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用水源保护论文

2024-09-22

饮用水源保护论文(共12篇)

饮用水源保护论文 篇1

摘要:清河水库属备用水源地, 文章以清河水库水源保护区划分结果为依据, 调查了保护区内污染源及存在的环境问题, 制定了水源保护区工程及管理措施, 以期为其它备用饮用水源保护对策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清河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对策

一、清河水库概况

清河水库位于辽宁省铁岭市清河区,是辽河中游左侧一级支流清河上的一座大型水库,水库以发电、灌溉、养鱼、防洪和备用饮用水源为主。目前主要供应清河电厂发电用水,年用水量4459万立方米。2010年辽宁省人民政府正式将清河水库列为备用水源地,因此对备用水源地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流域范围内主要作物有玉米、水稻、大豆等,土地主要为耕地、草地和林地。清河水库营养状态为中营养,水质状态良好。

二、清河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

清河水库设计库容63620万立方米,防洪库容38020万立方米,调节水量28800立方米。一级保护区:库区131米正常水位线以外200米 (不超过山脊线) 范围内的水域和陆域。水域面积4.65平方公里,陆域面积16.11平方公里,总面积20.76平方公里。二级保护区:一级保护区以外的水库周围汇水区域和入库清河上游长至八棵树镇,宽至清河两岸迎水坡坡顶之间所圈定的区域。面积445.77平方公里。准保护区:一、二级保护区以外的铁岭境内水库汇水区域,面积1043.11平方公里。

三、水源保护区内污染源调查

一级保护区陆域内有游船和码头;二级保护区陆域有62个自然屯,18600人。水库周围迎水坡宾馆有10个,对水库水质影响较大;准保护区内无企业,有7个乡镇,234个自然屯。保护内土地面积为153433公顷,其中耕地面积23818.7公顷,林地面积111944.7公顷,未利用土地9144.6公顷,建设用地6781.7公顷,水域面积3989.3公顷,保护区内主要支流、人口及耕地面积见表1。保护区主要支流包括阿拉河、碾盘河、苔碧河、二道河、清河和清河水库。

清河水库饮用水源汇水区在抚顺境内面积为57940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24.30%,其中耕地面积5996.7公顷,总人口44000人。行政区包括抚顺市清原县的3个乡镇 (62个自然屯) ,这三个乡镇分别是土口子镇:面积25500公顷,其中耕地面积2160公顷,人口16200人;大孤家子镇:面积20600公顷,其中耕地面积2970公顷,人口21600人;英额门镇11840公顷,其中耕地面积866.7公顷,人口6200人。

四、水源保护区存在的突出环境问题

清河水库是备用水源地,辽宁省人民政府辽政发[2000108号文件批复清河为省级旅游度假区,旅游区规划面积67平方公里,含水域面积26平方公里,旅游度假区和饮用水源保护区形成矛盾,因此要实现对备用饮用水源的有效保护,必须限制和禁止旅游事业的发展。

五、饮用水源保护措施研究

1. 工程控制措施

清河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跨铁岭、抚顺两市,需要抚顺市协助做好饮用水源保护工作,

水源保护区工程项目见表3。

2. 监督管理措施

(1)饮用水水源管理多部门协调制度。应成立由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相关部门参加的联合机构,包括建委、卫生局、水利局、水文局等部门,共同做好饮用水源保护工作。

(2)跨界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管理。清河水库保护区涉及抚顺市,要建立备案制度,要协调好用水和供水区域之间的关系问题。

(3)制定饮用水源保护区应急预案。以清河区政府为责任单位,由保护区划分技术部门编写水源保护区应急预案,审查后经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报地方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4)政府部门综合考核机制。清河区要把备用饮用水源管理纳入政府规划中,强化本级政府对饮用水安全的关注力度,不断提高饮用水安全保障程度,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5)污染责任追究、经济和生态补偿制度。依照法律、法规,对造成保护区水质污染的企业进行经济处罚,造成严重影响的责令停产、停业;对因监管不力造成的保护区水质污染的责任人,依照管理制度追究其行政责任,对因水质污染受影响的人群给予经济补偿。

参考文献

[1]吕跃进, 大沙河水库饮用水源现状与保护对策研究, 广东科技, 2007 (8) .

[2]金世良, 金恺, 景德镇市饮用水源保护对策研究, 江西能源, 2007, (4) .

饮用水源保护论文 篇2

关于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的情况报告

2012年8月24日

各位代表:

大家上午好!根据会议安排,我代表蓬南镇人民政府向大会汇报我镇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的有关情况,请予评议,并请列席的同志们提出宝贵意见。

一、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的重要意义

开展饮用水水源保护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作,是环境保护的基础性工作。蓬南镇沙坝子水库担负着向蓬南、群利、农兴三个场镇居民提供日常生产生活饮用水的重要任务,东升水库为备用饮用水源。水是生命之源,饮水安全是关键,他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关系到蓬南的各项经济建设能否又好又快发展,关系到蓬南的各项社会事业能否持续快续向前发展,关系到蓬南的社会稳定。因此,加强对两座饮用水水工程的保护,还两库一个碧水蓝天,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还是坚持以人为本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意义重大而深远。

二、沙坝子水库和东升水库目前的现状

1、沙坝子水库和东升水库两座水利工程的行政主管部门: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和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实施办法、《四川省水利工程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 1

规规定,沙坝子水库和东升水库属小

(一)型水库,其水工程及相关资产属国有资产,由县水务局负责监督管理。

2、沙坝子水库和东升水库水面养殖承包情况:

2004年4月21日县水利局委托蓬南镇农业服务中心代管,代管期限为5年,2009年4月21日终止。2004年4月11日蓬南镇农业服务中心与邱泽武签订《沙坝水库水面养殖承包合同书》,期限五年,从2005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止。2005年1月18日蓬南镇农业服务中心与邱泽武签订《关于沙坝子水库两个遗留问题处理的协议》将承包期延长一年。2004年6月12日蓬南镇农业服务中心与文和平签订《东升水库水面养殖承包合同书》,期限五年,从2006年1月1日到2010年12月31日止。

3、沙坝子水库和东升水库水质状况:

两座水库承包后,沙坝子水库、东升水库的承包业主未经许可在部分水域准许他人实行网箱养鱼和肥水养鱼,水库中磷、氮、高锰酸钾等物质严重超标,库区周边群众在库区内洗涤衣物和抛弃动物尸体和垃圾的现象时有发生,经县疾控中心检测,沙坝子水库水质近达三类标准,东升水库水质监测结果为V类水质。

4、造成两座水库水质差的主要原因:一是承包业主法制观念淡薄,不严格遵守合同,在养殖经营活动中一味追求经济效益,擅自施肥养鱼,破坏生态所致;二是具有法定监督管理职

责的水行政主管部门、环保部门等监督管理不到位,执法措施不严厉,处罚不到位所致;三是库区周边群众法制观念不强,环保意识淡薄,肆意向库区水中抛掷动物尸体和生产生活垃圾排放生产生活污水所致。

三、镇政府下步工作打算

1、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各种媒体,采用多种形式在全镇集中开展为期一个月的《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四川省水利工程管理条例》特别是2012年1月1日实施的《四川省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的普法宣传,进一步增强公民的法制观念,增强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的环境意识,增强社会公众依法保护饮用水源的意识,使广大群众树立保护环境要依靠全社会共同努力的意识。

2、积极主动配合县水务局依法收回两座水工程及相关国有资产。

3、积极主动配合县水务局、环保局等相关部门实施饮用水水源保护方案,做好地理界标、警示标志和隔离设施的设立工作。

4、与饮用水水源所在地的村委会签订饮用水水源保护责任书,进一步落实责任。

5、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公布相关执法部门的执法电话,鼓励公民对违反《四川省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的行为进行制止或举报,镇人民政府依法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对污染饮用

水水源的人和事已经查实,镇人民政府将给予?元-?元的奖励。

6、定期或不定期与水行政部门、环保部门、建设部门、交通部门、农业、林业等相关部门建立联动协作机制,加大执法力度,教育公民遵纪守法。

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以及省、市、县要求,镇政府依法建立相应管理机制和制定污染事故应急方案,报县环境保护及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并按要求进行应急演练。

以上报告,请各位代表予以评议,我们将严格按照会议的建议和意见,在今后的工作中,履职尽责,积极主动向县委县政府汇报我镇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与相关职能部门加强沟通协调,认真贯彻落实《四川省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不断改进、提高环境管理手段和水平,为建设天蓝、水清、地静的副中心而努力奋斗。

饮用水源保护 中山迎难而上 篇3

“要加强水源地保护,构筑生态红线,全力保障饮用水源安全。”在日前召开的全省水污染防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广东省长朱小丹强调。

饮用水源保护,一直是中山市环境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在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和居民生活用水大幅度增长,市供水、排水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水源保护区划如何优化?违建整治这块硬骨头,中山又该如何“啃”下?

