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英文电影

2024-08-11

经典英文电影(精选12篇)

经典英文电影 篇1

随着多媒体教学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很多大学英语教师在课堂上放映英文电影或英文电影片段。英文电影中,那些经美国电影学院(American Film Institute, AFI)评选出的百部经典电影,或历年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的电影,可以作为经典英文电影材料。它们为英语学习者提供了真实而丰富的语言材料,是提高大学生英语听、说、译、写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有效途径;同时,由于我国大学英语教育忽略了对大学生异族文化意识与态度的培养[1],经典英文电影又富含浓郁的英语文化气息,正是学生了解和感受英语国家社会文化的重要渠道;并且,经典英文电影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上也有着重要作用。但是,由于高校对“经典英文电影”课堂定位的不同和英语教师使用目的的不同,教师对英文电影课堂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出现了英文电影教学的随意性、低效性的现象,学生感觉对英语学习帮助也不大[2]。笔者以中南大学开设的大学英语高级阶段人文素质课“经典英文电影”为例,探讨如何突破传统低效的英语教学模式,有针对性地整体设计“经典英文电影”课堂、改进英语教学模式,从而达到更佳的英语教学效果,进一步促进英语教学的人文化、交互化、立体化和多元化。

一、“经典英文电影”课堂的理论基础和设计原则

(一)“建构主义”理论及学习设计

建构主义从皮亚杰(J. Piaget)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至今[3],已得到了相当的发展,其相关的教学理论已日趋成熟。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双向的建构过程,个体的认知结构便是在主体对客体的“同化”和“顺应”的平衡过程中,不断发展以适应新的环境,逐步建立起新的认知结构[4]。因此,建构主义教学观下的课堂设计,应充分考虑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认知主体、在建构新知识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

在皮亚杰等研究的基础上,乔治·加农(GeorgeW. Gagnon)和米歇尔·柯蕾(Michelle Collay)等人对建构主义理论做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并总结出建构主义 学习设计CLD (Constructivist LearningDesign)所包含的六大基本要素[5],即“创设情境(Developing Situations) 、提出问 题 (AskingQuestions)、搭建桥梁(Building Bridges)、组织协作(Organizing Groupings) 、展示成 果 (ArrangingExhibits)和反思过程(Inviting Reflections)”。丰玉芳阐述了这六大基本要素的具体意义[6],认为创设情境是指要创设与学习主题相关的、接近现实生活的学习情境,从而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提出问题即提出与所学内容相关的问题,目的在于激发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深入地探讨问题,完成对知识的理解;搭建桥梁是将学生已有知识和新知识联系起来,搭建起通往新知识的桥梁;组织协作即通过分组互助、共同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展示成果即是小组将学习所获取的知识或对问题的解答以各种形式展现出来,完成知识的应用;反思过程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反思和评价,完成新知识体系的构建,并为以后的学习做好准备。

(二)“经典英文电影”课堂的教学目标和设计原则

作为高校人文素质选修课的“经典英文电影”课堂,所选择的英文电影应具有丰富的语言材料可供探讨和学习,要富含英语国家浓郁的社会历史文化以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此外,所选择的英文电影还应具有一定的人文艺术价值可供探讨和挖掘,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鉴于此,“经典英文电影”课堂的教学目标至少要达到:1丰富英语语言知识和提高英语交际能力的目标,即学生要掌握电影中的语言亮点,并在实际的语言交际中正确地使用这些语言;2理解电影中涉及的英语国家社会历史文化知识,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3探讨每部电影显著的艺术特征,以提高学生人文修养。

基于建构主义观下的“经典英文电影”课堂设计原则,要将学生放到整个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首先,课堂要为学生创建丰富而真实的学习交互情境,包含欣赏电影前的情境导入、电影赏析中与电影的交互情境、小组讨论中与学生之间的交互情境、成果展示中与学生和老师的交互情境等,学生在各种形式的交互情境中完成新知识的建构。其次,要设计并提出有效问题以供学生讨论,提出的问题要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利于学生由浅入深地探究所学知识;然后,通过小组协作的形式,学生通过生生互动与师生互动的方式,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通过协商、讨论等形式,建构起新知识;最后,学生再通过小组成果汇报的形式,在教师的引导下对自身学习进行评价和反思,进一步归纳和总结所学知识,找出自身的优点和不足,从而完成新知识的构建,并为未来的学习做好准备。

二、《阿甘正传》的课堂设计

为具体说明如何运用建构主义学习设计六要素进行“经典英文电影”课堂设计,我们选择以《阿甘正传》(Forrest Gump)为例,探讨将“经典英文电影”课作为大学人文素质选修课的具体课堂教学设计。《阿甘正传》于1994年上映,并在1995年美国奥斯卡颁奖典礼上一举赢得11项奥斯卡大奖。《阿甘正传》所再现的美国社会历史与文化,以及其丰富的英语语料价值和高度浓缩的有关人生价值的探讨,使其成为英文电影经典中的经典。

电影《阿甘正传》课堂教学目标可以为:一是通过听、说、翻译、讨论和写作等强化训练手段,学生学习并掌握电影里的语言精彩片段,并在实际的英语交际中使用这些语言;二是了解电影里涉及的美国历史文化,提高其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三是探讨有关人生的话题,注重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四是学会如何欣赏电影里的各种象征物,提高对电影艺术的鉴赏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人文艺术修养。

(一)创设情境

创设情境是整个课堂教学设计的第一步,旨在引起学生对该电影的关注和兴趣,了解如何更好地欣赏电影,从而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以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后面的课堂交际情境教学中,真正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

在赏析《阿甘正传》之前,教师可以对电影做简要介绍,或者引入好的影评稍作评论;也可以在课前布置任务,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并以PPT的形式在课堂上介绍《阿甘正传》的经典性,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以高度的热情投入该课堂的教学。教师要注意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如介绍该片的男主角汤姆·汉克斯(Tom Hanks),了解其精湛的演技是成就《阿甘正传》经典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并进一步讨论该电影成功的其他因素。

(二)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即教师从学习情境中选择出与该课堂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去解决;也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提出问题,从而为后面的学习起到指导作用[7]。提出的问题是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是学生从已有知识到新知识的纽带。提出问题是有效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部分,旨在为课堂小组协作学习做好准备,也有利于引导学生的专注力,并了解电影欣赏阶段时的重点。

围绕《阿甘正传》的课堂教学,其问题的设计和提出可以为:1《阿甘正传》中有很多经典的语言,哪些触动了你?为什么?2《阿甘正传》中涉及到的美国历史与文化知识有哪些?3电影中有哪些象征物?代表或象征着西方文化怎样的人生观或价值观?

(三)搭建桥梁

电影欣赏阶段是学生带着课堂提出的问题,根据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在多媒体的教学环境下赏析《阿甘正传》电影的阶段。在赏析电影的过程中,学生主体搭建起与电影这样生动形象客体之间的桥梁,在与电影的实时交互中,基于自身已有的知识,吸收新知识并将其内化,从而进一步建构新经验和新知识。

电影播放形式采用全影播放与跳跃式播放两种。全影播放让学生完整地欣赏完一部电影,再以跳跃式回放强调学生要建构的知识重点,包括一些哲理性的精彩语言片段和特定的美国历史与文化。经典语言片段可以在回放的过程中通过听、说、翻译等形式,让学生记住,也可以让学生来模仿电影台词,强化其记忆。电影字幕设置根据学生的水平可以为中英文或全英文,配音一定是原版英文。随着电影的播放,学生还可以模仿演员的发音、语音、语调,强化其英语口语和听力,提高语感能力。同时,在《阿甘正传》的欣赏过程中,学生要根据所提出的问题,有意识地做笔记或理解性地记忆电影中相关的部分,以便在观影后进行小组讨论。《阿甘正传》电影中的语言亮点,因为是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学生一般通过跟读、听、说和翻译等强化训练后可以立即记住,如“Life is like a box ofchocolates; 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ing toget”(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无法预料你将尝到什么味道)。电影中所涉及的美国历史文化,如越南战争、民权运动、中美建交、水门事件等,是学生了解英语国家历史文化的重要渠道,提高其跨文化交际意识的重要形式。由于电影中仅涉及而并未深入下去,学生可以在课后进一步查阅相关资料进行自主学习。因此,电影又是学生建构新知识的纽带,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提升了自我发展的能力。

(四)小组讨论

建构主义非常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交流与合作,包括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习环境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从而借助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建构新知识,进而建构更加准确和全面的知识意义[8]。在小组协作讨论的过程中,学生通过与电影的交互、学生的讨论、教师的引导,其主体性得以最大发挥,学习兴趣和热情得以充分调动,进而有效地促进学生之间知识、观点、思想和情感的相互交流和碰撞。同时,学生之间取长补短,进一步完善并深化对主题的意义探究,从而牢牢地建构起新知识,轻松实现从旧知识到新知识的意义建构。

小组讨论一开始,利用大脑短时记忆的特点,在刚播放完《阿甘正传》后,首先让学生回顾电影中的精美语言片段,并通过回放进一步挖掘、探讨这些语言背后隐含的人生哲理。如通过学习阿甘的母亲对小阿甘讲的这段话“If God intended everybody to be thesame, he’d have given us all braces on our legs”(如果上帝意在让人人彼此一样,他就会给我们每个人一双像你这样的脚撑),让学生学会“intend”“brace”等词汇的用法以及整个句子的结构和意义后,再根据阿甘的角色讨论它所隐含的美国价值观中“人人平等”的精神,提高学生对美国社会文化的理解。电影中这样富有哲理性的语言还有很多,引导学生一一列出,学习讨论并强化记忆这些精彩语言。然后,再根据提出的问题将学生分成四到五人一组的学习小组,进行基于不同任务的差异性学习和讨论,尤其是对电影中有关美国历史文化和人生价值观的讨论,从而协同完成对《阿甘正传》主题的深入学习。每个小组完成相应的讨论后,再结合一些问题进行共同讨论。比如,全班同学可以共同讨论电影中尼克松总统因“水门事件”而突然辞职的历史,及其暗含的人生或者命运的不确定性。这正如电影中羽毛这一象征物所暗示的人生哲理,也正如阿甘在电影中所体会的一样:“I don’t know if weeach have a destiny or if we’re all just floating aroundaccidental-like on a breeze. But I, I think maybe it’sboth”(我不知道我们是否已命中注定如此, 还是像风一样飘浮不定,但我觉得似乎两者皆有)。通过对这些语言及其暗含的人生哲理的分析,进一步强化学生对电影主题的认识,加深对电影艺术的理解,并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人文艺术修养。

(五)成果展示

基于小组讨论结果的成果展示,其形式可以多样化,可以让学生自由地参与讨论、评价小组展示的成果,老师给予实时的质疑和引导;也可以让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汇报小组讨论的结果等。成果展示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等对话交流的形式,学生从一个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一个积极的知识建构者,学习热情和兴趣得以激发,学习潜能得以发挥。同时,通过掌握电影中的经典语言和用英语进行小组讨论,学生的英语水平得以锻炼和提升,轻松地建构起相应的英语知识,提升英语综合运用水平。通过小组之间的成果分享和全班同学的讨论交流,学生进一步加深对《阿甘正传》电影主题的理解,拓展相应的美国历史文化知识,提高其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水平。对电影暗含的人生哲理的分享,也势必会引导学生修正或完善自己相应的人生价值观,进而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

有关《阿甘正传》中涉及的美国社会文化,如讨论美国“垮掉一代(Beat Generation)”的文化时,以珍妮为典型代表,可以从性、毒品、音乐等多角度地描述探讨“垮掉一代”的文化特征;讨论“There’s onlyso much fortune a man really needs, and the rest is justfor showing off”(一个人真正需要的财富就那么一点点, 其余的只是用来炫耀而已)这段话所隐含的金钱观时,可以让学生进行一场辩论,给学生足够的主动和自由,讲出社会上的各种金钱观,并进一步谈出自己的金钱观,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在成果分享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在课后查阅资料,并选取任何自己喜欢的角度写一篇《阿甘正传》的英文影评,交予教师评阅后,选出一些佳作在课堂上展示,从而再一次强化学生对《阿甘正传》这一经典电影的理解和认识,将课堂上所建构的新知识真正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六)评价与反思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生是自身知识意义的建构者,需要在知识建构的过程中了解自身的学习兴趣、特点、能力和不足。评价与反思旨在对教学起到“反拔作用”(washback),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对自身学习的正反拔作用,进一步发掘自己,提高自我管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提升自我发展的能力,从而为进一步获取新知识、建构新经验做好准备。

针对《阿甘正传》的评价与反思,首先是在小组范围内,学生根据自己和同学的发言和展示进行自评和互评,然后是小组之间的组际互评,最后是老师的总结和评价。学生通过以上几个层次的评价与反思,进一步挖掘自身的学习特点,找出不足之处,从而在以后的学习中有针对性地改进,进而完善自身的学习过程。

