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线业务论文(共10篇)
有线业务论文 篇1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有线电视走进我们的生活, 到现如今已经走过了二十几个年头, 从最初居民楼的闭路电视, 到后来的小区有线电视互联, 直至发展到今天的整个区域有线电视网络的互联。我国已发展出世界上最大的有线电视网络。但随着新科技的发展先进技术的不断出现, 有线电视的单项传输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实的需求, 如果我们不加紧对现有的单向传输式网络进行升级改造, 那么我们就是走进了进化的死胡同, 等待我们的只有是被淘汰出局。我们将被淹没在烟波浩淼的历史长河中。
一、我国有线电视的发展状况
我国的有线电视网络已成为世界第一大网络。现在我国已拥有近300万公里左右的有电视网络 (其中光缆约占五分之一) , 全国有线电视用户已达一亿两千万, 电视机的数量和有线电视用户量已占全球总数的1/3, 已成为世界广播影视大国, 同时我国有线电视网络已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用户网。
有线电视产业化的市场条件和基础条件已经具备。我国居民文化消费持续增长, 有线电视用户规模的不断扩大。通过网络的整合, 可将用户资源转化为巨大市场和经济资源, 直接拉动上下游的相关产业。正向数字化、网络化迈进的全国有线电视网是国家信息化三大基础网络之一, 全国有线电视大规模产业化运作和“全程全网”的管理基础条件已经具备。
二、现有有线电视网络的现状
由于技术的原因, 现有的有线电视网络对模拟信号的传输量已达到了使用上限。如果不进行技术改革, 而是一味的加送节目的传输套数, 那么将无法保证信号的传输质量。同时由于数字网络因特网的出现, 以及网络电视、手机电视等新型媒体的出现, 老百姓相对来说更喜欢互动式的网络。而不是单向传输式的网络, 所以说数字电视是最终的发展方向。但在发展数字电视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注重新业务的发展与运用。
三、加大广播电视网络的多功能开发
有线电视是高科技发展的产物, 蕴涵着多种适应并推进现代化生产和生活方式的作用和功能, 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在坚持喉舌功能, 确保各项宣传畅通无阻的前提下, 合理的利用有线电视频率资源, 积极开发多功能服务, 不仅可以为广电事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而且还会带动整个网络公司和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 目前开发有线电视网络多功能的条件基本成熟, 其网络基础和宽阔的频率资源以及技术、市场优势为实现增值业务提供了便利条件。特别是国家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 有线电视网络已被列入三大信息网络之一, 成为国家信息产业政策的重点扶持对象, 成为国民经济的增长点, 这是有线电视网络开发多功能的最有利的环境。再者、有线电视要走产业化之路, 最根本的方法也是开发增值业务, 因此既然是一种产业, 发展就应放在第一位的, 在发展中开发多功能开发增值业务是有线电视网络又一生存的基础, 开拓市场的前题。成败是高科技宽带信息的地位所决定的。
当然, 有线电视多功能开发和网络改造是“相伴而行”的, 是要开发什么样的多功能就必须有相应的网络改造。未来网络的发展应该说是高速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 其宽带业务能综合传输广播电视节目数据和语音在保证广电节目优质传送的前提下, 业务发展还将多样话, 网络化、智能化、综合化、宽带化和个人化。同时引用多功能数字机盒, 建设家庭宽带网开展电子商务, IP电话等多种功能, 这将是未来电视网络的发展重点。
四、加强有线电视网络服务
(1) 有线电视网络从其担当的任务和进入的角色来说, 不论是现在广播电视信号的传输还是未来综合信息的开通, 其主要的功能就是传播信息与营销信息, 其产业工作都是为了搞好服务, 这点毋庸置疑。
(2) 服务性是由有线电视的公益性决定的, 有线电视从诞生那天起就是从公益性事业单位建立起来的, 是党的舆论宣传阵地, 是党和政府的“喉舌”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从这方面来说有线电视有着极强的政治属性, 另一方面来说它不是以赢利为目的, 而是为了更好的宣传党和政府的声音, 服务于人民群众的服务型公益性事业。有线电视网络的行业属性转型后作为党和政府的宣传舆论阵地, 其特殊的产业属性不变, “服务”且“全心全意”是有线电视网络永远不可偏离的方向。
(3) 服务是有线电视的运营性质决定的, 有线电视从事业型向产业型转体后应把自己定位于服务型销售商, 作为网络纷争的时代关键要看服务质量的好坏, 高质量的服务是赖以生存的根本, 是市场得失的关键。
总之, 作为服务型企业的有线电视网络, 高质量的服务和高新技术的应用。才是企业的立足之本。
有线业务论文 篇2
江苏省广电有线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甲方)与个人用户(乙方)就有线数字电视业务与数字电视机顶盒的配置、使用、服务达成以下协议:
一、服务总则
(一)甲方在现有有线电视网络覆盖范围内及技术条件下,为乙方提供有线数字电视信号传输服务;乙方履行本协议约定的义务,享受本协议约定的权利。
(二)若乙方符合以下全部条件,甲方为其配置一台单向基本型数字电视机顶盒和一张智能卡(以下简称单向数字机顶盒(含卡)),作为主终端使用:第一,地点在甲方直属区域内;第二,整转用户或申请的地址首次开通入网。乙方副终端所需的数字电视机顶盒(含智能卡)由乙方自购。
二、服务保障
(一)甲方通过营业厅、网站、电视营业厅等途径向乙方公布服务项目、服务时限、服务范围及资费标准等内容。
(二)甲方设立统一的客服电话96296,为乙方提供7×24小时故障报修、咨询和投诉等服务。
(三)若乙方对甲方收取的有线数字电视费用存有异议,甲方有责任进行调查、解释,并告知乙方核实处理的结果。
(四)由于甲方原因致使乙方不能正常接收甲方信号时,甲方应在乙方同意的上门维修时间起24小时内修复。因网络设备的正常检修、设备搬迁等原因致使乙方不能正常接收甲方信号时,甲方应在72小时内修复。超出规定时间维修未完成的,甲方对乙方实际中断收视的时间(不足一天,按照一天计算)予以2倍收视时长的补偿。
(五)甲方更改、调整数字广播电视频道序号,或者因系统设备及线路计划检修、设备搬迁、工程割接、网络及软件升级等可预见的原因影响乙方收看或者使用的,应提前72小时向乙方公告;因不可抗力、重大网络故障或者突发性事件影响乙方使用的,甲方应当向所涉及用户公告。
三、业务办理
甲方向乙方提供新装、转换、过户、移机、报停、恢复、销户、变更用户资料、订购等业务的办理。乙方办理业务时需持有效身份证件原件。除办理新装业务外,乙方办理其它业务时需持用户证,并交纳或结清各项费用,逾期(以停止服务日期为准)付款的,甲方可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贷款利率按日向乙方收取违约金。
乙方承诺向甲方提供的个人资料、代办人资料、有关证件等真实可靠;若发生变更,应及时向甲方申请更改。因乙方提供的上述资料不真实,或提供的联系方式不准确,或联系方式改变未及时通知甲方,导致乙方无法接受甲方提供的各项服务或通知的,由此对乙方造成的不良后果由乙方承担。甲方对乙方提供的所有资料,依照法律规定承担保密义务。
甲方接受乙方委托代办人代为办理。代办人须持有乙方、代办人的有效身份证件原件和乙方《用户证》代表乙方办理业务,甲方视该申请为乙方的服务申请,所产生的费用和相关责任由乙方承担。
(一)新装:乙方办理入网,根据物价部门相关规定交纳初装费。甲方根据乙方预约的安装时间上门安装。乙方如申请在相同的用户名称、安装地址下拥有多个终端,其中至少一台为主终端,其它作为副终端办理,一台主终端最多可以配装二台副终端。第四台以上终端(含第四台)按新装办理。
(二)转换:乙方同意本协议内容,自愿将有线模拟电视转换为有线数字电视,办理转换业务申请。
(三)过户:乙方在同一地址下更改用户名称,须办理用户变更手续。自过户之日起,本协议自动终止。未办理过户手续,乙方不得转让有线数字电视使用权,否则,乙方仍须承担本协议项下的全部义务。
(四)移机:乙方在甲方现有有线电视网络覆盖范围内及技术条件下,变更使用地址的,须办理移机手续。
(五)报停:除本协议另有约定或物价部门另有规定外,乙方需中止有线数字电视业务的,须办理相关报停手续。
(六)恢复:乙方报停后需重新开通有线数字电视的,须办理恢复手续。乙方因报停来办理恢复手续,可以预约恢复时间;乙方如在约定的期限内补齐费用并申请恢复的,甲方在收到乙方费用时起24小时内为乙方恢复有线数字电视信号。
(七)订购:乙方可选择订购甲方提供的付费电视、视频点播及其他增值业务并办理相关手续,其费用明码标价,用户自愿选择。
(八)注销用户:除本协议另有约定外,乙方申请终止有线数字电视业务的,须办理销户手续。乙方主动注销或依据本协议被注销时,若乙方使用有线数字电视业务不满八年,须将甲方配置的主终端数字电视机顶盒(含卡)退回甲方。若乙方重新开通有线数字电视,须重新办理新装手续。
四、费用与付费方式
(一)甲方根据物价部门批准或备案的收费项目与标准,向乙方收取相关费用;乙方根据其办理业务,向甲方交纳相关费用。
(二)乙方交纳基本收视维护费,收看60套公共数字电视节目和公共服务信息。在乙方按时、足额交纳基本收视维护费的基础上,甲方方能提供付费电视、视频点播及其他增值服务。
(三)计费及时间。基本收视维护费、互动基本服务费和增值业务服务费的计费周期为自然月,自开通生效之日起计。新装、整转的用户,在有线数字电视收视维护费产品订购生效的当月不收取基本收视维护费,次月开始收取。
(四)欠费及催交。
乙方应按照物价部门相关规定和双方约定及时交付基本收视维护费和互动基本服务费。当乙方基本收视维护费或互动基本服务费账户金额不足以支付当月基本收视维护费或互动基本服务费时,甲方将通过智能卡、乙方预留的联系方式(如手机号等)向乙方发送催交费信息。
乙方可自主选择基本收视维护费及互动基本服务费的缴费方式:
1、乙方选择预付费方式。当乙方基本收视维护费或互动基本服务费账户金额低于0元时,甲方将中止相应业务服务。
2、乙方选择后付费方式。当乙方基本收视维护费或互动基本服务费欠费超6个月时,甲方可中止相应业务服务。
3、其他。乙方应按照双方约定及时交付增值业务服务费。如乙方逾期不交付费用,甲方将通过智能卡、乙方预留的联系方式(如手机号等)向乙方发送催交费信息。
乙方可自主选择是否开通增值业务服务费信用透支功能:
1、乙方开通增值业务服务费信用透支功能后,当乙方增值业务账户欠费金额超过信用透支额时,甲方将中止增值业务服务。
2、乙方关闭增值业务服务费信用透支功能后,当乙方增值业务账户金额低于0元时,甲方将中止增值业务服务。
(五)补交。乙方补交相关费用后,甲方予以恢复有线数字电视服务。
(六)乙方在广播电视传输线路上私自接挂、调整、安装、插接收听、收视设备,致使乙方
不能正常接收信号的,其责任及产生的相关费用由乙方承担。
五、其它
(一)有下列情形之一,甲方将解除协议并注销用户,同时追究乙方应承担的责任,由此带来的不良后果由乙方自行承担:第一,乙方、代办人提供的证件、资料虚假;第二,乙方将甲方所提供的信号或节目转发、提供给他人或用于其他目的;第三,乙方基本收视维护费欠费2年(含)以上。
(二)乙方在有线数字电视业务八年使用期内,如遗失或人为损坏(已无法维修)甲方配置给乙方的主终端数字电视机顶盒,须承担赔偿责任。乙方遗失或损坏智能卡需要换卡的,须按物价局文件中关于智能卡的收费标准承担换卡费用。
(三)乙方未按规定向甲方申请并办理开户业务,私自增加终端,应根据物价部门相关规定补交初装费和自开通之日起的基本收视维护费、订购的互动基本服务费及增值业务服务费。对拒不接受处理,或阻扰甲方检查的行为,甲方将终止其信号。
(四)乙方因市政拆迁无法使用数字电视机顶盒的,可选择办理移机或注销手续。
本协议自双方签字或盖章之日起生效;遇国家法律、法规、法令有所修订时,按新制定的国家法律、法规、法令执行。如有纠纷,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应选择以下第 种方式解决:(1)向南京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2)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请诉讼。
有线业务论文 篇3
无法开采的金矿,自然不好再以“金矿”称之。但业界自始至终对该类业务的巨大潜力深信不疑,这不能不促使我们思考:金矿为何难采?