宣传开路,水源保护早部署

“这里以前是一大片的工厂,开展水源保护整治后,镇里花了五千万来复路,脚下的这五六百米绿荫道也是房地产商出资,花了一两千万铺成的,风景好,自然也吸引了一批人到附近买房。”走在中山市西江古镇沿岸的绿荫道上,古镇环保分局副局长詹炫荣向我们解说。

经济与生态共同发展,是每个城市人心中的美好愿景。中山古镇,中山镇区中经济发展的排头兵,作为灯饰买卖集聚地为人们所知。与大多数城市一样,古镇从80年代开始发展经济,开始建工厂。“外地人在这边投资建厂的不少,发展到如今,外来人口甚至比当地人口还多上一倍。”詹炫荣表示。一些工厂因运输便捷和租金低廉,把厂房建到江岸上游地带,时间一长,水污染也随之显现出来。

该如何保护饮用水源呢?结合市里的要求,古镇从很早就开始部署。

“我们镇从2003年开始宣传饮用水源保护,经过两年的酝酿,在2005年便开始着手整治。”因为宣传得早,一些房东在租赁中对合同年限也留了个心眼,对一些需要十年二十年长租的工厂也不给租了。

在这样的背景下,古镇制定了计划,将八亩地的保护区外围违建整治分为三期,2008年开始大力整治。“从2008年开始的三年内清得最多,大部分的违建工厂特别是重污染企业都被清理掉,已经清理了四百多家的小企业,现在第三期还没完,剩下的也是一些污染不大的小型工厂。”詹炫荣透露。

在詹炫荣的记忆中,第一次整治执法时,每到一家工厂,基本上都是闭着门关着灯。一些证件不齐的工厂大多收到风声,灰溜溜地卷铺盖走人,剩下的各种证件都齐全,运营合法又不愿意搬走的企业工厂,只能靠执法人员和村干部劝告,对他们动之以情,帮他们选好新厂址,或是村里给予相应的租金优惠才让他们搬走的。“部分房东虽然有情绪,但也会尽量配合,毕竟全古镇都是喝这一条江的水。”詹炫荣说道。如今古镇的饮用水源保护工作走在人前,给其他镇区提供了经验借鉴。

优化区划,重新调整扩范围

“城市在发展,现状变化非常大,对饮用水源保护区进行重新规划和调整十分有必要。”中山市环境保护局综合科李国沛表示。为做好饮用水源区划调整,中山市对水环境功能区划进行了同步调整,并与供水一盘棋战略实现密切衔接。

“原来在1998年划定的饮用水源保护区,仅仅有长江水厂、全禄水厂和大丰水厂3家市级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被划定饮用水源保护区,其余的属镇级水厂并没有纳入重点保护,存在很大环境安全隐患。”

2010年12月22日,广东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复《中山市饮用水源保护区划方案》。

方案对中山的四条主要河道里的13个主力水厂作重点保护,中山辖区内全河段被划入二级保护区。内河涌是珠三角河网区河流污染物输入的主要通道,根据这一特点,对直接排入水体保护区河段的30条重点内河涌沿水闸向上游上溯一公里划为二级保护区,确保河涌水环境功能与饮用水源环境功能的衔接,有效控制了污染输入,这一做法在当时全省中都是比较创新的。

调整后的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水域面积和岸线大幅增加,一级水域面积由原来的6.2平方公里增加到59.55平方公里,扩大了八倍,一级水域岸线长度由原来的35.7公里增加到54.97公里,增幅54%,一级陆域面积从0.84平方公里增至3.04平方公里,增幅261.5%。

值得一提的是,基于中山常发咸潮及应急的需要,在这次区划调整中中山创造性地增加了17个备用水库。如今,全市范围的13个主力水厂和17个备用水库全部纳入饮用水源保护区范围,并按照规定设置了保护区标志牌。

下定决心,违建整治要硬气

新区划调整后,中山全市的违建整治也如火如荼地进行着。面对违建整治这块“硬骨头”,中山迎难而上,按照摸底调查、甄别审定、整改自拆、集中整治、总结验收的步伐,一步步稳步推进。

据中山市环境监察分局赵永斌介绍,中山在2012年10月就全面开展全市饮用水源保护第一阶段的整治工作,将饮用水源地表水源保护区(河流型水源地),包括西江中山河段、小榄水道、鸡鸦水道、东海水道等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及二级保护区堤外重污染工业建设项目及废品收购站列为第一阶段整治范围,并适时启动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其他类型违法建设项目专项整治。

“在全市集中整治前,各镇区可以先让企业自行整改或者拆除。”

对于自行拆除确有困难的,各镇区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派有关部门配合帮助实施拆除。彻底清理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设置有直接排污口、堤外及对饮用水构成较大威胁的工业建设项目及砂(水泥、煤)堆放场及餐饮企业。对在限期内拒不整改或拆除的,由所在镇政府、区办事处牵头组织有关部门实施强制拆除。

“小企业还好,村里适当给予租金优惠或者帮助他们选新厂址,一般都比较配合。而大型企业就比较难搞了,第一期整改中就有一家重污染型的大企业怎么样都不肯搬,市政府也是下了决心,最后下了关闭令,让法院强制执行。”赵永斌说道。

在多部门联合的治理下,目前古镇、阜沙镇和黄圃镇整改成绩较为突出。截止至第一阶段完成时,中山全市共完成402个饮用水源保护区违法建设项目的专项整治工作,其中34个为重点整治项目,完成进度约97.0%。为持续有效打击危害饮用水源违法行为,中山在今年1月按照第一阶段整治做法,开展饮用水源保护区违法建设第二阶段整治工作,目前已确定137家重点整治项目。

饮用水水源保护问题研究 篇4

1、管理体制

一个多世纪以来,随着对饮用水资源保护认识的加深,发达国家都已结合各自国家饮用水源的特点形成了具有各国特色的饮用水源保护管理体制。其中美国、法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最具有代表性。美国在《清洁水法》中规定了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相匹配的管理体制。其中制定基本政策、条例、基准和标准并监督州政府的实施是联邦政府的主要职责。而州政府主要负责按照联邦政府制定的政策、条例、基准和标准实施州里制定的计划,但该计划须经联邦政府批准。也就是说联邦政府才是饮用水保护的主管部门。法国管理体制的一个主要特点是饮用水源管理法律法规体系明确,按流域进行管理。由有关方面按一定的比例选出官员组成流域管理委员会。此外,法国管理体制中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职能分工明确。日本的则是实行集中协调与分部门行政的管理体制。水资源部是日本水资源日常管理的最高协调部门。英国则由流域水务局管理流域内城市生活供水,并成立新的流域管理局,在各个流域区设立河流管理处,负责水污染监测、水资源管理等事务。[1]上述发达国家的管理体制有个共同特点就是都有法律作保障,实现了对饮用水源的国家所有或公共所有并对饮用水源实行以流域管理为主的统一管理,各部门职能分工明确。

反观我国的管理体制,由于起步较晚以及对饮用水资源保护的认识不足,和发达国家相比至少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主管部门不明确。当前,饮用水源地的管理涉及水利、环保、建设、卫生、交通、海事等多个部门,出现多龙头管理的现象,其中地表水和地下水源地的权属分别为水利部门和地矿部门,供水企业的权属部分为建设部、部分为水利部,而饮用水的卫生监督为卫生部,这导致了监管体制不顺,职责不明,既有缺位,又有越位。同时,对水源地水质监测的有水利、环保、城建、卫生等部门以及制水企业,所测内容基本相同,但所依据的规范、监测方法、监测频次、监测点位等各不相同,既造成资源浪费、重复建设和监测缺位,又使同一水源地出现多种数据,缺少权威性和统一性。[2](2)对流域进行统一管理的方针政策没有得到贯彻执行。这一点突出表现在以下这个方面:虽然《水污染防治法》中规定“统一管理与分级、分部门管理相结合”,《水法》也明确规定“统一管理和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成立专门的流域级的水环境管理或者水污染防治机构。因而在饮用水源保护中难以行使有效监督管理权,使饮用水源保护得不到保障。可见迫切需要在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的基础上改进我国目前的饮用水源保护管理体制。

2、水质监测

饮用水源水质监测是执行饮用水源保护法律法规、标准和进行饮用水源监督管理的重要技术手段和依据。因此世界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饮用水水质监测制度来规范监测活动。日本的环境监测系统,包括机构、人员、设备等比较健全和完善。在《水质污染防治法》中明确规定了有关水质监测制度。英国《水源法》第3章用10节的篇幅对水文测量、地下水调查、最小流量的定期审查等作了专门规定。美国《联邦水污染控制法》第308节对“检查、监测和进入现场”作了规定。[4]

