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源井工程

2024-09-29

水源井工程(精选9篇)

水源井工程 篇1

摘要:为研究复合井结构对回灌量的影响及复合井在地下水源热泵工程中的适用性,以沈阳市第一城A组团工程为实例,采用复合井结构的同井回灌形式进行现场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由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复合井结构不同,其抽水量和回灌量也不同,复合井基本上可以满足项目用水量要求。由于采用复合井结构,解决了由于按照常规井布设空间不足的问题,但要根据具体地区含水层结构特点来进行,该工程已运行两个供暖期,运行正常。

关键词:地下水源热泵,复合井,井结构,同井回灌,回灌量

0 引言

地下水源热泵空调系统作为一种节能环保技术,已在我国许多城市推广应用,但应用中也暴露出了很多的问题[1,2,3],其中,回灌问题是使用地下水源热泵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制约其应用的一个瓶颈。因此,有关专家针对地下水源热泵回灌问题在文献[4]中提出应该“加强对地下水源热泵回灌技术的研究力度,积极寻求易于回灌的地下水源热泵形式与回灌技术,学习其他专业的回灌经验与技术”,由此可见采用合理回灌井形式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回灌井主要采用的形式有管井、大口井、辐射井等[5]。围绕回灌技术国内近几年提出了一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地下水源热泵,该热泵抽水井与回灌井集成在同一口井中,该热泵被称为同井回灌地下水源热泵[6]。文献[7]中认为同井回灌地下水源热泵较异井回灌地下水源热泵占用更少的场地,减少水井数量,节省初投资。随着同井回灌地下水地源热泵的迅速市场化,部分院校和企业对其开展了少量的理论研究,而同井回灌地下水地源热泵工程现场试验研究则较少,试验研究又是探究同井回灌地下水源热泵地下水运移特性的关键措施[8]。

本文针对沈阳市第一城A组团由于其建设项目采暖面积比较大,场区布井空间小,回灌能力有限,制约了水源热泵工程的应用问题,根据场区含水层条件设计并采用了复合井结构,即在上部含水层采用大口井回灌,下部含水层采用管井抽水的同井回灌形式。在该项目中通过对复合井不同抽水井过滤器长度、不同回水井过滤器的半径和不同抽回水井过滤器间距等井结构因素对抽回水量影响的试验结果对比分析,探索复合井在水源热泵工程中的适用性,为复合井在水源热泵工程中的应用推广以及复合井结构进一步的优化设计提供了一种技术依据。

1 研究区域概况

1.1 工程概况

第一城A组团位于沈阳市铁西区北四西路与启工街交汇处,占地面积约6.4万m2,总建筑面积18万m2,该项目拟采用水源热泵空调系统,设计用于制冷与供暖的取水量及回灌量为900m3/h。若按照常规异井布井方式,需布置31眼井,而该组团范围仅为262.0m×244.0m,按照常规的布井,井间距50.0m情况下,只可布设15眼井,无法全部采用水源热泵工程采暖,因此本次提出并采用复合井方式,解决了布井空间不足问题。

1.2 区域水文地质概况

该场区含水层分为全新统潜水含水层(Q4)、上更新统承压含水层(Q3)、下更新统承压含水层(Q1)[9]。

全新统潜水含水层(Q4)由冲积和冲洪积形成。顶部岩性为粉质砂土,厚度2.0~5.0m;其下部岩性为中砂,厚度0~3.0m;再下部岩性为粉质黏土,厚度7.0~8.0m左右;底部岩性为中粗砂含砾层,厚度5.0~6.0m。

上更新统承压含水层(Q3)下伏于全新统潜水含水层,顶部岩性为粉质黏土,厚度1.0~2.0m左右;下部为灰白色中粗砂含砾层,厚约22.0~38.0m。该层为冲洪积成因类型。

下更新统承压含水层(Q1)下伏于上更新统承压含水层,顶部岩性为粉质黏土,厚度4.0~5.0m左右;下部为半胶结的灰白色、黄褐色中粗砂含砾混黏土,厚约22.0~38.0m,风化强烈,分选性差。该层为冰水堆积成因类型。

研究区地下水水位埋深11.0~12.0m,水温12℃。地下水流向为北东至南西,水力坡度为1‰~2‰。

2 复合井的设计与试验

2.1 井位的布设

根据厂区实际占地面积,本次共布置10眼复合井,井编号为F1-F10,由于受场区空间条件限制,考虑到抽灌井井距太短,地下水温度场可能相互干扰,致使水源热泵空调系统的运行效率较低[10,11,12],因此复合井之间布设距离为在40.0~50.0m。井位布设见图1。

2.2 井结构设计

复合井常被用于工业企业自备水源、铁路沿线给水站及农田用井[13],本文设计并采用的复合井结构是由上部为非完整大口井的回水井与下部为管井的抽水井复合而成。井深70.0~80.0m,上部大口井用作回灌井,井深8.0~30.0m,全部采用钢筋骨架缠丝滤水管,井径分为1000mm、1600mm、1800mm;下部管井用作抽水井,井管安装在地下20.0~70.0m,井径426mm,采用钢板卷焊接钻孔缠丝滤水管,安装在地下45.0~68.0m,主要抽取Q1含水层地下水。

为了进行对比,设计了1眼常规井C2,即目前沈阳普遍采用的回灌井结构。该井井径529mm,井深85.0m,滤水管结构为长度81.0m,上部井壁管长度4.0m。复合井与常规井的有关井结构数据见表1。

2.3 复合井抽灌试验

本次利用复合井进行同井抽水试验与回灌试验。抽水设备为深井潜水泵(250QJ160-40),水泵下入深度40.0m左右。常规井只进行了单井回灌试验。抽水、回灌试验按稳定流方法进行,延续时间均为24小时。采用水平螺翼式水表计量。

3 结果与分析

3.1 试验结果

本次主要对复合井的抽水量和回灌量进行试验,结果见表2。

3.2 复合井的井结构对抽水量影响对比分析

将10眼复合井(F1-F10)的抽水井抽水量进行对比,结果见图2。从图2可以看出其井出水量相差不大,总体来看复合抽水井单井抽水量在90~105m3/h之间,9~10眼井即可满足水源热泵工程的需水量要求。通过分析可以看出F2井抽水量为130m3/h是由于在潜水含水层中36~41.5m处安装了5.5m长滤管,因此造成抽水量比其他复合抽水井水量要大。F7复合抽水井抽水过程中为了增加抽水量,换大扬程水泵(流量125m3/h,扬程48m,此前用水泵均为160m3/h,扬程25m),抽水结果为100m3/h。F10井抽水量为130m3/h是由于在33~64m处安装了31m长的滤管,较其它滤管长约10m左右,因此造成抽水量比其他复合抽水井水量要大。

由此可见复合抽水井滤水管长度越长越有利于增加出水量;抽回水井滤水管间距的不同,各复合抽水井的抽水量也有所差异;此外从表1也可观察出,抽水井滤水管在地层中安装的位置也影响着抽水量的大小,结合该区域含水层特性,上更新统承压含水层由于比下更新统承压含水层颗粒松散,渗透性好,反映出抽水井滤水管在上更新统承压含水层中安装长度越长,抽水量相对越大。

3.3 复合井的井结构对回灌量影响对比分析

3.3.1 不同井径对比分析

本试验复合井的回灌井井径分别采用1000mm、1600mm、1800mm,与井径为529mm的常规井,各井回灌量试验结果对比见图3。

从图3中可以观察到,回灌井滤水管长度相同,滤水管直径越大,回灌量也就越大,表明回灌井井径对回灌量也有一定影响。并且从回灌量上可以看出复合回灌试验结果大多都要优于常规井。

3.3.2 不同滤水管长度对比分析

本次试验还对比了回灌井不同滤水管长度对回灌量的影响。设计的回灌井滤水管长度有8m、30m、20m、81m。回灌试验的结果见图4。

从图4中可以观察到,回灌井滤水管井径相同,滤水管长度越长,其回灌量越大,但常规井C2的滤水管长度尽管为81m,但反映出回灌量不是最大,由于常规井C2的井径为529mm,较复合井井径要小,但滤水管长度达到一定值后对回灌量增加的幅度并不是很明显,并且加大了施工难度,增加了施工费用。