我国虽早在2003年就启动了有线电视数字化进程,但各地对数字电视信号的接入几乎都是近3年的事情,使得轰轰烈烈的数字化运动看起来更像是在赶集。并且,由于有政府牵头,各地的数字化工作难逃强制之嫌,没有体现出对市场规律的遵从。既然如此,它的受冷也在情理之中。
相比原来十几块钱的模拟电视信号费,数字电视节目基本费用高不了多少,但为了让用户“自动放弃”模拟电视信号,上马数字电视的地方部门自作聪明地仅象征性地保留了四五个模拟频道(原来一般可以收看到40多个)。很多用户虽然最终无奈地选择了数字电视,但他们认为自己受到了有关部门的“强奸”,每月都被强行增加了负担。这种不满直接影响了他们对增值服务的态度,甚至有人认为,政府强行推行数字电视就是为方便垄断企业通过增值服务牟取暴利。
缺乏用户拥戴,无疑是一个产业的灭顶之灾。但数字电视增值服务无人问津的原因还远不止于此——它从一开始就缺乏规划,且存在着诸多的管理问题。
国内的有线数字电视需要另外购买机项盒才能实现,而由于此前相关主管部门没有统一对企业生产的机顶盒提出技术规范,导致超过5000万台不具备双向业务能力的机顶盒终端流入市场。一台机顶盒最低售价将近千元,运营商对已配送入网的机顶盒根本无法控制,严重影响了付费业务的开展。除此以外,国内对数字电视网络建设也不平衡,至今仍有一半以上地区尚未完成网络整合,这让各地在网络运营管理和业务开展方面无法形成规模优势,影响了运营企业对付费电视内容和商业模式的探索。很多企业为了尽可能地维持这方面的业务的运营,将互动电视套餐价格故意拉高,尤其是高清付费节目,往往一个频道的月收视费超过百元,完全超出了一般用户的心理承受能力。在普遍还没有制作出“杀手级”的增值内容之前,如此物不美、价不廉的服务和收费政策,必然让用户望而却步。
目前,翻开各地数字电视管理部门制定的业务开通用户须知条款,不难找出一些霸王内容。譬如,它们有随时调整礼包及测试节目的权力,且无需承担任何责任。而用户若超过一个月未观看节目,无论其是出差还是生病住院,数字电视管理部门都会锁住该用户的电视频道。期间,已经提前缴纳的费用继续被扣除,如要重新开启,则需要办理一系列繁琐的手续。
用户付出了代价,应享的权利却得不到保障,有线数字电视增值业务经历6年而终未成“金矿”,我们从中应能窥得一些端倪。
热点人物关注
乐倩: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河北青年报》常务副总编辑
关注理由:被报道对象“暗算”的媒体人。11月20日晚,乐倩在住所楼下等电梯时,突遭一名男子袭击。手持砖头的男子边高呼“叫你报!叫你报!”边猛击乐倩的头部、脸部。突然而来的袭击让乐倩猝不及防,被扣‘倒在地的她只能用双手护住头部,大声呼救。幸好有邻居听见动静后开门查看,男子才停止殴打逃跑。将事实公之于众是媒体人的天职,不幸的是,这也给媒体人的人身安全构成了威胁。
钟南山:1936年10月生,江苏南京人,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会长
关注理由:大胆揭露地方政府瞒报甲流死亡人数。近日,钟南山表示,有个别地区对甲流死亡病例隐瞒不报,他说自己根本就不相信国内官方公布的甲流死亡病例数字。钟南山认为,近日全国范围内的天气突变可能使流感高峰提前来临,病例数急剧增多必然导致死亡病例增加。面对钟南山的不信任,卫生部紧急站出来回应,称欢迎社会监督甲流防控,并表示对瞒报、谎报、暖报疫情将追责。
李书福:1963年生,浙江台州人,毕业于燕山大学,工程硕士,吉利集团董事长
关注理由:敢吞世界顶级豪车品牌沃尔沃的中国造车人。11月19日,李书福与沃尔沃工会在瑞典哥德堡举行了首次会议。此前,吉利宣布已成为沃尔沃优先竞购方,并称该项交易得到中方银行支持。不过,福特已宣布将保留沃尔沃品牌的技术所有权,吉利仅获得技术的使用权,如此一来,李书福看好的收购将会失去意义。
金人庆:1944年7月生,江苏苏州人,中央财政金融学院财政系毕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
广电有线宽带业务发展模式探究 篇4
1 当前广电有线宽带业务营销的问题
广电有线宽带是基于传统的有线电视网络, 经双向网改造后, 使用HFC网络开展Internet、IP, 多媒体等双向宽带业务。有线宽带充分利用了有线电视网络资源, 投资少, 成本低, 能迅速抢占市场, 对公司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但是由于市场营销策略方面存在问题, 影响着宽带业务的发展。
1.1 定位不清, 宣传缺乏延续性
在宽带业务的发展中, 品牌策略一直是业务经营的重要环节, 对业务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在有线宽带业务实际发展过程中, 存在着对宣传认识不到位的现象, 对产品的品牌缺乏清晰完整的认识。例如, 在以前的宣传中, 有线宽带分别被冠以:广电宽带, 有线通, 有线宽带等业务品牌, 不断变化的品牌名称让消费者难以识别, 品牌定位模糊不清, 难以起到有效的营销效果。
1.2 营销策略呈现粗放型
营销策略对业务的发展的作用不可忽视, 纵观有线宽带业务的发展历程, 其营销策略、营销方式呈现出粗放型的特点, 虽然网络覆盖率直线上升, 但是对营销的管理却缺乏有效的支撑, 致使营销的效果不明显。
1.3 营销渠道机制不健全
宽带业务的发展需要以高效的渠道和机制作为必要的支撑, 但广电网络是从原有的有线电视台分离出来的, 带有事业和公益性质, 在发展业务方面习惯于传统的模式, 对于宽带代理等渠道销售还处在起步阶段, 致使营销渠道单一, 发展的规模小, 难以实现对网络宽带的批量带动作用, 同时缺乏一定的代理激励机制和监控机制, 难以激发代理商的积极性, 阻碍了业务的发展。
2 广电有线宽带业务营销手段分析
为了推动网络宽带的迅速发展, 充分发挥其对社会的促进作用, 需要运用合适的营销手段, 提高其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实现广电有线宽带业务的可持续发展。在现行的发展环节中, 采用的营销手段主要有产品营销、体验营销、渠道营销、价格营销和品牌营销。
2.1 产品营销策略
产品是营销的主体, 通过宣传突出产品的功能及特点, 以达到在消费者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广电有线宽带的特点就是网络覆盖千家万户, 实现了最后一公里, 家家户户都有有线电视网络, 不需要另外布线, 这是他的一大优势。新推出的移动宽带, 尽管采用了光纤到楼幢, 但入户时必须将五类线放到用户家, 对于装修好的用户来说实在不能接受, 这时用户就会想到不用另外布线的广电有线宽带。这是有线宽带的产品特点, 也是产品的定位。
其次充分挖掘产品的功能, 也是提高产品覆盖、延长产品周期的办法, 江苏有线常州分公司新近推出了飞视业务, 让更多的用户选择使用有线宽带。其原理是选择部分节目 (一个频点可以传30套节目, 节目可以自己选择) 通过调制混入有线电视网络, 用户只需开通有线宽带, 并将信号接入无线路由器, 登录到指定网址, 家中的IPAD、手机都可以收看特定的电视节目。在公共场所, 通过大功率的路由器同样可以实现上述功能。产品功能的开发, 让用户有更多的理由选择公司的产品。
2.2 体验营销策略
体验营销在网络宽带的业务发展中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营销方式, 是通过人们内在的情感和形体上的参与, 体验到产品和服务带来的便利, 进而选择某种产品, 作为一种新型的营销方式, 对促进宽带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体验营销实现了先享受服务再进行付费, 可以与用户进行感情交流, 同时可以提供各类增值的服务, 培育新型的消费观念, 利于宽带业务的长远发展。
2.3 渠道营销策略
所谓的渠道营销是指选择合适的通道, 实现生产者向消费者的转移, 这就需要一系列的市场分销机构, 在营销网络的带动下, 产品和服务呈现在市场上, 这样可以使更多的客户接触到产品和服务, 一方面用户了解到产品和服务的相关信息, 同时又将需求信息反馈出来。特别是互联网的应用已经成为企业发展和个人生活的一部分, 因此可以有效的利用互联网这一手段, 做好产品和服务的宣传, 适应网络经济的发展潮流, 应充分利用互联网开展市场营销活动, 给企业传统的营销渠道注入新的内容。
2.4 价格营销策略
宽带业务的发展具有较强的敏感性, 因此可以利用价格营销策略, 实现对价格的合理调整, 进而提高宽带业务的竞争力和综合实力。通过价格调整, 一方面抑制了其他竞争对手的宽带业务发展, 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客户选择更高速率的机会, 不但提高了公司的宽带收入, 而且也为宽带增值业务的开展创造了条件。
在价格营销策略中, 不但可以通过某一产品的价格调整吸引客户, 也可通过
把运营商几种产品组合起来, 通过在使用功能或价格上给予的优惠, 降低用户对单个业务的价格敏感度。例如, 2012年江苏有线常州分公司推出了智能型机顶盒, 通过有线宽带网络功能, 在电视上能实现网页浏览、视频点播、电视回看等功能, 该机顶盒功能强大, 彻底改变了电视机只能收看节目的功能, 把传统的看电视变成了玩电视, 而上述功能的实现必须开通有线宽带, 推广期间公司推出了系列促销, 订购三年的有线宽带可以免费置换一台智能型机顶盒。公司做了些尝试, 在小区进行置换, 通过宣传、演示, 置换率达到了20%以上, 既拓展了有线宽带用户, 更增加了用户对有线宽带的黏合度。
2.5 品牌营销策略
品牌影响是利用品牌效应实现的营销, 是在对市场的营销环境充分把握的基础上, 利用一定的产品和服务的功能, 树立企业的形象, 进而影响到用户的心理, 形成对产品和服务的依赖。随着各省对地市级网络公司整合的完成, 省级有线网络运营商的品牌逐渐建立。以省公司为代表的广电网络公司需对新的品牌进行宣传, 树立公众形象。
总之, 有线宽带业务的发展面临着激烈的竞争, 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必须采取有效的营销策略, 充分挖掘产品功能, 提高市场的竞争力, 进而实现宽带业务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有宏, 黄字芳.电信行业精确营销方法与案例[J].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7 (9) .
[2]贾立新.塘沽网通宽带业务发展与市场营销策略研究[J].网络的发展, 2009 (11) .
