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用水水源地

2024-07-14

饮用水水源地(精选12篇)

饮用水水源地 篇1

目前, 我国实施的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 GB5749-2006) , 水质指标由35项增加到106项, 加强了对有机物、微生物和消毒等方面的要求, 实现了饮用水标准与国际接轨。然而,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 日益恶化的水环境和严格的饮用水卫生标准的矛盾, 对我国城镇饮水安全是巨大挑战。目前, 我国现行的水源地水质标准是综合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5749-2006)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和《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 14848-93) 而实施。显然, 应用面越广泛的标准, 其针对性、适应性越低。因此, 制定适应我国国情的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 对于保障居民饮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1 国内外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标准现状

1.1 国内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现状

当前, 我国饮用水安全形势严峻。根据“全国城市饮用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成果, 在全国城镇中, 饮用水源地水质不安全涉及的人口1.4亿人。我国河流型水源地的主要污染物是COD、BOD、氨氮和大肠菌群等;湖库型水源地的主要污染物是COD、总磷和总氮等;地下水水源地主要污染物是总硬度、氟化物、硝酸盐、硫酸盐、铁、锰等。除常规污染项目外, 有毒有机物污染已在部分饮用水水源地中检出。

近年来, 太湖、巢湖、洋河水库等重要水源地先后发生蓝藻集中暴发的情况, 严重影响了无锡、秦皇岛、长春等城市居民生活用水。水源地突发污染事件影响供水安全事件已经到了高发、频发、群发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城市饮用水水源安全形势十分紧迫。

1.2 国内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标准现状

目前, 我国已颁布的与饮用水水源水质有关的标准有5个, 其中3个是国家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3838-2002) 、《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 14848-93)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 ;2个是行业标准:《城市供水水质标准》 (T206-2005) 和《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 (CJ3020-93) 。《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由于制定年代太久满足不了新的饮用水水质标准的要求, 实际上很少被采用。而上述标准中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城市供水水质标准》中针对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条款, 都是通过引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和《地下水质量标准》中的一些条款而成为该标准的条款。实际上《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成为目前评价我国地表饮用水源水水质的唯一标准;《地下水质量标准》成为目前评价我国地下饮用水源水水质的唯一标准。这两个标准制定的目的是兼顾保护人体健康和水生生物, 在执行过程中, 现行标准中的一些指标值偏严。如汞指标, 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主要从保护水生生物考虑, 其II类标准限值为0.00005mg/L;而在《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主要考虑保护人体健康, 其值为0.001mg/L。

1.3 国外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标准现状

饮用水水质标准和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标准的制定息息相关。国际上有许多不同的饮用水水质标准, 其中最具国际权威性和代表性的包括世界卫生组织 (WHO) 《饮用水水质准则》, 欧盟 (EC) 《饮用水水质指令》以及美国环保局 (USEPA) 《饮用水水质标准》, 其他国家或地区的饮用水标准大都以这3种标准为基础或重要参考来制定本国国家标准。

在美国的水环境质量体系中, 没有全国统一的水环境质量标准。按照美国《清洁水法》 (Clean water Act, CWA) 304 (a) 的要求, 美国环保局 (USEPA) 负责制定、发布水质基准。各州根据EPA提供的水质基准并结合水体具体功能, 制定各州和流域的水质标准。如佛罗里达州在其水质标准中将水体划分为饮用水源水、贝类养殖用水、娱乐、鱼类与野生生物用水、农业用水以及航运、公用事业与工业用水5类使用功能, 对这5类水体功能分别制定了其相应的水质标准, 所涉及的水质指标有40项。

欧盟水环境质量标准由若干标准组成, 包括饮用水源地、游泳水、渔业淡水、贝类养殖、饮用水质量等。欧盟饮用水源地地表水指令 (SWAD) , 要求各成员国按照自来水厂的处理工艺将饮用水源水的地表水分为3类, 涉及46个水质指标, 对每类水质分别规定了各指标所需达到的指导值和限值, 并规定了采样点位置、采样次数及分析方法。

世界卫生组织虽未直接规定水源地水质, 但作为世界三大主要饮用水卫生标准, 《饮用水水质准则》有很强借鉴性, 其中也涉及对水源的保护。

2 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标准比较分析

饮用水水源地的标准制定是一项政策性和技术性都很强的工作。世界各国对饮用水水源地的标准制定都极为重视, 但受经济、社会体制和地理环境等不同条件的影响, 技术标准的规定程度也不尽相同。根据国外的经验, 制定饮用水源水水质标准和级别, 要充分考虑水质基准, 同时还要考虑自来水厂的不同处理工艺、处理水平, 也要考虑本国的相关水质标准协调、经济状况等。

水质标准的核心是标准的指标选择及其标准值的确定。以我国现行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3838-2002) 为基础, 与《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 14848-93)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5749-2006) 、《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 (CJ3020-93) , 以及欧盟水指令中有关饮用水源水质基本 (常规) 指标进行比较分析, 各标准依照不同的水体用途及性质, 其相应标准中的指标有所不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基本项目和补充项目与相关标准比较见表1。

通过对几个相关水质标准的对比分析, 在各标准中重复率比较高的指标有8项:色、嗅和味、浑浊度、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总α放射性、总β放射性、亚硝酸盐。以《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基本项目为基础, 增加上述8项指标, 并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表1中的4项重复或次要的指标——水温、化学需氧量 (COD) 、五日生化需氧量 (BOD5) 、硫化物等列入非常规项目或删除。最终确定“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的常规项目共33个:p H值、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总氮、铜、锌、氟化物、硒、砷、汞、镉、铬 (六价) 、铅、氰化物、挥发酚、石油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粪大肠菌群、硫酸盐、氯化物、硝酸盐、铁、锰、色、嗅和味、浑浊度、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亚硝酸盐、总α放射性、总β放射性。

3 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标准分级

饮用水水源可能是江河湖库, 也可能来自地下水, 水质状况有所不同, 都需要经过净化处理后配送到居民家中使用。不同的水质经过不同的净化工艺同样能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也就是说, 水质差的水通过深度净化处理工艺后也能够满足饮用水水质要求。因此, 在制定饮用水源水质标准、确定指标的标准值时, 应考虑自来水厂的净化工艺和净化水平。

1975年欧盟 (EU) 75/440/EEC指令根据自来水厂处理工艺将源水划分成3个等级:仅需过滤和消毒即可达到饮用要求的源水为一级水;需经混凝、沉淀、过滤和消毒处理才能达到饮用要求的源水为二级;除了采用二级水需要的处理工艺外, 还需经过活性炭吸附才能满足饮用要求的源水为三级水。

对于每一级别的源水, 其水质指标都给出了两个限值:一个是必须强制执行的限值, 另一个则是指导值。日本在制定饮用水源水质标准时对源水等级的划分方法与欧盟类似。1971年美国环境保护局提出了基于水厂处理工艺 (与欧盟二级水的处理工艺相似) 的饮用水源水质标准。在我国的《生活饮用水源水水质标准》 (CJ 3020-93) 中, 基于水厂处理工艺将源水分为两类:水质良好, 仅需消毒处理即可达到饮用要求的地下水或仅需简易净化 (如过滤) 、消毒后即可达到饮用要求的地表水为一级水源水;水质受到轻度污染, 经常规净化处理可达到饮用要求的为二级水源水, 对于两个级别的源水分别规定了相应的标准限值。

说明:*不同指标一列中的数据, 前面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不同指标的数量, 后者为对应标准中不同指标的数量。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 同时伴随着饮用水水源水质下降的现实, 在制定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时, 应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未来需求。综合考虑国内外经验, 基于自来水厂的水处理工艺将源水水质分为三级:仅需过滤和消毒等处理工艺即可达到饮用要求的源水为一级水;需经混凝、沉淀、过滤和消毒等传统处理工艺达到饮用要求的源水为二级水;除了采用二级水需要的处理工艺外, 还需经过活性炭等深度处理工艺才能满足饮用要求的源水为三级水。

4 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标准值确定

制定饮用水源水水质标准, 首先要充分考虑水质基准, 还要考虑不同水处理工艺和处理水平, 也要考虑与我国的相关标准相互协调。

4.1 以现有标准为基础原则

如前所述, 目前评价我国地表、地下饮用水源水水质的唯一标准是《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和《地下水质量标准》。为了和现有标准相衔接, 在确定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值时, 以我国现行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和《地下水质量标准》为基础, 充分考虑《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并参考国外先进的饮水水源地水质标准。

4.2 以保护人体健康为目标

饮用水源水质标准编制的原则是以保护人体健康为目标。因此, 在编制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时, 不划分水源类型。也就是说不管是地表水, 还是地下水, 只要是作为生活饮用水水源, 都要遵从保护人体健康为目标的标准。

另外, 可以消除以保护人体健康为目的和以保护水生生物为目的的水质标准之间的一些矛盾。如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规定:“基本项目达到II类的水体作为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地表水源, 同时, 作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实际上, 该标准在确定II类水质指标的标准值时, 是兼顾了保护人体健康和保护水生生物的需要, 这就使得一些指标的标准值出现过严的现象。如汞、马拉硫磷和苯并 (a) 芘等指标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标准限值严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标准限值。与国外标准比较, 这几项指标的标准限值多介于我国这两个标准之间 (见表2) 。

4.3 考虑净水厂处理工艺和处理水平

确定饮用水源水质指标标准值时, 应考虑水厂的净化工艺和水平。根据标准之间的比较分析,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砷、铅、氰化物、挥发酚、六氯苯、敌敌畏、环氧氯丙烷等指标的标准限值宽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的标准限值。而这些指标通过常规处理工艺后未必能够满足饮用水要求, 需要深度处理工艺去除这些杂质。因此, 在制定标准时, 针对这些指标, 一级和二级水源采用比较严格的标准值, 即采用《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的标准限值, 三级采用相对宽松的标准值, 即采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III类标准限值。 (见表3)

4.4 兼顾地区差异

制定一个水质标准, 从管理目的考虑, 应该选择综合性的指标, 指标数量越少越好, 简洁明了, 便于管理。如果以研究和评价为目的, 指标全面为好, 但是费时费力, 而且许多指标数值变化不大, 没有必要作为常规分析。因此, 在制定饮用水源水质标准时, 将标准设计成常规项目和非常规项目两部分。常规项目供日常监督监测;非常规项目则根据各地水源地水质实际情况选定。

5 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标准

通过研究, 根据我国的水源水质状况、水处理工艺, 在现行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基础上, 将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分成三级, 按常规项目和非常规项目分别提出了各指标的标准限值。其中, 常规项目共计33项指标, 包括1项微生物指标、10项毒理指标、2项放射性指标、20项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非常规项目包括88项指标。

摘要:本文通过对国内外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的调研和比较分析, 评价我国水源地水质及现行标准存在的问题, 探讨提出按水源水质和水处理工艺, 将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分为3级, 并考虑地域差异, 分常规项目和非常规项目提出相应标准限值。

关键词:水质标准,饮用水,水源地

参考文献

[1]刘琰, 郑丙辉.饮用水源水水质标准的制订方法探析[J].中国给水排水, 2007, 23 (18) :98-101.

