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试验

2024-08-11

控制试验(共12篇)

控制试验 篇1

试验所得到的观测值, 既包括处理的真实效应, 又包括不能完全一致的许多其他因素对试验真值的偶然影响, 使处理真值偏离了试验的真实效应值, 形成试验误差。试验误差是衡量试验精确度的依据, 误差越小精确度越高, 误差越大精确度越小。显然, 只有着力降低试验误差, 才能取得接近处理间差异的真实效应。因此, 在试验的设计、实施前, 一要充分了解试验田块的历史、现状、土壤肥力的分布规律;二要掌握试验误差的来源途径;三要把采取降低和消除试验误差的有效措施纳入试验设计方案。

1 试验误差的成因

无论哪种田间试验, 其目的都是用鉴定比较的方法, 筛选出增产效果明显、抗性强的品种或最佳栽培技术措施。所以, 试验处理之间就会有不同的差异, 有的会表现在产量或品质上, 有的会表现在植株高矮、粗细、抗病性、生育期等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上。这些差异不一定完全是处理不同而形成的, 它们的来源多种多样。从试验结果分析来看, 形成这些差异的来源有两种情况:

1.1 处理间的真实差异, 即处理本身的差异

生产能力本身有高低之分, 综合抗性有强弱之别, 茎秆有粗有细, 叶片有宽有窄等。又如玉米杂交种比常规种有明显的杂种优势;同时种在缺磷的土壤里, 使用磷肥与不使用磷肥的产量结果有本质的差别。

1.2 非处理间差异, 即试验误差

试验处理受到各种非处理因素的偶然影响, 包括土壤、农田小气候、作业质量、病虫危害、使用材料本身、人的目视标准和使用工具等各种因素的不同, 给试验结果造成不同程度的干扰性差异。

2 试验误差的来源

在田间试验的实施过程中, 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只有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和控制试验误差, 才能保证试验结果的精确性、重演性和代表性。

2.1 试验材料 (处理) 固有的误差

试验中各处理的供试材料在遗传和生长发育上或多或少存在的差异, 是试验材料本身固有的, 表现出来的这种差异就是处理间的真实效应。

2.2 农事操作和管理技术的不一致性引起的差异

试验过程中对各处理的土地耕整, 播种密度、深浅以及中耕除草、灌溉施肥等在质量上的不一致性。

2.3 土质和肥力不一致引起的差异

主要是试验地土壤质地差异大和肥力分布不均匀或不规则引起的, 它既是试验误差的主要来源, 也是最难以控制的主要因素。

2.4 自然灾害引起的差异

病虫、野生动物、鼠雀及大风暴雨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对试验的影响。

2.5 人畜引起的差异

人或家禽家畜等对部分小区的践踏啄食破坏, 造成试验差异

2.6 其他因素引起的差异

观察记载的时间、采用的标准、工具、仪器以及不同的观察者等不一致性引起的差异。

上述各项差异, 不同程度地对处理产生影响构成误差。但是, 试验误差与试验中发生的错误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误差是允许的, 它可以通过有效措施消除和降低误差, 是人为可以控制的。而试验中发生的错误是决不允许发生的, 一旦失误, 造成试验结果严重失真, 是无法挽回的, 例如错号、秤错、量错、割错、数错、漏播、错行等。因此, 只要工作仔细严谨, 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3 控制误差的途径

为了有效降低试验误差, 保证试验的可靠性、精确性和对各处理的公平公正性, 必须针对误差的来源, 采用行之有效的合理措施加以严格控制。

3.1 选择同质一致的试验材料

3.1.1 同质试验材料基因型必须一致。

参试材料的基因型要高度纯合, 后代不能有分离现象;严格控制杂株率, 也能降低因播种材料纯度问题引起的试验误差。

3.1.2同质试验材料的个体必须一致。

参试品种的籽粒或幼苗大小、强弱等要同一规格, 不能大小、强弱、高低不一。必要时把幼苗的大小、强弱等分为不同类别, 按不同的类别分别移栽到不同的重复, 尽量在同一重复内减少处理间的误差。

3.1.3 同质试验材料的生产批次必须一致。

参试品种不能把新种子与陈种子混杂在一起播种, 或把育苗时间不同的幼苗 (非播期试验) 设置在同一组参试。

3.2 选择土壤质地相同且肥力均匀的平整田块

3.2.1

试验地不能选择在有检疫对象的地区或地块。

3.2.2 试验地要有土地利用历史记载。

前三年的茬口必须是小株密植作物, 而且生长均匀整齐, 肥力不能太高或太低。也不能选择在渠边、村边、树下、冷水口、低湿田、堆积过有机肥的地块。

3.2.3 试验地要有代表性。

试验地要能代表所在地区的土质、气候和自然条件及经济条件, 并能够与推广试验成果的地区生态条件基本一致;另外, 试验所处的位置应与当地生产水平基本一致。

3.2.4 试验地要有足够的面积。

较大的面积有利于小区和重复的合理安排调整, 有利于留足走道和保护行, 避免人为损毁造成的误差。

3.2.5 试验地要合理轮作。

合理轮作可以避免由于试验处理的不同造成新的土壤差异和肥力不均。如上季进行了肥料、密度试验, 或进行了大株小密度作物试验, 就会形成新的土壤肥力不均的差异。

3.3 对同组试验操作和管理实行同一标准

总的原则是:操作要仔细, 一丝不苟, 各种操作尽可能做到完全一样, 一切管理措施、观察、量取的数据等都应以区组 (重复) 为单位进行控制, 尽力减少人为操作上可能发生的差异。因执行试验操作的人员不同, 尽管对同一标准和要求理解一致, 但在实施相同技术时, 因人的视觉和把握标准的度上往往会发生某些偏差, 形成人为误差。因此, 能一个人操作的项目尽可能一人完成, 这样能有效控制每一个处理间和重复间的误差;若有多人同时操作, 最好一人完成一个重复或更多重复, 不宜两人同到一个重复内操作。室内考种时;也应一人一组或一人一个重复, 不能多人一个重复, 这样就能有效降低人为造成的试验误差。

3.4 遵守试验设计原则

虽然对误差的主要来源土壤能采取匀地播种、绿肥压青、轮作倒茬等措施予以减少, 但效率不高。而采用正确的试验设计和小区技术手段, 就能大大减少土壤差异对试验结果的影响。试验设计是科学有效的技术手段, 小区设计技术是对试验重复区和试验小区的科学排列方法, 目的都是降低或减少误差, 提高试验的精确度和获得无偏的处理平均数及试验误差的估计值。所以, 田间试验设计中必须遵循设立重复、随机排列和局部控制三个基本原则。

3.4.1 重复:

重复是试验中同一处理种植的小区数。设立重复这一措施是用来估计试验误差的, 而且已被数理统计学所证明:误差的大小与重复次数的平方根成反比, 故重复多误差则小, 重复少误差则大, 多次重复所估计的处理效应 (平均数) 可以抵消部分误差的影响。但重复增加到一定程度后, 误差的减少就不明显了, 因此再增加重复次数就失去了它的意义, 而且浪费土地和物力人力。

3.4.2 随机排列:

随机排列就是说, 每一个处理都有同等机会安排在同一个试验小区的位置上。采用随机排列与重复相结合的技术措施, 就能提供无偏的试验误差估计值, 避免了主观偏见。

3.4.3 局部控制:

局部控制就是对田间土壤和肥力差异的非处理因素按照实际分布情况给予合理控制, 使之对各试验小区的影响达到最大程度的一致, 能有效降低试验误差。在实际操作中, 即把试验田划分成等于重复数的区组, 区组内的肥力水平尽可能保持一致, 而且田间肥力梯度方向要与小区的长边平行, 与区组 (重复) 的长边垂直。

3.5 采用合理的小区设计技术

3.5.1 处理 (小区) 的面积大小和边长比例:

小区面积的大小, 对于减少土壤差异的影响和提高试验精度有直接关系。通常在一定面积范围内, 小区面积增加, 试验误差减小;小区面积太小, 就会增大误差, 但减少或增加不形成比例关系。对于一定面积的试验田, 要依靠增大小区面积降低误差, 那么重复的次数必然减少。由此可见, 精确度是由于增大小区面积而提高的, 但随着重复次数的减少精确度也同样会降低, 有得有失。所以, 在设置小区面积和确定重复次数时, 要权衡利弊得失, 达到相得益彰。从统计学角度说来, 增加重复次数与增加小区面积相比, 前者降低试验误差的效能比后者明显。一般小区面积在5~70 m2为宜, 示范、展示性试验应不少于300 m2。具体确定面积时, 应考虑到试验种类、作物种类、育种进程的不同阶段、试验地面积大小的限制等。

3.5.2 小区形状 (长宽比例) :

适当的小区形状对控制土壤误差、提高精确度有直接作用。狭长小区比方形小区误差小, 因为土壤肥力呈梯度或斑块状分布时, 狭长小区能全面包括不同肥力的土壤, 相应减少了小区之间的差异, 提高了精确度, 还便于田间操作和观察记载。小区的长宽比例可依据试验地形状和面积并结合小区数目、大小等决定。在人工操作情况下, 一般长宽比可设为3∶1~10∶1, 甚至可达20∶1的比例。在十分重视边际效应的试验中, 采用方形小区是有利的, 因为方形小区具有的周长最小, 使其收到的边际效应最小。如进行施肥量试验, 狭长小区的效应往往会波及到相邻小区, 因为肥料具有渗透性和扩散性以及作物的根系穿越到相邻小区吸收养分等, 就会造成试验设计上的偏差。因此, 肥料试验采用方形较好, 虽不如狭长小区的精确度高, 但也不会产生最大误差。

3.5.3 重复次数的设置:

重复次数的多少应根据试验要求的精度、土壤差异大小、试验材料的多少、试验地面积和小区面积的大小等实际确定。对精度要求高、土壤差异大、育种阶段后期测产和选择入选材料等试验, 重复次数应稍多, 相反不宜过多。小区面积较小时通常采用3~6次重复, 较大时2~4个重复, 面积较大的比较试验有2次重复即可。

3.5.4 对照区的设置:

设置的对照区, 是与处理比较的标准, 对照的标准应该是当前普遍推广的品种或普遍应用的栽培技术措施。其目的一是作为处理间进行比较时的衡量标准;二是估计和矫正试验田的土壤差异。

3.5.5重复区和小区排列:

为达到设置重复的目的, 排列重复时, 要根据土壤肥力的特点进行安排, 尽量使每个重复地段内肥力均匀一致, 以达到同一重复的每一处理都处在相似肥力水平条件下。重复的形状最好是近方形, 有利于减少重复内的土壤差异。同一重复排为一列, 如若处理太多, 不能把个别处理单独另放一排, 因为重复间差异大, 可通过统计学手段消除重复间的差异, 因而并不影响试验误差。相反, 区组内肥力差异大, 各处理间的误差随之增大, 是没有办法消除的, 因而降低了试验的精确度。

3.6 设置保护行并远离村庄、树林、道路:

为了给各参试材料提供同一生长环境, 在试验地周围要设置保护行, 同时要远离村庄、树林和道路, 目的是保护试验材料不受外来因素影响, 降低边际效应, 防止或减少部分处理遮阴和人为及家禽家畜对试验处理损毁而造成误差。

控制试验 篇2

大坝混凝土试验检测控制措施

葛洲坝集团试验检测有限公司大岗山试验室

二○一二年五月十三日

审 批:

校 核:

编 写:

地 址:四川省石棉县挖角乡葛洲坝集团大岗山水电站 联系电话:0835-8874591 邮 编:625409 传 真:0835-8874591

1.目的

为了保证大岗山水电站大坝土建及金属结构设备安装工程混凝土质量满足设计要求,不断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依据合同文件的相关要求,及《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5144-2001的规定,结合葛洲坝集团大岗山水电站大坝施工项目部质量要求,我室对混凝土原材料、拌和楼混凝土生产进行质量控制与检测,为应对试验检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特编制大坝混凝土试验检测控制措施。

2.检测依据

《中热硅酸盐水泥、低热硅酸盐水泥、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GB200-2003)《水工混凝土掺用粉煤灰技术规范》DL/T5055-2007 《水工混凝土砂石骨料试验规程》DL/T5151-2001 《水工混凝土外加剂技术规程》DL/T5100-1999 《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 5144-2001 《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DL/T5150-2001 《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 1499.1-2008 《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 1499.2-2007 《钢筋焊接及验收》JGJ18-2003 《钢筋机械连接》JGJ/T107-2010 《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5144-2001 《水工建筑物止水带技术规范》DL/T5215-2005 《招标文件:第二卷 技术条款》

《投标文件:第二卷 投标技术文件》(第二册)

