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作文(精选10篇)
微作文 篇1
某教师布置三年级学生利用周末观察秋天的公园,然后写一篇作文。作文交上来之后,教师发现大多数作文写成流水账,对景物的描写很粗浅,特点不明显。经调查得知,这些学生在公园里观察时走马观花,景物看得不少,但都看得不细致。
以上情况并非个例,它普遍发生在大多数三年级学生身上。是什么原因造成学生观察不细致呢?笔者以为,学生的注意力不够持久是主要的原因。一般来说,7~10岁儿童的注意力集中时间为15~20分钟,三年级学生的年龄为8岁,注意力集中时间也就16分钟左右,要细致观察一座公园,这点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再说接下来的写作,对于初学写作、写作能力缺乏的三年级学生来说,描写如此大范围的景色也是一件非常费时耗力的事,为了交差,大多数人选择了马虎了事。如此写作不但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会让他们产生消极应付的心理,甚至从此就丧失了写作的兴趣。
针对案例中存在的弊端,近年来,笔者尝试在三年级实践“微观察+微写作”,从学生的注意力和写作水平出发,从呵护学生的写作兴趣出发,从“微”开始,逐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
一、“微观察”立足学生的注意力,从“微”开始,逐步提高观察能力
(一)“微观察”微在:缩小观察范围,从观察个体甚至个体的部分开始
以观察一座公园为例,三年级学生不能长时间集中注意力观察一座公园,我们就缩小观察范围,如让他们观察一棵树。如果学生观察水平更低的话,还可以进一步缩小观察范围,让他们观察树的叶子。再如,观察公园里人群活动的场面,观察动态的人群比观察静态的植物更难,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很难完成如此观察任务,我们可以让学生观察其中的一个人,甚至可以从只观察这个人的动作或神态开始。只观察叶子或一个人,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就会绰绰有余,于是观察不再成为学生的负担,为接下来的细致观察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微观察”微在:深入细致地观察,着眼于发现事物的细节
培养学生“发现细节”的能力。教师要本着由扶到放的原则,先引导学生如何“发现细节”,教给他们各种观察方法和技巧,然后逐步放手让他们独立观察。以观察一棵树为例,教师可让学生明白观察要有顺序,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叶、花、果、枝干;要引导学生通过看、听、闻、摸等活动,从颜色、形状、大小、气味、质感等方面去发现细节;要引导学生在观察中学会思考,促进学生更加深入观察,发现更多不为人知的细节。以观察一个人为例,教师要重点引导学生从动作、神态、语言等方面去发现细节,其中对动作的观察,要能把“大”动作细化成若干“小”动作,如观察公园中的某个人撂石锁,要注意捕捉抛、接、举等动作细节。学生在细致的观察中往往都能有所发现,并产生成功的喜悦,这种喜悦会反作用于观察,激发学生进一步观察的兴趣。
二、“微写作”立足学生的写作水平,从“微”开始,逐步提高写作能力
(一)“微写作”微在:写作对象微小化
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要把诸如“秋天的公园”这样的作文写好,需要花费不少的时间和精力,因此不少学生极不耐烦,进而草率了事。写作对象微小化,学生可以集中精力从写好“一棵树”开始,逐步提高写作能力;写作对象微小化,能省下课堂上大量的时间,用于学生互相交流、评价以及教师评讲,学生得到的指点会更多,作文质量会有较大提高。
(二)“微写作”微在:从写好片段开始
有些教师从三年级开始就要求学生写完整的文章,开头结尾要呼应,内容要详略得当,语段要承上启下,语言要生动形象,中心思想要明确,等等,都要求学生能达到。三年级学生初学作文,几乎没有布局谋篇的能力,同时达到这么多要求非常困难,最终导致“样样都要做,样样都做不好”,“作文作文,作到头疼”的恶劣局面。与其这样,不如让学生轻松写作,从写好片段开始,如写“一棵树”,就让学生写出树的某个部分的特点,写一段话就行。在此基础上,逐步增加其他要求,最终能够布局谋篇。
(三)“微写作”微在:重视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是指对人物、事物的细枝末节进行细致而生动形象的描绘。纵观古今中外的著名小说,无一不重视细节描写,作家李准也说过:“一个细节在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的作用上,有时和一个情节、一场戏肩负着同样的作用。”常有小学高年级甚至初中、高中的语文教师反映,不少学生细节描写的能力很差,笔者以为这与他们在初学写作阶段没有打好细节描写的基础有着很大关系。为此,我们应该利用“微写作”强化训练细节描写。
首先,细节描写要以“微观察”为基础,在细致观察中发现并选取典型细节,为下一步的描写积累材料。如有学生观察秋天公园里仍在开放的红花酢浆草,发现叶柄上端有三片心形的复叶,觉得这个细节值得一写,便记录了下来。
其次,要学会锤炼词语和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把细节之处描写得准确到位、生动形象。在描写红花酢浆草的叶子时,有学生这样写:“叶柄上托着三片爱心形的复叶,像夏日池塘里的莲叶,又像一顶迷你瓜皮帽。”句子中的“托”这个词以及“像莲叶”“像迷你瓜皮帽”这两个比喻用得恰到好处,并且有着很强的画面感,从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叶子的形状、姿态等方面的特点。
三、作文起步阶段的评价要以“微观察+微写作”为导向,推动“微观察+微写作”的教学