[2]侯俊, 王超, 吉栋梁.我国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的现状及建议[J].中国给水排水, 2007, 23 (20) :103-106.

[3]夏青, 陈艳卿, 刘宪兵.水质基准与水质标准[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4.

[4]欧盟.《欧盟饮用水水质指令》98/83/EC.

[5]世界卫生组织.饮用水水质准则[M].日内瓦.2005.

[6]Safe Drinking Water Act, SDWA[S].www.epa.gov.

[7]Clean Water Act, CWA[S].www.epa.gov.

[8]马丁·格里菲斯.欧盟水框架指令手册[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

饮用水水源地 篇2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保护饮用水水源地生态环境,防治饮用水水源地污染,保障群众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公司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城区所有集中式供水的饮用地表水水源地和地下水水源地(以下简称饮用水水源地)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

第三条 宁远县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当把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纳入计划并具体落实。

第四条 保护区划分为一、二级保护区,其中:一级保护区:自取水点起,上游5000米至下游200米的水域,河岸两侧纵深各500米的陆域范围,包括范围内所有支流的全部水域及两岸纵深各500米的陆域。二级保护区:自一级保护区上游界起上溯10000米或水源点上游的水域,河岸两侧纵深各1000米的陆域范围,包括范围内所有支流的全部水域及两岸纵深各500米的陆域。

第五条 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中,一级保护区的饮用水质必须符合《GB383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水质标准。二级保护区的水质必须符合《GB383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水质标准。地下水水质必须符合(GB/T14848)Ⅲ类水质标准。第六条 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管理实行全面规划,统一管理,分工负责,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以保证饮用水安全为重点,以维护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为目标,坚持饮用水水源保护与开发并重的原则,实现社会、环境、经济效益的统一。

第七条 进入或居住在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域内的任何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办法的规定,切实开展水污染防治工作,保护和改善水质。

第八条 任何单位或个人对污染、破坏饮用水水源地的行为,有控告、检举的权利,并有保护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的义务。

第二章 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

第九条 已划定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由水利部门组织设定界碑或界桩。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破坏、擅自改变保护标志和界桩。

第十条 在饮用水水源一、二级保护区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从事网箱养殖、拦网养殖、投饵养殖、捕捞作业;

(二)使用燃油机动船;

(三)开山采石、采矿;

(四)生产、销售、使用含磷洗涤用品;

(五)经营向水域排污的餐饮、娱乐业;

(六)施用化肥,使用高浓度、高残留农药;

(七)建设畜禽养殖场以及敞养、放养畜禽;

(八)向水体排放污水;

(九)排放生活垃圾,倾倒、堆放、填埋其它固体废物;

(十)毁林开荒、烧山开荒、破坏植被和非更新性砍伐水源林、护岸林等破坏水环境生态平衡的行为(必须根除森林病虫害及因防火需要的除外);

(十一)进行毒鱼、炸鱼、电鱼及危害水生生物的活动;

(十二)在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建筑物、构筑物,从事妨碍泄洪、影响河势稳定的活动;

(十三)其它有可能污染水体的活动。

第十一条 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一、二级保护区内设置排污口。已设置的排污口由区环保部门报请区人民政府依法处置。

第十二条 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新建、改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已建成的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由区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拆除或者关闭。禁止在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从事旅游、游泳、垂钓、水上运动。

第十三条 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新建、改建、扩建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已建成的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由区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拆除或者关闭。

第十四条 饮用水源保护区范围内已有的污染源,有明确治理主体的由环保部门责令其限期治理;没有明确治理主体的,由环保部门会同相关部门制定治理规划,报区人民政府批准后分步实施。

第十五条 因事故和突发性事件已经或可能造成饮用水源污染的,当事人应立即切断污染源,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污染并立即报告区 环保部门,由环保部门协调相关部门对事件依法进行调查处理。

第十六条 各有关监督管理部门有权对饮用水源保护范围内的排污单位进行现场检查,被检查单位必须如实反映情况,提供必要的资料。检查机关有责任为被检查的单位保守技术秘密和业务秘密。

第三章 管理职责

第十七条 县环保部门对全县饮用水水源水质保护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其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实施饮用水水源污染防治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做好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水污染防治工作;

(二)负责组织宣传和监督实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规划和计划;

(三)负责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水质进行监控;

(四)负责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污染事故查处;

(五)负责污染源监督管理。

第十八条 水利、建设、卫生、林业、农业、国土资源、畜牧水产、煤炭、公安、自来水公司等部门依据各自职责,配合做好饮用水水源保护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十九条 监督管理经费从各部门业务经费中列支。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条 违反本办法第九条,擅自改变或破坏饮用水源保护区 设定的保护标志和界桩的,由县水利部门责令停止破坏,恢复原状或者赔偿损失,并处5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一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条规定的,按照下列规定予以处罚:

(一)违反第一项规定的,处20000元以上100000元以下罚款,并予取缔;

(二)违反第二项规定的,处1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并予取缔;

(三)违反第三项规定的,处10000以上100000元以下罚款,并予取缔;

(四)违反第四项规定,生产含磷洗涤用品的,责令停止生产,处10000元以上100000元以下罚款;销售含磷洗涤用品的,处1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使用含磷洗涤用品的,处5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五)违反第五项规定的,责令停产,处10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罚款,并予取缔;

(六)违反第六项规定的,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处300元以下罚款;

(七)违反第七项规定,建设畜禽养殖场的,责令拆除,恢复原貌,处10000元以上100000元以下罚款;敞养、放养畜禽的,责令停止敞养、放养畜禽的行为,处 1000元以下罚款;

(八)违反第八项规定的,单位处50000元以上200000元以下 罚款,个人处1000元以下罚款;

(九)违反第九项规定的,责令停止排污,单位处50000元以上200000元以下罚款,个人处1000元以下罚款;

(十)违反第十项规定的,责令停止开垦,采取补救措施,并按毁林开荒、烧山开荒、植被破坏的面积处以每平方米0.50-2.00元的罚款;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十一)违反第十一项规定的,由渔政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并对毒鱼、炸鱼的处以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对电鱼的处以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十二)违反第十二项规定的,由水利部门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处5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区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100000元以上500000元以下的罚款;并报县政府批准,责令拆除或者关闭。

(一)在饮用水水源一、二级保护区内设置排污口的;

(二)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新建、改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的;

(三)在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新建、改建、扩建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的。

第二十三条 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从事旅游、水上运动的,处100000元以下罚款;从事游泳、垂钓的,处300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四条 既违反本办法同时又违反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由有关行政执法主管机关依法处罚。

第二十五条 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在保护饮用水源地的工作中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的,由监察部门按照法定程序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警告,直至开除公职等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中的用词含义: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是指国家为保护水源水质安全而划定的加以特殊保护、防止污染和破坏的一定区域。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可分为地表水水源保护区和地下水水源保护区。按照不同的水质标准和保护要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可分为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

饮用水水源地 篇3

关键词:诸暨 水源 陈蔡水库 石壁水库 保护

诸暨市陈蔡水库、石壁水库是诸暨市最重要的饮用水水源地,如何保护和改善陈蔡水库、石壁水库的水质,保障用水安全,实现水资源的永续利用,是政府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城市水源选择原则:

水源具有充沛的水量,满足城市近,远期发展的需要;

水源具 有较好的水质;

坚持开源节流的方针,协调与其他经济部门的关系;

水源选择要密切结合城市近远期规划和发展布局,从整个给水系统的安全和经济来考虑;(5)选择水源时还应考虑取水工程本身与其他各种条件;

保证安全供水。

二、饮用水水源地概况

陈蔡水库位于诸暨市东南部浦阳江支流开化江上游的陈蔡江上,距市区27公里,集雨面积187平方公里。1977年3月25日破土动工,1980年10月14日大坝堵口合拢。1984年5月1日封孔蓄水,1991年3月竣工,同年6月11日至13日通过省级验收。陈蔡水库以防洪为主,结合灌溉,发电。

石壁水库位于诸暨市东南部,距市区33公里。坝址以上集雨面积108.8平方公里,于1958年动工兴建,1962年开始蓄水,1964年竣工验收,1992年5月完成保坝扩建。

1996年,诸暨市人民政府根据诸暨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将陈蔡水库、石壁水库划定为饮用水源保护区加以保护,2003年正式实施陈蔡水库引水工程,使两个水库的主要功能变成饮用水源。

三、陈蔡、石壁水库水质状况与评价

根据近几年来陈蔡、石壁水库水质抽样调查显示,陈蔡、石壁二水库均不能达到其功能要求,主要超标的污染指标为总氮、总磷、石油类、氨氮、高锰酸钾指数。目前虽然陈蔡、石壁水库富营养化情况不明显,但总氮、总磷有超标现象,因此这两个水库存在一定的富营养化风险。

四、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情况种类

1、生活污水、垃圾污染

陈蔡水库集雨区(东白湖镇)内有45个行政村,共有10634户,常住人口31237人。虽然目前农村中近70%的人粪施于田地,但基本没有进行无害化处理。另外有些厕所直接建在溪流边,粪尿直接进入水中,或经雨水冲刷进入河道。有的生活垃圾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甚至随意丢弃到河道和溪流边随雨水冲刷进入水库。使水体N、P含量增加和水体悬浮颗粒物增多,甚至还携带大量病原微生物。