有线业务论文 篇5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促进和规范广播电视有线数字付费频道业务健康发展,维护广播电视有线数字付费频道业务运营主体和用户的合法权益,依据《广播电视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广播电视有线数字付费频道(频率)(以下统称付费频道)的开办、播出、集成、传输、接入、服务、监管等活动。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付费频道是指以有线数字方式播出、传输并须单独付费才能收听收看的专业化广播电视频道。
付费频道集成运营机构是指经批准设立的从事付费频道集成、播出及代理营销业务的机构。
付费频道传输运营机构是指利用国家或省级有线广播电视干线网从事付费频道信号传送业务的机构。
付费频道用户接入运营机构是指利用广播电视分配网向用户提供付费频道接入服务的机构。
第四条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负责制定全国付费频道总体规划,确定付费频道总量、布局和结构;负责全国付费频道业务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广播电视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付费频道业务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 从事付费频道业务活动,应当遵守宪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弘扬先进文化,抵制腐朽文化;应当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行业规范,为用户提供内容健康和价格合理的服务。
第六条 开展付费频道业务,应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广播电视发展规律,按照产业方式运作,培育市场运营主体,实行成本核算、自负盈亏。
第七条 禁止设立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外商独资经营付费频道开办、播出、集成、传输、接入等业务的机构。
第二章 付费频道开办和运营
第八条 开办付费频道,应经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批准;未经批准,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擅自开办付费频道。下列机构可以单独或联合申请开办付费频道:
(一)中央、省级、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的广播电视播出机构;
(二)经批准设立的广播影视集团(总台);
(三)经特殊批准的其他中央广播影视机构及其他拥有节目内容资源独占优势的中央单位。
第九条 开办付费频道,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符合国家付费频道业务发展的总体规划;
(二)有可行性研究报告、频道专业化方案和产业运营方案;
(三)有与从事付费频道业务相适应的资金、技术设备及系统、专业人员和场所;
(四)有与从事付费频道业务相适应的节目制作、审查能力和相关资源;
(五)有为用户提供长期服务的能力和信誉;
(六)有合作事项的,应当符合本办法的规定;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条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境内机构,可以参与付费频道的合作,但不享有付费频道开办主体资格:
(一)拥有节目内容资源独占优势的国有机构;
(二)依法设立的广播影视机构;
(三)依法成立的注册资金为1500万元人民币以上、净资产为30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无境外资金背景的机构。
上述机构参与付费频道合作的,应与开办机构签订合同,按照合同约定参与收益分配,应在合同中明确规定付费频道的节目编排、审查、播出等权利由开办机构享有和行使,付费频道的品牌和其他无形资产属开办机构所有。
第十一条 符合第八条规定的中央机构申请开办付费频道的,直接报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审批;符合第八条规定的其他机构开办付费频道的,应向当地市级以上广播电视行政部门提出申请,逐级审核同意后,报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审批。联合开办的,申请机构各方应经所在地的市级以上广播电视行政部门逐级审查同意后,由其中一家开办机构报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审批。
第十二条 申请开办付费频道,应在规定的期限内提出,并提交符合规定的书面材料。市级以上广播电视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之日起20日内作出审查决定。20日内不能作出审查决定的,经本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10日,并应当将延长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请机构。
第十三条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对开办付费频道的申请应进行专家评审,评审期限为30日。
经审查,予以批准的,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向申请开办的机构作出批复并颁发《广播电
视付费频道许可证》;不予批准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机构,并说明理由。
《广播电视付费频道许可证》有效期为3年,自颁发之日起计算。有效期满需继续开办付费
频道的,应于期满前6个月按照本办法的规定重新办理审批手续。
第十四条 开办机构应在领取《广播电视付费频道许可证》之后180天内开播付费频道;未开播的,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收回其许可证。
开办机构应按照《广播电视付费频道许可证》载明的频道开办主体、定位、节目设置范围、呼号、标识、识别号及播出区域等事项从事业务活动;如需要变更的,须经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批准。
第十五条 付费频道终止,应按照原审批程序提前6个月申报,其许可证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收回。付费频道因特殊情况需要暂时停止运营的,应当经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同意;未经批准,连续停止运营超过7天或累计停止运营超过15天的,视为终止。付费频道终止的,应按照有关规定和协议办理有关手续并做好善后工作。
第十六条 付费频道由开办付费频道的广播电视播出机构或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批准成立的付费频道集成运营机构播出,并由集成运营机构集成。
经批准在全国范围内从事付费频道集成运营的机构,受开办机构的委托在全国范围内营销付费频道;经批准在省级行政区域内从事付费频道集成运营的机构,受开办机构的委托在本省级行政区域内营销付费频道。
付费频道集成运营机构不得擅自对付费频道的内容进行调整、变更,不得擅自集成未经批准的付费频道,不得擅自拒绝集成依法经批准的付费频道。
第十七条 经集成的付费频道由付费频道传输运营机构负责传送到付费频道用户接入运营机构,由付费频道用户接入运营机构负责向用户提供付费频道接入服务。
付费频道传输运营机构、用户接入运营机构不得擅自对付费频道的内容进行调整、变更,不得擅自截传、转让、扩散、存贮付费频道内容,不得擅自传输、向用户提供未经批准或不符合本办法规定的付费频道,不得擅自拒绝传输、接入依法经批准的付费频道。
第十八条 从事付费频道的播出、集成、传输、接入等活动,应建立安全运行保障体系,按照广播电视数字化的技术体系、标准、规范的要求,使用具有广播电视设备器材入网认定证书的设备和系统,建立相应的技术平台,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用户接入运营机构应按规定与付费频道业务运营监管技术平台建立连接系统,未连接的,不 得擅自运营。
第十九条 付费频道各运营机构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对费用结算与分摊、收入与分配等内容订立合同进行约定。
第三章 付费频道节目要求
第二十条 开办机构对付费频道的节目内容负责,实行播前审查、重播重审。付费频道节目禁止载有下列内容:
(一)反对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的;
(二)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
(三)泄露国家秘密、危害国家安全或者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
(四)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或者侵害民族风俗、习惯的;
(五)宣扬邪教、迷信的;
(六)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
(七)宣扬淫秽、赌博、暴力或者教唆犯罪的;
(八)侮辱或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
(九)危害社会公德或者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
(十)有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规定禁止的其他内容的。
第二十一条 付费频道节目应符合专业化、对象化的要求,专业性、对象性节目的播出时间不得低于当天总播出时间的90%。
第二十二条 付费频道的新闻类或信息类节目应真实、及时、公正。非影视剧付费频道不得播出影视剧节目。
第二十三条 付费频道播出的电影、电视剧、进口动画片,应依法取得《电影片公映许可证》、《电视剧发行许可证》、《动画片发行许可证》。其他广播电视节目的播出,由付费频道自行审查。
第二十四条 付费频道播出境外的电影、电视剧及动画片的时间不得超过该频道当天总播出时间的30%,不得以任何形式转播境外广播电视节目频道或栏目。
第二十五条 付费频道不得播出除推销付费频道的广告之外的商业广告,但经批准的专门播出广告或广告信息类服务的频道除外。
第二十六条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在特殊情况下,可以作出停止播出、更换节目或者指定转播特定节目的决定。
第二十七条 从事付费频道的相关活动,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
第四章 服务和监管
第二十八条 付费频道用户接入运营机构应建立健全用户服务质量管理制度,向社会公布所提供服务的内容、资费标准等,按照与用户签订的合同提供接入服务。
第二十九条 付费频道由用户自主选择,自愿订购,不得强制用户订购。
第三十条 用户申请付费频道接入服务的,用户接入运营机构应及时提供接入服务,保证用户能够按照公布的服务标准接收付费频道。除用户不交纳费用或其他正当理由外,用户接入运营机构不得拒绝、拖延或者擅自中断、中止向用户提供服务。
第三十一条 用户应当按照约定交纳收视费。用户接入运营机构应方便用户交费。用户要求提供收费清单的,用户接入运营机构应免费提供。
用户逾期不交纳收视费的,用户接入运营机构有权要求用户补交收视费。用户逾期不交纳收
视费超过收费约定期限10日的,用户接入运营机构可以暂停或终止付费频道服务,并可以依法追缴欠费、违约金或滞纳金。用户补足应缴费用的,用户接入运营机构应在24小时内恢复暂停的付费频道服务。
第三十二条 用户申告付费频道服务障碍的,用户接入运营机构应在接到申告之时起24小时
内排除,重大故障可在48小时内排除,不能按期排除的,应当及时告知用户,并免收障碍期间的收视费。但由于用户的过错造成服务障碍的除外。
第三十三条 用户接入运营机构不能正常提供付费频道接入服务的,应提前告知用户,但不可抗力等特殊情况除外。
第三十四条 用户有权向各级广播电视行政部门投诉运营机构的违规违法行为,各级广播电视行政部门应及时处理。
第三十五条 付费频道的收费标准,由付费频道集成运营机构与付费频道开办机构、付费频道用户接入运营机构等相关运营机构按照国家有关物价管理的规定,共同协商确定,并报相关物价主管部门备案。
第三十六条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建立中央和省级付费频道业务运营监管技术平台。