三、结语

“经典英文电影”要真正进入大学英语教学课堂,关键在于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的有效性。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生要在丰富而真实的情境下,在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下建构新知识意义,为“经典英文电影”课堂的有效教学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撑;基于建构主义学习设计六大基本要素的课堂设计,为“经典英文电影”课堂的设计提供了可供操作的指导性原则。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进行“经典英文电影”课堂的有效教学,要创设好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热情、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交互对话情境,真正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贯穿于整个课堂活动设计和课堂教学过程,确定基于学生已有知识的合理教学目标,统筹安排并组织好课堂各环节的相互关系,处理好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生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互动合作关系,并进行有效地总结、评价与反思。这样,笔者相信,“经典英文电影”课程将会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出它该有的语用价值、文化价值和人文价值。

经典英文电影 篇2

25部口语练习电影

1阿甘正传 “FORREST GUMP” 主演:Tom Hanks 汤姆 汉克斯

2电子情书 “YOU’VE GOT MAIL” 主演:Tom Hanks 汤姆 汉克斯 Meg Ryan 梅格 瑞安

3居家男人 “THE FAMILY MAN” 主演:Nicolas Cage 尼科拉斯 凯奇 Tea Leoni 蒂 里奥尼

4公主日记I.II.“THE PRINCESS DIARIES I II” 主演:Julie Andrews 朱丽 安德鲁斯 Anne Hatthaway 安妮 哈德威

5逃跑的新娘 “THE RUNAWAY BRIDE” 主演:Juliet Roberts 朱丽叶 罗伯斯 Richard Gere 理查 基尔

6新岳父大人 “FATHER OF THE BRIDE” 主演:Steve Martin 斯蒂夫 马丁 Diane Keaton 戴安 基顿

7BJ单身日记 “BRIDGET JONES’ DIARY I II” 主演:Renee Zellweger 雷尼 奇维格 Hugh Grant 休 格兰特

8奔腾年代 “SEA BISCUIT” 主演:Toby McQuaire 托比 迈奎尔

9蒙娜丽莎的微笑 “Mona Lisa’s Smile” 主演:Julia Roberts朱丽叶 罗伯斯 Julia Stiles 朱丽亚 斯蒂尔斯 Kristen Dunst 克里斯滕 等斯特

10甜心先生 “Jerry Maguaire” 主演:Tom Cruise 汤姆 克鲁斯 Renee Zelleweger 雷尼 奇维格

11热血强人 “Remember the Titans” 主演:Danzel Washington 丹泽尔 华盛顿

12铁血教练 “Coach Carter” 主演: Samuel Jackson萨姆尔 杰克逊

13重建人生 “Life As a House” 主演:Kevin Cline 凯文 克莱恩 Kristin Scott Thomas 克里斯丁 斯科特 托马斯 Hayden Christensen 海登 克里斯滕森

14海上钢琴师 “The Legend of 1900” 主演:Tim Roth 蒂姆 罗斯

15大话王 “Liar Liar” 主演:Jim Carrie 金 凯利

16单身插班生 “About a Boy” 主演:Hugn Grant 修 格兰特 17风流奇男子 “Alfie” 主演: Jude Law 裘德 洛

18妙手情真 “Patch Adams” 主演: Robin Williams 罗宾 威廉斯

19变人 “Bicentennial Man” 主演: Robin Williams 罗宾 威廉斯

20猫屎先生 “As good as it gets” 主演:Jack NIckelson 杰克 尼科尔森 Helen Hunt 海伦 亨特

21完美男人 “The Perfect Man” 主演: Hilary Duff 希拉里 荙芙 Chris Noth 克里斯 诺斯

22婚礼男友 “The Wedding Date” 主演:Debra Messing 戴博拉 梅西 Dermot Mulroney 德莫特 麦隆尼

23男人百分百 “What Women Want” 主演:Mel Gibson 梅尔 吉普森 Helen Hunt 海伦 亨特

24老爸向前冲/冒牌老爸 “Big Daddy” 主演:Adam Sandler 亚当 桑德勒

25大鱼 “Big Fish” 主演:Evan McGregor 伊万 麦克格

20部最浪漫电影

1.缘分的天空(又名“西雅图不眠夜”)(1993)主演:汤姆 汉克斯和美琪 莱恩

“这部电影使我们更加相信爱情的魔力,可能我们确实都有各自不同的命运,而相爱的人生命的轨迹是会交汇在一起的。” 2.泰坦尼克号(1997)

主演:莱昂那多 迪卡葡里奥和凯特 温斯莉

“每个人都梦想有那种完美的爱,体会那一闪即逝的火花。而电影中那对上了年纪的夫妇一起躺在床上,彼此握着对方的手,平静地等待死亡的情景,简直让我感动得要死。” 3.乱世佳人(1939)

主演:克拉克 盖博和费雯丽

“每个女人都想成为郝思嘉,周围总是有一大群男人环绕着,而克拉克 盖博则是每个女人的梦中情人。” 4.卡萨布兰卡(1942)主演: 亨佛莱 鲍嘉和英格丽 褒蔓

“整部电影的悲剧色彩,极度的戏剧性,英格丽 褒蔓哀伤的眼睛和无可挑剔的脸庞,简直让人心碎。” 5.风月俏佳人(1990)

主演:理察德 基尔和朱丽亚 罗拨姿

“每个人都是一颗未经雕琢的濮玉,我们所需要的只是找到合适的人来雕琢我们,使我们变成真正的闪闪发光的钻石。这部电影给了我们找到心目中理想对象的希望。” 6.当哈里遇上了莎莉(1989)主演:比尔 克里斯多尔和美琪 莱恩

“这部电影中最令人难忘的就是在新年之夜,当众人都沉浸在庆祝新年的气氛中,比尔 克里斯多尔向美琪 莱恩的住所跑去。他讲的话更是精彩:‘当你终于知道自己已经爱上某人时,你就一分钟也不想再过没有她的日子了。’” 7.人鬼情未了(1990)

主演:帕特里克 斯维兹和黛咪 摩尔

“真正的爱永远都不会消逝。” 8.此情可待成追忆(1957)主演:加里 格兰特和黛伯拉 科尔

“每次看到加里 格兰特知道了黛伯拉 科尔为什么没到帝国大厦楼顶和他见面的原因时,我就止不住自己的泪水,实在是太感人了!” 9.罗密欧与朱丽叶(1968, 1996)

主演:莱昂那多 怀汀和奥丽维亚 胡赛(1968 年版本);莱昂那多 迪卡葡里奥和克莱尔 丹尼丝(1996 年版本)

“这部电影简直很难用言语来形容。即使你一开始就知道结尾了也没有关系。” 10.天使之城(1998)

主演:尼古拉斯 凯奇和美琪 莱恩

“有人会为爱情而放弃永生的机会,太令人感动了。” 11.网上情缘(1998)主演:汤姆 汉克斯和美琪 莱恩

“这就是今天许多人的相识方式,我们自己也可能在网上碰到一个人,而在生活中我们从没见过。美琪 莱恩和汤姆 汉克斯简直是绝配。” 12.爱情故事(1970)

主演:瑞安 奥尼尔和爱丽 马克格劳

“电影向我们展示了无条件的爱的真正含义 – 照顾你所爱的人。” 13.缘定今生(1980)

主演:克里斯多佛 里夫和珍 西摩尔

“这部电影具有动人心弦的力量,使我们更加相信人与人之间是有缘分的。” 14.廊桥遗梦(1995)

主演:科林特 伊斯特伍德和梅丽尔 斯特里普

“每个结了婚的女人都有这样的幻想,只是大部分人没有这样的机会。只有成熟的女人才会欣赏这部电影,十七、八岁的女孩们还没有足够的生活经历来真正理解影片。” 15.辣身舞(1987)

主演:帕特里克 斯维兹和珍尼佛 格蕾

“坏男孩和好女孩之间的故事总是引人入胜的。” 16.当你沉睡时(1995)

主演:比尔 普曼和桑德拉 布洛克

“当你迷恋上某人时,你就无法意识到你的真爱是谁。这部电影真实可信,还有一个令人充满希望的大团圆结局!” 17.希望永在(1998)

主演:小哈里 考尼科和桑德拉 布洛克

“说明尽管你可能在感情上遭受重创,但仍然有很多人关心你,甚至更爱你。” 18.新娘不是我(1997)

主演:德莫特 穆罗尼和朱丽亚 罗伯茨

“真爱意味着要适时地放手,只要你爱的人幸福。而且这部影片的音响效果特别好。” 19.龙风配(又名萨布里娜)(1954, 1995)

主演:亨佛莱 鲍嘉,奥黛利 赫本和威廉姆 霍登(1954 版本);哈里森 福特,朱丽 奥梦德和格莱格 金内尔(1995 版本)

“灰姑娘的故事是存在的,王子可能还需要更聪明一点。” 20.军官和绅士(1982)

主演:理察德 基尔和黛伯拉 温格

“黛伯拉 温格被从工厂的枯燥生活中挽救出来了,还有理察德 基尔穿上那套军官的制服简直帅呆了!”

20部商业电影

1、Wall Street(1987)

内部交易是违法的,不违法怎么能够发财。关键看如何违法同时可以掩盖。不看这个影片怎么能够随便进入股市。

2、Glengarry Glenn Ross(1992)

当房地产进入萧条的时候,美国的房屋中介的销售顾问都在忙什么?他们如何利用数据库,如何门到门地将房地产销售出去。如何在萧条期包装房地产,如何瞄准新婚家庭的住房需求,如何对准投资需求?看了才知道,如今的美国房地产萧条肯定不会是问题。

3、Trading Places(1983)

经济是交易行为的代名词。只要有交易,就需要学会评估交易是否合算,就需要透视交易对方内心的秘密。交易中学到三个核心法则,在世界上任何国家,如何地方只要有交易的地方都适用的本质法则。

4、Boiler Room(2000)

难以想像的是违法交易几乎与证券市场形影不离。一个19岁的年轻人如此近距离地目睹财富的操纵过程,让谁富有,那不过是一个随机的选择。

5、Pirates of Silicon Valley(1999)

比尔•盖茨与斯蒂夫•乔布斯在所有方面的看法,观点都是对立的。他们只有在一个事情上是绝对共同的,那就是尽一切可能封杀这个影片。硅谷的高科技公司是如何孵化的,是怎么演变成今天这个样子的,不到25岁的年轻人利用了什么样的市场规则,又是如何让市场规则,让客户,让竞争对手形成一个共同体的。阴谋一个接一个,层出不穷的点子笼罩在硅谷的上空。

6、The Coca-Cola Kid(1985)

不是地震中的可乐男孩,而是美国男孩的可乐生涯。作为一个碳酸饮料的营销从业员,他不得不回答一个问题,在边远的澳大利亚小镇,为什么没有一瓶可口可乐?营销是生意不可缺的部分。尤其是创业中不可缺少。一个男孩用可乐创造一个事业的故事。

7、The Secret of My Succe$s(1987)

任何年轻人的梦想中都至少包括两个绝对共同的东西,一个是金钱,一个是美女。明天早晨醒来,发现你不过就是一个北漂的时候,不过就是陷入大上海茫茫人海中的一个小小小小的水滴的时候,如何实现自己梦想中这两个无法或缺的元素。且看美国堪萨斯的男孩在纽约飘荡的历程。如果纽约可以代表近100年人类商业活动的中心,那么,任何21世纪的年轻人,你不得不面对大城市的喧嚣,躁动,美女可以让你实现金钱的梦想,同样,金钱也可以让你品味美女的诱惑。去追求你梦想中的金钱,美女吧。

8、In Good Company(2004)

想成为全球级别的公司,怎么能够不看这个影片,至少5次以上呢。大公司都是通过收购来长大的。你会收购吗?知道收购后销售主管是怎么想的吗?知道销售人员背后议论什么吗?联想收购IBM失败的核心因素就是根本没有看懂这个影片。你看得懂吗?当公司与公司之间发生买卖的时候,公司一元的你,位置在哪里?