2、农药、化肥污染

农药、化肥是水库水体N、P的主要来源之一,据调查,陈蔡、石壁水库内土地农药每年每亩的使用量大约为0.7-1公斤。

3、养殖业污染

2个水库均为水产养殖区,采用自

然放养。陈蔡水库内有7个规模不一的畜禽养殖场,石壁水库范围内有一个养猪场,另有3家畜禽养殖场。动物排泄物排放量进入水库。

4、内源污染及挖沙污染

陈蔡水库库区内有客船1只,林场运输船2只,渔场捕捞船3只;石壁水库库区内有渔场捕捞船5只采砂船4只,运沙船11只。水库内水面机动船是水库水体石油污染的主要来源,是造成水库石油类指标超标的主要原因。陈蔡水库、石壁水库及其上游挖沙、轧石等对水库水质产生了影响。目前陈蔡水库属于正式供水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挖沙等已在2006年11月底前关停。

5、矿山开采污染

陈蔡、石壁水库库区内有一些大理石矿、萤石矿、瓷土矿及长石矿,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对水库水质带来一定的影响。目前大多数已停产。

6、工业污染

陈蔡水库库区内的企业基本上为轻纺加工企业,没有严重的水污染企业。石壁水库库区内的企业喷水织机比较多,以家庭经营为主,比较分散。这些织机产生的废水几大部分进入石壁水库。

五、污染防治措施

1、人口控制与迁移

加强保护区内人口控制。鼓励居民外出打工和外迁。尝试生态移民工程。一切工厂、矿山和其他生产方式均应在距库岸线2000米以外进行。

2、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生活垃圾处理

结合诸暨市新农村建设,着重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完善陈蔡、石壁水库集雨区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处理系统,加快改厕改水工程建设。

3、农业面源污染控制

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控制。一级保护区内,要关停现有的小规模畜禽养殖场并逐步减少散养畜禽数量。二级保护区内要逐步减少规模化养殖场数量,并采用固液分离、环境堆肥、好氧处理、厌氧处理技术处理养殖废物,积极推行养殖——沼气——果园(田园)生态种养技术。

实施农田径流污染控制工程。通过坑、塘、池等工程措施,减少径流冲刷和土壤流失,并过通生物系统拦截净化污染物。

4、工业污染防治

一、二级保护区内严禁新建、技改、扩建水污染企业。对于现有污染严重的企业实行关闭、停产、转产或搬迁,污染较轻的企业,开展清洁生产,改进生产工艺,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严格控制废水的排放,废水必须进行有效处理、达到标准后排放。石壁水库集雨区范围内127台喷水织机实施搬迁。

5、生态保护和生态恢复

加强植被保护。加强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护林、沿溪沿路风景林建设。加强生态公益林管理,严禁乱砍乱伐、毁林开垦等破坏林木资源的行为。

退耕还田与封山育林。对于一些植被覆盖率低或林相差的山体应进行封山育林,25度以上的坡跟地有选择地逐步实现退耕还林还草,25度以下坡耕地进行“坡改梯”等治理。

库岸湿地保护与禁止放牧。

加强矿产资源管理,矿产开采企业实行关停并转。

6、内源污染防治

库区生态维护。在库区浅水区建立水生植被带,大量引种各种水生植物,种植在水库5M深范围内,建立起水生植被带,形成“水下森林”,加强水体的自净能力并抑制藻类的大量繁殖。

控制航运。严格控制航运船只,以环保型电瓶船和人力船取代机动船。

河道整治。应严格禁止在河道边滩上堆放垃圾或将垃圾直接倾倒入河道,开展河道绿地系统建设,形成乔、灌、草组合的绿地生态系统。

关停挖沙点。适时关停位于石壁水库边上的5个挖沙点。

水库底泥疏浚。适时进行水库底泥疏浚,防止沉积在库底的污染物中的营养盐释放而发生富营养化。

封库休渔。封库休渔,使得库中鱼体增大,比例趋向合理。提高对藻类的滤食,对遏止蓝藻水华起到一定作用。

加强库区旅游管理。 旅游区的开发必须坚持开放与保护并重原则。要抓好旅游开发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对旅游开发规模及强度适当控制,防止超强度开发。

七、总结

陈蔡水库、石壁水库已经成为诸暨市饮用水主要水源地 。水库的水质好坏直接影响整个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对水库的环境保护、污染整治将会成为人民政府刻不容缓的任务。同时也需要广大人民发挥主人翁精神,从自我做起,积极参与到保护水源工作中来。为创建一个优质的水源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 蓝楠. 我国饮用水源保护法律调控的理论基础[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4)

[2] 袁中宝,李伦亮. 城市水源地保护与水源地城镇协调发展的规划途径分析[J]. 工程与建设. 2008(02)

[3] 李保刚,周克梅,林涛,陈卫. 水源地保护及突发性水污染事件预警应急的研究与实施进展[J]. 水资源保护. 2008(01)

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研究 篇4

1.1 水源地基本情况

我国饮用水需要进一步提高水源保护。水源保护区上游大量的使用农业化肥和农药, 大量的排放污水, 更加严重的非点源污染。非法开采厂房、建度假村、疏浚石等工作全部都在水源保护区附近存在进行。我国的饮用水水源地立法滞后, 监管和执法力度不够。还存在对水源保护区随机倾倒垃圾, 污水和其他现象, 一些污水处理设施, 管理混乱, 没有进行有效的管理, 污染企业缺乏有效的治理, 农村土地租赁企业, 一些企业快速成功和即时利益, 污染严重。由于不愿意支付的经营成本和间歇性操作, 由于违法成本远远低于成本, 缺乏严格的管理制度, 保护措施和问责制甚至一些污水处理将直接排放。因此, 有必要进一步完善水资源保护。建立水源地污染治理的生态环境和经济补偿机制。我国的地区是一个单一的供水, 这对饮用水水质构成威胁。污水处理设施的另一部分不正常运作, 缺乏建设和运营管理的资金。

1.2 水质情况

根据水利部对全国和省城镇和县集中饮用水源的调查显示, 约三分之一的水质是不合格的, 根据饮用水源水环境保护部的调查显示, 约三亿立方米的水质不达标。我国湖泊富营养化突出, 河流中存在着许多潜在的安全隐患。随着城市工业的发展, 城市水源受到工业污染的严重污染, 供水难以达到健康和安全的目标。长期使用的管道维修, 清洗, 各种病毒, 细菌和其他微生物滋生的长期使用, 一些供水管道实际上是一个繁殖, 严重影响水质, 造成两者的污染传输。

2 我国饮用水水源地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城市水源环境问题突出

在城市供水能力方面, 部分地区, 尤其是西南地区工程缺水问题十分突出, 水利工程建设滞后。西北等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的解决时间很长, 需要解决。一些城市供水设施不够, 造成自建供水设施的无序发展, 水质安全问题无法得到保障。中西部地区乡镇的水渗透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低于城市和县级城镇。

最新的饮用水卫生标准颁布之前, 建设水质和处理过程是很难保证污水的安全符合新标准的要求, 现在该国已超过一半的城市供水管网泄漏率超过标准, 渗漏水的数以百万计的立方米, 并可引起水的过程中的输送下降;根据屋顶水箱和地下游泳池二次供水设施管理不到位, 部分设施不能及时清洗和消毒, 导致水质合格率降低。

2.2 检测能力薄弱

在检测机制方面, 部分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纳入计划未能省人民政府批准和保护区非法排污事件发生, 水法和水污染防治法明确由当地人民政府负责水源保护, 但截至2011年底, 我国大部分以上的地级市特别是对于跨行政区域, 由于保护和管理措施得不到有效实施, 监测范围力度不够, 监测指标又不完备, 落后的监测手段, 低程度的自动化。部分地方政府应急预案不广泛, 措施不健全, 不具有可操作性。城市供水应急能力建设刚刚起步, 水厂应急设备和物资储备缺乏。部门联动、产业联动和区域联动机制尚未建立, 应急管理体制不健全, 反应机制不健全。

3 全面落实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措施

3.1 完善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规划

作为地下水的饮用水源, 还有很大的一部分需要保护, 应进一步普查饮用水源保护区, 饮用水源保护区的科学合理的划定和调整。开展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状况, 污染调查和评价的原因, 将污染源建立分类账面, 安全部门和污染预防和控制规划, 制定城市和农村水源保护计划。

3.2 整治现有污染源

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排污口已建成, 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准保护区已建成污染物排放或水污染严重的建设项目和设施, 限期整改的排放, 如果整改仍不能满足企业的排放, 因此, 国家应责令其拆除, 关闭或转移。

3.3 建设城镇综合污水处理设施

在水库上游, 设立“生态恢复, 生态管理, 生态保护, ”三道防线, 对污水, 垃圾, 厕所, 环境, 河流五个同步控制的水源区, 采取各种措施, 建立一个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库拆除的养鱼文化违反规章制度, 保护区应实施封闭管理, 水库上游的退耕还林和草, 生态建设的湿地和河岸生态滤带, 水净化。进行节水改造, 建设雨洪利用工程, 增加水池的水。目前, 将城市的水源地集中在保护范围里面, 并制定一些健全的保护措施。积极组织开展一些水处理示范和饮水安全污工程, 建立一套创新的机制, 并导致人民的商业模式。

3.4 控制污水排放量

从加强排污收费制度, 加大污染处罚力度的2个方面, 污染物总量控制。污水收费系统是承担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的任务, 根据污水处理费的有关规定, 污水处理费。按照国家规定的排污费, 主要用于以下项目补助或贷款利息补贴:重点污染源控制, 区域污染防治, 污染防治和新技术, 新技术开发, 示范和应用, 以及国务院其他污染治理项目的规定。并加大了对污染的处罚力度, 防止企业因存在2个高和一个低的违法排污现象的意图, 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两者都在一定程度上, 在一定程度上, 以增加排污企业的经营成本, 控制企业的排污行为。

4 结语

饮用水水源地 篇5

德昌县供排水总公司(2015年7月16日)

