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因感恩而美丽

2024-10-04

人生因感恩而美丽(通用12篇)

人生因感恩而美丽 篇1

人生因感恩而美丽

珠兰示范学校职高部(珠兰职高)池丽平

是谁让我们率先完成十二年义务教育?是谁在珠兰示范学校种下了一颗颗爱的种子?是谁让我们拥有快乐的校园生活?是我们敬爱的李永海爷爷,因为他有一个梦,他要让这颗爱的种子在珠兰的贡水湖畔上生根发芽。是我们敬爱的李爷爷,是他,让我们所有人知道,人生因怀有一颗感恩的心而美丽。

珠兰示范学校是一所特殊的学校,它是由众多慈善人士用爱心凝聚而成的一所学校,那是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从2004年开始经过艰辛漫长,却富有意义的老区调查,走遍珠兰每个贫困的小山村,最后让我们乡村孩子能接受更好的教育,改变现在贫困的状况而设立的一所示范学校。作为一名学生,对于家乡近几年来面貌发生的巨大变化,我有说不完的感激。

尽管,家乡的变化有目共睹。但是,我还是听到这样的抱怨。有的同学认为,在山村里读书离家这么近多好,每天都可以回家,可以看见爸爸妈妈,每餐都可以吃上爱吃的饭菜、在家都不用自己洗衣服,可到了这示范学校……听到这话,心底就有一种不名其状的液体在流淌。

这让我在不断的思索,就想到曾经读过这么一则故事: 一个清晨,在洛杉矶的一家旅馆里,三个黑人孩子,在餐桌上埋头写着感恩信。这是他们每天必做的工作。老大在字上写了八九行字,妹妹写了五六行,小弟弟只写了两三行。再细看其中的内容,却是诸如“路边的野花开的真漂亮”“昨天吃的比萨饼很香”“昨天妈妈给我讲了一个

很有意思的故事”之类的简单语句。原来他们写给妈妈的感谢信不是

专门感谢妈妈给他们帮了多大的忙,而是记录下他们幼小心灵中感觉

很幸福的一点一滴。

他们还不知道什么叫大恩大德,只知道对于每一件美好的事物都

应心存感激。他们感谢母亲辛勤的工作,感谢同伴热心的帮助,感谢

兄弟姐妹之间的互相理解。。。,他们对许多我们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都怀有一颗“感恩的心”。

常有人问,感恩是什么?

其实感恩,包含着许多含义,许多内涵

感恩是礼貌。有人帮助了我们,我们随口说声“谢谢”,可能会

给对方心里带来一股暖流。有人为我们付出了许多,我们感谢他,他可能会更加多的帮我们。怀着感恩的心,是有礼貌,是知恩图报。所

以,感恩,是一种知礼的品德。

是啊,连这么小的孩子都知道,对任何事,任何帮助过我们的人

都要心存感激,而我们的同学呢?不但不知道感恩,而且还心存抱怨。

或许是因为他们还没长大,不知道教育的重要性,可是李爷爷对我们

做的点点滴滴,我们是知道的呀!

人这一辈子,梦想能不能实现或许不是最重要的,其实怀有一颗

感恩的心去看待人生中的每件事,这个过程本身就是非常具有价值的,这样的人生才是非常了不起的人生。同学们,李爷爷用深情的爱

牵引着我们前进的步伐,李爷爷,用锲而不舍的精神实现着农村教育

改革的梦想。我们应该怀着一颗真挚的心来感谢我们敬爱的李爷爷。

只要我们每一个人都怀着感恩的心,努力学习、积极进取,用心

过好每一天吧!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实现李爷爷伟大的梦想。(指导教师 文承坚)

人生因感恩而美丽 篇2

一、欣赏其人格,唤回其自尊

任何教育只有在尊重孩子人格的前提下进行才是有效的。因此,教师应以平等的一视同仁的态度看待他们,尊重和爱护孩子的独立人格,尊重孩子的言论、兴趣和意见,善待孩子的自尊,蹲下来和孩子说话,用爱的语言与孩子沟通。记得有一次户外活动时,小欣欣跑来问我:“赖老师,你有没有好朋友啊,你的好朋友是谁啊?”我笑着回答道:“我的好朋友是你们啊!”忽然骁骁大声说道:“老师是老师,老师不是朋友,要是朋友,她为什么不和我们荡秋千、玩攀岩啊?”“对啊,为什么呢?”孩子们开始议论起来,我一时不知如何是好,这时张思哲跑来拉我手,说道:“老师,咱们一起去玩攀岩吧!”说完,不由分说地拉我来到攀岩前,看着孩子期盼的眼神,我“勇敢”地用手抓住了墙壁,虽然看起来我的身体和幼稚的攀岩墙是多么不合时宜,但是看到孩子们高兴的样子,我感到很幸福,因为我在他们心中不再是那个遥不可及的老师,我变成了他们中的一员,我是他们可以信赖的朋友。那次后我和孩子们走得更近了,他们和我的感情更深了,于是我常常以朋友的身份和他们交流,引导他们正确地和朋友相处,在一次次感情的交流中,萌发他们爱的情感,认识朋友间的友爱。同时也让我感受到爱的力量是如此巨大,我用爱留下了一串串坚实的足迹,孩子们的骄横、多疑、自私和冷漠少了,班上出现了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好气象。孩子们互相帮助,师生们谈笑风生,在师生的共同呵护下,我们班成了一个学习、生活和成长的乐园。

二、欣赏其闪光点,唤回其自信

赫伯特·奥托指出:“每个人在出色地完成任务后都渴望别人给他们所应得的承认和赞扬。当一个疲惫的孩子受到赞扬时,它会产生一种明显的新的向上的力量。相反,当孩子受不到赞赏或受到批评时,他们现有的体力也会戏剧性地减退。只有当别人全心全意并一如既往地承认一个儿童的成绩时,这个儿童的自我才能获得真正的力量。”可惜,我们许多教师大多吝啬“赞赏”,即使有,一多半都赋予了好孩子。事实上,最渴望赞赏的恰恰不是好孩子,而是一些表现差的幼儿。当我们把目光从寻找批评幼儿的缺点改为寻找他们的闪光点时,就会发现,每个幼儿都有其可爱之处。有一次,孩子们在绘画时,我发现我们班的晨晨画了一幅很美的图画,可是他画的海水却是红彤彤的,虽然以前在书本上我也看到过类似的例子,但我还是仍忍不住问他:“晨晨,你的图画好漂亮,可是,为什么你的海水是红彤彤的呢?”晨晨见我没有责备他的意思,便大胆地说:“赖老师,傍晚了,太阳照在海里,海水就是红红的呀。”噢,原来是这样……我微笑地点点头。事后我想,如果当时我没有问清楚事情缘由,采取训斥的态度,强令他马上改正,那么我就无法找到与他沟通的机会,也无法知道他的真实想法了。所以,教师就应该充分认识到:孩子是处于发展中的人,每个幼儿都是等待开垦的金矿,每个孩子都有发展的可能和潜力,教师应该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把自己作为一个听众、朋友,而不是一个威严的法官,与孩子进行没有心灵距离的开放的交流。