3.3.3 不同抽回水井过滤器间距对比分析

根据表1可知各复合井抽回水井过滤器间距的具体数据,将回灌试验得到的各井的回灌量结果进行联合对比见图5。

从图5中可以直观的看出,随着抽回水井过滤器间距的增大,回灌量却呈下降的趋势,这表明抽回水井过滤器间距对回灌量影响较大,间距越小其回灌量受到抽水井影响的程度也就越大。虽然间距越小有利于回灌量的增加,但抽水和回灌在含水层同一垂直方向上不同深度处同时发生,有发生热贯通的可能性。

总之,通过分析可以了解到复合井的回灌量普遍好于常规井。复合井回灌滤水管长度相同,井径越大,回灌量越大;复合井井径相同,滤水管长度越长,其回灌量越大;复合井抽回水井过滤器间距越小,回灌量受到抽水井影响的程度也就越大,应合理设计抽回水井过滤器间距,以减小抽回水井之间的相互影响,避免发生热贯通现象。

4 结论

根据试验结果分析,采用复合井可满足该项目工程对抽回水量的要求,本项目由于采用复合井,解决了由于按照常规井布设空间不足的问题,基本上达到采暖设计要求。该工程已应用并跟踪了两个采暖期,运行正常。

此外,复合井的井结构对抽回水量有较大影响,尤其是对回灌量的影响,即在其它井结构因素相同的情况下,复合回灌井滤水管直径越大,其回灌量越大;滤水管长度越长,其回灌量越大;抽回水井过滤器间距越小,回灌量受到抽水井影响的程度也就越大,因此采用合理的井结构可使地下水源热泵取得良好回灌效果。

复合井结构在本项目地下水源热泵工程中得以应用,要结合具体地区含水层结构特点来进行,此外要严把水源热泵井的施工和洗井过程质量,以防出现堵塞等问题,从而获得更好的回灌效果。

水源井工程 篇2

[摘要]文章详细阐述了七爷艾力嘎查饮水安全工程水源井的设计内容。

[关键词]饮水安全;水源井;设计

1工程概况

七爷艾力嘎查隶属于科左中旗乌斯吐苏木,总面积为17.34km2,其中,耕地面积850hm2。科左中旗位于大兴安岭东南边缘,属西辽河平原的东北部分。有西辽河、新开河、乌力吉木仁河流过,其中,新开河自西向东,折转东南纵贯全旗。沿河地势起伏。七爷艾力嘎查供水区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变化明显,春季短促回暖快,刮风日数多,蒸发大干旱;夏季短而炎热,受季风影响雨量集中,雨热同步;秋季短暂降温快降雨少;冬季寒冷而漫长。多年(1959~)平均气温5.9℃,多年平均降水量423.7mm,多年平均蒸发量1897.4mm(20M蒸发皿),最大冻深度1.8m。无霜期138d,最大风速24m/s,多年平均风速4.0m/s。

2水文及水文地质

科左中旗乌斯吐苏木七爷艾力嘎查境内境内主要河流为西辽河。西辽河干流多年平均径流量16.51亿m3,保证率P=50%的多年平均径流8.29亿m3;保证率P=75%的多年平均径流4.55亿m3;保证率P=95%的多年平均径流1.52亿m3。供水区所在区域普遍分布第四系孔隙潜水和上第三系层间孔隙承压水。第四系孔隙潜水含水层(组)主要为中更新统大青沟组中粗砂、中细砂层、次为上更新统顾乡屯组中细砂、粉细砂层。含水层累积厚度60~80m,单井涌水量大于1000m3/d(降深5~10m),水位埋深一般2~5m。上第三系孔隙承压水,为大安组、泰康组由粗到细的`两个韵律层分别组成含水层与隔水层。承压水头较浅,为4.0~4.28m,径流条件好。埋藏在20~160m以下,是区内较为丰富的地下水资源。

3设计参数

(1)工程类型。供水量32.67m3/d,小于200m3/d,本供水工程为Ⅴ型。(2)供水保证率。设计取水量的保证率为95%。(3)用水标准。居民生活用水定额55L/人d,管网损失水量和未预见水量按上述用水量之和的10%计算,设计年限15a,人口自然增长率3.47‰,定时方式供水时变化系数3.5,日变化系数1.3。供水范围为科左中旗乌斯吐苏木七爷艾力嘎查,现有512人,设计供水人口540人。(4)设计规模。供水规模由居民生活用水量、公共建筑用水量等组成。

4供水方式

供水区采用集中式供水,以地下水为供水水源,

5水源工程设计

煤矿水源井无线视频监控终端设计 篇3

煤矿生产和生活供水系统主要由矿区的水源井群构成, 因此, 对水源井群的统一调度与监控是煤矿安全生产运营的重要保证。目前国内的水源井监控主要是SCADA (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 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 系统[1]。参考文献[2]基于DSP设计了水源井RTU (Remote Terminal Unit, 远程终端控制系统) , 利用无线电台进行数据传输;参考文献[3]基于数传电台设计了煤矿水源井群监控系统, 实现了泵机的实时检测与水源信息采集;参考文献[4]基于PLC采集传感器数据, 并通过工业以太网将数据传到上位机。上述水源井监控的信息主要是数据信息, 由于受数传电台或GPRS的传输速率限制, 无法对水源井周边的视频信息进行监控。为了更好地管理和保护水源井, 本文对现有水源井监控系统进行优化, 加入实时视频监控部分, 采用3G的TD-SCDMA无线宽带网络传输视频流, 提高了系统性能, 实现了对水源井的多功能监控。

1 水源井无线视频监控系统架构

水源井视频监控系统架构如图1所示。摄像机通过同轴视频电缆将视频图像传输到控制主机, 操作人员可通过主机改变水源井的监控模式。监控模式分为2种:一种是可选择的视频监控, 如无异常则不需要传输视频数据, 只监控水质数据信息, 发现异常则发出视频需求信号, 再由主控制器采集视频信息并压缩传输;另一种是实时同步视频监控, 即24h无间隔地实时传输数据和视频信息。在接收端, 视频监控服务器对数据进行处理, 利用特殊的录像处理模式, 可对图像进行录入、回放、处理等操作, 使录像效果达到最佳。经视频监控服务器处理的数据可根据需要通过水务局局域网或互联网查看。

2 H.264视频信息处理和传输

H.264 的编码结构如图2 所示。综合现有的硬件资源、实现难度等因素, 设计中仅采用了帧内预测方式。采集到的视频图像经初步处理后首先存入SRAM中, 然后以MB为单位从SRAM中读取;同时根据其所在图像的帧内位置读取重建帧中的参考像素进行帧内预测;并将预测宏块与当前宏块相减, 得到预测残差数据。对残差图像进行整数DCT (离散余弦变换) 或Hadamard变换, 变换后进行量化。量化的输出数据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进行重排序、熵编码, 输出压缩码流;另一部分经过反量化和逆整数DCT或Hadamard变换, 生成重建帧, 供下一次帧内预测参考。

在视频采集发送端, 对输入的视频信息进行编码压缩, 得到相应的编码视频流后, 按所选择的数据封装方式将视频码流封装成IP包, 再进行相应的信道编码和调制后, 通过无线信道传输。接收端进行解调和信道解码后对IP数据包进行解包分析, 得到视频码流后再进行视频解码, 在接收端输出重建的视频信号。

3 水源井无线视频监控终端的实现

3.1 视频采集模块

视频解码芯片ADV7181B输出的数字视频数据通过8位总线TD DATA [7:0]传输给FPGA, FPGA通过视频解码模块从视频数据中识别出有效数据。ADV7181B输出标准的ITU656 格式的数据, Y∶U∶V=4∶2∶2, 分辨率为720×576 (PAL) , 输出像素时钟为27 MHz。在ITU_656_decoder实际逻辑判断中, 主要是对行起始标志码 (SAV) 和行结束标志码 (EVA) 进行判断和检测。视频解码文件完成的任务:通过SAV信号来判断接下来的数据是否为有效视频数据, 如果是, 则进一步分离出有效数据的同步信号oDVAL和有效数据Y、Cb、Cr。为了本地显示, 需要把视频信号进一步转化成RGB信号, 则要先对YCbCr 4∶2∶2进行延时处理, 通过复制前面的像素点, 使YCbCr 4∶2∶2转成YCbCr 4∶4∶4。

