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人生

2024-07-20

美丽人生(共12篇)

美丽人生 篇1

我是王晓冰, 在这样一个孕育希望的季节里, 我十分荣幸的和一群美丽的人欢聚在一起, 述说和聆听一些美丽的故事:

在鹤峰县这座小山城里有这样一所美丽的实验小学, 校内1 00名教职员工中84位是女教师。大家亲切地把这里称之为“女儿国”。几乎每位教师在她最光鲜的年龄来到这里, 此后就在无数个重复劳累的日子中体味着青丝变白发的无奈, 任他一江春水向东流。即便如此, 大家每一天的工作都迸发出火热的激情。

在学校工作的每一天, 我都被这群平凡的老师润物无声的情愫感动着。感动于她们与时俱进的激情;感动于她们挑灯夜战的辛劳;感动于她们诲人不倦的情怀;感动于她们安贫乐教的情操。在我的大脑中深深烙下的是这样一幅幅挥之不去的画面:

上课时, 学生坐着听, 你得站着讲。吞吐着飘飘洒洒的粉笔尘, 又必须抑扬顿挫仪表堂堂,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见微知著。除了精熟教材善于发挥创造外, 还得诱导点拨投入思考。下课后顾不上喝一口热水润润干涩的咽喉, 又要逐一解答学生疑难, 调解矛盾纠纷, 接待来访家长。学生不开心了, 你得察言观色像慈母一样及时查找原因, 为其排忧解难;孩子忘了吃药, 你得把水递到他手上看着他服下;忘了带饭盒, 你宁愿自己挨饿也得把餐具让给他们;零用钱丢了, 你还要自掏腰包安慰他;甚至你还要帮刚进校的孩子打扫呕吐和腹泻后的垃圾;哪节课班上少了个孩子, 你会惊恐万状, 丢魂失魄四处寻找。晚上, 扎进书山写教案, 挥动朱笔改作业, 或撰写论文, 或统计各种数据, 评定学生操行。十小时的时间不属于你, 每一天的工作, 我们的神经如同一张紧绷的弓弦, 不得有丝毫松懈。因为这份特殊的工作, 几乎所有的老师都犯有不同程度的职业病。忘不了做过声带小结手术, 病未痊愈就又带上话筒走进教室的贾雪琴, 黄银霞, 田华云等老师;忘不了被颈椎病长期折磨仍坚守讲台不言弃的韩秀丽老师;忘不了含泪离开摔伤的自家孩子坚持回校上课的向灵老师;忘不了小腿骨折后靠老公背着上下班三个月的李琼琼老师……我实难将身边众多姐妹爱岗敬业恪尽职守的精神风采一一呈现, 这一个个侠骨柔肠的巾帼儿女将“红烛精神”诠释的酣畅淋漓, 将“亦师亦友”发挥到了极致。而我们每位教师都是故事中的主人公。我们是教师同时又是母亲保姆, 清洁工, 法官, 警察, 心理医生。我们是教师, 同时又为人母, 为人妻。我们选择成为一位好老师, 就无法同时做到成为孩子的好母亲, 丈夫的好妻子。心情再差也得给别人的孩子12分的耐心, 和一张灿烂的笑脸, 自己的孩子却常常成为出气筒, 事后当看到自己的孩子挨打后发紫的小脸, 无人照看时被雨水浇湿的身体, 生病后无人陪伴的孤影……身为母亲的我们又怎不心疼如割, 愧疚万分呢?而这一切局外人又怎解其中味。这年头, 由于教育的种种负面影响, 教师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关注和精神压力, 承受俗不可耐的诽谤, 忍受辱于人格尊严的脏话, 蠢话, 外行话的冰雹击顶, 且不能有丝毫不满情绪。因为是为人师表的教师, 只能饮黄连如甘露, 化委屈似春风。一曲“老师, 您好”的旋律, 于浮躁不定的时间和空间, 不啻是寥若晨星回荡天宇的“绝唱”。丢开所有无奈和委屈后, 大家又以夏日般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因为除了坚守那份职业道德外, 我们秉承的是人性的光辉。

夜阑人静, 耳边又传来那首熟悉的歌:任风/翻阅背影的日子/烛光将记忆/摇曳成孩子的身影/夕阳/便凝重了教师魂……或许, 这只是一支小曲, 并没有道出为人师者的全部内涵, 但我们至少从中感受了一种传递人类文明星火的高尚和圣洁, 远离赫赫权势, 更无滔滔财富, 面对物欲横流的大千世界, 我们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在平凡的讲台上, 我们春蚕吐丝, 无怨无悔。

最后, 送上我真诚的祝福:祝大家永远快乐, 年轻!

美丽人生 篇2

这就是我的经历,是父亲所做的牺牲,是父亲赐予我的恩典。——题记

美丽的故事就这样开始了在1939年的意大利。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阴影已经开始慢慢侵蚀这个美丽的国家。幽默的犹太青年基度和好友驾车来到阿雷佐小镇准备开一家书店,途中邂逅美丽的女教师黛丽。并对她产生了爱慕之心。两人好事多磨,终成眷属。婚后,他们生活幸福,有了乖巧可爱的儿子祖舒华,而圭多梦寐以求的书店也开了业。好景不长,基度和儿子因是犹太血统,在祖舒华五岁生日那天,被纳粹党强行送往集中营。黛丽虽没有犹太血统,为了能和儿子丈夫在一起,毅然同行,在集中营里毅然前同行被分开关押。基度不愿让孩子幼小的心灵蒙上悲惨的阴影,在惨无人道的集中营里一面千方百计的找机会和女监里的妻子取得联系报平安,一面还要保护和照顾幼小的祖舒华,他骗儿子这只是一场游戏,遵守游戏规则的人并取得最高分最终能获得一辆真正的坦克大奖,机智保护儿子,以致儿子的童心没有受到任何伤害。最后,基度保护了妻子和儿子,但自己却惨死在纳粹的枪口下。

正如电影的名字《美丽人生》一样,主人公基度通过自己的黑色幽默向我们传达了一种坚定的信念――人生是美丽的!无论是在风和日丽的和平年代,还是在凄风苦雨的战争时期;无论是面对甜美的爱情,还是对抗残忍的敌人,只要拥有一颗积极阳光的心灵,那么就

能够拥有美丽的人生。

1、享受人生。享受,看似很简单,能做到这一点却很不容易。因为人的情绪是极为复杂的,即使没有遇到什么挫折,我们也会有情绪的波动期,也会随着天气的变化而变化,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而变化。那我们怎样才能做到享受呢,什么才是真正的享受呢?电影的前半部分给了我们答案。享受人生首先要自信并且具有浪漫气质和幽默感。基度具备这样的优点,所以他知道怎样享受人生。例如基度在草垛里接着从天而降的黛丽的段落。黛丽想烧掉鸽棚里的黄蜂窝却不小心从上面掉了下来,“早上好,我的公主!”幽默简练的一句话,体现出基度对生活的热爱与自信。“这是一个美丽的地方,鸽子飞翔,仙女从天而降,我要搬到这儿来。”基度的幽默和自信在字里行间一点一滴的流露出来。天伦之乐是享受人生的最高层次。和自己最心爱的人在一起无疑是上天赐予的最美好的礼物。基度知道什么才是最美好最幸福的,不是金钱,也不是地位。一个小小的书店,一个美丽的妻子,一个活泼的孩子。他就在这最简单的生活中享受着幸福。基度告诉了我们,自信、幽默、浪漫能使我们每一天都保持快乐的心情并充满活力。

2、笑对人生,乐观精神让我们振奋,看到希望。在当灾难降临,原本幸福的一切都即将毁灭的时候做到笑对人生是十分可贵的。基度做到了,他不但笑对人生,还带动家人一起面对灾难,在灾难中寻找快乐。敢于面对灾难是笑对人生的基础。基度着实是个极幽默的人,幽默的人总是乐观的。因此,沉重的现实没有让基度丧失快乐和自信,相反,他以一种健康的心态来面对困境。他的这种乐观精神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他冒险在广播上喊的那句“早安,公主”,让被关在女牢里的黛丽听到而露出久违的笑容;他编织美丽的游戏谎言,让祖舒华从来没感觉到害怕;而他自己不断地自我暗示说“希望这一切都是噩梦,明早妈妈就会把我们叫醒,端来牛奶和面包”。

心理学家弗兰克尔说过:“人所拥有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被剥夺,惟独人性最后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选择自己的态度的自由——不能剥夺。”。那么,我们如何在这个世界上生活,取决于一个人如何看待这个世界。心理学家研究证明,具有乐观精神的人看待世界的方式的确与悲观主义者不同。乐观主义者的思维更充满幻想力和创造性,他们能从悲观情绪所带来的畏怯中解脱出来,克服现实生活中所出现的失意、痛苦和打击。

基度正是秉持着这样一种乐观的精神,相信战争只是一场短暂的疯狂游戏,而美好的生活很快就会降临。这种精神不仅使他拥有了快乐的人生,也使祖舒华的心灵免受伤害,更使身边的很多人鼓足勇气坚持到胜利到来的时刻。把灾难当作游戏,用笑容征服一切,没有什么可怕的,只要你的爱人还在,幸福和快乐就永远不会离你而去。那么,我们这些生活在和平阳光下的人们,更应该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在面对困难的时候抱有一种乐观的精神,相信噩梦只是暂时的,相信美丽的人生才是永远!