三、欣赏其细微的进步,唤回其自爱

赏识是一种心态,是一种教育者的精神状态,就像是人生命中的阳光、空气和水一样,一刻也不能缺少。苏霍姆林斯基曾精辟地指出:“教育技巧的奥妙之一就在于:幼儿从好老师那里很少听到禁止,而经常听到的是表扬和鼓励的话。”因为一个表扬的微笑,肯定地竖起大拇指,说上一句:“你真棒!”“不错,你又进步了。”等等。这些都可以在孩子身上收到很好的效果。我班典型的“问题幼儿”恺恺平时自由散漫惯了,经常打人,屡教不改。我没有放弃,本着细致耐心的态度,主动接近他找他谈心。有一天,在户外体育课时,一位小朋友摔倒了,他赶快扶起小朋友,我抓住这个机会,在班级表扬了他,他表现得异常兴奋。在以后我循循善诱的教育和耐心诚恳的感化下,恺恺不仅上课专心,而且对班级的活动十分主动热情,表现出了良好的形象。

心灵,因感恩而美丽 篇3

随着时代的发展,“90后”和“80后”的大学生已逐渐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承载着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尤其是“90后”,现在很多人都已站在成年的门槛上,或许是成长太顺利了,他们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这种长期以自我为中心的生活模式,很多人对感恩的意识是模糊的。

一、“90后”感恩意识缺乏的原因

1.个人成长环境的深刻影响

“90后”的大学生虽然经历过“素质教育”、“减负”,但在初中和高中时代他们升学的压力依然是巨大的,毫不夸张地说从出生开始他们就面临着社会给予的竞争压力,他们比“80后”所承担的心理压力更大,身为独生子女的他们早已成为家庭关注的核心,他们同样生长在众星捧月式的生活氛围中,而很多家长对孩子的爱也同时陷入了误区,即把爱等同于给予,而忽略了教育孩子如何去关爱别人,家庭小环境促成了孩子们以“我”为中心,唯我独尊,目中无人的心态和习惯,感恩意识严重缺失。同时家长和学校对学生的高要求,超越了他们所能承受的范围,使他们每天生活在痛苦的环境中,久而久之,在不易察觉的情况下,使他们形成了很强的逆反心理,在这种心理的作用下,即使是亲人和老师对他们的关心,也常会被误解,让他们真正理解感恩的意义确实有些困难。

2.社会环境对感恩意识的冷淡与“负容忍”

时下,受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感恩意识”已淡化到匮乏之状态,在一些地方提倡“感恩意识”已到了非常必要之时。钱与利交易、自私与自利的贪婪不仅侵蚀着人与人之间的真情,而且也吞噬着他们的良知。一系列发生在生活中诸如贪赃枉法、坑蒙拐骗、不孝父母、无视恩情的“忘恩”事件告诉我们,重塑社会的“感恩意识”不仅关系人情道德,而且事关社会和谐。与同是西方的节日相比,而“情人节”那天却是鲜花店里销售火爆的鲜花、情人分享香郁的巧克力、共进浪漫的烛光晚餐场面,而“感恩节”却显得异常的平静与冷清。

3.教育培养部门对学生感恩教育的忽略

如果说家庭和社会没有把好前两道关,那么重任就落在了第三道关——学校。长期以来,从小学到大学更多重视的是学生的专业教育、能力培养和就业出路等问题,忽视了学生的情感教育。学校在道德教育中,缺乏最实际、最能触动人心的教育,中国传统伦理中仁、义、礼、智、信以及现实生活中最基本的人伦关系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一些高校过分注重教育的功利性,而忽视了教育的育人功能。某些学生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人际关系冷漠,这些都与学校的感恩教育缺失有很大的关系。

曾有专家指出,“感恩意识”的缺失从根本上讲就是优秀传统文化被遗弃的结果。他们认为,一些年轻人追求所谓的外国性质的“个性”与“自由”,认为人的自由就是单纯的个体化,信奉自由自在、无牵无挂,认为孝顺父母是文化糟粕的体现。在这种思想的毒害下,蕴藏在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优秀品质被日渐抛弃,几千年的感恩文化也日趋黯淡。而我们认为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绝不仅仅是对父母之恩简单的回报,更多的是培养一种责任意识、自立及自尊意识,让他们懂得感恩是生命的一个重要要素。 二、加强“90后”大学生感恩意识培养的途径及办法

1.把握先机——把感恩意识贯穿于学校的入学(入职)教育中

意识培养需要一个过程,而大学阶段正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而作为初高中阶段更多的是关注智力挖掘,在某种程度上情商的开发是欠缺的。因此,对高校来讲,对于刚入学的大学生既要做好与学生高中阶段文化知识的对接,也要做好情商的培养和培育。而此时入学(入职)教育工作正是先机,这一阶段他们刚刚结束了单调、枯燥的高中生活,还留有金榜题名的喜悦和亲朋好友的祝愿,父母和恩师的辛勤培育也在脑海中有深刻的记忆。此时对于刚步入大学校门的他们来说,提倡感恩教育比较适合,接受起来相对容易,同时高校应将入学(入職)教育中感恩意识与校情校史、感恩意识与专业导航、感恩意识与军事训练、感恩意识与就业择业等有机地结合起来,让感恩意识在新生头脑中打下深刻的烙印,为以后学生整个学业生涯规划中情感教育的进一步开展奠定基础。

2.重要节庆——把感恩意识融入到学校的氛围中

重要节庆也是培养在校学生感恩意识的好时机,如在每年党的生日那天,可安排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既是庆祝,又是感恩意识的培养;再如一些高校每年经常组织的“优秀校友返校周”活动也是一个良好的契机,优秀校友的成功离不开母校的辛勤培育,学校可以安排采访、讲座等形式,请优秀校友谈体会,请在校的大学生与之座谈等多种形式展开,在活动的安排上,要把校友对母校的感恩意识融入其中,坚持开展,形成一种大学文化。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让学生认识到他所获得的一切并非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实际上,每个人从刚来到这个世界上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沉浸在他人、社会对我们恩惠的海洋里了。因此,要唤醒学生的感恩情感,让他们学会重视、尊重和感激别人对自己的付出,学会知恩图报的同时,教会他们施恩不图报。在现实社会中,凡是具有爱心的人都是施恩不图报的人,他们处处为别人着想,以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为重,让他们明白他们是推动社会进步的真正力量。

3.写进教材——把感恩意识教育持久开展起来

目前,各高校对学生的情商教育都纳入了意识日程,总体是好的,但力度不够,不能长效开展。据了解,在平时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有些高校把感恩意识编进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道德与法律》等教材,但不能贯穿大学生整个学业生涯规划,开展不够深入,建议在教材的编写和教学计划的设置中加大力度,做到学生的两课教育由始至终都要渗透感恩意识教育,常抓不懈。