笔者以为,作文起步阶段的评讲以及作文考试评分标准都要以“微观察+微写作”为导向,除了对文从字顺、标点正确等基本要求的评价之外,我们要侧重评价“观察”和“描写”的质量。对于那些作文能力较强,会布局谋篇的学生,教师可以稍加肯定或私下给予表扬,切不可当众大加表扬,否则会让其他学生心生浮躁,进而迷失基本方向。以“微观察+微写作”为导向的作文评价,会让学生专心“微观察+微写作”的练习,让教师安心“微观察+微写作”的教学,能够为“微观察+微写作”的顺利实施保驾护航。
总之,“微观察+微写作”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和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从“微”开始,为学生打下了扎实的作文基础,为他们找到了作文起步的最佳路径。
摘要:“微观察+微写作”立足学生的注意力和写作水平,从呵护学生写作兴趣出发,从“微”开始,逐步提高观察和写作能力。“微观察”微在缩小观察范围,从观察个体甚至个体的组成部分开始;微在深入细致地观察,着眼于发现事物的细节。“微写作”微在写作对象微小化,重视片段写作,重视细节描写。作文起步阶段的评价要以“微观察+微写作”为导向,为“微观察+微写作”的顺利实施保驾护航。
关键词:最佳路径,微观察,微写作
作文微素材 篇2
最近国外网友发起了一场特殊的绘画挑战赛,这条弯曲的线就是比赛试题,参赛者尽情发挥想象力,以这条线为基础完成画作,结果精彩作品让人目不暇接、拍手称绝。如果有兴趣,你也可以试试哦。
友谊没有界限
俄罗斯滨海边疆区野生动物园里有一只名叫阿穆尔的东北虎。它每周会猎食两次,山羊和兔子是它最爱的食物。阿穆尔平常捕猎时毫不手软,性格也是高冷霸道,直到它遇到了一只山羊——铁木尔。
这只奇怪的山羊见到老虎既不害怕也不逃,甚至还霸占虎窝,直接睡上了老虎的床。就在管理员都倒吸一口冷气替这只羊默哀的时候,高能的一幕出现了:阿穆尔不仅没有发怒,还让山羊在虎窝安心睡觉,它则守在屋顶上当起了保镖。
就这样,老虎和山羊竟然成了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每天一起散步和嬉戏,累了就趴下来靠在一起休息,这段友谊持续了两个月之久。它们俩的日常生活被动物园拍摄下来,发到网站上,引来上百万粉丝观看,网站还一度因流量负荷过大而导致崩溃。
一个人的车站
位于日本北海道的上白泷站因为地处偏僻,客流量少,所以连年亏损。日本国铁三年前计划取消这座车站时,发现附近一名女高中生需要每天乘火车上学。在商业利益、社会责任之间权衡后,国铁决定保留这座仅有一个人使用的车站。没有卖票设施,没有站长,每天只停两次,即上下学时间。2016年3月,女生即将高中毕业,车站才正式宣布取消。
可以拯救生命的书
美国博士后研究员特蕾莎研发出一种可以净化脏水的书,这种书的书页中含有能杀死细菌的纳米银或铜。只需要撕下一张纸放在漏斗里,再将受到污染的河水、溪水、井水等倒入,能直接饮用的净化水就出来了。
特蕾莎的想法并不是全新的,几个世纪以来,银和其他金属已经被用来制作净水设备,但人们从来没想过把它们放进纸里。实验数据表明,每页纸可以净化100升水,整本书可供一个人4年的饮水需求。实验团队在南非、加纳和孟加拉国等贫困地区推广这种书,结果证明它能成功消灭99%的细菌。
特蕾莎解释说:“这种书并不能立刻拯救世界,但却是向未来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当前的重点是扩大规模,将产品从实验室中推出,我们必须将‘冷酷的化学’变成每个人都能理解和使用的东西。”
让作文走进微时代 篇3
一、创设微作文的创作平台
“微作文”, 顾名思义, 突出一个“微”字, 那就是字数少、花时少。新课标指出, 要“积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与网络的优势, 丰富写作形式, 激发写作兴趣, 增加学生创造性表达、展示交流与互相评改的机会”。现在很多孩子都申请了自己的QQ和微博, 班级也有QQ群、微信群, 这为微作文提供了广阔的创作平台。一条微博的字数限制是140 字, QQ空间、说说的字数可以更加多一些。在一百多字中, 记录平时发生的一件趣事, 或是发表对某件事的看法, 或是评论一条时事新闻已经足够。不需要强调有正式的开头结尾, 也不在乎使用多少修辞手法, 强调的是随时、随地、随意;多思、多练、多写。而且微作文还可以配上图片、表情, 增添新鲜感, 吸引读者。
我曾经利用当班主任的有利条件, 一是让学生在每天的作业记录本上简单写几句, 可以是当天印象最深刻的事, 也可以是吐露自己内心的一些想法;二是让学生轮流担任值日班长, 在班级日志上记载班级大事, 并适当点评。语文老师还可以利用好“课前3 分钟”, 每天安排一个学生走上讲台, 读一读自己写的“微作文”, 并且把写得好的微作文在板报、墙报上展示出来。这样, 微作文不再局限于专门的写作课, 创作地点也不再局限于教室和课堂, 变得“处处是创作之所, 人人是创作之人”。
二、寻找微作文的创作话题
微作文创作平台的多元, 并不意味着创作话题的完全随意。时下, 一些在微博、QQ空间随意吐槽, 用词不文明, 甚至炮制虚假信息, 传播负能量的现象屡见不鲜, 作为教师, 我们应该进行正确引导。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泉源, 文章犹如溪水, 泉源丰盈, 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息。”微作文需要扎根生活, 教师要引导学生及时关注生活, 及时记载生活, 用手中的笔去记录下生活中精彩的瞬间。比如一次班会课, 一场运动会, 一次社会实践活动等等, 都能成为很好的写作话题。微作文的“微”很像“微言大义”中的“微”, 篇幅短小, 结构紧凑、内容集中。“微”中见精神, “微”中见个性。
另外, 微作文贵真, 我们有时候会有一种创作的冲动, 评论的渴望, 产生一种不吐不快的感觉。中学生为表达思想而写作, 为自己需要而写作, 而不是为了应付老师而写作, 作品自然能够彰显个性, 表达学生内心最为真实的想法, 流淌出的文字也是最为鲜活、原汁原味的, 稍加修改, 便可以成为一篇优秀大作文的素材。
三、评价微作文的创作成果
