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血磷脂酸

2024-10-01

溶血磷脂酸(精选7篇)

溶血磷脂酸 篇1

摘要:目的:探讨溶血磷脂酸 (LPA) 对卒中的预警作用。方法:比较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 组、急性脑梗死组、慢性脑供血不足组及正常体检组血浆中的LPA水平, 分析血浆中的LPA水平与TIA组、急性脑梗死组、慢性脑供血不足组及正常体检组的临床特征关系。结果:TIA组及急性脑梗死组血浆中的LPA水平显著高于慢性脑供血不足组及正常体检组;TIA组、急性脑梗死组、慢性脑供血不足组及正常体检组中有房颤的患者LPA水平显著高于非房颤的患者;LPA水平升高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更易发展为进展性脑梗死;急性脑梗死组中LPA水平影响患者出院时病情。结论:LPA预警TIA及急性脑梗死是切实可行的;房颤患者LPA是升高的;LPA可作为进展性脑梗死的预警因子;急性脑梗死预后与LPA水平有关。

关键词:溶血磷脂酸,预警,缺血性脑血管病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 但到目前为止, 对缺血性脑血管病尚缺乏特殊有效的治疗措施, 因此人们开始重视干预引起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 寻找缺血性卒中发生的早期标志物。目前高胆固醇血症被认为是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虽然磷脂特别是具有生长因子样作用的溶血磷脂酸 (LPA) 与卒中的关系研究不多, 但却渐受关注, 这是因为它在多种重大的疾病, 特别是心脑血管病的发生中, 起着重要的预警作用;与一般危险因子不同, LPA是血栓形成早期的释放物, 因此可以对缺血性卒中发生危险作出警示[1]。在本研究中, 我们收集了20例TIA、38例急性脑梗死、62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及80例正常体检者, 旨在探讨血浆中的LPA水平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特征关系, 以阐明LPA对急性缺血性卒中的预警作用。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1.1 病例组

选择2008年10月至2009年10月在我院神经内科连续住院的12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 其中包括20例TIA患者, 男10例, 女10例, 年龄40~85岁, 平均年龄62岁;3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 男15例, 女23例, 年龄39~80岁, 平均年龄63岁;62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 男29例, 女33例, 年龄21~88岁, 平均年龄64岁。判断卒中、TIA的标准参照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通过的《各类脑血管疾病的诊断要点》, 并经CT或MRI证实, 要求年龄≥20岁, 并排除存在严重的全身性疾病包括胶原病、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 (不包括糖尿病) 、严重感染、严重肝硬化、肿瘤、肾病的患者。各病例组性别及年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1.2 对照组

正常体检者80例, 男33例, 女47例, 年龄38~88岁, 平均年龄64岁。体检者均来自我院体检中心, 经头CT检查正常, 既往无明显心脑血管疾病、甲状腺疾病, 近2周无感染性疾病, 无严重肝肾疾病史, 神经系统检查正常。病例组和对照组性别及年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所有入选病例均晨起空腹, 抽取静脉血4mL, 采用有机试剂抽提法进行LPA测定, LPA正常值为0~3.0μmol/L;所有病例于入院当天进行头CT或/和核磁共振检查, 以明确是否为卒中;当天进行心电图检查, 以明确是否为房颤患者;患者入院当天及出院时根据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 (NIHSS) 进行神经功能缺失程度评定。

1.3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数据采用±s表示, 两样本均数比较用配对资料t检验, 多样本均数比较用方差分析,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并进行线性相关及逻辑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各组血浆LPA水平

TIA组及急性脑梗死组血浆中的LPA水平显著高于慢性脑供血不足组及对照组, 见表1。

方差分析, F=6.71, P<0.00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用S-N-K方法, 各组间除对照组与慢性脑供血不足组差异无统计意义外, 其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2 房颤患者LPA水平

TIA组、急性脑梗死组、慢性脑供血不足组中有房颤的患者LPA水平显著高于非房颤的患者, 见表2。

2.3 LPA与进展性卒中的关系

本研究用逐步倒退法 (backwardstepwise) 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时的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NIHSS、LPA与进展性卒中的发生进行分析 (backward stepwise法) , 结果显示LPA有预警进展性卒中的作用 (P<0.05) 。进一步分析证实LPA与进展性卒中的发生显著相关。

2.4 LPA水平与出院时患者的NIHSS评分的关系

本研究还以出院时NIHSS作为患者病情的指示, 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时的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LPA、NIHSS与出院时患者的NIHSS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表明LPA水平与出院时患者的NIHSS评分正相关, 且具有统计学竟义 (P<0.05) 。

3 讨论

近年来LPA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预警作用日益受到关注。它可作为缺血性脑血管病早期临床诊断的一个重要指标[2]有研究表明正常人血浆中水平很低, 凝血过程中, 血小板受到凝血酶活化产生大量LPA, 释放到血清中, 并且可以进一步促进血小板激活 (正反馈作用) , 因此LPA水平增高说明体内血小板可能处于活化状态, 进而标志可能有形成血小板血栓的危险[3]。如果在这种情况下体内的相应对抗机制不能有效发挥作用, 外界也没能进行有力地人为干预, 可能导致的结果是:不完全的供血不足, 甚至完全梗死, 在这种情况下应给予患者警示, 所谓LPA的“预警”是指对有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危险的警示。

本实验结果显示, TIA组及急性脑梗死早期组血浆中的LPA水平显著高于慢性脑供血不足组及正常体检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可能是由于TIA和急性脑梗死早期组有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脱落、微血栓形成, 具备了血小板活化的条件, 血小板释放LPA。因此LPA是一个有前景的预示患者可能患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预警因子[4]。