9、Barcelona(1994)

美国人的销售方式,销售方法真的可以同行全球吗?一个美国销售在西班牙的销售经历让我们学到销售的价值观,销售对客户文化的处理方式,销售对客户关系的把握。

10、Jerry Maguire(1996)

做生意要拿出诚意来。这个影片为美国文化提供了两条经典的短语,风行美国经久不衰。show me the money 让我看到钱才是真的。任何生意都如此。怎么才能看到钱,什么情况下,你会忘记这一点,而且通常是客户劝你忘记这一点。生意中没有牢靠的友谊,这是你在创业前必须要牢记的教训。做销售,建立大客户关系不容易。认真看上10遍吧。

11.office space 1999

公司缩减规模,预备裁员的时候,这个哥们居然不知道,而且,就在裁员开始的那天,他却决定请假一天。他的两个办公室的好友已经处在被开掉的边缘,无奈,哥们三个决定实施一个神秘计划,将公司帐号上的钱陆续转移,当然,通过木马病毒的方式。然而,由于这个哥们本来对办公室工作就没有感觉,于是,对于裁员特别轻松,满不在乎,公司高层偏偏就欣赏这样的态度,他居然被留下了。

办公室政治课实战教材。市场经济环境中公司遇到危机时,裁员的本质动机,员工对公司的作用的核心意义都是必须要学习的商业社会的基本规则。

12.the corporation 2003

18世纪美国法律正式通过了一个企业可以是一个个人的组织行为后,到21世纪,仅仅两个多世纪,美国的这个公司法居然影响了全球,你可以在中国的公司法中也看到类似的描述。恰好是这样的法律文本影响了人类社会的组织形态,这个冠之以法人的称号横行全球,世界每一个角度都受到影响。个人的贪婪,个人的无度,个人的欲望没有止境地扩张,膨胀。从最深刻的本质揭示了资本主义商业规则,并无情地揭示了其存在的弊病以及可以打败之的机会。

商业法,垄断法,公司治理的必修课程。

13.the insider 1999

当商业秘密与巨额货币纠缠在一起的时候,阿尔8226;帕西诺主演的主持人面对了两难的处境。在资本主义的商业社会,在没有约束的情况下,金钱可以换来什么?商业社会的本质是货币自由交换,只要你情我愿,交换什么都可以,哪怕是交换对公众危害严重的吸烟的秘密。科学家的良知能否用钱收购,中国古语说的有钱能是鬼推磨,真的在外国对于鬼来说有效吗?

交易中的商业价值,交易中的定价原理,商业信誉在交易中的作用都是这个影片中活生生地展示出来的,商科学生必须要理解金钱统治人类社会的必然结果,以及这种结果具备的不可逆的特性。

14.the hudsucker proxy 1994

一个缓慢叙事风格的影片。一个票房不怎么样的影片,一个懂商业的人说好的影片,一个社会大众看不懂的影片。一个公司的老板自杀了,似乎特别符合现在的萧条期的潮流。然而,老板自杀了,其公司还蒸蒸日上呢,董事会的实权人物开始行动,行动的目的当然是私欲横流,监管呢?正直呢?

公司治理,企业董事会操作实战等都是这个影片不可多得的实战教案。学吧,从血淋淋中学到教训,并用来治理好自己的大型企业。

15.antitrust 2001

商业社会信任容易建立吗?谁值得信任、给钱的人值得信任吗?给你一个录用的机会就值得信任吗?影片中的大型软件公司暗指微软,公司老板也是用比尔盖茨为原型的。从斯坦福录用天才软件工程师毕业生,然后应付已经严重推迟了的软件发布日期,然而,信任却突然成了一个问题,一个公司,法律,个人,专业性之间复杂的,纠缠不清的问题。

任何学科的学生都要看上五遍。毕业了,有的是大公司如同鳄鱼一样盯着你,不是用鳄鱼般的嘴,而是用诱人的薪酬,宽松的待遇包装起来的网,你已经准备好投怀送抱了吗?

16.rogue trader 1998

学习银行业务,尤其是投资业务最好的教材。一个能够将百年老字号银行一夜之间弄垮的业务模式到底是什么?其中伴随着一个职员怎样的人生辉煌?如何巧妙地利用廉价的不懂业务的员工?如何利用大银行罕见的机会?

还记得里森在巴林银行的所作所为吗?应该不会忘记2008年华尔街横行的杠杆吧。学习金融,学习投资,学习银行业基本操作的实战教案,怎么能够错过?!

17.other peoples’s money 1991

商业法,企业兼并,商业诉讼规范,商业流程,兼并重组流程等。也是一个基于美国真实故事改编的影片。美国商业自由市场中到处充满了利己行为与利他行为的冲突,矛盾。也恰好是这些冲突和矛盾中可以学到不同的人的心思,不同的人的动机,以及各种让人眼花缭乱的手段。

商业法的学生,商科学生,法律学生必看。

18.disclosure 1994

迈克尔道格拉斯的影片总是让人经久不忘。这个影片的主题是性骚扰,是公司办公室性骚扰。一个高管面对提升的机会,提升的关键人是他大学的女友,女友的动机并不单纯,在办公室发生了一切,一切,第二天却在法庭相见。

商业法,办公室行为,公司群体人际关系行为准则,公司高管提拔等都是难得的教材,生动的雷人的教案。

万万不能错过的是道格拉斯的滔滔不绝,振振有词以及慷慨激昂。

19.what women want 2000

用最巧妙的方式揭示女性所思所想的影片。天生上帝都羡慕的帅哥自以为是,从事的又是广告行业,居然没有机会升迁,居然老板还是女性。一个意外,就一个小小的车祸,让他具备了能够阅读女性头脑的能力,他居然真的发现了女性竟然是这么想的。

商业心理学,女性行为学,广告学等都是这个影片中最需要学习的亮点。

20.barbarians at the gate 1993 当一个大师级的销售高手销售的产品是他的公司的时候,你要小心了,因为你面对着千载难逢的机会,那就是发大财的机会。看好他的公司的股票,立刻购买,无论多少钱都要买,因为眼看着他将这个公司的股票从40推到100,一个夜晚并不漫长,一个夜晚让有钱的更加有钱,贪婪是商业资本主义社会无法回避的主题,当然也无法忘记,每次贪婪遇到正直,为什么赢的总是贪婪。

现代公司政治,公司价值,投资机会,销售技巧等都是这个影片贯穿始终的启发。

100部校园电影

1,魔法灰姑娘〔超级推荐〕(安妮海瑟薇主演)

2,贱女孩〔超级推荐〕(林赛罗汉主演)

3,灰姑娘的玻璃手机〔超级推荐〕

4,美人鱼〔超级推荐〕(里面音乐也很好听)

5,舞出我人生〔超级推荐〕(励志的!刚出了第二部)

6,录取通知书

7,水瓶座女孩

8,倒霉爱神(2006林赛罗汉主演)

9,儿女一箩筐

10,冰雪公主〔超级推荐〕

11,我的朋友是明星〔超级推荐〕

12,辣妈辣妹〔超级推荐〕(林赛罗汉主演)

13,物质女孩〔超级推荐〕

14,疯狂金龟车(林赛罗汉主演)

15,平民天后〔超级推荐〕

16,公主日记(不用说勒)〔超级推荐〕(还有第二部哟!)

17,歌舞青春〔超级推荐〕[很热的电影!](Ⅰ和Ⅱ都喜欢)

18,律政俏佳人 19,麻辣宝贝〔超级推荐〕

20,恋爱刺客

21,美少女啦啦队〔超级推荐〕

22,12月男孩〔超级推荐〕(哈利波特演的哟)

23,足球尤物

24,魔法双星

25,超完美男人〔超级推荐〕

25,劲歌飞扬〔超级推荐〕

26,纽约时刻

27,奶牛美女

28,穿PRADA的恶魔〔超级推荐〕

29,天生一对

30,高校天后〔超级推荐〕

31,像乔丹一样

32,牛仔裤的夏天〔超级推荐超感人~〕

33,初恋的回忆〔超级推荐 欣慰~〕

34,甜心辣舞〔超级推荐〕

35,花豹美眉

36,女兵报道

37,女生向前翻〔超级推荐 很立志!〕

38,小姐好辣

39,欧洲任我行

40,留级之王 41,风云才女(希尔顿酒店继承人之一尼克?希尔顿首部主打影片!这是一部有关大学女生校园生活的喜剧,影片描述大学校园里一群正处于青春叛逆期、蠢蠢欲动的特权阶层少男少女平日里生活的点点滴滴…… 有点点SEX)〔超级推荐I LOVE HILTON SISTERS〕

42,谁领风骚〔超级推荐 女生的可怕和可爱〕

43,SAVED 44,疯狂有理

45,初露锋芒

46,美丽坏宝贝〔超级推荐(很有教育意义)〕

47, 新欢乐满堂

48,几乎正常

49,总统千金欧游记

50,辣妹保镖

51,我爱猫头鹰

52,朋友一场

53,偶像有约

54,彻夜狂欢

55,窈窕美眉

56,第1女儿〔超级推荐〕

57,被拯救者

58,对此承诺〔超级推荐〕

59,魔法保姆

60.对面恶女看过来

61,变装拍档〔超级推荐〕

62,虚拟偶像

63,新丁驾到 64,怪女孩出列〔超级推荐〕

65,一吻定江山

66.篮球兄弟

67,流行教母

68,魅力四射

69,美国甜心

70,超完美夺分〔超级推荐〕

80——86美国派1——6 87,小王子(韩)

88,不设防都市(韩)

89,科洛弗档案

90,十诫

91.恋爱假期(急速推荐)

92.乔治亚法则(林赛罗汉)

93.美女与丑姑(风流女帕里斯希尔顿新作)

94.附注我爱你(新片!唯美爱情)

95.珍妮朱诺(韩国,有关怀孕少女和纯情少男的)

英文电影教学初探 篇3

【关键词】英文电影 教学 语言

英国语言学家Palmer认为:“语言必须在情景中呈现和练习”。必须通过真实的交际情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即语言使用不能离开一定的社会情景。因此,用英文电影辅助英文教学,不仅保证了语言材料和语言环境的真实性,而且还生动地把文化知识、社交技巧、商业策略等展示出来,促使学生在跨文化的意识中培养语感,提高英文听说能力,拓展自己的交际视野。

Krashen在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提出的语言输入假说指出,教师应该让学习者接触到大量具有实际意义,生动而又有所关联的信息,习得才能顺利进行。英文原声电影使教学更加形象、直观、生动,使学生学得快、记得牢,不断激发其英语学习兴趣,同时有利于学习者放松心情,降低焦虑感,更好地进行语言学习。

英语原版电影能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听、说、改编、模仿等技巧。在创设的语言环境里,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它以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为基础,使语言学习的过程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的意识和大胆实践的魄力。其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最大限度提高学习兴趣

影片创造了轻松的英文学习氛围,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加了学习趣味性,从而使学生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研究表明,第二语言的学习效果和情感因素密切相关,因此,要在最大限度上减少影响语言学习效果的消极态度,而电影恰恰给学习者提供了一个轻松的氛围。

2.提高学生听力水平

英语原版电影中纯正地道的语音,能让学生不断提高听力。一般课堂上的听力训练没有情景,学生理解起来很吃力。而观看原版电影则不同:影片中语言纯正地道,发音清晰准确,图文并茂,原汁原味而且演员的表情、肢体语言以及特定的情景、故事的情节发展对学生理解有很大的帮助。学生可以在轻松的视听过程中感受生活中的英语,在真实的语境中感受正常的英语语速。

3.全方位促进语言输入

影片有益于学生听力能力的提高,促进地道的、口语化的英文的输入。放映前,教师可讲解一下影片中的语言难点和要点。放映时,学生会着重注意这些语言点,加深对它们的理解和应用。比如在阿甘正传中:Life wa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You never know whatyou’re going to get.这些简单的句子,都是生活中典型的口语,学生通过大量的听力训练,不仅加深了听力理解,而且促进了真实、鲜活的语言的导入,有助于他们适应真实的语言环境。

4.强化语言输出

为学生练习写作提供素材,为学生练习口语构建了平台。观看一部原版电影,学生了解了英语国家的文化风俗之后,趁学生还沉浸在故事情节中时,趁热打铁,让学生复述电影的故事情节,或让学生就影片中某一现象进行辩论,或就中西不同交际的文化的不同理解发表见解,或让学生自己当导演,给同一影片配上不同的结尾,或让学生交流影片中印象最深的一幕,或给学生分发台词复印件让学生跟着影片对口型,进行影视原文配音,或让学生根据影片自编、自排、自练,相互交流,融于表演之中,自娱自乐,加强协作配合,进行语言沟通,促进语言的输出。同时,优秀的外国原版电影故事情节感人,学生可以有感而发,对影片进行评论。观看完此片后,教师可布置学生写影评。评论的内容可以是整部电影,也可以是某一个人物或一件事。学生的写作热情会非常高,从不同视角度抒发自己的感受。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英文原版电影欣赏有益地丰富了教学手段,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应该注意几个问题:

1.在选材上,教师一定要先了解影片的内容,选择合适的、有教育意义的题材

对所选影片要精心剪裁加工,并且,影视英语教学毕竟是一种非主流的课堂教学形式,适合于在正常教学过程中穿插进行。若次数太频繁,有可能会影响正常的教学。教师可以主要就精选的电影片段进行教学,而整部电影的欣赏要求学生在学校校园网的教学资源栏目下自行观看。课堂教学主要包括俚语和语音的讲解,文化现象的解释,相关实用文体的写作,并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或配音等口语活动,对比分析中国的文化传统进行分组讨论,或开展一些其他任务活动。

2.在播放影片前,给学生讲解一定的电影背景知识是十分必要的,可以加深学生对影片的理解

还有影片的语言,是美语,英语?是现代还是古代英语?等等,都要介绍清楚,才不会造成学生的迷惑和用语的混淆。然后对选取的优秀片段进行一次复合式听写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观看这段时尤为注意,为观看影片后的教学做了良好的准备。播放中,可以在恰当的时候暂停影片,讲解影片优秀片段所涉及的语言点。通过回放的形式来加深学生的印象,进入关键片段之前,可以告诉学生注意主人公的语言风格,从而进一步加深对人物的理解。教师应该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根据影片所剖析的社会现象或就某个人物性格展开讨论。也可以让学生就某个情节进行模仿或改编,用角色表演的方式展现出来。播放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对电影的大意进行复述,可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各组选派一名发言,之后对该影片的各个优秀片段进行重放与复合式听写,对其中的语言现象要进行解释。