到目前为止,我国相继颁布了一系列与饮用水源监测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标准。其中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地下水质量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城市供水水质标准》、《水环境监测规范》、《农用水源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和《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等。[6]这些法律法规及标准规定了我国的水质监测制度,并制定监测规范,如提出了饮用水源地监测断面的布设方法和监测频率和样品的采集技术;规定了饮用水源地的监测项目及其分析方法。但另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出,针对饮用水源地的监测方法还没有统一的标准,而且现有的针对饮用水源地的监测技术也不够全面和具体,例如还没有根据小城镇的技术经济情况和水源特点制定相应的监测项目,对分散式和农村水源地的监测标准也还是一片空白,导致小城镇和农村供水水源地没有科学合理的评估标准及保障措施,影响了水源水质的保障。根据卫生部门和水利部门调查[5],中国目前农村饮用水符合农村饮水卫生准则的比例为66%,还有34%的人口饮用水达不到准则要求。因此,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饮用水安全,加强对饮用水源地监测,考虑到农村饮用水源地的特殊性,应针对小城镇及农村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饮用水源监测技术标准。

3、水质安全评价措施

为了保证水源水质安全,各国大都进行水源水质评价,但对评价方法各国没有形成统一模式。例如美国国家环保局利用指标体系总体评价流域内饮用水源的风险,选取15个指标,其中7个指标同饮用水源状况相关,8个指标与生态系统脆弱性相关;水质安全状况利用定性指标进行说明,分为好、问题很少、问题较多等级别,水源脆弱性分为低和高级别。[7]而新西兰环境部和卫生部联合制定水源地监测分级框架草案,根据流域调查资料,通过确定水体水质等级和风险等级,最终将水体作为饮用水源的适宜性分为5级,并说明每种等级对应水体所需的处理水平。[8]但可以看出它们有个共同点就是在水源评价过程中都会考虑水质风险问题,这就更能防范突发性水污染事件。

目前我国为了保障水源地的水质安全仅仅是在24项必检项目基础上,增加了5项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检测指标。该保障措施主要侧重于对水质类别的评价,而且多是基于简单的指标因子、单级或单目标的环境系统和确定性的系统评价的假定。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

⑴我国水质检测方法和技术相对落后,导致数据相对缺乏,无法获得足够的信息。据报道,我国相当一部分省市基本不具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特定项目中全部指标监测能力,只有少数部分地级市具备有毒有机物个别指标的监测能力。[9]

⑵到目前为止还没找到通用的评价方法及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目前我国常用的水质评价方法有单因子评价法、污染指数法、模糊数学法、灰色系统评价法、BP人工神经网络法等。但都各有优缺点:单因子评价法以最差水质指标所属类别作为综合水质类别,评价结论表现为过保护;污染指数法能够直观判断综合水质是否达到功能区目标,但是不能判断综合水质类别;模糊评价法由于体现了水环境中客观存在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符合客观规律,具一定的合理性;但由于在模糊综合评价中,一般采用线性加权平均模型得到评判集,使评判结果易出现失真、失效、均化、跳跃等现象,存在水质类别判断不准确或者结果不可比的问题,而且评价过程复杂,可操作性差。[10]灰色系统分析法具有简单、可比的优点,但是存在分辨率低等问题。BP人工神经网络用于水质评价允许有大量供调节参数,运算速度快;具有全息联想功能以及自组织、自学习、自适应和容错能力。不过对于协同性较差的样本,评价结果易出现均化现象。因此相同的水样由于水质评价方法不同可能出现会结论不一致的现象。

另外,水质安全应该包括水质类别和水质风险两个方面,但我国现在只是注重水质类别的评价,却忽视了对水质风险的评价,这对应对突发性水污染事件是不利的。因此应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并参考国外的经验,把水源地的水质评价和风险评价有效的结合起来,从而使评价结果更为准确。

4、结语

上述分析表明,我国城镇与农村饮用水源地的保护措施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缺陷,需要尽快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根据我国城镇与农村饮用水源地安全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其水源水质特点,分别制定与我国城镇和农村相适应的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建立和实施从污染源控制到水源水质保护的保障措施,为我国城镇和广大农村的饮用水安全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蓝楠.国外饮用水源保护管理体制对我国的启示[J].能源环境保护.2007(5):58-62

[2]郭陶,王如洁,牛红义.当前我国饮用水源地存在的安全问题及其法律规范化策略[J].科技创新导报.2008(9):247-248

[3]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小城镇规划标准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4]蓝楠.中外饮用水源保护法律制度比较[J].国土资源.2006

[5]翟浩辉.在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网,2004-11-28.

[6]李仰斌,张国华,谢崇宝.我国饮用水源保护与监测相关法规和技术标准编制现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8(1):45-48

[7]USEPA.Index of Watershed Indications:An overview.http://www.epa.gov/iwi/iwi-overview.pdf

[8]衣强,毛战坡,彭文启.饮用水水源地评价方法研究[J].给水排水.2006(7):7-10

[9]郑丙辉,张远,付青.中国城市饮用水源地环境问题与对策.中国城镇水务发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7:86-91

饮用水源保护目标责任状 篇5

1、认真落实饮用水源保护目标责任,成立饮用水源保护领导小组,实行村主任对饮用水源保护工作负总责。

2、在本村饮用水源保护区内集中开展一次调查摸底,以村为单位,摸清集中式饮用水源水厂分布、水源水质状况及保护区划定情况;摸清全乡镇水污染源状况和排污总量、饮用水源保护区内污染源(点源)分布及污染物排放情况;摸清企业生产和排放“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化学品)及恶臭、剧毒类化学品的情况;中山河沿线各村摸清中山河水系的环境容量。

3、治理整顿饮用水源保护区内一切违法违规建设项目、废水超标排放的工业企业,严禁新上不能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规定的一级标准的企业。

4、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法》和“三同时”管理制度,禁止新上和生产使用“三致”、恶臭、剧毒类化学品,禁止新上“十五小”、“新五小”项目。在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禁止新建、改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禁止向水域排放污水,已设置的排污口必须拆除,不得设置与供水需要无关的码头,禁止停靠船舶,禁止堆置和存放工业废渣、城市生活垃圾、粪便和其它废弃物。在二级保护区内,不准新建、扩建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改建项目必须削减污染物排放量,禁止设立装卸垃圾、粪便、油类和有毒物品的码头。

5、对本辖区饮用水源保护区内农业面源污染及水产养殖污染的种类及数量进行全面摸底调查,形成调查报告,实施清理整顿,并制定出年度控制和削减计划,逐步减少农业面源和水产养殖对饮用水源水质的影响。

6、禁止使用剧毒、高残留、国家已经明令淘汰的农药,推广生物防治,将农药使用量控制在每季每公顷3公斤之内。

7、积极推广使用有机肥,减少化学肥料使用量,扩大测土施肥面积,化肥使用量控制在每季每公顷280公斤(折合纯氮)之内。

8、禁止向水体倾倒垃圾、抛弃死禽死畜和农作物秸秆。清除饮

用水源取水河流两岸所有垃圾堆(场),大力推广秸秆还田及综合利用技术,禁止在饮用水源一、二级保护区内围网养殖,制定敏感水域水产养殖年度削减计划,逐年削减水产养殖面积。

9、强化对畜禽养殖业的环境管理工作,推广禽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禁止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内建立鹅、鸭养殖场,现有养殖场(点)一律清除。

10、加大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和乡镇垃圾集中式填埋场建设力度,确保垃圾和生活污水逐步实施集中处理。

11、进一步完善本辖区饮用水源环境应急方案,增强方案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并组织一定规模的应急演练。

12、加快河道疏浚。根据饮用水源保护的有关要求,加快实施河道疏浚工程,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政府政策支持、资金扶持,优先疏浚与饮用水源取水河流相通的主要支流河道,确保农村水源清洁安全。

3、解决农村部分村民至今吃不上安全卫生水的问题,保护和珍惜地下水资源,开展节约用水活动。

14、村委会负责本辖区内的环境保护工作,要加强本辖区内的群防群治,防止非法倾倒废水、废液和危险废物,对非法倾倒废水、废液和危险废物的行为要及时举报,对非法倾倒的人员和车辆予以扣押,并及时报告公安机关,对因非法倾倒而造成污染的沟塘、河流村委会要负责维护好安全,保证周边群众不使用、不接触被污染的水体,并在环保部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负责清除污染,消除隐患。

XX乡人民政府_______村民委员会

乡长:村主任签字:

饮用水源保护区农业面源污染评价 篇6

关键词:饮用水源保护区;面源污染;潜在负荷容量;空间分异;土地利用

中图分类号: X144;X7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4)07-0360-04

收稿日期:2013-10-29

基金项目: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编号:D2010001952);河北省科技计划(编号:2237126D-3)。

作者简介:刘征(1979—),女,河北邯郸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生态环境遥感研究。E-mail:liuzheng111_1979@163.com。

通信作者:赵旭阳,男,河北井陉人,教授,主要从事区域研究与开发研究。E-mail:log2008@163.com。面源污染(non- point source pollution,NPSP)也称非点源污染,是指溶解的和固体的污染物在降水或融雪的冲刷作用下,从非特定地点通过径流过程汇入受纳水体(包括河流、湖泊、水库和海湾等)并引起有机污染、水体富营养化或有毒有害等其他形式的污染[1]。美国《清洁水法修正案》对面源污染的定义为:污染物以广义的、分散的、微量的形式进入地表或地下水体。面源污染成为国际环境问题研究的主流领域,而农业面源污染是目前水体污染中最大的问题之一[2-6]。目前我国农业面源污染問题非常严峻,已经给水体、土壤和空气带来了日益严重的危害[7]。