3.2 视频压缩模块

H.264 视频编码以宏块为基本处理单位, 当SRAM中存储了一帧截取的图像数据时, 视频编码器通过YUV控制模块从SRAM中读取一个宏块的像素, 将之转化为Y∶U∶V=4∶2∶0格式, 并将亮度信号和色度信号分别送入预测模块进行处理。若当前宏块的边缘预测像素可用时, 边缘预测像素也由YUV控制模块输出到帧内预测。若使用帧内预测方法, 则不进行帧间预测部分的判断。将经过帧内预测的数据流送入DCT变换以及量化模块, 分2次输出给不同接口, 其中一路经过重排序及熵编码处理, 形成H.264标准码流;另一路作为图像的重构, 经过反变换、反量化和环路滤波处理。重构后的图像用于预测下一个宏块。补偿重构模块的任务是将反变换和反量化的残差与对应的预测结果相叠加, 同时将亮色比从Y∶U∶V=4∶2∶0转换成Y∶U∶V=4∶2∶2, 写进SRAM中的重构帧缓存区。

3.3 视频无线传输模块

无线视频传输模块实现的功能是封装编码数据, 通过TD-SCDMA网络将视频数据传输到客户端, 客户端可以是PC机或3G手机终端。3G模块采用的是SIM5218。通过向SIM5218A发送AT命令可以对它进行设置, 并与中国移动建立连接, 连接Internet。在开发板上对数据进行分组打包, 通过USB接口传递给SIM5218A无线发射模块并传送出去。在传输的过程中, 首先要完成SIM5218A无线发射模块到基站的PPP链路层的连接, 然后才能实现传输层的UDP协议, 最后在应用层完成视频数据的传输。

4 水源井无线视频监控终端测试

以DE2 开发板为核心硬件平台, 配合使用PAL制摄像头、本地LCD显示和3G TD无线传输模块实现了视频数据的采集、压缩、传输及显示。

上位机软件通过C++Builder编写, 其功能是和视频监控前端建立连接, 接收来自视频监控前端的视频数据, 并在视频监控终端显示。测试时视频监控终端向视频监控前端发送了3次连接请求, 视频监控前端连续3 次接受视频监控终端的请求。3次采集视频图像的大小分别为68 419, 81 865, 69 843Byte。采集图像的字节大小与图像的像素点有关, 像素点越多, 发送的时间越长。

5 结语

水源井无线视频监控系统实现了对水源井的视频实时监测功能。视频监控系统前端采用PAL制式摄像头采集视频数据;在DE2 开发板的主芯片EP2C35 中设计并实现了视频解码模块, 优化了H.264压缩模块, 实现了数据接收和发送任务调度功能。测试结果表明, 该系统能够满足视频信息的采集与传输需求, 实现了对现有水源井监控系统的优化。

参考文献

[1]杨乾.基于ARM的煤矿水源井监控系统[D].淮南:安徽理工大学, 2009.

[2]赵庆元, 高瑞.基于DSP的水源井无线安全监控系统[J].煤矿机电, 2011 (2) :102-104.

[3]曲立国, 黄友锐, 唐超礼, 等.基于无线网络的煤矿水源井群监控系统设计[J].工矿自动化, 2012, 38 (10) :7-10.

[4]谭一川, 槐利, 程玉龙, 等.煤矿生产用水监控系统设计[J].工矿自动化, 2012, 38 (10) :10-13.

[5]陈志星.基于NiosⅡ的视频采集系统设计[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 2010.

[6]余兆明, 查日勇, 黄磊, 等.图象编码标准H.264技术[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6.

[7]万帅, 王新岱.新一代视频压缩标准H.264.[J].中国有线电视, 2003 (18) :72-75.

水源井工程 篇4

第一章

编制说明

一、说明

二、编制依据和原则 第二章

工程概况 第三章

施工准备

一、资料准备

二、材料准备

三、施工现场准备 第四章 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案

一、施工测量

二、土方开挖

三、钢筋工程

四、模板工程

五、混凝土工程

六、砌筑工程

七、脚手架工程

八、土方回填

九、内装饰工程

十、防水工程 第五章

质量保证措施

第六章 安全技术措施和保证制度

一、安全技术措施和保证制度

二、安全生产措施 第七章 冬季施工措施

一、砌筑工程

二、土方工程

山西潞安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古城矿井

水源井10/0.4kv变电所

第一章 编制说明 第一节 编制说明

本工程施工组织方案依据水源10/0.4kv变电所、施工图纸及挡土墙、围墙施工图纸及现场施工条件,结合我公司的实际情况,遵循国家颁发的有关施工规范、验收标准和设计要求进行编制。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及水源井10/0.4kv变电所运行的要求,我们始终围绕“缩短建设工期,力争早日交付”这个中心,在施工措施中时时抓住“确保质量”这条主线,紧紧抓住提高工程质量这个关键环节,为业主提供高标准、高质量的建设精品。

本工程质量标准为合格工程。第二节 编制依据和原则

一、编制依据

1、本工程设计图纸。

2、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版)。

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2002)。

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版)。

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7、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8、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03G329-1)。

9、多层砖房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抗震节点详图(03G363)。

二、编制原则

1、方案科学、进度计划合理,施工技术和工艺先进。

2、分部、分项工程符合相关质量评定规范要求。

3、保证工期、安全施工、质量第一。

第二章 工程概况

1、本工程为古城水源井场地10/0.4kv变电所,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长18.8m、宽8m、层高5.2m、建筑面积为150.4m2。内外墙除特殊注明外均为加气混凝土块,外墙厚250mm,内墙200mm。

2、本工程的设计基准期为50年。建筑耐火等级:二级,建筑物抗震等级三级。

3、本工程室内外高差300。挡土墙长112.5m、宽0.75m、高约4m,采用M7.5水泥砂浆砌片石,M10水泥砂浆勾缝;挡土墙边设M7.5水泥砂浆浆砌石碎落台和浆砌石排水沟。围墙长115m、高2.2m,采用实心砖M7.5水泥砂浆砌筑。

第三章 施工准备

1、资料准备

(1)项目总工组织各专业技术人员认真学习设计图纸,领会设计意图,做好图纸会审。

(2)针对本工程特点进行质量策划,制定特殊工序、关键工序、重点工序质量控制措施。

(3)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报上级总工审批后组织实施,依据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技术措施,做好技术交底,指导工程施工。

(4)依据施工测量方案,将场外坐标引入场内作半永久性控制桩。

(5)编制施工预算,提出主要材料用量计划。

2、材料及半成品准备工作:

根据预算提出材料供应计划,编制施工使用计划,落实主要材料,并根据施工进度控制计划安排,制定主要材料、半成品及设备进场时间计划。

3、施工现场用水、用电布置:(1)施工用水采用水车拉水。(2)施工临时用电:

水源井场地施工,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状况,决定从下李高乡供电线杆引入施工现场来布置施工临时用电的线路走向、配电箱的位置及照明灯具的位置。第四章 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案

(一)施工测量

1、施工测量的准备工作:

(1)了解工程的总体布局、定位及标高情况。(2)对图纸进行校核。(3)确定放线精度。2、建筑定位放线:

(1)建筑物平面控制网的测设:建筑物平面控制网的定位依据为设计给定的施工图纸中的规划线;根据甲方给定的坐标点、标高点、定位水源井场地坐标、标高。

(2)施工层抄平前,应校核传递标高点,校差小于3 mm时,取平均点引测水平线;抄平时将水准仪放在测点范围的中心位置,进行一次精确抄平,水平线的标高允许误差为±3 mm。

(二)土方开挖

1、施工准备:

(1)审查设计图纸,核对平面尺寸和坑底标高,摸清地下构筑物及地下管线分布情况,与甲方确认。

2、基坑开挖程序:

测量放线 → 柱基础与挡土墙同时开挖施工→ 人工清槽。

(三)钢筋工程

1、原材料:钢筋进场应备有出厂质量证明。2、钢筋保护层:

基础:40mm; 楼板、屋面板、:15 mm;地下梁:35 mm;地上梁:30 mm;柱:35 mm; 3、钢筋加工配料:

(1)钢筋在钢筋棚加工配料,运至施工现场后绑扎成型。(2)钢筋加工前,应将钢筋表面油渍、铁锈、漆污、冰块、积雪等杂物清除干净。(3)柱钢筋: 框架柱合模以后,对上部伸出的钢筋进行修整,柱立筋用内侧定位箍和外侧定位箍内外夹紧。并在上部绑一道临时定位箍筋,浇灌框架柱混凝土时安排专人看管钢筋,发现钢筋位移和变形及时调整。

4、每项钢筋工程绑扎完成后,必须经监理验收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四)模板工程

主体工程要达到清水混凝土的目标,主要依靠模板设计合理,安装精度高,拆模时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方法正确。该工程全部采用新模板。