3、控制措施

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无论是原材料、混凝土拌和物或成品混凝土,随着气候、环境、设备及其他不可预见的因素的影响,在试验检测中都可能出现异常情况。我们将严格遵循本公司“科学、严谨、求实、创新”的企业精神,牢固树立“严谨精细、诚信守约”的核心价值观,规范、严谨、精细开展每一项试验检测工作。只有严谨精细,才能保证检测结果真实可靠,数据权威,树立品牌。3.1原材料

甲供材料如钢筋、水泥、粉煤灰、外加剂等,由项目部物资部门开具委托单,注 大渡河流域大岗山水电站大坝混凝土试验检测控制措施 明生产厂家、型号规格、批号、数量等信息,业务受理员在受理委托检测时,按本室样品编号规则办理委托,对样品的形态和样品附件及资料进行详细的登记后移交检测室,检测负责人与业务受理员一一清点接收的样品、附件和技术资料及样品缺陷的确认,清点确认后样品接收人签字确认。此后检测样品应由检测负责人负责保管。

检测负责人在与业务受理员完成了样品交接后,遵循规范要求制备样品,并负责对样品的状态进行标识:待检/已检/留存。

对于水泥、粉煤灰等样品,检测室应留取封存样,进行编号标识后贴上封条,封条上应标明样品编号,并应建立留样备份样品的登记表,对于水泥、粉煤灰等留存样,保存期限为报告发出后15天,可由检测负责人负责处置并进行登记。一旦检测成果出现异常,应首先查找原因、分析原因,当确认无外界影响因素,再对留存样品根据规范要求进行复检。

3.2 拌和楼质量控制 3.2.1 骨料

根据规程规范及合同文件要求,拌和楼混凝土拌和物生产过程中,将按规定频率对粗、细骨料进行抽样检测,并按检测结果及时调整混凝土配合比。当细骨料细度模数、表面含水变化后,及时调整细骨料的用量,砂的细度模数每增减0.1,砂率相应增减0.5%~1.0%,以确保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和坍落度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粗骨料超逊径。如石子级配发生改变,应适当调整粗骨料的比例。当粗骨料的超逊径超过规范要求时,将按检测结果及时调整配合比,以满足施工现场的可操作性。

3.2.2过程控制

拌和楼试验检测人员依据开仓证要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级配、特性指标、温控要求等信息填写混凝土生产配料单,经试验监理审核后,由楼上操作人员定秤,经三方检查无误后开始生产。

在混凝土拌制过程中,按照规范要求,定时检查衡量误差、测量液体外加剂比重、检查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含气量、和易性、出机口温度,一旦发现超标准现象,立即调整或汇报。如:坍落度过大或偏小,立即调整单位用水量;混凝土含气量出现波动时,及时调整引气剂的掺量;混凝土出机口温度一旦超标,若有加冰的空间,将立即调整,若无可调空间,将及时向项目部汇报。

对系统生产的混凝土拌和物按规定进行取样,并按规范要求进行混凝土现场性能检测

大渡河流域大岗山水电站大坝混凝土试验检测控制措施 工作。加强预养间、养护间环境温、湿度的控制。对新使用的施工配合比,加密前期早期强度的抽样检测,发现异常,及时查明原因,我们自己可以调整解决的,立即调整解决,超出职责范围的,及时向项目部汇报。3.2.3原始资料收集、整理

当班生产的部位、高程、桩号、开收仓时间等信息要详细记录清楚,拌和楼生产过程中出现异常时,应详细记录(如调整混凝土和易性、骨料超逊径,用水量大幅波动,产生弃料等)。规范填写,所有原始记录及值班记录均按已印制好的表格认真填写,杠改及资料移交按资料文件管理制度执行。所有试验人员填写原始资料应规范准确。书写一律用黑色水芯笔填写,字迹要清晰、不得漏记、补记、追记、转记,妥善保管本班各项检测原始记录,及时收集现场施工信息。3.2.4 标准、规范现行有效

资料员根据公司每年初下发的标准清单,对规程规范进行清理,制定当年的标准清单下发使用,对过期作废的标准应及时收回防止误用,并在本试验室“标准清单”上进行作废标识,同时将作废标准收回交公司资料员处置。常用标准规范应下发检测工作间,保证检测人员的方便取得。下发时应填写受控号并加盖试验室资料专用章作为标识,确保使用的标准、规范版本现行有效。3.2.5 计量设备、环境、人员

为了保证试验检测工作顺利开展,人、机、料、法、环的控制缺一不可。人员必须经培训后持证上岗,且有较强的责任心和质量意识;所有试验检测仪器必须做到:是强检的必须由政府部门检定;自校设备也必须认真规范,保养到位,标识清晰;试验所需耗材如标准砂、标准粉等均应到指定厂家购买;方法即规范,必须严格遵守规范和操作规程,严谨精细、诚信做事,对工程负责,对社会负责。环即环境,温度、湿度、工作的周边环境等等,都会对我们的检测结果产生影响。混凝土施工是一项需要多方协调配合的复杂的工程,原材料不合格,就拌制不出高质量的混凝土,拌和系统不认真负责,再优质的原材料也无法发挥效能,仓面欠振、露振、过振,就会造成混凝土架空、离析,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因此,它需要每一个岗位的工作人员积极做好各自的岗位职责工作,如果某一岗位工作出现了失误,即使其他所有人都做得完美无缺,最后的结果也只能是不合格的产品。大岗山工程是国家的重点工程,是要创建 “鲁班”奖的工程,任何一个环节、一个流程、工序都容不得出现一点瑕疵,否则就会造成质量隐患。我们

大渡河流域大岗山水电站大坝混凝土试验检测控制措施 试验检测工作,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从原材料的进货检验到混凝土拌和物的质量控制,混凝土拌和物和易性的调整,既要满足规范和合同文件要求,又要便于现场实际操作,从混凝土取样成型到试件养护,各种性能的检测,原始资料、检测报告的填写、编制、归档等都要做到一丝不苟,严谨细致,精益求精。为此,我们要求全体员工时刻要树立质量意识、精细意识,日常工作虽然平淡,但通过精细化,就能给我们的工作和人生带来无穷的乐趣,使我们对人对事有一个全新的看法。将每一天、每一件事都做精、做细、做好,在精细中体现人生的价值,在精细中展示出自己的风采。要在实践中不断强化“今天要比昨天好,明天要比今天更好”的工作理念。

茶树氮肥总量控制试验初报 篇3

摘 要 肥料是茶叶增产和提高品质的物质基础。施肥对茶树的生长及茶叶的产量与质量起着重要作用。同时,茶树是多年生叶用植物,对氮素需求量较大。试验设计采用了“2+X”方法,通过氮肥总量控制田间试验,研究茶树在氮磷钾肥合理配合下氮肥的施用量。结果初步表明,在667 m2施P2O5 7 kg、K2O 12 kg的条件下,施纯氮25 kg标准的施肥经济效益最佳。

关键词 茶叶;施肥;氮磷钾配合;氮肥用量

中图分类号:S565.2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18.001

茶树是多年生常绿作物,它和大多数木本植物一样,既有一生的总生育周期,也有每年的年生育周期[1],在其年生长周期中具有明显的连续吸收及对养分贮存和再利用的特性。良好的施肥技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施肥的增产作用,保持和提高茶叶的优良品质,维护茶叶的旺盛生长态势,同时利于恢复和提高土壤肥力。茶园施肥要求因地因园制宜,采用适当的肥料种类及合理的施肥方法,才能充分发挥肥效,提高肥料利用率,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但如果施肥不当,不但不能增加茶叶产量,还会造成茶叶品质严重下降,甚至会给茶树生长造成不利的影响;同時,也给茶园环境带来污染。据分析测定,每采收100 kg鲜叶,从鲜叶中带走的氮为1.25 kg、磷0.25 kg、钾0.75 kg,施入茶园的氮素还有自然挥发损失及雨水的淋溶流失,真正被茶树吸收利用的约占施入量的45%。因此,茶园钓施氮量应相当或略高于从鲜叶中带走的氮量加上挥发损失、淋溶流失的氮量。茶园施肥的原则有:一是以有机肥为主,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二是以氮肥为主,氮、磷、钾三要素相配合,注意全肥;三是重视基肥,基肥与追肥相结合;四是合理施肥;五是以根际施肥为主,根际施肥与根外施肥相结合。肥料效应的田间试验是获得各种作物的最佳施肥量、施肥时期、施肥方法的根本途径,为掌握我县茶叶的需肥规律,了解茶叶对氮肥的需要量,保证氮素肥料施用的合理性,优化氮素肥料施用技术参数,提高茶叶品质,2014年12月-2015年11月进行了茶树氮肥总量控制技术田间肥效试验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土壤

1.1.1 试验地址

安化县马路镇千秋茶业有限公司茶叶基地,户主邓卢山。

1.1.2 试验地位置

东经110°59′41.8″,北纬28°20′19.1″。海拔高度为227.3 m。地貌类型:山地。地形部位:山坡中部。

1.1.3 试验地土壤分类

土类:红壤。亚类:红壤。土属:耕型砂岩红壤。土种:黄砂土。

1.1.4 试验地土质

试验地土质为黏壤土,耕层厚度30 cm。

1.1.5 试验地试验前土壤养分状况

2014年12月14日取土样:耕层0~20 cm有机质25.8 g/kg,碱解氮150.7 mg/kg,有效磷13.8 mg/kg,速效钾80.0 mg/kg,全氮1.35 g/kg,全磷0.48 g/kg,pH4.33。耕层20~40 cm有机质8.38 g/kg,碱解氮47.2 mg/kg,有效磷2.55 mg/kg,速效钾56.0 mg/kg,全氮0.52 g/kg,全磷0.47 g/kg,pH5.47。

1.2 供试肥料

有机肥:菜子饼,含N、P2O5、K2O分别为5.27%、2.28%、1.31%。尿素:湖南宜化化肥有限公司生产,含N46%。钙镁磷肥:湖南省辰溪正宏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含P2O512%。硫酸钾:国投新疆罗布泊钾肥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含K2O51%。茶叶专用肥:河南莲花味精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莲花”有机无机复合肥。含有机质30%,N、P2O5、K2O分别为12%、0、4%。

1.3 供试品种

茶叶。品种:槠叶齐。树龄7 a,条式免耕茶园。

1.4 试验方法

1.4.1 试验设计

本试验分2个部分,即基础施肥试验和氮肥总量控制试验。基础施肥试验设常规施肥和优化施肥2个处理,不设重复,小区面积22.5 m2;氮肥总量控制试验设4个处理,重复3次,共12个小区,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15 m2。试验地四周设1.5 m宽保护行。由于试验地先的茶园是免耕密植茶园,施肥只能施到两行的沟中,故一个试验小区要设一行保护行,田中是试验小区和保护行相间排列,施肥时称试验用肥的两倍放于试验小区的两边沟中施入。

1.4.1.1 基础施肥试验

农民习惯施肥:按照每667 m2施菜子饼150 kg,每667 m2施“莲花”有机无机复合肥100 kg施肥。2014年12月4日在茶树行间开沟,小区施菜子饼5.1 kg、“莲花”有机无机复合肥3.4 kg作基肥,施后覆土。第一次追肥于第一次采茶前的半个月,2015年3月9日在茶树行间开沟,小区施尿素1 kg、施后覆土;第二次追肥在第二次采茶后,5月10日,在茶树行间开沟,每个小区施尿素0.4 kg,施后覆土;第三次追肥在7月5日,在茶树行间开沟,每小区施尿素0.6 kg,施后覆土。

测土配方施肥:根据土壤肥料专家认可的优化施肥方案,按照每667 m2施菜子饼150 kg,每667 m2施足纯N 25 kg,P2O5 7 kg,K2O 12 kg的标准施肥。具体施法是:年前基肥,2014年12月4日在茶树行间开沟,小区施施菜子饼5.1 kg、钙镁磷肥2.0 kg、硫酸钾0.8 kg,施后覆土,第一次追肥于第一次采茶前的半个月,2015年3月9日在茶树行间开沟,小区施尿素0.9 kg、施后覆土;第二次追肥在第二次采茶后,5月10日,在茶树行间开沟,每小区施尿素0.36 kg,施后覆土;第三次追肥在7月5日,在茶树行间开沟,每小区施尿素0.54 kg,施后覆土。

1.4.1.2 氮肥总量控制试验:

4个处理,每处理3次重复,12个小区,随机排列。

处理1:无氮区(N0P2K2)。按照每667 m2施菜子饼150 kg,每667 m2施足纯N 0 kg,P2O5 7 kg,K2O 12 kg的标准施肥,具体施法是:年前基肥:2014年12月4日在茶树行间开沟,小区施施菜子饼3.4 kg、钙镁磷肥1.31 kg、硫酸钾0.53 kg,施后覆土。