国外面源污染研究起步于20 世纪60年代。美、英、日等一些发达国家率先开展面源污染研究,20世纪70年代以后在世界各地逐渐受到重视。20世纪80年代,农业面源污染研究蓬勃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新的污染物成为研究热点。尤以美国研究面源污染的历史较长,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对点源和面源污染进行全国性系统控制研究的国家之一[8-9]。我国的面源污染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湖泊富营养化调查,真正意义上的面源污染研究是北京城市径流污染研究,之后相继在上海、杭州、苏州、长沙、南京、成都等城市开展了城市面源污染研究[9-11];与此同时,农村面源污染研究先后在于桥水库、珠海前山河流域、滇池、太湖、巢湖、晋江流域、东江流域等地方开展[12-13]。目前我国还没有自主的系统技术,处于分散的尝试引入国外特别是美国模型的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药、化肥污染的宏观特征、影响因素研究和黑箱经验统计模型模式在农业面源污染研究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将面源污染负荷模型与3S(GIS、GPS、RS)技术结合,与水质模型对接用于流域水质管理成为面源研究的新生长点。目前我国的面源污染往往局限于狭义的面源污染研究;研究内容涉及面源污染负荷评价、模型介绍及模型与GIS结合技术等;研究参与人员极少,且存在阶段性和孤立性,还未形成体系,更未深入到管理、政策的研究[14]。

本研究针对石家庄市饮用水源保护区平山县面源污染的现状调查,采用流失系数法、排泄系数法、人均产污系数法,分别对农田径流、畜禽养殖和农村生活产生的面源污染潜在负荷容量进行计算和评价,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与土地利用情况进行相似性分析,并提出合理建议。

1材料与方法

1.1数据源

考虑到影像的可获得性、影像本身的质量和文章的创新性,本研究所采用的数据主要为研究区2010年中国环境一号卫星遥感影像。遥感影像成像时间为2010年7月15日,分辨率均为30 m。辅助资料为石家庄市2010年Landsat ETM遥感影像、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网2005年已分类矢量数据、石家庄市2000年地形图和石家庄地区土地利用现状图,并结合2010年5月实地勘察和调研数据;查阅平山县2000年年鉴,国家环保总局推荐的畜禽排泄系数和城镇生活源产排污系数手册等相关资料;采用现场调查,调查统计平山县的化肥施用情况,以及粪便、污水产生和处理情况。

1.2研究方法

1.2.1农业面源潜在负荷计算

1.2.1.1农田径流污染潜在负荷 在农田种植业方面,采用流失系数法估算化肥产生农田径流的面源污染潜在负荷。由过量施用化肥所导致的农田径流总氮、总磷潜在负荷按下述公式进行计算:

总氮(总磷)潜在负荷=氮(磷)施用(折纯)量×化肥流失系数(1)

根据国家环保部污染源普查推荐数据,选取研究区的不同种植作物的地下淋溶和地表径流定位监测点数据。氮、磷肥料的流失系数:夏收粮食、秋收粮食氮地表径流系数为095,磷为 0.38;棉花、油料氮地表径流系数为0.95,磷为0.38;蔬菜氮地表径流系数为0.67,磷为0.44。

1.2.1.2畜禽养殖污染潜在负荷本研究使用排泄系数法进行计算畜禽养殖污染潜在负荷。由畜禽养殖产生的污染物潜在负荷量计算公式如下:

畜禽养殖污染物潜在负荷量=畜禽养殖数×污染物排泄系数×粪便中污染物平均含量×未处理粪便的比例(2)

nlc202309012241

采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自然生态保护司编写的《全国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污染情况调查及防治对策》中推荐的畜禽粪便排泄系数及畜禽粪便中污染物平均含量(表1)。

2.2平山县面源污染潜在负荷

農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原因有农作物污染、畜禽粪便污染和农村生活产生的垃圾3方面。针对平山县农业面源污染的实际情况,本研究确定化学需氧量(COD)、氨氮、总氮和总磷为研究的主要污染影响因子。由于农田径流产生的COD和氨氮含量几乎为零,可以忽略不计,仅计算农田径流产生的总氮和总磷。

2.2.1农田径流污染潜在负荷化肥中复合肥的氮、磷含量,依据调查结果按复合肥折纯量的50%、30%计算,将复合肥中氮、磷与平山县氮肥、磷肥施用量累加,计算出平山县氮肥、磷肥施用量。平山县氮肥平均施用量435 kg/hm2,磷肥平均施用量114 kg/hm2。化肥施用量要求按折纯量计算数量。折纯量是指把氮肥、磷肥、钾肥分别按含氮、含五氧化二磷、含氧化钾的百分之一百成分进行折算后的数量。本研究通过计算定义折纯量为1.1236%。根据公式(1)计算得出平山县农田径流面源污染潜在负荷,见表3。

2.2.2畜禽养殖污染潜在负荷平山县畜禽养殖粪便产生量见表2,根据调查,平山县畜禽粪便的未处理率为40%。依据公式(2),计算平山县畜禽养殖面源污染潜在负荷见表3。

表2平山县畜禽养殖粪便产生量

类型产生量(t)猪牛羊鸡鸭粪37.56154.765.507.300.46尿61.9776.749.08

2.2.3农村生活污染潜在负荷根据现场调研情况,除去在排放过程中蒸发、渗漏以及跟随人粪尿用于沼气制造外,平山县未处理的生活污水比例为90%。依据公式(3),计算出平山县农村生活面源污染潜在负荷,见表3。

表3污染因子污染潜在负荷量汇总t

类别COD氨氮总氮总磷农田径流2.610.12畜禽养殖13.091.172.560.82农村生活1.640.400.500.04合计12.031.575.670.99

在各污染因子中,COD污染潜在负荷量较大,在COD负荷量组成方面,以畜禽养殖为主。由于平山县鼓励畜禽养殖业,各类畜禽的养殖量逐年增加,猪是平山县重点扶植的养殖种类。同时从畜禽粪便污染含量的分析上看,猪的粪便污染含量最高,猪养殖量增加带动平山县全县畜禽养殖所产生的粪便量也大幅增长;农村生活污染负荷量方面,由于农村人口平稳增长,而且随着农村城镇化,农业人口会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甚至还会下降,因此农村生活产生的农业面源污染基本稳定或略有下降趋势。氨氮的污染潜在负荷容量仍以畜禽养殖为主。

在各污染源总氮、总磷潜在负荷量比例方面,以农田径流和畜禽养殖为主,农村生活所占的比例较小。农田径流产生农业面源污染负荷量受耕地面积与化肥施用量双重影响。由于平山县鼓励畜禽养殖业,畜禽养殖产生的总氮潜在负荷量也占主要地位。

2.3平山县农田径流污染空间分异评价

查阅平山县年鉴,得到平山县各乡镇夏粮、秋粮、棉花、油料、蔬菜的播种面积,采用流失系数法,计算得到各乡镇总氮、总磷污染潜在负荷量,采用GIS软件,得到总氮、总磷污染负荷分布如图2、图3所示。

3结论与讨论

土地利用及多样性导致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水文过程和景观动态过程的变化,土地利用管理的变化影响着农业面源污染。

平山县农业面源污染在COD负荷量和氨氮负荷量组成方面,以畜禽养殖为主;在总氮、总磷污染潜在负荷量组成方面,农村径流和畜禽生活占主要地位;从3种农业面源污染来源来看,畜禽养殖为主要的污染源。

平山县总氮污染潜在负荷量从平山县西侧向东侧逐渐增加,主要分布在平山镇、回舍镇和岗南镇,而分布在岗南水库周围的西柏坡镇和孟家庄镇总氮污染负荷较小。

平山县主要以低矮灌木及草地和林地为主,耕地分散,主要集中在县域东侧,是引起农田径流的主要原因。林地的扩大使土壤侵蚀减少,进一步降低农田污染物径流量。

从畜禽养殖方面入手,实行畜禽粪便无害化、资源化利用,是解决畜禽粪便污染的根本措施。加强源头管理、过程监控及提高粪便及污水处理设施普及率和使用率,有助于从整体上减少平山县农业面源污染。

参考文献:

[1]郭鸿鹏,朱静雅,杨印生. 农业非点源污染防治技术的研究现状及进展[J]. 农业工程学报,2008,24(4):290-295.

[2]Thomasi T,Segerson K,Braden J. Issues in the design of incentive schemes for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control[J].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Regulation:Issues and Analysis Economics,Energy and Environment,1994,3:1-37.

[3]肖新成,何丙辉,倪九派,等. 农业面源污染视角下的三峡库区重庆段水资源的安全性评价——基于DPSIR框架的分析[J]. 环境科学学报,2013,33(8):2324-2331.

[4]Mrian W H. Environmental policies[J]. 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2001,20:1-26.

