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码技术的应用分析

2024-06-10

条码技术的应用分析(精选12篇)

条码技术的应用分析 篇1

热分析法(Thermal analysis)是在程序控制温度的条件下测量物质的物理性质与温度关系的一种技术[1,2]。热分析技术包括热重法、差热分析法、差示扫描量热法等,用于材料鉴别[3,4,5]、分析[6]和选择[7,8,9]。本文着重考察了热分析技术作为分析手段在化学领域中的应用,如物质晶型转变过程的判断、药物中间体纯度检测以及物质分解机理的推断。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与试剂

热重/差热综合热分析仪(美国Perkin Elmer仪器股份有限公司Diamond TG/DTA6300);硝酸铵(分析纯);Cu SO4·5H2O(分析纯);壬二酸(自制)。

1.2 实验条件

作者在先期实验基础上,确定了热分析实验条件为:载气(N2)流速为50m L/min;升温速率为10℃min;坩埚为Ptφ5mm*3mm;参比为α-Al2O3。

2 实验结果与讨论

2.1 差热分析法在物质晶型转变过程的应用

差热分析法是测量物质和参比物的温度差与温度或者时间的关系的一种测试技术,我们以常压氮气下硝酸铵在室温~400℃实验为例,来讨论差热分析法在物质晶型转变过程的应用。

由图2.1可以看出,硝酸铵在室温~170℃温度范围热解时出现四个吸收峰,实际表现为四种晶型转变时的能量变化。从图上可知第一个吸收峰的温度为27.8℃,其后相继出现的吸收峰的温度分别为:58.4℃、133.0℃、169.3℃(图中Ⅴ为硝酸铵受热分解最大吸热温度281.0℃,并非某种晶型转变)具体见表2.1,由于硝酸铵热解的影响因素很多,如杂质离子、有机物等、验的环境、条件及仪器等,所以其晶型转变时的温度不大可能出现在某一个固定的值,只能是在一个温度区间,本次实验测得数据在硝酸铵变体存在的温度范围内,说明差热分析法可以用来判定物质晶型转变过程的变化。

2.2 差热分析法在物质纯度测定上的应用

由于差热分析法独特的检测方式,其应用范围特别广,我们在不做定量要求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差热分析技术实现对物质纯度的测量。下面以油酸氧化制取的壬二酸为例,研究差热分析技术在化学上的另一应用。

从图2.2来看,a曲线在105.5℃处有干扰峰,主要是壬二酸在制备的时候,产物不单一,生成庚二酸,庚二酸文献熔点为105.7~105.8℃。对壬二酸粗品重结晶,气相色谱表征纯度为99.99%,二次得到纯品以差热法测定熔点,b曲线庚二酸干扰峰消失,熔点为106.4℃,与文献值106.5℃非常接近。综合实验所得数据分析可知本实验得到的数据正确度非常高,通过本实验可以证明差热分析技术可以用来测定物质的纯度以及纯品物品的熔点。

2.3 热重分析法对分解机理的推断

由于热分析技术具有温度对质量数据的独特性,我们可以根据实验所得数据,来分析某些纯品物质的分解机理,这里以Cu SO4·5H2O分解过程来考察其应用的广泛性。

由图2.3中TG曲线分析,反应从开始到结束出现四个反应平台,反应物从开始到150℃时,体系质量损失了29%,分析知该情况是由于失去四个水分子造成的。由表2.2中热解计算损失为28.8%,与实验所得结果基本符合。从150℃~260℃过程中系统损失质量为7.3%,此时剩余反应物再失去一个H2O分子。之后系统进入一段平稳期。到755℃时系统进入一个剧烈的质量损失阶段,损失了30.7%,通过计算损失值推断此阶段反应为产生SO3的反应。此后系统直到900℃损失了3.3%,经过计算分析得该过程发生的反应为失去O2的过程。

通过本实验可得出热重分析法可以用于纯品热解过程的分析及分解机理的推断。

3 结论

本文通过对硝酸铵、壬二酸、Cu SO4·5H2O的热分析实验结果分析得如下结论:热分析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化学分析中,用于判断有机物的纯度及熔点,并且可以区别物质的不同晶型,还可以为判断物质热解机理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李余增.热分析.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2.

[2]孙立杰.热分析方法综述[J].工业技术(科技资讯),2007,(9):17.

[3]刘晓晴,张罗红.热分析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进展[华西医药杂志].万方数据资源系统,1999.

[4]林木良.热分析在医药生产、研究上的应用[J].广州化学,2000,28(1):33-41.

[5]刘红霞,曹义兵,李于晓.热分析在食用香料香精分析中的应用[J].食品科学,2009,30(17):349-354.

[6]唐万军,陈栋华等.热分析技术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J].化学研究与应用,2001,13(1):16-20.

[7]朱华,秦冬立等.热分析在药学领域中的应用[J].山东生物医学工程,2001,20(1):28-31.

[8]翁秀兰.热分析技术及其在高分子材料研究中的应用[J].广州化学,2008,33(3):72-76.

[9]周平华,许乾慰.热分析在高分子材料中的应用[J].上海塑料,2004,1(125):36-40.

条码技术的应用分析 篇2

银行是对安全要求非常苛刻的重要场所之一,属于国家的重点安全防范单位。银行由于其地位的特殊性,其安全性历来受到人们的关注,也理所当然的成为了安防重地。那么,随着当今技术发展,银行安防又如何与时俱进呢?

一、银行监控的特点与不足

在已经建设的传统监控系统中,主要强调监控点位的增加和部署位置选择。由于监控规模持续扩大,已有的人工监看模式已经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并产生诸多不可迴避的问题:一是用肉眼观看监控视频,注意力无法持久,很容易错过重要画面信息。特别在监控系统规模越来越大时,无法顾及大量摄像头画面。二是监控画面显示不够。由于监控系统规模庞大,不可能将视频监控系统按照1:1的比例为监控摄像机配置监视器。普遍采用报警画面弹出或轮巡播放的显示方式,使得值班人员错失异常画面的处置。三是数据查找、分析困难。传统视频监控系统没有智能分析能力,录像数据无法被有效的分类存储,最多只能打上时间标签。数据查找、分析工作变得非常耗时,很难有效获得需求信息。四是被动监控:传统的监控系统仅能起到一个“录像”的工作,即将一段时间内的现场画面用DVR录制下来,在异常、突发事件发生后,回放录像进行事后查看,但损失和影响已经造成,属于“亡羊补牢”式的“被动监控”。因此,银行作为这个安防最新应用的领域,其业务发展与安全管理对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

智能化需求凸显

将被动监控变为主动方式,监控智能化应用首当其冲。现在,银行管理单位需要提高监控效能,优化系统架构、提高预警能力。智能视频监控将监控人员从繁杂而枯燥的“盯屏幕”任务解脱出来,由机器来完成工作。其优化了的系统比以前银行人为更加有效益,同时,在海量的视频数据中快速搜索到想要的图像。在全国各地成千上万的的银行都安装有监视器,所有的数据都要通过网络监控中心。如果用人工的话,估计几天几夜也不可能把所有的数据处理完,而智能化就不同了,仅需要几分钟或是更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完成数据整理。

集中式管理

目前我国银行视频监控系统建设主要是分营业地点分别建设,每个分行、支行、营业网点分别建立监控中心。在这样的环境下,给统一管理、设备维护、事后取证等需求十分麻烦。目前,越来越多的银行开始建设统一管理系统。

高清化成“标配”

由于银行环境的特殊性,对柜台操作、交易对象、往来人群的监控图像要求越来越高,从最初的CIF图像效果已基本都提高到D1图像效果。随着数字监控系统的渐渐普及,近来百万像素图像乃至高清图像的需求也越来越多。银行监控不光要“看的到”,而且越来越要求“看得清”。

图像浏览的双码流”工作模式。

上一点我们提到银行监控对监控图像效果的要求越来越高,但又强调了“本地浏览”。这是因为在本地局域网环境下,监控系统拥有足够的网络带宽,本地实时浏览时没有瓶颈,当然可以保证本地高清监看。但在整个银行系统的复杂网络环境下,带宽资源有限,中心监控室如果全部采用高清图像实时浏览是不现实的,因此提出了低码流传输实时视频,高码流前端录像的业务模式,即中心监控平时只浏览低码流图像以适应网络带宽,而当有事件发生需要取证时,通过调用前端高码流的录像以获得最佳的取证效果。这就是所谓的“双码流”工作模式。

监控管理权限从网点向分行中心转移 以一个地级市的二级分行科技管理部门牵头,建立城市二级分行联网监控中心,对原先分散在本地管理的营业网点、自助银行、ATM机和本地金库的数字图像监控系统和报警系统进行集中监控管理。

整合专业接警和各类门禁系统的管理功能

增加对其它安防监控系统的集成,除了对已经建设的原110报警系统的整合外,尤其注重对各种门禁出入管理系统的建设和集成,包括营业网点双门互动互锁门禁管理系统、离行ATM机设备间门禁管理系统、自助行设备间门禁管理系统、重要机房门禁出入管理系统和金库多指纹门禁管理系统。