4.加强引导——把感恩意识内化为学生的品质

社会实践是锤炼个性和锻造人格最为行之有效的途径。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追求, 获得亲身体验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的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将感恩教育融入社会实践才能为大学生与现实生活的直接对接找到突破口,为大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与升华提供新的平台。将感恩教育真正渗入学生的心灵,内化为感恩品质,关键就在于调动学生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作为培养人的教师,尤其是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加强引导,用多种形式如社区实践、志愿者服务等开展感恩教育,让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体会到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帮助与恩情,这样不但能锻炼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而且能在活动中升华他们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感恩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能使大学生对感恩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内化为他们的内在品质。

总之,加强感恩意识教育,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全员动员、全员参与,点面结合,才能把这项工作做好。

参考文献

1 袁贵仁.切实加强和改进民办高校德育工作——在第三届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讨会上的讲话[J].思想教育研究,2004(4):2~4

2 许益锋.浅析当前我国民办高校的办学理念[J].惠州学院学报,2007(4):86

人生因梦想而美丽 篇4

来源:国公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09-03-22 点击数: 414

5-------

演讲稿不会写不用愁,专家来帮你:演讲比赛、竞聘演讲没经验不用急,专家来救你!一分钟自我介绍写不好,各类场合讲话不会说„„ 请点击进“演讲与口才急救室”!

人生并不是非要梦想成真才算成功,也许梦想永远都实现不了,但是追寻梦想的过程当中,得到了更多,充实了原本的生命,完成了生命的意义。

有个人,小时候,他梦想当科学家,立志长大后要做像爱因斯坦、牛顿、伽利略、达尔文„„„那样的人,为人类做出杰出的贡献。为此他拼命地学习科学基础知识,但长大后他发现真正伟大的科学家不仅仅要执着,还要天赋,他想自己脑袋瓜不可能像爱因斯坦一样“超时空转移”,所以他放弃了科学家的梦想。上小学时,他喜欢画军舰,画飞机,自己动手做航模,梦想有一天能成为航母的总设计师,心想如果做不了总设计师就当航母的总建造师,但随着自我“黑五类”成分的清晰认识,这类梦就想都不敢再想。后来他又迷上了无线电,成天拆着旧家电,认真研读完三大本清华大学《电子线路》,再后来因为上大学学的是“机械制造”,这个梦想也就不了了之。大学里他狂热地追逐做个“手风琴演奏家”,但对艺术“刻苦钻研”没有让他在艺术上有所成就,因为他“实在”没有艺术细胞。当南斯拉夫的《桥》热映时,影片中那座宏伟的、优美的、精致的桥,以及桥梁设计工程师为“热爱”而悲壮献身的精神给他留下了极为深刻的、难以磨灭的印象,他就想自己能当桥梁设计师或者摩天大楼的设计师多好。实际上大学后,他被分配到石油系统中工作,父亲对他有一个期望,希望他能够做一个合格的工程师。他想太小觑我了!要做也要做一个世界级的石油专家。工作多年后,随着对石油价值与储量的深入了解,他发现石油是个没有前途的行业,他再次抛弃了自己的专业,投入到一个全新的领域,研究太阳能。终于太阳能做出来了,他又想让人人用上太阳能,37岁时,他毅然辞职,全力追寻他的太阳能梦想„„

他不断地梦想,梦想又不断的破灭,一个梦想还没破灭,另一个梦想毫不迟疑地跟上。有的梦想实现了,有的梦想也许永远都没法实现。这样的一生,你认为成功吗?如果你的人生正在经历这样的过程,不断的梦想,又不断地破灭,你感到焦躁吗?你会无望吗?已经快到了不惑之年事业还没有所谓的立,你是否还将继续梦想下去?

也许有人已经猜到这个人就是37年之前的我,认为我的成功是得于之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太阳能梦想”。实际上,我个人认为我之前所有的梦想,无论是实现的还是没有实现的梦想,每个梦想都为下一个梦想做了积淀。比如说认真学习的科学基础知识、无线电的专业知识在后来的工作和创业过程中都一一用到;摆弄航模的也好还是拆拆旧家电也罢,甚至做太阳能,锻炼了我的动手能力,而这种能力在工作中显得越来越重要了。艺术的熏陶也使我对企业宣传游刃有余,皇明早期产品说明书,广告语都是出自我的创意。对工程师梦想的追寻,让工程师执着、务实的精神、严谨的作风渗入我的骨髓,形成血液。在树立皇明企业文化时,将“大胆设想小心求证”加入企业文化,相信这种严谨的作风,无论是在学术上还是在经营当中,抑或是在生产制造当中,任何领域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现在集团正在规划和建造可再生能源国际交流中心、节能住宅,我在跟一群工程师、建筑师合作,共同在营造绿色家园,因为建筑师的情结,使得我多了一份学习的热情,凭空学了不少东西„„

现在回过头来看,我的每一个梦想都有价值,追梦的过程中留下了自己青春的足迹,积累了很多东西,也成熟了。有的梦想就算别的没有积累,也增加了自己的抗打击能力。而且很多梦想,因为我不断地努力追寻,在不经意之间,阴差阳错地被其他梦想捎带脚地实现了。例如我现在虽然还是一个科学家,但我不仅仅上了北大、清华等高等学府的讲坛(小时候科学家与教授分不清,以为成为教授就是科学家),被聘为许多学校的兼职教授,还组织了一批科学家团队,算是圆了自己科学家的梦,这种思想虽有点浅薄,有点庸俗,但总是不经意地就会在他脑海中跳出来。

如果将一个梦想的实现当作结出一粒珍珠,那么有梦的人,有的人结出一颗美丽的大珍珠,有的人结了一粒小珍珠,对那些一生当中有许多美丽梦想的人,就可能会结出一粒又一粒的珍珠,当有一天其中一个梦想成熟之后,这个梦想还会像一根链子一样,将那些散落的小珍珠,或者还没有成型的珠子,串一串美丽的珍珠项链。也许有的人一生当中,什么梦想都没有真正实现过,仅是一个个追梦的过程,难说这样的人生没有价值?实际上,一个人无论是结出一粒大珍珠,还是串成璀璨的项链,抑或仅是一个过程,每种人生也因其有梦想而变得美丽与精彩。

人这一辈子,梦想能不能实现是一回事,只要不懈地怀有这种梦想去追寻,这个过程本身就非常具有价值,就是非常了不起的人生。同时我相信,大自然也罢,上苍也罢,你真正追寻了,真正怀着这满腔的热情,怀着执着、专注、追寻了,即便没有得到梦想,中间那些副产品,在你经意或不经意当中可能会更多,梦海拾贝也是一种幸福。

没有千里之风,我们是一只轻盈的雨燕,用自己稚嫩的翅膀收扩八方风云;没有垂云之翼,我们是一只轻巧的燕鸥,用自己光洁的羽翼搏击万里苍穹。飞得更高,所以看得更远,在湛蓝的苍穹,我们自由翱翔;在华丽的舞台我们轻舞飞扬!