[5]Helfand G E,House B W. Regulating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under heterogeneous conditions[J].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1995,77(4):1024-1032.

nlc202309012241

[6]James S S,Richard D H,David G A. Research issues in nonpoint pollution control[J]. 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1998,11(3/4):571-585.

[7]尚丽丽. 农业面源污染研究的文献综述[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2,23(2):13-16.

[8]黄绍平,姚月华,吴常青,等. 我國农业面源污染研究进展[J]. 现代农业科技,2011(11):264-265.

[9]张维理,冀宏杰,Kolbe H,等. 中国农业面源污染形势估计及控制对策Ⅱ. 欧美国家农业面源污染状况及控制[J]. 中国农业科学,2004,37(7):1018-1025.

[10]张维理,武淑霞,冀宏杰,等. 中国农业面源污染形势估计及控制对策 Ⅰ. 21世纪初期中国农业面源污染的形势估计[J]. 中国农业科学,2004,37(7):1008-1017.

[11]Jameison D G,Fedra K. The “water ware”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for river basin planning:Conceptual design of hydrology[J]. Journal of Hydrology,1996(177):163-175.

[12]Winlge W,Illiam L,Poeter E,et al. UNCERT:geostatistics,uncertainty analysis and visualization software applied to groundwater flow and contaminant transport modeling[J]. Computers & Geosciences,1999,25(4):365-376.

[13]Sovan L,Mrritxu G,Jeanluc G. Predicting stream Nitrogen concentration from watershed featuresusing neuralnet works[J]. Water Research,1999,33(16):3469-3478.

[14]邓雄. 农业非点源污染的研究进展、存在的问题及发展[J].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6(增刊):244-247.

饮用水源保护论文 篇7

1 我国农村饮用水水源现状

1) 水量不足。农村的供水设施普遍较落后, 农民大多从浅水井、河道、山泉等水源取水, 水源无保障。随着我国农村的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快速发展, 农村的需水量也越来越大。在某些地区, 经常出现季节性缺水或者干旱的情况, 且降水量不足导致河流断流、地下水水位下降也加剧了农村饮用水的缺乏。2) 饮用水污染严重。农村饮用水主要受生活污水、农药化肥、畜牧养殖粪便和工业废水等污染, 水质污染日益严重, 多数地区出现饮用水源被过度污染而不能饮用。饮用水源被污染将导致水中的有害物质和细菌等有害物质超标, 造成疾病的发生。特别是农村的小型集中供水工程和分散式供水系统, 由于缺乏检测人员、消毒和水质监测设备, 造成有未达标的饮用水提供给居民饮用。3) 高氟水、高砷水和苦咸水问题严重。根据《全国农村饮用水安全“十一五”规划》数据显示, 我国农村人口中饮用高氟水、高砷水和苦咸水占全部农村人口的20% 以上。长期饮用这类受污染的水, 将给人们的身体带来极大的危害。饮用氟含量超标的水会导致氟斑压、骨质疏松、甚至瘫痪。饮用砷含量过高的水容易造成砷中毒, 导致皮肤病和肝中毒。长期饮用苦咸水会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免疫力下降。4) 血吸虫病。目前, 我国少数地区仍有血吸虫病的发病, 血吸虫病并未得到较好的控制, 而血吸虫的发病原因中, 很大一部分是来自饮用水的不卫生, 因此对于农村供水工程应加速改造, 并加强饮用水水源的保护。

2 我国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概况

1) 我国颁布的饮用水水源保护法主要有: 《水污染防治法》《环境保护法》《水法》等。《水污染防治法》是将饮用水的安全以立法的形式推出, 规定了饮用水水源的优先性, 且在水源保护区应采取积极的措施保护饮用水安全。《环境保护法》规定了政府的职能和保护饮用水水源安全的责任。《水法》对水源保护区的划定、保护区排污口的设置作出了相关的规定。2) 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法规和规章包括: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等。前者由于出台较早, 已不适应目前饮用水保护的现状, 后者是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防护措施进一步细化了相关要求。3) 饮用水水源保护相关标准有: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 B 5749—2006)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 B 383—2002) 、《生活饮 用水水源 水质标准》 (C J3020—99) 等。

3 农村饮用水处理常用技术

3.1 臭氧活性炭处理

臭氧消毒是取代氯气消毒的一项新技术, 将有害微生物杀死的同时, 能保证没有副产物的生成, 安全性较高。但也有研究发现, 臭氧的氧化作用选择性较强, 对已形成的三氯甲烷去除作用极小。同时臭氧会导致水中的可降解生物增多, 造成供水管道中容易滋生细菌等物质, 使出水的安全性受到影响。因此, 该工艺在饮用水处理中单独应用较少, 通常是与其他工艺组合使用。

臭氧与活性炭工艺联合使用。这种组合工艺的原理是基于活性炭能够有效去除小分子有机物, 臭氧工艺对大分子有机物可以有效的降解。水先通过臭氧氧化处理将大分子有机物破链, 形成分子量较小的有机物, 然后再利用活性炭强大表面吸附能力, 对小分子有机物进行去除, 保证出水的效果。

3.2 吹脱技术

吹脱技术是使水作为不连续相与空气接触, 利用水中溶解化合物的平衡浓度与实际浓度的差异, 将挥发物质从液相转移到气相中, 去除部分挥发性的有机物, 例如C O2、H2S、N H3等, 但对于不易挥发的有机物去除效果较差。该技术适合于饮用水深度处理, 且费用与活性炭相比仅为其一半左右, 被美国环保协会列为去除挥发性有机物的最佳技术。

3.3 膜分离技术

膜分离技术是目前饮用水处理中广泛应用的技术, 通过膜分离后可以得到稳定的出水水质, 膜分离技术包括:微滤 (M F) 、超滤 (U F) 、纳滤 (N F) 和反渗透 (R O) 等。膜分离水中的悬浮物主要是依靠过滤作用, 因此膜孔径的选择会直接影响水的过滤效果。近年来, 膜技术在净水方面发展很快, 在很多建成运行的水厂中应用效果都很显著, 并且占地面积小, 运行费用低、自动化程度高。

4 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措施

农村饮用水水源的污染主要是由以下因素造成:畜禽养殖粪便、化肥农药、生活垃圾、工业生产废水等。因此, 为保证农村饮用水安全, 应采取以下措施防止饮用水水源遭受污染。

4.1 合理选择饮用水水源

地下水卫生条件好, 不易受外界污染, 但水量不稳定, 当水中含有铁锰、氟等物质时, 处理较复杂且投资高;地表水易受外界污染, 但水量稳定, 且水质问题相对较易处理, 处理投资低。目前, 北方地区的地下水使用量较高, 造成有些地区地面出现沉降的现象, 因此在水源的选择时, 应综合考虑地质、环境、存水量等因素。

4.2 加强水源卫生防护

饮用水水源应按照相应的技术标准设置必要设施, 如警示牌、防护带等。设立的水源保护区, 应严格执行相关的规定, 保障饮用水水源不受外界污染。

4.3 制定科学合理的饮用水水源保护规划

应将饮用水水源保护规划作为当地经济发展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经济发展的同时, 应保证环境卫生, 并将饮用水水源的保护建立在其他资源开发利用之上。

4.4 建立信息发布制度

环境保护部门应定期发布饮用水水源地的基本情况, 如水质报告、水量情况等。让居民及时了解当地饮用水的安全情况, 让居民充分的参与到饮用水水源的监督与管理, 并将日常的工作透明公开。

4.5 建立多元化融资渠道

由于农村的经济发展较慢, 对于水源保护的资金需求量又较大, 除了应加大国家的各级财政投入以外, 当地政府应大力吸收民间资本的投入, 使农村的供水工程、水源地保护有足够的资金支持。

摘要:农村的饮用水安全问题一直制约着当地经济发展和居民的身体健康, 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饮用水水源的保护。本文首要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饮用水水源的现状、饮用水水源保护概况和饮用水的常用处理技术, 然后深入的探讨了我国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的措施。

关键词: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现状,措施

参考文献

[1]蔡书军.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及监督措施研究[J].河南科技, 2013.

[2]王啸宇, 崔杨, 陈玫君.中国水污染现状及防治措施[J].甘肃科技, 2013.

[3]周正, 周颖辉.我国农村水污染现状及防治方法[J].北方环境, 2011.