各位人大、政协代表:

首先感谢各位领导、人大、政协代表对我县供水事业的关心、帮助和支持。正是有历届人大、政协代表的重视、呼吁和支持,我县城市供水才得以发展壮大,供水设施才得以逐步完善,供水质量才能够逐步提高,让我县供水事业迈上新台阶。

下面,由我向各位领导和委员们汇报我县饮用水水源情况。

一、全县饮用水源地基本情况

我公司现有三个取水点,主要以鹿厂沟取水点为主,角半沟、七大坝堰为备用水源。我县原取用角半沟原水,枯水季节水量少,无法保证原水供应,每年都有2—3个月需取用安宁河水;而上游旅游业的开发,严重污染水源。另一备用水源七大坝堰系安宁河水,近年来,安宁河水受重金属污染日益严重,且原水流到七大坝堰取水口处流经村庄农田10多公里,受沿途村庄的生活污染和农业污染,水质更差。多年来,县委、政府为改善居民用水,做了大量工作。终于在2011年元月,完成了三水厂取水口、原水管道和进城主管道,将鹿厂沟水输送进城,改善了水质、水压。现鹿厂沟取水量为2万吨/日,如果鹿厂沟遇特殊情况不能取水,备 用水源角半沟取水量为1.5万吨∕日,丰水期可达2万吨∕日。

二、水源保护工作开展情况

(一)角半沟水源地。由于饮用水水源地的重要性,角半沟水源地由环保部门批准建立了饮用水源地保护区,设立了饮用水源地标识碑。划定保护区域:取水点上游1000米至下游100米的水域及其河岸两侧纵深各200米的陆域为水源保护区,根据《四川省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条例》,2003年9月5日县人民政做出了公告。

(二)鹿厂沟饮用水源地。

2011年年底全县人民喝上了鹿厂沟水,在县委、政府及环保部门的大力关心和支持下,划定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取水口上游5公里、两岸纵深200米、下游200米范围内。在取水口设置警示碑,力保水源地更加规范,保证水源地和水质的安全。2014年6月3日,由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的通告》。

1、我公司在取水口设置了警示牌、警示碑,在划定的保护区范围内安装了围栏,并粘贴警示标语、标牌。同时,在取水口处安排了六个定期、不定期巡查人员进行巡视,对取水口进行疏通整治,清理沉淀淤泥、垃圾,河道石块,积极修复被人为破坏的围栏,刷新警示标语。

2、采取各种方式,利用各项活动,加强宣传《水污染防治法》和《城市供水条例》等,增强广大群众对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意识,同时对于行为恶劣者采取摄像曝光。3、2014年6月,我公司将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的通告》,在县电视台及公司彩频播放。并报经县上同意由环保、交警、林业、麻栗镇、供排水总公司等抽调人员组成联合检查组,实行蹲守,加强对鹿厂沟取水口来往车辆人群的检查、劝阻。2015年延续联合检查组实行蹲守办法,后经由与麻栗镇协商,我公司出资,聘请4名麻栗当地村民,蹲守取水口,对来往游人进行劝阻。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我县饮用水源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多种因素影响,目前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对饮用水水源地构成了污染隐患,存在以下问题:

(一)鹿厂沟水源地

1、鹿厂沟所在的位置风景好,成了爱好郊游人们的旅游胜地,而群众保护饮用水源的意识淡漠。在夏季高温时,本地及外地众多游人在此游泳、烧烤造成对水源的严重污染,不利于水源地保护。虽然成立检查劝导组,但是仍有不负责任的人员进入,因我们没有执法权,故无法强制阻挡。

2、鹿厂沟的水源发源于省级自然保护区螺髻山西篱南坡,流域内森林覆盖率较高,流域植被良好,如遇暴,其水质、水量变化无常,增加了制水难度。

3、由于鹿厂沟、角半沟取水口都是采用底格栏栅,提坝在河道内,遇汛期大暴雨,取水口河水猛涨,来势凶猛,容易引发山 洪、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严重威胁着两个取水口及延途引水管道的安全。

(二)角半沟水源地

1、角半沟水源作为备用水源,也非常重要,但随着上游旅游业的开发,直排现象严重影响着水体的污染。

2、该处村民还在不断地发展农家乐,离角半沟取水口越来越近,有的将我们沿途的取水构筑物圈在了发展农家乐的地界范围,影响了取水构筑物的管理及我公司的通行权。

3、角半沟上下游的游泳池偏多,直接影响到该处水源地取水量的问题。

四、加强取水口水源保护的对策、措施及建议

根据发现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为确保饮水安全,我公司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加强水源保护区的工作:

1、根据《四川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条例》第四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饮用水水源的保护和管理工作,应当将饮用水水源保护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总体规划和水资源综合规划,加大对饮用水水源保护的投入,并将饮用水水源保护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2、加强设立明确的地理界标和明显的警示标志,由城市供水部门会同县环保局、林业局、麻栗镇等有关部门对划定的鹿厂沟取水口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勘测定界,明确保护区界线,设立明确 的地理界标和明显的警示标志,建设护栏、围网等隔离工程,防止各种不合理活动对水源保护区造成的不良影响。

3、加大执法力度,依法处置违法行为。按照《水污染防治法》的要求成立专门机构,禁止可能污染饮用水水源水体活动,严厉打击、坚决取缔保护区内违法污染水体、违法建设项目。

4、在全县范围内加大学习宣传力度,提高全民饮水安全意识。在全县范围内学习宣传《水污染防治法》、《水法》、《环境保护法》、《四川省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条例》等的学习和宣传,使广大群众知法守法,增强环保和法律观念,自觉参与保护饮用水水源。

5、我县城市取水口建设在先,今后所有对取水口有污染隐患的建筑及设施,都应该遵守以上法律法规的规定。对于建设农家乐,如果经相关部门审批认可,排污达到以上法规规定要求才能使用,若对取水口有污染隐患,应该禁止使用或拆除。

6、为减少对水体的污染,方便管理,经过工程技术员的实地勘查,建房将现有取水口移至到老鹰沟口约2公里,投入资金约2000万元。

城市保护饮用水水源策略研究 篇6

关键词:饮用水;水源;策略

一、饮用水供水现状

城市作为经济和生活中心,污水排放量大,加之我国城市的污水处理水平普遍不高,城市水环境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流经城市的河段今90%受到污染,城市内水湖水质较差。同时我国城市中有近2/3的城市供水不足,1/6的城市严重缺水。再加上城市水体供水基础建设陈旧和管理不善,造成水资源的严重浪费。

1、水资源严重短缺。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尽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我国还是城市化进程发展较快的国家,随着城市人口的剧增,特别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供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发展、影响人民正常生活的一个严峻问题。

2、地下水超采态势严峻。由于地表水污染,而城市 工业 、公共卫生、生活用水量又日益增加,致使地下水的开采规模和强度不断增大。地下水超采导致地面沉降和地裂,造成地面塌陷、房屋倒塌、路基被毁等。由于地下水超采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引起地表水入渗增强,污染物随之下移,污染地下水。

3、自来水浪费严重。我国北方城市因供水基础设施陈旧、老化,加之恶劣的冷冻气候条件,管道设施漏水现象十分普遍。特别是在城市供水中,直接或间接用于饮用的部分只有5%~10%。绝大部分自来水用于工业、消防、建筑、市政及居民生活杂用上。而自来水厂不管用水要求的不同,一律采用饮用水标准来衡量出水水质,不仅增加了自来水加工处理的成本,而对没有必要达到饮用水标准的用户来说又是一种极大的浪费。

二、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

1、没有落实饮用水水源保护的管理。当前,我国是采用的划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方式来保护饮用水水源环境,国家的法律虽然明确的规定了地表水饮用水源和地下水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划分和保护要求。但是很多地方并没有将其落到实处,保护工作也显得很滞后。

2、法律法规不够完善。我国制定了关于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比如《水污染防治法》、《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污染防治管理规定》等等,这些法律法规在一定程度上为保护水源奠定了基础。但实际上,我国的经济在不断的发展,工厂在增多,人们的生活污染也在随之而不断增加。这使得过去的法律法规已经不能满足水污染防治的需要了,因此必须要进行完善和补充。比如我国环境保护法律中缺乏跨界水源地的管理条例、水源地污染处罚措施等,这就使得法律的效力被降低,因此需要扩充和修改。

3、没有建立饮用水源地环境监测系统。在一些地方,饮用水源地环境监测取得的效果和饮用水的水质实际情况有很大的差别。虽然我国很多的地方都已经建立了和饮用水保护相关的法规性文件,但是因为地方法规性文件基本上都是引用的国家的相关法律,关于水源保护的一些条例却并不是很明确,既缺乏针对性,也不具有可行性。再加上当地的相关机构没有严格执行,或者当地存在地方保护主义,使得饮用水源地环境的监测流于形式和表面,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三、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的立法建议

加强对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需要综合运用法律、政策、行政、经济和社会等多种手段综合施治,而其中最为基础和根本的手段是法律保护的手段。因此,针对我国水源保护的实际需要制定相应的专门性法律法规,把我国水源保护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是十分重要和紧迫的。

1、确立水源保护原则。确定水源保护原则是全面构建水源地保护制度的前提和依据。要构建水源保护法律制度应当坚持和遵循以下原则:保护绝对优先原则;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原则;科学保护区域协调原则等等。

2、建立水源地保护的行政管理体制。城市水源与一般水体不同,需要实行更严格和有效的行政监督和管理。曾经的松花江特大污染事故已充分暴露了我国多部门管理缺乏协调性的缺陷。加强对城市水源的保护,需要以生态系统综合管理的理念为指导,科学协调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建立统一、协调、有效的水源地保护行政管理体制。

3、划定水源保护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五十六条规定:“国家建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制度。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分为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必要时,可以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外围划定一定的区域作为准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定,由有关市、县人民政府提出划定方案,报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划分饮用水源保护区,对饮用水源进行保护是一项重要而有效的预防性措施,是进行水质监测与保护的前提和基础,更是水源立法保护的一项重要任务。

4、公众参与水源保护。只有把水源保护区内的人为活动引导到维护水环境、保护水安全的轨道上来,实现全社会的自觉保护,才能够实现水源地的持久有效保护。立法应当为此提供保障和依据。参与水源保护是公众普遍享有的环境权,不是用水者的专利。我国立法已均对公众参与水资源保护、环境保护作出了相关规定。在现有生产力和科技水平下,保护城市饮用水源,核心任务是要处理好保护水源与发展当地经济的关系问题。如因保护水源影响当地群众生活问题改善,水源地保护的保护策措施也将难以落实。

我国淡水资源总量虽较为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却在世界上处于落后地位。而现在更为严重的是,我国的饮用水源正在遭受越来越严重的污染,使淡水资源更为匮乏。因此,我们应充分认识到现在的严峻形势,意识到现有的污染已经对人体的健康和生态平衡产生了威胁。相关部门应积极主动的采取各种措施,保护水源地的水质质量,同时对已污染水体进行治理,已达到切实改善水源地的不良现状,维护生态平衡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董良飞.内河生活污水综合防治对策[J].上海海事大学学报,2007,28(3):10-15.