尊敬的领导,敬爱的评委、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系0?级学生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让青春轻舞飞扬》

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书中有我们年轻的诗。作为青春的一代,我们有时未脱稚拙,为赋新词强说愁;有时意气奋发,粪土当年万户侯。趁着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环宇碧落,我们只是投入大化的一抹尘埃;然而,千千万万的我们汇在一起,便是东方的红霞,映射着太阳的光辉。昂起少年的头,我们澄澈的双眸是那样渺小,但却能倒影整个宇宙!看得到想得到,我们才能做得到。心灵飞得多远,我们的青春才能行的多远。

征途绵绵,需我新人昂首阔步;环宇浩浩,任我青年振翅高飞,怀着一份信念我们才不会停止飞翔,背起一份责任,我们才不会被乱风吹偏了方向。眼下,风正急,路正远。在这展开

双翼的时节,让我们凌空展翅、掠羽高翔!

青春是人生一道洒满阳光的风景,是一首用热情和智慧唱响的赞歌。人世间有许多东西失去了还可以得到,惟有青春,对任何人来说都属于一次性消费,而且是易耗性消费,只道是白驹过隙、更道是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青春是一笔财富,我们拥有青春,这便是追求理想最宝贵的财富,没有梦想,没有追求的青春怎么叫青春?没有彷徨,没有执著追求的青春怎么称为青春?起点时固然有雄心壮志,终点处固然金光灿烂,但是当生活一步步将理想的锋芒磨平,那雄心壮志不照样会烟消云散吗? 不要以为我们是在上大学,不是---高尔基说过“苦难才是真正的大学。”但也有一位伟人说“苦难是人生的必经之路”所以当你拥有了雄心壮志的时候,同时你也要张开双臂迎接苦难。一代豪杰丘吉尔,这位百年才能诞生一位的演讲天才经过的是怎样的人生经历!大家或许只记得他那十分惨烈的成绩单,却不知道他那孤独的,几近夭折的童年。大家或许只记得他当海军大臣的荣耀,却不知道他从一名普通的骑兵到屡建奇功的战地记者、经历种种九死一生的传奇经历。大家或许只记得他那压倒众人、极富煽动性的演讲,却不知道在成长过程中他每每被人嘲笑、讥讽、侮辱的时刻。甚至他那丑陋的长相,矮小的个子总被对手挂在嘴上。大家或许也还只记得他出生在一个贵族之家,应该享尽荣华,却不知道丘吉尔家族从马尔巴罗公爵到伦道夫勋爵之时,温斯顿?丘吉尔青年时面临的窘境,等等等等。正因为丘吉尔经历的起起伏伏的政坛、坎坎坷坷的人生。才成就了他那句不朽的名言:“我能奉献的只有血和泪。” 这句话确实充满了血和泪啊。它是由多少苦难积淀而成。也许有人说:我不想成为丘吉尔那样的大人物,那也请记住吧:梦想的高度与苦难的程度是成正比的。所以在起点处就请准备迎接苦难吧。其实追求梦想就像长跑,苦难则是人的生理极限,遇到他只要咬咬牙坚持一会也便“守得云开见月明”了!

记住一句再普通不过的话吧:坚持就是胜利,相信付出就会有收获,因为“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观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青春是生命的深泉在涌动。青春气贯长虹,勇锐盖过怯弱,进取压倒苟安。我们拥有青春,就如朝阳永远向上;我们拥有青春,就如山溪不羁奔流;我们拥有青春,就如幼蝉破茧而出!朋友,请不要再为落叶伤感,为春雨掉泪;也不要满不在乎的挥退夏日的艳阳,让残冬的雪来装饰自己的面纱;青春是一笔不耐花销的财富,时光匆匆如流水,岁月如流不复回。岁月可使皮肤起皱,而失去热情,则使灵魂起皱。

让我们洒一路汗水,饮一路风尘,嚼一根艰辛,让青春在生命中继续燃烧;

人生因遗憾而美丽作文 篇5

春水秀眉微皱,是清风拂过的踪迹;鸿爪印入雪泥,是大雁南飞的标识;秋月覆上面纱,是光阴流转的韵律;万物皆有裂痕,是晨曦映入的通道;人生亦有几多遗憾,是与众不同的美丽。

抚今追昔,穿越古今,世上有哪位伟人的一生是圆满平坦的呢?他们虽看遍世间冷暖,尝尽人生百味,但终随滔滔江水冲进每颗年轻的心灵,载入厚重的史册,在每处逐梦的港口镌写一段段气势磅礴的乐章。

路遥以一部史诗般的巨著《平凡的世界》在文学史上激起层层巨浪,但他生命的最后一丝烛火随这部小说的完结于1992年永远熄灭。42岁的他,本应有更多时间将润泽心灵的春雨布满华夏干涸的黄土地;本应有更多心力给死气沉沉的中国社会再燃几把烈火,却终在夜以继日的写作中不敌命运的脚步,就这样带着最后一点遗愿与不甘,一步步走向渐渐西坠的夕阳,消隐于寥廓江天。无数人为此扼腕叹息的同时,也从他朴实平淡的文字中汲取了慰藉心灵的力量。直至现在,他的作品仍是一部经久不衰的文学巨著,指引一代代人寻觅生命的`光芒。

莫言曾写道:世界上的事情,最忌讳的就是十全十美。月满则亏,水满则溢;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一花一木一千秋,一诗一舞一仙境。东坡居士,这潇洒倜傥的风流才子,用一生颠沛流离,换中华文明璀璨千年。

他远离喧嚣,茕茕孑立,品刀光剑影中的几弧风月,屡变星霜;世事如梦,几度秋凉,品松风竹林中的泪眼相望,思念断肠;玉绳低转,流年偷换,忆风细柳斜时的诗酒年华,卓尔不群。乌台诗案时的亦步亦趋,被贬黄州时的无奈彷徨,流落儋州时的淡定从容,病逝常州时的寂静无声。他用并不完美的一生,为后人绘出一幅历史长卷,成为北宋文学史上最闪亮的星。

亿万个光辉的太阳,呈现在打碎的镜子上,折射出更加瑰丽的色彩;举世闻名的维纳斯像,正因为她的残缺,打破了人们对美惯有的定义,为世界上所有热爱艺术和美的人们所景仰;跌宕起伏的人生,若无挫折和风霜的点缀,也定然无趣寡淡许多。

人生因追梦而美丽散文 篇6

有一首歌叫《追梦人》,花季时代曾极喜欢,现在仍然喜欢,我想,也许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抑或几个梦想,有趣的是,每当我们经过努力一旦梦想成真之时,又会有了新的梦想。人生就是在不断的追梦之旅中磨砺和不断成长我们的心智。