饮用水源保护论文 篇8

1.1 国外饮用水源保护区标志设立现状

在美国, 根据《安全饮用水水法案》的要求, 各州分别制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发展规划,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标志牌、警示牌的设立是饮用水水源保护项目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标志设立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1) 由于美国是联邦制国家, 各州自主权较大, 饮用水源标志牌的图形、内容、材质等一般由各州分别规定采用。 (2) 在标志牌的图形和内容上, 大多图文并茂, 采用人性化的语言, 易于公众接受。 (3) 除了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内设立标志牌以外, 各州还在保护区周边的高速路、主干道上设立道路警示牌, 提示司机或行人进入饮用水源保护区。道路警示牌的设立及形式内容等一般都要符合当地交通管理的要求。

美国环保局水办公室 (Office of Water) 在2000年5月出台了一项题为“饮用水水源评估公众参与” (Community Involvement in Drinking Source water assessment) 的文件 (EPA 816-F-00-025) 。在该文件第一页的右上角采用了图形符号作为饮用水水源保护标志。欧洲一些主要国家也普遍在道路上设立饮用水源保护区的警示和提醒标志, 如瑞典的主要道路上既设立有驶入水源保护区的警示和提醒标志, 也有设立在驶离保护区的告知标志。

1.2 国外水源保护区管理现状

在美国、欧洲, 对水源的选择和保护都非常重视。只要有条件, 尽可能取水库水。欧洲的水源较多取自河水, 如佛罗伦萨AN-CONEIIA水厂取水于ARNO河, 该河属意大利第三大河, 巴黎的ORLY、MOUT水厂取水于塞纳河, 斯图加特的LANGNAC水厂取水于多瑙河, 阿姆斯特丹水厂部分取水于REIHE河, 部分取自水库;美国的水厂则较多取水于水库。美国洛杉矶引水道水厂和德国科隆WAHNBACH水厂和阿姆斯特丹水厂, 为了保证水质优良, 前者85%的水源来自544公里外的内华达西部山区和卡罗拉多的雪山融化水;后者则是将原水进行初步处理 (脱氮、降浊度) 后再存入水库进行自然净化和沉淀100天以上, 让氨、有机物、细菌自然分解后再作为水源。不管是河水还是水库水, 水质都比较好, 达到各国相应的地面水标准。

水源保护是一项长期艰苦的工作, 欧美各国对水源的保护都比较完善, 特别是美国, 尽管国家和州政府对此并无明确的规定, 但每个地区的供水部门都将这项工作当成重要工作来做, 制订了相应的措施, 对污染进行调查和处理, 对供水明渠都用钢丝网隔离并安装警报器, 防止人为的污染, 并尽力避免自然环境的影响, 水库都建在远离人烟的山里, 周围禁止人畜活动, 植被保护得很好。

2 国内水源保护区标志设立和管理现状

2.1 国内水源保护区标志设立现状

目前, 我国的水环境状况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饮用水安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的要求, 我国地方政府都相继制定了有关地方生活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的管理规定和条例, 从而为地方的饮用水水源保护提供了指导。在大多数地方的饮用水水源相关规定中, 都包含了对饮用水水源标志的规定。例如, 《青岛市生活饮用水源环境保护条例》第八条明确规定“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应当有明确的地理界线和标志。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区的标志由市人民政府组织设立”。《江西省生活饮用水水源污染防治办法》第十四条规定“设区市、县 (市、区) 人民政府应当对划定的饮用水源保护区确定地理界限, 并设立标志。”除此以外, 某些省市还对饮用水源保护区标志的设立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例如, 重庆市专门颁布了“饮用水源保护区界碑制作和安装要求”, 其中对界碑的设立位置、界碑的尺寸、材质等都有具体的要求。

四川省在2006年发布的《关于统一设立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标志牌和界桩的通知》 (川环办发[2006]89号) 中规定了保护区标志牌和界桩的材质、尺寸、内容等信息, 其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甘肃省在嘉峪关北大河饮用水源保护地周边的高速公路上竖立了道路标志, 其中包含了饮用水源地的范围信息, 并综合使用了道路交通标志中的禁令标志及其他安全标志。这对提示来往车辆及人群注意保护饮用水源地, 谨慎行驶和行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008年保定市在西大洋水库、王快水库和一亩泉饮用水水源地一、二级保护区共设置各类标志牌2300块。其中, 西大洋水库保护区 (面积4420km2) 标志1170块。

四川、湖北、重庆、青岛、合肥等省市部分水源地也建立了保护标志。但是各地的标志设置内容不一、图形标志不一、材质不一。为规范饮用水源保护区标志设置, 国家编制出台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标志技术规范》。之后, 一些省市设立全国统一规格的标示牌。如:2011-2012年大连市先后对碧流河水库、英那河水库、洼子店水库、大沙河4个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转角楼水库、朱隈子水库、北大河水库、刘大水库等22个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实施了勘界立标, 设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各类标志1291个, 包括:界桩892个、界碑106块、交通警示牌144块、宣传牌149块, 对在保护区内活动的车辆、人群予以提示和宣传。2014年湖南省按技术划分, 在106国道江口电站和水口新大桥沿道两端设立进入饮水区、驶离饮水区夜视发光告知牌。

2.2 国内水源保护区管理现状

近年来, 由于水库周边经济快速发展, 人口急剧膨胀, 一级水源保护区开放式管理模式导致的水源安全隐患日益增多, 不少地区对水源地实施了封闭管理。

北京密云水库水源地一级保护区面积约273公里, 周边环库公路约110公里。1986年, 北京市颁布《北京市密云水库、怀柔水库及京密引水渠水源保护管理暂行办法》, 开始了密云水库水源保护之路;1995年, 《办法》升级为《北京市密云水库、怀柔水库和京密引水渠水源保护管理条例》, 对密云水库的水源保护上升到法律层面, 《条例》规定在一级保护区内的重点地段设置防护网, 禁止旅游者和其他无关人员越过网界, 禁止任何人破坏防护网;1998年开始, 水库周边陆续建起了防护网, 限制游客随意进入;2003年, 密云水库开始实行严格的全封闭式管理, 共修建了50多公里的防护网和13个水政执法站, 取消53亩网箱养鱼, 拆除违法建设1万平方米, 安装了在线监测及实时监控设施。

《上海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于2010年3月1日正式施行, 《条例》对各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提出了严格的管理要求。一级区实行封闭管理, 不得存在与供水和保护水源无关的项目。除黄浦江上游河道允许通航以外, 一级水源保护区将建设隔离围栏, 实施封闭管理, 禁止进行任何与水源保护和供水作业无关的活动。深圳市环保部门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 学习借鉴密云水库的管理模式及香港水源保护的管理模式, 编写了《深圳水库水源安全保护现状及其对策建议》, 并就深圳水库一级区占地问题专项向市政府请示。规划水库一级区全面征地并建围网进行封闭式管理。近期将开展大望社区和水库新村一级水源区和部分二级区的征地工作。

从2013年开始, 大连市对碧流河水库一级保护区庄河段及北大河水库实施了围网封闭工程, 共围网9.05万米。同时, 对G305国道、崔桂线等环境高风险路段设置了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禁行标志和限速行驶标志。并成立专门的水源环境监察大队, 加大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监管力度。同时, 初步构建了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和无线射频辨识系统的水源地环境保护电子信息管理平台。

另外, 《全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中提出:全国共规划1707个水源地以及保护区周围建设隔离防护设施, 包括物理隔离9548公里, 防护林96990万平方米, 警示标志1056个。在89个水源地建造傍河取水防护工程。并规划在国家层面统一开发饮用水水源地地理信息管理系统, 在地级城市建设基于GIS的水源地基础数据管理系统284套, 工程投资57.36亿元, 全部在近期完成。

3 建议

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分范围及保护要求告知公众将有助于水源保护区的保护工作, 设立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标志, 是保护饮用水水源地最大可能免受人类活动影响、保证水质安全的重要措施。未树立标志牌的饮用水源地要按照国家规定尽快设置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标志。

摘要:文章介绍了国内外饮用水源保护区标志设立与管理发展状况, 对国内较完善的饮用水源保护区标志设立与管理情况做了详实的介绍, 并针对性给出了建议。

关键词:饮用水源,勘界立标,标志,封闭管理

参考文献

[1]蓝楠.国外饮用水源保护法律制度对我国的启示[J].环保科技, 2008, 3:1-3.

[2]杨爱玲, 朱颜明.城市地表饮用水源保护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 2000, 21 (1) :72-73.

[3]2012大连市环境状况公报[R].

[4]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标志技术规范[S].

[5]CH5003-94.国家测绘局.地籍图图式[S].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5.