中央监管技术平台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监测机构运行维护管理,负责采集全国付费频道业务运营数据和信息。省级监管技术平台由省级广播电视行政部门监测机构运行维护管理,负责采集本行政区域内付费频道业务运营数据和信息,并及时、完整地传送给中央监管技术平台。
第三十七条 付费频道用户接入运营机构应及时、真实地向监管技术平台传送付费频道业务的运营数据和信息。付费频道开办机构应将频道识别号加入到相应频道数字传输流的业务信息中
第三十八条 各级广播电视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对付费频道业务的运营数据和信息应依法履行保密义务,不得擅自公开公布。
第五章 罚则
第三十九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擅自开办付费频道或擅自从事付费频道业务的,由县级以上广播电视行政部门予以取缔,没收其从事违法活动的设备,并处投资总额1倍以上2倍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制作、播出含有本办法第二十条规定禁止内容的节目的,由县级以上广播电视行政部门责令停止制作、播出,收缴其节目载体,并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原批准机关吊销许可证;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一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广播电视行政部门责令停止违法活动,限期整改,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2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原批准机关吊销许可证:
(一)付费频道合作不符合本办法规定的;
(二)未经批准,擅自变更付费频道的开办主体、定位、节目设置范围、呼号、标识、识别号及播出区域的;
(三)播出专业节目比例不符合规定的;
(四)非影视剧付费频道播出影视剧节目的;
(五)播出境外节目不符合规定的;
(六)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的;
(七)违反规定播出广告的;
(八)违反本办法第十六条、第十七条、第十八条规定的;
(九)无正当理由拒绝、拖延或者擅自中断、中止向用户提供付费频道服务的;
(十)未按本办法规定履行付费频道服务故障排除义务的;
(十一)未按本办法规定向监管技术平台传送付费频道业务运营数据和信息的。
第四十二条 对于其他违反《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行为,应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处罚。
第四十三条 广播电视行政部门工作人员在实施监督管理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主管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六章 附则
基于有线网络的多屏视频业务探讨 篇6
本方案主要探讨有线电视网络在无线视频业务方面的拓展。音、视频信号通过原有HFC网络, 在使用场所通过楼体终端盒取出有线网络中的音、视频信号, 通过Wi Fi转发, 在多部智能终端上使用通用的流媒体播放软件收看直播频道。此方案特点是充分利用有线网络和公用资源达到有线电视全终端覆盖的目标, 方案兼容性强, 充分利用用户手上的智能终端产品, 不用更换手机或PAD, 利于产品推广普及。
1市场现状及前景分析
1.1市场现状
随着网络带宽的逐步提高和智能化终端的普及, 视频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2013年视频类应用占总宽带流量的70%以上, 各大公司均加大投入进行视频市场的争夺。经过2013年的OTT大战, 随着4G的推广和Wi Fi热点的普及, 下一步视频行业的竞争将逐步向无线视频领域蔓延。
目前, 主流无线视频服务的提供商主要由以下几种形式:
1.各大视频网站 (如优酷、百度等) 推出的基于智能终端的APP应用, 其特点是使用3G、4G或Wi Fi网络, 视频资源丰富, 互动性强, 所有智能终端均可支持服务;缺点是由于网络限制需要较长时间缓冲, 流量费用较高, 直播频道几乎无本地特色, 视频资源的地区性特点不显著。
2.广电系统推出CMMB、DAB等无线直播视频服务, 特点是广播式播出, 同时在线用户数不影响收视效果, 不需要缓冲, 视频质量流畅清晰, 服务费采用包月方式, 费用较低, 具有一定的本地化差异;缺点是信号覆盖范围不足, 室内效果较差, 直播频道一般不超过10个, 节目较少, 且终端需特殊定制, 终端普及率不高。
1.2前景分析
根据CNNIC数据显示, 2013年, 手机视频用户规模增长明显。截至2013年12月, 我国手机端在线收看或下载视频的用户数为2.47亿, 与2012年底相比增长了1.12亿人, 增长率高达83.8%。相对资金雄厚的各大互联网企业, 其“前端存储服务器+公用网络+终端APP应用”方式的移动视频服务是较易实现, 见效较快的一种方式。此种方式目前已有多家广电同仁正在探索, 如芒果TV。但这种方式受网络带宽和流量的限制, 3G、4G网络的流量费用和多人同时连接的带宽瓶颈一直是未能解决的问题。
由此, 对比目前已有的移动端视频服务, 有线电视广播式分发网络+最后50米Wi Fi覆盖的新型移动视频覆盖产品值得逐步探索推广。
2实施方案
2.1产品定位
综合考虑技术特点和投资成本, 本方案主要为室内公共场所的移动端 (手机、PAD、笔记本等) 用户提供直播、点播等视频服务。其采用主体广播式网络+“最后50米”Wi Fi覆盖的方式, 充分利用广电原有网络, 不用重新架设前端, 既发挥有线电视网络点对面广播覆盖的带宽优势, 又发挥Wi Fi的通用性、易用性特点, 最大程度的利用原有有线网络和用户手中的各种智能移动终端, 提供高质量、高流畅度、高稳定性、高性价比的视频直播服务。
2.2技术特点
对比市面主流的基于无线广播网络的CMMB、DAB和基于无线互联网的视频APP应用, 本方案综合以上主流服务的大部分优点, 具体分析如下:
1.主体网络采用有线电视现有广播网络 (单向网络即可支持) 。广播网络为点对面网络, 相对点对点的互联网和通信网络有带宽高, 不受承载终端数量限制, 利于承载视频类服务的特点。且有线电视原有的广播网络覆盖面较广泛, 大多数楼宇均有有线电视接口, 主干网络不需重新架设, 节省新建网络的成本。
2.“最后10米”覆盖采用通用的Wi Fi标准。面积不大的场所直接安装视频转Wi Fi设备即可满足覆盖功率;针对大型公共场所, 目前通信公司已在较多大型室内公共场合建设Wi Fi的室内分布系统, 可以采用合作、租用等方式实现“最后50米”的无线覆盖, 避免大范围的网络建设的资金投入。
3.用户终端方面。只要支持Wi Fi的智能终端均能接收此方案的服务, 所以在用户推广上不用考虑新增用户的终端配套问题, 最简单实现方式采用通用流媒体播放器即可播放, 随开户随使用, 在推广上不存在用户更换终端的投入。
4.用户体验方面, 与视频APP应用比不需缓冲, 可普遍支持标清分辨率, 特殊可支持高清分辨率, 用户体验效果有很高提升。且与传统有线电视一样, 无流量费用, 包月可不按流量计费, 性价比高。
5.用户管理方面。采用APP客户端授权方式或结合DRM数字授权系统较方便实现用户管理。
6.转换设备方面。视频转Wi Fi设备上, 虽然目前市面并未发现专用设备出现, 但在船舶等领域类似产品已经较为成熟, 多数主流厂家在展会均推出类似的实验产品, 如大量采购, 研发成本不高, 利于产业推广。
7.如采用APP客户端授权方式, 可充分利用有线电视原有前端和网络, 不用重新搭建系统前端。本系统的视频转换完全由有线网络和无线Wi Fi之间的转换器完成, 不用重新搭建前端系统, 即插即用, 方便快捷。推广步骤和规模可控易控。
2.3技术方案
本探讨方案设计主要思路:充分利用原有有线电视前端和HFC网络资源, 避免新前端和新传输分配网络的建设, 降低成本和提高推广速度, 规避投资风险;利用在轮船和公交车上较为成熟的视频转Wi Fi技术, 结合有线电视网络资源和特点, 建成一套简单高效的Wi Fi视频直播系统;用户授权管理方面可采用简单的APP应用账号密码形式或应用DRM数字授权方式, 通过智能终端连接IP网络获得授权。
系统组成如图1所示。
由图1可见:利用原有有线电视前端系统和HFC网络, 直接在计划推广的公共场所墙体终端盒取出有线电视数字信号, 经过视频转Wi Fi设备转换成Wi Fi信号, 智能终端通过访问此Wi Fi网络, 使用支持流媒体播放的播放器或者定制的APP应用收看直播节目。如需覆盖公共场所面积较大或结构较复杂, 可租用已有Wi Fi室内分布系统或者自建室内分布系统方式解决Wi Fi覆盖问题。
其中, 视频转换装置包括:对数字视频广播信号进行滤波、可变增益放大、下变频和IQ调制处理以得到IQ信号的射频前端模块;对所述IQ信号进行ADC采样、解调、解码和去交织处理以得到数据流的基带解调模块。电路原理如图2所示。
转发流程如图3所示。
2.4使用及授权
根据市场推广方式的不同采用清流播出加载广告和授权加密收取收视费用的方式。清流播放的节目其主要用于小区广播和广告推广等应用;另一种计划通过无线网络下载定制APP应用, 利用电信运营商的无线网络, 采用账号密码认证的方式完成用户授权、计费。
用户终端设置及使用方式:
接入Wi Fi。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使用视频播放软件, 打开流媒体或URL链接:RTSP://192.168.1.100/11或/21、/31、/41 (举例) , 其他终端 (如上网本、GPS等) 播放方式类似。
推荐软件:Vplayer/Moboplayer
如使用定制的APP应用, 直接在APP主界面选择相应的界面观看。
2.5方案推广
目前已经推出的针对有线网络的视频转Wi Fi设备较少, 但是船舶、公交车等卫星信号转Wi Fi设备技术已经较为成熟, 其通过后期开发内置一个有线电视解码器即可实现方案功能。厂家研发投入较小。通过前期调研, 主流船舶视频转Wi Fi设备采购价钱在3000~5000元左右, 覆盖面积100m2~300m2。批量采购成本仍有压缩的空间。如需要覆盖的是大型建筑, 可以租用原有或自建Wi Fi室内分布系统。APP定制客户端方面:由于定制的客户端主体功能为免费的流媒体播放器, 所以研发难度和成本均不高。
整体推广思路可以按照由区域到地市到全省逐步推广。首先在一、二线城市重点商业区, 卖场、学校、医院等人流密集地区覆盖, 逐步推广到全市主要公共场所。综合考虑全省各市人口密度和投入回报比, 前期建议只覆盖一、二线城市即可, 其他城市由于人口密度不足, 短时间较难回收成本。可以在用户体验效果较好、已经形成一定的用户市场之后再考虑往其他城市推广。
3结束语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爆发以及网络视频用户年轻化发展, 多屏融合成为行业关注焦点, 目前来看, 多屏融合的业务需求在用户行为中逐步凸显, 多屏融合不仅将成为各类终端的标准配置, 还有可能成为未来三网融合发展中形成的重要服务形态。本方案是一种充分利用原有HFC网络、较经济、较易推广的多屏互动解决方案, 架设简单、维护方便, 在多屏融合业务体系将占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有线业务论文 篇7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与个体差异带来的观视体验的不同。使得人们对电视的观看由直播向点播转变, 由被动接收改为主动查找方式的变化。这给广电运营带来了新的挑战、新的机遇, 新的业务增长点。目前重庆有线的机顶盒类型多, 版本多, 且后期还有新的终端设备接入现网, 如家庭网关、智能终端、手机、平板、电脑等。而目前的认证平台已无法支撑后续灵活业务部署。在这样的背景下, 就需要一个具有支持多个不同类型, 多种类型的终端接入认证平台, 点播业务认证, 授权平台来支持后续的业务发展。
由此需要替换目前的机顶盒认证系统, 更换具有更强认证功能的系统来支持不同的终端接入。加入互动认证的模块, 支持互动业务的开展。
1系统介绍
新业务认证系统, 应保证目前现网所有的终端的开机流程不做改变的情况下能够正常认证, 除此之外还要支持新的终端。如:家庭网关、智能终端、手机、平板等。且接入的接口应尽可能的统一或限定在有限的个数。具备互动业务的认证、鉴权、询价、点播确认等功能支持点播业务的开展。同时支持为促使用户点播、满足市场的推广策略系统应具备一些优惠策略。如时段优惠、片源优惠、订购优惠。
1.1系统范围
SSO (单点登录认证) 认证服务是互动业务认证系统的子系统, 位于用户 (STB/PC) 和双向互动服务簇之间。担负终端用户身份认证、请求接入、业务路由等功能。也为后台管理系统提供管理员登入的身份认证。为信息认证系统提供终端认证凭证的管理和校验, 代理服务凭证的发放和校验。如图1所示。
本系统不参与处理信息系统的具体业务, 也不负责数据的维护。本系统不侵入其他系统的代码中, 只是负责过滤和检测。
1.2总体介绍
互动业务认证系统主要完成互动业务的验证、授权和记账。其主要功能用于管理何种用户可以访问何种对应服务设备的权限, 具有访问权的用户可以获得对应服务为那些。如何对正在使用的系统资源的用户所使用的资源数量进行记录。具体为:
