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欲

2024-09-28

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欲(共12篇)

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欲 篇1

教学究竟应该怎么教?教什么?为什么教?在十多年的课改中, 我们无数次寻觅, 无数次探索, 在多少次迷惑与彷徨中肯定了又否定, 否定了又肯定。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教学却在“激之以欲”处。

老子曰:“授人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 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急, 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这原本是指与其给予他人鱼肉, 不如教人捕鱼技巧。一条鱼能解一时之饥, 却不能解长久之饥。如果要永远有鱼吃, 那就要学会捕鱼的方法。这句古语所蕴含的教育哲理指引了一代又一代教书人, 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突然发现再好的“鱼”与“渔”都激不起学生的兴趣, 莫说教之以捕鱼的方法了, 即使把鱼放在碗里学生也不下咽, 学生学习兴趣淡然。哀莫大于心死, 当面对学生“不想学”“不愿学”的时候, 一切的“鱼”与“渔”都显得格外苍白。

学生厌学固然有其社会因素, 但也与我们教师的“失职”密切相关。鱼与渔是事物蜕变的外在条件, 而欲才是事物发生质变的内在动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所以, 授之以渔, 更要激之以欲 (欲就是求知的欲望) 。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呢?这就需要教师充满乐观的职业态度、独特的个人魅力与运筹帷幄的课堂掌控能力。

首先, 教师应充满乐观的职业态度

中央电视台进行社会大调查“你幸福吗?”, 由此我们不禁扪心自问:我快乐吗?我有没有感受到教学的快乐?现实是更多的教师把教学当成了完成学校交给的任务, 他们只是为了教书而教书, 没有了上一堂好课的冲动, 失去了教学更上一层楼的欲望, 年年如是。如此, 我们怎么能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当学生对我们的课堂生厌、生烦的时候, 我们失去的不仅仅是一堂课, 而是学生的整个心。

其次, 教师应展现“天子呼来不上船”的人格魅力

人们之所以奉李白为仙, 既是被其“饮酒斗百篇”的非凡才华所折服, 更是被其“天子呼来不上船”的无拘无束的人格魅力所倾倒。作为教师应仔细揣摩李白“天子呼来不上船”的人格形象, 完善自己聪慧的头脑、敏锐的思维、洒脱的性格、豁达的胸怀、精妙的语言、脱俗的气质。

可是在教学中, 我们教师更多地是被“师之尊严”与“应试教育”所绑架, 展现给学生的要么是以“皇帝”式的尊严为面纱, 教师的话就是“圣旨”, 学生必须听从“旨意”, 如有异端, 胆敢“抗旨”不尊者, 一律一棍子打死;要么就是以“保姆”式的教育模式为标榜, 所谓教学, 就是教师将胸中所学灌输给学生, 在课堂上表现为“我讲, 你听;我问, 你答;我写, 你抄;我给, 你收。”学生在教师划定的圈子里失去了自我, 更失去了求知的欲望。

第三, 教师应具备“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内在魅力

举世皆浊我独清, 众人皆醉我独醒。这里的“浊”与“清”、“酔”与“醒”要求教师必须具有高人一等的内在素养, 必须胸有万物, 知别人所未知, 晓别人所未晓, 这就是所谓的“给学生一瓢水, 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 教师最好是知识深不见底, 给学生探索的冲动。这里的“清”与“醒”更要求教师在教学中, 明白: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

第四, 教师应具有“运筹帷幄”的课堂掌控能力

(一) 欲语泪先流——意境的创设。文本不是无情物, 泪在奔流情在烧。每一篇课文都浓缩了作者的喜、怒、哀、乐。从走上讲台那刻开始, 我们必须创设特定的意境, 全身心进入角色, 感悟教材情感点, 用煽情的语言倾诉作者的喜与悲, 用飞洒的泪水诠释文本渗透的苦与乐, 煽动学生情感线, 激发学生求知欲, 让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二) 欲说还休——过程的诱导。“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 而在于相机诱导。”诱导的关键在于教学中做到“点而不破”“引而不发”。点而不破, 教学中教师的点拨必须恰到好处, 既不能像“管家婆”似的面面俱到, 也不能像“放养”似的任其自生自灭。“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问题的答案不要轻易“破”给学生, 要留给学生探索的时间与思索的空间。须知道, 问题的答案不止一个, 我们借以自诩的“标准答案”又何曾标准。教学就是在煽动学生学习欲望—诱导学生思考问题—激励学生分析问题—赞扬学生解决问题—触发学生提出新的问题……在质疑、答辩的循环往复中提高综合素养。引而不发。教学过程中, 教师是主导, 学生是主体, 教师永远不能代替学生。学习过程重在体验与感悟, 教师的任务就是指引学生明白学习的方向与目标, 而过程要靠学生亲自去体验, 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套用一句广告语来说:学习如同一次旅行, 并不在乎目的地, 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以及欣赏风景的心情。教师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 设置富有思考性的问题, 安排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等, 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打造出精彩的课堂。

(三) 欲罢不能——课已尽而意未绝。“授之以渔”不是终点而是起点, “激之以欲”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教学之根本不在于解决了多少问题, 而在于透过问题让学生明白什么道理, 悟到什么真谛。一堂成功的课, 应该是课已尽而意不绝, 让人回味无穷, 受用终身。

总之, 教学中我们不但要授之以渔, 更要激之以欲。

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欲 篇2

1、课本:

选入语文课本的文章,可以说每一篇都是内容健康、语言优美、表现得法的优秀”作文“。这些文章,题材多样,程度得当,能够全面体现我们应当学习掌握的作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意识地运用课文里的好词佳句,反复地运用,真正使课文里的语言变为自己头脑中知识的一部分,最后达到得心应手的运用境界。吸收课文语言养分多了,写起作文来,也就不会觉得语言贫乏,笔端枯涩了。

2、课外书:

如果在读了大量的童话、故事以后,还想看点什么,我的建议是,能读懂的好书都可以拿来读读。多看那些强调人生的光明面,以励志、温情、冒险故事为主题,写实题材的作品都可以读。如《苏菲日记〉、《小王子》、《鲁滨逊漂流记》、《格列佛游记》《西游记》《未央歌》,作家李潼的《少年噶玛兰》,德国作家米夏埃尔・安迪的《默默》、《说不完的故事》(一名《大魔域》)等等作品。好的书,不分年龄和国界。

一般说来,书读得多了,必然帮助你提高协作能力。当然也要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一是读书不要“偏食”。只要是看得懂的内容都爱读;二是读书要用心,有人甚至是废寝忘食,常常为书所迷;三是读书重意会,书中的人物、情节常常浮现在眼前;四是读书求效果。读后要知道什么是美与丑,学会怎样分辨善与恶,书像一扇宝库的窗户,展示了另一个美好的天地。

四、学习蜜蜂,积累素材,建造自己的“资料库”

据科学家家研究发现:蜜蜂每酿一公斤蜜,大约要采100万朵花的花粉。在采的过程中,蜜蜂要飞的路程相当于饶地球8圈。它们几乎没有停顿的时候,始终忙忙碌碌地寻找食物,一旦发现,就要千方百计地把食物扛回去储藏起来。同学们也学着蜜蜂建个专门积累生活素材的小本儿,日积月累就成了个──“资料库”,同时坚持不懈地往自己的“资料库”里搬东西,那么也会积累起写不完的素材。当然在积累过程中要克服自己“三分钟的热情”,还要对搬积累的材料加以精心地选择。“生活中一丁点儿的人和事,一片叶子,一幅画,一段音乐,一种色彩,一个意念…都可以引起写作的冲动,关键是你要通过思索发现其中的价值。”

五、想象与写出自我

曾在网上看过一个故事。说有日本教育专家曾做过一个实验:教中国和美国学生画鸡。结果中国孩子就自然地画了两条腿儿的鸡,老师会表扬他们观察得仔细;美国孩子就画了四条腿儿的鸡。而美国孩子因为喜欢吃“肯得基”的鸡腿,渴望鸡多长两条腿,再说牛啊、马啊不也都是四条腿的吗?美国的老师便会赞扬他们现象丰富。这种区别,可能就是因为不同的文化传统,不同的教育观念的缘故。中国的孩子上美术课,重在学习画画的技能,画得与事物越像越好;而欧美国家的孩子上美术课,看中的是儿童的“自我表现”,能不能在画中把自己的思想反映出来。这件事说的不仅仅是学画画的方法,对于“我们应该怎样做作文”也有很大启发。

也就是说,想象与写出自我并不矛盾,我们的作文在今天不光有方法、技巧,写出自己的观察,写出自己的体验,还要有学生自己独特的认识和想法,学生独特的发现个感受,学生独特的童心个灵气。“作文要写出自己眼里和心里的东西”,即使写的是“四条腿的鸡”也是可贵的。当然想象需要注意到一是想象要合理;二是想象要丰富,三是想象来源于生活的积累。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篇3

