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可使用合同(精选5篇)
许可使用合同 篇1
0 引言
笔者所服务的企业是武钢集团下属厂家 (以A公司代称) , 该企业拥有某注册商标, 并已使用多年, 由于企业的产品质量过硬, 商标本身蕴意深远, 加上武钢品牌的光环效应, 该商标在行业内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日前, 该企业与一家私营企业 (以B公司代称) 正在协商商标使用许可事宜, B公司打算用每年300万元购买其商标许可使用权, A企业对B公司仍处于企业考察评估阶段。
在此, 仅从学术探讨的角度对此项商标使用许可交易中存在的风险试做分析, 并提出一些自己的见解。
1 存在的风险分析
1.1 企业商标许可管理制度不详尽, 商标许可缺乏可靠指导
查阅企业商标管理制度, 针对商标许可使用, 文件第二十四条有规定:“……通过谈判协商许可他人使用本企业的注册商标 (贴牌使用) , 合同中必须有严格的产品和服务质量保障, 以及商标使用的最低数量限度要求, 商标收益等。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应当报国家商标局备案。”除此之外, 文件中对于商标许可使用方面并无详细规定, 企业是初次许可商标给别的企业使用, 缺乏这方面的经验指导。
1.2 对方产品质量控制薄弱, 对许可商标造成损害的风险大
近期甲方已派专人赴B公司进行考察, 得知B公司的生产工艺与A公司的生产工艺不相同, B公司的生产工艺对于该类钢铁产品的质量稳定性难以保证, 并不适于大批量工业生产, 产品标准中也未推荐此种生产工艺。因此, B公司的产品质量方面很难说有稳定保障, 一旦出现产品质量事故, 对A公司的商标品牌造成的损害会很大。
据赴B公司考察人员介绍, B公司负责人口头表态, 承诺对于不合格的产品坚决不使用A公司的商标, 但在实际操作中难以保证没有“漏网之鱼”。万一B公司产品在使用A公司商标时出现质量事故, 对A公司辛辛苦苦培育出的商标信誉会造成重大创伤, 知名度越大, 受损越重, 甚至连武钢品牌也会“躺着中枪”。
一方面, 在钢铁行业整体不景气的困难时期, 企业无形资产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是一件振奋人心的事情;另一方面, 对方的产品存在的质量隐患无法避免。这一“烫手山芋”接还是不接, 对于决策者来说是一个难题。
1.3 对方提出的许可使用费, 企业方无有效手段评估其合理性
商标许可使用费常见的有这样几种计算方法: (1) 根据产品售价的百分比计算, 通常为1%~5%; (2) 根据产品利润率计算; (3) 根据双方协商确定的一定数额计算。
常见的影响许可费用的主要因素有: (1) 商标的知名度; (2) 商标的许可使用方式; (3) 商标许可的时间、地域、商品范围; (4) 行业利润、前景等。
B公司提出的许可使用费360万元/年是否符合A公司商标品牌的实际价值, 有待商讨。据悉B公司产品年产量达140万吨, 若使用A公司商标, 按每吨售价增加50元保守计算, 每年增加效益可达7000万元。在此项交易中, A公司获得300万元/年的许可使用费, 与此同时, 需承担对方质量隐患对企业品牌乃至武钢信誉造成损失的巨大风险, 一旦出现质量事故, 会造成覆水难收的局面, 可谓得不偿失。
1.4 未考虑被许可方的企业性质而制订相应防范措施
被许可方是一家私营企业, 不太友好地说, 很多私营企业以盈利作为首要目的, 销售额是越高越好, 成本也是越低越好, 有时候为了获取利润, 甚至可能会不惜牺牲产品质量、客户权益等。据悉, 此公司近年曾因产品质量不合格登上过中国质量网黑榜。在本项交易中, 被许可方使用的是A公司的商标, 出现质量问题时损害的是A公司的商誉, 若A公司不对B公司许可使用的行为做详尽严格的要求, 当B公司实施一些不符合正当交易原则的“擦边球”行为时, A公司会措手不及, 根本无法迅速找到合理正当手段及时制止。
1.5 未考虑商标价值增值的影响
A公司近年已投资巨额对企业商标进行宣传, 随着宣传的深入使该商标逐渐广为人知, 商标价值必定水涨船高。双方协议中欠缺对商标增值方面的考虑, 若双方签订长期协议, 则必定对A公司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2 风险对策分析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 提出如下风险对策:
(1) 企业必须重视知识产权管理机构的建立, 并实行有效的合同管理手段。
从此项交易谈判的过程来看, 反映出企业管理制度上的缺失。企业缺少许可使用的管理、监督机制, 缺少许可使用整体布局和策略合理安排许可地域和范围, 缺少对应采取的商品质量监控手段和措施的相应策划, 就容易使企业在知识产权交易时处于被动地位, 合同签订时无矩可循, 缺乏科学方法指导, 被许可方在合同期间采取不符合公平公正交易原则的“擦边球”行为时得不到合理规避和制止, 从而增加企业商标品牌信誉受损的风险。因此, 企业应从现在起重视知识产权管理与布局, 使企业无形资产得到更好的保护, 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