1.验证:完成对用户身份的确认, 确认用户是否可以获得对应服务的访问权限。
2.授权:定义用户可以使用哪些指定资源的存取权。
3.记账:记录用户对各种网络服务的用量, 并提供给计费系统。
首先, 认证部分提供了对用户的身份的确认。整个认证环节是采用在终端输入用户名与密码的方式来进行用户身份的权限审核。认证的原理是每个用户都有一个唯一的权限标识。由业务认证服务器将用户的唯一标识同后台数据库中所有用户的标识进行逐一比对。如果符合, 则返回认证通过。如果不符合, 则拒绝对用户提供后续业务连接。
接下来, 用户需要通过获取响应授权来获得对应服务的权限。比如, 登陆系统后, 用户可能会执行查询来进行自身相关信息的查询, 授权会在这一过程中检测当前用户是否拥有执行这些命令的权限。授权过程是一系列控制策略的组合, 主要用于确定服务的种类或质量分别为那些, 用户所被允许使用的服务有哪些。一旦用户通过了认证, 他们也就被授予了相应的权限。
最后一步是记账, 这一过程将会计算用户在使用服务过程中消耗的资源数量。
验证授权和账户同样由业务认证服务器来提供。业务认证服务器是一个能够提供这三项服务的程序。
2系统架构方案
2.1系统运行环境
依赖本认证系统的应用是各种应用的增值系统, 所以本系统也发布为Tomcat下的http/https服务与后台服务的web service服务两种方式, 方便与其他系统的灵活集成与接入。
2.2系统部署架构
如图2所示。
2.2.1系统服务网络
负载均衡器:负载均衡器能够支持各种各样的负载均衡策略。大大提高各节点网络的性能和可靠性。
防火墙:防火墙对系统的后台服务器进行保护, 其防范对象是来自公共网上的对后台系统安全的威胁;
局域网交换机:实现对认证系统的服务器、BOSS系统、VOD平台等的互连, 可以在此划分VLAN。
2.2.2应用系统主机和存储系统
统一认证服务器:存储用户认证信息, 并提供目录服务;完成所有地区的用户使用互动业务、增值业务及未来其他业务的统一认证和授权处理, 配置4台服务器, 通过负载均衡服务器实现负载。
SSO管理服务器:负责同终端接口进行对接, 保证现网终端版本无需升级;配置2台服务器, 考虑负载均衡。
开发测试服务器:用于软件版本上线前的现场的开发、测试。
3系统总体设计
3.1业务功能
如图3所示, 业务认证系统会对接很多的外围系统, 包括企业内部的运营支持系统、BOSS、客服、网管、支付。对外的增值系统, 信息平台, 游戏平台, IMS系统等。
业务认证系统包括如下几个模块:系统管理, 统一会员管理、业务认证、用户管理、合作伙伴管理、业务管理、产品管理、订购管理、统计分析, 外围接口。
该方案可将不同系统的不同账号通过统一会员管理将账号统一, 避免由于系统过多导至用户需要记住大量的账号与密码的问题。进行模块化划分与开发, 各个模块的边界与功能进行清楚的界定, 有助于各小组专注于本模块的功能、性能开发。
针对业务我们根据功能与职能不同分别设计了三个模块。SDP (业务分发平台) 、SSO (单点登录认证) 、AAA (认证平台)
SDP:提供外围系统的接入能力, 并进行用户管理, 订购管理等, 采用java开发, B/S模式。
SSO:提供终端的开机认证能力, 包括登录, 开始登录。采用C++开发, 只提供后台服务。
AAA:提供包括点播在内互动业务内证的认证、授权、计账。包括优惠策略的计算。采用C++开发。提供后台的认证服务。
3.2总体架构
系统内部架构如图4所示。
统一业务认证的建设目标是为互动业务平台、相关增值业务系统提供可扩展的、稳定的、高效的认证、授权和记账服务。
通讯协议处理部分功能:该模块用于接收第三方系统认证通信请求, 并将经过认证系统处理后的认证结果返回给第三方系统, 需支持WebS ervice、TCP/IP、UDP等不同种类通讯协议。
格式解析处理部分功能:用于第三方系统发送过来的认证请求数据包根据接口协议进行内容解析, 其中包括对第三方数据来源校验、属性解析等部分;对认证完成后的数据按照同第三方系统约定的格式进行封装。
认证授权记帐处理池:对已经通过解析处理模块后的认证请求进行具体的业务或服务的认证、授权、记帐处理。该部分涉及到大量的策略计算、数据查询修改等操作, 是认证业务最核心部分, 在该阶段采用多线程并行处理机制。
公用功能:分为系统日志、配置功能界面、注册重载几个功能。
数据存储MyS QL:用于存储认证运行中的临时数据, 包括用户token, 用户基本信息、用户订购信息、产品信息、资费信息、服务信息、服务供应商等信息。
3.3业务流程设计
开机业务流程如图5所示。
说明如下:
1.终端通过携带智能卡号询问登录;
2.SSO生成随机token返回给终端;
3.终端将密码与和token进行组合加密发回至SSO进行密码验证;
4.SSO验证通过, 返回给终端访问首页。
首页分发业务流程如图6所示。
4技术要点
4.1设计思想
在设计时参考已有的成熟的开源软件, 吸收其成熟的架构。同时, 充分利用原有系统的工作成果, 在原有系统的基础上, 融入先进的解决方案。基于以上的改进和扩展, 划分出终端认证管理、门户负载调度、启动以及SOAP认证服务/客户端等模块, 与SSO核心模块共同构成SSO认证服务。
系统前期开发, 负载均衡采用较简单的平均分配原则。认为所有portal服务器的配置相同, 负载能力相同。在请求到来时, 转发分配给用户一个指定好的某IP段的portal服务器。
点播业务的量与频率会非常高, 需充分考虑到程序的处理能力可使用C++语言进行程序编写进行细粒度的控制, 提高程序执行效率。
4.2关键技术介绍
4.2.1 Web Service技术
Web Service是一种新的web应用程序分支, 通过Web通讯协议及资料格式的开放式标准 (例如HTTP、XML及SOAP等) 来为其他的应用程序提供服务。部署Web Service以后, 其他Web Service应用程序可以自动发现并调用其提供的对应服务。Web Service的主要体现的便利性为跨操作系统和业务平台的互操作性。因此, Web Service完全基于XML (可扩展标记语言) 、XSD (XMLSchema) 等并独立于操作系统平台和独立于软件规范标准的新平台。
Web Service通过wsdl格式文件来定义同不同服务之间通讯所使用到的接口名称、动作、传输的数据类型。服务端和客户端可以依据定义好格式的wsdl文件来用工具依据协议规范独立的生成代码框架。
4.2.2 Memcached技术
Memcached是一个高性能的分布式内存对象缓存系统, 主要用于动态网页应用, 以减轻核心后台数据库负载。它通过在内存中缓存数据和对象来减少读取核心后台数据库的次数, 从而提高用户访问网站的响应速度。其客户端可以用任何语言来编写, 并通过memcached协议与守护进程通信。
系统中用到的基础数据配置、用户登录token都存储在memcached中, 这样大大提高了开机认证的过程的响应时间, 提升用户体验。
4.2.3 Hibernate技术
Hibernate是一个开放源代码的对象关系映射框架, 它对JDBC (Java Database Connectivity Java数据库连接) 进行了非常轻量级的对象封装, 使得Java程序员可以随心所欲的使用对象编程思维来操纵数据库。Hibernate不仅负责从Java类到数据库表的映射 (还包括从Java数据类型到SQL数据类型的映射) , 还提供了面向对象的数据查询检索机制, 从而极大地缩短的手动处理SQL和JDBC上的开发时间。同时Hibernate可以在应用EJB的J2EE架构中取代CMP, 完成数据持久化的重任。
使用Hibernate来管理对象和关系数据库的映射, 使得开发人员在开发中不用去考虑数据的检索和修改SQL, 而由Hibernate来做中间的转换。
4.3技术架构特点
4.3.1灵活接入多业务
随着广电行业的发展, 在业务上也呈现出业务的多样性。直播业务, 互动业务, 游戏业务、开机能力业务等等。而这些业务的认证、鉴权没有一个统一的平台进行管理、某些甚至是空白。从目前与今后的发展来看, 业务会不断增多、接入终端也有很多种。
系统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而设计开发的。业务认证平台支持不同业务的接入, 如:机顶盒开机业务, 点播业务, 游戏业务等。系统的认证、鉴权都是基于标准的WebS ervice协议的。只要终端可以过通接口调用服务就可以进行业务的认证、鉴权。而不关心具体的终端。终端可以是手机, 电脑, 智能机顶盒, PAD等等。
4.3.2不同业务认证模式灵活
认证模式灵活是指对于开机的机顶盒是否是广电设备进行认证的不同模式。一种是严格检查模式确认已有终端的存在关系, 只有现网的, 并存在于系统中的终端才能允许接入。而非广电系统中的终端不允许接入。另一种是免认让模式, 只要是来询问的设备都认为是合法设备可以接入广电网络。
4.3.3支持OTT类业务
OTT是“Over The Top”的缩写, 是指通过互联网向用户提供各种应用服务。这种应用和目前运营商所提供的通信业务不同, 它仅利用运营商的网络, 而服务由运营商之外的第三方提供。OTT同时也是国际互联网运营商对互联网电视机顶盒业务的“昵称”, 其本质是利用统一的内容管理与分发平台, 通过开放的互联网, 向智能机顶盒提供高清的视频、游戏和应用, 是全球性的“云电视”技术系统架构, 例如将通过互联网传输的视频节目传输到TV上, 终端可以是电视机、电脑、机顶盒、PAD、智能手机等等。
4.3.4认证系统进程的单点故障防范
在业务认证系统中, A1主机和A2主机上各起一个实时计费进程, 两个实时认证进程均能独立实在业务认证系统中, A1主机和A2主机上各起一个实时计费进程, 两个实时认证进程均能独立实现实时认证的功能。
认证进程配置两个实时认证进程对应的地址和端口, 在发送请求时采用随机均衡发送。
当有某个进程连接异常时, 将该连接标志为异常, 所有请求均从另一个连接发送。同时间歇探测异常连接是否可重新使用。
5业务认证平台发展方向
5.1广电业务互联网化
目前认证提供的客户群体主要是广电在网终端用户, 受众群体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互联网化是将更多的客户引入到系统中来, 而非局限在广电网络内的客户。通过会员注册的方式, 将大量游离客户纳入到系统管理, 通过广电特有的一些服务将客户吸引进来。后续可推出大量的增值业务, 系统加入多样的第三方支付, 来方便客户的支付。业务认证平台可对接各式各样的外围系统, 可收集各系统对业务认证平台的修改意见与想法, 持续的改进系统, 向着互联网化越走越远。
移动化、娱乐化的互联网业务作为广电业务的发展方向, 在各大运营商都积极介入和发展自身的大众互联网服务, 也同其他互联网业务公司合作, 为广电的客户、互联网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 业务认证系统为多类型的互联网用户接入提供接口, 各类互联网用户通过该平台接入系统, 享受广电的视频、娱乐、游戏等业务。
5.2多维度认证
增值业务平台为互联网用户提供各类认证模式, 不管是匿名用户还是通过账号登录, 以及广电自有用户可以通过客户信息直接进行业务登录, 认证系统为用户提供多维度, 多类型的接入方式, 满足不同渠道的用户登录需求。
5.3互联网支付
互联网用户在享受广电提供的各类增值服务中, 会涉及到费用支付, 特别是对于互联网匿名用户支付业务, 具有偶发性、匿名性、快速性等特点, 这类用户要求支付体验必须便捷、快速、安全等需求, 因此对互联网用户可以采用目前比较流行的第三方支付来保障支付的安全可靠。
同时为了便于支付的统一管理, 在增值业务管理平台对所有的支付进行分类汇总, 如果支付宝支付的账单模式, 可以提供给用户等相关的查询和对账, 账务统一也便于与财务收入的对接和分类汇总, 也为收入和市场提供很好的数据支持。
5.4增值业务接入
除了运营商自身的增值业务, 与运营商合作的第三方增值业务提供方就像增值业务超市一样, 可以为用户提供各类丰富的体验, 在与第三方合作过程中, 双方会在用户数据、业务数据上进行共享和交互, 增值业务平台需要将用户信息, 订购行为通过接口同步到第三方平台用户, 广电用户就可以享受第三方提供的各类增值服务, 通过收入结算方式将合作费用结算给第三方。
5.5与运营商传统核心业务计费系统对接
5.5.1订购同步
广电用户在第三方业务平台注册并订购业务后, 由第三方平台将用户的订购行为同步到增值业务平台, 增值业务平台记录后同步到计费系统, 计费系统按照订购时间、产品等要素进行计费。
广电用户在订购了第三方业务之后, 同步到增值业务平台, 平台记录该订购信息后将其同步给第三方平台进行业务开通激活, 为用户提供实时的服务。
当以上业务在任何一个平台发起退订或者注销后, 都同步到增值业务平台, 由增值业务平台记录后同步给对应的系统, 保障业务和计费数据的一致性。
5.5.2计费话单
第三方系统的计费话单生成之后, 可以直接同步给核心计费系统供各渠道查询, 业务可以经过增值业务平台进行二次的加工处理, 增加必要的要素有同步给计费系统, 对于部分增值业务平台够识别的完整计费要求, 可以直接进行话单的生成和处理。
6结束语
随着互联网化的发展和移动业务的日益月新, 如何为客户提供多样性的增值服务, 提高客户的粘稠度, 就必然需要给客户提供新颖性、趣味性、便捷性的增值服务或第三方服务, 如果进行这些增值业务的统一管理和运营, 就是业务认证系统下一步需要进行的系统性规划建设。
参考文献
[1]李昌金, 陈锦宇.电信企业信息系统统一身份认证平台[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1 (05) .