房颤是引起缺血性脑血管病尤其是心源性栓塞的首要原因[2], 多数研究表明, 循环系统中栓子是处于一种“形成-溶解-形成”的动态过程中, 因此房颤的心源性病因的持续存在使栓子反复形成并脱落, 血小板不断被活化, 造成血浆LPA含量较高[5]。事实上本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 结果显示:TIA组、急性脑梗死组、慢性脑供血不足中有房颤的患者LPA水平显著高于非房颤的患者, 进一步阐明房颤可形成心源性栓子, 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国内有研究显示显著升高的患者更易发生进展性脑梗死, 这提示进展性脑梗死最主要的发病机制可能是血栓形成[5]。本研究表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LPA增高, 发生进展性卒中的可能性增加, 这本身也说明了LPA的预警意义, 并说明给予抗血小板药物 (阿司匹林等) 是合适的。

本研究发现患者LPA水平越高, 出院时HIHSS评分就越高, 且预后不良。LPA水平升高与预后不良呈正相关的原因可能是LPA升高更多地提示了血栓的危险, 对于心源性栓塞型的急性脑梗死, 与脑血栓形成相比, 脑栓塞易导致多发性脑梗死, 并容易复发和出血因此病情较重预后常不佳

参考文献

[1]伍期专.溶血磷脂酸在心脑血管疾病诊断及病因学中的作用[J].中华老年心血管病杂志, 2003, 5 (2) :120-123.

[2]李月春, 刘国荣, 张晖.溶血磷脂酸的信号转导及其神经系统的作用[J].基础医学与临床, 2003, 23 (1) :30-33.

[3]Chun J, Goetzl EJ, Hla T.Lysophospholipid receptor nomen-clature[J].International Union of Pharmacology, 2008, 54 (2) :265-266.

[4]何晓璐, 石小玉, 赵林, 等.溶血磷脂酸对人肺成纤维细胞白细胞介素13受体α2 mRNA表达的影响[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9, 20 (5) :42-46.

[5]姚存姗, 孟晓落, 王海滨.慢性脑供血不全患者高血压病病程和与溶血磷脂酸极性相似磷脂的相关研究[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10, 15 (2) :32-35.

溶血磷脂酸与卵巢癌的关系 篇2

溶血磷脂酸 (lysophosphatidic acid, LPA) 是一种细胞间起信号传导作用的脂类小分子物质。近年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1]LPA作为细胞间的“多功能磷脂信使”, 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研究发现LPA与卵巢癌关系密切[2], 可作为潜在的诊断与治疗靶点。现就这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1 LPA的结构与生物学特性

LPA的基本结构包括磷酸基团, 甘油骨架及长链脂肪酸三部分。由于LPA仅有一个脂酰基团, 因此它的极性比其他的脂类要强, 水溶性也相对较强。

LPA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1、3、4]: (1) 刺激血小板聚集及平滑肌收缩; (2) 促进细胞增殖; (3) 阻止细胞凋亡; (4) 趋化作用; (5) 细胞迁移等作用。

2 卵巢癌患者血浆中LPA的来源

目前已被证实LPA主要由激活的血小板产生, 是血清的正常成分, 血浆含量极少。但无法解释卵巢癌患者血浆中高水平LPA的来源。

Xu等[5]研究发现卵巢癌和宫颈癌患者血浆中有高水平的LPA, 而乳腺癌及白血病患者血浆LPA水平并不高。Shen[6]等体外研究表明, 卵巢癌能产生LPA。这可能是卵巢癌患者血浆高水平LPA的一个重要原因。最新研究显示:腹膜间皮细胞能产生LPA, 且这种作用能被HELSS (i PLA2的抑制剂) 和AACOCF3 (i PLA2与c PLA2的抑制剂) 抑制。

3 LPA与卵巢癌细胞的生长

Hu等[8、9]研究表明LPA通过直接和间接两种机制促进卵巢癌细胞的生长。实验证明:在OVCAR-3细胞株, 用LPA处理增加细胞周期蛋白水平, 并呈时间剂量依赖模式。LPA刺激细胞周期蛋白启动子的活性增加3倍 (95%CI=2.7~3.3倍) 。表明LPA通过增加细胞周期蛋白D1 (G1期关卡调节子) 的水平直接促进卵巢肿瘤生长。在卵巢癌细胞株中LPA刺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 启动子的活性, 并以时间、剂量依赖模式稳定增加VEGF-m RNA的水平, 而对正常卵巢上皮细胞无此作用。说明LPA诱导卵巢癌细胞表达VEGF而促进卵巢癌血管生长, 从而间接促进卵巢肿瘤生长。

4 LPA与卵巢癌的浸润、转移

浸润、转移是恶性肿瘤的显著特点。以前的研究已显示, 在体外LPA能诱导上皮性卵巢癌转移。John等[10]发现在体外选择性血管上皮生长因子受体2 (VEGFR-2) 抑制剂SU1498能显著抑制LPA诱导上皮性卵巢癌 (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 EOC) 浸润转移, 并呈现浓度依赖模式。表明LPA诱导EOC浸润转移作用至少部分由VEGF-R2介导。而且Xu等[11]进一步研究发现在SKOV3卵巢癌细胞中, TRIP6 (thyroid receptor interacting protein6) 特异性Si RNA抑制内源性TRIP6的表达, 减弱LPA诱导的细胞转移, 而过表达TRIP6则增加LPA诱导的细胞转移。并证实TRIP6与LPA-R2协同作用增加LPA诱导的细胞转移。

另外,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u PA) 的表达对LPA刺激细胞浸润也是必须的, u PA可促进纤溶酶原向纤溶酶转变, 通过降解基底膜而促进瘤细胞转移。u PA的表达与肿瘤细胞的浸润性有关[12、13]。已证实LPA能上调u PA的表达, Li等[14]发现在卵巢癌细胞中LPA通过Gi-Ras-Raf-NF-k B信号级联来上调u PA的表达, 进而促进卵巢癌细胞浸润转移。