3、对自己人格的审视,也助于他人人格的培养,他人的毕生发展。家庭被称为“创造人类健康人格的工厂”。孩子的人格健康,不仅关

系到儿童身体的正确发育,而且,决定着儿童今后的人生走向。苏霍姆林斯说过:每瞬间,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教育孩子,也就教育自己,并检验自己的人格。

家庭环境,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方式对孩子健康人格的发展的作用是巨大的。基度对与孩子的爱,拯救了孩子敏感脆弱的心,让他学会了乐观和爱惜,学会了阳光与希望。在恶劣的环境中,在孩子毕生发展中的属于青少年这个关键期或者转折点,乐观的基度给儿子营造的是轻松的游戏氛围,让孩子看不到这些凶恶的纳粹党的低劣品质行为,成长的路上人格没有受到不良的影响。同时,基度跟孩子立下要拿下1000分争到的第一名并赢得真实坦克的目标,让孩子时时奋起,为了这个目标坚持不懈,人格受到了很好的锻炼与培养,并拥有健康的身体和人格。这也是与基度乐观幽默,健康的心态有关。这是孩子一生最大的幸福,是父亲赐予孩子的恩典。

4、对孩子的心理保护。片中有这么一个情节:战争的阴影笼罩,小镇上有的店铺公然写着“犹太人与狗不得入内”。对此,祖舒华感到不解,问基度这是为什么。这位聪明幽默的父亲说:“每个人都有不喜欢的东西呀。像前面的店铺不喜欢印度人,而再前面的那家不准中国人和袋鼠进入。”同时,他还以孩子般的童心问祖舒华:“你不喜欢什么?” “蜘蛛。”“那好,我不喜欢野蛮人。明天咱们的书店就写上„不准野蛮人和蜘蛛入内‟。”

在集中营里,为了不让祖舒华整日活在恐惧之中,基度可谓费尽心思。他骗祖舒华说这只是一个游戏,只要遵守规则就能得分,谁

先得到1000分,谁就能得到一辆坦克。为了不让别人说出实情吓到孩子,根本不懂德语的基度自告奋勇为德军做翻译,将残忍的条规翻译成充满童趣的游戏规则。他做的这一切都是想让祖舒华相信,生活依然像从前一样美好,所有的事情都是一个游戏。

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说过:“我想不出比获得父亲的保护更强烈的儿童需要。”对于孩子来说,父母就是他与外界进行沟通的桥梁,他对外部世界的印象也是父母为他勾画出来的,这决定着他的信任感、安全感的形成。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孩子仇视社会,肆意破坏,这很可能是童年时受到某种创伤,让他无法体会到安全感,因此才会通过破坏、敌意等形式表现自己的恐慌。而如果当时的情况下,基度让祖舒华明白“因为战争,所以人们互相杀戮;因为有人仇恨犹太人,所以我们要遭受迫害”,那么在祖舒华心里必然会种下“人与人之间相互仇视”的观念,这样,即使战争过去,硝烟散尽,祖舒华心灵上所留下的阴霾也无法消除,他未来也许就会长成一个仇恨心强,反社会的人,这对他的一生是极为不利的。值得庆幸的是,祖舒华有一位好父亲,因此在战争结束之后,他仍然天真地以为那辆坦克就是他的奖品,他的心里充满了阳光。

基度之所以快乐、幸福。是因为他相信快乐和幸福,是因为他热爱生活。他也不是单纯地爱自己的妻子,单纯地呵护儿子幼小的心灵。那都是他对生活热爱的流露,是他对生命和美好生活的歌颂和赞扬。在热爱生活的前提下,学会在和平中享受生活,珍惜生活的每一秒钟;学会笑对人生,特别是在灾难降临的时候依然保持积极乐观,就能体会到人生的真谛,真正感受到人生的美好。

绽放美丽人生 篇3

天边送来几丝清风,被吹落的枯叶打着旋儿徐徐飘落。目睹这残景,内心涌起一丝忧伤和感慨:人生真的如落叶,秋到就留下落地的遗憾而不能一生美丽绽放吗?

不曾想未来的路有多坎坷,未来的竞争有多激烈。累了,就如一只栖息的小鸟,发呆地看着蓝悠悠的天,席地而坐在草坪上,任风儿轻拂我的脸颊,惬意地享受着这一份恬静。忽然,一株幼苗闯入我的视线,柔嫩的绿叶托着点点花苞。它的生命是那么鲜活,那么惹人喜爱,却生长在密密的杂草丛中,生长在这不起眼的角落,这是怎样的遗憾啊!我叹息着离去,却不忘它绿色的身影。

此后的几日,风雨交加,窗外是一片朦胧世界,树叶在狂风中纷飞,落了一地。我顿时想起那株在杂草丛中不知名的幼苗,风雨中是否依然生气勃勃?我迅速地奔向那片杂草丛。展现在我眼前的竟是一株灿烂的小花,散发出淡淡的清香,很小,却很美,点缀着杂草丛,平添了几分景致。或许这是它的梦想,即使没有蝴蝶的青睐,即使风吹雨打,也要绽开笑脸,展现最美的自己。纵是花瓣飘落了一地,似乎还隐藏着笑靥。对于花,也许努力绽放是它们永恒的主题,而得到人们的赞美就是它们一生的追求吧。思量着,我惊叹!感动!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花的生命终究是短暂的,花的一生值得吗?它还有遗憾吗?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花虽失去了昔日容颜,却成为下一朵花的养料,生命得以延续。此刻,我豁然开朗:并不是每一朵花开都是为了收获丰硕的果实,只要把美绽放,那就是无憾的人生;人亦如花:不管处境如何,都应该仰起笑脸积极面对。即使是风风雨雨,也要坚定自己的信念,追求自己的梦想,展现最真的自己,在有限的生命中留下美丽的痕迹。

夕阳无限好,虽然近黄昏,却孕育着美好明天。让我们一起绽放美丽人生吧!

广东省湛江市太平中学七(8)班

指导教师:谢凤飞

快乐工作美丽人生 篇4

记得有位哲人曾经说过:生命是没有意义的, 除非有工作;所有的工作都是辛苦的, 除非有知识;所有的知识都是空虚的, 除非有热望;所有的热望都是盲目的, 除非有爱。有爱的工作才是生命的具体化, 那么, 让我们怀着这份热爱工作吧!

现在, 在场的各位, 你们是带着爱去工作的吗?