将监控范围扩大到移动目标并和城市治安监控联网

增加对移动的运钞车辆和库包押运车辆的监控管理,增加对GIS地理信息系统和GPS定位系统的整合,便于对移动运钞车辆的监控。

二、用智能改变银行安全

银行智能化需求明显,是由于目前国内针对银行的犯罪活动日趋上升,犯罪手段和方式也逐渐多样化、暴力化、用智能改变这一切,显然,已迫在眉睫。

上海石安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智能视频监控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致力于为司法、金融、军队、交通、烟草等行业客户及社区、别墅、仓库、酒店等应用场所提供智能视频监控产品和整体应用解决方案。我们的银行智能监控设计是以YIS银行智能视频监系统为主,其是一套以“物流网”概念为先导,专门为银行设计的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可与银行办公系统进行对接,通过数据整合,将银行安保系统各种可能出现的报警模式集中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联动模式。通过先进的网络组网方式,能有效避免网络瓶颈和单点故障,提高整体网络传输效率,能较好的满足到银行多级网络视频监控管理的需求,为银行监控中心提供丰富的联动控制功能,构建银行安保系统的神经中枢和指挥系统。有效防止人为失误导致重大案件发生提供有力的保障。其功能应用具体表现在:

1、智能视频监控(行为分析):

通过安装在银行的营业厅、柜台、门口等区域监控摄像头,在视频画面内设置智能分析区域,实现对银行的7*24小时的智能视频监控,对进出人员行为进行智能分析。当有异常行为发生时,系统自动报警,通知监控室的值班人员,同时可将异常信息通知到现场的安保人员,将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控制在萌芽之中。

2、ATM自助银行抓拍系统(人脸识别系统)

在ATM取款机处安装人脸识别抓拍设备和监控摄像机,对取款人的人脸采取自动抓拍,并通过有线网络或无线网络(2G/3G),将抓拍到的人脸传输到监控中心,银行可以保存每个取款人的人脸模板,同时能将人脸模板信息提供给公安部门,为公安部门提供对不法分子、犯罪分子的活动区域、地点,实现高效的布控、刑侦、办案方式

3、自助银行尾随报警

在ATM机上方安装摄像机,当客户取款时,身后有人尾随超过设定区域,系统启动自助银行或ATM机内语音提醒取款客户注意,同时向分行监控中心报警。

4、金库智能监控(物品滞留、移动报警)

在金库内安装摄像机,启用物品偷窃滞留功能,当被保护物品被移动、丢失时系统报警;监控范围内出现新增物品系统报警。

5、周界入侵报警

通过采用基于智能视频分析技术的周界入侵预警器、周界防范来对银行下班后的营业厅区域、过道、通道、门口处等,实施警戒线、警戒区域的入侵检测报警。周界入侵报警方式能有效提高报警效率,降低误报

6、脱岗检测

应用于银行、金库重地等值班室进行脱岗检测,当值班室内处无人超过设定时间,系统在指挥中心报警,有效防止值班人员脱岗造成安全隐患。

7、短信通知,分级管理

短信联动分级报警为智能视监控系统的特色功能。它能将报警事件的发生情况在第一时间将文字短信或现场图片的彩信发给系统设定的负责人手机上。当值班人员没有处理时,系统会自动通知更高一级管理人员。

三、结束语

对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分析 篇3

关键词:电子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TN948.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14-0029-01

一、前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子信息技术已经深入地应用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中,不断地改善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1]。本文就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进行探讨。

二、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特点

电子信息技术集现代通信技术、信息技术、电子技术三位于一体,其应用特点主要体现在下面三个方面:

(一)智能化,集约化

计算机智能是在科学的基础上建立进而研究的,在计算机的发展道路上,智能化是一个重要的方向。现代的网络信息技术能够对人的思维活动以及感觉行为进行模拟,然后对其展开集约化逻辑分析以及综合处理信息。

(二)网络化,数字化

网络在计算机应用不断深入的现代社会中,已经成为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结合的产物。计算机的高清晰数字处理技术和运行的网络化,使得信息资源的互动交流及共享得到了实现[2]。

(三)高效化,快捷化

现代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就其开发应用来说,是以整合和存储各种信息资源为基础,用计算机的电子信息处理技术,使得信息上的各类管理实现高效化及快捷化。相对以前的技术来说,这样的发展倾向有着高效且快捷的优点。

三、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

(一)通信网络

当代通信一般都不是单点对单点,而是众多用户同时接入到一个网络中,任何一个用户都可以跟接入网络的另一个用户通信。如固定电话网、移动通信网和互联网等。同一时刻可能有几万、几十万用户在同时呼叫对方;武汉的用户甲如何找到北京的用户乙?固定电话网中的用户甲如何找到移动电话网中的用乙?这涉及路由和电路交换原理,同时还涉及通信网的体制结构与信号结构问题。固定电话网中的语音数据速率、信号结构与移动通信网中的语音数据速率、信号结构不同,这时要实现跨网通信除要选择路由和进行数据交换之外还必须进行信号格式和速率的变换。

(二)图像信息的获取

图像信息的获取应用十分广泛,如照相机、摄相机、视频会议、远程医疗、实时监控、机器人视觉、地球资源遥感等,这些都是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要获取图像,首先要有摄像头。摄像头分为光电扫描摄像头和半导体CCD电荷耦合器件摄像头两大类,早期用光电摄像管,现在几乎全部采用CCD,其区别在于摄像管中的感光器件[3]。

(三)互联网网络

目前的信息网络组成格局是多网并存:固定电话网、移动电话网、互联网和有线电视网等。近年各网的发展情况是固定电话网用户在减少,移动电话网、互联网在扩展。现在互联网已成为全世界信息汇聚的平台,不但通过互联网可以了解当前世界正在发生的新闻,而且通过互联网可以打电话(网络电话、视频电话)、看电视(IPTV)、发邮件(代替传真),同时还可以在网上开视频会议等。网络已经成为人们工作、学习和娱乐的场所,也正成为越来越多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有人预言:未来将是互联网的一网独大,其它的网络将逐步融合到互联网中来。而互联网技术本身也必将不断演进、发展。

如中国移动近日开展的“随e行”校园WLAN业务就是电子信息技术应用的较好体现,校园WLAN业务是中国移动面向校园区域(目前主要面向高等院校)用户推出的无线上网服务,高校客户可通过笔记本电脑、手机等支持WLAN功能的终端,在中国移动WLAN网络高校覆盖区域内通过接入CMCC-EDU热点使用无线互联网服务。在中国移动CMCC-EDU热点覆盖校园区域内的中国移动手机用户,可凭本人学生证、在校工作证等有效证件在营业厅办理校园WLAN业务开通。开通成功后可获得高校用户登录静态密码(用户名为客户登记的中国移动手机号码)。用户开通校园WLAN业务后接入本省CMCC-EDU热点上网时可享受高校优惠资费套餐。

(四)汉字识别

汉字识别分为印刷体汉字识别和手写体汉字识别。印刷体汉字识别已成熟,困难的是手写体汉字识别,因为各人的写字风格不同,行草程度不同。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863计划组织了对手写体汉字识别的研究,并取得巨大进展,是电子信息技术应用的一个突破。如国内老牌手写笔厂商汉王科技经过几年沉稳发展,近日其手写产品又有了全新的震撼性突破:此次最先公布的创新来自于软件方面,在历时4年的技术研发后,汉王推出了最新一代的手写识别核心——“金猪版”手写软件。它不仅支持在Vista系统下运行,还大大简化了操作界面,对手写识别的核心技术也做了全面升级。相较之前的版本,“金猪版”手写软件使用更简单,功能更强大,也将汉王力求让用户“少点、少写、越写越快”的原则体现的更为淋漓尽致。初打开“金猪版”手写软件,会发现其操作界面与之前的11.0版相比有了很大变化:数字区和符号区被取消,工具栏也相应简化。这是由于在“金猪版”里进行同种语言输入时,已经能够实现文字、数字和符号的混识,用户将不需在三种状态下来回切换,这无疑将大大提高手写速度。当前该项技术也已接近实用程度,系统的正确识别率可达95%以上,采用一般个人计算机识别速度可达2~5个汉字/秒。

四、结语

总之,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极为广泛,包括了集成电路、网络技术、光电技术等各个领域,涉及到了信息的产业、利用、加工、收集、控制、提取、识别、显示、传输、存储、交换等方面,我们相信,电子信息技术在未来会得到更大的发展,起到更为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何达萍.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展望[J].科技致富向导,2011(09):145-149.

[2]马建如.电子信息技术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西部科技,2009(02):122-125.

电气技术的应用分析 篇4

1. 简要叙述我国电气技术的主要应用

关于我国电气技术具体应用的阐述以及分析, 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阐述以及分析。第一个方面是在电气节能方面;第二个方面是在电气接地方面。下面进行详细地论述以及分析。

1.1 简述我国电气技术中的节能技术的应用

1.1.1 简述变压器设备中的电气节能技术的主要应用

在电气系统中的变压器运行效率最主要的是在节能技术的基础上实现运行效率的提升, 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变压器有功功率, 在运行过程中, 变压器的型号最大限度地选择节能型号。在变压器运行过程中, 变压器的内部容量要留有一定的容量增大空间。要保障在变压器运行过程中负载率不低于75%, 不高于85%。如果在运行过程中的变压器负载率低于30%, 我们就要考虑选择容量较小的变压器;如果在运行过程中的变压器负载率高于80%以上, 我们就要考虑选择容量较大的变压器。我们在保障运行成本不增加的前提下, 要最大限度地减少变压器的运行数量, 这样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电气技术的节能。

1.1.2 简述供电以及配电系统中的电气节能技术的主要应用

我国电气技术中的节能技术在供电系统以及配电系统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最大的作用主要有两个, 第一个是节能电气技术能够实现配电系统以及供电系统的能耗降低;第二个是节能电气技术能够保障供电系统以及配电系统的运行更加安全和稳定。我们的电气设计部分要针对供电系统以及配电系统的节能特点来具体地进行分析以及设计。供电电压在设计过程中要选择相电压配套;配电电压在相同电压之下最多的配电级数不能超过两级。针对输电线路来讲我们要使用最低的运行成本来实现电能的最节能运行。在输送电路中, 我们要尽量选择电导率小的输送材质作为导线。例如铜芯电缆以及铝芯电缆等;我们要尽量减少输送线路的导线长度, 相应地增加输送线路的截面积, 在允许的情况下提升线路的功率因数, 上述的几种方法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实现电气技术的节能要求。