中国有线电视行业业务创新再思考 篇8
一行业发展评价
衡量一个公司的发展水平, 除了经济收入这个指标之外, 还有利润指标, 特别是收入结构与未来的技术储备和人才储备以及经营策略, 都涵括在内才是衡量一个公司经营水平高低比较全面的指标。由此, 以下分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两部分先介绍以下过去一年半时间里本行业的发展情况。
1. 广电网络上市公司发展情况分析
目前广电网络上市公司共有8家, 分别是:电广传媒、天威视讯、歌华有线、华数传媒、吉视传媒、湖北广电、广电网络、江苏有线。上市公司的财务资料是公开的, 可以从四个方面看其整体表现。
首先, 从财务表现来看:2014年上市公司年报数据显示, 广电网络行业上市公司的资产获利能力总体较好, 华数传媒、天威视讯、歌华有线、江苏有线、吉视传媒2014年均达到了9%以上;天威、歌华、湖北广电的每股收益超过0.5元, 高于广电卫星板块的平均水平 (0.31元) 。从2015年上市公司中期年报来看, 广电网络行业上市公司的资产获利能力普遍较好, 特别是天威视讯和华数传媒, 而上市公司的每股收益偏低, 只有天威视讯、歌华有线、湖北广电与广播电影电视行业平均水平 (0.266元) 持平。
第二, 从市场发展情况来看, 如图1所示, 2014年除了湖北广电以外, 其余7家上市公司的用户规模增速都维持在较低水平, 其中江苏有线、广电网络、天威视讯仅在1%左右。电广传媒、天威视讯、广电网络三家的宽带业务渗透率达到了10%左右的水平。天威视讯、歌华有线、湖北广电和广电网络的双向化率都超过了60%。
第三, 从收入结构来考量。收入结构是衡量公司未来发展最重要的元素, 如图2所示, 这几家上市公司经过这几年的努力, 大力发展基于有线电视网络的新业务, 业务结构日趋多元化, 其中, 歌华有线、华数传媒、江苏有线2014年的非收视业务占比均超过了50%。从原来百分之七八十的收入来源于收视维护费, 到目前近一半的收入不是从维护费上挣得, 这是特别好的趋势。
第四, 用户的价值经营的情况。2014年广电网络上市公司ARPU (Average Revenue Per User, 即每用户平均收入) 值比较如图3所示。2014年广电网络上市公司月ARPU平均为41.24元/户, 电广传媒、天威视讯的月均ARPU值超过平均值。
2. 广电网络非上市公司发展情况分析
非上市公司, 一共24家, 包括东部8个省市 (河北、上海、天津、辽宁、福建、山东、广东、海南) , 中部5个省市 (山西、江西、黑龙江、河南、安徽) , 西部11个省市 (重庆、广西、甘肃、宁夏、新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内蒙古) 。
从财务表现上来说, 根据国网公司调研数据以及各公司官方网站资料统计, 如图4所示, 2014年, 非上市的省级有线网络公司中, 贵州、广西、江西、内蒙、天津、四川6个省/市有线网络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均超过10%, 高于8家上市公司的均值。但是净资产收益率低于5%的也有7家, 区域性发展不均。
从市场发展来看, 非上市公司双向化程度比上市公司低一点。如图5所示的2015年上半年数据显示, 非上市公司双向化程度普遍偏低, 最高的是重庆, 其双向业务渗透率达到38.4%。宽带业务渗透率比较高是重庆和广西, 超过15%的用户是宽带用户。
3. 行业发展综合情况
对一个行业的发展进行评价, 其实是非常难的, 上市公司相对容易, 因为它有很多数据是公开的, 只要不做假, 找到公开的官网资料即可。非上市公司则困难一些, 非上市公司也有表现非常优异的公司, 有一些经济不发达的省区, 不能够指望有线电视发展壮大, 有时候从信息化发展的角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比如说贵州在上一轮上市过程中表现比较优异。还有很多比较优秀的公司, 他们的水平思路其实都是创新型的。综合分析整体行业, 可以得到四个基本结论。
第一是用户规模增长见顶:截至2014年底, 全国有线电视用户规模增速快速下滑至2.5%, 数字化率超过81%, 有线电视入户率从2013年开始高于我国城镇化率发展, 有线电视用户规模增长已触顶。
第二, 市场快速步入充分竞争阶段。在视频领域, 有线数字电视用户增长停滞, 而IPTV、OTT TV、直播星用户快速增长, 2015年上半年比2014年底, IPTV净增522万户, OTT净增830万户, 直播星净增824.6万户。在宽带领域, 电信宽带垄断格局未变, 市场份额超90%;宽带驻地网市场开放后, 千余民企有意申请“宽带运营牌照”, 预计2015年底将发牌100家以上, 市场竞争主体快速增加。在一个大的视频市场氛围当中, 有线电视这个行业确实进入了一个激烈的竞争阶段。
第三, 区域竞争形势严峻。与电信宽带、IPTV、直播星用户规模相比较, 全国各省竞争形势差异较大, 如图6所示, 市场竞争严酷地区有:新疆、甘肃、西藏、河南、海南、云南、贵州;市场竞争激烈地区:宁夏、广西、青海、陕西、内蒙古、安徽、湖南、福建、广东。
第四, 行业增长亟需结构转型。受到用户规模增长见顶和行业竞争加剧的影响, 全行业收入规模增长放缓, 但仍保持10%左右的增速, 如图7所示。其中, 基本收视费和付费电视业务对收入增长的贡献度在下滑, 而以宽带业务为代表的其他业务收入对行业增收的贡献达到61%, 成为了支撑收入增长的重要来源。
二关于业务创新的思考
世界最顶级企业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先生曾说过, “创新是一个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力量源泉, 创新的价值不在于其本身内容的新奇, 而在于其市场中的成功与否”。其实我国有线电视行业一直在创新, 从1983年第一个有线电视网出现开始, 经历30年发展到现在, 主要节点如图8所示。其体制变化从有线台 (事业单位) 到公司, 从股份公司到上市公司, 在这过程中很多小的有线网络被整合为全省一网, 现在正在进行全国一网整合, 国网公司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来完成这项工作。没有这种体制创新, 业务创新不可能快速进行, 回顾业务创新的历程, 最重要的一次创新当属模拟电视转换为数字电视, 这个创新是成功的, 总结起来有五大条件:行业政策、产业政策 (产业链当时非常成熟) 、资金保障、市场环境以及公司经营策略。
总结回顾这段历史是想说, 下一个阶段从数字电视要向三网融合业务过渡, 不是简单的问题, 看到很多网络公司在积极努力创新, 是非常好一件事, 我们是否要坐下来花几分钟时间想一下, 如果从数字电视创新一步进入到三网融合业务的创新, 是否同样离不开上述的五个条件?没有这五个条件如何去创新?下一步的创新, 不是技术的转变, 而是行业的转型, 这谈何容易, 资金怎么来?政策推动是不是还有原来那么大的力度?相信产业链应该不会有问题, 但现在市场环境特别不一样, 若想进入三网融合的视频市场, 到处都是竞争对手。
通过对美国消费者的媒体消费进行分析, 有两点趋势:一是传统电视端的媒体消费份额持续下滑, 二是用户消费行为向多终端并行演进。这些结论我们可以参考, 得到我国有线电视行业的一个业务创新方向:从传统收视到TV+, 从精品内容和跨屏服务两方面着力。在精品内容方面, 我们要保证高清、超高清的视频播出质量;提供优质、新颖、独播的节目内容;增加更丰富、双向化的节目数量等。在跨屏服务上, 我们可以优化用户认证的系统和流程, 确保视频服务的多终端覆盖, 积极推进手机、PC、PAD端的专属服务。
我国有线电视行业的第二个业务创新方向是宽带广电。2015年我国宽带广电用户数1500万, 收入70亿, 市场份额6%;未来三年, 用户数将超4500万, 收入超190亿, 市场份额11%。到2020年, 用户数约6500万, 收入超290亿, 市场份额16%, 带动广电网络行业收入跨越千亿。
我国有线电视行业的第三个业务创新方向——家庭信息中心。智慧社区、家居管理、安防、教育医疗等家庭的需求为我们的业务创新提供了可能, 这需要我们的业务创新尝试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而用户体验是争夺家庭入口的核心。同时业务创新需要构建产业合作共赢的平台环境。
无论进行何种业务创新, 其核心一定要紧密围绕用户和市场。首先, 要用高质量的视频留住、拉回和吸引用户:不断提升和发挥视频质量的优势, 着力扩大高清、4K、时移回看等精品业务的竞争优势;在付费业务上, 包括付费频道、VOD业务等, 构筑独特内容, 形成差异化优势。第二, 参与三网融合, 紧密追随用户的新需求、新动向:不断扩大互联网接入及双向业务的提供能力, 扩大广电宽带业务的渗透率和市场份额;弥补话音、移动业务的空白, 服务内容进一步覆盖到移动互联网、OTT视频等。
三国网公司的知与行
对国网公司的定位, 有三个视角:
支撑政府:国网是国家三网融合、宽带中国、媒体融合战略的实施主体;保证各项行业管理政策的落实, 确保文化宣传安全、可管可控。
立足行业:国网要推动广播电视网络的市场化、产业化发展, 是行业互联互通的操作平台, 国网公司代表行业行主体义务, 推进四个统一。
服务省网:帮助省网解决资质许可的瓶颈;探索和组织基地化、集中化、规模化业务运营, 发挥规模优势。
国网的战略构想主要是: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三网融合”的战略部署, 以现代企业制度为国网公司创立和发展的根本点, 以宽带业务为突破口, 依托传统有线电视业务, 寻求视频业务创新的解决方案, 建立并扩大节目内容领域的市场份额, 并使之向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视频延伸;在资本层面整合全国各区域网络,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程全网, 确保互联互通、可管可控;通过资源整合确立有线、无线、卫星协同发展的战略局面, 参与国家“走出去”战略, 最终成为合格的三网融合市场主体。
一年以来, 国网公司的行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顶层设计和行业服务;业务布局。
在顶层设计和行业服务方面, 国网所做的工作主要有:行业发展战略及规划研究、业务经营许可和牌照资质申请、构建各项行业合作联盟和实验室、行业标准梳理和制定、启动“国网发布”行业基础统计信息服务。
业务布局方面, 主要包括:中国有线的重组并入、互联互通平台 (一期) 建设、深圳天华世纪传媒并购、筹划广电大数据业务、加入全国广告联盟担任名誉理事长、组建CDN运营实体公司、全面启动全国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工作。
有线业务论文 篇9