(2) 企业应重视对被许可方的质量监控, 并要求承担相应的质量责任。
在注册商标许可中, 存在被许可方商品的质量保证的问题。根据法律规定, 许可人负有监督被许可人商品质量的法定义务, 而被许可人则负有保证所使用许可商标的商品质量的义务。这不仅与合同双方当事人的利益有关, 更与广大消费者的利益相关, 严重时甚至会对人身安全造成重大影响。因此, 无论被许可方本身的质量保证如何, 许可方均应对其产品质量制订严格有效的监控措施, 确保对许可商标造成损害的风险降至最低。同时, 应要求被许可方对保证所使用商标的商品质量做出承诺, 一旦违反承诺有不合格商品上使用了许可商标, 被许可方需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甚至是取消许可、赔偿损失。
(3) 许可方式、范围、费用和期限等协议细节确定需谨慎。
对商标许可人而言, 其所承担的品牌市场影响风险更大。因此, 在协商确定许可使用商品的许可方式、范围、费用和期限等具体细节时需慎重对待、考虑周全, 最好咨询专业的法律顾问, 避免协议内容有漏洞, 使得对方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或双方出现法律争端时难以维权。
具体来说, 商标使用许可包括以下三类: (1) 独占使用许可, 是指商标注册人在约定的期间、地域和以约定的方式, 将该注册商标仅许可一个被许可人使用, 商标注册人依约定不得使用该注册商标。 (2) 排他使用许可, 是指商标注册人在约定的期间、地域和以约定的方式, 将该注册商标仅许可一个被许可人使用, 商标注册人依约定可以使用该注册商标但不得另行许可他人使用该注册商标。 (3) 普通使用许可, 是指商标注册人在约定的期间、地域和以约定的方式, 许可他人使用其注册商标, 并可自行使用该注册商标和许可他人使用。
根据法律规定, 商标使用许可的范围应严格限制在该商标核定使用的范围内。因此, 许可人应严格限制好商标的使用范围, 自己的商标不得许可他人使用在其他商品或服务类别上。为追求短期经济利益而放松管理、无限制地许可使用, 最终会导致被许可商标的美誉度受损, 品牌价值缩水。
一般合同签订的商标许可期限为10年, 但不得超过商标注册有效期限。企业应视具体情况来决定许可期限的长短。
3 结语
许多粗放型制造企业只重视生产, 并不重视无形资产的保护与使用, 甚至未设置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或者形同虚设, 笔者认为此案例中A公司在商标许可方面明显缺乏科学指导, 需提高对知识产权管理的重视, 加强对知识产权管理方法的学习与应用, 应将品牌运营的重视上升到战略高度, 并在此基础上制订详尽可行的管理方案, 而非流于一句空话。
许可使用合同 篇2
甲方(被许可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许可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影片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公映许可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公映许可证日期:_____年_____ 月_____日
甲乙双方经友好协商,就购买影片__________________使用权事宜签订以下协议:
第一条使用范围、方式、地域及期限
1、甲方获得该影片以下第_______________________项使用权。可使用的权利种类:
(1)复制权,即以______________方式将作品制作一份或者多份的权利;
(2)发行权,即以_______________方式向客户提供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
(3)出租权,即许可他人临时使用作品(计算机软件)的权利;
(4)放映权,即通过____________技术设备公开再现作品的权利;
(5)广播权,即以_______________方式向公众传播作品的权利;
(6)信息网络传播权,即以_______________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的权利;
(7)翻译权,即将作品从_____________文字转换成___________文字的权利;
(8)获得报酬权,即按照乙方规定的收费标准向客户收取费用的权利。
2、许可使用的地域范围
乙方许可甲方使用该影片的地域范围限于___________________
3、许可使用的期间