以我为例,我小学三年级时的梦想是进入四年级成为大一点的学生,呵呵,小学毕业前梦想考入初中(那个时候国家还没有实行义务教育,老师说村里小学考上中学的很少),考上初中去外地读书以后,梦想着将来考入重点高中读书,进入重点高中以后又梦想着将来进入重点大学读书,一路走来,虽然有过疲累,但是始终有无数关爱,在温暖着我们的心灵,一直有很多风景,在灿烂旖旎着我们的旅程。

最近同事姜老师和我谈及人的梦想,说以前最大的梦想是解决温饱问题。我想起来我们小时候都盼望着过年,因为只有过年的时候才可以吃上梦寐以求的`饺子,女孩子可以传送新衣服,男孩子可以放鞭炮。平时最大的梦想还有盼望村里来电影,那时,电影是乡村人们的盛宴,每当村里来了电影,我们小伙伴下午都早早的去学校操场占地方,占一个看电影的最佳位置,等放电影时兴高采烈地看电影,有时家长慷慨的给一毛钱或者两毛钱,还可以买一点瓜子,一边吃着瓜子,一边美美地看电影。第二天假如是星期天,天气温晴,便和小伙伴们倚靠着墙壁,晒着太阳,意犹未尽地谈论着头一天晚上所看电影的内容,其乐融融。邻村来了电影,大家也跑去看,甚至有很多次,我们小伙伴和村里的一些大人们每一个周六都要说说笑笑地去10里地以外的一个村去看电视连续剧《大侠霍元甲》,回来的路上还要模仿里面霍元甲和陈真的姿势表演几下武术套路呢!

我想,同一个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会有不同的梦想,而不同的人则往往有着千差万别的不同的梦想,但是有一些梦想(本来应该是人生的基本权利)是共同的,比如健康、食物、尊严、权利、自由,等等,之所以这样子说,乃因为曾经有一些人们没有实现这些最基本的梦想,或者说至今还有将来总会有一些梦想会被不同程度地打折。但正因为人生中有挫折有困苦,才充满了奇趣,增加了生命抗争的魅力和曲径通幽的美丽。

假如说梦想就是欲望,肯定会有异议,但是梦想和欲望无疑有着本质上的很多交集,只不过梦想似乎是一个褒义词,欲望似乎被人们认定为一个贬义词,一般来说,这是对的。我想读书,这是一个欲望,亦是一个愿望,一个梦想,求知欲难道不好吗?所以人生在世,有欲望是健康的,禁欲是不健康不自然的,但是我觉得,欲望和梦想还是有一定区别的,欲望需要节制,纵欲无度必然危害自己和他人,走向幸福之背面。而保持着美丽的梦想,则是一种诗意。当然,欲望本身没有过错,从本质上来说,循欲是苦,绝欲也是苦,所以适度原则是对的,你渴望吃两块巧克力,现在给你200块,让你一下子吃掉,此时吃巧克力就变成苦差事了。此时你也许会说中庸、中道之原则很不错,但是我们应该明白,真正的禅意人生是中亦不立的,那就是不凝滞於任何一个固定点,方能够在一任水流花开、白云舒卷的自然之中体味衣襟带花之妙。

不同梦想,决定了不同的境界。有一种梦想是像茶那样的,“茶”字的结构是草木之中有一人,茶叶的精神境界是“本是草木中人,乐为大众献身。不惜赴汤蹈火,欲振万民精神。”这就是“和敬清寂”的茶道奉献精神,和茶道中的“一期一会”做人境界异曲而同工地放射出美丽的光彩,在超越逆境、回归浑朴拙厚的静静付出中实现梦想成真的伟大境界。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人间有奉献伴永远。

人生无常,大道有常,奉献有常。

奉献一般分为两种:物质和精神方面。温饱问题没有解决时,雪中送炭的奉献是极其可贵的,感人至深。温饱问题解决以后,精神方面给处于迷茫和困惑的心灵以开导解惑,指出一条豁然开朗之路,更其可贵,――众所周知,有时,一个人精神的困苦忧伤比物质方面的人困苦匮乏更加值得重视,现在,大部分人温饱问题早已经解决,但是毋庸置疑,很多人在精神方面或者是心灵方面没有足够相应的丰富和提升,出现了更多问题。所以,精神方面的导师更加难能可贵。值得欣慰的是,在老庄、佛陀、基督、苏格拉底、柏拉图、康德等等无数先哲的思考引导之后每一个时代都有了更多重视心灵境界的圣贤哲人和高僧大德在不断创新地引领者人们走向心灵的丰富宁静,正如母校古典文学领域泰斗级人物霍松林先生所言“若无新变,不能代雄”,与时俱进的创新,让人们的追梦之旅更加释放异彩,更加斑斓万千,更加灿烂旖旎。

生命的本质是舞蹈,不要让她变成了一声声叹息。

跋涉亿年万年,只为今天的你。

生如夏花,爱如秋叶――化作春泥更护花。

沿途有你,有你。

课堂因“生成”而“美丽” 篇7

一、生成———课堂因你而美丽

“老师,我觉得这道题不应该这么做。”“老师,我对你的说法还有补充。”“老师,我发现书上写错了。”……新课程下,课堂教学中类似的“突发事件”、“意外事件”、“不曾预约”、“不速之客”给教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尴尬和挑战。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教师面对的是个性迥异、聪明好奇的教育对象,备课预设不可能是近乎完美、滴水不漏的。因而,经常会有课前预设不到,甚至与预设相矛盾的意外情况发生。如果真正把学生当成主体,我们就没有必要对教学中的意外进行设防,而是应更多地关注意外。

二、策略———没有终点的探索

(一)反对回避,勇于直面。

课堂上,学生的心理状态千差万别,对问题的认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学生认识过程中的思维分歧,正充分表现了学生质疑的大胆主动;反映了学生独特的思维感受;也展示了教师面对意外对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所做的鼓励和引导。教师不仅不要回避,而且要珍惜学生的感悟、体验,更要保护他们的智慧火花,这样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能。

(二)跳出教案,贴近生活。

教师要充分备课,但又不能限于预设而不敢越雷池半步。我认为调节课堂节奏、教学进度的根本标准,不应是教案,而是学生当时的学习状况。课堂教学的价值就在于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预料的,不可复制的过程。只有时时跳出教案,面对学生的质疑才不至于束手无策。

例如:我在上星期教百分数时(直接出示80%)问:这是什么数,你们见过吗?

生异口同声:这是百分数,我们经常见到它。

师:你们在哪些地方见过百分数,可以提供一些材料吗?

