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发过敏反应

2024-07-06

迟发过敏反应(共7篇)

迟发过敏反应 篇1

关键词:万古霉素,迟发型过敏,皮疹

1 病历介绍

患者男, 78岁, 因“咳嗽咳痰1月余、加重1 d”来院, 当时测体温:37.8℃ 行肺部增强CT结果示:①右肺上叶节段性肺不张;②右肺上叶及两肺下叶炎症, 右肺下叶纤维灶;③右侧胸腔积液 (部分包裹性) ;④肝左叶小囊肿。诊断为:右侧肺炎。由于患者自诉有头孢菌素过敏史, 故入院后予阿其霉素 0.5 g 静滴 1/d 3 d后, 患者体温未有明显下降, 故予换用左克 0.3 g, 静滴 1/d, 体温仍未见明显下降, 换用氨曲南 (慈宁) 2 g 静滴 2/d, 前三天患者体温下降, 波动于36.2℃~36.8℃, 第四天体温复升至38.0℃遂加用硫依替米星 0.2 g 静滴 1/日3天后仍未见明显好转, 复查血常规:中性粒细胞 79.5%, 期间仍有间断性中低热产生, 遂决定使用超广谱抗生素组合, 因患者头孢过敏, 泰能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 与头孢菌素及青霉素类抗生素可能存在交叉过敏现象, 故暂不予使用泰能, 先使用万古霉素 (稳可信) 0.5 g 静滴 2/日, 与氨曲南 2 g 静滴 2/日联合抗感染, 停用其他抗生素及液体静滴, 当日上午先静滴万古霉素 (0.5 g万古霉素加入200 ml 5%葡萄糖溶液中, 以40~60滴/min速度静滴) , 观察15 min之后患者无任何不适主诉, 也无特殊临床表现, 万古霉素于70 min后顺利滴完, 暂无不良反应, 接着以氨曲南 2 g 加入200 ml 生理盐水中正常速度 (60~80滴/min) 静滴, 滴注过程及滴完后患者无任何不良反应, 当日间隔8 h 后, 再次静滴万古霉素 (剂量及滴速同上) 静滴过程中无任何不良反应, 滴完后5 min左右患者出现头面部颈部, 躯干部, 双侧腹股沟, 大腿及小腿处大片红色皮疹伴明显瘙痒。皮疹不突出于皮肤表面, 患者无明显发热出汗, 无胸闷气促, 无呼吸困难, 无心慌心悸等其他不适症状, 即测血压130/80 mm Hg 心率:80次/分, 呼吸:18 次/分 体温:36.8℃, 即予地塞米松磷酸钠 5 mg 静推后瘙痒有所好转, 次日请皮肤科会诊后参照会诊建议予西替利嗪 10 mg 口服 1/早, 盐酸依匹斯汀 20 mg 口服 1/晚, 炉甘石洗剂适量 涂于患处 2/日, 一周后患者全身皮疹褪尽, 无其他不良反应。

2 讨论

盐酸万古霉素是来自东方链球菌或土壤丝菌属的糖肽类抗生素[1]适用于治疗对甲氧西林具有耐药性的葡萄球菌引起的严重或致命感染。对青霉素过敏的患者及不能使用其他抗生素包括青霉素、头孢菌素类, 或使用后治疗无效的葡萄球菌和肠球菌感染患者, 以及对万古霉素敏感的细菌所引起的感染, 本例中患者由于有头孢菌素过敏史, 且使用阿奇霉素, 左克, 硫酸依替米星等均未见明显疗效, 氨曲南使用初期有效, 后期效果不明显, 故决定进一步采用超广谱抗生素治疗, 患者在起初使用万古霉素静滴过程中, 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第二次静滴万古霉素后患者出现全身大片皮疹伴明显瘙痒, 因患者使用氨曲南期间未见任何不良反应, 故此过敏反应应为万古霉素引起的的迟发性过敏反应, 药品说明书上提示过敏症状罕见, 对青霉素及其头孢菌素过敏的患者仍适用, 此次可能与患者为过敏体质或体内组胺水平过高有关, 由此病例可以看出:患者在静滴万古霉素时仍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尤其对既往有某种或某些抗生素过敏的患者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临床表现, 注意滴注浓度及速度, 以便发现过敏反应时能及时处理, 避免患者病情的加重, 及进一步加剧。

参考文献

[1]王渊, 韩冬.盐酸万古霉素致过敏反应1例分析.首都医药, 2010, 12:67.