5 LPA与卵巢癌细胞凋亡

凋亡是细胞的一种特殊死亡形式, 能确保正常生长发育、维持内环境稳定、发挥积极的防御功能。凋亡和增殖的相互制约对维持组织的正常更新十分重要。研究发现, 恶性肿瘤通常表现出细胞增生亢进及细胞凋亡减少, 实验证实, 抗凋亡机制在肿瘤细胞的发生、发展中起更重要的作用[15]。

Meng等[16]用LPA孵化卵巢癌细胞株, 卵巢癌细胞表面Fas量显著减少, 并进一步发现LPA诱导Fas受体从膜结合部位到肌动蛋白骨架到胞质溶胶的转位, Fas受体的转位导致膜部位Fas浓度下降。表明LPA诱导Fas转位, 可能保护卵巢癌细胞逃逸带有Fas L免疫细胞的攻击。在DOV13细胞, LPA在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GM6001和MMP抑制Ⅱ存在的情况下显著上调Fas L表达, 用MEK抑制物PD98059显著抑制由LPA诱导的Fas L上调, 因此MEK/ERK1/2激酶信号级联对Fas L上调是必须的[17]。

Meng等[18]进一步研究发现:LPA刺激卵巢癌细胞通过微泡的形式释放成熟的Fas L蛋白, 同时发现Fas L出现在小微泡膜表面。根据Fas L微泡膜表面染色发现, 这些微泡对激活的T淋巴细胞能直接介导细胞毒生物活性。LPA诱导卵巢癌细胞可能通过上述各种机制逃逸免疫细胞的攻击。

与白蛋白结合的LPA及S1P通过抑制caspase活性和细胞色素c的释放来抑制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 (tu-

mor necrosis factor-related apoptosis-inducing ligand, TRAIL) 诱

导的细胞凋亡。而且卵巢癌患者血清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有明显抗TRAIL诱导凋亡的作用, 并且这种作用被P13K抑制剂所抑制。表明与白蛋白结合的LPA和S1P经过PI3K/AKT旁路活性, 通过上调c FLIP的表达和部分通过不恰当磷酸化来阻止TRAIL诱导的凋亡[19]。

6 LPA在临床中的应用

LPA是正常血清成分之一, 浓度为2~20μmol/L, 而血浆中含量极少。Xu[19]首次发现卵巢癌患者腹腔积液及血浆中LPA显著升高。随后Sutphen等[20]进一步对上皮性卵巢癌患者及健康对照组血浆中LPA、LPC、S1P等进行测定, 结果显示上皮性卵巢癌患者术前血浆中总LPA、S1P平均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 测得22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浆中总LPA、S1P、LPC等指标的水平, 发现各指标明显比术前低, 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因此LPA、、LPC、S1P可作为卵巢癌诊断和判断预后的有效指标。

由于LPA是通过特异性受体发挥其促进卵巢癌发生、发展、浸润转移等作用。可以推测通过与LPA竞争性结合其受体, 从而阻断其发挥作用, 或调节受体活性或阻断其信号传导途径或抑制LPA合成过程中关键酶的活性等。

综上所述, LPA由卵巢癌和腹膜间皮细胞产生, 并能诱导卵巢癌细胞产生LPA, 形成自分泌环。通过直接和间接两种机制促进卵巢癌细胞的生长。由TRIP6与LPA-R2协同作用增加LPA诱导的细胞转移, 通过上调u PA的表达刺激卵巢癌细胞浸润。诱导Fas转位和上调Fas L在OVCAR3细胞的表达使卵巢癌细胞抗Fas诱导的凋亡及抑制细胞色素c的释放和caspase的活性来抑制TRAIL诱导的凋亡。LPA在卵巢癌患者血浆及腹腔积液中显著升高, 且上皮性卵巢癌患者术前后LPA的水平明显不同, 术后水平明显降低, 可作为卵巢癌的早期诊断及判断预后的指标, 为治疗提供靶点。

摘要:溶血磷脂酸是一种脂类小分子物质, 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近年的研究发现在卵巢癌患者腹腔积液及血浆中存在高浓度的溶血磷脂酸, 并与卵巢肿瘤的生长、浸润、转移有关。可作为卵巢癌早期诊断的生物学指标及治疗靶点。

溶血磷脂酸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为我院2006年9月-2007年6月住院患者, 诊断符合《内科学》第6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 除外不稳定型心绞痛, 起病均在72 h内。其中男38例, 女24例, 年龄42岁~78岁, 平均年龄62.4岁。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1例, 治疗组与对照组年龄、性别、梗死面积、心功能分级 (按照NYHA分级法) 及合并高血压、糖尿病例数差异无显著性,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晴尔80 mg (奥扎格雷钠注射液, 海南碧凯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加入生理盐水250 ml, 缓慢静滴, 1次/d, 15 d为1个疗程, 同时给予肠溶阿司匹林100 mg/d, 氯吡格雷75 mg/d;对照组口服肠溶阿司匹林100 mg/d, 氯吡格雷75 mg/d, 连用15 d复查LPA含量, 并进行心功能评价。

血浆LPA含量的测定:全血约4 ml置于加有专用抗凝剂的抗凝管中, 于30 min内离心分离, 吸取血清1 ml, 抽提磷脂成分, 浓缩、分离、过滤, 加入显色剂于90℃水放置5 min, 取出至室温放置35 min后测定吸光度, 然后用专用公式计算LPA浓度, 单位为μmol/L。LPA试剂盒购自北京泰福仕科技开发公司。

1.3 疗效评定标准

临床疗效判断标准:显效:心绞痛或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80%以上;有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减少50%~80%;无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消耗量减少不到50%;加重:心绞痛发作次数、程度及持续时间增加, 硝酸甘油消耗量增加。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以表示, 采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治疗组LPA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 。服用不同的抗血小板药1个月后, 患者血浆LPA含量和心功能受损情况发生了不同的影响, 治疗组和对照组LPA含量均明显降低 (P<0.05和P<0.05) 且前者降低更为显著 (P<0.05) , 见表1。

注: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 P<0.05;治疗组内治疗前后比较, P<0.05。