(台下小手如林)

生1:前天在科学书上看到:地球表面总面积约是5.1亿平方千米,其中陆地占29%,海洋占71%。

生2:我在T恤衫的商标上看到:成分100%棉。妈妈说这件T恤衫材料是全棉的,不含涤纶,穿着很舒服。

生3:我在爸爸的酒瓶上看到酒精度15%。

师:你们能说说你所提供的百分数表示的意义吗?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一课,在教材安排上是首次出现百分数,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课外读物中、电视上、网络上早就认识了。在上例中,我没有从教材的逻辑起点出发,“神秘隆重”地引出百分数,从零开始一点一点地学习新内容,而是直接唤醒学生已有的数学现实,把握适宜的教学切入点。

(三)充分预设,善于生成。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堂教学也是如此。在数学教学中,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设计一些探索性和开发性问题,让学生充分参与、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数学教育的这一特点告诉我们,数学课堂教学的内容存在着相当的不可预测性和不确定性。因此,对教学的预设应灵活而具有针对性,在教学切入点的选择、重点的把握及难点的确定上都应该符合教学实际,符合学生实际,甚至符合教师自身的实际情况。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上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作出相应的调整和变动。“动态生成”是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的主要特征,课堂教学必须是构建生成性的探究性活动过程。因此,课堂教学讲究预设,更讲究生成;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提高。课堂中发生的“意外”即使偏离预定计划,教师也应跟着学生的思路走,制造新问题的“生长点”,为新的生成提供支点和空间,鼓励继续生成。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做好两点:一是要善于捕捉、利用生成性资源。要求教师学会倾听,成为学生的忠实听众,并在倾听的过程中发现他们困惑的焦点、理解的偏差、观点的创意、批评的价值。二是让学生成为生成性资源的解决者。

在教“9的乘法口诀”时,我预设先让学生看图,然后一步步引导学生归纳出9的乘法口诀。可刚让学生观察图,课堂上就发生了预设之外的情况。

一个学生站起来:老师,我会背9的乘法口诀。随后,许多学生都附和着说自己也会背,有的甚至还背了起来。我愣了一下,立即决定改变原来的预设。

师:你们真棒,9的乘法口诀已经会背了。那么,还有不会背的同学吗?

几个小手慢慢举了起来。

师:还有些同学不会背,你们愿意帮他们吗?用什么方法能让他们记住9的乘法口诀呢?

有的学生思考着,有的学生已经开始教身边举手的同学。学的同学听得认真,教的同学热情更高。我对学生进行鼓励后,进一步讲解了9的乘法口诀的推导。

(四)借题发挥,因势利导。

当课堂初始遇到突发事件或不利因素时,教师不得已放弃原定导入方案,镇定、理智地针对课堂情绪和学生的情绪,抓住突发事件中隐含着的契机,因势利导,作即兴发挥,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例如:一位年轻的女教师在教学《对称图形》时,学生兴高采烈地举例着生活中的对称图形。突然,有一名学生举手发言:“老师,我妈妈的乳房也是对称的!”顿时,全班骚动。弄得这位女教师手足无措、面红耳赤。好在老师一会儿就镇静下来说:“对呀,人体就是对称的。”一石激起千层浪,看到这样的见解老师都没有予以否定,学生说话的欲望顿时被激发出来,思路也被打开了……

这时,又有名学生说:“老师,我可以做一些对称的动作。”说着,就两手叉腰,两腿分开……

其他孩子也受他启发做出各式各样的动作。

老师又顺水推舟:孩子们能创造出对称的动作,能不能创造出更多美丽的对称图案呢?

(五)努力提升教师自身素质。

这是做好以上四点的基础。一个优秀的数学教师,在课堂上面对“不曾预约的来客”,做到处变不惊,机智演绎,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文化素养,还要具备教学情景的敏感力、教学反思能力及各种教学技能运用能力,更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欣赏、包容、沟通的爱心。教师应通过自身的努力,不断提升自己。

摘要:在崇尚个性张扬、尊重独特体验的今天, 在数学课堂上, 同样会遇到各种动态生成, 数学教师应如何解决呢?作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五点策略:一要反对回避, 勇于直面;二要跳出教案, 贴近生活;三要充分预设, 善于生成;四要借题发挥, 因势利导;五要努力提升教师自身素质。文章举了典型的教学实例, 具有一定的实际指导意义。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动态生成,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

[1]王晓平.教师的语言艺术.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6.3.

课堂因灵动而精彩因真实而美丽 篇8

一、坚持不懈地苦练基本功,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当前,我们正处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时期,这就对教师自身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个自身素质不高的老师,要想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学生是很困难的。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学生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语文教师,尤其是年青的语文教师,自觉地、全面地提高自身素质就成为一项紧迫任务。

作为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除了要具备较高的驾驭教材、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本领外,还应该具备下列基本素质:有一副好口才,能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能写一手好字和一笔好文章。这些要求看似平常,但要认真落实,却需付出大量的心血和汗水。而当你脚踏实地去做,去练时,既能掂出“合格”二字的份量,也会体味到其中的无穷乐趣。

此外,作为语文教师,还必须锤炼课堂语言,因为教师的课堂语言就是学生活生生的教材。因此,我们要下功夫锤炼语言,力戒语言不规范等病,要使自己的课堂语言没有语病,而且简洁、生动,富有吸引力。

所以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就要坚持不懈地苦练基本功,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语文教学提供不尽的源头活水。练,需持之以恒,自然会失去不少娱乐的机会,在许多人看来,确是一种苦。但是,我觉得,这种“苦练”同样能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充实精神食粮。

二、积极寻求“活”的课堂

“多向互动、动态生成”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主要特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语文教师应积极寻求“活”的课堂。

1.师生关系的“活”。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学生只有点头,惟命是从的份,特别是在教学中,只注重知识传授,而忽略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造成学生只是将知道的“吃”了不去,而未“消化”,造成学生“消化不良”,严重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使课堂失去了它真正的意义所在。基于这种情况,教师必须转变观念,抛弃以往那种惟我独尊的思想,树立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放下身段与学生平等相处,将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和谐的氛围中,通过自己读书、自己动脑、自己体会来了解课文内容,只有这样才能让课堂动起来,也只有这样才会让学生觉得自己才是课堂的主人,化被动为主动,有效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教学观念的“活”。以往的教学只是教教材,只强调课程的传递执行,教师将教材中的知识灌输给学生,也就是要求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这种教学观不仅束缚了学生的思想,也阻碍了教师自身的发展。因此我们应抛弃那种陈旧的教教材的观念,树立用教材教的新观念,重新认识教学,知道在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将人文性与工具性放在同等的地位,强调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强调“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并且把“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作为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不再是只关注学科不关注人了。

3.教学方法的“活”。①在弹性预设中求“活”。传统的语文教学往把课堂设计成一条高速运行的“流水线”,学生的思维与活动就会被限制在周密详尽的一个又一个教学环节的束缚中,教师自己也成了一个被牵着鼻子走的人。新课程倡导教师要“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②在动态生成中求“活”。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的细节,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做出相应的变动。”语文课堂是千变万化的,在语文课堂答问错误时、争论困惑时、质疑提问时会有很多超出预设的情况出现在课堂上。教师只有随机应变,因势利导,充分开掘利用,才能使课堂更“活”,效果更好。③积极构建学生、教师、文本,环境之间的对话的“活”的平台。《课文课程标准》在阅教学建议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另一个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对话”的本质不是把一种观点强加给另一方,而是一种共享,共享知识、共享经验、共享智慧、共享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人生因感恩而美丽 篇9