[2] 常文.關于防治船舶垃圾对水域的污染[J].交通环保,1999,20(2),43-46.

[3] 李传昌.加强船舶污染环境,保护库区水域防治.

辽宁省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安全评价 篇7

辽宁省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 (中发[2011]1号文件) 和《中共辽宁省委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的实施意见》 (辽委发[2011]1号) 关于加强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的要求, 明确辽宁省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从水源地水量、水质和水源地的水环境方面对全省农村饮用水水源地进行安全评价, 确保农村饮用水水源地水源质量。

1 水源地的现状

农村饮用水水源地指全省已建集中供水工程供给用户生活饮用水。按水源类型划分为水库水、山泉水和地下水3种类型。全省农村已建的集中供水工程饮用水水源地共1.974 4万处, 其中水库型207处、山泉型5 202处、地下水1.433 5万处。水库型水源地主要表现为农村个别乡镇的饮用水管网直接接在城市管网上, 与城市水源地一样属于水库水, 分布在本溪市、大连市;山泉型水源地以山泉水为饮用水源, 主要分布在辽宁省东部山区, 丹东、本溪、抚顺等市均有大量分布;地下水是辽宁省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的主要水源类型, 遍布辽宁14个市的85个县 (市、区) 。

2 水源地评价标准

针对全省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的特点, 从水源地水量、水质和水源地的水环境方面制定了相应的评价标准。

2.1 水量安全评价标准

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人均日用水量标准达到45 L的, 为水量安全;人均日用水量标准在45 L以下为水量不安全。

2.2 水质安全评价标准

农村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评价根据水源地原水质和供水水质调查结果进行评价, 原水水质合格的或者原水水质不合格但经处理设施处理后供水水质合格的, 为水源地水质安全, 水源地原水水质不合格且无处理设施或者有处理设施但供水水质不合格的, 为水源地水质不安全。

据2004年辽宁省农村饮水安全现状调查报告, 造成辽宁省农村集中供水工程饮水水质不达标主要有4个方面:饮用水中氟含量超标, 铁、锰含量超标, 苦咸水和大肠杆菌超标。因此辽宁省农村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调查时, 确定通过上述4个指标进行评价。根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5749-2006) 规定, 确定了农村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状况主要调查4个项目的界限标准。一是氟含量, 处在含氟区的水源地, 供给用户生活饮用水中氟含量高于1.0 mg/L确定为水源地氟含量超标。二是铁锰含量, 主要分布在辽河中下游平原区, 供给用户生活饮用水中铁含量0.3 mg/L, 锰含量高于0.1 mg/L, 有一项不达标或者同时不达标, 确定该水源地铁锰含量超标。三是苦咸水, 辽宁省水源地中的水质为苦咸水, 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为沿海地区地下水超采造成海水倒灌而引起的, 二是特定水文地质条件所致。据此, 确定供给用户生活饮用水中含有的溶解性总固体超过1 000 mg/L, 氯化物超过250 mg/L, 或硝酸盐超过20 mg/L, 认定水源地的水质为苦咸水。四是细菌超标。以菌落总数的高于100 CFU/mL或含有总大肠菌群, 确定饮用水为细菌超标。若饮用水无以上方面水质问题, 认为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合格。

2.3 水源地水环境评价标准

农村饮用水水源地水环境评价分类型进行, 包括水库型、山泉型和地下水3种类型, 其中农村水库型水源地是接城市管网的地表水, 和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是同一个, 其环境保护范围按照省环保厅确定的保护区执行。另外两种类型的饮用水水源地未划定保护区。

由于辽宁省取用地下水深度多为20~80 m范围内, 按含水层介质类型划分, 属于孔隙水潜水型, 山泉水类型的水源地地取水深度在20 m以内, 也属于孔隙水潜水型。在未划定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的前提下, 参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 (HJ/T338-2007) 中的'孔隙水潜水型水源地保护区范围经验值'确定饮用水水源地水环境影响范围。

综合考虑辽宁省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的特点, 山泉型水源地多建在人为活动较少, 植被比较好的地区, 其影响范围以取水口为中心, 半径为100 m的区域。地下水型水源地中沉圈井, 大口井及小于30 m深管井的影响区域以取水口为中心, 半径为200 m的区域;大于30 m深的管井的影响范围以取水口为中心, 半径为100 m的区域。若上述影响范围内存在垃圾与粪便堆放、工业及生活排污口、集约化养殖场污染、固体废弃物堆放和厕所猪圈等污染源, 确定该水源地存在安全隐患。

3 水源地评价结果

影响辽宁省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主要因素为水量不足、水质不达标和水环境安全隐患等。从上述3方面出发, 对辽宁省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的评价结果如下。

全省已建集中供水工程水源地共1.974 4万处, 有3 411处水源地表现为水量不足, 其中以山泉水为饮用水源的水源地为1 430处, 以地下水为饮用水源的水源地为1 981处。造成全省各类型水源地水量不安全原因为工程建设标准低和季节性干旱。由于特殊的地质、地形条件, 地下水储量小;遇到春季和秋季雨水较少, 气候干旱, 水源地地下水位下降幅度较大, 且大多数工程的建设标准低, 导致可供水量满足不了用户的需求。

全省已建集中供水工程水源地水质不达标的为831处 , 其中以山泉水为饮用水源的水源地为367处, 以地下水为饮用水源的水源地为464处。造成全省已建供水工程水质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为绝大部分供水工程缺少水质净化、消毒处理设施, 少部分工程因为水处理设备老化、年久失修, 无法达到设计标准。

全省已建集中供水工程水源地存在水环境安全隐患的水源地为777处, 其中以山泉水为饮用水源的水源地为91处, 以地下水为饮用水源的水源地为686处。全省已建供水工程水源地的影响范围内存在垃圾与粪便堆放、集约化养殖场污染、固体废弃物堆放和厕所猪圈等类型的污染源, 导致水源地存在安全隐患。

参考文献

[1]孟维忠, 辽宁省农村饮水安全“十二五”规划[R].沈阳:辽宁江河水利水电新技术设计研究院, 2010.

[2]谭国栋, 辽宁省农村饮水安全现状调查报告[R].沈阳:辽宁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005.

[3]SL310-2004, 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

饮用水水源地 篇8

1.1 工作背景

《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中在“六、完善环境保护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中提出“ ( 二) 提高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水平”。其具体任务是“保障农村饮用水安全。开展农村饮用水水源地调查评估, 推进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或保护范围的划定工作。强化饮用水水源环境综合整治。建立和完善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监管体系, 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 提高农村居民水源保护意识。在有条件的地区推行城乡供水一体化。”

《全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十二五”规划》 (环发[2012]75号) 中提到要“加快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或保护范围划定工作。开展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工作, 依据有关技术规范要求, 科学划定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分散式饮用水水源保护范围, 明确环境保护要求。针对调查评估中发现的环境问题, 抓紧制定和落实相应的污染防治措施”。

《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强化水源保护。①划定水源保护区或保护范围;②加强水源防护;③加强宣传教育”等内容。

《全国农村环境质量试点监测工作方案》 ( 环发〔2014〕125 号) 中提到:“力争到2020 年实现农村环境质量例行监测, 基本说清全国和区域农村环境质量状况、变化趋势和潜在风险。”其中, 农村环境质量监测以县域为基本单元, 选择一定数量的代表性行政村庄, 开展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

1.2 农村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情况

为督促推广水源地绿色生态项目。市农业局在地表水源二级保护区范围内和地下水源一级保护区建设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33 家, 认定基地面积17.5 万亩, 认证产品112 个;以测土配方施肥和有机肥推广为重点, 全市推广面积490 万亩, 建设万亩示范方52 个, 节省化肥投入9800 吨;通过病虫害防治专业服务、无人植保机全市节省农药投入120 吨, 实现节药5.2% ;建设清洁生产示范点6 个, 示范面积2900 亩。

2 调查与评价结果

2.1 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质量状况

本次调查水源地共3 处, 全部为地下水类型, 总服务人口共计约0.8 万人。地下水型农村饮用水水源水质监测项目共计23 项指标, 采用单项组分法进行评价。

大河镇北故城村水质类别Ⅴ类, 超标指标总硬度 ( 以Ca CO3计) , 超标倍数0.3667 ;上寨乡上寨村水质类别Ⅳ类, 超标指标总硬度 ( 以Ca CO3计) , 超标倍数0.1333 ;上庄镇小宋楼村水质类别Ⅴ类, 超标指标总硬度 ( 以Ca CO3计) , 超标倍数0.2489。

2.2 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环境管理情况

各村饮用水源目前均未划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 分散式饮用水水源保护范围) , 也没有规范的饮用水源保护标识。

2.3 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污染源情况

根据调查, 各村水源周边范围内均未有工业污染源。调查的各村生活污水均为无组织排放。饮用水源主要位于村边, 周边主要为农田, 各村农田主要种植作物为小麦和玉米。

3 主要结论

本次调查的3 个农村饮用水水源, 分布在3 个县, 3 个村。近三年来各饮用水水源地均未发生水污染事故, 大河镇北故城村、上庄镇小宋楼村水质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8-1993) Ⅴ类标准, 上寨乡上寨村水质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8-1993) Ⅳ类。