学生不论写作水平高低, 他们认认真真写出一篇文章之后, 总是希望得到老师的及时反馈与肯定, 但是一来批改大作需要较多的时间, 而老师大多课务繁忙, 往往来不及在学生写完作文后及时反馈, 有时甚至要一周时间才能改好, 那时学生的创作热情和对于成绩的期待早已冷却。二来, 我们老师常常习惯于给学生“挑毛病”, 评语中批评多于鼓励, 这样容易打击学生的创作积极性。而微作文创作平台的多元化, 使得评价方式也可以更为及时和多元。
首先, 利用网络的便利条件, 老师不再是微作文唯一的评价者, 同学、家长、甚至陌生人都可以来参与点评。我曾经让学生将自己的微作文上传到学校建立的网站平台上, 然后要求每位同学阅读他人的文章后简要跟贴点评, 或者用为心中的佳作点赞的方式, 评选出最具人气的作文。这样学生的创作积极性便上来了, 而且相比较于老师的评语, 学生对于同学的评语可能更为在意。同时老师也减轻了自己批改作文的负担。
其次, 老师要转变观念, 以鼓励为主, 多挖掘闪光点, 重点是让学生坚持写、有兴趣写。对学生而言, 最重要的不是水平的提高, 而是写作兴趣的培养。微作文的评价不必非常正式, 哪怕是画一张笑脸, 发一个表情, 都是对于学生的肯定。
学生都有表达情感的需要, “微作文”则给他们搭建了一个自由表达的平台。一篇篇语言新鲜、内容活泼的“微作文”, 记载的是学生有滋有味的童年生活, 流露的是他们的真情实感。有效的“微作文”训练, 更为长篇幅的写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摘要:微作文是一种新型的作文形式, 它字数少, 可以利用网络为创作平台, 内容扎根生活, 如果教师引导得当, 有效评价, 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我与海洋”微作文选登 篇4
——浩瀚星空
一只背包、一张船票、一份梦想,大海离你并不遥远。
海洋中含有13.5亿多立方千米的水,约占地球上总水量的97%。目前,人类已探索的海洋只有5%,还有95%的海洋是未知的。人类对水的依赖是如此的强烈,只要有水流经的地方,人类就会逐水漂航。古埃及的尼罗河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及古代中国的黄河、长江流域文明,莫不缘此而生。同样,在海洋中,只要有海岛出现,人们就会乘船逐岛而去,从而建立起海陆之间的文化交往。古代中国的文化就是这样被一步步传播到世界各地的。
——绯月
有抒情体,当然还要有学术派。赏美文、学知识,不亦乐乎!
当森林没有树木的时候,当污水遍地流,当天空罩上一片阴霾,当所有草木变得腐朽,我还是不能和你分手——我最爱的海洋。我深知我们是共同体,你包容我,我滋养你。然而,海洋的污染物通过我的鳃倾入我的身体,让我无法呼吸,甚至让我的孩子中途夭折。但——我依然选择和你在一起,不分离!
——张英
《还珠格格》主题歌的旋律响起。多么深情的鱼儿,用歌声倾诉对海洋的不离不弃。
还记得他的小脚丫在沙滩上印下的一串小脚印。那年,我与父母来到海边度假,遇到了他。几天内我们便相熟了,我嘲笑他总是红红的脸,他嘲笑我弱不禁风的身姿。长大后偶尔会想起他当年对我说的“很快会去海洋天堂”,不知道他在那片海洋天堂好不好……
——美轮美奂
一个有着些许忧伤和遗憾的故事。但请相信,大海的宽广不仅能包容快乐,还能抚平忧伤。你的明友一定会在“海洋天堂”过着幸福的生活!
小时候,海洋在我的脑海里是梦幻的,蓝蓝的颜色,让我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向往。蓝色,仿佛能让人静静地沉睡在另一个时空里。第一次去大海游泳时,我对水就充满了好奇,无论我用多么大的力气去推水,水总能把我的冲击挡住,缓缓向前,这不禁让我想到“以柔克刚”的道理。我爱蓝色,更爱海洋!
——吴光伟
初中作文评价存在问题微探 篇5
一、当前作文评价中遇到的困境
1.作文缺乏应有的自由性
现行的作文大多数是采用命题作文, 由命题人决定作文的绝大部分要求, 进行写作思路的指导,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学生作文实际上是来完成教师心目中的好作文。为了让学生能够有更充实的素材, 作文题目往往是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 如身边的人或事 (老师、同学等) 、节假日的生活等, 但是这样的题材也让学生感觉写起来索然无味。在写作尚缺乏必要的体验和感悟的时候, 学生便要接受怎样开头、怎样结尾、怎样描写等过早过多的表达技巧训练。学生作文逐渐成为一种按照同样的方法, 描摹某个同样观点的活动。
无论是作文技巧还是作文内容, 学生往往不敢标新立异。因为对富有创造性的文章, 给定一个客观的分数较之对“四平八稳”的评定更为困难, 在考场中这样创新的作文思路也容易因为不能较好的把握要求而分数忽高忽低。因此, 在考试前, 语文教师往往不要求自己的学生写创造性的文章, 担心不仅拿不了高分反而得一个有失水准的低分, 而常规作文却起码有获得基本分的保证。
由于作文题目往往有着细致的要求, 所以学生在遇到自己缺乏相应生活经验、感想的题目, 便往往编造故事或者无病呻吟。即便是一些真人真事的有感而发, 学生也常会牵强附会地发议论, 生搬硬套地谈感想, 以拔高其思想境界, 不露真情, 缺乏自我, 更缺乏童心。
2.抑制学生作文成就感
作文是字词句知识和语文能力的综合运用, 因此教师会不自觉地把写作视为检验语文水平的途径, 对学生作文的要求较为严格, 往往评价、得分不高。这样使得学生逐渐丧失了写作的动力, 甚至害怕作文, 学生会主动找数学题演算, 找故事书阅读, 但很少主动去写一篇文章。在批改评分时, 作文也缺乏一个客观的标准, 评分宽严掌握不一。
同时, 一个班将近50人的作文, 需要一两周的时间才能完成批阅, 而这个批阅也大多是一个分数和几行评语, 不能对所有学生都进行面批或者重点批阅。往往学生的作文便只有教师这样一个“读者”, “作者”和“读者”互动交流得不够, 也使得学生逐渐缺乏兴趣。
3.体会不到作文的价值
目前初中学生所接受的作文训练相对而言文体单一, 对于实用性文章的写作不够重视, 使作文有些变为脱离社会需要的教学。同时, 更由于作文训练有较为鲜明的文学化倾向, 有时用过高的标准或者优秀学生的标准来衡量全部学生的作品, 使得学生体会不到作文的社会价值和交际作用, 认为写文章只是完成功课的需要, 是为了获得一个好分数, 长此以往就会失去作文训练的价值。