此时此刻站在这里, 我的心情除了激动之外还有一丝忐忑, 因为自己在工作中并没有做出什么轰轰烈烈的业绩, 我只不过做了我应该做的工作, 与在座的许多同事一样, 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将全部心血献给了档案事业, 今天只能说是和各位同仁共同交流工作中的一点体会。

对于我个人而言, 我觉得工作是一个施展自己才能的舞台。我们寒窗苦读来的知识, 我们的应变力, 我们的决断力, 我们的适应力, 我们的协调能力都将在这样的一个舞台上得到展示。除了工作, 没有哪项活动能提供如此高度的充实自我、表达自我的机会以及如此强的个人使命感和一种活着的理由。工作的质量往往决定生活的质量。每个人都需要工作, 我想工作应该是一种创造的过程, 创造自身价值的过程, 用爱去创造, 在创造中寻找乐趣和意义才是工作的最高境界。我是带着自信, 带着微笑, 带着追求, 带着热情, 我用自己的真诚和执著, 每天工作在自己热爱的档案事业的工作岗位上。

记得那是2006年6月11日, 作为一名档案新兵来到了黑龙江省档案局———《黑龙江档案》编辑部从事编辑工作, 开始了我的人生新旅程, 更开启了我的档案人生。就在那时, 我与档案结下了情缘, 注定了我的青春, 将在档案中度过;我的未来, 也将沿着档案的轨迹前行。

文字编辑和美术编辑工作对于我来说并不陌生, 因为我之前做过8年的杂志编辑工作, 但是档案编辑却是一个全新的职业。开始的一段时间很不适应, 甚至连什么是档案都不知道, 更谈不上各种档案术语、各项档案法律法规。于是, 业余时间大多数用来学习档案方面的知识, 在干中学, 在学中干, 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 加班加点地学习和编辑稿件, 由于编辑的稿件越来越多, 再加上认真学习主编、副主编修改回来的稿件, 使得自己在稿件编辑加工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升。6年多的编辑部工作, 使我从一名档案新兵, 成长为档案战线中的一名老兵, 同时也给我带来了巨大的收获:通过编辑工作, 使得自己文字修养能力方面也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通过协助领导组织通联工作, 使得自己的组织和沟通能力大大提高;通过与印刷厂、税务局、工商局等对外交流, 使得自己的社交能力大大提高。

2012年7月, 局领导决定把我调回技服中心工作, 这对于我来说是一项全新的挑战。因为我从参加工作开始一直从事与编辑相关的工作。对于从未涉及到的档案数字化、档案整理、档案培训工作, 甚至从未看过真正的档案, 就这项工作而言, 我更是一名新兵, 这是一项需要重新学习、熟悉的工作岗位。我幸运的是:在这个集体中, 有年轻有为、干劲十足的领导, 有经验丰富、遇事沉着的老领导, 有技术方面的行家里手, 有相互团结的同事, 让我从他们的身上学到了自身缺少的经验和技术, 学到了相关的档案知识与实践操作技能。

就拿档案培训工作来说, 由于培训报名人数较多, 每期都在300人以上, 所以从文件起草, 到培训报名学员的学籍管理, 再到培训报名的流程设计, 最后再到学员证书的统一编号管理, 都要重新调整思路, 跟领导和同事一起总结以前的经验和教训, 捋顺工作流程, 事先把能遇到的事情都想出来, 再想出集中解决的办法, 保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能应对自如, 避免了几十人同时前来报名出现拥挤、混乱的场面。为培训工作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全处同事一起装订培训通讯录, 封装培训教材, 铺设培训设备, 不怕苦、不怕累, 起早贪黑, 齐心协力, 团结协作, 保证了培训工作的如期举办, 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培训目标。

在档案数字化加工工作中有两件事情让我记忆犹新。第一件是2013年4月, 我们仅用时15分钟共检索到1978~1980年的文件万余条, 文号为龙发及龙办发的文件294条, 为省委领导提供了所需文号的电子目录。另外一件是:2013年黑龙江多地发生洪灾, 省政府要求省财政厅汇报近1998年以来黑龙江松花江流域特大洪灾资金拔付使用情况相关文件, 于9月2日上午9点向陆昊省长汇报。我们紧紧用了20分钟时间就查到10多份相关电子文档, 当场交付给财政厅办公人员, 及时为省领导决策提供了依据。我想, 这就是此项工作的最终目的吧。

1年半来在中心的工作, 我感受到了中心全体对工作的热情, 让我在这个集体中有了更大进步和成长的空间。同时, 我要感谢这个集体给予我的给予我人格上的熏陶和净化;感谢档案工作给予我生活的信心和活力。在这里, 我收获了无限的快乐;在这里, 留下了我在工作中成长的点点滴滴;在这里, 留下了我无悔的青春和浓浓的档案工作情缘。

工作不仅是养家的薪水, 更是锻炼我的意志的砺石。新的工作环境拓展了我的才能, 与同事的合作培养了我的人格, 与客户的交流又训练了我的品性, 不管环境如何, 都应该恪守职责, 忠诚于自己的工作, 忠诚于自己的岗位, 不要浪费宝贵的时间, 重心要放在如何能尽善尽美地干好自身工作, 并从中获得经验和乐趣, 才是最重要的。

美丽人生作文 篇5

美丽人生

人生像春天那样光辉灿烂;人生像夏天那样砾石流金;人生像秋天那样黄菊吐艳;人生像冬天那样琼楼玉宇。是的,每个人只有一次生命,然而这次生命是十分短暂的。

我认为人生应该是潇洒的。

寒冷的冬天,鹅毛大雪在空中飞舞,冽的寒风吹着哨,猛烈的摇摆着松树。大片大片的雪花往松树上压,他的树杈上积满厚厚的雪。风与雪都想征服松树,但是,他以他顽强的毅力和抗寒力一次又一次地战胜了风和雪,等待春的到来。我们说,这是潇洒。

潇洒是一种心态,是一种饱经风霜而自得其乐的欢越,同时也是一种拿得起放得下的豁达。

所以潇洒是一种风度,一种自由的象征。

人生是一条奔腾不息的长江,不会停留在一个地方,一个层次,它需要不停的超越。

超越,是人生必不可少的武器,他带领人们从远古走到今天。

当你超越了高山,也许你早已超越了自己。超越不是一个愿望而是人生的需要,它使我们失去了选择。超越意味着要不断奋斗,不断拼搏,不断改进。它会使你迈出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超越是一种胸襟,一种武器,是一种衣衫褴褛而背后却藏着生机。

人生只有一次,为何不让这一次辉煌呢?难道要等吗?

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小学生作文 作文人网 你也可以投稿,而为什么有的人吃的是满汉全席,有的人吃残渣剩饭?

有些人会说着太不公平了!

不,你错了!21世纪是一个完全竞争的社会。强者为王,败者为寇,这是谁也改变不了的事实,现实社会就是如此残忍。他们就像一个食物链,不断的积累,保持着生态系统的平衡。他们就像一列火车,不断地有人进进出出,而留在车厢里的人便是人才、精英。

朋友们哪!行动起来吧!不要被时代扔下不管,要超越自我,超越极限!用自己的智慧去征服大千世界吧!

加油!成功的大门永远为你而开启!

叶飞的美丽人生 篇6

1991年,一个想要祛眼袋的女人走进了叶飞的诊所,这是她的第一个要求整形的患者。当时25岁的叶飞还为别人对自己的信任而感到震惊。

如今,在叶飞精致气派的整形医院里,每个人的美貌都仿佛顺理成章。从医师护士到前台姑娘,个个看起来体面。

忙完了各种事务的叶飞终于得以落座。这是个细处讲究的人,觉得来了客人,桌上的果盘空着是不妥的;而没化妆,拍照片就是不妥的。

但其实素颜的她也几乎无法辨别年龄,35 ?……要么40?大多数到了岁数的女人都会对别人关于自己年龄的厚道猜测而心生感激,可叶飞明显不,她在几乎所有陌生人对她真实年龄的迷惑里练就了习以为常。

比如她的“三十多岁”的时代,就是在屡次被人当做妙龄女郎的误解中度过的,事实上,当时她创立的“叶子整形美容医院”在武汉业界已经无人不晓,但是大多数人并未得见传说中的“叶子”本人。她去卫生局参加会议,被同会的人搭讪:“小姑娘,怎么就派你来了?你们叶院长呢?”叶飞笑说:“我们叶院长很忙,我是她秘书。”及至主持人请“著名整形专家、叶子整形美容医院院长叶飞”发言,叶飞款款登台亮相,才令在座许多人哑然:这个“小姑娘”就是时年三十大几的、大名鼎鼎的叶飞啊。“现在46,要奔五的人了。”她神色达观,“我不觉得年龄有什么可隐瞒的。”