拥有你之后,我常常因忙碌而发愁,因为你占据了我所有的时间,当时的我只怨恨为何不早点遇上你,让我的人生有一个落角点。无奈之下,我只能安排自己的时间表,除了学习之外,你就是第二件重要的事了。为了你,我便上课认真听讲,改掉以前的坏习惯,为了是放学后做作业时能不占用更多的时间。为了你,我开始没有了周末,为的是能尽快把本周的学习任务完成。为了你,我开始没有了闲聊的时间,为的是想争取更多的时间来呵护你。为了你,我从一个不爱学习的学生变成一个爱惜时间的学生。

从那是起,我抓紧每一分每一秒,因为害怕生命枯萎,害怕你老去,同时你也让我明白,要想拥有你并且表现好比学习要难几万倍。自从你走进我的生活,我的一切都改变了。

除了以上,你也是我心灵的良药,当我被父母教训一番后,忍不住哭鼻子时,我便找你谈心,我啜泣,你却在一旁安慰我,从不嫌弃我的脆弱,只是娓娓劝说着我,教我人生的道理,教我做人的道理。就这样,在你的教导之下,我渐渐懂事了。

你给我快乐的同时也给过我荣誉,当我因光顾你多次,用心体会你多次时,你把我推上舞台,赐给我最好的奖品。我便感到我的人生不能没有你,因为只有你才能给我这种幸福感,这种荣誉感,是你,让我的人生穿上了新衣,增添了光彩,从此,我的人生也因拥有你而变得美丽。

生活因感恩而精彩 篇10

落叶在广阔的天空中盘旋,谱写着一曲感恩的乐章,那是大树对滋

养它的大地的感恩;白云在蔚蓝的天空中飘荡,描绘着一幅幅感人的画面,那是白云对哺育它的蓝天的感恩。

——题记

我们从出生到现在,父母倾注了多少心血与汗水,熬过了多少个日日夜夜,为的是我们能够出人头地;从小学得初中,又有多少位老师为我们呕心沥血,默默地奉献着自己,为的是学生能够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一位美国黑人的母亲要她的三个孩子每天写一封感谢信给她信的内容可以是:路边的野花开的真漂亮;昨天的饭吃的很香;妈妈昨天给我讲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等等。她这样做不是让孩子们专心感谢妈妈,而是让他们记录幸福的一点一滴。孩子们长大后都感谢妈妈的精心培养,感谢兄弟姐妹之间的相互理解,感谢同伴热心的帮助。

在以色列,每当庄稼成熟的时候,靠近路边庄稼地的四角都要留出一部分不予收割。当地人解释说,是上帝给了曾经多灾多难的犹太民族今天的幸福生活。所以,他们为了感谢上帝,就用这种方式报答今天的拥有,同时又给那些路过此地的贫苦人以方便,让他们可以随时收割这些庄稼去填补生活的不足。

感恩是一种善于发现美、欣赏美的过程,是一种高尚的精神品质,是一种生活态度。俗话说“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更何况父母为我们付出的不仅仅“一滴水”,而是一片“汪洋大海”。我们是否有人在父母劳累时递上一杯热茶;在他们生日时送上一声祝福;在他们失落时奉送上一番问候与安慰?他们为我们倾注了心血,而我们又何尝记得他们的生日,体会到他们的辛劳;又何曾察觉到他们逐渐增多的缕缕银丝、丝丝皱纹?感恩吸引我们用心去体会,用爱去报答。

大自然无私地给予人类各种资源与美丽的生存环境,人类应该回报大自然。没有春雨的滋润,哪有绿叶的生机;没有春风的吹拂,哪来花朵的芳香;没有春天的无私奉献,哪有秋天的累累硕果?漫步在春意盎然的大地上,带着感恩的心,大自然的一草一木,都会成为我们最好的朋友。

我们要将感恩之心献给农民。是他们,让原野充满着绿色;是他们,让田圃飘荡着果香;是他们,让汗水变成了粮食。他们用自己的双手,让贫瘠的土地变得不再荒凉;他们用自己聪敏的智慧,唱响了新农村建设的赞歌。

我们要将感恩之心献给辛勤培育祖国花朵的园丁。我们不会忘记,遭遇挫折时,老师那鼓励的眼神;我们不会忘记,取得成功时,老师那无言的喜悦;我们不会忘记,惨遭失败时,老师那鼓励的话语。

我们要将感恩之心献给轻轻走过我们身边的陌生人,是他们给了我们前进的动力,是他们给了我们选择的机会,是他们让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感恩是有意义的。感恩是自己的一份良心,一份孝心,只有感恩,才会有和睦,有快

因爱心而精彩B因赞赏而美丽B 篇11

一、欣赏其人格,唤回其自尊

任何教育只有在尊重孩子人格的前提下进行才是有效的。因此,教师应以平等的一视同仁的态度看待他们,尊重和爱护孩子的独立人格,尊重孩子的言论、兴趣和意见,善待孩子的自尊,蹲下来和孩子说话,用爱的语言与孩子沟通。记得有一次户外活动时,小欣欣跑来问我:“赖老师,你有没有好朋友啊,你的好朋友是谁啊?”我笑着回答道:“我的好朋友是你们啊!”忽然骁骁大声说道:“老师是老师,老师不是朋友,要是朋友,她为什么不和我们荡秋千、玩攀岩啊?”“对啊,为什么呢?”孩子们开始议论起来,我一时不知如何是好,这时张思哲跑来拉我手,说道:“老师,咱们一起去玩攀岩吧!”说完,不由分说地拉我来到攀岩前,看着孩子期盼的眼神,我“勇敢”地用手抓住了墙壁,虽然看起来我的身体和幼稚的攀岩墙是多么不合时宜,但是看到孩子们高兴的样子,我感到很幸福,因为我在他们心中不再是那个遥不可及的老师,我变成了他们中的一员,我是他们可以信赖的朋友。那次后我和孩子们走得更近了,他们和我的感情更深了,于是我常常以朋友的身份和他们交流,引导他们正确地和朋友相处,在一次次感情的交流中,萌发他们爱的情感,认识朋友间的友爱。同时也让我感受到爱的力量是如此巨大,我用爱留下了一串串坚实的足迹,孩子们的骄横、多疑、自私和冷漠少了,班上出现了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好气象。孩子们互相帮助,师生们谈笑风生,在师生的共同呵护下,我们班成了一个学习、生活和成长的乐园。