3 讨论

研究表明, LPA在动脉粥样硬化和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发生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在血栓栓塞情况下, 人体血小板受到刺激后迅速产生并释放LPA, 后者作为细胞间“磷脂信使”对进一步促进血小板聚集[2]具有级联放大效应。LPA在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脂质核心区含量最高, 致血栓形成作用最强, 也最易脱落, 但在正常人体中LPA含量很低, 几乎检测不到。经抗血小板治疗的脑卒中患者血浆LPA水平较未经治疗患者低, 临床症状改善明显。

药理研究表明[3], 奥扎格雷钠是一种高选择性血栓素A2 (TXA2) 的合成酶抑制剂, 能通过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 而特异性抑制血栓烷合成酶, 能降低体内TXA2浓度, 促进前列环素 (PGI2) 的生成, 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 抑制血栓形成, 扩张冠状动脉, 增加冠脉血流量;能迅速改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 降低血黏度, 使已聚集的血小板解聚, 促进血栓溶解, 改善微循环, 增加冠状动脉血液供应, 挽救严重缺血的心肌细胞, 减轻心肌梗死程度。

奥扎格雷作为TXA2合成酶抑制剂, 不仅能抑制TXA2合成, 而且可促进前列环素 (PGI2) 的合成, 可以有效地抗血小板聚集, 并且扩充血管, 增加血流量。本文结果表明奥扎格雷可明显降低患者血浆LPA含量,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性期治疗有效。

参考文献

[1]李为民, 王政.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进展[J].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06, 33 (6) :355

[2]陈玉国, 徐峰, 张运.奥扎格雷与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联合应用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研究[J].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2005, 3 (16) :1444

溶血磷脂酸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8月-2016年5月江西省肿瘤医院诊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43例, 男35例, 女8例;年龄39~67岁, 中位年龄为51岁。全组患者病理类型均为肝细胞性肝癌, 巴塞罗那临床肝癌 (Barcelona Clinic Liver Cancer, BCLC) 分期标准分为BCLC 0期5例, BCLC A期11例, BCLC B期17例, BCLC C期10例。另选取肝脏血管瘤患者10例为肝脏血管瘤组和健康志愿者1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全部受验者均于清晨空腹采血取样, 实验对象排除既往有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 及外周深静脉血栓形成者。LPA检测试剂盒购自北京泰福仕科技开发公司, 肿瘤标记物甲胎蛋白 (AFP) 检测试剂盒购自罗氏诊断产品 (上海) 有限公司 (Roche Diagnostics Gmb H公司) 。

1.2 方法

(1) 血浆溶血磷脂酸 (LPA) 的测定:受检者均于术前清晨空腹抽取外周血3 m L, 血样离心后0.5 h内用LPA配套试剂测定血浆中的LPA, 具体操作步骤和阳性判断标准严格按说明书的要求执行。LPA检测试剂盒1号抗凝剂置于抗凝管中, 8000 r离心10 min, 吸取上清1 m L, 抽提磷脂成分, 过滤浓缩分离, 最后加入显色剂于90℃水浴5 min, 取出后置室温35 min, 采用东芝TBA120F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计算LPA的值。LPA值≥3.2μmol/L设为阳性, <3.2μmol/L设为阴性。 (2) 甲胎蛋白测定:术前清晨空腹抽取外周血2.0 m L, 甲胎蛋白检测采用罗氏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仪检测血清AFP水平, AFP正常参考值为<7 ng/m L。

1.3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前各组血浆LPA及AFP水平的比较

(1) 各组血浆LPA水平的比较中, 肝脏血管瘤组2例LPA值升高, 健康对照组未见LPA升高。原发性肝癌组血浆LPA水平 (3.94±0.60) μmol/L明显高于肝脏血管瘤 (2.68±0.36) μmol/L及健康对照组 (2.42±0.35) μmol/L,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肝脏血管瘤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2) 各组AFP水平的比较中, 原发性肝癌组为 (15330.03±11233.98) ng/m L高于肝脏血管瘤组及健康对照组 (P<0.05) , 肝脏良性肿瘤组 (4.87±1.79) ng/m L与健康对照组 (3.56±1.67) ng/m 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3) 原发性肝癌不同分期的LP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例BCLC 0期LPA水平<3.2μmol/L, BCLC A期与B期LP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BCLC C期LPA水平高于BCLC A及B期 (P<0.05) 。 (4) AFP在原发性肝癌不同分期组中的比较, BCLC 0期低于BCLC A、B及C期,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BCLC A、B及C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原发性肝癌组不同分期术后1个月血浆LPA及AFP水平的比较

BCLC A及B期术后1个月LPA水平降至正常水平, 而BCLC C期患者LPA水平未见下降。原发性肝癌组不同分期术后1个月血浆AFP水平BCLC 0、A、B及C期术后1个月AFP水平均可见下降, 以BCLC 0期下降最为明显。见表2。