3.电影教学打破了传统外语教学的局限,在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过程中突出了它特有的优势,但对任课教师是一种挑战

为了安排电影学习活动,教师要花大量的时间反复观看影片,某些人物如果使用了生僻词汇或俚语、俗语,教师还需要查阅有关资料,向其他教师请教。原版电影大都有复杂的情节,学生要听懂、看懂有相当大的难度,教师如果只是简单地介绍故事情节,将电影从头到尾放一遍,提几个理解的问题,学生会因为看得似懂非懂而心灰意冷,挫伤其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如果教师过多地中断电影放映,详细讲解电影中的某些细节,不但打断了电影的自然节奏,还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

4.国内影视英语选修课程的开设并不普及,相关的教材也十分缺乏,因此,大多数老师都是在独自摸索,可供参考的教学资料、教学模式及方法少之又少

浅析英文电影片名翻译 篇4

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更是一项产业。自2006年起,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中西文化交流的日益扩大和深入,中国电影已经渐渐受到世界的关注,与此同时,越来越多优秀的国外影片也被引进中国,成为中国老百姓娱乐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外国电影进入中国市场,电影片名最先进入人们的视野,大部分普通观众主要依据它的中文译本对其做出看还是不看的取舍。因此,片名已经成为影视片的品牌商标,具有强烈的商业宣传作用,是电影的点睛之笔。它是一部影片留给大众的第一印象,在广告宣传和海报上都处于十分醒目的位置。一个绝妙的译名不仅能大大促进国家和地区间的跨文化交流,还能为影片带来可观的票房收入。一个好的电影译名就是一部外国电影的成功广告,可以迅速吸引大众接受电影、观看电影。因此,电影片名翻译非常值得我们探讨和研究。然而,电影片名翻译作为一种非文学领域的翻译,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目前,英文电影译名最突出的问题是混乱、不统一。同一影片有多种译名的现象屡见不鲜,常让人感到无所适从,有时要花费很大的精力才能把西片原名与五花八门的译名对上号。

二、英文电影片名误译原因

1. 对文化内涵缺乏了解

“标题要等到别的翻译任务都完成以后再进行翻译”[1](纽马克,1988∶12)。所以,译者要在看完整部电影并完全理解这部电影的基础上再翻译电影的片名。文化是“使用一种特定语言作为其表达方式的那个群体的特定的生活方式和表达方式”[2](纽马克,1998∶21)。显然,在电影片名里也包含着某种文化内涵。如果译者不能意识到或者误解了这种文化内涵,那就很可能会对片名造成误译。

例如:引进西方电影初期,大陆译名多为直译,比较严肃和忠实于原名;港台译名多为意译,比较随意,商业味较浓。美国电影American Beauty,大陆和香港都有自己各自的片名译文版本。大陆译作《美国美人》,香港译作《美国丽人》。但不幸的是这两个简单的直译版本都是误译。根据《美国传统词典》 (the 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American Beauty”是一种玫瑰花,花大叶长,呈紫红色。这种花美丽而神圣,象征着神圣的爱情。在影片中,导演用联想的手法,用这种花来象征着一个女孩的爱。所以台湾译本《美国心·玫瑰情》更加合适。Brave heart大陆译作《勇敢的心》,香港译作《惊世未了情》,而台湾则译作《英雄本色》。

2. 单纯追求商业利润

电影作为一项娱乐产业,除了要娱乐大众更要赚取票房收入。所以电影片名的翻译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整个电影的营销策略的影响。为了吸引观众,有些电影片名的翻译故弄玄虚,跟电影的故事情节没有任何关系。让我们来看下面的例子:

如:美国电影Ghost,大陆译为《幽灵》或《鬼魂》,香港译为《人鬼情未了》,台湾译为《第六感生死恋》;Pretty Woman,大陆译为《漂亮女人》,香港译为《风月俏佳人》,台湾译为《麻雀变凤凰》。Original Sin被译为《原罪》、《激情叛侣》;而The Shawshank Redemption则是《肖申克的救赎》、《月黑高飞》、《刺激1995》;The Lives Of Others译作《别人的生活》、《窃听风暴》;而Mission Impossible则被译为《不可完成的任务》、《无法完成的使命》、《碟中谍》。

假如读者看过上述提到的电影,就会发现后一个电影片名译本跟原文相距甚远,跟故事情节也不相符。但是现在仍有很多人,单纯追求商业利润,不顾任何翻译原则,从而造成了很多误译。

3. 网络的迅速发展对电影的先期传播作用

网络上的译名通常五花八门、参差不齐,有的为了吸引观众,增加点击率,更是随意翻译。报刊、电视等媒体随意使用自己喜爱的译名,使得译名更为混乱。例如Mrs Doubtfire,译为《道特菲尔太太》、《道布特菲尔夫人》、《疑火太太》,而该片在港台公映时又被分别译为《肥妈先生》、《窈窕奶爸》,这样它就拥有了五个令人困惑的译名。尼古拉斯·凯奇的大片The Rock网上被译为《石头》、《石破天惊》,在公映时被译为《勇闯夺命岛》。而早在十九世纪,中国学者严复就提出“信、达、雅”的翻译标准,这成为译者普遍遵守的指导原则。

三、基本翻译原则

1. 译名应保留原有文化内涵原则

这是最基本的原则。考虑到源语和目标语的文化差异,英语电影片名不可避免地包含一些本国文化特有的内涵。如前文所讲,误译是因为没有意识到误解了原片名包含的文化内涵。这样,就要求译者考虑到标题的文化内涵,在目标语中重构其文化内涵。“电影翻译中重建文化意向的重要性在于能促进和目标观众的交流,让他们及时有效地理解源语的文化内涵”[3](柴梅萍,2001.4)。具有文化特色的翻译被认为是最难翻译的内容之一。影片是生活中或实或虚的反映,体现电影内容的片名自然而然也包含了很多文化因素,给翻译造成困难。体现文化内涵的方式多种多样,如文化词、习语等。如电影First Blood,是个习语,意为“首战告捷”,但一直被译为《第一滴血》。All About Eve中Eve为神话故事中的夏娃,同样,若直译为《夏娃》,也令人费解。又如:电影Seven(《七宗罪》)。根据旧约全书,在地狱里名叫“撒旦”的恶魔有七种,它们的形象被用来象征七种死罪,那就是“骄傲,嫉妒,愤怒,懒惰,贪吃,贪婪,欲望”。电影里随处可见“七”的影子,七种罪行,七种刑罚,七次下雨,故事在七个地方发生,故事在第七个晚上七点结束。电影里,“七”其实暗示了罪孽和处罚。如果简单地将电影片名译成《七》,观众肯定困惑不解,但是译成《七宗罪》,观众就容易了解剧情。与之相反,The Third Man曾被译为《第三者》,给人的第一印象是爱情旋涡里的三角恋,而本片的第三者其实是指目睹一场凶杀的第三个目击者,原译名与实际内容相差极大。

2. 译名应具备语言艺术美感原则

电影片名翻译也要考虑到目标语观众的审美期待,片名不能影响观众的理解,不能太张扬也不能太粗鲁。一个好的电影片名译本应该富于节奏的美感,读起来琅琅上口。这样不但有商业和美学效果,而且能对观众产生吸引力。另外,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的审美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客观上要求译名具有艺术性,可供欣赏,引起共鸣。好的译名传递着“美”的信息,常引起观众遐想,有先睹为快的强烈欲望。

例如:Gone with the Wind这部电影是由同名畅销书改编而成的,小说的中译本是《飘》。但作为电影片名,从审美的角度来说,《乱世佳人》更加合适,我们还可以找到很多类似的例子。比如:Bathing Beauty(《出水芙蓉》),Die Hard(《虎胆龙威》),You Can’t Take It With You(《浮生若梦》),The Legend o the Fall(《燃情岁月》),Prelude to a Kiss(《一吻倾情》),Moonlight(《披星戴月》),It Happened One Night(《一夜风流》),The Secret Agent(《间谍末日》)。译名言简意赅,字里行间传递了强烈的信息,具有音韵之美,这是汉语文化的一大特点。要达到以上标准,译者需有很高的汉语文字造诣。

3. 译名应具备商业价值原则

刘宓庆(1999:49)指出,“既然源语所含的内容值得翻译(即有社会效益),那么就应以社会能接受的目的语来实现转换,而不应拘泥于源语的可读性程度”[4]。又说,“社会效益是检验翻译的意义、翻译的质量和翻译的价值的标尺”(1999:48)。影片的经济效益常在于片名对观众的吸引程度,片名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票房收入的高低。所以说,在电影片名翻译过程中,为了要让电影更好适应当今市场,译者应该根据电影情节内容在必要的时候弹性地对片名作一些变动,在做这种变动时,不仅要考虑到译文的形式,更要考虑到电影的内容和反映出的精神。以电影Italian Job为例,假如直译成《意大利工作》,中国电影观众可能会以为这是一个发生在意大利的跟一个人的职业有关的故事。他们会觉得故事没什么稀奇,没必要去电影院看。虽然译文忠实于原文,但是“这种直译毫无用处,只会大量削减到电影院取得人数”[5](李群,2002.5)。而另一个译文《偷天换日》,既符合剧情又能增加对观众的吸引力,是更加让人满意的译文。如Sound of Music在台湾曾被译为《仙乐飘飘何处闻》就令观众颇为不解。后来该片被改译为《音乐之声》,已被观众广泛接受。一些奥斯卡经典影片如Waterloo Bridge被译成汉语为《滑铁卢桥》。从表面上看,两者一一对应,天衣无缝。可是,中国观众会对这部影片的内容作何联想呢?稍稍读过欧洲近代史的中国人都知道“滑铁卢战役”,是拿破仑兵败滑铁卢的历史典故,人们肯定首先将它跟“拿破仑”联系起来,其次就跟那场战役联系起来。而Waterloo Bridge却是一部从头到尾与拿破仑毫不相干的爱情故事片。这里就涉及了文化蕴涵与中西方文化认知心理差异的问题。译为《魂断蓝桥》也已成为经典之作。又如:In the Bedroom(《不伦之恋》),The Net(《网络惊魂》),The English Patient(《英伦情人》、《乱世情天》),It Happens One Night(《一夜风流》)。上述译名,自然得体,既符合电影内容又充满悬念,能满足不同观众的口味和要求,可以看作是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的完美结合。

四、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的方法及技巧

片名言简意赅,但信息量大,总摄全片内容。它们多以名词、短语、简单句出现,其中以短语居多。这就要求有很高的汉译技巧,因为它们的上下文体现于影片情节中。常见的英文电影片名翻译方法有:

1. 直译法

这是最常见的译法。在不违背电影情节、内容不致引起错误联想的前提下,以生动、形象的译入语再现片名。如:Snow White and Seven Dwarfs(《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All Quie On the Westernfront(《西线无战事》),Dances With Wolves(《与狼共舞》),Sister Carrie(《嘉莉妹妹》),Driving For Miss Daisy(《为戴茜小姐开车》),Saving Private Ryan(《拯救大兵瑞恩》),Around the World 80 Days(《环游世界80天》),Roman Holidays(《罗马假日》),Gladiator(《角斗士》),Love at First Sight(《一见钟情》),City of Angles(《天使之城》),The Patriot(《爱国者》),Lion King(《狮子王》),The Old Man and the Sea(《老人与海》),The Godfather(《教父》)等。但这种形式与内容都可直接对应的作品较少,因而要在主要精神、具体事实、意境气氛等方面都达到对等,采用直译加意译的方法是完全必要的,如Ghos(《人鬼情未了》),The Living Daylights(《黎明生机》)。

2. 意译法

如上文所述,很多片名本身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直译难以体现其中精髓,译者在综合、分析,理解原片内容、风格、情节甚至文体等的基础上,对片名进行创造性加工,将它译成能反映原片特点的译名,以实现其文化、审美、经济等方面的对等。一个成功的例子是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中,Cuckoo’s Nest与杜鹃窝无关,它是个习语,为“疯人院”之意,因此,该名后被纠正为《飞越疯人院》;再如Singing In the Rain(《万花嬉春》、《雨中曲》)。It’s a Wonderful Life(《风云人物》),It’s Not Me, It’s Him(《冒名顶替》),Sister Act(《修女也疯狂》),Leon, the Professional(《这个杀手不太冷》),Chicken Run若直接被译作《小鸡跑步》则会让观众感到莫名其妙,而《小鸡快跑》则更好地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

3. 音译法

很多片名本身常为表示人名、地名的特殊名词,在不致引起译入语文化的曲解时,可直接将其音译。如:Rocky(《洛基》),Casablanca(《卡萨布兰卡》)。但众多例子表明,纯音译的例子很少,因为表示片名的人名、地名多为国内观众所不熟知。由此应考虑音译加意译这一方案,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如Patton(《巴顿将军》),Forrest Gump(《阿甘正传》),King Kong(《金刚》),Garfield(《加菲猫》),Shrek如直译为《史莱克》,中国观众将对此片的内容很难理解,译者通过增译“怪物”两字,把它译为《怪物史莱克》,非常完整生动。

4. 另译

当以上译法都难以实现对等时,或译名是死译、乱译的结果,导致译名晦涩难懂,可采用另译。如:Earthquake最初译为《地震》,给人一种科教片的感觉,与原片内容相距极远。后译为《惊魂夺命》则较好地实现了对等。Speed讲述的是发生在一列高速奔驰的列车上排除一颗定时炸弹的故事。故事情节迭宕起伏,扣人心弦,真正反映了“生”与“死”全系于列车之“时速”的惊险,译作《生死时速》可谓经典之作。

五、结语

翻译是从一种语言符号转换到另一种语言符号的再创造活动。翻译的实质,是双语间意义的对应转换。只有通过真正理解英文电影片名所浓缩的源文化并结合翻译的基本原则和技巧,加上与中国文化创造性的融合,才能实现既忠于原文又具有艺术性和商业性的成功翻译。

摘要:电影片名翻译, 作为电影翻译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 是一项重要而富有创造性的工作。但是英语电影片名翻译的地位和价值未受到足够重视, 因此造成了很多误译。本文通过分析电影片名的特点, 探讨了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的三个原则并分析了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的技巧和方法, 最后得出结论:必须在融合文化和遵循翻译原则的基础上, 结合片名翻译的基本技巧以获得成功译名。

关键词:英文电影片名,误译原因,翻译原则,翻译方法及技巧

参考文献

[1]Newmark, Peter.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M].Oxford:Pergamon Press, 1988.