处理2:70%优化氮区(N1P2K2)。按照每667 m2施菜子饼150 kg,每667 m2施足纯N17.5 kg,P2O5 7 kg,K2O 12 kg的标准施肥,具体施法是:年前基肥,2014年12月4日在茶树行间开沟,小区施施菜子饼3.4 kg、钙镁磷肥1.31 kg、硫酸钾0.53 kg,施后覆土。第一次追肥于第一次采茶前的半个月,2015年3月9日在茶树行间开沟,小区施尿素0.43 kg、施后覆土;第二次追肥在第二次采茶后,5月10日,在茶树行间开沟,每小区施尿素0.17 kg,施后覆土;第三次追肥在7月5日,在茶树行间开沟,每小区施尿素0.26 kg,施后覆土。

处理3:优化氮区(N2P2K2)。按照每667 m2施菜子饼150 kg,每667 m2施足纯N 25 kg,P2O5 7 kg,K2O 12 kg的标准施肥,具体施法是:年前基肥,方法同处理2。第一次追肥每小区施尿素0.61 kg、第二次追肥每小区施尿素0.24 kg、第三次追肥每小区施尿素0.37 kg,时间和方法同处理2

处理4:130%优化氮区(N3P2K2)。按照每667 m2施菜子饼,150 kg,每667 m2施足纯N32.5 kg,P2O5 7 kg,K2O 12 kg的标准施肥。具体施法是:年前基肥,用肥量和方法同处理2。第一次追肥每小区施尿素0.8kg、第二次追肥每小区施尿素0.32 kg、第三次追肥每小区施尿素0.48 kg,时间和方法同处理2。

1.4.2 试验前的准备

试验前进行精心选择,力求试验区茶树长势均匀一致,同时多点采集土壤1 kg,风干后制成混合样,化验土壤养分状况。

1.4.3 收获与测产

2015年4月、6月,我们两次组织土肥、茶叶、统计专家3名组成测产验收小组,对各处理进行测产,每处理每株随机采摘有代表性的地块进行测定,考察长势情况。并每个小区分别取100个芽头和100片老叶送省检测中心化验咖啡碱、氨基酸、茶多酚和水浸出物。茶叶开采后,按当地采摘标准采摘,全年记产,需每次采摘记录鲜叶产量及成品茶叶产量。

试验收获后,每处理多点取土样1 kg,化验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缓效钾、速效钾以及pH值。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茶叶经济性状的影响

基础施肥试验见表1,测土配方施肥茶叶的芽质量、芽长、叶长、叶宽、单牙叶片数和小区产量均超农民习惯施肥的10.6%、9.1%、3.7%、9.1%、2.9%、12.3%、。

氮肥总量控制试验结果表明,处理4茶叶的芽质量、芽长、叶长、叶宽、单牙叶片数和小区产量均优于其他处理(见表2)。

2.2 不同处理对茶叶产量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每667 m2鲜叶产量以处理4最高,为2025.4 kg,比处理3增加13.7 kg,增产率0.68%;增产不明显;比处理2增产230.2 kg,增产率12.82%,增产达到极显著水平;比处理1增产669 kg,增产率49.21%,增产达到极显著水平(见表3)。

2.3 不同处理对茶叶产值的影响

从表6可以看出,不同处理对产值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产量上,每667 m2产值以处理4最高,为8 101.6元,比处理3增加54.80元,增0.68%;比处理2增加921元,增12.82%;比处理1增加2672.2元,增49.22%。

2.4 不同处理对茶叶投入与产出的影响

按照有机肥3 000元/t,尿素2 300元/t,钙镁磷肥760元/t,硫酸钾5 000元/t,各处理投入与产出情况见表7。

从表7可以看出:4个处理肥料的成本投入不同,产值不同,利润也不同,产值和利润以处理4最高,分别为8 101.60元和7 326.99元,分别比处理3增施肥利润17.3元,比处理2增施肥利润845.8元,比处理1增施肥利润2 509.5元。投产比以处理3最高,为1∶9.92。

2.5 不同处理对茶叶品质的影响

采摘两叶一心嫩芽化验,检测茶叶的品质,主要检测了茶叶的咖啡碱、氨基酸、茶多酚、水浸出物。从表8可以看出:6个处理肥料的咖啡碱以农民习惯施肥最高、测土配方施肥最低;氨基酸以测土配方施肥最高、处理1最低;茶多酚以处理2最高、测土配方施肥最低;水浸出物以处理3最高、测土配方施肥最低。

3 初步结论

茶树氮肥总量控制试验证明氮肥对茶叶平均芽质量、平均芽长和单芽叶片数等生物学性状产生不同的影响:以处理4茶叶的芽质量、芽长、叶长、叶宽、单牙叶片数和小区产量均优于其他处理。试验证明氮肥影响茶叶的产量和产值:每667 m2鲜叶产量以处理4最高,为2 025.4 kg,比处理3增加13.7 kg,增产率0.68%;增产不明显;比处理2增产230.2 kg,增产率12.82%,增产达到极显著水平;比处理1增产669 kg,增产率49.21%,增产达到极显著水平。试验证明氮肥能提高茶叶的品质,增加茶農的经济效益。增施氮肥对茶叶的咖啡碱、氨基酸、茶多酚、水浸出物有所改变,提高了茶叶品质;肥料的成本投入不同,产值不同,利润也不同,产值和利润以处理4最高,分别为8 101.60元和7 326.99元,分别比处理3增施肥利润17.3元,比处理2增施肥利润845.8元,比处理1增施肥利润2 509.5元。投产比以处理3最高为1∶9.92。

综上所述,初步认为茶树氮肥总量控制技术的产量以130%优化氮区(N3P2K2)最高,利润以优化氮区(N2P2K2)最高,即在667 m2施P2O5 7 kg,K2O 12 kg的条件下,667 m2施纯氮25 kg标准的施肥经济效益最佳。今后可进一步试验、示范,在大面积生产实践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黄铁平.湖南省主要农作物推荐施肥手册[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324.

温度自动控制试验研究 篇4

核电站反应堆控制棒位置传感器检测装置是反应堆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 一旦出现故障将严重危及反应堆安全运行。国内一核电站控制棒位置传感器检测装置在反应堆运行时出现热态断路故障, 为了准确找出位置传感器检测装置故障原因, 以便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 经过安全性、可行性、合理性多方面分析论证, 决定设计一套工况模拟加热装置, 进行温度自动控制试验研究, 以满足系统的温升要求, 并按要求进行热容试验、温度自动控制、模拟压力跟随控制试验, 以修正实际温升与理论计算的偏差, 使其温控特征达到设计指标要求。研究过程包括参数计算、设备选型、试验实施三个阶段, 下面将对具体过程进行详细叙述。

1 计算工艺过程所需的热量

1.1 工况模拟容器热容计算

工况模拟容器热容计算公式:

计算公式中:

Q1热容为工况模拟容器加热至设定温度所需的热容;C1为容器的比热, 钢的比热:0.12 kcal/ (kg·℃) ;M1为容器质量, 容器质量:680kg;△T为温升, 温升:260℃。

将以上参数代入公式计算工况模拟容器热容为:21216kcal。

1.2 加热介质热水计算

工况模拟容器内介质为水, 水的热容计算公式:

Q2热容为工况模拟容器内的水加热至设定温度所需的热容;C2为介质 (水) 的比热, 水的比热:kcal/ (kg·℃) ;M2为介质 (水) 质量, 介质 (水) 质量:150 kg;△T为温升, 温升:260℃。

将以上参数代入公式计算工况模拟容器内水的热容为:39000kcal。

1.3 保温层的热耗损计算

保温层热耗损计算公式:

Q热耗损系统加热过程中保温层的热损失;δ为保温层散热量, 硅酸盐散热量:32W/m2S1为保温层面积, 保温层面积:3.95m2。

将以上参数代入公式计算保温层的热耗损为:54.6kcal。

1.4 系统总热容

系统总热容为工况模拟容器热容、工况模拟容器内水的热容、保温层热耗损之和。

将以上各计算值代入公式计算系统总热容为:60270.6kcal。

2 电加热元件功率计算

电加热元件功率计算公式:

将以上系统总热容计算值代入公式计算电加热元件功率为:69.8k W。

考虑1.2的安全系数, 最终选取电加热元件的总功率为:90k W。

3 电加热元件的形式、尺寸及数量

3.1 电加热元件的形式

考虑工况模拟容器的尺寸及安装位置, 电加热元件选取单端管式元件, 元件外套管选用耐高温高压的不锈钢材料。

3.2 电加热元件的尺寸

根据工况模拟容器的尺寸及安装位置, 电加热元件的外径为:Φ25mm, 长度为4500mm。

3.3 电加热元件的数量

根据工况模拟容器的尺寸及安装位置, 电加热元件总计3根, 每根功率为30 k W。

4 加热装置的主回路及控制回路

4.1 加热装置的主回路

电加热元件采用电力调整器进行功率调节, 电力调整器输出电压0-380V范围可调。为有效保护电力调整器, 在电力调整器主回路输入端介入快速熔断器, 进行短路及过载保护。3根电加热元件Y形接法, 加热装置主回路原理图如图1所示。

4.2 加热装置的控制回路

加热装置控制回路原理图如图1所示。电加热元件控制回路分为自动控制方式、手动控制方式。

自动控制方式:利用外部启停开关启动系统, 加热过程中的温度信号经PID调节后送至电力调整器控制输出电压, 从而控制电加热元件功率。自动控制方式中R1、R2之间必须用短接片连接。

手动控制方式:利用外部启停开关启动系统, 加热过程中手动调节可调电位器控制电力调整器输出电压, 从而控制电加热元件功率。手动控制方式中R1、R2之间必须取掉短接片。

5 试验实施情况

5.1 热容试验

热容试验系统示意图如图1所示。其系统主要由1台电控柜、1个水箱、9根管式电加热元件、4支热电偶和保温层等组成。电控柜用于处理热电偶采集的温度信号, 并输出可调电压调节电加热元件功率;水箱为加热介质 (水) 的容器;保温层覆盖于水箱外表面, 用于减少水箱的热损失;电加热元件安装于水箱底部, 用于加热介质 (水) 至设定温度;热电偶安装于水箱内部, 用于采集介质 (水) 的温度信号。

5.1.1 自动定速升温

(1) 将管式电加热元件以3根为一组连接成星形接法, 并分别编号为:1#、2#、3#, 将这三组电加热元件连接至电力调整器输出端;

(2) 将4支热电偶探头按500mm间隔安装于水箱上, 分别编号1#、2#、3#、4#, 并将热电偶输出线连接至控制系统接线端子;

(3) 将容器充入约700kg的自来水;

(4) 将控制程序升温上限设置为99℃, 选择开关置于“自动”位置; (5) 启动1#电加热元件组进行进行了三次自动定速升温试验; (6) 记录将水加热至99℃的时间;

(7) 分别测量电力调整器信号输入端触发电流、主回路输出端电压、电流值, 测量数据记录于附录A中;

(8) 启动1#、2#电加热元件组进行了三次自动定速升温试验;

(9) 记录将水加热至99℃的时间;

(10) 分别测量电力调整器信号输入端触发电流、主回路输出端电压、电流值, 测量数据记录于附录A中;

(11) 启动1#、2#、3#电加热元件组进行了三次自动定速升温试验;

(12) 记录将水加热至99℃的时间;

(13) 分别测量电力调整器信号输入端触发电流、主回路输出端电压、电流值, 测量数据记录于附录A中;

(14) 将测量的电压、电流、时间取平均值后计算功率、温升速度, 计算结果记录附录A中;

(15) 从试验情况来看, 当采用一组电加热元件 (功率约27k W) 时, 温升速度约为112℃/h, 低于设计要求350℃/h;当采用两组电加热元件 (功率约52k W) 时, 温升速度约为252℃/h, 低于设计要求350℃/h;当采用三组电加热元件 (功率约79k W) 时, 温升速度约为370℃/h, 高于设计要求350℃/h;

(16) 依据试验数据, 功率为80k W的电加热元件即可满足设计的温升速度要求, 考虑一定的的安全系数, 最终确定电加热元件的功率为90k W。

5.1.2 手动可调速升温

(1) 将控制系统选择开关置于“手动”位置;

(2) 启动1#、2#、3#电加热元件组进行了三次手动可调速度升温试验;

(3) 升温过程中调节电力调整器可调电位器R, 测量的电加热元件组电压、电流、加热时间等数据记录于附录A中;

(4) 根据测量的数据计算功率、温升速度, 计算结果记录于附录A中;

(5) 从试验情况来看, 可调电位器R的电压与电力调整器输出电压成线性关系, 即可调电位器R的电压与电加热元件的功率成线性关系;