[6]林增杰, 严星, 等.地籍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

饮用水源保护论文 篇9

饮用水源的质量,直接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存质量,是国家得以稳定发展的基础。但从当前我国农村饮用水源看,水源地污染隐患突出,饮用水安全堪忧,对农村地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与身体健康造成较大的威胁,并抑制着地区经济的发展,一定程度阻碍了我国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因此,保护农村饮用水源,为广大农村人口提供安全、健康的饮水就显得尤为重要。

2 中国农村饮用水源的社区保护制度构建现状

2.1 农村饮用水源保护制度不健全

从当前我国的发展形势看,国家的饮用水源保护制度更加注重城市地区,对于农村地区还存在一定的忽视现象。针对农村地区特殊水文的饮用水源保护制度,没有明确的地方性法规,在法律层面也缺乏指导性的法律保护[1]。另外,从现行的饮用水源保护制度看,更侧重于集中式的饮用水源,对于农村地区点多面广的分散式饮用水源保护,作用不明显。

2.2 农村饮用水源污染防治措施不到位

饮用水源的保护,重中之重还需要从源头上抑制水源的污染与破坏。但从当前我国农村地区的饮用水源污染防治措施看,这部分的内容还相当缺乏。农村地区由于受自然环境、经济状况、生活习惯、科技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垃圾、粪便随意堆放无害化处置率低,农药、化肥施用不合理流失严重,导致地下水、地表径流等水资源受到严重的污染。而针对这方面的污染防治措施与制度管理,并没有成文的地方管理规范,相应的水污染防治法可行性也较差,导致农村地区的饮用水源污染问题一直得不到有效的解决。

2.3 社区基层保护机构缺失或缺位

很多农村地区在饮用水源的治理保护上,由于缺乏必要的人员机构和资金,导致农村饮用水源的破坏没有得到有效监管,也没有有力的饮用水源保护措施,导致农村地区的饮用水源保护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严重制约着农村地区的发展[2]。另外,地方政府机构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行政职能,没有针对性的地方饮用水源保护制度,即使部分地区有社区基层保护机构也不能发挥其应有的职能,久而久之,就导致群众的参与热情普遍不高,也没有相应的饮用水源保护诉求,使得农村饮用水源长期受到影响与破坏,进一步加大了治理难度。

3 中国农村饮用水源的社区保护制度构建分析

当前,我国要完善农村地区的饮用水源保护制度,还需要完善相关立法,形成健全的法律保护制度,提高社区保护制度的可行性,才能对农村饮用水源进行有效的保护与管理。

3.1 强化社区饮水源管理效力

要强化农村地区饮用水源的管理效力,必须加强基层组织的建设,形成有效的地方管理组织,从而发挥组织的作用,使其承担保护饮用水源的责任。由于当前农村地区的饮用水源污染问题,若仅凭政府的力量,很难真正实现饮用水源保护。所以,需要积极组织地方部门,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群众的参与热情,使其参与到饮水源保护中来,从源头上保护饮用水源[3]。另外,地方政府还要加强文化管理制度的建设,并进行文化宣传教育,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宣传活动,让群众充分了解到饮用水源保护的重要性、提高群众节水、护水意识。

3.2 完善社区饮水源管理制度

要完善农村地区的社区饮水源管理制度,需要结合当地居民的实际状况、生活习惯、人文特征等,制定出一种专门的农村饮用水源管理制度,督促农村村民能够遵循村规民约,以维持当地生产与生活的正常进行。这种将管理制度建立在具有较大权威性的村规民约上,能够对村民的日常生活方式有所约束,是一种结合当地村规民约所制定的农村社区饮用水源管理制度,与统一的社区饮水源管理制度相比较更具可行性、具体性。还有一种方式主要是对当地的饮用水源保护制度及村规民约进行完善,这种方式可不制定专门的农村饮用水源管理制度,而是在当地原有的村规民约上进行完善,充分发挥村规民约的真正作用,进而保护农村地区的饮用水源。

3.3 强化社区基层保护机制

在农村地区饮用水源社区保护制度构建中,还要完善社区饮用水源的检测机制与社区保护机制,充分发挥社区的独特优势,加强对饮用水的质量监测,并将饮用水源监测信息进行公开,使饮用水源信息更加的透明化,以提高群众的认识,体现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5]。同时,社区要与非政府饮用水源保护组织进行密切的配合,对于农村地区的饮用水源异常状况进行及时的监测、分析、管理,通过报告结果,融入群众民主决策,让民众的参与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基层社区组织还要配合地方政府的指导,在政府指导下进行自治管理,进而提高饮用水源管理效率。

4 结束语

饮用水源是人类生存之本,保护饮用水源是保障人类生命健康与生存权的迫切需求。对农村地区的饮用水源加以保护,直接关系到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关系到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总体目标的实现,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得以稳定发展的基础。因此,只要通过构建农村饮用水源的社区保护制度,才能够对农村居民的饮用水使用情况进行制约,进而有效改善农村饮用水源的保护现状,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摘要:当前,我国农村地区的饮用水安全问题还较为严峻,虽然地方与中央已经对农村地区的饮用水安全制定出了相关的措施,但由于立法上的不足以及各方面客观因素,导致农村饮用水源污染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有效的改善。社区保护制度具有一定的针对性,通过社区保护制度的构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当前农村地区饮用水安全的严峻形势。所以,要对社区保护制度的构建加强研究,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对农村地区的饮用水源进行保护,确保饮用水的安全。

关键词:中国农村饮用水源,社区保护制度,构建

参考文献

[1]白璐,李丽.我国农村饮用水源现状及防护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03):1694-1695+1921.

[2]刘振华.“中国农村安全饮用水条例”的立法探讨[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2,36(10):177~180.

[3]刘清云,丘锦荣.饮用水水源集水区农村排水管理新模式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27):9481-9486.

[4]黄剑东.农村饮用水水源污染现状及防护技术刍议[J].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1(02):14-16+45.

试论如何加强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 篇10

1 水源环境的现状

1.1 污染来源较多

对于河流型水源来讲, 如果工业废水以及生活污染源达不到排入标准, 极易对河流型水源造成污染;对于湖库型水源来讲, 主要是由于农业面源以及畜禽养殖不合理所造成的污染;对于地下水源来讲, 通常由工业点源以及工业面源造成的污染。

1.2 缺乏健全的水源检测制度

在我国, 仍有部分地区缺乏良好的检测技术, 环保理念也没能得到较好的普及, 导致水源检测工作难以开展。同时, 这些地区在水源周边缺乏监测系统, 无法对水源环境的检测工作进行实时监测, 严重影响水源环境检测的效率。此外, 部分地区在水源环境的检测过程中没能依照当地水源地的特征, 一味照搬其它地区的检测方式, 使检测工作失去效果。

1.3 水源管理机制不完善

就管理机制而言, 我国水源管理机制仍不够完善。究其原因, 主要是国内水源防治法不够完善, 导致水源管理部门忽视水源管理的必要性, 执法人员在水源管理过程中不够严谨, 对污染行为置之不理, 造成水源污染现象频繁发生。

2 水源环境的保护措施

2.1 对水源地进行严格监管

在水源地周边, 禁止化工企业以及供电企业在这一地带生产, 并将排污口迁至离水源地较远的位置, 保证企业排出的工业污水不会流进水源地。同时, 将水源地周边的违章建筑进行拆除, 并加大污染饮水水源行为的监管力度, 从根源上保证水源环境的稳定。此外, 城市之间加强水源管理的协作, 制定可行的跨区域水源的补偿方案, 保证市民的饮水安全。

2.2 优化水源环境的检测制度

就水环境检测技术来讲, 国内现有的检测技术较弱, 难以对水源环境进行全面的检测。对此, 需从检测制度以及检测设备两方面入手, 构建科学的水源检测机制, 做好水源检测的每个环节, 并引入高性能的水源检测设备, 从而获取详细的水源检测数据。在水源检测的过程中, 检测人员的素质极为重要。当水源环境出现特殊现象时, 检测人员需采用合理的应急方式, 保证水源检测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2.3 完善水源环境的管理制度

通过有效的水源环境管理制度, 能减少水源污染行为的发生。对此, 将水源环境的管理制度进行完善, 定期出示水源环境的报告, 并根据水源环境的管理需求, 从科学的角度对水源污染现象进行探讨, 了解水源污染现象产生的实质原因, 对水源的污染问题及时进行处理。此外, 在现有污染防治法的基础上, 制定相关保障条例, 开设城市的水质达标项目, 并借鉴国外的水源管理经验, 制定科学的水质标准以及水质评价标准, 促进水源环境的管理工作。

2.4 创造生态化的水源环境

创造生态化的水源环境, 是水源环境防护工作的必要条件。 (1) 完善水源周边的污水处理系统, 将城镇的工业污水以及生活废水进行集中处理, 并添置先进的污水处理设备, 将难以收集的废水进行就地处理。 (2) 严格控制化学产品以及金属产品的使用量, 包括农药、铅以及化肥等。并将自然村的垃圾及时处理, 防止降雨、强风等自然现象将垃圾冲刷至水源内。 (3) 在水源周边建造防护林, 并在农田中余留一定的湿地面积, 做好水源周边地带的保护工作, 避免因水土流失造成水源环境的污染。

3 结语

综上所述, 开展水源保护工作刻不容缓。在水源环境的防治过程中, 需对水源地周边进行严格监管, 禁止化工企业以及供电企业在这一地带生产, 并将排污口迁至离水源地较远的位置。同时, 构建科学的水源检测机制, 并引入高性能的水源检测设备, 保证水源检测的准确性。此外, 完善水源环境的管理制度, 以科学的角度对水源污染现象进行探讨, 从本质上遏制污染现象的产生。总而言之, 要想保证水源环境的稳定, 还需水源管理部门和水源地周边企业共同协作, 才能为居民提供优质的饮用水。

参考文献

[1]狄瑜.广西容县主要乡镇饮用水水源地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广西大学, 2012.