1、(1)楼板模板:

面板采用15 mm厚的防水竹胶板,次龙骨用50×70 mm白松木方,间距400 mm,主龙骨用70×100 mm白松木方,间距950 mm。为满足板面平整度的要求,全部木方用压刨将接触板面的正、反面刨平。阴角单独配制阴角模,阴角模与墙面相接处夹5 mm厚海绵条。模板缝隙用胶带封严。(2)独立柱模板:

柱模板采用胶合板配木方,配模时优先选用通用、大规格模板,梁柱接头处在柱模上按梁底标高留好槽口。柱模外侧用钢管加顶托与四周脚手架支撑,柱模根部内侧预插短钢筋头,然后垂直柱模焊接与柱同宽的钢筋,从内部将模板固定。

柱模四角用木方刨平后包角,并在拼装前粘贴好海绵密封条,以防漏浆。

2、支、拆模工艺流程:

模板拼装 → 刷脱模剂 → 弹模板位置控制线→ 模内杂物清理 → 柱体复线 → 找平或铺胶条 → 钢筋、管线、盒、洞预埋隐检完毕 → 支外侧模板 →→ 支内侧模板 → 支钢管斜支撑 → 调整加固模板 → 预检模板并签字 → 砼浇筑 → 养护 → 检验砼强度 → 拆模申请 → 审批申请 → 拆模 → 修整模板 → 刷脱模剂 → 码放模板 → 进入下一循环。3、模板拆除:

(1)非承重模板拆除时,结构混凝土强度应不低于1.2Mpa(冬施不低于4.0Mpa)。

(2)承重模板拆除时混凝土强度100%。

(3)拆模顺序为后支先拆,先支后拆,先拆非承重模板,后拆承重模板。

(4)拆模时不要用力过猛过急,拆下来的木料要及时运走、整理。

(五)混凝土工程

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

1、商品混凝土的运输。混凝土搅拌车数量应根据运距和浇筑速度合理配置,以满足混凝土浇筑,且通过计算确定每次浇筑混凝土所需要配备的运输车台数,确保现场混凝土连续进行,避免在施工过程出现不必要的施工缝。

2、商品混凝土进场及浇筑过程的现场管理

1)商品混凝土运到工地后要对其进行全面的=仔细的检查,若混凝土拌合物出现离析、分层等现象,则应对混凝土拌合物进行二次搅拌。

2)对到场的混凝土实行每车必测塌落度,由现场工程师组织实验员对塌落度进行测试。并做好测试记录。若不符合要求时应退回搅拌站,严禁使用。

3)现场工程师应详细记录每车混凝土进场时间、开卸时间、浇筑完成时间,以便准确了解供应及浇筑过程中混凝土质量能否得到有效保障。

(六)砌筑工程

1、砖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应规格一致,有出厂证明和试验报告单、合格证书。

2、砂浆严格按照配合比过磅配制,计量要准确,采用机械拌制,搅拌时间不得少于1.5分钟,±0.000以下采用M10水泥砂浆砌筑,±0.000以上采用M7.5混合砂浆砌筑。

3、砌体砂浆必须饱满密实,砌体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小于80%。

4、挡土墙基础、墙面、墙顶应选用较大的石料砌筑,浆砌挡土墙采用错缝砌筑,填缝必须紧密灰浆应塞填饱满;挡土墙外露面采用水泥砂浆勾缝,墙顶采用M12.5号水泥砂浆勾平缝。

5、围墙砌筑在挡土墙上平面,选用建筑构造通用图集88J9-1(室外工程-围墙、围栏)2.2m高Q2型砖围墙。

6、场内铺砌场地边沿设路缘石

(七)脚手架工程

搭设要求:

因施工主要在冬季需搭设暖棚;采用(满堂红)脚手架搭设;立杆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对接连接,相邻两立杆接头应错位,不小于500 mm,且应不在同一步内。满堂红脚手架用碗扣式脚手搭设以作为楼板混凝土模板的支撑系统。碗扣式脚手架的立杆间距0.9 m、横杆步距1.2 m。碗扣式脚手架的搭设顺序:基础处理 → 立杆 → 横杆 → 接头锁紧 → 上层立杆 → 立杆连接销 → 横杆 → 可调托撑。

(2)脚手架搭设到设计高度后应对脚手架进行全面检查,内容有:

1)基础是否有不均匀沉降和下陷。2)立杆底座和基础是否接触良好。3)全部节点的碗扣质量。4)荷载是否符合要求。

脚手架的搭设作业必须在统一指挥下,严格按方案或规范要求进行操作。架体结构符合要求,各节点连接可靠,剪刀撑、斜杆、连墙杆等随搭升的架子及时设置。脚手架采用的钢材和构件不得使用无产品合格证的产品,同时做好材料的检查、挑选,主要承重杆件不得使用变形弯曲、锈蚀的钢管,同时对有缺陷的螺丝扣严禁使用。脚手架搭设完成后,必须经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外架工程管理人员、安全员及其他有关人员会同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安全防护架遵照安全施工规范的要求,用钢管加竹笆及密目网搭设,各层周边围护架、安全通道、顶棚遮挡架等。装饰施工时设全封闭式安全网和安全兜网。

(八)土方回填

1、水源井场地自然地坪标高为919.849(平均标高)、设计室外地坪标高为922.00;因此、水源井场地需回填土。回填土包括、配电所室内外、场地回填。回填前应检测土质内不得含有有机杂质。回填土压实系数大于0.94.2、回填土施工因进入冬季应分层铺摊,每层铺土厚度控制在250 mm内。

3、挡土墙墙体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时方可回填墙背填料,墙背回填应分层夯实回填,挡土墙两侧均填土时应对称夯填。

4、墙趾部分的基坑,在基础施工完后应及时回填夯实,并做成外侧斜坡,以免积水下渗,影响墙身的稳定。

5、水源井场地回填土均由场外进入,回填土采用反铲挖掘机挖、装、5T自卸汽车运入(2KM内)。

(九)内装修工程

1、内墙面喷涂料:

(1)施工前应对基层进行全面检查验收,管线洞口修补平整,如基层有缺陷应在刷浆前认真处理、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作业,杜绝刷浆后进行其它补修工作的现象。

(2)认真做好清理基层,确保填补缝隙、满刮腻子、打砂纸磨光、分遍刷浆等每一道工序质量。

(3腻子应坚实牢固,不得有起皮裂缝等缺陷,腻子较厚的要分层刮磨要求手摸平正光滑无挡手感,有防水要求的墙面应采用防水腻子刮抹,刷浆每遍涂层不应过厚,涂刷均匀,颜色一致。

(十)防水工程

屋面采用4厚SBS改性沥青卷材防水与3厚SBS改性沥青防水涂膜; 施工要求:

(1)防水工程必须由防水专业队施工。(2)做防水层时基层含水率符合规范要求。

(3)防水材料应有合格证,现场取样复试合格后才能使用。(4)在施工前将基底清理干净,尤其是阴阳角处、管根处等部位不得有尖锐杂物存在。

(5)防水层作完后,蓄水24小时无渗漏后再做面层。第五章 质量保证措施

1、制定完善、有效的质量保证措施,加强质量意识教育,提高质量意识,公司和项目部采用多种方法加强对职工的质量意识教育,使每个职工都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以实际工作做好质量管理。

2、进行质量目标教育、宣传、制定质量达标计划,开展质量管理活动,实行全企业、全过程、全动员的“三全”管理,提高全体施工人员的工作质量,保证质量目标的实现。

3、运用多种检测手段,加强质量管理。

A、严把原材料质量关,对各种原材料和各种试件进行认真检查评定,不合格的材料不准进场。

B、实行工程质量与经济承包责任制挂钩,建立质量奖罚评定分析、优奖劣罚。搞好技术交底,强化质量意识。

C、组织有关人员熟悉图纸,学习有关规范,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使作业人员达到熟悉设计意图,了解施工方法,掌握技术要领,明确质量要求目的。

D、严格测量,监测复核制度。设立专门测量、复核小组,施工初期完成测量控制桩及水准点的测设,由甲方复查签证后,方可进行施工,以确保测量定位的准确性,施工过程中,要会同甲方对基底高程,轴线位置进行测量、监测,确保工程质量。