(6) 当可调电位器R的电压为4V时, 此时系统的温升速度为304℃/h, 低于设计温升要求350℃/h;当可调电位器R的电压为4.8V时, 此时系统的温升速度为351℃/h, 基本符合设计温升要求350℃/h;当可调电位器R的电压为5V时, 此时系统的温升速度为381℃/h, 高于计温升要求350℃/h;

(7) 依据设计温升要求350℃/h, 将PLC控制程序手动模式修改为功率可调节方式, 以实现不同环境下的温升速度要求。

5.2 温度自动控制试验

温度自动控制试验系统示意图如图2所示。其系统主要由1台电控柜、1个容器、3组绳式电加热元件、6支热电偶、保温层等组成。电控柜用于处理热电偶采集的温度信号, 并输出可调电压调节电加热元件功率;容器用于安装绳式电加热元件及支撑保温层;绳式电加热元件安装于容器外表面, 用于加热介质 (空气) 至设定温度;热电偶安装于容器内部, 用于采集介质 (空气) 的温度信号。

5.2.1 自动温度控制

(1) 将3组绳式电加热元件敷设于容器外壁, 并敷设保温层;

(2) 将三组电加热元件以星形接法连接于电力调整器输出端;

(3) 将6枝温度传感器探头按1米间隔布置于容器中, 分别编号:#1、#2、#3、#4、#5、#6, 并将温度传感器输出线连接至控制系统接线端子;

(4) 将控制程序升温上限设置为280℃;

(5) 将控制系统选择开关置于“自动”位置;

(6) 将控制系统PID参数整定设置为“自动”;

(7) 启动系统进行了三次自动温度控制试验;

(8) 控制系统停止加热时, 6个温度传感器测量的温度数据记录于附录B中;

(9) 6个温度传感器测量的开始下降前的最高温度数据记录于附表B中;

(10) 将最高温度取平均值计算280℃时的温度控制精度, 计算数据记录于附录B中;

(11) 自动温度控制时 (即自动PID参数整定) , 平均温度控制精度最小为7.75%, 最大为8.19%;

(12) 从实验情况来看, 依据系统自动整定的PID参数进行温度控制都不满足设计要求的平均温度控制精度:280℃±5%。

5.2.2 手动PID参数整定

(1) 将控制系统PID参数整定设置为“手动”;

(2) 输入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参数, 并将数据记录于附录B中;

(3) 启动控制系统进行了多次温度控制试验;

(4) 控制系统停止加热时, 6个温度传感器测量的温度数据记录于附录B中;

(5) 6个温度传感器测量的开始下降前的最高温度数据记录于附表B中;

(6) 将最高温度取其平均值依据设计要求 (280℃±5%) 计算280℃时的温度控制精度, 系统积分、微分控制参数等数据记录于附录B中;

(7) 从试验情况来看, 用手动PID参数进行温度控制, 其平均温度控制精度均满足设计要求;

(8) 试验数据也表明, 要对滞后量较大的温度进行控制, 需设置较大的微分参数对系统进行提前控制, 并且足够大的积分参数 (接近最大设置上限) 对滞后量较大的温度控制效果尤为明显。

5.3 模拟压力跟随控制试验

模拟压力跟随控制试验系统示意图如图3所示。其系统主要由1台电控柜、1个容器、3组绳式电加热元件、6支热电偶、1台信号发生器和保温层等组成。电控柜用于处理热电偶采集的温度信号, 并输出可调电压调节电加热元件功率;容器用于安装绳式电加热元件及支撑保温层;绳式电加热元件安装于容器外表面, 用于加热介质 (空气) 至设定温度;热电偶安装于容器内部, 用于采集介质 (空气) 的温度信号;信号发生器用于模拟升温过程中的压力信号。

5.3.1 信号发生器模拟系统压力信号

(1) 将信号发生器连接于控制系统压力信号输入端子;

(2) 将PLC模拟量控制模块依据系统设计最大压力范围 (0 MPa-25 MPa) 进行零位及满量程刻度;

(3) 将信号发生器输出信号选择为“4 m A-20m A”, 输出旋钮旋至最低位;

(4) 启动控制系统自动升压, 逐步加大信号发生器输出信号, 控制系统显示的对应压力值记录于附录C中。

5.3.2 升温过程中模拟压力跟随控制

(1) 将控制系统程序温度上限值设定为300℃, 压力值按表1设置;

(2) 调节信号发生器输出旋钮, 控制系统显示压力值为0.5 MPa;

(3) 启动控制系统进行自动升温、模拟压力跟随控制试验;

(4) 升温过程中按表1系统程序压力设定依次调节信号发生器输出旋钮, 使控制统显示的压力值与相应的温度对应, 加热单元、加压单元运行情况记录于附录D中;

(5) 系统温度为100℃时, 切除加热单元, 检查系统安全状态及加热单元、加压单元运行情况并记录于附录D中;

(6) 在确认系统安全状态正常后启动电控制系统继续升温;

(7) 系统温度为200℃时, 切除加热单元。检查系统安全状态及加热单元、加压单元运行情况并记录于附录D中;

(8) 调节信号发生器输出旋钮, 控制系统显示压力值为0.5 MPa;

(9) 启动控制系统进行自动升温、模拟压力跟随控制试验;

(10) 升温过程中按表1系统程序压力设定依次调节信号发生器输出旋钮, 使控制系统显示的压力值与相应的温度对应, 加热单元、加压单元运行情况记录于附录D中;

(11) 系统温度为100℃时, 切除加热单元, 检查系统安全状态及加热单元、加压单元运行情况并记录于附录D中;

(12) 在确认系统安全状态正常后启动电控制系统继续升温;

(13) 系统温度为200℃时, 切除加热单元。检查系统安全状态及加热单元、加压单元运行情况并记录于附录D中;

(15) 系统温度为300℃时, 切除加热单元。检查系统安全状态及加热单元、加压单元运行情况并记录于附录D中;

(16) 从试验情况来看, 升温过程中的压力设置参数均大于对应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 保证了各个单元功能的正常以及整个系统的安全。

5.3.3 保温过程中模拟压力跟随控制

(1) 当系统显示温度300℃时, 调节信号发生器输出旋钮, 当系统显示压力值分别为10MPa、10.1MPa、10.2MPa时, 变频器为运行状况, KM8、KM9 (KM8、KM9分别为下限和上限压力设定的动作元件) 接触器断开 (无动作) , 符合设计要求, 试验情况记录于附录E中;

(2) 变频器启动运行后, 调节信号发生器输出旋钮, 当系统显示压力值分别为10.3、10.4MPa时, 变频器停止, KM8、KM9接触器断开 (无动作) , 符合设计要求, 试验情况记录于附录E中;

(3) 调节信号发生器输出旋钮, 当系统显示压力值分别为13.6MPa、13.7MPa、13.8 MPa时变频器停止, KM8、KM9接触器断开 (无动作) , 符合设计要求, 试验情况记录于附录E中;

(4) 调节信号发生器输出旋钮, 当系统显示压力值分别为13.9MPa、14.0MPa时, 变频器停止, KM9接触器闭合 (开启泄压阀进行泄压) , 符合设计要求, 试验情况记录于附录E中。

6结论

温度自动控制试验依据制定的方案实施, 完成了热容试验、温度自动控制实验、模拟压力跟随控制试验等内容, 达到了试验目的:

(1) 通过试验, 验证了控制系统具有较高可靠性, 以及对温度控制的有效性;

(2) 通过试验, 确定了理论计算电加热功率、温升速度完全满足设计要求;

(3) 通过试验, 最终确定了PID整定参数、温度控制程序;

(4) 通过模拟试验确定了跟随控制整定参数, 修正压力控制程序。

这次试验研究, 验证了工况模拟装置完全能够提供位置传感器检测装置实际工况。在随后的工作中, 通过这套工况模拟装置提供给位置传感器检测装置实际工况条件, 对其进行故障分析, 准确地查出了位置传感器检测装置故障原因, 杜绝了故障的再次发生, 保证了反应堆的安全运行, 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执行标准

GB/T 10067.1-2005电热装置基本技术条件

GB/T 13869-2008用电安全导则

GB/T 18404-2001铠装热电偶电缆及铠装热电偶

试验检测工作质量控制制度 篇5

1、质量是工程的灵魂,而试验检测是体现质量好坏的手段下,都要视质量

如同生命,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坚持搞好试验检测工作。

2、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原材料的好坏始终是工程质量好坏的关键所在,在日常检测工作中,必须坚持“三不准”原则,即不是准入物资的原材料不准进场,未经检测的原材料不准用于施工,检测不合格的原材料不准使用。严把原材料质量关,把工程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3、所有试验检测人员应了解国家颁布的有关试验规范、规程和检测评定标

准,学习总公司中心试验室下发的《质量手册》,加强质量意识,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更好的服务于质量检测工作。

4、所有参加试验检测的人员必须经公司中心试验室委派,能胜任本职工作,并持证上岗,由工地试验室主任统一安排试验检测任务,坚持施工队自检不合格工程坚决返工。

5、派专人负责试验检测仪器的日常保养和试验检测资料的归档工作,定期

对仪器进行自校和标定,保证仪器的正常运转;严禁伪造、涂改原始记录,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资料要及时归档。

6、实行日报制度,各施工处试验员向项目部试验室上报每天的工程进展和

酶联免疫试验的质量控制要点 篇6

中图分类号:R44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5-0156-01 综述医学美学美容Medical Aesthetics and Cosmetology2013年5月第5期 No.5May.20132013年5月第5期 No.5May.2013医学美学美容Medical Aesthetics and Cosmetology综述酶联免疫试验因为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经济安全等优点而在临床免疫实验室广泛应用,但由于操作步骤繁多,包括样本的收集、试剂的准备、加样、温育、洗涤、显色、比色、结果判定等,一个环节的操作不当,都会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因此有必要加强酶联免疫试验的质量控制。现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总结如下供同行们在实际工作中参考。

1试验前的质量控制

1.1标本

采用血清或血浆标本,血浆标本可以使用常规量的肝素、枸橼酸纳或者EDTA抗凝,样本不能用叠氮钠防腐,以免抑制酶的活性;标本应新鲜,对于当天不能处理的标本,应放置2-8℃的冰箱保存,但不能超过五天,标在在低温下保存时间过长,IgG可聚合成多聚体,显色时会导致本底加深,影响结果的判断,若标本需长期保存需-15至-20℃冻存,冻存的标本避免反复冻融;血清标本应避免溶血和细菌污染,以防止过氧化物酶样物质造成的假阳性。

1.2试剂

优质的试剂是保证检验质量的基础,对于不同厂家的试剂,应选择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稳定性好、精密度cv<15%的试剂;试剂盒从4℃的冰箱取出,平衡至室温18-25℃后启用,微孔板开封后,余下的微孔即时用自封袋封存,并放入干燥剂,以避免受潮,在封存时应注意不要把封板膜粘到微孔底部,以免在比色时影响其透光性;不能使用过效期试剂盒,不同厂家、品名、批号的试剂不可混用,以免产生错误的结果。

2试验中的质量控制

2.1加样

酶联免疫试验中,一般需要多次加样,有些试剂配带滴嘴,可直接使用滴加试剂,但其准确度受个人力度和加样姿势影响较大,建议使用加液器加液,常用的加液器必须定期进行维护和校准,保证其精密度;在加试剂前应先把试剂瓶翻转数次,使液体充分混匀;不同的标本和试剂需更换吸嘴,加液时注意勿使加液吸嘴头接触孔内液体,避免标本,试剂的污染;加标本和试剂时应尽量加在孔底,避免加样时在孔中产生气泡;日常工作中无论标本量的多少,每板反应板都应加阴、阳对照各两孔。

2.2孵育

孵育温度要保持在37±1℃,温度过高或过低会影响检测结果准确性,保温容器最好是水浴箱,其可使温度迅速平衡,各反应板在水浴箱不应叠放在一起;为避免蒸发和污染,各反应板应用封板膜覆盖孔口,封板膜不能重复使用,易导致污染;在孵育过程中避免阳光直射和接触次氯酸等强氧化物质。

2.3洗涤

洗涤的目的是洗去反应液中没有与固相抗原或抗体结合的物质以及在反应过程中非特异性吸附于固相载体的干扰物质,它是决定实验成败的关键,在酶联免疫试验反应的过程中应尽量避免非特异性的吸附,而在洗涤时又应把这种非特异性吸附的干扰物洗涤下来;洗涤液配制后应充分摇匀,如有晶体应充分溶解;实验室一般都是用洗板机,洗板机洗涤时要注意洗涤液的加入量,各孔均须加满但不溢出,防止孔口内有残留物未能洗净;洗涤中要注意观察各吸液针有无堵塞的情况,若发现堵塞应停止洗涤立即处理;保证洗涤后各微孔板中的洗涤液充分吸干,若不能完全吸干需要人工扣板,洗涤不彻底,特别是在最后一次,如有酶结合物的非特异性吸附,导致空白值升高,会造成错误的试验结果。