[2]段晓娟.我国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制度完善探析[D].昆明理工大学, 2012.

[3]夏康炎.钱塘江流域城市饮用水水源公共安全对策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 2014.

饮用水源保护论文 篇11

一、完成全部在用、备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合格规范化创建。加快台州长潭水库、丽水黄村水库等保护区内人口的移民搬迁工作。

二、结合“十三五”规划编制,根据各地饮水安全的客观需要,选择一批引调水工程和备用水源地工程纳入建设计划,着力推动近、远期水源规划落地,保障人民群众饮水安全。

三、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督促磐安和天台两地建立里石门水库跨界保护机制,规范划定保护区,制定联合保护制度,清除污染隐患。

四、以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为契机,通过委托执法或联合巡查等方式,尽快建立健全水源地行政执法常态化机制,进一步加大对污染水源行为的打击力度。

五、继续推动饮用水水质检测机构整合,避免重复建设,提升检测能力,保障饮用水取、供水水质检测特别是乡镇、农村地区水质检测的需求。加大水质检测市场化的改革力度。

饮用水源保护论文 篇12

1 饮用水供水现状

城市作为经济和生活中心, 污水排放量大, 加之我国城市的污水处理水平普遍不高, 城市水环境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 流经城市的河段今90%受到污染, 城市内水湖水质较差。同时我国城市中有近2/3的城市供水不足, 1/6的城市严重缺水。水环境污染加剧了饮用水水源危机。由于水质污染, 导致水传染病触目惊心, 在全国187个城市中, 水质稳定的有96个, 地下水污染减轻的有39个, 污染加重的有53个。全国约有50种疾病与饮用水水源污染直接相关, 恶性肿瘤、肝炎的发病率不断增高, 弱智儿童数量呈上升趋势。再加上城市水体供水基础建设陈旧和管理不善, 造成水资源的严重浪费。

1.1 水资源严重短缺

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尽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据统计, 我国城市日缺水量达1600万立方米。经常闹水荒的城市, 每日高峰供水保证率仅在65%-70%。我国还是城市化进程发展较快的国家, 随着城市人口的剧增, 特别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城市供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发展、影响人民正常生活的一个严峻问题。

1.2 地下水超采态势严峻

由于地表水污染, 而城市工业、公共卫生、生活用水量又日益增加, 致使地下水的开采规模和强度不断增大。21个省级行政区对地下水位降落漏斗 (以下简称漏斗) 不完全调查, 共统计漏斗76个 (浅层漏斗和深层承压漏斗各38个) , 漏斗总面积7.2万km3。地下水超采导致地面沉降和地裂, 造成地面塌陷、房屋倒塌、路基被毁等。由于地下水超采导致地下水位下降, 引起地表水入渗增强, 污染物随之下移, 污染地下水。

1.3 自来水浪费严重

我国有些城市因供水基础设施陈旧、老化, 加之恶劣的冷冻气候条件, 管道设施漏水现象十分普遍。特别是在城市供水中, 直接或间接用于饮用的部分只有5%~10%。绝大部分自来水用于工业、消防、建筑、市政及居民生活杂用上。而自来水厂不管用水要求的不同, 一律采用饮用水标准来衡量出水水质, 不仅增加了自来水加工处理的成本, 而对没有必要达到饮用水标准的用户来说又是一种极大的浪费。在水源污染越来越严重的今天, 饮用水处理的难度越来越大, 成本也会越来越高。为了有效降低生活成本, 提高生活饮用水的安全可靠性, 分质供水已经势在必行。

2 水源地污染物质的来源分析

水环境污染的污染源通常分为点源和非点源 (面源) 两类, 而水源地污染主要是非点源污染。长期以来, 我国环境保护的重点主要放在企业排放污染物的末端治理上, 对非点源污染尚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由于非点源污染具有受水文循环过程影响和支配的随机性、污染物来源排放点不固定和排放具有间歇性以及污染负荷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变化幅度大等特点, 致使对其监测、控制和处理困难而复杂。

2.1 暴雨径流的地表淋溶和侵蚀

暴雨径流是坡面地表侵蚀过程的动力因素, 也是土壤颗粒和农用化学物质向外迁移的物质载体。当降雨强度超过土壤入渗能力时, 就会产生坡面径流。影响坡面径流大小的主要因素是降雨、地形、土壤和植被覆盖等。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水土流失面积达356万km2, 有1/3的土地受到水土流失的危害, 每年流失的N、P、K养分相当于4000多万吨化肥。

2.2 农用化学制品的流失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 人们对土地产品在数量上的要求愈来愈高。在我国农业土地资源的开发已接近超强度的情况下, 增加农用化学制品的施用量就成为提高土地产出水平的重要途径。农业以水为本。城市水源地上游通常是主要的农业耕作区。农药、化肥施用量的增加, 势必提高土壤中人工化学物质的含量。特别是农业的粗放管理, 更导致农业化学品利用率的降低, 造成湖泊、水库富营养化。

2.3 中小企业污染物质的非达标排放

改革开放以来, 中小企业发展迅速。其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逐渐增加。乡镇企业规模小。技术水平低、环保措施不到位, 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企业少, 加上乡镇企业设备简陋、资源浪费严重, 造成污染物排放数量大、污染治理达标率低。由于乡镇企业 (包括个体采矿点) 污染类型复杂, 从城市到农村、由于乡镇企业 (包括个体采矿点) 污染类型复杂, 从城市到农村、由点到面, 增加环境治理难度, 加大了非点源污染的负荷。

2.4 人工合成化学物质的迁移循环

人类为了文明的需要, 通过各种生产活动人工合成数以千计的有毒、有害物质。这些有机化合物通过原材料处理、生产和加工及产品使用等多种扩散途径最终进入地表水环境。由于有机污染物种类多、毒性大、难降解等原因, 国际上比较重视。目前, 自来水中已发现有2000多种有机物, 其中致癌、促癌物质约占2.7%, 致突变物质约占2.5%。硝酸盐是自来水中最常检出的污染物之一, 摄入过量的硝酸盐可导致婴儿的高铁血红蛋白症。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转化为亚硝胺, 则对人体具有致癌、致突变和致畸的作用。

2.5 城乡生活污水的排放

限于经济发展水平, 我国小城镇和广大乡村都还缺乏排水设施, 大量的生活污水漫流排放后随地表径流进入水体, 有机污染十分严重。氮浓度高可能与畜、禽粪便污染有关, 磷浓度高则主要是洗涤剂的使用所引起的。洗涤废水的排放增加了磷的负荷, 对湖泊富营养化进程将会起到重要作用。

3 保护对策

3.1 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研究

长期以来, 我国环境保护的重点防在点源的治理上, 对水源地非点源污染的危害性认识不足, 当前必须转变观念, 加强水源地非点源污染研究, 加强对地表饮用水源污染调查方法、污染负荷定量计算方面工作, 研讨可行性较高、适用性较强的方法, 建立适合我国特点的适应性强、精度高、理论性好的非点源污染符合定量计算模型, 提出具有我国特色的水源地污染防治的对策和方法。要坚持科学治水, 遵循自然规律, 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要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基本方针, 合理配置水资源, 统筹流域、区域和城乡的水利发展, 统筹安排好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要坚持节约保护水资源的原则, 加强节水和水污染防治, 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3.2 健全法律法规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法规系统和强有力的执法监督。要进一步加强水源保护的各项法规、条例的建设, 使水源保护真正做到有法可依, 有章可循。在管理体系上, 要克服分头管理、条块分割现象, 处理好统一监督管理与协同监督管理的关系。在目前我国经济技术实力还难以全面控制水污染的情况下, 更有必要对涉及人民生命健康的生活饮用水源采取严格措施加强管理。

3.3 充分发挥高科技作用

要利用知识创新工程改革旧的农业耕作方式, 建立生态农林体系。充分利用湿地等土地处理系统削减氮、磷入江、入湖量, 用“绿色肥料”替代部分化肥, 实施测土施肥, 提高化肥的利用率。广泛施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选择性强、效益高的生物农药。植树种草, 涵养水源;合理灌溉, 防止水土流失。运用计算机模拟污染物迁移规律, 建立环境管理信息系统, 准确进行水质控制和预测。利用遥感信息、地理信息系统为水源保护区的划分、水源保护的适时决策提供优质服务。应用先进的生物遗传技术, 构建具有特殊降解基因的菌株, 去除水中有毒、有害有机物。

3.4 加大水源保护的宣传力度

我们要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介进行宣传, 强化公众的资源、环境、生态意识, 提高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自觉性。让人民群众懂得保护水环境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

3.5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控制性骨干水源工程建设, 增强调蓄能力。提高居民饮用水的安全可靠性, 放宽城市其他非饮用水的水质要求, 降低成本, 逐步实施分质供水。城市供水设施陈旧常常造成自来水浪费。排水设施不足, 又使大量的污水未经有效处理就直接排放, 造成严重污染, 必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有效解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问题。

摘要:本文探讨了我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饮用水水源的保护对策。

上一篇:中途接班下一篇:英语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