乙方许可甲方使用的期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方自_____年 _____月_____日起可以播放该影片。
第二条付酬标准及支付时间
1、甲方为获得本协议约定的许可使用权向乙方支付总额为______________元人民币的使用权费。
2、在甲方收到本协议第四条约定的素材和资料15日内,向乙方支付上述使用权费。
第三条甲方的权利义务
1、甲方可以自行行使所获权利,所得报酬全部归甲方所有。
2、甲方应按照本协议约定的范围、方式和期限使用该影片。
3、甲方应按本协议约定的付款方式按时付款。
第四条乙方的权利义务
1、乙方应在协议签订前向甲方提供该影片的国产影片送审报告单、电影片公映许可证的复印件、影片共有权利人的授权文件及其他相关文件。
乙方向甲方提供的所有书面材料,均应加盖乙方公章,并保证内容真实有效,甲方可要求核对原件。
2、乙方应在协议签订后15日内向甲方提供以下约定素材和资料:该影片的说明书、故事梗概、文学本、台词本、主创人员、剧照、海报等与该影片的有关素材和资料的文字文本和电子文本各一套。
第五条权利保证
乙方保证有完全的权利许可本协议约定的使用权,乙方保证甲方行使本协议约定权利时,不会因该影片的内容或权属问题而致甲方被诉侵权或被追究责任。如果此种情形出现,应由乙方承担全部法律责任,并赔偿由此给甲方造成的一切损失。
第六条协议的变更、解除
本协议经双方签字后生效,具有法律效力;甲乙双方均不得随意变更或解除。本协议需要变更或解除时,需经双方协商一致达成新的书面协议,在新的书面协议未达成之前,本协议依然有效。
第七条违约责任
1、除不可抗力外,甲乙双方应积极履行本协议,任何一方不履行或不能完全履行协议义务的,应承担违约责任并赔偿因此给对方造成的实际损失。
2、乙方许可甲方使用权利,只限于甲方本身使用,未经乙方书
面同意,甲方不得将本协议许可的权利转让或许可给任何第三方,包括甲方的关联公司。如发现甲方在未经乙方书面同意的情况下,将本协议许可的权利转让或许可给任何第三方,乙方可无条件收回本协议许可甲方的权利,同时甲方向乙方支付违约金和承担由此给乙方造成的全部经济损失。
3、甲方仅享有本协议载明许可使用的权利,未载明许可使用的权利仍归乙方享有,甲方未经乙方书面同意不得使用本协议未载明权利。如发现甲方在未经乙方书面同意的情况下,使用本协议未载明的权利,乙方可无条件收回本协议载明许可甲方的权利,同时甲方向乙方支付违约金和承担由此给乙方造成的全部经济损失。
4、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有关规定,任何一方违反本合同规定,造成本合同不能执行,须向另一方支付违约金,违约金金额为本合同金额的20%。
5、除非得到另一方的书面许可,甲、乙双方均不得将本合同中的内容及在本合同执行过程中获得的对方的商业信息向任何第三方泄露。
第八条争议解决
因本协议所发生的一切争议,甲乙双方应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双方同意采取提交甲方所在地人民法院诉讼方式解决。
第九条其他
1、本协议未尽事宜,甲乙双方另行协商并签订补充协议,补充协议与本协议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2、本协议文本一式2份,甲方执1份,乙方执1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3、本合同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其中,版权期限自_____年_____月_____日起生效。如双方签字盖章不同日的,以较晚一方签字盖章之日为生效日。
甲方:
授权代表:
签字日期:
许可使用合同 篇3
专利许可合同,是指专利权人或者其授权的人作为许可人(让与人),许可被许可人(受让人)在一定的范围内实施其专利,被许可人向许可人支付约定的使用费所订立的合同。专利权是一项独占权,法律允许专利权人在一定期限内对该项技术享有独占的权利以换取专利权人公开技术方案,使公众能够在该专利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在保护专利权人利益的同时又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专利权人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利益平衡。但是,专利权人的独占权,并非要求专利权人亲自实施专利。专利权人有权通过签订许可合同的方式将专利技术许可给第三人实施。专利许可合同不仅是规范许可人与被许可人之间合同权利义务关系的依据,亦是判断第三人实施专利的行为是否构成侵权行为的前提。 专利许可合同内容复杂,不仅涉及法律、技术、经济问题,而且有时候在专利之外,还涉及商标、著作权、商业秘密等其他知识产权问题,所以专利许可合同的订立,应该非常严谨,必须认真应对。