2.4显色

洗涤结束后尽快进行后续加底物操作,避免长时间的暴露;底物加入后充分混匀,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要求,控制好反应的时间和温度。

2.5比色

比色前要确保反应板底部的清洁和干燥,不能有指印和划痕。否则会影响光的通透性,影响结果;加入终止液混匀后确保孔中液体没有气泡,应尽早用酶标仪测定各孔的吸光度值,避免放置过长的时间而引起吸光度的下降,结果失真。

3试验结果判定的质量控制

不同厂家试剂的阴阳性结果判定标准是不一样的,应严格按照试剂说明书提供的阴阳性判定值来判定结果;阴性对照吸光度均值>0.1,或阳性对照吸光度均值<0.4时,实验无效,应重做试验;实际工作中经常会出现样本吸光度值略高于阳性判断值,对于这类标本应复查方可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对于复查结果仍不好判定结果的标本,可建议此病人定期抽血复检或到上级医院做确认实验,比如艾滋和丙肝,梅毒抗体的检测;出现乙肝五项少见模式时,应进行复检。

综上所述,只有加强酶联免疫试验各环节的质量控制,才能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控制试验 篇7

随着全球化分工重构和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我国每年新增电梯高达13万台,在用电梯近80万台,电梯保有量和产量均为世界第一位。当电梯成为人们生活当中频繁使用的一种工具时,电梯运行的质量问题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近年来我国电梯事故频发,在北京、深圳都曾经发生轿厢坠落,结果造成人员伤亡的重大事故,究其根源,电梯行业规模急剧膨胀,而技术、设备、人才等方面远未达到相应水平。电梯控制柜故障是事故的源头,电梯控制柜型式试验是必不可少的。电梯控制柜型式试验控制系统是根据国家电梯控制柜型式试验细则的要求设计的系统,包括功能性设计、可靠性设计和安全性设计。

2 电梯控制柜型型式试验的主要项目

电梯控制柜型式试验即为了检验电梯控制柜能否满足技术规范的全部要求所进行的试验,利用试验设备对送检的控制柜进行合格性评定,只有通过电梯控制柜型式试验,该产品才能正式投入生产使用。电梯控制柜型式试验控制系统主要完成制造商各种电梯控制柜(PLC、计算机主板串行接口、计算机主板并行接口、拖动控制一体化)的型式试验,试验内容主要包括驱动电动机与制动器供电的控制、对电动机运行的保护、电气故障的防护、开门时的平层和再平层运行、检修运行控制、对接操作运行控制、载重量控制、其它控制及优先权、紧急操作、电气设备及安装、控制功能等[1]。

3 系统硬件设计

3.1 功能性设计

试验室是一个封闭的独立空间,该空间内的温度、相对湿度可调节,温度范围0℃~40℃±2℃,相对湿度60%~95%±3%RH。在这种温湿度可调的环境下,对硬件设计提出很高的要求。系统硬件设计主要包括逻辑控制、各种仪表测量电路、液压伺服加载系统和接地防雷模块的设计。由于电梯的种类繁多,逻辑控制方式又多种多样,必须对电梯控制逻辑功能的覆盖来实现各种类型电梯控制柜的型式试验。对空载电梯控制柜的检验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因此采用液压伺服系统系统来模拟电梯加速、匀速、减速、平层和上下行的实际工况。

控制系统采用工业网络扩展接口,以便进行功能扩展和各种试验装置试验数据的集中管理。工控机负责PLC和各种仪表的通信,将PLC所采集和仪表测量的数据、工作状态、试验时间等存储在数据库内。工控机可设定电梯技术参数,按型式试验细则规定的试验工艺自动完成试验项目和记录各段试验时间。控制系统框图如图1所示。

PLC主要完成功能:电梯逻辑控制信号输入和处理(集选、检修、急停等);电梯逻辑控制信号输出和负载隔离(交流双速、信号灯、门机、到站钟、报警等);编码器高速脉冲计数,形成层站位置信号;4~20m A输出信号,调节变频器输出频率和电梯运行速度。

降压隔离变压器将380V变压成220V,使回路对地浮空,可以将外界来的强电隔离,保证用电安全,从而保护控制系统。

接地电阻测试仪主要用来测量接地阻抗,准确地反应发生接地故障时的真实接地电阻。绝缘电阻测试仪测试断路器、电动机和电缆的绝缘情况,包括从单一的绝缘测试到绝缘破坏试验的测试功能。

电梯在建筑物内的耗电量占建筑物总电量的相当比例,因此电梯节约用电日益为人们所重视[2]。新的IEC和GB国标关于闪变和电能质量方面的标准使得在对系统进行电能质量分析监测时有了判断的依据。本控制系统还特别增加了电源质量分析模块,用来测量电压和电流真有效值和峰值、频率、骤降和骤升、瞬态尖峰脉冲、断电、功率和功耗、谐波、间谐波、闪变和三相不平衡度等,不仅可以帮助用户定位电梯的耗能情况,而且还可以预测、防止和诊断电梯配电系统的故障。

3.1.1 电梯控制逻辑功能的覆盖

电梯控制柜型式试验控制系统必须能完成各种类型电梯控制柜的型式试验。但是,即使是PLC控制系统,各制造商选用PLC和逻辑控制方法也不同;微机板控制系统也有不同的供应商,接口设计也不相同;有串行或并行通信方法,即使接口信号相同,其数据格式也不相同,而且各制造商不愿意公开自己的技术信息来一体化控制将逻辑控制和调速装置集成在一起,控制接口更加特殊,面对这样多样化的控制柜,试验台控制系统如何覆盖所有型号的控制柜是一个难题,所以必须找出它们之间的共同点,简单而可靠的实现细则规定的所有项目。

无论哪种控制柜,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拖动控制信号、楼层外呼内选信号、门机驱动信号、层站指示信号、安全保护信号等都能与自己公司的外接部件相匹配。因此,利用PLC的各种I/O计数器、模/数转换模块等实现外接部件的点对点控制,只要保证电压、电流、脉冲占空比、脉冲前后沿等的匹配,就能实现各种型号控制柜的逻辑控制和调速控制功能。这种方法的缺点是接线多,因此选用弹压类接线端子以缩短接线的时间和减少频繁接拆可能造成的接触不良。

3.1.2 电梯负载工况的模拟

液压伺服系统加载系统是总体系统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用于给曳引机加载,所加负载必须根据轿厢载重量和对重之间的平衡系数决定。液压伺服系统框图如图2所示。该系统由指令装置、伺服放大器、伺服油缸、力传感器和液压站组成。液压站主要有叶片泵、溢流阀、换向阀、蓄能器和滤油器组成,液压站和管路采用不锈钢材料,避免长期使用后的锈斑造成伺服阀失灵。利用轮胎施加压力,两者相对旋转来避免钢丝绳固定不动所产生的磨擦发热和可能导致曳引轮磨损、断裂。当指令信号作用于系统时,伺服油缸输出负载力。负载力由力传感器检测并转换为负载力成比例的反馈电压,与指令信号相比较,得出偏差信号,经伺服放大器放大后输入到电液伺服阀中,于是电液伺服阀输出与偏差信号电压成比例的压差作用到液压缸的活塞上,使负载力向着误差减小的方向变化,直到负载力等于指令信号所规定的值为止。闭环系统保证加载的稳定。曳引机试验工艺可以通过预先设定,实现模拟电梯加速、匀速、减速、平层和上下行的实际工况。

3.2 系统安全性、可靠性设计

系统除了功能性设计以外,对系统安全性、可靠性的设计也是非常重要的。为保证控制系统的高可靠性,系统配备了1k V·A UPS,它可以保障电梯控制柜型式试验在停电之后继续工作一段时间以使用户能够紧急存盘,不因停电而影响工作或丢失数据。除了有UPS模块外,为保证试验设备正常工作和人身安全,因而设计了接地、防雷模块,保证了系统长期安全、可靠的运行。通过接地、防雷装置可将系统设备上可能产生的工作电流、漏电流、静电荷以及雷电流等引入地下,从而避免人身触电和可能发生的火灾、爆炸以及电磁干扰等[3]。

接地系统采用四种接地。四种接地是共用一种接地装置,接地电阻按最小值确定,做成专用地线,采用单点接地方式,保证≤1Ω。运用深埋0.9m,添加降阻剂增加接地截面积,增加接地体数量,降低接地电阻,以达国际要求。接地引入线用单点接地体3mm×40mm镀锌扁钢接入,弱电联合接地方式用50 mm2软铜线做接地干线。计算机接地类型:交流工作地,接地电阻≤4Ω;直流工作地;安全保护地,接地电阻≤4Ω;防雷保护地,按建筑防雷设计规范执行,接地电阻小于1Ω。

防雷系统采用了三级防雷装置,防雷效果更安全更可靠。主级防雷:在配电房综合接地方式(交流工作地、安全保护地和计算机直流地)。接地电阻<1Ω,运用深埋,添加降阻剂增加接地截面积,增加接地体数量,降低接地电阻,以达国际要求。次级防雷:在设备电源进线处安装小容量防雷器或防雷插座,进一步减小雷电影响,保护电子设备不受损坏。

4 系统软件设计

软件设计包括VB数据管理界面设计、RSView32人机界面和数据库设计。软件设计框图如图3所示。

VB数据管理界面主要是用于手动试验,操作者通过验证后,将试验数据保存数据库中,并负责管理型式试验的数据,实现试验数据的记录、分析、查询和打印。RSView32界面用于自动试验,它与PLC进行通讯,试验工艺(压力、行程等)可通过界面预先设定。在工控机设定参数,可以自动生成虚拟电梯包括实际层站数、开关门、轿厢、对重、方向指示灯等。RSView32界面能动态显示控制柜所对应信号所产生的虚拟电梯效果图;动态显示电梯速度值及曲线、运行层站数;显示测量的接地电阻值、绝缘电阻值、耐压值,同时将所测得的数据自动保存到数据库中。

5 结语

全国有安全许可证的电梯生产厂家400多家,从事电梯生产、安装、维护30多万人,到现在全国电梯保有量近80万台。以前国内电梯生产厂家都是在自己的试验塔做电梯控制柜试验,从而导致电梯质量参差不齐。2004年以前,国家还没有型式试验细则,国外很多知名电梯公司和相应的认证机构基本上也是通过自己的试验塔来进行试验。电梯控制柜型式试验控制系统是根据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的电梯控制柜型式试验细则用于电梯控制柜型式试验的特种专用设备的控制系统,对国家电梯的安全使用,提高电梯的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TSG_T7016-2004电梯控制柜型式试验细则,2004.

[2]张福恩,吴乃优,张金陵,等.交流调速电梯原理、设计及安装维修[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1.

芹菜氮肥总量控制田间试验研究 篇8

关键词:芹菜,氮肥总量控制,“2+X”试验设计,施用量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

试验在河北省任丘市于村乡高效农业示范园区日光温室中进行。试验地海拔6.3m, 年平均气温12.1℃, 年降水量533.4mm, 年日照时数2711.2h, 无霜期188d。前茬作物番茄。土壤养分含量:有机质15.3g/kg, 碱解氮84.8mg/kg, 有效磷15.6mg/kg, 速效钾83.95mg/kg。试验地块为壤质潮土, p H值7.8, 肥力中等。

1.2 材料

芹菜品种为文图拉西芹。氮磷钾肥采用尿素 (含N46%) 、过磷酸钙 (含P2O12%) 、硫酸钾 (含K2O 52%) 。

1.3 试验设计

如表1所示, 本试验“2+X”设计布置了5个处理3次重复, 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 小区面积30m2。

推荐2水平优化施肥量为:氮肥 (N) 300kg/hm2, 磷肥 (P2O5) 120kg/hm2, 钾肥 (K2O) 210kg/hm2。目标产量:90t/hm2。常规施肥区氮、磷、钾分别为210kg/hm2、120kg/hm2和168kg/hm2。氮肥分基肥和3次追肥, 施肥比例2:3:3:2, 在缓苗后心叶生长期、旺盛生长前期和旺盛生长中期追肥3次。磷钾肥全部底施, 其他管理措施一致。

2013年7月15日播种, 9月8日移栽, 共分5次于9月8日、9月10日、10月1日、10月23日、11月20日、12月28日灌水施肥, 9月13日喷洒72%农用链霉素4000倍液防治芹菜软腐病, 对芹菜的生长情况进行了详细观察记载。