4 主要问题和对策建议

4.1 主要问题

①基础建设不足。农村饮用水水源点多面广量大, 目前未能划分明确的水源地保护区, 缺乏规范的水源地保护标示, 防护措施不足, 水源地监测制度不完善。②管理责任不清。目前农村饮水水源归属及管理部门不统一, 归属与管理均处于多头管理状态, 造成责任不清、配合不足, 难以形成合力。③饮用水保护意识薄弱。个别地区群众对水源地保护工作的情况缺乏深入了解, 对相关的保护措施也知之甚少, 对饮用水源环境保护重视不够。

4.2 对策建议

浅谈南宁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规划 篇9

1.1 南宁市城市饮用水水源地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复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功能区划》[桂政函[2002]239号]、南宁市人民政府颁布的《关于印发<南宁市水环境区划>的通知》[南府发[1996]145号]和南宁市“十一五”环境保护规划,划定邕江是南宁市中心区主要在用的饮用水水源;天雹水库、峙村河水库、老虎岭水库、龙潭水库、东山水库等,以及邕宁清水泉、那马泉作为南宁市市区次要在用的饮用水水源。

1.2 河流水源水质量现状

参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对南宁市水源地水质进行评价。2005年南宁市区5个自来水厂分别以陈村、西郊、中尧、河南为取水水源,全年市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97.51%,影响市区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的主要污染指标为粪大肠菌群。

2006年,南宁市区马巢河、可利江、凤凰江、心圩江、二坑、朝阳溪、亭子冲、竹排冲、水塘江和八尺江等十条受监测的城市内河,仅八尺江的水质为轻度污染,其余均属重度污染,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与2005年相比,马巢河、可利江、凤凰江、水塘江水质指标略有好转。

重要湖泊水质量现状:2005年南湖、相思湖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分别为66.41、77.21,分别属中度富营养、重度富营养状态,氮、磷仍然是两湖泊的主要污染指标。

1.3 污染源现状分析

在各工业行业中,食品、造纸、化工行业的废水排放量最大,合计占全南宁市的90.38%。食品、医药制造、造纸行业的COD排放量最大,合计占全南宁市的82.87%。食品、化工、造纸行业的氨氮排放量最大,合计占全南宁市的75.95%。南宁糖业股份有限公司、广西明阳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宁凤凰纸业有限公司、南宁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是工业废水排放污染大户,这些企业的工业废水排放量占全南宁市工业废水排放量的63.68%。广西农垦糖业(集团)良圻制糖有限公司、南宁德固赛美诗药业有限公司武鸣厂、南宁糖业股份有限公司、广西武鸣县安宁淀粉有限公司是工业COD排放大户,这些企业的工业COD排放量占全南宁市工业COD排放量的45.22%。南宁苍鹰工贸有限责任公司武鸣氮肥厂、南宁糖业股份有限公司、南宁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南宁凤凰纸业有限公司、广西农垦糖业(集团)良圻制糖有限公司是工业氨氮排放大户,这些企业的工业氨氮排放量占全南宁市工业氨氮排放的47.33%。

2 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定

从现行的水源保护区划分情况看,本次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核定水质目标基本仍按《南宁市邕江河段水体污染防治条例》(2002)对邕江进行水源保护区划分。并依据《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T 338—2007)中的经验方法对邕江、水库及地下水饮用水水源保护进行重新划分与核定。

(1)江河集中式供水水源保护区范围是:邕江三津水厂取水口上游2000m至河南水厂取水口下游300m之间的水域;沿岸纵深50m范围内的陆域为一级保护区;左江崇左市与南宁市交界处,右江的白马断面至邕江河南水厂取水口下游500m断面之间除一级保护区以外的水域,沿岸纵深1000m范围内除一级保护区以外的陆域为二级保护区。

以上一级保护区及二级保护区水域水质目标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Ⅱ类标准。

(2)龙潭水库、凤亭河水库(含凤亭河水库东干渠结瓜库群、屯六水库)、大王滩水库、峙村河水库、老虎岭水库、东山水库及西云江水库的一级保护区为各水库正常水位线以下区域,正常水位线以上200m范围内的陆域;二级保护区为水库周边山脊以内除一级保护区以外的区域,入库河流上溯3000m的汇水区域;准保护区为水库集水面积内的水域及陆域。

以上一级保护区水域水质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Ⅱ类标准,二级区及准保护区水域水质执行Ⅲ类标准。

(3)地下水集中式供水水源保护区范围是:邕宁区清水泉一级保护区为以岩溶管道为轴线,泉井抽水点上游5000m,下游100m,两侧宽度分别为80m的区域;准保护区为地下暗河的补给区至泉井抽水点除一级保护区外的区域。

良庆区那马泉一级保护区为以泉井抽水点为中心,半径80m的区域;准保护区为地下暗河的补给区至泉井抽水点除一级保护区外的区域。

以上地下水水源水质执行GB/T 14848—93《地下水质量标准》Ⅲ类标准,保护区范围内的地表水体水质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Ⅲ类标准。

3 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程规划

3.1 一级保护区防治工程

3.1.1 邕江水源地一级保护区防治工程

3.1.1. 1 邕江水源地一级保护区违章建筑整治方案

从污染源调查分析中可以知道,在邕江水源地周边(包含一级保护区和准一级保护区)有25个沙场处于禁采区。依据《南宁市河道采砂管理办法》,对邕江两岸的违法采沙场进行大规模的清理整顿,查处邕江二岸一级水源保护区内非法采沙船、违章建(构)筑物,计划完成清障面积9.36万m2。2006年以前投入资金7000多万元在城市下游建设“三岸”新沙场,查处了非法采沙船57条,拆除和搬迁市区段44个沙场,彻底消除邕江一级水源保护区内因船只沙石装卸和沙场作业带来的人为污染。对于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内的上尧码头,规划将其逐步搬迁。

3.1.1. 2 邕江水源地一级保护区污染防治工程

目前,在邕江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内主要有7条城市内河汇入,分别为马巢河、石灵河、石埠河、西明江、可利江、心圩江、凤凰江,其中石埠河、石灵河、西明江、可利江和心圩江位于邕江以北,马巢河、凤凰江位于邕江以南,这7条内河所在区域尚未建设污水处理厂,沿江两岸的单位和居民的大量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支流,造成支流重度污染,对饮用水水源的安全带来较大威胁。目前,整治工程是在邕江以南和邕江以北分别建设江南污水处理厂、罗赖污水处理厂和相关的污水管网。本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收集处理邕江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周边污水,还将收集处理邕江水源地准一级保护区周边的污水。

3.1.1. 3 邕江水源地一级保护区铁丝网保护工程

在地表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设立隔离防护设施,包括物理隔离工程(护栏、围网等)和生物隔离工程(防护林),防止人类不合理活动对水源保护区水量水质造成影响。

河流型饮用水水源地物理隔离工程如下:①河南水源地隔离防护面积(m2),即铁丝网围网为(长)1000m×(高)2.1m;②西郊水源地隔离防护面积(m2),即铁丝网围网为(长)345m×(高)2.1m;③中尧水源地隔离防护面积(m2),即铁丝网围网为(长)345m×(高)2.1m;④三津水源地隔离防护面积(m2),即铁丝网围网为(长)345m×(高)2.1m。

3.1.2 地下水源地一级保护区整治工程

3.1.2. 1 一级保护区内隔离工程

在地下水水源地保护区设立隔离防护设施,包括物理隔离工程(护栏、围网等),防止人类不合理活动对水源保护区水量水质造成影响。重要地下水源保护区隔离工程如下:①清水泉水源地隔离区面积0.016196km2,投资15万元;②那马泉水源地围墙区面积0.0042km2,投资2万元。目前,隔离工程都已开始建设,尚未完成。

3.1.2. 2 一级保护区内污染治理工程

那马泉水泵地一级保护区内有一栋度假区生活楼,此次规划建议其搬迁,在一级保护区内禁止建设住房。

清水泉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内有一些农田,主要是菜地,约有五六亩(约4002m2),因菜地化肥施用量一般较多,规划周边种植生态林,对周边菜地进行生态补偿,按照每亩500元的标准进行补偿。

3.1.3 水库一级保护区污染防治工程

目前,水库水源地一级保护区隔离保护工程中,只有天雹水库、峙村河水库隔离,其他水库尚未隔离,行人可以自由进入。此外,水库水源地尚未建设保护区界碑,规划在正在使用的水库水源地和备用的水库水源地建设界碑,投资约9万元。大王滩水库一级保护区内的家禽养殖活动应彻底取缔;西云江水库内的少量的网箱养鱼应彻底取缔。此外,天雹水库一级保护区的水上娱乐设施应拆除,禁止在一级保护区内进行娱乐开发活动。

3.2 二级保护区污染防治工程

3.2.1 邕江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防治工程

3.2.1. 1 邕江水源地二级保护区污染防治工程

邕江水源地污染源主要是生活点源和工业点源污染,生活点源治理工程主要为污水处理厂和相关的管网建设。前面所述的江南洪水处理厂和罗赖污水处理厂处理范围仅包括邕江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的污水流域,而邕江水源地二级保护区周边的金陵、扬美、坛洛、双定等乡镇以及左江旁的金光农场由于远离南宁市区,不在《南宁市中心城区排水专项规划》(2004~2020年)的范围之内。这些乡镇的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邕江水源地二级保护区内,因此根据这些乡镇的人口发展趋势建设5个污水处理厂(站),分布在金陵、扬美、坛洛、双定等乡镇以及左江旁的金光农场。处理规划及建设时间具体见表1。此外,金光糖厂排放的废水仅达到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标准要求,排入邕江水源地二级保护区,因此此次规划要求其进行治理须达到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方可排放。

3.2.1. 2 邕江水源地二级保护区生态恢复与建设工程

主要措施是在邕江干流河段两侧建设水系防护林。建设内容:邕江干流南宁城区外117km,左江39.3km,左江27.7km,在江两岸各设置宽50~100m林带,山地增宽至第一层山脊,营造江河防护林带。邕江干流防护林建设893.0公顷,包括荒山造林613.5公顷,退耕还林279.5公顷。