以下从专利权人的角度,结合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专利实施许可合同》(试用)文本及司法实践中的典型案例,于专利许可合同中容易对专利权人的权利产生关键影响的若干问题作下探讨。 一、许可人应确保对许可的专利享有处分权 专利许可合同是专利权人或其授权的人作为许可人与被许可人签订的合同。对于许可人而言,一般是专利权人,通常情况下由专利证书登记的专利权人作为许可人签订专利实施许可合同。但是,专利权作为一种特殊的民事权利,既有民事权利的共性,亦有专利权的特殊性。共性表现在专利权可以共有,即使共有人没有作为专利权人之一登记在专利证书中,但有协议或其他证据证明其为共有人的,法院也会认定其系专利权的共有人。特殊性表现在一是专利有职务发明创造和非职务发明创造之分,因此专利证书中登记的专利权人有可能在权属纠纷中被法院推翻;二是有些单位为了能够减免专利申请费用,将单位的职务发明创造以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其他自然人作为专利权人申请专利,当单位与名义上的专利权人出现利益冲突,则有可能会影响到专利许可合同的效力。 专利法第15条规定:“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共有人对权利的行使有约定的,从其约定。没有约定的,共有人可以单独实施或者以普通许可方式许可他人实施该专利;许可他人实施该专利的,收取的使用费应当在共有人之间分配。除前款规定的情形外,行使共有的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应当取得全体共有人的同意。”最高人民法院在王兴华诉黑龙江无线电一厂,第三人王振中、吕文富、梅明宇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纠纷提审案的(2006)民三提字第2号民事判决中揭示了如下裁判要旨:原一审和原再审判决均认为,由于在签订专利许可合同时王兴华是专利证书记载的唯一的专利权人,虽然还代表王振中等其他人,但其签订终止合同协议有效,然而最高人民法院认为,专利权人与其他非专利权人共同作为合同的一方当事人,与他人签订专利实施许可合同,且合同中明确约定了其他非专利权人的权利义务的,专利权人行使专利权应当受到合同的约束,非经其他非专利权人同意,专利权人无权独自解除该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因此,在专利权共有的情况下,部分共有人的权利是受到限制的。 如专利权存在着职务发明创造与非职务发明创造争议的情况下,作为专利证书登记的专利权人,是国家知识产权局行政确权的专利权人,具有行政行为的公定力。但其他利害关系人就该专利权提起权属纠纷后,若法院认定专利证书登记的专利权人是将非职务发明创造作为职务发明创造或将职务发明创造作为非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可以将该专利权确权给提起权属纠纷的真正的发明创造人。于此情形下,专利证书登记的专利权人作为许可人签订的专利许可合同属于效力待定的合同,如未得到真正的专利权人的追认,则该专利许可合同无效。如专利许可合同无效,不仅许可人要将收取的专利许可费返还给被许可人,并赔偿被许可人遭到的损失,而且真正的专利权人还可以追究专利许可合同的许可人和被许可人的专利侵权责任。 在单位为了能够减免专利申请费用,将单位的职务发明创造以单位法定代表人或其他自然人的名义申请专利,并由单位实际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情况下,有些单位以自己的名义作为许可人签订专利许可合同;也有些单位仍以专利证书上登记的自然人作为许可人签订专利许可合同。最高人民法院在厦门大洋工艺品有限公司诉厦门市黄河技术贸易有限公司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纠纷上诉案的(2003)民三终字第8号民事判决中认为:“本案诉争的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第三条写明了涉案专利的申请日、专利申请号、专利号、专利有效期、专利证书号等涉及该专利技术的有关真实信息。该合同签订时,被上诉人黄河公司(其前身为厦门市黄河贸易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吴达新即为石材切压成型机实用新型专利权人。黄河公司作为本案讼争合同的许可方,并没有实施未经专利权人许可的侵权行为,其当时的法定代表人亦为合同许可方的签字人即专利权人,合同所约定的权利义务也未侵害专利权人或他人合法权益。所以认为该合同系被上诉人欺诈而订立的理由不足。作为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的被许可方,在合同中已经写明涉及专利相关信息的情况下,也有义务审查合同内容的真实性,避免不必要的商业风险。