4、严格质量管理目标:在严格执行施工规范、施工图纸的基础上,认真执行公司“关于保证建筑工程质量若干统一规定”,严格执行全国统一验评标准。

5、项目部要严格执行《质量否决权制度》,项目工程师和专职质量员在质量保证体系中要行使质量控制、质量否决权、返工权、奖罚建议权,对质量评定负责。

6、工程质量实行指标预控管理,项目部严格按下达的指标进行交底、监督、检查验收,把指标量化,并与资金分配挂钩考核。

7、工程技术资料要与工程同步,上一道工序经验收签字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工序完成后,工程资料亦整理完成,不得事后填补。

8、制定严格的成品保护措施,提高成品保护意识,并派专人进行监督、管理,违者必究。

9、工程交工后,严格按保修承诺进行服务,特别是对重点项目进行跟踪管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10、原材料要有出厂合格证、试验报告;钢材、水泥均采用大企业的合格产品,确保工程质量。

11、项目组织机构图见附页:

12、主要施工机械配备见附页:

第六章

安全技术措施和保证制度

质量为本,安全为魂。“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党和政府一贯的安全生产方针,抓好对职工及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是提高职工的行为安全,防患于未然的治本之举,同时必须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在施工中坚决杜绝一切不安全因素,保证施工人员和校内人员的安全与健康,确保本工程施工安全。

一、安全技术措施和保证制度

1、建立健全各级各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责任落实到人,各项经济承包及分包合同均有明确的安全指示和奖罚办法。

2、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制定施工方案和下达施工计划时,必须同时制定和下达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无安全措施技术交底,不得施工。

3、生产工人应掌握本工种操作技能,熟悉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经考试合格,持证上岗,认真建立“职工安全教育记录卡”,及时做好记录。

4、中小型施工机具均必须专人使用,专人保养,并挂安全操作牌。

5、夜间施工设备足够的照明,电力线必须由电工人员架设及管理。

二、工程安全措施 土方工程

1、做好土方开挖中机械设备的组织指挥工作,土方回填应自下而上分层进行。严格按要求放坡,操作时应注意土壁的变动情况,发现裂纹和局部坍塌现象,应及时进行支撑,并注意支撑的稳固和土壁的变化。

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按照三相五线制,实行两级漏电保护的规定,合理布置临时用电系统,现场所用配电箱应符合部颁标准的规定,并经检查验收后方可使用。

第七章 冬季施工措施 根据该工程的实际情况,施工进度计划安排,施工主要在冬季,为确保冬季施工的质量,水源井变电所在施工现场采用彩条布搭设保温棚,生炭火炉4台,安排专人24小时看管;保温棚面积基础外边线+1.5米,保温棚高度建筑物总高+2米。所用砼浇注完成后均采用薄膜掩体、草袋敷面确保工程施工质量。

(一)砌筑工程

1、砌筑用的砂浆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并掺防冻剂,用温水拌和,不使用无水泥拌制的砂浆。

2、冬期每日砌筑后,及时在砌筑表面采用草袋保温被进行保护性覆盖,砌筑表面不得留有砂浆,继续砌筑时,应扫净砌筑表面。

(二)土方工程

1、沟槽开挖后不能及时施工时,要用阻燃保温被覆盖,防止地基土受冻。

2、土方回填时每层虚铺厚度比常温时减少20%-25%,预留沉陷量比常温施工时增加。

3、冻土块粒径不得大于15cm,且应均匀分布。

水源井工程 篇5

随着油田开发规模扩大,生产用水越来越多,由于地下水资源有限,水位下降,同时长庆油田水源井平均井深850m,现有的物位测量的方法也很多[1,2,3,4],但在水源井适应性差,近年来出现水源井空抽,烧泵等现象,导致水源井故障率高,影响了油田正常注水。电容式物位测量法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测量物位的方法。但是电容式物位测量方法有一个致命的缺陷,易形成虚假物位,产生很大的测量误差,正是这一点妨碍了电容式物位仪表的更广泛地应用[5]。为了实现水源井生产参数采集、控制潜水泵运行,实时掌握地下水文地质和水资源情况,保障油田正常注水,开展了水源井动力载波液位测试技术,实时监测水源井动静液位,地面控制装置根据液位变化,自动优化水源井工作制度,起到保障水源井正常运行,为油田精细注水提供技术支撑。

1 动力载波液位测试技术研究

水源井动力载波测试技术主要包括井下动力载波液位测试仪和地面控制柜。井下动力载波液位测试仪将井下压差液位计监测的动静液位信息通过动力载波加载在潜水泵动力电缆传输,地面控制系统根据液位变化,自动优化水源井工作制度。

1.1 工艺原理

通过压力传感器测试水源井油套环空压力变化,通过信号耦合器将压力信号转换为电流信号,并且通过载波技术将电流信号加载在潜水泵动力电缆传输至地面控制器。如图1。

1.2 动力载波液位监测仪研制

动力载波液位监测仪结构动力载波液位监测仪由压力传感器、供电电源、信号耦合器组成,如图2所示。

①井下信号耦合原理

井下信号耦合原理(如图3),控制电路将采集到的压力及温度信号编码后,以一定频率通过T1变压器耦合至三相动力电缆上,将信号通过此相火线传输至地面解调。

②井下供电基本原理

水源井动力载波液位测试仪长期在井下工作,耗电时间长,有效的电源供给是首要考虑的问题。为保证其正常工作,本系统采用从外部动力电缆借电方式,动力载波液位监测仪由三相动力电缆供电,一根引出线通过密封过线孔与潜水电泵并联于动力电缆上。

动力三相动力电缆其中A相通过整流后为井下电路提供充足的电能(如图4)。通过隔离变压器T0变压、整流获得一定直流电压,再采用AC/DC反激变换器作为井下数据采集系统的电源。

1.3 改进与完善

低压动力载波技术存在阻抗随负载变化大、信号衰减大的问题[6,7]。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以下两方面开展相关的改进。

如图3,在井下耦合原理电路图中增加隔直电容C1,用以减少此相火线对地的直流漏电流。从而增强井下耦合信号的能力。同时在控制变压器T1增加匝数比,提高功率放大电路的输入电流,提高耦合信号的强度,满足了地面信号解析要求,增加了抗吸收性能,解决了井下信号衰减问题。

如图1,在井口加零线载波阻断器,阻止信号传输到电网中,增强地面监控系统对井下液位监测仪信号检测性能。

1.4 主要技术指标

对载波工作原理、精度、压力和密封等分别通过室内实验,实验证明,动力载波液位监测仪精度在2%,能承受5MPa压力。

2 现场应用及效果分析

2014年动力载波液位监测技术在长庆油田水源井试验8口井,平均沉没度114m,测试误差3%以内。在董志X水源井,对比丈量油管长度与仪器测试沉没度变化值来验证仪器测试误差,通过对比验证,动力液位测试仪误差在3%以内。

3 认识与建议

①通过动力载波液位测试仪研制,形成了水源井动力载波液位测试工艺技术,掌握了水源井液位变化情况,为水文地质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

②动力载波仪掌握了水源井液位情况,指导水源井设置合理潜水泵下泵深度。

③现场试验证明,动力载波液位测试工艺技术具有测调精度和成本低高的优势,为保证水源井正常生产技术支撑。

④动力载波液位仪还需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与动力电缆连接密封方式,确保动力电缆的防水性能。

摘要:随着油田开发规模扩大,生产用水越来越多,由于地下水资源有限,水源井水位下降,又缺乏有效监测手段,导致水源井故障率高,影响了油田正常注水。针对这种情况,结合动力载波通信技术,开展水源井动力载波液位测试技术研究,该技术利用动力载波技术传输水源井井下液位信息,地面控制系统根据液位变化,自动优化水源井工作制度。2014年,长庆油田在8口井开展试验,现场应用证明,水源井动力载波液位测试技术,准确测量水源井的液位,精度在3%,同时减少了传统的信号传输电缆,降低了成本。

关键词:动力载波,液位,测试仪,研制与应用

参考文献

[1]任开春,涂亚庆20余种液位测量方法分析[J].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2003(5):12-16.

[2]张宁,黄杨,李建双.关于物位计测量方法的研究[J].计量学报,2008,29(4A):104-106.

[3]葛君山.液位检测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航电技术,2013,33(2):43-45.

[4]陈平,沙训,罗晶.射频导纳电容式物位测量仪的研究[J].表技术与传感器5,2006(7):19-20.

[5]陈晓竹,陈乐.电容式物位计中挂料问题的研究[J].计量学报,2000,21(2):157-160.