对于这个驻颜有术并且用“驻颜术”帮助别人的女人来讲,时光与容颜的关系好像真不算什么大事,要紧的是岁月苦短,生命必须充实。

“我爱好特别广泛,很多东西一有兴趣就学,学声乐,跳芭蕾舞,做财会、学了三年的法律,后来又喜欢上学医,先是口腔,后来学临床,接触到了整形醫学这个方向,就闷着头钻研,不停往上考,一门一门攻下来,毕业证拿到的时候,我最小的儿子都已经出生了。”

学什么都上路的叶飞,似乎可以凭借任何一门特长谋生,但唯独沿着整形医学这条路走到底了。在人造美女还算不上“光明正大”的上世纪90年代,整形美容是一条鲜为人知的旅途,前方的坎坷和坦荡都无从估测,当时在武汉,能够被称之为医院的整形机构仅有一家,时年二十出头的叶飞便担当起了这第一批拓荒者。21年前,叶飞的诊所正式扎根武汉,算上她自己总共四个员工。从矫正一颗颗不如人意的牙齿开始做起,医疗队伍渐渐壮大,到了后来,诊所开始为爱美的武汉女人们纹眉、祛眼袋、割双眼皮、垫高鼻梁。再后来,诊所成为了门诊,顾客之间口碑相传,甚至有一家人,祖孙三代的眼睛都是在叶子的医院里变好看了。

时至今日,叶飞的“叶子整形美容医院”在武汉已经设立三家分院,整形项目的种类已趋齐全,大小整形都已经不在话下,20年间30万例手术的行业地位令同行难以望其项背。而多年艰苦的从业生涯也将叶飞本人的名字刻成金字招牌,身价日增。

时代不断推移,整容早已不算最潮的举动,它充其量只是无数女人新年计划表中的要事之一。这样一个逐年扩张的大市场算是回报了叶飞当年下海的果敢。

记者问她,为什么二十年前就会知道开整容诊所有市场。叶飞想了一会儿,回答说:“毕业以后我有机会进公立医院,但是放弃了。可能我从小爱美,真就是喜欢这个新兴行业,觉得有意义,希望做这个,并不是说有什么证据证明这个事情就赚大钱。我只是知道,我一旦做,一定做不差。开诊所的时候我说,诊所7年之后一定是门诊,再过7年就是医院,这一步一步都成真了。”

“我自己确实觉得辛苦,很累,但是我先生说,你这是乐在其中。对,他特别懂我,确实就是这个状态,我自己喜欢的事情,我一定甘心情愿,也有能力做好。有的老奶奶戴了几十年我们做的牙齿,去世前还专门过来找我们再做一副,戴着去世了。你不知道,那种感觉是不一样的,不是用挣多少钱衡量的。”

尽管叶飞的从业和创业都是“发乎于情”,无法用商业理由解释自己对新机遇得以把控的运气,但是在她的故事里,她也的确年纪轻轻就已经展现出了令人吃惊的生意嗅觉和能量。

她连怀孕的时候都没闲着。看到一个做军需品的亲戚家积压了大批的军大衣,叶飞立即就灵光一闪,联想到自己听别人说起过,小地方的老百姓尤其是农民很风行穿军装,许多人甚至把军大衣当过年的新衣,倘若能戴一顶没有徽章的军帽都是件相当排场的事。就这样,别人眼里的积压货成了叶飞的商机,身怀六甲的她将一大车军装运去河南的县城乡下转卖给当地小商贩,果然十分走俏,这一笔生意就赚到了在当时绝非小数目的两万块钱。没有卖完的货,她在中南商业大楼支起一张弹簧床继续叫卖。从小养尊处优、跳过芭蕾、唱过美声、爱美如命的叶飞,当街摆摊也没觉得挂不住面子。“如果有一天我失业了,我还会去摆地摊。”

作为一个可以同时摆地摊和用迪奥的女人,叶飞的价值观是:美和虚荣从来不是等同的,而物质也不等于虚荣。她收藏几百只包,几百只手表,一千双鞋,一千瓶香水,仅仅只是爱它们美好的款色和气味,以及它们带给自己的愉悦感受,与商品符号无关。不管是去夜市上给两个儿子淘玩具,还是一掷千金给先生置新装,都是叶飞的生活集成,在她的概念里,简与奢都是快乐事。

叶飞自己活得自我,也常常用是否足够“自我”去考量女人是否美:她说:“做为女人,独立自我是首要的,相貌只是一方面,我佩服那些愿意通过整形改变自己的女人,但是改变后的自己也应该只是自己。不要跟我说你要整成范冰冰的脸,不要跟我说你隆胸是因为你男朋友不喜欢你胸部小。这样的女孩我不喜欢。”

从十来岁时就喜欢化妆打扮的少女叶飞,到21年前开整形诊所艰苦创业的叶飞,再到今天在武汉拥有三家店面、誉满江城整形业界的专家院长叶飞……叶飞自己觉得,这始终是同一个叶飞。

让阅读抒写美丽人生 篇7

学生倘若对某件事情失去了兴趣,用强逼的方法只会适得其反。一些同学坐在教室里总是不停地扭动身子,可要让他们到操场上打会儿篮球,立马就来了精神,并且兴趣盎然。学生对读书失去了兴趣,教师不能置之不理,要尽可能地重新培养他的兴趣。读书是立身之本,也是提高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我们的成长不能离开书本。

我出身于农民家庭,是读书改变了我的命运,因此,我对农村的学生总有一种“以读书改变穷孩子命运,进而改变国家命运”的追求和使命感。我认为只要将学生引导到爱读书、乐读书的追求当中,就一定会出现我们希望看到的变化。

一、培养学生的读书能力

阅读能力对一个学生来说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也是学生应该具备的一种重要素质。阅读能力与学生获取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增长见识,以及培养自学能力等方面都有密切联系。阅读能力强的学生比阅读能力弱的学生在获取知识、增长见识、拓宽视野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因此,学生的阅读能力应该成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目标。一些教师认为,教师的工作就是让学生学好课本知识,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一些教师坦言,从没有认真思考过阅读能力对学生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更多的是考虑如何讲好课,如何管理好学生,至于阅读,都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阅读,很少干涉他们。许多教师表示,他们没有有意识地关注过学生的阅读状况,更没有有意识地引导过学生的阅读行为。据调查,不少中学生的阅读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父母或老师安排和规定的。由于阅读带有强烈的功利色彩,学生的阅读兴趣一点一点地被消磨掉。阅读兴趣的消失使阅读变得缺乏内在动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二、创造优美的读书环境

1. 常言道:

读书的孩子坏不到哪里去。这话不假,但关键是如何让他们读书。良好的氛围对一个人的行为影响是很大的,阅读也不例外。阅读能力的培养也需要有良好的阅读氛围,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在许多中小学校,学生的阅读活动尚处在初始阶段,由于缺乏有效组织引导,没能够在学校形成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因此影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还有的教师一想到要让这部分学生丢弃陋习,学会读好书,就要推荐他们读中国的四大名著。我感到很奇怪,这怎么可能呀?他们要是能看得下去,就不用我们思考如何让他们改变不读书的习惯了。一天听到几个学生谈话,很受启发,他们说现在看名著的简介版、青少年版或者说“口袋书”很流行。这类书不能用成人的眼光看待,一棍子打死,至少他们是能够看下去的。我就建议他们去图书馆挑选自己感兴趣的书,尽管在内容文学性上与名著相差甚远,但培养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不可操之过急。先让他们从故事性强,能够吸引他们的书籍读起,逐步培养起兴趣。看到从没有课外阅读经历的学生们,课余时间争先恐后地往阅览室跑的情景,我心中的那份快乐无与伦比。近年来,随着学校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图书馆拥有图书6600多册,阅览室书刊180多种,报纸每年上架新书800多种,2000多册,而学生也开始在课外、休息时去那里坐坐,图书馆成了为师生提供精神养分的花园。

2. 有热爱读书的家庭环境。

对一些阅读能力较强的学生进行调查的结果显示,阅读能力强的学生的家庭阅读环境较为良好。许多学生表示,他们热爱阅读是因为受到父母等家庭成员热爱阅读的影响。还有一些学生说,由于家庭成员喜欢读书,他们的阅读兴趣能够得到尊重。而且,他们的阅读活动还经常受到父母的指导。父母还经常性地给他们传授阅读方法和技巧,让他们受益匪浅。这在农村中学要普及可能比较难,但不是办不到。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物质条件的提高,人们也开始注重精神品质的提高,很多家庭开始接触书籍,这无形带动了学生的阅读向往。