根据现有的证据,本专利实施许可合同是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合同内容亦未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有效合同。上诉人大洋公司认为被上诉人黄河公司的欺诈行为导致合同无效的上诉理由不能成立。”最高法院对于黄河公司作为许可人将专利证书上登记的专利权人为其法定代表人吴达新的专利许可给大洋公司的合同认定为有效,这是基于黄河公司与吴达新的利益一致,且吴达新作为许可方的法定代表人在许可合同上签字,已得到吴达新的认可。如果该许可合同上吴达新没有签字,且吴达新与单位的利益出现冲突,则许可合同的效力依赖于权属纠纷的处理结果。 因此,作为专利许可合同的许可人,应该确保自己有权利处分该专利权。如存在共有人的,应该让所有的共有人均作为许可人签订专利许可合同,共同行使许可人的权利,共同承担许可人的义务;如其他共有人不同意许可,则同意许可的共有人可以作为许可人与被许可人签订普通许可方式的专利许可合同,于此情形下,也不必将其他共有人列为合同当事人。如存在职务发明创造与非职务发明创造争议的,应该在申请专利时让利害关系人作出书面承诺,确保其为真正的专利权人;如需要以法定代表人或其他自然人名义申请专利的,应该让该名义专利权人出具书面承诺该专利权的真正权利人为单位。 二、合同用语应确定,易理解,尽量不用容易产生歧义的词句 合同的内容是约束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依据,是合同中最关键的部分。对于合同条款所用的句子,通常而言,简单的句子容易理解,主体省略或多用主体指代词的长句在理解上容易产生歧义;对于词语而言,法律规定、辞典有明确定义的术语,概念,其含义确定,不易产生歧义,而一些生活用语、简称、翻译词语由于缺乏严谨性,其含义不确定,在理解上容易产生歧义。在专利权人A诉B公司、C公司侵害发明专利权纠纷案中,由于二审法院在合同条款的理解上与一审法院不同,认定B公司、C公司实施专利的行为是得到A的许可的,不构成侵权,撤销一审判决,驳回A的诉讼请求。 该案的简要案情为:2005年,专利权人A携带其发明专利加盟B公司,同年8月22日,A作为许可方(甲方)与B公司作为被许可方(乙方)签订《专利实施许可合同》一份,采用的是原中国专利局的示范文本。该合同的第一条“定义与术语”条款中约定专利产品指乙方使用本合同提供的专利技术制造的移动插座、转换器产品;第二条“专利许可方式、范围及期限”条款中约定许可方式为移动插座、转换器产品的独占性独家实施许可,许可范围为在全国范围内使用其专利制造专利产品,并对外进行销售(包括出口销售),许可期限至专利保护期届满,甲方同意乙方在许可期限与产品范围内将专利技术许可给第三方以OEM、ODM委托加工的方式使用,乙方应及时将第三方使用的情况告知甲方;第五条“使用费及支付方式、专利年费的缴纳”条款中约定年销售额300万以下的,按2%提成,如果2008年年销售额未达到300万的,独占性独家实施许可改为一般实施许可。专利许可合同签订后,因B公司没有生产基地,由B公司委托其全资子公司D公司贴牌生产专利产品。专利产品标注B公司的商标、企业名称,并由B公司统一对外销售。2008年1月30日,A与B公司的劳动合同到期,离开了B公司。2008年B公司销量没有达到300万,改为普通许可方式。2010年,A从市场上购买了三款插座产品,标注的是C公司的商标、企业名称、地址、电话,没有B公司和D公司的标识。于是,A以C公司侵害发明专利权起诉到一审法院,C公司认为被诉侵权产品是B公司生产、销售的,其只是授权品牌,B公司生产被控侵权产品是得到A许可的,不构成侵权。一审法院追加B公司为被告,经审理认为A同意B公司在许可期限与产品范围内将专利技术许可给第三方以OEM、ODM委托加工的方式使用等,上述约定的许可对象是B公司,其制造、销售的产品亦对应的是B公司自己的产品而非其他公司产品,协议约定的OEM、ODM亦是B公司委托第三方加工的方式,显然并不包含本案C公司委托B公司定牌生产这种ODM关系。依据专利法的规定,被许可人无权允许实施许可合同规定以外的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实施该专利。故C公司通过B公司定牌生产被控侵权产品的行为,并未获得专利权人的许可,已构成侵权。B公司、C公司不服上诉到二审法院,二审法院经审理认为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约定B公司可以许可第三方以OEM、ODM委托加工的方式使用专利技术,从该条款的字面意思看,并没有对第三方作限定,也没有限定OEM或ODM委托加工的定作方只能是B公司,同时合同第一条对“专利产品定义为B公司使用专利技术制造的移动插座、转换器产品,也未限定必须是使用B公司商标的专利产品,且根据一、二审查明的事实,专利产品系由D公司进行生产,对这一事实作为当时B公司员工的A是知晓并在一审中予以认可的。