2 结果与分析

2.1 氮肥用量对芹菜产量的影响

于2014年1月8日至9日采收芹菜, 收获期平均株高80cm, 产量结果见表2。

由表3可知, 不同氮肥用量对芹菜产量的影响很大, 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芹菜产量也在增加, 产量高低各处理依次为130%优化氮区>优化氮区>70%优化氮区>常规施肥区>无氮区。以130%优化施肥 (390kg/hm2) 处理产量最高, 达到81.15t/hm2, 但增幅变缓, 与优化氮区增产率只提高了0.13%, 施氮量却多用了90 kg/hm2, 高出30%, 多施肥料并没有多产出;70%优化氮区和常规施肥区由于施肥量不足, 产量明显降低。这说明氮肥施用量的多少, 对芹菜的产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只有在适宜的施氮量和施用比例下, 芹菜产量才能达到最高。

2.2 产投比分析

从从表表44可可以以看看出出, , 芹芹菜菜在在氮氮肥肥总总量量控控制制试试验验中中, , 优优化化氮氮区区的的产产投投比比最最高高, , 为为33..7799;;113300%%优优化化氮氮区区芹芹菜菜产产量量虽然高于优化氮区, 但产投比为3.40, 比优化氮区低0.39, 优化氮区效益高于其他处理。

3 结论与讨论

本试验结果表明, 在磷钾肥全部底施, 氮肥以2:3:3:2的基追肥比例, 1次基肥、3次追肥, 施用量300kg/hm2时, 芹菜产量高、品质好, 达到81.04t/hm2, 所获得的效益最高。

参考文献

控制试验 篇9

现代桥梁伸缩装置一般由承重系统、位移控制系统、锚固系统、密封系统组成。压缩和剪切控制弹簧是位移控制系统的重要弹性元件,其质量优劣直接影响桥梁伸缩装置的运营质量,异型钢间隙的均匀性,关系到车辆行驶在桥梁伸缩装置上是否平稳舒适。其中压缩控制弹簧主要用于梁格式模数式伸缩装置中[1,2,3]。

压缩控制弹簧采用聚氨酯材料加工。聚氨酯为大分子链中含有氨酯型重复结构单元的一类聚合物,全称为聚氨基甲酸酯(Polyurethane,简称PU或PUR)。最早于1937年由德国公司合成,并很快进入工业化应用。聚氨酯弹性体的杨氏模量介于橡胶与塑料之间,具有耐磨耗、耐油、耐撕裂、耐化学腐蚀、耐射线辐射,与其他材质粘结性好,高弹性和吸振能力强等优异性能,因此德国毛勒公司最先开发应用压缩控制弹簧来控制桥梁伸缩装置中梁移动的均匀性,见图1。

当伸缩缝缝宽变化时,压缩控制弹簧通过聚氨酯的压缩变形,使模数伸缩装置的中梁受到水平方向的作用力,以克服摩擦阻力的影响,实现中梁移动,保证各中梁之间缝隙的均匀。

压缩控制弹簧一般多用于梁格式伸缩装置,布置在横梁之间、支承位移箱和横梁之间。异型钢间隙的调整依靠反装和预装的压缩控制弹簧的弹力。气温升高时,压缩控制弹簧伸长,弹力降低,见图2;气温降低时,压缩控制弹簧缩短,弹力增加,见图3。

压缩控制弹簧可用于排梁式伸缩装置,布置在异型钢腹板之间,也可布置于异型钢与横梁的连接支架侧面。其异型钢间隙的调整依靠正装和预装的压缩控制弹簧的弹力,见图4。气温升高时,压缩控制弹簧缩短,弹力增加;气温降低时,压缩控制弹簧伸长,弹力降低。

2 压缩控制弹簧的材料性能指标要求

2.1 国内外标准对材料性能的要求

对压缩控制弹簧聚氨脂材料的冲击弹性、密度、拉伸强度、拉伸伸长率、残余压缩变形各项性能应有严格的技术要求,毛勒公司和交通部标准JT/T 327—2004对聚氨脂性能要求见表1[4,5]。

从表1中可知,毛勒公司和交通部标准JT/T 327—2004对聚氨酯材料性能要求差别较大。衡量压缩控制弹簧的弹性或弹力的关键指标——冲击弹性、抗老化试验和残余压缩变形在JT/T 327—2004中没有列出。

2.2 冲击弹性的基本概念与检测方法

当伸缩装置上车辆刹车时产生的刹车力,对压缩弹簧产生较大的冲击力。在冲击力的作用下弹簧会快速变形,伸缩装置中梁间的宽度会改变;当冲击力消失后,压缩弹簧能迅速回弹使伸缩装置中梁间的宽度恢复到刹车前的位置。因此冲击弹性检验是保证压缩弹簧所使用的材料具有足够的回弹性能,使伸缩装置中梁在刹车力冲击作用后能迅速复位。

冲击弹性试验用于评定弹性体聚氨酯在受到冲击时的弹性性能。试验装置见图5。回弹性(R)是指输出能与输入能的比值[6]。根据定义,从摆锤回弹高度hR和摆锤的落下高度h0的比值中求出回弹性R,见公式(1)。

试样采用厚度d为(12.5±0.5)mm、直径为29~33 mm的试片。试样数量至少2个。将试样置于砧座上的夹具并结束温度调节之后,使摆锤从水平位置落到试样的同一位置上,共落下6次。每次冲击前夹持住试样。前3次冲击用于对试样进行机械调整;读取第4、第5和第6次的回弹性数值,取后3次读数的中值作为试验结果。

2.3 抗老化试验和残余压缩变形

聚氨酯是高分子材料和塑料一样会老化。通过发泡工艺制作,内部有气孔,均质性较低,反复压缩会产生残余压缩变形。老化与残余变形将会影响压缩弹簧的使用寿命,因此应将抗老化试验和残余压缩变形列入行业标准,确保压缩弹簧的耐久性。

3 压缩控制弹簧性能控制与试验检测要求

3.1 压缩刚度测试

3.1.1 测试装置

在成品检验中,压缩刚度检验方法是毛勒公司根据压缩控制弹簧的实际工作状态,采用了一种简便的检验方法,即对压缩控制弹簧做压力检验,检验要求见表2[5]。后经赵衡平的研究,在JTQX-2011-12-2模数式伸缩装置通用技术条件中重新进行了规定,见表3。本文按毛勒公司和JTQX-2011-12-2提出的压缩刚度检测方法进行了试验研究[7]。试样采用圆形截面和椭圆截面聚氨酯压缩弹簧进行试验,每种各取3个试样进行试验。试验装置见图6和图7。

3.1.2 测试要求

压缩刚度试验采用压缩位移进行控制,加载变形量按压缩应变60%进行,相当于压缩变形为80 mm左右。加载卸载反复3次,即:压缩应变按0~60%~0反复3次。加载过程的变形-时间曲线见图8。

试验过程中应记录荷载-变形曲线。由于压缩弹簧是在反复的位移作用下工作,因此试验的刚度应在多次循环后进行取值计算。因为第一循环加载的曲线高于其余两次循环的曲线,说明第一循环的刚度略高,第二循环与第三循环的曲线基本重合,说明随着加载循环的增加,刚度基本趋于一致。取第三循环的数据作为刚度的数据,比较稳定,接近实际使用的工作状况。

椭圆截面聚氨酯压缩弹簧压缩曲线见图9,圆形截面聚氨酯压缩弹簧压缩曲线见图10。通过实测曲线不难看出,第一循环的刚度高于其余循环的刚度,第二和第三循环曲线基本重合,说明刚度随循环次数增多有渐趋一致的特点。压缩应变达到60%时,最大荷载达到8 k N左右;压缩应变回到0时,都会出现未恢复的变形,椭圆截面的大致在3~5 mm,圆形截面的大致在6~8 mm。

测试试样在2、4、6 k N对应的变形量见表4,从表中可见圆形截面的试样2 k N对应的变形量大致在42~46 mm,4 k N对应的变形量大致在65~68 mm,6 k N对应的变形量大致在74~77 mm,基本符合毛勒允许范围,2 k N对应的变形量超出JTQX-2011允许范围;椭圆截面的试样2 k N对应的变形量大致在39~42 mm,4 k N对应的变形量大致在68~69 mm,6 k N对应的变形量大致在77~79 mm,完全符合毛勒允许范围,2 k N对应的变形量超出JTQX—2011允许范围。由于选取的数据是在第三次循环,因此要比第一次循环要低一些。如果选取第一次的循环数据,则全部符合标准要求。

以上的测试方法具有简单实用的特点,但是应考虑压缩弹簧使用位移时的荷载变化,使用时的最小荷载应超过中梁的摩擦阻力,使中梁顺利移动达到伸缩缝间隙均匀。如果试样预压50 mm,在位移±20 mm的范围变化时,圆形截面的试样上升段最小荷载1.4 k N,最大荷载4.7 k N,下降段最小荷载0.85 k N,最大荷载3.4 k N;椭圆截面的试样上升段最小荷载1.5 k N,最大荷载4.6 k N,下降段最小荷载0.86 k N,最大荷载3.3 k N。如果最小荷载0.85 k N能满足调整伸缩缝宽度,说明能满足设计要求。当然还应考虑压缩弹簧的蠕变松弛效应,荷载可能还会降低,至于下降多少需要进一步的试验验证。因此在刚度试验中除了前面的检验,还应进行使用阶段实际位移下的刚度变化,确保压缩弹簧能提供足够的恢复力,调整伸缩缝宽度。

3.2 全位移压缩变形性能测试

3.2.1 全位移压缩变形的概念

全位移是指压缩控制弹簧在模数式伸缩装置使用过程中达到的最大位移。主要考察压缩控制弹簧在伸缩装置全位移过程中压缩弹簧的受力状况。

3.2.2 全位移压缩变形的测试方法

测试方法采用将压缩控制弹簧预压至控制高度90 mm,按极限位移±40 mm进行试验。从试样中选取一个椭圆截面的试样进行了试验,试验的荷载位移曲线见图11。从图中可知,压缩变形达到90 mm时,即试样高度压缩到50 mm时,达到最大荷载13.65 k N;压缩变形达到10 mm时,即试样高度压缩到130 mm时,最小荷载0.38 k N。根据测试曲线应规定最大荷载和最小荷载的范围,最小荷载应能保证克服摩擦阻力移动中梁,最大荷载应不会使与中梁连接的装置超过许用应力。与中梁连接的装置设计时应考虑最大荷载的作用。

4 结论

(1)建议冲击弹性应该列入交通部行业标准,聚氨酯材料的冲击弹性是保证伸缩装置中梁迅速复位的关键。另外抗老化试验和残余压缩变形也应列入行业标准,以确保压缩弹簧的耐久性。

(2)检验压缩刚度测试应循环加载,记录荷载变形曲线。压缩刚度的控制参数应取反复循环的第3次数据,在测试刚度的同时也应根据荷载位移曲线,检验压缩弹簧实际移动范围的荷载变化,确保压缩弹簧能提供足够的恢复力,调整伸缩缝宽度。

(3)建议增设全位移压缩变形检测,用于检验压缩控制弹簧压缩力的变化,弹簧压缩力达到最小值时,能否使中梁克服摩擦阻力,使中梁的间隙均匀;弹簧压缩力达到最大值时,与中梁连接的装置受力是否满足要求。

参考文献

[1]中国交通企业管理协会.JTQX-2011-12-1公路桥梁伸缩装置设计指南[R].2011.

[2]赵衡平.现代桥梁伸缩装置[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

[3]庄军生,彭泽友,夏玉龙,等.公路桥梁伸缩装置[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5.

[4]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Technical Approvals ETAG n°032-2013 Guideline for European Technical Approval of Expansion Joints for Road Bridges[S].Brussels Belgium,2013.

[5]JT/T 327—2004公路桥梁伸缩装置[S].

[6]DIN 53512橡胶和弹性体的检验回弹性的测定[S].

