7】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的情歌。我们可以看到,在春秋以前,礼教在民间的约束力远不如后来封建社会那么顽固,表现的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毫无做作,淳朴自然,浪漫纯净。

还有表现婚姻美丽的诗歌。写出了新婚的快乐,及对新人的美好祝福以及男女坚贞的爱情。《召南·雀巢》和《周南·桃夭》就是两首祝贺新婚的诗。《召南·雀巢》这首迎亲曲,用喜鹊筑好了巢,布谷鸟住了进去,这两种鸟间的自然现象来比喻女子嫁到男方家。盛赞新郎用百辆车迎亲场面的盛大。《周南·桃夭》也是一首贺人新婚的诗: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8】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用桃花(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比喻新娘的艳丽动人、青春美貌。用树枝的繁茂(其叶蓁蓁)和结果实(有蕡其实)来表达新娘出嫁后多子多福的美好祝愿。而且写到,一个新娘子不仅仅要有如桃花般美丽的外在美,还应有“宜家” “宜室”的内在美。简简单单的几句话,既写出了新娘子的美丽,更表达了美好的祝愿。婚礼的场面也是纯朴自然,没有夸赞南方家世的显赫,也没有夸赞女方陪嫁如何丰盛。而是反复强调“宜其家人”,以家庭和睦为美,来表达对婚姻生活的幸福美满的企盼。

婚姻是美丽爱情的结晶,有了美丽的爱情就自然而然的有了美好的婚姻。这从新婚夫妇的甜蜜对话中可以看出来。《郑风·女曰鸡鸣》中的一对 新婚夫妇的对话。

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

【9】知子之好之,杂佩以报之。

道出了这对新婚夫妇的情投意合、互敬互爱的幸福生活。语句清新健康,而又充满柔情蜜意,脱口而出,生动传神。《唐风·绸缪》也写的是青年男女在新婚之夜的甜蜜对话。青年男女在婚前并不认识,但新婚之夜,他们被对方的俊美深深吸引,喜悦不已。将新婚的那种惊喜而又庆幸,爱慕却又有些激动的心情活灵活现的展现了出来。道出了新婚的美好。

因此,《关雎》、《桃夭》、《雀巢》等这些婚姻爱情诗,表达的是对于美好生活、理想爱情以及热烈执着真情实意的歌唱,所以说,关雎、桃夭、雀巢等都是婚姻爱情赞歌。都是为了赞美婚姻爱情的美好。

二、婚姻爱情的哀愁

正是由于《诗经》中的青年男女对爱情的热烈执着和敢于追求,因而一旦爱情受到束缚或压制,就感到特别痛苦,不免发出控诉之声。在诗经时代男女的爱情虽不是像后世那样深受封建礼教的束缚,但已是“娶妻之如何,必告父母。”“娶妻之如何,匪媒不得。”(《奇风·南山》)因而出现一些爱情不自由、男女不平等的现象。这些现象是随着私有制财产的形成和父系社会的确立而逐渐产生和发展的。周代的婚姻既保留了古代的一些遗俗,也产生了包办的婚姻制度。因而,在《诗经》中,出现了一些控诉感情不自由,反对恋爱遭受阻碍的恋歌。

在《郑风·将仲子》中,女子深爱着仲,然而家庭和社会给与她极大 地压力。家里父母、兄长责骂。外面又遭受邻居的嘲笑。不得不婉言拒绝情人,劝他不要在来约会,沉痛的牺牲自己美丽的爱情。“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岂敢爱之?畏我父母。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10】也!”把女子得不到恋爱自由的痛苦和矛盾心理以及不满情绪表露无遗。仲子对女子很大胆,积极追求,热烈而又执着。即使“折树杞”也不放弃。女子内心也很矛盾,既爱仲子,又害怕父母、兄长的责骂和邻里的流言蜚语。只能在内心深处深深的怀念,不得不割舍这段感情。也可看出,周代社会礼教的束缚,女子与男子的恋爱已经成了被人干预、耻笑的对象了,女子不能自主的决定自己的感情与婚姻,只能顺从。表现了妇女的地位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底下,社会风气对人类精神的摧残。

爱情本是青年男女两厢情愿的事情,但常常遭到父母的干涉。《鄘风·柏舟》中的女子在婚姻自由遭到父母干涉时发出“髧彼两髦,实为我义,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凉人知。”这个女子誓死爱定自己的心上人,也断然拒绝母命,顽强的追求婚姻爱情自由,表现出她对爱情的执着和爱情受到挫折时的痛苦,希望爱情自由的强烈愿望,以及无限的哀愁。

当然,在《诗经》中也有充满哀愁的婚姻。虽然《诗经》中的男子大多忠于婚姻,但也不乏有好色轻薄之辈。结婚后便对女子百般虐待,甚至抛弃。大多的劳动妇女在周代不合理的制度下,受的痛苦日子很多,但在婚姻和爱情里却得不到幸福。《诗经》中的女子们都痴情相许,日夜操劳,帮助贫困男子走出潦倒、落魄的困境,之后却遭无情遗弃,女子们自怨自艾,因负心而无奈,为失爱而悲叹。“信誓旦旦,不思其反”(《氓》),“不念昔者,伊余来暨”(《谷风》),弃妇们或因自己的付出得不到回报而怨; 或因男子用情不专,情难长久而怨;或因婚姻破裂无法挽回而怨,凡此种种,无不表现出对爱人的依恋,对薄情人的失望。但是愁绪郁结,悲怨沉重的弃妇们却没有对不公平的命运发出太多的责难,只是苦苦的挣扎在自【11】己的宿命里。

妇女在婚姻中被束缚被抛弃的诗歌很多,如《卫风·氓》、《邶风·谷风》、《邶风·日月》等等。《邶风·谷风》中的女子,自婚后就一直与丈夫辛勤劳动,家境逐渐好转了。可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无情的人,有了经济收入后就见异思迁,无情的抛弃了她,另娶新欢。她想起曾经的种种,心中无限的悲伤,但却没有太多的对丈夫责怨,不忍心与他的家和丈夫决别,在注定的命运里挣扎。《邶风·日月》中的负心丈夫,变心后就对妻子非常冷淡,不理不睬。都反映出了妇女在婚姻中的不幸遭遇,读后令人无限伤心和悲愤。

《卫风·氓》中的妇女就是被抛弃的妇女典型。女主人公是一位纯朴、热情而又幼稚的少女,而氓却是一个狡猾的家伙。女主人公不顾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以及明媒正娶的礼教。勇敢的答应了外地人氓的求婚,并许下“秋以为期”的诺言。纯朴痴心的女子自订婚后就对氓一片痴心,热情的企盼与氓成婚。然而貌似“蚩蚩”的氓是一个负心的人,女子自婚后一直过着贫穷的日子,也一直辛勤的劳动。来摆脱家庭的困境,为此而容颜渐衰。而氓自骗得了爱情和婚姻后,就暴露了他“二三其德”的本性,无情的抛弃了女子。女子为了家庭和爱情“靡室劳矣”“靡有朝矣”的辛勤劳动,忍受着痛苦的日子,面对丈夫的虐待毫无怨言,尽管如此,却仍然没有摆脱被抛弃的命运。曾经“信誓旦旦”的人只是虚假的忠诚,在他得到满足后 就开始虐待女子,直至抛弃。女子回到娘家后得到的不是同情与抚慰,而是兄弟间的嘲笑,悔恨不已。“兄弟不知,硒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12】矣”。可见,妇女已经成了家庭的附庸,即使辛勤劳动,也会无端被抛弃。

爱情本是美丽的,但如果受到父母与社会的干预,不免会痛苦伤心。更因为不公平的礼教制度,女子的社会地位底下。加上男子的负心变义,往往会造成婚姻的悲剧,让人不免会控诉不合理的礼教制度,使人内心充满哀愁。

总之,《诗经》中的婚姻爱情诗,深刻、形象的反映了周代人的婚姻爱情生活,既有美丽的一面,亦有哀愁的一面。正是这些婚姻爱情诗奠定了《诗经》的文学魅力。注释: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关关:水鸟叫声。雎(音居)鸠:水鸟,一名王雎,状类凫鹥,生有定偶,常并游。洲:河中沙洲。窈窕:美心为窈,美状为窕。淑:善,好。逑(通仇):配偶。

2、“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寤(音务):睡醒。寐(音妹):睡眠。思:语助。服:思念。悠:忧思貌。辗:半转。反侧:反身,侧身

3、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 既且:已经去过了。且:姑且。訏[xū]:广大无边。

4、“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贞静娴雅之女。"姝(shū书):美好。俟:等待,此处指约好地方等待。城隅:城角隐蔽处。爱而:隐蔽的样子。踟躇(chí chú池除):徘徊不定。

5、“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蒹(jiān):没有长穗的芦苇。葭(jiā):初生的芦苇。苍苍:茂盛的样子。所谓:所说,所思恋的。

伊人:那个人,自己所追寻的人。一方:那一边,指远处。

7、“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葛:葛藤,皮中纤维可以做夏衣。萧:芦荻,用火烧有香气,古时用来祭祀。三秋:这里指三季。艾:艾蒿。有香味。

8、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夭夭:茂盛的样子。灼灼:花开鲜艳的样子。华:花。之子:指出嫁的姑娘。归:古时称女子出嫁为“于归”,或单称“归”,是往归夫家的意思。宜:和顺,和善。蓁蓁:繁茂的样子。

9、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知子之好之,杂佩以报之

来:王引之《述闻》“读为劳、来之来”,即抚慰。

杂佩:用各种佩玉组合构成的玉佩。顺:顺从、体贴。问:赠送

10、“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岂敢爱之?畏我父母。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 将:请。仲子:仲,排行第二。此处可以理解为女子的情郎,大概他是家里的老二,青梅竹马里就称呼“二哥哥”习惯了。逾(Yu):同窬,从墙上爬过去

里:古时五家为邻,五邻为里,里四周有墙,此指邻里院墙。

杞(Qi):杞柳,落叶灌木,叶子呈长椭圆形,生在水边,枝条可用来编器物。檀:落叶乔木,木质坚硬,可用来制造家具、农具和乐器。岂敢爱之:哪里是吝惜我的树。爱,爱惜、爱护 仲可怀也:你令人思念。怀,思念

12、“兄弟不知,硒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硒(xi):大笑的样子。

参考文献:

【1】【2】【3】【4】【5】【7】【8】【9】【10】【12】 佚名《诗经》中国戏剧出版社2007年版,P2、P2、P99、P46、P135、P79、P8、P88、P82、P64 【6】袁行霈《中国文学作品选注》(第一卷)2007年版,P18 【11】李静《元明清戏曲分类选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P64 联系方式:

地 址:海原县李旺小学 手 机:***

美丽与哀愁 篇3

每个人都有一段对于书的情结或怀念。“不是《红楼梦》,也不是唐诗宋词,而是19世纪德国一个浪漫主义中篇小说把我带进了文学世界,令我着迷,陶醉。”这是著名作家赵鑫珊先生对“茵梦湖”的情结,这句话自然也让我想到了《茵梦湖》这本书。《茵梦湖》是一本算不上名著的名著。无论是从书店的名著栏还是从作者的知名度排行都找不到它的位置。早先年,我还是在一本《外国抒情小说选集》里读到这篇小说。岁月更迭,其他一些名著小说在记忆里殊无印象,唯有《茵梦湖》,如我曾亲身经历的一个美好梦境,至今念念不忘。