3 讨论

原发性肝癌以肝细胞癌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以下简称肝癌) 为主, 占95%以上。肝癌细胞易侵犯门静脉系统, 形成门静脉癌栓 (portal vein tumor thrombus, PVTT) 。文献[11]报道门静脉癌栓的发生率为44.0%~62.2%, 对于合并门静脉癌栓的肝癌患者, 病情发展迅速, 自然中位生存期平均为2.7~4.0个月。合并PVTT是临床确定的肝癌预后不良因素, PVTT发生的部位及范围对患者预后有明显影响, 早期微血管侵犯和中晚期门静脉癌栓形成是影响肝细胞癌术后预后不佳的最重要因素[12]。PVTT依据侵犯范围大体分为4型:Ⅰ型, 癌栓侵犯肝叶或肝段的门静脉分支, 其中Ⅰ0型代表微血管癌栓;Ⅱ型, 癌栓侵犯至门静脉左支或右支;Ⅲ型, 癌栓侵犯至门静脉主干;Ⅳ型, 癌栓侵犯至肠系膜上静脉或以上[13]。对于合并门静脉癌栓的患者, 巴塞罗那临床肝癌分期 (Barcelona Clinic Liver Cancer, BCLC) 划归为BCLC C期, 推荐索拉非尼作为这部分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案。但是在我国运用外科手术、肝动脉栓塞化疗、放疗以及联合多种治疗手段的综合治疗也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14,15,16,17]。门静脉癌栓形成是一个多因素及多环节的过程, 除了与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因素、门静脉本身的解剖特点及功能有关, 肝癌组织呈浸润性生长极易侵犯血管壁较薄的门静脉壁, 形成门静脉癌栓, 另外肿瘤组织挤压导致小叶中央静脉闭塞, 流经肿瘤组织的血流逆流至门静脉癌细胞进入门静脉系统并附壁生长形成癌栓, 并且还与多种细胞因子及分子生物学机理有关。门静脉癌栓的诊断依据除了术中发现、术后病理, 临床主要还是依靠影像学检查彩超、螺旋CT及磁共振成像 (MRI) [18,19,20,21,22]。目前在检测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中尚无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令人满意的肿瘤标志物, 刘洋等[23]通过回顾性肝癌合并门脉癌栓的患者发现, 联合AFP和CA125水平的检测对临床实践中判断是否合并门静脉癌栓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陈祖华等[24]通过分析肝细胞肝癌伴门静脉癌栓与AFP-L3%相关性, 发现AFP-L3%阳性HCC患者易侵犯门静脉形成PVTT, 并且AFP-L3%越高PVTT累及范围越广。在我国30%~40%的肝细胞癌患者中始终为阴性, 并且AFP升高滞后肿瘤的复发及转移灶的形成, 从外周血液中寻找生物标记物提示门静脉癌栓的形成发生对于临床有着重大意义。

笔者发现对肝癌不同分期血浆AFP值水平变化中, 术前BCLC 0期低于BCLC A、B及C期, 术后1个月复查AFP BCLC 0、A、B及C期都有明显下降, 随着肝脏肿瘤负荷的下降, AFP呈现出相应的正相关。而LPA值进行对比中发现, 术前BCLC0期低于BCLC A、B及C期,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BCLC A及B期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BCLC C期的患者LPA水平高于BCLC A、B期,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并通过术后1个月复查LPA水平, LPA在BCLC A、B期患者中呈现下降, 而在BCLC C期中虽然肝脏肿瘤切除联合门静脉切除或者门静脉切开取栓, 肿瘤负荷下降, LPA水平手术前后未见明显下降, 这就提示LPA在门静脉癌栓的形成中可能起到标记物的作用。由于肿瘤患者普遍存在血液高凝状态, 易形成血栓, 而血小板活化后释放大量的LPA, LPA通过与血小板的LPA-GPCR结合进一步促进血小板的激活, 改变血小板的形态, 从而表现强大的级联放大效应[25]。LPA可能通过调节活化血小板导致门静脉内高凝状态, 同时诱导肝癌细胞、血小板及纤维蛋白相互作用, 形成门静脉癌栓。

本研究由于样本例数偏少, 并且仅做近期随访, 无完整生存资料, 导致结论有一定的局限性。下一步将扩大样本例数及进一步的分层, 并与新近发现的肿瘤标记物进行比较分析。临床上合并PVTT常决定治疗方案的选择, 通过肿瘤标记物的检查, 早期诊断PVTT对于临床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同时深入基础研究, 进一步阐明PVTT发生发展的分子机理, 为PVTT的治疗提供更多的靶点。肝癌患者LPA的血浆浓度与门静脉癌栓形成有一定的正相关性, 可作为反映门静脉癌栓形成的标记物, 对于肝癌临床分期及治疗能提供指导意义。

摘要:目的:检测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 (lysphosphaticlic acid, LPA) 的水平, 评价LPA在原发性肝癌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生物化学方法检测原发性肝癌患者43例, 肝脏良性疾病患者10例及健康志愿者10名的血浆LPA水平, 同时测定血清AFP的水平。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浆LPA水平 (3.94±0.60) μmol/L明显高于肝脏良性疾病患者 (2.68±0.36) μmol/L和健康对照组 (2.42±0.35) μmol/L (P<0.05) , 血浆LPA水平的升高与原发性肝癌浸润和门静脉癌栓等相关。结论:血浆LPA检测为原发性肝癌诊断和预后判断增加了一项潜在的评价指标。

溶血磷脂酸 篇5

1 LPA的生物化学特性

LPA它的极性比其他的脂类要强, 水溶性也相对较强, 由于它仅有一个脂酰集团。它不一定与膜结合, 有些一般性的脂抽取可能检测不到。LPA可以在生物合成三酰甘油的过程中作为中间产物而合成。以L-甘油磷酸和脂酰辅酶A为前体, 合成发生在内质网上。LPA产生的位点: (1) 血小板在被活化时、哺乳类的成纤维细胞在肽类生长因子刺激下可迅速产生LPA。 (2) 已在卵巢癌患者的腹腔积液及血浆中检测到LPA, 但其来源尚不清楚。可能系某些肿瘤细胞产生。 (3) 某些炎症细胞、内皮细胞、神经细胞及受损伤的细胞也可产生LPA。

2 LPA的细胞生物学效应

LPA其生物学作用具有高度特异性, 以受体依赖方式发挥作用, 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2]。与心血管系统疾病相关的作用为活化的血小板可迅速产生并释放LPA, 它可通过G蛋白偶联受体引起多种生物学效应。LPA是一种脂类信号分子对不同的靶细胞表现出多样的生物学活性, 包括刺激成纤维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 激活血小板聚积, 引起细胞内Ca2+动员, 刺激肠平滑肌细胞的收缩, 刺激轴索回缩, 抑制骨髓瘤细胞的生长等。LPA受体是一个与G蛋白偶联的受体家族, 研究表明, 各种LPA受体亚型在生物学功能上存在差异, 甚至引起相反的生物学效应。近几年, 至少已确认4条G蛋白介导的信号转导途径与LPA的活性有关。