控制试验 篇10

材料科学是工业和制造业的基础,一切工业制造都要以材料科学为前提。因为只有在了解了材料的力学性能后才能设计和制造出合理、可靠的产品,在一定程度上材料科学的发展决定着工业和制造业的水平。而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是材料力学性能测试的平台,因此对材料科学的研究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中小企业来说直接购买新式试验机成本太高,也不符合现代社会提倡的绿色制造的主题。因此可以对试验机测控系统进行重新设计,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传感器技术实现试验数据的实时自动采集、分析、处理和对执行机构的自动控制,以提高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的性能和自动化程度。

1 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控制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控制系统主要由伺服驱动系统、测量系统、机械部分和软件系统4部分组成。图1为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控制系统总体结构图。

1.1 伺服驱动系统

该系统是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控制系统的核心,交流伺服电机的伺服驱动模块完善,定位精度高,测量数据准确。一个完整的伺服电机控制系统应含有伺服电机、伺服驱动器、供电电源以及控制器。本文采用松下公司生产的MINASA4系列的交流伺服驱动器MADDT1205,其主要性能指标为单相电压200 V,电机额定功率100 W,编码器类型为2 500 p/r,其控制模式有位置控制、速度控制、转矩控制3种。其主要参数设置见表1。控制模式设置为速度控制,驱动禁止输入和ZEROSPD选择为无效,内部/外部速度设置为模拟量速度指令输入,速度指令增益为500(当输入电压为1 V时,电机转速为500 r/min)。

1.2 测量系统

该系统包括位移测量、变形测量和负荷测量。位移测量是通过伺服电机上的增量式光电编码器的反馈获得的,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对脉冲个数的计数来计算横梁的位置;变形测量和位移测量的原理相同,也是通过光电编码器获得的;载荷的测量由电桥式传感器来实现,如图2所示。当载荷发生变化时,电桥平衡被打破,电压U发生变化,载荷值越大,U的绝对值越大,因此可用电压的大小来衡量载荷的大小。

1.3 软件系统

该系统采用VC++进行开发,主要包括人机界面和速度控制模块。人机界面是为了方便用户操作,速度控制模块主要是对采集到的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同时输出控制信号,通过伺服驱动器控制伺服电机的运动。

1.4 机械部分

该系统沿用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原先的结构。

2 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信号采集和控制系统

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的控制过程即是信号的采集、处理和输出信号的控制过程,因此信号的采集、处理和控制是试验机控制系统中的重要环节。信号的采集和控制信号的输出是通过控制卡实现的,其流程如图3所示。控制卡PCI1784直接从伺服驱动器附带的光电编码器上获取横梁的位移信号,力传感器信号经过放大电路放大,由USB4711A送入上位机。光电编码器1用来采集变形信号,经过PCI1784送入上位机。上述信号送入上位机后,经过速度控制模块的处理转换成控制电压信号,并通过PCI1716和伺服驱动器控制电机的运动。其中伺服驱动器和卡的连接如图4所示。

采用的控制卡为研华公司的工业级板卡,适用于各种工业现场控制和信号采集。其中PCI卡可插入工控PC机或兼容机上的PCI总线插槽上,在安装相应板卡的驱动后,可以通过板卡所封装的操作函数对板卡进行操作。 USB4711A板卡支持USB 2.0便携设计总线供电,安装驱动程序后可以即插即用,简单方便。关于控制卡的操作,仅以PCI1784为例,在VC++环境下,将对控制卡的所有操作封装成一个单独的Cpci1784类,该类派生于CWnd。在该类的头文件中,把研华提供的对板卡操作用到的头文件包含进去,如板卡设备的函数声明、数据结构定义头文件DEVICE.h,时间类型定义头文件EVENT.h和驱动函数头文件DRIVER.h等。同时还要把与板卡有关的库文件Adsapi.lib、AdsDEV.lib等包含进来。在Cpci1784类中定义的基本操作函数包括:

在运用板卡采集数据时,首先定义Cpci1784类的一个成员变量,利用成员变量调用OnInitPCICard()初始化控制卡,然后调用ReadData()采集数据。板卡PCI1716和USB4711A操作方法和PCI1784类似。

3 软件开发

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控制系统的速度控制模块是通过单神经元PID控制器实现的,即是在传统PID控制的基础上,对PID控制参数进行实时调整[2,3]。PID控制算法采用增量式PID控制算法。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控制系统主程序流程如图5所示。利用VC++开发的控制系统界面主要包括实验参数设置、实验结果显示和实验数据处理3大功能模块。

4 结束语

根据实验分析,该设计方案具有可行性。试验机整体性能良好,系统设计正确、合理,实现了数据采集和运动控制预订的目标,人机交互方便,操作简单,有助于提高试验机的性能和自动化程度。

摘要: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是材料力学性能的测试平台。主要探讨了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控制系统的设计,提出了基于控制卡的伺服控制系统,包括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信号采集和控制系统的实现以及系统的软件开发等。基于控制卡的伺服控制系统的应用对材料试验机性能和自动化程度的提高有很大帮助。

关键词:材料试验机,控制卡,控制系统

参考文献

[1]郑列群,易建军.万能材料试验机中交流伺服电机控制技术的研究[J].中国测试技术,2006,32(3):22-23.

[2]曹承志.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控制试验 篇11

不断加深的世界能源危机以及严峻的环境问题促使世界各国把新能源汽车作为未来汽车工业发展的主流方向[1-2]。未来10年内,按照国家新能源汽车的相关政策和国际上技术发展的趋势,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将作为一种比较成熟的交通工具得到规模化的应用[3]。中国科技部也将“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技术攻关”列为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863计划)重点发展项目之一。

VCU是混合动力汽车的核心控制部件,高性能、高可靠性及成本低廉是其硬件设计需要考虑的三个重要方面。目前国内整车控制器多是针对相应车辆进行的专门设计,不同种类车辆使用的控制器硬件不能完全通用[4-6]。对VCU硬件进行通用性设计可以降低硬件设计、试验及维护成本。本文期望通过综合考虑多种HEV的控制需求,设计出符合通用性要求的VCU平台,届时仅更改其内部软件和外部接线方式即可使其匹配至诸如ISG(起动机/发电机一体化)、串联式、并联式等类型的混合动力汽车上,实现整车控制功能。

本文仅以某款并联混合动力公交车作为研究对象,对VCU的通用性设计和开发展开研究。

1 并联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系统分析

如图1所示,该并联式混合动力公交车的动力来源为发动机和电动机,二者通过连接后桥的耦合器实现动力合成。VCU控制发动机、电机控制器和超级电容控制器,实现车辆各种工作模式。

VCU是混合动力汽车的核心控制单元,它采集加速踏板、制动踏板、离合踏板及其他部件信号并做出相应判断后,控制下层的各部件和控制器的动作,驱动汽车正常行驶。作为整车的指挥管理中心,VCU对汽车的正常行驶、制动能量回收、网络管理、故障诊断与处理、车辆的状态与监视等功能起着关键的作用。

2 整车控制器设计

2.1 整车控制器硬件设计

2.1.1 硬件基本技术要求

(1)VCU能够采集数字和模拟信号,能够对输入信号做出正确处理,并输出相应控制信号。

(2)易调试、可扩展,具有可重复擦写的存储器,便于存储系统参数。

(3)电压工作范围宽(12V~36V),温度工作范围确定为-40℃~85℃;要求VCU能适应车辆运行中遇到的诸如震动、噪音、潮湿、冲击等。

(4)具有良好的电磁兼容性,满足国家对相关行业电气设备的电磁兼容标准。在本文研究的混合动力汽车中,其电机控制器和电机均会产生强烈的电磁干扰,所以VCU要有较强的电磁抗干扰能力[7]。

(5)VCU发生严重故障时能够保证车辆具有最基本的行驶能力,这点对于城市公交车特别重要,因此VCU要在硬件上实现严重故障后的车辆“跛行回家”功能。

2.1.2 整车控制器元件选型

为实现可靠性要求,元件选用汽车级产品。

(1)微控制器选用:按照所处理信号数量及存储要求,微控制器选用飞思卡尔公司的汽车级ECU芯片9S12XDT512MAA。

(2)外围芯片选用:模数转换芯片选用AD5623,实时时钟芯片选用DS1390,逻辑门芯片选择NXP公司的产品,隔离电路根据信号传输速度和种类不同,分别选用了普通光耦、高速光耦和线性光耦,运放采用MAXIM汽车级产品,DCDC采用了金升阳宽电压输入产品。

(3)分立器件选用:传输信号用固定电阻选用KOA的RA73H2A系列产品,微调电阻选用村田PV37WY系列产品,功率电阻采用国产碳膜电阻;贴片电容采用风华高科X7R型电容,大容量极性电容采用松下TK系列铝电解电容,小容量的电容采用风华高科CA45型钽电容;滤波电感选用TDK的屏蔽电感。

2.1.3 硬件电路设计

图2描述了VCU硬件电路总体结构。VCU多输入、多输出、数模混合共存的复杂系统,其各个功能电路相对独立,因此可以按照模块化思想设计硬件系统的各个模块,主要包括:电源模块、核心控制模块、信号隔离模块。

(1)核心控制模块:图2中“核心板”部分。负责数据的处理、逻辑运算以及控制功能的实现。MCU芯片9S12XDT512MAA运行速度快 (最高总线速度可达 40MHz),拥有大容量内存(512 KB 的 Flash、20 KB的RAM)可以满足VCU运行状态记录等要求,丰富的外设(SCI、SPI、CAN、PWM、ADC 等),可以省去相关芯片。该MCU还新增了XGATE协处理器成为双核MCU,后者可以单独处理繁重的通信和中断处理任务,使主核心从通信中解放出来以专门处理各种复杂的控制算法,程序运行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核心控制模块还布置了实时时钟(RTC)、模数转换(DA)和有源滤波电路。

(2)电源模块:由于VCU的核心控制模块与车身需要隔离,因此电源模块要能够为核心控制模块提供与车身隔离的电源。电源模块要提供的电源有供给核心板的隔离+5V、±12V和接口板需要的非隔离+5V、±12V。其中的±12V电源均用于给运放和电压基准供电。隔离电源由DCDC隔离模块产生,非隔离电源由LM2576产生。电源模块单独设计成一块电路板,靠插接件联接到VCU的接口板上。图3显示了部分电源模块电路。

(3)信号隔离模块:该模块的作用是对VCU的各种信号进行调理与隔离,提高VCU整体的抗干扰能力。来自电子踏板的信号和VCU输出至电子油门的信号等模拟信号使用线性光耦HCNR201隔离;来自车身上的开关量信号及VCU输出至指示灯等低速数字信号使用低速光耦PC817隔离;来自转速传感器的信号以及VCU的PWM输出等高速数字信号使用高速光耦隔离。隔离芯片前后需要的隔离电源由电源板产生。图4分别是低速数字信号隔离输入电路、低速数字信号隔离输出及驱动电路、模拟信号输入隔离电路。

2.1.4 电磁兼容与抗干扰设计

国标GB/T4765—1995《电磁兼容术语》对“电磁兼容”的定义是:“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能正常工作,且不对该环境中任何事物构成不能接受的电磁骚扰的能力。”从电磁兼容的角度出发,除了设备能按设计要求完成其功能外,还有两点要求:

(1)系统本身抗电磁干扰能力要强,不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

(2)系统本身不应成为一个噪声源,产生对其他仪器、设备的电磁干扰[8]。

基于以上两点,首先在VCU电源进入时就采用了抑制共模及差模干扰的LC滤波电路,辅以DCDC输出的LC低通滤波电路,既保证了VCU不受汽车本身诸如火花塞、电磁阀等强干扰对电源的不良影响,也防止核心控制模块产生的高频噪声干扰到车上其他电器(图3);其次将核心控制模块与对外所有信号进行电气隔离,防止耦合至线缆上的干扰影响核心控制模块工作(图4)。

在VCU的设计中,PCB板的布局会对电磁兼容性有很大的影响。使用多层印刷线路板设计可以提高单片机的抗电磁干扰能力,四层板能比双层板噪声低20dB[8]。综合性能、成本和 VCU 体积的考虑,设计时将VCU分为电源板、核心板、接口板三块电路板,其中核心板为四层板,电源板和接口板为双层板。核心板与电源板通过插接件联接到接口板上,这样即实现了模块化设计的要求、减小了控制器的整体大小,同时由于电源板位于系统上方,利于散热(图5)。

在PCB布线时,对于双层板,特别是电源和基准部分,坚持单点接地,数字电路合理规划铺铜区域;对于四层板,要保持地平面的完整性,保证数字部分与模拟部分在整个电路板中只有在一处相连,注意接地的阻抗问题;MCU局部布线参照手册要求进行布置,以实现单点接地和防止高频串扰;对噪声特别敏感的信号,如各种模拟信号,单独为其划分出布线区,远离数字电路。

2.1.5 可靠性设计

可靠性设计要求VCU考虑车辆工作时遇到的异常情况,并作出行应处理,使车辆安全运行。例如当VCU发现电机水冷工作不正常时,VCU会停止电机工作并通过故障报警灯告知司机电机发生故障;当电容温度过高时要产生超温报警等。除在软件上加以考虑,硬件上也要保证VCU故障时车辆仍可以行驶,例如“跛行回家”功能:输入的油门踏板信号在VCU内部用继电器进行切换,系统正常工作时继电器通电,该信号由VCU处理后再传送给发动机,汽车工作在混合动力模式下;当VCU失效时继电器断电,该信号直接连向发动机,车辆可以像传统汽车一样安全驶回(图5)。

2.1.6 通用性设计

国内有多种整车控制器是基于CAN通讯网络的分布式控制系统[4-7],按照通用性理念设计的VCU可以方便地从一种车辆移植到另外一种。

由于CAN已经是当今汽车总线的主流,VCU设计了两路CAN接口,一路专门用于与发动机和部分仪表进行大数据量通讯,另一路连接其他单元(图1)。RS232接口依然保留,以适应车辆上诸如GPS、数字化仪表等单元的传统通讯需求。