二、改进作文评价的建议
教学评价根本目的, 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兼顾学生过去的发展, 重视学生现在的发展, 更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它追求的不是给学生下一个结论, 也不是给学生一个分数、等级, 而是更多地体现对学生的关注和关怀;它不但要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 达到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 更重要的是要发现、挖掘学生的潜能。因此在作文教学中, 我们有必要注意在作文评价中实施下列评价策略:
1.评价主体多元化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现在作文的教学中, 学生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到作文评价中来, 进行自我作文评价, 逐步形成一种自我作文评价、自我激励的能力。这样有利于倾听学生对作文评价的看法, 体现对学生的尊重, 有利于学生清醒地看到自身的长处和不足, 使学生在看到自身成绩的同时, 也认识到自己的问题。
学生与学生是平等的主体,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 多组织学生的相互评改, 相互欣赏、相互批评, 将评价他人的要求用在自己下次的作文上。在进行相互作文评价之前, 要先让学生明确作文评价的内容、标准、目的、意义;评价结束后, 教师还要针对学生的评改重新进行批改, 引导矫正学生的评价方向。
充分发挥家庭的力量, 进行多方位评价。学生的作文可以被老师、学生传阅和评价, 也同样可以被学生的家长很多文章里的当事人进行评价。家长可以站在不同的角度, 从其他方面对学生的作品提出意见, 进行褒奖, 以免学生的作文局限在学校评价体系这个狭小的范围内。
2.评价内容多元化
在作文评价过程中, 除了关注对写作过程与方法的评价, 更要去关注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
对写作知识技能关注通常有两方面:一是对作文得失的分析, 讨论分析其思想内容、表达、立意、材料选择安排、叙述顺序等方面的优劣, 让大家知道这篇文章的优点是什么, 有什么不足之处, 从中受到启发。二是文字的推敲。从学生的作文中选择一些有欠妥当但不是错误的词语, 引导学生分析探讨这些字词的运用, 提升文章的美感。
新课标要求评价要伴随学生的学习过程, 因此在已有的评价基础上, 还应当对作文中反应的多方面内容进行反馈。比如有针对性的反馈, 帮助学生逐渐积累写作经验, 认识自己的写作情况;评价具有启发性, 引起学生的思考和想象;鼓励学生特长、兴趣的发展, 抓取哪怕是一些细节的内容, 对其中积极向上的部分进行鼓励, 激发其积极性;通过作文间接的以教师自身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影响学生的心理, 侧面影响学生的心理成长。
3.评价语言个性化
初中生的心理发展水平有着较大的差异, 从小生活、学习环境的差别造成了心理上的不同, 而这一阶段又是心理成熟的重要时期。因此, 作文的评价要针对学生的家庭背景、学习情况、性格兴趣, 结合作文中的具体问题, 减少千人一面的模糊性评价。评价要有助于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形成着眼于有助于学生个性化思考的氛围。评价的语言要具艺术话和生活话, 具有激励性和鼓励性, 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认可和赞美, 用欣赏的眼光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用赞许的眼光捕捉学生的创新点, 用关注的眼光洞察学生的疑难点;用激励的语言推动学生的发展, 用真诚的语言扫除学生的困惑, 用感召的语言唤起学生继续前进的勇气。
微作文 篇6
适用年级:四年级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对编谜语的兴趣, 初步了解谜语的特点
2.学习按顺序观察水果, 并抓住其特点编写简单的谜语
3. 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 为习作《好吃的水果》作铺垫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
1.猜字谜 (猜老师的姓氏) , 师生互问候。
2.猜谜送礼物
请三个同学分别读读这三则谜语, 指名猜谜, 送出水果礼物。
二、思维导航
1.了解谜语的特点
师:大家喜欢谜语吗?为什么? (指名答)
小结:是呀, 谜语篇幅短小, 语言生动有趣, 读来琅琅上口, 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
2.目标呈现
师:猜谜语有意思, 如果我们能编出一个谜语给别人猜, 可就更有意思啦, 今天我们就来———学编水果谜语 (板书课题)
3.微课学编谜
师:有些同学可能要为怎样编谜语而发愁, 别着急, 教育云微课中就有关于编写谜语的秘诀, 咱们现在就一起去看看吧!
4.归纳编谜窍门 (根据学生回答归纳并板书)
三、小试牛刀
1.第一关:从师习艺
引导观察、师生接力编谜语。
(出示一只菠萝) 师:让首先我们来从上到下的顺序观察一下这只菠萝, 谁先来说说你的发现 (根据学生的发言, 老师编出第一句谜面) 我们再接着来看看它的外皮!那你能试着接编一句谜语吗?谁还想编?我们再来整体地看一看菠萝的外型, 看看它像什么?谁来接着编?再回忆回忆它的味道, 最后一句谁来编。
2.第二关:初露锋芒
(课件出示水果图) 请学生选择一种自己最喜欢吃的水果编写一则谜语!