2013年, 小米盒子、乐视盒子、智能电视满天飞, 首批虚拟运营商的牌照也已经发放, 乐视、小米、阿里巴巴、华数传媒, 甚至传统的电商渠道也在进入这个领域, 各个终端制造厂商、网络运营商、内容提供商可谓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 每个厂商都想固守自己的领域同时向其它领域扩展, 在“终端+网络+内容”整合产业链中分到一杯羹, 所以常常可以看到合纵连横的案例。
笔者认为在做好公众业务的同时应着眼企业应用, 虽然目前有专线这样的企业业务但是总体来讲还是比较初级的, 随着IT社会化分工的发展以及IT技术的发展, 托管型IT服务将是针对企业IT业务的趋势, 云计算的出现为有线行业开拓企业业务提供了可行性。
那什么是云计算呢, 它与商用计算有何区别, 为什么说它为有线行业开拓集团业务提供了可行性呢?如图1所示, 简单的讲, 云计算可以从三个层面进行理解:战略层面来讲符合低成本、按需服务及按需消费、极好的横向扩展能力三个特征, 这三个特征让普通企业能以更低的成本和更低的技术门槛拥有专业的IT服务, 也是与传统商用计算在精英领域应用的显著区别。战役层面上来讲, 普遍被认可的就是Iaa S (基础设施按需服务) 、Paa S (平台按需服务) 、Saa S (软件按需服务) 等等, 针对于不同领域在战术层面涌现出许多具体的技术, 这些技术绝大多数来源于开源社区和互联网内容提供商, 正是这些具体的技术让云计算从概念层面得以化云为雨。
云计算在诸多方面与商用计算有显著的区别, 但是两者并非冲突关系, 而是互补的关系。两者应用的业务场景有所区别, 而现实环境下却是许多可以应用云计算的业务领域却过度的使用商用计算技术, 不仅成本高昂, 而且技术复杂, 以至于每个需要信息化的企业都必须采购昂贵的软硬件, 配备专门的IT维护人员进行维护, 而且IT很难随着企业的成长和变化进行动态调整, 3~5年一换的IT让企业背负沉重的负担。表1列举了云计算与商用计算的一些区别, 可见两者互补性远远大于冲突。
1阿里云浅析
互联网企业是实践和推动云计算发展的主力军, 作为互联网企业的阿里巴巴涉足云计算已经有一段时间了, 推进速度非常之快, 从其官方网站上已经可以看到初步成体系的云计算产品。图2为阿里云整体产品体系构成的分析, 这些云计算产品已经投入到实际商用, 具备了一定的规模。不仅很多IT创业公司将自己的IT基础设施和研发平台迁移到阿里云, 而且开发的应用也部署在阿里云对外服务, 目前其云计算规模已突破5000台服务器, 机房环境和服务器由华通数据提供, 阿里云负责飞天OS的研发和使用, 同时包括RDS、OSS、OCS、OTS等软件的开发。同阿里巴巴金融服务、物流服务等服务一样, 阿里云围绕电子商务为网商提供IT服务。据了解, 阿里巴巴后期会在阿里云平台上借助大数据处理平台进行有价值数据的分析和挖掘。
技术上, 阿里云目前有上千人的开发团队进行开发, 但是阿里云的开发侧重于云计算的基础设施部分 (即Iaa S和Paa S部分) 以及大数据分析。通过阿里云的平台, 可以借助第三方 (http://jiagouyun.com) 类似于Visio风格的编排界面对资源进行编排, 即使不懂IT基础设施的人员也可以通过拖拽完成IT基础设施的配置, 无需再为机房、服务器、网络、存储、互联网出口、域名、电力、制冷、安全等等细节浪费时间和精力, 云平台会自动进行后端资源的调度和配置工作, 以往需要几周甚至几个月才能完成的工作现在不到24小时即可完成, 而且可以随时调整资源, 可增加也可减少, 这在采用传统方式构建基础设施是不可能完成的。
后端的云平台会根据用户编排的资源自动计算费用, 通过支付宝或其它在线支付很快就能完成交易并开始使用属于用户自己的服务资源。
2 Omanor项目构想与实践
2.1 Omanor目标和特征
Omanor项目是重庆有线两年前启动的一个云计算项目。总体目标是依靠开源社区已有的大量云计算基础件进行集成和二次开发, 构建一套针对中小企业的常用IT应用, 结合专线服务为中小企业提供一体化的IT解决方案, Omanor与市场上现存的商用系统比较, 具有以下特征。
1.基于云计算环境的整体架构设计, Iaa S、Paa S、Saa S无缝集成;
2.采用Node.js进行开发, 降低系统复杂性、显著降低开发和运维成本;
3.无商用计算依赖, 选用通用型硬件、开源社区软件;
4.无论应用、平台、基础设施从设计上要求极佳的横向扩充能力, 最大幅度降低对纵向扩充的依赖;
5.通过服务资源编排、服务资源管理、服务运营管理为客户提供自助的服务开通、服务保障和服务计费功能;
6.按需申请、按需付费。通过自助方式, 客户可及时、快捷、简单进行性能和功能的调增及调减;
7.引入全新的开发框架, 突出实时应用, 强调事件驱动, 全面实践Html 5的功能;
8.终端无关, 开放接口提供不同终端的接入。
2.2 Omanor与阿里云的区别和关联
1.侧重点不同。阿里云侧重点在提供Iaa S和Paa S, 对于Saa S则是通过让第三方提供, 也就是说阿里云专注平台而非应用, 主要客户是IT类相关企业;Omanor的侧重点是非IT类的中小企业, 为这些企业提供一体化的IT服务, 根据企业不同成长阶段提供灵活、敏捷、按需的服务, 虽然本身也具有Iaa S和Paa S功能但是重点放在Saa S领域。当然Omanor也可以整合和利用阿里云的Iaa S和Paa S实现部署;
2.Omanor前期主要面对本地客户, 结合运营商自己的管道和专线资源以及本地化的营销体系和服务体系为本地中小企业提供商业级的IT产品和服务;
3.围绕电子商务, 阿里巴巴先后实现与支付服务、物流服务、金融服务、甚至是通讯服务的对接, 目的在于丰富和便捷其电子商务平台, 阿里云则是为其电子商务平台的网商提供IT服务, Omanor在后期完善行业版本后也可进入阿里云平台为网商提供IT服务;
4.Omanor由于有统一的技术框架和开发思路, 不同于阿里云的Saa S由许多不同的第三方提供, 其技术框架、思路都可能不同, 技术上也参差不齐;
5.Omanor的核心部件会完全尊重开源社区的标准和技术, 在此基础上进行必要的开发, 避免引入私有的标准, 尽量降低技术的复杂性, 减少最终用户在线运维的复杂性;
6.Omanor配套运营管理侧重于应用层面资源服务的申请、开通、保障;阿里云侧重于基础设施的资源管理;
7.Omanor各子系统不追求满足所有业务功能, 而是提取30%常用功能进行开发, 着眼于将30%的功能做到最好。
3 Omanor实施计划
如图3所示, Omanor是一个大型的工程, 由诸多部分构成, 总体上包括可行性研究阶段、试探性开发阶段、全面开发阶段、试商用阶段、商用阶段。
3.1可行性研究阶段
收集相关云计算最新技术和商务运营案例, 了解技术特点、关键技术和重难点、完成关键的实验, 初步确定技术方案和商务目标。
3.2试探性开发阶段
建立实验环境, 根据第一阶段确定的初步技术方案进行尝试性开发, 尽可能的覆盖所有的技术, 在集成过程和开发过程中发现和处理细节技术问题, 打通开发的各个环节。具体来讲包括两项任务。
1.如图4所示, 完成Omanor-CC云化呼叫中心的开发, 探索整个技术体系的可行性, Omanor-CC不同于所有现有的呼叫中心, 采用全新的技术, 从初始设计就考虑云计算环境的部署, 为了实现云化环境的部署需实现以下目标:
1) 使用Node.js开发的呼叫中心, 不同于传统呼叫中心采用C/C++或Java开发。由于Node.js为众多公用云平台 (包括Omanor Saa S) 所支持, 所以其部署和维护能在云平台进行, 对客户具备良好的亲和力以及低成本;
2) 四无呼叫中心, 即:“无关系型数据库、无中间件、无Web插件、无物理话机”的呼叫中心。为了实现云化目标的良好弹性以上四个特性极为关键, 传统呼叫中心基于关系型数据库、中间件, 坐席软件采用C/S架构或者使用浏览器插件实现与CTI的通讯, 但是Omanor-CC无需任何插件、无需关系数据库和中间件即可实现与CTI的通讯, 对于最终客户的使用也更加方便, 无需物理话机或是软SIP话机, 利用浏览器最新技术实现话机功能, 客户端真正零维护, 同时也降低了部署的时间、技术、投资和维护成本;
3) 提供对无头网关后端设备的SIP语音支持;
4) 与Omanor Paa S和Omanor Iaa S紧密集成的呼叫中心。通过自助服务, 利用Omanor-SS创建自己的呼叫中心就像是使用Visio画图一样简单。当然Omanor-CC也可部署在阿里云等第三方云平台。
Omanor-CC可以通过传统E1中继 (Pri信令或7号信令) 或SIP中继实现与电信运营商或是虚拟运营商的互联, 通过语音网关集群实现话务负载分担和容错, 同时来电经过SIP trunk进入统一的路由策略集群识别不同的租户专属IVR和坐席。当然Omanor-CC抽象的CTI访问API接口为JSON风格, 可以为第三方集成呼叫中心功能提供服务。
坐席软件为B/S结构, 服务端使用Node.js的Express框架进行开发, 使用Mongodb和redis数据库进行数据存储, Omnaor-CC提供知识库功能, 围绕Solr搜索引擎和CDH大数据平台进行数据分析、统计、知识搜索。
Omanor-CC通过总线适配器实现与后端业务支撑系统的互联, 可以支持多种付费方式, 真正做到按需服务、按需付费。
2.完成Cloudstack或Openstack的集成、实现OmanorCC在Iaa S环境的部署, 主要目标:
1) 深入剖析Cloudstack或Openstack, 掌握相关API;
2) 尝试Cloudstack、Openstack与外部云平台, 如阿里云的整合;
3) 完成Omanor-SS、Omanor-SM、Omanor-SOS的开发;
4) 完成从服务资源的申请、开通、保障和计费的全流程整合。
3.3全面开发阶段
在完成试探性开发, 打通所有技术环节后, 完成基于Openstack和Cloudstack的Saa S应用的开发, 主要目标:
1.完成Omanor-SS、Omanor-SM、Omanor-SOS的开发, 实现从服务资源的申请、开通、保障和计费;
2.完成Omanor-EP门户模板系统、Omanor-CRM客户关系管理、Omanor-EM企业管理支撑系统的开发, 初步搭建完针对中小企业的整体信息化解决方案;
3.完成Omanor-BA云化总线适配器的开发, 打通Omanor环境与外部应用的互联互通;
4.进行试商用, 根据反馈进行修改, 主要目标:
根据不同行业的特点, 筛选几个主要的行业, 对通用版本的应用进行修正, 形成具有通用特点的行业版本, 以便更有针对性的商用推广;
5.全面商用, 在商用达到一定规模后进行Omanor-BDA大数据平台的开发, 主要目标:
1) 行业内客户行为、偏好、聚类、趋势分析;
2) 行业间关联、交互倾向性分析。
4结束语
三大传统电信运营商早已涉足云计算领域, 中国电信在2012年已成立专门的云计算公司布局天翼云计算, 有线行业有良好的本地专线资源、本地营销体系和服务体系, 借助管道背后的云计算拓展企业IT业务大有可为。
参考文献
[1]陈建明, 刘雪雁.业务支撑对未来有线行业影响的几点思考[J].广播与电视技术, 2008, 35 (3) :116-124.