【关键词】方法;授之以渔;朗读;思考;感悟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搜索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和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这句话明确阐明了阅读在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中的作用。阅读性质的定位充分体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因此,搞好阅读

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重中之重,而阅读教学最重要的是教学方式,即让学生获得好的学习方法。

一、阅读教学中“读”占鳌头

三分文章七分读,涵咏功夫兴味长。一篇文章只有反复读诵,才能领会其精华所在。朗读是阅读的基础,它直接决定着学生对文章的记忆、领会、鉴赏以及写作能力的提高。“书读百遍,其意自见”,这其中的道理是很明白的。可是我们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所以好多老师一味的讲解与分析,以期完成教学任务,自以为津津有味,而学生却一脸茫然。解决这一问题,关键就在于教师恰当地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用感情去朗读,或轻重缓急,或抑扬顿挫,或激越奔放,或深沉细腻,让文章的内容如同一幅幅画面展现在眼前,自然读者和作者的心意就相通了,对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也就领会在心中了,伴随着这种形象阅读,不用百遍而是一两遍就可以把握文章的精髓。

著名边塞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一篇送别兼咏雪的诗,诗的语言气魄宏大,描写逼真,给人以美的享受。在阅读之前,我首先告诉学生自己的阅读感受:“全诗紧扣“雪”字,以雪开创奇情妙思,全诗处处提雪,处处绘雪,雪景衬送别,送别中绘雪景,景情合一,匠心独运。真是不读不知道,诗文真奇妙。”几句话激起了学生的朗读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读的兴趣,在读的过程中学生便会主动地去解决诗文中的字词障碍和词语的情感色彩,同时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敲课文中有关词语的意思,并体会其表达效果,同时还积累了诗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等千古佳句。

当然在朗读过程中要注意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学会欣赏。读书要“声响处学”“以声传情”,我指导学生要注意从声调来体会诗文所蕴含的情感,力争与作者达到情感上的共鸣。学生在我的引导下,终于领会到了诗文的诸多美点:构思美,以雪开创奇情妙思;语言美,明朗而有节奏;意境美,边塞的自然风光与边关战士的精神风貌的完美结合。

从十几年的语文教学生涯中我总结出: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阅读,让他们在兴趣中去体味感悟胜过教师千百遍的讲解,朗读是启迪学生思想获得审美情趣的法宝。

二、阅读教学中“思”是基础

阅读教学中“读”固然重要,但如果在阅读教学中不加入“思”这一因素,“读”就成了无源之水。一个学生如果能在读课文的过程中不断思考,那么他对课文的理解会不断加深。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他们思考,从而提出疑问,并在思考中解决,这样阅读和思考能力都能得到得高,随之分析问题的能力也会加强。

北宋王安石的《伤仲永》借事说理,以方仲永的实例,说明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从“文眼”入手,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使阅读教学更有的放矢,可以促使学生主动探究,激活学生的思维。笔者在进行《伤仲永》的阅读教学中首先提出问题:题目“伤仲永”的“伤”是什么意思?学生读懂课文参考课下注释后回答:“伤”是“哀伤、叹息”。我又问:王安石哀叹方仲永什么呢?生答:一个神童因“不受之人”最终“泯然众人”。

新课标要求我们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的能力,我们不妨教会学生运用思考质疑的方法,摆出自己在钻研课文中所发现的问题。接下来鼓励学生思考,可以从文章的每一个段落中挖掘问题,也可以从文章的整体结构和思想内涵上挖掘问题。思考是学生主动探究的第一步,也是创新的基础。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预留较多的时间鼓励和启发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而且允许学生随时提出问题,允许学生在回答中出现错误,也允许学生改正错误或保留自己的意见,给学生提供较为广阔的思维空间。学生提出了“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最后一段作者讲了什么道理?‘受之人’与‘受之天’有什么样的关系?”等问题。

对于学生的问题,教师的态度都应该是提倡、鼓励、引导。通过提倡、鼓励使学生从不敢提问到敢于思考;通过引导,使学生逐步做到善于思考。其中,第1问“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被学生回答为“三个阶段”时,我顺势问道:“这三个阶段是平均用笔吗?”有学生答道:“不是平均用笔,而是有详有略。”这时,我提醒大家“有没有疑问要解决”,马上有学生质疑道:“文章叙述了方仲永从五岁到二十岁之间才能变化的三个阶段,作者为什么要详写第一个阶段──方仲永才能初露时的幼时阶段?”我让其他学生思考并回答这个问题。经过几个学生的精彩发言后,我总结道:详写这一阶段,意在说明一方面“仲永之通悟”确实是“受之天”,有先天的因素;另一方面,正是在这个时期,就已经埋下了才能衰退的种子,即“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以方仲永为反面的例子,来说明“受之人”即后天教育的重要性。由此可见,古人早已懂得作文之法──详略得当。作为今人的我们,更应注意写作文时要巧妙地取舍材料。通过解决问题,煅炼了学生的思维,同时提高了分析能力,开启了学生的智慧之门。

三、阅读教学中“感悟”的花朵

阅读教学中,我们最终还是能从“读”与“思”中得到启迪,即感悟,用所感所悟应用到我们的生活中,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结合所读的内容,陈述自己的思想感受,以及对阅读文中人事的评价,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明代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是写给学生马生的一篇赠序,目的在于勉励马生勤奋学习。和许多文学作品一样,《送东阳马生序》也是“用意十分,下语三分”。因此,读者必须通过作品中有三分的语言去体会作者“十分”的用心,甚至超出这“十分”,才会有自己独特的感悟。学习本文时,我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探究,大胆创新,从中悟出道理。学生果然有创意,不仅悟出:刻苦努力,不畏困难;谦虚好学,尊师重教;还悟出了诚实守信是为人之本等。诸如此类,均是学生感悟之花结出创新的硕果。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该用新的阅读教学价值观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进行多元化的阅读教学,尊重不同学生的意见,启发每个同学有不同的感悟,正如鲁迅所说的《红楼梦》,“红学家看到的是‘易’,道学家看到的是‘淫’,才子看到的是‘缠绵’,革命家看到的是‘排满’,流言家看到的是‘宫闱秘事’。”因此我们要鼓励学生从个体出发,积极思考大胆感悟,在感悟中发现有价值的争鸣问题,真正在阅读上进行创新。

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欲 篇4

一、教学方法应多样, 特别是学生的学习方法因人而异

教学内容丰富了, 教学方法也应丰富了。我们不能要求所有学生都整齐划一地用一种方法针对各个学生的学习特点, 可用不同的方法, 学生自身的运用一些方法时也不应该要求得过死应给予充分的空间进行选择。比如一个事情的解决, 我们可有多种多种方法和途径, 不能要求学生停留在一个问题上, 鼓励学生积极有效地学习。教师可以介绍学习方法, 可以引导学生梳理、总结对自己适宜的学习方法。科学的学习方法不仅有利于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少走弯路, 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各种学习能力, 提高学习效率, 而且它是学生攀登学习高峰、学有所成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

二、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思想性、意识性的提高

“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很多, 那么, 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是有思想、有意识的, 我们可以从调动学生的思想性、意识性入手, 培养他们“学会学习过程中, 思想问题的方向性和价值观, 教会学生学习不会只停留在方法技能培养。同时, 又培养了学生的思想、价值观, 丰富了教会学生学习的内涵, 提升了课堂品质, 拓展了学生的语言素养, 让其在不觉中学会学习, 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好的学生不是教书, 不是教学生, 乃是教学生学。”有研究表明:讨论式、质疑式的教学有利于发散思维、创新思维的发展。要让学生丰富想象, 积极探索求异, 坚持独立见解, 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创造性因素, 通过设疑创设情景, 给予每位学生参与的机会。让学生积极运用所学的知识, 大胆进行发散创造。在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设计新颖别致、并能唤起学生共鸣的问题。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 再进行集体讨论, 集思广益。也可以用所教的知识, 让学生自由地求异发散、编写新的内容。如新的知识教完之后可以在黑板上出现几个问题, 让学生自己去编一些内容。这样会使学生相互启发、相互交流, 从而以创新意识来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让学生凭自己的能力与摸索解决新问题, 掌握新知识。在此过程, 中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也得以真正提高。

总之, 认识过程也是一种探究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既是课堂教学只有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很好地进行统一, 不断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 引导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才能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 逐步培养其创造和学会学习能力。