[6]冯玉峰,张超.电力线载波油井通信系统[J].电子科技,2012,25(2):74-77.

水源井工程 篇6

对水源井供水系统进行优化, 采用变频调速器进行供水, 控制效果好, 能优化电潜泵运行状态, 及时调整运行参数, 自动调节供水需要的量, 从而提高了电潜泵的功效, 解决了油田水源井存在的问题。

1 供水系统主要设备配置

水源井供水系统主要设备包括:变频调速器 (由西门子可编程控制器PLC及其扩展模块、人机界面触摸屏、ABB-AC510变频器、软启动器、低压电器等组成) 、电动机和电潜泵、出口压力表和流量计、测水位液位变送器、单通阀和闸阀、出水管线、储水罐, 水源井供水系统见图1。

2 变频调速器控制电潜泵设计

针对油田水源井发生节流现象, 设计一种变频调速器控制电潜泵流程, 见图2。

如图2所示, 由压力变送器、可编程控制器 (PLC) 、变频器、电潜泵以及驱动电潜泵的异步电动机组成一个完整的变频调速器控制电潜泵系统。其中, 电潜泵与异步电动机做成为一体。该控制系统通过安装在管道上的压力变送器实时地测量参考点的压力, 检测出水管线的出水压力, 并由压力变送器将其转换为4~20 m A的电信号, 此检测信号是实现变频控制的关键参数。由于电信号为模拟量, 故必须通过PLC的A/D转换模块才能读入并与设定值进行比较, 将比较后的偏差值进行PID运算, 再将运算后的数字信号通过D/A转换模块转换成模拟信号作为变频器操作面板的输入信号, 控制变频器的输出频率, 从而控制异步电动机的转速, 进而控制电潜泵连接的出水管线的水量, 最终使管道压力恒定, 实现变频调速控制。电潜泵功率因数可提高到0.95, 综合节电率达到20%以上, 改善了电潜泵供电电源质量, 保证了电潜泵的功率与实际负荷相匹配, 达到系统节能运行的目的, 同时减少了供电线路的损耗, 增加了变压器带载能力。另外, 当变频器出现故障时, 异步电动机与软启动器连接, 变频软启动能使电潜泵启动平稳, 减少对电网和机械设备的冲击。

3 应用效益计算

2012年11月, 在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三采油厂油坊庄作业区油385水源井安装1台变频调速器, 电潜泵型号YQS200-55, 功率55 k W, 扬程550 m, 泵挂256 m, 实际排量15 m3/h。

3.1 安装前后节电计算

依据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 6275—2007《油田生产系统节能监测规范》【1】、SY/T 6422—2008《石油企业节能产品节能效果测定》【2】和SY/T5264—2012《油田生产系统能耗测试和计算方法》【3】对水源井供水系统优化进行测试和评定, 见表1。

通过对比, 日节电量262.3 k Wh。以电费0.8元/k Wh, 水源井有效工作时间按360天计算, 油385水源井供水系统应用变频调速器每年可节约电费62 952元。

3.2 变频调速器安装前后供电系统负载侧能耗分析

电潜泵使用变频调速器后, 能减少线路损耗及变压器的铜损。

式中:为线损;P1为变频前功率;P2为变频后功率。

由公式 (1) 得出变频调速器投入后有功线损降低率为85.4%。

根据测试数据, 变频调速器投入前、后的功率因数为:变频前0.889, 变频后0.996。由式得出变频调速器投入后, 电网铜损降低率为22.4%。

以上效益仅为直接效益, 对水源井供水系统由于低压侧损耗的降低而折合到高压侧的损耗降低没有计算在内, 因此, 通过变频优化设计与应用, 能减少负载电流、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 提高综合节电率, 降低电网损耗和电费支出, 增加变压器带载能力。

4 结语

水源井供水系统应用变频调速器, 能自动调节供水量, 提高了电潜泵的效率, 节约了大量的电能;出口阀门只要全开, 无须手动调节进水阀, 极大地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提高了工作效率;启泵和停泵电流很小, 延长了电潜泵的使用寿命, 减少了阀门的维护量, 节约了运行成本, 满足了油田节能减排的需要。

参考文献

[1]SY/T 6275-2007油田生产系统节能监测规范[S].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8.

[2]SY/T 6422-2008石油企业节能产品节能效果测定[S].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8.

水源井工程 篇7

1材料与方法

1.1 检测项目

采集大安市农村雨季 (丰水期) 不同地势, 即建在低洼处、雨季形成积水坑的10眼水源井和雨季水源井影响半径内无积水坑的10眼水源井的水样, 对色度、浑浊度、臭和味、肉眼可见物、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铁、锰等8项指标进行检测。

1.2 检测方法与评价标准

按《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进行检验[1]。小型集中式供水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表4规定限值进行评价[2], 其中没有的指标按照该标准的表1规定限值进行评价。

1.3 统计学分析

对所有检测结果按项目统计整理, 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 检测指标合格情况

2008-2010年丰水期建在地势低洼处、且影响半径30 m内形成积水坑的水源井水质8项指标检测合格率见表1。

2.2 地势较高处水源检测结果

建在地势较高处、雨季 (丰水期) 水源影响半径内不形成积水坑的水源井2008-2010年水质检测合格率见表2。

2.3 统计学分析

出厂水和末梢水的浑浊度单项指标合格率:地势低洼处与地势较高处水源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出厂水=4.38, χ2末梢水=3.96, 均P<0.05) 。出厂水和末梢水的菌落总数单项指标合格率:地势低洼处与地势较高处水源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出厂水=3.97, χ2末梢水=4.49, 均P<0.05) 。在末梢水中的总大肠菌群单项指标合格率:地势低洼处与地势较高处水源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3.97, P<0.05) 。色度、肉眼可见物、臭和味、铁、锰及出厂水总大肠菌群、地势低洼处与地势较高处水源水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3.84, P>0.05) 。

3讨论

建在地势低洼处水源井 (丰水期) 影响半径内形成积水坑的水质浑浊度、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单项指标合格率较低, 存在较为严重的介水疾病传播风险。

预防性卫生监督, 是卫生行政部门根据法律、法规、卫生标准对饮用水建设项目在设计、施工、竣工、验收等过程进行的卫生监督, 把污染水源及危害饮水安全的一切因素、清除在工程建设项目投入使用之前。它是控制介水疾病传播的重要手段[3]。

按照建设部、卫生部联合发布《生活饮用水监督管理办法》和卫生部发布的《生活饮用水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规范》要求, 本市由水利部门具体实施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 从设计、施工、竣工、验收没有按规定程序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预防性卫生监督和审核 (因卫生审核内容本身就包括:厂址周围环境、水源选择、水源卫生防护、输配水管网审核等) , 正因为工程建设过程中, 缺失了上述程序, 造成已建成的一部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不同程度上存在着饮水隐患。

建议: (1) 应尽快采取有效措施, 开展保护水源, 整治隐患行动。对建在低洼处的水源, 采取土方回填或修建排水设施, 使其雨季不形成积水坑, 并对下卧式水源采取水井周围水泥硬化和井盖防渗漏处理。在水源井影响半径内不得修建渗水厕所, 渗水坑和堆放垃圾、粪堆。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水质进行净化、消毒处理。 (2) 健全强化部门间协调与配合。相关部门在落实饮水安全规划, 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时, 应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预防性卫生监督, 充分发挥卫生系统的卫生技术支持作用, 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能全面地与卫生防病结合起来, 同时应加强供水单位、供水管理人员的技术和知识培训、提高其服务水平和保障供水安全的意识和能力。卫生部门应大力开展饮用水卫生安全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 积极开展饮水与疾病, 饮水与健康等卫生科普知识的宣传, 提高农民对保护水源和防范水性疾病的意识和技能。 (3) 卫生监督机构应认真做好农村饮用水卫生监督工作, 切实履行部门职责,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 (1996) 《生活饮用水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规范 (2001) 》等法律、法规、标准加强农村供水单位和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的卫生监督管理并实现农村饮用水卫生监督工作常态化。加大宣传力度, 利用各种形式对预防性卫生监督的内容、程序、重大意义进行宣传。

摘要:目的 通过对大安市丰水期不同地势的水源水质监测结果单项指标合格率的对比观察, 分析并阐述预防性卫生监督工作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方法 通过对建在地势低洼处、雨季形成积水坑的水源井与建在地势较高处、雨季不形成积水坑的水源井水质进行色度、浑浊度、臭和味、肉眼可见物、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铁、锰8项指标监测, 对所有检测结果统计整理, 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出厂水和末梢水的浑浊度单项指标合格率:低洼处与地势较高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出厂水=4.38, χ2末梢水=3.96, 均P<0.05) 。菌落总数单项指标合格率:低洼处与地势较高处水源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出厂水=3.97, χ2末梢水=4.49, P<0.05) 。末梢水的总大肠菌群单项指标合格率:低洼处与地势较高处水源水相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3.97, P<0.05) 。结论 建在低洼处雨季 (丰水期) 形成积水坑的水源井, 其浑浊度和微生物指标合格率较低, 存在较为严重的介水疾病传播风险。

关键词:监测结果,统计分析,预防性卫生监督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T 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6.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6.