二、欣赏其闪光点,唤回其自信

赫伯特·奥托指出:“每个人在出色地完成任务后都渴望别人给他们所应得的承认和赞扬。当一个疲惫的孩子受到赞扬时,它会产生一种明显的新的向上的力量。相反,当孩子受不到赞赏或受到批评时,他们现有的体力也会戏剧性地减退。只有当别人全心全意并一如既往地承认一个儿童的成绩时,这个儿童的自我才能获得真正的力量。”可惜,我们许多教师大多吝啬“赞赏”,即使有,一多半都赋予了好孩子。事实上,最渴望赞赏的恰恰不是好孩子,而是一些表现差的幼儿。当我们把目光从寻找批评幼儿的缺点改为寻找他们的闪光点时,就会发现,每个幼儿都有其可爱之处。有一次,孩子们在绘画时,我发现我们班的晨晨画了一幅很美的图画,可是他画的海水却是红彤彤的,虽然以前在书本上我也看到过类似的例子,但我还是仍忍不住问他:“晨晨,你的图画好漂亮,可是,为什么你的海水是红彤彤的呢?”晨晨见我没有责备他的意思,便大胆地说:“赖老师,傍晚了,太阳照在海里,海水就是红红的呀。”噢,原来是这样……我微笑地点点头。事后我想,如果当时我没有问清楚事情缘由,采取训斥的态度,强令他马上改正,那么我就无法找到与他沟通的机会,也无法知道他的真实想法了。所以,教师就应该充分认识到:孩子是处于发展中的人,每个幼儿都是等待开垦的金矿,每个孩子都有发展的可能和潜力,教师应该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把自己作为一个听众、朋友,而不是一个威严的法官,与孩子进行没有心灵距离的开放的交流。

三、欣赏其细微的进步,唤回其自爱

赏识是一种心态,是一种教育者的精神状态,就像是人生命中的阳光、空气和水一样,一刻也不能缺少。苏霍姆林斯基曾精辟地指出:“教育技巧的奥妙之一就在于:幼儿从好老师那里很少听到禁止,而经常听到的是表扬和鼓励的话。”因为一个表扬的微笑,肯定地竖起大拇指,说上一句:“你真棒!”“不错,你又进步了。”等等。这些都可以在孩子身上收到很好的效果。我班典型的“问题幼儿”恺恺平时自由散漫惯了,经常打人,屡教不改。我没有放弃,本着细致耐心的态度,主动接近他找他谈心。有一天,在户外体育课时,一位小朋友摔倒了,他赶快扶起小朋友,我抓住这个机会,在班级表扬了他,他表现得异常兴奋。在以后我循循善诱的教育和耐心诚恳的感化下,恺恺不仅上课专心,而且对班级的活动十分主动热情,表现出了良好的形象。

总之,“问题幼儿”不是生来就“差”,他们只是多了些自卑,少了些自信,多了自暴自弃,少了自尊自爱。没有爱,教育就不再有激情和活力。因此,我们要尊重儿童、理解儿童、信任儿童、欣赏儿童、激励儿童,我们要赏识赞赏每个生命中的闪光点,让孩子们沐浴在爱的阳光里,不再感到压抑,让他们快乐地成长。只要我们能抓住有利时机,少一分苛刻,多一分宽容,少一些急躁,多一些等待,以赞赏的眼光去看待其人格、闪光点、进步,那么自尊、自信、自爱将回到他们身上,他们将从此起步。我们的教育就会因爱而精彩,问题幼儿也会因赞赏而美丽。

人生因感恩而美丽 篇12

案例用减法求最大公约数

今天的教学内容是“求最大公约数的练习课”(义务教育六年制第十册P53练习七).因为前面两节新课中学生已学了求两个数、三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所以这节课主要任务是达到熟练、形成技巧.我准备采用讲练结合的方法,先让学生通过讨论得出方法后辅以相应练习熟练技巧.通过讨论,学生很快总结出了求最大公约数的方法:先判断关系,后求最大公约数.

①如果是互质关系,最大公约数为1,如(3,5)=1;

②如果是倍数关系,最大公约数为小数,如(12,4)=4;

③如果是一般关系,就要老老实实地用短除法,如:

所以(16,14)=2.

课进行得很顺畅,气氛和谐,师生心情愉悦.我刚乐滋滋地想让学生用上面的方法去做练习,“后起之秀”应恩泽同学早已高高地举起了他的手,叫着:“老师,我不同意,一般关系的两数求最大公约数也不用老老实实地用短除法!”“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我“的心咯噔一下”,虽然心里不太高兴,还是和悦地示意他接着讲.“老师,如果是一般关系,可以用减法求最大公约数”.也或许是受到我的默许,他一边说,一边径直跑到黑板前,边举例,边进解.下面是他的板书:

因为

18-12=6,25-20=5,66-44=22,

所以

(18,12)=6.(25,20)=15.(66,44)=22.

哟,听起来还蛮有道理的,“一石激起千层浪”,竟有这么简单的方法,同学们都跃跃欲试,我决定改变原来的教学预设,先来研究应恩泽同学的这种方法:让全班同学以练习七第3大题为例,自主探索、验证.学生很快得出答案,除去互质和倍数关系,一般关系的有这么几组:9和12,18和24,6和10,用“应恩泽的减法”一试:

因为

12-9=3,24-18=6,

所以

(9,12)=3.(18,24)=6

而第三组10-6=4,但是(6,10)=2,看来“应恩泽法”有缺陷,值得探讨.同学们叽叽喳喳地议论开来,真是“山穷水尽疑无路”啊!可是应恩泽又倔强地举起了小手:“老师,这种情况可以用连减,10-6=4,很明显4不是6的约数,再6-4=2,2就是6和10的最大公约数.”哦,他的意思是再把减数和差相减,用连减法再试一次就OK了.此时全班同学的情绪都高涨起来,摩拳擦掌,大家决定以第5大题为例,继续验证“应恩泽法”.(求解过程略)

呀!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用减法(连减法)求两数的最大公约数果然有效,而且简捷、高效!学生此时的成功喜悦难以用语言来形容,大家决定把这个方法命名为“应恩泽求最大公约数法”.这时班里的“数学王子”贺帅可不乐意了,“老师,刚才应恩泽法适用于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三个数的最大公约数不一定适用呀,我觉得应该先验证一下.”一经他提醒,全班同学自然分成“赞成、反对”两派进行了新的论证,以练习第6题为例,为方便叙述,现摘录题目如下:

6.求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约数.

①12,30和42;②15,40和60;③30,20和50;

④90,45和30;⑤5,8和20;⑥12,24和36.

经过双方激烈争论,达成如下共识:

1.⑤号为互质关系,最大公约数为1;

⑥号为倍数关系,最大公约数为12.

2.其他均为一般关系,三个数中较相近两数之差为它们的最大公约数.

因为

④号题45-30=15,(90,45,30)=15.

③号题30-20=10,(30,20,50)=10.

①号题用连减法两次:

30-12=18(较相近两数之差),

18-12=6(差与减数相减),

所以(12,30,40)=6.

所以

②号题用连减法三次:

40-15=25(较相近两数之差),

25-15=10(差与减数相减),

15-10=5(差与减数相减),

所以(40,25,60)=5.

相关链接由此可见,减法(连减法)求最大公约数切实可行!课后我又让学生用此法验证了练习七(二)第10大题,完全有效.有兴趣的老师不妨一试!我真为学生的伟大发现而骄傲,请为我的学生喝彩!

上一篇:教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汇报下一篇:李毅-节约用电设计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