迟发过敏反应 篇2

【中图分类号】R5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2)02-0436-01

患者男性,59岁,因患“慢性支气管炎20余年,急性发作3d”于2011年10月5日就诊。给予注射用克林霉素磷酸酯0.6g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内缓慢静脉滴注,1次/d。患者否认有药物及其他过敏史。连续静脉滴注5d,患者无任何不适症状,感觉咳嗽、咳痰等慢性支气管炎症状有所好转。第6d在静脉滴注注射用克林霉素磷酸酯约30min,患者突然感觉胸闷、畏寒等并伴有全身皮肤瘙痒等不适症状。查体:体温37.3℃、呼吸21次/min、脉搏109次/min、血压95/55mmHg,双眼睑浮肿,全身皮肤可见稍隆起皮肤鲜红色散在的蚕豆样大小的斑丘疹,尤以胸背部居多,略高出皮肤,无破溃及分泌物流出,未触及肿大的淋巴结,双肺底部可闻及散在的干、湿性罗音,余未见异常。初步诊断:1、慢性支气管炎;2、注射用克林霉素磷酸酯引起的過敏性休克;3、药物性荨麻疹。立即停止静脉滴注注射用克林霉素磷酸酯,给予吸氧,静脉推注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1mg、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20mg,静脉滴注维生素C注射液3g等对症治疗,约20min后患者自述胸闷、畏寒等上述不适症状消失。测呼吸17次/min、脉搏78次/min、血压140/85mmHg。继续给于口服依巴斯汀片及静脉地塞滴注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和维生素C注射液等对症治疗,改为其他抗生素治疗,身上斑丘疹于5d后消退。

讨论

青霉素中途过敏迟发反应1例 篇3

1 案例

该患者, 女, 46岁, 门诊以“子宫肌瘤”收入院, 入院时测: T 36.4℃, P 80次/分, BP100/70mmHg, 病人由于对子宫肌瘤疾病相关知识缺乏, 焦虑情绪明显, 担心子宫肌瘤会引起癌变的心理负担较重, 于入院当日出现咽喉疼痛, 影响进食、饮水, 为了不影响手术日程, 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 病人平素身体健康, 否认有药物的过敏史, 遵医嘱静点 生理盐水250mL青霉素800万单位 。现配制青霉素试敏液, 20min观察试敏结果 (-) , 经二人核对试验结果无误后静点缓慢滴入, 观察20min无不适主诉; 第二日常规输液, 同一厂家同批号的青霉素无不适主诉; 第三日常规输液同一厂家同批号的青霉素5min后, 病人突然主诉胸闷。立即停止输液并通知医生, 同时更换输液瓶, 再抽吸头皮针余液时, 发现病人手背部皮肤出现片状红色皮疹, 继而逐渐瘙痒, 出现皮疹范围从手背部皮肤迅速到臀部、前胸后背一直全身, 病人极度恐慌, 有濒死感, 遵照医嘱, 立即肌注盐酸异丙嗪25mg, 静脉注射5%的葡萄糖20mL加入地塞米松10mg, 给予低流量吸氧, 由专人做心理护理, 安慰病人情绪, 鼓励病人及家属配合抢救。20min后病人胸闷、瘙痒等症状减轻, 情绪平稳。恐慌、濒死感消失, 1h后荨麻疹逐渐消退及上述症状消失。