1.1.3 简述照明系统中的电气节能技术的主要应用

节能技术在照明系统中的应用主要从3个方面分析, 首先我们要根据不同的使用场地来区分相应的照明要求并且科学地选择照明设备;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照明方案;第二我们要针对目前的照明系统进行照明系统的监督以及管理控制, 原则上来讲我们最好的照明系统自然光列在了第一的位置, 在大场地的照明系统最好的照明方案是根据场地内各个部分的照明功能来进行照明系统的设计, 最大限度地减少电能的照明消耗;最后我们在使用照明系统的过程中最好是在每一个开关位置设计定时功能;使用节电的开关, 同时使用声控或者管控的技术来控制照明系统的运行, 我们要避免在能见度较好, 同时光照充足的白天使用照明系统。

1.1.4 简述电动机设备中的电气节能设备的主要应用

关于这一问题的阐述以及分析, 我们从3个方面进行阐述。首先我们在电动机设备中选择高使用效率的电动机设备, 这样能够实现30%左右的电气节能;第二我们在电动机设备中选择变频器进行启动方面的控制也能够很好地实现节能;第三我们电动机的定子绕组使用的连接形式是星三角的连接形式, 这样能够根据现场电动机的使用情况来改变连接形式, 实现了节能。

1.2 简述我国电气技术中接地技术的应用

电气技术在接地方面的应用, 对安全生产和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 它主要用来对电气设备进行防雷、电压及电流过载保护, 广泛应用于楼宇建筑、家用电气和工厂企业中。在楼宇建筑中, 为了避免遭受雷击的风险, 在楼顶都必须安装避雷线、避雷针等避雷设施, 通过接地线, 将雷击产生的电流、电压等引向大地。家用电气在使用过程中同样遭受雷击的风险, 在电源接头上安装接地线的方法, 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工厂企业中存在着大量的电气设备, 如果没有安装保护措施, 在发生电气故障时, 轻则使电气设备损坏, 重则会发生火灾, 造成人员伤亡事故, 因此, 通过对电气设备进行接地保护, 就成为工厂企业保障设备安全可靠运行的必不可少的技术措施。

2. 简要叙述我国电气技术的主要发展前景

我国电气技术的发展前景主要的方向是电气技术的网络化;电气技术的智能化;电气技术的自动化。在这3个发展方向中电气技术的智能化最为突出, 智能化能够实现全面的高效控制, 实现电气技术的高层次渗透以及控制。

参考文献

[1]刘霞.工业生产中电气技术的应用研究[J].科技与生活, 2012 (8) :56.

[2]杨晓坤.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与发展[J].科技探索, 2012 (7) :78.

[3]王焕, 王亚慧.建筑电气实验平台的故障自诊断算法研究[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10 (4) :42.

物流信息技术应用的分析报告 篇5

现代物流信息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在物流各个作业环节中的综合应用,是现代物流区别传统物流的根本标志,也是物流技术中发展最快的领域,尤其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使物流信息技术达到了较高的应用水平。物流信息技术主要包括: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射频技术)、电子数据交换技术(EDI)、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等。

(一)、条码技术

条码技术是在计算机的应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对物流中的货物进行标识和描述的方法。

条码是实现POS系统、EDI、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的技术基础,是物流管理现代化、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的重要技术手段。

条码的应用在现代的大型超市管理中不可或缺。大型超市,从纵向到横向,从商品的流通、供应商的选择到客户及员工的管理,都已充分使用条码。到目前超市内绝大多数商品都印刷条码,不印刷条码的商品不能进入到超市,已经成为共识。

条码的使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处:

1、商品流通的管理;

2、客户的管理;

3、供应商的管理;

4、员工的管理。

条码作为一种信息载体,已普遍应用在生活中,作为现代的大型超市,充分利用条码技术进行管理,势在必行,再配合先进的电脑技术及自动识别技术,定会提高超市的管理层次,使超市的行政架构得以精简,减少工作强度及人力。清晰货品的进、销、存和流向等资料,对稳定超市的季节性变化至关重要,而产品资料的实时性收集,更会加快超市的运作频率,精确超市的各项数据报告。

(二)、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

在传统超市方法中,致命的弱点就是信息反馈不及时,管理者在进行经营决策时,往往不能及时得到经营状况的信息,决策很大程度上依赖主观经验。为得到某些信息,不得不停业盘点,既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又影响了正常的商业经营活动,给超市造成重大的损失,从传统的商业转变为当今商业发展是必然的。电子数据交换(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EDI)作为现代计算机技术和远程通信技术为一体的高科技产物,已经成为经济交往中必不可少的手段与工具,被应用到经济的各个领域,为竞争经济领域的主动权,企业界和商业界人士都积极采用EDI来改善生产和流通领域的环境,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从国外EDI的产生及发展来看,连锁零售超市对电子数据交换(EDI)的需求是促使电子数据交换(EDI)产生和迅速发展的一个主要推动力。

连锁超市正面临激烈的竞争,连锁超市迫切需要通过缩短库存周转时间、降低库存成本、优化供应链管理来增强竞争力,而传统订货模式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每天大约产生大量订单;需要公司许多名采购员处理与供应商之间的信息交流;供应商对订单的反应速度需要一至两天(从收到订单交货开始);由于信息失误,供应商对订单产生误解,并增加采购成本;造成商品脱销、库存增加。而连锁零售业采用电子数据交换(EDI)后商场与供应商之间可以通过电子数据交换(EDI)来进行订单、发票等商业单据的交换,至少可以在以下几个方

面给商场带来收益:所有订单自动发给供货商,不需人为干预;订单不需要再输出为纸面格式;错误率几乎为零;供货商可以及时了解订单的执行情况、产品的销售和库存情况,增强商场竞争力。

(三)、全球定位系统(GPS)

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简称GPS),在超市配送中也占据着一定的地位,越来越多的企业在超市配送中使用GPS。

GPS在超市配送中的作用:

1、GPS车辆监控系统可以提高配送中心信息化程度、优化管理运作机制、提高管理效率优化企业资源配置;

2、降低企业成本、提高服务水平;

3、GPS车辆监控系统使管理更科学、更合理、更透明、更轻松高效;

4、提升企业形象 提高超市的市场竞争力;

5、GPS车辆监控系统为现代物流管理提供了强大有效的工具,是现代化物流发展的必然趋势。

同时目前的GPS具有相当强的防盗反劫功能。当遭遇劫匪时,司机只需按下报警开关,中心将会及时进入处警状态;同时司机还可以通过手机对车辆进行断油断电处理,迫使劫犯放弃抢劫计划,保证了人身及财产的安全。另外, 通过GPS的超速统计功能,可以大大加强驾驶员的行车安全性,最大可能的减少车辆因超速而引发的交通事故和爆胎率,从而做到安全快捷的将货物运送到指定地点。

物流信息技术在超市经营中的应用以沃尔玛为例:

1970年沃尔玛还不是一个很大的公司,跟信息化、自动化这个概念几乎沾不上边,唯一拥有的处理系统就是底帐和铅笔。拥有10个超市和3个大型仓库,营业额仅有2.3亿。但正是那时沃尔玛投资3000万美元建立全国的零售体系,愿意拿出营业额15%左右的投资进行信息化建设。从此以后,沃尔玛在每轮零售IT系统的投资中,都比竞争对手下手更早、力度更大。先进的信息系统投资使沃尔玛显著降低成本,大幅提高资本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使它的信息技术水平往往领先同行5至10年,注定了它未来的成功。尽管物流信息技术并不是沃尔玛取得成功的充分条件,但它却是沃尔玛成功的必要条件。信息技术的投资强化了企业核心价值,保证了沃尔玛的竞争优势。

条码技术的应用分析 篇6

【关键词】信息技术;虚拟机技术;网络教学;数据保护

【中图分类号】C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3-0300-02

信息技术课特别强调学习者对实用性技术的掌握,学生在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通过理论知识来指导实践过程中的计算机操作和维护,因此这门学科格外讲究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训练和科目安排,这样在实践中得来的经验和技能才是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完成计算机教学目标的关键。不过由于很多学校和教育机构的资金有限,难以支撑庞大的硬件建设开支,无法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来进行实用技能培训,导致多数课程的教学效果差强人意,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导致信息技术实用性人才选拔困难。

一、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现状

高中生处于学习生涯的转折点,面临着高考的压力与机遇,无论学校还是学生个人都会把考试科目作为重点学习对象进行攻关,在相当程度上就忽视了信息技术课程这类边缘学科的掌握。既然是边缘学科,对学生考试成绩和升学率影响不大,自然不会成为学校下大力度投入资金和人力资源进行巩固的学科,至少跟其他主要学科相比较,信息技术学科的师资力量投入和师生群体对此的重视程度都是非常低的。这就导致学校在信息技术课程方面教学力量的薄弱,加上多数学校的师资力量和设备资源根本就不能满足学生们普遍学习该课程的需要,况且这为数不多的教师队伍还要分散精力到教学设备的维修护理工作中,教学精力和资源极其分散,学生们很难受到合格的专业化教育;而且学生们本身对于本学科也存在忽视冷淡现象,非但少有认真听课的现象,还经常发生误操作损坏教学设备的情况。这些情况都导致信息技术课程难以有效发挥作用,可谓情况堪忧。