《茵梦湖》是德国19世纪小说家施笃姆的成名作。在我国,自从1921年《茵梦湖》第一个汉译本(郭沫若译)问世以来,陡然间,文坛轰动,仿佛一泓清水,碧浪翻涌,波峰迭起。施笃姆可以说是五四以来最受中国翻译者和读者喜爱的外国作家之一。坊间译本的出版,一种跟着一种;为之倾倒的读者,一代而又一代。 从那之后,直至今日,80多年间,已有20多种译本,其中不乏有巴金、梁遇春等这样的大家作译。施笃姆的语言朴素优美,长于叙事,他与生俱来的诗人气质使其作品具有如梦如幻的浓郁的诗意,让人读来仿佛身临其境,却又把捉不住。正如郁达夫当年曾说的那样:“我们读完《茵梦湖》之后,无论如何总不能了解他何以用这样的文字,能描写得出这样复杂的感情来。”

选 段 重 读

老 人

晚秋的一天午后,从城外倾斜的大道上漫步走下来一位衣冠楚楚的老人,看样子是散完了步准备回家去;在他穿的那双眼下不再时兴的带银扣的鞋上,已经扑满了尘土。他腋下夹着条细长的金头藤手杖,神态安详自如,时而瞅瞅周围的风景,时而望望面前山下静卧在落日余晖中的城市。他满头银发,奇怪的是一双眼睛却依然黑黝黝的,恰似那业已逝去的青春韶华,如今全都躲藏在他的这双眼睛里。他看上去颇像个异乡人,过往的行人很少有谁跟他打招呼,虽然他们常常情不自禁地要注视一下老人那双严肃的眼睛。终于,他在一幢带三角墙的高大楼房前停下来,掉头再望望下边的城市,然后就跨进门厅里去了。门铃响过以后,房里能看清门厅的一个窥视孔上的绿色帘子拉开了,出现了一张老妇人的脸。老人举起手杖来向她致意。“怎么还不点灯!”他讲话微带南方口音,女管家放下了窥视孔上的布帘。老人走进宽敞的过道,来到一间在四壁的大橡木柜中摆着各式瓷器花瓶的客厅,穿过一道正对面的门,进入一条小走廊,这儿有一道狭窄的楼梯,通到后楼的卧室去。他慢慢爬上楼,打开一扇房门,走进一间不大不小的房间。房中舒适而宁静,有一面墙几乎全让书架给遮住了,另一面墙上则挂着一幅幅人像画和风景画;一张铺了绿色台布的桌子上,随意摊着几本翻开了的书;桌子前面,立着一把配有红绒坐垫的结实笨重的扶手椅。老人把帽子和手杖放到屋角里,然后就在扶手椅中坐下来,一只手握着另一只手,像是散步走累了,想要休息休息。他这么坐着,天便渐渐黑了;终于,月光透过玻璃窗射进屋来,落在墙头的油画上;明亮的月光缓缓移动,老人的眼睛也跟着一点一点转过去。这当儿,月光正好照着一幅嵌在很朴素的黑色框子里的小画像。“伊丽莎白!”老人温柔地轻轻唤一声;唤声刚出口,他所处的时代就变了——他又回到了自己的少年时代。

儿 时

转眼间向他跑过来一个模样儿可爱的小姑娘。她叫伊丽莎白,看上去五岁光景;他自己年龄则比她大一倍。小姑娘脖子上围着条红绸巾,把她那双褐色的眼睛衬托得更加好看。

“莱茵哈德,”她嚷着,“咱们放假啦!放假啦!今天一整天不上学,明天也不上学。”

莱茵哈德把已经夹在胳膊底下的石板飞快往门后一搁,两个孩子随即冲进房前的花园,穿过园门,奔到野外的草地上去了。这突如其来的放假真令他俩喜出望外。莱茵哈德在伊丽莎白的帮助下,已用草皮在这里搭起一间小屋子,他俩打算在里边度过夏天的黄昏;不过目前还缺少坐的板凳。莱茵哈德马上动手干起来,钉子、铆头和必需的木板反正是准备好了的。这其间,伊丽莎白却顺着土堤走去,一边走一边捡野锦葵的环形的种子,把它们兜在自己的围裙中,以备将来串项链什么的。莱茵哈德尽管破弯了不少钉子,到底还是把板凳做出来了;当他大功告成后跑到外边阳光灿烂的草地上时,小姑娘已经走在离他远远的草地的另一端。

“伊丽莎白!”他喊,“伊丽莎白!”女孩应声跑来,头上的鬈发在风中飘动。“快,”他说,“咱们的房子已经全部完工啦。瞧你跑得多热,赶快进去,咱们可以坐在新板凳上。我将给你讲个故事。”

两人随即钻进小屋,坐在刚钉成的凳子上。伊丽莎白从围裙中掏出锦葵籽来,把它们串在长长的线上;莱茵哈德于是讲开了故事:

“从前,有三个纺纱女……”

“嘿,”伊丽莎白打断他,“我都已经背熟啦。你可不该老讲同一个故事哟。”

莱茵哈德不得不丢开三个纺纱女的故事,讲起一个被人扔进狮穴中的可怜人的故事来。

“……这时候已经是夜里,”他讲,“你知道吗?四周漆黑漆黑的,狮子也都睡觉了。可不时地,它们在睡梦里打着呵欠,还吐出红红的舌头;那个人吓得直哆嗦,以为是快天亮啦。这当儿,他周围突然一下变得亮堂堂的,抬头一瞅,一位天使站在他面前。天使对他招招手,然后就照直走进岩石中去了。”

伊丽莎白专心致志地听着。“一位天使?”她问,“他该有翅膀的吧?”

“这只不过是个故事,”莱茵哈德回答,“实际上压根儿没有什么天使。”

“啊,呸,莱茵哈德!”女孩说,同时呆呆地望着他的脸。当莱茵哈德不高兴地瞪她一眼以后,她又怯生生地问:“干吗他们总这么讲呢?妈妈,阿姨,还有在学校里?”

“这个我不知道,”他回答。

“可你说,”伊丽莎白又问,“狮子是不是也没有呢?”

“狮子?有没有狮子?有,在印度;那儿的异教祭师把它们挂在车子前头,驾着它们拉的车穿过沙漠。等我长大了,我要亲自去看看。那儿比咱们这里美好不止一千倍。那儿压根儿没冬天。你也得跟我一块儿去。你愿意吗?”

“愿意,”伊丽莎白回答,“可妈妈也得一块儿去,还有你的妈妈。”

“不行,”莱茵哈德说,“那时候她们太老了,不能跟着去。”

“可我是不许可单独出门的呀!”

“他们会许可的;你那时已真正当了我的妻子,其他人再不能命令你什么了。”

“可我妈妈会哭的呀!”

“我们还会回来嘛,”莱茵哈德着起急来,“你干脆说,愿不愿意跟我去?不去我一个人去,去了再不回来啦。”

小姑娘差点儿没哭出声。“别这么生气呀,”她说,“我跟你到印度去就是。”

莱茵哈德高兴得忘乎所以,一把抓住女孩的双手,拽着她飞跑到草地上。“到印度去啊!到印度去啦!”他一边唱,一边拉着小女孩转圈子,使她脖子上的红绸巾飘扬起来。唱着转着,他突然放开小姑娘的手,一本正经地说:“不行,去不了;你没有勇气。”

“伊丽莎白!莱茵哈德!”这当儿从园门边传来家里人的唤声。

“这儿呢!这儿呢!”孩子们边回答,边手拉着手朝家中跑去。

记 忆 语 录

人的成长,岁月的流逝,当面临死亡的时候,最初的记忆当然会如泉涌般浮现。明亮,暗淡,还是后悔,只有自己才知道。这是我第一次在文学作品中读到这样的凄凉、愁苦和忧伤。在老人莱茵哈德的记忆中他找回了少年时和伊丽莎白的一段纯洁、甜蜜的爱情。

一个终身未娶的寂寞老人,每天靠着回忆初恋情人度日。在无数个清冷的月夜,面对一张嵌在朴素的黑镜框里的女子小照片,孤独的莱茵哈德在轻轻地呼唤:“伊丽莎白!”那一声声呼唤里有着多少苦楚,多少哀愁,在那千般离绪和万种惆怅里,我想起了爱尔兰诗人叶芝《当你老了》的那一首诗:当你老了,头白了,睡意昏沉/炉火旁打盹,请取下这部诗歌/慢慢读,回想你过去眼神的柔和/回想它们昔日浓重的阴影/多少人爱你青春欢乐的时辰/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垂下头来,在红光闪耀的炉子旁/凄然地轻轻诉说那爱情的消逝/在头顶的山上它缓缓踱着步子/在一群星星中间隐藏着脸庞。

也许是出于对《茵梦湖》的喜欢,施笃姆在书上亲笔题写下了四行诗:“从书页间飘出紫罗兰的芳香/这朵我故乡原野生长的小花/年复一年,没谁知道它的来历/走南闯北,我也再不曾找着它。”有些事,要亲身做过才有体验。同样,这本书需要人细细去读,读它的语句,读它的诗,读它的艺术。简单的语句,简单的情节,却道出了一段复杂的感情路程。这是这本书最值得欣赏的地方。

选 段 重 读

伊丽莎白

第二天下午,莱茵哈德和伊丽莎白一道去湖对面散步,一会儿穿过树林,一会儿走在高高的伸入湖中的堤岸上。伊丽莎白受埃利希委托,在他和母亲外出期间陪莱茵哈德去观赏周围的美景,尤其是要让他从对岸看看庄园的气派。眼下他俩正从一处走到另一处。伊丽莎白终于走累了,便坐在一棵枝叶婆娑的大树下;莱茵哈德站在对面,背靠着一根树干。这当儿,蓦地从密林深处传来杜鹃的啼叫,莱茵哈德心中猛然一惊:此情此景当初不已有过吗?他望着她异样地笑了。“咱们去采草莓好吗?”他问。

“还不到采草莓的时候,”她回答。

“可这时候也离得不远了呀。”

伊丽莎白摇摇头,缄默无言;随后她站起身,两人又继续漫步。她这么走在他身旁,他的眼睛总一次又一次地转过来瞅着她;她的步态太轻盈啦,宛如被衣裙托负着往前飘去似的,他情不自禁地常常落后一步,以便把她的美姿全部摄入眼帘。终于,他们走到一片长满野草的空地上,眼前的视界变得十分开阔了。莱茵哈德不停地采摘着地上生长的野花,一次当他再抬起头来时,脸上突然流露出剧烈的痛楚。

“认识这种花吗?”他冷不丁地问。

伊丽莎白不解地望着他。“这是石南,过去我常常在林子里采它,”她回答。

“我在家里有一个旧本子,”他说,“我曾经在里边写下各式各样的诗句;可我已好久不再这样做啦。在这个本子中间,也夹着一朵石南花;不过只是朵已经枯萎了的花。你知道又是谁把它送给我的吗?”

她无声地点点头,眼睛却垂下去,一动不动地凝视着他拿在手里的那朵野花。两人就这么站了很长时间。当她再抬起眼来望他时,他发现她的两眼噙满泪水。

“伊丽莎白,”他说,“在那一带青山后面,留下了咱们的青春。可如今它又在哪儿呢?”