三、鼓励学生在体验中质疑、释疑的本领

“体验”是最好的老师, 体验是实践的绝妙途径, 体验是学生学会学习的“窗户”。在大量的体验中, 学生能发现问题, 教师也能发现问题, 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教学中努力为学生创设情境训练, 甚至走出课堂搜寻材料, 进行实践活动是十分必要的。有效教会学生学习的中心也在于此。“学”与“问”相辅相成, 问为了学, 学必然问。“?”像把钥匙。能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像只耳朵, 能引进无穷无尽的知识。将它倒过来像个衣钩, 能挂住所学的知识。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出新的问题, 新的可能性, 从新的角度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应为学生质疑问难留下空间, 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使学生学会质疑问难。即使学生提出一些离奇的问题也不要紧, 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 当学生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时, 教师要及时组织同学一起分析解答, 从而激发学生敢于冒险, 勇于创新的热情。

学习过程一般是“生疑—质疑—释疑”生疑是起步环节。生疑先得激疑, 激疑有他激和自激两种方法。为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应提倡自我激疑, 鼓励他们自己主动地向未知的学习领域发起进攻。预习是自我激疑的有效方法, 有的学生对预习的重要性缺乏认识, 觉得预习白费时间, 预习不预习都一样, 反正教师都得讲。此时, 教师应引导学生算算“经济账”。讲前花了5分钟预习, 课中的获得远大于5分钟的学习效益。这是因为在预习过程中某个环节机器学生产生疑问, 然而在好奇心、好胜心的驱使下学生会带着所生的疑问查阅书刊或把疑问带到课堂上经过老师的点拨, 这个疑问就迎刃而解了, 此时茅塞顿开。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没有大胆的想象就不会有伟大的发现。想象是创新的前奏。诱导学生大胆想象, 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有极其深远的意义。观察是获取感性认识的一个主要途径, 贯彻并不是走马观花地看一下, 而是在有目的, 有计划的观察过程中获得大量的感性材料, 为进一步发展思维打下基础。

时代变了, 为了使学生能在知识快速更新的21世纪应付自如, 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才是学生生存与发展之本。总之, 人人都有成功的可能, 人人都有成功的愿望, 关键是教育者如何操作, 如何因人而异, 如何因材施教。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永远探索的问题。谈真正做到, 还需要更多的“探路者”的不断总结和付出。对于“教会学生学习”, 仍将继续思考和反复实践。

参考文献

[1]陶行知.生活即教育.陶行知教育文选,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1.

[2]卢梭.爱弥儿.商务印书馆, 1978.

[3]布鲁纳.布鲁纳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9.

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欲 篇5

20xx年月26日下午xx区小学数学新教师最后一次活动在百家湖小学举行,这次的主题是浸润式培训,这次培训活动采用从实战教学到评及讲座的模式。

对于低年级的孩子而言,学习能力还很缺乏,需要老师的从旁引导,然而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握引导学生的度,不是一味的牵着学生走,适时的放手让学生自主去探究。在《认识乘法》这一中,焦欢欢老师就很好的做到了从辅助到半辅助再到放手,从具体到抽象一步步的.引导孩子认识乘法。

《认识乘法》本是二年级上册的内容,焦老师在一年级下学期进行教学,对于学生的理解能力有更高的要求,所以在新的开始,焦老师从学生熟悉的要算一共有多少应该用加法入手,4个相加,个2相加,个相加等等,最后到24个2相加,让学生意识到当有很多个相同的数字相加的时候怎么办?从而引出乘法,让学生明白用乘法可以更简便。在引出乘法的过程中,焦老师先是用出示2个2个一组的小兔,有组;个个一组的小鸡,有4组。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像小兔和小鸡那样子摆一摆,给出要求:每堆摆2个,摆堆;每堆摆个,摆2堆。最后焦老师让学生自主的摆,并全班交流每堆摆几个,摆几堆。从给学生摆好,到提出要求让学生摆,再到让学生自主的摆,这个过程教师一步步的放手,而不是一味的传授知识,这在低年级的教学中很值得我们学习。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篇6

关键词:语文 课堂 教学 主体

平时经常能听到老师们抱怨学生在课堂上死气沉沉,听来似乎是现在的学生表现不太好。但这当中,就没有教师自身的原因了吗?反思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有多少教师真正走出了应试的桎梏,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又有多少教师摒弃了照本宣科、满堂灌的教学方式,真正顾及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呢?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想要使语文课堂教学拥有活力,就要明确语文的学科性质,注重教学方式的改革,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真正做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

一、明确语文的学科性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但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人为地把“工具性”和“人文性”割裂开来。有些教师为了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上课时不明设计意图的教学课件泛滥成灾;“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些句子,随便选择,说说自己的理解”之类的教学语言满天飞;小组合作、情境表演等形式层出不穷。他们把让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感染作为主要目标,却忽略了知识技能本身。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看似得到充分体现,实则他们到底学了怎样的内容都不甚明了。而有些教师则对知识和技能缺乏人文意识和人文关怀,将完整的一篇文章肢解成破碎的字、词、句、章,然后逐一分析。这样的课堂,教师是主角,学生是听众,教师不是主导,学生也不是主体。

因此,要想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要做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王荣生先生说过:“人文性不是语文外加的东西,它熔铸在目标中,体现在目标所蕴涵、指引的知识和技能里。”丁忠培先生则说:“语文这种工具,不同于其他任何工具,它是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這种工具,你不用它便罢,只要一用它,必然要赋予它自己的思想、观点、倾向和感情。”作为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主动利用已有的知识去建构新的知识,从而真正提高他们自身的语文素养。

二、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

1.教学目标不能平面化

新课程强调目标的三维化,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当然,要想在语文课上面面俱到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科学的,我们需要的是简明的教学目标,但是简明不等于简单,更不等于单一。面对一篇文章,它有着怎样的知识技能,掌握这样的知识技能要经历怎样的过程或是应用怎样的方法,这个过程当中可能还会生成怎样的情感价值和态度都是教师要认真考虑的,之后再确定重点,分出层次,这样的教学就有的放矢,学有所获了。

而在现实的教学当中,很多教师总是很随意地设计教学目标。比如到了九年级,很多教师就打着赶进度的口号,文言文只求翻译背诵,现代文只求了解主旨。笔者所在学校有位资深的毕业班教师在一节课内就把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文章都上完了。这位教师只是简单介绍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强调了文章的主旨。这样做的理由很简单,因为绍兴市的中考没有关于课内现代文的考察内容。很明显,这样做会带来极大的负面效应,学生只是机械地接受教师给他们的灌输,之后死板地强化记忆,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根本性的保障,久而久之,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会消失殆尽,更不用说提高语文素养了。

2.教学过程不能程序化

江苏省南通市小海中学的陈松泉老师有过这样的反思:“以前自以为成功的语文教学是那样的误人子弟:为学生设置好教学目标、教学重点,规划好教学过程,想好切入点,设计好问题,一步步地把学生往里边引,最终‘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毫无自主权可言。”这个反思可以说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今语文课堂存在的一些弊病。

我曾经听过一堂《安塞腰鼓》的公开课。上课的老师总共设计了九个环节,一个接着一个滴水不漏。整堂课看似内容丰富,气氛热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只要用心思考,我们就会提出疑问:短短的45分钟时间,要完成包括初读文章,听录音,看视频在内的九个环节,那我们还有什么时间真正地去感知文章?到底是教师圆满地完成了他的教学设计,还是学生真的学有所得?像这样的教师,充其量也就是个演员,按照剧本的要求演戏给听课老师看,根本不可能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3.教学活动不能形式化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后,许多教师热衷于在课堂上安排活动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小组讨论、情景表演等作秀的模式充斥着语文课堂。小组讨论看似热热闹闹,但是问题由教师设定,时间由教师掌控,讨论的结果虽说五花八门,但是一番甄别比较之后,最后还是教师一锤定音,抛出事先预设好的答案。还有一种现象更为过分:有时下课时间还没到,可是设计好的教学内容都已经完成了,为了拖延时间,教师就安排“写话交流”之类的活动。等到下课铃一响,不管学生完成与否,就直接宣布把它作为课外作业,不了了之。试想这样的活动能有多少价值?它纯粹就是一种形式,只是事先安排好的一个环节罢了,根本不是为了更好地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目标,学生在当中自然就充当了配角。

4.教学手段不能标准化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因此,有些教师动辄就使用多媒体上课。使用多媒体本无可厚非,正确使用还能大大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但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多媒体大多是被当做现成板书来使用。因为难以临场改变,所以课堂上必须要严格按照教师的预设来进行。如笔者所在学校一位青年教师上《春酒》公开课时,当分析到“席散时,会首给每个人分一条印花手帕。母亲和我也各有一条,我就等于得了两条,开心得要命”这句话,学生相继提出从这里可以看出“我的孩子气、母亲对我的关爱”等观点,可都被老师否认,终于有学生提出“童真”,这位老师如释重负,予以肯定之后展示PPT上的文字“童真”。按照李海林先生的观点,这位教师就是把“不必要标准化的知识给标准化了”,在他的课堂上,以后还会有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吗?