二、虚拟机技术特点

虚拟机技术在众多教育机构中流行,与其鲜明的技术特色关系密切。

(一)运营成本低

虚拟机技术的应用完全通过软件的功能来模拟真实的操作氛围和环境,(虚拟机技术软件的英文名称为VMware Workstation,支持正版。注:软件的具体操作细则和方式暂不讨论)可以有效的减少物理服务器的资源占用,减少教育机构、学校的教学成本,因而在众多学校倍受欢迎。

(二)提高运营效率

虚拟机技术的应用避免了传统教学环节因为要购置设备、雇佣专业人员进行设备维修、调试等一系列工作造成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的过度支出,而且该技术通过虚拟服务器和必要的磁盘文件等就可以产生新的虚拟机,等于无成本扩大教学资源,可以从理论上无限度满足学生需要,让学校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倍增。因此,从各方面来说,虚拟机技术应用都大幅提高了学校的运营效率。

(三)提升服务水平

虚拟机技术应用简单,不必像实体设备那样需要花费大量人力物资源进行维修护理,可以让更多优秀的专业人才把精力转移到学生教学任务上来,这对于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优化学校资源设置,促进学生技术掌握都有积极作用。

(四)提供更高的安全性

由于虚拟机系统的操作都是在数字化虚拟环境中完成,因此即使存在一些操作失误、操作不当或者有危险操作和危险系统入侵,都可以在虚拟机软件的还原作用下进行妥善处理;VMware Workstation的技术人员就可以通过设置快照按钮和还原按钮来实现这一功能。在还原作用下宿主机的软硬件设施和内部信息都可以保留,不会造成信息安全漏洞和信息丢失,安全性更高。

三、虚拟机技术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虚拟机软件既可以通过虚拟数据环境来训练学生的操作任务,达成教学目标,又可以与实际的主机进行连线操作,能够大幅削减学校在购买设备和维修设备上的预算,精简了学校师资队伍,提高了教学效率,让学生们在最大的自由空间大胆学习深入实践,功能之强大应用之广泛让人青睐。

(一)操作系统类操作模拟

信息技术课程最基本的训练科目就是系统操作,但是系统操作中类似系统格式化等操作方式会对计算机信息安全和硬件设施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因此教师们难以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实践理论知识,多数学生只能通过教师的个人演示和讲解来了解,不能亲自操作。“学生讨论”这一环节作为学生们学习知识的沟通互动过程,能够起到促进交流,巩固知识,发现错误,找到解决方案,培养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也让老师在教学中能够抓住重点有所突出强调。操作步骤,缺乏足够的实践锻炼导致很多学生学无所用,知识赋予表面。虚拟机技术的应用可以让学校给学生更大的空间和自由权限来完成一系列计算机操作步骤,真实体验而不会浪费教育资源,降低设备损毁风险,提升了教学效率,能够高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对改善教学成果很有帮助。

(二)网络教学实验模拟

通过《网络基础》课程的设置,我们了解到实践操作在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网络的平民化和普及化也让学生的实际操作能给力成为时代和社会的要求。学生群体迫切需要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网络操作能力,这样的教育教学任务就更显的重要。不过考虑到学生大规模大范围实际操作对设备数量和质量要求较高,而实际操作过程中对设备的消耗和损坏情况也相当严重,学生的实践操作总是难以顺利进行。虚拟机技术的成熟应用,能够搭建虚拟的网络实验室,训练完全仿真的实践操作科目,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从实战经验中获得知识的升华和技能的提升,从而实现该课程实际操作可行性的目标,达到最理想的教育目标。

(三)数据保护与恢复

很多学生群体由于缺乏足够的知识储备和实践操作经验,经常会因为误操作导致计算机内部软硬件损毁和数据信息丢失,造成不可挽回的灾难。时不时出现的病毒软件和黑客攻击现象更是让这种信息安全问题日渐严重。对于这种情况,用户可以尝试使用专业的软件来修复漏洞,恢复丢失的数据。像很多学校都喜欢使用Recover my files 软件进行系统维护和数据修复,Recover my files 专业版 4.66(支持正版)操作简单,用户只需要在虚拟客户系统中随意拷贝一个文件(作为试验,可以任意放入图片、音频、视频文件做内容)到虚拟机的某个盘符中,然后选择这个复制的文件夹进行删除;之后在该软件的操作界面点击开始恢复按钮,选择要恢复的数据类型(文件或驱动器),点击“继续”对磁盘进行扫描修复,在已删除文件列表中找到删掉的文件夹进行恢复操作就可以看到删掉的文件重新恢复。

四、结束语

综合上述内容的介绍我们知道虚拟机技术在信息技术课程上的应用可以解决学校在教育经费、师资队伍、设备维护等方面的困难,同时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广阔安全自由的空间来将课堂上的知识付诸实践操作,从而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促进自主思考,促进该学科知识技能转化为实际可操作的实践技能,让学生们学有所用,学有所得,让教育质量再上一个台阶。

参考文献:

[1].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年总目录[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No.22503:120-168.

[2]何自燃. 中职网络组建实训教学中虚拟机技术应用探索[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v.1020:189.

[3]宣震. 虚拟机技术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No.27104:50-54.

[4]陈万伦. 虚拟机技术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 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07:256+254.

条码技术的应用分析 篇7

1 油藏管理技术的优势和特点

1.1 石油开采当中油藏管理技术的应用优势

油藏管理技术在石油开采当中的应用, 提升了石油开采的效率, 更加高效的利用石油资源。油藏管理技术是石油开采技术的延伸与升级, 综合了石油生产领域的多项技术和措施, 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 进一步发展和扩充石油开采的工作内容, 进一步掌握和分析石油开采的相关数据和资料, 进而得出一套科学、完善的管理方案, 优化管理程序, 紧密联系实践应用, 进而有效提升油藏管理技术水平[1]。

1.2 油藏管理技术的特点

1.2.1 长期持续性

油藏管理是从石油开发、生产和利用可持续的角度出发, 综合掌握石油开采的相关数据和资料, 了解石油开采的具体情况和油田开发的过程, 完善和优化石油开采的流程, 实现系统化的管理。合理、高效的进行石油的开采和使用, 创新管理模式, 促进石油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1.2.2 综合性

油藏管理的内容除了油藏信息之外, 还包括社会、经济、技术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需要综合进行考虑和分析, 以提升石油开采的合理性及石油使用的高效性。根据油田开发和石油开采的实际情况, 得出最科学、合理的油藏管理方案。

2 油藏管理技术在石油开采中的实际应用

2.1 油藏方案和设计方案的优化

优化油藏方案, 是为了进一步提升石油开采技术水平, 提升石油开采工作的效率。分析地质模型, 进而对油藏的实际情况予以具体描述。根据油藏管理计划, 通过历史开发模拟实验, 结合实验结果计算得到的初始数据, 制定开发和管理方案。根据油藏管理方案的优化, 加强了对石油储变的控制, 石油开采技术和开采方式得以改进和升级, 石油生产能力也会得到明显的提升。汇总开法指标, 制定更高的标准和要求, 实时掌握石油生产的动态, 石油开采流程得以优化, 有利于石油采收率的提升, 同时合理控制开采量, 实现石油资源的合理开发, 避免过度开采。

基于油藏方案, 进一步对油藏管理技术和方法进行设计, 在原始油藏记录数据和方法的基础上, 细化油藏管理流程, 完善供电方案。在油藏设计工艺、工程的布置当中, 要充分保证设计结构的的层次性, 做到合理、节约和高效, 设备利用效率需要进一步提升。油田开发的工作人员需要及时获得油田生产配电的反馈数据, 以更好的掌握石油开发和生产的情况, 有效的予以调控, 实现油藏管理技术的全面优化和改进[2]。

2.2 油藏方案的经济评价

油藏方案的经济评价, 是为了保证石油开发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遵循动态经济评价原则, 评价内部财务收益率, 以审查设计方案是否符合标准。原有价格的波动会给石油的开发与生产造成一定的影响, 这是油藏方案设计当中需要直接面对的特殊问题。油藏设计方案要具有应对价格变动风险的能力, 能够作出及时的调整, 重新进行规划。在油藏管理方案的优化和设计当中, 对于不确定的油藏生产因素需要加以考虑, 根据经济评价来进行修正, 在实践当中予以检验, 充分利用各种协同资源的利用, 进而提升油藏工程方案的可行性。

2.3 油藏的动态监测分析

油藏管理方案及石油开发方案都是建立在资料数据之上而获得的。由于静态分析所得数据和资料不够全面, 在很大程上会影响油藏设计和开发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加强油藏的动态监测分析, 了解油藏技术在石油开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需要予以完善和改进, 对于油藏设计方案的实施效果进行预估。油藏的动态监测和分析, 是为了更加及时对油藏开采过程中的出现的问题予以补救, 使油藏工程的进行达到预期目标。在动态监测和分析当中, 生产数据和生产记录在不断的完善, 分析动态曲线, 进而对油藏开采策略进行改进, 所投入生产与设计方案预期相符合, 进而提升保证石油生产的质量[3]。

3 结语

石油开采技术中油藏管理技术的应用, 对石油工业生产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充分发挥其长期持续性、综合性和集约性的优势特点, 有利于石油采收率的提高, 石油开采技术得以进一步改进和升级, 提升了石油资源的利用率。油藏开发与设计方案得以优化, 加强油藏的动态监测分析, 使开采策略更加高效、合理, 提升了油藏工程方案的可行性。油藏管理技术水平的提高, 对我国石油产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姜俊峰.有关石油开采技术中油藏管理技术的应用探究[J].科技展望, 2015, 13:143.

[2]赵光辉.浅析中国石油开采技术以及一些技术在石油开采中的应用[J].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3, 09:100~101.