水源井工程 篇8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辐射水源井,辐射管,施工工艺

辐射水源井与常规水源井相比具有以下特点:1)出水量大。2)井的寿命长。3)管理运行费用低,维护方便。

辐射井的施工方法一般有沉井法施工和钻机成孔漂浮下井管法两种。沉井法施工深度一般在15 m左右,钻机成孔漂浮下井管法的施工深度一般可达40 m。

下面以西合线姚李庙车站水源井施工过程为例,对钢筋混凝土大口辐射井的施工工艺进行阐述,以供类似工程施工参考。

1 工程概况

西合线姚李庙车站水源井直径为4.0 m,井深为5.5 m,为钢筋混凝土大口井;井底四周设置4根辐射管;井底反滤层采用卵石填筑,共分为三层,下层为直径60 mm~100 mm、厚度200 mm卵石层,中间层为直径20 mm~30 mm、厚度200 mm卵石层,上层为直径5 mm~8 mm、厚度200 mm卵石层。取水层位于圆砾土层。该水源井及辐射管的构造见图1。

2 钢筋混凝土大口辐射水源井施工技术及工艺

2.1 水源井井身施工方法

2.1.1 沉井施工程序

平整场地→测量放线→开挖土体→砌筑砖基座→沉井制作→沉井下沉→封底。

2.1.2 沉井制作

1)制作顺序。场地整平→放线→挖土1.5 m深→夯实基底→抄平放线→铺砂垫层→挖刃脚土模砌砖座→绑扎钢筋→支刃脚、井身模板→浇筑混凝土→养护、拆模。

2)地基处理。沉井制作时先挖土1.5 m深以减少下沉工程量,沉井制作前先对下挖土坑进行处理,以防地基不均匀下沉引起井身裂缝。处理方法采用砂、砂砾、碎石垫层。

3)刃脚支设。沉井制作下部刃脚的支设采用砖垫座。砖垫座砌筑为保证刃脚踏面的宽度和刃脚斜面的推力作用而做成宽高比为1∶2台阶,砖座砌筑完毕后内壁用1∶3水泥砂浆抹平。砖座顶部支出刃脚100 mm以供支模作为平台。

4)井壁制作。

a.制作方式。沉井制作基坑比沉井宽2 m~3 m,四周设排水沟、集水井,使地下水位降至比基坑低约0.5 m。沉井采用分节制作,第一节为1.5 m,其他节段高度控制在1 m。

b.模板支设。沉井模板采用钢定型模或木定型模组装而成,每节模板的长度视井的总长而定为1.2 m。采用木模时,外模靠混凝土一侧刨光,涂脱模剂两度,沿模板长度方向间隔1 m设一道肋模。模板支设时先支井内模,一次支到比施工缝高约100 mm处,竖缝处用方木支撑在内部脚手架上,外模亦一次支到比施工缝略高100 mm处,竖缝亦用木方或脚手管杆与外脚手架紧固。模板支设时内设钢筋撑子以保证井壁的厚度,设钢筋对拉片以使外模稳固,如为圆形沉井则在外模上增设间距为2 m的钢丝绳环箍,以增强模板整体的稳定性。模板支设过程中应进行垂直度、平整度校正。

c.钢筋绑扎。沉井钢筋采用人工井内安装,绑扎顺序为:先内后外,先下后上。竖筋可一次绑好,水平筋分段绑扎,与前一节井壁连接处伸出的插筋采用焊接连接,接头错开1/4,以保证钢筋位置和保护层正确,内侧钢筋之间要设ϕ14 mm钢筋铁码,每0.5 m不少于一个。钢筋用挂线法控制垂直度,用水平仪控制水平度,用木恰卡尺控制间距,用水泥砂浆垫块控制保护层厚度。

d.混凝土浇筑。采用沿沉井周围搭设脚手架平台,用手推车运送混凝土至浇筑口均匀浇筑。

2.1.3 沉井下沉

第一节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100%,其上一节达到70%后,方可开始下沉。

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采用下沉挖土方法施工:由设于井外的提升设备将土从井内转出。人工挖土的方法随土质情况而定,一般方法有:由沉井中间开始向四周,每层挖土0.2 m~0.3 m,沿刃脚周围保留0.5 m~1.5 m土堤,然后再沿沉井壁每1 m~2 m一段向刃脚方向逐层全面、对称、均匀的削薄土层。刃脚下方土方边挖边清理。如遇流砂时,可采取先从刃脚挖起,每层200 mm,下沉后再挖中间部分;亦可在刃脚跟部满塞稻草,把砂子滤堵在原土层,人工从中间向四周均匀开挖。

2.1.4 沉井封底

当沉井下沉至距设计标高0.1 m时,即停止井内抽水,使沉井依靠自重下沉至设计或接近设计标高,再经过2 d~3 d下沉稳定,或经观测在8 h内累计下沉量不大于10 mm时,即可进行封底。

封底方法:采用内排水封底(干封底),将新旧混凝土接触面冲刷干净或打毛,对井底进行修整呈锅底形,由刃脚向井中心呈放射形挖排水沟,再在排水沟上填以卵石作成滤水暗沟,根据沉井内径的大小和涌水量设置多个或一个集水坑。在集水坑内设置一个抽水滤鼓(滤鼓顶面比底板顶面低约200 mm),将潜水泵置于滤鼓内排水以便铺一层150 mm~500 mm厚碎石层,碎石层上浇一层厚约100 mm的混凝土垫层,待垫层达到约50%强度后即可进行钢筋绑扎和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时由四周向中间推进。待混凝土达到70%强度后,对集水坑逐个停止抽水,逐个封堵。

2.2辐射管施工方法

1)顶进设备的选用。本工程的辐射管采用机械顶进施工,顶进设备采用全液压千斤顶,其吨位为100 t,行程为250 mm,最大承载推力为915 kN。

2)顶进施工。a.施工准备。顶进后背墙由方木、型钢或钢板及混凝土井壁组成;导轨选用钢质材料制作,两导轨安装牢固、顺直、平行、等高,其纵坡与管道设计坡度一致。千斤顶安装时固定在支架上,并与管道中心的垂线对称,其合力的作用点在管道中心的垂线上。b.钻头掘进。为了便于钻进,在滤水钢管前端焊接一个钻头,钻头的直径稍大于钢管的直径为220 mm,钻头前端加工成圆锥形以减少掘进阻力。c.流砂出土。钻头前的砂土经过钻头进入滤水钢管内,而挤压在滤水管周围的砂土颗粒从滤水孔进入管内随同水流一起排出。d.正常顶进。在顶进过程中,应有一个人站在前面观察,边铲边顶。同时,当末端管子留在导轨上的长度为40 cm~50 cm时,无论千斤顶活塞是否全部用完都要停止顶进,因为要为下一步顶管做预备工作面。

3结语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飞速发展,基础建设日新月异,为把对环境、居民生活等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减少拆迁量、降低工程投资、采用四新技术,越来越多的基础建设工程采用顶管等非开挖技术进行施工。随着沉井和顶进施工工艺的逐步成熟,该技术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特别是在市政工程的降水领域,为一种新型降水施工方法。

参考文献

[1]王艳玲.钢筋工程施工应注意的问题[J].山西建筑,2007,33(1):170-171.