5.教学评价不能泛泛化

教学评价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按照科学的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测量,并给予价值判断的过程。在课堂当中,教学评价的方法主要是“观察提问”。在新课程改革的高潮席卷教育阵地之后,鼓励性评价风靡一时,不管学生的答案是否符合问题的要求,一律用“真好”“你说得真有道理”“你真聪明”之类的评价语言。这种行为表面上是强调语文的个性化解读,充分顾及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不是从根本上去尊重学生。因为在短时间内,这种评价的确能够唤起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可时间长了,副作用也会随之产生,即会使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变得非常随意,不管怎么样只要能自圆其说就行。所以,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言之有理即可”的说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

6.教学态度不能冷漠化

心理学研究表明,快乐轻松的心理不僅能使人产生超人的记忆力,而且能够活跃思维,充分发挥创造力。因此,要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我们还需强化课堂上的情感因素,尤其要重视教师友善的教学态度对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作用。

有些教师认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保持神情严肃,不苟言笑。这就使得学生在他们的课堂上正襟危坐,中规中矩,不敢越雷池一步。学生稍有差错他们便大发雷霆,令学生噤若寒蝉,久而久之,学生的天性被压抑,变得不肯表现自己,课堂也就成了教师唱独角戏的场所。相反,一些亲切自然、平易近人的教师则很受学生的爱戴。他们的课堂气氛轻松活泼,师生关系融洽,学生不受拘束,畅所欲言,真正地投入了课堂当中,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著名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说过:“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是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出一个空虚。”所以,教师不要吝啬笑容,做一个有情有爱的教师吧!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会拥有很多学生;而作为一名学生,他的初中阶段只有几位语文教师。我们面对的不仅仅是一个学生,更是一个学生背后的家庭,是一个学生的一生。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古诺特博士曾深情地说:“在经历了若干年的教师工作之后,我得到了一个令人惶恐的结论:教育的成功和失败,‘我’是决定性因素。身为老师,我具有极大的力量,能够让孩子们活得愉快或悲惨,我可以是制造痛苦的工具也可以是启发灵感的媒介,我能让人丢脸也能叫人开心,能伤人也能救人。”因此,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参考文献:

[1] 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 黄厚江.黄厚江讲语文.语文出版社.

[3] 王荣生.语文教育研究大系—理论卷.上海教育出版社.

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欲 篇7

关键词:写景,方法,探讨

作文教学是学生字词句篇综合能力的高度体现, 也是学生情感态度、美育教育和价值观的凝练和概括, 而写景作文以其取材范围广, 结构严谨, 语言精练, 感情真挚, 特色鲜明的特点, 常使初学者难以下笔, 习作显得空洞无物, 无病呻吟。结合教学实践, 我认为写景作文要从如下几方面着眼。

一、慧眼审题———咬定青山不放松

写景作文必须根据不同季节 (春夏秋冬) , 不同时间 (早晨、中午、黄昏、傍晚) , 不同环境 (城市、乡村) 等认真审题。不同时间在不同地点, 同一地点在不同时间均景色各异。如写《早晨》, 四季的早晨, 城市和乡村的早晨各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写《我的校园》, 校园的四季景色和学生的活动存在着差异性。在审题时要紧扣题意, 抓住重点词语理解, 明确写作的时间、地点、人物、环境, 以及所表达的情感, 突出习作重点。如写《故乡的山水》, 就必须写出故乡山水的特点及喜悦赞美之情;再如写《美丽富饶的家乡》, 就要突出家乡美丽的自然景色和丰富的物产, 也可以写党的富民政策使家乡发生了巨大变化。只有根据题意确定写作中心, 有针对性地观察、选择和组织材料, 才能使文章题意明确, 立意深远, 主题深刻。

二、有序观察———横看成岭侧成峰

好的作品来源于生活, 观察是生活的前提, 是学生认识社会和自然, 洞察人生的重要途径。首先, 要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常见的观察方法有:定点观察法、移位观察法和移步观察法, 即将立足点作为固定点选择角度观察, 转移立足点不转换景物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按作者的足迹移动选择观察点而观察。自然景物一般要依据观察顺序, 根据位置的移动和空间的变换, 从左到右, 从上到下, 从远到近 (或相反) , 或按时间的顺序, 或移步换景细致观察, 同时, 根据时间、地点、季节的变化重点观察。如春天鲜花烂漫, 夏天绿树葱郁, 秋天硕果累累, 冬天白雪皑皑;朝阳辉映, 骄阳似火, 晚霞满天;农村溪水潺潺、燕语莺啼, 城市高楼耸立、车水马龙;乡间宁静灯火, 城市浪漫霓虹, 自然景致与人文景观有机结合, 充分体现了地方特色。另外, 同一时间不同地点, 同一地点不同时间也景色各异, 如四季的早晨, 农村和城市的早晨, 四季的校园各有特色, 应细致观察, 精心提炼。

三、精心选材———一枝一叶总关情

写作是将搜集的材料加工提炼, 从而抒发真情实感的过程, 写作时常需要积累材料, 自然界的景物千姿百态, 不能信手拈来, 选材时必须围绕习作的中心, 选择有代表性的、典型性的材料加以运用, 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如每一个地方, 每一个季节都有独特的自然景致和人文景观, 应重点选择, 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要精心搜集, 主次分明, 大胆取舍, 力争材料新颖别致, 典型具体, 精妙绝伦。

四、巧妙构思———淡妆浓抹总相宜

写作时不能将搜集的材料一一罗列, 简单堆砌, 要围绕一定的主线, 安排和组织材料。写作时可根据游览的路线, 观察的顺序, 时间的推移, 季节的变换和景物的类别合理安排材料, 根据景物的特征和中心思想的需要安排段落层次, 不能一味摹仿“三段论”, 更不能随意拼凑, 任意安排段落, 要将最能突出中心思想的景物浓墨重彩, 着力描绘, 对次要的可以略写。在材料的安排上, 重视布局谋篇的同时, 还要重视开头和结尾, 好的开头和结尾起到画龙点睛、深化主题、突出中心的作用。文章开头可直接点题, 结尾直抒胸臆, 顺理成章, 自然流畅。如老舍先生《草原》一文, 作者从一进入草原的景物和感受入手, 写草原美丽的景色和蒙古同胞的热情好客、能歌善舞, 由衷地发出“蒙汉情深何忍别, 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感慨;有些文章开头可总述全文, 然后按“总———分———总”的形式一气呵成, 自然结尾, 如《桂林山水》一文, 文章的开头就提出“桂林山水甲天下”, 接着写桂林的山 (奇、秀、险) , 水 (静、清、绿) , 山水辉映成一幅精美的画卷, 情由景生, 爱由心生;有些文章开头巧设悬念, 结尾照应开头, 自然点明主题。如《迷人的张家界》一文, 开头写“未到张家界, 我就听人说:湖南的张家界地貌奇特, 有着泰山之雄, 华山之险, 黄山之变化, 桂林之秀丽”, 使人对张家界旖旎风光无限向往, 再通过描写张家界仙境般迷人的景色, 最后由衷地发出“迷人的张家界, 名副其实的人间仙境”, 构思精巧, 意味深长。

另外, 习作时还要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 大胆合理的想象, 赋予自己的真情实感, 从而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五、推敲修改———千锤万凿出深山

好的习作不在篇幅冗长, 贵在短小精悍, 写作时妙笔生辉, 一挥而就固然可取, 但文章贵在修改。初学者更不能忽视, 欲速则不达。习作布局谋篇后, 要不断推敲, 不仅从字词句段, 篇章结构, 立意构思, 材料选择, 主次详略等诸方面细致修改, 还要从标点符号、表现手法、情感抒发等方面反复推敲, 使文章力求精练, 简洁明快, 情感丰富, 独具匠心, 直至自己满意为止。

总之, 在写景时不能敷衍了事、粗心马虎, 更不能急功近利、好高骛远, 既要重视积累知识, 开阔视野、拓展思维、丰富情感, 培养审美情趣, 提高审美能力, 又要勤学善思、常写多练、精心锤炼、反复修改, 只要这样, 写文章时才会得心应手, 既得“鱼”, 又得“渔”。

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欲 篇8

一、典型教学方法

托马斯·胡格教授的培训课堂设计新颖、内容安排合理。五天的培训课程以德国教育中提倡的“能力导向”为主线设计安排, 实现形式上以任务为单元一一展开, 每个任务的实施过程都渗透着德国职业教育的理念和方法。让每个与会教师从参与中体会, 从体会中发现, 从发现中感悟。