热分析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篇8

热分析技术在药品研发和质量控制中主要应用方法有:①差热分析法(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 DTA);②差示扫描量热法(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ntry, DSC);③热重分析法(thermogravimetry, TGA)。

1 热分析技术在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在药品质量控制中,药品质量控制的主要技术指标有:熔点、纯度、多晶态、结晶水和吸附水;如何准确快速得到这些数据是质量控制不可缺少的工作。将热分析技术中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热重分析法(TGA)联合使用可准确测定上述技术指标,并将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便可对药品生产过程的质量进行有效控制。

1.1 熔点的测定

在药品分析中,熔点是衡量药物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6]。可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法进行测定,该法可准确测试出药物的熔点,并区分出该药物熔融是否分解,换句话说:可准确测试出该药品经熔融后,其熔点温度和分解温度。该法和毛细管测定法相比,可对样品进行准确快速的判断。

1.2 纯度测定

测定药物纯度的方法有多种,如紫外、红外光谱、旋光、高效液相色谱、相溶度分析等。而热分析方法则有其优越性,因它操作简单,分析速率快,一般一天内即可完成,而且取样量也极少,如样品纯度在99%左右,测定纯度的准确性可在士0.1%以内[7]。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试是根据范德霍夫方程而来,即药品熔点的下降与杂质存在的克分子分数成正比。采用逐步加热程序技术(step heating programming technique)可扩大测定范围简化测定过程并缩短测定时间[6]。当物质中有微量杂质存在时,其熔点将会降低,同时熔程变宽,可同时测定出样品与标样DSC曲线,通过DSC曲线来确定药物的纯度。注意该方法适用的前提是:样品杂质含量低于5mol%,而且样品与杂质之间形成共熔体。比如:非那西汀(乙酰对氨苯乙醚)样品的纯度分析。先分别对纯度为99.7%和98%的样品以及未知样品进行测试,并绘制出三条DSC曲线,然后依照范德霍夫方程方程,即可求得未知非那西汀样品的纯度。

1.3 多晶态分析

固态药物一般都存在多种晶型,不同晶型的药物在溶解速率、生物利用度和药效上的差别非常大。一般情况下, 高温稳定的晶型的溶解速率较低温稳定的晶型快,容易吸收,药效明显。因此,在制药中尽量使用高温稳定的晶型或者无定形态药物。但这种状态的药物一般处于亚稳态,它们会向更稳定的晶型转化[5]。药品的多晶现象研究对药物的药理、生物可利用率、有效寿命等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药物的多晶态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即相同化学成分的物质存在多种不同的晶态。这些晶态中只有部分晶态才具有治疗作用。在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进行测试熔点过程中,由于存在多晶现象,可能存在多个熔点。一般来说:在热力学上稳定性较差的晶型往往具有较低的熔点;同时不同晶型的药品,其溶解和被吸收性能会有明显的差异,因此可以通过控制晶型及该种晶型所占比例来控制药物的存放时间、释放时间及有效作用时间。随着药品存放时间的增加,有些易溶解的晶型会逐渐转化为难溶解的晶型,从而改变药物配方的药物活性。在区别药物的晶型方面,和红外分光光度法和X-射线衍射法相比,差示扫描量热法(DSC)不仅可通过准确地测量多种晶型的熔点及熔融热来区别同一药物的不同晶型,而且还可提供其热力学变化过程,发现各晶型的单变或互变现象(晶型转变),为选择转晶条件提供依据[6]。比如:利培酮(Risperidone Janssen)晶形Ⅰ(药用)和晶形Ⅱ(控制)的分析,准确称取样品约3 mg,根据热分析法(中国药典附录VⅢQ)测定,记录DSC曲线。其参数:起始温度为50 ℃;升温速度为10 ℃/min;终止温度为210 ℃;气体流量(N2)为30 mL/min;分别在150~210 ℃的DSC曲线上分别量取晶型I和晶形Ⅱ的吸热峰面积(174 ℃和165 ℃),通过电脑软件直接读出出晶型Ⅱ的含量。

1.4 结晶水和吸附水的测定

检查原药和药品的湿度的常用方法是干燥失重法。用热重分析法比干燥失重法测定速度更快,样品用量少,特别适宜较贵重的药物或在空气中易氧化的药物的湿度的测定[4]。采用热重分析法来确定药物分子中有无结晶水和结晶水的个数,和卡氏水份测定法相比,热重分析法可准确区分出是结晶水还是吸附水[6]。比如:准确称取5~15 mg盐酸特比萘芬样品置样品盘中,放于热天平上,准确称定,在氮气流速45 mL/min条件下,加热,升温速率20 ℃/min,至220 ℃,记录热分析曲线,以同样条件记录基线,计算室温到125 ℃下样品的减失重量。

2 中药鉴定真伪中的应用

中药( Chinese materia medica )是指在中医药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下用于防治疾病和医疗保健的药物,包括中药材、饮片、复方及其制剂。由于中药为天然药物,其真品和伪品在外观和化学性质上差别很小。再加上一种药有多种来源,其形态相似,容易造成误采、误收、误种、误用;导致以假充真或冒名顶替;另外还有人为制造伪品等原因,都会导致外观相似的几种药物容易混淆。如果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可以快速准确的解决这个问题,热分析法是采用真品有与伪品有不同的热分析曲线来进行鉴别[8]。比如文献[9]中采用熊胆的DSC 曲线,并与鸡胆、鸭胆、猪胆等的热分析曲线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熊胆的DSC 曲线和其他的胆囊的DSC 曲线有明显的区别。文献[10]中,通过不同产地贝母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实验以及同一类别不同采集时间和伪品的DSC曲线图谱,进行比较,其图谱的峰形、吸收热和放热数据都有所不同,和传统的基因复制法相比较,具有简便快速和费用低等优点。

3药物成分的定量分析及原辅料之间相互作用

在热分析法中, 由于DSC和DTA所测定的热力学参数主要是热焓的变化,TG法是基于测定质量的变化。热焓或质量的变化与样品中物质的量成正比,因此可对药物中的主要成分作出定性和定量的检测[3]。如药物成分的鉴定、干燥后的损失、灰分和药物含量的测定、微生物化验等。常见热分析技术如DTA、DSC和TG法都可进行上述内容的测定。如通过比较药剂配方与实际标准化合物的DTA、TG、DTG曲线上峰的温度、面积和形状,可以很便利地鉴定药物中组分的含量,对高含量药物的定量分析更方便[7]。药物中的主要成分的含量基本可以从TG曲线估算出,而DTG曲线能把主要成分和其他成分的热分解过程区别开。除了TG法以外,DTA和DSC也可提供有助于药物鉴别的。

当药物进入人体后,会产生各种各样反应,该反应过程既有物理的、也有化学的;实际上该反应过程就是其热焓值的变化。目前,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准确测试出药物在不同条件下热焓值的变化过程来了解药物的熔化特性、药物晶型和药物纯度的定量分析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 同时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了解药物中原辅料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观查原辅料混合前后的差热曲线、熔融峰和分解峰的峰面积变化来判断是否有化学反应发生。

4 结 语

热分析技术因其操作简便、测量快、样品不需处理和费用低等特点,在药物分析领域中已广泛应用,随着热分析技术的发展和虚拟仪器技术以及微机数据库的建立,它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范围将不断扩大,目前,各种联用技术(如热红或热质联用)的开发和使用更加推动在药学领域的应用并取得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余增.热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1-100.

[2]陈镜泓,李传儒.热分析及其应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1-4.

[3]南京药学院药剂教研组.药剂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1-100.

[4]唐万军,陈栋华,张健,等.热分析技术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J].化学研究与应用,2001,13(1):16-20.

[5]刘义,董家新,陈静,等.热分析法在药物研究中应用的新进展[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5(1):1-6.

[6]刘晓晴,张罗红,李波.热分析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进展[J].华西药学杂志,1999,14(3):177-179.

[7]周传佩,刘义,沈雪松,等.热分析技术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J].分析科学学报,2001,17(5):430-437.

[8]陈永顺,杜士明.热分析法在药学领域中的应用进展[J].中国药房,2005,16(20):1583-1584.

[9]陈栋华,黄艳,刘运英.差热扫描亮热法在熊胆真伪鉴别中的应用[J].中国药学杂志,1994,29(8):457.