三、在读书中改变不良习惯

读书目的是什么?我们不能只为读书而读书。我认为为知是读书的第一境界。为知就是为了积累知识,增长学问、见识和智慧。陶渊明说:“开卷有益。”书是前人智慧和劳动的结晶,是我们获取知识的源泉。古人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竹者,风雅之士也,也就是说宁可一天不吃肉,但是不能一天不读书。正所谓: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人生有限,学海无涯,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永无止境。我们要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在知识的道路上探索。因此,学会欣赏,学会从书中学习,从书中反思,这些目的都要让学生明确。读书还要跟学生讲清可以批注,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可以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交流,思考,“床上书连屋,阶前树拂云。将军不好武,稚子总能文。”杜甫的这首诗强调了环境对孩子习文的重要影响,虽说不无道理,但其中的必然性未必尽然。比如说,我们希望通过营造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让学生得到潜移默化的浸染,从而彻底改变从小养成的各种陋习,成为知书达礼、举止文明的少年,但现实告诉我们,自由阅读氛围对促进学生行为改变效果并不明显。因为许多学生读课外书以猎奇为目的,要实现通过读书塑造美的目标,必须根据不同的目标要求,开设一些必要的辅导课程。因为阅读是培养一个人的人格道德和情操的最佳途径。苏东坡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人饱读诗书,学识渊博,便自然会表现出文人的优雅举止和风度。英国哲学家培根说:“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神,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和修辞使人善辩。”读书可以使人开阔眼界,增强能力,陶冶性情。于是,我利用早晨、中午的自由时间让他们读《三字经》《百家姓》《小故事大智慧》《教你做一个有头脑的人》等书,课外阅读辅导课程将学生的课堂学习与课外阅读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式灵活、生动有趣,效果十分明显。许多学生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行为举止、学习习惯、思维方式等发生了相当大的转变,有的甚至与刚入学时相比判若两人。

四、让阅读丰富师生内涵

我班时常办“读书节”活动。活动中,我们以读书报告会的形式,邀请学校有名望的前辈莅临指导,用成功人士从读书走向成功的奋斗经历,激励学生努力读书、提升自我。我班有一名学生,平时自由散漫,调皮捣蛋,不爱学习,特别爱恶作剧,不仅与同学们相处不好,就连老师也觉得无法与他沟通。“读书节”活动期间,我校的狄老在活动中给予这名学生热情的帮助和鼓励,现场讲解了各种解决人际交往关系问题的策略和方法,使这名学生内心受到了极大的触动,终于明白了“在这个世界上,谁也离不开谁,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的道理。初中毕业前夕,该生以得体的言行举止获得了老师、同学们的认可,并当选班级的“文明学生”。

“读书节”活动让欢乐的海洋,书声、歌声、笑声洒满校园的每个角落。一些曾经因为考试成绩不理想而心灰意冷的学生,在以分享读书快乐为宗旨的活动中,找回了曾经失去的信心和热情。学生们的这些表现让我深感欣慰。而且,教师可以跟学生一起读,不能太散,说上阅读课,就让学生随便看,这是不可以的,要与学生一起看、一起感受、一起写作、一起交流、一起反思。滨州北镇中学史建筑老师的方法就很好,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极其成功的例子。他与学生一起阅读,并且写出读书感受,与学生交流,使学生受益匪浅。学生感觉到你与他们处在同一个平台上,就会乐意读,也会用心读。

在这个充满喧嚣、充满浮躁的时代,我们不会担心自己的时间会空下来。只要愿意,人们就可以每天都过得忙忙碌碌、热热闹闹。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流行歌曲、电影、肥皂剧和网络游戏等一道道娱乐快餐能够使我们常常处在兴奋之中,比如电影、电视剧运用特殊的影音处理技术,可以把画面处理得更唯美,把情节设计得更引人入胜,把恐怖的氛围处理得更让人毛骨悚然,把残忍的场面渲染得更血腥。网络游戏以其本身具备的特点,比如场景的绚丽多彩,以及多人之间的合作性和互动性,即时生效性,等等,满足了人们争强好胜的心理,能填补空虚、逃避现实,也能很快获得某种成功的体验,等等。但是兴奋过后,人们会陷入更虚无的寂寞之中。于是,人们会寻求更大的刺激,以填充无边的精神寂寞。所以此时,我们更需要让自己的心复归于平静,进行阅读和思考,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和思考。也许每一种努力都要持久,方能成功,这或许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考验着学生,更考验着教师,唯有恒心,不放弃,才能最终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并将受益终生。更何况中学时代是读书的美好时光,师生要共同努力,面向太阳,目视文学,心系未来,用阅读陶冶情操,改变不良习惯,书写美丽人生。

参考文献

[1]陆志平.语文课程新探——新课程理念与语文课程改革.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区培民.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3.

[3]黄伟, 陈尚达.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与教学设计.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4.

[4]韦志成.语文教学艺术论.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9.

[5]李秋菊, 关文信.新课程理念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施.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一个女村医的美丽人生 篇8

李克强与刘贵芳握手交谈。

自学成才的乡间名医

1984年, 刘贵芳初中毕业后开始从师学医。作为一名乡村医生, 刘贵芳深知只有练好本领, 才能更好地为乡亲们服务, 她先后到上级医院进修、深造。除了向书本学习和外出进修外, 刘贵芳利用一切机会向身边有经验的人学习。她还挤出时间在全县各村奔波, 收集整理民间验方, 经过多年的刻苦学习, 2011年她终于取得了盼望已久的执业助理医师资格。仅有初中文化水平的她靠坚持不懈的努力, 成为当地有名的乡村医生。

刘贵芳所在的南阳堡村是一个有着3000多口人的大村子, 村民居住分散, 这使基本公共卫生工作更加难干、难管。为了不断提高村民的保健意识, 她利用卫生所宣传栏定期宣传预防保健知识, 并投资3000余元购置了高音喇叭, 利用每天吃饭时间和节假日, 宣传卫生方针政策和各种健康知识, 每年健康宣教的广播时间达400多个小时。

最近几年, 刘贵芳又添置了一些检查设备, 挨家挨户上门为村民体检, 同时掌握第一手信息, 现在已为2000多村民建起了健康档案。对村里的慢性病人、所有的留守老人, 她逐一进行统计, 实施健康管理, 管理率达到100%。她协助乡卫生院对本村的每一个孕产妇进行回访, 两年来南阳堡村没有出现一例孕产妇、儿童死亡。

刘贵芳在敬老院给老人体检。

今年, 为了解决留守儿童和孕产妇定期体检的难题, 刘贵芳在卫生所建起了“免费检查站”, 除了本村的妇女、儿童外, 周边村的群众也慕名而来。村里的孕产妇都能享受到B超免费检查, 全村高危孕产妇管理率达到了100%。

患者生命的守护神

在患者眼里, 刘贵芳就是他们的亲人, 28年来, 刘贵芳走遍了南阳堡、刘村、东西胡堡等多个村的大小街道, 先后为贫困患者减免各种医疗费用10万多元, 患者都亲切地称呼她为“走在乡间小路上的美丽女村医”。

南阳堡村土地贫瘠, 青壮年大多外出打工, 留下了很多需要照顾的空巢老人和留守妇女、儿童, 他们成为刘贵芳的牵挂, 成为她服务的主要对象。

农村行医不同于城市, 由于交通不便, 使得一些急危重症病人的处置变得十分困难。2012年1 0月2 4日, 刘贵芳为村民健康档案的事情忙到深夜, 刚睡下不久, 电话响了, 此时约凌晨两点时分, 前南阳堡村一孕妇在家早产。她放下电话摸黑匆匆赶到时, 孩子已经落地, 刘贵芳立即对产妇进行了院前处理, 之后护送婴儿转入市妇幼保健院住院治疗。多亏护送及时, 避免了一起产妇大出血以及早产儿死亡的危险, 大人孩子得以保全。村里孤寡老人王春井, 10年前患上了高血压、偏瘫后遗症, 长年卧床不起, 刘贵芳不仅按时上门看病治疗, 还像女儿一样精心照料老人的生活。其实刘贵芳的肩上承担着很重的家庭负担, 既要照顾瘫痪在床的公公, 又要照顾年老多病的婆婆, 更重要的是必须干好卫生所里的各项工作。这么多的事情, 刘贵芳只能起早贪黑, 付出更多的时间努力去做, 再苦再累也无怨无悔。