四、互评互改
1.互猜互改
师:将自己编的谜语让大家猜, 看大家能否猜出, 同时, 请大家相互修改, 使谜面更加生动有趣。 (教师帮助修改时注意引导学生将谜语编写得更押韵)
2.师生共评
师:有哪些谜语高手想亮一亮自己的作品。 (引导学生在评价时, 主要从谜语是否了抓住这样水果的特点, 语言是否有趣这两方面来评价。)
五、教师小结
师:同学们, 通过今天的微作文课, 我们学会了怎样观察水果, 并抓住它的特点编谜语, 下一次咱们习作的主题就是“好吃的水果”, 相信大家掌握了抓住特点仔细观察水果的方法, 下次的习作也一定也能妙笔生“果”, “手到“文”来”。
板书设计:学编水果谜语!##颜色###形状
六、教学反思
本课是新洲区近年正逐渐兴起的一种全新的作文训练课型———微作文训练课。“微作文训练”, 顾名思义, 即抓住作文训练中的一个微小的点, 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 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学生在课堂上只需写出微小的作文片断即可。
“抓住特点仔细观察水果”是本课的训练点。生活中最常见的水果成为课堂的观察对象, 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观察水果, 将原本大段地描写浓缩成二十多甚至只十多字谜语。字数的减少, 并不代表难度的降低, 相反, 可能对孩子们来说, 编写谜语可能更具挑战性, 但也正是由于这种改变和挑战, 孩子们的兴趣更浓, 专注度也更高了。短小有趣的谜语, 减少了写话量, 激活了孩子的创造力。课堂上, 孩子们乐于动脑、动笔, 童真、童趣盎然, 让我倍感欣慰。当然, 在这节课上, 孩子们绝不仅只是在学编谜语, 更是在学习仔细观察, 发现特点, 有趣表达, 这一点在“思维导航”和“小试牛刀”及后面的“互评互改”环节都有体现。
短短二十分钟微作文训练课上, 大多数孩子都能编出的一或两则水果谜语, 虽相当一部分孩子还不能完全达到“抓住特点、生动形象、尽量顺口”这三个要求, 但孩子们在动笔前的这一番观察、搜索、筛选、重组的过程最能体现这节课价值的所在。
如何提高微作文训练的有效性 篇7
一、微作文概述
微作文是一种字数简短的作文形式,主张学生把握重点,将主要内容写出,次要内容略过,但作文的中心思想一定要突出。由于受到字数的限制,不能像传统大作文一样展开写作,也不能加入太多的细节描写,无法应用引起阅卷老师注意的修辞手法,因此对学生语言能力和文学功底有着相当大的考验。
平潮中学开展微作文教学的过程中,主要布置小命题作文的形式,囊括议论、描写、抒情等传统文章的类型,在写作手法上与传统作文保持一致,从实质上看,是对传统作文的语言加以浓缩,提取文章的精华。
值得一提的是,微作文写作的目的,一是提高学生精简语言、把握重点的能力,二是将微作文的写作思路应用到大作文中,提升大作文的欣赏价值,这也是教育部开展语文作文改革的真正目的。
二、提升微作文训练有效性的措施
(一)勤观察,提升认知能力
与传统作文相比,微作文在字幅上进行了精简,由于写作篇幅短小,十分注重重点内容的把握和真实思想的表达。 作为语言写作,微作文必须具有较高的语言运用能力,而这种能力并不是凭空而来,需要丰富的资料,这就需要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善于观察,不断提升对自然、对人文、对社会的认知能力,将所看、所想运用到语言写作中。
例如苏教版高中课文《荷塘月色》,在学习这篇课文时, 学生们开展了对“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等词句的分析讨论,笔者在课后布置了一道微作文的题目《荷花》,要求在景物描写中突出荷花的特征,250字以内。这篇命题作文的写作,需要学生对自然景物有深刻的体会和仔细的观察,并且通过独特的描写方式将所看、所想表打出来。可见,微作文的训练需要学生对自然的观察和体会,需要将信息高度整合。
(二)勤思考,注重情感表达
与大作文写作相同,微作文写作具有明确的情感走向, 思想表达上也具有强烈的艺术性和真实性。在日常的训练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并且需要将生活中所发生的事投射到感情表达上去,增强学生的感性认知,为大作文的写作提供更多的灵感,不断提升情感价值观。由于不同学生的感性认知程度不同,情感价值的体现也不同,文学写作作为一种情感的投射,就是要将作者内心的情感通过文字的形式进行表达,微作文是一种精华式的写作,此过程中学生情感价值观将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必须通过对事物的全面认知才能够进行高度的概括,日常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件小事其实都是写作的来源,只是由于学生情感价值观的不完善而被忽略,在学习生涯中,教师不仅仅要注重学生课堂的学习能力,也要积极进行思维引导,丰富学生的情感价值观。 秋天来临之际,笔者布置了一道半命题作文,要求学生写出一件与秋天有关的事,注重情感表达。下面是本班一位农村留守学生描写的内容,笔者给予了高度赞赏。
秋天转眼就到了,微风拂过村前那棵银杏树,一片片树叶随着风落下,失去了往日的生机。每年这个时候,一个小女孩坐在树下,眼睛呆呆的望着村口,那条唯一通向城里的小路上。女孩每天都在期盼,期盼有一天熟悉的身影在小路上愈来愈清晰。
女孩的爸爸在外地打工,他承诺每年秋天都会回来给女孩过生日,只是从女孩十岁生日后,爸爸再也没有回来过,只留下她和年迈的奶奶相依为命。秋风划过,吹起了女孩脚下的落叶。爸,秋天到了,你会回来的吧。
自古以来,文字就是情感的媒介,微作文的写作训练,需要师生共同付出努力,在微作文训练的过程中,学生必须把握情感的表达,教师需要及时关注学生情感的发挥,在文学写作的同时,不断提升情感价值。
(三)勤动笔,提升语言功底
提升对自然、对社会、对人文的观察能力,提升情感的表达能力,最终的效益要通过真正的动笔反映出来。“勤动笔” 不仅是学生,也包括教师。教育家刘国正曾说,教师为了教会学生写文章,自己必须有雄厚的语言功底,才能在教学的过程中抛砖引玉,左右逢源,这同教练善于游泳,钢琴教师精于弹琴一样。
写作中最重要的因素莫过于写作思想和语言功底,即使学生的写作思想再新颖独特,没有精美的语言进行表达,写作的质量也就只是一般。微作文作为写作中的浓缩模式,一般而言主体较明确,中心思想也较统一,其写作质量的好坏关键在于学生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的语言功底是决定其写作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对学生语言功底的训练能够引起学生的写作能力发生质的改变。语言功底的提升并非朝夕之功,需要学生积累一定的语文功底,同一种思想可以用不同层次的表述方式表达,文学写作中常见的一些修辞手法在不同语境中的渲染作用也因其使用方式有所差异,对学生语言功底的训练不仅要落实在平时对语文常识的积累中,还要教会学生有一套系统的学习语文的方法。