两人都不再言语,只默默地,肩并肩地,向着湖边走去。空气变得闷热起来,西天升起一片黑云。“雷雨快来了,”伊丽莎白说,同时加快步伐。莱茵哈德不出声地点点头;两人便沿着湖岸疾走,直到他们的船前。

渡湖时,伊丽莎白把一只手扶在船舷上。莱茵哈德一边划桨,一边偷看她;她的目光却避开莱茵哈德,茫然地望着远方。莱茵哈德的视线于是滑下来,停在她那只手上;这只苍白的小手,向他泄露了她的脸不肯告诉他的秘密。在这手上,他看见了隐痛造成的轻微的抽搐;经常,在不眠的深夜,这样的抽搐惯常出现在抱着自己伤痛的心口的一只纤纤素手上。伊丽莎白感觉出他在看她的手,便慢慢地让手滑到了舷外的水中。

回到庄上,他们在住宅前看见一辆磨刀人的小车;一个披着满头黑色鬈发的汉子用力踏动砂轮,嘴里哼着一支吉卜赛人的曲调;一只链子挂着的狗躺在一旁喘着粗气。门廊上站着个衣衫褴褛的女孩子,凄凄惶惶的神气,模样儿原本挺俊,她伸出她的手向伊丽莎白讨钱。

莱茵哈德刚掏衣袋,伊丽莎白已抢在头里,急急忙忙把自己钱包中的一切全倒在了讨饭姑娘摊开的手中,然后飞快转身走了;莱茵哈德只听见她抽噎着,跑上楼去。

他想上前拦住她,但一转念,停在了楼梯口。穷姑娘仍站在那里,手拿着布施的钱发呆。

“你还想要什么?”莱茵哈德问。

她猛一哆嗦,忙说:“不,什么也不要了。”说完就慢慢走出门去,只是脑袋仍转过来,一双眼睛傻愣愣地望着他。他喊出一个名字,但姑娘已经听不见;她垂着头,双臂抱在胸前,走过院子,下坡去了。

死亡,唉,死亡

将带给我以孤寂!

一支古老的歌又在他耳中震响,他几乎停止了呼吸;一会儿以后,他便转身回房去。

他坐下来工作,可是思想集中不起来。他努力了一个小时仍不成功,便走到楼下的起居室里。室内空无一人,只有一片洒脱、阴凉的绿意;在伊丽莎白做针线的小几上,放着她下午戴过的那条红围巾。他拿起围巾来,心中顿觉一阵痛楚,又赶快把它放回去。他心慌意乱,不觉走到湖边,解开小船,划着船到了对岸,把他刚才和伊丽莎白一块儿走过的路全部重新走了一遍。等他再回家来时,天已经黑了。他在院子里碰见车夫,车夫正牵着拉车的马上草地去,出门办事的两位刚刚到家。跨进走廊,他听见埃利希在花厅中来回踱着。他没进厅去见埃利希,只在外边悄悄站了片刻,便轻脚轻手走上楼梯,回房去了。他在房中靠窗的扶手椅中坐下来,极力想象自己是在听楼下园中紫杉篱间那只夜莺的鸣啭,实际听见的却只有自己的心跳。楼下所有的人都已安寝,夜也如流水般逝去,只是他不觉得。他这么坐了好几个钟头,临了儿,才站起来,把上身探出敞开着的窗外。夜露在密叶间嘀嗒着,夜莺已停止歌唱。渐渐地,东方出现一片黄色的光晕,驱开了夜空中的墨蓝;一股清风随之起来,吹拂着莱茵哈德灼热的前额;就在这时,第一只云雀欢叫着,跃上了太空。

莱茵哈德猛地转身走到桌边,用手摸索铅笔。铅笔摸到了,他便坐下去,在一张白纸上写了几行字。写完,他取过帽子和手杖,轻轻拉开房门,留下那张字条,下楼去了。屋子里还到处是一片蒙眬昏暗;家里养的大猫在草褥上伸着懒腰,莱茵哈德下意识地伸过手去,猫便把自己的背耸起来。不过,外边院子里的麻雀已在枝头叽叽喳喳叫开了,告诉大家,黑夜已经遁去。突然,他听见楼上一扇房门开了,接着又有谁从楼梯上下来;他一抬头,伊丽莎白已站在面前。她一只手抚着莱茵哈德的胳膊,嘴唇翕动了几下,却无半点声音。

“你不会再来了,”她终于说,“我知道的,别骗我,你永远不会再来了。”

“永远不会,”他说。她垂下手,再也说不出任何话。他穿过走廊,到了门口再一次转过身来。她呆若木鸡般站在原地,两眼失神地紧盯着他。他跨前一步,朝她伸出双臂;但突然又猛一扭身,出门去了。外面的世界已静卧在朗朗晨光中;挂在蜘蛛网里的露珠给朝阳照着,晶莹闪亮。他头也不回地快步往前赶去,那座宁静的庄园便渐渐落在后面;展现在他眼前的是一个辽阔广大的世界。

老 人

月光不再照进玻璃窗,屋里暗起来了;可老人依旧坐在扶手椅中,手握着手,呆呆地凝视着前方。渐渐地,在他眼前,那包围着他的黑暗化成了一个宽阔幽深的大湖,黑黝黝的湖水一浪一浪向前涌去,越涌越低,越涌越远;在最远最远那道几乎为老人的目力所不及的水波上,在一些很大很宽的叶子中间,孤零零地漂浮着一朵洁白的睡莲……

记 忆 语 录

这是一种安静的诗意。那一朵洁白的睡莲,那片茵梦湖,那个叫远方的神秘地方,那永远也不会再回去的家乡。在合上《茵梦湖》的最后一页后久久都感到内心的某种低落与哀愁。郁达夫先生在为郭沫若译《茵梦湖》作的序文中这样写道:“我们若在晚春初秋的薄暮,拿他的《茵梦湖》来夕阳的残照里读一次,读完之后就不得不惘然自失,好像是一层一层的沉到黑暗无光的海底里去的样子。”郁达夫还将施笃姆的小说譬喻为“春秋的佳日,薄暮的残阳”,是深得施笃姆诗意小说的精髓与神韵的。

这样简单的一个故事,被作者细细地描绘出来。总有那么一件事情会触及你的记忆,总有那么一片茵梦湖充满你怀念又不能握住的时光。时间像流水一样滑过,细腻的,温柔的,凛冽的,刺骨的。在不知不觉中给生命刻下一道痕迹。你感到隐隐作痛,你却对此无能为力。因为你知道,没有返回的道路,你的脚下,只有远方。我们在旅途中流浪,颠沛流离。而那朵睡莲,仍在茵梦湖的湖心,安静地绽放。

Office恋情的美丽与哀愁 篇4

最近发现公司论坛上关于爱情的帖子还真不少, 既有男同事慨叹公司无美女可追的帖子, 也有女同事驳斥他们“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回帖。有时两大阵营还会在论坛上展开激烈的辩论, 大有水火不容之势。可是, 我所看到的事实却是另一番场景:公司周围的小路上, 中午食堂的饭桌前, 下班回家的班车里到处可见两个亲昵的身影, 两张洋溢着幸福的笑脸。Office恋情已经越来越被公司里的白领所接受, Office恋情就在我们身边, 也许下一个主角就会是你……

作为一个旁观者, 我认为办公室恋情是很自然的事情。因为对绝大多数人来说, 办公室是白天呆得最久的地方。我们要工作, 要交流, 同事之间既是工作上一个战壕里的战友, 也是生活中可以一起聊天谈心的朋友。俗话说“日久生情”, 办公室恋情当然也包括在其中。在这种情况下, 恋情发生也就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在软件行业, 办公室恋情更是一个普遍现象。这个也是由行业性质决定的。不同于服务性和社交行业的工作那样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社会上不同层次的人, 从事软件开发工作的人很少有与外界接触的机会, 这导致他们选择的机会更少, 范围更窄, 同时也自然而然地促成他们的“内部解决”。有天在电梯里听到两位仁兄的对话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其中一人问:“昨晚你加班了吗?”另一人不假思索地答:“没有啊, 九点就下班了。”可见加班在软件行业是多么普遍的现象, 平时晚上加, 周末全天加, 偶尔还会迎来一两个通宵加班的小高潮, 所以我们与同学、朋友甚至亲人接触的时间也是很少的。相比之下, 与同事沟通交流的机会却有很多, 产生感情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我身边就有同事是因为工作接触机会多而逐渐发展成为恋人的。我觉得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 办公室恋情也有许多好处。首先, 我认为办公室恋情很方便。网上流传这样一句话:“虽说天涯何处无芳草, 但近在咫尺已有芳草, 何必又要远走天涯呢?”办公室恋情节省了大量寻找约会人选的时间, 既然你工作的地方帅哥、美女如云, 何必四处搜寻?

现在白领最缺少的就是时间, 因为工作太忙, 很多人的终身大事都耽搁下来。随着年龄的增长, 很多人迫于各种压力不得不将终身大事提上日程。他们花大量的时间为自己物色人选、创造机会, 把目光投向以前的朋友、同学, 甚至接受亲朋好友安排的相亲这种原本让年轻人不屑一顾的方式。与其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迷茫的目光在外面的世界里寻觅, 倒不如先用心去感受一下周围同事带给你的温暖和快乐。也许就在一霎那间你就会被他深深吸引, 正所谓“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其次, 由于恋人是自己的同事, 恋情是建立在彼此深刻了解的基础上的, 这样的恋情通常比较安全牢固。恋爱的双方朝夕相处, 如果是弄虚作假的话, 一方即使演技再高也有露馅的时候, 所以一般来说, 办公室恋爱的双方绝对是知根知底。这样一来, 也就从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因为不了解而走到一起, 因为了解而分开”的悲剧。而且在一个公司工作的人往往会有更多的共同语言, 有更多的让双方都感兴趣的话题, 不会在聊天时陷入尴尬。

上周, 我的一个同事经朋友介绍与一个从事酒店管理工作的女孩相亲, 结果回来他就说, 两个人没有什么共同话题能够让彼此敞开心扉畅谈的, 经常是说着说着就发现已经没什么可以继续说下去的了, 女孩对计算机相关话题毫无兴趣, 而我的这位同事又对酒店管理相关话题不甚了解, 大家都觉得挺无聊也挺尴尬的。

我们整天喊着相信缘分的口号, 相信一见钟情, 可是走路也能遇到王子或者公主通常都是琼瑶阿姨小说里的情节。等到过了爱幻想的年龄后, 大家就会变得现实, 或者说变得成熟了, 到那时也许我们更会看中稳固、有基础的爱情, 比如——办公室恋情。

而且, 一个办公室的人谈恋爱, 双方为了给对方留下美好的印象, 表现欲也强了, 工作起来也就格外积极认真。办公室恋爱也许还会使原来枯燥、繁重的“朝九晚五”变得可爱起来。

和我相邻办公桌工作的一个女孩, 自从与一位男同事恋爱后, 整个人都开朗了许多, 两个人经常一起吃饭, 一起散步, 生病了也有人问寒问暖, 工作上的难题也经常一起解决。两个人工作都非常有动力, 好像很有默契地为了实现一个共同目标而奋斗着, 真是羡煞旁人。

最后, 同事之间工作性质相同, 往往能更好地理解对方的处境, 容易产生惺惺相惜的感觉。我的一个同事本来有一个相处了几年的女友, 可是前些日子两人却分手了。原因主要是那个女孩不能理解包容我们的工作性质。从事软件开发的加班是家常便饭, 没有充足的业余时间逛公园、看电影, 更不可能随叫随到, 这些在有些人眼中是难以理解的, 也许只有我们这个行业的人最能体会这种辛酸和无奈。

以前经常能听到一种说法, 也算是不成文的规矩吧, 说办公室情侣中的一个往往不得不离开公司另寻出路。其实现在很多公司针对这一普遍现象已经采取了相应的比较人性化的措施。比如, 如果当事人感到在一起比较拘束, 想保持一点距离, 公司会将他们中的一个调到别的部门工作。这样, 恋情和工作就得到了很好的协调, 不是相互影响, 而是相互促进。