[2]Newmark, Peter.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3]柴梅萍.电影翻译中文化意象的重构、修润与转换[J].苏州大学学报, 2001.

[4]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9.

英文电影经典台词赏析研究 篇5

【摘 要】随着国家对外开放及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需要,作为国际广泛使用的交际语言--英语成为国人必修的课程之一。而英文电影作为现在的流行趋势,它成为了人类的生存需要。因此,英文电影极其重要。本文我从英文电影在我国的发展趋势现状环境入手,找到从英文电影中最正确的学习方法,在听力、口语、语音面貌等各方面有更强的认识,尽量让这个过程变得有趣些,并始终保持对英语的兴趣和信心。英文电影这个行业现状前景广阔。

【关键词】英文电影 发展趋势现状 语音面貌

一、诸论

电影是中西方文化交际的媒介,而跨文化交际能否顺利进行受多重因素制约。本文通过对言语交际行为中合作原则的回顾,分析了英文电影中的英文原版经典台词。为促进学生学习英语兴趣,我们选取该题。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已被许多大学英语教师应用于英语教学当中。英文电影是多媒体辅助教学里的一个重要的部分,它的素材来源广泛,所涉及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了欧美国的语言、文化、习俗等诸多方面。大多数大学生对英语电影并不陌生,在他们的大学学习、生活中广泛应用过。

如果能够利用英文电影进行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不但可以让学生学到地道的语言,增强语感,更好掌握握所学语言的语言和文化,而且最重要是可以让学生摆脱学习英语的枯燥、单调,从而提高他们的英语听说能力。根据大学英语听说教学实际以及大学生英语听说水平的实际,总体来说,选择电影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看该英文影片所包含的语言信息量大不大;

(二)看该影片内容是否贴近生活;

(三)看影片中人物的发音是否清晰、标准、地道;

(四)看该英文电影是否具有健康的思想内容。

二、教学方法

(一)激发学习兴趣。教育心理学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是语言的载体和文化沟通的桥梁。它集图像和声音为一体,具有艺术性、形象性和趣味性;它为学生所提供的语言学习材料生动、直观、逼真;它能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通过大量的信息输入,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和视觉潜能,引发学生想听、想说的强烈愿望;它能为学生自然主动地听说英语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和环境,使得学生愿意听、说英语,喜欢听、说英语。总之,原版英文电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英语听说学习兴趣。

(二)提供真实的语境。在日常生活中,大学生去接触和了解以英语为母语的人(English Native Speakers)以及他们的说话习惯和生活方式的机会很少,而电影来源于生活,它所展示的语言和交际场景就是以英语为母语的人生活中的语言和交际场景。这给大学生创造了一个真实的英语语言学习环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更能体会在真实情境中该怎么运用英语来交流。生动、逼真的话言和画面使大学生不出国门就能感受到原汁原味的英语。

(三)学习文化语言。展现英语国家的文化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文化又映射着语言。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息息相关,要想学好一门语言,就必须了解这门语言所根植的文化,而原版英文电影正是通过鲜活的语言、动人的故事情节为我们展示了英语国家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以及不同的社会价值观等,使得学生对英语国家的文化能够有深入的了解。

(四)欣赏英文电影。1.选择合适英文电影。选择比较经典的英文电影,如《音乐之声》(The Sound of Music)、《狮子王》(The Lion King)、《阿甘正传》(Forest Gump)等等,在让学生欣赏这些影片之前,教师应提前准备和查找相关资料,包括与影片有关的文字和图片、电影脚本以及关于该部影片的影评等,以帮助了解剧情,看脚本时还要标注比较难的单词和语句。2.去掉电影字幕。去掉电影中中文字幕,或者切换成英文字幕或无字幕来练习听力。一边观看,一边跟着角色说话,尽量去模仿影片人物的发音及语气,这样既锻炼了听力,又提高了口语。3.记录影片中的关键词汇或剧中人的经典台词。准备一本笔记本,以便在欣赏英文电影的过程中记下影片中出现的关键词汇或剧中人的经典台词,学生通过课上跟读、课后背诵这些词汇和经典台词,将有助于他们提高其口语水平。4.学习英文电影中所蕴含的文化。美国社会学家G.R.Tucker和 W.E.Lambet对于外语教学中只教语言不教文化也有这样的看法:“我们相信,任何这类企图都会使学生失去兴趣,使他们不仅不想学习语言符号本身,而且也不想了解使用这一符号系统的民族。相反,帮助学生在学习语言时提高对文化的敏感性,就可以利用他们发自内心的想了解其他民族的兴趣和动力……,从而提供了学习该民族语言的基础”。5.给影片配音。给英文影片配音是一项对学生很有吸引力、很有挑战性活动,同时又又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做这项活动要求比较高,它是在把人物对白准确地记下来,并且能模仿演员的语音语调基础上进行的。如果学生为此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如背诵对白、反复模仿等。这样的话,通过配音练习,学生可以学到许多口语表达方式。

三、结语

综上所述:电影无论作为教学手段还是教学内容,都具有其他教学媒体如录音机、收音机、投影等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如果选择合适的英文电影,并且让大学生欣赏这些英文电影,不仅能让学生获得视觉、听觉上极大程度的满足,扩展了学生对不同国家(特别是英语国家)的文化、习俗、社会概况的了解,而且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堂课后活动,还能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和交际能力。将英文电影欣赏应用于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应该进行不断的探索,使其更好地为提高大学生英语听说能力服务。诚然,在这个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目前大学英语电影听说教学的教材紧缺;学校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建设多媒体教室; 学校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定期进行设备检查;教师需要观看大量电影再从中进行精挑细选,工作量大大增加,面临更大的挑战等。这些问题都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的美学思考 篇6

[关键词]电影片名翻译美学

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它将多种艺术手段融于一体,传播信息,抒发感情,反映丰富多彩的生活,使观众得到艺术上的享受。一部好的电影离不开好的片名。英文电影片名翻译涉及语言规律、文化、审美等各种因素,体现出独特的美学特征。片名的翻译是否得体,是否符合受众的心理审美至关重要。在翻译中要充分考虑电影片名的美学及翻译特点,使片名具有意境美、音韵美、简约美、通俗美。

一、意境美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意境深远,意境美即指在片名汉译中注意将之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连,突出意境、产生联想、韵味隽永,使片名国际本土化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厚度。比如影片《M.Butterfly》,讲述得是某国一外交官先生与一名男性京剧旦角演员“蝴蝶”(该旦角因饰演“蝴蝶夫人”成名)的“恋情”。英语用Mr.称呼男士,用Mrs.称呼夫人、太太。那么男外交官的同性伴侣用Mr.还是用Mrs.?再说该男演员在舞台上总是饰女角。像用Ms.来回避Mrs.还是Miss的判断一样,电影片名在Butterfly前冠以M.留下飞白,让观众自己去品味。汉译《蝴蝶君》翻译巧妙,蝴蝶常象征女性,“君”作称呼一般指男性,也用在女性名字中,与原名异曲同工耐人回味。

老电影《巫山云》化用的是元稹的名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英文原名“Letter from an Unknown Women”本义为“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讲述的是一段被遗忘的感情。所谓巫山云乃是陌生女子来信的内容,指那本该刻骨铭心的旧情。片名内涵丰富令人产生丰富而美丽的联想,激起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值得一提的还有库布里克的《Lolita》被翻译为《一树梨花压海棠》,用苏轼的诗句为这部备受争议的情色经典起兴,意境顿出。

片名的意境美在电影“《WaterlooBridege》”的译名《魂断蓝桥》中也得到了完美体现。主人公玛拉那双闪闪发光的双眸已经成为记忆中永远的痛楚,战争无情地将她的梦想、爱情和未来全部化为泡影,即使生活再次向她招手,备受践踏的心灵已无力再去希望。在影片终了时,观众情不自禁地对女主人公美丽的逝去发出叹息。但对玛拉来说,这也许是最好的结局。影片名中包含的“断桥”之意和中国经典传说里的许仙和白娘子的“断桥”之憾有了一种默契,从而使中国观众在最大程度上对这部外国影片所表达的悲剧色彩有了文化审美上的共鸣。

二、音韵美

四字习语是汉语的特色,即双音节词较多,而四字格又介于词与句之间,具有较强的伸缩性,读起来琅琅上口富有节奏感。便于记忆和传播,特别具有感染力。鉴于英语语言中缺乏汉语特有的字词结构,在翻译外国片名中充分发挥汉语的这一优势,能增添一些原文字里行间所没有完全表达出来的音韵美及感染力,在传达影片主旨信息的同时,充分满足中国人的审美心理。这种四字格的翻译法已被广泛认同并运用于实践当中。其中例子不胜枚举。如《夺命狂呼》(Scream),《生死时速》(Speed),《变相怪杰》(Mask),《荒岛余生》(Cast Away),《雪地狂奔》(SnowDogs),《狂蟒之灾》(Anaconda),《蒸发密令》(Eraser),《水深火热》(Deep Blue Sea),《身临其境》(Being There),《天长地久》(Always)等。

三、简约美

电影是雅俗共赏的艺术,同时又是一种大众娱乐形式。为了便于传播,电影片名应言简意赅,便于记忆。简单地说,就是要意义概括,用词少,使之具有简约美。例如:《星球大战》(Star Wars)、《阿甘正传》(Forrest Gump)、《超人》(Superman)、《未来战士》(Terminator)、《罗马假日》(Roman Holiday)、《窈窕淑女》(My Fair Lady)、《出水芙蓉》(BathingBeaucy)。有一部美国影片,片名长得惊人,叫《Everything You Always Wanted to KnowAbout Sex But Afraid to Ask》。如果直译过来,译名一定冗长拖沓,难以记忆,此片在台湾公映时译为《性爱宝典》既含蓄典雅,又简洁易记,言简意丰不失为佳译。

四、通俗美

由于东西方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在翻译中还可结合影片内容适当增词,以充分表现原片内容,或更符合译语习惯。使之通俗易懂避免不知所云,让影片名大俗大雅具有通俗美。如动画片《Shrek》,译成《怪物史莱克》肯定比《史莱克》要好得多。因为单纯从字面上看不知道史莱克是什么东西,而“怪物”一方面显得生动有趣,突出了动画片的风格,另一方面能勾起观众的好奇心。类似的例子有:《加菲猫》(Garfield)、《人猿泰山》(Tarzan)、《E.T.外星人》(E.T.)、《泰坦尼克号》(Titanic)、《中途岛战役》(Midway)等。

另外翻译中还要考虑适当地根据中国人的文化需求进行调整,考虑到观众的期待视野,审美情趣和接受水平,使之与译名达到融合,从而最大限度地吸引观众。

英文电影片名译法探究 篇7

一、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的特点

通常电影片名都出现在海报或者电影屏幕最显眼的位置,以期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片名虽寥寥数字,却折射出影片内容的文化主旨,它是剧作者或制片人精心构思的产物,既能高度概括影片的主题内涵,又能强烈激发大众的观看欲望。因此,片名的翻译绝不等同于一般文本的翻译,它具有信息,文化,审美,商业四个独有特点。