2 讨论

临床上在使用青霉素时, 急发型过敏反应已经被人们广泛重视, 但是迟发型过敏反应往往被人们所忽略[1], 一旦处理不及时将危及生命。迟发型过敏反应的特点则是在注射后数小时或数日后发生的, 这就要求护理人员不但要有高度的责任心, 丰富的临床经验, 还要有及时、准确的判断能力, 才能在用药过程中早发现, 早诊治, 并积极的配合医生参与抢救工作, 使病人转危为安, 现将抢救体会总结以下5点: (1) 青霉素类药物在使用过程中应现用现配, 使用前询问过敏史, 并向病人和病人家属做好青霉素中途过敏迟发反应的宣教工作, 让病人和病人家属了解青霉素过敏的症状及迟发型过敏反应的现象, 如有不适及时通知医生。 (2) 近期用过青霉素无不良反应者应提高警惕, 过敏试验结果应两人核对, 输液过程中应该加强巡视, 及时观察病人用药反应情况, 并在病人进食后方可用药, 尽量避免空腹使用。 (3) 连续用药过程中如需停药, 通常在停药24h需继续用药者应重新做皮试 (同一厂家不同批号或相同批号、中途更换批号时均应重做皮试) 。 (4) 工作中认真执行无菌操作, 严格执行药物的配制浓度及判定结果。皮试液应采用新鲜的配制溶液, [2]判定结果应双人核对, 即使皮试阴性, 输液过程中也不可忽视大意, 严密观察用药后反应, 谨防用药中途过敏迟发反应的发生。让医务人员在思想上和设备上、药品上做好随时抢救的准备工作。 (5) 药物迟发型过敏反应一般是在注射药物后的数秒或者数分钟, 也有半小时后发生的, 极少数的人发生在连续用药几日的过程中, 因此首次注射青霉素类药物时, 无论是肌肉注射还是静脉注射, 首次量都不宜太大, 每日用药前30min仍以小剂量缓慢输入, 以防迟发过敏反应发生。 同时告诫各位护理工作者, 青霉素类药物在使用前, 需要做过敏试验, 这在临床上采取的只是一种预防性措施, 其阳性者禁用, 而阴性者也有迟发过敏反应的现象。这要求我们在工作中要有较强的责任心和自我防范意识。工作中不能疏忽大意, 抱有侥幸心理, 仅凭试验结果为阴性而放松警惕, 却忽视了用药过程中的巡视及用药后的迟发过敏反应情况, 从而给病人及家属造成了不良心理因素和经济损失。通过临床观察发现, 青霉素迟发过敏反应越迟发生, 症状越轻, 预后越好。呼吁护理同仁们在每一次使用青霉素药物时, 都应询问过敏史, 在药物的使用过程中应严密观察, 及时巡视, 并做好一切抢救准备工作。

参考文献

[1]李瑞环.青霉素迟发性过敏反应的护理[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4, 17 (7) :837

迟发过敏反应 篇4

患者孙某某, 女53岁, 因发热、咽痛、咳嗽, 于2011年4月1日来我院就诊。经检查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头孢曲松钠皮内实验阴性后遵医嘱给予0.9%N.S250 mL加头孢曲松钠2 g静滴 (山东鲁抗医药股份公司, 产品批号101063) , 滴速60滴/min, 当滴入头孢曲松钠200 mL左右时 (约50 min) 患者突然心里难受, 气促, 呼吸困难, 面色潮红, 脉搏细弱 (100次/min) 继之出现四肢痉挛, 全身出现荨麻疹。立即停药吸氧, 平卧, 地塞米松10 mg静推, 盐酸异丙嗪25 mg肌注, 复方氨林巴比妥2 mL肌注, 5%G..S250 mL+葡萄糖酸钙10 mL静滴。经处理后, 患者以上症状逐渐缓解至消失。随后给患者续加原来的治疗5%G..S250 mL+利巴韦林0.5;左氧100 mL静滴, 液体输完后患者无反应自行回家。

2 讨论

2.1 头孢曲松钠为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具有杀菌谱广杀菌力强, 对B-内酰胺酶有较高的稳定性的特点, 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敏感细菌所致的感染性疾病, 如败血症、肺炎、骨髓炎及尿路感染的治疗。

2.2 上述病例提醒我们在使用该类药物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两点:

2.1.1 预防假阴性, 即皮试阴性或一直使用同类药物者也要考虑到过敏反应的可能性, 应备齐急救药品及物品并就近放置, 已备急用。

2.2.2 在使用该类药物时速度不要太快, 要全程观察不可麻痹大意。

一旦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正确措施抢救。如立即停药, 平卧, 吸氧遵医嘱注射抗过敏药物等。按过敏反应抢救程序处理。

3 小结

总之在头孢曲松钠使用过程中, 我们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心, 丰富的专业理论水平, 敏锐的观察力和娴熟的护理操作技术, 密切观察病情, 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为抢救患者赢得宝贵的时间。