VCU需要处理众多的数字和模拟信号,为充分适应不同车辆需求,设计了尽量多的信号接口,最终设计了15路可配置高低端低速数字输入、4路高速捕捉数字输入、8路低端控制低速数字输出开关、4路高速PWM数字输出开关、4路模拟信号输入、2路模拟信号输出等IO接口,超过了多数整车控制器需要的IO接口数量,方便移植。

2.2 整车控制器软件设计

2.2.1 控制策略分析

城市公交车工况有如下特点:车辆大部分时间处于中低速行驶;车辆运行中起停工况多;车辆制动工况频繁[9]。超级电容具有功率密度高、充放电速度快、效率高、控制简单、绿色环保、运行温度范围宽等诸多优点[10],特别适合混合动力公交车的工况特点。

超级电容混合动力汽车的主要目标是降低油耗及提高加速性能,根据已知参数,要尽力减少发动机处于低速大扭矩状态。查阅发动机万有曲线 (图6),900 r/min~1 400 r/min时输出最高转矩是油耗较高,因此将该转速范围作为进入助力模式的首要条件。当发动机进入该转速区间时,电动机通过耦合器与发动机一起驱动汽车,以使发动机工作在经济油耗区(如图6粗线处)。当踩下制动踏板时,根据车速和踏板开度,VCU控制电动机转换为发电机,整车进入制动回馈模式以给超级电容充电。在汽车处于其他运行状态时,电动机和超级电容处于待机状态,进入滑行模式。

在混合动力模式下,VCU控制整车在助力、制动回馈、滑行这三种模式下转换,这三种模式的转化不是很复杂,所以试验时采用基于逻辑门限值的算法编制控制程序。当VCU采集到的数据经过逻辑运算符合某种模式时,VCU进入相应模式的处理子程序中(图7)。

在助力模式下,力矩分配计算是VCU的主要任务。当驾驶员需求扭矩大于发动机在该转速下的经济油耗输出扭矩时,发动机输出经济油耗扭矩,电动机输出需求扭矩与经济油耗扭矩的差值;反之,发动机输出需求扭矩,电动机输出为零。

在制动回馈模式下,电动机转换为发电机,通过DCDC对超级电容充电,充电的电流大小与此时的车速和刹车踏板开度有关。

2.2.2 双核微控制器软件的编制

9S12XDT512具有两个独立的运算核心,主运算核心CPU12X内核功能丰富、接口众多,协处理核心运算速度快。XGATE的加入有助于提高系统的实时性,减轻CPU12X的工作负荷[11]。根据MCU双核的特点,将程序中的CAN、SPI等通讯部分和中断处理交由XGATE处理,车辆需求扭矩计算、运行模式判断、能量分配策略等复杂的控制算法由主核心CPU12X来处理,两核心间的数据交换通过共享RAM实现。这样既保证了通讯的实时性,又提高了控制算法的运行速度。

3 整车控制器功能验证

3.1 硬件在环仿真系统的搭建

硬件在环仿真不但克服了离线仿真不能模拟实际物理信号的缺点,还克服了实车试验成本高、周期长等缺点[12,13]。 图 8和图9所示硬件在环仿真控制系统包括 VCU、dSPACE(DS1005)、ControlDesk 软件和驾驶室仿真台等四个部分,驾驶室仿真台负责产生三种踏板信号和挡位信号,PC机中的ControlD-esk软件起到下载模型至dSPACE及监控dSPACE的作用,dSPACE负责产生车辆上的各种信号。

3.2 试验结果

图10 为硬件在环仿真的试验结果,显示了车速与超级电容电流和电压、发动机转速和扭矩、电动机转矩及挡位信号之间的关系。

分析可知在各个挡位下,当发动机在900 r/min~1 400 r/min时车辆进入助力模式,电动机助力使发动机运行于经济油耗区(图10A圈处),此处形成的曲线与图6中的最佳燃油消耗曲线很接近,此时超级电容输出电流,超级电容电压下降;当刹车踏板踩下时,车速较高的情况下VCU进入制动回收模式,电动机转换为发电机输出电流给超级电容,超级电容电压上升;在其余状态下,VCU进入滑行模式,电动机和超级电容待机,发动机单独工作。

VCU能够根据踏板及挡位信号准确地判断出的驾驶员意图,迅速切换到相应的工作模式,实现混合动力工作模式。

4 结论

(1)本文所述VCU考虑到了通用性的要求,可以将其方便地移植到其他种类的混合动力汽车上,从而降低了硬件开发和使用成本。

(2)在混合动力整车控制器上首次采用了双核微控制器,它可以将中断处理程序单独分配给一个内核,同时另一内核专门处理复杂的逻辑运算而不受中断影响,克服了传统的单核微控制器由于繁杂的中断请求导致其系统运行效率下降的缺点,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实时性和运行效率。

(3)硬件在环仿真试验的结果表明所设计的VCU完成了包括车辆需求计算、运行模式判断、能量分配策略和数据信息交换等工作,工作稳定。根据发动机工作区优化策略而提出的逻辑门限值能量分配策略是可行的,工作时优化了发动机的工作区间。

[1]王军,申金升.国内外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开发动态及发展趋势[J].公路交通科技, 2000, 17(1):71-74.

[2]麻友良,陈全世.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发展 [J].公路交通科技,2001 ,18(1):77-80.

[3]赵韩,姜建满.国内外电动汽车标准现状与发展 [J].合

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4(7):961-971.[4]宋君花,唐航波,敖国强,等.混合动力汽车整车控制器硬件电路与CAN总线通信的设计开发[J].汽车工程,2007, 29(7):590-593.

[5]张亚明,何洪文,张晓伟.混合动力汽车整车控制器开发[J].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0(6)530-535.

[6]张翔.纯电动汽车整车控制器进展[J].汽车电器,2011,(2) :1-5.

[7]鲁盼.纯电动汽车控制器设计与开发 [D].西安:长安大学电子与控制工程学院,2010.

[8]薛涛,宫辉,曾明,等.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开发方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271-280.

[9]王璟琳.浅析城市电动公交车的选择[A]见:孙力,郭淑英,田光宇.第13届电动车辆学术会议年会论文集[C].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40-47.

[10]孙立清,王先明,梁汝川,等.带超级电容的混合动力客车整车的建模与性能分析[A]见:孙力,郭淑英,田光宇.第13届电动车辆学术会议年会论文集[C].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79-85.

[11]邵贝贝,宫辉.嵌入式系统中的双核技术[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8:110.

[12] R.Isermann, J.Schaffnit, S.Sinsel.Hardware in-the-loop simulation for the design and testing of engine control systems[J].Control Engineering Practice, 1999, 7:643-653.

控制试验 篇12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设在全州县龙水镇同安村委白石脚村一农户的责任田中进行, 面积0.06 hm2, 土种为潴育潮沙泥田, 质地中壤, 肥力中等, 排灌良好。供试肥料为46%尿素、16%钙镁磷肥和60%氯化钾。供试作物品种为永安飞桥紫莴笋, 9月18日播种, 10月15日移栽, 12月18日收获, 全生育期90 d。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4个处理, 分别为:无氮区 (N0P2K2) , 即不施氮肥为对照处理 (CK) ;70%的优化施氮区 (N1P2K2) , 施用适合于当地生产条件下的推荐值的70%, 即施纯氮315 kg/hm2 (A) ;优化氮区 (N2P2K2) , 施用适合于当地生产条件下的推荐值, 即施纯氮450 kg/hm2 (B) ;130%的优化施氮区 (N3P2K2) , 施用适合于当地生产条件下的推荐值量的1.3倍, 即施纯氮585 kg/hm2 (C) 。各处理磷、钾肥用量相同。氮∶磷∶钾施用比例为30∶8∶18。氮肥和钾肥按基肥、定植肥、移栽后第2次追肥、封垄肉质膨大肥4次施用, 磷肥作基肥1次施用。每个处理3次重复, 共12个小区, 每个小区面积15 m2, 小区随机排列[1,2,3]。按要求平整地、设置保护行、试验地区划, 小区采取单灌单排, 避免串灌串排;小区之间采用铁板隔开, 隔离深度50 cm, 避免肥水间相互渗透。

1.3 试验实施

采用露地育秧, 种植规格28 cm×30 cm, 移栽12万蔸/hm2, 在10月16日施基肥, 10月26日施定植肥, 11月12日施第2次追肥, 11月28日施封垄肉质膨大肥。追肥采用蔸部浇施, 一般与菜田的水分管理结合进行。同时做好病虫草害的综合防治。

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试验前按试验方案要求多点采集土壤混合样品送至全州县农业局化验室化验, 分析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钙、交换性镁、有效硼、有机质和pH值;移栽后对整个大田生育期进行植株叶色、生长势观察和记载;成熟后每小区分别单独测产和对株高、株幅、单株重等农艺经济性状进行考种和经济产量测定[4,5,6]。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施氮肥量对莴笋产量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 CK、处理A、处理B, 随着从无氮区到施氮肥用量的增加, 产量也随着增加, 其中处理A、处理B分别比CK增产777.5 kg/hm2、8 578.5 kg/hm2;增产率分别为1.56%、17.25%。但施氮肥量继续增加的情况下出现单产不增反减少的现象, 处理C比处理B产量下降7 044.5kg/hm2。产量下降原因是处理C施用过多氮肥, 茎叶徒长和株行间距荫蔽, 易造成矮化畸形株和死蔸、缺蔸现象发生, 病虫发生为害严重, 导致产量不高;而CK无氮区产量表现较低, 分析原因是没有施用氮肥, 仅施入合适磷、钾肥并不能提供莴笋全生育期生长所需养分, 从而影响产量的提高。

注:数据均为收获时随机连续取10株的平均值。下同。

2.2 不同施氮肥量对莴笋单株高度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 处理A、处理B、处理C的莴笋株高在封垄期、肉质膨大期 (处理A除外) 和收获期均比CK无氮区高大。说明施用氮肥对莴笋的生长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因此, 在一定磷钾肥施用基础上, 保持莴笋各个生育时期氮肥的合理使用, 能为莴笋高产创造好的营养条件。

2.3 不同施氮肥量对莴笋株幅的影响

从表3可以看出, 处理B和处理A随着施氮肥用量的增加, 莴笋的株幅比CK无氮区要大, 说明在低氮土壤上施氮肥可显著地提高莴笋株幅促进产量提高;但随着施氮肥量继续增加的情况下, 处理C的株幅出现不增加反而下降现象, 说明合理施用氮肥, 才能促进莴笋的茎叶生长加快, 有利于茎粗和叶面积及株幅增加。

2.4 不同施氮肥量对莴笋单株重的影响

从表4可以看出, 处理A和处理B随着施氮肥用量的增加, 莴笋单株重越高;但随着施氮肥量继续增加的情况下, 处理C出现单株重下降现象, 与产量结果分析一致, 说明合理施用氮肥, 对莴笋产量因素单株重有着明显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在一定范围内氮肥用量的增加能明显提高莴笋的产量, 但超过适宜施用量会出现产量不增反减少现象;氮肥能显著增加莴笋株高、株幅和单株重, 但随着施氮量的增加, 莴笋的株高、株幅和单株重生长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说明氮对莴笋的经济性状因素的促生长作用是有一定范围的, 过高的氮不但不会进一步改善经济性状, 反而对其生长产生抑制作用, 因此适宜的氮肥施用量和方法更有利于莴笋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提高。本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在露地栽培条件下, 优化氮区 (施纯氮450 kg/hm2) 处理下对莴笋产量的提高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突出表现为株高、株幅和单株重的增加。在生产中要根据莴笋生长情况施好定植肥、移栽后第2次追肥和封垄肉质膨大肥, 有利于提高莴笋株高、株幅、单株重, 促进增产。定植肥在移栽后5~7 d施用;移栽后12~15 d施第2次追肥;移栽后35 d左右在莴笋叶长满行时施封垄肉质膨大肥。

参考文献

[1]罗发娣, 龙胜碧, 黄万花, 等.莴笋测土配方施肥田间肥效试验初报[J].大科技, 2012 (10) :263-264.

[2]朱小梅, 刘芳, 吴家旺, 等.不同施肥处理对莴笋营养效应的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 2008, 22 (6) :94-98.

[3]李会合, 王正银.不同施肥对酸性菜园土壤莴笋产量和叶片氮代谢的影响[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30 (11) :98-103.

[4]赵艳芬.“农三宝”水溶液肥料在莴笋上的肥效试验[J].云南农业, 2011 (1) :24-25.

[5]薛洪远.海状元818在莴笋生产中的肥效试验初报[J].广西农学报, 2010, 25 (5) :13-14.

上一篇: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下一篇:艺术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