她从医28年来一直觉得, 能给乡亲们以及时的帮助, 解除他们的病痛, 是自己在所不辞的职责。今年3月1日晚上1点多钟, 她的电话响了, 本村苗双英大出血危在旦夕。她初步诊断为前置胎盘导致大出血, 必须尽快送到大医院抢救, 否则胎儿和孕妇都有生命危险。为了抢时间, 她用自家的车把苗双英护送到了邯郸妇幼保健院, 到家后已经是凌晨5点多了。

刘贵芳在参加无偿献血。

十几年来, 她先后为贫困患者减免各种医疗费用7万余元, 从未收过病人的出诊、产前检查等费用。几年前, 她自己购买了电动车, 购置了急救包, 参加了红十字会组织的专业急救训练, 出诊更及时了。对村里危重病人抢救的成功率显著提高, 为村民赢得了更多的生命保障。

困难群众的贴心人

征收新农合资金时, 一些困难户、五保户、外出打工者因各种原因一时拿不出参合资金, 她就从家里拿出钱来为他们垫上。三年来她先后为困难群众垫付新农合资金2万余元, 这也是连续两年来南阳堡村农民参合率能达到99%以上的一个原因。

2 0 0 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 她动员全家捐出了2250元;乡卫生院一名职工病危, 她二话不说, 挽起袖子就献血……。

她28年如一日, 用实际行动为全村及周边群众提供各种服务。她把群众视为自己的亲人、当做自己的朋友, 危难之时, 总能伸出双手。爱人者, 人恒爱之, 凭着一颗善良、博爱的心, 刘贵芳不仅赢得了患者的尊重, 也赢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 各种荣誉接踵而来。珍藏在抽屉里的荣誉证书见证了这名女村医的美丽人生。

实施积极教育 收获美丽人生 篇9

关键词:心理健康,积极力量,积极品质

笔者是一名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教师, 在平时的教学中, 深刻感受到身边的学生不自信、自卑感强、上进心不足等特点, 为此很是烦扰。但值得高兴的是笔者找到了一把开启职业学校学生积极向上品质的金钥匙, 那就是积极心理学。在此, 笔者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以期抛砖引玉, 希望有更多的同行一起探讨, 从而为提高职业学校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做些微薄的贡献。

一、揭开积极心理学的面纱

当前, 职业学校开设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大多以心理问题为专题, 引导学生如何处理生活、学习、交友和娱乐中出现的问题, 这种模式将学习的目标定位在问题取向上, 偏离了潜能开发和心理素质培养这一目标, 笔者对此感受颇深。我曾经为“问题”学生开设了一次团体心理健康辅导课程, 应该说那是一次很不成功的心理辅导经历。记得当时有学生在座位上不以为然地发牢骚:“干嘛让我们来, 就我们有问题, 别人就没问题吗?”试想, 在这样的抵触情绪下, 无论我再说什么, 做什么, 学生都是不会接受的,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当时我并没有从自己身上找问题, 还觉得这群学生是朽木不可雕。但现在想起来, 真是惭愧不已。如果我能去关注“问题”学生身上的积极品质, 用开放欣赏的态度去看待每一个学生, 那次的辅导可能就会有不一样的发现。其实, 人的生命系统不是由问题构成的, 而是一个开放的、自我决定的系统。它既有潜在的自我内心冲突, 也有潜在的自我完善的内在能力, 个体一般都能自己决定自己的最终发展状态。因此, 我们职校教师应改变过去那种偏向问题的价值取向, 把自己的教育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固有的积极潜力上, 通过培养或扩大学生的积极体验和积极的品质, 使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学生自身成长的内在需要。

二、开启积极教育的大门

众所周知, 积极教育就是指教育要以学生外显和潜在的积极力量、积极品质为出发点, 以增强学生的积极体验为主要途径, 最终达成培养学生个体层面和集体层面的积极人格。积极教育强调教育并不仅仅只是纠正学生的错误和不足, 教育更主要的是寻找并研究学生的各种积极力量, 并在实践中对这些积极力量进行扩大和培育。具体来说, 积极教育就是指在保证让传统的教育内容 (即那些常规的纪律教育、读、写、算、运动等技能) 顺利进行的同时, 把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的培养融合进去, 从而让学生学会获得并发展自己的积极情绪, 学会理解人生意义, 学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善待自己和他人等。教师要经常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 避免误解与冲突, 从而营造一个融洽、积极的学习和生活氛围。除此之外, 教师也要帮助学生积极应对正性、负性生活事件, 学会用积极的眼光, 从积极的角度分析这些事件。

三、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型解释风格

积极心理学专家塞里格曼认为, 在面临失败和挫折时, 所有人都会去寻找其原因。“乐观型解释风格”的人会认为失败和挫折是暂时的, 是特定性的情景事件, 是由外部原因引起的, 而且这种失败和挫折只限于此时此地;而“悲观型解释风格”的人则会把失败和挫折归咎于长期的或永久的原因, 具有普遍性, 是由自己的内在原因引起的, 并认为这种失败和挫折会影响自己所做的其他事情。例如, 对于刚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 因为中考失利, 无缘普通高中, 不得已进入职校接受职业教育, 相当比例的学生内心充满了挫败感。此时就特别需要引导学生对中考的失利进行乐观型的解释。让学生认识到中考失利只是暂时的, 我们要从挫折中寻找差距, 看到不足, 明确自己的新目标, 确定今后的发展方向, 积蓄能量, 厚积薄发, 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积极乐观解释风格, 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总之, 作为职业学校的老师, 我们有着更大的责任, 那就是用开放和欣赏的态度唤醒学生内心深处潜在的积极力量。我们要引导学生看到生活中阳光积极的一面, 关注生命中积极善良的品质, 通过积极的教育, 使学生在今后的旅途中收获美丽人生。

参考文献

[1]江雪华.幸福与力量:积极心理学的启示[J].教育导刊, 2009 (10) .

[2]李勇, 阴国恩.论中学生自信心及其培养[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3]郭瞻予.论教师的人际交往能力[J].辽宁教育研究, 2010 (5) .

用“情”和“爱”编织美丽人生 篇10

她的名字叫轩辕晓丽, 甘肃合水县西华池小学教师。1984年自庆阳师范毕业后, 她在教育这个大花园中整整耕耘了二十多个春秋, 也担任了二十多年班主任。她用爱心, 哺育了无数的心灵, 缔造了一个个幸福的人生。

爱的奉献———美在真情

“让每一朵花瓣都散发清香。”她怀揣一颗爱心, 亲切地对待学生, 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 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 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难题, 耐心细致地纠正他们出现的大大小小的失误, 做孩子们最真诚的朋友。每天, 她总是7点之前到校, 首先检查人数, 如果有学生没按时到校, 她就赶紧打电话或多方联系家长, 直到看到学生进入教室她才放心。她几十年如一日, 时刻牵挂着每一个学生。

有一次, 天下大雨, 她担心家在农村山里的几个学生上学会遇到困难, 早上六点多就冒雨赶到学校, 安排好其他学生后, 随手拿了几把伞就急忙到半路去等候那几个同学。当她领着全身泥泞的学生走进教室时, 全班学生都起立鼓掌。平时, 只要有空, 她就站在教室外看一看, 发现哪个学生没有专心听讲, 下课后就及时提醒;走进教室, 看到地上有纸屑垃圾, 她就立刻弯腰捡起来;她时刻留意学生的情绪变化, 关怀照顾情绪低落的孩子, 想办法帮助孩子们解决疑难困惑。

有一个学生连续好几天都迟到, 细致了解原因后, 她才知道他家庭困难, 父亲是三级残废, 家里靠母亲种地生活, 家里一贫如洗, 连钟表也没有, 轩辕老师就把自己家的一个闹钟送给他。这个孩子很受鼓舞, 从此再也没有迟到过。过了一段时间, 这个学生上课总不能集中精力, 作业也不按时完成, 轩辕老师仔细打听, 原来是母亲病了, 这个孩子无心上学。轩辕老师到他家和家长进行了一番长谈, 还买了一件新棉衣送给这个孩子, 并发动全班学生为他捐款捐物, 这个学生感动地流下了眼泪。从此, 他上课专心致志, 作业也认真做, 有了很大进步。这个孩子的父亲后来专门来学校向校领导反映此事, 对轩辕老师表示感谢。这样的孩子, 轩辕老师帮过许多。