当然, 我也承认办公室恋情的确有它的弊端。首当其冲的就是缺乏新鲜感, 办公室恋情在带给人稳固可靠的安全感同时也削减了大量的新鲜感。如果两个人一直是每天24小时、每周7天呆在一起, 想想有谁能受得了?此时, 当初的甜蜜很可能会因为工作而不堪其烦。

再有就是恋爱中的人都不太理智, 如果闹矛盾, 势必会带着情绪工作;万一分手了, 两个人还怎么能冷静地面对?彼此的冷淡、怨恨很容易影响工作。

就像凡事都有利弊两面一样, 办公室恋情就像一把双刃剑, 它可以带给人幸福, 但是如果没把握好尺度也很容易被它伤害到。

而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面对办公室恋情, 只有一个底线——只要当事人把握分寸, 不影响工作, 不影响同事, 做到公私分明, 也许办公室恋情就不再是横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宋词中的美丽与哀愁作文 篇5

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历代仁人志士的智慧源泉和精神支柱,同时也是人类历史上璀璨的瑰宝。宋词就是其中的精粹,那些词之为体,那些要眇宜修,那些香茗清风,无不体现了宋词中的.美丽与哀愁。

有人说宋词的美丽是柳永的《望海潮》,有人说宋词的美丽是辛弃疾的《西江月》,也有人说宋词的美丽是李清照的《一剪梅》,但我说宋词的美丽是岳飞的《满江红》。“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沉痛、悲愤,抚平自己半生悲绪。九曲刚肠,藐视“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的岳飞,悲也慷慨激昂,更何谈怒!“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使敌人闻风丧胆。读起来荡气回肠,热血上涌,好似当年杀敌豪情。

宋词中的美丽固然让人心驰神往,但她的哀愁让人黯然神伤,说道哀愁,不得不想起柳三变的《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时值初秋,景色萧瑟,又逢天晚暮沉,愁思开篇便呼之欲出,无不凄凉。“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多盼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却道是泪眼相看,千言万语道不尽不舍,万语千言说不尽留恋,但又能如何?便是无语凝噎了。

高端产品的“美丽与哀愁” 篇6

我们的产品难道消费者不需要吗?我们的产品功能不够突出吗?我们的产品在价格上让消费者难以接受吗?难道渠道有问题?还是宣传力度不够?

在高端市场征途中,这些疑问几乎是所有营销人员的本能反应。

由于物价普遍上涨,很多企业面临成本上涨、利润下降的难题,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做主流市场的企业更是如此。大家主动或被动走向高端市场,开发高端产品,试图通过高端产品的销售来维持或提高企业的利润。然而,很多企业所开发的高端产品,推向市场后并没有像他们想象的那样火爆,那些功能优异、品质精良的高端产品屡屡受挫,让不少企业陷入尴尬境地。

更让人纳闷的是,不少企业通过相关的市场调查却发现消费者的回应基本都是正面的,如认为需要这些产品、功能上也觉得不错、价格也能接受、渠道上也能找得到、对宣传也没有意见等。这确实让人百思不得其解:既然这么满意,为什么还不买呢?

针对这样的“怪”现象,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解读:一是消费者洞察,二是产品本身的审查。

消费者洞察

在消费者身上存在明显的两个特征一是言行不一,二是感性驱使理性。

言行不一常表现在:对你的产品表示“很满意”,但就是不买;对你的产品“很不满意”,但就是天天消费你的产品。我们洞察消费者的时候,不能仅仅停留在态度层面,一定要洞察他们的购买动机及行为。

这里我们重点谈感性驱使理性的问题。在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中,感性思维常常驱使其理性思维,这种情况不仅发生在快消品上,还发生在耐消品上,奢侈品的消费更是如此。

消费者到底在乎诺基亚什么?是单纯的功能吗?不是。而是它突破传统手机的外观和款式。诺基亚大胆尝试各种全新的设计,在款式、颜色、材质、手感等方面狠下功夫,推出了很多中国第一乃至世界第一的新手机,如可换外壳手机、内置天线手机、横握键盘手机、滑盖手机、手写手机、游戏手机、多媒体手机等。这些创造和改进,更多在感性层面刺激消费者,让消费者产生“爱不释手”的感觉,进而衬托出产品的功能特征,赢得了消费者的认同。

万宝龙为什么越涨越旺?因为它通过涨价行为保持了“尊贵”形象,让已经购买万宝龙的人保持风度,让准备购买万宝龙的人加快速度。你今年不买它的产品,到明年更贵,哪怕是5年前的款式也如此。难道他们的成本在上涨吗?难道他们对产品进行改进了吗?没有。这也是一种营销手段。假如万宝龙采取的是降价促销,或者频繁进入品牌折扣店,你会买吗?肯定不会。虽然从理性的角度看其“性价比”更高了,但从感性的角度看它已经失去了它的核心价值——“尊贵”,所以也就没有必要买它。

消费者念念不忘星巴克的理由何在?美国一项研究给出了答案:消费者喜欢星巴克的主要原因就是它的LOGO和店里的咖啡味。

类似案例还有瑞士的很多名贵手表、德国的一些名贵轿车、意大利的众多皮具品牌及成功的首饰品牌等。

举这些案例只想说明消费者没有太多的理性思维,更多时候,是要靠其感性思维来认知、购买和消费产品的。所以,我们遇到营销障碍时,一定要认真研究消费者的感性思维,研究是否在此环节出了问题。

产品审查

洞察了消费者后,就该审查自己的产品了,主要包括基本特征、功能特征和愉悦特征。

一般来讲,产品的基本特征是进入一个品类的最低门槛,不达标的可能性比较小,而且审查难度也不是很大。审查产品的关键是审查产品的功能特征和愉悦特征。

功能特征审查

就高端产品而言,功能特征是必不可少的,一个产品想进入高端市场,如果在功能上还不如普通产品,那肯定是说不过去的。不过,话又说回来,仅靠某种显著的功能,也未必能够成功进入高端市场。审查高端产品的功能特征至少要审查以下三个方面:

相关性

这是审查产品功能特征的第一项内容,也是最重要的内容。相关性就是指你所提供的某种功能消费者是否在乎,与他们的需求关联度有多大。就拿手机来举例。

很多手机都有拍照功能和MP3功能,消费者觉得这很好,可以随时随地捕捉一些镜头,随时随地听自己想听的歌曲,没有必要再随身携带专业的相机或随身听。但手机有MP4功能和上网功能等意义就不大,因为无论观看效果还是信息的丰富程度都不容乐观,不如看电视、读报纸或电脑上网来得舒服,消费者也就不太在乎这些功能。

也许有人会马上问,手机里的照相功能也不如专业相机那么好啊?是的。但这并不影响消费者的拍照需求,消费者需要专业拍照的时候(如风景照、结婚照、证件照等),肯定会另带专业相机或到专业影楼去拍照。而用手机拍的,都是在工作和生活中可遇不可求的事物(如街头趣闻趣事、自我行程记录等),人们不会为了这些不确定的拍照而每天携带专业相机,因为他们毕竟不是摄影记者。

MP3和MP4的区别也很明显。手机的MP3功能虽然不如专业的随身听那么好,但非专业人士基本听不出来,所以用手机的MP3功能来听歌曲也不错。MP4就不行了,手机屏幕就那么大,再清晰也没用,看上去还是不舒服,再说歌曲人们可以重复听,而且有些歌曲百听不厌,但人们很少重复看同一部电影或短片,看一遍就基本不再看了。这意味着什么呢?一辈子也许只看一遍的东西,人们肯定愿意在电影院或电视上看,至少在电脑屏幕上看,而不愿意在比名片还小的手机屏幕上看。

这就是利益的相关性问题。所以,你为自己的高端产品开发了某种功能,必须做到这个功能与消费者的某种需求紧密相连,而且不容易被替代。否则你就会费力不讨好,不仅浪费时间,更浪费资源。

差异性

对高端产品来说,功能的差异性至关重要。如果你所开发的产品功能与竞争对手一样,它很有可能会演变成基本特征:你有了这个功能,未必能凸显你的优势;没有,还不行。这就是“第一者生存”的原因所在。我们以高端奶为例。

蒙牛“特仑苏”上市后,很多企业跟进,开发同样的高蛋白奶,也给其起了颇具高端形象的名字,诸如“金典”、“优+”、“极致”等,但没有哪个品牌打赢过“特仑苏”。在高端奶市场上,“特仑苏”仍然一枝独秀,其他品牌勉强保持10%以下的份额(特定的区域市场除外)。后来,伊利“金典”开发有机奶,终于走上了差异化之路,但由于受到产量的限制,至今还未能取得太大进步。不过,伊利不算糟糕,其“营养舒化奶”的面市开辟了又一个新的品类,如果不出意外,创造高

端奶新神话还是很有希望的。

可见,做高端产品,我们必须在功能上一开始就要做到和别人不一样,而不能盲目跟进他人,更不能妄想以别人的游戏规则打赢别人,试图在同一个功能上“比别人做得更好”反而是陷阱。

匹配性

如果说前两个审查项目是营销的“理想”面,那么此项审查就是营销的“务实”面。你可以开发很多异想天开的功能,我们假设消费者也很在乎这些功能,但如果你在此功能上不具备持续提供相应产品的能力,或者违背自己企业(品牌)的核心优势,这些功能对你而言意义就不大,弄不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目前在食品和饮料行业掀起一股“益生菌”热,大家都往产品里添加所谓的“益生菌”。他们真的都具备了添加“益生菌”的技术吗?未必。不少企业只是为了“多卖点产品”而盲目跟风,他们所提供的产品,要是真的做化验,可能连“益生菌”的影子都找不到,就算找到益生菌,可能都是“死菌”,对人体毫无益处。

当然,有些企业并没有这样“欺骗”消费者,他们的产品确实有某种特定的功能,而且这些功能确实不逊色,比如,有些咖啡店能够提供比“星巴克”更好的咖啡,有些牛奶品牌能够提供比“特仑苏”更高的蛋白质等,但由于所提供的功能和品牌定位之间的不匹配,仍然被消费者忽视或抛弃。

我们开发高端产品时,必须认真审查功能特征的匹配性,不仅要审查自己“能否真的提供这种功能”,更要审查“这些功能是否符合我的品牌定位及竞争优势”,这将会直接影响消费者对你的产品的信任。一般情况下,匹配性不高的功能,无论是否客观存在,都难以赢得消费者的真正信任。

愉悦特征审查

愉悦特征就是一个产品引起消费者兴趣的特征。这种特征可以渗透在产品的各个环节,如包装、规格、款式、口味、颜色、品牌名、附加利益等。

愉悦特征的一大特点,就是要给消费者带来震撼心灵的惊喜或意外收获(感性体验)。甲壳虫轿车的可爱造型、耐克运动服的动感标志、星巴克的咖啡味等,都属于这个范畴。在现实营销活动中,产品的愉悦特征常常被忽略,或者得不到专业的策划和设计。也正因为如此,很多功能优异、个性显著的产品得不到预想的业绩,甚至胎死腹中。

愉悦特征作为产品的感性特征,其稳定性并不高,只要在市场上出现相似的产品,愉悦特征就很容易演变成基本特征,难以再发挥作用。愉悦特征是极具艺术性的、最需要创意的一项产品特征。正因为如此,愉悦特征也是最难审查的一项产品特征,它已经远远超出经济学和管理学范畴,进入美学、医学、心理学等领域。

不过,审查的方法还是有的,包括以下3个方面:

知觉刺激

这是最基本的审查内容,即在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和味觉五大知觉上的审查和测试。