微作文写作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归根结底是为大作文的写作提供素材和软实力,提升大作文的欣赏价值。只有将微作文写作的能力合理应用到大作文写作中,才能提升作文的综合水平。
三、结束语
在微作文渗透在到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同时,作为教育者,应当时刻掌握社会发展的动态,在日常的教学中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探索微作文训练的有效方法,将微作文的写作能力应用到大作文中,发挥语文教学的真正价值。
摘要:随着微时代的到来,微作文的写作方式也逐渐渗透到高中语文教学中。本文结合苏教版语文教材的相关实例,针对微作文的写作展开了分析,探讨了提高微作文训练有效性的方法。
语文作文微课资源的开发与应用 篇8
明确哪些资源适宜应用于作文微课是制作和生成微课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它直接影响着作文教学的内容、方法和手段。孩子们在作文中遇到最大的困难就是无话可说, 即使身边发生了一些值得写、值得表达的事或物, 也会因缺乏留心观察的习惯或捕捉素材的能力而被忽视, 因此, 合理地开发和利用作文微课资源, 将微课程合理地应用于学科教学, 可以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新型的习作环境, 帮助他们写其所想, 轻松落笔。
1.什么是小学语文作文微课
小学语文作文微课, 是指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 以某一特定知识点、教学方法或策略为内容, 集合音频、图片、文本等媒介为一体, 通过PPT或微视频 (10分钟左右) 的形式, 在传统课堂、网络在线、移动学习过程中广泛应用的课程。
基于这个概念, 要求我们所选的微课资源要突出重难点, 内容篇幅短小精悍, 易于转化为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表现。
2.寻找适宜于制成微课的作文资源
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制作成微课。非常简单易懂和难以转化为直观视频生动呈现的内容都不适合做成微课, 我们要从教学过程中搜集适宜于制成微课的作文资源, 进行合理的设计与加工, 生成微课应用于教学。
2.1挖掘教材内容, 注重拓展延伸
教材内容既包含精选的美文, 又是语文学习之纲, 从中提炼作文微课的素材, 对提高孩子们的习作水平和语文素养皆有益处。如:从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尊严》一文中, 截取孩子们熟悉的细节片段“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 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 (神态、动作描写) , “杰克逊大叔心想, 给逃难的人一顿饭吃, 每个善良的人都会这么做……” (心理活动描写) 等, 将这些描写在微课中分类呈现, 可配以模仿表演, 让孩子们同步练习, 集中掌握习作中的细节描写。当然, 在学完一篇课文后, 利用教材内容设计扩写、缩写、仿写、续写等微课进行小练笔, 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2.2保留活动视频, 再现愉悦情境
孩子们天生爱玩, 是最爱活动的精灵。在班级或课间, 他们乐于参与一些游戏活动, 如贴鼻子、扳手腕、老鹰捉小鸡、跳长绳等。除此之外, 学校里也常举行许多有益于孩子身心发展的校园活动, 如运动会、科技节、艺术节、朗诵比赛、歌咏比赛、春游踏青等。随着信息科技的进步, 我们在活动过程中一般都会录像留念, 哪怕只是一部随身携带的手机都能拍摄得清清楚楚, 何不整理这些视频资料保留下来呢?
这些活动过程是最好的作文微课资源, 既便于搜集, 又容易保存。通过微课中的再现可以唤醒记忆, 在愉悦的回味中, 激发孩子们开始习作的高涨情绪, 从而自由地表达, 这也正是《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到的“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 让学生易于动笔, 乐于表达”。在微课中, 还可以将视频配以相应的范文文字和音效, 制成欣赏型微课, 多感官的强化冲击能提高孩子们模仿榜样进行学习的积极性。这样的习作教学, 不仅能够启发孩子学会如何细心观察, 而且在美文欣赏中体验语文带来的乐趣。
2.3感受身临其境, 游览自然美景
孩子们亲自走入大自然, 切切实实地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固然好, 但是, 现实中带孩子们一起走出校门的机会却是十分有限的, 久居城市的孩子对乡村的美景也知之甚少。我们把自然美景呈现于课堂, 让孩子们感受身临其境的美妙:绚丽的晚霞、小溪的潺水、村落的炊烟、九寨沟的湖底水边、辽阔的草原、成群的牛羊……这些实实在在的美景仿佛就在身边, 配以优美的音乐制成微课, 把旅游带入课堂, 当孩子们激情迸发时, 就会不由自主地借景抒情, 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
2.4积极参与实践, 表达内心感悟
这里讲的实践包括直接实践和间接实践, 通过实践体会真实情感, 获得深刻感受。如做家务、为妈妈洗脚、帮爸爸捶背等都属直接实践;而看到或听到的别人的事情和故事则属于间接实践, 如观看名人轶事、励志故事、不同条件下其他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状态等, 这一资源既可来源于身边, 也能从网络等媒介获取。
亲身经历的体验, 让孩子们铭记于心, 通过文字、录音、照片或视频等形式将自己的表现与感悟记录下来, 在微课中展播分享成长的喜悦。还有许多我们不知道的特殊事迹或值得共同学习的资源, 将有意义的视频截取融入作文微课中, 能够拓展孩子们的知识视野, 在鲜活情境的感染下, 他们自然兴趣盎然、感触良多。
3.作文微课的发展与应用
针对不同的微课资源, 我们可以开发设计出不同类型的作文微课, 比如技巧策略型微课、美文欣赏型微课、单元同步型微课、体裁分类型微课等。依据孩子们作文基础的差异和教学设计侧重点的不同, 作文微课需要被灵活地应用于传统课堂、网络在线、移动学习等不同的领域。如需在写景文中指导孩子们恰当使用优美词语, 可以将自然美景的作文微课带入课堂, 让孩子们在仔细观察中发现景物特点, 交流形容词的准确表达;而美文欣赏类的微课则可以让孩子们在课下通过网络在线自由地观看, 有选择、有重点地反复学习, 他们还可以将收获与感受写在留言板, 在网络互动中互评互议, 取长补短。这不正是信息技术渗透到学科教学中的改革创新吗?