因此,B公司在获得C公司的授权后仍许可D公司作为加工方,接受C公司的委托,使用被许可的专利技术,以ODM方式生产标注C公司商标的专利产品,且在该产品上标注了涉案专利号,该行为符合B公司将专利技术许可D公司以OEM、ODM委托加工方式生产专利产品的约定,应当属于双方专利实施许可合同中认可的许可方式,判决撤销原判,驳回A的诉讼请求。 上述案例中的专利许可合同虽然采用了示范文本,合同条款也非常完备,但是由于合同所用的词句产生歧义。一审法院的解释对专利权人有利,而二审法院的解释对被许可人有利。虽然合同法第125条第1款规定当事人对合同条款的理解有争议的,应当按照合同所使用的词句、合同的有关条款、合同的目的、交易习惯以及诚实信用原则,确定该条款的真实意思,但毕竟解释的权利属于法院,以法官的理解力来判断,处于一种主观的不确定状态,对于双方当事人而言,均是一种风险。因此,在专利许可合同的签订过程中,在前言部分和定义部分应该严格明确许可合同的目的,对于法律条文和辞典没有明确定义的术语,应该严格按照许可方式确定的被许可人的权限进行定义。专利许可方式、范围及期限作为专利许可合同的核心条款,是确定被许可人权利的依据。从专利权人而言,是要尽量限制被许可人的权利,尤其是向第三人颁发分许可的权利;从被许可人而言,是尽量扩大自己的权利,尤其是拥有分许可的权利,排除专利法对被许可人不得擅自分许可的限制。因此,在被许可人系贸易公司,没有实施专利的条件,确需向第三人颁发分许可以制造专利产品时,如专利权人同意被许可人享有部分分许可权利的,则必须在许可合同中明确第三人的名称、制造主体、销售主体、专利产品的商标、条形码、型号。在通常的专利许可合同中,由于合同法、专利法对许可方式及相应的权利义务已经有约定,所以在专利许可合同中可以直接选择独占许可、排他许可、普通许可方式,而不必对许可方式中具体权限再进行细化。因为,有时候越细化越会产生问题,上述案件就是一件非常明显的例子。 三、对后续改进的技术成果的归属与利用的约定应该基于对等原则 合同法第354条规定:当事人可以按照互利的原则,在技术转让合同中约定实施专利、使用技术秘密后续改进的技术成果的分享办法。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61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一方后续改进的技术成果,其他各方无权分享。在专利许可合同的签订中,有些专利权人会要求被许可人后续改进的技术成果的知识产权属于专利权人;在被许可人要求其后续改进的技术成果属于被许可人时,专利权人会要求无偿使用由被许可人后续改进的技术成果。这些约定有可能会因违背互利原则而被宣告无效。通常情况下,不管是被许可人还是许可人,都有可能对许可的专利技术进行后续的改进,于此情形,应该是交叉许可符合互利原则,各方均可无偿或优惠或优先利用对方后续改进的技术成果。如许可人与被许可人在技术开发能力上具有明显差距时,应该根据具体情况约定后续改进的技术成果的归属和利用方式。 四、在侵权处理上应该保持主导地位 在专利许可合同的履行中,有可能会出现第三人起诉被许可人实施的专利侵害其权利,也有可能出现第三人侵害专利许可合同约定的专利权。在涉嫌侵害第三人权利的情形,可以在许可合同中约定由许可人委托律师代理被许可人应诉、参与处理。在第三人侵害专利许可合同约定的专利权的情形,有关司法解释规定独占许可被许可人有权单独提起诉讼,排他许可的被许可人在许可人不起诉的情况下有权提起诉讼。因此,在排他许可和普通许可的情况下,制止侵权的诉权属于专利权人,所以,对于制止侵权的费用以及获得的赔偿在许可人与被许可人之间如何分配也应该作出约定。 五、在以提成方式计算使用费时应约定保底使用费并要求被许可人提供专利产品的销售记录 在专利使用费的计算方式上,通常有一次总算、分期付款、入门费加销售额提成或利润提成、使用费折合成股权,以上各种方式有单独采用的,也有组合采用的。销售额提成或利润提成容易产生纠纷,虽然一般合同约定许可人有权利查阅被许可人销售专利产品的帐册,但由于我国大多企业的财务制度并不规范,对公帐、内部帐各种帐册很多,不开具发票销售的也很普遍,真假难辨。因此,采用利润提成对于许可人而言风险最大,销售额提成次之,在被许可人提供了形式上合法的销售记录和利润报表的情况下,如许可人有异议的,还必须由许可人申请司法审计。这样不仅浪费精力、财力,而且也不一定能审计出真实的结果。所以,如果专利许可合同约定以提成方式计算使用费的,应该约定每年的使用费保底数额,另外也要约定被许可人将每一年度专利产品的详细销售记录或利润表复制给许可人,并由被许可人签字确认。如果许可人日后发现被许可人有隐瞒的情形,也便于追究违约责任。 专利许可合同作为一种特殊的合同,既有专利的特殊性,专利的垄断性、地域性、行政性、无形性、技术性问题会出现在专利许可合同中,又有民事合同的共性,普通合同纠纷中的问题同样也会在专利许可合同中出现。因此,专利许可合同的签订应该慎重、严谨,不仅需要技术专家对该专利的效果进行把关,更重要的是需要精通专利诉讼和合同诉讼的律师的指导。
专利许可合同内容复杂,不仅涉及法律、技术、经济问题,而且有时候在专利之外,还涉及商标、著作权、商业秘密等其他知识产权问题,所以专利许可合同的订立,应该非常严谨,必须认真应对。