3 溶血磷脂酸与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关系

3.1 LPA与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 的关系

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一组临床表现: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及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近几年的相关研究结果表明, 在正常人血清中可以检测到LPA, 其浓度可高达20μmol/ L。在凝血过程中血小板受到凝血酶活化产生LPA, LPA又反过来促进血小板聚集, 从而更进一步促进血栓的形成。LPA可调节活化血小板与可溶性纤维蛋白原结合的受体, 使可溶性纤维蛋白原与血小板结合, 从而使纤维蛋白原进一步水解为纤维蛋白形成凝血和血栓。LPA出现于血栓形成的最早期, 当还没有形成血凝块的时候, LPA已经释放。这就提示LPA 有可能作为一个更好的分子标记物, 预警血栓形成在体内的发生。当出现 UAP症状时体内可能有凝血或血栓的启动, 及时抗凝及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可阻止其发展, 从而减少心肌梗死的发生率。

3.2 LPA与心房纤颤患者血栓形成的关系

心房纤颤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心律失常。有研究表明, 在心房纤颤并脑栓塞或左房血栓时, LPA水平明显高于未并脑栓塞或左房血栓。提示 LPA 与心房纤颤并脑栓塞或左房血栓形成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在心房纤颤患者中, LPA 升高是发生脑栓塞或左房血栓的一项预警因素。这提示我们, 如果早期检测房颤患者的血浆 LPA值, 则有可能进行早期干预, 降低脑栓塞及左房血栓的发生率。

3.3 LPA与心肌重塑的关系

急性心肌梗死 (AMI) 后的心室重塑 (LVRM) 是伴随多种心血管疾病的一种病理生理改变, 并可能最终导致心力衰竭。AMI后的高病死率与心力衰竭的高发病率需要深入研究心脏两种主要的细胞:心肌细胞和心脏成纤维细胞在AMI后病理微环境下的生长调节机制。心肌梗死后移植间充质干细胞来改善心功能、抑制重塑, 由于梗死区缺血微环境所导致的移植后的干细胞的低存活率成为此类治疗策略的限制因素。有必要研究提高干细胞抗缺血诱导凋亡的能力。LPA是一种结构简单的水溶性磷脂信使, 主要通过G蛋白耦联受体内皮分化基因家族三类受体亚型其多种生物学功能, 在心血管系统也有重要的作用。在成纤维细胞, LPA可很快使细胞内cAMP的浓度下降;激活Ras及其下游的Raf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途径, 促进细胞增殖。Rho信号转导:通过Rho信号转导途径可使局部黏附蛋白的酪氨酸磷酸化和细胞肌动蛋白骨架的重构。

3.4 LPA与急性心肌梗死诱发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

心肌梗死并发的室性心律失常是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心肌细胞上有对LPA敏感的EDG受体, 局部高浓度的LPA对心肌细胞作用有实验研究表明[3]:以体表心电为指标观察到心梗模型大鼠在给予外源性LPA后心律失常发生率增加;利用LPA试剂盒测定大鼠血浆LPA浓度, 观察到心梗发生心律失常组的血浆LPA浓度明显升高;利用离体心脏灌流法观察到外源性给予LPA后离体心脏的心律失常发生率增加;在考察LPA对豚鼠乳头肌动作电位参数的影响时, 发现LPA可显著延长乳头肌动作电位时程, 增加动作电位幅值, 并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利用膜片钳技术观察到LPA显著抑制心肌细胞延迟整流钾通道和内向整流钾通道;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系统观察到LPA可增加心肌细胞游离钙浓度。上述结果提示:LPA显著抑制心肌细胞延迟整流钾电流和内向整流钾电流, 使细胞膜电位降低, 易形成单向阻滞和慢传导, 从而形成折返激动心室导致室性心律失常。动物实验研究提示:LPA 表达与Lown分级呈正相关。随着心梗后的恢复, LPA水平下降, PVC的发生也有下降。张学新等曾观察到 LPA可促进AMI大鼠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且这一效应可明显被 PTX阻断, 从动物实验角度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还提示:随着心梗后 LPA的降低PVC严重程度亦较前改善。由此推测 LPA可作为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治疗的又一新切入点。

3.5 LPA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LPA来源于激活的血小板释放, 生物学效应具有生长因子样作用, 可促进成纤维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 可激活内皮细胞和血小板, 具有对巨噬细胞的趋化性, 因此, 推测LPA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有一定相关性。Seewald等报告, LPA可明显促进体外培养的兔血管平滑肌细胞的生长, 并确定PLA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 刺激细胞内Ca2+浓度升高。对MAPK信号转导途径的激活以及对细胞Na+/H+交换体的激活作用大部分是由Gi蛋白介导的, 一小部分可能是Gq 蛋白介导的。Genneri等在体外培养的成人血管平滑肌细胞中也得到类似结果, 并且发现在微摩尔浓度的LPA可抑制细胞移行, 而完全表现为生长因子样作用。Wolfgang等在对人颈总动脉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研究中发现, 适度氧化的低密度脂蛋白和微弱氧化LDL可以产生具有生物活性的LPA并发现LPA在斑块的脂质核心及其临近处含量最高, LPA可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增加通透性, 使血浆蛋白在内皮下积聚, 同时LPA激活血小板黏附至受损的内皮细胞处形成附壁血栓, 产生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病变。有学者发现LPA具有对巨噬细胞的趋化性, 因此, 内皮下脂质斑块中的LPA可能吸引巨噬细胞进入血管壁, 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4 小结

血栓形成是一多步骤的系列过程, 假如我们在这一过程起始阶段的某一环节能够找到一种标记物, 就可以根据它的出现、增高来判断血栓形成过程是否已经启动, 从而进行预警。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它确切地反应了体内血栓形成的某一过程开始启动。同时它也不像血液流变学那样, 受体外诸多因素的影响。近几年, 对LPA的研究发现, 它很可能就是一个较好的血栓形成前释放的分子标记物, 对于由血小板活化聚集导致的血栓 (微血栓) 形成有着预警的意义。LPA也是一种血管活性物质, 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多种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因此, 应该加大力度对它进行研究。不但要在理论方面进一步了解其作用过程和机制, 更重要的是应进行临床研究。以使它能更早更快地为心血管系统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兆辉.溶血磷脂酸与缺血性脑损伤[J].国外医学:神经医学神经外科分册, 2001, 28:259-261.