1. 信息特点

传递信息是电影片名翻译的首要任务。因此一部贴切的影片译名既能高度概括影片的剧情,还能忠实地将影片的相关信息简练地传递给观众。比如曾获得过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电影Leon: the Professional,港台直译为《杀手里昂》,而在大陆则被翻译成《这个杀手不太冷》,比较两种译名,初看之下,前者会让观众感觉这与普通的动作片无异,并无太大吸引力,而后者从故事内容的角度传神的翻译出影片所刻画的人物特点,杀手本是冷酷无情之人,而一个“不太冷”的杀手自然会更能吸人眼球。

2. 文化特点

翻译并不仅仅是两种语言代码之间的转换,而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片名的文化特点可在经典悬疑片“Seven”的译名中得以体现。“七”这个在宗教上非常神秘的数字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可以想象,如果只是将片名简单的汉译为一个《七》字,则完全不能让中国观众感受到影片的宗教文化寓意,所以译作《七宗罪》,既不失原意又点明主旨,可谓电影片名翻译的经典范例。

3.审美特点

电影是一门艺术,而片名则是这门艺术的点睛之笔。中西方在审美形式和内容上不尽相同,形式上,西方人崇尚语言的简洁凝练之美,而中国人讲究语言的对称和谐之韵,且特别喜欢那些表现力强、匀称悦耳的四字成语或词组。如 :You Can’t Take It with You被译为《浮生如梦》, Ordinary People则译为《凡夫俗子》, Real Steel《铁甲钢拳》,Die Hard《虎胆龙威》,Inception《盗梦空间》等等。

4.商业特点

毫无疑问,电影是一门兼具文化性和商业性的艺术,译者在片名翻译时必须考虑到商业因素,激发审美愉悦而令观众产生观影欲望。比如《魂断蓝桥》就堪称片名翻译中的上佳之作,原名The Waterloo Bridge,是影片中位于英国伦敦的一座桥,是男女主人公初次邂逅爱情萌芽之地,也是女主角最后结束宝贵生命令人叹惋之所。《魂断蓝桥》这一译名让人即刻就能领略到影片爱情悲剧的意味,若直译成滑铁卢桥,只让人联想到拿破仑在比利时惨败的一次战役,远远没有一场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更有票房吸引力。

二、归化和异化在英文电影片名翻译中的应用

1. 归化法

由于中英文影片在语言结构、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之间存在诸多差异,因此,在电影片名翻译的过程中,很难做到片名与译名完全对等。

这就给电影片名的归化翻译提供了一个可发挥的空间。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在电影片名的取向上有所不同,汉语重全局重整体,多用能概括影片主题的片名,如《天下无贼》、《城南旧事》、《人在囧途》等。而西方人重分析重局部的思维和崇尚简明的美学理念,则是大量采用影响影片剧情发展的要素或单个名词作为片名,如WaterlooBridge《魂断蓝桥》,Casablanca《北非谍影》, Forrest Gump《阿甘正传》,Titanic《泰坦尼克号》等。经典科幻影片The Matrix的片名翻译就是归化译法一个非常成功的佐证。“matrix”一词本意是子宫.是指控制一切,孕育生命的母体 ;而在数学名词中,是指表示统计数据方面的各种有关联的数据。如此抽象的片名若直译成“母体”“子宫”实在令人费解,而翻译为《黑客帝国》让观众一看片名就大概感受到影片的科幻气质,如此便比较符合中国观众的审美预期,也有利于影片的市场推广。同样,将影片Cleopatra,译为《埃及艳后》而非音译为《克力奥帕特拉》,影片Inception译为《盗梦空间》而不是直译成《起初》,这都是受到观众因素、文化差异以及审美情趣的影响,采取了归化的翻译策略。

2. 异化法

异化法用在电影片名的翻译上,是指译名尽量保留源语文化特色,用陌生感和异域感增强观众的文化差异意识。在异化策略指导下,译者可以用音译、直译、创译、补译等方法将英文电影的洋味毫无保留的还原给中国观众。在英美影片中,常用主人公的名字或故事发生的地点作为片名,其中有些是由著名的文学作品改编而成的,其人名、地名早已为众多的民族所熟悉,所以翻译时可直接采用异化法。如GodFather《教父》、Gladiator《角斗士》、TheLordof

Rings《指环王》、Rain Man《雨人》、The Mummy《木乃伊》、The Last Waltz《最后的华尔兹》、The Jurassic Park《侏罗纪公园》等。

三、结语

总的说来.电影片名翻译实践离不开理论的指导。在归化异化翻译理论的指导下,译者根据需要,以观众文化感知能力和社会市场预期为参考因素,有针对性的处理不同电影的片名翻译,把握好归化异化两者间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灵活合理地使用这两种翻译方法,激发观众的观影热情,使译作成为脍炙人口的佳作。

摘要:随着跨文化交际的日益频繁,电影逐渐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本文以英文影片的片名翻译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电影片名翻译的特点,从大量实例中比较了归化和异化这两种译法在片名翻译中的应用。

英文电影片名翻译原则小议 篇8

因此, 要想做好英文影片名的汉译, 要遵循照以下三个原则。

1. 经济利益原则

电影是艺术文化形式和商业形式, 它的标题是商标和广告, 电影片名翻译应满足雅俗共赏的要求。电影制片人不仅想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促进人际沟通, 同时也追逐利润, 也就是电影必须产生社会和经济效益。换句话说, 它必须具有商业价值。刘青宓指出, “由于源语言是值得翻译 (即有社会效益) , 那么它就可以转换成容易被全社会接受的目标语言, 不只拘泥于源语读者是否可读。”他还强调, “社会效益是评价翻译的意义、质量和价值的最佳标准。”一部影片的经济效益往往在于标题的吸引力。一个标题的好坏与票房有直接关系。在此前提下, 他提出了三个原则。其中, 目标语言的可读性原则对电影片名翻译起着主导作用。众所周知, 不同的观众具有不同的欣赏标准。当然, 不同的人对电影标题的理解也不同。但是, 应该有一个基本要求:源语有可读性。刘青宓提到, “当源语有很好的可读性时, 源语言所有的本义和修辞意义可以转化为相应的目标语言。”例如, 当Sound of Music被译为“仙乐飘飘何处闻”迷惑了台湾所有的观众。后来, 这部电影被翻译成“音乐之声”。后者直到如今仍被广泛接受。经典奥斯卡影片Waterloo Bridge译为“魂断蓝桥”, 一直是经典的翻译作品之一。又例如, Liar Liar有两个译本, 一个是“谎言大师”, 另一种是“大话王”。作为一个中国人, 我们所熟悉的单词“大师”, 因为它是赞美别人。“大话王”, 是指一个人总是说假话, 这是一个贬义词。因此, 不同的翻译将给观众不同的印象。根据心理学的研究, 人类往往趋向于更好的东西。一个贬义词肯定会导致较低的票房。因此, 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使用褒义词方面获得更高的票房。

2. 文化传播原则

电影是最广泛的艺术形式, 具有国际性和公共性, 是最有效的文化传播媒介。此外, 文化传播是电影不可推卸得责任。纵观翻译历史, 译者一致认同文化特色传播是翻译领域最大的瓶颈之一。翻译理论家贝克就文化的特色得出自己结论。他指出, “源语言可以表达目标语从来没有的概念。它可能是抽象的或明确的, 也许是涉及到宗教信仰, 社会习俗, 甚至某个对象。”这表明文化翻译的难度。人们总是认为艺术来源于生活, 其实是超越了生活。电影是一种艺术形式。它是镜子, 映射出真实与虚构的生活。影片名反映的文化内涵包含很多文化因素, 给翻译带来困难。用不同的方式来体现不同的文化内涵, 如文化词、成语等。First Blood是一个英文成语, 英文意思是“win in the first battle”, 但是在电影中它被误译为“第一滴血”。而电影名A Space Odyssey被译为“太空漫游”, 在一定背景下, Odyssey的意思是一个危险的旅程, 如果我们按照它的发音把它翻译为“奥德赛”, 非英语语言学习者会感到困惑。因此, 他们不可能有兴趣看这部电影。同样, Eve在All About Eve不能直接被翻译成“夏娃”, 为了观众容易理解, 应根据有关夏娃的神话故事, 译为“彗星美人”。通过这样做, 我们可以达到文化传播的目的。

3. 审美价值原则

电影本身是一个图像艺术。电影片名的翻译应该注意声音美和意义美, 让观众可以赏心悦目。电影片名翻译首先注意摆脱源语言束缚和深刻把握意识形态美;其次译者应灵活把握电影并进行艺术创作。这里讨论的审美价值包括源语的美和目标语的美。施泰纳认为, 翻译是一种真正的艺术。电影片名翻译是在源电影基础上的的创造性活动, 所以它也是一种真正的艺术。此外, 人们的审美水平随着生活质量的改善而逐步提高。人们会客观地评价翻译的美。因此, 翻译必须有欣赏性并能使观众产生共鸣。一个好的翻译通常传达“美”的信息, 并且吸引观众产生先睹为快的欲望。例如, 电影The pursuit of happiness运用拟人的方式译为“当幸福来敲门”, 这个翻译让人有强烈的愿望想去看看;High School Musical译为“歌舞青春”, 这让观众充满活力并想在电影中感受青春。当然, 一部经典电影可以长留在人们的心中。例如, 经典影片Gone With the Wind《乱世佳人》、It Happened One night《一夜风流》、the Secret Agent《间谍末日》。由此发现, 翻译具有简洁性、强烈的信息感和美感, 这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达到这样的标准, 要求译者在汉语方面有很高的造诣。

英文电影片名翻译原则探究 篇9

一、商业价值原则

众所周知, 一部卖座影片, 除了精彩的剧情和出色的演员阵容之外, 片名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好的片名直接影响到观众对影片的兴趣程度甚至是票房的好坏程度。因此, 从这个意义上说, 一部影片想在国外市场收获可观票房, 其片名的翻译就显得至关重要。

比如根据加拿大作家迈克尔·翁达捷 (Michael Ondaatje) 的同名畅销小说改编而成的the English Patient, 讲述的是以二战为时代背景下男女主角一段超越道德界限, 浪漫凄美的爱情故事。小说荣获英国布克文学奖, 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保留小说原题对欧美观众很有吸引力。而香港当地观众对小说知之甚少, 若直译为“英国病人”, 反而显得索然无味, 因此译者则灵活应用编译的手法将之另译为“别问我是谁”, 抒情意味浓厚, 又扣住了全片追寻英国病人身世的情节, 深受当地观众喜爱。而台湾译名“英伦情人”, VCD译名“乱世情天”也都扣住了影片凄婉的爱情主题, 诗意浓厚, 不失为佳作。

二、信息价值原则

影片片名的翻译虽然有其特殊的商业价值, 但是归根到底它还是一种翻译, 是一种文字到另一种文字的信息传递。翻译的片名要尽可能的保留原片名的信息。翻译理论家和实践家奈达认为“翻译就是在译入语中用最自然和贴切的语言再现原语的信息, 首先在意思上, 其次在风格上。”它要忠实的反映和传递与原片名之间的信息关联, 最大限度的保持与原片名的一致, 实现信息价值的对等。这种对等不仅仅只是形式上的, 更是风格上的。

如根据美国著名乡村音乐歌后洛莉塔?琳恩的生平改编的传记体影片The Miner's Daughter直译为《矿工的女儿》;第24届奥斯卡奖最佳影片An Americanin Paris译为《一个美国人在巴黎》;第45届奥斯卡奖最佳影片The Godfather译为《教父》;根据简·奥斯汀的小说Sense and Se ns ibility改编的同名影片译为《理智与情感》, 她的另一部代表作Pride and Pre judice搬上银幕后也是沿用小说原名, 直译为《傲慢与偏见》;比利·鲍伯·松顿自编、自导、自演的获得第69届奥斯卡奖最佳编剧奖的影片Sling Blade译为《弹簧刀》, 这些译名既符合原名的外貌, 又保持了原名的精髓, 在形式、意义等方面都达到了近似原名的效果。

电影片名的翻译一定要遵循最基本的翻译原则, 一定要尽可能的保留原片名所包含的信息, 这既是对翻译的尊重, 也是观众最直接获取影片内容的重要途径。

三、文化价值原则

文化承载着厚重的民族特有信息和悠久的历史传统, 每一个民族都有其特有的文化内涵, 形成鲜明的民族语言表达信息, 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是文化表达和传播的重要手段。一种民族语言与该民族的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语言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包含并影响着语言, 它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语言常常带有特定文化的烙印, 不同的民族往往由于生存环境、风俗习惯、社会历史、宗教文化以及对客观世界的不同认识而赋予语言不同的含义。但在影片片名的翻译过程中, 由于相互间的文化差异性的存在, 常常出现错误表达、遗漏信息、扭曲信息等, 不能真实表达原片名的真实内涵, 造成信息失真。在片名翻译中要体现文化价值, 要充分理解、准确传递原片名所负载的文化信息、情感, 促进文化交流和理解。