在专利许可合同的签订过程中,在前言部分和定义部分应该严格明确许可合同的目的,对于法律条文和辞典没有明确定义的术语,应该严格按照许可方式确定的被许可人的权限进行定义。
许可使用合同 篇4
一、商标增值部分应当归属于商标所有权人
持该观点的学者从《商标法》确定的商标权的财产权属性出发,认为商标持有人可以将自己的商标许可给他人使用是基于商标权的财产权属性,以换取财产上的对价,谋取财产利益。而且从该案的判决书可以看出,该案中的商标许可的合同性质属于普通许可合同,也明确约定了许可期限,尽管原被告双方对约定的使用期限有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被许可使用人应该到期返还商标使用权。因此,有学者认为商标的增值部分作为商标的附加值自然也应归属商标所有权人。(1)
然而这种观点有失公平。毕竟商标被许可使用人为此做出了较大的付出。如果商标的增值利益全部归属于商标所有人,会极大的打击使用者的积极性。一来会打击被许可使用人在使用商标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能将商标的价值发挥到极致;二来会影响商标许可使用的交易,跟《合同法》的鼓励交易原则相违背。
二、商标增值利益归被许可使用人所有
赞成该观点的学者认为,商标的增值利益可以按照物权法的“添附规则”,商标的增值利益归属于被许可使用人所有。所谓“添附规则”,即在使用物租赁期限届满之后,使用者有权拆下添附物,归自己所有,即使是添附后不可拆分的,使用者也有权请求返还添附物上的增值部分。而且如果商标许可使用合同的当事人未约定商标增值的利益归属时,双方就此可能构成无因管理、侵权或不当得利的法律关系,按照所构成的法律关系来断定商标增值利益的归属。但是,有学者认为此观点存在不妥之处。会削弱商标注册及其公示的稳定性;难以量化评估商标及其增值;不具有现实可行性。
三、根据民法中的公平原则对其进行利益分配
也有学者从商标的价值出发,认为商标的价值是在商标使用过程中不断地增值。而被许可人作为商标的使用者,是商标价值的贡献者之一,其对商标增值所付出的投入理应有所回报。被许可人在使用商标的过程中,对商标做出了宣传广告等投入,从而使商标更具有价值,因此如果在这种情况下,不对被许可人进行一定的利益分配的话显失公平。在双方当事人在许可使用合同中没有就商标增值利益如何分配的情况下,应当在许可协议终止后,基于公平原则对涉案商标的增值利益进行合理的分配。(2)这种观点较为合理公平。
四、关于“后发商誉”
陶鑫良与张冬梅两位学者因此还提出了“后发商誉”的概念。“后发商誉”是相对于“先发商誉”而言的,所谓“先发商誉”,是指在许可他人使用注册商标或者他人“傍名牌”而擅自使用该注册商标的时间节点之前,已通过注册商标权人的在前充分使用,使得该注册商标在上述时间节点前已产生了显著的巨大商誉,即“先发商誉”。(3)“后发商誉”是指在许可他人使用该注册商标或者他人擅自使用该注册商标的时间节点之前,该注册商标还没有较高的知名度或美誉度,即还没有显著商誉。在该时间节点之后,或者是被许可使用人在后的被许可使用过程中的贡献所致,或者是在擅自使用该注册商标者在后的擅自使用过程中的效果所致,才使得该注册商标“后发”产生了显著商誉。
五、意思自治原则的运用
笔者认为,不论是从什么角度出发,我们首先应该适用民法的意思自治原则以及《合同法》的合同自由原则。根据民法的意思自治原则以及《合同法》的合同自由原则,我们应该允许双方当事人在商标许可使用合同中互相约定关于商标许可使用后商标增值利益的归宿问题。所谓合同自由原则,是指当事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就与合同有关的事项享有选择和决定的自由。(4)合同自由原则包括缔约自由、选择相对人自由、决定合同内容的自由、变更或者解除合同的自由、选择合同形式的自由。我们都知道商标的许可使用是通过合同的形式完成的,既然商标许可合同具备合同的所有要件,那么,合同双方的当事人就可以对相关的事项在不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情况下,可以在合同中自由约定。因此按照合同自由原则,合同相对人可以自由决定合同内容,就此可以在合同中约定关于商标许可之后增值利益的归属问题。
当合同双方当事人并没有就商标增值利益做出约定时,我们应该依照民法的公平原则,对其进行合理的划分,至于怎样合理的划分,这就要有很多个标准,比如商标在被许可使用之前的知名度,是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有了知名度还是在某个省亦或是某个市或者根本没有知名度。还要注意在被许可使用之后被许可使用方对这个商标的知名度付出的成本,包括一切宣传费用,包括电视广告费、纸质宣传费或者是活动宣传费等等。