地籍测量技术的分析及应用 篇9

关键词:地籍测量,控制测量,界址点坐标,GPS测量

对地籍测量质量产生重要影响的要素是地籍控制点的精度,因此以提升控制点精度为总体思路发展出了多种形式的测量设备和技术,其中取得广泛应用的有三角网、导线网、界址点坐标测量、GPS静态测量、GPS-RTK测量等方式。随着全球定位系统的发展,地籍测量技术不断朝着精细化、规模化和立体化的方向迈进,推动了国土管控领域的变革。

1 控制测量法及其应用

控制测量法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测量方式,尤其是在城市建成区域以及隐蔽区域的测量中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导线测量是控制测量法中的经典方法,目前仍应用于多数城镇的地籍测量。导线地籍测量需要在每个布设点测得水平维度的垂直角、折角和斜距,并要注意对测量主站各项条件如温度、气压和觇高等进行严格的观测和控制,在此基础上通过算法改正获得待求值。不同等级精度的测量要求对仪器的测角、侧边精度范围进行规范,这样能够有效保证最弱点的中误差。对导线测量精度能够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有观测条件、设备系数误差和测量人员专业技能。因此,为了保证测量质量,要从这三个方面入手减少不必要的误差。

应用导线测量具有多方面的优势,该测量方式的相对精度高、检测条件多样,因此可以有效规避测量中出现的粗差干扰。导线测量布控具有极高的灵活性,在进行实际测量时,只需要保证两个相邻的布设点具有良好的通视,即可实施高精度测量。在城市大范围建筑区具有很好的适应性,而多数地籍测量方式在城镇隐蔽区和建成区不具有这样的优势。此外,这种技术支持三角高程测量,能够实现高程同步传递,极大地提升了测量效率。

由于受作业方式的制约,导线测量也具有一定的缺陷,例如观测要素较多,并且这种方式控制能力小,尤其是当导线长度超出可控范围时,测量精度往往受到极大的影响。实施导线测量需要分级布网,并进行逐级加密,因此对网形结构具有较为严格的要求。相比于GPS-RTK测量方式,导线测量需要的人力较多,并且作业进程相对缓慢。

2 界址点坐标法及其应用

界址点通常作为标记权属界线的特征点,对其进行科学的标定能够完成对测量宗地永久性的矢量保存。由于地籍测量特别是城市地籍密度较大,不但对城市、建制镇等建成区的土地归属权具有重要影响,同时其涉及范围还涵盖了城镇之外的工矿企业用地,因此对界址点标定的精度要求非常严格。

在运用界址点坐标法进行地籍测量时,必须正确划分界址点的精度等级。不同时期的界址点受到当时测量技术的限制会表现出不同的精度等级,而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为了提升测量的规范性,必须将界址点点位和实测位置的误差缩小到10 cm之内,并将该实测位置归附于界址点。目前应用于城区地籍测量的界址点有三种级别,处于一级范畴之内的界址点与邻近基本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基本保持在2 cm以内,第二级别的界址点点位中误差在5 cm范围内,第三级别的界址点点位中误差在10 cm以内。而在隐蔽区域的地籍测量中,界址点的精度级别可以有相应的调整,例如隐秘区域的一级界址点误差可以放宽至7.5 cm。

运用界址点坐标法测量地籍有多种方式,较为广泛的方式是极坐标标定法,但是由于测定区域地形的复杂程度不同,还需要根据买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标定方法。本文着重介绍在城镇地籍测量中最常用的一种距离交会法。

先测得A,B两点与界址点P的距离S2,S1,界址点精度与起始误差M起和观测误差M侧具有重要关系。如图1所示。

交会点P的坐标可以表示如下:

可以测得界址点P的中误差为:

从公式(1)中可以看出,如果交会角为90°时,观测精度能够达到峰值。由于测量距离比较短,ms就会变小,其值能够控制在1.5 cm以内,ms取值1.5 cm时,可以根据γ值以及不同的交会点计算出中误差。

3 GPS测量方法及其应用

全球定位系统(GPS)是目前用于空间测量的最先进技术,在移动导航、工程施工、国防建设、遥感技术等方面取得了极佳的表现。将GPS技术应用于地籍测量能够有效提升测量效率和应用范围,确保高质量地完成测定任务。传统的地籍测量方式通常需要用到大量人力、物力,并且测量范围不够大,经常受到外界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GPS测定技术有效改变了这一现状,目前在高标准地籍测量中应用最广泛的是GPS测量技术。按照作业模式可以分为常规静态相对定位、快速静态定位和GPS-RTK实时动态定位。

GPS地籍测量技术具有较为规范的操作流程,首先要对测定区域进行平面测量,建立基本的控制网。通常使用静态测量技术并根据实际测量要求和地区状况设定控制网,通过与国家网点联测求得点坐标。根据坐标值可以获得转换参数,以便为RTK测量奠定基础。GPS测定需要建立较高的基准站,并且尽量保证测量站周围拥有开阔的视野,从而有利于卫星信号的接收和电台信号的发射。在完成外业操作后对系统进行调试,保证参数正常,无线电设置和天线高等要处于符合要求的状态。测定之后,将数据转存到内业软件中,通过技术处理得出所需信息。

地籍碎部测定对于技术要求相对较高,传统的逐级加密方式效率较低,运用GPS测量可以通过快速静态模式设置导线。此外,在遇到已知点破坏严重的情况时,也可以运用快速静态模式加密导线,此时应注意将观测时间控制在15 min以上。在布网过程中,首先要考虑起算点的数量能够满足测定要求,并尽量使起算点呈均匀分布。

运用GPS技术进行地籍测定需要做好高标准的控制工作,地籍测量的基础是对测量区域进行控制测量,这也是进行地籍图件和相关地籍数据收集整理的基础环节。GPS测定方式的控制点按照测量次序可以分为两类,分别是基本网和加密网。在城镇已建成地籍的测量时,界址点密度非常大,必须保证网点精度和控制点密度,便于实施界址点标定。如果遇到特殊情况,可以考虑进行次级图根导线加密措施,从而可以从图根点直接获取界址点坐标。此外,还要注意对测定环境的选择,如果作业区受到遮挡,GPS信号会受到干扰,难以保证测量结果精确。此时,可以选择运用全站仪配合的方式进行测量。

4 结束语

综合以上论述可以发现,不同的地籍测量方式各有其适应性,在不同的地形条件下能够发挥出相应的优势,这就促使地籍测量工作人员要对测绘地形进行全面的把握和论证,通过改进测量方式并加强测量技术的抗干扰能力,全面提升地籍测量的质量和效率,实现巨大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李秀龙.探讨无定向导线地籍测量技术[J].科技资讯,2011(13).

软件复用技术的分析与应用 篇10

引入新的软件复用系统也可能存在风险。软件复用是在新项目中使用老项目中的代码的工作。这可能节省软件公司开发新产品的时间, 但也可能浪费时间, 这一切都取决于代码如何复用和使用的复用工具。复用代码的开发员必须很好地了解代码能做什么, 怎么做和为什么必须复用。许多代码在编写的过程中没有考虑在以后的项目中能否使用, 因此很难打破旧代码的单一功能, 而编写的复用代码需要包含更好的软件文档和描述性的变量名。大多数开发员从老项目中复制代码并粘贴到自己的项目中, 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实现代码复用的方式。代码复用期间使用的工具也是影响花在寻找所需代码的时间多少的重要因素。

1 软件复用理论

1.1 软件复用的概念

目前, 对于软件复用还没有一个形式化的概念, 许多研究人员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对软件复用这个概念作了说明。Biggerstaff和Ritcoher认为软件复用是在新的开发项目中使用以前已获得的概念和对象。Tracz认为软件具有事先性, 复用特别为复用目的而设计的软件过程, 而把使用不是特别为复用目的的设计的软件称为软件挽救。Gambhir把在多个应用中使用相同的构件称作软件复用, 不区分软件复用和软件挽救之间的区别。

软件复用是一个系统到另一个系统的各种知识的重新应用, 为了减少开发和维护成本的新的系统。可利用的现有软件成分即复用成分是软件复用的核心。

1.2 软件复用的讨论

Mcilroy于1968年首次提出了软件复用的概念, 从那以后就不断地被讨论和运用。软件复用的想法是好的, 但是实现起来却是困难的, 主要是由于软件复用在软件开发中实现的复杂性。Krueger在他的研究中提出了为什么软件复用从来没有成为一个标准的软件工程方法的原因。Larsen提出了大量有关老项目投入新项目的复用部分, 这是首次展现软件复用的前景。Tabatabai在他的文章中介绍了关于软件复用更具体的问题和项目, 如在编译器中复用代码。

1.3 软件复用的优点

软件复用可以让开发公司受益良多。例如, 当在一个项目中需要一个公共函数时, 开发人员可以导入经过测试的能正常工作的这个函数。当开发一个新的系列产品时这是特别好的方法。

软件复用的主要优点:

1) 增加可靠性:以前使用的软件往往缺陷更少。

2) 减少过程风险:构建一个新的组件可能比复用现有的组件更容易失败。

3) 提高互操作性:通过使用同一个接口的实现, 系统将更为有效地实现与其它系统之间的互操作。

4) 促进标准遵循:复用组件可以促进开发员遵循软件的开发标准, 提高组件的可用性。

5) 支持快速原型:可以快速构造出系统可操作的模型, 以获得用户对系统功能的反馈。

1.4 软件复用的缺点

Stephen在他的《Quality Impacts of Clandestine Common Coupling》一书中描述了软件复用的危险性。他们通过对跟踪耦合和整个Linux内核的代码复用的研究, 表明同一个模块在许多版本中被不做更改地广泛使用。示例表明代码复用为什么会威胁到另一个项目:“假设程序员负责开发和维护一个模块M, 如果意识到常见耦合的不良影响, 那么他会想尽一切办法来减少模块M和产品其它部分之间的耦合。即使程序员不会以任何方式改变模块M, 开发另一模块的程序员的后续更改也会增加模块M和产品其它部分的耦合。”

在他们的介绍中描述了许多关于耦合的问题, “虽然所有类型的耦合在设计时是有用的, 但是也证明某些类型的耦合可能引起软件存在更大的故障。人们普遍认为, 一些耦合类型应该限制使用”。

软件复用的主要缺点:

1) 增加维护成本:复用组件的外部更改可能会迫使改变复用软件;更改一个复用组件比自定义一个组件难。

2) 缺乏工具支持:维护复用组件的目录和寻找组件的支持较少;开发工具不能较好地支持复用组件的开发。

3) 非我发明综合症:许多软件工程师更倾向于重写一个组件而不是复用别人开发的组件。

4) 复用的障碍:一个软件开发人员只会寻找一个他期望最合适的可复用的组件;寻找他能辨认的提供了解决方案的组件;只会用他能够理解的组件;如果组件能够解决最紧要的问题它才能被成功使用;只有开发人员在初期认为所有步骤是成功的复用过程才会开始。