因品类的不同,测试重点也不同。有些品类重点测试视觉感受(好看),而有些品类需要重点观察味觉感受(口味)等。但不管测哪一种知觉,必须达到这种效果才行,即赏心悦目。也就是说,消费者是否在某种知觉上受到强烈的刺激,进而对你的产品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和爱好。

大众汽车的“甲壳虫”刚上市的时候,主要是通过其可爱的造型及漂亮的外观来强烈刺激目标顾客的视觉,赢得了很多白领女性的青睐。后来他们的另一个品牌“POLO”同样在外观上做文章,取得了非凡的业绩。买过“POLO”的顾客肯定还记得当时买“POLO”的时候被它的什么所吸引。如果没有猜错的话,不外乎其美轮美奂的前后灯设计及绚丽夺目的车身颜色,而绝不是最高时速、最大扭距和最低油耗。

因此,就高端产品而言,这种知觉刺激的设计是很重要的,如果你的目标顾客找不到任何知觉上的兴奋,你的产品功能再好,可能也会遇到麻烦。

人性化设计

在人的思维过程中,这是比知觉刺激略进一步的刺激手法。你的产品不仅要在知觉上让人感觉好,而且要在细节上能打动人。这里需要审查的项目有两个:一是人体工程学;一是遵从消费者习惯。

人体工程学就是指产品的款式、规格、颜色及功能设计等是否符合人体的最佳接触感。比如,可口可乐的瓶子中间细两头粗,是为了手感更好;诺基亚手机的“一键通”是为了更便捷地操作手机等。

消费者习惯的遵从(尊重)与人体工程学类似,两者都是围绕人的习惯和舒适感来考虑的;但不一样的是,人体工程学强调科学,而顺从消费者习惯则不一定都属于科学范畴。比如说戴手表,从人体工程学角度看,男性把手表戴在右腕,更有助于健康,因为左腕长时间戴手表可能会增加心脏的压力,但没有一家做手表的企业因此而开发过戴在右腕上的手表,因为消费者已经习惯了把手表戴在左腕上。

对高端产品来说,人性化设计可能更容易赢得目标顾客的认同。不买普通产品、买高端产品的顾客,肯定不是一般的顾客,他们购买产品时所考虑的因素远远超越了功能、质量、性价比等层面,更注重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我们开发高端产品时,在人性化设计方面一定要认真、仔细洞察消费者生理和心理层面的潜在需求,尽可能做到让消费者在细节之处见“真情”。

心理满足

这是比知觉刺激和人性化设计更深层次的刺激手法,也是真正意义上的心理刺激,主要包括归属感、身份感和自豪感。如果你在这些方面给消费者带来震撼,同样会得到意想不到的认同和追捧。

归属感,是消费者对一个品牌的情感联系,即消费者感觉到“这个品牌所传达的价值和个性代表了我,它是我生活的组成部分”。大家都知道,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在产品层面没有多大区别,但在我们周围就是存在很多喜欢百事可乐而不喜欢可口可乐的年轻人,为什么?这两个品牌所传达的个性特质不一样,一个代表称职的个性,一个代表叛逆的个性,处在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可能更喜欢百事可乐。这就是归属感。

身份感是消费者用这个品牌来代表自己身份的一种体验。比如,“我戴劳力士,就是为了证明我是不一般的人”;“我买奔驰,就是想让人们刮目相看”等。如果你的产品能在这个层面满足消费者需求,销售肯定会很理想。只要人的虚荣心不灭绝,代表身份的产品(品牌)就有市场。

自豪感则是心理满足的最高境界,即消费者以你的品牌为豪的一种心理体验。如果一个品牌能够做到这一点,毋庸置疑,它肯定是一个伟大的品牌,肯定是一个强势得不能再强势的品牌。绝大多数品牌都做不到这一点,故在此也难以列举没有争议的案例。

就高端产品而言,心理满足可能更为重要,如果你的品牌代表了某种情感、身份或荣誉,那我可以告诉你,你极有可能成为消费者非买不可的选择,也因此而真的“让促销变得多余”。

打破惯性思维

人们经常说:低端产品卖时尚(感

觉),高端产品卖质量(功能)。

笔者看来,这是近乎错误的一种思维习惯,而且这种习惯正在严重影响着高端产品的成功率。我们在很多品类的市场研究中发现,高端产品要想快速赢得消费者的认同和购买,恰恰需要在愉悦特征上突破。

规律是这样的:当消费者对产品的愉悦特征不是很满意的时候(满意度在40%以下),对功能特征的满意度也不会很高(技术人员所认可的一个不错的功能,在消费者心目中的满意度也就在60%左右);而消费者对愉悦特征特别满意的时候(满意度在90%以上),即便同样的功能,也会取得很高的满意度(满意度在80%以上)。而且,愉悦特征上获得很高满意度的产品,即便在功能上有些缺陷,也能获得消费者较高的满意度。

这就是我们开篇提到的那些功能优异、品质精良的高端产品屡屡受挫的原因所在。很多高端产品只注重了功能、质量等理性特征,而忽略了知觉、习惯、心理等感性特征。

面对高端产品,我们必须改变以往的思维习惯,在重视产品的功能特征的同时,充分重视产品的愉悦特征,深入洞察消费者的心智模式,仔细规划和设计紧扣目标顾客潜在需求的愉悦特征来带动功能特征。这样效果会更加显著,甚至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佳绩。

当然,我们不得不承认品类的差异性、消费阶段的差异性和消费者的差异性。然而,人类很多思维方式是有共性的,即便你所提供的产品是理性消费产品,即便你所处的消费阶段是理性消费阶段,即便你所服务的目标顾客是理智型消费者,让消费者“赏心悦目”,总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因此,我们的营销人员在开发新产品尤其是开发高端产品时,一定要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我这个产品能给消费者带来震撼心灵的惊喜是什么?如果没有明确的答案,建议你再好好研究一下,如果有明确答案,那我要恭喜你已经掌握做产品的一项很重要的法则。

美丽与哀愁 篇7

1. 作者的主要生活和创作经历

1.1 良好的家庭教育和不幸的婚姻生活

伊迪丝·华顿于1862年出生于纽约一个名门望族琼斯家, 幼年随父母旅居欧洲, 11岁时回到美国。和她的朋友亨利?詹姆斯一样, 她在家中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在家庭教师指导下, 自幼受欧洲文化的濡染, 后来多次出国旅行。伊迪丝少年时代便酷爱文学, 在父亲的图书室里阅读了大量古典文学名著, 很早就开始写诗, 以后又练习写短篇小说。1885年她与门当户对的波士顿绅士爱德华·华顿结婚, 爱德华大她十三岁, 婚后她一度中断了写作。此人性格虽好, 但他们却很少共同之处, 所以她的婚姻生活并不美满。几年以后, 爱德华患了精神病。伊迪丝1907年移居法国, 1913年与丈夫离婚, 后定居巴黎, 以全副精力投入创作。伊迪丝·华顿与旅居欧洲的亨利·詹姆斯交往甚密。亨利·詹姆斯对她的小说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伊迪丝积极投入社会救济活动, 并因此获得法国政府颁发的荣誉勋章。

1.2 创作动机分析

从伊迪丝的生活经历和各种相关研究中, 可以看出, 伊迪丝起初的写作是为了排遣上流社会家庭生活的苦闷。她从1880年开始发表小说, 1889年第一部短篇小说集问世, 获得了意外的成功。1905年长篇小说《快乐之家》出版, 使她成了本世纪前二十年最受欢迎的美国作家。本文中提到的《纯真年代》出版与1920年, 并为她获得了普利策奖。她一共写了十九部中长篇小说, 出版过十一本短篇小说集, 还有大量的非小说作品。

艺术来源于生活, 好的艺术尤其如此。只有经过亲身体验, 深刻思考, 一部作品才会具有唤醒人们心中深藏的感情从而获得共鸣的能力。而伊迪丝完美地融合了生活和艺术, 用写作这种独特的表达方式, 把现实生活用一种为更多人所理解的方式再现出来, 同时也找到了化解自己心中矛盾的方式。

1.3 创作风格分析

美国文学批评家菲利普·拉赫夫把美国文学中典雅和粗犷这两种不同的流派形象地称为“苍白脸和红皮肤”。虽然伊迪丝的作品大多都在描写美国的上流社会, 属于所谓的“苍白脸”系列, 但是同时她的作品也是丰富多彩的, 每部作品都有不同的风格, 通过对比, 我们可以发现《纯真年代》的故事情节和构思都是最精巧的:她根据自己对婚姻生活的理解, 塑造出了纽兰·阿切尔、梅·韦兰和艾伦·奥兰斯卡这三个极具代表性的人物, 他们之间富于戏剧性的矛盾冲突集中体现了当时甚至也是现代婚姻中不可改变的种种危机, 尤其是融合坚强与懦弱的梅·韦兰, 在坚持自己信仰的同时, 又在牺牲着显而易见的现实, 读来令人唏嘘。作者对其人物都没有绝对的否定和肯定, 所以在梅的身上, 体现出了一种独特的美丽与哀愁。

2. 美丽与哀愁

2.1 故事背景

作家把那个时代的纽约上流社会比作一个小小的金字塔, 它又尖又滑, 很难在上面取得立足之地。处在塔顶, 真正有贵族血统的只有二三户人家:华盛顿广场的达戈内特祖上是正宗的郡中世家;范德卢顿先生是第一任荷兰总督的嫡孙, 他家曾与法国和英国的几家贵族联姻;还有与德格拉斯伯爵联姻的拉宁一家。他们是上流社会的最高阶层, 但显然已处于日薄西山的衰败阶段。上流社会的中坚力量是以明戈特家族、纽兰家族、奇弗斯家族为代表的名门望族, 他们的祖辈都是来自英国或荷兰的富商, 早年在殖民地发迹, 成为有身份有地位的人物。比如纽兰·阿切尔的一位曾外祖父曾参与过独立宣言的签署, 还有一位曾在华盛顿部下任将军。正如阿切尔太太所说的, “纽约从来就是个商业社会”, 占支配地位的是这些殷实的富商。处于金字塔底部的是富有却不显贵的人们, 他们多数是内战之后崛起的新富, 凭借雄厚的财力, 通过联姻而跻身上流社会。

2.2 梅的美丽与哀愁

在这种复杂是社会背景中, 梅·韦兰开始了自己悲剧的命运。她所处的这种生活环境成就了她性格中较好的方面, 同时也造成了她的悲剧命运。

在作品中, 作者用了近300页的篇幅 (几近全书篇幅, 全书315页) 描述了纽兰与艾伦相遇相爱这一两年间的事情, 而之后他与梅共同生活的三十年, 仅在最后一章中用了短短一段就概括过去了, 这种对比的强烈, 暗含着作者对纽兰生命里遭遇的事件真实与虚假的态度。表面上看来, 这是指纽兰一生中大部分真实的事情, 都不如很久以前记忆模糊的一件事情来得深刻与强烈, 表现了他与奥兰斯卡的爱情之炽烈。但是这同时也更加表现出了梅的悲哀与不幸。她与之相处一生的丈夫, 却没有把她当做自己心中最重要的、哪怕是比较重要的一部分, 他的心始终在别处, 而她, 每天只是坚守着其实已经如一片废墟似的生活, 坚守着她的信念。从故事开头就可以发现, 梅对纽兰同样有着炽热的爱情, 然而现实给她的, 却始终是一个冰用“休止”, 不仅有助于唤起学生的思考, 求得合理、正确的答案, 而且有助于学生消化吸收、发现探索、展开联想、增加兴趣, 从而更加高效地学习知识、提高能力。