在1995年上映的一部著名心理惊悚片“seven”。这部影片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晦暗的背景叙述了一个极富哲学意味的犯罪故事:一个疯狂的凶手自认上帝, 围绕天主教七大死罪的惩戒逐条杀人。这七条死罪指七项世人常犯的过错, 即:饕餮gluttony、贪婪greed、懒惰s loth、淫欲lus t、骄傲pride、嫉妒e nvy和暴怒w rath。Se ve n这个在宗教上非常神秘的数字 (这一点在《旧约》中有最充分的表现:上帝用七天造亚当, 取出亚当的第七根肋骨造了夏娃, 撒旦的原身是有七个头的火龙) 在这部电影里可谓无处不在, 七罪、七罚、七次下雨、故事发生在七天, 甚至结局也由罪犯定在第七天的下午七时, 无处不在的“7”暗示宿命的罪与罚。但是, 可以想象, 如果汉译为简单的一个“七”字, 中国观众绝不会产生同样的文化联想和认同, 所以影片公映时译为《七宗罪》, 点明故事主线和seven最为主要的宗教寓意。可谓文化价值体现的经典范例。

四、审美价值原则

译者会通过节奏、音调、韵律, 使片名读起来琅琅上口, 优美动听, 既传达了情感意义, 又增强了审美效果。汉语是声调语, 以音调的高低、轻重、长短、快慢构成抑扬顿挫、高昂洪亮的音乐美, 准确地表达丰富细腻的感情。比如将Outland译为“天外天” (抑扬、押韵) , Courage Unde r Fire译为“生死豪情” (抑扬) , 都充分体现了汉语的音韵美。英语作为语调语言, 则以其不同的语调, 重音、轻音, 次重音的排列构成其连绵不断、行云流水般的旋律美。比如将“芳草碧连天”译为the Green Green Grass of Home, “大轮回”译为the Wheelof Life, 都成功地体现了英语的旋律美。

由于四字短语常常言简意赅, 铿锵动听, 富于表现力, 在片名汉译中使用率极高, 占汉译片名百分之六十以上。如:“与狼共舞” (Dances with Wolves) , “小鬼当家” (Home Alone) , “阿甘正传” (Forest Gump) “偷天陷阱” (Entrapment) , 亡命天涯 (the Fugitive) 等。这些翻译也是通过语言的表达方式来传递美感。

审美价值是片名翻译中的最高的价值要求, 并且随着观众审美情趣和水平的提高, 这方面的要求必定会越来越高。因此, 在影片的片名翻译中要充分利用两种语言的特征和各种翻译技巧, 字斟句酌, 将最好的美学工艺品呈现给观众。

五、结语

中英文影片片名的翻译不是一个简单的机械照搬的过程, 它不仅要能够实现其赚取票房的直接目的, 还要最大限度的体现出原片名所要表现出来的信息, 反映不同文化的差异, 成为传递文化的纽带, 并最终要给观众带来美的享受。这就是片名翻译的商业价值, 信息价值, 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原则。

参考文献

[1]於奇.电影市场化翻译策略[J].河南大学学报, 2006.

浅谈英文电影赏析课 篇10

一、英文电影赏析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优越性

1、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是教师的一大任务。著名教育学家乌申斯基也曾说:“没有任何兴趣, 而被迫进行的学习, 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可见兴趣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尤为重要。

传统的英文教学的模式, 忽视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容易引起学生的精神疲劳和厌烦心理, 影响了学习效率, 降低了学习效果。英文电影赏析课这种新的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使学生学习情绪高涨, 使大家在轻松愉快的情景中学习英语。而原版影片中优美的画面、动听的音乐、扣人心弦的剧情、美丽的异域风光以及演员精湛的演技, 都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快乐体验和愉悦享受, 视听器官被快速调动起来, 自觉自愿的接受影片所带来的大量信息, 使他们学习与模仿的兴趣被最大限度带动起来。

课堂上, 教师根据内容的难度和学生的接受能力, 把较为抽象的、较难理解的内容变得具体化, 使英语教学从单一的课本英语教学转变为以视听说为一体的充满乐趣的英语学习乐园, 使学生易于接受, 并更乐意和教师、同学相互交流讨论, 多形式、多渠道、多手段地使英语学习由被动转为主动, 从而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的应用能力, 并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培养起学习兴趣。

2、能够提供真实且生动的交际场景

语言环境对第二语言的学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我国英语学习者, 缺乏真实的英语生活和教学环境, 深受中文的影响和干扰。而英文电影会让还没有去过英语国家, 但又想了解这些国家的习俗和文化的学习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视、听、触等全部感官, 生动性、趣味性、动态效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而且电影本身题材多样, 可以体现了多种交际场景, 这就相当于把语言学习放在了相对真实的环境中, 使英语学习立体化、多面化, 更利于学生对语言的学习和使用。

3、有助于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语言来源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 因此要想学好一门语言, 必须要了解与之相关的社会文化背景。这决定了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的不可分离, 而语言与文化的完美结合的产物则是电影。原版的英语电影是英美国家社会生活和文化最直观、最集中、最生动的反映, 通过原版的英文电影, 我们可以了解地道的口语表达、感受真实的语言环境、理解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使得学生可以通过英文电影赏析课加深对英美国家文化的认识, 了解中西方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差异。此外, 不同民族的非语言交际行为也可以通过电影传达给学生, 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异国人民的肢体语言。从时间观念到空间观念, 从身体姿态到话语中的沉默, 都属于非语言交际范畴, 而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非语言交际行为。这样就我们就可以通过英文电影影片中的人物、环境、语境和背景等, 使学生充分的了解交际中的非语言活动的作用, 并认识到在这一交际系统中的中西方的差异, 从而让学生充分的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英文电影赏析课的教学

一般来说, 大部分学生选择电影赏析课的目的就是看电影, 而作为课堂教学的掌控人的老师就必须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因此, 课堂教学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

1、明确英语电影赏析课的教学目标

英语电影赏析课应该符合大学英语课程的总目标, 即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特别是交际能力, 这样才能有利于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有效地用英语进行交流。所以电影赏析课应从语言和文化两方面着手, 一方面培养学生英语语言的交流能力, 另一方面提高学生英美文化素养和跨文化知识, 促进英语语言能力的协调发展。

2、英语电影赏析课的课前准备

(1) 影片的选择。英文影片的选择是进行英文电影赏析课程设计的非常关键的一步, 是达到预期教学效果的基础。根据我们的教学目标, 在选择影片时, 首先要适合学生语言的学习;二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扩大学生的词汇量, 但要避免有太多的专业术语;三是影片内容生活化, 积极向上, 情节不要过于复杂晦涩, 也不要过于追求感官刺激, 或者曲折离奇, 因此最好选择题材轻松、内容简单、画面对语言说明作用强的影片;四是发音清晰地道;最后要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简单而又精彩的电影片断是学生听说能力提高的突破点。开始看英文电影时要选一些情节简单、语言清晰的电影, 慢慢领略熟悉了电影的语言之后, 再循序渐进选一些语速较快、难度较高、情节更为复杂的, 以推动学生进步。所以, 《The Ice Age》, 《The Lion King》, 《Toy Story》, 《The Pursuit of Happiness》等电影, 语音清晰, 难度适中, 适合学生学习使用。

(2) 影片背景知识的准备。鉴于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言技能和自学能力。因此, 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让他们在课前去收集尽可能多的相关影片的英文背景资料信息并做成幻灯片让学生分成小组自己在课堂上展示, 这样一来既可以使学生充分的参与到课堂中来, 又使学生的英文能力得到充分的展示和提高。作为课堂指导者的老师, 在欣赏影片之前, 应了解影片中较难的语言知识, 提前把关键词告诉学生, 帮助学生理解剧情和对白, 以便于更好欣赏和学习影视材料中的英文语言知识点。其次, 教师还应根据影片内容对影片设计相应的习题和课堂活动来巩固知识, 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 加深理解。

3、英语电影赏析课教学设计

英文电影赏析课是以电影欣赏为主线, 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提高学生英文交际能力为目的的教学。因此, 老师应充分的让学生参与到课堂的活动中来, 通过各种方式对学生的英文应用能力进行训练。

(1) 听力训练。选取影片经典片断, 反复播放, 进行听写;或采取填空的方式补充较长的对白, 当学生能理解80-90%以上的语言时, 把音频连同视频一并呈现在学生面前, 通过视觉和听觉双重冲击加深学生的印象, 同时还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英语的成就感。

(2) 语言知识积累。由于一般电影较长, 可以尝试着把电影分为几个片断, 就片断中出现的文象和语言知识点进行分析和讲解。

(3) 口语训练。在欣赏完影视后, 鼓励学生背诵精彩的电影对白, 模仿电影情节进行表演;或者针对影片情节、主题、观点等进行小组讨论或者辩论;也可开展给影视作品配音的活动。在此过程中, 学生能够更加深切的体会英文的表达的精髓, 增强语感, 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英语发音和对话交际能力。

(4) 写作训练。在欣赏完整部影片之后, 教师可要求学生写出自己对影片的观后感, 也可可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对影视材料进行补充、改写, 从而提高学生的英文写作水平。

三、结语

英语电影赏析课, 与传统英语课堂相比本身就具有极强的趣味性。而大学英语教学本着“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下展开的教学活动, 通过在一个非外语环境中营造一种外语的氛围, 使学生在这种模拟的真实的语言环境中了解学习英语, 感受英美文化, 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所以, 希望高校教师能共同努力, 使英文电影赏析课更加系统和完善, 成为英语教学的一种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李月林.英文电影欣赏教学新探[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3, (2) .[1]李月林.英文电影欣赏教学新探[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3, (2) .

[2]刘靖宇.英语影视课教学探讨[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 (6) .[2]刘靖宇.英语影视课教学探讨[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 (6) .

浅谈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 篇11

关键词:电影片名;中西文化差异;翻译技巧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14-0179-01

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电影是一个重要渠道。成功的英文电影片名翻译,不仅充分展示出影片的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而且影响电影传播环节,成为创造票房的关键因素。在电影片名翻译时,译者不应盲目照搬原片名的内容和形式,而要根据不同的文化背景、思维模式、价值观以及审美目的等量体裁衣,灵活处理。

一、电影是文化艺术的载体,文化差异影响电影片名翻译

因环境和背景的影响,文化在不同的地域和时空有着特定的表现形式。因此,在片名的翻译时,不仅需要语言的精炼,同时还需要根据目标语的文化背景、思维方式等使其表达出特有的文化内涵,向观众传递特有的、易于理解的文化信息和意向,体现其特有的文化导向作用。

根据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同一事物在有文化内涵方面有着不同的表达形式。如英国著名电影“Red Shoes”,讲述了嗜舞如命的芭蕾舞女演员佩吉在爱情与事业双重压力下,矛盾而无法抉择,最终走向悬崖来摆脱所有烦恼的悲剧故事。《红舞鞋》正确译出了英文释义,但没有根据中国文化的背景使其寓意更加深刻。随后,有人将其译译为《红菱艳》,颇具中国文化特点色彩,用出于污泥而不染,象征爱情纯洁的红菱代替那双红舞鞋,使其更有寓意美,更容易让中国观众接受。再如电影 “Pretty Woman”(美国),初期以《漂亮女人》作为片名,单单从片名来看,无法向观众表达出女主人公的身份特征,而译名《风月俏佳人》将一个深陷风月场的漂亮女子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观众眼前。综上所述,片名包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在文化传播方面也非常有利。

审美作为人类独有的精神活动,集心理感觉、思维活动、特质情感等于一体,具有复杂多样又具体统一的特点。不同的文化背景,决定了不同的审美观。诸如,电影“Waterloo Bridge”,若直译则为《滑铁卢桥》,实在毫无趣味可言。实际上影片是一部烂漫而凄惨的爱情故事,如果将片名译为《魂断蓝桥》就相当贴切,同时还可以获得巨大的审美价值。再如“Blood and Sand”, 摒弃英文的表达不加注形容词来修饰性的习惯,将其译为“碧血黄沙”,更加符合中华民族在审美情趣上传神生动的要求。由此可见,电影名字的译文,不仅要在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充分展现了原名的涵义,还要在影片的内容表达上对应。

二、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技巧

电影片名的翻译既要忠实于原片的思想内容,又要符合本国观众的语言文化习惯和审美取向;既要体现独特的文化内涵,又要有良好的艺术价值和商业效应。因此翻译片名时,译者应在充分理解影片内容和风格的基础上,借助适当的翻译技巧,言简意赅,形神兼备。片名的翻译通常有以下几种技巧与方法:

(一)直译法

在片名翻译中,直译是最常见的方法,即逐字一对一的翻译,在最大限度地保留原片名的内容和形式,二者达到完美统一。许多影片名直译过来后,中英文几乎可以达到字字对应的重合度。例如:“Pride and Prejudice” 译作《傲慢与偏见》;”Superman”《超人》; “Spider-man”《蜘蛛侠》;“Roman Holiday”《罗马假日》; “God Father”《教父》; “Sound of Music”《音乐之声》。