(一) 重点标记法

从“文字阅读”开始第一个任务。在阅读文章时, 托马斯·胡格教授要求每个学员必须用彩色笔标记文章核心语句和关键词, 而他就在教室不断的巡视, 认真观察每个学员标记的情况。通过这个环节, 学员达到理清文章脉络, 提炼文章重点, 自我加工处理的效果。在德国, 学员的自我阅读从不简单地称为“看书”, 而是“加工处理文字”。在课堂教学中, 重点标记法能帮助教师在不干扰学员学习的情况下, 了解学员对核心内容的把握程度, 能更有效地掌控教学进度。

这个环节的训练让每个学员深深领悟到, 同样是看书, 稍稍运用一些技巧, 学习的效果竟会大不相同, 其实教师的授课中有很多值得研究和挖掘的技巧。

(二) 搭档拼图法

在标记法的基础上, 托马斯·胡格教授要求学员进一步对信息加工处理, 提炼出数量有限的关键词绘制成卡片, 完成信息完整的“接收”过程。第二阶段学员结合大脑里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对信息进行联想处理, 借助关键词卡片绘制出形象易懂的拼接图形, 展示信息的逻辑关系, 实现逻辑关联可见化, 完成信息的“构建”过程。第三阶段借助已构建的拼接图形, 每个学员将以信息发送者的身份, 向自己的搭档还原整体信息, 完成信息的“发送”过程。

在搭档拼图法的实施中, 搭档双方事先并不知晓对方获取的信息, 每个学员是其搭档的唯一信息提供者, 因此学员必须高度集中注意力, 全神贯注参与活动, 这也提高了学员的责任心。值得一提的是, 在信息的构建和在发送过程中, 关键词卡片有效帮助学员梳理信息脉络, 增强记忆理解, 而且在向他人复述内容时, 关键词起提示作用。所以能否精准地提炼关键词是该方法有效实施的关键和基础。

(三) 扩展小组训练法

托马斯·胡格教授布置了一个问题“当今高职或中职毕业生应具备哪些能力?”, 并要求学员按要求展开讨论。第一阶段:独立思考阶段, 要求每个学员独立思考上述问题, 并将自己的结论记录下来;第二阶段:两人合作, 比较自己和搭档的结论, 找出两者达成共识的五项重要能力;第三阶段:四人小组, 小组成员间比对之前的结论, 并选出认为最重要的五项能力;第四阶段:八人小组, 在大组中比较答案, 选出共同认为最重要的五项核心能力, 并在展板上展示小组的讨论结果。

独立思考阶段, 每个学员必须独立思考给出答案, 保证了人人参与, 有效提高学员教学活动参与度。在多人合作讨论答案阶段, 通过比较、论证、筛选不同答案, 激发了学员积极性, 转被动学习惰性知识为主动探索未知领域。随着小组成员不断扩充, 讨论层层深入, 共识逐渐形成, 答案浮出水面。在逐层深入的探讨中, 学员的语言组织和口头表达能力得到充分训练;在小组成员博弈过程中, 学员的团队合作能力、沟通协商及进退取舍的修为得到培养。

(四) 卡片复习法

教师将前一次课程中的重点分别以关键词形式写于卡片, 随机发给学员, 要求学员在规定时间内以小组为单位回忆相关内容, 并按教师的要求阐述问题。在第二天的培训中, 托马斯·胡格教授将写有“分析文章划重点”、“不断壮大小组”、“旋转木马谈话”的几张卡片随机发给学员, 让每个拿到卡片的学员在有限时间的思考和讨论后, 对卡片内容回忆并按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卡片复习法, 改变了教师自说自话的“炒冷饭式”复习方法, 极大地调动了学员积极性, 提高了复习效率。此外, 教师还可以以学员在复习中的不同水平的表现作为教学评价的重要参考, 让过程评价有据可依, 利于科学地实施过程考核。

(五) 成果展示法

在每一阶段训练结束后, 托马斯·胡格教授都要求学员以组为单位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阶段性学习成果, 并将成果借助实物展板长期展示于教室之中。

小组成员齐心协力绘制成果图的过程, 增强了学员的团队凝聚力和荣誉感。展示过程增强了学员成就感, 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展板的长期展示, 还能促进学员的反复记忆, 从而巩固学员学习效果。

在以上教学方法的实施中, 托马斯·胡格教授都是借助任务为载体, 让每位学员无意之中进入到他的教学设计。比如在扩展小组法的训练时, 他设置主题让大家思考和讨论, 学员的关注点在问题本身, 却在不经意中已进入他“独立思考—2人小组—4人小组—8人小组”的扩展小组法的训练中。在过程实施结束后, 所有学员才意识到已经历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教学过程。

二、教学评价体系

为了达到以专业知识为载体, 重点培养学员主动学习能力的目标, 德国职业教育中设计了以能力为目标的综合评价体系 (见表) 。

评价体系的核心不是简单的考核任务的结果, 而是真正观察学员、关注学员、发现他们行为上的问题, 更是一种“诊断”。此外, 除了教师对学员的评价, 学员对自己的评价也很重要。当师生双方评价出入较大时, 师生间会积极沟通, 如学员在团队协作中表现出的盲目自大、推诿、缺乏责任感等自身无意识的缺陷, 会在教师的评价中有所体现, 学生由此发现自己专业知识以外的能力缺失;另一方面,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自我评价来调整、有重点地关注学生潜在的能力。在评价与自我评价的循环体系中, 真正实现以专业为载体, 以能力为目标的职业教育。

三、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一) 良好的师生关系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

在为期五天的培训中, 托马斯·胡格教授一直将讲桌置于讲台下面, 放在我们身边, 当学员在小组讨论、协作实践时, 他一直在教室中巡视观察, 为我们营造了平等、利于沟通和交流的学习氛围。融洽的气氛改善了学员学习的心情, 平易近人的态度博得了学员对教师的认同, 这一切细节都是为教学的精心设计, 为后续课程开展奠定了的良好基础。

对学员提出的每一个问题, 托马斯·胡格教授都认真地思考后给予回答, 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适时调整教学安排, 这一切都让大家感受到自己是被关注的。

(二) 以专业为载体以能力为导向的教学理念

以专业知识传授为目标的教学, 寄希望于三年的教学能让学生掌握所有的专业知识。在这个目标下, 教师必将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要知道, 教师自身专业水平再高也无法将能力移植给学生, 学生学到的仍然是“现成”的惰性知识。他们在校期间如果没有经历过培养学习能力的训练, 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自学能力的话, 就会缺少知识延展和专业迁移能力, 将来面临实际问题时就会手足无措。

“教书育人”, 要“教书”先要“育人”。“育人”我们理解包括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教书”包括借助专业知识、书本知识来训练学生的学习能力的过程。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 很多专业知识的革新是日新月异的, 特别是信息技术行业, 学生未来针对性的再学习是不可或缺的, 后续的职业迁移、继续深造也都离不开继续学习的过程。所以, 我们对在校学生进行学习能力的训练将会令其受益终身。

(三) 尊重学生, 发挥学生多样创造力

为了说明尊重学生对于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托马斯·胡格教授为课程设计了一个小的测验。提供了如下图所示的两个图形, 要求每个学员在右边的图形中找出三角形。

在场的一百五十名教师异口同声地说:5个。而在德国的任何学校, 这样的问题, 答案一定不是唯一的, 学生会答3个、4个或5个, 而且每个答案都会有不同的原因。我们一般习惯地认为最成功的教学就是教师讲过的知识学生都记住了。是不是教师在按照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思维习惯去强制学生认知, 固化学生的思维, 扼杀学生的想象力?是不是在评价学生的优劣时总是用教师自己的行为习惯、思维模式、评价标准来衡量学生?是不是我们在沿着教师自己设计的路子来塑造学生, 所以培养出来的学生会有如此出奇的一致性思维?