2、运用“窍门”, 激发思维

运用一题多问、多题一问、一题多变等“窍门”能帮助学生从事物的各种表现形式和不同的情境变化中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 从而对概念的理解更概括、更精确、更深刻.它对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批判性、创造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以下是习题评讲中常用的几种变式评讲策略:一题多问, 同型习题集中讲;多题一问, 异类习题辨析讲;一题多变, 典型问题拓展讲。

3、运用“反刍”, 巩固提高

数学家乔治·波利亚说过:“数学问题的解决仅仅只是一半, 更重要的是解题之后的回顾”。由此不难看出, 习题评讲后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反刍”, 是确保习题评讲有效的最后一关。事实上, 反思有助于形成好的解题思想, 进而有助于提高解题能力和培养优秀的思维品质。以下是笔者认为比较常用的习题反思评讲策略。

(1) “反刍”解题结果

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对解题结果的反思, 因为其一可以弥补由于智力因素或非智力因素的影响而造成的疏漏和错误, 提高排错、究错和防错能力。其二可以发现结果中规律性及通用性的经验或知识, 丰富解题经验, 提高解题能力。

(2) “反刍”解题过程

“反刍”解题过程, 即对解题中出现的各类问题进行思考, 以便及时的调整和修正。教师在习题评讲过程中应多提一些诸如:“题中陷阱在哪?推理是否严密、有没有漏洞?语言表达是否简洁、准确、严谨、完整?解题过程是否优化?运算是否简便”等反思性问题。这样会有助于学生全面的权衡解题思路, 对提高解题效益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 “反刍”解题方法

通过对解题方法的一题多解或多题一解的“反刍”, 能促使学生探索解题规律, 为拓展思维, 提高能力铺平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案例】已知圆的方程为x 2+y 2-6x-8y=0设该圆过点 (1, 2) 的最长弦和最短弦分别为AC和BD, 则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________。

解1:圆的方程即 (x-3) 2+ (y-4) 2=2 5, 点 (1, 2) 在其内部, 最长弦AC就是直径, 故|AC|=10.最短弦BD⊥AC, 因而可由AC的斜率知BD的斜率.写出其方程, 代入圆的方程后, 利用直线与曲线相交的弦长公式求出|BD|, 最后求得四边形ABCD的面积。

解2:对上述方法加以改进:求出BD的方程后, 通过圆心到BD的距离d求出|BD|, 下同。

解3:由解析1, |AC|=10.BD⊥AC, 圆心到BD的距离d就是两点 (1, 2) 与 (3, 4) 之间的距离 (见图1) , d2=8于是

点评:此例中, 第三种解法充分利用了圆的对称性 (即垂径定理) , 回避了直线方程等计算, 直达目标, 一蹴而就, 这对解决类似解析几何问题很有指导意义。事实上, 教师评讲习题后多问一些反思解答方法的问题如:“本题还有其它解法吗?哪种解法更好?若把某一条件换了, 此题又变成什么样的习题?又如何去解等等”, 这样不仅可让学生熟练的掌握了“通性通法”, 而且可以让学生学会从多个角度去认识问题实现“一题多解”, 从而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解题思维和能力。

教学有法, 但无定法, 习题讲评更是如此。

参考文献

[1]伊迪丝华顿;找兴国, 赵玲译.纯真年代.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2]周雪凯等.大卫提索特画风.重庆:重庆出版社.1992.

[3]马奈, 莫奈, 雷诺阿, 德加等.印象派画风.重庆:重庆出版社.1995.

[4]伊迪丝华顿著, 吕淑湘, 蒲隆译伊坦.弗洛美.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5]常耀信.美国文学简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6]左金梅.美国文学.山东: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

美丽与哀愁 篇8

——《新约·罗马书第三章》

在动手准备艾略特或者说《荒原》的日子里, 我看到了埃德蒙·威尔逊的《阿克瑟尔的城堡》一书, 威尔逊先生引用了《普鲁弗洛克先生的情歌》末尾一节:

我老了……我老了……

我该把裤脚卷起了。

我该把头发向后分吗?我敢去吃桃子吗?

我将穿着白色法兰绒裤子, 漫步在海滩上。

我听到美人鱼在歌唱。彼此歌唱。

我想她们将不会为我而唱。

我看见她们骑着波浪奔向大海,

把吹回的波浪的白色头发梳开,

当风把海水吹得又黑又白。

我们流连在大海的卧室中,

身边是海女们环着红色棕色的海草,

花饰直到人类的声音惊醒我们, 我们就溺死。

而《荒原》引言中写道:“是的, 我自己亲眼看见古米的西比尔吊在一个笼子里。孩子们在问她, ‘西比尔, 你要什么的时候, 她回答说, 我要死。’”

用这段起始对照《情歌》之末, 形成面向衰老和亡故时的徒劳恳切之感。甚而在面对衰老的失意之中渗入了死亡之缘由并非美人鱼的歌唱, 反是由于回归现实的人类真实之声。在这里, 梦想造就青春, 塑成充满生命力的个体, 而人自身对于现实的反感造成艾略特所谓之梦想, 一旦回归现实, 则死亡降临。证明死亡是人类对于现实的恐惧——或者, 更进一步, 死亡之丑陋, 乃是因为现实恶毒, 唯有耽溺梦想, 反倒成就自身。这是艾略特对于黄金年代的追忆, 促成了《荒原》中交错引用的五十多部作品以展现自己天才的疯狂与绝望, 我能看到, 艾略特在接受柯比埃尔“悲伤的反讽”基础上, 成功地塑造了多个相似的场景叠加, 这样的效果同样运用在《荒原》之中, 他先后数次运用经典作品中的背景和语言来暗示缺水的主题。

正如里尔克在《自杀者之歌》中所说:生命是满满的一杯, 它营养别人, 却让我生病。

人们的享乐是那样的龌龊和脆弱, 以至于比他们的痛苦更加富足与哀伤。威尔逊解释:“众所周知, 浪漫主义是个人的叛逆。”如果说浪漫主义者们的乐趣在于背弃现实, 从无物之境中找出可供退缩或破坏的超越之处, 则象征主义是在现实的安然处, 在对于生活的充分享用中允许自己从现实中消匿。

一、作为美国人的艾略特与作为英国人的艾略特

这个生于殷实白人家庭的孩子在美国渡过了他的整个青少年时期, 但他却为了与传统“更近一些”而选择了留在英国, 并在那里写出了自己最好的作品。他对英国作家的兴趣说到底是对历史的钟爱, 说到底是为了离理想中的伊丽莎白时代更近一些。在《荒原》中, 莎士比亚、乔叟与斯宾塞们审视着他, 中古的诗句调和着二十世纪伦敦桥下荒淫的流水, 艾略特在古典清律的注视下哀婉凄绝。他一直沉湎于英国文学的故土氛围中, 反倒疏远了美利坚的故园离愁, 在艾略特心目中, 唯有欧陆的传统才是他真正的需要奉养的神龛。他遥望美国文学, 内心却并不以其为正宗。在布鲁姆斯伯里俱乐部里, 他结识E·M·福斯特、弗吉尼亚·沃尔夫、里顿·斯特拉奇这样一些人, 全都与英国传统和艺术牵连颇深, 在整个欧陆文学的历史与当代中他浸淫已久, 因而并不能够直接与20世纪的美国文学直接挂钩, 作为美国人的艾略特是现实层面上的身份, 作为英国人的艾略特才是他对自我的归属定位。

二、作为诗人的艾略特与作为艺术家的艾略特

艾略特从美国回归英伦, 是为了深入和保持传统, 身处英语文化的中心, 作为传统的接续者的身份在这个清教徒身上反映得近乎苛刻, 这个在诗歌领域反对浪漫风潮的人在文艺评论界却保守得出奇, 事实上这是既对立又统一的, 在《传统与个人才能》中, 他描述了这样一副画面:所有的诗人都是作为欧洲文化的一环而具备价值的, 他们的作品取代他们本身成为历史的一部分, 是从来独立的存在, 诗人的感情是个人的, 而诗歌的感情则是非个人化的。因而评论诗歌时, 不应该将它与作者个人的经历相联系。在他严格限制下发言的评论家们对《荒原》的评论如入雷区, 小心翼翼。他的文艺思想如此偏激, 与其最终皈依的正统宗教思想相比, 他的文学本体论始终在怀疑、否定与寻找的过程中接受拷问。艾略特在接受正统基督精神之后, 体认到了, 作为独立存在的人, 怀疑并不能够作为力量支配自己的整个社会伦理道德体系, 唯有皈依传统中的信仰本身, 才能够与历史并肩。在艾略特心目中, 历史并不仅仅是所谓历史, 更是构成他心灵的全部力量, 在戈特弗莱德·冯·斯特拉斯堡的原著中, 关于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的故事是意图使我们相信忠诚, 爱与冷静。而在瓦格纳的故事里, 情欲高涨的骑士与公主凭藉爱焚烧一切, 瓦格纳相信爱情可以拯救灵魂, 并使灵魂获得解脱, 但他作品中的爱却近乎宣扬情欲。艾略特作为一个回望伊丽莎白时代的象征主义者, 在《荒原》中不无戏谑地将这部足以承载浪漫主义高峰和魏玛文化传统的歌剧拿来比照, 于是产生的反讽效果如此之强。在《四首四重奏》中, 他又借阿莱格里所创的这种室内乐形式向瓦格纳的剧场宏大主题追求者挑衅, 艾略特对于情欲泛滥的批判, 是《荒原》的主题, 人在欲海中死去, 死去后忘掉生前的一切, 让他静静地在死亡的欲海中反思。《荒原》中数度引用了《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中的歌句, 使艾略特更加坚定地站在了反对浪漫主义的一边, 他讽刺那些所有随爱而来的迷狂, 《荒原》的天空充满嘲笑。瓦格纳歌剧中那种豪华和令人惊喜的成分背后, 其实更多地隐藏着粉饰我们文明的堕落与丑陋的东西, 就像为垂死的人所准备的麻醉品或吗啡, 虽然暂时消除了他们内心的纷乱, 但最终将导致更大的堕落甚至死亡——这恐怕也正是浪漫主义者们的消匿原因。而最令人玩味的莫过于瓦格纳晚年最后一部歌剧便是——《帕西法尔》, 他借此以断言音乐只有和宗教相结合才能成为真正的艺术, 这个遭受尼采背叛的孤独者最终也只能在路德维希二世迷狂的尊崇中选择独自面对圣杯的缺失。艾略特呼唤的帕西法尔与瓦格纳不同, 后者意欲借此表达归属真正的宗教本身的虔诚与忏悔, 而前者则不得不面对缺乏的现状与找寻过程中的无望失败。艾略特对于英雄悲剧性失败所蕴藉的壮烈和崇高一直有着强烈的认同感, 故而他才能够在史诗性作品中觅得无数契合于本身的诗句, 并用自身的色彩加以磨斫。《荒原》摒弃了之前诗歌传统的统一时序, 时空交错, 情感混乱、消极。这部几乎完全由引言及其再创造构成的诗作, 篇首即以乔叟充满欢乐气息的诗句讽刺哀叹, 至篇末却终于回归传统, 在《新约》的重复声中承认基督的守护, 纵然颓丧, 但安稳清晰, 仿佛教堂歌咏的煌煌之音, 凄凉却永无消逝。

三、作为清教徒的艾略特与作为丈夫的艾略特

艾略特对于玄学派诗歌的兴趣与他清教徒的身份紧密相关, 他称之为“清教徒文学”, 他是最终皈依于此的, 事实上早年这个怀疑论者并不真正相信基督教。艾略特与妻子薇芬娜结婚时并没有征求父母的同意, 他做的很多事本身有违其后来清教徒的身份。婚后他发现妻子身体不好, 他们的生活很痛苦, 妻子经常犯病, 搅得他不得安宁。然而却在这样的苏格拉底式炼狱中获得了他最为丰富的诗歌源泉。《荒原》中第二章里描写道:

在火光下, 刷子下, 她的头发

散成了火星似的小点子

亮成词句, 然后又转而为野蛮的沉寂。

“今晚上我精神很坏。是的, 坏, 陪着我。

“跟我说话。为什么总不说话。说啊。

“你在想什么?想什么?什么?