3.1微课与学科教学结合的应用现状
国内外微课资源的建设及在教学应用上的应用具有明显的差异, 国内微课与学科教学的结合与实践仍处于探索阶段, 然而, 国内研究者丰富了微课的内涵, 除了卡通动画、电子黑板、真人演讲、录屏等形式外, 更多的是以课例视频片段为主。从中国微课大赛和深圳微课大赛的微课参赛作品情况来看, 从最初课例视频片段的单一形式, 录屏类型的微课正在蓬勃发展, 但卡通动画、真人演讲类型的微课还较少。
微课资源的积累主要以比赛征集的方式, 重视微课视频资源的评比, 而忽略了配套资源的完整性, 在学生情况分析、知识训练、效果反馈、交流互动等方面还比较欠缺。语文学科的微课视频资源本来就比较少, 与小学语文作文相关的微课更是凤毛麟角。所以, 针对小学语文作文微课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是一项创新型研究。
3.2作文微课的实际应用分析
集合一定量的微课视频, 配套相应的必备教学资源, 初步建立小学作文学习视频内容库是实现应用的基本前提。根据小学语文新课标中对习作的要求, 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写出真情实感;能够写叙事、写景、说明、想象等不同体裁的作文, 做到语句通顺, 正确使用标点等。微课学习视频库中应该包含这些内容, 按照体裁或初、中、高的学习层次设计不同特点的基础作文微课, 形成通识系列微课程。
在作文微课的应用中, 我们可以设置以下学习版块:课堂同步型作文微课 (单元配套系列:审题篇、试写篇、欣赏篇等) 、写作技巧型作文微课 (结合语文教学中的小练笔和学生易错实例进行专题讲解) ;总结复习型作文微课 (梳理习作知识点, 帮助学生提高应试能力) 。
3.3作文微课应用的问题与启示
目前, 国内已经初步建立了微课资源较为丰富的网站, 如中国微课网、凤凰微课、清大学习吧等, 但是, 微课与学科相结合的资源网站还很少。我们亟需政府教育政策更大力度的支持, 将单一分散的大赛征集式拓展为学术机构或专家团队的多元集中引领式, 这样才能真正快速有效地建立作文微课资源库。
在作文微课的应用中, 要特别注意适用性和互动性。在新事物发展的前期, 我们容易陷入为了用而去用的误区, 所以, 一定要结合师生教与学的实际情况, 做到及时恰当地补充习作教学和语文素养的提高。另外, 在线学习的过程中, 不可忽略互动交流、评价反馈的积极作用, 设置在线留言、互动批改、学情管理等网络版块是必要的。在有条件的情况下, 可以先从学生习作水平的自测开始, 随后进入系统建议学习的课程版块。
政策支持、专业合作、注重线上互动与评价……这些不仅是小学作文微课面临的问题, 同样也是国内所有学科微课发展壮大的关键点。或许, 将来国内的学科微课能够像MOOC获得专业认证或课程证书那样, 也能为学生量身定制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单或学科学习成果鉴定等网上服务;将翻转课堂模式推广至偏远不发达地区的教学之中, 帮助当地解决师资短缺等特殊问题;随着各科微课视频的大量涌现, 相信我们将会建立一个中国的可汗学院。
参考文献
[1]刘良华, 《教师怎样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A]关注资源、学科与课堂的统整[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2]左庆润, 佟学主编, 《中国创新教育论坛》, 第二卷新华出版社, 2002年版;
[3]梁乐明等, 《微课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 2013 (2) ;
高考作文的常态微变 篇9
第一,主旨的暗示性在增强,审题的难度在增大。
也许是出于对全国高考语文卷作文命题开放度过大的一种纠正,湖北有一年的高考作文,在前承全国卷命题偏爱寓言材料的命题方式的情况下,又特意在“镜”前加了一个“买”字。因为材料中已经说明了为何“昏镜”颇为畅销的真正原因,若以“卖镜”为题,审题难度自然大大降低,且学生享有的写作(或选择)自由度也大大受到限制,这无疑与全国卷早已有之且大行其道的开放性不大合拍。因此,从“卖”转为“买”,问题一下子从“特殊”转向了“普遍”,其价值取向一下子从作者的讽世目的转向了读者的自由选择。材料本身所讽刺的本是世人的一种自欺式的“美容”倾向,以及人际关系交往过程中对对方“奉承”的一种期待。要读懂这种暗示,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已经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了;而在“买镜”上加以限制,那么学生既可以顺着作者所暗示的严肃性方向作文,也可以站在普通观众的立场,来一个公说公的理,婆说婆的理。只要言之有理,自然不可强求。但是,我们以及我们的学生虽然处在信息传播高度发达的当代,虽然文化存在的多元化趋势日渐明显,但我们毕竟是从传统文化土壤中成长起来的,人们对于“义”“道”是不能无视的。是与传统“道”“义”趋同,还是与之逆反,抑或是在大体上趋同之外有所突破?这对部分考生而言,怕是在选择过程中不乏疑惑的。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岂能仅仅在作文备考之前“临时抱佛脚”?必须在整个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做好充分准备。没有这种事先的准备,我们的备考就显得盲目。
第二,思辨要求增高,哲学意味渐浓。
在这一点上,笔者以为,这是一种可贵的进步,是对大开放的一种修正。
随着作文命题开放度的加大,我们的学生越来越不会写议论文了,而作文的体式则越来越散文化了,文笔多姿多彩了。这本来是好事,可令人担忧的是,我们学生的思维品质却似乎下降了。衡量学生思维品质高下的标尺是什么?一个重要的标尺是学生日常语言表达的条理性与严密性,也就是学生习作中表现出来的思辨性、严密性、新颖性和深刻性。虽然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达到我们期望的要求,但这是不能小看的一个大问题。针对一个问题,学生能否从多个角度审视、分析、判断、归纳,能否抓住问题的主要方面而又顾及其次要方面,能否在处理消极问题时从积极方面入手,这能反映学生的思维品质。我们应该着力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这是语文教师的责任。
拿前几年湖北高考作文命题来说,其审题难度无疑是增大了。命题人选取了国学大师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一处精辟议论:“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王国维的这段文字,论述了诗人观察和表现宇宙人生的态度和方法。其实,这段文字所含的思想,对我们为文、处事、做人以及观赏自然、认识社会都有启发。题目要求,根据你对这段文字的感悟,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高考作文命题本不该为难学生。但是不能不说,我们的教育却恰好存在着只知“入乎其内”,不知“出乎其外”的诸多尴尬,甚至存在乱入乱出、无入无出的严重问题。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学生学不好语文,或不好好地学语文?因为我们教师当中,有不少人在讲授语文的过程中,只就课本讲课本,没有从课本中走出来,没有站在书本之外看书本。从课本中走出来,要靠我们的教师从课本走入生活。正因为教师不能从课本走入生活,才有那么多古代读书人把自己读成了书呆子,有那么多的中文系毕业生慨叹:百无一用是书生!