孔子曰: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我们应该尊重学生, 尊重个体, 挖掘学生潜在的能力, 而不是以自身为标准来克隆学生。

(四) 学生学会多少更重要

在托马斯·胡格教授安排的魔法盒实验中, 一名学员被邀请上台描述魔法盒内物品, 学员看不到物品, 只能触摸到, 其他学员根据该学员的描述画出三维图形, 要尽可能准确但不允许提问。实验的结果是一百多名学员绘制出十几种不同的三维图形。这个实验向大家证实了一点, 在信息传递中, 要尽量避免用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来展示个人的水平, 而尽量多地采用通俗易懂的形象的语言来表达。

教师授课的过程, 其实并不是照本宣科的过程, 而是经过自身的吸收、消化、理解、翻译再传达给学生的过程。其中翻译的过程, 需要教师对专业知识进行深入的理解和提炼, 用最通俗、形象的表达展示给学生, 不仅限于语言, 有时还需要结合绘图、手工拼图等其他形式。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真正听懂、学会、理解, 而学生到底学会了多少, 远远比教师讲了多少更重要。

德国职业教育的态度带给我们心灵的震撼很多。职业教育改革的道路很漫长, 是一个需要时间的系统的过程, 也许在“以专业为载体, 能力为导向”的指导思想下进行教改研究, 受益的将会是我们大家和我们整个社会。

摘要:德国职业教育始终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特别是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被称为促进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近年来, 我国各职业院校都在教学改革的路上探索, 并将教学改革与学校未来的发展紧密关联。研究德国典型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体系以及德国职业教育的某些理念和经验会对我们的高职院校教学改革有所帮助。

关键词:德国,职业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欲 篇9

一、朗读文言文

古语云:“读书百遍, 其义自现。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做诗也会吟”, 这说明朗读在语文教学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尤其是在文言文教学中。即使是在信息技术步入课堂的今天, 要真正体会文章诗词所描绘的意境、抒发的情感、表达的主旨, 要培养学生的语言审美能力, 感受文学的魅力, 都必须认真抓好朗读这一环节。朗读是一个眼看、耳听、脑想、口诵等调动人感观系统的过程, 它使“死板”的文字“活跃”起来, 从而大大强化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正所谓“好书不厌百回读, 熟读深知子自知”。例如:在教学曹操《观沧海》一诗时, 教师在学生自由朗读掌握诗歌基本内容的基础上, 抓住诗歌中“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等句子, 通过深沉、有力的朗读, 配以一段恰当的音乐, 让学生边听边想象诗歌描绘的场景, 把学生带到那种辽阔威严、宏伟壮大的海山秋色的意境, 感受萧瑟秋风中, 海水多么荡漾壮阔, 山岛多么高耸突兀, 百草多么丰富茂密。随后, 教师在对这些句子的语气、语调变化进行指导, 再让学生反复朗读、品味, 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如此壮阔的景象任人看之心胸顿会豁然开朗, 感觉自己就是一切的主宰, 包容万千, 心中豪气是喷涌而出, 于是乎教师激昂慷慨的朗诵最后几句“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学生在教师有感情的朗读下, 深受感染, 纷纷模仿, 有点学生还不由自主地加上了自己的表情和手势, 让学生在朗读中深入理解诗人的豪情万丈和博大胸襟。学生通过如此读语气、读意境、读情感的朗读, 较为轻松地理解了文章诗词中语言文字的含义和诗人的情感、文章的主旨。朗读文言文时还可以模仿古人在诵读诗文时摇头晃脑的读书方法, 学生会觉得好玩有趣而乐于模仿。等习以为常之后, 便能把内心的体会自然而然地通过摇晃脑袋抒发出来, 达到自我陶醉的境界。这就是入情入境入文的表现, 教师再稍加点拨从而领悟到作者作文时的意旨及所要表达的情感。

二、翻译文言文

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讲究“信, 达, 雅”, 但对于初中生, 只要忠实于原文内容, 用现代汉语, 字字落实, 句句落实地直译出来, 并且语句通顺明白即可, 并不作优美而富文采地意译的过高要求。为了提高课堂效率, 既面向全体学生, 又让每一个不同起点, 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 踊跃思考。我采取了以下方式:分组进行擂台问答, 给予一定的预习时间, 定下各组必须完成的主要目标任务, 然后组与组之间互相提出字词句、语法等问题, 然后对方予以回答, 答出则得分, 反之则扣, 最后教师再拾遗补缺作评价, 补充总结。如此你来我问, 问的同学竭尽全力“发难”, 特别是基础差的同学也不甘人后, 积极提问题, 而基础好的同学更善于挖掘出一些有难度有深度的问题, 如一些常见重点虚词的不同用法, 特殊句式的判断和分析。回答的怕“丢面子”, 抓紧时间思考, 不敢稍有懈怠, 就这样, 原本一潭死水的课堂被激活了。一篇篇文言文中翻译的疑难问题也在热烈的气氛中解决了, 而且还促进了每一个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 基础好的差的也都各有所获。同学们课前查字典、看注释, 回顾以前的知识, 课中动脑筋提问对答, 课后仍回味无穷, 更积极地准备下一课。这样形成了良性循环, 消除了学生的畏难情绪, 变“苦”为“甜”, 让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学到了知识, 身心得到了陶冶, 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三、背诵文言文

背诵诗词散文名句佳篇, 对于陶冶和丰富学生的人文精神有着重要作用。通过背诵, 学生不仅能明白诗句篇章所表达的含义, 而且能领略其精妙所在, 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美的享受。同时, 它也能体现一个人的语文功底和精神底蕴。因此, 在学习文言文时, 背诵一些精妙文章是必需的。但不理解其意义就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是不可取的。在教学实践中, 抓住以下几种方法便可帮助学生轻松灵活背诵文言文: (一) 理解背诵式, 许多学生不愿背诵古文, 是不理解语意, 感受不到古文之美, 加之读来拗口, 背来易漏字脱句。针对这种情况, 让学生先理解后背诵。 (二) 问答背诵式。即教师设置与课文紧密相关的问题, 要求学生用课文原文回答。 (三) 联想背诵式。这种方法多用于背诵复习时, 能起到归纳总结的作用, 如可出题:三分钟内默出四句古诗文中写“山水”的诗句。学生通过联想复习背诵名句, 一方面养成了善于归纳总结的习惯, 一方面还为写作提供文学素材。

文言文的教学所涉及的方式方法当然远不止以上三方面, 只是借此望学生能从中“借一斑略知全豹, 以一目尽传精神”, 博古通今, 古为今用, 从古诗文中汲取知识和养分, 陶冶情操, 引起共鸣, 产生美感, 做一个未来文明的创造者。

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欲 篇10

1. 抓好字词训练。

学生只有掌握了丰富的词汇后才能表达一个完整的句子, 进而由句成段, 由段成文。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字→词→句→段→文”五步循序渐进地进行学习。在字词教学时, 对学生进行快乐教学, 使学生在乐中学, 从而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充分调动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 为写作文打好基础。

在分析字形时, 根据字的象形区别, 引导学生记忆。如, 教学“徒”时, 可这样分析:“徒”由双人旁与走组成, 双人上的“ノ”象征徒弟, 下面的“イ”象征师傅, 它可说成徒弟跟着师傅走, 读“tú”, 组词:徒弟。这样, 使学生在愉悦和谐的气氛中掌握了字形, 理解了字义。

2. 抓好句段训练, 积累词句。

我在抓好字词训练的基础上, 不但抓了句段的训练和错乱句的重新排列, 还抓了词句积累。如, 启发学生把课文中的好词、美句、精彩的段落摘录下来, 把自己的见闻写下来。

二、从观察入手, 培养写作兴趣

1. 培养学生观察的习惯。

要学生写自己的生活就必须先指导学生学会观察事物, 引导他们用耳听、用眼看、用心去理解、去感受, 然后再让他们写真人真事, 抒真情实感。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 指导学生对景物进行细致的观察和真切的感受。如, 引导学生观察美丽的雪景, 启发他们想象。在观察中适时点拨, 让学生说说雪花是什么形状, 雪后景色如何美丽, 世界怎样变得粉妆玉砌, 瑞雪兆丰年是什么意思, 由此能联想到什么, 最后让学生按说的顺序去写。

2. 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

教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 由远及近、由上到下、由左到右、由整体到部分、有重点、有主次地观察某个事物的特征与每个细节, 指导学生把看到的、想到的、觉得有意义的记下来。这样就能使学生写作时, 有话可说、有物可写。如, 我在指导学生观察学校的花园时, 先讲有关花的知识, 有哪些品种及它们的生长规律、颜色、形状、品种等。然后让学生按我指导的观察, 之后再把自己观察到的记下来, 整理成一篇文章。

三、抓阅读, 促仿写

在教学中,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认真阅读, 掌握知识, 根据每篇课文的写作方法, 指导学生进行仿写训练。如, 教学《我爱故乡的杨梅》一课后, 在学生理解了课文的基础上[1.杨梅树 (枝四季长青, 叶狭长非常美丽。2.杨梅果 (形:桂圆大小遍身刺;色:淡红→深红→黑红;味:又酸又甜) 非常可爱。]进行仿写练习。有的学生在《家乡的核桃树》中写道“我的家乡是核桃的盛产地。夏末秋初挂满果实的核桃树下, 一群馋孩子为了吃鲜嫩的核桃仁, 没等到核桃成熟褪皮, 便用小刀挖、石头磨, 结果把小手染成了黑黄色, 怎么洗也洗不掉……”又写道“成熟了的核桃可以补脑、榨香油, 卖了可以支援国家四化建设。枝干可当柴烧, 可锯板做桌椅。”写出了核桃树的多种用途。有的在《家乡的柿子树》中写道“到了深秋, 那挂在树枝上的一个个小灯笼似的柿子在风中轻轻摆动……它甜、脆, 还能做柿饼、酿酒”。有的写《家乡的狼牙蜜》, 有的写《家乡的苹果树》, 有的写《家乡的花椒树》等等。实践证明, 通过作文训练既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又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四、激发情趣, 提高作文能力