5) 复用适用于许多通用组件, 但是不适用域名具体的组件。

2 案例实施与分析

2.1 研究目的

软件复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如何使开发人员很容易地寻找到他们所需要的特定代码, 并根据客户的要求来完善它。

本文的目的是识别并尝试解决软件复用的缺陷。软件复用的想法已经存在几十年了, 但尚未挖掘出它的全部潜力。由于没有软件复用的标准工具, 所以本文试图通过实现一个原型来解决软件复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并且处理客户提出的要求。

2.2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由行动研究图来描述, 如图1所示。

在“识别问题/问题调查”阶段, 将识别最关键的问题, 是当前周期中重点关注的对象。在“开展研究”阶段, 将获得解决问题的一个好的方法。“制定行动计划”阶段将包括“修复”第一阶段中确定的问题。“反思和评价行动”阶段, 所做的更改将会评估对问题的修改有多大的影响。

“行动研究可以被视为一个可变的案例研究, 而案例研究员是一个独立的观察者, 一个行动研究者:在系统的实现中是一位参与者, 同时要评估某些干预技术。行动研究员不是一个独立的观察者, 但是一个参与者。”

选择行动研究是因为一个原型是基于采访和文档资料的开发。事实上, 行动研究是一个迭代, 根据新的访谈和发现的文档实现自然更新。每个研究周期将不超过两周, 因为事实上时间是至关重要的。

2.3 案例实施

为了开发出解决软件复用中存在问题的原型, 本文以Reveny公司作为研究对象。Reveny AB公司是Jeeves AB信息系统公司的子公司, 大约20个开发人员, 是一个开发商业系统的软件公司。

在实验过程中, 处理软件复用需要一个解决方案, 使设计的原型能够帮助Reveny公司管理代码并使他们的代码很容易搜索到。在构造这个原型时许多因素都要考虑到。原型的实现必须把执行速度和可用性作为主要考虑因素。因为如果程序执行缓慢, 很难使用, 就没有人会用它, 使得实现变得冗余, 而且不能解决问题。代码还应该易于维护。因此一个好的设计很有必要, 代码良好的层次结构使得扩展起来也更容易。

原型以这样一种方式工作:开发人员通过某些关键字搜索一个指定的文件夹, 文件列表包含这些关键字。在分析特定的文件后, 开发人员可以看到他正在寻找的代码片段。所有的代码存储在同一个地方——代码库, 它可以使所有的开发人员拥有最新的文件。原型的目的是使开发人员的工作更容易, 让他们通过访问代码, 找到他们所要寻找的功能。代码库可以设置, 但它的本质是在一个地方存储所有代码, 使其可以让每个需要访问的人访问它。设计原型的时候, 时间和可用性是两个主要因素。原型的第一个版本需要许多时间来显示文件和文件夹。时间的问题通过文件和文件夹数量的算法来解决。

2.4 案例分析

解决软件复用存在的问题相当简单的办法是设置一个SVN (Subversion) 服务器, 这能够使利用版本处理问题变得可能。由于目前的原型没有SVN功能, 迫使Reveny公司让所有开发人员在安装SVN客户机的系统上工作。解决这个问题的另一种方式是将代码存储在一个服务器上, 让开发人员通过磁盘共享进行访问, 这使得原型的使用非常容易, 但是没有版本处理问题的优势。

现在, 这个原型用c#语言开发。如果Reveny公司未来开发这个系统, 它必须包含一个针对文件夹库的“active directory listener”的功能, 通知其他的客户机轮流更新资源库。CVS (Concurrent Versions System) 系统已经实现的功能可以提醒开发员, 如果要添加新文件他必须把新文件提交到资源库。

3 结束语

虽然已经有很多关于代码复用的讨论, 但是仍然没有通用的工具或过程应用于代码复用方面。一个正常工作的软件复用工具能够让开发公司受益:使开发人员在单位时间内能够产生更多的代码;确保插入的代码能正常工作;节省开发人员调试和测试的时间;创建一个代码存储的标准过程;如果使用, 开发公司可以获取版本修订的好处。

参考文献

[1]Krueger C W.Software Reuse[J].ACM Computing Surveys, 1991, 41 (2) .

[2]郑明春, 张家重, 王岩冰.关于软件复用[J].计算机科学, 1994, 21 (4) .

[3]陈东升.软件复用技术研究[J].硅谷, 2008 (18) .

桥梁桩基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 篇11

关键词:桥梁桩基;施工技术;应用

引 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建设的需要,公路桥梁事业也突飞猛进,实现公路桥梁的多样化和标准化是最终追求,并在此基础上采用经济使用的工程设计,不断总结经验的施工基础上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和质量,最终实现公路桥梁的建设水平满足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实现高标准、高质量的建桥目标。

1 准备阶段施工要点

1.1 场地平整

场地位于旱地时,清除现场杂物,硬化场地。场地位于浅水时,采用筑岛法(引桥),场地位于深水时,采用钢管桩施工平台法(主桥)。平台必须平整,连接牢固。

1.2 桩位测量

在平整好的场地上测定桩位,用方木桩准确标识各桩位的中心及标高,同时埋设护桩。护桩埋设方法:在桩中心向外大于桩径50cm均匀分布三个并量出距离,护桩顶要与地面相平,并用砂浆固定牢固,做出明显标记。深水桩基的定位由钢护筒定位架固定。

1.3 埋设护筒

护筒采用钢护筒,水上主墩钢护筒用12mm厚钢板卷制,在顶部和底部用12mm钢板加固,直径2.5m的钢护筒用14mm厚钢板卷制,其余则用10mm厚钢板卷制。护筒内径大于钻头直径20~40cm,护筒高视土质而定,最小不小于2m。安置时,高出最高施工水位或地下水位1.5~2.0m。旱墩护筒周围50cm范围内黏土夯实,深度至护筒底,并用稳定护筒内水头的措施。护筒的埋设位置必须保证其中心与桩位中心的偏差不超过50mm,并应注意两节护筒的连接质量,护筒埋深为2~4m,水上主墩护筒应沉入局部冲刷线以下不小于1.0~1.5m。

1.4 钻孔泥浆

在开钻前,应选择和备足良好的造浆黏土或膨润土,科学选料配制,泥浆比重1.1~1.2,一般地层泥浆粘度为16~22Pa·s。含砂率必须小于2%。钻孔时泥浆需要不断的循环和净化,故在施工前应对泥浆的循环和净化做适当布置,设置好制浆池、储浆池、沉淀池,并用循环槽连接。

2 挖孔桩施工技术分析

做好一切施工准备以后,应该对钻孔施工设备进行检修,并且准备易损件的备件,也要综合布置施工道路、用水管路以及电力线路等。钻机开动之前,应固定好钻机设备的底座并保证其平衡稳定,钻机的固定支架应处于施工平面,不应压制护筒。对于采用冲(抓)钻具的钻架必须用缆绳或斜撑予以加固。回旋转钻机就位必须用水准尺校核,保证钻机起重滑轮、转盘中心、护筒中心在一条垂直线上,偏差不得大于2cm。钻机行进过程中,应实时核对测量钻孔的中心度,防止出现移位。而且钻机的行进速度应根据施工地质情况进行控制,要定时观察孔内情况,以保证护筒内的水位标准满足施工要求

2.1 桩身钢筋工程的技术分析

钢筋笼的长度与孔的深度以及施工技术要求有关,钢筋骨架应具备足够的刚度以及稳定性,以保证钢筋骨架主体结构不松散。一般来说,钢筋笼的主筋采用搭接焊,钢筋笼加长则采用氩弧焊,为保证焊接质量的刚度需要保证焊接接头的冷却温度不低于5℃。钢筋笼在检验合格并加固后方可入孔,入孔后需进行校正,使其中心与轴线相吻合。钢筋笼一般为现场加工,钢筋笼需按照设计图纸的技术要求规范进行制作。Ⅰ、Ⅱ级钢分别采用E43、E50焊条,而且焊缝的长度以及高度也需要满足相应的技术标准。纵横钢筋的接头处焊牢并保证强度,同一截面钢筋搭接面积不得超过总面积的一半。为控制保护层,需在钢筋骨架外侧设置定位加强筋,将定位钢筋焊接在骨架主筋上,数量每1.0~1.5m一个,不少于4个。

2.2 钢筋的加工工艺

首先,将钢筋调直,并将钢筋表面的杂物、污渍清除干净。钢筋的用量以及加工规范应严格按照施工图纸的要求。施工人员应认真计算钢筋的下料长度并预留余量。钢筋打弯处应为平滑的曲线,且要求曲率直径大于钢筋直径的10倍;钢筋末端弯钩的净空直径应大于钢筋直径的2.5倍;钢筋弯曲点不能出现裂纹,不允许Ⅱ级钢筋出现回弯;弯曲钢筋的技术偏差为;钢筋长度偏差为±10mm,钢筋起弯点的位移偏差不超过20mm,箍筋边长为±5mm。平直钢筋的长度允许偏差为±10mm。

2.3 钢筋的焊接工艺

钢筋焊接主要采用搭接焊。其技术要求为:①钢筋接头、帮条、焊缝等长度尺寸應满足图纸要求。②保证搭接钢筋轴线一致,搭接接头钢筋端部应进行预弯。③焊缝高度要求不得小于4mm,且不小于0.3d。焊缝宽度不小于8mm,且不小于0.7d。④搭接焊时,被焊钢筋与帮条间存在两个焊点,焊缝的定位点与帮条端部或搭接位置的节距应大于20mm。