水源井工程 篇9

辐射井取水工程可激发河床渗漏补给, 尤其是在干旱、半干旱区域的第四系冲积含水层厚度较薄的河谷区, 辐射井的单井出水量远大于传统管井。

1 研究区水文地质概况

木头峪水源地属于佳县行政区, 位于佳县东部的黄河河谷区, 为干旱、半干旱地区, 地势平坦, 冲积层结构松散, 孔隙率高, 地下水主要赋存于砂砾卵石层和含砾砂层的孔隙内, 第四系冲积含水层与下伏基岩风化裂隙带含水层之间无稳定隔水层, 共同构成双重含水介质的统一含水体。河漫滩第四系冲积层的厚度在11 m左右, 含水层岩性主要为卵砾石层, 夹有粗砂层, 孔隙率较高, 透水性较强, 水位埋藏浅, 一般为1~2 m。河漫滩第四系除接受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和一级阶地冲积含水层的侧向径流补给外, 开采状态主要激发黄河渗漏补给, 尤其是在黄河漫滩近河地带, 地下水的赋存条件较好。一级阶地冲洪积含水层岩性以泥质砂砾石和含砾砂层为主, 岩性颗粒较细, 孔隙率相对较低, 透水性一般, 水位埋深较深, 含水层厚度较薄, 外侧紧靠黄河河谷基岩谷坡, 可得到谷坡基岩裂隙地下水的补给微弱, 地下水赋存条件相对较差。

总体上看, 黄河河谷从一级阶地后缘至漫滩前缘, 地下水赋存条件逐渐转好, 尤其是在漫滩前缘近黄河水边线地带, 第四系冲积层孔隙潜水可得到黄河水的渗漏补给。

2 研究区边界概化

根据上述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概况, 研究区东北部边界为黄河, 在天然条件下, 地下水在接受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后向黄河排泄。在未来的开采条件下, 将激发黄河河水大量渗漏补给地下水, 可将黄河概化为第三类河流边界。西南边界位于黄土丘陵区, 黄土层及其下伏基岩的透水性差, 加之地形破碎, 可将其概化为隔水边界。取水工程正常工作时不会影响黄河上、下游边界 (即木头峪水源地的东南、西北边界) , 因此, 可将其边界概化为一类定水头边界。木头峪水源地的顶面为潜水面, 在该面上存在降水入渗、潜水蒸发等垂向水交换作用, 可将其概化为潜水面边界。基岩风化带以下的基岩结构致密, 裂隙不发育, 构成了区域隔水底板。

3 允许开采量的计算

3.1 模型简介

传统的地下水取水工程模型大多采用纯渗流模型计算, 纯渗流模型中仅考虑渗流。然而, 在地下水辐射井取水工程中流动的不仅仅是渗流, 还包括管流等, 流态也不仅仅是层流, 还包括紊流等多种流态。陈崇希教授等通过引入等效渗透系数的概念建立了“渗流-管流”耦合模型, 结合了渗流与管流耦合, 解决了多种流态下的地下水流问题。结合研究区的水文地质条件, 建立辐射井取水“渗流-管流”耦合模型并计算其允许开采量。改进后的“渗流-管流”耦合模型以井管与含水层之间的交换量为耦合点, 进行井管有限差分网格耦合, 可更好地模拟辐射井取水的水流状态:

式 (1) 中:x, y, z为坐标变量, m;K为渗透系数, m/d;H为地下水位标高, m;D为计算区的范围;n为二类边界外法线的方向;Γ2为第二类边界;Γ1为第一类边界;H1为第一类 (定水位) 边界水位标高, m;Qe为井管与含水层之间的水量交换, m3/d;C为井管过滤器透水性能, m2/d;Hp为“井管”内水位, m;Qp为井管内的出水量, m3/d;d为“井管”的直径, m;g为水的重力加速度, m/s2;ΔH为水头损失, m;u为水的运动粘滞系数, m2/s;v为渗流速度, m/s;Hs为取水建筑物内抽水动水位, m。

3.2 模型计算

根据区内含水层的结构、参数等资料建立辐射井取水“渗流-管流”耦合模型。结合当地水文地质条件, 考虑到井与井之间的干扰, 在木头峪水源地设计了8眼和10眼大口径辐射井开采地下水。辐射井竖井直径为2 m, 距黄河平水期水边线50 m, 每眼辐射井设有9根辐射管, 其中, 平行于河流的2根辐射管长为50 m, 垂直于河流伸向漫滩的辐射管长为40 m, 其余5根辐射管垂直河流呈扇形伸向河床底部。5眼辐射井方案中各辐射井竖井与竖井之间的距离为200 m, 相邻两辐射井的辐射管相距100 m;7眼辐射井方案中各辐射井竖井与竖井之间的距离为150 m, 相邻两辐射井的辐射管相距50 m。

为了准确刻画辐射井复杂的结构, 首先采用长方体单元对计算域精细剖分, 沿东西方向剖分为498列, 沿南北方向剖分为186行, 单层活动单元个数为68 305个, 实际代表水平面积为1 707 625 m2, 剖分网间距为5 m, 垂向上剖分为10层。其中, 第四系含水层占1层, 基岩裂隙含水层占9层, 最下一层厚4.8 m, 剩余的按等间距剖分为8层, 每层厚3 m, 总活动单元个数为683 050个。在剖分网的基础上, 采用辐射井的取水“渗流—管流”耦合模型求解, 计算结果如表1和表2所示。

对比木头峪水源地8眼辐射井方案中单井与群井共同作用下的各辐射井取水量计算结果可知, 由于在布设辐射井时考虑了各辐射井间不产生显著影响, 各辐射井间相互干扰小, 群井作用下各辐射井水量平水期减少仅为573.96 m3/d, 仅仅减少了3.60%, 群井作用下各辐射井水量枯水期减少仅为1 469.32 m3/d, 仅仅减少了13.9%, 见表1.各辐射井在同一时期出水量的差距主要受渗流井所在地的参数影响。

对比木头峪水源地10眼辐射井方案中单井与群井共同作用下的各辐射井取水量可知, 虽然增加2眼辐射井可使相邻两辐射井之间的距离减小, 但各辐射井间的相互干扰却没有明显增加。计算结果表明, 木头峪水源地群井作用下各辐射井水量在平水期减少至1 180.39 m3/d, 仅减少了5.82%, 枯水期减少至2 774.83 m3/d, 仅减少了20.51%.各辐射井在同一时期出水量的差距主要受渗流井所在地相关参数的影响。

对比黄河平水期与枯水期各辐射井取水量的计算结果可知, 当枯水期黄河水边线后退时, 各辐射井设计辐射孔多位于黄河之下, 但黄河水边线后退时水位也会下降, 导致黄河水渗漏补给时的水力坡度变小, 进而使各辐射井的出水量明显减小。然而, 各辐射井在黄河水边线后时的位置不同, 导致各辐射平枯期的出水量差值也不同。

根据2种方案的计算结果, 当采用8眼辐射井方案开采区内地下水时, 建议在平水期的正常开采量为15 300 m3/d, 在枯水期的开采量为9 000 m3/d;当采用10眼辐射井方案开采区内地下水时, 建议在平水期的正常开采量为19 100 m3/d, 在枯水期的开采量为10 700 m3/d。

4 开采方案的选取

由木头峪水源地8眼辐射井方案单井与群井共同作用下各渗流井取水量的计算结果可知, 在8眼辐射井方案中, 辐射井各井之间的干扰较小;在10眼辐射井方案中, 虽然增加2眼辐射井会使相邻两辐射井的间距缩短, 但各辐射井间的相互干扰却没有明显增加, 同时, 还能明显增加水源地辐射井的总出水量。然而, 随着辐射井数量的增加, 施工成本也会随之增长, 因此, 不建议设计过多的井。

5 结论

综上所述, 在枯水季节黄河水边线后退时, 辐射井的出水量会随之减少。因此, 建议在布设辐射井的基础上, 配以一定的蓄水工程, 并将辐射井获取的河流渗漏补给量储存在蓄水工程内, 这样可通过“以丰补歉、调节平衡”的方式增大区内可利用的水资源总量。

摘要:在简要介绍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 针对辐射井取水方式设计了两种开采方案, 采用改进后的辐射井取水“渗流-管流”耦合模型计算了允许开采量。通过对比分析这两种方案的取水效果, 最终确定了木头峪水源辐射井取水的允许开采量, 这对研究区地下水的合理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地下水,辐射井,允许开采量,取水方案

参考文献

[1]陈崇希, 林敏.地下水动力学[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1999.

[2]陈崇希, 万军伟, 詹红兵, 等.“渗流-管流耦合模型”的物理模拟及其数值模拟[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04, 31 (1) .

[3]陈崇希, 林敏.渗流—管流耦合模型及其应用综述[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08 (3) .

上一篇:VB.NET程序设计论文下一篇:土壤养分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