爱的深入———美在倾情

“群雁高飞头雁领。”要把班级建设成一个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班集体, 必须有一个坚强的班级核心。在这方面, 轩辕晓丽老师能够善做伯乐, 知人善任。

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 她总结了一套“情感化”班级管理的方法, 通过“情感化”管理, 把制度化“物”的尺度转化为师生自觉的“情”尺度, 让一切基础管理制度和规范内化为师生的日常行为习惯, 从而营造了一个非常和谐的学习生活氛●钟音

围, 建设了一个个充满朝气和活力的班集体。

每带一个班级, 她都要向学生提出四个最:最温馨的班级, 最干净的教室, 最文明的学生, 最活跃的课堂。让全体同学通过努力, 展现着他们走过的足迹, 留下他们的欢笑和泪水。

她带的班级温馨宜人。在教室两侧开辟了“我的园地我做主”等栏目, 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舞台, 争做班级的小主人。班级还设立了“读书角”, 不论国家大事, 还是生活琐事, 科学小窍门, 同学们都能通过读书有所了解。她还深入开展经典诵读活动, 提升学生的素质, 收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轩辕晓丽老师通过各种途径和学生聊天谈心, 各小组的“心情日记”更成为了师生交流的一种经常方式。此外, 课外活动时间老师和学生经常一块做游戏, 构建平等合作, 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使学生有一个轻松愉快、热情洋溢的学习生活。

爱的博大———美在忘情

课堂教学中, 轩辕晓丽老师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从不歧视差生, 一视同仁。她常说:“要把每一名学生都看成是自己的手指, 正因为长短不齐, 才显得那么美丽;要让每一根手指都能发出声音, 正因为音调不同, 才显得那么迷人。”

她追求知识的理解与共享, 注重目标意识, 训练主体意识和反馈意识, 让学生乐中求学, 感受到语文的无穷魅力。她耐心帮助学困生转化, 不让一个人掉队。每年转化习惯差的、表现浮躁的、学科不配套的、性格内向不乐于参加集体活动的学生都有十几人。她的班里永远没有差生, 只有个性鲜明, 特长突出, 兴趣广泛的学生。

兴趣是学习的源泉。因此, 轩辕老师总是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强烈求知欲, 使他们满腔热情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同时课堂里通过小组自主合作、游戏竞赛等多种途径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 给学生展示才华的时空, 从而优化教学过程, 实现“轻负高质”。另外, 轩辕老师还注重通过复述、演讲等练习, 对学生作分层要求, 鼓励结对竞争等手段, 既使学生巩固知识、保持兴趣, 又能把教学推向高潮, 使学生把掌握的方法转化为能力。由于轩辕老师的精心施教, 她所教的班级在多次县级语文检测中都名列前茅。多年来, 她在县市教学竞赛中获得了多种奖励。

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二十多年的倾情投入, 二十多年的辛勤耕耘。轩辕晓丽赢得了学生的信任, 家长的尊重, 社会的好评。她曾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甘肃省特级教师, 她的感人事迹受到社会各界和许多媒体的关注。

尊享美丽人生 篇11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一句古老的中国谚语道出了不分国籍、身份、地位的人的同一心理,尤其在“眼球经济”大行其道的当今社会,似乎美丽得像画里面的人物也不为过,并能成为大众的追逐目标。

但是,所谓身体发肤父母授之,如何能让自己的“美”发挥到极致并长久保持,可能比学着别人的样子描绘出另一个自己要来得更加可贵和值得尊重。

学会欣赏美丽

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朝阳公园华阳家园的“湛春工作室”自拥有20年从业经验、并留学东南亚的王湛春女士创办以来,一直在业界及客户中享有“最受人尊重的美容院”之称,谈及原因,王湛春老师谦虚地表示,来到美容院的每一位客人都难免对自己的“现状”有些不满,而身为一个专业的美容顾问为客人们排忧解难不仅是自身职业的“义务”,更是作为一个懂得生活之美好的专业人士的“权利”。

湛春工作室的客人往往会将自己形容成一件作品,每当见到王湛春老师时就会笑言:“欣赏一下您的作品!”“看看作品是否满意?”短短的话语中,不仅体现着客人对店主的满意,也从另一个层面表现出这位美容专家对事业尽善尽美的要求,难怪从王湛春老师工作室里走出来的客人们,都像是“画中人”一样神采飞扬。

因尊重而美

其实身在其中,你就能感受到,这座外表并不追求奢华浮夸的美容院从里到外均散发着人性关怀的气氛,从进门后的一杯温灵芝水,到美容结束后服务人员提供的甜品、水果;从琳琅满目的国际顶级美容产品,到德国最新研制的美容器械;从每个房间内盥洗室中的温暖光线,到美容师举手投足间的温柔细致一切构成美容院的元素都渗透着王湛春老师出于对客人尊重考虑的真诚。

潘际銮焊花中绽放美丽人生 篇12

今年85岁的潘老, 现还在科研一线工作着。他有一大串炫目的头衔: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南昌大学校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兼材料科学与工程评审组组长、国际焊接学会副主席、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和机械系主任等职。他研制成功的“QH-ARC”法获国家创造发明一等奖 (1984年) , “焊接用双向激光自动跟踪系统”获北京市科学技术成果二等奖 (1984年) , “ZD-30电子束焊机”获国家科委、国家经委、国家计委联合授予的新产品二等奖 (1965年) ……然而当我问及他最认可哪个头衔, 潘老却说自己一辈子最喜欢做的是研究工作。只有当自己的研究工作取得了成绩, 为国家建设解决了实际问题的时候才是最快乐的。

弧光与星光共闪烁

新中国诞生后的第二年, 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决定选派一批优秀青年教师, 到东北哈尔滨工业大学进修俄语, 为全面学习苏联、改革教育做准备。潘际銮由清华大学推荐, 于1950年秋天来到了哈尔滨。一到哈尔滨工业大学, 他们立即投入到了紧张的突击式俄语学习中。半年后, 潘际銮已经能够听懂并会讲俄语了。这时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已被确定为学习苏联教育经验的重点大学, 教育部又决定把潘际銮这批俄语进修生全部转为研究生, 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进行深造和研究。

潘际銮的导师是焊接专家普洛霍洛夫, 他是苏联莫斯科包曼工业大学教授, 是这批专家中唯一获过博士学位的学者, 在焊接理论和实践上都有较高的造诣。潘际銮从那时起与焊接结下不解之缘。

在这之前, 潘际銮对焊接没有偏好, 但他作为机械工程专业的毕业生, 知道焊接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先进技术, 世界上约有一半的钢材需要焊接才能成为可用的产品, 一辆轿车约有7 000个焊点, 一架飞机约有25万个焊点和250多米的焊缝。潘际銮知道这门发展中的技术一定会在新中国的经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他知道精通焊接技术的高级人才是国家迫切的需要。因此, 他主动地报名攻读焊接专业。潘际銮对当时的选择并无怨言, 他愿意做我国焊接技术领域里的第一批铺路石。

普洛霍洛夫指导潘际銮选择的研究方向“焊接中的热裂纹”, 这也正是焊接技术中一个前沿问题。

在普洛霍洛夫指导下, 潘际銮利用纯铝制成条状试件, 对金属的脆性温度阶段内的强度、塑性和温度、变形速度等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的实验研究。普洛霍洛夫是一位很重视实验并善于进行实验的导师, 而潘际銮也充分发挥他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才干。没有现成的拉伸设备, 他用一台旧车床改装成了符合要求的拉力机。为了使试件温度均匀并不至于由于自重而断裂, 潘际銮巧妙地把铝试件平托在一个铜模上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通过实验, 他不仅进一步验证了某些关于金属变形和断裂的理论, 而且获得了一些很有价值的重要发现。

潘际銮同普洛霍洛夫从理论上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和总结, 初步形成了描述焊接中金属热裂纹形成机理的物理模型。