1. 抓口头作文。

作文教学应适应社会需求, 努力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在学生学会观察后,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给他们讲故事、读范文, 让他们对观察的事物进行口头叙述。每次布置命题作文, 教师首先要和学生一起审题, 再引导学生口头作文,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 各抒其见, 并进行热烈的讨论, 接着联系实际打草稿。然后再阅读交流, 修改完善, 最后写在作文本上。通过这样训练, 不但激发了学生作文的兴趣, 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写作能力。

2. 抓作文评讲。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篇11

关键词:小学作文;有效性;作文指导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也是全面检验学生语言能力的窗口。长期以来,作文指导课作为对学生习作的一种任务布置,以统一的题目限制学生,以统一的要求约束学生,又以统一的标准匡正学生,这些都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写作欲望,束缚了学生的积极思维。殊不知,学生只有在热爱生活,观察生活的基础上,只有在真情实感的感召下,才能得心应手地写出一篇篇美文佳作。由此我想,作为对学生作文进行前瞻性训练的作文指导课,不应以过多的条条框框去束缚学生,而应以更为开放、更为切近写作主体——学生的一种引导形式来呈现。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而不是要求下,“水到渠成”地去完成作文。

一、开拓思路

作文指导课,不是为学生画下一种思维定式,以直线形式完成作文,而是要将学生原本狭窄的思路拓宽,以发散的形式去思考,去感受,去捕捉写作的灵感。

就作文而言,如何才能打破学生个体的思维定势,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呢?我在作文指导课上,先以提问的形式提出:同学们,你们爱我们的祖国吗?如果让你来描绘我们可爱的祖国,你最想写的是什么呢?然后让全班学生一齐来讨论这个问题。有的学生要写他们到过的名胜古迹,描绘出祖国的秀美山河;有的要写城市的巨变,描绘祖国的繁荣发达;有的要写农村亲人的富裕生活,歌颂党的富民政策;还有的要写自己家庭的巨大变化。这些回答源自学生自身,让每个学生都从自己的思维小框框中走了出来,借鉴了他人的想法,不再局限于一时一事,开拓了学生的思路,拓展了学生选材的空间,达到了殊途同归的目的。

二、有所为而作

生活是学生作文的源泉。学生只有写自己身边的事,写自己最熟悉的事,才能真正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因此,我们的作文指导课,不是要求学生为达到某一写作目的去作文,而应是“有所为而作”。

在写赞美祖国的文章中,许多学生容易脱离生活,而空泛地去赞美祖国。于是,我在作文指导课上,让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讲一讲,这一年中你身边发生的哪些事让你兴奋,在孩子们纯真的话语中,我听到了:交通的日益方便快捷让他们再也不用大清早就爬起来等公车;深入社区的超市,使他们出门就能买到想吃的东西;还有的说妈妈爸爸又涨工资了,光上个月就带他去了三次“肯德基”!这些都使孩子们兴奋无比。于是,我瞅准时机问他们:“所有这些都是发生在你身边的变化,而也正是这些变化说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祖国在……”学生七嘴八舌地抢着答:“祖国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这使学生意识到了赞美祖国完全不用华丽辞藻的堆砌,而平凡的生活往往能折射出五彩的光环。这些都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因为学生亲力亲为,有所感有所悟,所以写出来也更为生动、更为真实。

三、选好切入点

开拓了思路,学会了观察,但学生在作文时往往面对大量的写作素材不知如何确切地选择。选择一些尽人皆知、影响较大的事来写,是学生一种“从众”心理的表现,而殊不知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事,由于涉及面过广,往往不能为学生所掌控。所以,我在指导学生写作时倡导学生: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比如,歌颂祖国的文章,我们难道真得只能写城市矗立的摩天大楼、人造卫星的一飞冲天、奥运健儿的争金夺银,才能算是赞美祖国吗?于是在作文指导课上,我抛砖引玉地讲了一个我自己家的故事:“记得我小的时候,家里没有电视,每天晚上我都是伴着妈妈的故事入睡的。后来,我上小学那年,姥爷从天津搬来了一台12吋的黑白电视,它为我们全家带来无比的快乐!没过几年,市场上有了彩电,爸爸狠了狠心,用攒了几年的钱买来了一台18吋彩电,从此那色彩缤纷的画面就将我深深地吸引住了。如今,我家已有了一台29吋的纯平彩电,而那台‘18吋也静静地躺在了我的屋里,成了我的专属。”通过给学生讲这个故事,让学生体会到了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变化都体现着祖国的繁荣与发展。只要选准切入点同样可以以小见大。后来在学生的作文中,我发现了《爷爷的酒壶》《姥姥的木箱》《我家门前的路》等许多立意新颖、含义深刻的文章。

在过完国庆假期后,我又一次收上了学生的作文,同样的题材,这一次多数学生都写出了切近主题、选材新颖、情真意切的文章。而这其中,学生李然的作文《爷爷的酒壶》以祖传的一个瓷酒壶为写作对象,反映了我们国家从解放初期到社会主义建设再到改革开放所发生的巨大变化,获得了全国作文大赛一等奖。由此,我想一堂好的作文指导课,必须变“指导”为“引导”,变“束缚”为“拓展”,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只有为学生打开一个思考和联想空间,创设一个切近生活的写作氛围,教会学生写作的技巧,才能让写作主体真正想写、愿写、有得可写。所以,我们每位老师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作文指导课的前瞻性,上好每一堂指导课,使写作真正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大乐趣。

参考文献:

蒋邦芹.浅谈小学作文教学的有效性策略[J].写作:上旬刊,2015(10).

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欲 篇12

2001年7月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 (实验稿) 》已经在全国广泛推行快10年了, 笔者作为标准的施行者, 如何领会《标准》精神, 转变教育理念, 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如何驾驭课堂?如何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如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一直在困惑和探索。古人云:“授之以鱼, 三餐之余;授之以渔, 终生之用。”这里的“鱼”和“渔”并不是一个相同的概念, 所谓的“鱼”是可食的, 而“渔”则是捕鱼的方法。在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 知识是需要不断更新的。如果学生出了校门只会坐享其“鱼”那知识总有枯竭的时候, 而要是学会了“捕鱼”的方法从根本上扭转学生被动掌握知识的局面, 接过前辈手中的“鱼竿”。因此在教学中, 教师应不断探索“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的教学方法。

1. 要积极备课寻找激发学生兴趣的切入点。

备课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 其间, 教师不但要备知识, 还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了解他们已有的知识储备, 努力寻找能够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的切入点;在对教材的把握上, 首先对本学科的有关概念要正确理解, 并能随时了解本学科理论前沿的动态和发展, 始终把最新科学知识传授给学生, 并善于将这些知识与现实社会、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进行教学。其次教师还要具备基本的社会知识和生活常识和有关学科领域的知识储备, 并能灵活的把各知识点联系起来。

2. 导入设计要巧妙一些。

导入是一节课的重要环节,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好的导入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 打破学生的心理平衡, 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 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开门见山导入;巧设悬念导入;利用媒体导入;利用谈话导入;游戏导入。

3. 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纲要》在课程的实施, 引导学生学习等方面就提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 死记硬背, 机械模仿的现象,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所以教师要搭建一个互动教学的平台, 引导他们独立、自主, 富有创造性的学习。

4. 要加强教师与学生的语言训练。

马卡连柯说过这样一句话:“同样的教学方法, 因为语言不同, 教学效果就可能相差20倍, 教师应做到语音标准, 用词恰当, 表达连贯, 清楚准确, 精炼简洁, 形象生动。所以教师要加强语言的训练, 同时也要加强学生语言的训练。

5. 教师要重视教学反思。

《礼记·学记》中记载:“教然后知困”,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不断进行反思, 通过回顾教学———分析成败———查找原因———寻求对策———以利后行的过程。教学反思是教师进步的阶梯, 是提高教师素质和提高教育水平的重要途径。

二、对《又画又做又印》教学的回顾与反思

在准备上纸版画之前, 笔者觉得学生对纸版画应该很感兴趣, 因为纸版画的制作过程轻松, 又具有随意性和游戏性, 同学们可以在无拘无束地表达他们自己的独特感受。因此将《又画又做又印》这一课, 设计为2课时:第1课时《寻找我们身边的痕迹》, 第2课时《黑白纸版画的制作》。