如果商标在被许可使用之前就已经有很大的知名度,而且被许可使用方也没有就此商标的宣传花费太大的成本,那么商标被许可使用之后的增值利益就不算是“后发商誉”,因此被许可使用方可以少分增值利益的部分,比如等许可使用期限已到之后,如果双方就该合同要不要继续续约没有达成一致意见,法院就可以裁定或者判定该商标的所有权以及增值利益归商标所有人所有,但是商标所有人也要给予商标使用人一定的经济补偿,该补偿按照使用人之前就该商标的价值做出的贡献的多少来决定。
如果商标使用人对商标的价值增长有很大的贡献,而且此商标已经成为了该商标使用人所产产品的标志的话,那结果就另当别论了。如果在许可使用之前该商标并没有知名度,之后有知名度完全是靠商标使用人对该商标做宣传,法院做判决或者裁定的时候应该考虑商标使用人就该商标付出的成本,做出有利于商标使用者的决定,或者是对商标使用人来说公平的决定。
六、总结
某公司包装装潢的案子让我们知道我国《商标法》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我们都知道,如果我国《商标法》对商标的增值利益有详细的规定,就不会有这些纠纷,会减少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当然,任何国家的任何一部法律都需要经过漫长的时间去修改和完善,只有发现问题,才可以解决问题,才可以有更完美的结果。
虽然我国《民法》以及《合同法》有很多原则,而且也有好几个原则适用解决关于商标许可使用之后商标增值利益这个问题,但是笔者依然坚持首先应该适用合同自由原则,其次是公平原则。
摘要:随着“中国包装装潢第一案”的一审结果新鲜出炉,学界对商标许可使用后增值利益的归属问题的讨论愈发热烈,然而,由于《商标法》对此并没有规定。对于该问题,我们应该依照民法的“意思自治”原则,首先可以允许双方当事人在许可使用合同中约定,如果没有约定,则按照“公平原则”对增值利益部分进行公平的划分。
关键词:商标法,增值利益,许可使用,公平原则,意思自治
参考文献
[1]崔建远.合同法(六版)[M].法律出版社,2016.2.
[2]陶鑫良,张冬梅.被许可使用“后发商誉”及其移植的知识产权探析[J].知识产权,2012.
[3]段晓珊.从“王老吉”商标案看商标增值利益的归属与分配[J].商场现代化,2013(15).
[4]郑其斌.论商标权的本质[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9.
[5]杨延超.加多宝对王老吉的贡献如何保护[N].经济参考报,2012-5-29.
[6]蒋玉.从王老吉争夺战看商标保护的法律对策[J].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12.
[7]江锋涛.“王老吉”商标之争的法律策略[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2-06-15.
[8]李杨.究竟谁动了谁的奶酪——加多宝与广药之争案评析[J].知识产权,2012.
商标使用许可合同 篇5
甲方(商标使用许可人:乙方(商标使用被许可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规定,甲乙双方遵循自愿和诚实信用原则,经协商
一致,签订本商标使用许可合同。
第一条甲方将已注册的试用在类商标上的第标许可乙方使用在类商品上。
第二条许可使用的形式为。
第三条许可使用的期限自年月日起至
月日止。合同期满,如需延长使用时间,由甲乙双方另行续订商标使用许可合同。
第四条甲方有权监督乙方使用注册商标的商品质量,乙方应当保证使用该注册商
标的商品质量。具体措施为。
第五条乙方必须在使用该注册商标的商品上标明自己的公司名称和商品产地。
第六条乙方不得任意改变甲方注册商标的文字、图形或其组合,并不得超越许可的商品使用范围使用甲方的注册商标。
第七条未经甲方授权,乙方不得以任何形式和理由将甲方注册商标许可第三方使
用。
第八条注册商标标识的提供方式:。
第九条许可使用费金额、计算方法及支付方式:。
第十条商标使用许可合同提前终止的条件:。
第十一条本合同终止时,乙方应立即终止使用该商标,剩余的商标标识应;市场上流通的带有该商标的商品应在月内撤出
市场。
第十二条违约责任:
第十三条纠纷解决方式:
第十四条本合同一式份,自签订之日起备案。
第十五条其他事宜:
甲方(签章):乙方(签章):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地址:地址:电话:电话:电子邮箱:电子邮箱:
【许可使用合同】推荐阅读:
系统使用许可合同07-30
品牌授权许可使用合同07-16
注册商标许可使用合同07-21
专利许可使用合同范本08-16
专利和专有技术使用许可合同09-27
影视作品发行权许可使用合同08-12
商标许可使用协议书08-28
著作权许可使用协议书06-15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使用许可协议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