我从来不知道你在想什么。想。”

这样的女人, 这样的意象, 张剑认为其中的一些细节必定来自艾略特自身的夫妻生活。纵然艾略特一直不断强调要将作品本身与作家的生活完全分离开来看待, 但对于爱的饥渴与人性的荒芜一起构成了艾略特现实与诗中“同一的世界”。象征主义者反感现代科技对人性的侵蚀, 人类对科学的顶礼膜拜造成了人性的平庸与物欲的泛滥, 《荒原》中的水被用来譬喻情欲与生命, 渔王不能生殖故而大地干旱, 以此又比照一战后的欧洲大陆之人文精神缺失。这样的设喻对于清教徒身份的艾略特来说是一种禁忌, 对于他痛苦的婚姻生活是一种暗示。

“荒凉而空虚那是大海。”

艾略特本人的经历无法重述生活的片段, 也无法构成残忍的诗意, 他唯有拮取最为张狂的欲望本身, 将之抛诸你我面前, 再行嘲笑挖苦, 人类的忘川建立在沙砾之上, 导致空洞、荒芜与无助的灵魂, 而清醒的记忆则造就久长的痛苦, 痛苦酝酿成诗歌, 烛照自身。

“一群人鱼贯地流过伦敦桥, 人数是那么多, 我没想到死亡毁坏了这许多人。”

《神曲》中维吉尔指点给壮年的但丁看整个地狱的济济, 感叹着人类的懦弱与庸碌, 《荒原》中诗人却借这些话语隐匿个人的喜怒哀乐之情, 放弃个人化表现 , 而体现出更广阔、更深层、更本质的人类社会的情感。艾略特笔下那些丧失生存环境的人, 孤独而恐惧:“枯死的树没有遮荫, 蟋蟀的声音也不使人放心”。

《荒原》的末尾, 艾略特以宁息之音收场:

平安。平安。

平安。

整部作品, 围绕着匮乏这一主题, 反复吟喔, 一战后人类匮乏的不止是情感, 理性没有上升到自觉的高度, 而原本个体的自由意志生产也被工业化时代的整体性所制约。人类异化, 自然不再作为人类生存的先导和绝对的依靠, 他们在超脱出自然的同时却更加受制于自身的缺憾。处于英雄时代末期的人民丧失了最初的信仰与天真, 却反而更加短视, 对待爱情、荣耀和忠诚的态度抱持着现代人的若即若离, 我们不再试图去赢得什么, 荒原之上每个人都惶惶然于生存本身, 然则却又不知生存所需的恰恰是他们缺乏的——生命力。生命力匮乏的现代人们如同他在之后的《空心人》里描写的那样:

《空心人》可以说是艾略特继《荒原》后更直白地阐述自己精神状况的作品, 是其宗教旅程发展到一个转折点的标志。在《荒原》中累积的关于绝望与幻灭的情绪被更深刻直白地展现出来, 现代性的宽容无法拯救拟古行为的荒诞与不合时宜, 正如艾略特自己说的那样:“但他并不知道他要表达什么, 直到他把它表达出来为止。”

美丽与哀愁 篇9

一、物质基础

笔者曾经针对爱情伟大还是物质重要进行过一场小小的讨论,笔者当时举出了英王爱德华八世不爱江山爱美人的轶事证明爱情的伟大,结果遭到了其他人的一致反驳:“爱德华八世的确是历史上唯一为了美人放弃皇位之人,但其实他才是最大的赢家。他放弃了国王王位,但英国是君主立宪制,国王本来就没有什么权势。他不当国王但还是‘温莎公爵’,仍然有爵位、地位、马车、庄园、仆从、花不完的钱和受人尊敬的身份。他放弃了虚名,换来了美人、荣誉和万古流芳的好评,这是一笔最合算的生意。”当时本以为或许是当代社会生活压力下人们太现实了,但读完鲁迅先生在将近一个世纪前写的文章《伤逝》后才明确了一点,无论什么时候,物质都比爱情更重要。

鲁迅曾说:“钱———高雅的说吧,就是经济,是最要紧的了。自由故不是钱所能买到的,但能够为钱所卖掉。”[2]故此离开了“玩偶之家”的娜拉最终的道路只有两条,要么堕落,要么回去。与之同理,《伤逝》的最大悲剧应当是没有物质基础的支持对婚姻的美好幻想在现实生活中的破灭。《伤逝》以自主婚姻的完成的喜剧性结局,作为自己所揭示的另一幕悲剧的出发点。小说从正面着力刻画主人公涓生和子君冲破阻力争得了自主婚姻、婚后物质生活的窘迫及由此产生的矛盾,到最后这自主婚姻的破灭的整个过程,贯穿始终的,是“贫贱夫妻百事哀”的无奈与悲伤。爱不代表一切,虽然有“有情饮水饱”这样的话,但另一句更通俗的话更流行:“爱情不能当饭吃”。纯洁美丽的子君在柴米油盐酱醋茶中改变了自己,也在和涓生的朝夕相对里慢慢地失去了自己。她的油鸡,她的叭儿狗阿随逐渐成为她的寄托,甚至是唯一的精神寄托,这正是她的可悲之处。她和小官太太的明争暗斗成为她日常生活的主旋律。悲剧总是等不及的,双十节的前一晚,那一张“油印的纸条”(解雇信)便成为一根燃着的导火线,两人的生计顿时陷于困窘。当瘦弱的油鸡已成为肴馔后,涓生才逐渐苏醒:生存是最基本的需求,人必须活着,爱才有所依附。从以前担心她“莫非翻了车么?莫非被电车撞伤么?”,到求婚时“身不由己地用了在电影上见过的方法,……我含泪握着她的手,一条腿跪了下去”,再到希望她死。在这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中,涓生已经窒息于爱情已隐匿起来的现实婚姻生活中。当生存的严峻的现实一点点逼近时,涓生终于拉下了虚伪的面孔,向子君表白了自己的真实,并告诉她不再爱她。子君在真实世界里失控而死,涓生也在对自己说出真相的忏悔中谴责自己的一生,并由此得出更无奈的结论:“我要将真实深深地藏在心的创伤中,默默地前行,用遗忘和说谎作为我的前导。”他忏悔于告诉子君真话,而他自己也没有找到可行的解决办法。在这种矛盾里,他选择了遗忘和说谎,同时也选择了在痛苦中继续活下去。鲁迅选择了“涓生”这个名字,是否也暗示着虽然“厌倦生活”但又“眷恋生存”的复杂心态?其实,不但是鲁迅借助涓生这个小知识分子的形象表达着爱情与现实婚姻生活间的矛盾,相类似的文学作品也屡见不鲜。郁达夫在《春风沉醉的晚上》强压下“我”对陈二妹的感情;戴望舒笔下“丁香一样”的姑娘却“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都反映出在虚幻的甜美爱情与真实的平淡生活间的痛苦挣扎。没有经济基础作为坚实后盾,作为上层建筑范畴的感情生活又能独自支撑多久呢?

二、爱情消逝

平淡的婚姻生活冲逝了浪漫的爱情童话。为什么古代小说多以有情人历经磨难后的终成眷属的幸福结合作为尾声?聪明的作者正是抓住了人们对瞬间幸福的追求而舍去了以后的平淡琐碎和烦恼。然而,人生多的却是这种平淡的生活。当童话故事中的灰姑娘嫁给王子、迈入豪门之后,她将在宫廷的规则戒律中与旁人轻蔑的眼光下过着怎样艰难的生活?安徒生留下了一个美好的故事与耐人寻味的结局———“灰姑娘与王子从此过着幸福的生活”。在日常平淡的生活中,人类感情的复杂性是这份爱情经历的又一严峻考验。正如“改变才是永恒不变的真理”的道理一样,如何对某人某事某物保护持久的新鲜感和专爱?这确实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何况人类喜新厌旧的天性也不能容忍特定事物的朝夕相对。两个人始终在变,置身的环境也日日不同,安宁和幸福又不是凝固的。子君在一个勇敢的觉醒的爱情里失去了自己,涓生又不能容忍空虚挣扎着的生活。于是二人之间越来越互不信任,其分裂是不可避免的,爱情的线绳断裂也是有缘由的。其实,即使个人竭力寻求永恒,然而岁月不会放过,于是在转眼间,红颜易老爱情易变。子君和涓生的始终没能将二人间最初轰轰烈烈的爱情调整为婚姻中平淡呵护的亲情,对爱情消逝的失望和不适应扼杀了二人的精神生活。

激烈的爱情是短暂的、相对的,平淡的婚姻是长久的、绝对的。世间没有永恒的爱情,只有弥漫的对永恒爱情的追求。钱钟书,这一名满天下的鸿儒,小说《围城》道尽了人们能说出、说不出的困惑和迷惘。方鸿渐与孙柔嘉也算是有情人终成眷属,可是婚后的吵闹把爱的甜蜜一下子吞掉,只剩下苦涩。方鸿渐的离家出走便是对真实世界的苦恼。深秋的铺满落叶的暗暗的街,倏起的风卷着路灯的昏黄的光,消弭在深夜的肺腑里,主人公方鸿渐颓废的背影向远方光点移去……“城外的人想走进去,城内的人想冲出来”,这似乎已成为人们对婚姻最高哲理的概括。然而,终是没有解脱。同样的例子不仅存在于古代、近代,当代生活中也比比皆是。数年前流行一时的电视剧《中国式离婚》,其女主人公林小枫在男主人公宋健平事业平平的时候对生活心怀不满,却又在宋健平如日中天的时候对其百般猜忌,两人间原有的坚实的感情基础在环境的不断变换中一点点地被消磨至尽,直到最终走上了离婚的道路。

三、孤独无奈

涓生和子君是“婚姻自由,妇女解放”这一口号最初喊响时的倡导者。他们是真心相爱的,涓生对子君来会馆的感应和子君对涓生的言辞能滔滔背诵证明了这一点。由于相爱,纯真的子君喊出了“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一彻底解放的心声。如果不是用于反抗对婚姻的干涉而是用于别处,就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一句自由口号。子君在清末民初之时居然有这么可贵的追求自由的勇气,可见她并不是一个市侩的小市民形象。而且,从她的举手投足、她对于诗人学者的敏感,足可洞见她丰富细腻的感情世界。更有她每次走出会馆门“目不斜视地骄傲地走了”,直可看见一个气质高雅,不与流俗为伍的尊贵形象。但人总是社会动物,交流是必需的生活方式。当所有的父母亲友对子君和涓生这段婚姻均不看好,有意识地与他们疏远了关系后,除了涓生和子君的二人世界以外,他们找不到任何人来交流和沟通,在这张自己和周围人共同编织的罗网中长期生活,“宅”,最终窒息了他们的爱情。

主人公虽然拥有了两个人在一起的共同生活,但时刻体验到比结婚前更强烈的孤独和无奈,并最终在孤独和无奈中消逝。当子君和涓生两人彼此已极为熟悉对方后,随着最初新鲜感的消失,两人间逐渐变得无话可说,但更可悲的是两人都没有任何道路与其他人进行沟通和倾诉,也没有任何人愿意与他们交谈。子君将交流的方法寄托于喂阿随和饲油鸡,而涓生则认为“在通俗图书馆里觅得了我的天堂”。心理上的孤独感进一步放大了生活上的艰辛与无奈,两人辛苦营建的“家”已经给不了他们任何温暖的感觉。最终从子君的死和周围人的淡漠可以侧面看出他们奋斗来的自由爱情总是不被接受和认可,人们总是以轻蔑、鄙视和冷漠的目光看待他们。甚至于在子君死后,涓生冲破孤独的希望最终仍然只是寄托在一条狗的身上,“那是阿随,它回来了”[3]。

四、结语

《伤逝》采用“涓生手记”的形式,回顾从恋爱到感情破灭这一年中的经历,以小说主人公的切身感受抒发曾有过的热烈的爱情、深切的悲痛和愿入地狱的悔恨,具有很浓的抒情性。这一部鲁迅创作于1925年的小说之所以现在读来仍感觉和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实是因为鲁迅揭示了从恋爱到婚姻生活中最真实的一面,自古至今,每一个人都难于避免,而现实的婚姻又如何维持下去?物质基础、感情调整、交流沟通,相信这三点是稳定的婚姻生活必不可少的基石。面对凄婉的《伤逝》,回顾现实的婚姻,人人都能从中得到不同的收获,“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参考文献

[1]钱谷融,吴宏聪.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54.