(二)意译法

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和语言表达习惯的不同,有的片名用直译很难反映影片内容,无法在文化、审美、经济等方面实现源语言和目标语的对等时,就需要运用意译,这就是常说的“神似而形不似”。“Midnight Cowboy”中的“cowboy”,意为美国西部大开发中极富冒险和吃苦精神的的先锋--牛仔,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牛郎并无关系,但作为折衷,中国观众似可接受《午夜牛郎》。还有“ Gone withthe Wind”《飘》;“Hamlet”《王子复仇记》“Home Alone”《小鬼当家》;“Seven” 《七宗罪》。“Ghost”,片名若译为鬼,观众会误以为是一部鬼魂片。影片讲述了银行职员萨姆因遭受歹徒抢劫而不幸中弹身亡,变成鬼魂保护其未婚妻莫莉的故事,实际上是一部凄美的爱情片。而影片译为《人鬼情未了》,影片的题材和风格就非常贴切、真实地反映出来,使观众一目了然。

(三)音译法

很多电影片名本身为中国观众所熟知的表示人名、地名的专有名词、著名的历史事件时,一般采用这种方式来翻译。如:“Casablanca”《卡萨布兰卡》;“Romeo and Juliet”《罗密欧与朱丽特》;“Harry Potter”《哈利·波特》;“Chicago”《芝加哥》等。

(四)灵活运用多种翻译方法的结合

使用不同翻译方法,最终都是为了准确传达原文的思想内容和文体风格,殊途同归。因此,在翻译时并不是只使用一种翻译方法,而是多种翻译方法的综合运用。如果要表示的片名为国内观众所不熟悉的人名、地名及历史事件时,应考虑音译和意译相结合,以取得更好的效果。如:“King Kong”《金刚》;“Patton”《巴顿将军》;“Forrest Grump”《阿甘正传》等。音译和直译相结合,如:“The Legend of Zorrn”《佐罗传奇》。如果采用直译,译文在主要精神、具体事实、意境等方面无法与原文达到对等时,应使用直译和意译相结合,如:如动画片“Shrek”,译成《怪物史莱克》肯定比《史莱克》更加生动活泼,传神地表达出影片的内容。

三、结束语

片名是一部电影的浓缩,作为一部翻译片,片名显得尤为重要。片名翻译不仅要遵循一定的翻译原则,掌握一定的翻译技巧,也要求译者拥有丰富的中西文化知识和扎实的语言功底。片名翻译不是机械照搬原片名的内容和形式,而是在充分分析影片内容、文体风格的基础上灵活处理,采用音译、意译、直译以及多种翻译方法相结合,尽量保留原片的文化内涵,尽可能翻译出理想的电影片名,激发人们的观影欲望。

参考文献:

[1]肖陆锦.英语影片名汉译技法探讨[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社科版)

[2]李红霞.英语教学中电影片名的翻译原则[J].甘肃科技纵横,2006

[3]贺莺.电影片名的翻译理论和方法[J].外语教学,2001,1

[4]何跃敏.当前西片译名中的新问题和策略[J].中国翻译,1997(4)

英文电影片名的地域翻译差异 篇12

由于历史、政治、社会生活等多方面的原因,内地与港台三地在外来语翻译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同样的差异也反映在电影译名上,折射出两岸三地有各自的地域文化特点和语言运用特色。

电影片名翻译是一项重要而富有创造性的工作,它作为一种鲜活的语言运用实例,体现着整个社会的文化理念、文化价值趋向及审美习惯。电影片名翻译作为翻译的一个类别,要遵循翻译的一般原则和方法,但它同时又是电影文化交流甚至商贸的一项内容,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近些年来,翻译界对电影片名翻译越来越重视,一些翻译工作者纷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其中包惠南先生指出,影视片名的翻译“既要符合语言规范, 又要富有艺术魅力;既要忠实于原片名的内容,又要体现原片名的语言特色,力求达到艺术的再创造”,要讲求“大众化、通俗化、口语化和艺术性”,“要能起到很好的导视和促销作用”。据了解,中国大陆和香港、台湾地区目前各自独立进行英文电影片名的中文翻译工作,已形成三足鼎立之势。虽然翻译界有普遍认可的既定翻译标准,但由于三地区文化背景、历史沉淀和语言习惯的差异,同一部英文片名的中文译名在三地常常天差地远、各具风格。笔者搜集整理了近几年英美大片在中国内地、香港及台湾地区的不同译名,并进行对比分析,分别论述了三地区对电影片名翻译标准的理解与侧重,以及翻译策略的不同运用等。

(二)电影片名翻译的原则

现代汉语大词典写道,翻译就是“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它是一门语言表达的艺术,是科学性与创造性的完美结合。清末翻译家严复在《天演论》的 (译例言》中说:“译事三难:信、达、雅。”虽然他是就文言文的翻译所发表的个人看法,但后人却一直将其视为各种语言翻译的质量标准。信,谓之忠实;达,谓之通顺;雅,则谓之修辞。也就是说,翻译必须做到语义准确,句子通顺,词藻优美。只有符合这种标准的译文,才能称得上翻译的精品。严复所提出的“信、达、雅”的原则,是就一般的语言文字翻译而言的,但电影片名的翻译有其特殊性,仅有“信、达、雅”是不够的。对于任何一种文艺作品而言其名称或标准的要求除了能够表达主要内容之外,还必须做到简洁明快,易读易记。因此,笔者认为,电影片名的翻译原则除了“信、达、雅”之外,还应符合下面四个原则:

1. 信息价值原则

片名翻译要忠实传递与原片内容相关的信息,做到翻译标题形式与原片内容的统一,也就是所谓实现信息价值的等值。捕风捉影,离题万里,背离信息价值的翻译是片名翻译的大忌。

2. 文化价值原则

翻译不单纯是语言转换的过程,同时也是两种文化交流的社会现象。在片名翻译中体现文化价值,促进文化交流和理解,是电影片名翻译的重要任务。

3. 审美价值原则

片名的翻译讲求摆脱原文词语束缚,深入把握作品的思想美学内容,以艺术家的匠心对待原片,进行新的艺术创造。用本族语言的艺术形式传达原作的形象、情感和语言的艺术美,从而将美感经验传导于观众。

4. 商业价值原则

电影是一门文化性和商业性兼具的艺术,在片名翻译时当然需要考虑到商业因素。这首先要求译者充分把握译语文化特征和审美情趣,创造出的语观众所喜闻乐见的电影标题,引起其心理认同,激发审美愉悦而产生观看欲望。

(三)三地对于电影片名翻译原则的不同理解与运用

总体来看,内地对于电影译名一般采取直译,看上去直截了当,比较严肃并且忠于原名,但有时会有呆板拘谨之感,今年来正逐渐增加意译的做法,但总体看来还比较符合电影主旨;综观我国百余年的翻译历史,不管是严复老先生的“信、达、雅”,还是鲁迅先生提倡的“宁信不顺”,其共同基础都是忠实于原文。深受此标准影响的中国大陆的翻译家抱着严谨、认真的态度,尽可能忠实地反映原片的信息内容,准确地传递原片承载的文化,带给观众以美的享受。香港的电影业已经发展为一项成熟的娱乐产业,绝大多数观众看电影就是为了娱乐消遣、追求刺激,满足视觉和听觉的需要,而非受教育或提高品位。这也是香港武侠片、警匪片以及无厘头电影大行其道的原因。因此此地区电影片名的翻译也就投观众之所好,多将其做同化的处理来迎合观众的口味,以实现商业价值为终极目的。但是香港电影译名的商业化、本地化,不容易为香港以外的观众所接受。台湾地区电影片名的翻译与香港地区有着相似之处,同是处于高消费地区,同是受到商业浪潮的猛烈冲击,再加上本土思想言论的开放,外国电影到了台湾经常被“改头换面”,很多时候给人以触目惊心”的感觉,属于典型的“眼球经济”,因此台湾电影译名采取意译较多,但有时录用的名字与电影本身没有较多联系,商业化色彩也比较厚重。(见表1)

(四)内地与港台电影译名差异原因根源分析

1. 从语言学角度分析

音译上的差异是外语翻译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由于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如果没有一个权威机构来统一译名,差异就在所难免。这种差异的出现没有太多规律可循。但总的来说,内地在翻译外语专名时比较注意紧扣外语音节和字母,用字时比较注意辅音的清音与浊音的对立,而港台在处理这类问题时似乎比较灵活,不大拘泥于某个字母、甚至音节与汉语的严格对应。因此首先在音译的电影译名中,内地与港台之间就有较大分歧。比如:“Amelie”,内地译为“阿梅丽”,香港译为“爱美丽”,台湾则译为“艾蜜莉”。

音译与意译上的差异。港台与内地在翻译有些电影片名时,采用的方法不太一致,通常是一方采取纯意译,另一方采取意译加音译两者相结合的方式,其结果才造成了三地译名的明显差异。(见表2)

当然对于一些抽象或引发歧义的电影片名,内地译者也会采用直译意译相结合,或音译意译相结合的方式,如经典老片Waterloo Bridge,为了避免直译成“滑铁卢桥”,而引起歧义,译者保留了原片名中的“桥”(Bridge),又考虑到原片内容是爱情悲剧,加上“魂断”两个字。“魂断蓝桥”这一凄美而富有诗意的中文译名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2. 从三地历史文化、经济与社会心理角度分析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看,适用于不同的彼此隔绝的地区中的同一种语言,在经过较长时期相对封闭的独立发展之后,除了该语言本身会随着各自社会的变化而发生某些变化之外,不同地区使用的语言间也必定会发生某些差异,隔离的时间越久,差异就越明显。

香港被英国统治丽150年之久,英语已经对香港的语言文字应用进行了全面的渗透,加上香港原本就使用的粤语方言,使得香港的语言具有极大的特殊性,很难被香港以外的地区的人们理解和接受。如“The Cable Guy”译为“线鬼衰人”, “The Princess Diaries”译为“走佬俏公主”。还有“Adaptation”译为“何必偏偏玩谢我”, “Pay It Forward”译为“拉阔爱的人”,这样的片名相信不熟悉香港文化的人一定无法理解。然而我们不能说这样翻译就一定不好,毕竟除了文化、教育、语言习惯等原因外,民族语言的凝聚力和社会各阶层对于词语的接受性方面的差异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加之香港是高度发达的商业社会,而电影作为重要的消费品,自然会从商业角度出发,往往靠一些吸引眼球的名字来吸引观众,这种做法本身无可厚非,可是因此带来的译名混乱的后果确是我们不愿看到的。

由于历史原因,台湾与内地相隔数十载,彼此语言接触甚少,各自都在不同的情况下发展变化,导致了两地汉语的较多差异,这种差异不可小视。而且台湾近年来在翻译电影片名方面所表现的“自由”程度和“豪放不羁”的态度简直可以说是恣意妄为。台湾的片商在定影片译名时,很多时候似乎根本不考虑影片原名和内容,只是一味的迎合“市场需求”。于是一些能吸引眼球的字眼诸如魔鬼、黑色、战士、悍将就频频出现在电影译名中,至于这些字眼和原片有无关系,则不予考虑。这样,一系列的流行公式也应运而生,如大家耳熟能详的“XX总动员”、“XX动员令”、“XX战警”和“XX追缉令”。例如,动作明星施瓦辛格因主演“魔鬼总动员” (Total Recall) 走红后,他所主演的电影就全在中文译名前冠上“魔鬼”二字。“The 6th Day”译为“魔鬼复制人”,“The Terminator”译为“魔鬼终结者”,“End of Days”译为“魔鬼末日”,“Commander”译为“魔鬼司令”,就连他的一部喜剧片“Kindergarten Cop”也译为“魔鬼孩子王”。

(五)结束语

中国内地、香港和台湾三地由于地域、历史文化背景、社会心理、价值取向等方面的不同,造成了电影片名的翻译标准、策略上都存在差异。译名既然是以本地观众为目标,就必须符合本地观众的欣赏与品味。三地的翻译从整体上来说,都较为适应当地译语观众的需求。因此我们不能单纯地来评判哪个的翻译方法是最佳译法。国内有些翻译工作者曾就目前电影片名翻译的这种“三足鼎立”局面予以,认为这造成了同一部影片有三个不同的汉语译名的混乱局面,使观众误以为它们是不同的电影,认为这一局面令人堪忧,亟待打破。然而,笔者认为翻译本来就没有纯粹而简单的“绝对标准”,这种文化现象的电影片名翻译也应与具体现实结合起来,因地制宜,灵活变通。三地片名翻译的“鼎势”虽说让人有些眼花缭乱,但也给了三地翻译工作者难得的比较素材,让他们在比较中加强交流、学习、取长补短, 从而有利于整体提高中国翻译界的电影片名翻译水平。

参考文献

[1]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

[2]贺莺.电影片名的翻译理论和方法[J].外语教学, 2001, (1) :56-60.

[3]郑玉琪, 王晓冬.小议电影片名的英汉翻译原则[J].中国翻译, 2006, (2) :66-68.

上一篇:创意与创新农业科技下一篇:建立专业发展导向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