基本要求:(1)河流沿线绿化,应以保护水土、护坡护岸、涵养水源为主要功能,两侧绿化带宽度以尽可能宽为原则;(2)树种宜选用浅根系和耐水湿树种,主要有水杉、池杉、垂柳、桤木、木菠萝、苦楝、荔枝、大叶桉、赤桉、尾叶桉、枫杨、喜树、榕树、相思类、重阳木、麻竹、粉单竹、龙竹等。

3.2.2 水库型二级及准保护区防治工程

该工程主要是针对大王滩水库周边的工业污染源——明阳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产生的废水治理,解决好废水达标排放问题,并加强废水的循环利用和农业灌溉,使废水不再进入大王滩。具体工程如下。

3.2.2. 1 木薯变性淀粉废水及酒精废水资源化处理后污灌示范项目

建设内容和规模:木薯变性淀粉废水及酒精废水资源化处理后污灌,日处理废水8000m3,其中木薯变性淀粉废水6900m3、木薯酒精废水1100m3。

3.2.2. 2 大王滩水库旅游度假区生活污水处理站

大王滩水库周边大王滩水库旅游度假区生活污水,主要是度假宾馆游客在住宿和游览时产生的生活污水,目前仅是经过化粪池处理。目前,大王滩水库的度假宾馆共有280个床位,产生污水约84m3/d。规划建设一个小型污水处理站,规模为90m3/d。

3.2.2. 3 对大王滩水库水源地西面的明阳工业区计划采取的环保措施

明阳工业区位于大王滩水库的西面,二者距离约5km。目前,工业区西南部有一部分区域雨水排入西南方向的那备水库,北部也有部分区域雨水向那楞河排入,其余区域雨水均排入大王滩水库。根据明阳工业区总体规划(2005~2020年),为了减轻明阳工业区对水源地大王滩水库的影响,计划采取一系列措施:①明阳工业区的工业定位是轻污染和无污染项目,同时对现有的污染大的项目采取搬迁或治理措施;②在靠近大王滩水库侧修建一座截水坝,再在截水坝处修建引水渠,把工业区的雨水及其他地面径流水及零散污水截流引入那楞河,在工业区与大王滩水库之间建立一定密度的绿化隔离带;③规划建设一个污水处理厂,规模约10万t/d,且经《广西明阳工业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论证,排污口设置在邕江的良庆大桥一六景道庄,外排量不超过8.3万t/d。

明阳工业区计划采取的环保措施应尽快实施,以降低对大王滩水库水源地的影响。

3.2.2. 4 其他水库污染的防治措施

考虑到水库周边已进行旅游开发,主要有趣园山庄、紫云山庄及马场等,为了解决因游客增加而产生的废水需要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的问题,此次规划在紫云山庄内建设一个污水处理站,规模约50m3/d;凤亭河水库管理处食堂在水库旁边,规划建设一个污水处理站,规模约40m3/d。

4 结语

水是生命的基本要素,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性资源。南宁市是我国西南地区出海通道的重要枢纽和对外开放的重要城市,随着经济飞速发展,环境污染、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因此控制水污染,保护水源地是南宁市实现可持续发展工作的首要任务。

参考文献

[1]中国城市规划研究院,南宁市规划局.南宁市“中国绿城”建设研究行动纲领.2002-5.

[2]南宁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组.南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07-9.

[3]南宁市城市规划设计院.南宁市近期建设规划(2006~2010年).2006-3.

[4]南宁市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

饮用水水源地 篇10

关键词: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对策

国内饮用水的水源地环境保护,与公众的饮水安全有直接的关系,因此,确保饮用水水源地的水体不受到污染,改善公众的饮水质量,已经成为目前国内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

1 我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的现状分析

根据2012年国内环境监测结果显示,国内113个城市监测机构中,有387个饮用水水源地,其中,有147个地下水水源地,有240个地表水水源地。所调查的城市当中,总人数有1.5亿人,年耗饮用水总量超过200×108t。

1.1 我国饮用水水源地的监管不足

现阶段,国内饮用水水源地的管理方式比较分散,特别是在两个省的交界处,或是河流流经较多省、市中的水源地,部分监管单位常常推脱责任,造成没有统一的管理方式,很难合理、科学地利用有效的方法来增强对饮用水的水源地管理。

1.2 我国农业面源的污染较为严重

农业面源的污染包括:氮磷污染物产生的废水、农药、化肥以及畜禽产生的粪便等,这些农业面源的污染源会慢慢随着雨水进入水体之后,导致地下水、水库、地表水、江河、湖泊水体出现富营养化,水质内所含有的污染物严重超标,使得饮用水水源环境出现严重的恶化。

1.3 水源地水质监测单位能力较差

我国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监测,是公众保护水源地的重要基础,水质监测单位的主要任务是,及时找到水源地出现问题的原因,迅速预警,进而采取安全、高效的控制措施,以免造成水资源污染。当前,国内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监测方法与监测技术还不够成熟,其监测机械设备和国外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异,这就造成监测单位难以准确、科学的监测出水源地的水质情况。

1.4 水源地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

国内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的法律、法规还存在很多问题,不够完善,缺乏健全的法律、法规管理制度。尽管各个层次内的法律、法规充分体现出我国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在其中的重要位置,但是因颁布的时间较长,颁布的机构与起草机构之间存在很大差异,往往缺乏一定的统一性和整体性。

2 我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对策分析

2.1 加强对水源地环境的监督管理

环境保护监管单位应构建高效、合理的监管机制,并制定与实际相符的监管计划,对于水源地的水质监测能力相对较差的管理机构,应提升监测单位专业人员的监测技术,及时更新监测设备,以便提升水源地的水质监测能力。同时对于特定的重度污染物实行监测分析,以形成一套比较健全的监测体系,进而为国内饮用水水源地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技术支持。此外,增强对水源地环境保护污染源的监督与管理,对污染物的总量进行有效地控制,从而经过控制水源地污染源的源头来保护饮用水源的安全。

2.2 增强对水源地面源污染的有效治理

我国的地方政府以及有关部分,应大力加强对农业面源所产生污染的治理力度,尽量降低农业面源的污染范围,以及对饮用水水源地造成的破坏。并在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时候,加强对城乡生产、生活污水及固体废物等方面的治理工作,国家在环境保护项目方面应该增加资金投入量,积极鼓励乡镇构建垃圾填埋区、畜禽粪便处理区等,以便有效地控制污染源头。

2.3 加强对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设及恢复

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监测单位应遵循生态环境理念,加快对水源地周围农产品种植的调整,大力推广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的种植,积极推广新技术,合理、科学地应用化肥农药,重点从环境污染的源头进行有效地控制污染,进而确保水源地的水质。同时在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区域中,构建具有生态湿地,以便涵养水源,不断推行退耕还林、还草等环境保护对策,将林木与草地植被所具有的生态功能充分发挥出来,为水源地营造一个合理、科学的生态缓冲区,以便减少因化肥农药、水土流失等对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造成的污染。

2.4 增强对水源地环境保护监测能力的建设

环境保护监测单位应不断健全预警及应急机制,进而有效地推动饮用水水源地的指标监测与分析监测。

2.4.1 建设不同级别的水源地的水质监测体系,提升环保单位的水质指标监测的准确性,大力加强对水源地污染物在监测方面的投入,并为缺乏健全监测水平的相关监测站,提供有用的监测仪器设备,对环境监测单位内的技术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加强对技术人员的学习,以提升监测单位技术人员的监测能力与水平,以便为之后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系统的构建提供保障。

2.4.2 国内饮用水的水源地环境保护单位应不断完善、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并在遵循国内饮用水的水源地环境保护的基础之上,充分结合国内环境保护的实际发展状况,对于现行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实行补充,进一步拓宽国内饮用水的水源地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所适用的区域。

3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分析国内饮用水的水源地环境保护的现状,对水源地环境保护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例如,增强对水源地环境面源出现污染的治理,加强对环境保护单位的监管以及不断健全饮用水的水源地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等,以便为国内饮用水水源地提供一个安全的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王芳,黄贵彪.我国生活饮用水安全卫生与健康问题现况和对策[J].应用预防医学,2014,20(5):142.

饮用水水源地 篇11

关键词:农村;饮用水;环保;对策

一、农村饮用水资源现状

洛宁县水系属黄河流域,洛河贯穿东西,全境长68公里,水环境功能区划分为二类和三类水域,流域面积1015.7平方公里。洛宁境内大小河流有35条,水资源总量16亿立方米;全县有大中小型水库34座,总库容12.5亿立方米,其中:故县水库蓄水12亿立方米。全县水资源以洛河为中心,南北辐射分布,是该县地表水利用和地下水补给的重要来源。全县水源类型分为4种:井水、源头水、水库水源、截流水。其中:源头水、水库水、截流水都是借地势由高到低取水,经沉淀过滤后供所在乡镇及周边村庄人畜饮水,优点是不用动力,节约费用,缺点是水库水、截流水只采取简单的过滤沉淀净水方法,水质的稳定性很难确定,是今后饮用水源地管理的重点。

二、农村饮用水源地存在的问题

1.农村水污染、农业面源污染突出。大量生活污水未经处理随意排放,农业生产的化肥大量施用,使化肥中10—50%的营养元素未被农作物吸收而从土壤中流失,进入地表、地下水体中,使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增加,影响农村水源地水质安全。

2.农村水源地环境管理能力薄弱。未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和人员,多数凭道德约束,导致一些集中饮水设施损坏后无人修复而中断,成为废弃设施。农村饮用水源保护区未划分,未设立饮用水源地标志牌和警示标志,仍停留在原始的修复加固的管理状态,影响农村饮用水源保护工作。

3.集中供水覆盖面低,水源水质底数不清。集中供水是解决饮水安全问题的有效途径。多数村庄分散供水,农户独自打井取水,水质状况还是未知数。全县集中供水的村庄占村庄总数的13%,而分散用水的村庄占村庄总数的87%。农村未开展水质监督监测,不能及时掌握饮用水源地的水质状况,水源地应急管理及响应能力差。