[2]赵瑞平, 宋志军, 孙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浆中溶血磷脂酸水平的临床研究[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3, 5:243-245.

溶血磷脂酸 篇6

关键词:溶血磷脂酸,D-二聚体,进展性脑卒中,诊断

进展性卒中是指卒中发病1周内, 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呈进行性加重。进展性脑卒中作为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之一, 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 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 甚至导致死亡[1]。所以, 早期预测进展性脑卒中, 并给予相应的防治处理, 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溶血磷脂酸 (LPA) 和D-二聚体被证实与进展性脑卒中的发生、发展, 有着密切的相关性[2]。本研究中, 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期间, 我院诊治的40例进展性脑卒中患者, 以及40例健康体检者, 分别检测器溶血磷脂酸水平和D-二聚体,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期间, 我院诊治的40例进展性脑卒中患者, 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 另外选取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40例进展性脑卒中患者, 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40例对照组患者中, 男性患者22例, 女性患者18例, 年龄57.0~67.5岁;40例观察组患者中, 男性患者23例, 女性患者17例, 年龄57.5~68.0岁。在年龄、性别等方面, 两组患者没有明显差异, 具有可比性。

1.2 检测方法

患者入院后, 次日清晨空腹, 抽取大约4m L静脉血, 置于抗凝管内, 离心, 吸取上清液, 分离磷脂成分, 随后过滤、浓缩、分离, 加入显色剂, 90度水浴5min, 室温冷却30min, 通过相应试剂盒, 严格按照其操作步骤, 完成溶血磷脂酸 (LPA) 水平和D-二聚体检测。

1.3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 进行分析和处理, 计量资料以 (均数±标准差)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P<0.05, 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观察组溶血磷脂酸水平显著升高,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D-二聚体均为阴性, 而观察组患者D-二聚体均为阳性, 详细结果见表1。

3 讨论

有报道称, 高血糖、病毒感染、高热、高纤维蛋白原、血压过高或过低、入院时卒中的严重程度、脑皮质下局灶性低密度影, 以及脑水肿等, 均与进展性脑卒中的发生、发展, 有着密切的相关性。但是, 到目前为止, 对于进展性脑卒中, 还没有有效的预测和早期诊断方法。

溶血磷脂酸水平升高会对靶细胞的功能造成直接影响, 尤其是在血栓形成过程中, 溶血磷脂酸的作用更为明显, 直接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启动步骤[3]。众所周知, 血栓形成, 以及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是导致脑血管意外事件的重要致病因素。溶血磷脂酸主要通过细胞内质网合成, 少数通过磷脂酶水解细胞膜上的磷脂生成。溶血磷脂酸主要通过血小板产生、成纤维细胞被肽类生长因子刺激生成, 以及受损细胞和死亡细胞生成。健康人体血浆中溶血磷脂酸水平很低, 但在应激状态下, 溶血磷脂酸水平会显著升高;另外, 凝血过程中, 血小板被凝血酶活化, 也会产生溶血磷脂酸, 导致溶血磷脂酸水平升高[4]。

有研究证实, 血浆溶血磷脂酸水平≥2.5μmol/L, 就可以导致血小板聚集, 而这个浓度水平略高于正常血浆中的溶血磷脂酸水平。活化聚集的血小板产生溶血磷脂酸, 而形成的溶血磷脂酸又反过来促进血小板的聚集, 由此形成循环, 所以, 在血栓级联反应的起始阶段, 溶血磷脂酸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血小板的活化是血栓形成的前提, 所以, 上述正反馈效应也增强了溶血磷脂酸的促血栓形成作用。栓子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动态过程, 有时患者并没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单纯依靠临床表现及医师的临床经验, 很难对血栓的前驱症状, 做出准确的临床诊断。

D-二聚体作为交联纤维蛋白的特异性降解产物, 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升高能够较为准确地反应继发性纤维活性的增强, 所以, D-二聚体被作为体内高凝状态、纤溶亢进的特异性分子标志物[5]。D-二聚体水平升高, 证实血小板栓子形成的危险性增加, 临床上常用于脑血管意外事件的预测、诊断, 以及用药效果的监测中。

本研究中, 与对照组相比, 观察组溶血磷脂酸水平显著升高,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并且其D-二聚体为阳性。总而言之, 溶血磷脂酸 (LPA) 和D-二聚体作为体内血栓形成早期的分子标志物, 对进展性脑卒中的预测, 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参考文献

[1]贺歆彦.溶血磷脂酸与脑血管病相关性的研究[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2007, 13 (1) :63-64.

[2]张亮.进展性卒中患者血清溶血磷脂酸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山东医药, 2009, 49 (21) :41-42.

[3]沈宏锐.溶血磷脂酸及其与缺血性卒中的关系[J].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 2008, 32 (1) :92-95.

[4]崔其福.溶血磷酸酸与缺血性脑卒中关系的研究现状[J].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9, 41 (9) :1079-1080.