1. 对《我们身边的痕迹》的教学回顾和反思。

《我们身边的痕迹》是作为《又画又做又印》的铺垫课。同学们大多玩过“拓硬币”的游戏, 拓印的过程以及拓印的图案会让学生觉得兴趣盎然, 奇妙无比!本课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的环境中发现凹凸不平的材料, 用工具采集这些纹理。提出问题和总结经验。并能到大自然中去发现美, 观察美, 感受美, 表现美。通过作品的欣赏, 理解作业要求和表现形式, 让学生探究表现方法, 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相互启发。创造性地运用采集来的材料, 表现自己的所思所想。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能力, 体验学习活动带来的乐趣, 享受成功的快乐。这样的学习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 富有情趣, 学生乐学。

第一次尝试:在第一节初一 (4) 班的课上, 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笔者准备了一枚硬币, 对学生说要变个魔术给他们看, 把一枚硬币变成两枚。等把硬币拓印下来时, 本以为学生会对此很感兴趣, 为笔者的“精彩”表演叫好, 没想到学生一片嘘声。在接下来的环节中学生也不愿跟着老师的思路走。

反思:显然这是一节失败的课, 学生对课不感兴趣, 这样教师上的很辛苦, 学生学的也痛苦。教学效果和起初设想的完全不一样, 课前准备的图片不但吸引不了学生, 更没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大多数学生根本没有融入课堂教学中。导致这样的结果是笔者先入为主想当然地设计教学, 究其原因还是教师意识中师本位的东西在影响。只是为自己备课, 没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 主观地让学生接受, 无疑是强人所难。教学要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 要在学生认知水平上下功夫, 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挖掘学生的内在的潜质, 让学生开心的上好美术课。

第二次尝试:如何抓住学生的兴趣的, 如何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主动构建知识体系的活动, 如何培养学生互动合作的精神等, 成为了笔者下一步教学的目标。

于是, 笔者及时对那节课的教学思路做了修改, 并在初一 (3) 班进行了相同内容的教学。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 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一堂课能否成功, 导入是关键的因素。因此, 积极寻找激发学生兴趣的切入点, 力求在课的一开始就将学生的注意力紧紧地抓住。

在导入部分播放了一段悬疑案, 在谜底即将揭开时画面停顿。请学生猜猜, 警方是如何知道凶手的。学生这时就炸开了锅:有人说是“窗台上留下的脚印”;有人说是“玻璃杯上的指纹”;有人说是……笔者乘胜追击:“鞋印和手指印又是如何被留下来的呢?”学生说:“鞋底有纹样的, 手指也有纹路。”有的学生为了增加自己的说服力, 把脚都抬了起来, 甚至把脚直接踩在白纸上, 让我们看个清楚。笔者先肯定了他的观点, 问他:“你能说说你是怎么知道能把脚印印下来的?”那位学生把鞋脱下来说:“鞋底有凹凸不平的纹样。”“凡是有凹凸不平的纹样都能留下痕迹吗?我们身边有类似这种凹凸不平的纹样吗”学生各抒己见, 讨论开来:窨井盖、自行车轮胎、话筒、牛仔裤上的绣花、瓷砖、树皮和树叶……学生举的例子非常好也非常多, 有些甚至连笔者都没注意过的一些物品。

教学思路: (1) 悬疑案导入。 (2) 寻找身边的痕迹。 (3) 学生利用这些痕迹, 进行小组合作创作。 (4) 展示作品并谈谈创作感想。

反思:在第二次尝试中, 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 但还有一些同学对生活的……留意不够, 还有小组合作时, 有的同学怕“脏”怕“麻烦”, 坐在椅子上做旁观者。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 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美在于人的发现。所以我们要鼓励学生去发现美, 创造美。通过这次尝试, 我发现教师的工作重点不仅要为学生搭建一个互动的教学平台, 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在这样一个属于自己的舞台上充分发挥才能, 尽量多地挖掘他们的潜力。在这次教学过程中, 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不够等问题, 作为一名教师, 必须积极地引导, 鼓励他们, 让他们知道, 相信自己能做到, 相信集体的力量, 笔者会不断调整教学, 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 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不断提高。所以笔者又陷入了困惑, 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动手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第三次尝试:接下来是初一 (1) 班, 这个班绝大多数学生毕业于实验小学, 动手能力很强, 再加上在美术课之前, 有信息课, 于是想到了寻求信息老师的帮助。让她帮忙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以小组为单位, 通过网上寻找生活中能留下痕迹的图片, 简单做成PPT, 然后美术课上展示。

教学思路:

(1) 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整合。美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方式有:美术与音乐学科的整合, 美术与自然学科的整合, 美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 美术与信息学科的整合, 美术与地理学科的整合……在这节课中就让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以小组为单位, 利用信息技术的有关知识, 通过网上寻找生活中能留下痕迹的图片, 简单做成PPT。

(2) 拓展想像的空间, 体验探究的快乐。 (1) 让学生寻找身边凹凸不平的东西, 动手实践拓印的方法和技巧, 发表自己的感悟、认识与见解。 (2) 在研究中学生发现, 许多版画作品可以用现成的材料来制作, 如树叶、手脚印、水果的外包装、甚至我们的旧课桌…… (3) 学生到校园里采集拓片, 展示汇报, 交流成果。

(3) 全员参与, 学会合作与分享。根据“互助互补”的原则, 在教学的关键之处、重点之处设计同桌交流、小组讨论、伙伴学习的环节, 既可以打破“一言堂”, 让学生取长补短, 相互启发, 增加课堂的信息量;又可以给学生提供展示个性的机会。培养他们团结合作, 互相竞争的精神。同时利用每个学生看问题角度的相异点相互启发, 就能激发自身的灵感, 活跃思维, 从而拓宽自己的思路。

反思:教师应做一个有心人, 要及时了解学生开展研究活动的情况, 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点拨与督促, 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合作。在实践中学习, 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 富有创造性的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 关注个体差异, 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培养他们终身学习的方法。

2.《黑白纸版画》教学回顾与反思。

初试互动教学的经验, 为笔者在《黑白纸版画》的教学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根据以往在纸版画制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学生设计草稿时无从下手或草稿过于复杂;剪贴时心中没底, 不知该剪哪块和留哪块;在拓印过程中学生怕脏, 和对自己没信心。基于这些问题对教学思路进行了调整:

(1) 让学生欣赏同龄人制作的纸版画作品, 让他们讨论:好在哪, 不好又在哪里?如果是你, 你又会如何进行修改。

(2) 准备好一些可直接进行拓印的模板, 分组让学生进行尝试。让他们自己处理拓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 在同学们初步取得成功时, 学生对纸版画真正产生了兴趣, 对自己也有了信心。

反思:在教学过程中, 教学不可能完全按照教师所设想的步骤进行, 其间经常会遇到一些突发事件, 教师需要灵活应对。研究表明, 教案过于详尽的教师, 上课时对学生的反应大都不敏感, 教师的教学完全按照事先计划好的一步步进行, 同样的内容在不同的班级面对不同的学生, 却进行的完全一样, 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这就说明如果教师不会随机应变, 过于详尽的教案也有可能起副作用, 教师应从各个方面考虑课堂上有可能发生的情况以及学生有可能提出的相关问题, 灵活组织各种讨论活动, 充分发挥学生的思考能力, 同时教师也应该是个有心人, 能够及时抓住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进行深入挖掘, 组织学生进行互动交流, 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还应掌握更多丰富的知识, 在课堂上灵活应变, 使教学更生动。

三、反思后的反思

短短的两周课时结束了, 通过在教学中不断的反思, 师生都取得了一些进步, 有所发展。但不免也有些问题没解决, 我们要清楚得认识到: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或是“知识移植”的过程, 而是学习主体 (学生) 和教育主体 (教师包括环境) 交换作用的过程。教师应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究、交流、合作的机会。尊重学生的交流经验, 鼓励学生创新,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 关注实践。总之, 课程改革以来, 我们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 但也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 有待我们去解决, 我们要有充分的、清楚的认识。课程改革将是一场更持久的, 更复杂的攻坚战。

参考文献

[1]威廉·威伦, 贾尼丝·哈奇森, 玛格丽特·伊什勒·博斯.有效教学决策[M].北京:教育科技出版社, 2009.

[2]钟启泉, 崔允漷, 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3]王家建.与生共舞与美交融与时俱进——谈美术课改的三个基本点[M].北京:中国美术教育, 2003.

[4]李明高.教师最关键的18项修炼[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8.

上一篇:回归生命本质下一篇:域名解析系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