4.农村环境的脏乱差依然存在,畜禽养殖污染依然严峻。生活垃圾乱堆,没有规模的畜禽养殖场没有防治设施,大多采用就近随意堆放,经雨水的淋泡,垃圾、畜禽粪便中的有害元素通过土壤的渗滤,转移到地表水和地下水中造成饮用水源的污染。据调查数据显示,洛宁县农村人口达41.32万人,人均垃圾产生量每天按0.4千克算,每天生活垃圾产生量将高达6.03万吨,由此可见,农村垃圾污染水源问题日趋突出。

三、加强农村饮用水源保护的建议和对策

1.加强领导和监管。乡镇要成立水源地保护领导小组,建立责任制,层层抓落实,定期开展饮用水水质监测,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保障群众饮水安全。成立乡镇环保机构,建立农村环保监督检查机制。逐步实现乡有环保管理所,村有环保专干的管理体制。

2.深入调研,科学规划农村饮用水源保护区。在摸清农村饮用水源地分布、水质状况以及水源地周边环境的基础上,按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要求,划定饮用水源一级和二级源保护区,设立警示标志,提高群众自觉加强饮用水源保护意识。

3.多措并举,加强农村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一是加强农村水源地污染防治。以生态文明村创建为抓手,集中整治水源保护区生活污水和畜禽养殖废水污染。依法整治、关闭危及饮水安全的建设项目、畜禽养殖场、排污口、垃圾堆放场等污染源。二是加强农村生活垃圾处置。以乡为中心,以村为单位,试行“户保洁、村运输、乡处理”的农村清洁工程。以户为单位设立垃圾箱,专人负责村组垃圾的清运工作,通过乡筹和村集资等渠道,建设规范化乡村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解决水源地生活垃圾污染问题,使农村活垃圾“就近、环保、经济、高效”地安全处置。三是加大力度控制农村面源污染。鼓励农民多施农家肥,推广“测土配方”、深层施肥和灌溉的科学方法,减少化肥流失。加强农药管理,引导科学合理地使用高效、低毒无公害农药,防止农村面源污染。四是着力解决禽畜养殖污染。划定畜禽禁止和适宜养殖区域,积极推行“畜禽粪便—沼气—农作物”生化处理技术,从源头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量,实现科学养殖、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4.建立健全机制体制,增强水资源保护能力。一是建立县、乡两级财政投入长效机制。加大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置等资金投入和补助力度,动员受益乡、村共同投入资金,用于水源地造林绿化、清淤护坡等工程建设,有效改善水源地环境。二是设立“水源地保护专项基金”。加大对秸秆沤肥、堆肥等资源化利用项目的支持,最大限度地减少化肥使用造成的污染,基金作为公共财政支出,由市县财政部门统一调度,确保农村饮用水资源保护投入。三是要建立部门联动、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发挥县级水利、农业、环保等部门的职责,推进农村饮用水源安全、保护工作。水务部门要做好水源管理,河道整治,水源地基础设施建设;环保部门要严格项目环保审批制度,杜绝水源地保护区建设污染环境项目;农业、林业要做好水源地生态保护、退耕还林,控制高残留农药、化肥使用量;建设、卫生等部门要指导农村水源地村庄污水处理、管网改造、垃圾处置等工程建设的技术问题。四是要建立农村饮水安全考核机制,把饮用水源保护考核指标纳入县级政府有关部门和乡镇政府考核目标,实行一票否决。

5.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开展便民服务。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宣传载体,加大农村水污染防治、水资源保护的宣传力度,提高村民水源地污染防治意识。县环境监测站、防疫站等水质监测部门要定期对农村饮用水源水质进行监督监测,对超标饮用水源提出具体解决办法。对大范围饮用水源水质超标现象要及时向上级政府报告,统一协调解决,保证群众饮水安全。

饮用水水源地 篇12

1 我国现有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法

目前我国划定饮用水源保护区是政府强制手段、行之有效的水源保护措施。全国县级以上城市共有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约2200个, 其中1500约个已划定饮用水源保护区[1]。水源保护区一般又分为一级、二级和准保护区。水源地保护区的划分方法可参照已公布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 (HJ/T338-2007) 进行划分, 本节针对技术规范进行补充说明。

1.1 关于保护区划分的适用范围。

从目前实际情况来讲,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适用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 分散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划分仅可参照执行。

1.2 保护区的分级原则。

为了兼顾经济发展与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提高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便于降低污染防治成本, 按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的要求设置不同要求的三类保护区, 即一级、二级和准保护区。一级保护区内水质主要是保证饮用水卫生的要求, 二级保护区主要是在正常情况下满足水质要求, 在出现污染饮用水源的突发情况下, 保证有足够的采取紧急措施的时间和缓冲地带;准保护区则是为了在保障水源水质的情况下兼顾地方经济的发展, 通过对其提出一定的防护要求来保证饮用水水源地水质。

1.3 关于保护区范围的确定。

理论上讲, 保护区的范围划的越大, 对水源地的保护作用就越明显, 但是由于受土地利用、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制约, 地方政府希望划定的保护区的范围尽可能小, 因此, 规范仅对一级保护区的范围划定了最小限值, 目的是为了保证取水口的水质满足水质要求, 而对二级保护区和准保护区范围的界定, 则考虑了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 增加了“包括了污染源的区域”的内容[2]。

1.4 保护区范围调整的基本原则。

1.4.1严于新颁布的《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规范》的保护区划分方案可以不作调整;1.4.2各级政府已经批准的保护区划分方案尽量不做调整;比新颁布的《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规范》要求松的, 还没有发现存在管理和环境问题的,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调整。已经发现划分存在较大的管理和环境问题的保护区必须做调整[3]。

2 我国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步骤

对保护区范围的划分, 以实现取水口水质安全、达标为核心, 确保水源功能的实现;以“二级”保护区划分为主要形式, 实现对水源地多层次、多梯度管理, 提高管理效率[4]。

2.1 对目标水源地进行分类。

依据取水口所在河流的类型, 分为一般性河流水源地和潮汐河段水源地, 潮汐河段指河流中受潮汐影响明显的河段。

2.2 划分一级保护区。

通过分析计算方法, 确定一级保护区水域长度。 (1) 一般河流型水源地, 应用二维水质模型计算得到一级保护区范围, 一级保护区水域长度范围内应满足 (GB3838-2002) Ⅱ类水质标准的要求, 对小型、边界条件简单的水域可采用解析解方法进行模拟计算[5]。 (2) 一级保护区上、下游范围不得小于卫生部门规定的饮用水源卫生防护带范围。在技术条件有限的情况下, 可采用类比经验方法确定一级保护区水域范围, 同时开展跟踪监测。若发现划分结果不合理, 应及时予以调整。 (1) 一般河流水源地, 一级保护区水域长度为取水口上游不小于1000米, 下游不小于100米范围内的河道水域。 (2) 潮汐河段水源地, 一级保护区上、下游两侧范围相当, 范围可适当扩大。 (3) 一级保护区水域宽度为5年一遇洪水所能淹没的区域。陆域范围:一级保护区陆域范围的确定, 以确保一级保护区水域水质为目标, 采用以下分析比较确定陆域。2.2.1陆域沿岸长度不小于相应的一级保护区水域长度。2.2.2陆域沿岸纵深与河岸的水平距离不小于50米;同时, 一级保护区陆域沿岸纵深不得小于饮用水水源卫生防护规定的范围。

2.3 二级保护区的划定。

二级保护区水域范围应用二维水质模型计算得到。二级保护区上游侧边界到一级保护区上游边界的距离应大于污染物从GB3838-2002Ⅲ类水质标准浓度水平衰减GB3838-2002Ⅱ类水质标准浓度所需的距离。一般河流水源地, 二级保护区长度从一级保护区的上游边界向上游 (包括汇入的上游支流) 延伸不得小于2000米, 下游侧外边界距一级保护区边界不得小于200米。二级保护区水域宽度:一级保护区水域向外10年一遇洪水所能淹没的区域, 有防洪堤的河段二级保护区的水域宽度为防洪堤内的水域。陆域范围:二级保护区陆域范围的确定, 以确保水源保护区水域水质为目标, 采用以下分析比较确定。2.3.1二级保护区陆域沿岸长度不小于二级保护区水域河长。2.3.2二级保护区沿岸纵深范围不小于1000米。

3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建议

3.1 保护区的陆域范围可适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在保护区陆域的划分过程中, 如果遇到已建城区或堤岸, 可按城区边界或堤岸边界划分陆域范围。

3.2 补充跨界保护区划定的相关规定。

跨市、县饮用水源地保护区的划定, 由有关市、县人民政府协商提出划定方案, 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批准;协商不成的, 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水行政、国土资源、卫生、建设等部门提出划定方案, 征求同级有关部门的意见后, 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

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饮用水保护区, 由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协商有关流域管理机构划定;协商不成, 由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水行政、国土资源、卫生、建设等部门提出划定方案, 征求国务院有关部门的意见后, 报国务院批准[6]。

3.3 增设预警控制区。

因河流型饮用水源地主要受上游来水水质的影响, 考虑到河流中污染物的时空迁移特性, 应在一、二级保护区的基础上, 外延增设预警控制区, 保证水源地的应急预警反应时间。

摘要:随着工业的发展及环境污染的日益加重, 城市水源保护区和地表饮用水源地的缺乏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并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介绍了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划分的原则与方法, 分析了我国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的步骤, 针对水源地的具体情况对保护区的划定方法进行了详细分析, 并对水源地保护区划分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水源地,保护区划分,饮用水保护,应急预警

参考文献

[1]赵华林.加强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环境保护[J].环境保护, 2007, (1B) :18-21.

[2]赵宏林, 陈东辉, 张丽萍.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体系研究[J].上海环境科学, 2008, 27 (4) :167-169.

[3]刘晓东, 吴有志, 尚银生.试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J].地下水, 2008, (4) .

[4]黄娟, 王惠中, 吴云波, 焦涛, 石青春.江苏省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研究[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08 (8) .

[5]贺涛, 彭晓春, 白中炎, 梁晶.水库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法比较[J].资源开发与市场, 2009, (2) :122-123.

上一篇:个性化表现论文下一篇:奥斯威辛集中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