参考文献

[1]顾方六, 刘玉立, 50年泌尿生殖系肿瘤发病和构成情况的变迁, 泌尿外科杂志, 2002, 23 (2) :88-90

[2]陈周志耀, 戴玉田, 吴阶平主编《吴阶平泌尿外科学》, 1083-1089

迟发过敏反应 篇5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35岁,间断性头痛2年余,无恶心呕吐,无胸闷憋气、心慌,无腹痛腹泻,无黑朦、晕厥,体温正常,于2009年底就诊于当地医院,测血压180/120mmHg,诊断“高血压”,予“依那普利1片/次,2次/日,倍他乐克1片/次,2次/日等药物”治疗,血压控制可。1月前患者头痛症状加重,伴失眠。CT提示:左侧肾上腺实性肿物。超声示:肾上腺内实性肿物,符合嗜铬细胞瘤超声表现。为求进一步治疗于2010年03月15日就诊于我院,门诊以“肾上腺肿瘤”收入我院。发病以来,患者精神可,睡眠差,饮食正常,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入院1周后在全麻下行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术后给予注射用盐酸头孢替安抗感染治疗,治疗前做用头孢替安原液做皮试,皮试阴性后用1g注射用盐酸头孢替安(上海新先锋药业有限公司,批号:091016)溶于250ml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每次1g,每12小时1次,患者于用药5天后开始颜面部及脖子周围出现淡红色皮疹,面部红色加重并发痒,告知护士以后立即停用头孢替安,改输注射用甲磺酸帕珠沙星,1天后皮疹消退。

2 讨论

头孢菌素类抗菌药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高效、低毒、变态反应较青霉素少的抗感染药物。过敏反应是头孢菌素类最主要的不良反应,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引起的迟发性过敏反应较少见,袁琦报道头孢曲松钠静脉给药引起迟发性过敏反应20例,皮肤试验阴性,用药后最早出现过敏反应者为2天,最迟为8天,多数为5~7天。王志宏报道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引起迟发性过敏反应1例报告,治疗前做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皮试,皮试阴性后用0.9%氯化钠100ml加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2.0g静脉注射每12小时1次,患者于用药4d后出现过敏反应。

注射用盐酸头孢替安为盐酸头孢替安加适量无水碳酸钠制成的无菌结晶性粉末。对革兰阴性菌作用较强,临床上主要用于由敏感菌所致的呼吸道感染、胆道感染、尿路感染、手术及外伤感染;也可用于腹膜炎、败血症、附件炎、化脓性关节炎等治疗。本品在体内无积蓄作用,主要以原形经过肾脏排泄,一般6h后尿中排出给药量的70%左右。不良反应主要是过敏反应,其次有胃肠道、血液系统、肝脏、肾脏、中枢神经系统及呼吸系统不良反应。本例患者使用头孢替安原药做皮肤试验,皮试阴性后开始给药,给药5天后出现迟发性过敏反应。故建议头孢类抗菌药的皮试,必须使用原药配制,不能用青霉素皮试液或头孢唑林钠制成皮试代替做所有头孢类抗菌药物的皮试。皮试液的质量浓度推荐为300~500mg/L,注射量为0.1ml。同时提醒大家皮肤试验阴性时,在用药过程中也要严格观察病人的症状和体征,遇有类似过敏反应或病人主诉不适时,应停止继续给药,并及时更换液体及输液器,配合医生进行对症处置。

关键词:盐酸头孢替安,过敏反应,迟发性

参考文献

[1] 王志宏,赵佳辉.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引起迟发性过敏反应1例报告[J],吉林医学,2005;(1) :103

[2] 袁琦.头孢曲松钠引起迟发性过敏反应20例[J].中国新药杂志,2004;13(10) :869

迟发过敏反应 篇6

病人, 男, 18岁, 因发热于2007年9月25日14:00在当地医院肌肉注射青霉素G钠8.0×105U (皮试阴性) 、阿尼利定2 mL, 当时未感不适。2 h后, 病人全身发冷, 胸闷, 气短, 急诊“120”接诊后, 立即注射盐酸肾上腺素1 mg, 途中, 病人出现意识不清、大汗淋漓、呼吸急促、烦躁不安、恶心呕吐, 呕吐物为胃内容物, 腹泻呈稀水样便, 总量约500 mL。体检:体温39 ℃, 脉搏112/min, 血压 70/40 mmHg (1 mmHg=0.133 kPa) 。20 min到医院后, 病人仍意识不清、痛苦面容、烦躁、全身大汗淋漓, 头面、颈、四肢皮肤潮红, 双肺呼吸音粗。诊断:青霉素迟发过敏性休克。抢救过程:立即置休克体位, 吸氧, 肌肉注射盐酸肾上腺素1 mg, 快速静脉输注地塞米松20 mg, 低分子葡萄糖酐500 mL, 5%碳酸氢钠250 mL, 30 min后, 血压回升到100/55 mmHg, 2 h后, 症状明显缓解, 病人意识清楚, 呼吸平稳, 皮肤颜色恢复正常, 血压稳定收缩压100 mmHg~110 mmHg, 舒张压60 mmHg~70 mmHg, 第2天痊愈。