潘际銮和普洛霍洛夫建立的这一理论, 全面地考虑了所有可能的因素, 包括机械因素 (变形、应力) 及冶金因素 (脆性温度范围及塑性) 等, 并对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科学分析。运用这一理论, 就有可能在各种焊接中预测裂纹产生的可能性。1953年, 潘际銮在整理总结这些实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完成了他的研究生毕业论文《焊接中金属的晶间层断裂问题》。

就在潘际銮研究生学习的阶段, 1952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决定成立焊接专业, 潘际銮被任命为焊接教研室代理主任, 他与4位同班学焊接的研究生田锡唐、陈定华、周振丰、徐子才开始建设焊接试验室, 讲授本科焊接课程。在我国高等教育界创建了第一个焊接专业。

1955年夏天, 潘际銮和清华大学派去哈工大进修的教师一起, 从哈尔滨工业大学返回清华, 又在清华大学建立焊接教研组, 潘际銮被任命为焊接教研组主任, 又成为我国第二个焊接专业和焊接教研组的建设者。

1955年后的三年间, 潘际銮领导的清华大学焊接教研组犹如雏鹰展翅, 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年轻的教研组主任潘际銮得到了大家的信赖, 他的业务能力和组织才干都得到了充分发挥, 他的成就也不断受到肯定和表彰, 潘际銮被誉为又红又专的好干部。焊接教研组多次被清华大学授予红旗教研组称号。1956年, 潘际銮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9年, 一项重大任务落在了潘际銮肩上——焊接核反应堆。这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的工程, 为了解决防腐蚀的特殊需要, 大量设备需采用铝材和不锈钢的焊接结构。其中, 放置堆芯和高纯冷却水的铝制大池壳, 容积50吨, 深达8米, 还有很多复杂的管道。为了杜绝放射性水的泄漏, 密封要求特别严格。对这样的铝制大型结构, 只能采用特殊的氩弧焊接技术。这在当时国内没有先例。32岁的潘际銮率领一支由教师、工人、学生组成的队伍承担了焊接任务。为了攻克技术难关, 潘际銮和组内同志付出了大量心血, 进行了严格的科学实验研究。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奋斗, 几千米焊缝经X光检验无一气孔。两层楼高的铝质结构和池壳奇迹般地在我们祖国的大地上诞生了。

潘际銮改进的氩弧焊接技术走在了世界先进行列。他为此感到无比高兴, 说:“为祖国和人民作贡献是我今生的奋斗目标, 只要是国家需要的课题, 再难我都愿意承担。”

为了解决反应堆的燃料棒和控制棒的焊接问题, 潘际銮在没有任何资料的情况下, 成功研究了我国第一台电子束焊机。上世纪70年代末, 潘际銮和同事们研究电弧传感器, 首次建立电弧传感器的动、静态物理数学模型, 并研制成具有特色的电弧传感器及自动跟踪系统。上世纪80年代研究成功新型MIG焊接电弧控制法“QH—ARC法”, 首次提出用电源的多折线外特性, 陡升外特性及扫描外特性控制电弧的概念, 为焊接电弧控制开辟了新的途径。

1987年至1991年在我国自行建设第一座核电站 (秦山核电站) 时, 潘际銮担任焊接顾问, 为这一工程作出了重要贡献。2003年, 他研制成功的爬行式全位置弧焊机器人, 属国际领先水平。

在长期的焊接科研与教学中, 潘际銮也十分注重理论的探讨与总结, 除了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发表演讲外, 还撰写大批的专著。代表著作有《Arc welding control》、《现代弧焊控制》、《焊接中热裂纹》、《焊接手册》等。发表论文200余篇, 主要有《GMA焊接的自适应控制》等。获国家专利10余项、美国专利两项。潘际銮经常说:“我们搞技术科学、工程科研的, 如果写出的论文是高水平的, 造出的样机是第一流的, 但不能变成经得起市场与用户考验的商品, 迟迟不能对国民经济产生影响, 那就不是个称职的工程技术人员。”他从事科学研究有一个明确的指导思想:科研必须为生产服务, 成果必须转化为生产力, 必须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为培养高质量人才尽心尽力

1993年, 江西省为了建设一个高起点、高水平、高标准的大学, 省委、省政府下决心将江西大学和江西工业大学合并, 组建南昌大学。时任江西省省长的吴官正和主管教育的副省长黄懋衡亲自到清华园, 和清华大学领导商讨聘请校长事宜。1993年4月, 在吴官正省长的盛情邀请下, 潘际銮离开清华园, 出任南昌大学校长。

当时江西省领导考虑到他在清华大学的研究工作, 允诺他可以兼职。然而潘际銮却认为, 放弃清华的研究工作确实有些可惜;但要么不干, 要干就要踏踏实实地干好。于是, 他和夫人李世豫一起举家迁到了南昌。他参照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合大学的经验, 根据实际情况大力抓好学校工作, 把南昌大学带进了“211工程”, 成为全国地方院校率先被审查通过的重点建设大学。

在南昌大学, 他首先抓的是学风问题。当时, 学生学习空气不浓。图书馆里没什么人, 认真读书的人不多, 谈恋爱、打扑克的人却很多;不少学生认为进了大学就如同进了“保险箱”, “60分万岁”。深思熟虑并取得省领导的支持后, 潘际銮校长提出了以改革学风为切入口, 实施以学分制、淘汰制和滚动竞争制为核心的学生“三制”改革。学校对各学期未修满规定学分数60%的学生, 要求缴纳全部培养费, 并跟班试读一次, 仍未修满学分数60%以上者, 予以退学。对公费生和自费生实行滚动竞争:学习不好的公费生可能转为自费生, 而学习好的自费生则可以转为公费生。这样的改革虽然遇到不少阻力, 但学校学风因之大变。学生学习认真了, 图书馆的人多了, 考试作弊的少了, “60分万岁”的现象也没有了, 同学们的成绩明显提高。

潘际銮发现, 当时南昌大学的某些老师往往满足于讲点课、在外面兼点课赚点钱, 不积极做科研。于是他在严格抓好学风的同时, 也认真做好教师的工作。他在教职员工中实施以聘任制、考评制和奖惩制为中心的改革。对教师每学年进行一次分类分项三级量化考评:对优秀者奖励、低职高聘或破格晋升, 对不胜任者进行教育培训、高职低聘或调离教学岗位。潘际銮积引导、鼓励教师在科研中走出校门, 步入社会, 寻找课题项目, 追求高目标。他亲自率领各系、所的教师和科研人员跑遍江西各地, 寻求科研合作。学校的科研项目不断增多, 成果越来越大, 经费也由建校时的100多万元升至几千万元。

潘际銮还从南昌大学选派青年教师到清华大学当他的博士研究生, 使这些教师既能在他的指导下进一步提高, 又能在清华受到浓厚学术空气的熏陶;他又选派清华的学生到南昌大学参加研究团队, 在他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

潘际銮担任校长时, 只抓教学与科研, 不管“人财物”;学校的“人财物”由一位事业心、责任心强的常务副校长主管。有的人说:“不管人事, 不要财权, 这不是空架子吗?这样太傻。”他却认为, 学校行政管理太复杂、太耗费精力。“现在很多人就希望掌权。我的看法恰好相反。学校发展的关键是什么?是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我要做的就是这两件事。”

在南昌大学十年间, 潘际銮不仅管了学校, 还作了不少科学研究, 而且写了两本专著。其中之一是在英国出版的。我国国内的技术专著被外国出版社主动要求购买版权出版, 还是少有的。

2002年底, 潘际銮从南昌大学校长的岗位上退下来后, 仍然在教学科研岗位上继续奋斗。他带领着研究团队研制成功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的无轨道全位置爬行式弧焊机器人。紧接着, 他们又研制爬行式气电立焊机器人。至今, 如果没有特别情况, 他依然每天都去实验室。

潘际銮院士常说:“一个人活着, 一定要对人民做点有意义的事。我希望能为祖国的焊接事业作出贡献。所以, 研究这方面的问题, 已经成为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而且几乎占去我的全部休息时间。有人说我有这种怪癖, 但我感到这是一种乐趣。”

潘际銮对当时的选择并无怨言, 他愿意做我国焊接技术领域里的第一批铺路石。

上一篇:房产管理系统下一篇:手背静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