[2]鲁迅.娜拉走后怎样[M].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162.

迦太基的美丽与哀愁 篇10

聪慧勇敢的腓尼基公主

迦太基古城位于突尼斯首都东北17千米处,这座古都的创始者是一位漂亮的公主,名叫艾丽莎·狄多。她的一生就是一部创建迦太基帝国的壮丽史诗。

迦太基帝国距今已近3000年。据文字记载,迦太基城建于公元前814年(我国西周时期),比罗马城还早61年。它的起源既是历史,也像传说,又似神话。历史事实与民间神话交织在一起,难以甄别。这个帝国是由腓尼基人所建。腓尼基是上古一个伟大的民族,以善于航海和经商著称。腓尼基人发明了拼音字母,是为希腊字母和拉丁字母的前身。相传艾丽莎是腓尼基的公主,美丽富有。她的哥哥颇为嫉妒,派人杀死她的丈夫,妄图夺取她的财富。艾丽莎在众多拥戴者的保护和追随下,带着全部财宝成功出逃。他们乘船西渡半个地中海,来到迦太基。看到这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可控制地中海交通要道,战略地位重要,于是下船上岸,决定在此建城。她请求当地酋长赐给她一块用牛皮能包住的土地。这位柏柏尔人的首领以为地方不大,就很痛快地答应了。艾丽莎运用自己的智慧,把牛皮剪成细条连接起来,围住了整个比尔萨山丘,比尔萨就是希腊语“牛皮山”的意思。他们在这块地盘上建造了一座城池,取名“迦太基”,腓尼基语就是“新城”“新都”之意。随之,艾丽莎被尊为“狄多女皇”。

“狄多”一词在柏柏尔语中是“流浪”“流浪者”之意。建城、创业的过程充满了与当地人的冲突和矛盾,公主的命运就是这些激烈冲突的反映和缩影。据说建城不久,已被狄多女皇迷住的土著人首领想娶她为妻,并声言如遭拒绝,他将把全部迦太基人赶进大海。狄多女皇一方面念及自己对亡夫的忠贞,另一方面要使年轻的祖国避免致命的灾难,便佯装同意,但托辞要割断与亡夫的婚约,提出按腓尼基人的传统,架起一个柴堆,向亡灵举行祈祷仪式。当柴堆燃起熊熊大火之时,她猛然冲向大火,跳了进去……

汉尼拔与迦太基帝国

狄多女皇壮烈献身,年轻的迦太基帝国却保留下来,而且日益壮大,成为地中海西部地区强大的国家。早在公元前7世纪,迦太基帝国即已统辖西北非、西班牙、西西里岛等广大地区。迦太基帝国实际上是一个奴隶制共和国,国家最高首脑有两人,称为“苏非特”,相当于罗马的执政官。迦太基帝国的主要军事力量是强大的海军,拥有50支桨的兵船数百艘;同时步兵装备精良,有战象和攻城设备。

一山难容二虎。罗马兴起后,一心想取代迦太基成为地中海霸主,当然迦太基也不会坐视罗马将它的触角伸进自己的势力范围。公元前264年起,迦太基帝国与罗马帝国争霸交兵100多年。因罗马人称腓尼基人为布匿人,故这场战争被称为“布匿战争”,前后共进行了3次。

第一次布匿战争(前264~前241年)迦太基战败,丢掉西西里岛。第二次布匿战争(前218~前202年)最为激烈,著名军事家汉尼拔(前247~前182年)担任迦太基统帅,曾打得罗马军队落花流水,指挥大军直逼罗马城。拿破仑曾花了很多时间研究汉尼拔的各个战役,由衷地赞叹汉尼拔是“世界伟大的军事统帅”,甚至把他的位置列在亚历山大大帝和凯撒之上。可惜由于迦太基上层集团勾心斗角,嫉贤妒能,汉尼拔缺乏支援,功败垂成,最后被迫流亡而死。迦太基帝国从此江河日下。

罗马人军队趁机大举反攻,到第三次布匿战争(前149~前146年),迦太基帝国战败,罗马人纵火烧毁了迦太基城,大火烧了六天六夜;后来,他们把这块土地划为罗马帝国的一个行省,称“阿非利加”,这就是现今“非洲”一词的来历。行省最高长官总督由罗马帝国委派。公元前122年开始在此废墟上重建新城,到罗马皇帝奥古斯都时期(前27~14年在位)再次扩大,新迦太基城成为帝国仅次于首都罗马和亚历山大的第三大城市。698年,罗马迦太基城又被西进的阿拉伯人摧毁,从此突尼斯进入伊斯兰时期。迦太基古城遗址现保留文物以罗马时期留存者居多。

比尔萨山丘

古代的迦太基城很大,它坐落在突尼斯湾中心的一个半岛上,背山面海。据说古时城墙高12米,宽8米,每隔60米就设一座瞭望塔,如今只剩一些断壁残垣。城内又在比尔萨山丘上筑有城堡宫殿,俯瞰大海。今天,比尔萨山丘是迦太基遗址的核心,辟为迦太基考古公园,是游人必到之处。我们登上了比尔萨山丘,它突兀而起,高出海面150多米,平阔的丘顶便是往昔迦太基帝国和罗马迦太基行省的王宫、神庙所在地。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耸立山巅的大教堂。19世纪下半叶法国人征服突尼斯,1884~1890年修起这座大教堂,用以纪念中世纪远征北非而死于此地的法国国王路易九世。他是狂热的基督徒,1248年带兵参加第6次十字军东征,曾在埃及被俘,在缴纳大量赎金后得以获释回国。1270年他又参加第8次十字军东征,率法军登陆突尼斯,占领迦太基,但在此死于鼠疫,死后被罗马教廷封圣,因此这座建筑被称为圣路易大教堂。

圣路易大教堂为拜占庭-摩尔风格的双塔教堂,长65米,宽35米,庄严宏伟,建成后作为非洲首席主教的坐堂。首任主教拉维热里及继任者企图恢复基督教在北非的统治地位,但在这个已有千年伊斯兰教传统的地区处处碰壁。突尼斯独立后,于1964年没收这座教堂,改名并辟为展览厅,或举行音乐会之用。拉维热里红衣大主教传教未果,但热衷于考古、收集迦太基文物,也算一件功绩。当年收藏这些文物的修道院(在大教堂东侧)现已成为国立迦太基博物馆。

国立迦太基博物馆中的馆藏文物和资料共分3个时期:布匿迦太基时期,出土的文物大都是殉葬品,有体积、样式、制作材料各不相同的大量石棺,棺盖上有死者的雕像,为真人大小;有灰石雕凿的墓碑和还愿碑,陪葬的粗陶罐、坛、双耳尖底瓮,上釉或不上釉的各种泥烧制品;还有面具、油灯、香炉及金属首饰和象牙制品等文物,令人叹为观止。罗马迦太基时期,从古代民宅中出土了饰有人、动物、植物等各种图案的马赛克,其中最有名的是妇女采集水果的马赛克拼图,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早期基督教时期,出土文物多为墓葬马赛克,大理石或石灰石墓碑,祭祀用的圣骨罐、圣骨盆、圣餐面饼模子以及雕有动物头的柱头等建筑装饰。

除了19世纪的建筑外,比尔萨山丘还处处可见昔日迦太基帝国的宫殿、宅邸的遗迹。有的是支撑宫殿石柱的柱头,有的是断成多截的石柱,有的是一块块破裂的镶嵌画片、铺地石板,花岗石柱头雕有花篮形、卷叶形、荷花形、棕榈叶形、兽形、扇形,雕刻精细,逼真生动,似乎在告诉人们当年宫殿、府邸的巍峨和华丽。沿比尔萨山丘东南山坡而下,可见半山腰处挖掘出土的古城一角,这就是几千年前布匿迦太基时期的居民住宅,原被埋在10多米深的地下。民居的院落、天井、居室、浴间,城市的街道、供水、排污系统等设施分明,齐备完善,由此可窥见当年迦太基的市政建设和百姓的生活状况。

迦太基港口遗迹

在比尔萨山丘我们眺望了迦太基全景,四周古迹历历在目。南边不远处有两泓清水波光粼粼,宛若明镜,这就是当年迦太基帝国赖以兴国、发达、强盛的两大港口——商港和军港。岁月流逝,沧海桑田,如今这两个港口均已废弃,成为两个泻湖,周围遍布房屋。南面是商港,形状狭长,通过一条窄窄的水道与北面的圆形军港相通。军港水域中央有一座圆形孤岛,当年迦太基帝国海军帅府就设在这个圆形岛屿上,监视警戒海港,控制船只的进出。圆形军港以及圆形岛屿的四周全都是船坞码头,排列有序,一个连着一个,状如蜂房,据说可容纳220艘3层桨战船停泊或进行维修保养。考古学家已发掘出若干船坞。以现代的眼光看,军港的设施和规模似乎小了些,但在当时的地中海却首屈一指。正是由于拥有这两个天赐良港,迦太基帝国才得以称雄地中海达几个世纪之久,并创造了灿烂的迦太基古代文明。

令人惊叹的罗马浴室

罗马人灭掉迦太基帝国后,重建迦太基城,如今也留下大量遗迹,最令人惊叹的要数安东尼浴室。它在比尔萨山丘以东的海边平地上,于2世纪安东尼皇帝时期建成,并因而得名。遗址现保存着一座比较完整的古代建筑框架和基础,可清楚地看到浴室的全貌。这是一座世界罕见的巨型浴室,在宽达300多米的地面上,对称地排列着更衣室、游泳池、温水室、冷水室、按摩室和健身房。浴室使用的淡水是通过渡槽引来的,渡槽至今还残存数段。这项引水工程无论是设计还是施工,都可反映出当时高超的技术水平。

遗址附近还有壮丽宏伟的罗马剧场遗址。这座露天剧场依山而建,可容纳5000人观看演出。古为今用,二战时,英国首相丘吉尔曾飞临该剧场对英国的非洲部队发表反法西斯战争的演讲;现在突尼斯政府则每年夏天在这里举行“迦太基国际联欢节”。

上一篇:对“美”的重新审视下一篇:和谐中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