有线机顶盒终端承载业务对比分析 篇10
2015年的两会上, 李克强总理提出“互联网+”作为国家战略, 推动产业的转型和融合发展。传统产业在“互联网+”的催化下将会发生产业重构, 一方面服务云化, 云端提供所有的服务, 服务已经跨越了地域、时空限制;另一方面, 产业链的扁平化, 服务更加贴近用户, 这使得产业相互渗透融合程度加大, 产业之间的协同能力增强。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聂辰席副局长在2015年3月份CCBN主题报告会上提出了“智慧广电”的概念, 要求广播影视要改变“重发端不重收端、重覆盖不重受众”的现象, 真正以受众为本, 充分利用数据分析、情景感知等先进技术以及社交媒体手段, 在统一用户数据和内容数据管理的基础上, 形成“随需而变”的转播方式, 提供精准化内容、满足个性化需求, 实现“功能”向“智能”的升级。
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 作为数字电视业务终端的机顶盒, 除了承载传统的电视业务之外, 还将推动有线电视网络从单一的音视频服务, 走向智慧家庭、智慧社区, 乃至智慧城市的建设与运营, 进而实现多业务、平台化运营。
要实现这一目标, 机顶盒终端承载的业务必须要进行跨界融合。集聚多方资源, 围绕着广电网络不断提升的能力平台与广大的用户资源, 进行产业链重组与合作, 各类资源与业务将与广电网络形成对接, 多边契约的合作机制将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赢的全新产业结构, 这无疑“互联网+”在广电网络领域践行中的重要一步。
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市场上机顶盒承载的业务功能, 融合“互联网+”背景下广电转型升级的业务需求, 供未来机顶盒终端业务能力规划进行参考。
1承载业务分析
1.1 IPTV机顶盒技术规范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在2005年发布了《IPTV机顶盒技术规范V2.0》, 并于2007年进行了修订, 规定了IPTV终端的应用功能、操作要求、终端管理和接口要求等方面的内容。2011年, IPTV特别任务组对该标准再次进行了补充, 在应用功能中增加了“网络游戏”的相关内容。
IPTV机顶盒业务功能包括基本业务功能和扩展业务功能。
基本业务包括直播电视业务、点播电视业务和时移电视业务。
1.直播电视业务是指用户可以通过IPTV机顶盒接入IP网络实时在线观看各种电视节目, 可以随时订阅个性化节目, 随时获得选定的IPTV服务提供商提供的电视节目。
2.点播电视业务是指用户可以通过IPTV机顶盒在IPTV业务平台提供的EPG和检索界面中选择需要的节目进行点播, 在播放过程中可以执行快进、快退、暂停、停止等操作。
3.时移电视业务是指用户可以观看已播放过的广播电视。
对于扩展业务, 标准中规定为可选项, 主要考虑初级阶段提供的业务有限且较少的业务功能可以较容易地实现设备互通。扩展业务包括可视业务、网络游戏业务、信息交互业务、文本信息业务等。
4.对于可视业务, 要求可以通过增加不同的管理软件和编码格式, IPTV顶盒能够支持点对点的、基于SIP的视频通信或语音通信。
5.对于网络游戏业务, 要求机顶盒具有一定的图形处理能力, 能够支持游戏业务功能。用户可以使用IPTV机顶盒和附加的游戏操纵设备, 与游戏服务器和其他游戏用户建立连接, 完成游戏业务的操作。网络游戏业务根据游戏对资源的占用情况, 分为本地游戏和网络游戏。
6.信息交互业务是指机顶盒应支持基本的信息浏览功能, 用户能够利用电视机、遥控器等设备登录提供IPTV业务的网站浏览互联网内容, 定制和查找各种信息等服务。
7.文本信息业务主要包括以滚动字幕方式显示的平台发布信息、通过滚动字幕或其他方式显示的短信或彩信到达通知。
1.2智慧家庭融合业务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电信运营商在IPTV机顶盒的承载业务方面突破较大。以尚未上市的中国电信智慧家庭融合产品“悦me”为例, “悦me”以智能终端 (包括智能网关、智能机顶盒、互联网智能电视、智能投影仪) 和智能应用为核心, 以光宽带为接入方式, 向用户提供家庭信息化一揽子的解决方案, 为用户提供影音娱乐、民生应用、智能家居、应用商城、多屏互动等业务。
1.影音娱乐业务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的电视频道和海量高清视频点播服务, 提供100路直播频道、提供回看和时移功能。以及丰富的正版应用下载。
2.民生应用业务通过“翼支付”、“家庭云”等中国电信自有应用, 用户使用遥控器即可享受在线教育、医疗、社区和购物等服务, 完成水电气查询缴费、公积金、社保、交通违章、航班信息和生活指数等查询操作。
3.智能家居业务通过智能网关, 用户可以使用智能手机远程控制智能家居设备, 还能实现宽带提速、离线下载和安全控制等功能与服务。
4.应用商城业务为家庭提供类似于App store和安卓市场的热门软件下载服务, 包括游戏软件、听歌软件、阅读软件、生活服务软件等等, 而且这些应用绝大多数都针对电视进行过优化, 在电视上能够流畅运行。
5.多屏互动业务集成了中国电信的云服务, 如在外旅游, 通过家庭云手机客户端可以随时将途中拍摄的精彩照片分享给家中观看电视的老人和小孩。
虽然由于种种原因, “悦me”产品尚未面世, 但是依托自身的网络、品牌和资源整合优势, 以机顶盒为家庭智能网关, 为用户提供家庭信息化服务综合解决方案的思路值得广电运营商借鉴。
2 OTT机顶盒功能业务分析
2.1广电系机顶盒和互联网机顶盒市场占有率平分秋色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2015年发布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在使用电视收看视频节目的用户中, 58.5%的用户是通过智能电视收看, 70.0%的用户通过机顶盒收看, 其中广电系的机顶盒和互联网机顶盒平分秋色, 市场占有率均在25%左右, IPTV的市场占有率接近10%。
从淘宝、京东、易迅三大电商平台近三年互联网机顶盒销售数据可以看到, 2015年互联网机顶盒出货量猛增, 月均出货量基本是过去两年同期的1.5~2.0倍, 如图1。
2.2主流OTT机顶盒对比分析
从淘宝、京东、易迅三大电商平台30天 (2015.4.22~2015.5.22) OTT机顶盒销售数据来看, 天猫、小米、天敏、英菲克占据了出货量的前四位, 如图2;从消费年龄段来看, 25~39岁消费群体对互联网机顶盒喜好度较高, 占了消费人群的68.9%, 其中25~34岁消费群体占比57.3%, 如图3;同时, 男性消费者比例约为女性消费者比例的3倍, 如图4。
在上述出货排名前四的OTT机顶盒品牌中, 选择其最新上市的型号进行参数配置、应用业务对比, 如表1。
从表1可以看出, 在硬件配置规格上, OTT机顶盒的性能参数日趋一致;在业务功能上, 本地音视频播放、移动终端与电视端之间的内容共享、无线Wi-Fi (内置天线成为主流) 、电视购物、电视游戏已经成为互联网机顶盒的标配功能, 其区别仅在于数量上的差别;部分互联网机顶盒以特色业务吸引了年轻消费者, 如小米盒子的离线下载、天猫魔盒的教育资源等, 都为各自的品牌增分不少。值得注意的是, 游戏手柄、摄像头、语音遥控器等, 作为实现某增值业务的必要外接设备, 和机顶盒一起构建了良好的品牌生态圈。
3国外机顶盒功能业务分析
虽然国外政策、网络环境、用户收视习惯等方面与国内存在差异性, 但是国外设备商、运营商在减少用户流失、开辟新战场方面的思路仍然值得借鉴, 其在机顶盒承载业务方面的布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集成优质内容资源, 以苹果、索尼等设备商为代表。苹果公司网络电视服务Apple TV盒子集结了包括福克斯 (Fox) 和美国广播公司 (ABC) 在内的美国广播公司、Netfl ix和You Tube为代表的视频网站, 以及播放日本动画片的Crunchyroll等较为小众的频道。索尼电脑娱乐公司通过家用游戏机“Play Station”提供网络电视服务, 与苹果相比包含频道更多, 定价略贵。用户除美国三大电视网节目外, 还能收看音乐、体育等85个频道节目, 该服务目前已在纽约等三个美国城市中展开。
2.开发新平台实现新媒体融合, 以康卡斯特内容生产商为代表。康卡斯特旗下NBC环球继续发扬“TVEverywhere”战略, 开发支持多终端通用的服务应用, 通过有线电视供应商账号注册登录服务, 提供无缝的用户服务。无论是盒子、游戏还是应用, 归根结底都是通过新平台整合已有电视内容资源, 以更好用户体验完成传统电视与新媒体的对接。
3.数据分析对电视观众分层管理, 实现精准营销。传统电视广告采取“线性”播放模式, 容易带来广告资源浪费, 常被企业主诟病。英国天空广播公司 (BSky B) 与调查公司合作, 对电视观众进行分层研究, 得出观众家庭成员构成、收视偏好、地域分布等信息, 这些标签可以进行不同组合排列, 产生更加细分的市场。通过电视分层管理, 使得电视受众精准化成为可能, 从而实现同流媒体类似的按照效果计费模式。
4.定制化广告自动精准投放。按照不同类别划分的受众信息类型与广告信息对应投放, 可使广告效果最大化、转化率最大化。英国天空广播公司启动面向电视直播节目的Ad Smart服务, 参与频道达30至50个。Google互联网电视Fiber TV, 可通过Google高速网络录下用户观看记录与地理位置, 并将广告精准投放到用户的电视上。这一功能确保广告主准确选取特定地理区域投放广告, 带动本地广告回归。
5.拓展业务范围, 提供差异化服务。互联网企业和运营商在发挥自己传统优势的同时, 也在提供差异化服务, 不断蚕食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例如, 在过去的两年中, 微软和索尼均为自己的视频游戏机植入了媒体功能, 能够播放原创剧集、在线视频和电视应用, 目前Xbox和Play Station都可能成为家庭娱乐的中心;在经过两年的测试之后, Comcast与EA (艺电) 已接近于达成协议, Comcast超过2200万用户能够在家中借助电视机顶盒玩“FIFA”和“Madden”等游戏;亚马逊的Fire TV在发布时, 带有超过100款来自沃尔特迪士尼、艺电等公司的免费和付费游戏;Apple TV则准许用户通过搭载i OS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在电视上玩游戏, 未来将会直接把游戏引入Apple TV。
在物联网应用方面, Comcast智能安防产品“Xfi nity Home Security”、法国电信视频监控产品“Live Zoom”、日本电信的NTT Docomo均有过相应的尝试。其中应用范围最广的当属“Xfi nity Home Security”的安全监控服务, 价格为39.95美元每月。该服务可让用户随时远程调节灯光, 空调或暖气以及安装在家中的摄像头, 还可以在门窗打开或关闭时得到Email或文本形式的提醒, 具体规则使用者可自行设置。用户可在Xfi nity的网站上看到家中的实时监控录像, 或使用对应的i Pad应用。这种安全服务以宽带为基础, 是传统安全服务和入户的数字化产品很好的结合。Comcast在全美建设了一个集中的安防监控中心作为安全监控服务的统一后台, 保持与分散在用户家庭的监控系统的联系, 监控运行状态并提供安全服务。
综上所述, 优质内容资源、媒体融合服务、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精准营销、家庭娱乐服务、物联网应用尤其是安防类服务, 是近几年国外机顶盒承载业务的主流方向。
4消费市场调研分析
4.1电视点播模式逐步成熟
使用电视这一终端收看视频节目时, 其形式主要为直播、节目点播和节目回放。调查结果显示, 80.4%的电视用户使用过点播功能, 其中频繁使用点播功能的用户占36.3%, 偶尔使用的占44.1%, 另外有19.6%的用户从没使用过点播功能。点播功能使用的普及, 体现了电视付费点播模式的成熟。
电视点播功能使用频率的上升, 一方面说明了用户使用习惯的逐步养成, 教育成本下降, 付费点播市场培育的可能性逐步上升;另一方面, 广电机顶盒中的内容资源面临着IPTV、互联网机顶盒的竞争, 根据调查显示, 56.5%的视频用户会为了收看某个视频节目而安装新的视频客户端或者更换收视终端, 其中女性用户的这一比例为67.6%。
4.2消费者希望机顶盒具备的功能调研
根据专业调研网站 (www.sojump.com) 的两份调查问卷结果 (样本数量分别为300份和140份) , 高清电视、综艺节目、电视剧等内容资源成为消费者在选择机顶盒时最为看重的功能,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视频点播市场的成熟。其次, 在两份调查问卷中, 教育资源、视频通话、音乐本地播放等功能的选择人数较多, 调研结果如图5、图6。
5结束语
综合上述调研结果, 机顶盒未来承载业务可划分为媒体分发业务、宽带接入业务、智慧家庭业务、数据分析业务四大类, 前两项业务属于广电网络运营商正在运营并将持续优化的业务范畴, 后两项业务国内少数运营商已经涉足其中, 但是可供复制推广乃至形成生态圈的几乎没有。
从本文调研情况来看, 未来机顶盒承载业务不妨借鉴如下思路:
1.视频业务丰富程度依然是消费者购买机顶盒时的首要考虑因素, 同时也是网络运营商、内容运营商、互联网企业、设备企业在机顶盒市场推广时的主打功能。随着家庭宽带的进一步提速, 高清、4K视频内容资源将成为主流, 机顶盒点播资源呈现丰富化、差异化, OTT视频点播资源成为电视点播平台的有力补充;
2.在积极丰富传统视频业务的同时, 机顶盒承载的拓展业务或增值业务将成为凸显品牌价值的标志, 这也与25~39岁的年轻消费群体追求个性化的消费理念密不可分;
3.增值业务市场的拓展必须建立在用户数据分析的基础上, 建议可以从游戏、安防等垂直领域或者智能单品推广入手, 由点及面地探索增值业务领域, 切忌人云亦云, 过度追求大而全;
4.好的商业模式和运营模式是未来机顶盒承载业务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比如教育业务在市场调查中属于用户较为看好的业务, 但是目前电视教育资源依然以单向收看为主, 内容资源品牌优势不明显, 未能以有效互动方式占领用户市场, 所以这部分业务还需要不断深入挖掘用户需求, 进一步完善内容平台及商业模式。
摘要:本文对比分析了市面上互联网、IPTV以及国外运营商机顶盒的承载业务, 同时通过消费市场调研进一步明确了机顶盒未来可能具有市场前景的业务, 这对家庭视频接收终端的业务规划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机顶盒,承载业务
参考文献
[1]中国电信集团公司.IPTV机顶盒技术规范V2.0[R].2008.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15.
【有线业务论文】推荐阅读:
有线电视数字业务网06-29
有线宽带应用论文08-11
有线电视论文11-26
有线电视宽带论文09-26
有线电视双向化论文08-23
有线电视中心网络安全论文08-17
有线电视呼叫中心信息化服务论文06-13
关于有线电视成本核算及成本控制研究论文08-28
有线无线07-21
有线宽带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