溶血磷脂酸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塞患者56例作为观察组, 均符合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上制定的诊断标准, 均经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 除外合并感染性疾病、免疫接种、外伤、自身免疫性疾病、心源性脑栓塞、心房颤动、其他严重器质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月经周期女性、妊娠期与哺乳期女性、合并糖尿病以及上呼吸道感染者。其中男34例, 女22例;年龄39~85 (63.78±10.95) 岁。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56例作为对照组, 其中男32例, 女24例;年龄35~80 (62.16±9.88) 岁。两组患者在年龄与性别构成经统计学检验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LPA测定

观察组与入院6h内、24h、第3、7、14d, 采集清晨空腹静脉血5ml待检。对照组于入院后当天、第3、7及14d采集清晨空腹静脉血5ml待检, 采血前1d均避免饮酒、高脂饮食。血液标本均置于特殊抗凝管之中, 立即采用8000r/min速度进行离心10min, 留取上层贫血小板血浆1ml进行LPA的测定, LPA试剂盒为北京泰福仕科技开发公司生产, 操作严格按照试剂说明书执行。

1.2.2 HCMV测定

观察组与对照组均于入院当天, 采集清晨空腹静脉血5ml, 常规离心分离血清, 采用金标准免疫层析法测定HCMV-Ig G及HCMV-Ig M抗体, 在450nm下测定标本的光密度 (OD) 。试剂盒有北京万泰德瑞诊断技术有限公司生产, 操作严格按照试剂说明书执行。

1.3 评价标准

(1) LPA:LPA浓度在0.0~2.9μmol/L内为正常, 3.0~3.2μmol/L为可疑, 3.3~4.0μmol/L为轻度升高, 4.1~5.0μmol/L为中度升高, >5.5μmol/L为重度升高。以LPA≥3.3μmol/L判定为阳性。 (2) HCMV:以样本OD值/阴性对照OD值≥2.1表示阳性。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以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以±s表示计量资料, 经t检验;以率 (%) 表示计数资料, 经χ2检验, 相关性分析采用偏相关性分析,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的LPA水平比较

入院6h内, 观察组的血LPA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 入院24h时达到峰值, 第3d、7d时逐渐降低, 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14d时接近正常水平,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两组LPA及HCMV阳性临床比较

观察组的LPA、HCMV-Ig G及HCMV-Ig M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见表2。

2.3 LPA及HCMV阳性的关系

HCMV-Ig G及HCMV-Ig M阳性患者均呈LPA阳性, 而HCMV-Ig G阴性中3例LPA阳性, HCMV-Ig M阴性患者中, 25例阳性, HCMV阳性患者中LPA阳性率显著高于HCMV阴性患者, 见表3。

2.4 急性脑梗塞患者的LPA与HCMV相关性分析

采用线性相关性分析显示, LPA与HCMV-Ig G及HCMV-Ig M均呈显著相关性 (P<0.05) 。

3 讨论

LPA目前发现的最小且结构最简单的一种磷脂, 在正常生理状态下, 人体血浆LPA浓度为2.9μmol/L以内, 属于血浆正常成分。其具有活化单核细胞以及T淋巴细胞的作用, 从而促进机制金属蛋白酶 (MMP) 的表达与分泌, 加速纤维帽的降解以及斑块的破裂, 从而诱发血栓性疾病[2]。临床研究证实, LPA与血小板活化和聚集、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损害、血管壁炎症发音的诱导与维持、斑块不稳定性的增加与破裂、血栓的形成等均具有密切相关性, 被认为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与破裂的基础, 同时也是破坏血管内皮屏障结构以及功能完整性的重要因子[3]。冯东泽等[4]研究表明, LPA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病情与临床预后密切相关, LPA水平越高则病情越严重, 临床预后越差。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在发病6h内, LP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且在24h左右达到峰值, 而此后逐渐降低, 7d时显著降低, 发病14d时基本恢复正常, 证实脑梗塞急性期存在较高的血小板活化程度, 且LPA水平越高, 血小板活化越严重, 多提示血栓形成或者处于扩展状态。早期积极进行抗血小板治疗能够改善临床预后, 阻止梗塞灶的扩展。

巨细胞病毒 (CMV) 是一种疱疹病毒β亚科, 易在人及其他哺乳动物中感染, 其中人类CMV感染又称为HCMV。临床研究证实, HCMV感染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及发展密切相关。高滴度HCMV抗体被认为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预测因子。其中, HCMV-Ig G阳性提示HCMV持续感染或潜伏, 而HCMV-Ig M阳性提示HCMV处于活化状态[5]。韩卫红等[1]研究显示,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LPA浓度、HCMV-Ig M、HCMV-Ig G阳性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认为急性HCMV感染或潜伏感染可能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及发展有关, 其作用机制可能是HCMV感染后冠状动脉炎症被激活或加重而发病。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的HCMV-Ig G及HCMV-Ig M阳性率达82.14%、42.86%,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5.71%、7.14%, 与上述报道一致。此外, 在HCMV-Ig G及HCMV-Ig M阳性中均存在LPA阳性, 且感染HCMV的LPA阳性率显著高于未感染HCMV者, 与高连生等[6]报道相似, 证实HCMV感染与急性脑梗塞的发生密切相关。相关性分析显示, HCMV与LPA之间呈显著正相关性, 认为LPA与HCMV感染能够相互作用, 增加血管群损伤以及LPA水平。

综上所述, LPA与HCMV感染在急性脑梗塞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均具有重要作用, 且两者相互作用可加重脑梗塞病情, 而HCMV感染又将在增加LPA水平, 加速病情进展。

参考文献

[1]韩卫红, 李国良, 王强, 等.人巨细胞病毒感染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的关系[J].山东医药, 2010, 50 (33) :13-15.

[2]王志晔, 张作念, 顾伟, 等.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J].中国医药, 2010, 5 (2) :117-118.

[3]安学林, 刘少河, 王伟, 等.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和酸性磷脂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10, 23 (5) :372-374.

[4]冯东泽.溶血磷脂酸与缺血性脑血管病预后的关系研究[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1, 14 (1) :28-30.

[5]李心怡, 张宗泽, 王锦, 等.人巨细胞病毒感染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J].山东医药, 2012, 52 (4) :72-74.

上一篇:国库服务下一篇:小组参与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