怎么办?办法当然是有的。办法得因人而异,但万变不离其宗。首先,教师本人必须不断学习,学习理论哲学,学习生活哲学,提高思想境界,增强思维品质,尤其是要增强思辨能力。这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种能力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能力,是行动正确从而取得成功的可靠保证。只有教师本人具备了这种能力,才有可能在其教授语文、写作过程中对学生产生示范和推动作用,才有可能让学生长出一双火眼金睛,才能让学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既看树木,又看森林,才能出入古今,出入中外,取其精华,为我所用。其次,学生本人也必须好好学习哲学知识,掌握哲学原理,将哲学方法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运用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不断检验,不断总结,不断创新。
微作文 篇10
一、微写作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的意义
对“微写作”式高中作文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从目前高中语文作文写作教学的角度进行分析, 受我国传统教学方式和高考标准的影响, 高中语文写作形式与基本内容受到了多方面的限制, 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 要按照既定的准则和要求进行创作, 多数情况下不能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见解, 致使高中作文内容与写作结构过于单一, 缺少基本的文学内涵。据不完全数据显示, 2013 年到2015 年之间, 全国高考作文平均分为42.8, 以广东省为例进行说明, 经过一系列的调查和分析后发现, 2015 年广东省高考零分作文将近680 篇, 与前几年相比高考作文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 但是单独的作文平均分仍旧处于40 分以下, 就总体效果来说还不能够达到理想的标准[1]。
二、微写作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的策略
(一) 注重基础内容的教授
高中语文作文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 根据相关写作要求写800 字左右的文章, 从目前高中学生写作现状看, 完成800 字的写作内容并不是十分困难的事情, 但是在实际写作的过程中, 文章内容的逻辑性和相应辞藻的应用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在相同的写作环境下和相同规定要求下, 不同学生写出的文章质量不同, 班级内部学生的整体写作水平差距较大。针对这样的现实问题, 要想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就应该注重写作基础内容的教授, 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 给学生提供相应的条件, 让学生进行“微写作”创作, 不限制学生的思路和想象力, 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写作优势, 进而让学生在大量练习的过程中, 巩固写作基础知识和技巧, 形成稳定有序的写作思维模式, 最后在最大限度上提高学生写作语言应用的流畅性和精妙性[2]。
(二) 注重写作环境的营造
“微写作”理念的基本是自由的思想和洒脱的文笔特征, 良好的写作环境能够给作者带来不一样的灵感和写作体验, 针对“微写作”理念的特点, 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可以根据特定的作文题目要求, 给学生提供相应的写作环境, 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让好文章流动起来, 增加学生的写作经验, 以及学生应用写作技巧的熟练度, 从而在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应对命题作文的能力。与此同时为了保证“微写作”作品的质量, 要加强道德思想教育的力度, 让学生按照自身喜好随意发挥的同时, 把握好个人意见表达的程度, 避免写作变成不负责的恋爱告白, 或者成为学生不满思想的发泄途径, 提升学生个人的道德素养, 进而在进行“微写作”创作时, 形成隐性的规章制度[3]。
(三) 充分发挥微写作特点
“微写作”可以说是文学创造上的传播革命, 突破了传统写作创作的规定束缚, 在这样的情况下, 就应该吸取“微写作”式理念的特点, 并将其应用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 为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添加全新的生命力, 进而解决高中语文作文写作水平不高的问题。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 抱着严肃的态度看待“微写作”, 让学生从根本上理解“微写作”的实质性内涵, 继而让学生体会到写作的魅力, 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和写作的感情丰富度[4]。
结论:综上所述, “微写作”式理念充分体现了现代文学的特点, “微写作”理念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写作思维水平, 以及学生进行文学创作时的感情维度, 进而从根本上改变传统高中语文写作内容过于形式化的问题, 促进当下高中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满足现代社会个性化教学的基本要求。
参考文献
[1]徐春林.高中语文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教学策略初探[J].语数外学习 (语文教育) , 2013, 11:125.
[2]张丹.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策略初探[J].语数外学习 (高中语文教学) , 2014, 09:73.
[3]陈杰.基于学生写作动机与情感态度的高中作文教学有效性策略[D].湖南师范大学, 2014.
【微作文】推荐阅读:
微幸福作文07-12
初一微作文10-09
作文教学微探10-26
初一作文微课09-28
【微作文】真诚的一幕07-02
安微高考语文作文05-16
微感动800字作文09-14
微作文范文200字10-12
微作文我的中国梦作文150字07-12
对 自 己 微 笑作文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