3 桥梁桩基工程施工技术控制分析

3.1 注重施工技术控制管理体系的完善与落实

为了保障桥梁桩基工程施工技术控制目标,在工程中标后施工企业应对原有技术控制管理体系进行分析。同时对比中标工程的实际情况以及工程设计技术文件。结合工程技术特点对原有技术控制管理体系进行补充及完善。以针对工程实际情况、针对工程技术控制需求的技术控制管理体系指导桥梁桩基工程技术控制工作。

3.2 桥梁桩基施工过程的技术控制分析

近年来我国桥梁工程的增加、施工企业的经验积累以及成孔技术的成熟为保障桥梁桩基成孔质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在桩基施工中仍要加强技术控制与管理。从钻机选择、钻头选择入手,以测量放样、护筒埋设等技术控制保障施工质量。根据桥梁桩基所在地的地质情况选择钻机及钻头。对与过粘土层、红粘土等地质情况应选用回旋钻机。对于岩层地质则选择冲击钻机进行钻孔。通过针对地质情况的钻机选择,为保障工程施工技术参数要求奠定基础。做好钻机选择后应以三角闭合导线控制网对水准基点进行技术复核与控制。并采用坐标法测定台墩中线以及桩位。针对桥梁桩基测量放线需求强化测量放线技术复核以及数据观测,保障装机位置复核设计要求。

在做好上述技术控制后还需要加强护筒埋设过程的技术控制。根据技术要求对护筒埋设以及回填密实度等技术参数进行控制,以此保障护筒埋设施工质量。

3.3 强化施工过程中技术控制要点的监督与执行

为了确保桥梁桩基工程技术控制目标的实现,在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控制要点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在桥梁桩基工程施工过程中还应通过现场技术人员、质量监控人员的有效监控确保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控制要点得到有效监控。在每项工程开工前组织施工技术人员、设备操作人员等进行技术讨论。以工艺卡为基础对施工过程中的各技术参数进行详细的讲解。以施工人员技术水平的提高为基础、以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的监控与指导为重点,实现桥梁桩基工程技术控制目标。

4 结 语

桩基是桥梁结构的基础部分,在进行设计的时候,要综合各方面因素才能保证桩基的科学性及合理性,从而保证桥梁建设的安全可靠,实现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目的。以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技术参数,对技术控制要点进行监督,保障桥梁施工质量,实现我国桥梁建设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宋伟.公路工程桥梁桩基施工技术管理的分析[J].路桥工程施工,2010,6.

分析道桥结构加固技术的应用 篇12

1 我国现有的桥梁会出现的情况一般分为以下几类:

在道路桥梁工程中, 为了改进工程的质量, 一般就是对已经施工完成的道路进行科学合理的后期处理以及使得桥梁结构可以恢复到原先的结构功能, 同时可以增加道路桥梁的运输能力。 这样, 在道路投入使用之后, 在增加道路质量的同时却也产生的一些道路维修以及加固的问题。

1.1 根据测得的数据分析时, 各项指标都是属于正常范围, 但是, 在建筑前期的要求较低, 使得所设计施工的道路桥梁的质量不是很高, 不能以一个很长的周期进行运作, 在交通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 这种道路桥梁不能很好地和快速发展的交通业进行相匹配, 要定期的对这些道路进行维护和翻修。

1.2 在道路的设计以及建造时, 严格遵守规章进行施工, 但是因为在后期的处理及投入使用之后, 由于外界的特殊环境。 对于这种现象, 就需要对桥梁进行改造, 使得其荷载力可以符合要求, 进行适当的加固, 使其更好的投入到运输中。

1.3 道路桥梁施工完成之后, 投入使用以后, 随着时间的推移, 道路因为外界的环境的影响, 逐渐的开始被风化, 其内部结构也是不能和原来的一样了, 在这种情况下, 就需要对其进行适当的加固处理, 使其可以重现原来的作用。

2 一般道路桥梁采用的加固方式。

2.1 首先一种叫做碳纤维加固方法。 近几年的道路桥梁设计及建造时, 通常都是采用此种方法进行工程的加固。 这种方法最大的特点就是刚性强, 还可以有效的防水, 在施工的时候也是十分便利, 同时不会对道路外形造成影响。对原装的一些装饰也不会造成影响。其工作原理就是在常温情况下, 采用具有一个方向的碳纤维组织, 采用环氧树脂胶使得和混凝土进行沾合, 使其紧密的在物体结构表面有效的贴合。 从而形成一个整体, 就可以共同承担作用力了。 此技术可以有效的提高工程的质量, 很好的代替了以往技术中出现的问题, 更好的服务于现代交通运输。

2.2 第二种就是粘钢加固技术。 在建筑进行施工的时候, 此技术时被大量进行使用的。 它一般采用沾合性较好的材料使得将钢板等物质有效的沾合到混凝土的表层, 通过此方法就可以很好的对工程的结构的硬度得到改进和补充。 采用此方法的目的就是使得粘钢加固技术的很多特点得到最大化。 此技术的显著特点有:2.2.1 速度快。 在工程的进程中, 合理使用此方法就可以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可以使得工程进行的速度得到最大的提升。 还有就是可以保证在工程部停产以及不停工的情况下继续得以生产。2.2.2 被使用周期久。在根据多年的现状以及采集的数据分析, 现在的工程要求很高。 采用此技术不仅可以很好的实现桥梁的加固, 同时可以满足工程中的各项要求, 采用这种技术, 经过长时间的积累以及实验得到, 这种技术值得被用于工程的施工。 通过实际例子的总结得到, 这种方法是安全可行的, 值得推广。 2.2.3 便于施工和微处理。 与其他的施工建筑进行对比, 粘钢加固技术可以使得工程变得简单易行, 同时还使得工程在安全的环境下进行。 此方式不会对建筑物的外形造成损伤。 在施工的时候, 工作人员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和措施进行各种材料之间的沾合, 大大的增加了此技术的使用率, 可以更好的对工程进行服务。

2.3 化学植筋技术进行加固。在工程进行的途中, 采用非物理即化学的方式对桥梁进行加固, 利用化学物质提高沾合剂的粘性, 使得钢筋结构与混凝土可以更好的进行沾合。 在进行有效沾合的同时提高了桥梁的握固力, 使得桥梁可以更好的适应高强度的工作。 再有就是在技术的使用过程中, 使得桥梁的密闭性和防水性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减少了过程施工途中的桥梁漏水现象。

2.4 在桥梁的设计施工时增加桥梁的横向联系。 这种技术在施工进行德尔时候, 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 对桥梁所受的压力进行适当的处理, 有效的对桥梁表面承受的压力进行抵销, 减低桥梁的承载力。 一般的这种方法适用于工程的工资性截面的桥梁的加固。

2.5 用混凝土对桥梁进行喷注。混凝土的喷注技术在施工进行时, 将喷注混凝土的机器与工程中的材料进行有机的组合, 将混凝土科学合理的, 均匀的喷注到建筑群中需要进行混凝土喷注的地方。 此方法最大的优点就是在喷注混凝土之后, 不需要专门的机器对其进行压扎, 采用空间分布较小的水灰以及同时参杂着三维分布的合成纤维来对建筑进行加固。 有效的提高工程的质量, 提高工程的进行速度。

2.6 环氧树脂低压灌缝技术。在桥梁施工的途中, 会出现一些小小的问题。 比如混凝土的喷洒不均匀, 会出现一些小小的裂纹。 这些部分就是在建设工程中的相对薄弱的部分, 如果对这些地方处理不当, 就会对工程的整体效果造成影响。 在施工的时候就需要对这些部分优先进行处理, 进行加固。 此措施就是采用的环氧树脂对工程施工时出现的裂纹进行沾合, 同时采用碳纤维材料, 采取科学合理的工艺对出现的裂纹进行有效的沾合和加固, 防止裂纹再次出现。 一般的在施工的时候是结合机械的灵活性以及材料的沾合性这两个方面来确保工程的良好质量, 以及道路桥梁的最优的稳定性。 在道路桥梁的防漏方面以及抗腐蚀性方面也是得到了很大的改进和提高。

2.7 在施工的时候, 要科学合理的对结构进行受力的分析。施工的时候, 道路桥梁表面所受力是不一样的, 需要时刻进行检查以及监控。 采用适当的方法, 对结构所受力进行改善。 此技术时再对道路桥梁的附属物件进行改造以及在合适的地方增加或者减少一些附属物件来使得道路桥梁的整体的受力保持一致, 均匀受力。 减少因为受力不均匀而出现的安全问题。 进而提高道路桥梁的整体均衡受力, 增加荷载力。 在施工的时候, 需要严格进行监测, 对道路桥梁的受力进行严谨的分析, 制定科学可行的方案, 通过计算机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 使得工程更好的开展和进行。

最后就是, 在发展新型技术改进道路桥梁问题的同时, 需要对旧的道路桥梁进行定期的适时维护和保养, 进而使得交通更加便利, 使得经济发展更加飞速。

摘要:本文就如何加固道路桥梁问题做一些探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交通方向也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道路桥梁问题更是得到了很大的改进。道路桥梁作为交通运输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 道路桥梁的质量也是影响着交通运输的质量。伴着经济的一天天的发展和改进在道路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也是越来越多。道路桥梁的设计和结构更是成了专业人士的关注的最大关注点。

关键词:桥梁加固,加固方法,加固方案,加固效果

参考文献

[1]邱洪林, 姜裕.碳纤维织物补强加固混凝土结构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1 (4) .

[2]李荣, 佟晓利, 颜子涵.碳纤维材料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应用实践[J].工业建筑, 1998 (11) .

[3]赵宝鹏, 蒋旭.如何加强桥梁使用过程中的养护与修复[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05 (4) .

上一篇:教学价值下一篇:目标材料