2 讨论

青霉素过敏反应的机制目前认为:第一, 制备不纯, 所含的低分子杂质或降解产物与蛋白质的结合形成抗原, 刺激机体产生变态反应。第二, 制剂中含大分子杂质, 它们本身为抗原, 能刺激机体产生变态反应。本例青霉素所致的过敏性休克在发生时间上与前两条途径不符, 因此, 考虑本例发生过敏性休克的机制可能是第三条途径引起的, 为青霉素在生产过程中或溶解后产生的杂质, 即青霉素噻唑酸等与蛋白质结合的产物青霉素噻唑蛋白, 它是引起大多数病人迟发性过敏反应的主要原因。

迟发过敏反应 篇7

病人, 男, 40岁, 农民。因上呼吸道感染, 于2007年11月8日入院。入院当天遵医嘱给予头孢曲松钠皮肤试验, 皮试前血压120/80 mmHg (1 mmHg=0.133 kPa) 、脉搏80/min、呼吸20/min, 既往无药物过敏史, 经常规头孢曲松钠药敏试验20 min后观察结果为阴性, 当时病人无任何不良反应。随后臀部肌肉注射头孢曲松钠0.5 g, 10 min后给予0.9%氯化钠250 mL加头孢曲松钠3 g静脉输注, 2 h后顺利输完, 无外渗及反应。输后2 h左右病人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 最先在胸前部皮肤出现红斑, 判定为头孢曲松钠过敏反应, 当时测血压为100/70 mmHg, 病人意识清醒, 立即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1 mL, 氧气吸入, 去枕平卧, 松开领口, 地塞米松20 mg静脉推注, 此时病人病情恶化, 全身皮肤转为紫红色, 口唇发绀, 呼吸困难加重, 呈叹息样, 呼吸10/min, 血压下降至测不到, 脉搏细数, 大腿肌肉僵硬, 四肢厥冷, 立即加大氧流量, 加强保暖, 再次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1 mL, 异丙嗪25 mg肌肉注射, 开通两路静脉输液, 5%葡萄糖500 mL加尼可刹米3.75 g 加洛贝林30 mg;5%葡萄糖500 mL加间羟胺80 mg加多巴胺80 mg, 以40 gtt/min速度静脉输注, 5%葡萄糖20 mL加10%葡萄糖酸钙10 mL静脉推注, 30 min后血压开始回升, 呼吸困难缓解, 心电监护示窦性心律、74/min, 律齐。继续监测血压平稳, 呼吸规律, 撤升压药、呼吸兴奋剂。又继续静脉输注5%碳酸氢钠200 mL, 0.9%氯化钠250 mL加维生素C 5 g, 经抢救及治疗, 病人于7 d后治愈出院。

2 体会

头孢曲松钠属杀菌性强而副反应小的头孢类抗生素, 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临床虽有用药后出现过敏性皮肤反应及胃肠道反应, 但少见过敏性休克, 应引起同行注意。此例头曲松钠引起过敏性休克的病人, 发生在停药2 h以后, 更是少见。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工作中, 即使在输液结束后, 也应准备好盐酸肾上腺素1支放在注射盘内, 随时备用, 这极大地缩短了抢救时间, 赢得了抢救时机。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 护士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急救意识。在执行各种处理时, 均需做好查对工作, 尤其是易发生过敏反应的药物, 要严密观察病人用药后的不良反应。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各种常见的急救操作技术, 熟悉所用药物的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 要具备果断的判断能力及应急能力, 一旦发现过敏反应, 在医生未到场之前, 争分夺秒, 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 挽救病人生命, 提高抢救成功率。用药前详细询问过敏史、用药史及家族史。凡有过敏史病人及患有过敏性疾病的病人均应禁用, 防止发生不良反应。

上一篇:陶瓷行业下一篇:T构箱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